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2024-06-07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精选七篇)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1

1 目前各公司评价标准现状

目前由于各公司的原料结构不同, 在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 指标差别较大, 各公司的评比指标定为外观糖、酸度、还原糖、总糖、酒度、粮耗等, 不存在可比性;另一方面各公司的原料的粉碎粒度、液化方式、酒母培养方式和发酵时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从化验的方法来说, 现行的化验的操作方法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 为了准确反映生产实际情况, 必须最大限度消除个人操作误差。

2 发酵质量水平评判标准模型

2.1 发酵罐单罐发酵质量的评判体系

1) 酸度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发酵增酸的方式来进行比较。

满罐增加酸度:满罐增酸=满罐酸度-糖化醪平均酸度

放罐增加酸度:放罐增酸=放罐酸度-满罐酸度

此方法满罐增酸可以分析出每罐发酵初期的增酸情况, 考核发酵前期的控制情况;放罐增酸反映出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分析酸度增加的发酵阶段, 提高发酵酸度升高的阶段性分析

2) 发酵罐糖酒比评价方式, 主要反映每罐的发酵转化效率。

计算公式:糖酒比= (满罐总糖+满罐酒度/0.646) /发酵终了酒度

满罐定义:发酵接入酒母培养醪开始到发酵罐装满后混合均匀为准, 以乙醇为参考, 发酵进酒母到发酵装满后混合均匀时间为16小时, 将满罐取样时间定为16小时。

考核糖酒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满罐酒度和总糖的准确测定问题, 但是酒度和总糖测定以体积比作为标准, 存在一个系统误差, 这个误差与发酵醪的密度有直接关系。乙醇公司发酵满罐时, 密度值为1.05左右, 可以作为一个校正系数。

质量酒度与体积酒度对比表如下:

总糖测定对比表如下:

2.2 各公司生产工艺和操作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主要是淀粉利用率, 如何准确测定淀粉利用率是这个评价体系的关键。

淀粉利用率= (乙醇实际产量/淀粉理论转化率) /进入乙醇厂的实际淀粉量

进入乙醇厂的实际淀粉量=粉浆流量*粉浆密度*干物质*淀粉含量

这就要求各公司具有统一的计量、取样和检测方法, 特别是粉浆淀粉含量和干物质的取样、检测方法, 在流动的粉浆中单个的取样样品很难代表整体的指标情况。

如干物质的测定就存在较大的操作误差, 主要原因为在操作过程中淀粉质原料沉淀的速度较快, 取样不均匀造成。同一个样品从不同的位置取样检测, 结果误差很大。下表是从样品的不同部位抽取检测的情况。

淀粉测定取样方法应与干物质取样方法保持一至, 淀粉测定时应以生产中混合浆作为统一取样标准, 混合浆取样系统能真实反映出乙醇厂接收的实际的淀粉总量,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检测方法

3 结语

现在我们集团四家燃料乙醇公司主要还是以淀粉质作物作为发酵原料, 原料配比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为了促进各公司的发酵水平的提高, 建立统一的发酵质量水平评判标准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建立发酵罐单罐发酵质量的评判体系和各公司生产工艺和操作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外,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完善指标检测的标准, 减少化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目前色谱分析法是较为准确的精确检测方法, 但是尚未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利用色谱分析, 可以检测中发酵终了残余的麦芽糖、葡萄糖、乙酸、乳酸、甘油等指标, 可准确判断发酵的质量, 通过色谱数据进行评价各公司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可昌、吴佩琮编.酒精工业手册[M].轻工业出版社, 1989年12.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2

根据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提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说明了它是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它在ISO9001:2000标准中具体体现.

作 者:候益民 宗学花 作者单位:候益民(山东省化工规划设计院,250013)

宗学花(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57091)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3

1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指导思想

(1)体育技能考核是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的实施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2)由于体育学习内容的多样性,考核标准的制定要适用不同项目的考核,且不同项目间等级率(分级率)应一致。

(3)标准中等(分)级的划分采用通用的五级制即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等级与分级可互相换算。

(4)各等(分)级在学生整体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的设定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运动水平及各校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组成及组成部分的权重为依据。本文以等(分)级比例:优秀15%,良好30%,中40%,及格10%,不及格5%为例。

2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算法依据

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它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教育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体育学习中技术与技能的形成受到相互独立的多种因素影响,又难以肯定哪种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体育技术与技能考核的成绩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标准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是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undefined通过u值代换:undefined,其函数式为undefined

