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

2024-06-29

传统游戏(精选十篇)

传统游戏 篇1

适合场所:

空旷、无障碍物而且比较柔软的场地。

小班游戏

适合人数:

6人~8人。

材料准备:

竹制衣拍、纸球若干。

游戏目标:

1. 学习门球的玩法, 能持拍击球到指定区域。

2.感受与同伴互动游戏带来的快乐。

游戏分层:

1. 打门球:初步学习控制球的走向。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侧身双手握球拍击球, 把球打过设置在小椅子下的门洞。

可两人游戏, 将球击过球门传给对方, 并由对方击回。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正确的击球姿势。

2. 小羊打灰太狼:练习球拍击球的准确性。

教师在墙上贴上较大的灰太狼图片, 指导幼儿双手握球拍, 侧身击打地上的纸球, 使之击中灰太狼。地上画若干起点线, 教师可根据各幼儿的能力情况, 帮助幼儿调整与灰太狼的距离, 让幼儿体验游戏的成功感。

3.赶小猪:加强对球的控制性练习。

教师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间隔障碍, 并画好路线指示箭头。幼儿用衣拍控制好球, 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绕着障碍走, 把“小猪”赶进“猪窝” (终点框) 里。

(吴慧靓 执笔)

中班游戏

适合人数:

6人~10人。

材料准备:

人手一根衣拍或痒痒挠、一个纸球、大小两个球网。

游戏目标:

1.学习准确击球的方法和合作击球入门的方法。

2.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分层:

1.小小攻球手:感受击球力度与进球的关系, 并熟悉正确的击球动作。

教师出示球网, 幼儿尝试站在球网的前、左、右三方, 对着球网击球。引导幼儿反思如何将球击入球网, 需要如何调整距离、空间方位等。之后,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练习。

2.看看谁最牛:探索合作击球的准确性。

幼儿尝试两两分隔一定距离, 轮流击球。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能接住同伴击来的球, 如何能将球击到同伴杆下 (眼神、双手击球、力量问题、要跟随球移动身体) , 并鼓励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情况, 调整击球双方的距离, 再次练习。最后进行两两一对的竞赛游戏, 哪一组之间接球的距离最大, 就“最牛”。

3.我是守门员:练习击球的力度及击球准确性、对抗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游戏, 尝试击球入门, 并讨论如何能击球入门。然后引导幼儿在小组中推选一名守门员, 大家轮流击球入门, 守门员的任务是将同伴的球击飞。之后,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守门员如何能将球挡出去。在此基础上, 再次进行游戏。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轮流当守门员, 或增加守门员的数量, 来开展游戏。

(韩静 执笔)

大班游戏

适合人数:

2人以上12人以下。

材料准备:

痒痒挠若干、报纸球、椅子做成的球门若干。

游戏目标:

1.双手拿杆, 熟悉正确的击球姿势, 将球击向指定方向。

2.初步培养与同伴合作的团队意识, 体验竞争游戏的乐趣。

游戏分层:

1.看看你能打进哪个门:练习用杆击球的准确度。

教师出示杆与球, 在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熟悉正确的击球姿势, 尝试双手拿杆, 双脚分开弯腰击球。然后教师创设“运动员击球”的情境———前方摆出一排球门, 请幼儿将球击到任意一个门洞。

2. 看准射门:进一步控制球走向的准确性。

教师创设情境, 交代要求, 请幼儿用杆击球, 将球击到前方指定的门洞, 并鼓励幼儿探索用杆的力度。幼儿反馈自己用杆的力量与球远近的关系。教师进一步鼓励幼儿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击中目标。最后让幼儿比一比, 谁击进的球多。

3. 两人竞赛, 看谁能射门:练习动作的灵敏度与反应能力。

教师布置几个“球门”, 提供一个球。让幼儿探索如何能够争夺到球:引导幼儿反馈自己在开始前的准备姿势, 自己的站位、杆与球的距离, 用了何种击球的方式。并鼓励幼儿两两游戏, 抢球并击入门。将球打入球门者得一分, 先得到10分者获胜。

4. 台球式玩法:遵守游戏规则, 进一步练习击球的准确性与力度。

在场地四角各布置一个门洞。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将球击到任意一个门洞内就可以再击一杆, 每击中一球入洞得1分, 如没有击中, 则换对方击球, 直到将场地内所有的球击完。然后教师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在同一场地内尝试轮流击球。游戏中可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调整, 如通过控制门洞大小来调整游戏的难度, 并请幼儿再次尝试。

5. 乒乓球式玩法:练习手眼协调的准确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前, 给幼儿提供一些看乒乓球比赛的机会, 教师进行示范与讲解, 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场地上画一长方形大框, 居中用横线隔开 (类似于乒乓球桌) 。幼儿两人一组, 双方在各自场地上用杆对击, 以接住对方球为准。当球击出侧面边线算输, 如击出对方底线, 对方没有碰球, 则得1分。可以设置小裁判在场边翻牌计分。熟悉一段时间后, 可以变换游戏玩法, 比如进行双打游戏等。

6. 足球式玩法:练习动作的灵敏度与快速反应能力。

教师为幼儿布置好场地 (两边球门) 。幼儿明确自己和对方所要进的球门位置后, 开始游戏。

(1) 双人式玩法:幼儿用杆和对方争球, 并将球打入对方球门者得1分, 先得到10分者获胜。

(2) 两队竞赛:幼儿四人, 每队两人。用杆争夺球, 并通过两人间的传球配合, 将球打入对方球门, 每进一球得1分, 先得10分的队获胜。

(3) 两队竞赛:每队加上守门员, 守门员负责挡住进门的球。各队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再进行游戏。每队击球队员两人或三人。游戏玩法同上。

(王欣 执笔)

踩高跷系列

适合场所:

空旷、较平整的场地。

材料准备:

大小、高度不同的高跷。各种障碍物 (鞋盒、垫子、轮胎、跨栏、小树、棍子、系有绳子的瓶子、梯子、彩色积木等等) 。

小班游戏

适合人数:

6 人~10人。

游戏目标:

1.学习踩着高跷按照一定的路线走到终点。

2.提高踩高跷动作的稳定性。

3.感受选择不同高度的高跷绕过不同障碍带来的成功感。

游戏分层:

1.沿路回家:练习踩高跷定向走。

在场地上提供不同的高跷, 幼儿自由选择高跷和路线。从起点开始, 按照一定的路线, 踩高跷回家。

场地布置如下图:

2.跨竹梯回家:练习踩高跷跨越简单的障碍物。

在场地上提供不同的高跷, 幼儿自由选择高跷。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跨过竹梯子后到达终点。

场地布置如下图:

3.跨障碍回家:练习多项障碍物的跨越。

在场地上提供不同的高跷, 幼儿自由选择高跷和路线。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跨过宽窄不同、高矮不同的彩色小型积木后到达终点。

场地布置如下图:

(周琴 执笔)

中班游戏

适合人数:

10人~16人。

游戏目标:

1.学习踩不同高度的高跷绕过各种不同难度的障碍。

2.提高踩高跷动作的稳定性。

3.感受选择不同高度的高跷绕过不同障碍带来的快乐。

游戏分层:

1.踩高穿越森林:练习踩高跷绕过障碍物。

教师带领幼儿布置好场地,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红、绿脚印及拐弯箭头的含义。在进行绕过较高障碍 (小树) 并跨过平面障碍 (垫子) 游戏后, 从碰到或碰倒障碍物等方面及时反馈幼儿的玩法, 讨论怎样在绕和跨的过程中不碰到障碍物。游戏可重复进行。

场地布置如右上图:

2.铁人过森林:增加路线行进难度。

教师带领幼儿布置好场地, 幼儿自由选择高跷以及沙包, 跨过拴在瓶子上的绳子, 再拐弯跨过“炸弹” (纸盒) 。游戏后和幼儿一起讨论, 怎样在游戏中跨过多种障碍物而不碰到障碍物, 并保持头顶沙包不滑落。

场地布置如下图:

(徐桂兰 执笔)

大班游戏

适合人数:

10人~15人。

游戏目标:

1.踩着不同高度的高跷, 走过难易不同的障碍物。

2.通过探索、尝试高跷的不同踩法和多次练习, 掌握平衡的技能。

3.在游戏中, 感受使用不同高跷走过障碍物的快乐。

游戏分层:

1.单人杂技:练习跨越各种障碍物。

(1) 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可以头顶沙包) , 走过一根直线。

(2) 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可以头顶沙包) 跨过竹梯子。

(3) 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走过彩色的积木。

(4) 从起点开始, 踩着高跷 (可以头顶沙包) , 走过“小桥”。

场地布置如右下图:

2.双人杂技:双人合作练习。

从起点开始, 和同伴相互挽好手, 踩着高跷, 头顶沙包, 绕过树木后再拐弯跨过奶罐, 回到起点。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注意观察合作比较好或合作上有问题的幼儿, 再请其他幼儿一起观看他们的配合, 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有的人能和同伴配合得比较好, 而有的小朋友总会出现问题, 共同总结出两人协调走的好方法, 如步伐一致、幅度大小差不多、喊口令等。

场地布置如下图:

(韩静 执笔)

传统游戏活动方案 篇2

一、发动教师收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幼儿园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们认真去回忆童年的游戏,并且积极去询问家人(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和自己认识的人小时候所玩过的游戏。在收集中,教师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将那些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民间游戏引进来,教师们不仅记述的非常清楚而且绘出彩色的图片,真可谓是图文并茂,幼儿一看就知道该如何玩。

二、查找资料、请教专家

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游戏已经不为大家所了解。我们去翻阅原始资料档案查找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还通过其他渠道找到了喜欢从事民间文化的收集的长者,从他们那里找到了许多极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体育游戏。

三、整理改编

民间的传统体育游戏受民间传统习惯和文化的影响在长期流传下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游戏内容不健康;有的游戏危险、安全系数不够高;有的游戏难度较大,不适合幼儿园玩。如果全部把它吸收过来,那么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继存和发扬。所以,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要进行认真地排除与改编。

1、精心收集整理,汇编体育游戏的材料 主要从内容的健康性、安全性、教育性、趣味性四个方面着手,遵循着三点:一是改材料,把不安全因素存在的材料去掉,用现代的替代物。二是改玩法,根据幼儿的兴趣来设计不同的玩法。三是改规则,根据游戏的实际内容、幼儿的特点修改规则。根据实际情况追求灵活与简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教师们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收集整理好的民间幼儿体育游戏内容逐一编排,并给每个游戏都画上相应的图示,编写成本园的体育教材。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在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精心建构适合幼儿的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课程,充实幼儿园游戏课程。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得到快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游戏分类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不同类型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发展适应性与指导原则,进而建构幼儿园的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运用模式,并进行了小、中、大班的游戏分类。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开展了一些较简单的体育游戏,如《独轮车》、《炒黄豆》、《拉大锯》、《木头人》、《老鹰捉小鸡》等,让小班幼儿初步感受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参加民间幼儿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中班主要选择《老狼老狼几点了》、《揪尾巴》、《金锁和银锁》、《踢沙包》、《丢手绢》等民间幼儿体育游戏,在增强幼儿体能的基础上让幼儿快快乐乐玩着民间幼儿体育游戏。我们让大班幼儿玩难度稍大的游戏,如《二人三足》、《跳绳》、《踢毽子》、《编花篮》、《斗鸡》、《脚尖脚跟脚尖踢》、《踩高跷》、《推铁环》、《跳竹竿》、《抽陀螺》、《跳皮筋》等。经过分类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得心应手,不亦乐乎——尽情的嬉戏、欢笑、蹦跳、喊叫;并且幼儿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在游戏中也都能有很大的发展。

传统游戏活动总结

通过开展了民间游戏、民间童谣等娱乐性游戏,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进行了所有的活动,效果非常好,伴随着一些童谣和游戏,让家长们也回忆起了童年的趣事,勾起了美好的回忆,所以民间游戏的开展非常顺利,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感兴,现将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工作

