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信仰

2024-06-16

孔子的教育信仰(精选五篇)

孔子的教育信仰 篇1

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 教不倦”, 一生志学致道, 从教四十余载, 只为培养君子仁人, 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 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 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 “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 焉能为无?” (《论语·子张》) 为了传道救世,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相近, 习相远”之人性观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点, 他正是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才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取得了教育上的伟大成就;“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是孔子对教育价值认识从人到社会的延伸, “讲信修睦”“修道致和”, 教育不仅可以育人为善, 也可以协和社会, 谋天下大同。这是孔子对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也是他对教育意义高度认同的体现, 更是他对教育事业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和驱动;“君子”“仁人”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孔子要培养的是具有完整人格、并能行仁致道、实现“大同”的君子。“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 礼是君子的道德规范, 义是君子的价值取向, 知是君子的智慧能力, 中庸是君子的处事原则;“修己”“立人”体现了孔子的师德修养。为了培养君子, 实现教育价值, 孔子先从自身的完善做起, 修己之德, 具备为师学养: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安贫乐道, 献身教育。同时他积极钻研立人之法, 确立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二、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通过孔子的一生年谱, 我们能够发现, 教育信仰在他心中的位置, 随着他的人生境界是逐步提升的。

1. 幼年习礼, 好古敏求——孔子教育信仰萌芽阶段

孔子出生鲁国, 西周文物典籍保存比较完好, 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他“志于学”和树立人生榜样提供了好条件;孔子幼年时就对“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孔子母亲也注重家庭教育;孔子的先世原是商代王室, 家族中多有救国名士, 这对孔子志学、致道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孔子三岁丧父, 幼年时的艰苦磨炼对他立志求学问道也有很大影响。

2. 十五志学, 学而不厌——孔子教育信仰初步形成阶段

孔子自述说十五志于学, 这一志向的稳定建立, 是他对教育认同的首要体现。十六岁时, 同时代人物子产在郑国铸刑书, 以“礼”“法”救世, 是孔子学习的一个榜样;十七岁时发生的阳虎事件对他也有很大打击;二十岁左右他曾两次出仕, 但只是“会计当而已矣”, “牛羊茁壮而已矣” (《孟子·万章下》) , 他仍然以学习为主, 可见孔子是志于学而非志于仕。孔子一旦确立了志学之向, 便学而不厌。他学习首先是为完善自己, 修己而后安人。生命与学养并进, 同时以学会友, 共同长进, 乐在其中。

3. 三十而立, 诲人不倦——孔子教育信仰确立阶段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来, 学无常师, 有闻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到三十岁时卓然有立, 即三十已能达到知“礼”知“道”的程度, 能依“礼”而行以致其“道”。[1]同时据记载他三十设教, 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这是立人。三十立教, 投身教育, 未尝无诲, 这是他对教育高度认同的体现。他曾这样自谦:“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论语·述而》) 所以说, 这一阶段孔子教育信仰确立。

4. 五十知命, 教育救世——孔子教育信仰淬炼阶段

三十五岁时, 孔子为避鲁国内乱而去齐国两年, 此后回来的十四年里就一直从事教育, 他对自己志学致道的价值观、教育救世的人生选择不再感到疑惑, 这十几年中, 孔子弟子弥众;到五十一岁时, 由于鲁国内乱四起, 孔子行仁致道, 见危授命, 在鲁出仕。然而孔子的礼乐之道在鲁国终究无法施行, 但他深信自己就是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 于是他开始了在其他国家的游学活动, 坚持传道, 一路上遇有艰险也能以苦为乐, 被追杀流亡也能诲人不倦。用钱穆先生的话讲, 人当以行道为职, 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 而道有不行之时, 此亦是天命。[2]经过这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磨炼, 他对教育成就君子人格、实现社会大同的意义更加认同, 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实现天命的最好方式, 那就是教育。

