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的几点心得

2024-07-13

商务谈判的几点心得(精选十篇)

商务谈判的几点心得 篇1

关键词:商务谈判,大客户销售,心得技巧

做大客户销售工作近十年后, 经历过非常多的商务谈判场合。也曾在职业生涯中接受过多次谈判专题培训, 又在后来的MBA课堂上系统地学习过一门《商务谈判》的课程。总的感觉是, 商务谈判与其说是一个研究课题, 倒不如说是一项技能或能力, 所谓“百看不如一练”, 想在短期内通过学习相关理论而掌握谈判技巧近似奢望, 关键在于谈判经历的积累。如果能在经验获得之后, 有意识地归纳总结, 若还能百战归来再读书, 结合理论做一些文字性的梳理, 对提高商务谈判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即是笔者在实战基础上总结出的几点心得。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商务谈判的基石是利益,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 不同的主体可以通过谈判进行利益交换, 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而达到这种目的, 除了通过讨价还价、适当的妥协, 最终另各方满意之外, 还可以通过创新的交易方案设计达到谈判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而后者显然更为技高一筹。

因此, 在谈一单生意之前, 我们总是应该分析对手的利益诉求点在哪里, 如果我方无法满足或者我方获益的可能性很小, 那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感情了。例如我们在投标之前就已经了解到其它几家投标单位事实上在围标或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问题, 客户亦早已心照不宣地心有所属了, 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参与投标而为他人做嫁衣裳。除非抱着广结善缘的心态, 则不妨一试, 但万不可抱着与此相反的搅局心态, 毕竟生意就是生意, 和为贵, 赌气心态要不得。

再例如, 对于一些政府客户, 若负责人有索贿的暗示, 且明显地已游弋在法律的边缘, 便犯不上甘冒风险而因小失大。在大客户销售领域, 这种场合并不鲜见, 各人的底线各异, 在往下探讨便属于到商业伦理的范畴了。

然而, 在拒绝与客户谈判时也不能过于生硬, 毕竟生意场上风水轮流转、低头不见抬头见, 因此要以这样那样的技巧达到“婉拒”客户的效果。

二、示之以弱, 赢得信任

如果父母赐予你一副或憨态可掬、或清新可人, 总之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形象, 那么恭喜你, 可以在谈判对手面前获得一定的“美丽津贴”了。如果你还有年轻的优势, 并且展示的不是咄咄逼人的一面, 恰似懵懂的谈判新手, 也能消减谈判对手的防备心态。总之, 这两点优势通常能在会面之初、谈判伊始取得不错效果, 往往能开个好头儿。

每个人都有他好为人师的一面, 因为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特别是面对政府或者企业里的长者, 你如果能以一副谦恭的姿态聆听, 对方总会在谈完正事儿之后, 把话题引向长辈对后辈的指引或建议等较为随意或私人的话题。他们说得过瘾 (因为满足了心理上的一种表达欲和控制欲) , 你也常有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即使没有, 起码可以表现出相当受用的姿态。如此, 双方在不知不觉中便拉近了感情距离, 当对方能亲昵地称你一句“小X”之后, 许多沟通交流的障碍便早已悄然消融了。

当然, 过于年轻也有不利的一面, 可能一开始会给对方“嘴上没毛, 办事不牢”的印象, 甚至自己也常有震不住场的惶恐, 但交易毕竟是长期的, 遇到心理障碍或困难时, 多想想周恩来、甘罗等这些少年老成的形象。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儿靠谱儿, 如果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便会建立牢固的信任。

三、示之以强, 寸土必争

大客户营销理论里有关于决策者、守门人等决策链的论述, 人们也常常有“阎王好见, 小鬼难缠”的感觉。一单生意即使得到了来自最高负责人的首肯, 在谈判具体的交易时仍然会遭到实施者的逼宫, 或者遭遇他们在谈判桌外额外的利益诉求。

此时, 你可视情况保持适度的强硬姿态, 例如对于出于讨好上级动机的恶意讨价还价, 可以采取能拖则拖、顾左右而言他的策略;对于额外需要的应酬, 则可以适当地搪塞敷衍, 象泥鳅一样滑走;对于拿不上台面的利益要求, 则可以看似不经意地表达出警告的意思, 以让对方知难而退。当然, 如果应用这些技巧不够娴熟时, 总会吃些小亏或遇到麻烦。然而, 谈判技能不正是在无数次的经验教训总结中而得到提升么?

