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规律

2024-07-19

游戏的规律(精选三篇)

游戏的规律 篇1

一、编写规律

1. 以“数学的应用与模型化”为主线。

在《高中数学智力与游戏开发教程》教材的第二章《神奇的缺八数“12345679”》、第八章《幻方》、第九章《幻图》、第十章《幻圆》这四章将有关计算器及计算机知识贯穿整个教材, 充分体现信息社会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揭示数学思想, 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数学教材内容新颖, 有趣;一改以前数学教材给人世间神秘、冷峻和枯燥的面孔, 而使人觉得亲切、实用和精美。

2. 以“问题的背景、问题的再现或问题的再思考”为主线。

在《高中数学智力与游戏开发教程》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的编写中, 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充分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用之于生活”。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数学不枯燥、不单调、不乏味了。如第十一章《幻直线》, 先再现富兰克林的八阶幻直线构成的优美图案, 引入课题———幻直线, 勾引起学生的无限暇想, 然后引入三阶幻直线、四阶幻直线, 在这些幻直线的绘画中学生尝到了图案的美丽, 不自觉或下意识地就会绘出五阶幻直线, 从而学生认识到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自然美, 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元素一一添加到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创作中, 成为一件件艺术品, 激发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 并把他们运用到生活、建筑、雕塑、绘画、纺织、工艺、美术等领域中。

3. 以“游戏活动为突破口, 品尝乐趣品尝快乐为智育载体”为主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 游戏活动已经成为了学生儿时遥远的记忆或回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品味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快乐, 而是感觉到数学呆板、单调、枯燥、无味, 成为了一种精神负担, 压得喘不过气来, 慢慢地厌恶数学, 讨厌数学, 最后避而远之放弃数学。思维迟钝、呆板、不灵活、无创造性一一呈现出来。学生不是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而是在学习数学中慢慢死亡。警钟长响。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值得深思吗?!《高中数学智力与游戏开发教程》教材的开发, 本着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放松学习, 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 在数学的无限暇想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在第一章《数学空心接龙》关于“心中有盏灯”游戏活动的展开中, 关于对“我的数学教师”、“我的同桌”的回忆或追忆中, 心灵再一次次呈现———我的好数学教师、我的好同桌, 发觉心中残留、沉淀的东西, 唤起心底一些尘封的记忆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当然在回忆或追忆中有残痛的、有美好的、有失败的、有成功的……。虽然这是一个游戏活动, 却是一次心灵残酷的游戏活动, 也是对心灵的一次大洗涤, 有别于在生活中玩乐的扑克牌空心接龙游戏。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样的游戏活动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校园。

4. 以“活动实践为主旋律, 发现生活发现数学为美育”为主线。

“生活处处都有美, 都有数学”, 只是我们在生活中缺少了发现美发现数学的一双眼睛。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该提倡这样的主题:有生活有活动的地方, 就有快乐兴趣, 就有数学学习;有数学学习的地方, 就有生活, 就有活动, 就有快乐, 就有兴趣。也许这就是“快乐教育”的主旨。或者说这是“大快乐教育”。这也是我们理想的教育, 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师应该为这样的教育理想像春蚕一样奉献自己的一生。第七章《莫比乌斯带》整个章节就是一堂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课。通过单层、双层、三层莫比乌斯带的制作、发现, 打破了学生的定势思维, 一一突破思维的每一处暗礁, 引领学生向思维深处进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思维的尽头, 有着无限的风光, 有着自然的美丽, 有着数学的奇观, ……是在自然中发现了数学, 还是在数学中发现自然, 一一尽在不言中。在数学的顶峰, 是自然的伟大, 是艺术的摇篮;在艺术的巅峰, 是自然的玄妙, 是数学的博大;在自然的山顶, 是数学的创造, 是艺术的梦想。

二、编写原则

1. 将现代网络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数学教材之中。

2. 强调开放与理性的人格特征培养, 激励多样性的独立思考方式。

3. 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4. 教材设计上重视过程, 重视体验, 重视规律、性质的探索。

5. 强调联系实际, 将应用题的教学与运算教学统合进行。

摘要:职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开发、设置是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因面对教育的对象不同, 其课程设置与开发的编写规律与编写原则应有明显的不同, 这样才能引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存能力和实践能力。

游戏中的规律 篇2

游戏是这样的:五个小朋友玩游戏,念“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就抓他”。每个人念一个字,念到“他”字的人被淘汰,循环地念这首歌谣,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就是赢家。五个小鬼神秘地说:“娜娜姐,谁要是站在墙角石墩上,准赢!”

