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

2024-06-30

二战(精选十篇)

二战 篇1

从天上向地面看去,由于观察角度和距离的原因,飞行人员对地面目标的识别更多地是凭着一种感觉,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分辨。即使能够拍成照片送回后方仔细判读,对于一些小型目标的识别依然存在困难。因此,如果能够利用一些廉价的材料制作出假的军事设施,那么就完全可能让敌方人员做出错误判断。把假目标布置在非军事要地,就可以把敌方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如果敌方人员发动打击,那么还能起到耗费敌方人员弹药和时间的作用。当然,假目标还可以用来训练己方人员如何更好地应用伪装手段,也可以用作诱饵来猎杀那些粗心大意的敌机。

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曾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假目标具有较好的迷惑能力。因此美国决定大力发展这项技术。在美国“飞虎队”投入中国抗日战场以后,中国人民曾应志愿航空队的要求制作了不少假目标,这些假冒的寇蒂斯P-40C“战斧”飞机,采用木头和竹子制成骨架,外表覆盖帆布,再绘制上和真飞机一模一样的“鲨鱼嘴”涂装。这些假目标飞机让日本人大吃一惊,日本情报部门最初的侦察报告发现,进驻战区的P-40C竟然超过了1000架!这让日本人担忧不已,而实际上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P-40只有数十架。通过假目标,日军一时无法确认P-40C的装备数量,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认为日军很有可能会对美国西海岸发动进攻。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美军在加利福尼亚一些机场上搭建了大量假飞机。美国人希望,那些高空飞行的日本侦察机能看到这支“庞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它们将给驶近美国海岸的任何敌方舰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过了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发现美国本土不会遭到日本的全面进攻,因此也不再热衷于在沿海地区建造假目标。

在大西洋的另一侧,英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在使用假目标欺骗德国人。由于德国人连续不断的空袭行动,英国空军部决定组建一支特殊的假目标欺骗部队,这支部队由约翰·特纳上校领导,在英军内部,该部队被称作“特纳上校分部”。英国人的假目标工作进行得更为专业,他们动用了英国电影制片企业的专业道具和布景人员和技术,制作出一系列机场假目标,主要有K系列和Q系列两大类。这些假目标可以拼凑成几近乱真的假机场,英国人常常把这样的假机场布置在真机场或真工厂的附近,对假机场同样进行伪装,这样德国战斗机就会把假机场当成真目标,徒劳地在假目标上浪费他们费尽力气从英吉利海峡另一端带来的弹药。

为了让假机场更加逼真,英国人还会在假机场周围布置假飞机和假汽车,此外还有机库、油料库和弹药库,当然无一例外全是“赝品”。英国人的假目标飞机可谓种类繁多,有“喷火”“飓风”“威灵顿”“惠特利”和A-20“浩劫”等。

假机场为英国人贡献良多。但假目标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在诺曼底登陆前的几个月。这一时期,盟军想法设法让德国人相信,盟军将会从加莱地区进攻法国,而这次“进攻行动”将由鼎鼎大名的乔治·巴顿将军指挥,“进攻部队”正在英格兰东南部集结。为了让德国人相信这些,最大的问题在于必须虚构出逼真的部队和装备的集结态势,这次盟军使用了大量的假飞机作为幌子,配合其他迷惑手段,最终成功诱使德国人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

日本人也制作过不少假目标,盟军在对日作战的过程中发现过不少实例。平心而论,日本的确拥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假目标制作人员,他们制作出的假目标十分精致——只可惜是假的。日本人也有一些很拙劣的假目标,最简单的假目标就是在一块岩石上绘制飞机的轮廓,然后把它放在棚子中伪装成飞机。在二战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还在岛上设置过许多假高炮阵地,这些“高炮”就是用几根圆木搭建而成,从外观上说也不可谓不像,但可惜此时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已经不管真假,密集的炸弹把真的和假的一同炸掉。日本人理应荣获假目标制作大奖,战争末期他们制作过一架全尺寸的波音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据说这个假飞机是用来训练执行自杀攻击的神风队员的,以帮助他们找到对B-29的最佳撞击点。也有人认为,这架假的B-29是被用作诱饵引诱美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前来轰炸的,因为他们会把这当成是一架被俘的“超级空中堡垒”,当时在美国人看来,B-29属于尖端武器,决不允许落入敌手。无论这架假造B-29的真正用途是什么,这可能是战争中制作的最大尺寸的假目标飞机。

读《二战岁月》有感 篇2

一位叱咤欧非战场的将领,一位改变历史进程的将领,一位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将领,他就是德国三大悍将之一隆美尔,他集虎的勇猛与狐的狡猾于一身,成为二战中著名的战将。

