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德育

2024-07-06

当代大学生德育(精选十篇)

当代大学生德育 篇1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高校生源素质显著下降, 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如此, 当前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热衷自我完善, 追求自我实现,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 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理性与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 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好似一把“双刃剑”, 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趋向弱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务实进取, 这当然值得肯定, 但这种务实进取背后又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一方面, 他们往往把读书仅仅作为谋得一份体面职业的手段;另一方面, 则把知识与直接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出重物质回报, 与他人交往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 而对于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人和事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

改革开放历经三十余年, 市场法则和竞争机制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 深刻地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固然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锤炼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 由于长期身处应试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近年来, 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杀事件、践踏社会公德事件多见诸于报端。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广大德育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遵照这部纲领性文件, 高校德育工作在机遇与挑战中稳步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为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世纪, 在高校推行“主体教育”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主体教育”旨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使教育过程成为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毫无疑问地准确把握了德育教育的主旋律。

2. 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利与弊

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 知识者与网络的紧密联系也成为社会的一大景观。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凭借网络得以增强。首先, 得益于网络, 大学生德育工作突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其次, 网络本身的特点即资源共享使得德育教育的效率大大提高。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 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另外, 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从单一单调的理论而变得极其丰富, 一改过去的空洞乏味, 而向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

不可否认,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人的社会属性大打折扣。人们之间由于缺乏生动、感性的联系而引起人际情感的疏远, 诱发心理疾患, 久而久之, 导致人们交往能力的下降, 真实可信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因此, 身处网络时代,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和自制能力, 教育大学生树立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乃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高科技面前迷失方向。

要使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这一课题最终落到实处, 归根结底还要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实施。

三改进高校德育水平, 探寻具有实效性的措施与对策

1. 加强德育环境建设, 扩展大学生心理优化的途径

德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己任, 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 而且要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必须从建设德育环境、完善德育途径入手, 构建德育网络,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这一课题时, 除了要关注大学生思想认知这一内因外, 还要注意形成外因条件的德育环境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应从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举办人文学科讲座、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等方面着手, 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社会各界也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全社会齐抓共管, 形成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 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注重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

在工作方法上, 应改变以往的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等做法, 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社会实践、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等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 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社会活动, 使大学生感悟时代主流、广泛接触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 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 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

3. 以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 积极推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大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它是衡量社会主义囯家公民素质高低的坐标和尺度。十年来, 国家大力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高校展开核心价值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必须用好这些有利条件, 积极推进高校德育的大发展。高校不仅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 还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让核心价值的引导充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总之,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教育双方的积极配合, 更要求全社会齐抓共管;不仅需要认清现状, 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才能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8)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思考 篇2

关键词:当代;德育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10—02

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速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全球主义”乃至“超民族主义”在不少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影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被淡化甚至被否定。一部分大学生只看到天下太平,国际形势缓和的一面,看不清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看不清西方敌对势力的真面目,甚至开始动摇社会主义道德信念。更有一些人甚至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道德的认同感,产生“民族虚无主义”、“超民族主义”的思想。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这些现象给我们警醒: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智力资本成为全球化时代青年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在相当一部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中就很容易产生“重智轻徳”的倾向,片面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水平的提高。目前的中国教育界,即便没有形成以“智育第一”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实践中也有燎原之势。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人们之间的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甚至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的丧失。全球化进程中,来自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给大学生的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西方文化渗透首选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所以,西方资本主义企图通过美化资本主义和物质引诱的方式来腐蚀和拉拢青年大学生。在西方思潮攻势面前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赢得全球化时代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一直努力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德育工作的“低效”和“疲软”状态,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准每况愈下等一些德育困局。传统德育教育重视德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德育的知识功能、經济功能和发展功能,仅仅把德育课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中实施德育教育指导思想存在片面认识,普遍认为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出问题,或者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德育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现代大学生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个体成长发展又具有很大差异,是极富个性化的一代。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基础道德修养差的一面,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同时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感觉缺乏深刻的认识,德育教育难以打动学生。由于对德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受传统教育“唯智主义”的影响,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智轻德,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的情况,德育工作大多是为了应付公事,或迫于无奈,或搞花架子,势必使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长期以来,德育重说教,轻训练,重灌输,轻思考,学生很难或根本体会不到道德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心灵情感的升华带来的成长变化和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便对德育教育产生厌倦情绪。

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着重知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德、智、体诸育关系中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智育被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对于德育只是口头上、宣传上的重视,真正实施起来时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教书育人”中的“育人”功能被淡化,“教书”与“育人”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许多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育人”不是份内之事,因而只埋头钻研学问,而无暇顾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行为的培养。二是在德育中重视道德认知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的培养。德育课程学习注重接受和理解,道德内化则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实践。而我们在德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知识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和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其结果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

