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25

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精选九篇)

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篇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生活质量研究逐步深化,不仅将主观指标纳入了评价范围,而且研究对象更加具体,指标选取对生活质量涉及的领域涵盖更充分,并且呈现出跨学科的态势。

张润清,谢艳辉(2004)根据对国内外各种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设计的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其中物质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有:GDP、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生、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农村每万人拥有商饮服务网点、万人电脑普及率。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则是通过问卷形式,通过对各项指标设立六个不同程度的满意水平来测量,这些指标包括对政府在农村的政策的满意度、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满意度、对社会安全的满意程度、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婚姻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对业余娱乐生活的满意度。国际上对GDP作为评估标准一致持批评态度,在评价物质生活质量时应考虑实际收入和财富分配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宁,孙兴全(2005)将人类生活大系统分解为人类生活供给子系统和人类生活需求子系统两大部门,并根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选取评价指标,确定了物品和劳务评价指标、人力资源发展评价指标、社会参与和社会关系评价指标、社会保障评价指标、社会公平评价指标、人与自然和谐度评价指标,其中包括26项客观指标和少量主观指标。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2006)推出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构建了相应的12个评价方面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该项综合指数包括客观评估和主观评分两部分,涵盖了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原理,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我国生活质量研究中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在日后的应用中需注意既要保持系统的连续性,发挥其对社会节后变迁的观察、记录、比较的作用,又要保持其灵活性,避免发展成为一个僵化、封闭的系统。

范柏乃(2006)等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展开,初步设计64项相关指标,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及鉴别力分析剔除了部分指标,增强了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0个客观指标和10个主观指标,涉及收入、消费、教育、居住、健康、生活设施、文化休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生态环境10个研究领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进行生活质量的测量,并据此将测量城市的质量氛围优质型生活质量、满足型生活质量和不足型生活质量三种基本类型。此外,孙峰华,魏晓等(2004)用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观点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进行过生活质量研究。薛兴华,王运泉(2005)从地理学角度对全国30个省会城市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尺度上气候资源禀赋是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第一因素,而客观物质条件 (收入、住房) 、基本生活资源消费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

丁元竹将预选的135个生活质量评价指标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向100名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在专家选择的45个指标中,有15个主观指标,30个客观指标,反映出主观指标在我国的生活质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除了全国范围内的生活质量评价,不少学者也展开了区域性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蔡继梅,顾平(2009)在就业、收入、住房、消费几个方面选取了18个指标构建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城市生活水平进行了测量,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统计年鉴,茅媛媛(2009)以苏州、扬州、淮安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活质量的评价,选取11个指标从衣、食、住、行和文教、娱乐、服务等方面加以反映。张婷婷(2010)构建评价指标对江苏省农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查奇芬,张奇宝(2010)则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层面选取指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邵法焕,田彩霞(2010)借鉴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建立起以客观指标为主的体系对广西各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彭浩、曾刚、徐中民(2009)以《Calvert-Henderson生活质量指标》理论指导构建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测量,所选取的指标包括教育、失业、健康、收入、公平性、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休闲娱乐和住房。王云翠,王云松(2010)以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文化教育、居住与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6个子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内蒙古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对区域进行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忽视了人们对幸福感的主观体验,并且缺乏对社会、文化等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领域的评价,带有很强的局限性。

除了生活质量的地域研究外,我国对群体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学和医学界分别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高级知识女性生活质量、农民工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

刘渝琳,王路,赵卿(2005)者认为老年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质量、家庭生活质量、精神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5个方面,他们将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生活质量进行差异比较后,指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健康的关注与需求,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包含23像指标的评价体系。

刘晶(2008)在科学评价老年人在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状况的基础上,从经济状况与消费水平、居住条件与家庭设施、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家庭与社会支持 (配偶、子女、朋友、邻居、社区) 以及闲暇生活方面的客观评价和主观生活满意度评价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和理论模型。

吴绍琪,陈千 (2005) 对高级知识女性群体主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从环境生活满意度、工作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闲暇生活满意度、健康生活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以主观评价指标为主。

叶洲(2009)、刘渝琳、刘渝妍(2010)分别曾以农民工和为对象进行多生活质量的评价。

科学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全面的衡量人民的生活状况与生活水平,对社会发展做出合理的评估,是国家制定政策及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检测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设计时应更加紧密的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能够及时反映生活领域的变化,所收录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需要,加强我国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国际社会的兼容性、可比性也是以后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应注意的方面。

摘要:中国的生活质量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虽然起步较晚, 但由于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理论和指标体系, 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文献。

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篇2

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质量将成为我国广大企业抓住机遇、迎接严峻挑战的关键。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靠有竞争力的质量;要保护国内的市场,不再有高关税和政府的过渡保护,也要靠质量的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大发展。本文综合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评价,提出看法,以便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管理改进、可靠性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在“数量”问题已解决的今天,人们将越来越追求和依赖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生活的质量、环境的质量、文化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质量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民族的形象。质量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回顾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过程分工细化、日益复杂,许多美国企业按照泰勒的管理模式,纷纷设立检验部门,使检验与生产分离开来,其最大特点为“事后把关”。(2)统计质量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休哈特就提出“控制与预防缺陷”的概念。主要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但这种方法只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而不能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将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二)、质量管理的理论流派

1、事后检验

20世纪,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1911 年泰勒出版了专 《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泰勒制度”,强调科学分工,故产品检验由以往的自产、自检改为产、检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结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这是质量管理事后检验阶段的开始。

