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处理

2024-08-25

地面处理(精选十篇)

地面处理 篇1

面对突出的返潮问题, 在住宅的设计与施工时, 建筑师与建造师如何消除“返潮”, 给首层住户提供干燥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 返潮的原因

1.1 地下毛细水上升

地面垫层下地基土壤中的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 以及汽态水向上渗透, 使地面材料潮湿, 并随之恶化整个房间的湿度情况。这种情况常年发生, 较难处理, 还有室外的排水不畅、房间的通风不好等。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层多属粘土和亚粘土。粘土毛细孔水位上升高度可达2—2.5 m, 亚粘土则达1—1.3 m。当采用密实性差的建筑材料做室内地面时, 会增加毛细作用, 地面返潮严重。

毛细水是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细孔隙 (毛细管) 中的自由水, 一般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地下水沿着不规则的毛细孔上升, 形成毛细水上升带。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主要受孔隙大小的影响。当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 孔隙较大, 一般无毛细现象;而极细小的孔隙, 土粒周围有可能被结合水充满, 亦无毛细现象。毛细水主要存在于直径为0.002~0.5 mm的孔隙 (毛细管) 中。

根据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公式:h=0.298·e·1/ (ηds)

式中:e—土的孔隙比;

ds—土的有效粒径;

η—性状系数, 与土的颗粒性状有关。

试验表明, 毛细水的上升高度, 在细砂中可超过35~50 cm;在均匀粉砂中可以超过6 0 c m;在粉土中的上升高度可超过1 m;在粘性土中的上长高度可大于10 m。由于砂土、粉土、粉质粘土中毛细水含量较大, 当毛细水上升到地表, 便产生首层地面“返潮”。

1.2 空气湿度大

下雨时, 特别是雨季, 湿度骤然增加;滨海 (河、湖) 建筑, 受海 (河、湖) 风的影响, 空气的湿度亦较大。当温度较高的潮湿空气 (相对湿度在9 0%以上) 遇到温度较低而又光滑不吸水的地面时, 易在地面表面产生凝结水 (一般温度在2℃左右时即会产生) 。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梅雨季节, 雨水多, 气温高, 湿度大。一旦气候转晴干燥, 返潮现象即可消除。

1.3 地面太光滑易吸水

光滑地面, 特别是采用釉面砖 (板材) 作地面时, 因地面与室内的温差大而使空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液态水, 即“返潮”。

2. 地面返潮处理方案

住宅的返潮处理有主动防潮和被动防潮。主动防潮是在设计之时, 切断造成“返潮”的水源, 使水汽不进入室内。被动防潮是指水汽已进入室内之后, 采取措施使室内水份减少。主动防潮优于被动防潮, 应以主动防潮为主, 被动防潮为辅。

2.1 主动防潮

在设计时, 应考虑致潮因素, 采取防潮措施, 这种方法称为主动防潮。主要有以下三点。

2.1.1 提高室内地坪的标高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 计算出毛细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内地坪标高, 使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达不到室内地面。毛细水上升带的顶面至室内地坪不宜小于50 c m。

2.1.2 设置阻水层, 防止毛细水上升到地面

采用聚乙烯薄膜防潮处理的地面可消除“返潮”。聚乙烯薄膜在混凝土与水泥浆的保护下不易破坏和老化, 且施工方法简单, 造价低, 材料来源充足, 防潮效果好, 可在住宅底层使用。具体做法是:地面夯实后, 做150 mm厚的碎石灌浆层, 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铺聚乙烯薄膜2道 (第二道与第一道压缝铺放) 。注意在找平层未硬时铺放, 切记不要弄破薄膜。铺完后, 浇筑35 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 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 随拍打随抹。严防锐器插捣, 以免造成薄膜破损。最后抹5 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如图1。

2.1.3 用烧结灰砂砖做地面

近年来, 用火力发电厂的废碴作原料烧制的灰砂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砖的特点是质轻, 吸水性能好。因此, 除用作隔墙外, 还可以用来作地面的防水材料。地面的做法是:做150 mm厚的碎石灌浆层, 用20 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铺2至3皮烧结灰砂砖;铺完后, 浇筑35 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 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 随拍打随抹。最后抹5 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

2.2 被动防潮

一般来说, 主动防潮是有效的, 但是也有不成功的时候。此时, 可采用“事后诸葛亮”的办法, 即被动防潮。

2.2.1 生石灰是一种良好的干燥剂

多雨返潮季节, 可将10 kg生石灰放入木箱或纸箱内, 加盖后放于床下或屋角。若天气十分潮湿则可打开盖子, 并适当关闭门窗。

2.2.2 晒干的木炭也有一定的吸湿能力

把一筐木炭放在屋角, 关闭门窗, 可达到防潮的目的。

2.2.3 使用吸湿器防潮

现在家电行业推出种类繁多的吸湿器, 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燃眉之急。

3. 加强对返潮地面的监控

水泥砂浆地面有很多优点, 广泛用于住宅地面。但处理不好, 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应严格按图纸施工, 严把施工质量关, 高度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

3.1 重视素土填层的施工质量

这是地面防潮的第—道防线。防潮地面的填土应采用粘 (黄) 土夯填, 有条件时, 可采用3∶7或2∶8灰土夯填。不宜用建筑垃圾夯填, 填土应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以2 0 m m为宜。防潮地面的填土, 不应采用松填浸水法施工, 以免增大地基土的含水量。

3.2 确保防潮层的施工质量

3.2.1 检查

先检查地面是否有裂缝, 裂缝是地下水向上渗透的主要通道。水泥砂浆或整浇的混凝土地面, 一般宽度0.0 5 m m以上的裂缝均为可见裂缝。有规则裂缝通常是沿房间纵向或横向出现的, 是材料收缩龟裂形成的。再检查地面是否有空鼓现象, 检查方法可用一木棍沿着地面轻轻垂直敲击, 所敲击的响声有空响, 该处即有空鼓。

