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

2024-06-28

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精选七篇)

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 篇1

一、立法体制不同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责任法之一。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判例法与成文法相结合的法律, 其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段:1.合同责任阶段, 1842年温特伯顿诉莱特案——1916年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 其中温特伯顿诉莱特案为英国判例, 该判例所确立的无合同就无责任的原则被当时的美国所接受;2.过失侵权责任阶段, 1916年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1963年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3.严格责任阶段, 1963年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至今, 并由美国法学会在1965年出版的《侵权行为重述》中确认了这一源于判例法的原则, 使其演变成成文法。由于严格责任理论对消费者的保护最充分, 目前绝大多数州已确立严格责任原则, 使其成为责任法的基本制度。为统一各州的产品责任法, 美国商务部在1979年1月提出了《同一产品责任法草案》供各州采用。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美国判例法与成文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立法体制。

欧洲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 在欧共体的推动下, 各国日益重视产品责任的研究和立法。1977年1月27日, 欧洲理事会在斯特拉斯堡签订《欧洲共同体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即《斯特拉斯堡公约》;1985年发布了《产品责任指令》。按照后者的要求, 欧共体各成员国应在3年内使其国内法符合指令的有关规定, 推动产品责任法的建立和完善。于是, 英国在1987年, 希腊、意大利在1988年, 卢森堡、丹麦、葡萄牙、德国在1989年, 荷兰在1990年, 比利时、爱尔兰在1991年分别制定了本国的产品责任法, 标志着欧洲产品责任法的成文化、专门化趋势。

二、产品定义及范围不同

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规定:“产品是具有真正价值的, 为进入市场而生产的, 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 但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组成成分除外。”欧洲国家适用的《产品责任指令》规定:“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和狩猎物以外的所有动产, 即使已被组合在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内。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品, 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产品也包括电。”由此可看出, 美国对产品的定义与欧洲相比更灵活、更广泛, 包括了不在欧盟产品定义范围内的初级产品和天然品。

三、权责主体不同

美国及欧洲在关于产品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的规定上, 虽然大体相同, 但仍有一些细小的差异, 以下就以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和欧洲的《产品责任指令》为例进行比较。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规定, 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为“因遭受损害而提出产品责任索赔的自然人或实体”。范围非常之广, 其中“自然人”不仅包括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 而且包括买方的家属、亲友、客人, 甚至还包括受害的过路行人。而在欧洲, 根据《产品责任指令》第9条的规定, 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时, 如果是人身损害, 那么任何受害人, 无论使用者或路人, 均可成为权利主体;但如果是财产损失, 则仅限于直接受害人, 而且必须是基于生活消费目的的私人消费者才可依据产品责任法请求赔偿, 权利主体的范围小于美国法律的规定。

美国产品责任法将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作为义务主体。其中制造者包括:“在产品出售给使用或消费者之前, 设计、生产、制作、组装、建造或者加工相关产品”的人, 还包括“实际不是但自称是制造者”的产品销售实体;销售者包括产品制造者、批发商、出租人、经纪人。而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则仅以生产者为义务主体, 只有当生产者无法确定时才以供应者作为义务主体。《指令》第3条规定, 生产者包括: (1) 成品、任何原料和零部件的制造者; (2) 任何将其姓名、商标或其他识别标志用于产品上以表明自己是该产品生产者的人; (3) 凡出于销售、租用、租借或任何形式的供销目的而在其经营过程中将产品引进欧洲共同体的人; (4) 在不能查明生产者的情况下, 产品的每一个提供者被视为生产者, 除非他在合理时间内将生产者或向他提供产品者的身份通知受害人。比较一下, 便可发现, 美国产品责任义务主体的范围比欧洲更为广泛, 它明确将产品设计人、经纪人等包括在内, 而在欧洲并无类似规定。

总的来说, 无论是权利主体还是义务主体, 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规定都比欧洲法律中的范围更广, 更全面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四、归责原则不同

在当代美国, 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态势, 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但并未完全排除过失责任原则和担保责任原则的适用, 原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来提起诉讼。在司法实践中, 美国的许多法院还鼓励原告在一起产品责任诉讼中同时采用多种诉由, 以便法院在审判时选择对消费者最为有利的一种。而欧洲则确立了单一的严格责任原则, 其《产品责任指令》第1条规定:“生产者应对其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负责, ”而且该指令第5条又规定, 若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则他们对同一损害负连带责任。该指令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宗旨出发, 明确规定生产者应对产品缺陷致损承担严格责任, 不仅免除了受害者证明加害人过失的举证义务, 而且不允许加害人以自己已尽注意义务进行抗辩。该指令公布后, 不仅欧共体各成员国, 而且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如挪威、奥地利等, 都纷纷确立了本国的严格产品责任。

五、责任损害赔偿范围不同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规定,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和惩罚性损害赔偿。 (1) 人身伤亡赔偿, 其中包括为补偿受害人精神痛苦和不幸遭遇的精神损害赔偿; (2) 财产损失赔偿, 一般只限于直接财产损失的补偿 (即:受损财产的必要、合理的更换或修理费用) , 但有时也含间接财产损失的补偿 (即:受损财产更换或修理期间无法使用而产生的损失) ; (3) 惩罚性赔偿, 这是对制造者、销售者粗心大意、漠不关心他人安全的一种严重惩罚, 它往往在损害赔偿总额中占很大比例。在损害赔偿的数额方面, 美国并无明确的最高或最低限制的规定。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 (1) 人身伤亡赔偿 (不包含精神损害赔偿项目, 但允许成员国在国内法上予以规定) ; (2) 财产损失赔偿, 仅限于对缺陷产品以外属于通常用于个人消费的财产损失的补偿。关于损害赔偿的数额限制, 《产品责任指令》允许成员国在立法中规定对同类产品的同样缺陷造成的人身伤亡赔偿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7000万欧洲货币单位, 同时《产品责任指令》又规定财产损失的价值不得低于500欧洲货币单位。

综上,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规定比欧洲多出了精神损害赔偿和惩罚性损害赔偿部分, 且损害赔偿没有上下限额要求。总的来说, 美国产品责任法在产品定义、权责认定、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都比欧洲产品责任法的规定更灵活、更宽泛, 由此, 美国产品责任法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责任法之一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伟.产品责任法相关问题比较及我国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

[2]张骐.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J].法制与社会发展.

