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社会

2024-07-21

双语社会(精选八篇)

双语社会 篇1

开展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教学的方式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双语课安排在大学三年级, 经过一、二年级的外语学习, 学生的外语接受程度已得到较大的提高, 加上两年的专业课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当代社会学基本理论, 所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教师讲课交替使用中英文, 以英语为主, 辅以汉语的双语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考虑到西方社会学重理论, 为引起学生的兴趣, 降低学生畏难心理, 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1) 上课前让学生预习, 找出生词, 并阅读一些中文版的有关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书,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有关理论有个大概的理解, 以免产生畏难心理。

(2) 上课的时候, 留出一部分时间, 对要讲授的内容, 让学生对一段话一段话进行阅读, 然后让一些学生翻译出每一段话的内容, 如果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句子, 师生共同解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讲解原文内容外, 还结合实际情况, 深入地探讨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3) 期末的考核, 可以选择当前社会学理论较为前沿的话题, 以外语形式命题, 要求学生翻译成汉语。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而且符合课程的教学要求, 便于检验教学效果。

开展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教学的要求

1.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双语教学强调用外语对专业知识进行讲授,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 可以学习外语, 所以,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一般来说,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要求: (1) 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教师要有较好的外语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流畅的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口语水平, 能用外语正确表述专业知识、解释专业词汇, 并使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 还要有更高的专业外语水平, 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原版教材。

(2) 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双语教学中课堂外语的应用要口语化, 表达形式要简洁,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要讲究方法, 可以使用中英文对要讲授的内容做个简要介绍, 然后对一些关键的词汇进行讲解, 必要时, 一方面可以用图表的形式作为辅助手段, 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 做到眼、耳、口的互动。

此外, 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特别是CAI技术的使用, 这种教学形式的使用, 在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表达专业术语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缓解双语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

2.对教材提出的要求。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双语教学一般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和国内的教材相比, 西方国家关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教材具有知识新, 内容丰富, 图表多的优势, 体现了广而博的原则, “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明显的特点。但在选择教材时, 要遵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 引进优秀的、先进的教材, 同时, 难易度要符合学生外语水平。

开展当代社会.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当代社会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学生经过了2年的大学英语学习, 还有的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但由于自身情况不同, 仍有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听懂专业英语的水平, 久而久之, 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的出现, 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2) 难以找到适合的教材。双语教学要求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 原版教材尽管有上述一些特点, 但是, 一方面原版教材价格较高, 对西部院校的部分学生来说, 负担较大;另一方面, 原版教材有些内容不符合我国社会意识形态。

(3)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语教学, 社会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之一, 实践中,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社会学专业基础知识, 而且要精通专业外语知识, 要很好地开展双语教学难度大。所以, 在有的学校就出现了“为了保住自己的讲台, 许多年轻老师早早开始提高外语水平, 不少人还利用假期去上新东方, 老师不仅是专业老师还必须是外语老师, 这对教师的压力非常大”。[1]

2. 开展好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教学的对策。

(1) 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 提高专业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挑战, 学校开设双语教学前, 安排专业老师强化外语的学习, 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 让符合条件的教师承担双语课的教学工作, 有条件的, 还可以通过教育部门, 安排一些教师外出进修。

(2) 根据专业要求, 编订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课教材。根据《高等教育法》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 自主制定教学计划, 选编教材,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针对这些特点, 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课可以根据大纲要求, 编制内容具有前沿性, 同时难易度也符合学生外语能力的教材。这样做, 既符合双语教学要求, 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的实践, 学校在进行当代社会学理论双语教学中, 尽管在教材、师资、学生外语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设置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双语课程是可行的。随着教学的深入, 将会培养出既能较快掌握当代社会学前沿理论, 又能掌握专业外语的人才。

参考文献

双语课社会实践报告 篇2

双语课社会实践报告

5月30日,在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历时二个半月的毛中特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完成。以下是对本班各小组本学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第一组:社会实践主题:

关于校园周边小摊整改的调查。该组围绕主题展开调查,从整改原因、整改过程、整改结果及其利弊进行分析。小摊整改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合川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要找准差距和短板,做实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统筹城市形态文明建设、功能文明建设、素质文明建设,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保障新华幼儿园食品安全。路边摊食品的卫生安全离我们很近,路边摊食全隐患,在路边设摊有很大的灰尘,简陋的路边本来不具备从事食品生意的条件。整改过程如下:整改前期,禁止在幼儿园门口摆摊;

