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预习环节

2024-06-27

语文预习环节(精选十篇)

语文预习环节 篇1

所谓“预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语文课的预习有全册预习、单元预习和单篇预习。对于单篇预习, 就是阅读课文, 翻查字典资料, 初步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疑难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 以便为进一步理解、鉴赏课文打下基础。根据预习要有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功效性的要求, 掌握“通读、查划、思考、比较、联系、摘录”这些方法, 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通读。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古人说:“读书贵神解。”通读, 就是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 即从提示、标题、正文、注释、练习等总体浏览课文, 以辨识文体, 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 了解课文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 记叙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如预习《羚羊木雕》, 要从人物的身份、发展的脉络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说明性课文, 应侧重了解课文所介绍或说明的事物、特征等。如预习《中国石拱桥》, 必须要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议论性课文, 应侧重了解课文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如预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定要把握住本文中心论点、论据的提出和驳论的方法。抒情性课文 (包括散文、诗歌) , 应侧重了解课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线索。如预习《春》, 便应了解到文章的线索是春天的景物, 感情是通过描述春天的景物来抒发作者向往美好生活、赞颂奋发向上精神的思想感情。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 实际上也就基本掌握了本文学习重点。

查划。这是预习过程中基本的, 也是必要的一环。要求学生借用工具书, 了解生字词的音、形、义。因为有些生字词在课文注释中并没有注音解义, 必须翻查字典词典才能弄清其音义, 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在预习时还要勾划难句及疑惑之处, 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

思考。这是阅读的核心, 也是预习的关键, 它重在思考理解。此环节要求学生细读课文, 思考预习题, 了解课文思路 (包括题目、段落层次) 、中心思想 (主题思想) , 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这样, 就为上课时全面理解课文打好了基础。如预习《藤野先生》时, 可思考: (1) 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 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 (2) 这些事情又是按什么线索 (明线、暗线) 串连起来的? (3) 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位学者? (四) 作者为何要弃医从文?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

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鉴别才能突出特点, 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 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在内容 (题材、人称、主题) 、形式 (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等方面的异同点, 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 整个理解单元课文。这样, 便可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如预习初中第三册第二单元《背影》这篇课文时, 把它与《台阶》《老王》《信客》进行比较, 便可了解这四篇课文的共同点是题材方面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不同点则是表现手法、线索、语言等方面有异。这样通过比较, 既可正确地掌握了《背影》一文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也能更好地把握整个单元的特点。

联系。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 做到“温故知新”, 联系旧知, 学习新知, 使知识系统化。这样, 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综合力。如预习初中第六册第二单元《孔乙己》这篇课文便可联系第四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等课文, 因为这些都是记叙文, 其共同点都有记叙六要素, 记叙的线索、记叙的方法、记叙的顺序等。把学过的几篇有关知识复习一下并用于理解新课文, 这样, 《孔乙己》所记叙的要素、线索、方法、顺序等, 便很快弄清楚了。

摘录。预习时进行摘录, 做好笔记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 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 所理解的重要内容, 尚未明白的地方, 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至心得体会等, 都可摘录、笔记下来, 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如预习《珍珠鸟》这篇课文, 可把文中最后的句子“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谈生命》中“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等句子记下来, 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去。

教学案预习环节怎样设置专题 篇2

预习环节是教学案的核心,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教育学生有效预习,设计和编制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案,是使用教学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一个关键。

通过最近两周听课活动和各学科发送到教务处的教学案发现,不少教学案在设计、编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影响了教学案应有的课堂效率。我想将一些缺陷比较明显而且带有普遍性的部分,主要是预习环节(详见最后附页部分)说说我的认识,和大家一起讨论,也请老师们积极献计献策,把自己在设计、编制、使用教学案过程中探索的经验、方法,包括自己一些好的想法、建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对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我们育才学校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会预习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预习是学生超前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起点,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不好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会也不愿意预习,这点要告诉他们:‘现在学校实施教学案是大家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绝好契机,多用一点时间,多下一点功夫,努力完成老师

