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独立学院

2024-07-24

江苏省独立学院(精选十篇)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1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概况

学生社团是独立院校学生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学生社团代表着不同学生群体的大学文化生活, 学生社团已经逐步在独立院校迅速发展,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是学生自我锻炼与管理的平台。

1、从内容类型上看:我省独立院校学生社团一般可分为学术科研型、文娱体育型、公益服务型、实践创业型和素质拓展型五种。从我们调研的9所省内独立院校中, 平均每个学院有约50个学生社团, 每个学院社团总人数有近3000名学生, 占每个独立院校学生总人数的近1/3—1/2之间。

2、从发展特点上看:独立院校院学生社团中, 文娱体育型社团占据了半数, 学术科研型的社团占20%, 实践创业类型和素质拓展类型占30%, 从参加社团的成员结构来看, 以一年级的学生居多, 社团领导人则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

二、独立院校社团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

1、社团活动时间与场地问题

社团的活动规模一般分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 场地分日常活动场地与大型活动的场地。

从社团的日常活动时间及场地来看, 社团日程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白天及晚上, 这由社团的成员性质决定, 一般社团成员集中大一学生, 在调研的9所以院校里, 大部分院校大一学生是有晚自习或者德育教程课, 这样会导致社团的活动是不能常态化, 只能集中在星期六、日, 然而会出现时间过于集中, 场地不够的情况。以南航金城学院为例, 金城学院有52个正式社团, 5个筹备社团, 而学院提供的固定活动场地只有健身房, 舞厅, 棋牌室加上羽毛球及篮球场地, 这对于整个社团团体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而社团日常活动又是联系社团的必需品, 是社团增加凝聚力的主要方式, 如果连社团日常活动都难以满足, 那么社团的发展必将寸步难行。

2、活动经费方面问题

社团要发展壮大, 必须经历举办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活动。规模小一点的花费几百元, 大型活动动辄上千。所以经费问题一直在独立院校社团的主要问题:

(1) 独立学院下拨经费有限。

由于独立院校的体质存在, 整体经费预算中对于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不能提供专项保障, 很多小社团活动难以开展, 绝大部分社团的活动质量得不到资金支持。

(2) 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和渠道狭窄的制约。

社团自身组织结构中未明确外联赞助人员分配, 也未进行深层次培训引导, 导致社团内部人员对于外联赞助活动的不熟悉和具有被动性。同时, 虽然有不少社团尝试着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 但在实际运作中, 除了规模较大的优秀社团能从校外联系到赞助商, 绝大部分社团筹资能力薄弱, 举行大型活动的费用主要依赖学院的支持。

3、社团成员流动性问题

目前许多社团比较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 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等的留存。学生社团主要干部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 而忽略了对下一任成员的培养, 以至于社团工作出现干部断层情况。由于社团活动单一, 加之高年级学生忙于找工作实习或考研等原因无法参与社员活动。

4、社团特色问题

社团的形成是以成员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纽带的, 因而积极拓展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便成了社团成员的共同心理需求。目前有些社团的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超前性, 没能反映社团文化本质内涵的要求, 没能满足社员的本质需要, 只停留在搞一些讲座、开会等表面性活动上, 没有针对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谈不上创新性和超前性, 明显缺乏创意和吸引力, 没有顾及到社员有没有实际的收获。

就目前而言, 开展讲座活动是社团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但是对于一个社团来说, 老是沉湎于讲座活动, 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个社团不是一个好社团。在正常情况下, 对于学术性社团, 讲座会相应多点, 对于其它类的社团, 也许太多的讲座则显得没有太大的价值。在一般高校里学术性社团的数目占总社团数目一般比较小, 更何况是在独立院校中。所以就江苏省的独立院校而言, 不需要太多的讲座活动。多了, 难免出现社团活动单调, 降低社团的作用而且不利于学校教学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5、社团结构合理问题

社团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这个社团的生存与未来。

(1) 关于社长的问题

根据9所江苏省独立院校社团调查统计, 大部社团社长集中在大二, 其次是大三, 大一新生也有。就金城学院而言, 共有社团57个, 大一社长4个, 大二社长47个, 大三社长6个。就十佳社团的社长来看, 大三1位, 大二9位。由此可见, 独立院校社团社长过于“年轻化”, 以至于大一新生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学习, 就当选社长, 长期下去会严重阻碍社团的发展。

(2) 社团干部的选择与培养

社团的干部选择与培养, 并没有一个完整的, 科学的机制。80%的候选人, 是由社长任命的, 没有一个公平, 公开, 透明的选举过程, 这就导致社长的产生, 存在很大的异议, 新社长各方面的能力也不能得到保证。

6、社团指导老师缺乏

目前, 在省内独立社团中, 很多社团虽然在注册的时候都有指导老师, 但在后期开展活动的时候, 往往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 从而会使活动细节和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 社团干部在缺乏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往往会凭着自己的意向去开展活动, 导致指导老师缺乏或者指导老师不管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独立院校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或者部分指导老师都在专职思政辅导员, 他们对一些活动尤其是文娱类活动没法给予更多的指导, 从而会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

(2) 由于独立院校的性质, 决定了独立院校社团指导老师基本是“内部消化”, 所以“内部消化”是指由于独立院校的体制, 要求学院不可能为社团提供外界更专业的指导老师, 不能像公办院校那样有足够的资金聘请外界专业指导老师, 这也是导致独立院校社团指导老师缺乏的一个原因。

三、独立院校社团工作现状的研究

1、场地问题的解决

日常活动是社团的基础, 那大型活动就是社团发展自我、取得辉煌的平台。多少社团都是在大型活动中一鸣惊人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那么这个平台需要多方努力去共同完成。如何去协调和安排社团活动时间与场地呢?我们以南航金城学院社团为例, 我们对此提出了我们的问题与设想。

2、“强制”与“灵动”相结合:

(1) 独立院校可以规定大一学生晚自习缩短, 因为大一新生不仅是社团的主力军, 缩短自习时间, 让他们都投入到学生组织生活中去;另外学院规划指定社团活动场地, 可以作为青年学生活动广场, 有了这样的青年广场, 学生社团不仅有固定的场地, 而且社团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学生社团不再是一个个“流浪汉”。

(2) 在学校方面硬件设备欠缺的情况下, 学生社团应该灵活自谋发展。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可与校外组织想联系。

3、经费问题的解决

独立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对社团经费的投入有限, 学院支持的经费更多的是扶持少部分优秀社团或特色社团, 而对于大部分社团而言, 享受不到学院给予的经费支持, 可以说, 没钱, 活动也搞不大、搞不好, 因此解决独立院校社团经费的问题更为重要, 对此, 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4、打造社团“产业”

社团自身在办活动时务必要做好各项安排工作, 支出方面的安排更应细致入微, 张弛有度, 在学院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社团产业。

