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政治教学

2024-06-29

综合实践活动政治教学(精选十篇)

综合实践活动政治教学 篇1

一、政治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为核心, 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方式,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 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就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最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问题,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 中学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存在着方法单一, 只重视知识的掌握, 而不重视知识的应用等问题。其实, 在政治教学中, 有很多的教师多是这样做的, 先把重点的知识给学生讲解一遍, 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即使学生把知识记住了, 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不透彻, 不会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 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自主提出活动主题, 并深入自然、社会开展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 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学习的需要, 是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需要和动机,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举例

政治课本中有很多的阅读材料就是生活中的某些情景, 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启迪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例如, 在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环境问题, 有哪些污染源, 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这样的教学不仅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 引发他们的思考,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也可以开展小组学习, 让学生分小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 然后总结发表本组的观点, 提出可行性的策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 找出哪些是比较好的, 哪些是有待改进的, 这些都属于实践活动的内容。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能力得到提升。实践活动不以知识为中心, 能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知识, 这样的课堂比起普通的教学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 强调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走完中学时代。另外,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让教师得到锻炼, 提高教学能力, 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需要学习, 教师也要学习, 只有教师进步了, 教学方法进步了, 学生素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高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武云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J].学园, 2013 (28) .

[2]刘荣辉, 张红军.初中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政治课教学, 2003 (10) .

[3]刘忠.浅议在政治课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中小学电教月刊, 2008 (8) .

[4]张清.政治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和思考[J].贵州教育, 2006 (15) .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 篇2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当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困难:如何选定主题?搜集到的资料繁多,从何入手归纳?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跨度太长,如何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如何应对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

综合实践活动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篇3

一、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

创新想像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形成某种独特的想像,其品质结构具有主动性、现实性、丰富性等特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

如《初一思想政治》“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一课,学生自编自演了 “孝”子“贤”孙和“笑”子“闲”孙的课本剧,情景生动感人。宋阳、张超宇、高晓峦、崔朋飞同学表演的“孝”子“贤”孙令人难忘。张超宇这个“奶奶”事儿真多:一会儿嫌电视声小,一会儿嫌不开电扇,嘴里还叨咕着“电扇放在那是摆着看的?想热死我不成……”可外屋忙着做家务的儿子、儿媳却不恼怒,劝她:“妈,你别生气,都怪我们心粗,对不起……”儿子还对媳妇说:“人老了,事多,别往心里去……”儿媳仍微笑着说:“没关系的,人都有老的时候……”通过课本剧把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在同学面前。

再看赵云雪、王永洁、潭文凯、朱镜宇同学表演的“笑”子“闲”孙,让人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爱憎更加分明。谭文凯脸上粘上了假胡子,并用水彩笔在脸上画上皱纹,抹上了红脸蛋、红嘴唇,腰间系个化纤绳,一个干枯瘦小的“爷爷”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儿子儿媳在那边喝茶边唱卡拉ok,遇到三步、四步舞曲,还跳上一阵,孙子吃着奶油雪糕,看着动画片,而爷爷在外边劈柴扫院子。学生对这家儿孙的表现十分生气,不知是谁说了一声,“有这样的儿孙,老人真倒霉。”小品表演得生动形象,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对“孝敬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综合实践活动能激活教学内容,以生动吸引学生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口号,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为此,教师首先要联系时代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脱离时代的政治课,就是一味说讲和一潭死水。中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非常关注,教师要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其次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教学。例如,讲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结合“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引发他们思考;讲述“共同富裕”问题时,组织学生展开“假如我有100万将怎样使用”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讲“诚实守信”时,组织“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的课堂讨论,先自我介绍,再由周围同学评价。所有这些,都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的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可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如此。如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1.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照本宣科不问对象,无的放矢的教学,不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而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器具,其后果是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而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后,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扬弃,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教学的基本条件,提供学生人人动手——实践的条件,教师才能把学习过程由课内、室内、校内向课外、室外、校外延伸,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里去感知,去实践,用自己的双手获取新知。

2.培养人人质疑的习惯。思想政治学科介入综合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干”,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展,自主争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做敢为的勇气,在质疑中一步一步接近真理。

3.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素质教育倡导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人无全才,在学习上允许落后,鼓励冒尖,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综合实践活动课使教师灌输的知识少了一些,学生动手多了一些,方法灵活了一些,给予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令我们感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丰富多彩,使我们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政治教学 篇4

一课堂教学是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 是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 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在活动中提高, 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正是新课标对思想政治教学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其基本途径有三:

第一, 以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将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始,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并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查找资料, 从哪些角度去研究。学生通过组长的任务分配,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 自己搜集活动素材, 将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分解, 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第二, 以小组合作进行知识整理。根据课题, 每个小组把自己课前预习的内容整理在一起, 就会形成一份完整的政治学习笔记, 这样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能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从多个层面和用辩证思维来认识世界,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 以小组合作进行课外延展。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 有助于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 展示自己的才能, 还能在活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和个性。

二政治教学中渗透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人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反复的历练, 经常的运用, 才能形成。在多次的政治教学实践中,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第一, 观赏借鉴法。教师平时可引导学生收看《早间新闻》、《科技博览》等节目, 这些都是电视台的精品栏目, 思想深邃独到,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些课本知识无法具备的魅力, 堪称实践应用的典范。通过学习借鉴, 学生的法律意识、爱国情感以及思考感悟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第二, 成果展示法。在教室中进行小组成果展演, 准备一个课题, 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知识转换为一些生活的事例, 实现课本教材的生活化、趣味化, 让学生充分运用已准备好的作品, 展示给班里的同学进行点评, 气氛活跃, 很有实效性。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而且比纯粹的说教更有教学实效性。

第三, 才艺展示法。教师可利用校刊、黑板报、广播电视、演讲比赛等多种类型的形式, 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青少年的表现欲和上进心很强, 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 发现和展示学生某一方面的才华。

三政治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困惑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如何“创新政治教学模式, 使教学延伸到课外”, 这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 也是一名政治教师教学中的困惑。

第一, 教学到底是注重形式, 还是注重内容?我认为形式和内容其实不可分割, 二者相辅相成。形式以内容为基础, 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在课程的开展中, 我们往往在乎形式, 课堂气氛很活跃, 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教师应该反思:学生学会了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第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通常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并明确事先设计的活动任务, 然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执行”任务, 由此看来, 仅仅通过完成活动任务是否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在做中学”这个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是值得进行教学反思的问题。

第三, 课外兴趣活动, 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为主, 当然这样的课外活动绝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 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 但设计多种新颖有趣的课外小组活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组织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各类活动, 必须强化政治学科的教研、教学资源的大整合。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教研管理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情形,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做到“三个必须”: (1) 教师必须突破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 必须把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地融合起来。 (3) 教师必须合理整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的政治教学资源,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的优化,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工作以来, 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此, 科学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必须以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课程改革。本文重点从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和教师能力三方面探索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篇5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开发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开发主题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

三、以问题为突破口开发主题

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四、结合时事开发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浅析综合活动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综合活动 调研活动 研讨活动 专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70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政治学科具有引领学生思想、强化情感教育等重要职能。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创新,让政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学生身心特点与思想实际,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立体化教学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活动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课前开展调研活动,让政治学习变得立体生动

许多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课前环节的延伸,认为政治教学只需要抓牢课堂环节就已经足够了。实际上,学生在课前进行一些基础性信息的调研活动,能够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具有更为直观的感知印象。例如,在《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了解当前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重点为群众收入水平、生活条件变化、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通过走访了解,对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具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够有感而发,对内容的理解更为全面,剖析也更为透彻。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深广度。另外,学生在课前展开调研活动还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尤其是一些鲜活的案例,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例如,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深入生活搜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分为两种,一部分学生负责第一种案例,即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成功案例,另一部分学生则负责第二种,即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却不知道如何维护权益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阐述自己所搜集到的案例,这样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效果,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提问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这样的课前调研活动为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开展研讨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是政治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抓好课堂环节,既要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充分研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效果。例如,在《和父母平等沟通》教学中,笔者紧扣学生青春期叛逆、和家长有代沟等实际情况组织研讨活动。研讨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研讨活动让学生换一个角度看待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平时在学生眼中看似啰嗦的话语,但换一种角度分析就可以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课堂开展研讨活动,打破了教师直接灌输讲解的格局,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师生互动之中,能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起讨论,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在课堂研讨活动中要注意精心设计和组织,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统筹兼顾,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其次,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内研讨活动的环节,教师要做到收放结合,该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的环节,教师不宜参与,但是在学生思维点拨的环节,以及学生思想进行升华的时候,教师应当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只有精心设计与组织,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研讨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在研讨中受到深刻教育。

