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2024-07-24

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精选四篇)

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篇1

消费不振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如何刺激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消费倾向是衡量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很多, 收入分配差距就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那么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倾向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一些学者对我国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乔为国和孔欣欣 (2005) 研究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变动趋势的影响, 认为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消费倾向的变化, 但超过一定范围后, 随着收入差距变大, 消费倾向变低, 并得出结论认为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近年来我国消费倾向变低的重要原因。黄微分 (2005) 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郑茜等 (2006) 通过分析工薪差距和可支配收入差距对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的影响, 指出正是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 导致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 支出预期上升。王军、绳国庆 (2006) 对北京的数据进行了研究, 认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消费倾向下降。董晓琳 (2005) 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居民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朱国林、范建勇和严燕 (2002) 经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是导致我国总消费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有关学者的研究多数都是进行理论论证, 实证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 本文在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 看是否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居民消费倾向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 实证分析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 我们选择了福建省1985-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数据, 运用协整理论的有关方法对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协整理论是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 探求非平稳变量之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时用到的方法有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

2.1 数据与变量

本文使用的样本是福建省城镇1985-2005年的年度数据, 数据来源于各年的《福建统计年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用Consum表示,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用基尼系数Gini表示。从理论分析来看, 我们预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是成反向变化关系。

用Eviews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图1和图2。图1显示了各变量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变量Consum和Gini呈现出完全反向的变化趋势,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 变量Consum和Gini具有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经过计算得出变量Consum和Gini的相关系数为-0.917231。尽管这些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系数, 但并不表示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因此, 还需用协整、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可能具有非平稳性, 所以运用ADF和PP检验法对Consum和Gini以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借助于Eviews软件,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 所有变量序列及其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而所有变量序列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平稳的。

注:△表示一阶差分;检验值括号内的数值为9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

2.3 协整检验

我们对数据进行Johansen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因此, 我们可以得到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有长期的稳定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反向的变动关系。得到的协整方程为式 (1) 。

Consum=-1.443132Gini+1.201649+μ (1) (0.12794) 似然比为102.3910

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为1, 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 在5%显著性水平, Gini系数是消费倾向Consum的Granger原因;在5%显著性水平, 消费倾向Consum不是Gini系数的Granger原因。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 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Gini系数越高, 消费倾向越低,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 而不是相反。

3 结论及启示

通过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福建省1985-2005年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协整关系,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反向的变动。从式 (1) 中可以看出, 基尼系数每增长1%, 则可以促进消费倾向下降1.443132%, 说明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消费倾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 基尼系数Gini变化是消费倾向Consum变化的原因, 而反之不成立, 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前面的假设, 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使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倾向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以上研究结论,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消费倾向下降和消费不振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尤其是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劳动收入, 因为一般情况下, 低收入者的收入主要是劳动收入, 而且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较高, 如果其收入增加则会增加消费。从国际比较来看, 我国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例如1996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3.4%, 比美国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低20.9个百分点, 比英国1970年代后期的水平低15.4个百分点。这说明, 我国利用提高劳动收入比例, 以此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并刺激消费的政策空间还有很大,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如果能够有序地提高劳动收入占比,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就会得到扼制, 最终可以刺激消费增长, 从而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宗胜.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内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 2001, (4)

[2].董晓琳.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 2005, (7)

[3].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1, (2)

[4].黄微分.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 (5)

[5].马宇.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6].马宇.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率的实证分析:以家电行业出口为例.[J]经济科学, 2007, (1)

[7].乔为国, 孔欣欣.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变动趋势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 2005, (5)

[8].赵俊康.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J].统计研究, 2006, (12)

[9].郑茜, 章晓英.收入差距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J].商业时代, 2006, (27)

