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行业

2024-07-09

基础设施行业(精选十篇)

基础设施行业 篇1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收费公路

“经营权流转”一词最早出现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 其中的“流转”主要指产权中的全部或部分权能在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1]。目前国内对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空白, 加强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建立顺畅的流转机制, 有利于加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的步伐, 大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一、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的内外部机制

(一) 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的内部动力机制

1. 基础设施自身发展的要求

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中起到基础性作用[2], 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规模也越来越多, 民间资本的进入必然要求基础设施经营权的高效流转。

2. 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的要求

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提供, 较软的约束机制使得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政府失灵、效率低下、权利寻租等问题, 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机制的失灵, 造成资源浪费, 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机制以产权关系为纽带, 中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 基础设施国家所有的性质是不可改变的, 但产权是一组权利的组合, 基础设施经营权可以流转, 经营权的流转是市场化的要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为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制度保障。

3. 基础设施实施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基础设施经营产业化追求的目标就是基础设施运营的“效益化”。公路基础设施具有网络性, 将一个路网 (一个区域) 内的公路委托给统一的专业经营公司进行经营, 无疑能满足规模经济的需要, 实现效益化。就目前来看, 一个路网 (区域) 内各路段的经营主体不同, 要想实现统一经营, 必须进行经营权的流转。因此, 基础设施经营权的顺畅流转是其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完善的流转机制将有效促进产业化的实现。

4.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要求

流动是资本的天性, 资本流动的范围越广, 市场机制发挥的就越充分, 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3]。产权流动和资本流动紧密结合, 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 使产权在不同主体间转手、流动, 可以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最大的行业 (企业) , 还可以实现更多的主体和社会成员对某项产权的“轮流”分享。基础设施具有特殊性, 所有权只能为国家所有, 产权流动主要体现为经营权的流转。因此, 建立高效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机制, 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二) 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的外部条件

1. 理论基础

基础设施运营市场化的发展对基础设施产权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理论界纷纷展开了对基础设施产权问题的探索, 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公路基础设施领域, 公路资产属性、公路产权等内容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将非收费公路界定为财产性资产、收费公路界定为资本性资产, 明确提出了收费公路产权可以依法流动[4~5], 明确了公路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6~7], 为公路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法律政策基础

为了适应基础设施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国家逐步出台了相应法律政策。2004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保护资者的合法权益。”指出要“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 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05年2月在《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以及社会事业领域, 又从政策上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公路基础设施领域, 1996年交通部9号令颁布的《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公路法》;2004年国务院417号令发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公路经营权流转问题都作出了相关规定, 为经营权流转提供了法律保障。

3. 市场条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并逐渐向各个行业渗透。一些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 在建设、运营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成为必然的趋势。市场机制以产权关系为纽带, 良好的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制度和基础设施市场化是密不可分的, 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条件。

4. 社会经济条件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较大, 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据统计, 2005—2007年中国GDP分别为182 321亿元、209 407亿元、246 619亿元, 同比增长9.9%、10.7%、11.4%, 稳定的经济给基础设施市场化提供了条件。2005—2007年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为30.0万亿元、34.8万亿元、40.1万亿元, 同比增长18.2%、16.0%、15.2%[8]。这一方面表明了社会资金投资渠道不畅,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社会可用资金依然比较宽松, 为投资基础设施提供了经济基础。

二、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透析

(一) 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流转方式单一

公路收费制度为公路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基础, 但目前中国收费公路经营权流转方式比较少, 以委托—代理、直接授予、转让三种方式为主。对于收费还贷公路, 主要是通过委托—代理方式进行流转, 政府将公路经营权委托给国有公路经营企业收费运营;对于由国内外经济组织通过BOT等方式建设的公路, 政府将公路经营权直接授予投资者, 让其经营以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对于受让经营权的公路, 公路经营权以转让方式在政府和国内外经济组织之间得到流转。