教学案中安排的预习和前置作业,积极进行课堂展示,很快你就会发现奇迹在自己身上出现了!„„’班主任、各科老师都要不断灌输预习在学习中重要性,以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2、使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

告诉学生:首先,预习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在阅读教科书时,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搞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其次,预习可以直接提高效率,可以发现自己知识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弥补了漏洞,这样可以扫除知识障碍,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能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来,避免再翻书查找,使自己的学习比较从容、有效。再次,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记好笔记,或在书上划重点、做记号,或记下简略的提纲,而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问题,都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加上课堂上同学们的展示、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更为深刻了,理解了的知识是容易记住的,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另外,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也有助于记忆。

也可以做一些对比试验,把班里的学生分为8-10个小组(尽可能都学习水平差不多,人数也差不多),其中一半小组提前发放教学案,并且要求他们必须预习,将预习结果写在学案上,这些的进行由

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并记录,而另一半则不要求他们预习,其他环节照常进行,几节课或者一周后进行测试并比较成绩,可以看出明显差别,让学生一起分析这个差别的原因,从实验的角度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感知预习的好处。

3、加强预习的方法指导。

我们把教学案提前发下去,要让学生围绕我们教学案的预习安排预习,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方法不同,其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是:读

①读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教学案的各个环节老师都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学习目标是本节课要达到的中心目的,课前要首先学习,课后要认真对照,看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达到目标要求。②读教材。学生要浏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明确哪些知识与已学知识有联系,有哪些知识基本是陌生的,做到前后贯通。③读图表。图表是教材重点部分的总结或精华汇总,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也是某些学科(如地理)考试的主要的信息载体,应图文结合力求读懂,这也是课堂提高听课效率的必要方法。

第二是:思,学生边读、边想、边产生疑问。俗话说:学贵质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大胆提出疑问,不断地思考: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不能是其他样子?要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敢于向疑难问题挑战;能读懂的地方敢提问质疑,读不懂的地方要积极思考,也可以同学之

间讨论解决,再不懂就记下来留到课堂去解决。

第三是:记,要求学生要做笔记,预习、课堂等学习过程都要做笔记,要将教学案与课本结合起来,该写的写,该画的画,不少预习过,上过课的同学课本上、教学案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这不好,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学生要养成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边勾画重点、难点、要点、疑点,也可以打上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可以作简单的眉批,这样有利于抓住要领,加强读书印象,利于复习巩固。

对学生的以上要求,是经常要保持的,平常可以检查、督促落实,但不需要每节课都写在教学案中。

二、教学案预习环节的编排与设计

1、调整好我们的思想认识

我们实施教学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练习等形式的自主学习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提升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由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老师从“演员变导演”,学生从“观众变演员”的角色变换,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案整个过程的编排设计,都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实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预习安排的环节更是如此。

2、编制预习安排环节的基本思路

教学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编制教学案的过程就是要组织一个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

根据一节课知识内容难易及学生情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要求和安排学生预习。最基本的是阅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并完成需要读、写、记的问题,本节课的哪些部分需要读,怎样读,需要写,怎样写,需要记,怎样记,读、写、记分别达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告诉学生。第二个层次是通过预习能看懂课本上的例题、例句,对一些概念、公式、定义、法则能理解、记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这里对预习的要求更要具体,哪些需要看懂,哪些不但要看懂还要会解释原理,哪些还要应用这种原理去进行判断、计算等等,要求的越具体,学生就越容易完成,成功的感受就越强烈,学习的自觉性就越高。我们刚刚使用教学案,所以请大家尽量把预习安排设计的更具体一些。只要设计得当,以上两个层次的问题多数学生能自主完成,如果按总量计算,这两个层次的问题要占本节课内容的70-80%,所以完成了这些问题,就完成了课堂大部分任务。现在我们使用教学案还在起步阶段,可以先设计这两个较简单层次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能对本节知识进行简单汇总或理清知识脉络,理清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等更高层次的应用,这个层次需要老师用表格,连线,提示等方法给学生提供帮助,叫预习指导或学法指导。最高层次