[10].朱国林, 范建勇, 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 2002, (5)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过渡,曾经游刃于计划经济体制之隙的中小企业,面对洞开的市场,面对国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是提高自己生存与发展质量的关键。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需建立在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量剧增,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信息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经营者应该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是推动企业活动的轴心,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只有主动了解消费者现在和将来的需求,并且采取措施来满足或影响这些需求,才可能长期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是“顾客就是上帝”的同义语,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忠诚地奉“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为准绳,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实践表明,这种经营哲学,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印象和评价,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争取顾客,开拓和稳定市场关系的法宝。

企业行为的原始目的是什么?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来。消费者购买什么?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不需要的哪?敬而远之而已。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定要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就是有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市场营销的核心即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通过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就是市场,有了消费者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可能实现。因此,CS(Customer Satisfaction让顾客满意)活动一出现便在全球兴起并成为90年代公共关系的热点。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在顾客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过程的程度。这种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不仅仅体现在由顾客满意而产生的个体直线效应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由一名顾客的满意而产生的“326顾客”的群体网状效应上。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每有一名通过口头或书面直接向公司提出投诉的顾客,就会有约26名保持沉默的感到不满意的顾客。这26名顾客每个人都会对另外10名亲朋好友造成消极的影响,而这10名亲朋好友中,约33%的人会再把这个坏消息传给另外20个人。换言之,只要有一名顾客不满意,就会产生1×(26×10)+(10×33%×20),即326人不满意。如此的信息扩散,企业何来效益,何来形象,有何以生存和发展哪?但是,如果适应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就会把积极的信息通过人际传播,以梯度扩散的形式撒播到四方。如此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不提高,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又如何不树立哪?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适应和满足了消费需求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如何不蒸蒸日上哪?

二、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要建立在企业资源配置优势的基础之上。

笔者有一位朋友,大学本科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受“下海潮”的影响,丢下了铁饭碗,承包了县原种场。此君颇善交际,信息灵通。上任不久,发现电子元器件紧俏,于是投资上了此项目,经营不到一年,市场疲软,赔了不少;又发现火腿市场红火,于是从东北请了师傅,转产东北风味火腿,结果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又发现“腌制酱菜”的市场潜力极大,特别是出口蒜米、茄子、黄瓜等利润极丰,且当地原材料生产量很大,于是贷款近百万建成颇具规模的腌制厂,结果,由于销售渠道卡在别人的手中,且投资回收周期过长,赔的一塌糊涂;调整方向,面向国内市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销售工作举步维艰;又发现袋装米醋和酱油走俏,于是又上了这一项目,希望“东山再起”,结果,又是以失败而告终。最近出差路过寒舍,讲及正与温州一个体私营企业谈判,联合上一编织袋生产项目,眉飞色舞,信誓旦旦,要重振雄风。

我佩服此君的胆量,也佩服其屡败屡战的精神。但是,如果照此君的路数继续下去,这个真实的都有些虚假的但笔者又确无作任何艺术夸张的故事的结尾,必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此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是选项不对,仓促上马所致;有人说是不懂经营,不会管理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市场动荡,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所致。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其核心是陷入了经营理念上的一个误区——盲目、机械地追求市场(需求),犯下了“知彼”而不“知己”的兵家大忌。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要知彼之外,还必须知己。只知彼而不知己,或只知己而不知彼,都难取得战争的胜利。商场如战场,对于企业来说,调查了解消费需求是必须的,但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企业自身资源配置的情况,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发展的、无限的。因此,企业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消费者无限的、发展的、变化的需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自己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势去生产或提供既是消费者需求,又是自己所擅长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目标。实践表明,建立在即满足消费需求又能发挥企业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生产经营,至少可以带来以下结果:①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及时投放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虽然可佳,但效果却很难如愿。道理很简单,当你劳神费力地“上来”了,时不我待、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绝不可能还是“旧时模样”。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能够以“低价格策略”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求实、求廉等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较丰厚的利润。③可以比竞争者更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须建立在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