传统的高校学生德育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德育模式的最大缺点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出现专制强横的现象。德育的专制强横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发展模式上的强制性。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总是把有关政策或文件等外在因素作为设定德育目标和学生发展模式的标准,忽视了个人的内在需求;德育服务于社会发展被片面理解为对规章制度的无条件服从,忽视了人的个体道德。二是德育内容上的强制性。教育工作者往往以良好的主观愿望或某些外在目的为出发点,把一定时期的道德规范、抽象的道德概念或有关政策作为固定的教育内容予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必须完全和无条件地接受,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德育方式上的控制性。不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无视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独断的态度和注入的方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道德教条。这种诉诸权力的教育方式,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这是德育的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考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让高校德育工作迈上发展的快车道。面对新挑战,以变应变,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紧紧抓住网络时代的特点,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德育的价值培养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阵地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样生活和应该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同时,把社会理想、为祖国作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科学运用典型示范的方法,确立引导式德育方法。运用典型示范的方法,就是利用典型的人和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去学习、对照和仿效。典型示范法的特点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具体做法有:第一,深入实际,善于发现典型和推广典型,树立的典型必须有群众基础,其先进事迹必须真实可靠;第二,组织、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先进;第三,做好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榜样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主要形式有参观展览、听报告会、与模范人物座谈、听先进个人介绍经验等;第四,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舆论环境,推动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五,德育工作者自己也要把先进人物作为追赶对象,这样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才能有力量。

3.要集中力量建设大学生认同的网上思想阵地。互联网打破了国家界限,带来海量的信息,削减了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在开放的没有受到国家、政党及其他组织的制度约束下的互联网上,思想理论阵地不在多而在于其影响力。针对目前思想理论类网络阵地建设布局分散、形式落后的现状,需要集中力量建设几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广大青年学生认同的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教育网站,并集中优势形成品牌;在阵地内容建设上,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同时,应注意理论、历史与时政的结合,鲜明地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展开;在阵地的形式上,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以视频点播、在线讨论等贴近青年学生的方式展现先进思想的魅力;在阵地建设的策略上,要注重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其参与度,成为有志青年追寻人生理想,确立精神支柱,学习先进理论的网上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赵永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3.

浅议当代大学生德育问题 篇3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德育制度

德育的本质是育德,德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性的问题,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当今高校一味的追求德育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的一举一动,忽视了是否将德育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研究高校德育,明确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关于解决困境的对策的探讨,文献很多,涉及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完善、德育方法改进、评价导向重构等方方面面。但是,从总体来看,研究者关于对策的探讨,大多流于“开药方”式的泛泛而谈,即谈应该做什么的多,而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少;谈应该达到什么结果的多,而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结果的少。

谈到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是众口一致的评价,因而几乎所有该方面的文章都从其原因分析入手。尽管分析的角度不一,强调的侧重点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1)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学校德育受到冲击;(2)应试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德育位置未真正摆正;(3)德育与智育水平不协调,缺乏正确的德育观;(4)德育内容泛政治化,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5)德育方法陈旧呆板,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统一;(6)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灌输、强制过多;(7)偏重学校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8)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9)德育督察乏力,不利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形成;(10)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共同化和一般化,缺乏现实性、层次性和具体性,从而导致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调查看出以往的研究,很少有从最基本的可见的行为入手来研究德育问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一、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道德情感,行为道德也基本符合社会规范。但是相关的调查和经验观察表明,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比如说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实惠,社会责任感淡薄,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公德素养较差,比如说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泛滥,污言秽语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脱节,他们思维开阔,文化层次较高,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程度也较高,但是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从却缺乏应有的自律性,道德素养较差,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等等。

二、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的双重影响。讲求实效、公平公正、义利并重、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等观念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并使他们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道德精神风貌。但是市场经济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竞争性,当这种功利性和竞争性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诱发出恶劣的贪欲,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人们的心灵。

2.东西文化交汇碰撞,加剧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3.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4.学校道德教育的偏颇和失误。道德教育的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来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高,同时为国家政权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以往道德教育政治化、工具化的倾向致使它偏离了对人自身道德建设的目的,而出现了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思考

1.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首先,必须全面理解高等教育的价值,必须改变片面地把高等教育看作经济建设工具的思想,让高等教育全面发挥它的作用。其次,必须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价值。高校德育需要向学生传授社会的道德准则,但更根本的是要培养德性,塑造完满人格,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作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再次,必须给予高校德育以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对其加强科学研究。高校德育有其内在的规律,要真正发挥它在复杂的人生历程中、社会生活中的引导作用,就必须给予高校德育以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加强其学科建设,重视科研,使德育合乎规律地进行。第四,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国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道德本身的困境,是某种道德理念、道德精神的困境,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没有理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或者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而发生的。由于对这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就会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体现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既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又不是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而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是正确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

2.丰富和发展高校德育的内容。

3.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

4.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要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5.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把大学生逐步转化为能动的、自觉地按照先进的社会道德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对高校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环境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环境,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就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影响;通过加强高校德育改革,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不断的道德实践,使他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炼,更好地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规范行为道德。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逐步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当代大学生德育 篇4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是传播先进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较高,因此,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以及道德观念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探寻新的对策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出现的这些新挑战。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就像硬币的两面,它不仅给政治思想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网络给高校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传统教育的不足,但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以及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正视网络的积极影响,同时不能忽视它带来的不利因素,这就对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需要不断发现新环境下的新问题,同时又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机遇 1).网络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方式

网络时代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办1法也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受到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性,成效不是很理想。网络思政教育形象生动,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教学内容。而且网络的平等性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发挥主体创造性,自由的发表言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使思想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相结合,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手段和方式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和现代化。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网络博客,红色网站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是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2).网络极大的丰富了教学信息资源