例如:金城学院“北漂摄影协会”, 由于成员本身对摄影的投入巨大, 在学校的支持下, 该社团开设了照相馆, 主要经营学生的电子照片拍摄以及学生的写真, 这样不仅在摄影的岗位上锻炼自己, 而且还能为社团赚取一些额外的经费, 是一种解决社团经费的好方法。同样, 书法协会, 涂鸦协会, 跆拳道, 空手道等文娱体育类型的社团可以建立周末家教班, 利用休息的时间赚取社团经费, 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服务大众。

5、人员流动性问题的解决

目前, 在独立院校社团人员流失性较大, 已经成为社团的一个通病, 一个社团自身定位, 社员之间的交流, 如何调动成员们的思想, 激发他们的热情, 增强他们的存在感, 从而建立和谐稳固的团队, 是目前社团工作的前提要求。对此, 有以下几点意见:

(1) 社团明确自身定位, 突出自身特色。

以金城学院环保协会为例, 它的具体职责是保护环境, 建立环保意识, 从而服务社会。11年, 环协的特色活动由上年的3场晚会更改为“我与青奥共成长”“低碳之美摄影大赛”“益暖中华”3个主题特色活动, 将人员流失率由上年的80%下调至如今的30%, 收效显著。从此例中可以看出, 同学们喜欢参加多元化的活动, 也乐于挑战和实践。在实践环节中, 我们尤其应该发挥独立院校社团灵活多样, 不拘泥于书本的优势, 举办同学们喜爱的活动, 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加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2) 打造“上下左右”交流氛围。

所谓“上下左右”交流是指, 社团的干部与干事之间的交流, 社团干部与干部、干事与干事之间的交流。有些社团会在招新初期创造机会, 让社团的新人和老友有机会一起去郊游或野营等, 以期尽快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达到“上下”的交流。有些社团会在招新后, 布置相关的工作, 让新成员合作, 组成团队独立完成, 这样就加强了“左右”的交流, 方便彼此后期的活动合作。因此做好“上下左右”的交流肯定会加强社团内的和谐, 稳固大家的存在感。

(3) 传承社团文化, 制作社刊。

社刊是一个社团的精髓所在, 更是一个社团的文化的结晶。在报到社团活动的同时, 更多的加入社团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也可建立社团专区网站, 微博, 校内等网络平台, 不仅让成员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 有效的保证社团文化的传承。

4、社团特色问题的解决

要想丰富社团活动, 首先打造精英品牌社团:精英品牌社团的树立有助于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 有助于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进一步推动高品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1) 学院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突出文化属性的社团。

通过打造一批有文化属性的社团, 从而影响和带动校园文化发展;这批社团在今后的活动要求以“品味高、影响大”为标准来开展, 并实现强强联手, 在学院社团活动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2) 抓好两个实践, 实践出精品。

1)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 来发掘有潜力有特色的社团。要求社团积极参与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 让社团从暑期社会实践中来设计活动, 组织活动, 提高社团的创新能力, 通过社团在社会上的实践锻炼, 在评比的时候重在发掘有特色, 有潜力的社团组织。

2) 通过竞赛实践来激活社团动力。学院要积极鼓励社团参与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去, 积极参加“学生课外科技项目”“创业大赛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等活动, 同时给予参加竞赛活动的社团一定的经费支持, 亦可以利用结合社会力量, 增加社团竞赛实践活动的能力, 充分调动独立院校社团特有的活跃性和参与积极性, 利用有限资源开展更多贴近独立院校这个实际出发, 提升社团档次, 带动活动的开展。

5、社团结构问题的解决

目前, 就独立院校社团而言, 部门结构本身不存在特别大的问题, 但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社团结构是否合理, 一个合格的社长和社团干部的选择和培养, 直接影响到这个社团的生存与未来。

(1) 准确定位社长的任职时期。

在独立院校社团中, 社长过于“年轻化”, 很多社团社长都集中在大二, 在经验和能力还成熟的时候接下社团, 势必对社团的发展有所阻碍。好的社团需要好的传承, 一般在接任社长最好的时间为大三。

大一、大二尚且稚嫩, 对学生工作只是抱有激情与新鲜感, 但缺乏章法, 对社团的领导也缺乏经验, 另外, 刚进入大学, 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也有待加强, 还没顺利经过高中到大学的过度, 如果这时把精力都投入到社团中, 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

大三, 经过两年的磨练, 通过学习与摸索, 逐渐形成了一套成型的方法与管理系统, 自己也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和节奏, 学习生活已进入正轨, 并已经有了能合理安排大学生活的能力, 对学生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校内学生组织资源, 这时, 接手社团, 满腔激情, 挥斥方遒, 正是发挥的好时候。

大四, 同学们的学生工作激情正在慢慢消磨, 时间与重心也慢慢偏向找工作, 这时候接手社团, 往往会忽略社团工作, 将社团工作排在日程的最后。所以, 接手社团的最佳时间应为大三。

(2) 制定《社团干部职业规划》, 进行系统培训。

学院积极组织社团指导老师编制《社团干部职业规划》教案, 汇集以前成功的社团干部的培养经验, 通过实践案例来为新上任的社团干部进行工作上的理论指导, 同时积极开展定期的户外素质拓展, 进行实践类的培训, 从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善于发掘每个社团干部的特点, 培养社团干部的管理, 组织和创新能力。

6、社团指导老师缺乏的解决

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社团导师缺的情况, 学院或社团应积极探索新的途径, 努力搭建社会平台。学院应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鼓励社团走向社会, 利用社会这个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包装”和“推销”社团。例如, 我院在2011年12月份,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与南京花仙子陶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点对点合作, 建立了我院首个社团与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创新基地, 不仅为陶笛社日后的活动经费提供了帮助, 而且也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 更为重要的事能给社团学生提供了出去实习就业的机会。

随着独立院校的机制不断完善, 社团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 已经成为独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院校社团工作中避免不了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还需我们进一步共同努力探索和研究, 只有共同的探索研究, 我们才能发现出更多, 更好, 更全的社团管理方法, 才能创新的提出科学的指导意见, 这样, 独立院校的社团工作才能更健康的发展。

摘要:独立院校的学生社团工作已逐渐走上正轨, 已经成为独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走访江苏省内9所独立院校, 以南航金城学院学生社团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例, 从学生社团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 分析研究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对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院校,学生社团,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妹妹:《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探究》, 《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5) 。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2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分会主办、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承办的2018年江苏省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研讨会暨第四届年会在怀德学院隆重召开。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主要领导、29所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学负责人、专家、骨干教师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27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怀德学院外语系许唯副主任主持,怀德学院党委书记浦建民首先致辞,他介绍了怀德学院的建校历史、学校概况和特色成果;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胡永辉秘书长接着致辞,对会议承办方怀德学院、参会代表及提供赞助的出版社和企业表示感谢;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分会郑玉琪会长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前几届年会的情况,感谢各参会高校对分会的重视,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怀德学院王纪信副院长和外语系刘腾主任也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以“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为主题,为期一天半的主题发言和大会交流内容充实,精彩纷呈。与会专家和教师结合各校的实践经验、收获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就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发展、课程教学方法、文学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南京大学丁言仁教授的报告涉及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教师发展,分析了教师队伍的现状,建议外语英语教师形成共同体,抓住机遇,争取资源,利用第一线教学经验,参与教学研究。