2、过程控制 世纪20年代,著名科研基地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开始研究质量问题。当时美国休哈特博士作为过程控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应用统计学于1924年提出过程控制(现今统称之为SPC——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以及监控过程的工具控制图——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先预防。同时,同一实验室的道奇博士作为产品控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与数学家罗米格一起也于1929年应用统计学提出产品控制理论,即抽样检验理论.(挑选型抽样检查方案)及其用表。由于休哈特与道奇的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其后有关质量的论文虽然数以千计,但都未脱其巢臼。1931 年休哈特将其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出版了代表性专著《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在1931 年后,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阶段进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60 年代,美国费根堡姆与朱兰等人考虑到产品质量不仅需要注重其性能(即符合性质量),而且增加了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质量保证、环境等多种要求,即质量开始走向“大质量”的概念,从而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我国数学大师华罗庚早在60 年代也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的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由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早期曾称之为TQC,C即Control(控制),后感不确切,旋改为现名(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 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 有效体系。”(注: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1961)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得到广泛的传播,各国都结合本国的实践进行了创新。例如,日本结合日本本国国情提出了全公司质理管理CWQC,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已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4、IS9000族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突出,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1982年起开始陆续提出ISO9000 族标准,经1994 年与2000年两次修订,现已为许多国家采用。

5、以顾客为导向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由制造阶段向设计和售后服务两侧延伸。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故必须以顾客为导向,不断加以改进使顾客满意,甚至进一步提出促使顾客忠诚。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是由优质并及时供应的原材料、严格精确的设计、精密稳定的制造过程来共同构筑的。市场的竞争从企业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质量是由整条供应链来共同保证的。(水野滋、赤尾洋二《质量功能展开》1978),该书从日本全公司质量管理的角度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后一系列的理论奠定了质量功能展开(QED)学科的基础。(赤尾洋二教授编写的《灵活应用质量展开的实践》1988年)

6、零缺陷

20世纪70 年代曾参加美国马丁导弹计划的克劳斯比(1926-2002),在工作的需求下提出“零缺陷(ZD)”的概念,他的名言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即差错不一定必须发生)”,“质量是免费的(即提高质量之效益可以大于其花费)”等。如果质量仅仅被当作是一个控制系统,那么它永远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进,质量不仅是一个控制系统,它更是一个管理功能。(克劳斯比《质量无泪》1984)。克劳斯比的质量改进过程是以下列4项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的:(1)质量应定义成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优秀;(2)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是预防不合格,而不是对不合格进行评估;(3)工作标准应该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4)以不合格付出的代价来衡量质量,而不是用不合格的百分比来衡量质量。

7、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6σ)是一种用于测量每百万次操作中所犯差错的计量单位。差错次数越少,质量越高。σ表示68%的产品合格;2σ表示95.4%合格;3σ表示99.7%合格;6σ表示99.999997%合格,即在百万次机会中仅发生3.4次不合格!。1987 年摩托罗拉公司首倡六西格玛管理,通过这一行动,将其产品的差错率由4σ减少到5.5σ 的水平,并由此节约了2.2亿美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六西格玛管理是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先预防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质量管理的理论的评价与看法

(一)对质量管理的理论的评价 1.事后检验

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泰勒提出了靠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思想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劳动独立出来,但是单一的事后检验只能保证从企业流向市场的产品质量,这种质量管理成本高,而且难以找到质量问题所在的原因,更难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这些缺陷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明显。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只有有效实施统计过程控制,企业才能长期、稳写地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施统计过程控制对生产企业、顾客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3、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第四,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但全面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就企业质量管理的组织进行规范;二是全面质量管理虽然顾及到了客户的需求,但是仍然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管理。

4、IS9000族标准

IS9000是以TQC作为标准, 系统性、规范性很强, 可少走弯路, 易见成效。但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认证则容易产生一堆文档体系,但是缺乏系统的工具和方法,难以真正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5、以顾客为导向

企业在“顾客导向”观念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实践。企业需以实际行动更好地管理顾客投入与合作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导向”,实现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价值,最终取得质量目标和竞争。

6、零缺陷 零缺陷管理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人们缺乏知识和缺少注意,没有第一次把事件作对而造成的缺陷和失误。零缺陷质量,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标准都是零缺陷,围绕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建立以“零缺陷”为标准的核心预防系统,坚持质量改进过程,在每一环节上追求第一次作对,消除不增值的活动,避免失误及返工产生的浪费。

7、六西格玛管理

和早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相比较,“6σ”更加强调了对客户满意的关注和保障质量管理全面展开的组织建设,将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放置到了更为合理的技术层面,而将满足客户的品质和创新作为企业追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生产服务条件,使客户对企业信誉、产品和服务产生最佳的感觉,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价值。

(二)对于质量管理作者的看法

作者认为在新世纪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系统化和信息化。系统化是指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组织的质量管理能综合、兼容其它所有管理,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从成本价格到用户服务,形成一种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系统化的全面管理。以信息是科学技术传播和转移的重要载体,质量管理若要为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服务,就必须以“信息驱动”充分收集、利用组织外部的各种信息,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质量决策和质量改进、创新的科学依据。质量管理是全员性的管理, 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动员社会力量和企业全体人员都积极参加管理, 才能确保商品质量。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了, 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重视人的作用, 不断提高全员的素质, 已经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

1、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议版

2、[美]W.爱德华兹.戴明著:《 戴明论质量管理》,海南出版社。

3、[日]石川馨著:《日本质量管理》,李伟明译,企业管理出版社。

4、[美]J.M.朱兰著,《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6、[美]A.V.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7、[日] 赤尾洋二《灵活应用质量展开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出版