5. 七十大成, 传承泽被——孔子教育信仰升华阶段

五十的知天命为孔子日后的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纵使遇有斥、逐、困、厄, 他也能不违天命, 坚守仁道以教育救世,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六十而耳顺”。他一路上与很多隐者的对话就是体现。六十八岁, 鲁国面临吴国齐国的争霸战争, 孔子被请回鲁国。周游期间他在陈国、卫国就一直设坛教学, 这次回国之后就潜心教育, 不再出仕。晚年期间, 除了收徒设教, 他还做了很多保存、整理、传承古代文化的工作, 他对教育传道的信服已经由早期培养能完成救国治世使命的君子转变为培养承担传经教学、延续古圣文明的儒者。在这一阶段他已能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的志业 (学与教) , 一生的所学、所思得以沉淀, 最终成为集大成者。

三、孔子教育信仰的启示

从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过程来看, “十五志学”是个起点和方向, 这为他三十设教奠定了基础。在孔子的教育信仰形成和发展当中, “学”一直贯穿其中, 不断地学、教、问、思, 使得教育之事在其心中不断澄明, 所以说, “学”是孔子教育信仰得以确立的途径。孔子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培养君子人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具备成人的基本素质, 即爱人之心。能否做到“仁”, 是判断其对教育是否有信仰的起码标准。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 能乐于付出、乐享教育成果, 这也是“爱人”的自然延伸和情感体认。而能否“至诚”, 尽全力地去“爱人”, 去投身教育, 则反映其对教育信仰的程度。最后“命”作为一种对自己的定性和归宿, 则是孔子教育生涯乃至人生旅程中克服苦难、提升境界的最大动力。没有这几个因素, 孔子难有教育信仰。当代教师其实最缺乏以上几点, 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和在校师范生, 能尽早坚定立志于教育, 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并且花大力气学习和积累为师的素养, 乐在其中、竭尽全力、最终把教育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使命, 这很重要。

孔子一生在教育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皆根源于他“学不厌、教不倦”的执著精神。而他之所以“学不厌、教不倦”, 在于他内心对教育的那份深深的认同和信服, 他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成就人才、协和社会。正是有着这份对教育价值的崇尚, 他才对教育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生行道救世、竭诚奉献、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可以说, 如果没有对教育的信仰, 孔子就不可能开私学之风, 更不可能有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孔子的教育信仰, 不仅对其本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同时也对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思想, 就是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的。”[3]以孔子为代表一脉相承的儒家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乃至整个历史的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日的世界大问题, 正本清源, 首应著重于教育问题上”, “孔子思想, 本于人心, 达到大同, 始乎人文, 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简易、单纯之教育宗旨与其教育方法, 必将为世界文化奠定其基础, 导其新生”。[4]

参考文献

[1]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74.

[2]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27.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11.

像孔子那样坚定信仰 篇2

江苏南通通州区姜灶中学陈丽红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怎么办?缘于偶然,借到一本《跟孔子学当老师》,如饥似渴地读完,笔者恍然大悟,原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升华为对教育的信仰。是的,像孔子那样,做一个痴迷教育的人,不失为一种幸福。孔夫子对教育的信仰是支撑他一生为教育而活的精神动力,他的“教学之恋”让所有教师为之折服,甚至让不少教师为之汗颜!坚定的教育信仰促使他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投入了深厚的感情,并有了“诲人不倦”的幸福体验!

一、坚定教育信仰,奠定学而至上的理念

孔子将“学”作为人生的第一乐事,并非一蹴而就,他经历过诱惑与彷徨。曾以为“思”可以求知找到真理,殊不知,经历了一番亲身体验才发现即便废寝忘食,也未必能“思”出自己满意的结果,却反而使心灵陷入了混乱。孔夫子将自己的体会告知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自身的学而为上,自强不息的教学理念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当代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倘若教师自身没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怎能给学生提供一杯杯矿物质丰富的营养水呢?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全面储备知识,才能保证课程标准正常规范地实施。

曾有人对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业余充电情况做过一份调查:教师一天学习两小时的约占8.7%,一小时以下的约占70.4%,甚至根本不读书、不看报的也大有人在。也许有人会列出种种理由:课务多,作业批改量大,工作强度大得让人无暇能兼管到自己的业余学习充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整天不是上课就是改作业,这种机械式的生存方式只能属于一位教书匠而已,与优秀教师相差甚远。华师大的胡惠闵教授在作讲座时就专门谈到:一名教师,必须花时间去阅读经典、精品的书,即使每天只花5分钟,一年的积累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没有时间去阅读只不过是一些懒惰的教师的推脱之词!

