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审美思想

2024-07-22

早期审美思想(精选六篇)

早期审美思想 篇1

下面我们探讨《国风》中所表达出了先民早期的三种审美思想。

一、社会功用中体现出的中和之美

《国风》的“中和”美学思想表现为社会和谐,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郑风·女曰鸡鸣》是首写夫妻在婚姻爱情生活中相亲相爱的诗, 表现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美。如《周南·葛覃》、《周南·卷耳》、《周南·汉广》等都集中体现了普通家庭成员之间、爱人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美好感情。《诗经》中还有大量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美好关系, 如《郑风·野有蔓草》叙述在春意盎然、露珠未晞的清晨, 一位男子与一位美丽女子的邂逅。有美景衬托, 更显女子与男子的邂逅美丽而生动。《郑风·风雨》用“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起兴, 来歌咏夫妻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用动植物起兴作为故事背景, 是《诗经》中表现意境之美的一大亮点。

二、以大为美

《诗经》所记录的时代, 人类与自然环境还处在对立与斗争中, 经常面临自然灾害和野兽的袭击。由于生产力低下, 先民对一些正常的自然现象如雷电、月食、洪水、干旱尚不能做科学的判断, 因而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生存, 也为了劳动耕作的需要, 就自然产生了身材高大、体格健硕的审美标准。《诗经》有些篇章直接用“硕”作为题目, 比如《卫风·硕人》, 《唐风·椒聊》中又用“彼其之子, 硕大无朋”来赞美女子多子。此外, “以大为美”也是衡量男子美的标准。如《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描写一位男子高超的射艺、高大的身材以及俊美的面貌, 整首诗流露出赞美之意。再如《邶风·简兮》描写女子观看舞师表演, 不仅被其高超的演技征服, 更对其魁梧之身躯痴迷, 结尾处引起了这位女子的无尽思念。由此可见, 当时男女的择偶标准也是以高大健硕为标准。

三、对力量和勇敢的崇尚

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雉鸟。《易传·说卦》:“离也雉”、“离为火, 为日, 为电, 为中女, 为甲胄, 为兵戈。”我们熟知火和日都属于阳刚, 由此可推想, 在当时雉鸟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 为五工正……利器用, 正度量, 夷民者也。” (1) 在这里用它的名称呼百工的首领。故可推出《诗经》时代雉鸟象征着力量和勇敢的结论。

《诗经》时代, 祭祀天地宗庙、宴享宾客以及其他重要场合, 都需要乐舞。《礼记·乐记》有关于乐舞的描写:“故钟鼓管磬, 羽籥干戚, 乐之器也;屈伸俯仰, 缀兆舒疾, 乐之文也。” (2) 人们表演乐舞, 以象征力量和勇敢的鸟儿或其羽毛为道具, 显示本族的力量。头插翟羽的桑林舞, 就具有令人恐惧的威慑力。《邶风·简兮》虽是一篇抒发卫国宫廷女子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 但诗中先说女子心仪的他“碩人俣俣, 宫廷万舞。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 接着再说“左手执籥, 右手秉翟。”《毛传》称:“以干羽为万舞。” (3) 万舞是典型的武舞, 以翟羽和盾牌为道具。所以, 此诗也传达出了用鸟羽来象征力量和勇敢的意义。

还有《王风·君子阳阳》、《陈凤·宛丘》, 两诗中执鸟羽的舞蹈均是雄壮的武舞, 很明显是对勇敢和力量的赞叹。

四、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丑恶的厌恶

因为一些鸟的外形丑陋或习性不为人们所习惯, 人们认为它们是恶鸟, 是邪恶的象征, 因此它们就被用来比喻恶人或黑暗现实的反映。如, 鸱鸮 (鸮即猫头鹰) 、乌鸦等。

《陈风·墓门》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诗正是以鸮来映衬品行邪恶的统治者陈佗, 表达了国人对统治者的嘲讽和咒骂。

《邶风·北风》是一首反映贵族逃亡的诗。钱钟书评道“《传》‘狐赤乌黑, 莫能别也, ’《正义》‘狐色皆赤, 乌色皆黑, 喻卫之君臣皆恶也。’按今谚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 (4) 因为周代大官穿红衣, 小官穿黑衣, 狐狸比喻穿红衣的, 乌鸦比喻穿黑衣的。诗篇喻政局的威虐不言而喻。