总之, 对于小鬼, 既不能轻易得罪, 又不能轻易让步, 有理、有利、有节即可。

四、交易完成, 保持联系

在茫茫商海中, 能坐在一张谈判桌前不能不说是修来的一种缘分,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何况是与对方完成了一单交易?人脉来之不易, 怎能轻易放过而不用心积累?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意识潮流之下, 一锤子买卖, 翻脸不认人的现象并不鲜见, 我们尽量不去学它。

保持诚信, 为客户着想是一单交易成功的前提, 有时只要自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尽最大努力实践承诺, 即使结果与客户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 也往往能取得客户的谅解, 因此, 一单成功交易的背后, 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 客户的通情达理亦不可或缺, 我们没有理由不长期对客户保持感恩的心态, 对他们应该像对待衣食父母一样真诚。

其实, 人的感情需求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 有时甚至简单到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束鲜花、一张卡片,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去做了, 长远来看, 必能为自己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学习FPGA的几点心得 篇2

软件代码的执行是一个顺序的过程,编绎以后的机器码放在存储器里,等着CPU一条一条的取指并执行;因此软件设计中经常会带有顺序处理的思维。而逻辑设计则不同,我们设计的是数字电路,它是由很多很多的与非门及D触发器构成的,上电之后所有与非门和D触发器都同时工作,不会因为A触发器的代码描述在B触发器之前A触发器就是先工作,事实上,RTL级代码的代码先后顺序在综合成网表文件后这种顺序就消失了,取代的是基本逻辑电路之间的互联关系描述;因此逻辑设计需要的是一种并发的思维,我们也需要用并发的思维去考虑电路的设计。

当然,我们设计的电路功能一般都有先后顺序的关系,如果这种顺序不能通过代码的先后顺序来实现,那么要怎么完成这一功能呢?在逻辑设计中,我们所说的先后顺序都是基于时间轴来实现:它的承载体就是时序逻辑,也就是那些触发器。

2、其次就是要熟悉基本电路的设计。基本的电路不是很多,也就是D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状态机、多路选择器、译码器等几种,所有复杂的电路都可由这些基本的电路构成。高手水平高的体现并不是他能写出一些很奇特的电路,相反,水平高是体现在他们总能将复杂的电路用这些很朴素的基本电路去描述。甚至,你会发现他们的代码基本上是由if...else、case这些语句构成的,朴素的让

你觉得奇怪。

初学者在入门的时候,对于基本电路的设计应该固定化、标准化,每种电路该用什么样的代码描述,应该要固定、统一,尽量少一些花哨的东西。说来这里我举个例子。

以前有几个朋友因为仿真有问题请我帮忙找问题。他们的代码写的很乱,出现了很多种稀奇古怪的电路,一看头都大了,只好建议他们按照标准的电路重新写下代码。结果过了半天,他们就和我说问题不见了。

所以,高手们喜欢用简单的代码是有道理的,电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减少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问题少了他们也就能在别人加班的时候回家多睡回觉,呵呵。总之,简单的、朴素的就是最好的。

3、最后是代码的规范化。

代码规范主要是代码书写、命名等规范。比如不能用TAB键空格、低电平有效信号命名时加_n(如rst_n等)、每行只能写一行代码等。这些东西网上也很多,这里只是强烈建议大家要严格遵守,像华为等公司如果代码不规范的话肯定是要打回去重写的。

入门阶段要学的有:设计时序;理解约束的原理及如何加约束。先谈谈设计时序。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先对整个设计有一些规划--时时刻刻都要有设计时序的思想。设计时序最重要的是做好方案,这里说的方案绝不是

只是摆几个框图在那里。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做总体设计方案、逻辑详细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案包括了很多东西,逻辑总体方案主要是一级模块的划分及接口时序的定义,而逻辑详细方案就是代码的文字及图形描述!

