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研究

2024-07-22

体育课程研究(精选十篇)

体育课程研究 篇1

就以往的体育教学体系来说, 大部分都是将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混淆, 认为这两者的含义相同,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 却很少站在教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教学流程和方式, 这也是当前很多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学内容, 而不重视课程的教学现象。

一、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的概述

1.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开闸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 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在基于一些系统模式和结构体系, 形成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和流程。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 通常都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 技能以及相关健康知识, 锻炼学生身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 锻炼学生坚毅的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属于独立的存在, 但是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就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 体育课程主要是基础教学目标和社会发展上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社会发展形态以及教学内容所形成的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而体育教学主要是锻炼学生身心, 通过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就现阶段的教学体系来说, 体育课程在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和思想得到改进下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 决定了学校基础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体育课程建设会更加全面、完善, 辅助配合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分析

1. 相互独立的关系

通过科学角度的来说, 课程论和教学方式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不同的学科, 并且是相互独立的, 这是因为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是属于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两个不同分支,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这两者对应的概念和标准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 体育课程是指在教学工作中, 通过课程整体规划、评价和视角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工作, 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的形式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手段。体育课程概念强调教师行为, 突出学生个体和学习范围。而且在经过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体育课程研究过程中早已将其作为教学理论来进行研究, 到目前为止, 课程理论也已经作为一种与教学体系不同的学科模式, 并被公认。随着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引进, 不断改进和完善了体育教学模式, 不同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有趣的体育学习内容, 进而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活动中, 同时也改进和优化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2. 促进和制约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存在相互独立关系的同时, 也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虽然这两者处在不同体育教学领域分支中, 但是却以互补的形式存在的, 尤其是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时代中, 因为新进理论的不断引进, 使得这两个平行的学科产生了交叉和联系, 进而相互促进, 同时也相互制约。就目前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 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是有直接关系的, 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来说, 很多学生之所以感觉体育课程枯燥、死板, 不仅仅是因为体育课程本身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还与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也是这两者相互制约的一种体现。相反, 当体育课程设置的符合学生需求和兴趣, 即使教师没有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 学生还是会有一定学习兴趣, 同样, 相同的体育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例如开展游戏式的体育教学会比一般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而且学生对前者更感兴趣, 进而更加配合体育教师,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从事体育教育的广大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 这不仅是体育教育的重点, 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途径, 也是锻炼学生身心、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玉福.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5, 01:12-13.

[2]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3:273-276.

[3]韩吉亮.试论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神州, 2014, 17:79.

体育课程研究 篇2

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 者:李正荣 LI Zheng-rong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网类球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6 40(3) 分类号:G807.4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   必修课   选修课  

体育课程研究 篇3

关键词:云南高校 体育课程 民族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17-01

一、云南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为其校本化进程奠定了前提基础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云南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它产生于特定民族的社会生存空间中,体现着特定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云南各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传统体育运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基础扎实、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等特点,在国际、国内的交流中堪称品牌。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课程化研究在建设云南文化大省、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东西方体育文化大交融的未来发展中,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长期以来,受历史、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体育几十年的教学模式,一直未生改变,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在课堂上占据着重主流位置,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式微并有消失的危险。改革开放的20年来,国家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设立了民运会,对民族体育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民族体育文化逐渐打破地域间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有些项目经过不断完善已具备融入课堂的基本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在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中也有了较大进展,但是也有发展弊端例如,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武术乃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占的比重大。而其他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进展比较缓慢,一些民族性强、技巧性高、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项目,如舞龙、舞狮、腰鼓、中国式摔跤、藤球等开展远远称不上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有待于进一步