《曹风·侯人》写对候人的同情, 对朝贵的怨刺。用鹈比喻朝中贵人, 讽刺他们不是自己求食, 而是高高在上, 靠别人供养。

《豳风·鸱鸮》借母鸟哀诉以及在黑暗统治下底层人民的悲惨情状的真实写照, 表达出那凶恶的“鸱鸮”、无情的“风雨”就是黑暗恶人恶势力的象征。

《鄘风·鹑之奔奔》是一首嘲讽、责骂卫国君王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代卫公子刺宣公也。” (5) 整首诗都集中表现了人们对卫宣公的讽刺和憎恨:连禽兽都不如, 更不配当君长。

总之, 经过上面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国风》中体现的先民早期的审美心理, 以及它们怎么通过鸟意象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出来的, 对我们研究《国风》以及《诗经》的整体美学思想或许会有某些方面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影印世界书局本.

[2]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3][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5][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意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孔子伦理思想的审美特质 篇2

孔子伦理思想的审美特质

本文从道德理想、道德基础、道德文化三方面论证孔子提倡的伦理属于审美性伦理,以区分于功利性伦理.作者认为:审美性伦理的功利应用导致了道德的`虚伪和堕落.我们建立新型道德时,应当认清传统伦理思想的特质,划清公德与私德、功利性道德与审美性道德的界限.

作 者:伍永忠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成都,610065刊 名: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NGDING NATIONALITY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110(4)分类号:B82-054.9关键词:孔子 伦理 审美性 功利性 适用范围

美国早期音乐剧的审美 篇3

在美国, 音乐剧最初是来源于民间剧团的表演, 他们设备简单, 人数参差不齐。这些民间的表演团体有白人也有黑人, 而其表演的内容最初也只是耍耍杂技, 变变戏法, 或者用动物作为噱头吸引人们的观看。北美洲当时还是人烟稀少, 建立剧场是有些勉强, 也维持不下去, 在各个乡村城镇之间辗转反侧, 一直到18世界才出现了供表演使用的剧场, 一些歌舞参杂着戏剧成分的表演慢慢衍生出来, 虽然简单粗陋, 但谁也不会否认这就是音乐剧的祖先, 就好像谁也不会不承认自己是从一丝不挂的猿猴进化过来的。这些巡回表演团体运气好的可以挣上一点钱养家糊口图个温饱, 运气不好的甚至会被当时的思想保守的村民告上法庭, 1665年,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克马克县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幸好法官开明赦免了三名演出者演出内容败坏风俗罪名。众所周知, 美国最早是一片荒凉, 直到移民的风潮席卷而来, 这个风潮不仅给美国大陆带来了生机, 同样他们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习惯和规矩也被一起带了过来, 这其中就有些基督教的清教徒, 基督教甚至曾经反对过肖像画, 而对于戏剧就更是不用提了, 《圣经》中根本就找不到关于戏剧的记载。不过, 幸好音乐将这些表演团体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 教会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许多剧场为了免受迫害, 都注册成音乐厅。看过西方音乐史的人都会发现, 西方音乐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宗教音乐, 甚至直接产生于宗教音乐的, 例如和声、复调等等。而这些表演团体最初也由于宗教对戏剧的封杀, 而更致力于讲戏剧音乐化这项伟大的事业, 这不正是音乐剧的独特魅力之一吗?这种将戏剧音乐化的做法也将人们的审美提升了一个层次, 不仅仅有优美的旋律还有精彩的故事, 歌词不再是一味的抒发感情传达思想, 而是将戏剧的张力和冲突融入其中, 相信这样宗教也不得不随其发展了。并且在宗教起源地的欧洲, 歌剧这门艺术并没有让宗教厌恶, 对歌剧艺术的模仿和借鉴同样也是音乐剧早起的发展模式之一。