把民间游戏/音乐/童谣有计划的安排到周计划中,老师作到心中有数。每周一三五玩室内游戏,二四玩室外游戏,充分利用晨间让孩子们玩。

二、实施阶段及取得的效果 1.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我们充分利用家教宣传栏向家长介绍民间游戏、童谣的好处,引起家长重视。当然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家长的协助,针对我们班班额大,老师难指导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晨间活动时间,把家长请进班级中,并定期举行比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提高家长和孩子的积极性。2.优化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我们充分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来对幼儿进行童谣教育。例如我们吃完饭后,孩子们可以玩一些童谣游戏,例如:“石头剪刀布”“公鸡头、母鸡头”“捉蜻蜓”等,丰富了孩子们的间隙活动,从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了乐趣。平时我们喝水,洗手,入厕小便都用童谣的形式来引导提醒孩子,这样孩子们既知道如何按要求去做,有形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从中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间操后的时间是我们玩民间体育游戏的时间,每周我们会玩一到三个游戏,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既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3.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相取经,促进了家园沟通。家长们也很喜欢民间游戏和童谣,都觉得能唤起他们儿时美好的记忆,又可以跟孩子在一起增进感情,平时没有那种机会,现在正好利用这个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去。

有的家长还利用入园或是离园的时间跟老师互相交流,把我们会的交给他们,把他们会的同时交给我们,这样内容也会更多、更丰富。

教女儿传统游戏 篇3

我们那个时候,女孩最常玩的游戏就是跳皮筋、跳绳、踢毽、跳方格、扔沙包、拍糖纸,还有玩拐。这些现在想起来还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那会儿跳皮筋,同学们都是先攒上好多小猴皮筋,然后大家凑在一起,一个个接成长条。跳皮筋的花样繁多,最英勇的当是为了闯更高一级的关,去够比我还高的皮筋,一般采用倒立的方式。赶巧有天刚下完雨地面滑,手没撑住滑溜下来,再起来时胳膊已经不能打弯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接骨、打石膏、拆绷带、恢复训练,足足两个月才养好。不过好了之后,该跳还是接着跳。

做毽子,那个时候就等着谁家杀鸡,最好是大公鸡,我就跟中了头彩一样,巴巴地守在人家门口,只等着去抢褪下的漂亮鸡毛,好做个鸡毛毽子。

我的玩具中保存至今的,是一套四只的小羊拐,以前只要一下课,四人一帮就凑在课桌前开始玩拐,两人一队,还得拼个胜负出来。课间玩不完一局,下一节课心里准得长草,急慌慌盼着赶紧下课接着玩。

如今想想那热火朝天的游戏岁月,还禁不住总想找个机会显个山露个水的,可是这机会还真是不容易找呢。我的90后女儿对于我的这些游戏压根不感兴趣,她整天念叨的不是穿个轮滑鞋或者滑板去小区飞驰一下,就是问:妈妈,我的拓麻歌子(流行的电子宠物)喂水了没有?今天有没有生病?还有那些网游、电脑游戏,她样样门清。虽然不能天天玩,但是却支使我没事的时候帮着她打怪升级,我这个老妈只能快马加鞭学习以跟上时代。据说现在网游都有代练,还挺挣钱,没想到我一不留神也成了一个代练妈妈,可惜是不赚钱的志愿者啊!

前一阵子,女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迷上了跳皮筋,让我买了皮筋,还让我教她。我高兴啊,虽然老胳膊老腿了,跳几下还算轻盈,看得女儿在一旁羡慕得紧。再一问女儿,原来他们学校里有位朝鲜族的同学,特会跳皮筋,结果带动得大家都玩了起来。一向好强的女儿哪甘心落后啊,于是就回家来求教了。

我想这也是好事啊,让孩子们回归一下往日的游戏,于是又拿出我那宝贝羊拐,周末在家教了女儿几招。周一的时候女儿拿着这“新鲜玩具”上学,回来说,一下子就把全班都镇住了。女孩子都排队要求玩,男孩子恨不能也过来试试身手,结果那一阵子我儿时的那些老游戏在他们班里风靡起来。

后来跟一位记者朋友聊起这事,我随口絮叨,可人家做记者的就是敏感,说现在孩子玩网游玩芭比娃娃这些不算新鲜,可是玩这些可就是新鲜事了。他立即联系了女儿的学校,采访了他们班玩这些游戏的情况,没多久,报上就登出来了,并将这些传统老游戏冠之以“不插电”游戏的名字。

我拿着报纸感慨啊,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不到我儿时的游戏今天作为新鲜事变成了铅字。女儿乐着说:“妈妈,我们这是传帮带嘛,你传我,我传你,互相交流,才能与时俱进嘛!”这孩子还真会总结!虽然我和女儿的十岁环境已是今非昔比,却并不影响我们两代人分享各自的童年乐趣。这样的分享,让时空的界限变得模糊,只留下不能磨灭的童真。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五则 篇4

(一)游戏背景

即在水牛行走时起步助跑,横跃牛背,类似跳木马。学生只有具有娴熟的技巧和很好的弹跳力,才有希望获胜。彝族民间的游艺竞技活动,大多不是孤立或单独进行的,往往与生产生活、尤其是节日结合在一起,给彝族的生活增添了健康、风趣和活泼的气氛,成为彝族民俗的重要标记。

(二)游戏规则

1.两人以猜拳方式决定角色,输者体前屈支撑似“水牛”(“老虎”)。

2.比赛开始,从一级开始跳,跳者必须撑背腾跃,不得直接越过。

3.跳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高度,完成时要注意安全。

4.以完成的次数计算胜负。

(三)游戏延伸

“水牛”的动作姿态与“山羊”十分相像,因此可以延伸为平时很常见的“跳背接力”,把两人游戏演变成团体性的游戏。

二、“赶老牛”游戏

(一)游戏背景

流行于云南昆明富民地区。

(二)游戏方法

比赛分人数相等的攻守两队,分别站在自己场地中,以中线为界进行,双方各设一名守门员。在中圈由教师发令或鸣哨开球。由防守一方开始赶“老牛”,到了面前,进攻队员开始争抢,并积极配合。“老牛”可用垒球或方形木块代替。上场的人各持一根1.2米长的木棍赶“老牛”。

(三)游戏规则

1.攻防时,身体不得接触或故意撞击。

2.若一方先把“老牛”赶进对方任意的一个圆圈里即赢。如一方进攻,自己所守的场地被对方抢占则算输。

3.进攻队员要相互配合,积极争取胜利。

4.输者要进行惩罚,“老牛”被赶入球门得一分,以最后得分多的队为胜。

5.比赛分上下半时各5分钟,可采用淘汰制或单循环赛制进行,如果双方在规定时间都没有进球则被换下。

(四)游戏注意事项

游戏在教师指挥下进行,“老牛”可用垒球或方形木块代替。比赛中学生使用的木棍不得扬起,其中木棍的一端不得离开地面。此游戏适合于在水平三学生中开展。

三、拔腰游戏

(一)游戏背景与方法

这是回族农村青年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青年农民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或场园进行拔腰活动。比赛时,两人侧身弯腰搂抱对方腰部,并使劲将对方抱起,如果有一方将对方的两脚拔离地面,则为获胜。