[3]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段晓娟.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J].财经问题研究.

[5]秦小红.我国产品责任法的现状分析[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欧美大学组织模式比较研究 篇2

一、欧美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演进

欧美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环境,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学术组织与学术权力模式,其经典性学术组织经历了一人一票、共同参与的学院模式,教授主体、国家控制的讲座模式,以及行政科层、分权制衡的系科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

1.学院模式。在欧美大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学术组织模式是中世纪的学院制。学院制有其特定涵义,其核心内容是以学院权力为大学权力主体;学院成员共同管理大学诸项事务,就大学学术及其他问题共同协商、集体决策,大学校级层次聚合能力差,控制能力弱,形态松散。该组织制度因学院在组织体系中占有绝对地位,亦因英国自中世纪以来以一贯之地继承,故将其称为学院模式或英国模式。

2.讲座模式早在马其顿帝国时期,托勒密一世即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大学设置语言学、修辞学、哲学等数个讲座[1]。19世纪初期,德国新建柏林大学鉴于国家对大学的过度控制,在继承古典“讲座”的基础上,创建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及学术制度———讲座制,即在大学等机构为研究教育之目的而备有的由教授等必要的人员组成的机构。日本学者海后宗臣认为,讲座制主要是指作为大学基础组织单位的一种制度,这种组织单位主要依据学问和学科类别加以区分,在这一意义上,讲座制是将学问领域制度化的一种单位,以此构成大学组织系统的总称[2]。

3.系科模式。19世纪前期,为使大学更加适应外部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大学内部的民主诉求,美国大学在总结讲座模式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大学组织制度———系科制。l825年哈佛大学管理委员会对教学组织和课程进行重大改革,在哈佛学院率先建立以系科为基础的大学学术管理体制与学术制度,系是基层学术组织,教师以系为单位重新组织起来,实行校、院、系三级行政管理,辅之以委员会。因哈佛大学以学科为单位设系,故将此模式称为“系科制”或“系科模式”。至1900年,系在全美大学已占有牢固地位,成为适应大学学科发展和专业培养需要的基本学术单位。系科制形成后发展迅速,二战及欧洲大学风潮后,欧陆大学纷纷实行大学体制转型,即由讲座制转为系科制或采取讲座、研究所与系科制并行的学术管理制度。

二、欧美大学组织模式的差异性比较

因大学组织内部权力结构要素的构成比较复杂,故不宜用简单的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等类似概念做简单优劣评价之分析。应该说,“三模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不同的地位,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权力重心比较

通过对欧美大学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综合考察,可知目前美、英、德三种模式权力重心分属于大学的上、中、下三层。美国大学学术组织模式为系科制,故学界的部分研究者即认为系科模式的权力重心一定在系、学科,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大学的确以学科为单位设系,系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实行校、院、系三级行政管理,并与委员会相互制衡,共同管理大学学术事务,系在决定人事、课程和研究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系科模式的权力重心在上,即在校、院,而非大学底层,这是由行政体制或科层制所决定的,加强顶层设计与顶层管理为科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宗旨。

在中世纪,英国大学学院模式的权力重心居大学底层,因中世纪大学纵向系统仅存校、院两级结构。“在牛津,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牛津大学的,始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3]167学院权力乃大学学术权力之重心,学院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负责制度的制定、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经费的使用以及教师选聘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治性,大学相对松散,尤其是英国大学更加松散,一切权力由学院掌控。二战后,英国以美国为师,大学纵向系统亦为校、院、系三级,学院仍为大学权力主体,但从大学纵向权力系统看,重心已移位于系统中层。

德国讲座模式的权力重心居大学基层及教授手中,讲座教授享有诸多权力。我国学者符娟明曾将讲座制描述为:“是在大学里定出教学研究的专攻领域为其教学研究方向,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师进行授课与科研的制度。一个讲座往往代表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学科方向,是大学的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行政的基层单位。一名教授、一名副教授、两名有学位的助教就是一个‘讲座’的基本成员。此外还可以配备1-4名行政助理、教学辅助人员或技术实验员,由教授领导。每一个‘讲座’还可领取按教学计划呈报审批的教学科研经费,由‘讲座’自主支配。若开设‘讲座’专题之外的议程时,由专任副教授或专任讲师担任。有关该‘讲座’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科研的费用,甚至‘讲座’内的人事调动等,也都由‘讲座’自行负责安排。”[4]讲座教授(讲座主持)集各种资源、各种权力于一身,大学、学院无权过问。

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大学风潮后,德、法等国对大学结构进行改革调整,或以系代讲座,或讲座与系、研究所并行,但讲座遗风犹在,大学教授在大学学术事务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力。有研究者对此指出,欧陆大学的教授是自己的教授,即教授自治。

(二)公共性比较

“公共性”,一般是指“某一文化圈里成员所能共同享受某种利益,因而共同承担相应义务的制度的性质”[5],公共性的实质是多元参与。大学学术权力主体对权力的行使,是以大学整个学术组织共同发展的名义进行的,成员对学术公共事务的评估与裁决是大学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核心功能。

学院模式与系科模式下的大学学术组织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早期学院制期间,因学院规模小,教师、教授数量有限,故大学所有成员均为教师会或教授会成员,大学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学术事务决策。

近代以来,因大学规模扩大,大学学者普遍参与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大学各部门、各机构、各学科的每一个体通过推选代表与被推选代表的方式有权利、有机会成为大学各级委员会成员,参与大学各层级委员会的学术决策,故具有普遍的公共性。尤其是美国模式的系科制,作为学院制与讲座制的衍生物与混合体,改变了讲座教授一人独裁的传统,承认组织内部每个教师之间的平等地位,每个教师有权参与有关教学计划、课程、师资配备及其他事务的决策,系科结构正是基于教师的广泛参与而建立的,系科制反对任何人,包括由选举产生的系主任(任期一般不超过5年)取得对某个学科或领域的课程、方法的支配地位[6]291。系主任基本不占有资源,即便占有微量资源,但由于职务的轮换制度,亦使资源分配中的偏失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7]115。大学评议会由多方代表参加,代表各方利益,体现民主意识。在一些问题上,系主任必须同全体教学人员商讨。在这类会议上,少数服从多数是进行决策的主要原则[7]114-115。