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损害了社会利益哪?不少企业对此却不感兴趣。

造纸厂,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给企业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周围地区的工农业生活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电子宠物,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给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汇报,但却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些桑拿、按摩、发廊、酒店,通过提供“特色”服务而大鼓腰包之际,却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市场上近一、二年出现的“日本军刀”,“军舰”,“太平洋战争游戏软件”,德国纳粹的“徽章、标识”,旧中国的“烟枪、三寸金莲”,如此等等怪现

状,都给企业界人士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处理消费需求——企业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应该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那些需求?应该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哪?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企业都生存和发展于一定的营销环境之中,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竞争环境等,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种可能:一种是机会,一种是威胁。任何企业都同时面临着这两种可能。而要抓住机会,不免威胁,就应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适应营销环境,否则,机会就可能转化为威胁。以上所列举的诸种市场怪现状,如果仅从某种狭隘的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确实抓住了某种“机会”,但结果如何哪?不仅遭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而且遭到了有关部门强制性的干预,甚至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哪里是发展的机会,分明是自取灭亡。何也?与营销环境不一致,特别是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背离,损害了社会利益所致也。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社会风气受到严重损害,这一切都引起了政府和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单纯的市场营销观念日益受到挑战,人们变得更加关注和强调消费者与社会的长远利益。君不见淮河流域治理“倒计时”?山东坊子小火电被关闭?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受到广泛关注?焦点访谈中“又见烟枪”、“如此益智棋”的犀利的批判?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在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社会生态平衡,考虑其他社会公众利益,以求的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绿色市场……“绿色”带着消费者的拥护和政府的支持,以强大的势头正在世界崛起,那些“黑色”、“黄色”、“白色”、“杂色”岂有容身之地?发展之机?

四、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能忽视市场创造。

“盯住市场看,瞄准市场干,围绕市场转,跟着市场变”,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甚至是丰厚的利润,但处于市场漩涡中的企业是那么的被动,那么的无奈,那么的可怜。不能发挥本企业的优势怎么办?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怎么办?企业人财物等资源配置跟不上怎么办?“调头”前的机器设备和库存怎么办……企业的“牛鼻子”被市场牵住团团转,用不了几圈就转晕了。怎么办哪?

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消费品市场上的购买者大都属“非专家购买型”,他们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动机都是可以被诱导的。英国人虽然离开了那个“从无穿鞋之习惯”的海岛,但美国人却长期住了下来,对土著人大讲穿鞋的好处,并鼓励和奖励人们穿鞋。于是,美国人成功了,创造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既然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而且在自己创造的市场上,企业有着相对的主动权,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会实现垄断,获得超额垄断利润,那么,为什么不努力创造市场哪?以下几点思路或许能为你的创造行为带来一点启迪。

1、进一步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市场空白点。“手大捂不过天来”,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部分需求。市场上还有哪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哪些潜在的需求可以转化为现实需求?哪些消费习惯在制约着哪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找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所,才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至于风险,哪儿没有呢?再说,风险的大小是与效益的大小成正比的。

2、开发新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呈现明显的越来越短的趋势。新产品的开发,既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也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偏好,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市场。如卡拉OK录像机市场,VCD市场,DVD市场,哪个不是企业创造出来的呢?牛仔裤流行,于是我们通过大量的公关、广告宣传来培植一个消费理念:牛仔裤配旅游鞋才潇洒。当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一观念时,旅游鞋市场不就创造出来了吗!如果再实施名牌战略,创出名牌产品,市场地位不就更加巩固了吗?

3、开展强大的公关、广告宣传活动。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无论是借势,还是谋势、造势,都离不开公关广告等宣传活动。它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最富艺术文化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培植理念,调整或强化消费倾向。当这些外部信息经由消费者心理折射而产生购买倾向,购买意向,购买动机时,一个新的市场不就创造出来了吗?

