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

2024-08-06

公民意识(精选十篇)

公民意识 篇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实现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而公民参与政治的首要前提首先是是公民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 是指公民所具有的对社会、国家、他人和自己的自觉的认识、定位、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的总称。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根本保证, 法治国家的建立, 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 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民主法制就必须变国家立法人民守法为人民立法人民积极守法护法。只有这样民主才不会是一种形式,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地位才能进一步巩固, 才能消除人民的政治冷漠心理, 让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意识到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 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所以, 公民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 才能真正参与到现代民主政治中来, 才能形成真正的公共利益, 公民的参与才会有实质性意义。

2 我国现状:公民意识缺乏, “公民冷漠”程度较高

公民对政治的冷漠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 主要表现在:“民主赤字”逐步攀升, 对政府不信任。在我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 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眼前霜的态度处世待人, 比如见到有人侵害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时候就“知趣”地避开, 甚至劝说别人不要“多管闲事”。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集体冷漠现象。

2.2 缺乏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人们大都对与触犯公共利益的社会现实和一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义愤填膺, 但却又无能为力。对政府部门的各项行为的很少有建议和监督, 对于公共政策的出台更很少关注和提议, 大部分公民并不能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不知自己作为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发展, 民主建设持冷漠态度。

2.3 法制观念不能深入人心。

在政治方面, 很多公民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在日常生活中, 法制思想和观念也不能深入人心, 很多公民不懂、更不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具有强烈法律意识的公民, 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便少了有力的监督和推进者。

所以, 当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表面看起来虽然是权利的不行使, 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应当是公民缺乏公民意识。

3 问题成因

3.1 历史文化因素。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

务管理是一种政治行为, 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和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几千年的专制社会孕育出的政治依附心理、臣民心理、顺从心理、盲从心理等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均有明显的表现, 主体意识、维权思想和参与意识在一些社会群体身上仍然比较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有了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主动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是不够。

3.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欠缺。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必须具备较强的参政能力。但在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能力还处在低水平上。公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影响公民参与的水平。公民参与的发展, 必然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制约, 因为文化的落后必然导致政治观念的落后和法制观念的薄弱, 从而影响公民参与。

3.3 制度因素。

公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与政治发生直接联系, 即使有联系, 单个公民要想影响政府管理, 其成本也非常高昂, 所以, 如果社会不能给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一格合法通畅的渠道, 那么就很容易使公民迫于成本考虑, 选择“理性的无知”, 而当公民冷漠的程度开始表现为对政治麻木不仁的时候, 就会极大地阻碍民主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具体的关于规划参与行为, 畅通参与渠道, 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却不够健全, 致使许多公民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 成为影响公民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参与效能低。

每当在社会上举行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时, 老百姓对于该项政策能否真正体现民意持怀疑态度, 在实际中, 部分政府的做法让参与者“寒心”, 有些政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 这样让老百姓对政策的广泛性的进一步怀疑, 更谈不上参与的热情。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 社会中存在的公共权力的异化以及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社会伦理等各个层面的腐败等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 从而使公民冷摸程度进一步提升。

4 解决办法

4.1 在个体方面。

首先, 要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 都不重视公民参与。这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公民参与是巨大的阻力。因此, 要提高公民参与的水平, 必须树立民主观念,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民众认识到公民参与对国家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具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 政府官员要改变给予公民参与权是政府机关“恩赐”的思想, 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因为政府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政府机关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代理人”, 无权剥夺公民参与的权利。

其次, 要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应以学习宪法和法律为重点, 使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认同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只承担义务而无法行使权利, 否则就是专制;也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否则就是特权。

另外, 引导公民了解本国的历史, 培育民族精神, 认同本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熟悉参政议政的方式, 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 等等, 都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

4.2 社会方面。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的社会环境, 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 使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的大环境。否则, 培养公民意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纸上谈兵。

首先,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基本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在具体的关于规划与行为、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方面却不够健全, 这就需要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 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参与, 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 要让公民通过更多和更便捷的途径来了解国家政治事务。公民只有在了解国家政治事务的前提下, 才能参与选举投票和有效监督政府。要使公民能够直接自由地表达民意、议论国事、实施监督, 必须使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只有让公民充分了解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公务人员执政的全部情况后, 才可能真正行使自身权利。

最后, 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必要的法律保障使公民的权利真实化,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 所以一定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来自司法公正, 只有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们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 自觉地依法行政、守法经营、以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等等。

总之,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除了公民个人要能够体认识公民资格的重要性和对公共事务的敏感以外, 还需要整个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为公民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制度保证。一个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公民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浅谈公民与公民意识 篇2