扩展。

三、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可能遇到的问题

1.民族体育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限制了它在高校的普及。民族体育是农耕时候的产物,尽管随着时代发展有所进步,但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开发明显滞后于现代体育课内容例如各种球类、攀岩、体育舞蹈、街舞、轮滑、跆拳道等项目,这些项目由于趣味高,易于掌握,能充分体现个性,所以颇受学生欢迎。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以娱乐、健身内容为主,其对抗性、激烈性、挑战性就不如现代体育项目明显,而且群体性限制了个性发挥,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民间民俗的体育项目引进课堂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2.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内涵有待深化。如前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是封建农耕时代的产物,另外地域性、民族性都限制了民族体育内容的深度,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再加上高校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这种思想和观念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却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民族体育自身的原因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限制必然导致民族体育校本化

过程的受限。

四、结论与建议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内涵丰富,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要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学开展的现状、开展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应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内容。

1.用扬弃的态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筛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堂必须符合当代教学理念,在健康第一的原则下,能真正起到教育德化的作用才可以。所以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应注重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健康性与娱乐性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针对性与可行性原则。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要考虑项目的方法、技术特点、组织形式是否符合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最后,应该着重强调其健身价值是否符合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其娱乐性是否能使参与者得到情感的体验,以及开展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等等,使教材的选编更有实效性。

2.广泛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独具民族特点的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医学、民俗、宗教、文学、历史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借助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具备的审美价值、健身作用和思想教育意义,既可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丰富了体育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林建华,黄景东.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2):28-31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教体艺,2003

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篇4

一、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 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 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 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 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 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 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 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三、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1.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 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 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中性行为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 我们应该正确引导, 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有创新的教师, 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 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 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2.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 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 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 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 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 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 中国体育的发展, 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 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 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 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 (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 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 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 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 团结协作的能力, 良好的思想心态, 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4.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 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 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 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 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 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 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 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 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 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四、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1.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 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 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 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 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 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 从中获得自我发展。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 但前提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自觉锻炼的习惯, 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 运动保健常识的掌握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的应对, 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和医学常识的关系。这些新内容都是新体育健康课程必须增加的,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体育健康课后, 都能较好地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等。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能够运用心理、医学等多方位的知识结构, 通过讲解、见习、实习等方式, 让学生规范科学地掌握, 具体内容有:运动中常见的不良生理反应及处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区别与联系;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与处理;基本的医疗常规检查, 常见的急救措施等。

摘要: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应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医学常识的掌握。

体育课程研究 篇5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时的一系列表现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判,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评价也不断得到完善,本文对新老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认识、选择并对新评价体系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作 者:范志达 李慧楠 作者单位:范志达(宜兴市东坡中学,江苏,宜兴,214221)

李慧楠(吴江同里中学,江苏,吴江,215217)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 三自主 教学改革 成效 问题

高等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随着“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和“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来说,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实践考察和文献研究发现,在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狭小。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核心地位。教学秩序不能只是靠教师的威望或者纪律来维持,教学氛围不能是死气沉沉的,应该充分的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体育课相比文化课它给的物理空间相对扩大了,但是它给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却变小了,造成了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狭小。

1.2 忽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过分注重技能学习和体能增长。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摆脱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循循善诱的方式,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和体能增长,也应该更加的重视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运动观。

1.3 缺乏对大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脱离现实生活。杜威说过:如果一个东西与不日而同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那么就没有教育的作用。现在高校体育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缺乏对大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和大学生的生活脱离。

2 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关联

2.1 高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体育终身化的催化剂。教育即生活,体育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体育文明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播给青少年,让他们在享受运动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现有的体育文明。

2.2 体育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体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最高目标是将其服务于生活。体育源于生活即人类创造出来的各种体育活动方式都是来自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比如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游泳等运动都是直接来自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击剑、射箭、射击等运动方式来自战争或狩猎;各种复杂的球类运动来自人类的休闲娱乐;舞蹈来自人类的宗教活动等。这些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方式经过特定的完善和改造后,就变成了现在被广为流传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

2.3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体力的要求和过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体育是通过配合其它各育促使参与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为培养具有现代化的社会规范,高度智慧,现代审美素养,发达劳动力的人才服务。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劳动条件的性质和内容的需要,高校体育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心素质。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3.1 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加强体育课程本质研究。教育作为“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活动,在面临世界体育教育“个性化、生活化、终生化”的潮流时,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主导,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即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

3.2 改革教育制度,实行政府主导与教育主体相结合实施体育课程改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单凭体育界的力量显然不可能完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由政府主导的体育教育改革往往容易限于对经典理论的注释与演绎的狭窄巢臼里,同时也阻滞了理论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3.3 重实质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为了满足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应该加强体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拓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知识领域、制定进修和自修再学习制度、强化教学和教研活动,加强省内、外的教学观摩和教学访问等,优化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终身体育化,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健康第一,它的宗旨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它应该是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能够满足大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少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7).