另一个就是约束。

这里的约束是针对综合软件和布局布线软件而言的。

为什么会有约束这个东西出现呢?主要原因是EDA软件比较笨,难以明白我们的心思,如果我们不把更详细的信息告诉它的话它就干不好活,比如需要将输出寄存器放的与输出管脚近一点,如果不加约束,EDA软件可能布通之后就不管了,导致Tco狂大,一点也不善解人意。所以我们需要约束这个东西,告诉EDA软件要怎么干活,工程验收的标准又是什么。

在加约束之前,我们首先要定义一些术语好告诉EDA软件我们想干什么,这些术语便是Fmax、Tsu、Tco等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的含义这里就不多说了,网上的讨论已经很多了。

有了术语,还要有一种通信方式与EDA软件通信,脚本语言充当了这一角色。不过现在像quartus这类软件做的比较智能化了,提供了图形化界面,但是这背后支撑的还是些脚本语言,大家可以用UltraEdit打加*.qsf文件去看看我们加的约束用脚本语言是怎么写的。在加了约束之后,EDA工具就可以更好地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干活了,比较我们加了Fmax的约束,它就会尽可能地将关键路径放的靠近一些,以提高电路工作频率。当然,这是有代价的,寻找路径

是需要时间的,要求越苛刻,时间花的越多,因此加约束的原则的适用就行。如果约束加的过高,就相当于让EDA工具去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找更短的路径的时候说不定找着找着就掉下悬崖了,效果反而更差。

教育“问题学生”的几点心得 篇3

第一,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慈母心,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他们。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随意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犯错的孩子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和处罚。他们正是通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断成长的。诺贝尔生物奖的获得者,发现糖尿病的克星是胰岛素的英国生物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就是 问题学生 ,那时他偷偷的杀死了校长家的狗。原本会因此遭到严重的处罚,但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校长,把处罚变成了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圖,这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成为了伟大的生物学家。所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也是老师用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使他们向上向善的时候。

第二,教学过程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 问题学生 的主动性,让他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因为?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人公意识淡漠,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我约束意识不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他们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调动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使他们的素质有所提高。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班集体是学生乐于参加班级教学活动的前提,而问题学生?在思想上、学习态度上、学习方法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尽力热爱他们,尊重他们,而且应尽力做到态度温和,多鼓励表扬,少批评压制,讽呈现民主、平等、信任的气氛,提供给学生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竞争,争取表现,这样才能实现提高他们的目的。

第四,让问题学生体会成功是培养其自信的最好办法。大部分的 问题学生因在成长中屡遭失败,容易导致自我否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局面。这时只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方式引导他是不够的,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理念,让学生享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所以面对学生的失败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安慰或鼓励,是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是让学生从教训中得到经验,是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强学生成功后的信心。而不是责难、挖苦,使他们形成自卑的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达、芬奇画鸡蛋画了一百次都没有成功,如果不是老师的鼓励就成就不了这位世界大师。这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养其这自信力的最鲜活的例子。

第五,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同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师生变成朋友,学校变成乐园,让学生不觉得你是老师,你才成了正真的老师。而问题学生由于或胆怯或自卑或厌世或浮躁或资质不够等原因,所以特别渴求和珍惜老师的关爱。老师每一个关爱的眼神,每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他们自觉的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愿意接近老师,希望跟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心迹。所以,老师要先成为他们的益友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老师用心灵感受其心灵,用感情赢得其感情,也就赢得教育、提高、发展他们的机会。

所以,只要不存在单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不会存在所谓的问题学生。因为是泥土就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就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会发光。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阅读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4