隆美尔出生在纽伦堡,原本想当公务员的隆美尔却误打误撞的当上相伴他一生的装具兵,随后隆美尔叱咤整个西欧。他的第七装甲师号称魔鬼之师,在法国中心地带任意穿梭,他自己坐在最前端的坦克上,昂着炮口冲向巴黎,最后在凯旋门上升起了纳粹国旗。这次战斗中,隆美尔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在部队多次受到包围,他总能乐观向上、永不放弃,最后率部队冲出重围。这种精神打动着我,做什么事都要逆流而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1941年1月,隆美尔来到北非,这是他人生辉煌时期,也是走向衰弱时期。隆美尔刚临北非就扭转了败局,在非洲荒漠刮起了隆美尔式的旋风,英军全面溃退。这次战斗,隆美尔做事果断、刚正不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英军,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隆美尔这种做事方法告诉我们做事要当机立断,勿不可优柔寡断,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而且会机不再来。

在1942年8月,隆美尔迎来了他一生的劲敌蒙哥马利,这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悍将,却败下阵来。但隆美尔并不慌张,更不胆怯,他有序的组织部队撤离,撤回德国。不过这件事并为压倒隆美尔,很快他又出任B集团军总司令,在诺曼底一战中重创盟军,自己也受了重伤,但是他仍指挥战斗。他的那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深

深的激励着我,他让我成为一名真正不放弃、不抛弃的男子汉。

二战稀奇事 篇3

第一个在战场上死亡的德国军人,杀死他的是日本人(中国,1937)。

第一个在战场上死亡的美国军人,杀死他的是前苏联人(芬兰,1940)。

美国战争阵亡名单中除了巴克利中将外,军衔最高的是莱斯利·麦克奈尔少将,杀死他的是美国陆军航空队。

战争中最年轻的美国军人是在海军服役的卡尔文·格拉汉姆,当时只有12岁。在后方养伤时被发现谎报年龄被军方起诉(后被美国国会平反)。

日本袭击珍珠港时,美国的海军司令的姓名是辛克斯(cincus,英文中和sinks发音相同,意为“沉没”)。美陆军第45步兵师的吉祥物是纳粹的万字饰。而希特勒的私人专列的名字是“美国”(Amerika),以上三点很快被各自“纠正”。

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阵亡率要高于海军陆战队。而一个航空兵完成回后方所需要的30个任务中阵亡的可能性为71%。

当盟军部队开至莱茵河畔时,上到温斯顿·丘吉尔、巴顿将军,下至普通士兵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无一例外都是撒尿,其中以上两位名人还合影留念。

德国的Me-264轰炸机能够轰炸纽约,但后者缺乏有价值的目标。

德国的U-120号潜艇的沉没原因是艇上一个抽水马桶失灵。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第一批被俘的“德国人”是几个朝鲜人,他们最初被日军拉壮丁,后来苏军俘虏了他们后他们开始在苏军服役,再后来德国人俘虏了他们,使得他们又进入了行军服役直到他们被美军俘虏。

在一阵猛烈的火力射击后美国和加拿大的3.5万士兵登上了基斯卡岛,交火中有21名士兵死亡!如果岛上有日本人,这个伤亡数字可能会更多。

德海军某潜艇盯上了一艘单独航行的盟军军火运输船,用鱼雷击中了它,运输船内发生大爆炸,船上的轻重物资满天飞。德军潜艇洋洋得意地浮出水面观看战果,这时一辆被炸上天的坦克从天而降,正好砸在潜艇上,使它成为二战中惟一一艘被坦克击沉的潜艇。

波兰二战博物馆 篇4

评委会认为,竞赛的获奖方案可以成为但泽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在我们看来,博物馆作为一种象征,完美地融入了附近的军械库、圣玛丽教堂和鹤群的环境之中。巨大的建筑巧妙地融入但泽市中心的历史性建筑元素之中。建筑师利用最低限度的建筑语言,加上现代而优雅的建筑理念,使建筑与老建筑和谐相融。该项目形式有所创新,规模很大,用现代的方式将建筑与该城市环境特色相结合。

博物馆体型巨大、功能众多。富有动态和雕塑感。它从地面拔地而起,明亮、沉重、简单、无装饰,好像一个巨大的船坞。大地象征着黑暗、寒冷和过去的印记,天空象征着希望、新鲜、未来,博物馆的形式象征着天空与大地的衔接。博物馆所记载的历史,是我们以及任何一代人都必须牢记的。博物馆有趣的外观唤起了我们的情感,表现了惨痛的战争,同时也给予我们希望。