德、法等欧陆国家大学讲座模式因讲座教授集行政、教学、科研及人事工作于一体,公共性薄弱,私权过大,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学术资源高度垄断,普通学者难有参与学术决策的机会,教授权威遮蔽学术组织中的弱势个体,成为大学学术组织公共性的巨大障碍。1976年德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教授个人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大学评议会仍以教授为主体,故教授仍拥有较大权力。

(三)民主性比较

就民主程度而言,传统的学院制民主程度最高,一人一票、集体决策、民主管理是学院模式的主要特征。所谓一人一票制即教师按行会方式,组成自己的“法团” (consortium magistrorum) ,共同裁决大学事务[3]136。后来,教师法团演变为“教师会”(facultas),“教师会”是西方大学教授会或评议会的雏形。“教师会”有权决定学校的经费使用、课程教学、研究方向、教师任用、招生、学位授予和校长遴选等事务[8]。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系科模式与德国大学的讲座模式民主程度稍逊一筹。美国大学的评议会与教授会等学术组织,学者及其他成员享有普遍的参与权,呈现较强的公共性与民主性。教授集体及其他学者的普遍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个人权威受限。“与英国相比,教授的统治力量较弱”,“在美国,教授个人和集体这两类权力,没有取得像欧洲大陆和英国模式中那么大的影响”[7]203。然等级式的科层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主的成分,所以,民主性略弱于学院模式。德国大学的讲座模式因教授个体在大学中持有重权,“主持讲座的教授一直是教学领域的主宰,一个多世纪来他们还是科研领域的主宰,他们对本学科领域中的助理人员和学生进行控制。这些教授的团体,对学院和大学进行集体统治,主要垄断了课程、教师任用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决策权”。故德国的学术民主仅为教授间的学术民主而已。

(四)有效性比较

有效性主要由“performance”或“effectiveness”表示,performance指一个事物的最大功用和效率,是一种事实存在的限度。利普塞特在《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指出:“有效性是指实际的政绩,即该制度在大多数人民及势力集团的大商业或军队眼中能满足政府基本功能的程度。”[9]大学学术权力的有效性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直接绩效;二是成员对绩效评价所形成的积极影响。

学术组织的有效性是一难于简单评价的复杂问题,不同学术组织模式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而相同学术组织模式的有效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亦有所不同。罗兰·沃伦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高度聚合的结构,联邦的结构,联合的结构,社会选择的结构[7]3。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限度内,组织结构的聚合程度与效能呈正相关,即聚合程度越高,效能越强;但聚合超过一定的限度后,聚合与效能可转换为负相关,高聚合反呈低效能。从欧美大学学术组织的总体情况看,系科模式属于联邦性质的组织结构,该结构一方面凭借科层式的等级制度在大学学术管理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学借助委员会于各部门、各学科间合理分权,化解等级制度潜在的身份危机,提高组织效能,此亦为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在世界大学中遥遥领先的秘笈所在。学院模式与讲座模式属于社会选择与高度聚合的组织结构,其有效性远不及系科模式。学院模式忽视纵向结构系统的控制效能,难于聚合;而讲座模式的组织结构虽有聚合,但聚合程度过度,即权力高度聚合于大学讲座教授,忽视大学纵向系统的各个层级及组织内部成员的存在价值,故效能最弱。在讲座模式确立之初,因集中的学术管理制度可使讲座中的研究者迅速集结于一个研究方向或一个问题,形成兵团作战态势,扩大了学术影响,为学术组织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故具有较大的管理效能;然而在讲座模型形成的中后期,因握有重权的教授有形、无形间压制了学术新生力量的兴起,教授专权弊端逐渐显现,组织日趋丧失“有效性”而开始走向衰落,酿成了“有效性危机”。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因素固然很多,其中,民族文化、内外环境要求应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英国教育家E·阿什比曾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亦说:“大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在先辈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10]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共性特点是追求自由,理性至上,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导致大学学术组织模式具有较大差异。英格兰属于欧洲岛国,岛屿领土的相对独立,使得希腊古典文化与世俗文化在此得以很好保留,并逐渐形成了学院的保守性。“在牛津,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牛津大学的,始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巴黎,这些学院不久就陷入对巴黎大学的依赖状况之中,这种依赖尽管开始时还比较温和,最终却变得非常严重。”[3]167德国模式因生于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此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滥觞于19世纪,讲座模式即国家主义与大学自治传统有机地结合的产物。美利坚作为欧洲各国的移民国家,一直奉行实用主义,它既是各个时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亦为美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实用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如同“润滑剂”一样,影响着美国人的观念[11]。丹尼尔·布尔斯廷指出:“从一开始,美国人就形成一种习惯,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只接受似乎业已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概念。他们往往把现实的事物作为尺度,来衡量事物发展的应有情况。”[12]灵活、实用的价值取向使美国人从不拘泥于传统与教条,而是崇尚创新并热衷于实践性探索。

三、欧美大学组织“模式”的共性特征及发展趋势

从欧美大学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发展的趋势看,分权、民主、公平是“三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此理念支配下,大学逐步建立起科层、委员会、大学校长职业化的三维体制制度,呈现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与权力结构。

1.科层。科层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原为中性词,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主要用于表示一种行政和生产管理的高效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科层组织的基本特点是:权责分明、等级严格、纪律严明、照章办事,各组织及成员按分工专精于自己的岗位,履行各自的职责,各层次之间遵循等级原则。韦伯认为,科层是组织管理的最佳方式,是最合理、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学组织科层化管理是大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由于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大学运行速度呈递减之势。为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制度化、效率化的科层制成为大学的首选方式。美国随着系科制的建立,率先将科层式管理引入大学学术组织,大学科层制的根本诉求在于实现大学学术管理的目标性与效率最大化。有人认为,科层制强调权责清楚、等级分明、纪律严格,这与大学精神相悖。其实,西方现代大学学术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非因科层制所引发,西方大学的科层化管理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科层现象,其管理行为主要发生在决策后,且委员会在横向结构上对科层化权力予以制衡,所以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既关照了委员会的民主,亦发挥了科层制的效能。科层制不等于集权制,然而,科层制若无委员会等横向权力制衡,的确易导致分权的形式化与集权制之生成。