首先,公民是个法律概念。一个人取得了某一国家的国籍,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他就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他侨居在国外,他也受所属国家外交机构的保护。同时,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在这之中,公民是有区别于人民的,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其中,人民占绝大多数,专政对象只占极少数。被专政的敌人虽然也包括在公民范围之内,但并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基本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

而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而其构成要素则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等。也就是说,公民一旦明白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是什么,就不再成为政治权威的附属品,并能外化为自觉的参与活动,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发生现实的影响,走出一己之狭隘局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公民意识就是公民政治素质的代名词,公民意识的高低也就反映了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

公民意识在英国 篇3

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对于各种需要帮助的群体,人们总是显得“热心”异常,比如对需要捐助者、对问路问讯者。由于初到国外,很多地方和物事都不了解。很多人都少不了要寻求帮助,最多的是问路。不管在哪里碰到的人,总是很热情细致地指点解释,甚至亲自带你去。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下雨天,我因故要找一个中国药店,到迭市区的一个十字路口后,向路过的一对老人问路。正好,老人知道在哪。他问我知道××书店吗,我摇摇头。他向老妻交代一句后告诉我,那地方不易说清楚,年轻人跟我来。然后就让老妻在原地等待,把我领到了那个药店。

在英国的一些闹市,常见有组织的或个人的募捐活动。一旦出现某种困难,一些同学都会主动组织或加入义工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们见到,路过的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地把手中的零钱认真地放入募捐箱。

英国的许多场合,如银行、机场、书店、餐厅等地方,常设有一些自助服务区域。这些区域一般效率比较高,费用也低些(因为不需要支付人工费)。在餐厅,通常从选食物、买单、进餐、收拾、清洁,都是自己拿来、自己拿走,不留痕迹。在过道里遗留垃圾,也在受罚款之列。每当我们在厨房吃饭,保安员巡查过来时,总不忘提醒我们把遗落的垃圾收拾好。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收到了两张因为遗留垃圾的罚款通知单。

在英国的汽车加油站,通常不会有专门的人员为你加油,一切都由自己操作。加什么油,加多少,自己看着办。加完了自己进缴款处交费。一些加油站还附设有洗车或打气的设备,需要时自己使用,用毕洗净放归原处。一切都是整洁有序。

学校的室内游泳池一年四季开放,水是恒温的。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集中在同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里,甚为有趣。有时觉得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金鱼缸。泳池管理人员只有一个。对一些违规的行为或动作,管理员是不会放过的。整个开放时段,他总是眼不离池,其认真程度令人敬佩。记得首次进入游泳中心时,一时兴起,从池侧一下跃入池中,并潜水到达泳池的另一端。刚冒出水面,笔者还来不及为自己的“壮举”得意,管理员已脸色严峻地蹲在我的面前,警告说:你是不是不知道规矩?一不得跳水,二不能潜水!你再这样做的话,我就得请你出去了。笔者只好赖着脸笑了笑,连声说sorry。为照顾有家属的教员或学生,泳池还在每周的一些固定时间安排“亲子”时段,专为有小孩或其他家人的家庭服务。

我们住在大学自己的一个宿舍区。每个宿舍区通常都只有一名保安员值班。我们这个区的保安是个矮胖的退伍士兵,典型的陆军兵种身材。不管是上课路上还是在宿舍,我们总能发现他在宿舍区内各处不停游走。他还掌管着每栋宿舍的钥匙,不时在各栋楼里查电路、看水表、帮助关灯关气、张贴通知、排发邮件等。

学校宿舍的管理比较严,管理制度很多,有许多条款都涉及罚款,并且动辄几十英镑。其中一条,导致出现消防报警的,视情况罚款30~70英镑。他们的烟感设施特别管用,有时炒菜甚至抽烟都会引起警报声。学校的消防系统是与城市的消防部门相连的,往往不到5分钟消防车队便会蜂鸣而至。由于该区住的亚洲学生比较多,厨房常是烟火旺盛,因而消防车来的机会比较多。为此保安员常提醒我们不要做那些容易“冒烟”的菜。一个傍晚一位乡里在厨房用电炉烤肉,由于不留神烤得过久,糊了,大量的烟冒了出来,几个人急忙拿来家伙,一人拿布蒙住烟感器,另一些人忙拿衣服报纸等赶烟,场面甚是滑稽。由于窗口太小。毕竟效果有限,不久门口的警铃还是响了起来。于是接连发生的事非常热闹:消防车队进来、消防员到各处察看灾情、扛下大风扇排烟、清理通道,然后写报告、走人,熟练非常,离开时脸上带着笑容。保安员此时走了过来。再次告诫以后要注意用火用电,喋喋不休一通。

对影响和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英国人从来都比较“认真”。这体现的是一种公共责任。

浅析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4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