[2]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3]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高中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篇7

1 改变传统思想, “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实施策略

结合学校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 目前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是:学校资源分配不合理, 特别是个别学校资源、资金分配不足;缺乏对课程实施的研究, 缺乏可操作的有效模式以供借鉴;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 部分学校没有充分挖掘自身资源, 建立自身特色, 或随波逐流或因循守旧, 不善于深入地学习, 没有正确领会和把握“以人为本”教育思想, 以“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开发加以利用, 在这种理念下, 我们要转变思维, 促进学校课程实施。要变“模范教育”为兴趣参与,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 促进健康, 增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 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就要改变体育课程中重技术而忽兴趣, 重形式而轻效果, 重教学而略引导的现状, 全体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个别教学或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方式强调了部分学生, 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老师往往还会在体育课程进行中树立某个或某几个“模范”, 对“模范”同学有所激励的同时, 也会使该方面运动能力差的同学产生沮丧心理, 进而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甚至会使部分同学以后放弃体育锻炼。如何恰当的利用模范的激励作用, 引导绝大部分同学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是目前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2]。

当然, 改变学校运动会计分方式只是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一个小举措, 要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 使学生成为体育课中的主体, 还需要对现有体育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对学生有兴趣和比较喜爱项目进行调查, 有选择实施选项授课

前面我们分析了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要求授课内容之间的差异,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反差很大, 设置必要的选修项目即满足了学生的主观要求, 也有利在运动实践与兴趣之间形成良好循环, 进而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其它方面的进步。当然, 体育选项项目的设置要结合学校体育资源和师资情况, 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满足本校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需要的体育选项内容。选项授课选取的课程一般对教师素质、器材场地要求较高, 对选课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通过交流师资, 借用场地设施, 与其他团体结成体育互助单位等方法解决。

1.2 课程中设置体验项目, 发掘学生某一方面的运动天赋

调查发现, 除个别学生体育素质较高, 适合参与大多数体育运动外, 大部分学生一般只在一两种运动上具备一定能力, 其中还有相当部分不了解自己运动能力如何, 这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表现散漫或自卑, 对参与体育活动态度淡薄。为使这部分同学找到自己的运动“天赋”所在, 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 体育课程中设置体验项目是一个省时省力的解决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体验项目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安排、设施准备、学生组织等因素, 具体操作教师一定要有计划、对策。

1.3 建立多元的课外活动体系, 让阳光体育, 快乐体育“蔚然成风”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指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 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 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 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 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3]。

2 提高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的效果, 应该从教师的“教”入手

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 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 才能在学生身上出现改革带来的效果, 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 在很在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 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中共中共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教育体制改革中, 必须紧紧地依靠教师, 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充分发挥他们作用”。所以教师自身建设, 职业道德水准和文化专业素养, 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关健因素。

确定课程实施策略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教”或“怎样教”的问题, 实施途径主要是提高教学自身素质、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经常参加课程改革的学习, 同时参加各级部门的培训, 了解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教师与教师之间建立, 听课, 评课, 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4]。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各地环境、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和体育学科自身的性质, 体育教学内容选取上没有硬性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根据学校的教学器材实际占有状况、本地区的季节情况和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师自己创编的内容等选择上课的内容[5]。