3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的步骤

3.1 制作正态曲线的分布草图(如图1)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正态分布图上将各等级的比例构画出来,使其具有直观性。

3.2 计算出从-∞到各ui值所围成的面积(概率)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查正态分布表以求出各等级的ui作准备。

3.3 查表(正态分布表)求各等级的ui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各等级标准的变量的值。

3.4 求各等级标准的原始成绩

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变量标准化的公式将各等级的ui值还原成xi值,即各等级的实际标准。

4 建立体育考核标准数学模型案例

案例:测得上两届学生乒乓球技能考核项目“一分钟对练有效击球次数”的平均数undefined次,标准差S=7.714次,经检验,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现要建立本届学生本考核项目的考核标准,假定本届学生的该项成绩与上两届学生成绩具有相同的正态分布,那么,通过对各等级的人数比例设定为:优秀15%,良好30%,中40%,及格10%,不及格5%,即可求出各等级的成绩标准,具体计算方法及步骤如下:

4.1 制作正态曲线分布草图(图1)

再按例中的要求,按照大致的比例划出各个等级的区域(各个区间),以及各等级的最低限值ui。从图1中可知,凡考核成绩在u1及上成绩的,均达到了优秀;在[u2,u1)区间里的均为良好。同理凡在考核成绩在u4这个位置以下的,均为不及格。由此,可以看出,要制定各个等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出各个等级的下限值。

4.2 计算出从-∞到各ui值所围成的面积(概率)根据图1已知各等级的面积为

优秀:[u1,∞)的面积(概率)为P{u1≤u<∞}=0.15

良好:[u2,u1)的面积(概率)为P{u2≤u

中等:[u3,u2)的面积(概率)为P{u3≤u

及格:[u4,u3)的面积(概率)为P{u4≤u

不及格:(-∞,u4)的面积(概率)为P{-∞

因正态分布表里所给出的面积(概率)值都是从-∞到某个ui值所围成的,所以为求出本例的各ui值,必须求出从)-∞到各等级ui值所围成的所构成的面积(概率)。根据已知条件有:

(-∞,u1]的面积(概率):P{-∞

(-∞,u2]的面积(概率):P{-∞

(-∞,u3]的面积(概率):P{-∞

(-∞,u4]的面积(概率):P{-∞

由于P{-∞

(-∞,u5]的面积(概率)=P{-∞

(-∞,u6]的面积(概率)=P{-∞

4.3 求各等级的ui值

根据正态分布表内的面积(概率)找对应的ui。

P{-∞

P{-∞

P{-∞

P{-∞

4.4 求各等级的标准

根据u值公式undefined

优秀标准:undefined次

良好校准:undefined次

中等标准:undefined次

及格标准:undefined次

5 结论

1.根据体育技术与技能考核的成绩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算法,结合体育规律,计算出原始数据的均值 和标准差S,制定符合不同项目、不同性别的技能考核标准是可行的。

2.本文所举例的数学模型为:x优undefined;x良undefined;x中undefined;x及undefined;undefined。(优秀率15%,良好率30%,中率40%,及格率10%,不及格率5%)。

3.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对于等(分)级的人数比例设定可根据校、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丛平湖.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2]贾俊平等.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4

1 茶叶质量模型构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化、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下,消费者的消费观日益成熟,低价策略已经成为占领市场份额的过去式,优秀的产品质量才是真正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建立一套完善的茶叶质量评估模型,对茶叶质量进行风险预警和安全评价,这是茶叶市场发展中势在必行的举措。