优雅的展厅与旁边的方形尖塔共同嵌入地面,创造了一种灾难和希望的象征,深深地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博物馆像凤凰一样,从大地升起,飞向天空。博物馆的内部和外部空间都能给参观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博物馆流线合理,设施现代,功能非常广泛。除巨大的展览空间外,其余空间将用于博物馆的各种陈设展览。博物馆的方形塔对整个城市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它展现了但泽市的新鲜面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博物馆的价值功能。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在功能设计方面具有独创性:博物馆可以进行家庭、游客和朋友聚会的地方,也可以停靠几十辆汽车。博物馆的设计将成为一大亮点,向人们讲述人类最重要的人性故事。它将成为但泽市民、波兰和欧洲人民心中的一个永恒象征。

在参加波兰二战博物馆竞赛中,Kwadrat工作室完全意识到,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以及与环境和其复杂的功能相融合方面的问题。考虑到波兰的历史,要设计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建筑,二战博物馆的设计不得不在其型式和纪念性之间做出妥协,设计中其历史中的暴力特点和侵略性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它只是一个微妙的示意,而不是二战悲剧的强烈引证。

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将大部分空间设计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所以设计了一些地下展览空间。参观者的情绪会随着地下展览空间内部设置而发生变化。从漠不关心到安危未定和头脑清醒,最后到开始感到强烈的恐惧、害怕、甚至由于深深融入展览而产生痛苦。博物馆的地下展览空间是一条战争和时间体验的隧道。一层和博物馆的周围公共部分是“回到现实”部分,但这并不是全部内容。历史是未来的创造者,所以楼层越高直至塔顶部,人们将看到希望和自由,将看到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但泽市,将看到这座城市对所经历的历史的思考。

The jury for the Museum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Competition i n P o l a n d h a v e r e c e n t l y announced the winner.Studio A r c h i t e k t o n i c z n e K w a d r a t received 1st Prize and will design the new museum in Gdañsk,the city where the war broke out.2nd Prize was awarded to Polish architects Piotr Plaskowicki&partnerzy Architekci and 3rd Prize to Greece-based BETAPLAN S.A.The Jury is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design selected in the Architectural Competition has every chance of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Gdañsk City Centr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In our belief it meets all conditions of joining in the sophisticated symbols in the future alongside the Armoury,St Mary's Church,or the Crane.

The huge building tactfully merges in the neighbourhood sharing the chance of becoming an icon of Gdañsk with the m a j o r h i s t o r i c e l e m e n t s around.The minimalist means of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 p r o p o s e d b y t h e a u t h o r sgracefully blend the modern idea of the building with the historic background.In its Design,the innovative,huge-scale project makes use of the unique air of the city and transforms it in a modern manner.The colour and texture proposed in the design smoothly blend with the colours of Gdañsk giving the museum the power to pass the test of the 21 century.

The design embraces an immense building,which serves varied purposes.Dynamic,huge in scale,the building carries an air of a sculpture created by the visitors.It rises symbolically fromthe ground,led by light,bold,simple,and naked,symbolically placed in the geometry of the shipyard.It links the ground-its gloom,chill,and imprint of the Past,with the skies-hope,freshness,and Future.In this ingenious design,a rational vision of a public facility meets the wealth of history.It rings full sound,telling a story hard to chew for any generation,the story we must never forget.The attractive body of the building cumulates emotions,portrays the terror of war without depriving us of hope.It does not leave its interpreters buried in the gloom of the difficult topic.

The elegant pavilion,together with the obelisk nearby,squeezes into the ground and strikes the viewer with light,creating a symbol of catastrophe and the surviving hope.Phoenixlike,the building rises from Mother Earth,its ashes,towards the sky.The building will easily imprint itself on the visitors minds,conveying and being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both due to its interior and exterior.It will become a major feature on the plan of Gdañsk,perfectly composed in space.

The well-organised and modern building combines an immense range of functions.It offers huge space for permanent exhibitions,while remainingopen for any displays in the future.The visitors to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Tri-City will love it as an attraction.The designed tower will play a major role in gaining an image of the entire city,offering a fresh perspective view of Gdañsk,which will enhance the Museum's valuable function of a viewing point.

As a public space,the museum has the potential of a meeting place for families,tourists,and acquaintances,of taking in dozens of cars.It incorporates an ingenious concept with functionality.This exceptionally designed Museum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ill become a major attraction,telling the story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the humanity.It will grow to become a timeless symbol inscrib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of Gdañsk,Poland,and Europe.

Entering the Museum of The World War II competition in Gdañsk we were fully aware of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very complicated functionality.

To fit in the historic part of the city,and creating a form that may become it's icon at the same time,we had to make a compromise between its forma and monumentality,being careful with its impudence and aggressiveness.We wanted the architecture to be a delicate suggestion rather than strong quotation for the World War II tragedy.That is how the idea of dynamic,expressive form had been brought to live,tearing apart the symbolic and dramatic shell covering the world,created by the war.The design of the form is to be undefined by one literally meaning.It may be discovered in many ways by each and every individual viewer.