一、重视课前预习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如果不安排预习,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在真正参与, 大多学生只能当“陪客”。还有个别同学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要讲,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积极探索,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以前的教学当中,我也让学生预习,但是由于方法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督促检查力度不够,所以学生的预习能力并不是很理想。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掌握预习方法, 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我经常在学习课文的第一课时,首先安排一定的预习时间,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一般要求: 朗读课文3~5遍,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使其自主理解内容,或提出问题;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有些课文需要了解其相关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长征》一文,我则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拟定详细的预习方案。根据课文内容“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让学生查找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哪些山,趟过哪些河?我让学生明白“五岭”指的是哪些山?“乌蒙山”的山势如何?让学生了解“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展示交流预习成果。这样的预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还有课外的大量实践,学生预习的过程,也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六年级语文第四组“走进鲁迅”,我则这样安排预习:先让学生做一张手抄报,主题就是“走进鲁迅”,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手抄报展评;我还让学生收集鲁迅的诗文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诵读;收集关于怀念鲁迅的文章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交流读书体会。许多老师或许也这样做,但我把这些都放在了课前。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预习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每当放假时,我就把下一学期的课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中完成预习,开学后组织一次摸底考试(把字,词,一些优美的句子作为考查内容)。 通过我的努力,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大幅的提升,在学校的5个平行班,成绩稳居第一,就是在全县组织的统一考试中, 也名列前茅。学生不可能都那么自觉,我就让家长监督,对极个别学生通过打电话,短消息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 时间长了,学生的预习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更多的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重视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悟课文内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体现。因此,我利用一些感人的、声情并茂的课文来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先保证学生充足的朗读数量,有感情的朗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内容,不可能读出感情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量的朗读训练,为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融入课堂,适时地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如在教学《游子吟》一诗中,我提醒学生: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关心自己的情景,然后再读。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另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相互点评,指导,或示范读,还可以让他们辩一辩,比一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总之,尽可能的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现在,我们学校每逢大型活动,献辞的总是我班的学生,还经常参加县的一些活动,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在演讲、朗诵比赛中,我的学生也屡获殊荣。

三、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但日记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所学课文有关。有些课文很具感染力,使学生容易受到心灵的震憾。所以,我及时地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有的课文,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作品经常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关于读写结合,这是一个老话题了,相信在座的比我做的更好,我不再赘述。

四、重视阅读大课堂的构建

制作PPT的几点心得 篇5

这样可以自由发挥,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好控制时间。

试想,全部照着念,万一时间没把握好,你就不好控制了。提纲式就不一样,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实在是怕一紧张忘记了怎么讲,可以打印一份讲稿放在旁边,讲稿结构与幻灯片一致,这样确保不失就行。

例如之前做培训讲师,PPT中列出主要的流程,但是针对不同的人员,我可以在内容上进行缩减,只是针对涉及他工作的部分详细讲解。

心得:PPT只是思路的表现,重点在于演讲人自己的表述,而不在PPT中要描述的内容。切忌幻灯片中存在大量的说明文字。

2、幻灯片的颜色搭配

如果对颜色的搭配不内行的话,冷暖、明暗对比度强些就行。

忌幻灯片背景色和文字的颜色相近,对比不强。

比较好的用法有:

(1)深色背景搭配浅色字,如深蓝背景配白色、黄色字等;

(2)浅色背景搭配深色字,如浅黄、淡紧背景加黑色字、深红字等。

(3)PPT中用色时要有针对性,对观众的喜好要把握好。

譬如说,自己做报告或者答辩时,如果是评委5个人有4个是老专家,你最好不好太前卫。一般的大众场合,要以大多数人的喜好标准来着色,不要以个人爱好为中心。

不要认为很炫,花里胡哨的就是好的选择。

3、多用图片、图表,辅以适当的动画,使幻灯片图文并茂。图形和图表直观,如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劣时,用表格能十分有效地达到目的。

再如方案论证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用示意图,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

用图形和图表时,辅以适当的动画,效果会更好。

如比较两个方案时,区别在何处,你单击鼠标,出现一个横线或圆,指出不同之处,这样示意明白,形象生动。

凡事适度即可,切忌太多动画,或太多图像,并且颜色搭配不协调,这样会给人感觉很花哨。如果想在PPT里嵌入动画,也是可以完成的。

例如:动画已下载到本地,在powerpoint中选择“插入——对象——由文件创建”然后选择你要添加的动画就可以了。

4、模板的使用、母板的应用

系统默认的模板有些比较经典,但大家都用就没有新意。

可以从FTP上,互联网上下载其它的模板,保存在Powerpoint的安装目录就行了。

还有就是自己利用PPT中的母板功能,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格式,之后导入的每张PPT就会采用一种样式。