8、徐鹏航主编,《质量管理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杨志远《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研究》期刊-核心期《企业活力》2004年第11期 10傅丞操《质量管理——软件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第02期

11吴玉军《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期刊 《甘肃科技纵横》 2004年 第04期

12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 经济纵横 贾建锡

13陈伟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大阶段 》《电子质量 》2003年第3期 14吴文伶,刘卫东,叶碧琼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趋势》第23 卷第12 期2001年12月

15.张公绪《百年质量管理历程与当前的质量管理形势》 《质量论坛》2004年第3期

16.《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 赵敏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港口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研究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港口物流;物流服务;质量改进

一、港口物流研究综述

(一)港口物流定义

周丽娜(2006)在《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中提出了对港口物流的理解: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依托在这个节点上所形成的服务平台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梁钦(2008)对港口物流给出的定义相对比较简单: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作所形成的物流,就称为港口物流。正如Harrie.de.Leijer(2006)描述的港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海上-陆地物理界面,它已经转变成物流和配送的平台,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所以对港口物流的研究要置于供应链的环境,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进行。

(二)港口物流评价

从搜集到的文献中,对港口物流评价既有对宏观的发展环境评价,也有对港口物流的自身功能和发展水平等的微观评价。蔡远游(2007)研究了港口物流园区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为准则层的评价体系,以厦门港口物流园区为对象,确定最适合厦门物流园区的规划方案。更多文献的是对港口物流的微观评价。梁钦(2008)将港口物流划分为港口系统和物流系统两大功能,并对两大功能系统分别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商权筛选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指标的筛选、权重计算和综合评判。何汉欣(2008)也对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基础设施能力、物流规模、物流服务水平、信息化水平、集疏运条件、物流支持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Khalid.Bichou和Richad.Gray将港口系统放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衡量,构造了一个评价效率的有效框架。

二、质量改进综述

质量改进理论在制造领域广泛应用。高秀峰(2007)以一家钢铁公司进行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研究,运用因果图分析质量问题,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解决问题。刘慧春(2010)等分析了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公路工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做好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等改进措施,从根本上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方建红(2009)等在通过运用质量改进统计方法找出优碳圆钢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了优碳圆钢质量。

随着服务重要性的提升,许多学者对服务质量改进进行有益的探索。Kwang-jae.Kim(2003)等人以高速网络服务为例探讨了这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改进。尹子元(2007)研究了服务质量改进的银行零售业务的应用,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零售业务带来很大冲击,作者引出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QFD作為目前比较流行的质量改进方法,也有许多相关的文献。梁文宾(2007)等设计了应用于服务业的四阶段QFD模式:第一阶段是将顾客需求转换为服务属性测量;第二阶段将服务属性测量转化成服务过程要素;第三阶段将服务过程要素转化成服务设计特征;第四阶段是将服务设计特征转化成日常质量管理措施。李祝平(2007)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的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被广泛接受的QFD模式,即综合QFD模式、ASI四阶段模式和GOAL/QPC矩阵模式。

三、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综述

(一)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

针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定量分析大部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判断法,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都是建立在PZB的SERVQUAL方法的基础上。

在搜索到的文献当中,相对较少的文献对物流服务质量改进展开研究。

姚晓菲等(2007)运用了QDF中的质量策划来确定物流企业的关键服务质量需求,以此指导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孙效东(2008)等对军事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研究,作者分析了目前我国军事物流服务现状和军事物流服务质量差异,提出了提高军事物流服务的对策。孙晓光(2008)阐述了物流服务的特点,分析了现在物流企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PDCA循环方法的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改进方法。祝世富(2009)也对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改进展开研究,作者运用了DMAIC模型,也就是六西格玛改进模型,论述了DMAIC模型提升3PL服务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说明对于我国急需尽快做大做强并迅速提高服务质量的第三方物流业来说,应用DMAIC模型来规范业务流程和提升服务质量时,其应用效果要比制造业更加明显。叶阿真(2010)专门针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研究,运用价值分析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当服务质量与标准存在差距时,进一步采用QFD方法来分析影响质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各自的重要程度。

(二)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分析

姚亮(2004)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了在组织港口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探讨了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概念。吴永富(2004)对港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设立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经专家打分赋予各指标以权重,并将结果反馈给专家,在一级指标中就包括港口生产绩效和服务质量现代化这一项。王磊、吴庆军(2007)以日照港为为例构建了港口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功能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关系质量指标、价值质量指标。Xinlong.Jiao,Xuelian.Liu(2008)分析了AHP方法存在的不足,从而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弥补不足,并以宁波港为模糊评价的案例分析。

港口在我国物流网络中是一个重要节点,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改进,能够带来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促进我国外贸业务的开展,提升外贸水平,因此对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的研究也将会不断更新和发展。(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娜.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2.

[2]梁钦.港口物流功能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4-7.