二战感悟 篇5

提及二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中国也是在二战中崛起的!在二战中有许多的名将,但结局大相径庭。如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黄土岭之战中被我军用榴弹炮击毙,而德国元帅隆美尔主动站出为人民争取和平,希望希特勒停止战争,却被希特勒逼得服毒自杀!尽管他是纳粹德国元帅,但他对的手下十分严厉,干杀害平民、抢平民的东西等不良之事就要枪毙!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美名“沙漠之狐”才流传千古,后人十分敬佩他。

美国的大将很多如艾森豪威尔,后来他成了美国的第34任总统;巴顿将军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退役后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但他作战英勇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指挥著名的中途岛战役的将军尼米兹有着过人的胆略和见识,中途岛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次战役使日本的强大舰队损失惨重,为后来的日本投降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有着深远而伟大的意义……

中国的大将不说大家也知道,如朱德、左权、叶挺、彭德怀……这些大将都是在残酷的战斗中磨炼出来的,没有他们世界的和平将得不到维护,世界上将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

反思“二战”课堂 篇6

教材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实,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整个战争的过程,而且使学生透过二战弥漫的硝烟审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社会,明白战前战后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的历史原因。要学好战后现代史,学好二战就是关键,因此二战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人在该部分教学中的课堂設计、策略及课后反思如下:

一、大胆裁剪,巧妙组合

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现有框架,进行重新安排设置,把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慕尼黑阴谋”这部分内容前置到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中去,把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课放在一起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还是要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学习。教师要开发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指学生在教科书中已获得的知识,及通过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等积累的相关知识,并给予充分发挥利用。对学生现有能力的合理利用,指学生的分析、概括、叙述、阅读、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

(经过“导演”,结构严谨,整体感强,但以前教学中没有这样尝试过,学生略感不适)

二、联系现实,涉足生活

对于有关战争的历史,作为今天的历史教师,我们在课堂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才能够让学生既能牢记历史,又能以端正、理智、科学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呢?笔者经过了反复思考后,决定放弃传统的从前往后的时间顺序,采用从后往前、从现实回溯历史的时间顺序,从贴近学生、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入手。

展示组图一:联合国总部门前雕塑“打结的手枪”和“铸剑为犁”。提问:①决定成立联合国这个组织的是哪个会议?在什么时间成立的?②“打结的手枪”和“铸剑为犁”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快回答出来。

展示组图二:“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和“勃兰特惊人一跪”。第一幅图让学生来解说,第二幅图,相对较远一些,由教师讲解,教师引入:两个战败国家对战争的反思反差极大,为什么?德国和日本在哪次战争中双双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双双落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导入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设置问题,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活动一:学生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

活动二:列举二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导学案上的表格进行。

教师在学生讨论、相互检查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最后多媒体展示,一起诵读,当堂记忆。

(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做到这点,学生在课下的自学情况不佳,此处用时稍多)

四、突出要点,各个击破

图说战争一:二战全面爆发。

由学生到多媒体前来要点式解说突袭波兰、占领法国、空袭英国的闪电过程概况。

(使学生对二战初期,德军的闪电式进攻有所了解,通过地图展示,对史地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把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资源使用,对战争阶段性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用图片探究的教学方法,直观,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得教学观念,但学生感觉比较抽象、不具体,由下面的环节来细化)

图说战争二:法国的溃败。

教师补充: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德军主力已经从比利时绕到了马奇诺防线背后,于5月14日突破法国要塞色当,随即转锋南下。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看到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6月14日德军未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法国投降,法国号称帝国主义强国之一,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法国长期对德推行纵容政策,结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教师可补充关于“福煦车厢”的故事和关于戴高乐将军的故事。

(在此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关注到了细节,他提出了问题:戴高乐将军和那么多的法国人到英国去干什么?他们何时回到法国抗击德军,解放自己的祖国?我大感意外,给予充分肯定并马上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环节都在教师的预想之中,尤其是在组织学生讨论时,会产生一些生成性的问题,此时,教师一定不能回避,应坦然面对,抓住时机,因势而导)

五、拓展引申,提高升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打结的手枪;德、日对战争的不同态度

提出:

二战给人类留下了什么“历史启迪”?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③国际社会无论过去与未来,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多媒体展示:恐怖主义、毒品泛滥、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再次突出“历史启迪”第3点,强化历史与现实之关联。

(本环节旨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凸显“学史鉴今”)