5、其它技巧:

生物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0-0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此说。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相信他讲的道理,喜欢听他的课。 如生物复习课,单靠教师的讲评,很多时候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并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不但能激活思维,展现个性,还能拓展知识领域。如高三总复习开始,即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所学每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形成体系,同时提倡用图、表等表现出来,并要求一组学生评价其他组的成果,与老师的归纳结果进行比较等,最后完善自己的总结。这种复习策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增强生物学知识同时,情感交流也得以较好的实施。

2 激情昂扬,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个教师上课表情平淡冷漠,严肃有加,那么必然会产生冷淡、沉闷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当教师面带微笑的站在讲台上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我就暂时停下来,讲个故事给他们听听,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启迪每个同学的思维;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会用微笑来鼓励他,唤起他前进的力量;当学生有了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我都及时地给予赞许的目光……在这样洋溢着激情,充满着情感与智慧交织的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知识的惊喜,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就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境界。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

第一,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的教材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第二,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只有了解他们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了解在讲课与科学实验中认知规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其活跃的思维,使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能感染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启动学生的真情,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4 实施多元评价

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组织野外考察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调查中学生视力,培养保护眼睛意识;还可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另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以单一考试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其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才能达成教育目标。教师评价:教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水平是否提高,教师的评价应该多激励,少批评或不批评,立足于班级,既要将学生放在一个班级中做横向对比,同时与其本人的过去作纵向对比,找出优点加以表扬。学生自评:学生要自我反省,看自己的情感品质是否进步,存在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过程评价:教师既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關注情感的形成过程,摸清情感发展规律。

结果评价: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学生的情感状况,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5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7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它包括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所谓无声语言主要体现在课堂板书上。作为汉语教师, 要有过硬的硬笔书法和较好的毛笔书法基础, 板书书写清晰明确, 字体优美流畅, 并能适当运用图画来加强视觉感染力,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合理地利用黑板版面, 语法和词汇的安排条理突出, 不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记录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 同时更能让他们从直观上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优雅魅力。

在课堂有声语言教学中, 语言表达方式犹为重要, 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使他们掌握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并不容易, 我在这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中级班的留学生,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 但并不能毫无障碍地接受所有语言知识信息, 因此我授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汉语程度, 选择适当的教学语言, 不使用生僻词语和过于抽象的语法概念, 也不让讲解流于表面、隔靴搔痒, 而是简洁明确, 精准易懂, 这样既能让他们深刻记忆并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同时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让他们通过熟记——模仿——创造——运用的认知过程, 真正地掌握汉语语法使用规则, 更快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交际中。

作为综合课的任课教师, 我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因为对课堂气氛的掌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中级班的综合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步骤, 掌控教学节奏, 通过课前演讲、课文角色扮演、课堂辩论赛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留学生的积极性, 克服畏难情绪,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开口说、说的对、乐于表达,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使留学生全身 (上接第122页)

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 系统讲授职业设计课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

4.进一步完善、规范就业市场, 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大发展, 将为就业岗位的增加提供机会, 国有经济作为就业主渠道的状况将逐渐改变。国家、地方和高校要围绕毕业生的分配建设立体化的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制定相关规定,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我们要与时俱进, 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 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 主动到基层就业。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心地投入课堂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化更是密不可分,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滋养。我在给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的过程中, 针对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有选择地把深邃源远的中国古代文化准确易懂地阐释, 使留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国文化。面对不同国籍的留学生, 我根据他们本国的历史、宗教背景, 结合中国文化知识, 作纵向、横向对比分析, 融会贯通, 以文化专题的形式, 如把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深化加以比较、把中国地理与人文旅游相结合、把丝绸之路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旅程, 这样让学生更清晰深刻地理解, 由孔子、故宫、长城这样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中国哲学、历史、宗教等较为深入的理性认识。