盈余质量与股价联动性研究文献综述 篇4

盈余质量一词, 起源于美国,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提出, 即在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确定之后盈余质量观念就形成了, 随后得到了学者们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都做了诸多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定义, 盈余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一) 结果观

重点关注利润实现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结果。Richardson认为盈余质量是在下一个期间盈余能够持续的程度。持续性在某种意义上被理解为公司能够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盈余, 即当前的盈余对未来的盈余提供了很好的指示。未来持续性越强的公司, 盈余质量越高。张新民 (2003) 认为, 利润质量是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 低质量的利润, 则表现为资产运转不灵、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企业的主观操纵性或没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差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

(二) 真实观

关注会计盈余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周浪波 (2002) 认为, 会计收益质量包含两层含义: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 它取决于会计计价基础的中立性和适当性;会计收益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或然性的匹配程度, 体现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周斌 (2003) 认为, 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的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反之, 如果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 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杨功敏 (2003) 认为,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一般我们认为: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 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好:反之, 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好。李琳 (2006) 认为, 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公司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三) 现金流量观

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与现金流量的匹配度。美国会计学会 (AAA) 2002年将盈余质量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 由应计制所确认的收益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 即盈余质量是指会计收益转化为现金流入能力的高低程度;能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越强, 盈余质量越高。储一昀、王安武 (2000) 认为, 盈利质量是反映盈利的获得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 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意义, 其表现为以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有关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有关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 差距越小, 盈利质量越高。艾健明 (2001) 认为, 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 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郦玉敏 (2005) 认为, 盈利质量是指在传统盈利能力评价基础上,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对公司盈利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和检验, 对公司盈利状况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得到的反映公司该时期获取利润的质量好坏的一种评价结果。

(四) 决策有用观

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 研究会计盈余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程度。余新培 (1998) 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 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或放心使用的程度”。程小可 (2002) 认为, 盈余质量就是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即对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性。佟岩、王化成 (2007) 将盈余质量定义为会计盈余解释与预测市场回报的能力。曾祥飞 (2009) 认为盈余质量就是指盈余信息含量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五) 综合观

认为盈余质量涵盖以上真实性、稳定性和收现性的各个方面。齐飞 (2002) 认为, 利润质量主要包括利润的真实性、利润的稳定性和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其中, 真实性是利润质量的基础, 现金保障水平是利润质量的核心。费明群、干胜道 (2003) 认为收益质量既要反映会计收益和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 又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苏龙 (2004) 认为, 收益质量是指收益和评价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收益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综上, 对于盈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比较赞同综合观, 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 不仅表现在收现性, 而且表现在利润的稳定性及真实性方面。

二、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不同, 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大类上来分, 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一) 定量分析

定量的方法是选择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指标来测定盈余质量, 并加以定义在何种情况下代表价高的盈余质量, 在何种情况下代表较低的盈余质量。例如, 艾健明 (2001) 认为应从自由现金流量和收益稳定性两方面分析盈余质量的高低, 提出主要的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投资收现比、净利润现金比率等。齐飞 (2002) 主要从利润真实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分析, 提出分析利润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是收益现金比率 (即净利润现金比率) , 分析利润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 分析现金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是销售收现比率、购货付现比率、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净利润营运指数、净利润现金比率。陈丽萍、郑磊 (2002) 认为指标分析可能是相比之下最有效的分析工具, 提出几个比较有效的指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主营业务收现率、非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毛利率。

(二)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 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 以及客观因素中的风险、会计环境、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杨功敏, 2003) 。此外, 周斌 (2003) 认为评估公司的盈余质量应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的收入来源、关注敏感账户、分析公司的会计政策。很多学者也认为, 会计信息的质量 (袁淳、王平, 2005) 、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都会对盈余质量有影响。

对于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并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和方法, 虽有所不同, 但大体可归类为上列的两个方面, 特别是指标方面, 大多数都是集中于稳定性、收现性和真实性几个方面。总体而言, 国内对于盈余质量的分析方法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检验。

三、盈余质量与股票市场表现的研究

理论界直接论述盈余质量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文献较少, 主要是集中在对会计盈余的披露, 会计盈余的构成、会计盈余的变化等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由于会计盈余相关的信息也就决定了其盈余质量, 因此, 对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的研究, 可以借鉴会计盈余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

(一) 国外研究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 对于会计盈余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实证领域。Ball和Brown (1968) 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261家上市公司从1946年~1965年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前12个月到披露后6个月的股价进行经验研究, 通过运用符号检验的方法, 发现盈余变动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相关性, 从而为收益信息的有用性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 第一次证实了披露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验证了盈余变化与股价报酬之间存在显着正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继续研究, Beaver、Clarke和Wright (1979) 等也通过研究证明了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的确向市场传递了有用的信息。Lev (1989) 汇整了自1968年以来有关研究盈余与股价报酬关联性的文献, 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虽显示盈余与股价间确实存有关联性, 但其相关程度却无预期高。Easton和Harris (1991) 在分析了基于账面价值的计价模型和基于市场价值的计价模型之后, 分别比较研究了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对这些样本股票报酬的解释能力, 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 发现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

随后, 研究人员又转向于研究市场对会计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 即盈余反应系数 (ERC) 的研究。Kormendi和Lipe (1987) 的研究表明, 非期望的当期盈利变动的持续性越强, ERC值越高。Lev (1993) 根据财务分析人员评估盈余质量的12条基本原则, 给每个样本公司的原则分别赋值1分或0分, 以其分数总和来衡量盈余质量, 并将样本公司分为五组, 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给每个样本组估计一个平均ERC值, 发现盈余质量越高的样本组, 其ERC值也越高。

(二) 国内研究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相对不完善, 而且对盈余质量的研究还未深入的情况下, 国内学者对盈余质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内相关文献中, 最早运对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的是赵宇龙 (1998) , 他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对具有相同会计盈余但盈余质量不同的公司股票不能对其区别定价, 对会计盈余数字的反应仅锁定在名义的盈余数字上, 而对会计盈余的质量缺乏应有的关注, 功能锁定障碍对提高市场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消极影响。