公民生态意识是公民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念, 是公民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 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价值意识。公民生态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客观上讲, 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水平还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公民生态价值意识存在误区。部分公民仍固守“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念, 导致其缺乏对自然生态敬畏的价值理性。部分公民缺乏保护生态应有的境界和眼界, 较少从生态均衡、生态保护角度反省自己的行为, 往往以人类独尊的心态对待生态环境, 浪费自然资源。二是公民生态责任意识欠缺。由于国家对公民生态责任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调控机制, 使一些公民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为与己无关的事。三是生态道德意识尚未通过实践内化为自我规范意识。四是生态审美意识欠缺。部分公民对生态环境缺乏美的欣赏和美的情感。五是生态忧患意识教育缺席。部分公民对生态环境恶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生存威胁熟视无睹。六是生态科学意识严重不足。近年来, 我国的生态教育虽已展开, 但相当多的公民对生态环境仍缺乏科学的认知。七是生态消费意识的扭曲。部分公民无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有及时行乐、无限度满足自我欲望的消费观念。事实上, 有的公民精神观念处于自我悖论状态:一方面是需求与消费无度, 导致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又渴望绿色的生态环境, 渴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从生态教育的角度分析,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教育起步较晚, 缺乏生态素质的养成与传承, 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公民生态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缺乏全民性、终身性和可持续性;生态教育方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普及性。生态意识教育大多采取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缺少多样化的实践教育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特别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为此,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实行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全民化和社会化

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是公民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对自然生态“尊重的教育”和生态保护“责任的教育”, 是公民人格养成教育的基本任务。生态意识教育的全民化, 是指生态教育应普及到每个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社会化, 则是指生态教育应成为公民的终生教育。目前, 我国生态教育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空白。公民生态意识全民性和终身性教育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

(二) 注重培养公民生态科学、生态道德、生态审美意识

真、善、美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因此, 公民的生态科学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审美意识应成为公民生态教育的主线或内核, 融入全部内容之中。通过生态科学意识的培育, 让公民用生态科学的理性审视自然、指导生活实践;通过生态道德意识的内化, 促使公民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置于道德规范之中, 自觉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通过生态审美意识的培育, 引导公民依据美的尺度审视、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 培养公民的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生态意识养成的实践教育过程。这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育资源节约意识, 杜绝野蛮开发、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二是克服需求与消费的异化, 让人类的现实需求与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保持在均衡的状态;营造生态消费的文化氛围, 优化消费环境, 提倡节俭, 反对浪费, 使公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趋于生态化、科学化、健康化, 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无度消费。重要的是, 将人们的追求引导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与需求上, 通过精神文化的交往与体验, 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消除仅追求奢华的物质消费获得快乐的狭隘状态, 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四) 拓展公民生态意识教育大众传播渠道

这是实现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普及化的重要环节。一方面, 理论工作者需深化对生态问题的研究, 从多视角审视人、社会与生态的关系, 为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生态教育工作者应努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或形式,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促进生态意识教育的广泛传播, 着力营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五) 弘扬生态文化, 夯实生态意识基础

公民环保意识 篇5

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一周内有连续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1943年 夏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53~ 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后,即使时过境迁,在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1986年 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时发生时,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这次事件导致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以后20年中,还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了癌症。

1986年11月1日,在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中,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我们不论经济损失,只是这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就足以让我们痛心,所以中国对环境的关注必须提高。

2009年8月23日至8月29日,作为一名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我参加了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组织的公民环保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城市居民周边环境状况、公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调研内容包括:、废旧电池污染及回收、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白色污染垃圾、植树造林与气候变暖、等。我走访了十余条街道100多户人家,完成调研问卷200份。通过环保宣传和环保调研,不仅向市民宣传了环保知识,更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五天的走访过程中,我天天出门头顶骄阳烈日,汗流浃背,令人欣慰的是市民们绝大部分都是很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有的更是热情地招待我,令我非常感动!

以下是我们这次调研问卷的内容:

亲爱的被访者:

您好!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此次我们进行的是一次有关环境保护的调查,希望您能积极和我们合作。谢谢!

在填写调查之前,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这次调查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请认真,负责的填写调查报告。

(2)请独立的完成调查报告,不要因为其他原因左右你的选择。

(3)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向调查者询问。

谢谢您的合作。

首先,请如实填写您的个人信息。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

A 20岁以下B 20-40岁C 40-60岁D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 小学或以下B 初中C 高中D 大学或以上

现在,请您认真作答下列20道题。您平时是否会有意识的关注环保类的报道

A.非常关注B.比较关注C.一般D.极不关注

2.您认为您周围的人环保意识怎样

A.良好 B.一般 C.有待改善 D.不具备

3.您经常见到深入人心的环保类宣传工作么?