3.2.2 裂缝、空鼓的处理

对于有规则的裂缝, 应凿成“V”形缝, 将缝内清理干净后, 用沥清油膏进行封闭。如能用火焰烘烤, 使裂缝处充分干燥, 效果更佳, 一般发丝裂缝, 作大面积封闭。对有空鼓的地方, 应将面层敲掉, 将垫层部份凿毛, 在垫层上刷一道水泥浆, 随即用与面层相同的材料修补平整。

3.2.3 防潮处理

对裂缝和空鼓局部处理完后, 应对面层进行全面防潮封闭处理。处理的原则是阻塞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毛细管渗水通道。一般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或防水剂的作法。涂刷前, 先将面层凿毛, 清扫干净, 涂刷二度防水涂料。第一道涂刷时应用力, 使其深入毛细孔内。待第一道涂料实干后 (一般2 4小时左右) 再涂刷第二遍, 这样形成整体防水涂膜。在地面与墙面转角处, 涂料应刷至墙面踢脚板高度。

在对原地面进行防潮处理后, 再作新面层。新面层材料的选取应考虑选用强度高、耐磨、有一定防潮能力、易于清洗、实用美观的地面材料, 亦可用水泥砂浆作面层。

3.3 重视细部施工

应注意地面防潮同墙基防潮结合考虑。墙基应设防水砂浆防潮层, 与地面接触的内墙面, 亦应作防水砂浆抹面高度2 0 m m。防潮地面的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 0 0 m m, 室外应设有散水坡, 以及时排除雨雪积水, 防止渗入室内, 加大地基含水量。

3.4 架空地面的施工要求

对于架空地面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应夯实, 尽量减少潮气向板下空间渗透。

(2) 架空板下应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因为架空板下的地基土虽经夯实, 仍会不断有潮气向上渗透淤积, 并向板内渗透。可设通风洞, 这对地面干燥是极为有利的。

(3) 搁置架空板的地垅墙应用水泥砂浆砌筑, 顶面应抹一层防水砂浆层。

(4) 重视架空板的拼缝质量, 架空板的拼缝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 若处理不当, 板下潮气将从此乘虚而人。铺板时, 板间应留有一定的缝隙。嵌缝前, 应认真清扫干净, 并予湿润。嵌缝时, 用细石混凝土仔细嵌实, 当板较厚时, 应分层嵌实。并应认真养护, 达到强度后方能正常使用。

(5) 有条件时, 铺板前应在板底刷一道热沥青, 堵塞板底毛细孔, 能有效地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

总之, 建筑物防潮关系到住户的家庭环境与健康。面对住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返潮现象, 设计师应根据场地、造价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方法。建造师应精心施工, 确保防潮工程质量。只有做好防潮工作, 才真正体现了设计师与建造师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沈显超.建筑围护结构防潮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楼地面渗水处理措施 篇2

 7.4.4.1原因分析:

(1)有水房间地面防水层做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2)管根、柱根等其它部位防水处理的不好,有渗漏现象。 7.4.4.2防治措施:

(1)给、排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给、排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粗糙度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粗糙度处理、涂刷加胶水泥砂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 4 h蓄水试验。(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做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2%,地漏口要比相邻地一面低5mm。(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 O~3 0m m。

(7)凡穿越楼地面的管道应安装20mm的套管。其根部应预留2Omm×2Omm的凹槽,槽内以及穿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应用弹塑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8)烟道根部向上30O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地面处理 篇3

【关键词】水泥砂浆地面;混凝土;水泥;裂缝

在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中,大多数工程在施工建设中都需要做水泥砂浆地面,这使得地面工程的抹灰量大大的增加,同时给地面工程施工带来了新要求。在过去几年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办公楼、住宅楼工程的地面都是以抹灰施工为主的,但是在其竣工之后不久便出现起砂、空鼓、裂缝,甚至是引起表层脱落,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在工程项目中,为了提高水泥地面的施工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其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一、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地面空鼓

地面空鼓是水泥地面施工中最为突出的质量通病之一,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地面面层敲击发出空声,是因为面层与基层没有得到有效结合而出现的。

2、地面裂缝

裂缝是引发地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工的过程中常见的地面裂缝主要是一些不规则的裂缝结构,这些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l)因为施工技术的不合理,使得楼板长度方向产生了裂缝。这些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底板浇筑不合理、底板的清理不够科学、混凝土与楼板之间存在着裂缝。(2)顺楼板支座搁置方向裂缝。这种裂缝的出现是因为预制楼板受到荷载挤压之后产生了挠度,其中跨中挠度最大,从而使得板块形成上翘现象,进而引发了裂缝裂缝。(3)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在施工的过程中水泥选择不够合理、科学是引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预计标准,这就容易赞哦啊成水泥在硬化,凝结的过程发生变动,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硬性到机构的收缩裂缝现象和隐患。

3、地面起砂

地面起砂主要体现在地面结构不平整、不光滑,地面出现了一些水泥和砂子的粉末。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因为:(l)材料选择达不到设计标准,水泥标号、品种以及规格选择都无法满足当今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时有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更是采用了受潮、过期的水泥,这是引发地面起砂问题的根本原因。(2)拌合物稠度过大,使得在工程中骨料沉淀和析水问题较为严重,同时也会降低面层的砂浆强度,甚至是影响到结构的耐磨程度和养护程度。(3)工序安排不当,使得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这也是引起地面面层的平整性和耐磨性不佳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的处理和总结。

二、怎样做好水泥砂浆地面

怎么样才能做好水泥砂浆地面,这一问题是当今工程建设领域认识研究的焦点话题,也是整个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好工程设计标准、严格完善施工控制流程、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将施工问题从源头杜绝,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施工:

1、面层施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基层处理工作,对基层表面存在的杂物、污物都需要及时的清理,并且对于那些表面干燥的基层还需要及时的洒水,并对洒水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分析。