陈晓、陈小悦和刘钊 (1999) 以沪深两市261家上市公司1994年~1997年年报的764个公告数据, 在交易量分析的基础上, 对公司盈余数字的有用性进行了大样本检验, 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 从而证实了我国A股这一独特的新兴市场中, 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 公司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吴世农、李常青和陈碧华 (2001)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在其信息公布前后的市场反应, 探讨了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在会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

柳木华 (2003) 仿用Lev (1993) 的研究方法, 利用沪深股市1995年~1999年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数据对盈余质量计量与市场反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市场反应与基于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计量正相关, 即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的ERC值比盈余质量低的样本组的ERC值大。

袁淳、王平 (2005) 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核心, 研究会计盈余与股票的价格相关性的影响。以深市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共计1452家公司为样本, 选择盈余资本化模型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深交所进行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研究了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的有用性。结果发现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指标, 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有着显著影响。即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越好, 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反映股票价格对每股利润的变动越敏感。

陈炳辉、黄文锋 (2005) 从理论上通过对计价观与信息观、会计盈余与经济盈余、永久盈余与暂时盈余、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等会计范畴的研究, 发现股票价格与会计盈余之间具有非线性的、互动的、结构性的、实证的关系。并特别提出, 非持续性的盈余不应该对股价产生影响, 若股价因非持续性的盈余而上升了, 是市场传递的虚假的信号。建议在资本市场上, 不仅要披露盈余的大小, 更重要的是披露不同盈余的性质, 或者可以把非持续盈余直接驱逐在会计报表中的会计盈余之外。

王庆文 (2005) 以沪深两市1999年~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 以经过总资产标准化过的应计项目作为公司会计盈余的质量标准, 研究样本股票在第t年度的会计盈余质量是否会影响第t+1年度的会计盈余, 同时是否会对接下来两年内的股票收益产生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 投资者会高估那些会计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股票, 而低估那些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股票。

王菊仙 (2009) 以非正常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 分析了盈余质量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会计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当把盈余质量作为交叉项代入收益模型时, 得出盈余质量好的公司比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大, 投资者更依赖于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盈余水平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要强于盈余变化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 且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盈余水平的解释能力要高于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水平解释能力。

以上研究都是基于会计盈余的变化或者是盈余质量的某一方面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 而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关系的文献并不多, 林敏 (2004) 通过设计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设计,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直接探讨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呈现非理性, 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来评估证券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的“功能锁定”现象依然存在。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小, 年报的解释力度稍强于中报的解释力度。林敏的研究相对于以前的突破是, 设计了具体的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 将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具体化, 更为明确。

四、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盈余质量的相关概念的回顾可以发现, 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 主要是集中于盈余的可持续性、盈余的收现性以及盈余的真实性这三个方面, 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大多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 来验证会计盈余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关系, 即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持续性、以及披露程度与股价的相关关系。但是会计盈余的质量对于股价的波动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学者们的观点还是有较大分歧的。另外, 学者们大多是从整个市场的层面来考察会计盈余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 并没有将研究对象细分, 并没有区分该公司当年是亏损还是盈利, 也没有区分公司是正常的公司还是被ST的公司, 可以预计, 不同性质的公司, 其盈余管理的压力是不相同的, 因此, 其盈余的质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若是将这些公司区别开来, 可能会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已有文献的回顾也可以发现, 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通过会计盈余这一大概念来分析, 很少直接用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的指标来直接分析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 若是从盈余质量的定义出发, 根据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 设计相应的指标和模型, 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 对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 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 应该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祥飞:《盈余质量研究:评述与展望》,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8期。

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篇5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的论题为《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高度普及,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高速、效率、便捷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华社记者从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出席当天签约大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文表示,我国互联网近年来飞速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已备案网站数量达到382万个,互联网正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于是,各种测评系统,借助网络这一媒质应运而生。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是借助于网络的教育质量测评系统,具有测评迅速、便于统计、计算结果等特点。为推进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网上教学评估系统展现了其重要性。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的研究成果,借鉴了他们的成功经验。这些文献给与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进几年有关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文献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开始,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人们正在企图以计算机网络为操作平台,探讨教学质量评估技术,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从而提高其效率与效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克服了传统评教模式的缺陷,突出了交互性、实时性、有效性和人性化等特点。

网络系统基本实现了通过管理员登录,对后台进行管理,通过教师登录,查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学生登录进行了教师评测。教学质量测评系统借助了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各部门重视和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系统在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其中,盛彤彤、唐文(2003)在《教育质量网络测评简析》中指出: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对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学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测评方式为表格或图表式,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网络测评是将互联网的便捷性、信息化和传统表格的简洁明了性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测评方式。文章在结合南京医科大学网络测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测评的优点,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网络测评的建议。

杨青(2010)在《基于ASP技术的教学测评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中则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现代生活。学校作为教育部门,正面临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气象,而教育信息化就是其兴起的方向。教学测评网站便是网络教育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站主要包含四大功能模块:学生模块;管理部门模块;教师模块;教务处模块。通过本网站的应用,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失误等相关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会给出更真实客观的评价,也有利教师个人信息的保护。大大提高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及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

黄伟建、黄伟力和王飞(2003)在《网上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研究》中主要介绍了测评的算法和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该系统主要是针对教学质量的测评、统计和分析而研制的,但通过动态的改变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可以广泛应 2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用于各种人员素质测评、科室工作评价、产品质量鉴定、企业评估等对模糊事物进行综合评判的场合。