德国日本二战反思文学的异同 篇7

德日两个国家的二战反思文学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虽然都是反思,但日本从来都是以从战争体验出发,标榜日本受害和反对战败为主体,并且大体以上世纪60年代初为转折,之前反思文学以写战争和战败后的社会现实为主,之后战争反思文学数量急剧下降直至几乎不见踪影;而德国在几十年坚持不懈一路深刻反思战争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的为历史翻案倾向的小说,这种“施害者集体转变为受害者集体”题材甫一面世,立刻引起了包括德国媒体在内的热议。

德国文学常常喜欢探讨人生意义、追问生活理由和表达用哲学思考对人生的认识,而以文学的形式对战争主题的反思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就现代战争而言,从1929年出版的《西线无战事》到2002年出版的《蟹行》,几代作家历经思考后不仅作品意蕴浓厚深沉,且影响深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对二战这种全人类的灾难所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最终结局,甚至追问到个体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和对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什么样的责任,并且联系到人性、法律、人类命运、哲理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探讨,并在德国文学界形成了一个反思的传统。

《蟹行》是君特·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德国《明镜周刊》在2002年第6期用大量篇幅介绍和评价这部作品,认为作者触及了一个在德国战后文学中地位比较尴尬的禁忌———作为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施害者德国人民同样在二战中受到了伤害。君特·格拉斯不仅呈现了这样一个以往作家着墨很少或者避而不谈的的主题,还在小说中对现在德国人民应该怎样回顾二战和怎样面对那场浩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伤痛进行了详尽阐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类似主题的写作潮流,其他背着同样替历史翻案名义的作品还有本哈德·斯林克的《朗读者》、迪特·佛尔特的《穿着染血鞋子的男孩》、马丁·瓦尔泽的《评论家之死》和彼得·施奈德的《即便我们只赢得一小时》等。但,这不意味着德国作家真的打算为法西斯罪恶行径辩解,而是正如“蟹行”在德语里的意思一样,是倒退,也是一种横向发展,是更为人性化和理性的全方位审视作为施害者的德国民众在二战中扮演的真实角色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应该如何理解和思考前辈曾经犯下的错误。

文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朗读者》、《蟹行》从文学与政治、历史和思想意识的关系在现在引发的思考,和《铁皮鼓》在几十年前引发的思考是同样的,都折射出一个时代人所持有的道德理念和世界观,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是多角度的对人性的一种重新解读。

同样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所宣扬的与德国完全不同。在战争刚刚结束,最需要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负起应有责任,定下反思和批判基调的关键时期,日本战后文坛充满了具有相互攻击性的派别争斗,从而导致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对侵略战争客观、准确、公正能够占居主导性的理论观点。这就导致本应对侵略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深刻批判的文学导向偏离了正确轨道,也决定了日本战后战争文学对法西斯战争的暧昧态度。日本民主主义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围绕着“政治和文学”、“转向论”、“知识分子论”、“世代论”等与战争罪责等问题展开了分别以《近代文学》和《新日本文学》杂志为阵地的一轮接着一轮的没有结论的论争。这与德国的正确做法从一开始就在理论,行动纲领和斗争行为上都存在着严重偏差,导致日本二战反思文学偏离了正确方向。

日本的二战反思文学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学现象,在战争期间几乎全部作家都在高压政策下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支持“国家政策”,而在战败之后又开始从事反战文学写作。这样日本就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转向时代”。战后日本文学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如野间宏的小说《阴暗的图画》、椎名麟三的《在沉重的潮流中》。

这种既是帮凶又是受害者的身份形成一个矛盾体,也决定了他们以日本民族主义立场和日本文化中“耻感”观念来认识、反思和评价这场战争。因此,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也必然具有某种矛盾性,既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及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又在某种程度上宣扬“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既反战,还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处理。

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中涉及侵略战争主要是在强调战争带给日本本土和日本国民本身造成的创伤。如梅崎春生的作品《樱岛》、石川达三的《风雪》、大纲升平的《野火》等。首先,缺少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罪行进行批判和反省意识,相对少有作品提及侵略战争受害国的深重灾难。战争体验文学的许多作品不只描绘出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生活上的困苦,更着重表现战争给日本人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一定意义上委婉地表达出了“日本受害论”思想,模糊了侵略战争责任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的确是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无法抹杀的心灵创伤;另一方面是1945年8月,为了促使日本法西斯不做困兽之斗尽快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近30万无辜平民顷刻之间毙命。战后,日本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原子弹轰炸为题材作品,使日本文坛出现了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原爆文学”,主要作品有原民喜《夏天的花》、《毁灭的序曲》、大江健三郎的《广岛礼记》等。揭露战争给无辜平民带来巨大灾难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但只是孤立地不提及爆炸缘由的描写原爆后灾难性后果,使日本看上去是很“受害”的。其次,在战败体验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反战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哀婉的表达一种“反对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如在《风中芦苇》下卷中描写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日本的反战者没有长舒一口气,他们没有感到由衷的高兴,而是感到伤心愤慨。

就这样,在根本没有进行反思的主旨下,作品已经由侵略战争带来的战后影响被推卸责任淡化成“双方都有责任”了。淡化、模糊侵略战争罪行可以说是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作品普遍表达出的主导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余匡复.当代德国文学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4.