整改中期,规定出摊时间;整改后期,校园周围禁止摆摊。整改结果:原本烟雾缭绕拥挤的校门旁堆满了小吃车,现已清空,街道整洁;小摊被规范管理,大多已进店经营。整改之利体现在饮食安全、街道整洁和交通安全方面。饮食更让人放心,街道恢复整洁状态,交通安全情况大大提升。整改之弊有以下几点:不利于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不利于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不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增强城市活力。

第二组:社会实践主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该组围绕主题以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64%的人认为在人际交往上是有压力的,而31%的人表示在人际交往上毫无压力。在原因分析上,数据表明在对人际交往感到有压力的人中,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因为自身处事作风以及自己不懂得交际的技巧。根据这一现状,该组就人际交往问题提出了四点交往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和信用原则。

第三组:社会实践主题:

关于合川丧葬习俗的调研。该组围绕主题,对丧葬习俗形式及其寓意、丧葬习俗历史由来和丧葬习俗的影响进行调研,并得出以下实践心得体会:尊重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传承;吸收传统丧葬文化的精华;摒弃过多的奢侈靡费;融入现代的丧葬文化。

第四组:社会实践主题: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调查。该组围绕主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现状如下:本科专业中没有设置民俗学、民间文学;高校课堂上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高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的匮乏。针对其现状,该组提出了以下几点可行措施:高校可以开设有关非遗选修课 ;成立非遗文化小分队,定期去古镇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做调研;定期开办有关非遗文化的比赛,如微电影,剧本,诗文比赛;我国政府可以给予大学生或传承人相应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方面的补助。

双语社会 篇3

关键词:双语教育;新疆社会稳定;久治长安

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社会通过经济环境,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钳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影响教育的环境、行为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通过文化的传承,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科技水平的发展,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双语教育和社会稳定以及长久治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1]。新疆实施双语教学已经很多年,并取得让人非常满意的结果。

一、双语教育如何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久治长安

1、合理选择教材。新疆双语教育在教材的选择上是依据中小学课程设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课程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经国家或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汉文版教材;如果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课程,应选用经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民文版教材。农村双语幼儿园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双语幼儿读本及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

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为双语班、民语授课普通班编写了汉语教材,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双语班的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对汉语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选择的汉语教材也不一样。根据模式1进行授课的班级,汉语课程原则上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材;根据模式2进行授课的班级,《语文》(汉)课程原则上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汉语》教材和《语文》(汉)教材在难易程度、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差别。《汉语》教材侧重于语言能力训练,选材大多数是记述文、说明文,涉及文化熏陶的内容较少。而《语文》(汉)教材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有古汉语,有诗歌、散文、小说、传记、通讯报道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涉及面广,内容文化含义深刻。

这就加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在教育中认同国家的文化,感受到祖国大同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增进了新疆人民与祖国的交流。展现了祖国对新疆文化的包容,让新疆人们感受来自祖国母亲的包容,尊重新疆的文化,并没有实施废除新疆语言,对新疆地方语言采取开放的态度。

2、加强双语建设。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双语教育的建设,同时也加大了双语建设的支出,例如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4~2007年,实施了第一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9.15亿元,新建、改扩建459所学校,建设面积103.93万平方米。2009年以来,已争取中央投入3亿元,实施了36所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民充分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将新疆人民感化,有利于新疆人民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新疆社会环境。国家层面对南疆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帮助南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南疆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步伐。长期坚持对口援疆这一国家战略,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

3、完善教师评估体制。加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引导农村双语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建立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机制,有利于新疆社会稳定和久治长安。

该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内容包括:办园基本条件、保育和教育基本规范、幼儿发展基本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指标也不同,一级指标有5个,二级指标有13个,三级指标有5个。评估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分为A(好)、B(较好)、C(合格)、D(较差)、E(差)五个等级。每个评估要素的等级通过评估确定,所有指标的等级通过评估要素的等级计算得出。

不断完善教师评估等级,进一步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思想要更加解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更加开放的平台,发挥地缘优势,提升开放水平。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双语教学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双语教学的启蒙工作,把民生问题摆到优先位置,着力抓好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各族人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享受公平和尊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3]。

二、总结

实施双语教学是新疆教育的一大改革,同时双语教学也更好的为社会稳定和长久治安服务,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合理选择和加大双语教育的支出,以及完善幼儿园双语老师的评估体制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马伟,鄢一龙. 新疆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9.