上述经营权流转有力推动了中国收费公路的发展, 但是由于公路经营权流转方式较少, 并且以委托—代理为主, 就使得公路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够, 无法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有必要对公路经营权的抵押、再转让、转包、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 流转机制不顺畅

中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法》都明确规定收费公路经营权不得再转让, 实践中, 部分省份执行比较灵活, 原则上不允许再转让, 但特殊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条件可以进行再转让。2008年10月1日施行的《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虽没规定收费公路经营权不得再转让, 但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转让, 致使收费公路经营权二级交易市场至今仍未形成, 流转渠道仍不畅通。

3. 法律规定不明确

《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转让公路经营权是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授权所属的公路经营公司 (简称转让方) , 将经批准的规定范围内的全部或部分公路经营权, 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外单位经营的一种特许行为。”表明经营权转让特指政府还贷公路的经营权。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转让政府还贷公路的权益中的经营权, 可以申请延长收费年限, 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转让经营性公路权益中的经营权, 不得延长收费年限。”表明了经营性公路也可以转让经营权。上述两种法律规定无疑存在不一致之处。

经营性公路收费权能不能转让, 如果能转让, 以转让经营权方式形成的经营性公路为何不能再转让?矛盾之一:同样是经营性公路, 为何政策规定不一;矛盾之二:如果说国家考虑公路基础设施属性、社会公益性, 担心再次转让会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BOT等方式修建的经营性公路进行经营权转让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4. 保障措施不健全

在公路特许经营的初始阶段, 为吸引社会资金进入, 政府选择的特许经营项目都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公路项目, 由于这些项目交通量较大、经济效益可观、经营风险较小, 不需要政府过多的保障措施, 社会资本也愿意进入公路建设领域。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 特许经营项目的增多, 经济效益较好的公路项目越来越少, 由于交通量较少, 一些项目仅凭收取车辆通行费甚至无法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 如果政府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 很难吸引到社会资金。而目前中国公路建设针对社会资本投资的保障措施还不到位, 风险分担机制不明确, 成为阻碍公路经营权流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路建设领域的一大障碍。

(二) 公路经营权流转问题的成因

公路经营权流转存在诸多问题有客观存在的现实原因、政府主观认识方面的误区, 也有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1. 公路基础设施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影响

收费公路是公共产业、基础产业、服务产业, 兼有公共物品和商品属性, 具有社会公益性, 政府立足于社会公众的利益, 目的在于建设最具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益性的公路以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在政府财力不足情况下公路基础设施领域引入仍属无奈之举, 在公路经营权流转机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 禁止公路经营权再转让, 有利于保障公路基础设施的社会公益性,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投资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把其拥有的资本投入到最具有赢利性的项目, 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因此, 利益的不同导致了双方对公路经营权流转的不同要求[10]。

2. 外部市场环境的制约作用

中国虽早在1993年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的目标, 但至今产权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于基础设施是准公共产品, 具有社会公益性, 管理部门存在固有的观念, 担心经营权的流转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不敢充分大胆地利用市场机制, 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产权结构不合理。对于公路基础设施, 全部的收费还贷公路都是国有高速公路公司经营, 而国有高速公路公司毫无例外的都是一元化产权结构, 产权结构不合理, 给公路经营权流转形成了制约。

3. 理论探索、政策制定的滞后性

理论指导实践, 良好的理论探讨将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进行。中国基础设施市场化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业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但就目前来看, 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方面进行的理论研究较少, 经营权流转方式、流转机制等问题的探讨基本上处于了停滞阶段;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制定相对于公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已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实践发展的需要。

4. 公路经营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 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特别是缺乏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法。使得在实践中政府无法有效的对已获得基础设施经营权的经营者进行规制, 给经营者不规范经营留下了隐患, 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基础设施自然垄断性谋取超额利润, 损害社会福利和公众利益。这种情况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给公路经营权流转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完善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建议