之后的美国工业文明开始, 城市到处开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人们的吃穿住行得以解决, 精神需求这个问题开始得已关注, 于是各种娱乐场所开始兴起。此时音乐剧的商业潜力也开始被慢慢发掘, 演出团体从股份制开始, 人人平等, 到后来相对自由化时出现经理制, 由经理负责这个剧团所有的一切, 演员, 道具, 拉赞助等等, 再加上工业化进程是的城市的人口剧增, 剧场地位才得以确立。此时许多非剧场形式的地下酒吧、音乐厅也纷纷落地, 一些社会中下层次的无产阶级则变成的常客。因为正规大剧场中所演出的歌剧通常都是贵族人士消遣社交场所, 需要西装革履, 谈吐优雅。而在这些地方大可不必如此拘束, 即使穿最便宜的衣服, 最邋遢的拖鞋都可以随意进出, 只要你为你点的威士忌付钱。在这些地方人们的素质普遍不高, 欣赏品味也一味的追求刺激和效果, 于是滑稽秀 (Burlesque) 和杂耍秀 (Variety) 开始诞生, 而这些秀在初期是靠耍杂技和讲笑话来博取观众一笑, 到后来尝试脱衣舞获得巨大成功后, 大部分的演出都无可挽回的走上色情的道路。即使轰动当时的《黑魔鬼》 () , 这部剧在剧场演出, 并且投资极高, 舞台华丽奇幻逼真, 如果没有那80双美腿, 相信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一直到后来的综艺秀 (Vaudeville) 和时事秀 (Revue) 、富丽秀 (Follies) 。这些秀都曾经轰动一时, 富丽秀在20、30更是百老汇繁荣辉煌的象征, 但是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都没落了。

虽然在艺术价值上, 这里所提到的大部分秀都是不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音乐剧一样, 剧情, 人物, 舞蹈都有内在联系, 整体一致。可是从它受欢迎的程度和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上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普罗大众的口味是需要表演者去投其所好的, 没有大众基础的艺术是存活不下去的。我们常常说通俗不等于低俗,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 只要人们对女性美这个话题表示赞同的话, 整齐一列的美女在台上跳大腿舞康康舞就永远不会过时。这个问题不是靠明令禁止就可以解决的。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是衣冠楚楚, 举止优雅, 生活富裕, 又有谁会不愿意坐在高档的剧场沙发上欣赏精美的表演, 而是挤在阴暗的地下小酒吧, 地下都是瓜子壳啤酒瓶, 耳朵里充斥的都是噪杂的说话声大笑声, 看着的表演的也都是低俗的内容。一个英国人批评这些所谓的戏院:“随时都有人吐痰, 而葱头和威士忌混在一起的气味, 足以使人觉得是真看德雷克的表演也得不偿失...嘈杂的声音无休无止, 内容使人极不舒服;看到高兴时不是鼓掌, 而是怪声叫好或用脚跺地。”

而在欧洲, 歌剧称霸了几个世纪了, 正歌剧的光辉开始慢慢褪去, 神话故事和庄严的旋律开始消褪, 严肃的故事题材和令人困乏的剧本不仅仅不能满足贵族的口味, 更满足不了广大中下层阶级老百姓的口味, 而一些小歌剧, 轻歌剧, 喜歌剧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部剧目, 1728年在英国, 约翰盖伊和佩罗施共同推出的《乞丐歌剧》, 获得了巨大成功, 随后在美国也大获好评。这部剧描述的是社会上的真实现象, 角色都是一些社会下层的人士, 吸毒者, 妓女, 乞丐, 罪犯, 用时事和当时领导人作为笑料加以讽刺。从神话题材到现实题材, 其表演和音乐自然变的民间, 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往往有参与感, 而且舞台上的一幕一幕就放佛发生在自己身边。当时流传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乞丐的歌剧》使盖伊富有, 使里奇欢快。”毫无疑问, 这对于当时正歌剧的打击是致命的。之后喜歌剧的地位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都尤为突出, 再加上美国人的天生的娱乐精神, 喜歌剧正是符合了这样的口味, 大多数都是轻松欢快的音乐, 题材多取自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无论中间多么曲折, 最后的以圆满的大结局结束。这类的喜歌剧在创作模式上还是模仿大歌剧, 不管是故事还是音乐。将宣叙调改成对白, 复杂的和声简明化, 咏叹调用流行唱法唱, 或者流行歌曲用咏叹调唱。这场喜歌剧的革命轰轰烈烈, 而且正好迎合了美国人的娱乐精神。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虽然喜歌剧的情节轻松, 音乐舞蹈欢快通俗, 但是在三者之间也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进而就更不用说靠音乐舞蹈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