2、楼板施工

楼板安装时座浆、安实、搁平,地面面层应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再施工,遇有楼板安装不平或基层表面严重不平时,先做一层厚约3厘米的细石砼找平层,设计上要尽量使房屋基础均匀下沉,避免因地面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对面积较大或楼面荷重分布不均匀的房间,可在加厚的找平层内加设一层钢筋罔片,对防止裂缝效果很好。20m2以上的大房间地面应分格。

3、应重视嵌缝质量

预制楼板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嵌缝,其操作程序为:清理板缝杂物,用清水冲洗板缝,略干后刷索水泥浆一道,用0.5水灰比的1:2.5水泥砂浆灌20-30mm,捣实后再用200#细石砼浇至离析面10mm处,捣实压平,然后进行养护。嵌缝时留缝深10mm,是为增加找平层与预制楼板的粘结力。

4、裂缝处理

板缝中暗敷电线管时,应将板缝当放大,板底托起模板,使电线管包裹于嵌缝砂浆及砼中。不要将管子嵌在缝中,使嵌缝砂浆或砼只能嵌固于管子上面,管子下面形成缝隙,不能共同负荷,容易发生嵌缝错动而产生裂缝。电线管不准暗埋板面上的基层中。

5、操作方法

(1)地面面层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5℃,抹灰前先在基层上涂刷素水泥浆一道,要涂刷均匀,素水泥浆和铺设面层紧密结合,做到随刷随铺。铺设水泥砂浆面层时,先以木靠尺板隔成条形区段,并用该靠尺板做力抹灰厚度标准,抹灰厚度不应大于35mm,然后将搅拌好的砂浆铺在木板隔成的条形区段内,先用靠尺刮平,再用木板子拍实抹平。

(2)水泥地面压光一般不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逆行,先用木抹子由边向中搓平,然后用钢抹子收压抹光,使表面材料均匀、紧密、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在初凝前完成,待抹面脚踩不下窝时,人要脚踏木板,用铁抹子拍实抹平压出水光。第三遍压光要在终凝前完成,太早了,压不实容易起泡,太晚了压不出光来而且会破坏地面砂浆的内部结构,当脚踩略有脚印时,钢抹子用力压,消除抹子纹,闭塞毛细孔,全面压光。压光应及时,收压时不准加水,防止造成灰砂分离、起灰、露砂。

(3)表面压光时有浮离不分浮上来时,不得撒于水泥面。可适量撒一些干拌水泥砂子搅合物,铺于其上用靠尺刮平,厚约2.3mm,如水分不足时可用喷壶洒水润湿,先用木抹了均匀搓打到反出浆来,然后再用铁抹子压光。养护,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浞进行养护,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并用草带,锯末覆盖后洒水润湿养护。使用普通硅骏盐水泥的水泥砂浆地面,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养护时间不少于10昼夜。避免过早上人,要确保地面7-10昼夜的养护期,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防止地面早期受冻,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以防止地面早期受冻。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施工管理,要严格按照技术措施布操作规程,对垫层、嵌缝、找平层清理情况进行分次检查验收,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分清个人责任,对操作情况也同时作出记录,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爱文.如何处理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探究 篇4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信息化,数据处理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信息等提供重要的依据。而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自动站地面观测数据处理更是气象观测的核心内容, 因此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对于提高地面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气象预报提供准确信息具有重大的意义。

1 A文件的审核疑误信息处理

1.1 A文件的计算机审核疑误信息处理

通常计算机审核数据主要是对数据的格式、记录进行审核, 对不合理、矛盾、记录不正常的数据提出疑误信息, 审核与修改, 成为准确的数据文件。

(1) 文件正点缺测疑误信息处理:根据气象测报的有关规定可知, 正点数据缺测的情况下, 可以有用正点前后10min内接近正点的数据记录来代替正点数据。首先如果正点前10min中内记录的有观测数据, 就作为正点的数据最好记录[1];如果缺测了正点前10min的数据, 就用正点后10min的数据代替。或者出现存在分钟数据缺测的情况, 可以采用人工进行补测或平行观测数据来替代正点数据。在人工观测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还可以对缺测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进行内插, 风、降水除外, 补齐缺测的正点数据。

(2) 台站参数疑误信息处理:作为计算机数据格式的审核, 主要是针对A文件的台站参数数据进行的。台站参数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文件的首部参数数据同台站参数数据表不一致, 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处理, 必须完成几项工作。首先要对文件的首部参数数据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为整月数据都存在缺测情况。而作为台站参数数据, 对于冻土观测进行了规定, 使得二者数据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矛盾出现原因进行深究就会发现, 将次月进行冻土观测的数据B文件转换成了A文件, 可是台站参数却并未对冻土项目进行观测, 因此出现矛盾导致数据不一致。要解决这类问题, 应当认真检查台站参数, 勾选工作项目, 当然在进行文件数据转换时也要格外关注任务要求, 确保台站参数的准确性。

(3) 时间不相符疑误信息处理:在进行疑误信息检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日期不相符的情况, 例如原文件上的日期为2012/06/25, 在记录数据上却显示为2012/06/24[2], 这些细小的数据错误极有可能会对整个气象测报数据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及时进行改正, 同时也必须对观测记录人员进项严格要求, 保持数据的一致正确性。

(4) 降水量与降水现象不一致疑误信息处理:在A文件中存在的降水量数据问题主要是出现降水野值,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来自于观测传感器翻斗滞后或者浓雾等湿度很大的天气。解决办法首先进行判断是否属于有效降水量, 不属于降水的一律予以删除;是降水量, 对降水量滞后进行准确判定, 如果滞后时间大于2h就要及时删除这一数据, 反之就应当将降水量进行累加到降水停止的最后一分钟。在冬季, 固态降水降而不化, 对雨量筒加盖, 这期间的降水量按缺测处理, 并在备注栏进行备注。