2.委员会。委员会是中世纪大学学术管理的遗风,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组织保持对大学学术事务的直接参与及决策。各种名目的教授集体组织在选举校长、聘任教师、开设课程、颁发学位等方面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力[6]301。委员会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行一人一票,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尤其是教授集体在学术问题上有较大的发言权。委员会主要体现在大学横向权力结构中,西方大学学术权力的横向结构有所不同。法国大学学术权力的横向结构一般由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学习和生活委员会组成;英美大学由理事会、校务委员会、评议会组成;德国大学学术权力横向结构包括校务委员会(校长委员会或小评议会)和评议会(大评议会或代表大会)。大学委员会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为首长负责制,一为委员会负责制。所谓首长责任制是指校(院)长为大学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代表,有最终决策权;所谓委员会负责制,是指大学学术管理以委员会为主体,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有审议权和决策权。委员会负责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委员会主席与大学校长(或院长)分离;另一种是委员会主席与校长合一。前者可称为“分离型”委员会负责制,后者称为“统合型”委员会负责制。

目前,西方大学多以“统合型”委员会管理大学学术事务。统合型委员会负责制的优长在于效率高,首长与委员会摩擦小,便于形成统一意志,但首长权力往往过大,影响学术民主,最后可演变为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主旨相悖。当然,委员会制亦非一剂灵丹妙药,决策环节多、人员分散、难于集中、决策费时、影响效率是其不争的劣势,民主形式下隐藏的小集团局部利益的纷争,亦为不言之事实,此亦为当代大学学术组织运行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两个复杂问题。

3.校长职业化。大学校长专职化是指个体一旦被任命为大学校长,即脱离原有角色,而以“校长”身份专精于岗位,履行校长职责,全权负责行政工作,执行最高权力委员会形成之决议。在西方中世纪,学生型校长很快为教师型大学校长所替代,随着西方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学术组织日益复杂,人们对效率予以高度关注,故大学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越发关键,由此,大学校长专职化已为西方大学所认同。

大学校长专职化主要与校长学术化相对,其优长主要有二:一是与学术分离,与学术分权,避免与学者争利;二是可为校长提供更充沛的时间与精力。大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人物,是校内外关系链条的传输中枢,因此,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素质、管理艺术、管理精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的发展方向与办学质量。所以,大学校长的身份与角色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美国大学已实现校长专职化,欧陆国家的大学校长亦逐渐实行大学校长职业化。1976年,德国颁行《高等教育总纲法》,其中即要求大学校长专职,以加强行政管理。目前,“绝大多数州的大学已设立了一名专职校长,由大学评议会选举,任职6-9年。校长负责处理大学的学术、行政和经费事。”[7]33有人认为,如大学让位于管理人员或校长脱离学术活动,其可能的后果是大学学术权力更加弱化,学术权力旁落。

笔者认为,大学校长专职化与学术权力弱化并非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大学校长专职化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使校长有更多精力管理大学;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大学校长权力,避免资源兼占。

参考文献

[1]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42.

[2]海后宗臣, 等.教育经营事典[M].东京:株式会社帝国地方行政学会发行所, 昭和49:31.

[3][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571.

[5]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 1997 (04) .

[6]杨汉清, 等.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7][加]范德格拉夫, 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M].王承绪,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8][英]博伊德, 等.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 等,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92.

[9][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刘钢敏,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53.

[10]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101.

[1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10.

欧美文学与科普作品的比较 篇3

一、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创作初期都受到艺术作品本身的主旨影响,科普作品源于文学作品,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学的创作要素,进行文学艺术的加工而形成的艺术作品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普作品在传统意义上说属于文学作品的大范畴,或者说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丰富与发展。不同之处莫过于文学作品更多的侧重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而科普作品更侧重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艺术型与知识型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更加侧重对艺术风格的表述,属于比较典型的艺术作品,通过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比较浓厚的艺术色彩,在欧美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欧美文学艺术独到的表现手法,把欧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弄个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认同,从而在唯美的艺术表现中体会到独特的欧美风情,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传统视角来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科普作品沿袭了传统欧美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加侧重知识型的表现形式,使科普作品在兼具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内涵表现出来,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欧美的科普作品来感受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对下一步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想,从欧美科普作品中,作者能够感受到相对浓厚的知识符号,对科学技术前沿的知识形成客观的把握,同时,在欧美的科普作品中又带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风格,使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专业类书籍,能够更容易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另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内涵提升与视野拓展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有利于读者的内涵提升,使读者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读出相对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欧美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让人能够感受到欧美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同时,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自然观,把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人与自然界的客体自然界本身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得以突出,从而为广大读者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艺术特色,在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时,读者的精神得到洗礼,内涵修养显著提升。从传统视角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人们的视野因为阅读而实现有效的拓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正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产生之后,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让广大民众接受这些成果,欧美的科普作品恰恰发挥了提升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理解和认知的作用,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拓展。

二、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能够读出现代主义的味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主义的思想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的发展,使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蓬勃发展。

1.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到20世纪左右,欧美文学作品的发展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几乎所有的欧美文学作品都能够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些许现代主义的元素,使整个的作品创作过程遵循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特点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一种新的文学创作主流在人们的文学艺术神经中扎根,并逐渐的成长起来。现代主义之所以成为推动欧美文学作品飞速发展的关键动力源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本身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社会现实恰恰是欧美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的,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生命价值,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仿佛相关的故事情节就真切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能够从中找到现实的缩影,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创作的一大亮点。当然,现实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文学艺术加工,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现实的事件基础之上,对于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性的表现,现代主义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艺术作品中,使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现代主义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色彩,创作了非常丰富的欧美文学作品,为世界的文学艺术库增添了力量。