3 开展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的价值:促使学习方式的主体化

过去的体育课程以项目的技术体系为框架而建构, 注重知识、技术传授的系统性, 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模块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机缘与平台, 改变传统的教师系统的“灌”、学生被动的“吸”的方式, 让学生走出“技术”的小课堂、深入到“运用”的大课堂。因此, 采用模块课程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被动、机械的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学习的主体性转变, 更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益。学习方式的改变也促使着体育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 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后, 可以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 选择不同项目和不同深度的课程, 使之更加切合自已的需要和水平, 可以更好地解决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设置相对稳定与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广泛选择的矛盾。

综合来看, 就体育课程实施而言, 为满足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性需要, 体育教师的专项进修势在必行。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规章定期选派教师进行专项进修。作为教师专项进修的补充, 引进教师、聘请校外专业指导员以及与其它学校建立师资交流关系也是解决师资问题的好办法。同时如果将体育与艺术教育等结合起来, 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内容。可以为其他教师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思路, 把那些反映本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这样既能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短缺的问题, 又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同时又通过体育教育增强了对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培养。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李清臣.中国课程实施研究:热点透视与未来展望[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

[3]王德平.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

[4]滕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体育人学出版社, 2004.

《体育翻译》课程设置研究 篇8

据了解,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今, 国内有大量外资体育机构、体育俱乐部、体育新闻机构、体育网站、博客等体育机构均对体育翻译人才有急切的需求。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已是迫在眉睫。

目前现有的体育翻译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专业性。体育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精通外语又掌握体育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然而, 据调查, 在此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体育翻译课程的设置。“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1]因此, 体育翻译课程设置是实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并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

体育类院校具有更加充分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的软硬条件。一方面, 体育院校有着丰富的体育人才培养经验和能力以及充足的体育教学资源, 更有利于情景教学和实践的开展。另一方面, 体育院校拥有懂外语和懂体育的师资队伍, 为体育翻译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师资基础。因此, 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翻译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 在这些院校要开设体育翻译课程,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体育翻译课程的设置, 还要对辅助课程, 教材编写, 教学方法与手段, 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2《体育翻译》课程设置解决的关键问题

Tyler认为, 任何科目的设计都要基于以下问题:1.学校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2.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体验可能实现这些目的?3.这些教育体验应如何有效组织?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的正在实现?[2]以上论述了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法以及课程的评估等问题。体育翻译作为一门专业体育类外语课程的设置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国内还没有高校设置此类课程, 相关的教材也亟待解决, 可供参考的课程的内容、目标、组织方法以及评估等方面的经验少之又少。本研究旨在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性研究, 提出解决方案。

2.1 课程设置目标

“体育翻译人才一般是指能熟练运用一门以上外语, 熟悉国际惯例,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专业基础扎实,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 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具有较强的信息运用和语言处理能力的外语人才。”[1]《体育翻译》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中英语言基础与能力, 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熟练表达, 全面了解体育领域专业知识, 扎实掌握翻译知识与技能, 能胜任体育领域基本的口译、笔译工作的翻译人才。

2.2 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以上对体育翻译人才的要求, 体育翻译人才必须具备外语、汉语、翻译以及体育四个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就不能正确理解源语所表达的内容, 更谈不上做翻译了。没有扎实的汉语基础, 翻译时就会出现死译、硬译、逻辑不清、结构混乱等“不忠实”的现象。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 翻译时就会出现偏差, 讲外行话, 甚至会闹笑话。没有翻译理论做指导, 翻译实践就会出现偏颇。翻译理论是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为译者进一步发展自身的能力并审视自己的实践表现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与思路。因此, 体育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从以上前提出发, 课程由以下四部分构成:英语基础与能力课程、体育专业知识课程、汉语基础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英语基础课程包括词汇、语法、修辞、语言学、文学、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体育专业知识课程包括重大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法则、赛事流程、体育报导、训练方法、体育基础等基础知识。汉语基础课程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古文诗词、文体学等。翻译实践训练内容包括:笔译训练、口译训练、竞赛翻译、训练翻译、生活翻译等。翻译理论课程包括中西方翻译理论等课程。