[2] 记者 焦新. 加快发展新疆教育事业 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积极作用[N]. 中国教育报,2014-06-02001.

双语社会 篇4

关键词:社会认知理论,双语教师,教师自主发展

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正式颁布实施, 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由此已清晰可见。《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另外, 《纲要》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提出了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其中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就包括“懂外语、精专业”的双语人才。毋庸置疑, 双语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承担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教师自主 (teacher autonomy) 在培养学习者自主 (learner autonomy) 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自主能力甚至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对双语教师自主能力的研究在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容乐观, 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双语教师没有系统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发展模式。故本文尝试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切入点, 探讨双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 旨在为双语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新视角。

1 社会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双语教师自主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是外语教育的新型理论, 产生于外语教育认知派和社会派的辩论和磨合 (Larsen-Freeman, 2007) , 主要是由Ellis和Larson-Freeman (2006) 等学者整合认知派和社会派的主要观点而成。他们吸取了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理论、会话分析理论、对话理论等理论的主要观点 (Johnson, 2004;Firth&Wagner, 2007) 。认知派主要强调人脑的内在机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而社会文化理论主要重视学习者外在社会环境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两个派别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外语教学国际会议为战场, 展开了20多年的激烈辩论。最后, Rod Ellis和Larson-Freeman博采众家之长, 系统整合了两派的观点, 建立了兼顾人脑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社会环境的社会认知理论, 提倡在外语教学中既要重视个人心理, 又要强调社会互动。Johnson (2009) 将社会认知理论比喻成学习者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座桥梁, 并称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社会两极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这一新型的理论为外语教学、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发展契机。

当前教师发展逐渐由封闭的模式转向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普遍认为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 其学习的本质和学生学习的本质相同 (陈钧, 2012) 。既然我们承认学生学习外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的大脑内在机制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那么当教师角色转换成学习者后, 其发展模式也应该遵循社会认知理论的原则。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 使双语教师真正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主宰者”, 达到自主发展状态。

2 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教师自主的概念基于学习者自主的研究基础。Holec于1981年在《论外语学习的自主性》提出学习者自主, 他将学习者自主定义为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后来的研究者 (如Little) 在Holec的学习者自主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自主的概念。Little (1995) 认为教师自主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能力, 成功的教师总是自主的, 他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分析, 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情感和认知的控制, 形成对教学的强烈责任感, 并善于利用课堂的空间;Benson (2000) 将教师自主定义为“摆脱束缚的自由”;Aoki (2000) 强调教师的自主性在于其教学决策所表现出的能力、自由和责任三个方面的特点;Smith (2003) 综合了各个学者的观点, 从不同的层变阐述教师自主。他首先认为教师自主包括教师的职业行为和教师职业发展两个方面。教师的职业行为又由自主的职业行为和能力, 摆脱职业的自主职业行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包括自主性职业发展, 职业自主性发展的能力和摆脱制约职业发展自由。他还在教师的这也发展层面提出了“教师—学习者自主”的概念, 强调教师是学习者, 需要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发展和完善。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自主, 对双语教师自主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数研究是关于外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的述评和教师自主理论的探讨, 如钱晓霞 (2005) 和雷红玉 (2011) 。也有从宏观上探讨教师自主发展的研究。吴宗杰 (2004) 分析了在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制约教师自主发展的机制。蒋菁 (2004)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探讨教师自主问题。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双语教师自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⑴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⑵教学控制和评价能力;⑶促进学习者自主能力;⑷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⑸终身发展能力;⑹环境支配能力;⑺教学反思能力。