三江学院郑玉琪教授探讨了民办高校外语专业的目标定位,结合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实际经验,具体介绍了以“体系保障、课程融入、专项实践、贯穿始终”为特征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顾维勇教授回顾并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将江苏省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与全国高校进行对比,鼓励江苏省民办和独立学院积极发展商务英语专业。

无锡太湖学院包通法教授分析了“象思维”与人文艺术的思维构式。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刘须明教授做了题为“文学与绘画的深度融合:拜厄特作品中的语图叙事”的报告,讨论了英国当代作家拜厄特如何通过语图叙事成功地用文字再现了视觉效果。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张春芳教授介绍了CiteSpace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论文中使用CiteSpace收集和分析文献数据,提高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能力。

东南大学胡永辉副教授分析了大学的使命和功能,分享了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的探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殷铭副院长回顾了泰州学院的发展历程,分享了英语专业“双核驱动、双轨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范英语“三位一体、思维互动”和商务英语“三联五共、产教融合”的具体做法。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戚佳鸣副教授分享了紫金学院通过校内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英语教育方向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经验和成果。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沙立副教授分享了在英语论文写作课程中为商务英语方向学生设计制作微课,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授课的做法和经验。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外语系孙少华主任介绍了他们在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优化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效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李冰副教授分析了英语专业在并入商学院后专业发展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宿迁学院于兴亭副教授分享了宿迁学院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改革思路和策略。高教社、外研社、外教社、南京浙大方圆公司、清华社、南京鼎傲科技公司、南京词酷公司等会议协办单位介绍了各自的最新产品和成果。

本次会议为与会代表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省内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对具有共性问题的研讨,对外语专业发展和大学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议决定2019年上半年举办江苏省首届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英语写作大赛,下半年的年会将由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承办。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届年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对承办方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热情周到的接待与安排表示诚挚的谢意!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意向;前景

中图分类号:F241.4

此调研报告基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主要通过对江苏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典型外贸企业的实地调研,将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现实行业的需求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给予有建设性的就业意见。同时根据现实情况发掘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帮助企业正确认识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乃至所有学生的共同优势,为独立学院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博取更多认同感。在现实的背景下切实提出解决就就业问题的意见对策。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研

2011年9月—11月,团队承担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意向与前景调研》启动对江苏省四所独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学院滨江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2份。回收率90.38%。

1、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省内代表性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就业地区选择,就业行业选择、求职渠道,求职意愿、求职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为本专业学生培养提供现实依据,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调查对象

因江苏省内独立学院众多,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因此选择四所代表性的独立学院,近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兼顾了学生的地区方向和年纪层次,使得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参考性较强

3、调查内容

问卷共设置了14项调查内容,分別为(1)

4、调查结果分析

(1)就业意向

根据对江苏省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调查分析显示,超过58%的学生认为工作可以与专业有关联,但是不一定要对口,这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是个很好的选择。国贸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相关联的工作,这避免了出现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也可以缓解市场就业的竞争压力。但是我们也发现,选择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只有4%,这对于国贸这个专业来说人数偏少,这让我们思考,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就业意向过于偏离自身所设专业的初衷,给我们提出了要加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竞争力的要求。

(2)独立学院国贸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根据抽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9%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缺乏实际的经验与技能。外贸行业是一个重在实践的行业,在独立学院本身存在的与公办学院的区别的同时,必须为国贸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而作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也不能安于现状,自己也应该去争取更多的上岗实习机会。上图可以看出在学生心理中认为的就业困难原因,超过79%集中于缺乏实际技巧与精炼,这便显示了毕业前实习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从实际操作上入手,通过各方面实习工作渠道,争取到学习工作经验的机会,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

(3)职业规划

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是否关注过本专业就业问题的统计如下,有专门去了解的仅占有23%,明显数据偏低。

根据以上两项数据可以很明显看出,国贸学生毕业并没有充分做好就业的准备,甚至对自己专业就业问题并不看重,这无疑给现实就业严峻形势雪上加霜。作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与公办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竞争就业的过程中,如何超越他们得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更多的取决于自己对于就业的准备情况。

(4)就业优势的自我认知

在对于自身优势的问题上,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家庭背景次之。但是个人就业竞争力不只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前面统计有79%的学生认为个人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不足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独立学院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的学生在求职中并无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国贸毕业生要顺利就业,最根本的就是要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核心就业竞争力。

二、企业访谈调研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团队在2011年11月对江苏省内三家外贸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三家企业兼顾国有、私营不同企业性质,了解外贸企业对主要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对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对江苏省粮油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虽然国企在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基本形成的招聘观念仍然看重本一学生,而且应届毕业生所占比重很大。但是本一文凭只是个证明你学习能力的用具,企业更看重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该公司外贸部经理认为,考各种证书能够证明学生本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将来的求职工作有一定的规划和准备,一些证书作为上岗的敲门砖,在面试求职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比没有的学生还是具备一些竞争力的,但是要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不是说拥有的一张证书就能胜任一份工作,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在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的并不是很多,往往考验人的还是对行业与市场的把握分析力度、处理工作中所遇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效果以及团队协作和与人沟通素质。同时,也肯定了学好语言的重要性,基本的是能灵活应用英语,毕竟是做外贸,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无疑是大伤,并且看好对其他小语种的学习,在工作中多多少少还是会用到而且很具优势。另外,很现实的情况是,在外贸行业工作很不容易,能够做好、取得相当的业绩就更不容易,现在很多非外贸专业学生进入到外贸行业,就他们公司而言,做粮油食品进出口,对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是日益增加的,比如做食品出口的,就需要类似于生物检验等相关专业的,做一些机械设备进口的可能就需要工科专业的学生,招聘这样的毕业生,虽然外贸专业知识并不是很强,但是会有相关的培训并且学起来入手也很快,但是他们具有专攻业务的专业优势是仅仅国贸专业学生无法具有的,这样无疑使就业竞争环境很激烈,外贸专业学生有无竞争力就要看个人能力如何了。