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篇3

(一)收入差距的表现

自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但是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8上升到2003年的0.37,其具体差距表现为:

1.收入分配行业差距扩大。因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中未考虑工资外收入差距的影响,尽管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反映收入分配行业差距存在低估问题,以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为基础,分析收入分配行业差距也能够反映出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总趋势。2002年的最低收入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其平均工资是6398元,最高收入行业是金融、保险业,其平均工资是19135元,两者相差12737元;而 2005年的最低收入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其平均工资是10854元,最高收入行业是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平均工资是50509元,两者相差32145元,绝对差额扩大了3.1倍。同时,2002年的最低收入行业平均工资和全国平均工资的比例是0.52:1,最高收入行业平均工资和全国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54:1;而2005年的最低收入行业平均工资和全国平均工资的比例是0.59:1,最高收入行业平均工资和全国平均工资的比例是2.8:1。

2.收入分配所有制差距扩大。1996~2005年全国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平均工资增长12154元,增长1.96倍。虽然各类职工工资均有较大的增长,但不同所有制职工工资起点水平不同,增长速度也不同,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1996年是6280元,2005年的平均工资是18364元,2005年比1996年增加了13033元,增长2.07倍;集体单位职工1996年平均工资是4302元,2005年是11283元,增加了6981元,增长1.6倍;其他单位1996年平均工资是8261元,2005年是18244元,增加了9983元,增长了1.2倍。正因为不同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不同,低工资职工工资增长速度低于高工资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使得不同所有制职工的工资绝对差额和相对差额都呈扩大趋势。国有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单位职工工资相比,由1985年1.25:1扩大为1.70:1,其他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单位职工工资相比由1985年的1.49:1扩大为1.66:1,由于集体单位和国有单位经济效益普遍低于其他类型单位,这种工资差距扩大趋势还在发展。

3.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扩大。同样,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相伴而生的也有收入差距的扩大。2002年平均工资最高地区是西藏,其平均工资是24766元;平均工资最低的是江西,其平均工资是9262元,两者平均工资相差15501元。但到了2005年平均工资最高地区是上海,其平均工资是34345元;平均工资最低的是江西,其平均工资是13688元,两者平均工资相差20657元。

(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

1、价格结构与垄断经营是造成行业收入扩大的主要原因。自改革以来,虽然国家进行了多次价格改革,但计划价格不合理的现象仍存在。收入分配权下放给企业以后,由比价不合理决定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盈亏状况差异,便直接折射到职工收入差距上来,由此促使行业间和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部分行业因垄断经营地位而获得高额利润。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电力煤气供应等行业的垄断经营,使这些行业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2、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分配在不同行业,行业差距的扩大和经济政策的差异是构成收入分配所有制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的原因主要有资本来源不同、行业构成差距、职工素质和构成不同和企业规模等,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收入高于公有制职工收入原因三:一是非公有制企业税负水平低于公有制企业;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完全自负盈亏,企业的激励机制比后者健全,经济效益比公有制企业好;三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中或者包含了物质资本的租金和利润,或者包含了放弃在公有制企业工作的风险资本,以及与公有制企业隐含的福利收入相当的货币收入。这些众多因素对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影响,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总体扩大的情况下,也将促使收入分配所有制差距呈扩大趋势。

3、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引起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就快。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慢,那么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就越慢。

二、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由于高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高,如果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收入集中于消费倾向较低的高收入者手中,则全社会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消费需求也会相应下降。同时,当高收入阶层对一些高档消费品趋于饱和时,中低收入阶层由于受到收入增长的限制而无法达到更高消费层次,从而产生消费需求的断层,进而导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失衡和消费品市场的疲软。下面对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和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计量验证。计量方程由下式给定:

CCR=a(1)+a(2)CGN

CCR=a(1)+a(2)CGN(-1)

其中CCR代表各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CGN代表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即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指标; CGN(-1)表示CGN的滞后变量。

用上表中数据和上述方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估计,得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和收入分配的方程:

CCR=0.95 - 0.48CGN(1)

(57.39)(-7.16)