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清晰的界定有两个标准, 法律上的清晰和经济运行上的清晰[11]。从现实情况来看, 一元化产权结构的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上还不完全清晰, 企业领导由管理部门领导兼任, 产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界定不明确, 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行为短期化和低效化。中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方向是:凡是竞争性的企业, 统统要多元化;非竞争性的企业也要尽量选择有效的多元化方式[12]。目前中国80%的收费公路都是收费还贷公路, 由国有独资公路经营企业受交通主管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委托进行经营, 一元化的产权结构给产权的流动性带来了障碍。因此, 在公路基础设施发展的实践中, 应遵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 由一元化产权结构向多元化产权结构转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 使产权能够流动, 实现国有资本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保值增值。

(二) 加强理论探索、积极尝试新的经营权流转方式

理论和实践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 在公路基础设施领域, 行业内学者应结合当前公路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加强公路经营权流转的理论探索, 为公路经营权转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不断改变固有观念, 以公路经营权流转研究的理论为基础, 实践中积极尝试转让、再转让、抵押、租赁、入股等各种公路经营权流转方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形成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断促进公路经营权流

(三) 加强法制建设, 为经营权流转保驾护航

基础设施经营权流转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跟不上基础设施产权市场发展的步伐。因此, 针对公路基础设施, 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出和公路基础设施产权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公路经营权流转的流转条件, 流转方式, 流转程序, 流转各方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为公路经营权流转实践提供法律依据, 解决当前公路经营权流转混乱不清、执行不统一的局面, 实现公路经营权顺畅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

(四) 加强政府规制

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 使得政府和经营者目标不同。公共物品属性使得政府必须对基础设施经营进行规制, 以保障基础设施运营中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保障公众利益不受侵害。对于公路基础设施, 政府规制一方面是要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保障公路产业竞争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是要保障公路基础设施能持续提供良好的通行服务、稳定服务价格, 维护社会福利和公众利益。调整政府规制方向, 完善政府规制手段, 改革政府规制措施, 为公路经营权流转提供制度保障, 有利于公路经营权流转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务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2]甘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9) :287.

[3]李伟.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 促国有产权有序流动[J].第十届中国北京科博会论坛, 2007.

[4]徐海成.公路资产论[D].西安: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1999.

[5]苏金玲.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05.

[6]杨建平, 周健.我国收费公路资产的属性与特征[J].交通财会, 2007, (8) :4-7.

[7]姚晓霞.公路特许经营制度的分析与探讨[J].综合运输, 2005, (6) :36-39.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S].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2008.

[9]杨雄, 曾祥记, 沈君玉, 卢迎春.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系研究与风险防范对策[J].交通财会, 2008, (1) :8-12.

[10]刘建英, 阎柳青.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政府与投资者的权责利问题研究[J].交通财会, 2008, (1) :72-74.

[11]魏杰.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

电力行业基础知识 篇2

背景:

国家电力工业局„„„„„国家电力公司„„„„„分为国网与南网

一、电力企业分类

1、按照隶属关系分类

A:电网企业:隶属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各级主辅业机构;

A01国家电网、A02南方电网

南方电网包括: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超高压公司

(以上四省一高压公司均为南方电网全资子公司)

(目前的电网企业仍然包含输、配、售电过程中的所有企业)

B:发电企业:隶属五大发电集团所属的各级主辅业机构;

B01国电集团

B02大唐集团

B03华能集团(用我们的软件较少规模较小)

B04华电集团

B05中电投集团

C:电力辅业:隶属四大辅业集团所属的各级主辅业机构;

C01电力工程顾问集团

C02水电工程顾问集团

C03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用我们的集团报表)

C04葛洲坝集团

D:地方电力:隶属各级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的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主要电力企业;(地方政府投资的)

E:其他电力:资本关系上既不属于国家电力亦不属于地方电力的电力企业,如:某些能源开发公司和地方小火电,小水电等;

F:行业性社团:依托电力系统所建立的,跨越上述A-F的社团组织,如:学会、协会等; G:行业性事业单位:依托电力系统所建立的,跨越上述A-F的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社保局、研究所、行业管理等非营利性机构。