与国企相对,我们选择了南京松正公司和前身是中铁下属外服子公司永信达国际货运代理这两家私企进行采访。两家私企经理给了与国企经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是很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出身,甚至不怎么考虑研究生,而更注重应聘者个人素质和能力,在招聘和平时工作考核中看重一个人的责任心、处理事情的条理性和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力。另外,我们发现了一个私企的普遍现象,做外贸业务的女性比男性多,就这两家公司而言也是女员工比例大,同时,私企也比较倾向于招聘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因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在其他单位工作过,不会带来曾经工作环境的不良习惯,而且刚毕业具有相当的活力和冲劲,可塑性和创造性强等等。从这样角度说来,应届毕业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市场的,毕竟还是有很多需求市场的,那就从提高自身能力开始,为求职工作做好相当充分的准备。另外,很多人都认为私企工资待遇不如国企,这是一个比较片面的看法,他们只看到了私企的基础工资,没有看到私企对员工提成的奖励,这就是多劳多得。

从上述比较可看出:国企更看重毕业生学院的知名程度,从现实意义上,独立学院国贸毕业生进入国企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在国企打拼难度也大。而私企更看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国企对独立学院歧视偏见较小,是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总的来说,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存在着专业能力相对集中于外贸行业,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不具有专攻业务的专业优势。我们注意到,在大学生考各类从业资格证流行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要想在学习能力上得到重视,最好认真选择考取符合自己专业的有含金量的资格证。

三、结论及建议

1、国贸专业型人才流失严重

这一点在国企方面尤为突出,表现为企业更看重其他专业人才,认为经过一系列培训后即可胜任国贸工作,但是这在原则上就否决了国贸专业专业化的知识,会在以后一系列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下产生比较严重的失误问题。特别的,在更看重工作经验的企业招聘环节中,更多的国贸应届毕业生被有工作经验的应征者所代替,在很大程度上措施了很多有能力的应届毕业生,这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2、专业认同感不强

根据上文的实际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只有极少是的学生会选择和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而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无关或者仅仅有关联的行业进行就业。如此低的专业认同感一方面反映了独立学院在专业知识授予上做的并没有到位,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欠缺,更谈不上深入探究了。

3、毕业生能力不符合外贸企业要求

在上文对外贸企业采访中我们很明显看出,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更多的其他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谈判知识,法律知识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看中你的能力,学习能力便是其中之一。企业看中你是人才,多面型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

4、国贸学生就业知识不足

从学生自身方面看,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对就业择业的准备不充分,出现了忙于毕业却没有准备就业的情况发生。这需要独立学院加强就业知识的普及,以避免学生出现求职准备不当的尴尬场面出现。

我们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设置的门槛较低,大量招入学生进行教学导致了专业化程度逐渐降低,而这也造成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专业知识得不到充实,这必然使得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难以取得企业的认可;其次,企业对国贸专业学生学历的要求使得大部分独立学院毕业生望尘莫及,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国企等大型企业上。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应用型强于学术型的专业,国企等大型企业基于大企业就要用高文凭的古板思路,对应聘毕业生文凭过于看重往往抹杀掉了很多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另外,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中国大学本科阶段过于宽松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要想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并发展其他专业知识以培养自身综合竞争力必须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对于独立学院:

从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使用上进行改革,配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及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分配上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公共课程体系中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压缩课时,并调整考核方式,将部分课程由考试科目改为考查,为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提供基础。

专业必修课程体系划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专业理论课程、一块是专业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注重构筑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形成对经济环境的自主分析和思考能力,重点是结合实际经济现象包括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国家在不同时期实施的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减少经济学的单纯数学模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关注经济贸易的兴趣;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建成后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包括商务谈判情景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引进包括外贸单证、报关、国际结算、物流、证券等软件,通过软件模拟熟悉流程后,进入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国际贸易角色扮演模拟,内设海关、银行、工商、税务、检验检疫局等贸易相关部门,运用真实单据进行仿真模拟,实现实践课程学习与真实的零距离。同时,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上也注重实践课时的占比,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在内,也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实践和见习课时.

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注重理论,忽略操作环节;考试考核方法老套,不能突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等等弊端都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目前提倡“合作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堅实的基础。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和模拟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最后,在师资队伍培养上的改革。要使以上培养模式达到预想要求,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上就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新引进的教师要具备实践经验,从事过贸易、金融等相关行业的人员更好,这类教师能够在实践性教学中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并且更能发挥相关理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推进实践性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对现有师资通过进修和调研增强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使教学过程更贴合实际。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国贸专业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业指导机构要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育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

2、对于企业:

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过多的实习生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在这一点上,用人单位眼光要长远抓住人才储备良机,消除用人偏见。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有不少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用人单位选拔不公等给他们求职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国贸专业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直是很多用人单位的诟病,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外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加强独立学院与用人需求单位的对接,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的密切合作,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3、对于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国际贸易行业具体工资收入差别也比较明显,企业根据你自身毕业学院的不同也会给予不同等级的工资。作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要看清事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避免出现期望过高过大的情况出现。面对现实争取符合自己能力的一份工资,工资和未来前途提升效益要符合自己能力条件。

(2)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国贸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选择一个适当的外贸企业或者外贸行业显得尤为重要。

(3)准备宜早不宜迟。作为独立学院学生,要做好任何工作准备都先于他人的心理准备,独立学院定位实力不如公办学院,要想再职场上获得自己一席之地,在国贸行业就业,就要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认真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并作出相应的努力。考取证书要认真考虑,避免多而无用。培养综合能力要适当,避免出现能力广而浅薄的情况出现。即将毕业要注意规划就业细节和求职细节,避免出现忙于毕业却疏于就业。

(4)就业和创业并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解决就业压力的最好一条途径就是创业,特别对于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创业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创业是一条风险巨大的道路,无论是企业还是学院还是个人,并不过于鼓励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的创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是一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行业,在没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业务操作的锻炼情况下盲目创业很可能会血本无归,而且也会没有门路。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创业必须基于自身实力和行业前景仔细考量的情况。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4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结合21世纪初期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参照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做出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阶段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落实这一决策,江苏省率先在全国进行高校扩招,从1998年起依托普通高校,吸引社会力量,利用银行贷款,开始探索试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济独立核算的民办二级学院。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明确了这一类型的学校为独立学院。此意见对独立学院的性质、办学机制、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作了具体的规定。在该意见的指导下,全国独立学院出现了大发展的良好态势,江苏省更是走在前列。截止2010年8月,江苏省共有独立学院26所,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05万人,占全省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的23.48%。[1]独立学院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独立学院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日渐突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 江苏省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

1.1 师资队伍数量短缺

目前江苏省独立学院拥有教师11327人,其中专职教师4510人,兼职教师6817人。[2]据此推算,江苏省独立学院总体平均生师比为18.58,兼职教师占比60.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精神,综合、师范、民族、工科、农、林、语文、财经、政法院校为18,医学院校为16,体育艺术院校为11。从生师比角度看,江苏省师资队伍数量上与国家规定还有差距,部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数量还有不足现象。