R2=0.709adj R2=0.695D.W=1.30F=51.28

CCR=0.94 - 0.46CGN(-1)(2)

(58.15)(-6.92)

R2=0.705adj R2=0.691D.W=1.54F=47.98

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与城镇消费需求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CGN(-1)的回归系数大于CGN的回归系数,说明城镇收入分配差距对下一年城镇消费需求的影响要比对当年城镇消费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

要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就必须重视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控。应通过发挥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采取各种收入再分配政策和创造就业机会等增收措施,努力增加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以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一)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低收入者总体收入水平,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政府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引导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开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能否就业是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城市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就会立刻跌入城市贫困人群。此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城市应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扩大就业渠道,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充分发挥政府对再分配的调控职能。一是增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收入分配宏观调控能力和财力基础。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充分发挥政府对再次分配的调控职能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二是强化个人所得税这一调控手段。加强和改善有关的个人税收征管,要对个人真实收入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样调查。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申报制度,利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者进行重点监控。征收遗产税和赠予税也是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调节的重要措施。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扭转居民的消费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居民消费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要在建立起良好的个人收入分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重点打击以权易钱、侵吞公有财产、走私贩毒、假冒伪劣、欺诈行骗、巧取豪夺等等违法行为,取缔各类非法收入。政府要加强收入分配方面的法律建设,包括指定明确的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规范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和行政部门的政务行为。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和环境。

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篇4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中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和人均生产量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 人均消费量和人均生产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现取2000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给出回归方程, 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Excel中回归分析工具的加载步骤:

(1) 依次单击“文件”选项卡、“选项”和“加载项”类别[1]。

(2) 在“管理”框中, 选择“Excel加载宏”, 再单击“转到”[1]。

(3) 在“可用加载宏”框中选中“分析工具库”复选框, 然后单击“确定”[2]。

(4) 分析工具库包括下面介绍的工具。要访问这些工具, 请单击“数据”选项卡上“分析”组中的“数据分析”。如果没有显示“数据分析”命令, 则需要加载“分析工具库”加载宏程序[3]。

(5) 进行数据分析。

2 数据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能源的人均消费量和人均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http://data.stats.gov.cn/index) 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3 模型建立

研究人均能源生产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关系, 确定人均能源生产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而变动的回归方程。以X表示人均能源消费量, 以Y表示人均能源生产量。

(1) 判断直线性。两类变数的相关是否呈直线形式, 由观察值作散点图[4], 由图1所示。

(2) 建立回归方程。由图1看出13对观察值组成的13个相关点的分布近似直线变化, 故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令y=β0+β1x。

(3) 确定系数。用Excel计算β0和β1的值。算得基本统计数, 如表2所示。

利用表3.1计算lxx, lxy, lyy的值。

将β0和β1的值带入到线性回归方程中, 则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8757x+70.854。

显著性检验 (本文中, 显著性水平取α=0.05, 即置信度为1-0.05=95%) 。

提出假设H0:β1=0;H1:β1≠0。

采用F检验法进行检验。

通过Excel中回归分析工具可以得到回归统计表3, 方差分析表4, 变量与方程截距关系表5。

由方差分析表中我们看出:

F的观测值为2968.023, 临界值F1-α (1, n-2) =F0.95 (1, 12) =9.82E-15

因为观测值>临界值, 所以拒接H0, 认为Y与X的线性关系显著。y=0.8757x+70.854。

4 总结

随着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增加, 人均能源生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而且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8757x+70.854。中国能源的生产量随着中国能源的消费量的增长而增长, 通过研究中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和生产量, 对中国能源使用量的趋势进行预测, 对中国能源的生产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凤鸣, 周萍.EXCEL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2:144-146.

[2]赵丽娟, 冯韶华.Excel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中的应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66-71.

[3]申斯, 董新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EXCEL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2:97-98.

上一篇:朗读让语文更美丽下一篇:大型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