真有这么神奇吗?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其实,这个游戏体现了周期问题。我们把五个小朋友看成一组,分别用1、2、3、4、5这五个代号表示,游戏中的周期就是这五个数字循环出现。这首歌谣一共有20个字,“他”字在第20个,20 ÷ 5 = 4(组),没有余数,那么“他”字一定落在这五个代号中的5上,代号是5的小朋友第一个被淘汰。

现在还剩下代号为1、2、3、4的四个小朋友,这时游戏中的周期就按照4个一组循环出现,20 ÷ 4 = 5(组),没有余数,那么被淘汰的命运就落在代号是4的小朋友身上。

只剩下代号为1、2、3这三个小朋友了,谁能留下呢?这时游戏中的周期按照3个一组循环出现,20 ÷ 3 = 6(组)……2(个),余数为2,第三个被淘汰的就是代号为2的小朋友。

剩下代号为1、3的两个小朋友了,谁能笑到最后呢?这时游戏中的周期按照2个一组循环出现,20 ÷ 2 = 10(组),没有余数,理所当然是代号为3的小朋友被淘汰了。赢家是第1个小朋友。所以,第一个念,就最后一个被淘汰。我们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一般规矩是谁站在石墩上,谁就第一个念。所以,站在石墩上的那个人总是赢。看来,不是游戏“有鬼”,而是规矩有鬼啊!

一个小小的游戏,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发现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数学的踪迹。

游戏的规律 篇3

一、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的内在困境

以往的哲学家对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的问题的研究是有局限的。有的注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有的注重人的实践活动, 这样, 二者的关系问题存在一个悖论:历史究竟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还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

第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是人的活动推动的, 由此, 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 人的活动是由人自己的意志、思想决定的, 这就会导致否认历史客观规律;如果历史运动没有客观规律, 那历史的科学理论也就没法谈了。

第二, 如果我们认为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发展进程一样,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那么历史中的人, 人的活动,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消失了, 那历史也就不存在了。因此, 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和历史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二者绝对不是互相对立, 彼此否定的, 而是相互统一的。那么解决二者的焦点是怎么能把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二者联系起来理解, 去发现人们自己的活动规律呢?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发展进程说明: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的, 历史的进步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 而历史规律, 就是蕴含在人的活动之中并无形的对人的活动起作用的必然联系。但是, 我们如何去寻找在人的活动中的那种客观必然联系呢?

二、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联系

人是社会的主体, 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这里是把能进行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人当做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明确论述:“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就是说, 人是在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活动中才成为人的。人的生活的改变, 人的活动方式、人的性质也会随之而改变。所以, 人的历史活动也是这样的。马克思说人是双重性的创造者, 既是自己的又是历史的创造者, 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个人的实践活动是由他自己的意识支配的活动, 而历史却不是由人们自己的意识支配的。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达到的后果同人们最初的目的往往不同, 有时甚至相反。这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根源仍然存在于人的活动中。人不能任意选择社会形态, 是因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由两方面决定的, 一是自然, 二是社会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各种关系中进行。人们在进行活动中所构成的生产关系, 必须同人的实践能力即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 而不管人的个人意愿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人们进行物质活动时, 就不能不采取如此的社会形式, 构成如此的各种社会关系。当生产力发展了, 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 这些客观因素都是不依你的意愿为转移的, 不管是你意识也好, 不意识也好,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人的活动来说都是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 在人的活动中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所有变化及其发展都是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所以马克思才说历史不过是人们自己的行动而已, 人们在实践中必然跟人发生关系, 这样人们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客观联系, 历史就是在这种客观联系中被创造和发展的。所以, 历史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

三、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因素

上述已论述历史的发展基础归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 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力呢?如果人们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产力, 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 组成自己想要的社会形态。那么所谓的历史规律就不存在了。如果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活动方式, 那么在人的活动背后具有某种力量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这样, 人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消失了, 历史就不是人们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了。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就要从实践出发, 在人的活动本身中找出决定人的活动方式的因素或力量。

人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就说明人进行物质活动是有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的, 即自然条件和人自身条件。自然条件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而对人的活动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身的条件。那么决定人的自身条件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 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 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 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 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 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 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这段话阐明了马克思是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中寻找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条件。

前一代人的成果对于后代人的活动来说, 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不管是人们的目的、想法如何?他们的自身活动都必须以这个客观基础为前提, 去安排他们自己的活动方式。历史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 历史的客观规律性贯穿在人的活动之中, 这样历史的基础就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发展的、向前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每一代人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这种历史的观念在坚持客观性的同时, 还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由此可见, 历史上的出现的各种现象, 都是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国家要推进社会的发展和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 就必须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创造,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指导人们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摘要:历史规律问题,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 也是一切科学认识中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以实践活动为中介, 解决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 厘清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人的活动和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因素。最后, 使历史规律内在的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

关键词:人的活动,历史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 1976.15-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60.5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57.119.

上一篇:会计诚信与缺失下一篇: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