学习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愉悦精神,坚定自己教育信仰,把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钻研教育理论,更新专业知识,从而实现专业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善教者必为善学之人!

二、坚定教育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

孔夫子所教弟子三千,但并非个个都好学成才,真正从孔子那里学到本事的不过七十多个。但“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是他一贯的教育理念。当然如有勤奋刻苦、好学乐学的颜渊们和直爽可爱、情深义重的子路们,孔夫子对他们的教育更是一往情深了。这一点真正体现出“诲人不倦”的本质:学习是师教与生学的双向心意。

曾几何时,中小学进行了重点与普通的分类,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区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随着政策的日趋完善,各种畸形的教育制度几近尾声。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政府划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区,每一区域的学生就近入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优质资源的外流。所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优生与学困生并在。对所有教师而言,学校给出的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有句俗话:孩子是自家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不管孩子怎么样,每个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老师啊,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了。”面对家长的心声,教师给出怎样的教育应付?“今天我交给你一个欢欣又颖悟的孩子,明天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请问作为一个灵魂的工程师,听到这么有代表性的家长的感慨,您将有多少的思绪涌上心头呢?还有什么比坚定自己的信仰,锻铸诲人不倦的意志更重要呢?

三、坚定教育信仰,铸就教学之恋的终极

孔夫子曾试图把音乐等放在首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教学当作自己的恋人,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教育爱作为基础,更表现出对颜渊、子路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

有人说教师没权又没势,这种人本身对权势的理解是肤浅而无内涵的。作为教师,他有权督促学生的学习,有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有权指明学生的人生正道。还有什么别的权力比这些更重要?南开的张伯苓当年婉言谢绝了担任人人艳羡的市长,继续留校搞他的教育工作,弃政从教,这是对教育的何等热爱。

从孔子的一生经历来看,他把教学当作“佳人”一般来爱恋。我想,有如孔子式的教师必定也会体验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自从走上三尺讲台,爱恋教学应当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并从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

像对待恋人那样的热爱教育,这就是“教学之恋”,这无疑是教师教书育人历程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让教育职业幸福的终极命运。辉煌人生,往往与至死不渝地坚守一份崇高的信仰相关。崇高的教育信仰能使人遭遇挫折时不会懈怠,在人生偏离轨迹时扶人走上正轨。帝王爱江山,才子爱佳人,又有多少教师将教学视作自己的恋人?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部分杰出教师。诚然,教师的精神家园缺乏不了教育信仰的支撑!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的确,教师需要信仰,需要坚守教育理想,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重塑教师的精神家园。信仰,犹如一束火把或灯光,烛照教师人生的前进之路。

执一铲,挖一渠,引《论语》之圣水,浇灌荒芜的精神家园,像孔子那样,坚定教育信仰。

教师简介:

陈丽红,1978年11月生,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通州区优秀班主任,通州区教坛新秀,通州区第三批初中优秀教师,现为通州区“名师之路”协会会员

附:

邮编:226315

教育的信仰旅程 篇3

【关 键 词】信仰;信仰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1-02

信仰与教育最初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的批判,教育走向了知识论形态;继而随着哲学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教育的信仰愈见缺失,人类正在走向精神的虚无。而信仰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去信仰,人便失落了生存意义,社会失落了精神支撑。因此,站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需要我们将目光重返教育的源头,在历史的回声中寻找信仰的价值,继而面对我国教育现状,使信仰重返教育。教育自本初便与“信仰”相伴而来,最终也要追随“信仰”去向未来。

一、信仰的含义界定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坚信态度,即人们对某种事物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支配自己言行的准则。

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不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种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信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通常可以明见的对某种非实证事物或理念的笃信;二是我们易忽略的即以此种相信为信条指导个体的实践。所以,信仰不单单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行为选择的取向。

非实证事物包括宗教性的和非宗教性的两个方面。信仰可依据此分为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面对宗教信仰,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宗教。宗教虽然与科学对立,但是绝不能将其曲解为迷信。宗教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无解,是人类对超验人间力量采取的超人间力量的解读。因此,宗教不是迷信,我们可以信仰宗教。而科学之所以批判宗教,源于二者的本质不同。科学是强调实证的,但宗教因为依赖人的情感、直觉和顿悟,因此是非证实的。