3 双语教师发展现状

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双语课程。双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扩展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国内教育的国际化和促进学术前沿研究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双语课程“量”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但是“质”的方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的主要问题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课堂上外语使用率较低, 本土化的教材较少等, 最终导致双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李荣娟, 2006) 。其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双语教学的师资及与其相关的政策问题。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由以下两类教师组成:一是外语专业教师, 而是本专业教师。以外语为专业的教师一般说来语言功底扎实, 能够流利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但是他们对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不足, 不了解专业的前沿发展。在教学中, 倾向把双语课程变成语言技能课, 授课注重语言构成要素 (如语音, 词汇, 语法和句法) 的教学。另外一部分教师是专业教师。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 熟知本学科的知识系统, 并且大多数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开展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一般来说, 他们的外语读写水平不错, 可以用外语阅读本学科论文, 有的还能用外语撰写本学科论文。但是他们的普遍问题是外语口头交流能力较弱, 不能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在课堂上, 他们更倾向于用汉语授课, 只用外语表述关键的术语和概念。

双语教师发展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双语教学的配套政策不够。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学校和政府的教师管理部门的共同作用。我国针对双语教师的培训相对比较少, 针对不同专业的双语教师培训更少。另外国家也没有双语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认证制度。这样导致双语教师队伍比较混乱, 双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也没有针对双语教师的培训项目。所以当前双语教师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放羊式”的自主发展状态。

4 双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模式

双语教师自主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受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仅需要外在环境和管理机制的保障, 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思想和专业发展行为的支撑。只有当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内在的教师认知因素共同作用, 也就是在社会认知理论的指导下, 才能实现双语教师自主能力的提升。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双语教师的自主发展模式见图1:

1) 做好教师培训, 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教师培训, 努力提高双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培训模式可以采取国内强化和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外语交流能力的培训, 对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和学科前沿的培训, 另外对两类教师都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从双语教师发展的现状我们得知大多数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外语口头交流能力, 听说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组织这类教师参加专门的外语口语听力培训班, 然后可以选派一些口头交流能力比较强老师直接去国外进修, 帮助他们更新学科知识和教学观念。同时组织外语专业的教师参加学科知识的培训, 通过和专业教师的交流、阅读专业的学术期刊和开展专业方面的学术研究让他们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 了解最新的学科前沿。同时, 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外语专业教师, 他们都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法的培训。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和外语教学,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通过参加培训, 和双语教学界其他教师交流, 才能让教师领会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和原则,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树立教师发展的自主意识

早在1990年, Doyle就指出教师发展就是教师自我反思, 自我更新的过程, 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高翔, 王蔷, 2002) 。Osterman总结前人研究后, 总结出教学反思的四个阶段: (1) 确定关注内容阶段, 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教学反馈, 确定需要反思的问题, 以及问题的性质和特点; (2) 观察分析阶段, 确定了问题后, 教师需要通过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通过和同事讨论等方式收集各种数据, 详细分析问题; (3) 重新概括阶段, 通过观察和分析, 教师应该对照教学理论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 并且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实际验证阶段,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 教师应该积极试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可以先小范围试验, 如果方案可行, 可以将解决方案推广。实际试验阶段发现新的问题, 教师应该开始下一轮的反思, 使教学反思形成循环往复, 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 (侯香浪, 2010) 。具体教学反思开展过程见图2。

双语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教学日志, 进行课堂观察, 开展问卷调查和实施行动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反思,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调查研究问题的特点和性质,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然后将这些教学思想撰写成科研报告或论文, 实现教师从“教学型”到“科研型”的转变, 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达到教师自主发展的终极目标。

3) 加强双语教师合作, 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的特点决定教师需要独立备课、授课, 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另外, 双语教师的课程性质决定大部分教师来自不同的院系, 所以双语教师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 一定程度了阻碍了双语教师的自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应该组建跨院系的双语教育研究中心, 给全校的双语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双语教师可以三个层次的合作: (1) 专业知识方面互通有无, 因为双语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院系, 所以他们可以弥补各自外语或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外语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外语水平一般的专业教师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或专业不同的教师可以互相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2) 组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为推进双语教学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活动, 是双语教师合作的最普通模式。在集体备课会上, 双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开展深入的交流, 最后达到提高所有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 (3) 开展跨学科研究, 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是双语教师合作的最高层次。双语教师可以就双语教学的内容或方法等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升华教学思想, 最终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反过来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指导双语教学实践的开展。