2.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所创作出的欧美科普作品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类的知识性读物,也包括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的内涵型读物,这种科普作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现代主义主导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广大读者的科学技术精神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毕竟科学技术类书籍不同于科普类的作品,科普类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创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文学的创作方法融入到了相对生硬的科学技术类的纯理论知识中,赋予了纯粹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新的生命,能够大大吸引读者的兴趣,使科普类读物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创作带有独特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认识论,相比纯粹的文学作品而言,科普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整个创作过程能够发现相对严密的逻辑特点,这也是现代主义者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欧美科普作品不仅是建立在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基础上的创作,而且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知识基础上的文学作品的创新与发展。

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思潮异化的表现,对于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而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异化的表现,使得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创造思路,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转机。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对于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创作而言是淡漠的,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精神的转向,是对禁锢的人们艺术精神的一种解放,使人们能够在新的欧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下创作出让人们认可和接受的作品,可以说,后现代主义造就了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在作品中能够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转向特征,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融入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倾向,使一些宗教的味道融入到具体的创作中,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作品成为很多读者寻找心灵依托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欧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达到心灵升华的目的,借助于文学作品对于读者内心世界的影响,来排解读者对于社会的众多不瞒,让人们学会通过接受文学作品中的事物来接受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达到社会世界与心灵世界相通的作用。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科普作品能够看到,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和延续,文学艺术的气息能够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体现,使读者能够发现在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文学艺术的特征被有效的融入其中,并实现艺术特征的升华,让欧美的科普作用更有吸引力,能够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科普类作品而言,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模式更适合于科普类作品的发展,使现实的社会发展产生更为合理的转向,推动了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人们价值观的进步。

中国橡胶产品用绿色打破欧美壁垒 篇4

近日,茂名石化的科技攻关项目———环保充油型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产业化,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这一项目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环保型绿色新产品,紧贴了国际市场需求,引领了整个下游制鞋产业链的结构升级。目前,环保充油橡胶F-875的下游各类制成品已经在欧美市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据介绍,在性能指标不变的情况下,F-875对老产品进行环保升级换代,使用环保型添加剂配方,不含壬基酚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成分,产品耐黄变和热氧老化性能有大幅提升,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满足制品的出口标准,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用于制造白色和透明鞋底料、机械橡胶制品方面。

吊篮国家标准与欧美标准的比较 篇5

GB19155-2003《高处作业吊篮》自2003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来,对统一和规范吊篮行业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检查及操作、维护等各个方面都起到有效地、积极地指导作用,对吊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强有力地推动作用。

吊篮国标是在原五项建工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从标准的框架、主要条款到重要定量值的确定等方面,基本上与“五项行标”保持一致。当时,为了与国际接轨,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也吸收和引用了欧美先进标准的部分条款,但是囿于当时国产吊篮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出口量寥寥无几的国情,国标与欧美标准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近几年,随着我国吊篮生产企业的数量呈几何级数的迅猛增长,吊篮市场的激烈竞争,迅速由国内蔓延到国外。如今,中国制造的吊篮已经卖到了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价格低廉的中国吊篮更加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随着吊篮出口量的激增,产品标准的差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吊篮行业凡是通过CE认证的企业,对此都会体会颇深。本文就吊篮国标与欧美标准的关联性与差异问题谈一些肤浅的体会,希望对我国吊篮行业的发展能有所裨益。

2 吊篮国标与欧美标准的关联性

吊篮国标在一些关键条款上参照了欧洲标准prEN1808:1996《悬吊接近设备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欧标”)和美国标准ANSIA120.1:1992《建筑物维护用动力悬挂吊船的安全条件》。条款的具体引用及参考情况如下。

2.1 国标引用的欧标条款

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中的“悬挂接近设备”参照了欧标。国标引用欧标的条款如下:

1)静力试验载荷=1.5倍额定载重量;

2)动力试验载荷=1.25倍额定载重量;

3)吊篮额定速度不大于18m/min(欧标为不大于0.3m/s);

4)吊篮制动器必须使带有动力试验载荷的悬吊平台,在不大于1 0 0 m m制动距离内停止运行;

5)提升机绳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值不应小于20;

6)提升机传动系统在绳轮之前禁止采用离合器和摩擦传动;

7)悬吊平台底部四周应设有高度不小于1 5 0 m m挡板;

8)悬吊平台应设有靠墙轮或导向装置或缓冲装置;

9)当悬挂机构的载荷由屋面预埋件承受时,其预埋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

10)配重应标有质量标记;

11)配重应准确、牢固地安装在配重点上;

12)工作钢丝绳最小直径不应小于6mm;

13)安全钢丝绳必须独立于工作钢丝绳另行悬挂;

14)吊篮必须设置上行程限位装置;

15)吊篮必须设有在断电时使悬吊平台平稳下降的手动滑降装置;

16)电气系统必须设置过热、短路、漏电保护等装置。

2.2 国标参考美国标准的条款

1)在结构设计考虑风载荷影响时参照了美国标准。

2)在删除原行标“工作钢丝绳钢丝根数不小于114根”的条款时参照了美国标准。

3 吊篮国标与欧标的差异

3.1 标准适用范围的差异

1)欧标规定:适用于动力驱动或手动的永久性和临时性设备。

国标规定:适用于非常设悬挂设备(相当于临时性设备)。而对于常设悬挂设备(相当于永久性设备)有擦窗机国标另行规定。

2)欧标除规定了适用范围之外,还规定了不包括范围:(1)从一层向另一层输送乘客(相对于不得将吊篮作为载人垂直运输设备使用);(2)搬运可导致危险的物品(如融化的金属、酸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碎品);(3)采用无线控制系统;(4)接近的工作区域与垂直面的倾斜角度超过45°;(5)工作平台悬挂在吊车上;(6)使用内燃机驱动;(7)使用纤维缆索或链条悬挂平台的接近设备;(8)每天多班作业。

3)欧标还规定了悬吊平台的种类,其涵盖范围比国标更为宽泛。欧标涉及的悬吊平台包括:单点悬吊平台;双点悬吊平台;多点悬吊平台;铰接连续平台;多层悬吊平台;悬挂座椅;悬臂端平台。并对所有类型的悬挂平台做了具体规定。