说明:F和G一定指那些跨越了企业集团的企业机构,如果在某个集团内部,如国家电网内部的医院,分类则属于A,而不属于H。

2、按照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A:集团公司(总公司、母公司):集团公司关系指那些因投资或管理关系,而拥有众多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和派出机构等下属企业机构的企业机构;

B:分公司:分公司关系是指那些资本完全隶属总公司,且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机构; C:控股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关系是指那些接受母公司出资并达到控股状态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机构;(按实际控制力,一般为20%)

D:参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关系是指那些接受母公司出资但未达到控股状态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机构;

E:代管公司:代管公司关系是指那些虽然和管理主体不存在直接资本纽带关系,但存在行政代管或托管关系的企业机构;

F:派出机构:派出机构关系是各类企业机构因管理或业务需要从本企业直接派出的执行业务处理、企业管理和信息联络的非企业机构;如:福建电力公司驻京办。

G:从属机构:从属机构关系是指那些资本完全隶属集团公司,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非经营性机构,包括社团组织和事业单位,如:协会、学会、学校、医院、社保局等。

H:关联企业:指在资本上虽无任何关系,但在环境、业务、市场和影响等方面却存在一定关联的企业,包括政府监管机构等。

说明:

1).以上A-G中的集团公司(总公司、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等均不一定体现在公司名称上,而体现在产权关系上。

2).A-G都是有资产纽带的企业间关系,其中:A-F是盈利性企业间关系;G是非营利机构与营利机构间的关系;H是无资产纽带的企业间关系。G虽属独立主体,但不以营利为目的;G和部门的区别在于,部门不是独立机构,G是独立机构。如老干部中心,当电力公司将其作为独立机构叫做“老干部管理局”时才作为单独客户进行管理,农电局也类似。

3、按照主营业务分类

熟悉客户的业务、规模和特点,用客户的思维、语言、文字和习惯进行客户表达、沟通和关注是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为准确地识别和区分客户,现根据客户的业务特点,提出以下普查分类:

A.电源企业(A00):

A01水力发电、A02火力发电、A03风力发电、A04燃气发电、A05燃油发电、A06核能发电、A07潮汐发电、A08抽水蓄能;

A11流域开发公司、A12能源开发公司;

A21电源企业管理机构。

B.电网企业(B00):

B01区域电网公司、B02省电力公司、B03超高压局;

A21输配电管理机构;

C.供电企业(C00):

C01电业局(地区级)、C02供电局(县级)、C03供电所(乡、镇级);

D.辅助企业(D00):

DO1修造、D02施工、D03仓储运输、D04物资供应、D05燃料、D06科技信息、D07通信、D08金融、D09咨询顾问、D10其他。

说明:金融类包含财务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

E.附属机构(E00):

E01教育培训、E02医疗、E03社保、E04科研、E05调度、E06社团、E07出版发行; E11行业管理机构。

F.多经企业(F00)

F01房产物业、F02酒店饮食、F03零售百货、F04旅游广告、F05其他;

(典型的山东鲁能集团)

G.其他企业(G00):G01煤炭,等等;

说明:A-G中,企业与机构的区别在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

A:财务部门B:审计部门

F:社保部门

H:农电部门I:保险部门C:资金结算中心D:生技部门E:科技信息部门G:物资部门

J:市场营销部(用电部门)

三、电力企业的会计业务核算特点

1、执行新会计制度(科目代码、八项准备)

2005年1月起要求科目代码用四位,全面计提八项准备(农电、地电不包括)

八项准备分别为:(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固定资产、坏账、委托投资、在建工程。)

计提减值准备分公司不需要提,省公司、子公司要提。

2、收入核算管理(与电费管理结合)

市局、县局一般为一个月做一次收电费的凭证

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电费

――三峡基金

――城市附加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电费(等)

上交省公司:

借:内部往来

贷:银行存款

3、存货(电力行业为:修理用备品、备件、煤)

4、成本核算(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指:生产环节的成本费用+管理费用

科目中生产成本下的“其他”即为管理费用

5、增值税抵扣(特殊的是低值易耗品可以抵扣。)

6、固定资产管理(今年的清产核资下来查一下资料)

7、投资收益与主营业务利润(关注省网公司的报表会发现投资收益比例比较大)

8、预算管理制度与财务分析

9、报表管理的特点

基础篇:显卡行业扫描 篇3

初识显卡

标准的台式电脑显卡是由PCB板、图形处理芯片、显示内存、显示内存、总线接口等、贴片电阻、电容、稳压MOS管、扼流线圈,以及视频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而在这些元器件中,图形处理芯片和显示内存是决定显卡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图形处理芯片(GPU,GraphicProcessingUnit)是显卡的“心脏”,图形处理芯片可以为电脑CPU分担三维图像和特效处理的工作,可以使电脑处理游戏、视频的速度大幅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GPU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性能。与电脑主板芯片组相似的是,GPU也有种类繁多的品牌型号,能够生产GPU的核心厂商大约有6家,她们分别是NVIDAI、ATI、XGI、MAXTROX、3DLABS和INTEL,这,些GPU的特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显存是用于存放显示芯片处理后的数据的,显卡使用的显存越大、工作频率越高,显示卡支持的最大分辨率越大,3D应用时的贴图精度就越高,交换图形处理数据的速度也就越快。作为显示卡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存一直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而逐步改变。从早期的曲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等到今天广泛采用的DDR、DDR3,显存经历了很多代的进步。目前市场中所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DDR、DDR3两种。此外,显卡使用的显存和台式机使用的内存并不完全一样。两种内存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区别主要在一些规范上,用于显卡的显存体积要求更小,在更小的面积实现更大的容量,此外显存的位宽和内存也不同,工作频率也比内存更高,这些都是两种的差异。为了表示区别,有人把显卡使用的显存前加“G”,比如GDDR和GDDR3。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是显卡的成就者,也是显卡的终结者。不断出新的游戏加快了显卡更新换代的频率,不过,在激烈的竞争之后,能够跟上游戏潮流的核心芯片厂商已所剩无几。如今在独立显卡GPU领域,NVIDIA与ATI已经占据了绝对领导地位,她们的产品覆盖了高、中、低端不同的用户群体。NVIDAI和ATI生产的GPU是适合台式电脑使用的产品,她们的产品也占据了国内台式电脑市场独立显卡的绝大多数份额:XGI(图诚科技)是2004年3月3日才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的,其生产的GPU的性能与前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matrox的GPU主要是在二维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对于处理三维游戏画面来说并不适合,3DLABS的GPU是面向图形工作站的专业级别产品,价格昂贵,在台式电脑中不会使用。此外,INTEL的GPU虽然在电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其生产的GPU是与电脑主板芯片组整合的产品,在处理高品质动态贴图画面时,速度有些欠佳。

新年依始,当PCI—Express、DirectX9.0成为新一代标准独占江湖,WindowsVista、DXl0续势待发之即,显卡芯片厂商对这些新的标准都给予相当高的重视,ATI与NVIDIA这两大图形芯片界的厂商纷纷亮出各自底牌,从去年的RADEON X800XT和Geforce6 8 0 0U1tra到目前的RADEONX1800XT和Geforce7800GTX,这些顶级显卡不仅在性能上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而且在价格上也同样做到了震撼,对于多数的网吧用户来说,这些高价显卡或许离网吧的现实还比较遥远,而芯片厂商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更多的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

认识芯片

顶级显卡代表的是厂商的技术实力,但这些顶级显卡却不是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量最大的还是千元左右的,而对于网吧用户来说,千元以内的显卡才是他们关心的产品。如今,PCI-Express架构已经成为电脑的主流,而具备PCI-Express接口,价位在千元以内的主流GPU主要有NVIDIA Geforce 6600、Geforce 6500、Geforce 6200系列与ATIX700、X550以及X1300系列等。