从美国早期音乐剧发展的一个片段中, 我们可以看到, 音乐剧这门现在风靡的艺术不是徒有虚名, 她有着深刻的民间土壤, 她不像歌剧一直高高在上, 也不像抽象画一样让人难以捉摸.从这不得不让我想到, 如今制作低劣的网络歌曲不知从何管道“毒害”了许许多多的人,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 不管是青年还是中年, 这些简单的旋律再加上明目张胆的歌词却一下让人所记住。

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微谈

胡桥华 (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北方的纳努克》被称为影视文化人类学的开山之作, 影片的多个成功方面奠定了其重要地位。弗莱贺蒂以纳努克这一个案进行拍摄, 并且用少量的文字作为解说留下了视觉悬念, 在拍摄后首先放映给拍摄者观看, 征求意见等手法的成功运用, 体现了影片的个性和独特性。该片的叙事风格清新自然, 拍摄手法单一但不乏味。本文仅作者观后的一些就叙事风格的感受略作分析。

关键词:《北方的纳努克》;叙事风格;平行蒙太奇

《北方的纳努克》——黑白的中英文字幕对照, 一望无际的海水, 简单而无畏的爱斯基摩人日常生活。

《北方的纳努克》拍摄于1920年, 其拍摄者罗伯特·弗莱贺蒂本来是为地质工作者。为了工作需要而来到加拿大哈德逊湾东海岸爱斯基摩人活动区域, 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影视人类学家和电影学家们均认为该片是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 开创了纪录片之先河。他在当地生活了, 细致入微的观察了土著居民的渔猎生活并纪实性的记录下来, “纪录片”这一术语即始于该片。

所谓纪录片, 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北方的纳努克》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 原始生活的纳努克奋斗的目标就是养活一家老小, 捕获过冬的食物并且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罗伯特·弗莱贺蒂是个野外工作者, 虽然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人类学民族学训练, 但是在日常的田野调查中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人际交往力。在拍摄者的前言中谈到纳努克微笑的同意成为他的拍摄对象就是佐证之一。如同台湾的民族志工作者胡台丽谈论《北方的纳努克》很多方面都具备民族志田野作业的要素或“精髓”。民族学的调查工作需要实地研究, 如果想真正地走入被拍摄者的生活, 纪录片为了达到真实的记录则需要被拍摄者默契配合。该片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拍摄者罗伯特·弗莱贺蒂一边拍摄一边给当地人放映, 可想而知会得到怎样的效果。对于还处于原始生活方式的他们, 看到还有一个真实的“自己”迎面而来, 和“自己”一样的生活, 多么的新鲜与亲切啊。由此, 罗伯特·弗莱贺蒂所得到的现场反应给他的拍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灵感, 也使得整个影片更趋于真实。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认为《北方的纳努克》拥有着“至今不觉陈旧的, 富于诗意的真实性”。

该片叙事清晰, 虽然是无声的电影, 但是引人入胜。镜头把观看者身历其境的代入, 似乎能感受到刺骨的冰雪与寒风, 影片开始便是近一分多钟的冰雪拍摄。纳努克的家就在一片银装素裹中。可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纳努克划着皮筏子慢慢的驶过来, 前头趴着Allee, 然后他的妻子Nyla并抱出来了一个全身赤裸的小孩子Cnayou, 紧接着是Cumook, 最后是一只狗。一个看似简单