5 结论

双语社会 篇5

目前,从国际的交流与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让不同文化和种族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融合的局面;而从国内的高校就业市场来看,市场对毕业生外语的认知和表达也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双语教学作为教育的社会性的体现愈加显得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认知动机是使用双语教学教师的根本出发点。本文重点论述在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下,影视鉴赏对学生动机和双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1 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对于双语教学在理论上的定义和时间上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认为,对目的语言为非母语的学生,“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利补充,大学英语教学为创新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两者在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应用方面是相互促进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在美国、加拿大等双语国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接触第二语言的学习语境,而我国属于单语国家,学生除了课堂内的外语学习以外,课外很难接触外语学习的语境。

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学时多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而双语教学的开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双语课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知识,创造了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加德纳社会—教育模式下动机的作用

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R。C。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涵盖了双语教育的整个过程,该模式可以通过下图表示:

加德纳在动机领域内所做的研究主要是受到Mowrer的影响的(1950,cited in Larson—Freeman and Long 1994),但是Mowrer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母语进行的。Mowrer认为学习母语的孩子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首先想融入他的家庭,然后,再融入更大的社会语言群体。以此为基础,加德纳把动机作为影响双语学习的一个因素,对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加德纳的模式是在有组织的双语教学的课堂上而不是在其他的自然的背景中研究双语学习的。社会—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把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双语学习。

这两个方面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社会和文化背景指的是学习者的生活背景,决定着学习者对于其他的语言和文化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对于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的第二部分论述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对于双语学习最有影响的四种个人差异,包括智力、语言性向、动机(态度)和情景焦虑这4个变量(Giles and Coupland 1991)。笔者10月份通过对20入学的100名新生和入学的100名大二学生两类人群做了调查问卷。

结果表明:针对双语教学中个人所面对的智力、语言性向、动机(态度)和情景焦虑4方面问题,在100名大一新生中有3%的学生集中在智力方面,有10%的学生集中在语言性向方面,另外有8%集中在情景焦虑方面,而集中在动机方面的比例竟高达79%;而大二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针对以上4个方面问题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7%和84%。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和其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在双语学习过程中,屡次受挫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学习,能力不能提高,进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易受挫,形成恶性循环。针对于此,笔者在双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生动的双语教学使同学们完全融入到外来文化和语言的学习中。

3 影视鉴赏对学生动机和双语教学的影响

对于高校学生双语学习动机的培养,近些年来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高校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进,很多老师在双语教学中都会利用多媒体播放PPT和一些视频影片。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英语电影因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融合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体等原因,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着极大的优势。据调查,90%左右的学生表示出对电影欣赏有着极大的兴趣,也愿意通过欣赏英语电影来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教师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地利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发挥英语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导入与课上要讲授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知未知领域的兴趣;另外,在讲授内容结束后,播放相关影片,并辅以泛听—精听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在有限的语言空间中更大程度地接受第二外语教育。

4 结语

双语社会 篇6

一、双语政策目的不同

新加坡、美国、加拿大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新加坡推行“英语第一、母语第二”的双语教育,其首要目的是建立统一的新加坡国家意识。美国的双语政策有过多次变化,但其主导政策还是偏向于把双语逐渐转向英语。总统罗斯福就敦促所有的移民使用英语。他说美国不能长久地维持不同的语言,维持不同的语言是不幸、是犯罪。如果移民5年以后仍掌握不了英语,就应该被遣送回老家。里根政府同样坚持强硬的同化论调,1981年里根在一次发言中说双语课程完全是错误的,是违背美国概念的。加拿大为了保证两种官方语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法语,于1974年通过了“官方语言法”。1977年魁北克省议会又通过了《101法》(《法语宪章》),规定(魁北克省)所有学生小学和中学阶段都必须上法语学校,只有到学院(大学)阶段,学生才可以自由选择法语学校或英语学校。

我国开展双语教学,政治目的远远小于经济目的,培养双语专业人才主要是为了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二、双语环境不同