以上课程设置以迎合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应用型体育翻译人才为重任, 强调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为将要从事体育翻译工作的学生打下坚实的英汉语言基础, 突出和强化体育翻译能力训练。

2.3 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2.3.1 教材建设

体育翻译课程所用教材可以按以下方法来解决:一方面, 对于体育、外语和汉语基础知识的教材, 可以直接使用已被认可的优质教材。另外, 体育翻译教材是亟须解决、也是最大的问题。首先, 可以积极引进并借鉴已有的一些体育外语方面的教材。再有, 对于一些急需却缺乏的教材, 可以组织外语、汉语和体育教师通力配合, 加强协作, 集体攻关, 加紧编写出适用性强的教学资料。当然, 以上工作的完成需要专门机构或部门组织协调才能落到实处, 更需要各科教师同心同德才能见到成效。

2.3.2 师资队伍建设

“翻译本身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一名合格的翻译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专业基本理论, 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3]“翻译教师要身兼四职:是翻译经验的传授和提升者, 是翻译理论家和实践的示范者, 是翻译思想和策略的诠释者, 是翻译职业操守的体现者。”[4]体育翻译课程对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 体育翻译课程教师自身要有体育翻译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然而, 据调查, 体育院校外语系的教师大多都是外国语言学科出身, 虽然置身于体育院校, 但是深刻了解体育专业知识的人却很少, 经历过体育翻译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 体育翻译课程的专业特性和实践要求使得能胜任此课程的师资格外短缺。体育翻译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解决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首先, 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担任翻译教师, 是弥补师资不足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另外, 还可以聘请翻译实践经验较丰富的外事和文化交流专家以及职业翻译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此种方式虽然便捷, 但聘请人员由于是兼职, 流动性大, 使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另外一种方式是积极培养在职教师。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及实践, 打造一批专业性、实践性强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但是, 对在职翻译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能应当务之需。因此, 师资队伍的解决应该综合采用以上两种方式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2.3.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3.3. 1 以学生为中心

David Nunan认为学习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协作习得社会组织的语言和行为的过程。[5]体育翻译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方式, 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课堂讲解为中心,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 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在课堂上, 强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提出自己的译文,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或参看、讲解译文。因此, 学生学习翻译的过程“不是从教师那里习得知识, 而是通过从训练与实践中积累经验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则是发挥指导与协调的作用”[6]。这种教学思想不仅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掌握翻译技能, 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翻译实践能力。

2.3.3. 2 使用数字语音室

数字语音室是《体育翻译》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首先, 数字语音室可以为《体育翻译》课程提供各类教学素材。数字语音室电脑中可以储存大量教学资料, 且可以与网络连接, 下载各种资源。数字语音室支持各种音频、视频格式, 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播放各种资料进行教学。另外, 数字语音室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字语音室的使用能最大效率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知识传授量。多媒体与传统的板书及口语教授相比具有集图文、音像和动画等多种表达形式于一体的功能, 这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便于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再次, 数字语音室能增强课上互动效果。互动是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课上可以利用数字语音室信息反馈量大、交互性强的优势, 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 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数字化的教学方式, 顺应了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2.3.3. 3 重视实践

体育翻译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 因此, 教学应建立以实践为主。体育翻译人员的工作地点多在赛场、运动场, 《体育翻译》课程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以实践教学为主, 让学生走向赛场, 参与各种体育赛事的翻译实践, 靠近体育, 了解体育, 参与体育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 让学生了解工作时将要担任的角色, 进一步加强其学习的动机, 提高其效率。另外, 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 使其切身体会工作时的需要。实践证明, 学生接受大量的强化性翻译实践训练, 不仅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翻译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而且, 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 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锻炼了语言的使用能力, 也提高了交际水平。

2.3.4 课程评估

传统的翻译成绩评定方式往往将笔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定方式, 过于看重考试结果, 忽略了学生的习得过程。然而, 翻译本身是一个涉及语言之间转换的动态过程, 仅凭一次静态的笔试不能掌握学生的真是状况, 更不能以此考量出学生是否具备了作为翻译人才所需的条件和能力。体育翻译课程提倡动态多元的建构主义的成绩评定方式, 即, 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注重学生习得过程的表现, 而不是只关注一次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都将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考量因素。

3 结束语

体育翻译课程是国内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中需要补充的专业课程, 尤其是在全球体育交流逐步加强的背景下, 体育翻译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且能为体育事业服务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和创新。本研究希望对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照, 对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有现实指导意义, 对体育院校教务部门、外语系体育翻译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在辉.体育翻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7) :87-90.