1.1 传统茶叶质量管理

茶叶产品在经济学中,既是一种经验商品,又是一种信用商品。茶叶作为经验商品,意味着消费者仅能凭直觉或经验,对茶叶的质量状况作出判断;而茶叶作为信用商品,又表现为消费者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了解茶叶中激素、抗生素、农药化肥使用及残留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消费者即使在购买、食用茶叶产品后,也不能有效判断茶叶产品的品质。因此,在茶叶产品的销售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茶叶生产对茶叶质量的管理是比较粗放的,例如:有的茶叶企业依靠旧有的生产经验对茶叶质量加以监测,有的茶叶企业仅凭茶叶的外观来对茶叶质量进行控制,甚至有的茶叶企业单单只对茶叶中杂质加以要求。这些对茶叶质量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柠檬茶叶市场”的现象。使得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预期降低,高质量茶叶市场也相应萎缩,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还使得茶叶市场的发展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2 精细化茶叶质量管控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各类型企业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茶叶企业也不例外。欧盟、美国、日韩等一些国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以保护本国人民身体健康为借口,提高茶叶产品检验检疫的各项标准和技术要求,这使得我国的茶叶出口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对高品质高端茶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国内茶叶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这就倒逼国内的茶叶企业不得不重视对茶叶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常规的茶叶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是分光度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等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法。这能够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出茶叶样品中多种重金属及农药的残留量,这是我国精细化茶叶质量管控中现行的较成熟测定茶叶质量的模式。

1.3 基于数学模型的茶叶质量管理

对茶叶产品的各项指标加以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虽然能够对茶叶质量做出评价和鉴定,但也存在着局限性。检测环节是在茶叶作为产品被生产之后,才能进行质量检测。并未真正的对茶叶质量的源头上进行管控。如何建立茶叶从种植、采摘到生产、加工的一系列质量管控体系,是茶叶质量管理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探究茶叶质量管理的模糊数学模型,目的就是为茶叶质量管理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成本,也是茶叶质量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2 模糊数学理论在评估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理论衍生而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较为容易被人们正常思维所接受的评价方法。其特点在于不采用具体的数值来描述对象,而是用程度语言对对象做以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实际问题。其中,贴近度原则和择近原则,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两个重要原则。

2.1 贴近度及择近原则

要谈到贴近度,就不得不先了解模糊集合。模糊集合是相对于普通集合来讲的,普通的集合只能表现确切概念,而模糊集合表示的是模糊的概念。在普通集合中,元素u对集合A的隶属度只有0与1这两个值,模糊集合则把集A的隶属函数在u上的值,即u对A的隶属度,从0或1扩充为[0,1]闭区间。贴近度,简单说来就是任意两个模糊集的接近程度。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ATM多任务系统,此时的贴进度是指两个任务模块的相似程度,也就是两个任务模块的并行度。

2.2 择近原则

择近原则就是一种在集合当中挑选归类的数学思想。σ(A,B)=maxσ(A,U),的公式如果满足条件,我们就说在σ意义下,A在U中与B最为贴近,这就是择近原则。

2.3 茶叶质量模型的建立

根据影响茶叶质量的具体因子,确定质量模型的评价因素和权值;根据茶叶质量规范确立对叶等级评价的各项指标标准;将各个因子的模糊界限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转换为隶属度和隶属函数,初步构建出模糊评价矩阵;在实际操作评价具体茶叶质量时,将目标茶叶产品的各项参数代入,进行多层复合运算,由运算结果判定评价对象的所属等级。

3 模糊数学理论在茶叶质量模型中的应用

由于茶叶的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各个因素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常规测试中,我们往往采取单因素测试、正交测试的方法,进行数据模型的建立,但是这样的方法缺点是数据处理慢、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茶叶质量进行评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3.1 贴近度原则的实用化

在对茶叶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估时,首先要确定茶叶质量的影响因素,即确定其评估指标(因素集);其次确定茶叶质量属于各个评估等级的程度(评估等级集);再根据因素对应的隶属关系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然后确定评估因素对茶叶质量的隶属关系,也就是评估时着重的因素(权向量集);最后将权向量集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合成,得出评估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确定茶叶质量的等级归属。在评定评估结果时,若利用常用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则会将过多的信息丢失,且在两个以上等级的隶属度均为最大值时,该方法不再适用。此时,利用贴近度法中的非对称贴近度进行判断,则能够更简单有效的对茶叶质量作出等级判断。

3.2 择近原则的适用性

我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以下三种,无公害食品茶叶的认证,包括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残留茶三个不同层次;绿色食品茶叶认证,其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有机茶认证,其中每种每个层次的茶叶产品质量的标准各不相同。再加上国外各个国家对茶叶质量制定的各项标准,茶叶质量评估的复杂等级加大了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利用择近原则对茶叶质量进行评定,就能够使一次茶叶的评定结果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标准。在茶叶质量模型中引入更多因素,调整各个因素因子的权重,做出各种质量等级的标准矩阵模型,在具体需要检测某一茶叶产品时,只需要将其评定结果进行标准化,再与标准模型进行比对,即可根据择近原则比对出最为接近的质量等级。