NVIDIA Geforce 6600:NVIDIAGeForce 6600,开发代号NV43,使用了8条原生像素渲染管线、3个顶点着色器,具有CineFX3.0 3D引擎、IntelliSample3.0抗锯齿技术以及UltraShadowⅡ阴影处理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特效,是支持MicrosoftDirectX9.0、Shader Model 3.0引擎的中档GPU。最初的GeForce 6600系列GPU分为GeForce 6600GT、GeForce 6600两个版本,它们拥有 NVIDIAForceWare软件包及统一驱动程序架构(Unifieddriverarchitecture,UDA),配备了影像处理器,能流畅地将DV摄像机所提供的高清影像画质转入电脑中播放。值得一提的是,GeForce 6600将nVIDIA SLi多重GPU技术推广至主流市场,让众多的使用者能使用自己的系统,享受双GPU的梦幻性能。在GeForce 6600、6600 GT推出之后,NVIDIA又推出了GeForce 6600LEGPU,不过该产品采用了与NVIDIAGeForce 6200相同的NV43-V显示核心,使用了4条原生像素渲染管线和3个顶点着色器,具有CineFX3.0 3D引擎、IntelliSample3.0抗锯齿技术以及UltraShadowⅡ阴影处理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特效,并且提供了对微软DirectX9.0cShaderModel 3.0的完整支持。此外,与NVIDIA GeForce 6200不同的是,6600LE所使用的NV43—V核心中开启了色彩压缩,Z-compression(Z压缩)和OpenEXR技术。

NVIDIA Geforce 6500:GeForce6500是GeForce 6200withTurboCache的升级版GPU,NVIDIA的TurboCache

技术是利用PCIExpress图形总线的更高带宽,实现了优于传统视频内存解决方案的图形性能。TurboCache就像是一台涡轮增压器,通过TurboCache管理器(TCM)、动态智能化软件算法,直接利用系统内存进行渲染并允许GPU分享专用视频内存的容量和带宽来为图形除了提供更大的内存空间。GeForce 6500采用了NV44的核心,支持256MB。GeForce6500拥有4条渲染管线、3组顶点着色引擎,支持CineFX3.0 3D、IntelliSample3.0、UltraShadowⅡ、DirectX 9.0c、ShaderModel 3.0等。

NVIDIA Geforce 6200:GeForce 6200系列GPU是NVIDIA推出的面向低端市场的产品。其中,推出的原生支持PCI—E总线的GeForce 6200采用了NV43—V核心,而后来推出的GeForce 6200TC采用了与GeForce 6500相同的NV44核心。与GeForce 6600系列GPU不同的是,GeForce 6200系列GPU的显存控制器不支持Color-compression(色彩压缩)和Z—compression压缩技术,其像素渲染管线只有GeForce 6600的一半,而且GeForce 6200的核心频率也降到300MHz。不过,GeForce 6200系列GPU仍然支持CineFX 3.0 3D、IntelliSample3.0、UltraShadowⅡ、DirectX 9.0c、ShaderModel 3.0等先进技术。

ATI RADEON X700:核心代号为RV410的ATiRadeonX700系列VPU是ATiPCI—Express产品线中的中挡产兄。按照核心频率的不同,ATiRadeonX700系列共有三个不同版本,它们分别为Radeon X700 XT、Rade.onX700Pro,以及Radeon X700标准版本,它们在规格上只有频率上的分别,具备8条像素管线和6个顶点着色引擎。其中,RadeonX700XT的核心频率为475MH2、Radeon X700Pro核心钡平为425MHz、标准版本的Radeon X700核心频率只有400MHz。ATi Radeon X700系列VPU0支持ATi自有的“HighDefini—“on Gaming”技术方案,包括SmartShader HD、Smothvision HD、HyperZHD及3Dc技术,可为用户提供高清析的、流畅动态影像。