[2]Tyler 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New York:Harcourt Brace, 1949.

[3]葛厚伟.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福建论坛, 2008 (10) :140-142.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David Nunan.The Learner-Center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体育课程研究 篇9

一、体育课程模式的组成

体育课程模式包含六个组成部分,即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决定了体育教材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课程内容决定体育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是体育授课的组织、形式及教材的处理等等;课程评价则是对教育对象学习情况的检验和反馈;课程模式有的按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分类,有的按课程的教材组合方式进行分类,即不同的课程模式类型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思想、目标和内容上。当然,在体育课程的组织、方法及评价方面也可以对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构建和改造。

二、现行体育课程模式存在的不足

1.教育专题的实施力度不大

现行的体育课程模式的课程内容中,健康教育专题的实施力度不大。健康是目前全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体育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校体育又不能负责终身,因此建议学校体育课程模式必须走锻炼与养护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安排,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预防创伤知识,还要扩充营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与心理卫生保健、医务监督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以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另外,在传授健康教育专题的同时,不能将健康知识和体育活动内容简单进行拼凑,最好能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穿插进行。教师在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要注意健康教育内容知识传授和渗透的教学形式的灵活性,让学生能轻松地学习到健康知识,从而保证健康教育专题的有效实施。

2.进一步完善选项课程模式,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校本化

(1)在确定体育选项内容时要解决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选项课之前应对学生有兴趣和比较喜爱的项目进行调查,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但是具体到选项项目,学校选项项目的设置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反差很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民族特色项目和新兴体育类项目,学校和教师安排的比例不高,虽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却造成了让学生选项但又不能尊重其选择的现象。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等于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间接兴趣,从而缓和学生选项时因为学校实际和地区差异带来的限制性。

(2)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提供和合理安排适量的选项内容。实施选项教学这一块,首先要加强选项教学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选课的意义、方法与要求,然后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学校体育资源和师资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满足本校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需要的体育选项内容,至此也就形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项项目。但是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多会增加学校的负担,也会增加体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学校体育资源的紧缺或浪费,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少,又会造成学生选择余地小、选项人数太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所以学校在提供的选项内容或项目菜单中,一般控制在一项为宜,每个选项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为防止学生自我选择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以及避免后来改项而造成教学管理上的不便,既可以让学生对可供选择的项目进行两周的体验然后再确定自己的选项内容,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三、体育课程模式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体育课程模式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体育课程模式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可以分解成课程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1.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决定了对教育对象培养的方向和标准,它影响着教育对象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内化程度。调查显示,每周锻炼时间超过5小时的学生,大都对体育锻炼有着正确的认识,锻炼动机也很明确。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应该说,这一课程理念和传统的“学科中心论”与“技术中心论”不同,也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不同,它是“素质教育”理念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领域的体现。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受到了进一步尊重,这种指导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倡学校体育办出特色的思想。课程思想的如此优化,既为课程模式多元化提供了依据,也为课程模式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2.课程内容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体育锻炼手段和方法的掌握。课程内容实则上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校体育的内容从总体上应当进一步丰富,除保留经过改造适应的竞技项目外,要从娱乐、健身、康复教育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态度,具备了良好的健康常识和运动知识,较好地掌握了几种体育运动或锻炼手段,这就为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研究的范畴,它是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体育教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方法是课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遵循两条原则:(1)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要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的学习领域在不断加宽,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关系到课程内容教授过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在实施课程内容教授过程中,对课程的课时安排、教材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场地器材等方面的规定和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及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因素都是学生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环节。