三、课后开展专题活动,让学生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除了抓好课前环节、课堂环节的综合活动之外,教师还要紧密结合课外活动资源,让这些活动影响学生的思想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学后,笔者举行了一场专题汇报活动,让每个学生走上讲台,用一分钟时间简单介绍自己,重点放在介绍自己的特长优点上。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相互之间增进了了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后进生增强了自信心,扭转了自卑、自闭心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学习生活之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活动,既是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思想教育成效的有效抓手。学生在课后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较大。教师在课外开展专题活动时,要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之内灵活开展,将专题活动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整体德育规划结合起来,以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为基点,向课外进行充分的延伸,建立起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体系,让政治学科对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浅析综合活动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课前开展调研活动, 让政治学习变得立体生动

许多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课前环节的 延伸, 认为政治教学只需要抓牢课堂环节就已经足够了。实际上, 学生在课前进行一些基础性信息的调研活动, 能够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 具有更为直观的感知印象。例如, 在《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之前, 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 主要了解当前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 重点为群众收入水平、生活条件变化、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 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通过走访了解, 对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具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够有感而发, 对内容的理解更为全面, 剖析也更为透彻。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深广度。另外, 学生在课前展开调研活动还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 尤其是一些鲜活的案例, 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例如, 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教学前, 笔者要求学生深入生活搜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分为两种, 一部分学生负责第一种案例, 即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成功案例, 另一部分学生则负责第二种, 即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却不知道如何维护权益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阐述自己所搜集到的案例, 这样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效果, 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提问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这样的课前调研活动为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开展研讨活动, 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是政治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抓好课堂环节, 既要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更要注重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充分研讨,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效果。例如, 在《和父母平等沟通》教学中, 笔者紧扣学生青春期叛逆、和家长有代沟等实际情况组织研讨活动。研讨主要围绕一个中心, 即父母为我们 做了什么, 他们这么 做是为了 什么。这样的研讨活动让学生换一个角度看待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平时在学生眼中看似啰嗦的话语, 但换一种角度分析就可以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课堂开展研讨活动, 打破了教师直接灌输讲解的格局, 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师生互动之中, 能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起讨论,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在课堂研讨活动中要注意精心设计和组织, 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统筹兼顾, 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 选取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其次, 在组织学 生进行课内研讨活动的环节, 教师要做到收放结合, 该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的环节, 教师不宜参与, 但是在学生思维点拨的环节, 以及学生思想进行升华的时候, 教师应当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只有精心设计与组织, 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研讨活动的作用, 让学生在研讨中受到深刻教育。

三、课后开展专题活动, 让学生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除了抓好课前环节、课堂环节的综 合活动之 外, 教师还要紧密结合课外活动资源, 让这些活动影响学生的思想成长, 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学后, 笔者举行了一场专题汇报活动, 让每个学生走上讲台, 用一分钟时间简单介绍自己, 重点放在介绍自己的特长优点上。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相互之间增进了了解,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后进生增强了自信心, 扭转了自卑、自闭心理, 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学习生活之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活动, 既是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思想教育成效的有效抓手。学生在课后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也可以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较大。教师在课外开展专题活动时, 要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之内灵活开展, 将专题活动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与学校的整体德育规划结合起来, 以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为基点, 向课外进行充分的延伸, 建立起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体系, 让政治学科对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广大教师 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活动,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摘要: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将综合活动的作用发挥出来。尤其是结合青春期初中生的思想与情感发展状况, 借助于各种活动对学生强化思想教育, 发挥情感渗透的作用, 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政治教学 篇8

一、以《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 在课程开展的初期, 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 如何将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4年,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的出版, 为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单元主题, 而每个主题之下又是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小主题,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示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同时, 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包括观察法、采访、问卷、演讲等许多进行活动所必需的方法指导。这就使得师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依托, 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得到教材的“扶助”, 从而使活动有序、有效地启动、开展下去。

例如,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七年级上有一单元主题《寻找身边的绿》, 在做这一单元活动的时候, 我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并联系我区实际, 共同商量定出了《关于宣化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宣化区初中学校校园植被的调查》、《水污染的研究》三个小主题, 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这时, 教材中研究方法的提示又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 就可以明白各种方法如何去应用,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和可资借鉴的过程, 并不代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把这本教材当作学科教材去教, 以至于会出现黑板上种庄稼、做实验的现象。而是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去使用。