是知识的拓展和难点的突破,这一般需要老师在教学案上通过说明、举例、提示等方法引导,尽可能让学生有所突破,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帮助下,尽可能自己解决知识的拓展和难点的突破等方面的高难度问题。后两个层次的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可以逐渐增加使用的频率和难度,也将随我们使用教学案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得运用自如。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在教学案中留出位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所发现、质疑的问题。课前,教师批阅教学案时,要发现学生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准备解疑释惑的方法,提高二次备课的针对性。

预习安排环节的内容量务必适中,切忌量过大、过于繁琐,否则会冲淡学生看书、思考等学习过程,有老师的预习安排、前置作业量太大,一节课不能完成,这就不是一课一教学案了,会打乱你的课堂教学计划。

附页:

预习安排环节设置较好教学案及选摘

下面几个预习安排较为具体、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案,不算范例,也还存在进步空间,但可以看出这些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动了心思,下了功夫,请大家参考。

1、初二语文:

①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

②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作家作品

③搜集有关《诗经》、乐府、绝句、律诗、词的常识;了解“风、雅、颂、赋、比、兴”。

④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初二英语:

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同学之间互读互听两遍。读课本短文,了解大意,并画出短语,标上汉语。3.高一生物: ①通过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结合图示归纳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②结合图示,概述配子多样性的并解释原因。③试着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4、高一数学:

阅读教材,对本节知识进行简单的汇总: ①记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表示方式

②知道用坐标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案预习安排环节目前存在的错误设置及选摘

一、比较严重的是个别老师不安排预习环节,如:

1、【预习安排】写一个“略”字,更有甚者,没有预习安排环节

2、所有教学案中,预习安排都一样

二、安排预习但环节较简单,如:

3、【预习安排】:课本(---)页实验与探究自己完成预习

4、【预习安排】:自学(——页)内容,记录重、难点及困惑。【预习安排】:自主学习,笔记纠错

5、【预习安排】:阅读教材,知道并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完成前置作业

6、【预习安排】: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前....置作业】部分,【预习安排】:根据预习情况和课本内容,完成前置作业处空白内容的填写并尝试完成达标检测题。

对一、二两个类型问题的分析:

对预习环节不设置或设置过于简单,会和没使用教学案之前一样,特别是我们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愿意也不会预习,我们学校实行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会预习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通过教学案的

实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大为提高,但前提是必须课前学生有所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和其他一些必要环节。所以希望老师们:一要把预习环节作为重要部分精心准备。二要将一些学生能自己学习的问题大胆放给他们去学去做。三要将需要预习的问题具体化,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的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学习,预习效果才能够更好。

三、有一些安排不合适,如:

7、【预习安排】和【前置作业】合并为一个模块

优化预习环节,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篇3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大多数处于一种被动听课的状态,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预习环节,优化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明确学习的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关键词】

高年级 语文课堂 有效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更愿意展示自己,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是是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有所降低,被动听课的现象非常明显。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高年级的课程学习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有效的预习,学生很难和文本对话,突破学习瓶颈,由此可见,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要将指导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读厚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不管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开教材,可以说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教材,那么学生的知识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拓展,视野不够开阔,因此,我们还要在预习过程中跳出课本的小圈子,寻找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将教材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采用了这样方法。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谭千秋老师在生死面前舍己为人的精神,体会文本中对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至高评价,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拓展:“同学们想一想,在汶川大地震中还有多少像谭千秋老师一样的英雄,你了解他们吗?我们再想一想,在中国历史上和革命斗争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大家能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吗?”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们在预习中主动查找资料,积极调动自己的积累,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思想意识。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从课内走向课外,将教材读厚,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感受文本内容,获得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的认知更加完整和全面。有了这样的基础,深度阅读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读懂文题,学会自主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解读文本的题目,可以让我们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或者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在预习环节中也是这样,我们也要注重在预习中读懂文题,同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就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题目的关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可以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者提示文本的中心思想,因此,我们在预习的过程汇总也要重视对文本题目的关注,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针对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在预习过程汇总将文本题目也作为了重点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解读提出来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在题目中提到的‘我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要离开自己深爱的祖国?为什么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回到祖国去看一看?”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学习,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获得自己的感悟。