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2.1 年龄职称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江苏省独立学院的自有教师中年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教师以退休返聘教师及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为主,中青年骨干凤毛麟角,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随之而来的是自有教师中职称多为初级职称、少数教师有中级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寥寥无几。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抽检指标体系中明确,独立学院主讲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需达到30%,许多学院自有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远远达不到要求。就专业结构而言,江苏省独立学院自有教师以基础课教师居多,专业课主要依靠兼职教师,且兼职教师占比大,平均达60.2%,有些学院更高。

1.2.2 兼职教师占比过大

独立学院的兼职教师多半来自于举办高校,虽然有举办高校的依托,但由于举办高校近年来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部分教师在母校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因此如果过分依赖举办高校,会同时影响到举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独立学院的发展。这部分教师虽然在独立学院承接教学任务,实际上却没有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独立学院。由于精力有限,兼职教师都是一本教案两边教。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不同,生源层次也不同,根据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势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而师资队伍的现状决定这些改革和人才培养理念很难落在实处。兼职教师由于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够,很难发挥出独立学院所期望的水平。另外,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课程教师难以聘请、管理制度执行困难,导致独立学院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力不从心。

1.3 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江苏省独立学院仅依靠投资人投入办学,投资人还需取得投资回报,用于学院运转的经费有限。为节省人力成本,独立学院都在努力缩减经费、降低运行成本,对师资队伍重使用、轻培养,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引进困难。同时,由于薪酬问题、事业编制问题、福利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发展前景问题等等,江苏省独立学院优秀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1.4 青年教师培养有待加强

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占绝大多数比例,为了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江苏省独立学院都制定了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采取诸如配指导教师、学生网评、领导干部听课、同行听课互评、教学观摩和研讨等措施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但由于独立学院师资短缺,教学任务繁重,同时基于运行成本的考虑,独立学院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考虑不够。一是绝大多数独立学院还没有搭建起科研平台,没有科研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几乎没有科研任务,教师不能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来发展自己的专业,也无法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二是很多独立学院缺乏教师进修或深造规划,没有明确的教师发展通道,教师在职称评审、业务培训、学历深造等方面缺乏资金或政策支持。三是独立学院普遍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成为上课机器,没有时间学习提高。另外,独立学院的自有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无实际行业从业经验,这也不符合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师资队伍需求,亟待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水平。

2 江苏省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从政策层面打破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瓶颈

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行政管理与引导作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完善独立学院政策体系,明确民办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落实独立学院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对独立学院的各类歧视政策,大力推动并在政策层面形成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新局面,打破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瓶颈。

2.2 确定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建设目标和原则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要充分利用举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要脱离举办高校建设一支完全自有的教师队伍,对独立学院来说并不现实,同时也有违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举办独立学院的初衷。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在对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抽检指标体系中,将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做了规定,要求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3,短期兼职教师不高于教师总数的1/3,同时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在50%以上,主讲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独立学院可依照这一指标体系要求,确立师资队伍建设数量、职称、专业等目标。在具体贯彻执行的时候,鉴于目前有的独立学院自有教师比例还非常低的事实,要逐步增大自有专职教师中自有教师的比例;要做好职称评定等工作,为独立学院自有教师职称评审开辟通道,逐步提高自有教师职称,实现自有教师职业发展通道顺畅。

2.3 各独立学院应发挥自主性制定激励政策

独立学院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师资队伍的激励问题须纳入独立学院发展重点考虑的范畴。江苏省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民办优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拔尖人才优厚的待遇,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为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为独立学院发展做出贡献。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

独立学院的运行经费主要依靠学费,学费中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还贷和分成,江苏省独立学院最高收费为1.3万元,其中45%-50%用于还贷或返还给母体和投资方,实际生均教育成本非常有限,要依靠这样的成本建设师资队伍非常困难。但独立学院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师资队伍缴纳社会保险,消除自有教师的后顾之忧以外,还应投入不低于工资总额2%的教育经费,鼓励自有教师通过进修、深造、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5 加强师资队伍道德水平建设

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教师把独立学院当成自己实习、成长的平台,一切向待遇看齐,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师资队伍培养应坚持用政策法规教育人,师德师风规范人,大好形势鼓舞人,身边榜样启迪人,奖惩机制激励人。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老促新,通过定期学习交流,名师讲座疏导,评比表彰奖励等方法,提升教师精神境界,形成乐于奉献、积极献身教育的高尚师德师风。一是加强入职思想教育工作并坚持思想教育工作不断线。人力资源部门和党组织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起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从思想上愿意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二是加强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培训,提升青年教师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从制度上加以约束,营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要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树立一批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的典型,形成规范长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2.6 加强师资队伍双师水平

江苏省独立学院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坚持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引进具有行业从业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培训则可通过承接科研项目、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水平和指导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改变目前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现状。

摘要: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江苏省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评估手册.2010,9.

[2]周济.促进高等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甘肃独立学院排名 篇5

1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85

财经

2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89

师范

3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108

财经

4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138

理工

5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154

理工

延伸阅读:

高考填报志愿,要绕开这10大误区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正解:“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只报考一所心仪“名校”,其他志愿放弃。笔者认为,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考生分数不够,本科一批只报考了一所名校,如果没被所报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正解: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因此,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也为考生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同时,它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

误区三:志愿之间不用拉开梯度正解: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实行平行志愿,在拉开梯度这个问题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可以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第二种志愿模式是顺序志愿,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个人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第二志愿应该重点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或对二志愿有预留计划的高校。

误区四: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正解:“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笔者在咨询时经常被问道“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不关注学校实际情况、专业内涵

正解: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许多高校都开设材料工程专业,但由于学校的不同,其发展方向有差异,如哈工大材料工程专业实力很强,因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关,既有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工程,则更强在金属材料上,因为其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的材料工程强在纺织材料上,因其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丝绸材料,因为它是由浙江丝绸工学院发展而来,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的蚕学馆。还有的某某理工大学的该专业,则是研究水泥等硅酸盐材料。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不服从专业调剂(认为服从专业调剂会吃亏)

正解: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不填写“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正解:“投档后又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减小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

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在105%以内,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这是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服从专业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风险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正解: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如果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再比如,一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如果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九: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正解: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争取达成共识。

误区十:按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一成不变)

正解: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老师,今年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你们学校吗”……在咨询会上,分数是家长们咨询得最多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把招生老师也给难住了,他们只能告诉家长“录取分数不是学校决定的,要看考生报考的情况”。

“你们学校往年不是570分录取吗?”一名家长的小孩今年考了570多分,对招生老师的答复“这个分数有些风险”,她表示质疑。在咨询会上,不少高校会粘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考生和家长查阅参考。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和以前的录取分数线“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重视支持独立学院发展 篇6

为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独立学院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独立学院的地位很尴尬,处于“似民似公”又“非民非公”的状态。建议将独立学院明确纳入国家高等教育战略体系中并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有关部门正式出台《关于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意见》。

2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行政领导和以“国民待遇”为导向的支持力度。目前独立学院在个别方面已可申请政府补贴,但“僧多粥少”,规模和范围都太小。希望独立学院在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名师等方面能与其他高校有平等的参与权。