3.3 茶叶质量模型的简化

原有的茶叶质量模型仅仅是对茶叶半成品、茶叶产品成品、茶叶土壤这些茶叶质量中,单一环节或单一因素进行事后的定量检测,每项检测过后还需将各项指标,与国内外各类标准进行比对。不仅增加了人力损耗、财力消耗,还不能够精确测定出消费者手中茶叶的产品质量。利用贴近度原则和择近原则,可将原有的茶叶质量模型中,各个要素进行系统规划和分析,比如在选择茶叶品质的参数时,如果不利用贴近度原则和择近原则建模,只是依靠生产线上的随机取样,或者机器采集,在数据的可信度上就大大折扣。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全面,检测的样本不具备普适性。这样就往往出现数据上的误差和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有针对性的选择茶叶质量的数学模型,依据贴近度原则和择近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茶叶质量模型的复杂度,而且还能对茶品的生产链进行全程检测。

4 结论

茶叶的质量很难用精确的数学、化学方法进行描述,以往只能根据人们的经验对茶叶的质量进行评定。利用模糊数学的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对茶叶质量的监测这一复杂问题找到了数学工具,将判定茶叶品质是否属于某个集合变成了其对某个集合的隶属度,在加入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生产条件和加工手法等等相互作用的单一因素后,不仅能够实现对茶叶成品质量的监测,还能够实现对茶叶质量从种植到销售整个过程的评估和管控。

摘要: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茶叶作为我国的大宗农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茶叶质量不仅关乎茶叶企业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整个茶产业在世界的份额和市场。本文就传统和现代茶叶的质量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新时期的茶叶质量管理的数学模型,重点从贴近度原则和择近原则两方面,详细解释了模糊数学原理在茶叶质量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这对茶叶质量模型的应用和简化,提供了更为简便、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茶叶安全,质量模型,模糊数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孟庆松、王键.论进口食品风险管理[J].检验检疫科学,2013(4):10-13

[2]陈柳钦.加强风险分析关注食品安全[J].中国质量,2010(3):478-479

[3]李秀峰,林小端,涂良剑.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J].茶叶科学技术,2007(3):1-5.

[4]谭正初,萧力争.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与控制[J].茶叶通讯,2011(1):18-23.

[5]吴迪,鲁成银,成浩.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进展及在茶叶行业应用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10):251-255

从关联理论解析探讨翻译质量的标准 篇5

1 关联理论与翻译活动

1.1 从关联理论角度诠释翻译

翻译涉及到代码和推理,其范畴是人的大脑机制,这同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翻译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认知和推理的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关联和最佳关联的过程。为了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译者需要根据翻译和翻译的目的通过使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手段对译文进行合情合理的阐释,从而得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关联理论是从认知与交际的角度来认识翻译的。关联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的目的都应该是为这个交际行为创建最佳的关联性,从而达到能够通过译文从原文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中寻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另一方面,最佳关联也是翻译研究的的目的和准则。关联性的强弱是由推理努力和语境效果的关系决定的。如果语境效果传递得好,那么接受者理解时付出的推理努力就小,这样的关联性就强。反之也是如此(王冶琴,2005)。换言之,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这两个要素。译者从原作者的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通过译文将这种关联系传递给译文的接受者。

由此可见,翻译活动是一种“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赵彦春,2003)综上所述,翻译过程可以看做是包含了原作者、译者和译文接受者三者的关系行为。

1.2 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交际行为。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可以简略分为两个层次:原作者和译者的第一层次和译者和读者的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中,译者通过原文语境进行合理的推理,推导出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传递的主要思想。在译者和读者的第二层次中,译者根据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关联性将原文翻译成译文传递给译文的接收者,这是翻译活动的最后一步。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的三元关系的认识充分考虑了译文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因此,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待(expectation)相吻合”(Gutt,2004:190)。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译者要根据潜在的译文接受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使译文接受者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这个交际过程顺利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因素开始影响译者选择怎样的翻译策略,从而影响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读者在关联翻译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原文的角度来看,译者本身就是原文的第一读者。在翻译的第一层次中,译者在所有读者之前阅读原文,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而翻译成目标语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传递给译文的读者。因此,身为读者的译者需要通过原文所提供的信息和语境,联系自身对源语的认识和理解,推导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含义之后,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用目标作者可以接受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赋予相应的语境。因此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读者身份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另外,从关联理论判断翻译的质量好坏来看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基础的。因此,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以语码转化为基础的交际活动,其核心也是创造源语和目标语的最佳关联。因此,“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林克难,1994)之所以将最佳关联性作为判断译文好坏的标准,是由于关联性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关联性是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相互作用的结果。关联性的公式为:关联=语境效果/认知努力。