但面对我国教育学中的信仰观,我认为应更强调对无神宗教和非宗教信仰的召唤。无神宗教即指信仰不与任何关于神和上帝的明确观念相关,从而没有拟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对应。淡化宗教中人格神的观念,会使我们逐渐肃清宗教与迷信的差别,从而在追求科学时不抵触宗教信仰。非宗教信仰不取向对于人格神和外在追求,而是取向心灵境界和内在追求。非宗教信仰基于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富于个性化。例如,科学家具有“科学信仰”,即笃信客观世界具有规律性,并相信世界及其规律性是可知的。音乐家具有“艺术信仰”,即相信艺术是无国界的共同的世界语言,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总之,信仰指向将人从自私中解放出来,而使人追求超个人的价值,信仰应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信仰对教育的意义

信仰本初与知识是一体的,并存在于教育中,而今,信仰逐渐从教育里失落,我们陷入了信仰危机的泥潭。但信仰对于教育的意义依旧重要甚至更加迫切。知识需要信仰的支持,道德需要信仰的牵引,审美需要信仰的纯化,因此现代教育需要信仰的滋润,并应追随信仰的光而去向远方。

(一)信仰与知识

在原始直观世界中,以神话为源头产生了哲学,从而人们用哲学探寻世界和人生之认识,进而试图以求知为人类建立一种信仰体系。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知识是对超越尘世感性之物的理念的直接把握,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存在的前提是一个彼岸真理世界的存在,而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信仰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在启蒙运动之前,人们追求知识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由人生的生存而引发的兴趣,也就是说,知识关怀其实就是古希腊人终极关怀的表达。因此,信仰和知识本初是一体的。

但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对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有效性愈加关注,逐渐使得科学发展起来,特别是科学逐渐渗入到价值领域,使得实证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泛滥,而人随即沦为知识的工具,轻视对于生存意义与道德关怀的探究,信仰与知识的统一体被撕裂,知识的世界愈加膨胀,而信仰日渐衰微,表现在教育领域即科学主义横行天下。课程设置主要关注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而人文科学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等却越来越被轻视。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这样的偏差不可能培养出全面、自由的个体,而是产生了范式化的一个个沦为科学知识的工具和技术的“奴隶”。我们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二)信仰与德育

信仰是道德的基础。如果说信仰是一泓甘泉,那么它正是灌溉在了道德基础的干涸处。一切道德准则和规范,都毫无疑问地受信仰的润泽。因为信仰不诉求逻辑和证实,所以信仰会使人养成道德力量。“道德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对如何行动做出判断的能力和采取这种判断的理由。”如见到失足落水的少年,信仰之人不是先求证周围有人围观与否、自己是否应救人、救人成功的可能性等等,而是本能地被生命信仰支撑,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而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吊诡”现象,即纯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有能力但无道德的人。这实质上是一种去道德化教育导致的结果。从而,我们能理解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

(三)信仰与美育

信仰是审美的内在标准。信仰可以纯化人对于美的欣赏,在信仰的指引下可以使人加强并扩展自己的文化兴趣,从而在美的世界里得到新的顿悟和体验。

信仰是人的终极关怀,它帮助我们寻找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为我们提供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因此,在生活的点滴中需要我们践行信仰,在教育中需要我们唤醒信仰。

nlc202309010618

三、信仰教育的策略

在我国,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基本上成为全民信仰在历史的长河里延续。信仰教育的价值观和方法无不渗透着儒家精神,因此需要我们从古希腊哲学中借鉴信仰教育的策略。

(一)社会习染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一切都是在各自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引导下形成的。这个社会环境大到世界、国家和民族,小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的风俗礼仪、传统习惯中习得已有的信仰体系。特别是要在学校中进行信仰建构,因为学校是社会群体的焦点和中心,是使学生与家长、教师和其他人沟通的纽带,所以学校必须用文化精神,即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基础的跨越表面现象的社会价值观去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信仰。同时,教师是信仰教育的关键人物,他关系每个学生的个体信仰建构,因此教师本身就要不断建构充满爱心的信仰体系。