3党政工团及其他群众组织建设需要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按照现行的机制和惯例,独立学院的党团组织归母体院校管理,但在随着单体独立学院人数的不断增加,具备了独立发展的党团组织的规模。因此我们呼吁,独立学院党政工团及其他群众组织建设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

4鼓励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学位点建设等方面进行政府指导下的有益探索。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办学机制相对灵活,应当大力鼓励独立学院的教育创新。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指导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学住点建设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

5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总结一批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总结一批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对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教育层次的民办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甘连舫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7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 高效的学籍管理工作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根据有关规定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活动。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工作与传统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基本一致。一方面, 学籍管理制度规定的内容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有助于学生将学籍管理对其的要求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保证学生沿着人才成长的正确轨道前进。另一方面, 学籍管理工作有利于教师准确、合理地落实教学上的各种要求。这样, 学籍管理成了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 切实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独立学院教学活动的展开, 最终能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人才。

2. 高效的学籍管理工作可以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通过一些学籍管理规章的制订, 如学业预警、跟班试读、一学年修不满30学分自动降入下一年级学习等制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如严抓考风考纪, 防患于未然, 让学生彻底打消考试作弊的念头, 养成规范化考试的习惯, 以此督促他们平日里踏踏实实地学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大学学习对于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 如果不认真学习, 就不能造就出与众不同的实用性技能, 也就谈不上有竞争力。在学风建设方面, 加强管理应做到:一是结合学院实际制订各种规章制度, 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二是严格执行所制订的规章制度。独立学院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 并在管理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 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 高效的学籍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 独立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目前, 学籍管理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学生参加完国际交流项目后的学分置换工作。因此, 我们应努力完善学分置换工作, 简化流程, 便于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另外, 应在学籍管理方面为准留学生们提供便利, 如承担成绩单、在读证明、推荐信、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等的翻译工作, 随时出具成绩单、在读证明等;独立学院自身可创办留学中介机构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出国服务, 实行“一对一咨询”“多对一跟踪服务”, 直至学生顺利出国留学。如此, 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出国留学的最大便利, 从而提高独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二、当前江苏省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学籍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独立学院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与母体高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或者受校本部影响太深, 导致学籍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往往在学籍管理上简单模仿, 复制母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如何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开展最有效的学籍管理工作成为我们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

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是由母体高校配备的, 虽然精通学籍管理业务, 但对于独立学院学籍管理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却不甚了解。另外, 学籍管理人员中有许多新进人员或临时人员, 他们普遍缺乏学籍管理知识或计算机知识, 同时具备学籍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3. 不完全具备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系统。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并没有购入自己的教务系统软件, 而是与母体高校共用教务系统软件, 这种做法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学生个人信息维护不易操作等;少数独立学院虽购入了自己的教务系统软件, 但由于在校区、教室、教师及体育场上与母体学校存在共用情况, 新的教务系统并没有得到及时地使用。值得欣慰的是, 目前我院已购入与母体学校相独立的新教务管理系统软件, 并投入了使用, 经过整整一学年的试运行, 教务管理系统已被教师和学生接纳与适应, 教务管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高效有序。

4. 缺乏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和规章。

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条件。目前, 江苏省独立学院普遍缺乏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规定不健全, 基本沿用母体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 没有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籍管理制度。

三、江苏省独立学院如何开展高效和创新的学籍管理

1. 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

当前社会, 在学校中,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视为独立的具有思维能力、主观能动性及个体差异的主体。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中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就是要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以学生为本,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原则, 尊重学生, 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 民主地对待学生。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 “以人为本”就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创造性、个性化、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极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 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不断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周到和细致的服务。另一方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教学管理行为的人性化水平。学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弹性化并不矛盾, 是统一的整体。

学籍管理工作可具体体现在一些细节上, 例如, 学生考试期间遇到突发情况或大四学生参加考研者, 可提前申请缓考, 办理好手续均可参加下学期的补考;学生对于考试成绩存在较大怀疑, 可与任课老师沟通好后申请复查试卷;降低转专业的门槛、简化转专业的流程和学分置换工作, 让更多的学生转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就读等。

2. 建立一支专业又精练的学籍管理队伍。

首先, 必须配备专职学籍管理人员至少一名, 对于学校规模大, 在校生人数接近1万名的学校, 需配备2名及以上的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其次, 确保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扎实的文化素质。再次, 注重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通过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研讨会、参观学习和自学等形式,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使用系统的能力, 使学籍管理人员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有机结合, 真正达到开展高效工作的目的。

3.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开展有效的学籍管理工作。

独立学院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 家庭背景好, 社会关系优越。

首先,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独立学院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收费较高, 因而城镇学生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 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优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许多学生毕业后可暂不就业, 继续求学或出国深造以待发展。其次,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养高, 使得学生从小见多识广, 思维活跃, 兴趣广泛, 特长出众, 因而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高, 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较强。

(2) 兴趣广泛, 适应能力强, 有较强的可塑性。

独立学院中多数学生勇于创造和实践, 适应能力强, 有较好的可塑性。他们中多才多艺者较多, 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强, 喜欢表现自我, 追求张扬和自由, 往往在各类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另外, 独立学院学生情商普遍较高, 灵活机智, 可巧妙地解决一些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并和教师进行良好地互动、高效地沟通。

(3) 文化基础较差, 自律性不够。

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自信心不足,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自律性较差, 责任意识不强, 表现出比较自我和主观的倾向, 逆反心理较为明显。部分学生因家庭条件优越而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 且自觉性、自律性比较差, 不适应母体院校大合班的授课形式, 应控制授课班级人数不大于标准班级人数, 即“单班制”。由于班级人数适当, 课堂气氛活跃又易于控制, 课堂提问命中率相应提高, 学生感觉被关注而注意力集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创造性思维开发。此外, 独立学院应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

4. 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的学籍管理系统。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运用, 学籍管理出现了新的变化, 如新生网上电子注册和学历证书网上电子注册等。学籍管理要做到规范化、信息化和系统化, 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才能实现。因此, 必须在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利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完成独立学院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目前, 我院新生入学时, 教务处学籍中心会要求他们登录学院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核对自己的个人信息, 姓名、祖籍、毕业学校、家庭地址等, 若有错误, 请学生及时与学籍中心联系, 我们会帮他们修改;订购火车票时同样如此, 请需要办理的学生自己在教务系统上申请并填写乘车区间, 而后统一审核, 对符合条件者给予办理。

参考文献

[1]李景宝, 葛瑶.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2009 (7) .