在重视留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 也不要忽视对他们心理、思想的关注。只有掌握每一个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想状况, 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我根据留学生不同国籍、年龄, 分析他们学习汉语的目标, 或以语言研究为主、或以实际交流为主、或以商务谈判为主, 并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让位个学生都有所得, 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关心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他们毕竟远离家乡, 来到陌生的国度, 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势必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 造成其心理、思想上的震荡, 种种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 我在与留学生们交往时, 常常主动关心、询问他们的生活、娱乐情况, 及时开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让他们在平和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生活。

素描头像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8

由于在学习素描头像的过程中, 作为初学者, 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造型不准确, 不注意个体差异, 容易固定化、程式化;缺乏立体感, 不注意结构的把握, 特别是对肌肉和骨骼了解的不多, 使人物平面化;明暗层次区分不开, 虚实关系处理的不恰当, 使人物形象立体感不强, 缺乏体积感、空间感;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 容易走入误区、死扣局部。

针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 我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

一、培养良好习惯, 注意观察准确造型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习绘画的前提。首先培养学生学会整体地观察物体。比如当人物模特呈现在你眼前时, 不要急于动手, 要仔细观察他的特征、脸型发型气质等给你的初步印象,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学会比较地分析观察物体, 这有助于准确地把握。

开始起稿时, 先确定头部的长度和宽度, 长度可以和宽度比较长短。勾出基本的脸型, 特别注意脸部的起伏, 通过比较确定骨点的位置。接下来是发型的轮廓起伏, 分出大致的头发区域, 注意前后的虚实, 转折点可以和脸型对比找准位置。再然后是“三庭五眼”:即发迹线至眉毛, 眉毛至鼻尖, 鼻尖至下颌。这三部分的比例大致相等。五眼是指人的脸部宽度为五个眼睛的宽度。为了画准形体, 要学会寻找参照物, 时刻注意整体观察, 学会反复对比, 和参照物比是高了还是低了, 是偏左了还是偏右了, 这样才能把一条线一个点画准确。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 人物在俯视、仰视等动态下, 面部的基本比例都会产生变化, 这时, 就需要通过我们仔细观察比较, 确定比例线的位置, 才能形象、准确、生动地抓住人物特征。

二、强化结构意识, 注重体积感的表现

根据基本的比例分布, 就可简单地勾画出基本轮廓。这时画出来的“形”还很平面, 缺乏立体的感觉。我们根据素描的基本原理“三大面五调子”, 开始着手分出明暗交界线, 铺出大体的明暗调子。在这个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弄清楚物体的凹凸起伏、明暗虚实关系;弄清楚哪里深点哪里浅点, 防止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同时, 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 强化结构意识, 注重体积感、空间感的表现。

在观察时, 要结合几何形体的方法, 把人物头部立体化来进行观察想象。比如把头部理解为正方体, 鼻为梯形的几何体, 眼为圆形, 口为圆柱形。根据光线的变化分出不同的面, 正面、侧面、上面、下面, 以“面”来塑形。同时, 要引导学生了解解剖的知识, 主要掌握面部骨骼和肌肉的构造和分部, 做到通过表面能大致知道骨骼、肌肉的位置, 能够在画面中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到关注形体的结构线、转折点, 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通过这些部分的塑造来营造立体的效果, 增强体积感、空间感, 最后做到既有整体的体积又有细节的体积。

三、强化整体意识, 注重明暗造型过程

从明暗交界线开始, 分出明部、暗部、中间面三大面以后, 逐步推进。在明暗交界线转折的部分、属于前面的部分, 在塑造时可以“实”点、深一些、细致点;属于非转折点、非轮廓分界线的部分以及属于后面的部分要“虚”一点, 适当地浅一点、概括些, 营造出虚实关系。

无论到哪步, 一定要注意从整体出发, 统筹布局, 时刻注意比较。先画整体后, 再进行局部的刻画, 最后又回到整体调整。要始终把对象当做一个整体来画, 一层一层递进, 而不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画。当画到局部时, 不仅要仔细刻画细节, 同时也要注意与整体的对比统一。

当一个或一组物体受光时, 它的调子层次是多样的, 用素描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调子也是难以计算的。为了画面的整体感, 在观察时要学会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来看物体, 这样有助于对象整体化。同时要善于归纳调子的层次, 力求简练, 取消一切多余的调子。