[2][日]松原新一.罗传开译.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译文出版社, 1983.

[3]王向远.不是反对战争, 而是反对“战败”.文艺报, 2007.

[4]刘白羽.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 1992.

二战 篇8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 已经看到一些回顾和纪念的作品, 作为一个物流人, 更关心的是二战期间的物流。在投入一些关注之后了解了一些情况。物流这个领域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运输, 当然有一些记录, 虽然不如战争的记录多, 初步的搜索有: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独龙族、C-47新型飞机……, 都和物流相关。

这方面的了解, 取得了两个大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对“物流”概念形成的认知。“物流”是我国对美国词汇的翻译, 原词汇是Logistics, 这个词汇概念最初的起源和二战期间美国军队的军事后勤Logistics有关, “驼峰航线”便是军事后勤Logistics一个可圈可点的成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欧美等国家采用的词汇便是Logistics;

第二个收获是了解认知了“驼峰航线”。本文关注的“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的一个亮点。二战时期那么多的战场, 那么长的战线, 前线快速消耗的枪炮弹药必须及时保证供应和补充, 军需物资的空前消耗, 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物流支持, 所以, 那个期间物流空前繁忙, 可以说, 二战期间物流功不可没!“驼峰航线”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并对之议论一番。

可以说, “驼峰航线”不仅仅是物流, 也是整个二战期间的一个大亮点。二战期间, 中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向东、向南海上的物流通道;向北的方向本来就是荒漠连片, 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占领, 已经没有物流通道可言;西南方向高山峡谷、荒山野岭, 虽然尚有路, 但是通过量很小;向西, 陆上的物流可以依托的路当然也还有, 然而, 向西、向西北不但路途遥远, 而且水平太低, 难以作为战争支持的依托, 再则, 苏联、西亚也在战火之中, 很难通过这些方向取得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支援。于是“驼峰航线”就这样应运而生。

此处对于“驼峰航线”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这是一条依靠大型运输机进行物资和人员运输, 从印度到中国西南部的一条空中航线, 一端位于印度, 另一端是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这条航线翻越知名的喜马拉雅山, 还翻越高黎贡山、横断山等多条山脉, 跨越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多条江河。在此之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空中航路, “驼峰航线”开辟的是一条新的航路。“驼峰航线”航线长达800多公里, 下面的地势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 最高海拔达7000米, 山峰起伏连绵, 犹如骆驼的峰背, 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 我国的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一个时间段, 那个时候, 中印公路尚未开通, 有的通往境外的公路运量很小, 中国的环境状态虽然仍然是地域无边, 但是, 和国际同盟国的物流和人员、军事交往却难以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处于与国际力量难以牵手的“孤岛状态”。既然陆上、海上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可以作为主要选择的只有天空, 用飞机解决这种物流的需求, 就几乎成了唯一有效, 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现在, 空中交通已经非常发达, 今天看来, 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成本高一些, 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然而, 那是在七十多年以前, 而且是战争导至的极端困难时期, 那时飞机这种工具实用的时间不太长, 能够进行大量输送的大型飞机也才诞生不久, 要飞越绵绵不尽、无法给飞机实行补给支援的高山地区, 而且是长距离的多架次的重载、大量、不断地飞行, 这是必将付出巨大牺牲的冒险性的探索。这种冒险, 如果不是探险家的有意为之, 那就是为需求所迫, 什么需求?如果在和平时期, 那是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的需求, 但是那是在战争时期, 而且战争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战争的需求迫不及待。“驼峰航线”就是战争需求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难怪有人把航线上飞行称之为“自杀式的航程”。

“驼峰航线”最主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支持中国的抗日, 已经载入历史史册。谈到它的作用, 那是双向的:向外运送中国远征军士兵和与国外交往的人员, 在境外打击侵略者, 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将我们抗日战争需要的物资从境外运回到中国,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论“二战”初期苏联对德关系的失误 篇9

一、对德推行微笑外交

希特勒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取得了苏联“中立”的保证后, 就放手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至1941年夏, 德国占领欧洲14个国家, 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面对这种形势, 苏联政府不但没有主动制止, 反而阿谀奉承。当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时,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立即对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说:“苏联政府谅解德国被迫采取的措施”, 并“祝德国在它采取的防御措施中取得完全成功”。