在学生的预习环节,不要忽略对文本题目的解读。在学生试着去解读文本题目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疑问,而这样的疑问基本上是和文本内容息息相关的,能紧扣文本的主题,这样就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去探究文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读顺课文,解决阅读障碍

在学生学习新的文本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背景资料、主动质疑,还要扫清阅读的障碍,保障学生能够顺利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充分预习。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增强记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成语故事》这一组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体会文本中的内容,就鼓励学生利用预习的过程通过工具书或者其他途径解决自己的阅读障碍。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制定了这样的预习任务:1.找到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工具书查找,解决字音和字义的问题,并且记录;2.找到自己理解有一定困难的句子,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3.积累精彩语段或者自己感悟较深的句子进行批注,让自己有所收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通读文本内容,获得文本的基本感知。

在预习中反复阅读文本,清除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这样文本的基本梗概和主要思想也会被学生初步掌握,这样就让学生首先将文本读得通顺,在预习中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这样的过程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预习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或者勇敢质疑,带有明确的目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到成功的快感、发问的喜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更要鼓励学生有效预习,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岳素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初探【J】.教育导刊,2008(01)

语文预习环节 篇4

一、讲究情趣性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同样, 只有讲究预习设计的情趣性, 才能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 从而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适应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

(一) 操作性强

如课前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达到拓宽知识, 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指导按预习程序观察事物, 达到增强感性认识, 直观理解课文、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 课前根据课文另外排演课本剧, 促进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培养表演才干……如此等等, 只要教师正确引导, 耐心辅导, 学生就会喜欢预习。

(二) 竞争性高

三年级学生要强好胜, 对竞赛怀有强烈的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 安排竞赛性预习, 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如: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朗读预习, 新课开始组织朗读擂台赛。要求不能漏读、唱读等, 不合要求者即被淘汰, 由发现错误的同学接读, 最后以朗读篇幅的长短确定胜负, 并给予小红花奖励。又如:以小组为单位, 组织学生进行预习题解答竞赛。以解答速度作参考, 以正确性为标准定胜负, 同样给予奖励。在赛读过程中, 教师适时点拨、评估, 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各种竞赛性预习活动的组织, 不仅仅为了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更主要的是为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扎实完成预习作业,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体现导向性

要使学生顺利地过好“预习关”, 指导他们掌握系统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预习训练中注意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逐步明确预习目标, 掌握预习步骤, 形成自学能力。

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确预习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确定词义;能概括自然段段意, 并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能试着回答课后思考题, 并能对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预习步骤:①整体入手读全文,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②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词语。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④能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问题。⑤质疑问难。

三、倡导质疑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足以说明质疑的重要性。鼓励质疑问难, 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 除了抄写课文的语句、重点, 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把学生分成两组, 互相向对方提与文章有关的问题, 看哪个组问题提的好, 看谁不会被对方问倒。学生们好胜心都是极强的, 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整个课堂就活了。例如在教《暮江吟》一课时, 学生在预习时, 教师故意质疑“铺”的用法。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时,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 诗人为什么用一个“铺”字?还能用其他字替代这个“铺”字吗?

生1:可以换成“照”, “射”, “入”, “映”……

生2:尽管可以用这些字,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如“铺”字好, 因为当时夕阳离水面非常近, “铺”字让我们感觉水面上都是夕阳的光。

生3:斜阳照水, 波光闪动, 半江碧绿, 半江红色, “铺”字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师:看来同学们对“铺”的理解已经很深刻,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傍晚时分, 太阳把它最后一道柔和的光斜铺在水面上, 此情此景, 同学们想说的很多, 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吧!