根据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

所以, 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到整体的关系, “整体———局部———整体”, 多次反复, 一次比一次更整体, 最后塑造出一个高度概括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鸡病免疫接种的几点心得 篇9

1 疫苗免疫效果受影响的几个因素

疫苗免疫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疫苗的质量、保存是否得当、用法用量是否合适、免疫时环境因素;免疫程序、鸡龄的大小、母源抗体水平、营养水平的好坏、鸡群健康状况等。

1.1 母源抗体水平

母鸡经过免疫以后, 其抗体经过蛋传递给雏鸡。如果在母源抗体较高时进行疫苗接种, 就会降低疫苗的效力或不产生免疫作用。

1.2 鸡健康与否, 营养水平高低

进行疫苗接种的鸡必须健康和易感的, 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1.3 鸡的日龄

雏鸡从出壳开始, 其免疫力的产生是随龄期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

1.4 环境卫生

鸡处在环境卫生不理想的条件下, 接种疫苗时也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 影响疫苗的效力, 因此一定要重视环境卫生和环境消毒。但要切记, 疫苗接种前后48h不能进行消毒。

1.5 疫苗接种剂量

接种疫苗一定要按说明书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量过小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免疫量过大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同样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1.6 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

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后, 有时会产生一种疫苗抑制另一种疫苗的现象, 从而使另一种疫苗免疫失败, 达不到控制疫病的目的。因此, 一个鸡场要进行几种疫病的防疫时, 必须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不能同时进行几种疫苗免疫, 经过生物药厂特殊处理制成的一些多联疫苗除外。

2 免疫应注意事项

2.1 疫苗要求冷藏包装运输。收到疫苗后, 应立即放在低温环境中保存。保存时限, 因不同温度而异, 各种疫苗都有具体规定。凡是超过了一定温度下的保存时间, 都不能使用。较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冻结后的氢氧化铝菌苗, 也不能用。

2.2 瓶子破裂、发霉、无标签或者无检验号码的疫苗, 不能使用。

2.3 液体疫苗使用前要用力摇匀, 冻干疫苗要按说明的规定稀释, 并充分摇匀, 现配现用。剩余疫苗不能再用, 废弃前要煮沸消毒。用完的活疫苗瓶同样需要煮沸消毒, 因为活疫苗是具有毒力的病毒, 一旦条件适宜, 病毒毒力返强又会侵袭鸡群。

2.4 疫苗接种用的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和稀释的瓶子要先清洗并煮沸消毒15~30min, 不要用消毒药消毒。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的禽只后, 一定要换用另一消毒针头。如果在发生了疫情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免疫, 宜一只禽用一个针头。

2.5 疫苗稀释过程应避光、避风尘和无菌操作, 尤其是注射用疫苗应严格无菌操作。

2.6 疫苗稀释过程中一般应分级进行, 对疫苗瓶应用稀释液冲洗2~3次。稀释好的疫苗应尽快用完, 尚未使用的也应放在冰箱或冰水桶中冷藏。

2.7 免疫接种前要了解当地鸡群的健康状况。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除了有些病可以紧急接种疫苗外, 一般不能免疫接种。

办都市报的几点心得 篇10

给谁办, 用句术语, 叫定位。

这是战略层面的东西。“方向比速度重要”。若定位不准, 报纸就无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笔者在本文中要谈的, 是“怎么办”。即“战术”方面的几点浅见。

版面设计既要大气更要秀气。办好都市报首先要追求的是两个字:好看。

版面设计, 要大气, 更要秀气

要做到这“两气”, 重要的一点, 就要敢于在版面上“留白”。

有人会指责, 这是“败家”。寸版寸金, 应该让版面信息量最大化。客观地说, 没有网络之前, 这种观点, 可以算是“准真理”。

可是, 目前的现实是, 网络对报纸的冲击, 越来越严重。有人甚至预言:十年后, 大量的都市报, 将会消失。

报纸的信息量再大也多不过网络。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再强, 也抢不过网络。所以, 现在大量的年轻人, 根本不看报纸不在少数。想获取什么信息, 点点鼠标, 一切OK。