(二)规则及要求

1.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方可进行。

2.如果一方将对方两脚拔离地面,则为获胜,获胜一次计一分,最后积分多者为胜。

3.输者被“惩罚”做5个俯卧撑。

(三)游戏说明

此游戏适合于水平二、水平三学生开展。

四、木球游戏

(一)游戏背景与方法

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朝民间盛行的打卯球(即木卯钉)发展而来,后流行于回族群众中,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比赛场地和篮球场地一样大,两端各有一道宽100厘米、高80厘米的门。每场由甲乙两队参加,各队出5名队员,其中1名为守门员,另外4名运动员手里各拿一块60厘米长,上宽3厘米,下宽10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运动员通过运球、传球等技术,避开对方的防守,用木板击球人门,球入门得分,以球入门多少分胜负。若得分相等,以点球形式决出胜负。全场比赛40分钟,分上、下两半场,中间休息5分钟。

(二)游戏规则

1.双方队员击球时,击球板不得过膝,过膝则违例。

2.如一名队员用手和脚触击球或推、抱、拉、踢对方队员均为犯规,罚任意球。

3.比赛中守门员在球区违例、防守队员两脚进入球门区、任何队员严重犯规,由对方在距球门5米处罚点球。

五、竹竿舞游戏

(一)游戏方法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较粗的两条方木作为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粗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持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

(二)规则及要求

1.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

2.敲杆节奏:“开开合合、开开合合”、“开合开合、开开合合”也可演变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和和美美”、“幸幸福福”、“高高兴兴”、“高兴高兴,高高兴兴”。

3.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

4.跳舞者跳入竹竿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5.可在欢快的音乐伴声中玩乐。

(三)游戏说明

传统游戏引进校园 篇5

鼓山苑小学让健康快乐变得如此简单

音乐:丢手绢儿歌 鼓山苑小学的校歌

开场:播放《丢手绢》儿歌,就一节停止,主持人出场介绍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只要想起这首至今让人熟悉的儿歌,记忆里的场景总会清晰地出现:大大的操场,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欢乐的笑声,围成一圈的时候,像一个美丽的花园。听到这首童谣,相信很多在座的老师们都会回想起孩提时和同伴玩的各种游戏:跳皮筋、打沙包、跳房子、踢口袋、翻花绳„„这些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最流行的游戏让孩子们度过了快乐而幸福的童年时光。而现在的小学生,课外时间则被上网、打电脑游戏等吸引着,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将美好的传统游戏逐步淡化和丢失。看着一度喧闹的校园,孩子们单调的课间游戏,福州市鼓山苑小学的师生们决定将传统游戏引进校园,融入体育课堂,使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一点点地丰富起来,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传统体育文化。今天,我们的孩子将做一个简单的展示,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回答:准备好了!

主持人:好,进场玩去吧!学生们:欢呼进场!

跳皮筋

传统游戏虽然有些“古老”,但可以给它增加

新内容,“比如跳皮筋的歌谣,就可以进行改编,可以用三字经,也可以创造新的歌谣。这样孩子们就会更感兴趣。许多老师也认为,传统游戏回归,可以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有规则、有竞争、有目的的游戏活动更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适当的玩耍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大脑发育,还有利于孩子有效地开展学习生活。”小学的体育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适当地增加技术含量。要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有一些传统游戏被淘汰,但像跳皮筋这样的集体传统游戏,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合作精神。这样的传统游戏是任何昂贵的高档玩具都替代不了的,也是那些电子游戏所不能取代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传统游戏回归,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体验快乐,感受成长的乐趣。”

1、斗鸡

在有些地方有些也叫斗拐,你瞧孩子们正搬起自己的右脚,用膝盖互相攻击对方呢。这样的活动运动量非常大,力气小的同学在两两对抗中很快即败下阵来了。这是鼓山苑小学课间活动最吸引人也最激烈的运动了。

2、打陀螺坚实臂膀

打陀螺是以眼观、甩臂、弯腰为主的半身运动。游戏中结合了抛、甩、抽、拉等动

作。

打陀螺,可让臂腕部关节灵活,在用力甩鞭击打陀螺时,胸肌、肱三头肌、三角肌都得到了锻炼,韧带也得到了拉伸,使整个臂膀更加坚实有力,在观察陀螺旋转时也可锻炼眼神敏锐。看拿,陀螺在孩子们鞭子的抽动下正飞快地旋转呢。

3、跳皮筋灵活腰腿

跳皮筋一种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的全身运动。游戏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踩、掏、摆、转等动作。经常做跳皮筋这种以跑、跳为主的传统游戏,不仅有效地增强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灵活性,促进骨盆的生长发育,发展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是提高弹跳力的有效手段。

跳皮筋是女生最喜爱的活动,下课铃声一响,女生们便蜂拥而出抢占空白地,邀上几个好友分成两个小组开始了跳皮筋比赛,连在一旁观战的男生也不禁跃跃欲试要加入大战的队伍呢。直到上课铃声响,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皮筋。课间的跳皮筋活动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年已经毕业的孩子们,依然会约上几个伙伴,来到学校门口跳跳皮筋,回味快乐的小学生活。

4、踩高跷

民间有一种传说,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国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还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当然考虑到安全因素,我校的老师们引导孩子们对高跷进行了改造,利用空奶粉罐废物利用制作成高跷,把踩高跷作为高年级孩子体育课上的游戏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5、滚铁圈练就平衡感

相对于女生的跳皮筋来说,滚铁环是男生们比较拿手的一项运动。这是是将眼观、手推、慢跑融为一体的全身运动。游戏以跑、推为主,穿插着扭、转、拉等动作。

在铁环滚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推力也应朝向倾斜的一方,铁环才不会倒地。这就要求玩家在跑动的同时,还要控制铁环的平衡。有利于身体定向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平衡感,对于肢体的协调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瞧,短短的时间里,孩子们玩地多发啊,亲爱的老师们,从中也是否也看到了曾经是“滚铁环”高手的自己呢。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传统游戏倍受大众喜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雷军认为,“重拾传统体育游戏有利于我们将体育融入于生活之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为人文奥运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为了挖掘沉寂于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项目,丰富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形式,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了一项“我最喜欢的儿时游戏”征集活动。可见传统体育已日趋受到重视。

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 篇6

[关键词]传统游戏;电子游戏;儿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10-0047-02

上学期,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期末考试时给四年级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最喜欢的一个游戏”,结果有半数学生写了电脑游戏,有个班级由于教师曾经在班会课上教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因此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了这个游戏。

一道作文题不仅透视出儿童生活中传统游戏的空白,更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孩子们下课后究竟在玩什么?会不会玩?