网络世界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世界。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同时网络又是开放的世界,没有疆界的限制、文化的樊篱、观点的束缚。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向国内,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然而,网络时代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的特点,大学生获得资讯的渠道得到全方位的开放,资讯的内容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开辟了大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网络时代下的海量信息资源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浩瀚无垠的信息海洋中撷取具有针对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19页。性、实效性的资料,将其作为教育成本,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面积小,形式单调等弱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网络促进了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网络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社会化。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仅仅围绕着学校、家庭和所处的社交范围进行,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周围的环境,这导致了大学生从面向学校的信息需求进而转向了社会。网络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使大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现状,与社会接轨,在比以往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积累社会知识和经验。与此同时也给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机会,每一个关心当代大学生人都给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巨大优势。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挑战 1).网信息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

在信息时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网络世界里,既有各种知识道理,又有丰富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信息。马克思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除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外,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也大量存在,毫无意思的娱乐信息、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另外,西方国家也通过传播网络信息以向中国传输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网络中垃圾信息的传播会导致高校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冲突,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2).网络环境对政治思想教育方式的挑战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进行信息的单向灌输,施教者在这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主题报告、座谈讨论、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但处于网络时代中,这些方式由于地域限制、时间限制、覆盖面限制、作用时间短等制约,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步伐,这种说教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有机会联系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很容易被学生淡忘或抛之脑后。3).网络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还存在着对待网络这种新兴事物认识不足,运用不充分。面对新事物、新环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往往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网络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新的教育和交流平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同时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利用和开拓与学生沟通的新渠道,改进教育方式,将网络媒体作为一个很好的手段工具、充分运用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去。4).网络强势文化的侵袭

网络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其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向世界灌输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量中,仅仅占到0.1%和0.05%。2正如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3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而又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在多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下,无疑对大学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的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先进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挑战。三.对策

1).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其“免疫力”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从向学生传输正面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信 23 明安香、宁新等,《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

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412页。息与传输信息并重。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应用价值观,既不能忽视网络的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网络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应建立网上信息的主动回应机制,加强主导性信息的发布,网络主页的不同区域应具备不同功能,让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定位,以免混淆视听,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最重要的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其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消极生活方式的诱惑。2).增强教育主体的素。

在网络环境下,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信息网络的新型教师队伍极为重要。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政治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政治责任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进行网络传播,进行网上思想教育,能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总之,他们应成为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

3).改善思想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的氛围

网络拥有的巨大信息量是教师、教材甚至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调控手段,优化信息环境。在学校主页上可以设置红色信息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设置校园论坛,让学生有自由的交流平台,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水平。应注重“两课”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软件,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将“两课”教育阵地由课堂拓展到网络中,通过积极的利用互联网阵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主流导向,既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获得较快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活跃、材料鲜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管力度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篇5

关键词:德育现状   中学生  德育对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70

一、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三观”不明确

中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初步转变,此时,他们会感觉自己忽然之间成熟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他们的人生观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践和感受。学生的世界观尚处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感知和判断周围的世界,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来源于只言片语的文字。这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特定必经阶段,教师要做的事是引领,启发,激励他们行走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

(二)责任意识差

如果一个人缺乏责任意识,他就会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生活对他来说就会百无聊赖,毫无生机。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都不懂得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因而进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长期的任务。

(三)日常行为不规范

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地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按照《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但在校内外仍然会有学生不守纪律,这些行为对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十分不利。

(四)禁止中学生在校带手机成为难题

当前中学生带手机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手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手机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学生上网已从网吧转到课堂,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秩序。

二、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应试教育下,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基于这个原因,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实在很难。另外,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缺乏沟通与信任。加之尊重自我、尊重个性、执意表现“自我”已成为青年一代新价值思潮的代言人,并由此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使青年陷入迷茫。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对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更是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相互配合,教师在实施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我觉得,当代学校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道德教育

从古至今,讲道德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育人的基本方向。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实施的。在此过程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同时还要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二者都不可忽视。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们性格尚未定型,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各方面加强培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是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心理实施方案,然后对症下药,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

(三)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用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面要形成合力

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必须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这首先要求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在不改变育人方向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德育实施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其次务必抓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其直接影响着学校育人的成效。所以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是迫在眉睫。三是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强烈呼吁政府部门,整顿社会大环境,创造健康的育人氛围。

以上是根据目前存在的德育现状提出的一些浅薄之见,希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抓好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全民素质教育。

浅谈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令人担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职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中职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 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理性地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 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前中职学生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 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职学生现状令人担忧

1.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名16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 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某校17岁学生吕某在超市购物时, 因偷一支钢笔而被保安当场抓获。事后, 吕某拨通超市电话, 扬言当晚7点, 超市地下停车场发生爆炸。更有甚者, 由于在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 难以向家人交代, 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 然后自杀。

2. 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 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 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 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或玩手机, 周末整日泡在网吧, 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 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 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 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 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 脏话随口就来, 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 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

总之, 中职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无论是学校、家庭, 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 涉及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 当代德育教育尤其要强调以下几点:

1. 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讲道德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 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 以身示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 让学生耳濡目染, 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 意志品质薄弱, 性格尚未定型, 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 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 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 不是纸上谈兵, 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 联系中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 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 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中职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21世纪, 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 中职学生更是如此。因此, 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 中职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 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当代大学生德育 篇7

一、端正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恶”的。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与他的思想和个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自身、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健康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气质和个人的性格。只有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个性,学生才会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有了一定的兴趣,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倾向性,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顺利开展。

二、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情感关怀在德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对德育的冷漠、道德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学生较多的爱心、诚心、热心、关心,给学生多一些理解沟通,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效果,必能使学生走出心灵困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爱”,体会到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这种师生氛围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处在这个氛围中的群体行为、个人思维都有重大影响力。然而,师生关系也依托于和谐的群体环境存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身处这种关系中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关系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育人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也会让学生精神颓废,道德沦丧,厌恶学习。所以,对于德育不能懈怠,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真正从学生出发,真正为学生付出,有效开展德育。

三、精心整合德育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礼记·学记》开篇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师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精心丰富德育知识的内容体系,增强德育的趣味性,陶冶学生情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的、形式多样的德育,如励志的青春演讲活动、网络道德问题辩论会、重大热点道德问题讨论会。也可以把文艺和娱乐活动融入其中,使道德修养、智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道德感,实现知行统一。根据学生接受情况,组织道德心理讲座,使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与感染,主动参与到德育中去,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效果。

四、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磨炼学生道德意志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忠、孝、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文化积淀,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应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把这个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大力吸收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营养成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礼记·大学》中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摆在第一位,只有学生自身修养提高了,才有机会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使命感,提高道德心理素质,以规范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意志就是指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学生在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有坚定的道德意志,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肯定会提高道德修养,磨炼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篇8

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 目前我们所确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都是基于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这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现。张伯苓非常重视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他曾在答外国人询问时说过:“整理中国固有之文化, 摘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 阐扬而光大之, 奉为国魂, 并推而广之, 以求贡献于全世界。”[1]虽然张伯苓于1909年正式受洗为基督教徒, 但并非以向学生宣传教义为宗旨, 而是鼓励学生以儒家道德和基督教中共有的美德作为他们的生活准则。他经常随身携带《论语》和《圣经》, 并用《大学》《中庸》《孟子》等书中的格言警句来教育学生, 如一次向学生演讲, 前后引用《论语》《中庸》的四段话来阐述“学行合一”[2]。张伯苓利用《耶稣言行录》, 以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他说:“我常读《耶稣言行录》, 看见耶稣的为人, 很受感动。这一本书帮助我很多, 我所以藉着他的鼓励总算是还没有半途中止, 而打破各种困难, 还要办我的教育。”[3]

但张伯苓对待传统道德并不是盲目推崇, 他认为, 儒家道德以“孝”作为一切道德的中心。他说:“盖孝为人之本, 失其孝则道衰矣。然细推之, 往往失于偏重家庭之观念, 少世界之眼光。”[4]张伯苓已明了这种封闭的道德观念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而要培育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人才, 则须摆脱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 从关注“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 去服务“大我”。当然重视传统道德并不是因为狭隘的民族情感, 而是将现有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积极成分作为一种道德资源, 这既包括本国的, 也涵盖西方的。强调对传统道德的继承, 是将其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 作为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

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 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信息、物质, 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相反, 一个封闭的系统, 只能逐步走向衰亡。这一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都已得到证实。张伯苓在教育理论研究、实践以及对待外来文化中, 实行开放政策, 参照古今中外各国各家的理论精华, 广采博引, 正如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张伯苓曾多次赴日本、欧美等国考察教育, 但他既不“全盘西化”, 也不“一面倒”, 也不维护某一理论, 而是从现有实际出发, 将各国教育理论、体制之精华, 溶于我国固有文化传统的沃土中,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 发扬优点、扬弃缺点。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前进, 张伯苓的这种思想和态度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此外, 为了实行民主治校, 张伯苓曾提出了南开学校不搞“家长制”“一言堂”, 并且在管理上要求实行“经济分开”和建立“责任分担, 师生合作”的制度。这对于鼓励师生共同办好学校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融合中西德育思想的精华, 创新大学德育, 张伯苓先生以育人为本, 立足于实践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二与时俱进———创新德育理念与方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张伯苓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倡导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在平等和谐的交往对话中进行道德教育。这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主体间道德对话的道德教育模式。

(1) 树立教育主体间平等观念。这一平等观念最明显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一, 微型辩论赛。首先, 教师与学生参与辩题的商量或出几个选题让学生来选择;其次, 学生课后搜集资料, 确定正方和反方人员;再次, 在课堂上分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 非辩论双方的其他同学向参加辩论的同学提问;最后, 老师对正反方的观点、论证和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第二, 经典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些精选的典型案例, 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期间还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分析等等。

(2) 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针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 可以营造小组式的课内讨论发言, 即以一个小组为互动单元, 围绕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又为大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组内当堂进行讨论分析式的互动, 鼓励每位同学都参与讨论, 限时讨论完毕后, 各组推选代表阐述讨论结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道德教学过程中, 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良好方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基于师生、生生交往的平等与信任, 它的应用在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研讨式教学可以采用案例、视频、讨论、辩论等多样的方式, 既凸显问题意识有丰富教学形式, 并且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凸显德育的首要地位, 重视精神引导与人格塑造