1.2 A文件的人工审核疑误信息处理

(1) 云、天气现象的记录数据分析及审核要点:从A文件人工审核疑误信息发现数据中有几处常见错误。一是关于云的记录有云量错误、云状与其他气象情况不相匹配;二是对于天气现象中雷、雨、雾、雪的记录错误或矛盾等错误[3]。其实对于这些错误, 可以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是云的观测记录。对于云的记录要充分熟悉了解云的定义、成因、特点及常伴的天气现象等基础知识, 还要随时关注云状的分布、演变及与雷、雨、雪等天气现象配合是否相符, 这样才能做好对于云的观测记录。

(2) 质量控制码疑误信息处理: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的规定, 气象质量的控制码主要采用3位整数来代替, 国家级、省级、台站级分别由个位、十位、百位来区分[4]。而0代表正确数据, 9表示未作质量控制, 在气象竞赛中009表示台站与省级的质量数据是正确的, 而国家级的还未作质量控制。

2 J文件的审核疑误信息处理

2.1 分钟数据缺测的疑误信息处理

对J文件审核时, 根据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定来处理J文件的疑误信息。例如系统中显示数据信息是5日20:00气温缺测, 在A文件中的正点数据是14.4℃, 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 自动站的小时正点数据与分钟数据存在差异出入时, 确认分钟数据有问题时, 采用正点值数据来代替错误数据或者分钟数据也可缺测。因此, 可用正点数据14.4℃代替20:00的分钟数据。

2.2 分钟数据异常跳变值的疑误信息处理

计算机审核的J文件从数据上显示出, 分钟间所得数据差异大, 如图1得知2 5日9:5 9本站测试气压为1 0 1 7 7 P a, 1 0:0 0气压为10197Pa, 10:01是10177Pa, 10:00所测气压值同前一分钟与后一分钟所测数值相差2Pa, 呈现明显的数据跳变现象, 记录数据不正常。比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章, 这一数据应当使用分钟数据内插代替为10177Pa。 (如表1)

3 结语

处理疑误气象数据对于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保证观测数据的代表性、连续性、准确性, 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条疑误信息, 认真判断每一个观测数据, 为气象预报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 推进技术的改革和更新, 为气象事业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张明阳.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J].内蒙古: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22) :57.

[2]宋文英, 吴明江, 孙华.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J].北京:气象科技, 2011, 39 (5) :666-669.

[3]黄宝峰.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J].北京:农业现象, 2012 (27) :78-79.

地面起砂的处理方法 篇5

(1)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将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坚硬的表面。也可以用

纯水泥浆罩面的方法进行修补,其操作顺序是:清理基层→充分冲洗湿润→铺设纯水泥浆(或撒干水泥面)1~2mm→压光2~3遍→养护。如表面不光滑,还可水磨一遍。(2)大面积起砂,可用107胶水泥浆修补,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用钢丝刷将起砂部分的浮砂清除掉,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地面如有裂缝或明显的凹痕时,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107胶制成的腻子嵌补。2)用107胶加水(约一倍水)搅拌均匀后,涂刷地面表面,以增强107胶水泥浆与面层的粘结

力。

3)107胶水泥浆应分层涂抹,每层涂抹约0.5mm厚为宜,一般应涂抹3~4遍,总厚度为2mm

左右。底层胶浆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胶:水=1:0.25:0.35(如掺入水泥用量的3~4%的

矿物颜料,则可做成彩色107胶水泥浆地面),搅拌均匀后涂抹于经过处理的地面上。操作时

可用刮板刮平,底层一般涂抹1~2遍。面层胶浆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胶:水=1:0.2:0.45(如做彩色107胶水泥浆地面时,颜色掺量同上),一般涂抹2~3遍。

4)当室内气温低于+10℃时,107胶将变稠甚至会结冻。施工时应提高室温,使其自然融化

后再行配制,不宜直接用火烤加温或加热水的方法解冻。107胶水泥浆不宜在低温下施工。

5)107胶掺入水泥(砂)浆后,有缓凝和降低强度的作用。试验证明,随着107胶掺量的增多,水泥(砂)浆的粘结力也增加,但强度则逐渐下降。107胶的合理掺量应控制在水泥重量的20%

左右。另外,结块的水泥和颜料不得使用。6)涂抹后按照水泥地面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2~3d后,用细砂轮或油石轻轻将抹痕磨去,然后上蜡一遍,即可使用。

(3)对于严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作翻修处理,将面层全部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冲

洗干净。铺设面层前,凿毛的表面应保持湿润,并刷一度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的107胶),以增强其粘结力,然后用1:2水泥砂浆另铺设一层面层,严格做到随刷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分析 篇6

随着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大规模普及, 气象观测的数据来源越来越方便, 但也带来了一些观测资料质量上的问题。气象观测点所处的环境、气象观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观测人员的资料处理能力是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3个主要因素, 如何在这3个关键的控制点上来寻求突破, 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已经成为气象工作中面临的1个主要问题, 对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涉及到的内容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地面气象站的基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传输, 主要包括地面观测月资料的编制、观测软件在资料处理中的运用以及人机结合对观测资料进行预审等方面。一些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处理还包括基础台账自动气象数据日监控和预审、多线程实时气象资料处理、不定时系统自动气象资料处理和台账基础参数的录入与审核等内容。

2 影响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因素

2.1 地面气象站的技术水平

在气象观测中, 地面的自动气象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对观测资料的质量影响也最大。因此, 地面气象站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地面气象站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算法要求。功能要求是要求气象观测站能够满足气象观测的需要;性能要求涉及到了很多方面, 包括物理、电气、环境等方面;算法要求是要求将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气象资料来转化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气象资料的方法。

2.2 站址的选择以及自动气象站的选择

气象观测站台的选择对于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小气象观测站对观测资料的影响, 需对站址和自动气象站进行慎重选择。站址的选择应当考虑到观测资料的需要, 而自动气象站的安装对于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要对自动气象站进行严格的技术监测。

2.3 自动气象站网络运行性能的影响

一般来说, 自动气象站通过网络级别上的监控来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把关。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受到网络运行性能的影响。利用网络对自动气象站的运行性能进行监控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同时, 网络性能是否良好也是影响观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措施