3.2 结构应力(安全系数)计算的差异

3.2.1 国标安全系数

按2种材料规定安全系数。

1)塑性材料按屈服点σS计算,安全系数为2。

2)非塑性材料按强度极限σb计算,安全系数为5。

3.2.2 欧标安全系数

分3种工况:工况1—正常情况,受额定载荷与规定风载时;工况2—偶发情况,做静载、动载和超载试验时;工况3—极限情况,安全保护装置动作,超风速时。按3种极限应力综合规定安全系数见表1、表2、表3。

注:(1)σE—弹性极限应力(其值略低于σS—屈服点);σR—断裂极限应力(相当于σb—强度极限)。(2)弹性极限σE/断裂极限σR的比值小于0.7的钢材按表1规定;弹性极限σE/断裂极限σR的比值与我国常用的屈强比的概念相近似(屈强比—屈服点σS/强度极限σb)。

注:Q3—有时承受额定载荷,较多承受较重载荷;Q4—经常承受额定载荷。

3.3 其他条款的差异

悬挂机构计算及悬吊平台技术要求的差异见表4。检验要求和试验方法方面的差异见表5。国标未作规定,而欧标明确规定的条款如下。

1)对悬挂机构部件自重限制的规定:由1人搬运的部件最大重量为25kg,由2人搬运的部件最大重量为50kg。

2)对悬挂机构配重的规定:悬挂机构配重应为一体结构(最大重量25kg)。

3)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规定:电气系统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 P 5 4;控制按钮的最小直径应为10mm(考虑了操作者带手套操作的可能性)。

4)对提升机类型的规定:(1)在爬升式和卷扬式提升机之外,还规定了叉钳式提升机(手扳葫芦),并规定了相应设计要点;(2)手动提升机包括曲柄操作式和手扳操作式2种型式。

4 几点体会

1)我国的吊篮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仅仅了解吊篮国家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认真学习并且掌握相关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有吊篮出口打算的企业,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研制符合先进国家标准的产品。

3)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吊篮的企业,也该走出偷工减料、恶性压价的怪圈了;脚踏实地的以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着力打造企业的品牌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高处作业吊篮国家标准制定的背景及具体引用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的条款,并重点比较了中国高处作业吊篮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的差异。

欧美生物废弃物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篇6

生物废弃物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医疗废弃物和传染废弃物。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经常被与生物医疗废弃物、限制性医疗废弃物等概念混用[1,2,3]。美国大多数联邦机构和州政府将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笼统地定义为能够传播传染性疾病,以及携带有足量能传播疾病的血液和体液的废物[4]。

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试验与使用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生物废弃物[5,6,7]。与传统废弃物相比,生物废弃物危害性更为严重,同时生物废弃物通常具有传染性、致病性等风险,可能导致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继而引发人们的恐惧心理和影响社会安定[8,9]。

早在上世纪90 年代,欧洲就已经成功建立了防护等级最高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生物废弃物的处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10]; 同时,美国也凭借着其自身超强的科技实力,在生物废弃物处理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为欧洲和美国两个科技发达经济体; 同时由于生物废弃物的特殊性,因此本文选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载体,从法律法规和标准两个角度对欧美生物废弃物管理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欧美生物废弃物处理的特点与差异,并提出了我国生物废弃物处理政策上的建议。

2 美国生物废弃物处理规范研究

2. 1 美国生物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在美国,为了确保生物废弃物得到正确合理的处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都对生物废弃物的处理高度关注,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科学管理,主要一些法律法规具体见表1 所示。

从表1 可以看出,美国对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涵盖了医疗废物的处理、水和空气的控制、固体废物的处理、危害废弃物的运输及其保护、有毒物质的监管与控制、紧急情况下人的知情权,等等。

虽然美国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数量上较多,但是以上6 个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针对生物废弃物的处理,只是在部分章节对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有相应指导,例如 《危险材料的运输法》可以指导生物废弃物的运输;《清洁水法》可以对生物废弃物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进行限制。但是从上表的美国法律

法规可以看出,以上这6 个法律法规不能完全覆盖整个废弃物处理的所有方面,如焚烧、灭菌,等等。

2. 2 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对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规范

美国的法律法规对生物废弃物的具体操作涉及较少,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生物室废弃物处理规范,这些规范主要为各自生物学和病理学实验室的生物废弃物处理进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对学校和机构内的生物学、病理学实验室产生的危害性生物废弃物进行分类、标记、收集、转运、储存、消毒灭菌乃至最终处置,具体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美国的很多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生物废弃物处理规范,各大学和科研机构自行制定的管理规范主要着眼于该机构内部的部分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的污染降低和危害消除,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

美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废物处理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内容上,美国没有统一的生物废弃物处理标准或其他规范,而是各机构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指南。在这些规范当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指南( NIH指南) 最为人所知,内容详实、具体,虽然可以为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进行指导,但是对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并没有强制约束力; 同时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规范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如加州大学强调病理废弃物的管理,伊利诺斯州大学则专门针对转基因产业废弃物的管理。

2. 3 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体系

宏观层面上,美国联邦和州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以及指导原则。当地政府根据相关的政策制度,由卫生相关机构制定生物废弃物管理框架草案,最终各个研究机构制定适合自身的指南。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对生物废弃物的管理遵循的框架原则[11,12],如图1 所示。

图1 说明了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的整个框架流程,具体可以分为3 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宏观层面( 见左边框图) ,表明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必须遵守国家、地区、州内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技术导则; 第二层面为中观层面( 中间框图) ,要求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的具体责任单位以及管理框架制定机构的责任与义务; 第三层面为微观层面( 右边框图) ,表明了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的整体流程,以及美国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框架应当包含的具体步骤。在整个框架流程上,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应用规范等可以对中观层面的管理框架进行指导,中观层面的管理框架必须服从于宏观层面的应用规范和技术导则; 中观层面的管理框架应当包含微观层面的具体流程,而微观层面的具体流程也应当遵守中观层面的管理框架。整个框架流程层次分明,共同构成了美国生物废弃物处理的完整链条。