二、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课程。因此, 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的理想境界。在课程启动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在师生基本能够依托教材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完成活动之后, 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进行转移, 即由选择教材单元主题转移到紧密联系学校实际, 立足社区实际, 开发当地资源, 自主开发教材主题中去。这时候, 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 对学科知识有所感悟、反思、质疑, 或者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延伸、拓展, 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有利契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行深层创新、研究,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语文学科在教授了以“故乡”为主题的单元后, 在实践课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名片———京西第一府宣化”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 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 去探索、体验、创造, 从而生成系列的探究活动主题, 形成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几年来, 笔者根据学生年级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先后做了《校园安全面面观》、《可爱的宣化》、《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每个主题之下形成了系列的小主题供学生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内容。这样的以校为本开发活动内容的做法, 克服了活动场地、季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把活动落到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校本研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流方向, 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实践, 开拓校本开发的新路。

三、以多学科教师合作指导为主深化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亲历亲为, 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的激励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活动中, 同学们遇到的困难是形形色色的, 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去支持、协调。教师还需要为活动提供一些资料、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文科、理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在活动中, 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 而我们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单一的, 在活动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造成了活动指导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的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为主设计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而学科教师均承担相关内容的指导,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指导教师群体, 使学生开展的每一次、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了有力的指导师资保障, 促进了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我 (语文专业) 承担指导的《我心中的偶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 就同时聘请了历史、政治、心理等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指导《保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 又聘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为指导, 有效地完成了这一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课程, 唯其新, 才更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唯其新, 才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空间。以校为本, 多维指导, 多方开发资源, 全力做好活动指导, 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门课程健康地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同时也是难点。如何推进这门课程是课改研究的新课题。宣化第二中学依托教材开展教学, 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以多学科指导教师协作完成活动指导, 为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尝试。

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语文教学 篇9

一、结合语文课的内容, 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

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 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的还结合了其他别的学科的知识, 这些熟悉的内容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教师上课的时候, 往往只是想着解决课文中的所谓知识点、难点, 而给学生再现感受生活的情景, 动手去实践的机会很少, 教师讲得多, 学生动手少, 因此就忽略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大自然的机会, 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就扼杀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更让学生失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体验和感受为主的, 它更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融入语文教学, 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初中语文课本上增加了很多语文综合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上《天净沙·秋思》时, 在让学生充分读懂诗歌的情景, 主人公所处的环境, 和主人公的心境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进入角色, 把自己的境遇, 用记叙文的形式记下来。这种形式, 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诗歌, 还能让学生运用自己平时最容易表达的形式来表达诗歌的情感。教学《恐龙无处不在》这一课, 飘移学说对于学生很抽象, 为了印证这个学说, 我叫学生找来一张世界地图, 把各个洲大陆剪下来, 然后拼在一起, 慢慢地拼上去, 看是不是很吻合。结果学生发现非洲、南美洲的大陆边缘是比较吻合的, 因此明白了原来大陆是结合在一起的, 是由于板块的漂移而分离开来了。

二、认真备好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践的机会

语文教学的课堂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更多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思维进行的, 他们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因此,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时刻记住以学生为主, 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因为课文比较适合表演, 学生们也较感兴趣, 我就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我把学生分成角色, 让他们对号入座, 扮演各种角色, 结果学生很有兴趣, 并进行了评比。《变色龙》这一课, 人物性格很容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表现出来, 我让几个学生认真准备, 当做一次演出来对待, 上课时让他们到讲台上来表演。这样一来, 课文中的内容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了根。通过表演, 学生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实践能力,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综合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今天我们谈人才的培养, 更多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 是很难生存的。因此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学会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在上完八年级上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是这样说的, 人们常常用世外桃源来表达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请大家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是什么样子的, 并把它写下来。有的学生根据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用学过的课文来表达理想的生活, 如《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天上的街市》的美丽街市, 有一位学生说我的理想家园就是“大同社会”。我还没有上《大道之行也》这一课, 他一定是预习了, 我对他这种“创新”精神大加赞扬, 并解释了大同社会的意思, 就是天下太平, 公正, 没有饥饿, 没有犯罪, 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这样一来, 更多学生用学到的诗歌来形容自己的理想家园。于是, 这节课就变得富有诗情画意了。学生们描绘的理想家园都很美好, 有喜欢小桥流水的清静, 有喜欢草原的广阔, 有喜欢大海的明净与神秘, 有喜欢大城市的热闹繁华, 有喜欢宫廷楼阁的豪华……表达出了学生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各自的价值观。这时, 我趁机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 我请学生谈谈对课文中家长的做法有何看法, 结果学生有的赞同, 有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认为在很危险的情况下, 爸爸应该直接把孩子抱下来,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才能让孩子一步一步自己走下来。之后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学生们认真细读原文, 各自找出自己观点的理由。这是一次很好的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通过讨论, 学生对父母如何关爱孩子和接受父母的关爱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让课后的作业更具有实践性