(二)个体创造

个体在社会习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观念去修改和重塑自己日渐习得而来的信仰观,并使之内化到潜意识领域,成为自觉的信仰,进而使用信仰指导社会生活实践。

(三)教育塑造

教育塑造是通过教育的手段,督促和引导个人完成信仰建构的过程,它包括两个环节。首先,需要在教育中树立一个远端——理想。信仰教育是一种超然的教育,其目标是使人富有对于生活的价值意义,因此需要以理想的人格塑造人,使人向着理想人的境界发展。其次,在信仰教育实施中需要提供一个有效的监督者——规范。只有在规范中,信仰塑造才会被指引到应然的道路上,信仰才会具有约束性和导向性。再次,需要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个体的价值观教育,提升其道德水平,如关心他人、自尊自律、勤俭努力等。

个体的信仰得以确立,便会产生实践意识,继而个体为践行自己的信仰而不懈努力。社会的信仰得以建立,便会生发社会凝聚力,从而铸造一个民族的灵魂。

总之,信仰与科学、知识、艺术等的根本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使人追求高尚。同时,信仰还肩负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停止人向工具主义的沦陷,使人从生理存在的境域里升华出来,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因此,寻求和重建信仰,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简明不列颠百科[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汉语大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68.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刘铁芳.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

《中国名师》的教育信仰 篇4

《中国名师》系列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教学艺术、个性教学、示范课堂、育人魅力等多方面。其中有一篇名为《用心演奏美丽乐意》的文章,讲的便是语文大师支玉恒的故事。原来,富于传奇色彩的语文大师支玉恒,快40岁才由体育教师转做语文教师,结果一鸣惊人,一踏上讲台便教出了自己的个性。他在“以读为本”“自主参与”“语感训练”“合作探究”“个性培养”等方面都有其创造性的发挥;他的教学展示了“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结构,创设了他本人所提倡的“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境。

诚然,支老师教学“简化”。在《匆匆》这节课上,他简化了教学手段、也简化了教学步骤。课上没有过多的环节,也没有过多的问题,仅仅让学生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诚然,支老师在“用心”做教育。在《匆匆》的教学中,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是这堂课的主线。课堂上,他这样启发学生:“我们学习这类包含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也应该像作者那样,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大师那“用心启发式”的教学艺术,犹如醍醐灌顶,给我带来了诸多思考。

于是,在《中国名师》这本书里,我获得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笔财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绞尽脑汁、花样百出,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我也像支老师那样删繁就简、洗尽铅华,那么我也能在教学之路上演绎出属于我的美丽的乐意,不是吗?

《中华名师》系列就像一位向导,在了解于永正、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等名师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

当我在教学工作中有所突破,沾沾自喜时,它借魏书生、华应龙、孙双金等大师告诉我:“创新和超越”才是一份通行证。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机智,施爱于生,才更值得敬佩。于是,我收起自己的自负,向着更新的高度冲刺——做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当我为班里的叛逆学生而苦恼,纠结万分时,它借特级教师霍懋征的事迹教导我:“放宽胸怀,学会等待”;当我为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忧心时,它又借特级教师鲍当洪指引我:“用爱心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当我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而无头绪时,又是它借模范教师殷雪梅教给我:“用微笑赢得学生的微笑”……

正是这一次次的教诲,让我变得豁达而释然,我为拥有这样一位“智者”而感到庆幸。它告诉我:学习名师不盲目,不要在名师的光环下迷失自我;名师的成长靠的是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和积淀;面对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要把它放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实践和论证;学习名师要抓住精髓。

齐白石曾经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在向这些大师们学习的时候,切忌表面模仿、切忌表面复制。作为学习者的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学习名师的讲课,还要认深入研究那教学片断,直至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与这位“智者”交谈已然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本书能给一个人带来的改变是无穷尽的,读书如同做人,要坚持不懈并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生而为人,即使不能非富即贵,也可以做一个富裕的读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今的教育现状,正需要有信仰的人去改变。

(作者单位:宜城市实验小学)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5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郈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上一篇:综合主题活动下一篇:AVS编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