回望传统游戏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听到这首童谣,相信很多人都会回想起孩提时和同伴玩的各种游戏:跳皮筋、捉迷藏、跳房子、抽陀螺、踢毽子……这些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最流行的游戏,陪伴那时的孩子们度过了快乐而幸福的童年时光。当时男孩子玩弹珠、打仗、斗鸡、捏泥巴,女孩子踢毽子、抓子儿、跳皮筋、跳房子、冲关……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出于对传统游戏的挚爱。人们甚至评出了“十大经典传统游戏”,分别是滚铁环、打弹珠、丢手绢、“打官司”、跳皮筋、抓沙包、五步猫、砸方宝、砸野鸭子及拍印画。这些游戏边唱边玩,边玩边跳,生活化的游戏内容,灵活的游戏规则,富于创新的游戏方法,吸引了众多的孩子。

这些传统游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1)这些游戏都十分有趣,符合本地的文化,符合游戏者的心理特点,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规则自创,大小皆宜。(2)这些传统游戏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形式多样,玩法灵活,随地取材,随时创造,其道具简单,人员随机,多可至十几人,少至一个人也可自得其乐,趣味十足。(3)参与传统游戏也是有益的体育锻炼方式。传统游戏内容广泛,从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再到身体各部位,都可得到锻炼,是正规体育的有益补充。例如:过独木桥、跳皮筋,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的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锻炼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捉迷藏、摸瞎瞎,通过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孩子各器官的生理机能。(4)传统游戏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游戏以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为主,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在互动游戏中,会产生社会关系的雏形,儿童在群体游戏中学会宽容、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这将是他们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起点。传统游戏中的伙伴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全发展。

今天的孩子玩什么

现在,传统游戏离孩子们越来越远,某一晚报曾就“你知道哪些传统游戏”这一主题进行调查,81位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小学生对传统游戏不甚熟悉。其中,从未听说过“打官司”的占81%;不知道砸方宝和拍印画的分别占84%和86%不识滚铁环、砸野鸭子的超过30%25%的学生不晓得丢手绢怎么玩。

“并没有多少年,怎么就好像隔了几个世纪。这些传统游戏,学生一个都不知道,哪怕就是最简单的老鹰抓小鸡、丢沙包、跳橡皮筋。”调查结果令人感慨。人们发现,相比过去,现在孩子的玩耍项目确实少得多。他们的课外时间大都被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占据了。有一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3项你最近玩耍过的事”,近四成学生仅列出一两项甚至交白卷。打电脑、看电视、打电话成为孩子们消磨时间的最常见的选择。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一有空就上网或玩电脑游戏。另外,九成以上的孩子上过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包括英语、奥数、国画、钢琴、作文、小提琴等。孩子们坦陈:这样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考试可以加分”。

的确,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他们几乎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玩具。网络游戏的虚拟性、便利性,使孩子们足不出户便能玩各种游戏,因此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其中。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些简单的快乐,失去了创造和思索的乐趣,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体验。孩子们长期玩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容易使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封闭,不善于过集体生活。

给孩子一个有游戏的童年

如今,传统游戏离孩子们渐行渐远,这除了与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课余时间短、网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大有关,还与家长和教师对传统游戏的认识存在偏颇有关。在家长和教师看来,传统游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斗鸡、打沙包、扔弹球、跳山羊等比较激烈的游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家长阻止,学校也不提倡。

但是,教育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把孩子们“圈养”起来。没有游戏的童年是可悲的,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等于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扼杀他们许多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做孩子游戏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孩子玩,让他们多一些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1对传统游戏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改编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游戏都适合现在的孩子玩。教育者应当按照既有利于锻炼身体,又尽可能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原则,对传统游戏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改编。比如:跳山羊是一种将冲刺跑与跳跃相结合的全身运动,很容易出现肢体扭伤,所以年龄小的孩子尽量不要尝试。扔弹球的危险之处在于弹球太大,可以将其改为扔沙包或投小球。

2把传统游戏与体育课程,乡土课程整合起来

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把传统游戏与体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有机整合,将传统游戏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来。比如:滚铁环是将眼观、手推、慢跑融为一体的全身运动,游戏以跑、推为主,穿插着扭、转、拉等动作;抽陀螺是以眼观、甩臂、弯腰为主的半身运动,游戏中结合了抛、甩、抽、拉等动作。这些都可以在体育课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或在乡土课上讲解展示。

3把传统游戏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结合起来

比如:学校特色社团,可设传统游戏这一项目。举办校运会,可适当选择其中一些项目进行竞赛,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六一”活动时可设“传统游戏才艺展示”,这既是引导也是示范。甚至可设专门的传统游戏展示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拓展传统游戏的发展空间。另外,评优、评先也可设“传统游戏特别才艺奖”,让传统游戏以各种形式传承并发展。

拓展传统游戏功能活化控球技能教学 篇7

一、拓展“石头, 剪刀, 布”

(一) 游戏目标:

发展体能, 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学习原地与行进间运球。

(二)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边运球边用没有运球的手 (可以采取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形式) 来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比一下十次中, 谁赢得次数多。

(三) 游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不能丢掉球。

适用范围:水平一、二。

二、拓展“老鹰抓小鸡”

(一) 游戏目标:发展体能, 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 学习行进间变速、变向运球。

(二) 游戏方法: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一位当老鹰运球, 选2人当母鸡, 其他人当小鸡。母鸡手拉着手运球, 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不拉手分散着运球。老鹰想办法去抓小鸡。

(三) 游戏规则:

1. 老鹰面对母鸡站位, 老鹰不能抓母

鸡, 母鸡不能抓住老鹰, 只能采用保护方法。

2. 老鹰抓住小鸡后老鹰与小鸡的角色互换。

适用范围:水平二、三、四。

三、拓展“开火车”