要达到更强的关联性,需要增大语境效果并使认知努力减小。而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这两个因素,都取决于译者对于读者能力的掌握和译者本身的表达能力。认知努力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译文的努力,语境效果是读者通过译文和认知努力对译文的理解。由此可见,读者在判断译文好坏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可知,话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所传递的内容是说话人的意识。(Sperber&Wilson,1995)“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和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Sperber和Wilson,)这其中包括明示和推理两个过程。明示是指说话人把信息明确传递给受话人这一过程。推理是指受话人通过说话人的各种明示行为“(如语言、手势、表情等),推断出语境效果从而获得说话人交际目的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话语传递的主要内涵为依据,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为三类: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说明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层次的。说话人通过各种途径向受话人表明语境,受话人依据说话人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全面的、完善的理解说话人传递的语境并进行相应的反映,这个过程就是关联理论条件下的交际过程。

翻译,作为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方共同参与的交际行为,同样也可以用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在翻译这种交际行为过程中,认知推理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首先,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对源语的认识和掌握,理解原文的明示信息,并推理出隐藏在文字后的暗含意义,得以彻底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要将潜在接受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考虑在内,创造最佳关联性,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关联理论提出:如果说话人的话语可以满足受话人处理信息的努力最小,并且获得的语境效果最佳,那么这样就能得到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1995)。

因此,作为交际行为的一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通过语境完全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翻译为目标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通过语境提供最大的关联度,取得最佳语境效果。

2 结束语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接受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活动。而翻译作为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以创造最佳关联性为目的,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对译文进行重新整合。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译文接受者的接受期待应当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当时刻关注社会时代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满足读者需求的作品。

参考文献

[1]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2]Gutt,Ersnst-A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3]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3):7.

[5]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5(4):21.

[6]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7]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3-295.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是教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目前通用的评价模式中, 多以定性评价为主, 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学生在优秀、良好、一般、差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由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部分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不是热爱而是“痛恨”, 很可能借评价之机对教师进行“报复”[1], 这样得出来的评价结果也许就与事实相违背。有些学校也使用一些定量的方法, 但都是将评价指标进行简单量化后, 由评价者进行评分,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后, 按分数高低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定论。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因为评价体系的输入 (各评价指标) 和输出 (教学效果) 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目前使用的不管是定性还是定量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都存在较大缺陷, 它们都不能真实的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无论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还是同行教师之间的评价, 无疑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活动, 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加上教学是门“艺术”, 不可能用直观的工具如尺子来衡量, 因而教学质量的评价就必须以定性的评价为基础[2]。但是评价结果必须能分出优劣, 仅仅凭借“优良中差”就过于武断了, 所以就必须有个科学的衡量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中,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特点, 坚持以定性评价为基础, 定量评价相结合, 构建评价体系的输入和输出的数学关系,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 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数学模型, 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正确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 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 结合这门课程在教学评价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可以设定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0个二级评价指标 (表1) 。

三、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在这里所研究的评价模型采取定性方式作为主要评语集, 但对不同评价者的评语集进行处理时不是简单的定性分析, 而是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分析, 通过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数学模型, 该模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 评价因素集R

根据表1提供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确定一个R评价因素集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可依据具体的情况对其作相应的修改) 。

A=“教学内容”={A1, A2, A3, A4, A5, A6}

B=“教学方法和手段”={B1, B2, B3, B4, B5, B6}

C=“教学态度”={C1, C2, C3, C4}

D=“教学效果”={D1, D2, D3, D4}

2. 评语集U

U={优, 良, 中, 差}

3. 评价指标权重集

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各个指标在实际教学中地位和影响力来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使用同一系统模型去评价相同学科的教师的教学质量, 结果是公平的。