张伯苓认为, 育人的关键在于是培育精神。他教导学生说:“诸君当知, 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 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 虽亡非真亡, 精神涣, 不亡亦抵于亡。”[5]对于极权的封建旧中国, 当在受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时, 爱国主义是最重要的。因而张伯苓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在学校基础工程的位置上, 要求学生具备担负起民族救亡图存这一历史重任的使命感。张学良自1916年受张伯苓身教言传的熏陶, 意识到“我不能总是扮演这种有钱的纨绔子弟, 下定我必须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6]之后他在和张伯苓的长期交往中, 又确曾从这位教育家的人格力量受到教育。张学良将军在晚年回忆时曾说:“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 亲耳聆听了张伯苓所作的《中国人不亡吾辈在》的演讲, 顿增中国救亡图存当从我做起的信念。”[7]此后张学良终生对张伯苓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钦佩不已。

南开大学最突出的传统是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才观, 结合我国新时期的特点和条件, 继续系统地全面总结南开大学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以找到一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要求的开放式校园文化模式, 这对加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就当时社会背景下, 南开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走入人才市场,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就已经凸显了南开人才模式的优势。而这对当前尽快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使它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差距上, 依然具有特殊的重要借鉴意义。也许有人会质疑, 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是在旧社会和抗日时期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南开经验对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一定有用。其实, 在人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带有某些共性的规律, 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才得以发展、提高和创新的。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 我国道德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大学通识教育功能弱化, 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技术、轻学术”的倾向, 致使人才的学识与其自身素养不相称。一些大学生救世为公的公德意识、敬业乐群的团结合作意识淡化, 随之而来的却是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大行其道, 甚至有人将高薪资水平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第一追求, 并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眼高手低, 以致高不成低不就, 最终沦落为啃老族。脚踏实地, 才能仰望星空, 张伯苓先生对大学生精神与人格塑造的关注在今天依然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3强调通才教育, 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

教育中诸多相关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相辅相成, 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相互关联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妥善处理则互相促进, 事半功倍;处理不当就互相掣肘, 事倍功半, 教育领域也完全一样。

南开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一, 德育置于首要地位, 南开校友曾说:“以语言表达、智体美劳的能力都可以量化, 如果五者相加可得500分, 但德则为数值前的正负号, 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正面的;而缺德, 才愈大对社会的危害则越大。”[8]第二, 南开智育有两大特色:一是教师学识渊博、教学有方,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学习条件轻松, 老师绝不采用题海战术, 学生功课较少, 因而课后有时间参加各项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第三, 体育, 这是南开的强项, 绝大多数同学下午三点半下课后都去打篮球, 看球, 练习田径或体操项目。篮球五虎将曾获得全国运动会冠军, 足、排、棒球等也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第四, 美育, 除音乐美术课外, 学校还鼓励学生组织话剧、合唱等艺术团体, 在每学期举行一次的大型联欢会上, 这些团体演出的话剧、京剧、独唱、合唱等一般都达到一定水平, 并且还传达着进步思想。这些艺术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 陶冶了情操, 同时也收到了思想教育的实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可以说是我国话剧的发祥地, 培养出张彭春、曹禺等在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第五, 劳育, 学校设计相关课程, 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五育并重而最终整合于对大学生人格的完整塑造, 这使南大同学个个博学通艺, 活动力强, 比较容易融入社会生活并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工作。

反观当前, 由于高校教育评价机制被扭曲, 过度重视智育, 忽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导致德智体美劳五者脱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因而新时期高校德育可以借鉴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造就具有“现代能力”人才的思想, 在高校教育中将道德教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之中, 实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4优化德育课程结构,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南开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 合乎辩证法的, 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

第一, 润物细无声。南大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靠空洞虚伪、口是心非的说教, 而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身教重于言教, 较少形式主义。鉴于“隐性教育”对提高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可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开展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因此可以利用环境隐性教育的功能, 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格和生活方式, 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德。

第二, 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社会实践, 优化德育课程结构。目前我国在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 而对学生的德育实践强调的比较少。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南开大学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举办讲演活动, 提倡学生编辑刊物, 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改革, 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供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组织社团,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办事能力, 服务精神, 认真负责精神, 客观上培养了学生崇尚民主的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所以, 除了学校的道德教育, 家庭和社会应创造条件, 开展多种道德教育活动, 促使大学道德发展的社会化。

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方面, 我们也可以借鉴张伯苓的大学德育思想, 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 社会公德教育的创新。一直以来, 我们都倡导文明行为, 如不讲脏话、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 而南开一以贯之的德育目标即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张伯苓的德育通过不同途径在努力教导学生具有为公之精神与为公之能力, 教导学生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一个讲文明礼貌、讲社会公德、有修养的人。而当年南开校友的立身处世在某种程度上均应证着南开德育的实效。因此, 在现代社会, 随着社会交往的拓宽, 如虚拟社区的出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的新情况等都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德的建设。新的时代境遇下, 张伯苓的公德教育思想无疑具有其深远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第二, 职业道德的创新。大学是每个大学生进行职业准备的重要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职业理念在新形势下急需重新的定位, 由于缺乏准备的条件, 职场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如缺乏诚信、文化走向庸俗化、娱乐化、碎片化等, 这些都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毕业式和校友会等诸多场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他曾在第十一届毕业式上鼓励学生, 毕业步入工作岗位, 要“打破烦闷, 惟赖自己奋斗。不求速效, 不图侥幸, 只管做事, 并从小事一步步做起, 克己牺牲, 一切责备自己, 而不怨天尤人。如此脚踏实地做去, 失败是意外, 成功乃在意中。”[9]这些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在耳濡目染中, 无疑为南开校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学习、借鉴。