3.1 推进地面气象自动预报

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处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观测设备运行的情况。因此, 要集中资源来大力发展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可以把传统的人工测报的复杂观测流程大幅简化, 利用电子自动测报, 并且缩短了气象数据观测的时间跨度, 实现了观测数据的电子传输, 同时也减小了观测过程中的数据误差。此外, 目前使用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很好的人机结合, 既解决了人工观测不准确的问题, 也解决了电脑不能对观测数据进行详细的判断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2 加强台站级控制

气象观测的基础数据资料都是来源于观测站, 因此在观测站级别的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在进行观测站级别的质量控制时,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的优势, 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测。台站级别的质量控制是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部分, 因此在质量控制的设计方案中要充分重视基层的气象观测站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质量的控制和监管, 如果发现数据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3.3 分层次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在进行气象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时, 可以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和台站级3个不同的级别来进行。每个层级的部门采用不同的措施来对气象观测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 使每个层级的质量控制工作都得以有效的进行, 进而提升整体的质量控制水平。

3.4 加强对观测站仪器性能的监管

观测站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气象观测数据有效性的保证。根据经验, 气象自动观测站的仪器产生的校准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气象资料观测数据的误差, 影响了观测的质量。因此, 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观测仪器的性能检测, 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监管流程, 对仪器进行定期的保养, 减小因仪器问题产生的观测误差。

3.5 突出人机结合中人的作用

人机结合处理气象资料观测数据目前已经十分常见,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仪器自动测报数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 要进行必要的人工检查, 这就对观测站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 在日常的工作中, 要加强对观测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 探索人机结合的新模式, 突出人机结合中人的主体作用。

3.6 控制措施多元化

目前在我国, 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处理控制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 缺乏实际的经验。因此, 在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工作时要集思广益, 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上加以创新, 同时, 融合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来建立起气象观测数据的数据库, 采用多元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4 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进行气象预报的基础数据, 其质量对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 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要加强质量控制的体系建设, 利用多元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更好地为我国的气象预报以及国家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摘要:地面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帮助气象观测部门更好地开展气象工作, 同时也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最近几年来, 各省市的气象工作部门加强了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方面的研究, 力图实现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高质量的处理。本文就目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质量控制处理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介绍, 并就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处理质量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严杜娟.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2 (12) :120.

[2]叶兴荣.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3 (06) :184+186.

[3]任芝花, 熊安元.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业务系统的研制[J].气象, 2007 (01) :19-24.

[4]任芝花, 熊安元, 邹凤玲.中国地面月气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4) :516-523.

[5]祝铭, 徐正芬, 王法清.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11) :197-199.

地面气象测报常见错误分析及处理 篇7

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现错情的影响因素

1.1 地面测报员对新技术掌握不到位

随着气象观测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的投入,业务人员的原有工作能力已经很难完全胜任测报工作,然而在较短时间内一些年龄结构偏大的人员还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技巧,难以适应地面测报改革调整后的测报工作[1]。再加上基层台站缺少激励机制,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培训少,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一部分老测报员工对新知识和技能接受能力低,不规范操作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测报质量。

1.2 地面测报制度不完善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以及新型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后,原有的地面测报工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形式,需要台站按照新的业务工作调整工作制度,而且新建立的地面测报工作还存在着不完善现象,缺乏监督管理方面措施,沟通和协调不足,一部分测报人员不能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等现象,甚至个别测报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违观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导致设备故障和观测失误,使得测报工作频发失误。

1.3 测报技术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

观测仪器设备是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础,现代化地面气象测报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较高,若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基层测报容易忽视观测仪器的保养和维护,致使运作过程中故障频发,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2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常见的错误分析

2.1 台站参数设置

台站使用的观测仪器参数设置错误或不完整也是影响地面观测业务工作质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需要改由人工观测时,就会导致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由于很多台站使用的数据审核库由测报业务系统默认获取,这样就极易漏审台站出现的错误数据,每个台站可制定出自己台站相应的数据审核规则库,则可避免这一错误问题的出现。

2.2 降水量记录不一致

地面气象测报自动监测到的降水量记录为“有”,观测降水时出现了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不符的问题,即存在分钟降水观测记录,却无小时降水量记录,导致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累积值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要结合实际降水情况,由人工更改小时降水量记录,完成小时降水量的质控。正点观测时,自动站观测设备可自行分析、处理相关要素数据,此时黄色显示灯亮;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处理显示绿色灯,方便分辨自动站运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2.3 长Z文件替代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如果测站夜间出现了雷电、风沙等重要天气并准确判定出天气起始时间,即可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编发处理相应天气报;当测站于整点30 min内观测到重要天气报或超出发报标准,该重要天气可与长Z文件一起编发并发布,而无需再另拍发重要天气报。整点后出现的重要天气报现象并持续超过30 min,需要再次发报重要天气报现象,应于整点前32 min内拍发[3]。

3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对策

3.1 严格执行地面观测业务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制度,根据台站业务岗位人员结构及地面测报工作现状,制定相关规范规定,严格遵守业务工作制度,值班期间做好监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判断,确定故障部位,及时采取处理,较大故障问题要立即上报上级部门请求帮助。建立健全业务人员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有效约束,确保观测业务工作规范、合理开展,提高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效益。

3.2 提高观测员整体业务素质

新型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及业务改革调整后,减轻了观测员的工作量,观测员可加强观测业务学习,熟练掌握业务规定和流程,熟练操作应用测报业务软件。日常严格遵守地面测报业务工作规章制度,做好每项工作及总结;提高观测仪器设备常见故障、错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能第一时间判断并排除常见故障[4]。此外,要建立健全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地面观测业务应急演练,保障自动站正常运行。

3.3 加强观测仪器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不要在台站业务用计算机上安装与业务无关的应用软件,更不能在上面安装使用无关的应用程序,或存储其他数据资料;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升级软件,定期升级病毒库,保证系统的安全,确保业务软件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要加强自动站、观测场、值班室雷电安全防护,每年定期进行防雷检测,杜绝防雷安全隐患[5]。

摘要:总结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常见错情及影响因素,提出严格执行地面观测业务工作制度、提高观测员整体业务素质、加强观测仪器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等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业务改革调整,常见错情,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曹威伍,丁丽丽.浅谈地面测报业务改革调整后业务工作的几点经验[EB/OL].(2015-02-01)[2016-06-01].http://www.docin.com/p-501073903.html.