ATI RADEON X550:为了迎合低端显卡市场的需求,ATI公司推出了RADEONX550VPU。和ATI早期推出的RADEON X300相同的是,RADEONX550采用了RV370图形核芯。不过,与RADEONX300相比,X550的核心工作频率要高一些。RadeonX550具有4条像素管线和2个顶点着色引擎,支持Microsoft DirectX 9及ATI的SmartShader和SmoothVision技术。

ATI RADEON X1000:伴随NVIDIAGeforce 7 GPU的推出,ATI也推出了其最新的1000系列VPU。RadeonXl600、RadeonXl300就是其推出的中低端系列的VPU产品。Radeon X1600采用了RV530显示核心,主要面向中端显卡市场,而RadeonX1300采,用了RV515显示核心,内建4条渲染管线,支持S h a d e rmodel 3.0,是针对低端DirectX 9.0市场的主力产品。需要说明的是,RadeonX1300也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X1 300Pro、X1 300以及X1300H Y p e r M e m o r y,其中X1300HyperMemory是针对OEM市场的产品,Radeon X1300Pro、RadeonX1300则是针对零售市场的品种。

上面介绍的是目前所使用的中低端图形处理芯片,由于显卡使用的显示芯片与显有的类型不同,不同显卡之间的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过,从厂商及评测媒体公布的显卡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显卡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显卡所使用的显示核心和显存。在中低端显示芯片中,核心/显存频率高的GeForce 6600GT与RADEONX700PRO的性能表现较为出色,而核心/显存频率底的GeForce 6200与、RADEONX550的性能相对较低。

了解厂商

需要说明的是,NVIDIA、ATI实际上只是图形芯片的品牌,对于网吧用户来说,其购买显卡的真实品牌并非是NVIDIA或ATI,因为不同的显卡厂商都会生产采用NVIDIA和ATI图形芯片的显卡,而这些显卡却标注了各式各样的品牌和型号。相对于电脑主板而言,显卡的品牌数目要多得多。GIGABYTE(技嘉)、ASUS(华硕)、MSI(微星)、Seethru(七彩虹)、ELSA(艾尔莎)、Leadtek(丽台)、EPoX(磐正)、Sapphire(蓝宝)、SOLTEK(硕泰克)、GALAXY(影驰);小影霸(新天下)、TAIYANFA(太阳花)、UNIKA(双敏)、XFX(讯景)……,您只要随便打开一个专业的IT商业网站就可以看到四五十种以上品牌的显卡相关信息,不过从显卡市场整体情况来看,由于生产显卡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决大多数显卡都是采用了显示芯片厂商的公版设计,且显卡厂商在自有产品显卡的推广宣传力度远不如主板,因此当前市场中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显卡品牌。

ATI的AIB:为了提高自己显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自己显卡的品质形象,芯片级厂商往往会联合有实力的显卡厂商,联手推广其采用最新显示芯片的显卡,而这些有实力的显卡厂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核心生产厂,也有人把他们称为AIB或AIC厂。一般来说,核心厂不但会推自有品牌的显卡、为原装机厂商提供OEM显卡配件,而且还会为其他显卡厂商做代工贴牌。不过,由于核心厂是与显示芯片厂商达成战略联盟的厂商,所以核心厂生产的显卡具有芯片品牌的单一性。例如:NVIDIA的AIC厂只生产采用NVIDIA图形芯片的显卡,而ATI的核心厂自然也只做ATI的产品。

迪兰恒进就是一家生产ATI显卡的核心厂商,迪兰恒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一开始就与ATI合作,主推POWERCO—LON品牌的ATI显示卡,是ATI在中国

大陆市场中最早的战略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迪兰恒进的ATI系列产品凭借优良的制造工艺与品质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曾经受到过众多用户的好评。不过,ATI在产品把控方面对迪兰恒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方面面的限制使迪兰恒进显卡的销售价格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由于价格的因素,迪兰恒进这个品牌逐渐DIY用户所淡忘。