经常见到偶尔见到听说过但没有见过 从来没见过此类宣传

4.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7月5日C.7月6日D.6月6日

5.地球的保护伞是()

A 大气层B 臭氧层C 植被D 海洋

6.温室效应是因为()过多

A 一氧化氮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三氧化硫

7.哪一季是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A 春季B夏季C 秋季D冬季

8.“三废”指()

A 废弃的白色污染物

B 废水、废气、废渣

C废品,废物,废水

D废料,废气,废渣

9.白色污染是指()

A 指一次性塑料废物

B 一次性消费品的难降解废弃物

C 造成对市容环境的污染,既视觉污染

D 白色废弃物

10.您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

A 严重B良好C 优秀D不清楚

8.您认为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是

A 水污染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植被破坏

D 其他各种污染

11.您是否想过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A 是 B 否

12.您对塑料袋收费的政策看法如何?

A 赞同,有利于环境保护

B 不同意,有损消费者的利益

C 无所谓

13.您认为下列哪种环境破坏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

A 噪声污染B 水源污染C 大气污染D 固体垃圾污染

14.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或是活动

A 经常有B 偶尔有C听说过但没有见过D从来没有

15.你认为这些活动对于你和你周围的人有用吗?

A 效果很好B 比没有好C 形式而已D浪费时间

16.你觉得现在政府,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怎么样?

A 做的很好B 力度还欠大C 有待改进D 不好

17.在购买家庭水电用品时,您会偏重于选择哪一类型?

A打折优惠的B款式靓丽

C节能、节水型

18.您家里的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

A扔到垃圾桶里

B分类扔到垃圾桶里

C攒起来送到商场、小区的回收桶里,或送到回收站

D不清楚,随便处置

19.假如有某个公共场所,需要将用过的东西扔掉,却一时找不到垃圾箱,您会怎么做呢?

A 找到垃圾箱再扔

B 随手扔掉

C 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D 趁没人注意时扔掉

20.如果你所居住的区域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办

A自认倒霉

B设法搬走

C找厂商交涉

D找环保部门解决

21.你认为环境污染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环保意识

B 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C 企业只顾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D 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22.你认为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调查,希望您能把你热爱环境的热情奉献给你深爱的环境。

谢谢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共识,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2009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起草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进入决策程序。在海外市场从紧的经济环境形势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指明了一条发展方向。环境问题早已经存在,如今也愈发显得刻不容缓,但时机越来越成熟,环境保护产业也切实带动了国家GDP的增长。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何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为什么具体到居民生活场所的环境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

首先,公民维权意识淡薄,自身利益在遭受到侵害时,如周边生活环境被企业或他人非法破坏时不能很好的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侧面助长了破坏者的不正之风。

其次,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管理不善,使一些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

再次,市民对环保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不能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最后,国家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不能切实的惩治破坏环境者。

鉴于此,我调研组参考专家意见,综合提出一些建议,还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临沂市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要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多为大环境着想,要切实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公民素质修养切实跟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然后,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临沂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劝说并且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这是改善临沂市环保现状的重要保障。

第一,要更加广泛的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工作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保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对于社会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相统一。

第二,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甚至破坏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并使之充分落实,使环境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三、加强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

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融入百姓生活。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因为只有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环保工作收到显而易见的效果。大街上不乏有乱丢垃圾的人,但不见他们都知道这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乃是必要的先决条件,故而加紧环保宣传迫在眉睫。

四、“借东风,整环境”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来临之际,政府要充分调动市民积极参与的心理,号召市民为自己的城市、自己家园增添光彩,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发来。

五、扶植环保产业,为人民创收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

大力扶植节能环保产业、环境服务业、环保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切实让市民看到收益,使之把环保事业当成新型致富手段的想法根深蒂固,从而真正致力于环保事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总之,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可以明确地反应出临沂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蓝,水更碧,花更红,草更青的生活环境,而且也知道当然到底是什么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有理由相信相信,通过临沂市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大力配合,明天的临沂会拥有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企业公民意识的觉醒 篇6

5月13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仪式上,一位捐款企业家这样发问。

由于焦虑和担忧、还有激动,这位企业家满脸通红。他发问的对象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

在得到胡部长肯定的回答后,这位企业家似乎长舒了一口气,现场的企业家也报以热烈的回应......

这也许是地震发生后组织的企业界最早的救灾捐赠活动。闻讯而动的《小康•财智》记者全程参与并记录下这些平凡而低调的企业家的壮举。

这家北京房山区的小企业,仅仅捐了100万人民币,而与其同时反应过来的中国泛海集团,5月13日当日即捐款1000万(截至6月8日,中国泛海集团共捐款2.28亿元人民币)。

“迅速捐款,并确认款项到达灾民手中。无论实力大小,这都是我们作为企业公民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一位企业家的发言也许是对企业公民最好的注释。

“或许是一场大震震醒了他们的企业公民意识。”一位老学者评价说。封建时代的侠客尚有仗义疏财的气魄,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更应该知道自己的财富来自哪里,用到何方。

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唤醒了中国企业的公民意识。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许多企业家组织救援队赶赴灾区,或者现场派发钱物;激动人心的事件不断发生,而各类官方组织或者企业民众自发的捐款捐物活动更是风起云涌。

从几十万、几百万到一千万,再到五千万、一亿、两亿......