(学生争先恐后谈感想, 畅说对诗意的理解)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学会聆听的美德, 鼓励其自圆其说。一堂课下来, 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而把大量的表演机会还给学生们。这样, 成绩好的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提问题的方法、技巧, 慢慢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注意渐进性

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 接受能力较差, 对预习要求、步骤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只能循序渐进。具体地说,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由课内到课外

初始阶段, 一定要将预习放在课内进行, 使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预习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待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 可逐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进行。

(二) 从单一到综合

初始阶段, 可对某一单项进行强化训练, 待学生掌握一项再学一项, 直至全部掌握, 综合运用。

(三) 由分散到集中

预习有分散与集中之分, 这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预习一段, 交流讨论一段, 总结归纳一段。”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集中的预习、交流、讨论、归纳, 一般只有到高年级才被采用。

总之, 三年级语文课预习的指导要抓好环节的指导, 充分体现“过渡性”的特点。在此多下功夫, 必能取得成效。

摘要:三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应注意讲究情趣性, 体现导向性, 注意渐进性, 这样才能突出过渡性特点, 达到效果。

五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要求预习方法 篇5

2、抄写本课生字1、1、3、2;四字词语抄写两遍。

3、再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包括二类字)组成的词语,根据平时积累、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利用字典理解其意思,并把意思写在预习本上(一半)。还有不明白的在词语旁用“?”标出。

4、细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一个什么人,描绘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那些知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搜集文中涉及的资料(作者简介、故事背景)

6、细读课文,边读边批注,把自己理解的句子用铅笔勾画出来,然后用铅笔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一篇课文至少五处批注,每处不少于20字)

7、联系课文内容,看看课后思考题你都会了哪些,在旁打“√”

抓好预习环节提高自学能力 篇6

关键词: 语文课堂;自学能力;预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预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小学高年级学生,即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与策略都应该得到一个必要的提高,为升入初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准备。预习课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个性化解读教材的过程,也是和谐、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预习的对策有效地预习,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预习能力

①查字典识字、理解字、词义、区别形近字,运用比较和汉字构成规律记字形。②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词句的意义。重点词下面画小圆点;重点句、句群用括号勾出;总起句、总结句用单横线画在句子下面;中心句用单波浪线画出;不懂的词、句子可在词、句子下面画上问号、准备课堂发问。③学会批注。对要求理解、讲意思的词、句、段可在其下面或旁边加上批注。④划分段落,书写段意。在自然段前,标出每个自然段序号。意义段用双竖线分出。段意简单的可直接写在书上。较长的可写在预习作业本上。⑤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把几个意义段段意合起来归纳,可依据课后问题归纳,也可抓重点词、重点句归纳。要注意课题,因为主要内容常常是围绕题目写的。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找中心词、中心句。要注意课题、有些课题点明或暗含了文章所表达的中心。⑦学会积累。对课文中的佳词、佳句、佳段,可摘抄、熟读、背诵。

读书的方法很多,但要因文而异,要善于指导学生去实践。高段和中段也有区别。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去确定要求,对差生可降低一些要求。通过逐步训练,使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读书的具体方法。

二、丰富预习的形式

单一的预习形式学生很可能坚持一段时间便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厌烦,不易长期坚持。所以教师要丰富预习的形式,帮助学生保持预习的热情,长期坚持下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或点评。比如组织课前朗读比赛,故事性强的课文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小组之间互相评论,或者改写、续写、仿写,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辩论赛等学生参与性强的活动,使得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保持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加深同学们的友谊,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有效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三、预习的收效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分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执著追求。

2、自我的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3、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学习素质提高。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当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5、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只有教师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课前预习是教学环节中的基础环节 篇7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高楼万丈平地起”, 足见根基的重要性, 许多老师也有同感:一篇课文, 假如学生认真预习了, 那么这节课的教学, 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自如, 也正是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中, 才能自主、合作、交流的去学习。反之, 则可能“举步维艰”, 整节课上, 是你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 据调查表明, 平时坚持课前预习或阶段预习的学生仅占20%, 大部分学生未进行课前预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 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或者不知道怎样去预习。具体的说, 预习有以下几个好处:

(1) 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中的一部分知识障碍, 提高听课效率。

(2) 预习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3) 预习还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减少他们对老师的依赖, 增强独立性。

(4) 预习可以加强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5) 预习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呢?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密切相关,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并自觉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在最初阶段, 教师应该带有强制性的去指导学生预习, 使学生由“自发”阶段过渡到“自觉”阶段, 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 归纳了以下五种方法:

扫除障碍法

扫除障碍法就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

方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应该认真阅读教材, 弄清重点、难点, 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有些问题必须在预习中自行解决的, 最主要的就是扫除字词障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能自觉的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阅读朗诵法

俗语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体现了阅读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性。而课前的阅读, 不仅使学生攻克了字词难关, 而且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散文、小说, 如果再要求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课前要求至少读五遍, 便能初步体会到作者对春天新、美、力的赞美。教学《变色龙》时, 如果学生课前有感情朗读, 就能领悟本文所使用的讽刺手法。

思考体会法

课前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 应设计一些与教学紧密相关的预习题, 让学生根据预习题去预习课文, 在预习中去思考、去体会。比如我在教学《孔乙己》时, 设计了以下预习题: (1) 阅读课文提示,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复习有关小说这种体裁的知识 (小说的概念、三要素、故事情节、分类等) 。 (3) 根据小说情节发展为本文分段。 (4) 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这样布置下去, 经学生思考以后, 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重点、难点便会迎刃而解。再如教学《范进中举》时设计的预习题: (1) 文章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几部分?以什么为界限? (2) 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中心事件着重刻画了哪些人物? (3) 运用讽刺手法描写最精彩的人物是谁?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作出回答, 但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体会, 加深对文章中一些难点和重点的印象。

圈点勾画法

圈点勾画也称符号标注法。它是学生在预习时, 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一种方法, 步骤即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进行;好处是使用方便、促进理解、易于检查、增强记忆。在预习时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学生圈点勾画的符号:

(1) 生字、难词用“□”圈起来。

(2) 关键词语下面加点“.”。

(3) 用“——”划出中心句;用“﹏”划出精彩的语句。

(4) 在每一段前面标出“123……”;末尾标出“ (1) (2) (3) ……”。

(5) 有疑问的地方用“?”;需要注意的地方用“!”。

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 再要求学生写出预习笔记, 这样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习题试解法

前面已说过, 平时坚持课前预习或阶段预习的学生仅20%左右, 而进行预习的这部分学生, 较多的人又不看教材的思考题, 其实, 教材的思考练习题, 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教材中要点和难点的展示, 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内容时的具体指导, 通过试解, 哪些已知已会, 哪些难懂不会, 一下子就检查出来了, 这样做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 对试解出来的问题, 通过听课以加深理解。对试解不出来的内容, 课堂上就会格外留心, 以求攻克, 为提高学习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研讨与练习一这样设计:熟读课文, 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 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前两个问题, 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就可以理解, 但第三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必须在吃透内容后才能做出回答, 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在听课时便会格外认真了, 注意听老师怎么讲解, 怎么归纳。

以上就是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运用到的五种方法。除此以外, 我觉的还要让学生遵循以下八个预习步骤:第一步, 总览单元;第二步, 题目分析;第三步, 辨析体裁;第四步, 了解作者;第五步, 背景资料;第六步, 课文提示;第七步, 阅读课文;第八步, 思考联系。

通过以上八个步骤的预习, 学生对课文就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也就能更准确的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优化预习环节赢在课前 篇8