[2]李旭.论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工作及其创新[J].2011, (9月下旬刊) .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8

一、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对位列江苏省前5名的独立学院的调研、2010和2011年江苏省专业建设抽检结果, 目前江苏省大部分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依然主要依靠母体高校或其他临近高校的外聘教师, 存在自有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薄弱、自有专职教师伍结构不合理、自身发展提升不足等问题。依靠母体优质师资和校外兼职教师, 是独立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暂时性措施, 但这类教师存在流动性强、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责任心较弱、教学不能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展开等各类缺陷。从长远来看, 这些缺陷必将限制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 教师队伍结构。

1. 专职教师少, 兼职教师多。

经过2010年的专业建设抽检,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根据江苏省独立学院教师结构特点, 在2011年专业建设抽检中将独立学院自有教师创新性地划分为自有I教师和自有II教师。其中, 自有I教师是指“隶属关系在母体学校, 但工资关系在独立学院”;自有II教师是指“指独立学院自聘教师”。从这一划分依据可知自有II教师应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有专职教师。根据图表1所示, 在14个参加2011年专业抽检的江苏省独立学院中, 自有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普遍偏低, 甚至有部分学院的自有II教师为0。自有专职教师比例较高的独立学院基本上都远离母体学校, 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 唯有大量招聘专职教师。

2. 资深教师少, 年轻教师多。

作为仅有10年多历史的新建本科院校,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资深教师少, 年轻教师多的问题。本文以调研对象之一的某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如图1、图2所示) 。

该学院自有专职教师 (自有II教师) 人数中,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院自有专职教师总数的86%, 剩余的14%为36岁以上的教师, 而公认为最应出教学成果的46—50岁的教师在该校自有专职教师中为零。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 41—55岁应属于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科研成果产量高的年龄阶段, 但如图1所示, 这一年龄段的教师仅占该校自有专职教师总数的2%。中流砥柱式的教师队伍严重缺乏, 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明显下降、青年教师队伍无“领头羊”、年轻教师成长无法实现“传、帮、带”的良好机制等局面。

笔者根据该校教师的职称及年龄结构, 制作出图表。从图2中可以看出, 该校教师由于大部分属于年轻教师, 根据学历和出生年月推算, 一半以上年轻教师属于应届毕业生。因此, 该校大部分教师属于初级和中级职称行列, 教师队伍中严重缺乏中壮年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教师。从职称结构上可看出, 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偏低。

3. 双师型教师少, 文化课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复合型教师。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偏重社会服务, 即为当地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应比母体高校的学生更具操作技能, 比大专类高校的学生更具专业理论水平”。因此, 双师型教师应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构成的必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 我省办学水平较高的独立学院也普遍陷于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困境。如表2所示, 以某调研对象为例, 该校本学年授课专任教师 (自有I教师和自有II教师) 为449人, 其中双师型教师仅占3.8%;外聘兼职教师 (包含长期外聘及短期兼职) 为70人, 其中双师型教师仅占1.4%。

(二) 教师个人发展。

通过对多所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的访谈发现, 教师普遍对所在单位对教师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视程度存在诸多不满。在教师突出反映的各方面问题中, “福利待遇过低”、“外出培训、交流、调研机会太少”、“参与各类科研机会太少”、“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较慢”成为“抱怨”频率最高的问题。这几大问题, 既是我省目前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培养、管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又体现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对个人职业发展、专业素质提升和参与学院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诉求。

1. 教师福利待遇未受到足够重视。

福利待遇问题是各独立学院教师最为关注也是抱怨最多的问题。独立学院是本科院校的一种特殊存在, 由于是母体高校联合社会力量办学而得的, 因此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人事和工资制度既不像公办院校那样“有保障、福利待遇好”, 又不像企业完全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制度, 导致独立学院教师对“不上不下, 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工资现状表示极大的不满;另外, 正在实施工资改革的独立学院, 因教师无法参与工资方案的设计, 无法参与学院重大决策, 对工资体制设计由“领导层决定”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也引发了教师们的怨气;还有一些计划异地办学的独立学院带给教师的不确定因素, 使得教师对后期的生活保障产生了担忧。

2. 教师参与科研、外出交流学习机会少。

在调研中, “参与科研、外出交流学习机会太少”是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认为影响对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11年专业抽检结果中, 以某抽检专业科研情况为例 (如表3所示) , 仅小部分独立学院的科研成果相当可观, 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教研、科研项目较少, 而且本表还包括了母体高校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少数工科类独立学院的教研、科研项目经费不足1万, 甚至有项目经费为0的现象;而大部分科研成果获得的都是校级奖励。这一现状, 一方面与现行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的科研申报制度有关, 目前独立学院尚不能独立申报市厅级以上课题, 必须以母体高校名义报送, 并且占用母体高校的名额, 这直接造成了独立学院科研成果较低的困境。另一方面, 独立学院教师的薪酬、职称等制度并未与其参与科研工作紧密相关, 教师的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并不像公办院校的教师有巨大的科研压力。同时,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层面对于科研工作不够重视, 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及科研机会的获得。

图三是某调研对象教师外出培训情况, 绝大多数属于短期调研、开会或培训, 三个月以上的外出培训机会很少。教师除了教学、科研外, 还应经常外出培训、开会、访学, 可通过交流积累教学和科研经验, 提高专业素质, 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态势, 避免闭门造车、闭门教学。

3.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较慢。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自身教学能力提升过慢, 有以下原因:第一, 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年龄结构、师资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优秀、资深教师严重缺乏, 青年教师没有可以模仿、学习的对象;第二, 青年教师缺乏标准约束, 多数独立学院对于教师的教学、个人素养提升没有提出严格要求, 逐渐形成松散的教学风气;第三, 类似“大锅饭”的工资体制压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多数教师在完成本校基本教学工作量后, 兼职其他高校的授课工作, 常年奔波于各高校教室, 无暇考虑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解决途径

(一) 树立新理念, 开拓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自有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道路。

1. 构建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 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

提升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吸引优秀人才。在人才招聘中, 不仅要吸收“985”、“211”类高校的优秀硕博士,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 独立院校更应以优厚的待遇吸引高级人才, 如资深行业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学者等。通过优化师资结构, 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 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 突破传统人事管理形式, 完善教师发展制度, 以合理的制度留住人。

独立学院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合理的管理、培养制度。对于刚参加教学工作的应届毕业生, 指定专门的资深教师做好培养、引导工作, 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对于独立学院紧缺的高级人才, 为其创造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并保证其在教学工作工程中, 有通畅的与学院领导对话渠道, 为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建设提供建议。独立学院的领导作风应民主、开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资体制, 使教师们能够参与学校重要决策, 能以主人翁的心态服务学校教学工作。在独立学院成熟的绩效工资尚未出台之前, 学院领导层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为教师的个人生活尽可能地提供保障。

3. 创设宽严结合、奖惩有度的制度环境, 以良好的环境发展人。

独立学院应制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 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多考虑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 为其提供宽松的环境, 如提供教师外出访学、开会、交流的机会, 打造本校教师相互交流、表达个人诉求的平台;制定合理、具有激励效力的薪酬制度;营造松弛有度的工作氛围。