双语教育的成败取决于社会对语言的态度。

美国和新加坡是移民国家,不同民族不断接触,给语言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双语环境。在新加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两种语言在社会上都能得到广泛使用。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都是官方语言,官方政策鼓励人们掌握双语。据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英语为母语的居民占全国人口的59.1%,法语居民占22.9%。双语居民总数有所增加,43.4%的法语居民(约300万)和9%的英语居民(约160万)为双语者。

欧洲语学校和卢森堡有更好的双语/多语环境。贝腾斯·比尔德斯摩把欧洲语学校的成功归因于课堂和课外的因素以及“迅速有效的关联”因素。因为这些因素能给予学生短期和长期的回报。短期的回报就是学生能在课外迅速地使用社会交往的主要语言和其他语言。长期的回报就是在欧洲各主要大城市为多语者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教育体裁下,学校周围环境以及团体之外多语的特征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使用語言的机会,而且能促使他们用这些语言交流。如果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溪背景,开展双语教学会顺利得多。

在我国中小学,外语只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来学习,基本上被限制在课堂内,课外无法使用。这样,学习者与这种语言结构的学习脱节,学习者的经验与该语言所表达的真实世界不能产生迅速的关联,从而无助于语言学习。而当一种语言不是积极遗、持续地被用来思维、说话、阅读、写作、交流或相互影响的话,语言学习很难进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同样缺乏使用双语的场合与视会。

三、双语师资资源不同

双语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双语教育的效果。双语教育国家成功的经验证明,双语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学历资质,有流利表达两种语言的能力,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甚至两国历史地理等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因为课堂上要持续地使用目的语,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语言水准才足以在任何时候都用目的语授课。1981年美国教育部对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语言的情况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研究。根据该项调查,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如果要想不妨碍他们发展双语水平,教师可以使用母语的最大比率是全部教学语言的25%。研究清楚地表明,教师在双语课程中使用学生的母语越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就越差。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双语水平)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到英语和学进多少英语的关键之一。

新加坡和欧美有较丰富的双语师资资源。新加坡独立前被英国统治近140年,英语一直是行政、法律、商业等重要部门的工作语言,众多的英语学校和母语学校(特别是华语学校)也为双语教育奠定了基础。美国是移民大国,双语(英语和各族移民母语)教师都较容易获得。加拿大本身就是双语国家,双语居民达到460万人。卢森堡有更好的双语/多语环境。与新加坡及欧美相比,我国双语师资极为贫乏。国内毕业的专业人才外语综合能力总体上较差,外语口语水平高、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四、教学对象不同

从世界范围来看,双语教学的对象有四类:①出生在双语家庭的儿童;② 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③以两种(或多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国家的儿童;④ 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的儿童。美国主要属于第二类,加拿大、新加坡和卢森堡属予第三和第一类,我国属于第四类,也是进行双语教学难度最大的一种类型。美国、加拿大、卢森堡和新加坡有良好的双语环境和丰富的双语师资资源,双语教育多从小学抓起。双语教育的重点是中小学生,到了大学又采用主流单语教育。美国和新加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加拿大中学以后的教育又回到英语学校和法语学校。我国的情况和上述国家正相反,中小学生接受的是母语教学,外语只作为一门语言课,现在要求大学采取双语教学,用英语教授某些知识性课程,其难度较大。这与我国的语言环境、外语师资、考试制度等因素有关,我国大、中、小学生课外几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普遍很差。据调查,目前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中,学生阅读英文的能力也很成问题:速度慢,读不懂或不能按时看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影响老师的授课进度,进而影响课程的系统性教学任务。

美国双语教育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 篇7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实践已有数年, 但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 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制度中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师资建设的问题。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教师的问题。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是国家确定的状态或超过了官方语言政策。一般来说它明确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家在立法、法院的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分辨率的有效语言;第二, 人们获得清晰和有效的沟通、贸易、人员任命、语言使用的政治活动。

因此, 语言政策的制定对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双语教师, 指的是教师能熟练应用的两种语言教学, 特别是在一个外国语言来教语言课程的老师。要求教师不仅精通学科知识, 但也有好的语言水平。双语教师的质量是一个关键, 确保高质量的双语教育。只有重视培养双语教师和双语教师, 素质提高, 可以有效地保证了高质量和快速发展的双语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界定教学质量一个公式:教学质量= (学生+教材+环境+教法) ×教师。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双语教育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基于教师的素质, 那么, 如何培养一批优秀的双语教师已经成为双语教育的关键。目前, 在中国的数量和质量的双语教师, 很难满足高质量的双语教育实验, 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双语教育的一大瓶颈。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因此更多的借鉴其他国家的双语教育体系, 高质量的双语教师培训和在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双语教育制度化的启示