[2]邵艳芳,李宪光,许东红.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台站观测质量提升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12):265-266.

[3]刘小容,罗锡浪.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广东气象,2008(6):61-62.

[4]赵娟.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86-87.

地面处理 篇8

进行油田污水地面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利用的重要性

如果含油污水不合理处理回注和排放不仅使油田地面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影响油田安全生产, 因此必须合理的处理利用含油污水。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的进行到来两大问题, 一是注入水的水源问题, 人们希望得到能量大而稳定的水源, 油田注水开发初期注水水源是通过开采浅层地下水或地表水来解决, 过量开采清水会引起局部底层水位下降, 影响生态环境;二是原油含水量不断上升, 含油污水量越来越大, 污水的排放和处理是个大问题, 大量含油污水不合理排放会引起受纳水体的潜移性侵害, 污染生态环境, 在生产实践中, 人们认识到油田污水回注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正确途径。

2、腐蚀防护与环境保护

众所周知, 水对金属设备和管道会产生严重的腐蚀, 油田含油污水由于矿化度高, 有溶解不同程度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溶解氧, 这样的污水回收处理和回注地层会对处理设施、回注系统产生腐蚀, 例如某油田一条钢质污水回注管线一年内腐蚀穿孔123次, 注水泵一般运行6-15天即因腐蚀被迫停产, 点蚀程度达到4毫米, 由于油田污水水质十分复杂, 污水中大量成垢盐类随着温度、压力变化, 以及因与不同水体的混合, 将出现结垢、堵塞现象, 例如, 某油田一口油井投产仅10天, 集油管就因结垢而被堵死, 先后更换6次管线, 最后被迫关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加上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又害细菌提供良好的滋生环境, 例如某南方油田注水泵, 由于细菌生长, 泵吸入口滤网出现粘膜, 使其发生堵塞, 又如, 某油田污水中含有硫酸盐还原菌达7.5×104个/ml;另一油田污水贴细菌含量则达到1.5×105个/ml, 细菌增生严重制约油田污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的正常生产。

针对我国目前地面污水处理现状, 各油田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直接外排,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另外, 针对油田污水腐蚀、结垢和细菌增生造成的危害, 应采取有力的缓蚀、阻垢和杀菌措施, 不断提高和改进油田水处理技术, 充分预防对金属设备、管道和注水系统设施产生较严重的腐蚀。

3、合理利用污水资源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 因此不少国家颇感水源不足, 解决水源短缺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石油行业注水开发油田, 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采出污水量逐渐增加, 将油田污水经处理后代替地下水进行回注是循环利用水的一种方式, 如果污水处理回注率为100%, 即不管原油含水率多高, 从油层中采出的污水和地面处理、钻井、作业过程排出的污水全部处理回注, 那么注水量中只需补充由于采油造成地层亏空的水量便可以, 这样,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清水资源和取水设施的建设费用, 而且, 使油田污水资源变废为宝, 实施可持续发展, 提高油田注水开发的总体技术经济效益。

二、油田污水处理的一般工艺

油田污水成分比较复杂, 油分含量及油在水中存在形式也不相同, 且多数情况下常与其他废水相混合, 因此单一方法处理往往效果不佳。同时, 因各种力法都有其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三种方法联合使用, 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另外, 各油田的生产方式、环境要求以及处理水的用途的不同, 使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差别较大。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 常见的一级处理有重力分离、浮选及离心分离.主要除去浮油及油湿固体;二级处理有过滤、粗粒化、化学处理等, 主要是破乳和去除分散油;深度处理有超滤、活性炭吸附、生化处理等, 主要是去除溶解油。

三、油田地面污水处理方法

1、物理法

物理处理法的重点是去除废水中的矿物质和大部分固体悬浮物、油类等。物理法主要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粗粒化、膜分离和蒸发等方法。

重力分离技术, 依靠油水比重差进行重力分离是油田废水治理的关键。从油水分离的试验结果看, 沉淀时间越长, 从水中分离浮油的效果越好。自然沉降除油罐、重力沉降罐、隔油池作为含油废水治理的基本手段, 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

2、化学法

化学法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不能单独用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一部分胶体和溶解性物质, 特别是含油废水中的乳化油。包括混凝沉淀、化学转化和中和法。

混凝沉淀法是借助混凝剂对胶体粒子的静电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使胶体粒子脱稳, 在絮凝剂的作用下, 发生絮凝沉淀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可溶性污染物。目前采用的混凝剂主要有铝盐类、铁盐类、聚丙烯酰胺 (PAM) 类、接枝淀粉类等。

3、物理化学法

油田污水物化处理法通常包括气浮法和吸附法两种。

气浮法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注入水中, 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油粒粘附, 因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 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常投加浮选剂提高浮选效果, 浮选剂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 另一方面还有吸附架桥作用, 可以使胶体粒子聚集随气泡一起上浮。

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去除废水中多种污染物。根据固体表面吸附力的不同, 吸附可分为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三种类型。

油田污水处理中采用的吸附主要是利用亲油材料来吸附水中的油。常用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 由于其吸附容量有限, 且成本高, 再生困难, 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故一般只用于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因此, 近年来开展了寻求新的吸油剂方面的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把具有吸油性的无机填充剂与交联聚合物相结合, 提高吸附容量:二是提高吸油材料的亲水性, 改善其对油的吸附性能。