一级指标权重

R={A, B, C, D}={0.3, 0.35, 0.15, 0.2}

二级指标权重

A=“教学内容”={A1, A2, A3, A4, A5, A6}={0.12, 0.17, 0.20, 0.17, 0.17, 0.17}

B=“教学方法和手段”={B1, B2, B3, B4, B5, B6}={0.16, 0.20, 0.20, 0.12, 0.16, 0.16}

C=“教学态度”={C1, C2, C3, C4}={0.20, 0.27, 0.20, 0.33}

D=“教学效果”={D1, D2, D3, D4}={0.25, 0.25, 0.25, 0.25}

4. 模糊评价矩阵

由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可得出相应的模糊评价矩阵。这个矩阵的确立稍微有一些抽象, 为了便于理解, 用一个简明扼要的具体例子说明一下模糊评价矩阵的构建:

例如, 有100人对某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假设这100人对这位教师的一级指标“教学内容”中的二级指标“课程内容安排合理, 逻辑严密, 符合大纲要求”这一项的评价结果是:选优的60人, 良20人, 一般15人, 差5人。则我们先将其量化为:优60/100, 良20/100, 一般15/100, 差5/100, 于是可构成“教学内容”中的“课程内容安排合理, 逻辑严密, 符合大纲要求”的矩阵为 (60/100, 20/100, 15/100, 5/100) 。由此可类推“教学内容”中其他二级指标项的行矩阵, 最终可得到关于“教学内容”相应的评价指标的模糊评判矩阵RA:[3]

此外, 一级指标权重对应的矩阵为:R=[A B C D]=[0.3 0.35 0.15 0.2]

二级指标权重对应的矩阵为:

四、模糊综合评价的算法实现

由于本评判模型包含的评价指标比较多, 层次也多, 一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二级指标, 因此指标要分层分级进行评价, 先从最低一级开始, 逐步向上, 一直到最高一级评价, 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果。针对本评价模型, 首先由最低一级, 即二级指标开始, 得出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

其中TA, TB, TC, TD, 分别都是行矩阵, 再由二级指标的评判矩阵得出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T, 具体算法是:

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在T中最大的数所对应的评语集等级为“优”, 则对该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即为优秀[4], 相应地类推。

五、综合评价模型的易操作性优化

本文依据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研究的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和合理转化, 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评价思想政治课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 对于缺乏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的操作者来讲, 要求他们能够处理模型中涉及的系列高等数学运算, 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对这一模型进行再次优化, 使之成为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人员也能进行操作的系统模型。为了实现这一功能, 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语言系统中VB和C++两大程序编写语言, 除了保留表2的数据由计算机键盘输入外, 其余的内容, 包括矩阵的组合、化归运算等都用VB和C++两大语言进行编程打包, 并制作成一个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数据处理软件。只要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该软件输入表2的评价数据, 计算机就会自动进行计算, 并最终给出T矩阵的计算结果。

六、结语

在运用此评价系统模型时, 学生是评价主体, 其合理性有以下三点:

(1)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 如果教学质量提高, 学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2) 作为高校学生, 已具有较为充分的评价知识和评价能力。

(3) 由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面对任课教师的时间最长, 获得的课堂教学信息最为完整和全面。只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模型, 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较为可靠、可信的。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克服了传统方法评价过程的单一化、主观化的缺点, 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于比较的困难, 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之间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架起了一座桥梁, 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骆菲, 林晓言.高校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价值工程, 2004, (6) .

[2]咎连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模糊评价[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3, (1) .

[3]姜启源.数学建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质量标准理论模型 篇7

然而,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从各方面阻碍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和发展。因此,在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整合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理论与实践,并以此为平台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价标准系统,科学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多元共治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多元化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进行理论探讨,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困扰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瓶颈问题

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基本套用国内外高等教育的评估理论,难以适应中医药的特色,特别是受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的影响,目前高校对质量评价短期应付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现象。

1.1 评价标准多套用综合类高校标准,缺乏中医药特色

评价标准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基础,是评价工作规范化的体现。当前通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多以综合类院校评价标准为模板,致使应用此类评价标准体系进行的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评估结果缺乏指导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后评估时期,学界开始逐步关注质量评价标准单一的问题,许多学者开始反思评估时期的质量评价标准过度统一对评估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分类、分层次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逐渐被学术界所接受,具有高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1.2 评价标准体系比较粗略,致使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

任何评价结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比较笼统,部分指标内涵概念模糊,由此导致评估结果多以“优秀、良好、合规、不合格”来对外公布,或者进行学校大排名,把抽象的教育质量进行简单的数字化,这种模糊的评价结果很难满足学校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对学校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革、建设的意义也不大。