双语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 而教育和政治的混合物。我国应促进双语教育当然需要政策支持。在这方面, 美国的制度化双语教学实例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美国美国双语教育始于1568,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的双语教育。美国美国双语教育的经过开展达成共识:高双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双语教师的质量, 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必须是非语言学科教师有双语知识和高水平的能力。双语教师的高需求的基础上, 美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提高双语教师, 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和模式,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美国1968双语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联邦政府每年拨专项资金用于双语教师培训。近年来, 美国的在职培训双语教师逐渐制度化, 标志如下: (1) 双语教师培训的积极支持资金的国家实践中, 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和资金的管理者, 双语教师享受特殊的双语教师培训基金, 所有参加双语教师培训提高的积极态度的权利; (2) 即使联邦政府停止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双语教师的培训, 双语教师培训项目没有中断; (3) 在双语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 政府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一致性和系统的水平; (4) 在所有双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 大学, 教育学院和地方政府学院密切合作, 动员所有的双语教师参加培训, 所以为确保双语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

因为在中国, 双语教育的缺乏,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要求。为发展教育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英语, 教师培训的状态, 教材的编写工作,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 在语言与语言教育教学的一些地区的考试, 浪费资源, 造成恶性循环。再次, 双语不一致的所有要求, 进入高一级学校, 学生层次不齐, 不能统一的教学。为此, 国家发展我国特殊的规划和政策、双语教育法规是必要的, 以保护和正确引导。

三、美国双语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启示

美国十分重视对优秀的双语师资培训, 在职培训模式的多样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大学成立了“双语教师中心”开展双语教师培训。美国联邦政府将双语教育作为国家的政策, 法律和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在美国美国的双语教育和双语教育中心随处可见。许多大学都有一个“双语教师培训中心”, 专门提供课程和讲座的双语教育, 双语教师在小学和中学。这些课程和讲座, 在白天工作, 有的在晚上或星期日休息时间。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种语言知识, 文化知识, 非语言的双语教学的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除了参与科学双语教学研究活动。在美国大学接受了培训“双语教师中心”, 教师可以在国家或地区的在职培训, 这种培训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长期。在这样的培训中心, 双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选择学习相应的课程要求, 修满规定的学分, 突出能获得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课程的整合, 并为以后获得硕士学位的基础。同时, 这种训练也可以用于保持暂时的双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证书获得永久的双语教师资格创造了重要条件。

(2) 通过国家和地区“在职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开展双语教师培训。美国成立了“在职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双语教师的培训中心通常是由管理决定双语教师, 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培训时间。该中心还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活动, 培训内容的教学和研究双语教师的活动为中心。由于双语教学专家, 学科课程专家一般的专职教师中心, 教育专家和其他高级人员。许多这些培训中心和直接链接到相关的地方和教育或其他双语教育研究机构双语教育大学, 并根据需要聘请大学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双语教育经验, 承担培训任务。双语教师培训中心, 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问题咨询双语教师, 需要参与科学双语教育的研究, 也为教师提供一些双语教育课程, 并定期举办研讨会的双语教育和双语教育, 满足双语教师需要提高。

(3) 通过国家, 城市或地区举办短期“作坊式”或“领域”研讨会开展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车间”或“领域”研讨会发言是在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或经验丰富的专家组的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大学或专门从事绝大多数。讨论这种培训主要是双语教育和双语课程修订, 双语教育法为主要内容。为期一周左右的训练时间, 是一个全职的类型, 每个学校一般会参加双语教师培训提供机会。

(4) 通过“模式”的校本培训的双语教师在职培训。该模型是规划, 在学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 并在双语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直接参与, 优秀的双语教师培训单位, 在学校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师的课堂培训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双语教师在职培训, 教学和研究活动, 紧密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内容包括双语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技能的训练, 如学前双语教育技能, 小学双语教育技能, 初中和高中双语教学能力。