4、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 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 将有毒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根据氧气的供应与否, 将生物法分成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有充分的溶解氧的情况下, 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动, 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H2O、NH3、NO3­等;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是可以在厌氧反应器中稳定的保持足够的厌氧生物菌体, 使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CH4、CO2、H2O等。

生物法较物理或化学方法成本低, 投资少, 效率高, 无二次污染, 广泛为各国所采用。油田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且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 因此,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A/O法、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BAF) 、SBR、UASB等处理油田污水。

四、总结

随着全球范围水资源短缺的加剧, 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认识的加深, 油田污水处理后回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 新型水处理药剂不断地研制开发, 先进设备不断更新, 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因此, 油田污水地面处理技术将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中平.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工程设计体会[J].西南给排水, 2008, (06) [1]曾中平.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工程设计体会[J].西南给排水, 2008, (06)

[2]邱立平, 陈京英, 刘永正, 王广伟.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及反冲洗控制研究进展[J].济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02) [2]邱立平, 陈京英, 刘永正, 王广伟.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及反冲洗控制研究进展[J].济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02)

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 篇9

我国油田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还有许多地区的油田并未开采, 其主要原因在于开采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国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石油开采技术的改进, 从而使石油资源有更好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稠油的开采难度较大, 所以我国目前对其进行开采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指导。而现阶段我国在开采稠油的过程中, 一般采用呑吐开发的方式, 致使我国每年的稠油开采量相对较少。

一、稠油呑吐开发的集输与处理

第一, 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稠油的特点, 将集输系统与注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稠油开采的优化作用。通过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 可采取具体的两种技术, 其一是稠油井单管的注汽和采集工艺, 其二是对集油进行计量的技术。

第二, 注汽系统的工艺技术。首先, 过热蒸汽呑吐的技术, 将常规锅炉换成过热的注汽锅炉, 能够有效的实现高温净化作用, 从而能够使其技术的运行更加有效。其次, 燃煤注汽的锅炉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使水质更为稳定, 不但能够满足稠油热采的生产需求, 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第三, 注汽系统中的节能技术。首先, 通过对湿蒸汽进行计量, 能够使其质量和干度都得到精确的数据。其次, 采用钠离子软化装置可以较好的起到节水的作用, 能够回收94%的水再利用。最后, 合理利用锅炉烟气的余热, 能够提高注汽锅炉2%的热效率, 这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1]。

第四, 稠油处理的技术。首先, 采用二段热化学大罐沉降脱水的处理工艺技术, 可有效提高沉降罐脱水效果。其次, 采用相变原油掺蒸汽加热的装置, 能够有效提高热效率, 减少运行成本。最后, 我国许多稠油油田的含沙量较大, 所以在开采过程中, 需要做到有效的除沙, 采用单旋流除砂-旋流子除泥的装置, 能够净化稠油中的沙子, 使稠油的原油更好。

二、SAGD的试验的成果

随着我国稠油开发的难度逐渐增加, 传统的呑吐方式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于油田增产的需要了, 所以, 国家针对某些地区的特殊情况, 采取了SAGD的实验, 通过实验, 我国稠油开采技术货得了很大的进步。

利用SAGD开发稠油, 其地面工艺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不能采用传统的地面工程配套技术进行SAGD的使用。SAGD进行地面工艺存在许多较难的问题。首先, SAGD开发成功的关键条件是高干度注汽, 其干度一定要在95%以上。其次, 开采出的稠油原油温度会比较高, 而且还会携带沙石等, 所以在进行SAGD开发时, 需要对集输设备慎重选择。最后, 稠油的油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差别较小, 所以实现脱水操作有更高难度, 并且开采的二氧化硅含量不断增加, 对后期的续水工作带去极大的不便[2]。

利用SAGD实验虽然对稠油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是我国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首先, 对于SAGD采出液的单井计量可采取两个方式, 其一是换热+质量流量计, 其二是分离器+流量计+取样器, 这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试验阶段和开发阶段。其次, 采用SAGD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 就不能选用呑吐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 因此需要更先进的配套设备以促进SAGD的开发, 例如:大口径的油井选通装置、高效换热装置等。再次, 由于SAGD采出液的脱水难度较大, 所以选择超稠油通过掺合柴油以辅助脱水的技术, 这能够使脱水效果变得更好。然后, 旋流除油装置主要是针对SAGD采出液进行处理之后仍存在污水含油量过多的问题提出的, 通过这项技术, 大大提高了水和油的分离效果。

三、稠油开发的地面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SAGD开发技术的实验, 我国在稠油开发过程中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前, 初步形成了适合SAGD开发的地面工艺技术, 但是我国在未来的稠油开发工作中, 还需不断的提高开采技术水平。

首先, 我国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一, 随着原油黏度的不断增加, 传统的呑吐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 因此, 我国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新的稠油开发技术, 例如:SAGD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第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能源消耗数量也非常多, 所以我国在进行稠油开采时, 应充分考虑到降低开采成本的问题, 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第三, 环保问题是全球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许多的努力, 所以在进行稠油开采时, 一定要对污水做好处理, 使之减缓环境的压力[3]。

其次, 我国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一, 加强对SAGD开发的地面配套设施的研究, 更好的发挥SAGD开发稠油的优势。第二, 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提高循环利用的能力, 有效的做到节水和节能。第三, 积极对稠油开发的结构进行调整, 降低稠油开发的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第四, 合理利用地区的有效能源。

结论:通过对SAGD成果的分析可知, 我国进行稠油开采采用呑吐的方式是十分正确的, 并且能够促进我国对稠油的进一步开发。稠油的开采难度相对较大, 所以对其开发的工艺技术还有待加强, 本文提出了稠油开发地面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 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在稠油开采方面的技术性改进。我国通过对稠油进行开发, 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 并且为我国经济增长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翟波, 赵海燕, 陈仙江.风城油田超稠油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1 (15) :105-106.

[2]李刚, 张春凡.辽河油田稠油蒸汽驱和SAGD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J].石油规划设计, 2013, 1 (20) :138-139.