尽管我非常痛恨这些歌曲, 但是它就是以强大的生命力滋生繁殖着, 对于正规的流行音乐这无疑也是巨大的打击, 一些好歌被加上DISCO的节奏响彻大街小巷, 就像一些正歌剧被拿到地下酒吧的舞台上进行调侃一样, 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曾遭此毒手, 但这些滑稽秀和杂耍秀等所说明的问题也很显著, 他们有商业价值!而且从他们是音乐剧的祖先的这个角度我们也不能抹杀了他们的功绩。现今音乐剧的商业性和歌剧一比之下, 好像显得无比赤裸, 但是这能说明说明问题呢?音乐剧从来也不掩饰这一特质, 而是将这种特质发挥, 并且将其艺术化, 人性化。而这又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 音乐剧从古至今产生了许多剧目, 其中也有很多质量的皮筏子竟然可以装下五个人和一条狗, 他们一个一个的出来, 你可以看到纳努克一家人简单而温暖的笑容, 缺衣少食却怡然自得, 或许他们并没有影片表现得那么开心, 毕竟相对于现代文明来讲他们的生活那么艰苦;他们吃生鱼, 用叉子在海里捕鱼, 这样的原始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 用舌头舔刀子使之结冰变锋利;早晨起床妻子要把丈夫的靴子咬软;孩子被半身赤裸的妈妈赤裸的抱出来, 似乎那个冬天并不寒冷。真实的纪录片让人看到有点不真实, 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活的碰撞, 一幅幅无声却震撼的画面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的房子是用冰块搭建的, 镜头记录了纳努克盖冰屋的过程, 孩子在旁边玩耍, 他们的狗剽悍精壮, 嗜血好斗。透过特写镜头可以看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由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几乎忽略了摄像机的存在, 使得拍摄效果流畅而真实。影片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 使得叙事风格更为明朗。所谓平行蒙太奇是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 分别叙述, 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 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 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 或一个情节。这几条情节线, 几个事件, 可以是同时同地, 也可以在同时异地, 还可是不同时空里进行。《北方的纳努克》有一节是纳努克建造冰屋的场景就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纳努克一边切割冰块, 浇注热水让冰块更加严丝合缝, 一边是孩子乐此不彼的爬上滑下;纳努克一边选择冰屋的采光面, 镜头在大人与孩子之间切换, 冰屋“伊格鲁”慢慢盖好。在现代纪录片中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 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 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 节省篇幅, 扩大影片的信息量, 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 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 相互烘托, 形成对比, 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该片有意无意的赞扬了纳努克这个猎手的技艺, 但是纳努克却死于没有食物。纳努克和孩子好奇的摆弄机器, 流露出来的惊讶的微笑被拍摄者一一记录了下来。

罗伯特·弗莱贺蒂跨行业的拍摄却影响着以后的纪录片走向, 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影视艺术的热爱, 视角的独特, 观察的细致入微, 奇特而自然的相融关系。《北方的纳努克》叙事风格清新简单, 看后令人难忘。该片没有刻意的雕琢纳努克一家的生活, 也没有现代与原始的比较, 没有过多繁复的叙事, 没有群体的刻画, 仅仅是以那努克一家的生活为线进行叙述。根据拍摄者初衷就是想通过一个爱斯基摩人来代表一群爱斯基摩人, 而且基于自己的非专业性反而无所谓拍摄的结果。1920年还是相对封闭的年代, 拍摄具有相对的局限性, 人们的生活没有现代丰富。可也就是这些种种才造就了纳努克一家人的简单生活。《北方的纳努克》不单单是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对于今天的我们了解当时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也是很有意义的, 他们温暖、朴实、勇敢。正是拍摄者这种忠实于现实生活的拍摄态度, 十年如一日的深入体察, 真实的叙事风格赋予了该片自始至终的纪录片意义。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篇4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审美人类学思想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马克思关于人的身体与审美需要的关系的`思想和理论;(二)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这一问题所表现的思想;(三)审美活动与历史进步的关系。

作 者:王杰 海力波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004 刊 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6(4)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  

席慕容早期诗歌中的女性审美视角 篇5

席慕容所追求的这种美是纯美。这种纯美是人类生命初始所拥有的一种精神状态, 是一种没有被尘世沾染的至高无上的美, 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的心, 是清澈而透明的。但这份纯美是一种梦, 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如何才能得到纯美?很多完美主义者都在不断地用生命去追寻。显然, 现实生活因为利益的纷争是找不到纯美的, 席慕容在她的诗歌中娓娓道来的是一份只有在过去或是未来才有的纯美。又因为这份纯美只能在过去或是心灵空间存在, 因此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又构成席慕容诗歌中的一丝悲剧美。任何一位解读席慕容早期诗歌的女性都能从中体味到她对绝对爱情的追索的纯美之境与纯美之下淡淡的忧伤。