1940年5月, 希特勒在西线发动进攻, 舒伦堡把德军的行动通知了莫洛托夫, 随后又电告柏林说, “莫洛托夫抱着谅解的精神接受了这个通知, 并说他认识到德国必须保护自己不受英法的攻击。他毫不怀疑我们会取得胜利”。

德军于1940年5月14日突破法国要塞色当, 6月14日占领巴黎。就在这一天, 莫洛托夫约请舒伦堡, “表示苏联政府对德国军队的光辉胜利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由于苏联政府采取纵容侵略的微笑外交, 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丧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 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二、为防御德国的进攻, 强占西邻小国

1939年9月, 德军占领了波兰大部分领土。苏联趁火打劫, 立即向波兰递交一份声明说:“波兰政府已经崩溃且无生命迹象……苏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于无效……”, “苏联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苏联政府命令部队越过国界, 去把西乌克兰和西俄罗斯的居民的生命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同日凌晨, 苏军占领了波兰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很快都并入了苏联。苏联的趁火打劫加速了波兰的灭亡。

波兰灭亡后, 苏联为防止战火东延, 筹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为此, 苏联放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采取了以强凌弱、漏脯充饥的政策。在德国占领巴黎当天, 苏联无理要求立陶宛政府辞职。6月15日, 苏军占领了立陶宛。接着, 苏联又向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并先后占领了这两个国家。

此后, 苏联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1940年6月, 莫洛托夫召见舒伦堡说, 比萨拉比亚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如果罗马尼亚政府拒绝接受和平协定, 苏联政府决心使用武力, 并要求德国“不要妨碍而要支持苏联的行动”。6月25日, 苏联向罗马尼亚发出了最后通牒。27日, 罗马尼亚政府屈服了。苏联的“东方战线”基本上建成了。

《斯大林》的作者解力夫先生在评论苏联这些外交政策时说, “苏联在东方战线建立的过程中, 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 伤害了西邻小国的民族感情, 从而为法西斯所利用, 把它们拉上反苏的轨道。同时, 苏联为了本身的防务, 恃强并吞邻国领土, 并获得德国法西斯的支持, 也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从而加强了英法美等国的疑虑, 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三、不听劝告, 执迷不悟

侵略苏联是希特勒从未改变的基本思想。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 “当我们今天谈到欧洲的新的领土的时候, 我们主要必须想到俄国和它周围的附庸国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 希特勒这一思想也丝毫没有动摇。他说:“现在俄国并不可怕, 因为我们已同俄国缔结了条约……一旦我们在西方腾出手来, 我们就可以对俄国作战。”

1940年6月, 丘吉尔致信告诫斯大林, 德国的征服除了对英国有危险外, 对俄国也有危险。7月初, 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克力普斯向斯大林陈述了英国的态度:英国政府确信德国正力图称霸欧洲……这对于英国和苏联都是危险的。因此, 两国应当商定一个防御德国并用以自卫的共同政策。然而, 斯大林对丘吉尔的信不但不作答, 还反而将英国政府的打算向德国透露。7月13日, 莫洛托夫向德国提交了一份书面备忘录, 称“看不出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称霸欧洲的危险, 更看不出德国可能鲸吞欧洲的危险。……斯大林并不认为德国的军事胜利威胁了苏联以及与德国的友好关系”。

德国进驻罗马尼亚, 苏联感到不安。为了安抚苏联, 德国邀请莫洛托夫访德, 以便元首可以“亲自说明他对于今后建立我们两国关系的意见”。随后, 斯大林用十分亲切的口气作了答复, “莫洛托夫承认他有义务到柏林对你进行访问, 他现在接受了你的邀请”。莫洛托夫赴德后, 提出如下要求:

1.德军立即从芬兰撤退, 芬兰……属于苏联德势力范围……

2.……苏联可以凭长期的租借权建立一个可以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陆海军基地。

3.……巴统和巴库以南的地区是苏联的领土要求的中心。

希特勒得知苏联的要求后, 十分恼火, 他愤恨地说:“斯大林……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讹诈能手。德国的胜利已经是俄国所不能容忍的了。因此必须尽快使他屈膝。”12月8日, 希特勒发布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 即反苏战争计划。“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 为了迷惑苏联, 希特勒却一反常态, 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先进武器;在军事上, 德国向东部调动大量部队, 但为避免苏联多疑, 德国统帅部费尽了心思, 耍尽了花招。斯大林当时被德国的种种假象迷惑了。

1941年4月初, 丘吉尔给斯大林发来一封亲启电报, 提醒他德国军队调动的意图是针对苏联的。6月18日, 英国方面又向苏联驻伦敦大使发出紧急警报。但斯大林总持怀疑态度, 甚至认为这是有些国家在挑拨离间, 以便从中“收渔翁之利”。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也认为德国进攻苏联是荒谬的。甚至到苏德战争爆发前最后一分钟, 斯大林也没有认识到德国将会进攻苏联。