同时,我国学者赵振辉和杨文斌(2008)《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研究》曾提出教学质量测评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分析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普遍存在的局限和待解难题,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在校园网络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在网络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张京彬、余胜泉(2004)的《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强调本系统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基于标准大数据量多媒体试题库基础上的网络测评模式和框架,从逻辑上看主要包括系统标准多媒体试题库,组卷策略库,规范试卷库和测试,规范作业库和自测以及评价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六个子系统。

王宇、才国清和王兴伟(2010)《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集成技术在网络教育平台中的应用》提出通过Web Service方式在教学管理模块中实现,在实时教学系统中进行访问。这样保证了两个模块之间可以很容易的分离和整合,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Windows或Linux等)

孙更新、宾晟、周峰(2010)在《学校教学情况网络测评系统的功能需求》中指出数据库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应该准确了解用户需求,以便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数据库。查询统计非常及时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系统的实际运行证明,测评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是规范的,运行是稳定的、可靠的,完全满足系统的要求。

吴震慧(2008)的《基于B/S模式高校教学质量评测系统》列举了采用先进的ASP.NET动态网页技术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网上教学质量评测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评教模式的缺陷,突出了交互性、实时性、有效性和人性化等特点。

外国学者Fernandes和Domingos(2009)在《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in the Portuguese Education System》中写到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as applied to pupils from the basic and secondary levels, such as proposed by the Portuguese curriculum.MOHD Nazri Ismail(2008)在《Evalu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rototype》中提出:We present the framework development ofnetwork 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management system.This researchdesign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monitoring in Local Area Network(LAN)environment and this software will undergoevaluation process using qualitative approach.We propose an enhanced equation to evaluate theperformance of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viaQueuing theory.For this research, focus groupsare being used to develop survey instruments formeasuring network administrator satisfactionwith softwar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4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不难发现:

网上教学评估系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是一个重要辅助办公管理工具。其系统坚持以教学质量评估为重点。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评估,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各部门重视和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开发本系统后,学生可随时登陆校园网,通过给老师打分,给老师留言,给老师写信等方式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可通过校园网查看自己的得分和学生的留言,及时了解学生的建议,从而能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估工作本系统有着全面的优势:

(1)将教学评估终端在网上实现,学生在网上填写评估单,在线提交。省去传统的教务处收发评估单程序,节省宝贵的人力物力和期末时间。

(2)后台程序根据录入的数据进行计算,直接得到评估的结果。而不是现在的工作人员将学生填好的教学评估单按照教师、课程先分类,再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3)评估方法、评估项目可以灵活更换,得出的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这是在手工操作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 篇6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我国学术界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 主要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

1.人居环境评价

宁越敏、查志强 (1999) 以上海为例, 进行了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李华生等 (2005) 提出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维护、居住水平、建设能力、建筑条件、能源环卫、给水排水、交通通讯、经济水平、稳定程度、文明程度、智力能力等12个方面涉及35个指标;祁新华、程煜、陈烈、沈鸿等人 (2008) 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

2.生活质量评价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4) 颁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试行) 》。该体系由“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基本指标”反映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情况, 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特色指标”主要反映城市获得重要荣誉的情况, 包括创建工作集中宣传、荣誉称号、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这是有关文明城市内容的非常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 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对于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 很多学者构建了评价体系并对一些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分析。叶裕民 (2001) 认为“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城市化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质量, 即城市现代化问题;二是城市化域面载体——区域的发展质量, 即城乡一体化问题”, “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终极目标”。并对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选择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维度, 共包括12个具体指标;对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2个指标构成。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9大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并提出提高城市化质量的一些对策。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如Daly (1989) 提出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 即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 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Broat (1994) 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应体现层次性、科学性、数字化的要求, 用易测度的、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的指标, 分层次、按顺序、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Maclaren (1996) 提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前瞻性、分布性、广泛性的原则。其中综合性是指指标应综合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关联性;前瞻性即目标要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性指考虑到人口、地理空间等分布特点;广泛性即评价过程应保证公平合理。

(二) 生态城市的研究

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霍华德 (1898) 的“田园城市”的理念。P·盖迪斯 (1904) 首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理查德·雷吉斯特 (1984) 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 提出了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和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并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提出生态城市的改造措施。雅尼科斯特 (1987) 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这是首次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完整概念。

(三)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加尔布雷思 (1958) 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 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在生活舒适、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罗斯托 (1971) 把经济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认为“追求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 将会消除因经济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 平息社会内部的各种不满情绪, 人们的生活丰富愉快, 社会的发展稳定而和谐”, 指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古雷特 (1971) 指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生活质量的改善, 认为发展至少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刘本杰 (1976) 从经济学角度把生活质量观念综合到微观分析生产理论的一般框架之中。坎贝尔 (1976) 强调从心理学角度, 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 强调主观生活指标对于生活质量的解释。埃德·迪安纳 (1992) 认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以及主观指标均能反映社会生活质量, 三种指标各有缺陷、相互补充。西奥多·舒尔曼 (1994) 侧重于人类发展投入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外交、安全、福利、卫生等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 城市化发展的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城市化质量的研究也逐渐出现。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即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理解、关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 (如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研究等) 和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

(一) 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涵义

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刘传江、郑凌云 (2004) 认为城市化水平有双重涵义, 即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由于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质量则是上述转变所达到的程度。曾塞丰 (2004) 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是否相适应是城市化的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城市调查队课题组 (2005) 对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四个基本要义:一是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现状, 评价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 安居乐业状况;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强度”, 即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三是要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结构、分工的“协调性”, 即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协调发展;四是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发展“公平性”, 强调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差距应不断缩小,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应趋于一致, 城乡差距应逐步被淡化和消除。孔凡文、许世卫 (2005) 把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镇管理的加强等六个方面。袁晓玲、王霄、何伟炜、陈跃等人 (2008) 认为城市化质量的考量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物质文明的城市化、精神文明的城市化、生态文明的城市化。

摘要:对于城市化质量问题在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直接的提法, 但是相关的研究非常丰富。主要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环境、资源为侧重点的生态城市研究, 以人为侧重点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等方面, 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西南交大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刘传江, 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23.