当隐性富豪——昔日唐山大地震孤儿、今日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毅然捐出一亿元,当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高高举起“向四川灾区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的指示牌,一个又一个抗震救灾英雄企业诞生了。

各家企业的抗震救灾款项,几乎每一天都在不断刷新。截至2008年6月8日,中国企业界捐赠款物总计70.8327亿元人民币。“令人意外和惊喜。”中国红十字会官员评价说。

“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当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的时候,王老吉的线下销售量突飞猛进。

在当今世界信息更加透明、传播速度更快的背景下,一个企业的口碑越来越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而美誉自然会带来理想的利润。企业的公信力和公民意识已经和公司治理及创新能力一样,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大企业竞相追求的目标。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苏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当“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时,企业都会处于辉煌的发展时期,奔驰、通用、三菱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7

法治意识, 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 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法治社会对应的法理学范畴, 它所反映的一种基本态度是民族意识在法律和基于法律自身的认知过程, 体现在对法的本身和功能的方法和确定、依赖的程度。法治社会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法治意识, 因为只有所有人有对社会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 有了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 这个价值判断使遵守法律的的人按照法律的规则办事, 才能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 导致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联系其他关键要素的变动。通过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来了解中国变革的规律, 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导致有许多问题的存在。

(一)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

1. 公民权利意识匮乏。

公民自身缺乏法定权利知识, 造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法律, 但没有认识到其实法律也给予了公民许多的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权利, 更不知道如何使用, 不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怀疑法定权利的真实性, 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法定权利实, 所以, 定然会使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受到阻碍。

2. 法律本身及司法是存在问题的, 这导致公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尚未形成其应有的权威。

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他们不懂法, 对现代法律中所蕴含的价值没有认同感, 更不信仰法律, 所以表现出了对法律的疏远、规避和不认同。我国社会生活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 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决定, 而藐视法律。法律行为的公正形象一旦处于被动, 人们就产生不了完善的法治意识。现代法治的真正实现, 将使人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实施恰当的法律行为。

3. 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西方法律思想完成了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而中国传统儒家礼法思想却无法很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人治’观念强调管理者的‘德性’, 主张‘贤人政治’, 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坏在于‘圣君清官’, 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把法律视为帝王君主实现统治的工具, 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法律权威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形成。”[1]纵观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历程, 也许问题的实质在于儒家礼法思想中,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过于纠缠。与此不同的是, 在西方法律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随着法律技术化程度的提高, 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相对清晰地界限。

(二)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法治传统缺乏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 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除了正视我国在公民法治意识培养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法权意识与法律适用失衡等现实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理性地分析产生相关瓶颈因素的社会历史原因或主客观作用机理。

1.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当西方文化冲击我们的时候, 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同时摆脱千百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惰性和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这就导致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 相比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内心冲突的、异常曲折艰辛的精神历程。由于伦理与法律规范相混淆, 在纲常伦理支持下封建专制的合法性更显着著, 在西方社会意识中产生的宗教相异, 立法文化中不可能出现一种判断标准和正义标准, 因此就不能生成具有法律至上理念的法制意识。

2.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决定。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现实的基础, 每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中国独特的统一的社会形势是由其一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即使古代社会存在某种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其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也无法得到延展, 人们只能选择一种在礼法范围内的合乎伦理道德的途径去保护自己。这是因为, 封建帝制高于一切, 不能产生具有公平地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的工具性价值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3. 我国社会法律生活的失调。

“虽然中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 但人的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 往往情况是, 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 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3]根据哈特对法律规则的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的理论剖析, 人们对法律内在规则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接受并运用的意识状态, 对外在规则的认知或观点是一种从主观上接受却又静观其变的行为状态, 而通过理性的观察所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偏离法律规则都将受到惩罚。

4.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缺失。

所谓的道德资本, 从内涵上, 它指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主要手段, 能够有助于创造剩余价值, 以此来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一个不懂得遵守法律的人, 不可能成为一个践行道德的人, 法律意识是道德素质的基础部分, 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有利于道德素质培育。缺乏包括法律素质养成在内的道德素质培育是不全面的。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道德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和培养,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 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跟进, 以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 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一) 确立法律权威, 确保司法独立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012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树立法律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的权威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基本表现, 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公民必须要尊重法律、依法、用法,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司法的独立, 用制度来确保司法独立, 用法治事实告诉公众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事实。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 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政法关系、民法关系, 以确保司法独立。