三制度保障———完善大学德育制度建设

培养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 而德育的内容要得以真正传承除了教师人格的感召、文化氛围的濡染之外, 也还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深入了解过西方大学的办学精髓的张伯苓先生在倡导其教育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大学制度, 并使得其道德教育理念拥有了诸多现实的制度保障。南开大学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值, 为实现高标准, 从学生一点一滴具体抓起, 从严要求。学校制定了严密的规则制度和纪律, 学生必须切实遵守学习制度, 生活管理也很严格, 统一住宿, 严格作息制度, 甚至整顿内务也有统一要求, 还要实行检查评比, 这些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 在我们今天现代德育实践过程中,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 德育制度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目标或对意在解决的德育问题不能发生应有的作用, 甚或对德育发生不良影响, 这一现象称为德育制度失真。”[10]德育制度失真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实施的形式化、零散化、残缺化。德育制度的实施无法完整实现, 由此导致, 与德育制度紧密相关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等也只能部分为人们所用, 由此德育制度实施的残缺性凸显。此外德育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配套制度不健全、制度环境缺陷等也是导致德育制度失真的原因。

面对诸多原因, 当前应完善大学德育制度, 在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上, 大学的自主学习和校园里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也将促使学生不断将德、智、体、美有机结合, 追寻着属于自己的个体人生, 并承担和实践着社会责任。因而有必要从制度上建立权限更大的学生自治团体, 为当代大学生提供道德锻炼与陶冶情操的平台。虽然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但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完全具备自我监督、管理的能力。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会开展的活动, 基本都是在相关老师的全面指导下进行的, 除了一些文体艺术活动之外, 学生真正能自我组织的活动却很少。因此, 要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意愿的正常表达, 就需成立能作为表达学生意愿的载体的组织, 这也是学生道德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摘要:在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丰富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德育思想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在融合传统德育与西方德育的基础上, 张伯苓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对学生精神引导与人格塑造的重视和对通才教育的强调;其优化大学德育内容结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法与途径以及完善德育制度建设等大学德育思想都对当代高校德育具有积极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俊, 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78.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57.

[3]王文俊, 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152.

[4]王文俊, 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30.

[5]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34.

[6]管宁, 张又坤译注.缄默50余年张学良开口说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19.

[7]梁吉生.张伯苓图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100.

[8]重庆南开校友会.98年张伯苓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重庆:重庆南开校友会, 2000:173.

[9]梁吉生.张伯苓年谱长编 (中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274.

当代大学生德育 篇9

关键词:儒家,人格,大学生,德育意义

1 人格和理想人格的含义

1.1 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它的本来意思指的是舞台上演员扮演角色的时候所戴的面具。其实,在对于“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时,“人格”的实质其实就是指被“假面”或者“面具”遮盖了的个人。人格学认为“人格”首先是指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进而才是指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制结构,它是个人思想和行动的综合。

1.2 理想人格

所谓理想人格,可以说是人们在人格追求上的最高目标。它是指人的理想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格。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理想人格就是人格发展的最佳状态的主体性范畴。它反映了人们对人格真善美的追求,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理想的人格模式,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应有的完美人格形象。

2 儒家仁礼统一的理想人格模式

2.1 儒家理想人格

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并解释说“仁”就是“爱人”。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2.2 儒家理想人格的基础——对于“仁”与“义”的理解

儒家理想人格是在“仁”“礼”统一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礼”属道德规范,“仁”属道德情操。

2.2.1 对于“仁”的理解

“仁”乃儒家理想人格的最根本要求,也是其本质。对于“仁”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所谓孝悌包括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顺等。儒家思想中重视宗法、维持家族的秩序的和睦,对亲人更要充满爱意,这就是“爱人”之本,也是“仁”的根本和基础。孝悌不仅能使家庭和睦,更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正如孔子所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2)因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开始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第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即“忠恕之道即仁道,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及人之心谓之恕。”(钱穆先生注)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自己在为心中的愿望和目标而努力的同时还要想到别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愿望,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在遇到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也不要把这样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显达于世。正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非施于人。”(5)有容乃大,只有懂得宽容,才能看到世界的美好,才能更接近“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第三,智与勇乃仁之德也。在《孔子家语》中,孔子就曾经对颜回的:“智者知己,仁者自爱。”评价说:“可谓士君子矣。”这表明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是善良忠厚而又聪慧的。然而孔子也曾说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6)这里的“勇”就是执行道德律令的勇敢精神。只有“智”与“勇”兼备,才能使儒家的“仁爱”思想得到发展和完善。