(一)

游戏目标:发展体能,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学习行进间运球。

(二) 游戏方法: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排成一路纵队, 每人手持一球, 后面的学生右手运球, 左手放在前面一位学生的肩上, 开着“火车”向前行进。在规定的距离内, 运球没有丢失球, “火车”不断开并且先到达终点的组获胜。

(三) 游戏规则:

若每组有学生在中途丢失球或者断开, 则判为失败。

适用范围:水平二、三。

四、拓展“抓尾巴”

游戏目标:发展体能, 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学习行进间运球。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边运球边用没有运球的手来进行抓尾巴的游戏, 看谁抓到对方的尾巴, 抓到的获胜。

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不能丢掉球, 抓对方的尾巴时, 仅仅碰到尾巴不算获胜, 必须抓住。

适用范围:水平二、三。

五、拓展“钻山洞”

游戏目标:发展体能, 学习行进间运球。

游戏方法:学生每人一球, 分成相等的几组, 每组排成两排, 两两面对面举起手中的球搭成一个“山洞”, 排头开始运球“钻山洞”, 以排尾先到达终点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迅速搭成山洞, 按排尾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名次。

适用范围:水平二、三。

六、拓展“拔河”

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力量, 学习有对抗的原地运球技术。

游戏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 中间画一条线, 每人一球, 一手运球, 另一手相互拉紧拔河。

游戏规则:时间不限, 以踩中央标志线或越过中央标志线判负, 不分出胜负不松手。

让学生在传统游戏中“玩”出健康 篇8

金桥校区的杨春丽校长告诉记者, 在阳光体育推进过程中, 一线教师应该思考除了在课堂上传授运动技能外, 还可以给予孩子什么呢?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长规划的蓝图里学这学那, 过着一种高压下的生活, 渐渐地变的不许玩、不能玩、不会玩。“要活动, 要游戏, 应是儿童的天性”, 作为教育者应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鉴于此, 学校将传统游戏作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突破口, 同时也迎合了阳光体育的目标。传统体育游戏具有内容丰富、简单易行易开展等特点, 不但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和运动的状况, 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 为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 而且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体育游戏的特点, 选择传统体育游戏进学校, 将有效地缓解学校的实际情况, 给学校体育注入新的阳光。

教师和学生是挖掘和开展传统体育游戏关键。学校建立了以校长统帅, 中层领导分年级段管理, 体育、游戏教师分项指导, 班主任主抓, 任科教师和体育骨干辅助, 学生人人参与, 层层落实, 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金桥校区首先以体育组为核心, 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相关理论的学习, 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体育游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让全体教师通过回忆童年玩过的传统体育游戏、利用休息时间到民间采风、上网查询等, 形成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2007年6月学校以暑假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了收集体育游戏的任务, 让他们通过向父辈们询问、上网等方式获得多种游戏方法, 通过网上的体育游戏征集,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收集到了许多富有本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游戏汇总材料。

体育组教师把收集到的游戏进行筛选、汇总、分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将学生的游戏学习划分为三个水平, 1~2年级为水平一, 3~4年级为水平二, 5~6年级为水平三。依照课程标准将游戏学习划分成五个领域, 并在各学习领域制订相应的水平目标和领域目标, 再确定各水平要学的游戏。

学校在学生课程表里增设了一节游戏课。游戏课的开设, 是传统游戏开展强有力的保障。学期初游戏课教师同其他课程一样制订好游戏课的授课计划, 通过游戏课程向学生传授各种传统游戏的方法及规则。学生在游戏课堂中学到各种传统游戏, 然后在大课间活动和课间活动中不断练习, 得以巩固和提高, 从而成形技能。

体育组根据课间活动的特点, 选择了一些运动量适宜, 对抗性弱的游戏, 在学期初布置给各位游戏课教师, 让他们参与和引导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做。同时, 体育组与总务处、教导处一起创设布置一些新颖游戏场地, 吸引学生到指定游戏场地进行游戏, 减少在道口、楼梯上玩耍的学生。

教师走出办公室参与学生的游戏, 是该校推进传统游戏开展的又一大举措, 这种方法有效地缓解了教师的疲劳, 更能拉近师生关系, 化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 也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性。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间活动变无序为有序, 化无组织为有组织, 化无内容为有项目, 化无目的为有目的, 把课间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通过以上的举措, 学生在这个充满游戏氛围的校园里耳濡目染, 在潜移默化的作用, 很快掌握了各种游戏方法, 在嬉戏中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激发了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 又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 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我国陕西传统体育游戏——斗草研究 篇9

斗草最早在我国南朝宗檩编纂的《荆楚岁时记》中有所记载:“五月五日, 四民并踏百草之戏, 踏百草既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由此可见, 斗草这种游戏是从端午节人们郊游踏青中衍生出来的。夏历五月, 天气较为炎热, 蚊虫滋生, 也是各种疾病高发时期, 人们希望通过郊游踏青采取药草来祛病。《荆楚岁时记》还记载到五月五端午节这天又称之为浴兰节, 人们在这一天采取艾草回家, 挂在门上来驱除毒气。人们在郊游踏青采药过程中, 为避免过于气氛沉闷, 就举行各种游戏相互嬉戏, 斗草由此而产生。

斗草这种游戏自从产生以后, 由于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所以迅速流传开来, 并一直传承下来, 到了隋代更是成为一项普遍流行的游戏, 下至平民百姓, 上至达官贵人, 都喜闻乐见。在《隋书·音乐志下》中记载到, 隋炀帝对于音律不解, 后来命乐师制作了多篇艳乐供其淫乐享受, 在这些乐曲中有关于斗鸡、斗草、神仙留客等20多首曲子。唐代, 由于经济社会高度发展, 斗草在此时已经不仅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活动, 更是成为人们参与赌博的一种方式。诗人李商隐有诗写到:“夜双钩败, 今朝百草输。”李白也有《清平乐》一词提到:“百草巧求花下斗, 只赌珠玑满斗。”诗人郑谷也有《采桑》一诗:“晓陌携笼去, 桑林路隔淮。如何斗百草, 赌取凤皇钗。”由此可见, 斗草这种赌博游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宋代以后, 斗草在社会上更为普及, 当时已经不止是在端午节这天嬉戏了, 而且在春社和清明等其它节日中也经常举行这种活动了。宋代词人晏殊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一词中写到:“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元代、明代、清代的斗草游戏仍然十分盛行, 并且逐渐演变成为专门的诗词、小说等各种文学,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大量的篇幅对斗草进行描述。李汝珍在《镜花缘》中, 专门用了一个多回目来描述才女斗草场景, 而曹雪芹也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 有文字专门描述了芳官和香菱两人在大观园红香圃斗草的场景, 可谓是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2 斗草游戏类型