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文献综述 篇7

资产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产质量是对资产的描述,以资产质量作为出发点,对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无论对于公司管理者还是债权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企业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资产管理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参考和依据,为做出恰当的管理决策奠定基础。只有深入了解资产质量信息的经济后果,才能帮助管理者意识到在提高资产质量上的投入也许是值得的。其次,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过分依靠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利润状况进行贷款决策是不可靠的,而通过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利益相关者能够获悉资产质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更为全面地了解企业,从而判断该企业价值是否合理、债权能否得到保护、风险能否得到弥补。

二、资产质量经济后果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银行信贷质量与信贷风险、规模经济的研究;企业资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等相关关系研究。而关于企业资产质量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较少。Harris和Raviv(1990)指出公司质量主要指的是管理人员能力、资产质量等,他们建立了债务缓和模型假设公司质量与企业盈利、企业价值有关,公司质量决定其资本结构,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资产质量影响企业价值的途径有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和通过影响资本结构再影响企业价值两种。Valeriy Sibilkov对资产流动性和经理代理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资产处于低流动性水平时,资产流动性对代理成本并无显著的影响;而当公司资产在高流动性水平时,代理成本就受到资产流动性的影响,同时,限制资产的出售可以有效降低经理的变现成本。

三、资产质量经济后果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们最先关注的是企业资产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他们发现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资产质量越高,盈利能力越强,但对于盈利的持久性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宋献中、高志文(2001)以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的波动幅度(简称K值)作为评价资产质量好坏的指标,K值越大表明资产质量越差,对1996~1998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资产质量越好,当期盈利水平越高,今后两年的盈利持久性也越强。费明群、干胜道同样采用K值分析法,对2000~2002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但他们发现企业的资产质量越高,当年的盈利水平就好,但是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一定好;资产质量越低,当年的盈利能力就差,未来的盈利能力也不好。这一结论与宋献中等人的结论并不一致。李嘉明、李松敏分别采用K值、资产报酬率、流动资产率、总资产周转率来表示资产质量、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把它们作为资产总质量的衡量指标,选取2003年我国1117家上市公司(ST除外)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的变现性和资产规模与企业绩效没有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他们按照行业对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分类处理,并且得出五大行业的K值系数均为负数,即五个行业的资产质量均与企业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除了商业类企业外,其它行业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这一结论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则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对上市公司进行排名,以检验评级体系是否能够全面、系统、有效的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评价。张春景、徐文学(2006)提出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是衡量资产质量的三个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3项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对2004年江苏省在境内上市的7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排序。徐文学、姚昕也从存在性、有效性和收益性三方面建立了资产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资产质量综合评价函数,进而对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排名,并提出了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加速资产的合理流动以提高资产质量的对策。虽然两篇文献中指标体系的三个方面相同,但是后者考虑了不同行业资产质量侧重点不同,仅仅针对制造业企业资产质量进行衡量,因此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还有一些文献进一步挖掘了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他们发现企业资产质量恶化是导致其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因而能够通过持续监察企业资产质量来预测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李秉成(2004)从1998~2002年期间被ST的公司中随机抽取的58家为样本,统计得出,资产质量差是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并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的结论。谢永堎(2007)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的财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的一些共同特征,并通过T检验证实了资产质量恶化是导致财务困境事项的重要原因。他将企业的资产按其质量分成不良资产、沉淀资产和良性资产。他认为,资产质量的高低还体现在资产和资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平衡上。因此,资产质量的高低可以从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正常周转和循环、资产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三个方面来判断。研究还提供了一些对企业财务困境具有预测价值的资产质量指标,如其他应收款比例、不良资产比例、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

近几年,资产质量的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企业资产质量的其他经济后果,以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资产质量。潘海芳以四大行业的上市公司2004~2007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构建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综合指标作为因变量,与从存在性、结构、有效性和收益能力四方面衡量的资产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企业资产质量对成长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质量总体上对成长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不良资产、资产结构和周转能力,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成长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不同行业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优化自身资产质量,进而促进企业成长;资产的收益能力与企业成长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产的收益能力有效提高企业成长能力。甘丽凝,张鸣(2009)对资产质量、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质量高的公司,债务融资和企业价值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质量低的公司,债务融资和企业价值负相关,且这一结论在国有控制公司中尤其明显。因此,资产质量体现企业价值,而债务融资仅仅是一个中间表现形式。石艳分别从资产的存在性、流动性、收益性、结构性、可持续性以及风险性六个方面来衡量企业资产质量,并以2007~2009年五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不同行业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质量总体上对经营绩效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资产质量的不同特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同,且不同行业资产质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也各异。

四、文献评述及展望

目前企业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学者们发现企业资产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绩效以及企业价值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显示了资产质量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资产质量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许多学者从众多新颖的视点和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而笔者认为资产质量的研究还应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从而制定不同的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以更好地把握不同行业资产的侧重点。一般意义上对资产质量的测度,应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且实证分析中以较重视资产质量或资产质量所占比重较大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避免不同行业所引起的系统差异。