2.2.2 对于“礼”的理解

在儒家思想中,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上,要求“守礼”。“礼”是儒家理想人格中对于“仁”的实践落实,也是合于孝、忠、恕、仁、义等生活原理、展现仁德的行为规范于方式。“礼”作为实现理想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多的是它约束、规范人们外在行为的功能与作用。只有在“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从而达到塑造和升华个体人格,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仁”和“礼”构成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义理根据,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缺一不可。因此,在构建儒家理想人格时,要求个人从“欲仁”、“克己”、“知耻”、“学习”等方面着手进行努力,既要恪守礼法,又要对仁坚持,并且思即行、行必果、刚毅进取、自强不息,成为真正的“君子”。

3 儒家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高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一项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思想,虽历经千年,但是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仍有很多闪光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1 儒家理想人格对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代价值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浩然气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丰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只追求私利,渐渐忽视了社会和国家利益,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主张人要有崇高的人格气节。今天,这种崇高的人格精神仍然是支持大学生抵御外界诱惑的重要精神支柱。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还是相对滞后。因此,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迷茫与困惑。对于这种情况,重塑“君子”人格,学习“仁爱为本”的人格,使道德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人情观念淡薄,“利己”思想横行,当代大学生需要汲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人格精神,既要勇于探索创新,也要以宽容的态度处世,培养同情心;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确立科学义利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有利于拓宽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新思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儒家思想传统教育,批判地吸收儒家理想人格的思想精华,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一种无形的作用。时代在变化,对人格的理解和追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过去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现今的“换位思考”,注入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以此为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2 儒家理想人格对完善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途径的启示

(1)完善高校德育的教育内容,将儒家理想人格追求层次化渗透到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去。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中多注重强调集体观点而忽视了个人的观点。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完善不利。基于这个原因,可以在教育内容中加入适量的儒家思想以及其理想人格模式,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和理想人格模式为依托的德育教学体系。现如今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目标过于统一,并且忽视了人格形成过程所具有的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往往在人格教育时忽视了目标的阶段性特点,从而因为缺少必要的过渡阶段而使大学生对最终目标难以接受或者因为目标不够明确而丧失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儒家提出了以“君子”为基础,“圣人”居中,“贤人”至尚的人格层次理论。因此,可以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分层次进行。

(2)在实践中强调大学生的自律性,加强大学生的自省修身。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8)由此可见,道德实践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大量的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儒家理想人格就主张“自省”,其实就是强调发挥主体的自律作用。人格的形成依赖着个体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培养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增强大学生的组织活动,不断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省修身,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自律性。

(3)营造良好的学校道德环境,设置奖惩机制,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道德。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校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都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并且在无形中对学生灌输儒家真善美的思想理念,从而使个体的道德人格形成自觉地接受德性熏陶的心理倾向。

儒家主张“尊贤育才,以彰有德”。这就要求对道德典范进行表彰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从而使理想人格的追求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适当的奖惩制度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心理驱动,在受过一次合乎道德准则的褒奖之后,行为主体在精神上会受到激励。

参考文献

[1] L.A.珀文著人格科学[M].周榕,陈红,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论语[M].哈尔滨出版社,2004.

[3]孟子[M].岳麓书社,2000.

[4]荀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孔子家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当代大学生德育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特点 德育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界定。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进程规律后,于1973年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标准之一,他指出:当一个国家大学毛入学率在15%以内,属于精英或英才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以内,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内,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人均GNP1000美元以内,高等教育应属于精英化阶段;人均GNP1000-3000美元,是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阶段。此观点在各国高等教育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许多国家作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综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经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应包括数量的增长、质量的变化和物质条件的保证等三个方面。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状况。

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于1999年7月做出了高校扩招战略以后,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为15%,这说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顺利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 1998~2006近8年的时间,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都增长了4倍以上,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为新世纪的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蕴含和滋生了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任何人的生存都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外界环境影响、制约并改变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也推动着环境的变化。外界环境因素毫无疑问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更影响着他们对责任的认知与担当。结合笔者日前对沈阳市高校两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发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情感、心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技能等方面却表现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态势。

(一)当代大学生智力水平与心理、情感发展不协调。

目前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心理、情感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心理情感脆弱,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受访的两千名在校大学生中,普遍表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心存焦虑,对自己如何与教员及同学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没有足够的信心。同时,他们对身边的老师、同学缺乏必要而恰当的信任感,即便当他们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问题和困惑时也不愿与之倾诉,身边交流相对于网络交流更少;有50.3%的大学生认为除了上课之外,同学之间缺少必要且可行的交流机会,另外,还约有13.3%的大学生表示奖学金及各种评优、干部选举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同学之间关系冷漠,导致他们既不懂也不想与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打交道,进而只能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同时更注重对自我及隐私的保护,不愿轻易敞开心扉。

同时,他们的情绪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心理和情感较其他同龄人更敏感、情绪化,意志力较差,一旦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更容易产生各种极端情绪,诸如人生的无力感、生命的孤独感、无归属感、莫名焦躁等消极情绪,受访者均表示对上述种种消极情绪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味。

此外,大学生对待情感问题的认知也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由于他们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角色体验较少,辨识能力相对较弱,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亦导致他们对感情认知存在严重的问题,情感方面更易冲动且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更易受到各种社会新思潮的影响。例如当调查涉及到“如何看待大学期间谈恋爱”时,绝大多数同学表示顺其自然,而他们对待大学恋情的态度更是五花八门:37.3%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打发无聊的时光,28.5%是为了满足心理或生理的需要,13.8%是为了紧随潮流不落伍,而仅有16%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水平与社会责任感发展不协调。