我国传统的斗草游戏, 主要可以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类型。文斗, 主要是指看谁摘的花草品种和数量多少来决定胜负, 如果采集的花草数量较多, 且属于少见、珍贵和有吉祥象征意义的人即为胜者。武斗主要是争斗双方, 手中各自持有一草在手, 然后将两草相互交叉成十字状, 用力拉草, 以草未断的人为胜者, 断者为负。由于文斗比武斗要文雅的多, 所以大多数女孩子较为喜爱。清代诗人李振声在其所著《百戏竹枝词·斗革》中写到:“一带裙腰秀早春, 踏花时节小园频。斗它远志还惆怅, 唯有宜男最可人。”在这首词中所提到的远志和宜男都是一种花草名称, 而宜男作为象征生子的象征, 如果能够拿到宜男基本上就是可以算是胜者的。后来在明清时期, 斗草的文斗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直接报花草名称, 看谁报的越多, 知道的花草名称越多, 就是胜者, 而且相互之间报出的花草名字还要能够相互对仗, 明代学者吴兆在其所著的《秦淮斗草篇》中写道:“君有麻与集, 妾有葛与葛。君有萧与艾, 妾有兰与芷。君有合欢枝, 妾有相思子。君有拔心生, 妾有断肠死。”所使用的就是这种文斗方法。

3 陕西关中的斗草游戏

陕西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 孕育着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黄河流域文化以及长久不衰的各种民间体育活动, 斗草就是其中的一项。虎尾草是一种簇生草本植物, 也成为狼尾花, 耐干旱, 适应性很强, 一般都是在菜地、果园、荒地、渠边和路边生长的。虎尾草有穗, 基本上都是整齐排列在穗轴的一边, 在陕西地区比比皆是。至今在陕西等地的少年儿童中间还流传着斗虎尾草这种游戏。斗虎尾草作为斗草中的武斗一种, 不仅是对其一种继承, 更是一种改进和完善。斗虎尾草需要的道具有小瓦块若干, 虎尾草穗若干, 50cm长的线绳一根, 2个长铁钉等。这项游戏可以使两个人参加的, 也可以是多人轮番参加, 男女是不限的。

首先把线绳系在长铁钉的钉帽下端, 然后把这根长铁钉钉在地面上, 要确保这两根长铁钉都保持在一个基本相同的高度, 两根钉子之间的距离以拉紧线绳为适度。然后把两根虎尾草的草穗分别放在线绳的两端, 穗头要向着对方, 两个人手中各自拿着一个小瓦块, 用力不停地摩擦着长铁钉的钉帽, 这样虎尾草的草穗就会向着对方的方向进行移动, 经过一段距离的移动以后, 两根虎尾草的草穗就会在线绳的中间相互挤斗着, 仍然挺立在线绳上端的为胜者, 如果被挤斗下去的就是负者。斗虎尾草在我国陕西地区, 是斗草游戏中较为有名的“武斗”, 也是一种斗技和斗智的游戏。瓦块摩擦的频率快慢和力量大小以及线绳的松紧程度、长铁钉的高度、虎尾草的草穗大小等, 都会直接影响着斗草游戏的最终结果。

4 陕西地区斗草游戏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价值

4.1 陕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是产生斗草游戏的重要原因

陕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关中平原地区, 在这块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平原大地上, 有泾河、洛河、渭河三条重要的河流, 而且还有许多河渠支流蜿蜒而过, 同时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相互调节气候, 加上肥沃的土壤, 使关中平原特别适合各种弄作为的生长。在关中平原大地上, 除了有各种耕地种植庄稼以外, 还有其它各种花草生长着。因此这些种类繁多的花草, 为斗草这种游戏的产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4.2 陕西人民对于健康的追求促使他们对花草的十分重视

药王孙思邈作为唐代一代名医, 是陕西耀县人, 后来孙思邈隐居于耀州的五台山, 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他, 将其改名为药王山。传说农历的二月二日是孙思邈的生日, 因此在每年的二月二日这一天, 药王山都会举行庙会。孙思邈作为中医, 其治病都使用各种中草药, 人们对于孙思邈的崇拜, 对于健康的追求和向往, 都会让他们不自觉去了解各种花草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在陕西关中地区, 许多地区都会举行药王庙会, 而且经久不衰,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祈求、渴望身体健康, 促使他们不断去了解各种中草药的药物习性和花草知识, 不断进行采药和储药, 而且他们在采药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取各种花草知识, 并且通过口传和面授的方式广泛传播开来。至今, 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春天采药的习惯, 而且对于花草的习性较为熟悉, 能够熟练叙述这些花草的药用价值。因此陕西地区的人们经常可以在采取药草的过程中, 谈论着与花草有关的各种知识, 少年儿童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熏陶着, 其花草“文斗”这种游戏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4.3 陕西地区至今还保留的郊游踏青传统为斗草游戏提供了活动的载体

虽然在关中地区, 各个地方郊游踏青时间不尽相同, 有早有迟, 但是基本上都会在踏青过程中, 举行各种斗草游戏。踏青本身就是和采野菜和采药草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意义上, 采野菜主要是为了充饥, 而在现在则主要是为了尝鲜, 采药草主要是为了储备药草, 防止在生病时候使用。在郊游踏青的过程中, 儿童能够从同伴和父母家长那里学到很多的关于花草方面的只是, 而且在采摘野菜和采摘药草的过程, 相互进行比斗花草, 增加了郊游踏青的乐趣。