一、在完美时刻遭遇破碎之美

每一位女性在经历成长, 逐渐成熟时都有如花朵一样绽放, 这是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席慕容在诗中常描述到这美好时刻:“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莲的心事》)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一棵开花的树》) 在这最完美的时刻, 作者诗中的“我”从不曾挥霍或卖弄自己的美丽, 而是怀着对爱情的顶礼膜拜, 炽热而又含蓄、慎重而又默默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这种等待是如此虔诚, 像背负使命的人在号角吹响之前, 像运动员在令枪鸣响之前, 外表平静而内心颤动。在这种弦即将离箭之际, 就希望“你”能在等待中出现, 来成就这一完满。但是, 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你”不是“来得太早”或“来得太迟”, 就是“终于无视地走过”, 总是错过。“我”的最美的时候与最美丽的等待终究“你”无法看到, 或是被“你”漠视。完美在这一瞬间支离破碎, 使读者听到破碎的声音,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 。在《昙花》中, 她叹道:“总是/要在凋谢后的早晨/你才会走过/才会发现/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经是/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朵。”即便有一天是“他”来寻“我”, 依然“寻我不到”, 在“他”“汹涌着哀伤”地走后, “我才醒来”, 只好“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那逐渐云淡风轻的天上” (《彩虹的情诗》) 。

席慕容的诗歌中就这样将美丽的等待划上破碎的痕迹。完美是一种美, 使完美破碎更是一种美。不断地错过呀错过, 在唉叹之余,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破碎并没有引来“我”的抱怨, “我”最终把这种错过用淡淡的幽怨归结于“无缘”, “我”只能静静地在悲哀中独自成就那一份本该属于“我俩”的完美, 这种选择让席慕容的诗歌更是凭添了一种空灵之感。

二、对人生种种别离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别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有对青春岁月的别离, 有对故人的别离。

在席慕容诗歌中的女性世界里, 青春是一幅最美的油画, 但最美的东西即使不在最美的时间遭遇破碎, 也是极易流逝的。这种易逝给人无尽的伤感。“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为什么》) 。这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青春, 这最单纯的快乐只属于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 但与青春别离之后, 只剩下对青春的无尽回忆。席慕容在《青春》中诉道:“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对于青春, 席慕容的态度, 从来都是对其绵绵不绝地回忆, 在每一个夜里, 在灯下, 在每一个季节转换的时侯。这种回忆是席慕容诗歌的主旋律, 飘散着青春易逝的悲情之美。

对别去的岁月是这样, 但对离人呢?《渡口》写道:“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人生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后如果不能再重逢, 人应该如何对待离人。为了人生的完美, 席慕容认为应该用理性的忘却来对抗忧伤之情。在《野风》中她叹道:“就这样地俯首道别吧/世间哪有什么真能回头的河流呢?”“我们也来相约吧/相约着要把彼此忘记。”在《请别哭泣》里, 她恳求着:“请试着去忘记/请千万千万别再哭泣。”席慕容认为在经历无法重逢的别离之后, 忘记是一道良方, 可以使人不再哭泣, 可以让生活恢复平静。“天, 这样蓝, 树, 这样绿, 生活, 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禅意》之二) 。

在席慕容的心中, 别离的岁月是要怀念的, 而别去的人最好要忘却。但遗憾的是, 她却总难以逃离感性世界里不忘的情愫。于是在忘与不忘中徘徊, 在忘与不忘的矛盾中用诗弹奏着凄恻的旋律。于是在她的诗歌悲情之美之外又凭添了追忆之美。

三、不断地怀念, 但不追索追忆之美

大多女性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 感情世界会维持一种风和日丽或云淡风轻的状态, 无论现实生活如何平淡, 很少有人会将现实不断推倒重来。但女性又天生就是感性的动物, 大多渴望浪漫。在这种矛盾之下, 大多女性会选择在乏味的生活中不断回忆青春岁月的纯真爱情, 这种纯真爱情的美带来了感性的源泉。席慕容在诗中, 虽然理性地认为应该忘却离人, 但又感性地对青春岁月的爱情一再描绘。《山路》与《暮色》中的“我”渴望着年轻时那一夜里“轻怜、缠绵”的歌, 如“山风拂过百合”, 即便“回顾所来径”时“苍苍横着”如“翠微”一般“这半生的坎坷”, 但在“暮色”中, 这回忆中的歌声“竟化为甜蜜的热泪”。

岁月的流逝使情感锁在了过去的时空里, 但最纯真的情感却永远不会因为时空的转移而被遗忘。相反, 被时间如浪一般冲刷之后, 这份回忆更是成就了去除杂质的完美。“我爱你/只因岁月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头/才能编织出华丽的面容啊/不露一丝褪色的悲愁” (《给你的歌》) , 这种停留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回忆就像是平静生活中的一盏灯, 写着每一个女性永恒的青春之美。