一、加强指导, 明确预习目标

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 不仅很多学生存在认识的误区, 甚至一些老师也认为语文的预习只要读读课文, 认认生字, 知道作者, 了解写作背景就行了。这种对于语文预习的简单理解, 也造成了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缺乏必要的指导,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 只是笼统地说一下“自己预习生字、课文”, 就让学生自己去预习了, 加之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预习的效果没有及时检查, 这样的预习最终便成为了一种形式, 课前预习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为了提升预习的效果, 首先需要纠正原来的错误认识, 真正理解课前预习的含义, 知道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智力活动, 需要通过观察、记忆、比较、归纳等各种思维方式综合地进行思考分析, 在这样复杂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 课前预习的指导一方面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比如, 在进行《秋天》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诗歌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 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指导学生预习时, 按照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理解生词、划出重点语句、做好预习笔记、谈出自己感想的步骤进行, 让学生在预习时基本上独立完成了课文的学习, 课堂教学时只需要检查预习效果, 强调重点就可以了, 这样指导下的预习, 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方式, 提升预习效果

由于很多师生对于语文预习的认识过于简单, 导致预习方式的单一呆板、缺乏新意、不够灵活, 渐渐地使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预习的作用, 有效地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需要老师对预习方式不断创新, 调动学生进行预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 结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征和教学目标,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预习方式。

(一) 阅读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通过阅读式的预习,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扫除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的障碍, 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语感, 并且通过反复阅读, 能够对课文内容形成自己深刻的认识, 对于文章主题有较深的感受。例如, 在预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 通过阅读式预习, 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从而受到教育, 得到启示。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 不但培养了语感, 克服了字、词的障碍, 学生通过阅读预习已经能够从中明白了课文要揭示的道理。这种预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预习中运用比较普遍, 只是为了确保阅读式预习的效果, 老师还需要进行点拨, 指导学生阅读。

(二) 合作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式预习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外的合作学习, 完成预习任务, 达到预习目的。这种预习方式合适于比较有难度的课文, 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思想上的碰撞, 完成预习任务。例如,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其中人物较多, 对于各个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非常丰满, 故事情节也比较复杂, 课文篇幅也比较长, 就布置了合作预习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方式完成课前预习, 体会课文的内容, 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 质疑式

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课前预习时, 采用质疑的方式, 通过对于阅读提示、课后思考的一些题目的思考预习, 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突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质疑式预习中的“疑问”要切中要害, 突出重点。例如, 在《恩师难忘》一课的预习时, 让学生思考“难忘”什么?为什么难忘?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有哪些老师让你难忘?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 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并且有利于进行课外的延伸。

三、做好检查, 培养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只布置不检查, 不仅无法知道学生预习的效果, 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不重视预习, 敷衍了事。所以, 老师布置了语文预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 就需要认真的检查, 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预习在哪方面做得不到位, 一方面还可以有针对性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 对于阅读式预习, 在布置了预习任务后,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阅读预习的效果。例如, 在五年级《成语故事》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每个成语故事都比较短小, 老师可以通过集体朗读、小组互听、单个朗读等形式,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挑错, 也可以检查学生对于字、词的预习掌握情况。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 可以全面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还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成语的含义。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优化教学效果。常言道:“教无定法。”不论对于课前预习的指导, 还是预习方式的选用, 以及预习效果的检查, 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恰当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勇于创新, 积极实践, 优化预习环节, 真正达到赢在课前的效果。

摘要: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来说, 重视预习环节, 优化预习效果, 是十分必要且相当重要的。

语文预习环节 篇9

而我们现在进行的“课前预习环节”的课题,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改前,我们都是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课前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导致学生对于老师上的内容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推广课前预习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从心理学得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 预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先独立地学习有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在没有老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第二、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多种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

第三、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那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呢?