在这种的情况下, 如果还是墨守成规, 让报纸版面, 文字密密麻麻。恐怕用不了多久, 连中老年读者也要逃之夭夭。

适当的留白, 可以使版面清爽。读者一搭眼, 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才能进入读报状态。

文章有深度语言有温度大气、秀气, 只能保证版面的“卖相”。真正能吸引读者目光的, 还是新闻的可读性。而新闻的可读性, 是由文章的深度和语言的温度决定的。

如果新闻只是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 报道只是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那读者一眼扫过, 便会了然于胸。那样, 很难抓牢读者。

这就要求记者, 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深入下去。纵向深挖, 揪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横向到位, 最大限度拓展新闻的宽度。也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

新闻语言如果冷冰冰、硬邦邦, 就会让读者与报纸之间产生距离感。因此, 要求记者在行文过程中, 语言必须要有温度。有温度的语言, 让人读起来会感到亲切、自然。

都市报中的时政新闻, 如果还是以方方正正的八股形式出现, 会让读者感到厌烦。这就要求都市报的记者, 采访时政新闻, 先要以平民视角出现。撰写稿件时, 要尽量使用平民语言。如此, 才能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如果读者不买账, 再重大的新闻也不会吸引受众。所以, 时政新闻平民化是都市报时政报道的发展方向。

目前, 经济新闻在都市报中占有的比重, 越来越大。可是, 经济新闻很容易写得太专业。一旦把经济新闻写成经济专著, 就会有大量读者流失。

因此, 都市报的经济新闻, 必须要生活化。

无论是分析某种经济现象, 还是报道某个经济活动, 时刻不要忘记, 要让市民感觉到, 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 某市新出现一个产业。增加GDP、拉动经济、增加地方税收等, 固然是报道内容。可对于市民来说, 他们更关注的是, 这个新兴产业会对自己的就业、收入, 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在这几点上下点工夫, 就能把读者的目光拴在经济报道上。否则, 人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读者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社会新闻, 一直是都市报的“主角”。现在的读者, 越来越挑剔。简单地把事说清, 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因此, 社会新闻应该向故事化发展。以故事的形式, 把新闻事件讲述出来, 才能更吸引读者。

互动由被动转向主动

与读者互动, 一直是报纸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 很多都市报, 都有互动版面。

最好的互动, 是让读者主动。这就好比说相声。好的包袱, 能让观众主动笑。否则, 真的只能是演员到台下去胳肢观众了。报纸的互动版面, 也是如此。

大庆的《百湖周刊》开辟了多个互动版面, 几乎每个版面, 都能吸引读者。比如, 该报开辟的《百湖小偏方》栏目。先刊登读者所求的偏方, 而手里有相应偏方的读者, 大都会主动与记者联系, 记者在下一期, 就可以登载读者提供的方子。

如果该偏方效果明显, 记者还会作效果反馈。这样, 患同类疾病的读者, 又会主动打电话, 索求该方, 或咨询与此相关的问题。这样, 就形成良性互动。

该周刊还有一个典型互动版面, 叫《快嘴大丫》。采访、写稿、成版, 就由一名女记者完成。

她选择的话题都是市民关心的事, 因此读者关注度极高。读者们真把这个“快嘴大丫”, 当成了生活中的“包打听”, 有点事就给记者打电话。

社区新闻, 是近几年众多媒体都想拓展的领域。可做得好的媒体, 凤毛麟角。究其就里, 是很多媒体, 仅靠记者跑社区去挖新闻。结果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而《百湖周刊》, 则采取了一个巧妙办法。把社区新闻, 交给社区居民来写。

他们招聘了一批社区居民, 做社区新闻记者。只用一个编辑, 与记者们保持联系。社区记者们, 本就是张大妈、李大哥。熟悉社区的每个角落, 知晓居民区的各类家长里短。栏目开办后, 读者相当“感冒”。好新闻一个接一个地出, 读者电话每天响不停。

以上仅为笔者的几点心得。盼有方家指教, 不胜荣幸。■

上一篇:赫尔曼的模态结构主义下一篇:兴趣点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