尽管回忆是不可或缺的, 但席慕容认为, 这种感情只可追忆, 只可怀念, 只可在深夜浅笑或流泪, 而所恋的人与事是不能再去触及的。在《悲歌》中她写道:“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与流年。”在席慕容诗中, 若“再见你”, 将似刻舟求剑, 看得到的是舟上的刻痕, 求不到的是刻痕下水中的剑, 剑早已留在了那个时间的那个空间里。这, 实际上是席慕容在保全记忆中初恋的干净与纯洁。“我如何舍得与你重逢/当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着的我的青春” (《短诗》) 。通过不断的回忆, 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触及, 席慕容保全着年青时纯真恋情的完美, 勾起读者对追忆中这份完美的慎重之情, 每一位读者也在读罢后, 沉思或是怀疑着自己无限留恋的是那人、那事, 还是那段岁月中的自己。

四、通过现实意象反映女性世界的哲思之美

席慕容的诗中充满了哲思美。这种哲思是一个淡雅、真纯的人对生命的思考, 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 对生命的感悟。《七里香》写道:“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用溪水与海浪的走向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年少时, 一路追逐, 不断向前;年老时, 却总想落叶归根, 在人的一生中, 思乡之情渐行渐浓。这样的比喻是如此自然贴切, 是席慕容诗中闪耀着的灵感的光芒。

席慕容的诗歌中还常常把女性的一生比作一出戏, 《戏子》中描绘的那个伤心的人儿, 在独享着自己的泪。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犹如浓妆重墨下的戏子, 在现实的灯光和舞台下扮演着真真假假的自我。演绎着遵循大众价值观的理想的人生, 看似热闹, 内心孤独, 因为那只是在人前的一场戏;台后, 卸装之后, 每一个人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这场戏, 不就是人生真实的写照。人生, 终究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咏叹调》) 。

席慕容的文笔从来都不晦涩深奥, 她用最简单纯朴的语言打开自己和读者的心扉, 表达着女性世界里最简单真挚的情感, 记录着女性生命中最美丽的岁月, 她用一种随缘而感恩的心, 在无怨中把完美留在每一个时空, 在回忆中续写着生命的美丽, 在思考中追求着生命的本质, 让每一个读她诗的人心灵沉静, 摆脱凡尘的利益之困, 从独特的女性视角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 真正为这淡淡忧伤着的生命的美而感动, 而无怨。

摘要:席慕容早期的诗歌诠释了女性世界中纯美的境界, 这种纯美带着淡淡的忧伤。有的诗歌在诉说一份完美遭遇破碎之美, 有的诗歌诠释着对人生种种别离之际不舍与无奈的悲情之美, 有的诗歌里席慕容在不断地怀念, 细说着追忆之美, 有的诗歌体现着席慕容采撷灵感揭示生命本质的哲思之美。这些不同角度的美的揭示构成了其诗歌中独特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席慕容早期诗歌,女性视角,生命的美

参考文献

[1]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7.2.

[2]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8.

[3]蒋孔阳.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

[4]曾苗.试论席慕容爱情诗中爱的禅意[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7) :73-74.

早期审美思想 篇6

原始造型艺术, 广义地说包括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武器、骨制器具和中后期的彩陶雕塑壁画装饰品等。原始社会早期使用的自制的最早工具, 是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所用的石器。他们从使用天然的石块、树枝、到对石块的加工, 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们把鹅卵石或石英石砸击后, 有的形成尖状, 有的显出利刃, 用作狩猎的武器和采集野果的工具。这些古人类制造石器的时候, 完全是为着实用的目的。从对材料的选择、制作过程到最后完成, 大概不会去注意工具样式的新颖, 外形的美观, 以及颜色的鲜艳。尽管在当时他们的活动已经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活动了, 但是他们的活动依然是为着自身生存而进行的较为简单和低级的活动。这时, 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还没有开始。

但是, 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 毕竟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了。其中物化着人的智慧和才能, 体现着人的意志和愿望。在这种意义上说, 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已经包含了艺术活动的因素, 这些看去很粗陋的器具中, 蕴藏着艺术的萌芽, 而在人类最初的意识中, 也同时孕育着审美意识的萌芽了。