首先,预习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 低年级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高年级重在训练思维,培养学习方法。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纸质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效果。

再次,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同时在预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学生:要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学生预习要求:预习提纲应当做到“四个明确”即:A.明确预习时间,即要求学生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进行预习,也就是说要限定预习的时间。B.明确预习内容,即要告诉学生预习课本从第几页至第几页中的什么内容。C.明确预习方法,要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预习,如边看书边找答案。D.明确预习要求,如做到理解或背诵。

(2)预习提纲当中的题与题之间应当留出空间,要求学生利用铅笔进行做题或写出答案。

(3)明确告诉学生预习检测方法,如要求背诵或复述等。

对于教师:精心准备预习提纲:

(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预习题目,并将预习提纲交备课组长。

(2)备课组长将预习提纲提交集体备课会上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3)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意见进行修改,制定正式文本,交付油印。

(4)上课前1—2天,把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要求预习,尝试做好预习作业,下节课上课前老师检查。

以英语学科为例:1.在上新的Topic之前,把预习提纲准备好,前一周应把下一周的预习提纲印制好。2.在前一天把预习提纲分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20分钟时间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英语学科注重背诵的积累,在预习时可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将这一部分完成。3.在上课前老师检查或由每一小组的小组长检查本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把检查的结果上报老师。4.由各组选一位同学提出本组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学到的知识点,预习时可用红笔写、勾画出来。5.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来解决,最后由老师来解决,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的学习差异可能更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果,然后“由学定教”把握教学起点:

1.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有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如:老师问: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或问:现在请你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通过预习你又那些收获?

2.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如有时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会,写不出来或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得地方啊?”

3 . 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学生的“实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形的,学生在预习是难以看透教材,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通过预习有时是感悟不到的,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隐含的一些规律。我们应当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

语文预习环节 篇10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很多, 课前的预习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 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对即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自学,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预习环节并没有受到重视, 教师对预习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学生的预习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状态,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可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预习环节的重视,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发挥预习环节应有的作用呢?

一、加强对教材阅读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课文的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材是以“模块”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师一要指导学生注重阅读“模块”目录, 理清“专题”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宏观上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二要注重阅读单元章节的目录, 理清单元与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注重阅读章节的标题, 梳理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标题构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四是根据知识框架, 通读全文, 然后罗列疑难问题。如在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时, 可让学生思考:这一课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地位如何?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明清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课文中三个子目录之间有何联系?请根据子目录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学生通过这样的预习, 就能从宏观上认识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系列措施, 从而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同时对本课的知识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精心设计课前导学案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没有目标, 所谓的预习只是把课文阅读一遍或几遍而已。据调查, 学生不喜欢预习的主要原因是预习没有目标, 不知如何下手, 不知要去解决什么问题, 这样的预习只能停留在表面, 没有思维的参与, 谈不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本内容有个总体的把握, 从而初步构建知识框架。因此课前交给学生一个预习的导学案是非常有必要的。预习方案的设计要形式多样, 可以是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也可以是设计几个问题, 但必须注意难易结合, 循序渐进, 既要有课本的基础知识也要有深度思考的问题, 甚至可以让学生来构建知识框架设计问题等。比如在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必修一《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时, 可以设置这样的导学案, 即开创外交新局面: (1) 中国人来了。1971年10月25日, 第 ()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 。 (2) 美国人来了。1972年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 ()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 () 。 (3) 日本人来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签署了 () 。 (4) 世界人民来了。20世纪70年代, 国际上出现一个 () 热潮。并设计几个导学问题: (1) 为什么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开创了新的局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因素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预习既能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认识到我国上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的表现, 又能从深层次去思考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 从而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

三、加强督促检查, 落实目标

有了目标, 必须去落实。如何去落实?一是课堂上要紧扣课前导学案来展开。教师上课前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备课,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课堂教学不能脱离预习导学案, 否则学生无法从预习中体验成就感, 从而影响预习的可持续性。二是预习检查要落实到位。应把预习作为作业, 可灵活采取抽查或检查的形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避免预习流于形式。

四、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高中阶段的学习科目较多, 任务繁重, 因此预习时间要在服从整体学习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 一般以二十分钟为宜。告诉学生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 决定要预习的科目及其预习的时间。如遇到无法安排预习时间时, 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预习。

五、提醒学生克服惰性, 贵在坚持

上一篇:类型与模式下一篇: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