教师在上课前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 常常会在课前或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也要考虑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要考虑到让学生有充分的综合实践的空间。课外的综合实践作业, 立足于文本却高于文本。对于涉及有关中国的历史、风俗、名胜古迹、名人警句等的, 我都会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 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如, 有关描写黄河、月亮的诗句, 有关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 以及有关涉及这些事物的传说、故事等。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手抄报, 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上展出他们的作品。在讲到有关中国风俗的课文时, 如上《端午的鸭蛋》一课, 我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乡的一些风俗传统.让学生亲手做, 师生共同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上《安塞腰鼓》时, 我要大家各人表演一段自己知道的戏种, 或者家乡戏。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教学, 学生既能体会课文中的作者的情感, 又能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扩展知识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篇10

我校通过近几年的研究, 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及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以教学内容为课型分类的基点, 构建了五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技能操作型教学模式

此类教学模式并不单一,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手脑并用, 用切合实际操作的过程来取代片面的书本内容, 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过程中, 很多知名教育家都在教育界呼吁过这种教学模式。比如, 福禄贝尔提到的“恩物”的实践游戏及相关活动、裴斯泰洛齐的实物教学、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等。他们所实施的方法最终阐述的都是实践操作比对着课本讲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积极性。技能操作教学的一般模式为:确立主题→研究调查→实践操作 (准备阶段→教师示范→尝试操作流→评析指导→再次操作→作品展示→拓展提升) 。例如, 《包水饺》一课是这样设计的:

1. 确立主题。

根据主题确立自己将要了解和水饺有关的一个问题。

2. 研究调查。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 小组成员协作探究。

3. 实践操作。

在学生对水饺各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后, 开始学做水饺。在学生制作过程中, 教师及时发现亮点, 让有创意的学生作介绍交流, 提升整体制作水平:让学生自我评价, 设最佳创意奖、最佳美术奖、最佳设计奖等, 以鼓励学生为主, 然后让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小小展览。

二、社会参与型教学模式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这与教师的指导和带领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参与型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在本区域内以个人形式或集体形式的方式参与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 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助人为乐。

活动一般有三个环节: (1) 选择内容; (2) 联系准备; (3) 实地服务。社会参与实践性学习包括多方面内容, 学习为特殊人群的服务, 如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 为军、烈属、孤寡老人服务劳动;参加公益活动, 如上街开展不规范汉字调查活动等。

三、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该类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动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选题切口小, 学生有兴趣, 可以操作。

小课题研究性学习一般经历五个环节: (1) 确定方向; (2) 任务分工; (3) 协作探究; (4) 交流提升; (5) 成果展示。小组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 一个小课题从选题到结题一般一两个月为宜, 如《家乡巨变》。为了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家乡带来的沧桑巨变, 见证家乡的成长历程, 开展了“家乡巨变”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主题, 组成一个调查小组, 并聘请了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点下, 学生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 小组成员分别通过向家长、采访有关单位负责人、参观《家乡巨变图片展览》等方式调查了解人们三十年来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 通过民间采风等形式拍摄家乡风貌的变化, 最后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 在班里进行成果展示。

四、学科整合型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 是指以学科为基点, 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

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加大整个课程体系综合的力度, 加深研究性学习的深度, 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所学知识的分化程度不断提高, 学科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 知识难度越来越大,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就会越来越侧重于某个学科, 学科延伸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就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五、主题班 (队) 会型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班级班 (队) 会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 开展综合性探究活动。这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集中, 便于教师指导和管理, 操作起来也容易。它一般经历五个环节: (1) 结合队会定主题; (2) 分工合作拟方案; (3) 课内课外重实践; (4) 多种形式展成果; (5) 拓展延伸促发展。例如《爱我校园》这个活动, 活动班级共有50人, 分成6个研究小组, 他们开展社会调查, 1、2组重点是调查学校的过去, 3、4组重点调查学校的现在, 5、6组探究学校的未来。6个小组分别采访了学校的附近的老爷爷老奶奶, 了解学校变迁的情况, 他们又采访了退休的老教师, 采访了校长, 向校长了解学校发展的情况, 为了了解得更详细一些, 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 来到档案室, 借阅了许多资料, 摘录了许多关于学校的内容, 最后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成一个主题班会, 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爱我校园倡议书》。

上一篇:最新题型下一篇:奥普拉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