3 欧盟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体系

3. 1 欧盟生物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指令

欧盟对废弃物的处理,采取的方式与美国不同,主要通过专门的废物指令以及废物标准来进行规范。欧盟指令( Directives) 是欧盟为协调各成员国现行法律的不一致而制定的法律要求。各成员国政府有责任将本国的法律与指令取得协调一致,与指令有冲突的现行国家法律都应撤销。欧盟指令相当于欧盟内国家的立法文件,具有法律属性,具体见表3 所示。

表3 包括了7 个废物相关指令,对欧盟生物废弃物处理的不同部分进行了规范。在这些指令中,91 /689 / EEC 《危险废物指令》( 1991) 、2008 /1 / EC 《综合污染预防和控制指令》( 2008) 、1999 /31 /EC 《废弃物填埋指令》( 1999) 、2000 /76 /EC 《废弃物焚烧指令》( 2000) 等法律法规以及 《2008 /98 /EC废弃物框架指令》 ( 2008) 等5 个指令奠定了欧盟废弃物管理的基础[13]。整体上来说,欧盟的7 个废弃物处理指令覆盖比较全面,各个指令之间互相支撑。

3. 2 欧盟生物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指令与标准

欧盟标准又称为欧盟协调标准,是指由欧洲标准委员会( CEN)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 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 ETSI) 根据欧盟委员会与各成员国商议后发布的命令制定并批准实施的欧洲标准。简单来说,欧盟指令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而欧洲标准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具体如表4 所示。

表4 中包含了6 个生物废弃物处理标准,其中,91 /689 / EEC 《危险废物指令》 和2001 /118 / EC 《废物/ 危险废物名录》 ( 2000 /532 / EC的修订版) 中规定了危险废弃物的鉴别; 84 /449 /EEC 《关于危险物质分类、包装、标识的规定》 ( 修订版) 附件中规定了一些种类危险特性的检测方法; EN 12740: 1999 《生物技术- 研究、开发和分析实验室- 废物处理、灭活和检验指南》针对生物技术实验室活动和处理中产生的含有机体的废物的处理、灭活和检验方法的指导。2000 /54 / EC 《生物工作人员保护指令》 旨在保护在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其中,EN 12740: 1999 标准最为具体,包含了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所有方面。

3. 3 欧盟危害性生物废弃物处理体系

欧洲标准委员会于1999 年6 月14 日批准实施《EN 12740∶ 1999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分析实验室—废物处理、灭活和检验指南》 ( 以下简称指南)是欧盟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针对生物废弃物处理专门制定的标准。在该标准中,详细列出了废物处理的关键步骤以及必要工具。该标准包含了以下章节: 范围、标准化引用、定义、废物管理、废物分离、废物容器、废物收集、废物存储、处理方法的选择、处置方式、废物处理方法的试验和验证、风险管理。该标准详细介绍了废物处理的整个流程链,以及流程链上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具体如图2 所示。

欧盟生物废弃物处理标准具有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时该标准涉及到废物分离、储存、处理等所有过程,形成了生物废物处理的一条较为完整的数据流程链条。在废物分离到废物处理处置以及废物处理方法的试验和验证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从图2 的流程架构可以看出,整个处理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同时又完整地覆盖了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所有步骤。

4 欧美生物废弃物处理规范的对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和欧洲在生物废弃物的处理制度上存在共同点,同时也存在差异,具体如图3 所示。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美国生物废弃物相关的法律和欧盟生物废弃物相关的法律都起源于20 世纪70年代,时间上大体相当,说明美国和欧盟在同一时期阶段开始重视生物废弃物的处理。

从规范的形式上看,欧洲通过统一的指令和标准进行规范; 而美国首先在宏观方面通过法律予以规范,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却不做统一要求,让各个大学或研究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形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规章。

从具体流程上看,美国生物废弃物处理在具体步骤上( 如图1) 和欧盟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流程( 如图2) 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包含了废弃物分离、废物容易、废物储存、废物处理以及风险管理。说明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其废物处理的基本流程、操作步骤以及相关预防安排基本都是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

从规范的统一性来看,虽然美国和欧盟都有着生物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 指令) 和规章制度( 标准) ,但是美国没有专门针对性的标准,只是各个研究机构通过制定了适合自身的管理规范,而没有美国各研究机构必须遵守的统一标准,在可操作性上更加注重差异性; 而欧盟的EN 12740: 1999 等生物废弃物处理标准却是整个欧盟必须遵守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普适性。

5 欧美生物废弃物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和欧盟在生物废弃物处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于我国而言,单独采用或者模仿任何一者都是不适用的,我国应按照自身的技术条件、资源配置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参考和借鉴美国和欧盟制度的优势,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制度规范。

欧盟制度规范的特点是整个欧盟地区都必须采用,同时也有很好的成功案例,特别是欧盟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便于学习和直接采用,可以较快地推广应用,适用于我国对生物废弃物处理的急迫需要。美国制度规范的特点在于其只规定大的框架,而对具体的操作则交给各个研究机构自行制定。该机制的好处在于,每个研究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的制度规范,充分尊重各个机构的特点。美国一些法律制度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如危险废弃物的运输相关法律仍然值得我国学习; 同时美国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废弃物处理指南对于我国相关机构也具有参考性价值。

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 篇7

生物柴油是一种以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为主成分的燃料, 是石化柴油的可靠替代品。由于近年来石化柴油价格的飙升以及世界各国对生物柴油政策上的扶持, 生物柴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随着生物柴油使用量的不断上升, 如何保证其燃料性能和质量已经成为促进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效率、运转情况和寿命。显然, 制定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合理有效的质量标准, 是每个国家生物柴油行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的GB/T 20828、欧盟的EN 14214和美国的ASTM D 6751三个生物柴油标准中的燃料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测定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并对生物柴油质量标准的未来作了展望。

2 生物柴油燃料性能指标比较研究与讨论

生物柴油比较重要的燃料性能指标包括:

(1) 作业性能:密度、运动粘度、闭杯闪点、浊点、冷滤点、腐蚀性、润滑性和十六烷值等;