然而相比美国而言, 用本土汉语教师对双语教学很难在中国找到。在这样的现实中, 以弥补教师的短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双语教师培训。第一个双语教师培训师。潮流的中国师范大学的专业是语言和其他专业细分, 现在为双语教师培训的直接目的, 在专业分工的明确目标, 教师这方面的培训。第二, 专任教师出国培训, 让他们学习他们的专业提高在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能力。中国的大学和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第三, 鼓励外国语言教师培训课程。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 让他们如:经济, 法律, 建筑等方面的课程, 或为教师提供语言培训。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语言。第四, 加强外语教师和专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使他们可以互相学习, 使用外汇, 外语教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外语水平, 在中学的交换过程, 教师可以帮助外语教师学习某一学科知识。除了日常的交流, 相互的讲座, 研讨会和其他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双语教学中不足之处。

现在, 双语教育一直主张在中国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几乎渗透到所有的水平,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 但由于中国双语教育年起步较晚, 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等因素的影响, 双语教育在中国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和美国美国双语教育起步早, 音响系统,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比较成熟, 对双语教育在中国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摘要:加快和强化英语学习, 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和英语,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目前高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针对我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借鉴美国双语教育制度化和教师培训模式多样化的优点, 以期对推广和深入开展我国双语教学,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育,教育制度,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http://ourworld.compuserve.com/homepages/jwcrawford

[2]http://www.cal.org/resources/archive/rgos/policy.Html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Zehr, M.A. (2002) .Mass.Voters May Get Choice on Bilingual Education.Education Week.Vol.21, Issue43, PP20-21.

双语社会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高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校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许多高校都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又精通外语交流的综合性多功能型现代化人才。从这一需求出发,2001年教育部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号召,同时也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1. 教学理念二元化

在双语教学中,目前两种教学理念占据了主导:一是不可一业不专,即希望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型人才;二是不可只专一业,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希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当然,各大高校教学理念的差异会导致其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培养目标。

2. 名校注重双语教学且偏向理工科类

“985”“211”高校一直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主体。而且在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理工类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比例高于经管人文类。这主要是由于在课程审批时的导向性及某些课程双语教学的迫切性。而且理工类教学一般都采用原版教材,在本土化使用过程中与汉语教材的思维方式相差不大,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3. 高校都给予支持且师资力量不断提高

如今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为了弥合中国教学实践与国外教材及其潜在教育理念的差异,很多高校加大力度资助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双语教师出国进修和学习,进一步推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国际化。

4. 考试方式丰富而且不脱离实践

对于国内任何一个高校而言,双语教学的经验都不能称之为丰富,所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式下,培养高素质人才,避免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成为了许多高校试图突破的一个难关。特别是如今许多高校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有目的地培养专门专业人才。

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 精心选择教材体现教学理念

很多高校的现行做法是直接搬来国外的原版教材,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采用任课老师的自编教材。选择原版教材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一劳永逸且省时省力;二是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笔者认为更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材,如果确定是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就选择原版教材以适合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想培养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化人才,则可编教材,因为这样会使该教学过程与已经开设的课程承接上,做到相互补充,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 继续加强师资建设

大学生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高校选择了部分章节由外教来直接授课或者考评的方法,收效很好。另外,双语教学应该在低年级开展,这要求教师准确发音,地道表达,否则容易误导学生,使母语与外文间转换困难,思维混乱,影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所以,高校应该积极支持本校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如有条件可定期派送老师到国外有往来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3. 创造双语教学氛围

许多高校教师发现,尽管在备课上尽心尽力,可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逆反情绪,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比如进行各种情景模拟,举办英语沙龙,组织相关的社团活动等。如果教学进度允许,还可以增加一些经典外文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丰富双语教学方式

有些学校在没有进行中文课程讲授情况下就开设了双语课程,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学生由于受到打击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比比皆是。各高校应该意识到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是不同的,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借鉴一些高校根据学生外语能力将行政班级进行区分的做法,如划分为普通班和试验班,这样因材施教更能实现教学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历史的选择,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有力武器。作为高校教师,应根据高校双语教学的具体特点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上一篇:膀胱炎症性下一篇:高压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