山顶洞文化时期的石器有了显著的革新, 出现了骨器。在对器具的制作上, 人类不仅能够利用打击、切割的方法, 而且还掌握了磨制、钻孔和刮光的技术, 能制造较为精细的骨针, 以至能在鹿骨上雕刻文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时出现了装饰品。“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多晶莹美丽的石器。可见这时的人类, 对于工具的取材, 除注意到实用价值外, 同时又顾及到造型和颜色的美了。当时的人们不仅能制造出各种用途的生产工具, 而且还能制造一些装饰品, 美化自己。在山顶洞人住过的洞穴里, 发现的装饰品有白色带孔的小石珠、黄绿色的钻孔砾石及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在此比较晚的青莲岗、大汶口等遗址出土的石铲的外轮廓成矩形, 边缘整齐, 表面光滑。可以想象, 这在开始很可能处于砍切便利的实用目的。石刀上面等距离、对称的孔眼, 也许同样出于捆绑在木柄上较为牢固的实用目的。但后来这些都衍用下来, 又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 由无意到有意的, 把某些规则应用到造型艺术中去。此后的石器、骨器、玉器, 尤其在彩陶的造型与图案的各种纹样中, 可以明显的看出对均衡、对称等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的运用。

这一时期装饰品的出现和器具的形式没因素的加强, 都可以标志着造型艺术的产生。如果说在周口店文化时期造型艺术是紧紧地、不可分割依赖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 那到了这时, 艺术已经开始独立出来了。艺术的产生正反映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对形式美的注意, 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美化, 对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意味着人在向自然索求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的同时, 在到达一定阶段后, 又建立了另一种关系—也就是所说的审美关系。这一关系, 是人同自然关系复杂化的结果, 是人和自然全部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一关系是随着人类最初极为低下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的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而在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候形成的。我们大概可以认为, 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到对工具形式美的关心, 到具有明显意义的造型艺术的出现, 也就是从周口店时期到山顶洞时期, 大体可以看做为人类审美意识最早形成的时期。

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产生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审美意识的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现在进一步分析人类审美意识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其产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一时期人类生活、社会组织等资料来看, 审美意识的产生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外部条件—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复杂,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规律, 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二是内部条件。人体、特别是人脑的发达。经过不断的劳动, 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改变, 促使人类有机体产生了新的特征, 手的日益灵巧也对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脑开始复杂和完善起来。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条件, 人类才有产生审美意识的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劳动实践首先促使了人类手从四肢中分离出来, 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 进行打制和磨制石器。艺术发生的上限就是人类所创造出的第一件生产工具, 也被称为人类的第一件艺术作品。其次, 劳动实践促使了人类大脑的发达, 使人类产生了最初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从后来的陶器造型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出, 早期的造型简单, 陶器器型表面粗糙没有任何的装饰和花纹。随着人类不断的劳动实践和审美意识的提高, 陶器开始从早期简单粗糙的造型, 逐渐添加了一些花式纹样。这些都说明了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产生历程。

原始社会中后期的造型艺术, 明显地反映了人类的劳动实践对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我们知道原始造型艺术的审美意义是依附于他的实用意义的。一方面, 从纵的发展来看, 原始造型艺术的审美意义是从其实用意义中生发出来的。早期的石斧、石铲, 晚期的玉器, 甚至超出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具、兵器等, 这些作为装饰之用和等级象征的造型艺术, 也是由原来的器具和兵器衍变过来的。另一方面, 从横的关系来看, 在同一个时期, 表现在同一件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义, 具有对实用意义的依附性。如彩陶的图案纹样, 器具的造型装饰, 以及人身的装饰, 后者各自都依附于前者。即使某些看来几乎是纯粹艺术品的造型艺术, 其依赖性也仍不能免。也就是说, 审美意识虽然已经独立出来, 但这种相对独立性是和弱的, 人们对自然界的审美态度和实用态度更多地交织在一起, 或者说前者几乎不能完全脱离后者。

通过以上对原始造型艺术的分析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人类的审美意识最初应该是形成于山顶洞文化时期, 也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后期。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客观存在对人的作用, 而内部条件就是人类自身, 特别是人脑的发达。只不过原始社会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是简单的、直接的。

摘要:外国的一个文化史学家曾写道:“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 考古学的证迹所能直接保全的只是造型艺术的遗迹。”所以, 在研究探讨人类早期审美活动、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 等问题时, 从原始社会的造型艺术出发去考察, 即从原始社会美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形式特征方面去考察, 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原始造型艺术,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朱狄:《艺术的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 东方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人格特征下一篇:耳鼻喉综合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