地面处理 篇10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常见故障,维护

地面气象观测是基层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地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 为气候分析。气象信息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基层气象工作者, 必须掌握气象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维护常识, 具备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力。本文就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 几种常见小故障及解决办法

1.关于温度表液柱中断问题

温度表液柱中断是温度表常见故障之一。通常采用撞击法, 手甩法, 加热及冷却法排除故障。撞击法只要采取得当, 安全可靠。具体操作是:不论温度表液柱中断在哪个部位, 使球部位于右手掌心, 表身处于垂直向上状态, 桌面垫上一两本较厚的书本, 将左掌心向上放置书本上面。右手连同温度表球同击于左手掌心, 力度适中, 反复操作, 直到液柱中断处连接即可。手甩法力度大小难以控制, 不易达到预期目的。而加热或冷却法操作过于复杂, 一般不予采用。

2.虹吸式雨量计的不正常记录

虹吸式雨量计是连续记录液体降水的自记仪器。由于仪器本身设计问题造成的, 使用了不合规格的虹吸管, 最终造成了虹吸管与浮子室侧管的衔接不够紧密, 另外人为的原因会把油污沾进了虹吸管内壁和浮子室内, 轴承生锈, 都会引起漏水漏气, 从而影响正常的虹吸, 产生记录的不正常。因此, 在避免雨天的情况下, 定期对虹吸式雨量计进行清洗。拆洗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不要漏测雨量, 清洁浮子直杆与浮子室顶盖上的直柱上的锈蚀, 保持二者平行以减小摩擦。清洗后再调整好零点和虹吸点。在清洗完毕之后的安装中要保持节流管的畅通, 反复仔细的调整, 确保无误。所有的操作完成之后, 在原来记录的雨量纸下重新写下记录时间, 作好记录, 查看仪器是否已能够正常运行。

3.蒸发器内的水溢出或溅出

遇到夏季发生大到暴雨时, 测报员没能及时取出过多的水, 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水溅出或溢出, 致使记录失真。解决此问题的办法需另外配备一个溢出瓶, 最好用一个容纳较多的广口玻璃瓶, 瓶口密闭, 盖子中间通过试管与蒸发器连接。这样, 蒸发器溢出的水流入广口瓶内, 蒸发记录数据便不会失真。另外, 强降水落入蒸发器内也容易使器内的水溅出。遇到此种情况, 最好配备一个加高金属圈罩, 上口与蒸发器衔接好, 深度以不被大风吹掉为宜, 这样便可以使由于强降水引发的水溅出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降水停止时, 及时取掉金属圈罩, 以免影响蒸发数据的正确性。

二 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

1.百叶箱和各种温度表的清洗

1.1在清洗百叶箱前, 应该读取最高最低的温度读数, 并作好值班日记的及时记录。

1.2把百叶箱内部的仪器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百叶箱内之后, 再对百叶箱进行内部清洗。但要确保准备好的百叶箱对外界的感应是正常的。

1.3在清洗温度表时, 注意不要影响到干湿球温度标示值的变化。

1.4清洗百叶箱要迅速, 最好在正点观测后进行, 但需要注意不要选择在日极值挑选时段进行。

1.5百叶箱清洗过后, 仪器要轻拿轻放迅速置入。保证做到仪器清洗过后准备无误后归置原位。

2.检查虹吸式雨量计

2.1检查校正笔尖的零线位置, 保证在虹吸终止时, 笔尖处于自记纸的零线位置。

2.2检查仪器各部位的摩擦情况。

2.3虹吸管的位置在笔尖正好到10毫米线时开始排水。

2.4保证虹吸时虹吸管内不能出现气泡。

2.5虹吸时笔尖下降所划出的线与自记纸上的时间线吻合。

3.对大型蒸发器定期清洗

蒸发器内水质的变化, 水面杂草飞虫等悬浮物都会造成数据影响。按照要求及时地更换器内的水, 保持洁净, 发现仪器壁上的青苔第一时间清除。一般选择在蒸发量比较小的时段内进行, 用刷子轻轻擦洗, 为防止蒸发桶发生倾斜, 手尽量不要压制蒸发桶。另外, 蒸发器内新换的水要与原来的水温相接, 尽量使新换水量与原水量值一致, 若有便变, 需及时在观测簿上备明。

4.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维护

定期通过过滤网清理承水桶内部阻塞物, 如果必要, 用中性洗涤剂清洗传感器翻斗。清洗前需断开雨量通讯线, 严禁用手触摸传感器翻斗内壁, 免沾油污而影响正常感应。定期检查温度传感器, 测量1脚与3脚, 或者2脚与4脚之间的正阻值是否在80~120Ω之间。

5.日照计的维护与清洁

日照计的安装以及维护应当选在白天进行, 及时发现纠正仪器的纬度、方位和水平是否正确。清洁日照计要在晚上或者阴天进行, 在换下日照纸后为宜。遇到虫子子或者尘沙杂物进入日照筒内时, 可用镊子夹出或者镊子夹湿棉花卷出。

6.地温场的平整

地温场的表土应该保持无草、疏松和平整。对于雨水导致的地面板结应及时疏松。平时要保证地温场的土壤不能过少, 雨后及时疏通排水, 以免造成地面温度表的记录缺失。

三 小结

地面气象测报是非常基础却又极其重要的工作, 因此, 工作人员必须本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爱岗精神, 在具备专业素质同时, 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对于现用仪器发生的故障, 首先站内解决, 如果站内不能解决的话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及时准确采集数据保证地面测报工作的严格进行, 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测报任务。因而, 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及时处理故障, 提高气象观测记录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64-67

[2]广东省气象局业务处, 地面气象观测和规范技术问题答汇编六[G].广州:2005

[3]张天华田楠, 等.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J].河南气象.2006 (1) :54-65

[4]林苗青, 陈义旭.虹吸式雨量计常见的故障和检修方法[J].广东气象, 2005, 27 (1) :41-47

上一篇:海外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下一篇:环保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