(2) 贮藏性能:主要是氧化稳定性。

我国对生物柴油产品密度的要求 (20℃下820~900 kg/m3) 与欧盟的 (15℃下860~900 kg/m3) 相似, 而美国未给出明确限制。运动粘度 (40℃) 方面, 我国的要求与美国一致, 均为1.9~6.0 mm2/s, 而欧盟要求为3.5~5.0 m m2/s, 可以看出欧盟规定的运动粘度范围较窄。生物柴油产品密度和运动粘度的限制对于制备原料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限制, 如某些动物油脂由于原料粘度较高, 制得的生物柴油产品粘度也较高, 则不适合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对运动粘度进行较严格的限制是有必要的, 因为如果粘度太高, 生物柴油会在发动机中沉积下来。在闭杯闪点方面, 三个国家的标准近似, 分别为:我国≥130℃、欧盟≥120℃、美国≥100℃。在这个指标上, 我国的要求是最高的。

生物柴油的低温作业性能通常是由三个性能指标决定的:浊点、倾点和冷滤点。对于浊点, 我国和欧盟均未作要求, 而美国仅要求进行降温试验并提交观察报告。倾点在这三个标准中均未作明确限制, 但欧盟有一个EN 14213标准, 其中提到倾点不得高于0℃。不过这个标准是针对用于加热/取暖目的的生物柴油制定的, 故在此不讨论。冷滤点是指在标准试验条件下, 令生物柴油燃料通过专用过滤器的同时开始降温, 流量开始低于20m L/min时的温度。冷滤点是衡量低温作业性能的重要指标, 能够反映生物柴油的实际使用性能, 它最接近生物柴油的实际最低使用温度。美国对冷滤点并未明确限制, 但提供了测定方法 (ASTM D 5949) ;我国要求用冷滤点测定仪进行试验并提供报告;欧盟的这一指标比较完善, 给出了随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的限制指标 (例如, 在温带气候下, 冷滤点范围应在-20℃~5℃) 。美国标准中还给出了另一个低温作业指标:低温流动测试 (low-temperature flow test) 参数, 这个参数不大被人们接受, 也不常用。

腐蚀性通过铜片腐蚀测试来评价, 该法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指定规格的铜片浸入生物柴油燃料中, 经过指定时间后, 通过观察被腐蚀的铜片失去光泽的程度, 对腐蚀程度进行分级, 从而评价生物柴油燃料的腐蚀性。我国和欧盟的要求都是腐蚀情况≤1级, 而美国的要求是腐蚀情况≤3级即可。

润滑性能对发动机的运转和寿命至关重要。燃料润滑性能的测定是在60℃下用一种高频往复运动设备实现的:一个球和一个底盘浸在燃料中, 以50HZ的频率相互摩擦75m i n, 得到一条磨痕。最后测量磨痕的最大长度, 就代表试样的润滑性。若磨痕较短, 说明燃料的润滑性能好。反之说明润滑性能差。由于生物柴油具有出色的润滑性, 所以各国标准并未对其润滑性能作出限制。例如, 不加润滑剂的超低硫柴油测试磨痕长度为551μm, 而由大豆油制得的生物柴油的测试磨痕长度仅为162μm。实际上生物柴油可以用作超低硫柴油的良好润滑剂。

十六烷值是生物柴油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关系到生物柴油注入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内之后的点火延迟时间。一般来说, 点火延迟时间越短, 燃料着火的倾向越大, 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我国和欧盟对生物柴油燃料十六烷值的限制值相似:我国要求不低于49, 欧盟要求不低于51。美国的要求略低:不低于40。

必须指出, 石化柴油中的十六烷指数 (按照经验公式用柴油的密度和中沸点求出的表示其着火性能的另一种量度, 用来估计十六烷值) 对于生物柴油不适用。这是因为石化柴油的十六烷指数是用于中间馏分类燃料 (如超低硫柴油) 的, 由密度和沸程计算而得。但是生物柴油与石油柴油的馏出性质有很大不同, 这会导致用于计算十六烷指数的公式无法使用。各种文献中包括很多计算生物柴油十六烷指数的算例, 这些算例的结果值得怀疑。

氧化稳定性是影响生物柴油贮藏性能的最重要指标。生物柴油中含有带C=C键的不饱和脂肪酸酯如亚油酸酯、亚麻酸酯等, 它们的烯丙位特别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是测定其稳定性指数 (OSI, Oil stability index) , 以此作为衡量标准。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 (一般为110℃) , 使其沸腾, 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就从容器运移出来, 被转至蒸馏水中。连续记录测量溶液的电导率, 得到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氧化曲线。其拐点对应的诱导时间就是稳定性指数。我国和欧盟对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的要求都是≥6.0h, 而美国只给出了测定方法而未作明确限制。曾有一些学者认为该法的测量温度过高, 未能反映实际的使用条件;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由于EN 14214中包括了氧化稳定性这一指标, 先前用来衡量生物柴油不饱和度的“碘值”指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 结语

由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初始原料不同, 生产工艺不同, 后续处理方式不同, 各种生物柴油产品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各项燃料性能指标经常能够反映出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副组分及杂质的情况。生物柴油产业的兴起时间不长, 其质量标准尚不完善, 很多指标都是照搬石化柴油的, 也有很多指标的设置值得商榷。因此, 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和研讨。总体而言, 目前中国、美国、欧盟的生物柴油标准中, 欧盟的标准最为严格细致, 不仅在量化指标上要求比较严, 而且为生物柴油制定了很多专门的标准。例如, 除了用于发动机中生物柴油的EN 14214标准之外, 专门针对加热/取暖用生物柴油制定了一个EN14213标准。这体现了质量与标准的专门化和精细化, 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生物柴油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石油石化业界来说既是挑战, 更是机遇。可以预见,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认识的深化, 生物柴油质量标准必将愈加完善与合理, 为生物柴油行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摘要:生物柴油是石化柴油的可靠替代品, 燃料性能指标对生物柴油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的GB/T20828、欧盟的EN14214和美国的ASTMD6751三个生物柴油标准中的燃料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测定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并对生物柴油质量标准的未来作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柴油,燃料性能,标准

参考文献

[1]Automotive fuels-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AME) for diesel engines-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includes Amendment A1:2009) [S].EN14214

[2]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Biodiesel Fuel Blend Stock (B100) for Middle Distillate Fuels[S].ASTM D6751-2002

[3]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 (BD100) [S].GB/T20828

上一篇:地理思维下一篇:道岔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