(二) 加强法治教育, 培养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培养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文化, 是推进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施依法治国是在法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大力开展学校普法、社会普法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逐渐提高公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 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 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达到社会化目的将学校设立成学习教育机构, 学校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较高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 对我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和推动中国法制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整个公民的法治意识。

普法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法律知识, 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已权益的意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基数众多、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 普法宣传对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拓宽公共治理渠道, 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 也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更是社会善治的基础。

1. 提高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中的意识。

提高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让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治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2. 在公共治理中培养公民法治的自觉性。

公民法律自觉就是公民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 不违反法律, 不触犯法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福利也继续分化。公民是依法参与公共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对自身利益和影响公共政策有生力量表达。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各项依法治理工作, 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梁治平, 等.新波斯人信札[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 篇8

一、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民未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向所有人全方位地开放, 公民的权利意识迅速增长, 并呈现权利意识逐渐自觉化的状态。但是仅仅有权利意识的自觉化是不够的, 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树立全社会共同的法律信仰。就现状来看, 我国公民还没有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法律信仰缺失。究其原因, 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法律文化有关。古代人民热衷权势, 对法律视若无物, 认为法律不过是当官的人的驭民工具。在现代社会, 这种狭隘的法律思想仍然存在, 阻碍了公民权利的正常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 受传统思想影响, 公民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 认为“息事宁人”才是上策, 这种忍让的背后, 是权利的放弃;另一方面, 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 把应该给群众办的事情当成是对群众的施恩, 认为群众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2. 公民维护权利的能力不强。

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以及自己的权利主体地位。但是, 日常生活中很多公民不知道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来维护权利, 原因之一是公民自身文化水平的较低。目前, 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民主法治建设, 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很多人并没有完全、充分地理解法律赋予其的权利。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公民, 当其自身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 这些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不仅不能保护其权利, 反而触犯了法律。由此, 受认知、实现能力的限制, 公民对实现自身权利常表现出2种方式:一是不知道如何维护权利或迫于压力不敢去维护权利而选择沉默, 二是对权利的实现缺乏理性认识而可能采取非理性手段。这2种方式都不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公民权利意识, 不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 公民争取权利的主动性不强。

我国公民习惯等待法律赋予权利, 不习惯积极主动地争取权利。改革开放以来, 公民的权利意识有所提高, 一些公民开始向政府提出新的权利要求。但由于受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 这种主动争取自己权利的现象并不普遍。而在西方国家, 公民往往会根据需要, 主动向政府或社会提出新的权利要求。

4. 公民常常漠视他人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虽然逐渐在提高, 但由于基础薄弱, 起步又晚, 整体上的法律素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公民权利意识多数停留在维护自己的权利阶段, 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 忽略了权利意识是由2个方面构成的。没有认识到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以尊重他人的权利为基础这一规则, 这样, 公民随意行使权利可能会滥用权利以及侵犯他人的权利, 最终造成自己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 甚至整个权利体系都无法正常运行。

二、培养公民权利意识的措施

1. 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民主制度的充分发展是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发展的政治基础。民主制度越健全,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相应越健全。所以, 要强化公民的参政能力和激励公民的参政意识, 努力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政治实践中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普及公民参政的基本知识, 让公民了解政治活动的运行过程和规则, 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 通过参与政治活动, 公民获得政治知识, 积累政治经验, 提高政治技巧, 提高民主意识, 最终具备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能力。同时, 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还可以发挥公民作为政治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体现自我价值, 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成就感, 塑造公民独立、健全的人格。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 无形中培育了公民当家做主、积极行使权利的意识, 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

2.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要摒弃封建传统观念, 驱除传统观念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让公民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 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由和尊严以及能力和价值。公民的主体意识增强之后, 会积极投身于政治、经济活动之中, 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与他人观点进行良性互动, 最终形成比较理性、民主的社会权利观念, 从而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3.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增强公民权利意识的根本途径。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越高, 学习、理解法律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 在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就能够选择合法合理的方法, 以最高效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4. 对公民进行权利意识教育。

首先,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来源教育, 让公民明白权利属于公民个人, 明白公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次,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认知、权利主张、权利要求教育。最后,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救济教育, 让公民了解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

5. 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公民追求社会正常秩序的精神理念, 是公民无法直接感知的, 但是它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规范、指导着公民的行为。外在的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的效力是有限的, 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不能调整人的思想, 只有把法律内化为公民的信仰,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要建设法治社会, 使整个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优良法治传统, 必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我国公民防灾意识现状及对策 篇9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每年在我国都有发生。1990~2008年19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我国公民的防灾意识不容乐观。据调查,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从已经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民众消防意识淡薄所致[1]。