浅析二战时期德、日两国之间的矛盾 篇10

德国和意大利同属于欧洲国家, 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欧洲都拥有领土要求。两国在奥地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 直到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 德、意两国才出现了联合的迹象。墨索里尼1937年9月在柏林提出的“柏林—罗马轴心”早在1935年秋季已形成的说法其实并不符合事实。

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就把吞并奥地利作为他的第一步侵略目标, 而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却多次向奥地利许诺, 声称要保护奥地利, 并不断地向奥地利人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意大利在奥地利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是信奉“大德意志帝国”的希特勒所不能容忍的。可见在结盟之前, 至少在奥地利问题上, 德、意之间是一种敌对的关系, 只是后来由于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问题及干涉西班牙内战等问题上需要取得德国的支持, 才勉强同意德国吞并奥地利, 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意大利被迫接受了1936年7月11日签订的德奥协议, 这是德、意联合的第一步。有了德国的支持, 墨索里尼就可以放心地把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进行到底, 而之后的西班牙内战使德、意同盟更近一步。

1936年10月22日, 德、意两国签署了一个秘密议定书, 即《柏林—罗马轴心协定》, 就一些双方关心的国际问题达成了谅解和共识。但这个主要是根据德国的倡议而达成的协议书, 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心诚意的, 特别是在涉及奥地利和多瑙河盆地等重要问题时更是如此。后来德国在意大利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突袭布拉格, 这使墨索里尼大为光火。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从而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这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法西斯轴心国的联盟牢不可破。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和1936年7月开始的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耗尽了意大利的军力、财力和物力, 其经济实力大大下降。因此, 在执行新的扩张计划之前, 它迫切需要一个喘息调整和备战的时间, 意大利一再要求德国在波兰问题上能够采取谨慎态度, 把发动欧洲战争的时间推迟到1942年以后。而希特勒却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德国虽然在口头上同意了意大利的请求, 但实际上却在不断为战争的早一刻爆发做准备。1939年5月, 德、意签订所谓的《钢铁同盟》, 两国建立了军事同盟的关系。这代表德国做好了挑起全面战争的准备。1939年5月23日, 希特勒向德国国防军宣布, 纳粹政策的真正目标是占领东方的生存空间, 而第一步应该是进攻波兰, 但不能同时与英、法发生冲突。这些目标应该是对意大利和日本保守秘密。首先, 德国从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等一系列事件当中, 对英、法的软弱深信不疑, 当时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预言, 一旦德、波战争爆发, “英法是不会参战的”。其次, 德国认为此刻自己正处于一种非常有利的时刻, 它的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对英、法来说, 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与意大利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由于意大利没有做好相应的战争准备, 因此, 在战争爆发后采取了“非交战”立场。意大利所采取的“非交战”立场, 使德国在战争初期不得不单独作战, 这就违背了“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力量从空中、陆地和海上”互相援助的承诺和同盟义务, 德、意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就在德国冒险侵略波兰成功之后, 希特勒决定向英、法两国动手。这时墨索里尼却致信希特勒, 提出在西线交战双方都不主动采取军事行动, 通过建立一个由德国保护下的波兰人政府的提议, 以此来结束战争。他认为, 战争的头号目标应是俄国, 而不应该是西方的英、法。他认为在对西线战争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之下, 向英、法开战“简直是拿一切, 包括制度在内去冒险”。他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敌意, 指责希特勒背弃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放弃了“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旗帜”, “背弃了自己的主义”。而希特勒在西线发动战争的决心已定, 这样一来, 无疑加重了德国对意大利的猜忌。更重要的是, 在德国即将与西方开战的时候, 意大利却致力于加强同英、法的贸易, 意大利用向英国出售飞机发动机和教练机来换取其必需的煤和海上通航的便利权。这种贸易遭到了德国人的强烈抨击。戈林曾指出, 德国人根本无法理解, 作为盟友的意大利, 怎么会向自己盟友的敌人提供飞机发动机和教练机呢?意、英贸易进一步加深了意、德之间的矛盾分歧。

然而, 就在德国在西线的军事冒险取得成功之际, 墨索里尼看到德国即将到手的胜利, 深怕错过这次分赃的大好时机, 便不顾意大利实际的军事实力, 还是在西线参加了战争。此外, 促使德、意之间产生矛盾并引起意大利方面不信任的另一重要原因, 就是德国关于欧洲“新秩序”的构想。该构想围绕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多瑙河盆地等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利益、归宿问题, 德、意双方展开了会谈和激烈的争论。会谈的消极结果引起的失望, 加速了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垮台。

上一篇:中国4G牌照下一篇:监督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