4.4 陕西传统节日促使斗草游戏能够传承和延续

古代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 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一般都会在这一天参加祭祀祖先活动, 并且在郊外踏青游春和水边饮宴。在这样传统的日子里踏青游春, 也直接增加了和百草进行接触的机会, 从而促使人们可以参与到各种与花草有关的各种游戏中去。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也是和祭祖和扫墓有关的日子,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祭祀祖先节日。乡土观念十分浓厚的陕西关中地区, 祭祖一般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整体参加活动的, 他们在结束活动结束以后, 也会在田野和路边来采摘各种花草, 举行斗草游戏。并且,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在陕西关中地区, 也是和花草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一般在这一天, 都会在自己家中的门上插着蒲柳枝和艾蒿, 带香囊和饮雄黄酒。至今在陕西省岐山县的人民, 还会保留着在端午节这天去郊外田野中采取蒲公英、菊花、柴胡、防风和远志等各种中草药, 并且也会采摘一些槐叶和桑叶等, 混合在一起熬汤洗脸、洗手和洗脚等, 以此来祈求辟瘴邪。

4.5 斗草游戏的娱乐性是其传承的重要原因

在陕西关中地区, 乡土观念较为浓厚, 少儿之间进行游戏也基本上都是结伴举行的, 会在同一时间里举行许多不同的游戏, 这些游戏一般都是相互交替和穿插进行的。这些儿童在一起举行游戏, 他们或许会因为受到人数的限制, 或许会因为大家爱好和年龄的不同, 往往是轮番参加游戏的, 在多个游戏之间的相互迁移和互动中, 在花草、人群和时间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 斗草这种形式的游戏就应运而生。因此斗草游戏受到少年儿童的热爱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斗草游戏是陕西关中地区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一种体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 对于庄稼以及与庄稼有关的各种花草知识的高度关注, 以及对健康身体的向往, 产生了斗草这种游戏, 并使他们在一代又一代将这种游戏和知识传承延续着。人们对于花草知识的学习了解, 从内心深处对其产生了喜爱, 在端午节、清明节等重要传统节日里, 相互举行各种游戏和比赛, 促使了斗草这种游戏的产生, 而各种社会和文化的因素进一步促使斗草游戏的发展, 也承载着我国古代文化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赵鉴光, 李华.节日长安——清明节[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彦.陕西关中斗草考略[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12) :135-137.

[3]欧阳珍.从《秦淮斗草篇》看明代的“斗草”习俗[J].文学研究, 2009 (5) :240-242.

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构建,民间游戏,构建策略

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可谓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特色, 也就是说, 民间游戏会随着地域、风俗的不同相应衍生出不一样的品种和形式。 民间游戏是我们在幼儿教学中会利用的众多游戏之一。 我们将游戏中具有的竞争性、娱乐性和挑战性等相关的性质和课程的构建相融合,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感悟学习, 从而让整个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一、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课程构建的重要性

(一) 民间游戏的开展能极好地塑造幼儿的个性与品质。

由于游戏本身所具备的挑战性与竞争性, 它对幼儿自我认知的能力要求很高, 需要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进程中。 面对游戏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 幼儿必须做出选择与判断, 这对于幼儿自我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他们在整个过程中, 可以培养勇敢、团队协作、果断等各种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对于他们个性的突破和发展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且当幼儿在游戏中慢慢能得到主导权时, 他们自我独立意识会渐渐萌发, 有利于幼儿心理的成熟。

(二) 幼儿的智力与经验在游戏中会得到飞速发展。

游戏的开展, 往往伴随关卡的设置, 幼儿需要自己突破游戏中设立的一道道关卡, 才能最终获得游戏的胜利。 因此, 这需要幼儿调动思维能力, 思考如何闯过每一个关卡。 这可以让幼儿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智力技能。 而且由于在游戏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因此, 幼儿会面临失败, 每一次失败都是幼儿自身经验的过程, 有利于他们学会总结经验, 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 我在和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 扮演老鹰的同学要学会诱导母鸡, 从而找出母鸡防守的漏洞, 抓到小鸡。

(三) 幼儿的身体技能能在游戏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大部分民间游戏都是一种具有较高活跃度的游戏形式, 需要游戏参与者能调动自己的身体机能, 从而参与到游戏过程中。 处于生长发育初期的幼儿可以通过这种活跃度高的游戏, 加强自身身体机能的锻炼, 提高他们活动的灵便性, 这对他们的身体成长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考虑到幼儿的骨骼稚嫩, 我们在幼儿阶段开设的游戏, 其运动的程度一般不会太高, 主要以灵活性的身体机能锻炼为主。

例如, 跳格子就是这样一个能让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得到发展的游戏, 幼儿可以在一小块局域内, 通过跳格子协调身体, 找到平衡, 提高身体的基本技能。

二、如何有效地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一) 民间游戏素材、种类的搜集与筛选。

纵观民间游戏的流行现状, 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民间游戏其实面临失传的危险,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幼儿园对民间游戏开发不重视;二是社会上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蔓延。 一些幼儿园在进行课程开发与构建时, 常常会忽视民间游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而是大量引入一些新潮的教学理念, 忽视了对传统文化传播和延续的重要性。 另外, 社会上功利性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蔓延, 导致一些家长重视幼儿艺术素养和成绩的提高, 给幼儿安排了超出了年龄承受范围的功课内容, 忽视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压制了幼儿的天性。 因此, 我们在对幼儿课程进行构建时, 要结合地方特色, 将地方的民间游戏和课程相结合, 让幼儿的学习的文化性得到提高, 也要倡导家长释放幼儿的天性, 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 根据幼儿课程内容, 进行合理融合。

幼儿的课程种类是十分丰富的, 每个课程具有的学习特点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课程构建中, 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适当的民间游戏。 例如, 我们在幼儿体育类的课程中融入民间游戏时跳绳、踢毽子;在手工艺术类的课程中融入民间游戏时剪纸、做彩色泥人等;在益智类的课程构建中, 我们融入五子棋、石子棋等智商竞技类的游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将课程构建与民间的游戏进行完美融合, 既符合课程构建的要求, 又符合不同民间游戏的特定, 让幼儿的学习更加自如。 而且, 这些分类会让幼儿意识到游戏所具备的特点和效用, 让他们能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游戏。

在幼儿民间游戏的课程构建中,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民间游戏对于幼儿教育所具备的作用和效用, 将其重要性在整个幼儿教育的大纲中凸显, 我们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 收集相应的民间游戏, 注重将游戏有效与课程结合起来。 而且, 在具体应用时, 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 这样会让整个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目的性, 幼儿的学习和选择会更加自如。

参考文献

[1]李新明.浅谈幼儿园课程构建于民间游戏有效结合方法[J].教育周刊, 2014 (05) .

上一篇:政府和私人合作模式下一篇:货币政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