正是因为我们的防灾意识薄弱,才看到如下的数字:1994年l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剧场火灾酿成300多名儿童失去生命的惨案。如此严重的事故背后,逃生者拥堵逃生通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逃生时没有良好的秩序,没有逃生的训练,没有临危不乱、不惧、不抢的素质也是原因之一。2005年11月26日,江西瑞昌与九江之间发生了5.7级地震,地震波及到了湖北省,导致湖北5县市受灾,造成1死81伤,其中81名伤者中78名是学生 (其中多名学生受重伤) ,主要是在避震时拥挤、踩踏造成的[2]。防灾意识的淡薄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我国公民防灾意识淡薄之原因探讨

我国公民的防灾意识淡薄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这与我国长久以来对于防灾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有很大的关联。

首先是国家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制。虽然我国已经经历了1998年的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SARS)、2008年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及甲型H1N1流感等灾害,但是我国的防灾体制并不完善,救灾的时候大部分是政府在发挥主要作用,各个部门的协调不是很恰当、专业救援的设备及能力还不强大。其次,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不够。我国开展的公民防灾减灾教育很少,没有发挥好学校的教育作用,防灾减灾教育还没有走进课堂。再次,防灾科普知识的宣传不到位。虽然现在社区和农村都有防灾的一些科普宣传画报,但是缺少专人定期讲解,缺少灾害预警演练,这样就达不到宣传的效果。最后是我国公民过于乐观的心态。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教育影响较深,过于乐观,很多人认为“灾害很少会降临到我的头上”,过于乐观的心态势必导致缺少危机意识,灾难来临时手足失措[1]。

三、加强我国公民防灾意识的建议

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防灾意识。拥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可以让我们在灾害来临时更加迅速地作出反应,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自救以及如何去帮助别人逃生,从而减少伤亡与损失。如果大家都有较强的防灾意识,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如下的奇迹: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一名叫蒂利的小女孩突然发现海水冒起泡沫,立即想起老师讲的这是海啸前的征兆,蒂利随即劝告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以及其他游客迅速逃离现场,当时她所在的那片海滩100多名游客全部及时安全撤离,无1人丧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绵阳中安县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组织逃生训练,灾情发生以后全校2200名学生和数百名教师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汶川地震中全校幸存的奇迹。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建立完善的防灾体制

完善我国现有的国家、省、市减灾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是国务院领导下的部际议事协调机构,只是一个临时救灾机构,建议单独分出一个部门来落实防灾减灾教育的各项工作。不应只是在灾害来临时救灾,还要注意平时对公民的防灾教育。只有公民的防灾意识加强了,灾难来临时,群众才会配合好政府的救灾工作,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提升。

(二)防灾教育进课堂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很少涉及到防灾教育的内容,大部分人仅有的一点防灾知识还是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偶尔学来的。我们有必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插入防灾教育的内容,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做到了这些:日本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防灾课程,防灾教育早已深入人心;在墨西哥,政府对全国青少年实行地震灾害的义务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地震灾害;1999年,美国红十字会开发了“灾难演习”培训课程,该课程面向5~14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庭,教师将重要的灾难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好防灾准备。美国已有过380个红十字分会在各自的社区实施了这一课程,并获得了4个杰出奖项。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正式列入美国全国的校园课程。欧美等国的大、中、小学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安全教材或指南;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3]。此外,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也非常重视中小学的防灾教育[4]。

(三)培训防灾志愿者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开展防灾教育委实不易,需要大量的人手。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其背后的50万奥运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借此,我们也可以培训一批防灾志愿者,让他们平时服务于各个社区、学校、乡村等人口密集的区域,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开展做广泛的宣传,优秀的志愿者也可以作为定期演练的组织者,定期开展各项防灾演练活动。

(四)建立防灾BBS

强化公民的防灾意识,加大防灾宣传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当今最快速、最流行的宣传方式就是网络,截至2009年4月18日,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16亿, 而且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可惜的是国内还没有一家防灾方面的专业论坛,这给许多想了解防灾知识的网民造成了不便。政府应尽快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尽快建立这样的BBS, 以方便大家的交流,同时达到宣传防灾知识的效果。

(五)定期组织防灾演练

防灾意识的养成光靠说教是达不到效果的,还要定期地组织防灾的实战演练。尤其是在商场、机关、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定期的演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演练,可以让大家知道当灾难来临时,如何有秩序地逃生;哪里是安全的避难场所;如何自救与互救,为专业医生抢救伤员争取更多的时间;以及如何使用防灾器材等等一些防灾的必备知识。

(六)发挥防灾减灾日的教育效果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为我国的防灾教育敲响了警钟。我国政府规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防灾减灾日这一天向民众广泛宣传灾害常识,以影像、图片等方式回忆一些重大的灾害,举行防灾演练,以加强公民对于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意识。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方式。如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这一天,日本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灾害宣传、防灾演习等活动,日本首相和各重要大臣都要参加,形成全民宣传。韩国政府规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防灾日”,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防灾演习让政府官员和普通群众熟悉防灾业务,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5]。