1.3 多以办学条件的定量标准为主,缺乏对发展潜力的评价

按照标准的特质来分类,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质化标准、定性标准、量化标准、定量标准。由于定性标准和质化标准相对对评价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且操控性比较低,所以当前的多数评估指标多为对学校条件和过程的定量评价标准为主,辅以少量的定性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教育效果、发展潜力的测评,导致真正的教育质量本身被忽略,以条件、过程代替教育结果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这也是目前评价结果难以让人信服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适应性原则。作为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依据和参照,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应当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各种价值取向,成为判断高等中医药教育价值的基准线。因此,在选择和制定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价标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政府、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需求以及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它们的需求等问题。只有基于这种适应性的判断所形成的评价标准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被公众所认可。

多元化原则。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社会赋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基本功能逐步增多,对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程多元化的态势,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客体的多元化。评价主、客体的多元化,决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主要表现: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学科专业的质量标准类型多元化;应用不同评价手段和方法,决定了标准的内部构造上的多元化;不同的评价目的与任务,决定了标准在层级上的多元化[1]。

发展性原则。教育质量是动态的、发展的,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例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和精英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和制定评价标准时也要有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注意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潜力进行测量和评价。

3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构建多元化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启示

多中心治理理论最早来源于经济领域,英国学者迈克尔·博兰尼在《自由的逻辑》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多中心”的话语,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对“多中心政治体制”进行了权威性的分析,即所谓的“多中心”意味着“有许多在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决策中心……它们在竞争关系中相互重视对方的存在,相互签订各种各样的合约,并从事合作性活动,或者利用核心机制来解决冲突[2]”。多中心治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中心治理的主体是复合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国际组织、社会组织等;多中心治理的结构是网络型的;多中心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和公民多样化的需求;多中心治理的方式是“合作—竞争—合作[3]”。随着各国研究者对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多中心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科学研究领域,我国研究者也创造性的将多中心治理应用到三农问题的研究中。近几年有学者尝试将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当中,这为分析和解决大学内在危机与外部挑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3.1 多中心治理提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化

多中心治理理论就是“还权利于人民”,其核心思想就是在管理当中政府只是管理主体的一部分,传统的政府主导统治模式要被多中心管理所代替。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高等中医药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中医药教育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政府不能再一家独大,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站出来直接参与高等中医药教育管理。然而,当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虽然高校、第三方组织似乎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这些参与者尚不能独立于政府之外,大多是政府出资建立或者直接管理,这违背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各中心要在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原则。因此,随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引入,理想的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多元主体共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局面。

3.2 多中心治理提示评价标准选择和制定的过程要多元参与、共同协商

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多个中心主体之间要形成合作治理网络,这个网络要由政府、高校、社会团体等组成,各中心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合作”的模式取得相对持久的共同利益,建立起面向长远的互动关系。在高等中医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选择和制定过程中,由于各主体目标和利益不同、价值和追求不同势必导致各主体所选择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政府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综合性的,其评价带有行政性特点,因此评价标准具有强制性和诱导性特征;社会市场价值取向是功利性、工具性的,其选择的指标体现高等教育的外在特征;高校更忠于学科和专业,服务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其选择的指标要比政府和社会更有自觉性。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引入为解决这类差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建立合作治理网络,采取竞争、协商的模式,规范合作关系,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彼此尊重的协商关系,各个主体通过相互协商的模式来选择和制定评价标准,由此制定的评价标准体系必然要适应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从而保证评价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并被公众所认同。

3.3 多中心治理提示评价标准要注意具有发展的思路

多中心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和公民多样化的需求。从价值论的角度而言,教育质量评价的本质是对教育价值的判断,教育价值就是教育满足各主体利益需要的程度;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本质则是高等教育价值的基准线。综合来讲,教育质量评价就是对高等教育满足各主体利益需求的程度的判断,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就是这个判断活动的基准线。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决定着高等教育要“满足哪些需求”和“多大程度满足这些需求”等问题。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根本目标提示我们在制定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评级指标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最大限度满足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

摘要: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对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得到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同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应用多中心治理理论,针对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部分进行理论探讨,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理论,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价,评价标准体系,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闫飞龙.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本质问题与多元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5):62-67.

[2]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传统读书法下一篇:形式、意蕴与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