(二) 重视自有专职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针对青年教师, 须建立学徒式的“传、帮、带”培养体系, 即应有“领头羊”式的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入职之初便进行教学、科研、专业提升等全方位、深入性的指导和培养, 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找准定位, 掌握教学工作各项标准, 培养职业责任心, 逐步形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时, 应多了解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及顾虑并尽力为其解决难题, 经常组织各项团体活动, 使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对学院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针对行业专家或资深教师群体, 独立学院应极力满足其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给予相对自由的空间开展各类教学、科研的改革。同时, 应更多关注这类教师的心理需求, 突出其在独立学院教学、科研和各类改革创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使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此外, 实施各类教学人才培养工程, 同时, 定期输送理工类教师到企业或专业相关行业单位进行培训, 支持、鼓励文科类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加强行业间的交流, 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 关注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推进教师发展平台建设。

各独立学院应尽快成立能够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独立平台。目前, 独立学院最紧要的是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该中心应承担以下基本职能:第一, 辅助指导教师制订职业发展规划;第二, 组织青年教师师德养成和教学技能培训并编写入职指南;第三, 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第四, 选派教师赴国 (境) 内外高校、研究院 (所) 研修;第四, 检查考核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案和效果;建立工作坊, 帮助青年教师获取教学实践知识;第五, 组织教学竞赛、教学观摩和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第六, 帮助教师加强科研意识, 提升科研水平;第七, 提供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与鉴定;第八, 开展教风和学风督导工作;提供教学技能咨询服务;第九, 搭建教师网上交互学习平台;第十, 组织教师定期沙龙等各类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岩.贯彻落实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 加强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在“贯彻落实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 加强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DB/OL]http://www.pgzx.edu.cn/modules/news_detail.jsp?id=1470, 2012-04-26/2012-05-14.

[2]潘懋元.对接资本市场——在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高级论坛上的发言[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3) :15-16.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9

1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严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教材编写或选用、任课教师任职资格和授课效果、实习环节、考试命题监考评分等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测。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 在2003年、2006年和2012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时,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 专业选修课动态调整。建立和健全新教师培养制度, 一方面指定指导老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贯彻听课制度, 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交流课堂教学情况, 通过互相听课, 提高教学水平,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毕业设计方面, 有一套科学、全面的工作规范, 主要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 学生考勤制、中期检查制, 集体评阅制等,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 建立全方位的学生评价机制

针对专业课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强化平时考核, 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灵活运用随堂提问、阶段测验、大作业、课程设计、期末笔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获取教学效果信息。实践表明, 该措施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绩不仅真实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 这种综合考核的形式还较为有效地采集到学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信息, 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学院不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还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3 建立动态综合的教学管理机制

为了体现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院建立了动态综合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 坚持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制度、院系领导听课制度、教师相互之间观摩 (同行专家) 听课制度、特聘督导专家听课制度、期中教学检查与反馈制度、期末考试管理制度、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加强对教学状态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建立全面的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将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结果和教师奖励、考核、评聘、晋升职称挂钩, 奖优罚劣, 使教学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更合理、更完善。构建由教学督导、专业负责人和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搭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学督导对所有教师进行全面检查和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查, 检查教师的教学文件是否齐全, 教案书写是否规范, 教学进度是否正常, 实践教学是否按时正常进行等。另外再推出学生评教制度:在期末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 按照考核指标的要求, 进行评教打分。通过上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检查汇总, 可以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和不足,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学风和考风建设

本专业能够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 选择相应的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评定。通常情况, 学生的总评成绩中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 平时作业, 回答问题情况的综合评分。期末成绩可以就是考试成绩, 也可以是研究分析报告, 含有实验的课程也可以是考试与上机操作成绩的综合。我们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

学院制定了“京江学院考试工作实施细则”, 对考试命题、考试组织、考试纪律与违纪处理、监考人员守则、试卷评分等作了详细规定,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能严格执行, 考风考纪良好。

5 结语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完善, 建立了由学院教学质量监测、系教学质量检测、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四个层面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 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课程体系能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质量外部监测体系通过毕业生调查, 收集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来实现。通过以上教学实践, 提高了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有助于学院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蔡玉峰.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32-34.

江苏省独立学院 篇10

我们认为,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如记笔记、不断重复口述、分类和比较等,它是外显的可操作的过程。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选择和综合运用的意识和倾向,是学习方法正确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基础,没有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方法缺乏就不可能形成较高水平的学习策略。

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包括:

1.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地安排和调节自身学习过程。

1.2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主要包括重复策略、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等。

1.3 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是注重培养语言的交际功能,把语言最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积极地把所学语料运用到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去,寻找各种操练目的语的机会。

1.4 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中有较高的动机,有融入目的语文化的欲望,学习态度积极。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决定学习效果。

2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及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个案研究,对南徐学院英语期末成绩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统计,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2.1 70%的学生经常使用认知策略,其主要原因是独立学院学

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无法在无监督、无指导的状态下进行有效地学习。

2.2 15%的学生经常使用社交策略,但普遍反映存在一定困难。独

立学院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外语关联性不大,没有强烈的交际欲望。另外,学生自身词汇量不足,基础知识薄弱,在交际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加之可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在课堂之外寻找操练外语的动机不强。

2.3 9%的学生使用情感策略。即他们在学习中有较高的动机,

有融入或学习外国文化的欲望,并对外语学习持有很积极的态度,能够不断加深自身的学习兴趣。他们能从容应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且成绩较理想。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对外语这一课程本身不感兴趣,本能的有一种排斥心理,就不能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2.4 5%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不懂得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学

生,从本质上说就是没有方向或者机会计划自己的学习、监控自己的进步或者回顾自己去的成绩和思考未来的学习目标。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主观上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策略和技巧,没有积极地采取行动来解决在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强,基础知识匮乏,学习策略使用不当,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认知特点的学习策略或者单纯粗略的使用其中一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外语学习动机原来越低,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另外,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学生仍然沿用的是他们在高中学习时使用的策略,加之专业课的学习任务繁重,所以学生没有很好的兼顾外语学习。

3 建议

3.1 思想上外语学习,采用适当方法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从学生角度,外语是一门工具型的学科,学好外语是社会进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从教师角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保持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减少、消除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焦虑和恐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因素,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不时地给予肯定和称赞,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种感受会产生一种动力,使学生以更加自信、上进的心态学习英语。

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外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指导

在实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外语学习策略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不断地反思、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加速学习进程。

3.3 学院进一步构建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创造宽松、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把在第一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把语言知识变成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形成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第二课堂活动弥补了正规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不足的缺憾,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大学英语。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偏低的现实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在英语学习情况上并不理想。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本研究旨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提出操作性较强的英语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成绩及综合能力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珍风.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2]王燕.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中不同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差异分析[J].科教导报,2010,(2).

上一篇:各尽所能下一篇:中西方标志设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