(七)建立灾害主题博物馆

汶川地震后国家修建了北川地震博物馆,这是国家对于公民防灾意识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实,在日本阪神大地震、我国台湾地区9·21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后,都修建了相应的地震纪念馆、博物馆[3]。通过这些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接触灾害发生时那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可以更深切地感受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唤醒人们内心的防灾意识。

四、结语

我国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人民生命的安全就是最大的和谐。只有全民的防灾意识得到加强,各种不必要的灾害才会更少发生,即使发生不可预知的灾害我们也能做到更少的伤亡,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够得到更大的保障。当然,我国人口众多,开展防灾意识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政府安排得力,切实调动起广大民众的学习积极性,国人的防灾意识就能够逐步加强。

摘要:防灾意识对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强的防灾意识, 可以使人们在灾害来临时更加迅速地作出反应, 减少伤亡与财产损失。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公民防灾意识薄弱的现状, 然后探讨公民防灾意识淡薄的原因, 最后就如何强化公民的防灾意识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灾害,防灾意识,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向群.日本人的防灾意识[J].经济, 2009, (4) .

[2]张信勇, 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 (10) .

[3]卢宏.国外民众的防灾教育[J].中国减灾, 2008, (10) .

[4]陈继革.国外防灾教育漫谈[J].地理纵横, 2008, (9) .

公民意识与食品卫生监督 篇10

1 公民与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 原意指“城邦的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以宪法形式规定了国家属于公民全体, 每个人天生平等地拥有国家所有权。公民概念成为了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在中国,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尽管公民一词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含义不同, 但是公民概念内涵最核心的部分是相同的, 即公民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 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成员身份而存在的, 其处世原则依赖于他与社会的契约而定, 即具有相应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 是公民所具有的对社会、国家、他人和自己的自觉的认识、定位、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的总称。是一个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 有它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层次结构, 主要包含了权利和义务意识、民主和平等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内涵。

2 食品卫生监督与公民意识的联系

食品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进行的行政行为, 其目的是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 食品卫生监督活动时刻与公民的权利义务、民主平等、责任、公德等公民意识密切相关。

2.1 公民意识是食品卫生监督的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起着特殊的作用。在公民意识水平较高的环境下, 一方面食品从业人员从主观上会减少食品制售违法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 公民和社会组织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公众支持, 有利于食品卫生监督的顺利进行。反之, 在公民意识缺失的环境下, 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时常发生, 社会公众支持不够, 极大影响着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成效。我国当前的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 存在少数公民不履行法律义务、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他们为追求经济利益在食品制售过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或以次充好的问题, 表面上看是公民不知法、不守法, 实质上是公民意识的缺失, 对自身的权利、义务、意识认识不清, 对遵守国家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意识的认识不强,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利益面前以身试法。

2.2 公民意识是食品卫生监督公平、正义的保证

食品卫生监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了防止公务人员滥用公共权力, 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国家需要对食品卫生监督活动加以制约和监督, 社会公众的监督, 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在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监督体系中, 社会公众的监督是保证食品卫生监管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具有较强权利意识的公民, 能监督公务人员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与保护, 监督其执法程序、执法环节等方面是否规范合法, 促进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严格依法办事, 避免滥用公共权力损害公民合法权利的事件。

2.3 食品卫生监督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定程度上讲, 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示范性、引导性。当食品生产相对人遵法守纪, 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时,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扶持保护;对于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危害公民人身健康的违法的人和事件,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控制, 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通过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3 培养公民意识是食品卫生监督理念的创新

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法治秩序的思想文化基础。一方面, 公民意识在法制健全的环境中逐步培养, 另一方面公民意识的强化必须依靠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的强制性。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 应通过合法的行政行为来培养公民意识, 实现监管工作理念的创新。

3.1 培育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是食品卫生监督保护的对象之一。当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到有毒有害食品的侵害或威胁时, 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履行职责, 实现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的一种确认, 从而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在权利受到保护的同时, 应当按照社会角色依法履行其义务, 做到权利和义务并重。

3.2 培育公民的公德意识

食品生产制售环节很多,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也很多, 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这就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及员工要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形成遵守法纪的自觉行为, 避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在食品内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造成食源性疾病, 侵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3.3 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食品生产从业者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要求, 在其法定许可范围内开展食品制售活动, 从业者应清醒认识到确保所生产食品的安全性是其法律责任, 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3.4 培育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

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是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理念之一。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应坚持“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原则, 做到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按法定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 而不能凭主观臆断和推测, 更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而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拦河闸工程下一篇:《康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