第二,企业资产质量实证研究则主要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关于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主成分研究;关于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价值、盈利能力或是成长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这些研究中从多个角度共同证明了资产质量对上市公司有着显著影响。资产质量对于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资产质量是决定上市公司决胜市场的主动脉。所以,资产质量信息应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资产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企业资产质量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成长性、企业价值等方面,使得资产质量可以作为信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方传递需要的信息,从而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资产质量的研究内容呈零散的分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认为,未来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通过对企业资产质量的全面分析,深入研究资产质量各个特征对企业的影响,以促进企业管理者对资产质量的重视,并为其进行资产管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为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企业资产质量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Valeriy Sibilkov.Asset Liquidity and Capital Structure[R]SSRN Working Paper,2007.

[2]费明群,干胜道.资产质量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会通讯(学术),2004,5,10-12.

[3]李嘉明,李松敏.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4-107.

[4]徐文学,姚昕.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2010,2(上),134-135.

[5]潘海芳.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与成长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篇8

本研究在2007—2009年实施了为期2 a的“CHANGE” ( creating healthy, active and nurturing growing - up environment) , 即“创造健康、积极、有益的成长环境”计划, 该活动是以社区和学校为基础的、针对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的随机对照干预。包括两个主题: ( 1) 针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制定营养合理的早餐和午餐配制要求; ( 2) 使每位学生每周进行塑身 ( shape-up) 、“吃好多动” ( eat well keeping moving) 课程和5—2—1膳食教育课程以及每日1 h体力活动等。研究对象为加利福尼亚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和南卡罗莱纳州8个农村社区, 每个社区抽取1所小学。8所小学一 ~ 六年级共432名学生均参与该项研究, 平均年龄 ( 8. 65±1. 60) 岁。在基线 ( 2008年春季或初秋) 和干预后 ( 2009年秋季) 采用“Block食物快速评估量表”评价膳食质量。混合模型方差分析 ( mixed-model analysis of variance) 评估“CHANGE”活动对学生膳食质量的干预效果, 结果校正基线的膳食情况、性别、年龄、年级、种族、地区和学校。

干预1 a后, 相比于对照组, 干预学校的儿童每日摄入更多蔬菜和混合蔬菜水果 ( P值均 < 0. 05) , 同时干预组儿童的平均每日膳食血糖指数 ( glycemic index, GI) 降低 ( P < 0. 05) 。但两组儿童在全谷物、豆类、奶类、土豆制品、饱和脂肪、添加糖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NGE”干预创新地提出多成分干预, 改善了农村地区学生膳食摄入模式, 拓展了营养干预的新途径。

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篇9

关键词:投资效率,会计信息质量,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代理冲突,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投资活动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 根据代理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理成本会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产生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问题, 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 公司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及资本市场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 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冲突。

高效的公司治理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师事务所已审计的财务信息是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 是衡量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否匹配、激励和监督是否相容的关键, 某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治理效率。

国外学者研究显示: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和治理的功能, 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例如, Biddle (2009) 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关,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机制源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摩擦的减少, 具有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公司会更少的偏离预计投资水平, 从而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 同时, 这些公司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较小, 在现金流充裕及低杠杆的企业中,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较弱, 但在现金流匮乏及高杠杆的企业中, 此正相关关系较强, 此外, 当一个企业的总投资水平较低时, 高质量的会信息可增加企业的投资水平, 而当总投资水平较高时,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减少总投资水平。

那么, 对我国企业而言, 会计信息是否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和治理功能, 从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呢?为此,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的国内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中的运用, 能够监督管理者和股东的行为, 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崔伟等 (2008) 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发现: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规模等得到控制时,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积极影响。李青原 (2009) 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与公司的投资不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也与投资过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其中, 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 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袁建国等 (2009) 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上市公司中, 负相关程度更强。潘立生等 (2011)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冲突, 抑制企业的投资非效率行为。蒋瑜峰等 (2012) 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投资不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 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在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 此负相关关系更强,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此类企业产生更大的治理效应。马千棠 (2012) 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非效率问题, 但投资不足问题相比投资过度问题更加严重,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强于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 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何熙琼 (2012) 以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但并非一定可以减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内企业的代理成本普遍较高, 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 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深远。罗斌元 (2012) 通过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整体较低, 但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同时, 代理成本或者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 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Kevin Sun研究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揭示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如何影响这种关系, 其研究发现:相比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的行业, 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披露质量及审计质量等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高于主要来源是债务融资的行业;主要来源为股权融资的行业并非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 而是受制于会计监管。郭琦等 (2013)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有限, 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

三、结论

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代理成本及投资机会识别能力等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 借助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等机制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 其融资成本较高, 更可能产生投资不足问题;较低的投资机会识别能力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较高代理成本, 则可能产生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问题。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 在我国, 会计信息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与治理功能, 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冲突, 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其中,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及投资不足行为。此外, 在代理成本或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 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参考文献

[1]Gary C.Biddle, Gilles Hilary, Rodrigo 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Accounting&Economics, 2009.

[2]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

[3]潘立生, 权娜娜.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

[4]袁建国, 蒋瑜峰, 蔡艳芳.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

[5]崔伟, 何一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

[6]罗斌元.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2.

[7]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大学, 2012.

[8]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9]杨勇.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关系研究[J].企业研究, 2008.

[10]潘立生.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11]马千棠.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2.

上一篇:新媒体营销策略下一篇:问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