尽管他们拥有必要且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他们个体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更加广泛的社会信息,但他们对社会政治、时事热点的关注较弱,却更愿意关注娱乐性的资讯。此次调查显示,在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因素中,“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个人主义思想凸显”和“诚信缺失”三大因素分别占34.9%、32.4%和20.8%。同时受调查者中约有57.9%的人表示,自己对时政热点的态度是“道听途说知道一点就够了”,且主要是为了满足知识性考察(比如考试)与话题积累的需要;仅有28.8%的人对时政热点“比较关心且有一定的看法”。而对于社会选秀类节目、娱乐明星八卦等关注度却很高,并且往往将这些内容作为日常的谈资加以交流讨论。

此外,他们崇尚个性的张扬,更倾向于接受同辈群体和非传统主流传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对传统的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认同感也普遍较低,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丰富个性但思想发展不平衡的特殊青年群体。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化、农业等专业性较强的大学生对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认同感普遍较低,其中约有4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和作用不大”;同时有33.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政治说教性太强,过于死板单一,对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当代大学生理论水平与社会实践技能发展不协调。

当代大学生均有着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自我期许与职业理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却不折不扣地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对于自己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明确的思考和规划,对就业准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缺乏与自身所具备的理论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必要且具体的社会实践技能。

就业压力也在逐年成为大学生最主要压力和心理负担,他们虽然顺利通过大学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却缺乏基本必要且具体的社会实践技能,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百无一用的书生”,在严酷的就业竞争中丧失应有的竞争力。调研显示,73.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最困难的事情,不是如何顺利完成学业,而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发掘自我意义和生命价值;更有甚者,部分同学由于对就业有一定的迷茫感和惶恐情绪、对大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心存怀疑而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面对本该充满憧憬的未来只感到无限的迷茫。此外,此次调研显示约有64.3 %的同学对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明确的思考和规划,对未来的就业准备不充分,缺少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对于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角色具有恐惧感。

同时,当前大学生仍旧普遍自我认知偏高,对社会时政热点及社会工作岗位的具体需要缺乏真正的、必要的了解和分析。同时,他们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在调研中32.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由于大学盲目扩招致使毕业生总量激增且供大于求,而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以上这些种种都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很难理性地把握自我,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盲目的错位状态中。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认知方面的偏差,导致许多青年大学生常常抱有脱离实际的理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对策

虽然高等教育近些年来已经逐步实现大众化,但是大学生仍是目前我国社会的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情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等等将影响整个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而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和全面的开放,社会流动、阶层分化不断加剧,信息开放同时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已成为亟待我们重视的思想阵地。笔者认为针对上述大学生心、智、德、能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重塑风采。

(一)利用挫折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强健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掘自我意义和生命价值。

通过前述分析可见,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前就业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矛盾凸显和情感变故发生时,更易被消极的思想情绪所左右,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过激的行为。因此,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更要注重在平时教育中精心安排,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抗挫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积极利用挫折教育,及时发现并有效导引学生恰当地排解的郁结情感,帮助学生能够逐渐独立地正视失败、挫折,积极调整心态;与此同时,辅之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教师可以借以讲述小故事、特色讲坛、自由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感悟、人生智慧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不仅能够帮助对青年大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交往、人生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有重要帮助;而且还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人生境界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进而帮助大学生发现并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利用校园网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在理化、农业等专业性愈强的大学里,学生普遍不关心社会时政、学生及学校各级对于学校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存在严重轻视的情况愈加严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薄弱。我们开展德育教育必须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给与青年大学生更协调、全面的素质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充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并进行相关的信息交流。我们也可以利用此途径,建立有效地校园网络信息发布、交流平台(例如校园论坛BBS),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之积极参与讨论。这样不仅有效疏通了学生发表观点的渠道,更能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诉求,以便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可采取逐渐淡化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别的方式,尽可能减少青年大学生在传统德育过程中产生的叛逆和抵触情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利用更便捷、更易被广大青年大学生接受的新形式,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新式德育教育方式,展开更加完善和贴近实际的德育教育。

(三)利用社会实践,调整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社会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实现,以及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等深刻变化,促使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在逐年发生变化。近年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结合当前情况和前述分析,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对于当前社会就业等要求,应对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全面积极的调整,打破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重理论教育的传统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应更加重视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社会实践能力。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帮助大学生不断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同时,增强青年大学生自身对社会生活和相应社会角色、职业角色的充分体验和深刻认识,并积极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其真正有机会深入了解并亲身体验社会对其要求和期许,并因此能够自觉地适时合理调整自我期望、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减少其对未来、社会和就业的理想化色彩。

同时,学校应适时、适当地展开合理有效地职业规划和能力教育,针对社会、岗位的具体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开展相关的职业素质教育,同时也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做充分而必要的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

[1]陈麦池.大学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姜理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学生正确定位的基础.发展,2008(6).

[3]刘颖.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教育探究,2008(3).

上一篇:产业联动模式下一篇:证明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