4.课程评价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系统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优化课程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和途径。课程评价鉴定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体育学习成绩评价是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形式和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等情况,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应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对学生及时、客观地作出科学的评价,将有助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其锻炼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体育课程研究 篇10

一、体育校本课程概述

在讨论体育校本课程之前, 首先必须明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性概念———课程。什么是课程?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 我国最具影响的教育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课程解释为:课业及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 (教学科目) 的总和, 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对于课程的上述概念的认识, 我们认为从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来分析, 从教育科学的规律来看, 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 课程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所规定的各门学科, 还应涵盖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内容, 应当把课内外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 课程内容体系不能简单理解成教材内容中所包括的知识结构, 更应包括技术能力和情绪、感知、行动上的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和技能。 (3) 课程不单纯是教学内容, 还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 (4) 课程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

什么是体育校本课程?董翠香认为:“体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及体育教师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的前提下,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框架内或框架外, 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而开发的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方案。”综上所述, 对课程的认识和体育校本课程的分析, 我们认为: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国家和地方体育课程的精神为指导, 以学校为中心, 以学生体育需求为出发点, 以学校和社区体育课程资源为依托, 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 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从“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向“体育校本课程”的操作体系建构

基于上述对课程的认识, 我们依据这样的课程理念, 审视了目前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校本化”、“课程化”、“科学化”的改革。

1. 拟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

现阶段我们初步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体目标确定为: (1) 面向全体学生, 广泛吸收教职员工参加。从学生和学校的现实需要出发,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 使学生学习和巩固运动的基本技战术、技能, 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运动水平。有一定的时间和适宜的生理负荷保障,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 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品质、道德素质的发展。 (3) 具有科学的活动结构、创新的内容与组织形式。从本校积累的优秀体育文化中精选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教育要求的体育素材, 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 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 发展校园体育娱乐和健身文化, 弘扬大课间体育的交际、愉悦、调整身心、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价值。

2. 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形式框架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内容以校本活动为主, 形成各个学校的特色。要求在做好部颁广播操的基础上, 根据各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 开发各类校操、民族与民间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等。在组织形式上, 采用五个步骤的基本模式, 即“入场—集体做部颁广播操—学校特色操—分年级分班的区域体育活动—结束”。例如:“主体模式”设计, 包括经常性模块 (广播操、乒乓球操、校操) 、季节性模块 (春秋季的跳短绳、踢毽子、跳长绳;夏季的小游戏;冬季的耐久跑) 、年级性模块 (低年级的投准练习、呼啦圈、丢沙包;中年级的跳皮筋、柔韧素质练习;高年级的奔跑素质和柔韧素质练习) 。“核心+选修”区域体育活动选择性单元设计, 即将课程内容按照每个区域的主题设计成核心单元和选修单元, 每个主题的核心单元都是必修的学习单元, 选修单元则由学生自主选择。针对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可以开发民族舞蹈、民族游戏等。

3. 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向“体育校本课程”, 必须构建较规范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和效果, 发现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改进工作, 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向“体育校本课程”是可行的, 但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体育教学特色。学校应形成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根据自身特点、体育教学资源和体育传统确立学校体育工作的独特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使全体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减少冲突, 有利于课程的开发。其次, 要增强课程意识, 转变课程观念。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转变传统课程观念, 提高对课程的认识, 增强课程意识, 要使广大体育教师认识到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过程, 更是一种意识, 课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是一个大的范畴。第三, 要有制度上的规定, 以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正常实施。这种制度上的保障, 一要从时间上保证, 不得随意侵占;二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三要规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性质, 不是体育课的延伸。第四, 要有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研发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 不断改进和创新, 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及行动研究能力的提高,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第五,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要突出个性化特征。各校在正确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教师的独特性、学生的差异和需求, 制定出具有个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实践表明,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对于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保障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提高锻炼的实效性是大有好处的,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全面和谐发展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陈健绩.体育教学新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下一篇:快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