蓝宝科技也是第一批与ATI达成AIB协议的厂商之一,自2001年6月ATI宣布与蓝宝进行ODM和AIB生产和销售关系以来,蓝宝始终是ATI显示卡在全球的主要供货商。蓝宝总部设在香港,旗下的工厂荣获ISO9001、IS014001认可,每年销售额超过400万张ATI显示卡。蓝宝所有ATI显示卡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出厂方式均采用ATI的生产标准来执行,生产能力和产品可靠性均毋庸置疑。

NVIDIA的AIC:与ATI做法相同的是,NVIDIA也联合众多的AIC厂商,GALAXY(影驰)就是NVIDIA众多AIC合作伙伴之一。影驰显卡,它是嘉威世纪(GALAXY)在国内注册的品牌,GAL-AXY 1994年成立于香港,1999年正式成为NVIDIA AIC客户,NVIDIA“LaunchPartner”产品发布伙伴。影驰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NVIDIAAIC和“LaunchPartner”产品发布伙伴,影驰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产品,并以出色的品质和较低的市场价格树立了影驰高性价比形象。

讯景(XFX)也是NVIDIA的AIC厂之一,讯景成立于1989年4月,总部设在香港,具有电脑产品及消费电子产品两大产品线。在2003年2月,讯景公司正式成为了NVIDIA的18家“LaunchPartner”合作伙伴中的一员。作为NVIDIA核心AIC成员之一,XFX在不断推出产品的同时,也将质量和价格提到了新的高峰。XFX是在2003年才开始正式进入中国DIY市场,向国内游戏玩家展示了具欧美大气风格的全系列NVIDIA显卡及PersonalCinema产品,形成了高、中、低端全面铺开的阵型,满是了不同的消费层次。

其他品牌:除了AIB、AIC核心厂之外,目前还有同时生产采用NVIDIA、ATI显示芯片显卡的大厂,GIGABYTE(技嘉)就是一家这样的配件厂商。很早以前,技嘉与撼讯、柏能曾一度被称为ATI显卡的三大制造厂上。不过,自从华硕加盟ATI阵营,并同时计划生产A卡N卡的事件发生之后技嘉也开始兼顾生产ATI和NVIDIA两家的显卡。技嘉显卡也拥有不错的声誉,特别是2005年,为了占领中低端显卡市场,技嘉加大了在亚洲市场中低端显卡的推广力度,其很多产品的价格已能比肩二三线显卡晶牌。

华硕也是一家同时销售采用NVIDIA、ATI图形芯片显卡的知名配件厂商,2005午,华硕凭借其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占据了全球显卡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与其他显卡厂商生产的产品不同的是,华硕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不会采用NVIDIA或ATI的公板设计。华硕认为:ATI和NV两家厂商的特长是在芯片的设计,两家厂商推出的大部分公版在一些部分还是需要修改才能达到最佳化,因此华硕会对这两家厂商推出的公版加入一些自己的设计想法达到更优性能。

微星的显卡方面的出货量并不逊色于华硕,她也是目前显卡代工大厂之一。微星拥有NVIDIA、ATI显卡全部产品线,微星还是NViDIA公版显卡代工第一大厂。微星显卡无论是做工还是性能都相当出色,主要走中高端路线。微星显卡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少数几家能独立推出比公版更强大的非公版产品的厂商。

此外,网吧中常会见到Colorful(七彩虹)这个品牌,这也是显卡市场中常见的性价比良好的知名品牌。Colorful(七彩虹)是香港世和资讯推出的台湾品牌。世和资讯早在1984年成立于香港,一直从事于计算机板、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0年二月,世和资讯正式签约台湾综合实力最强的IT厂家一一广达电脑,成为广达电脑全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总代理。凭借板卡方面多年的经营经验,世和资讯在1999年底推出了产自台湾的七彩虹显示卡,并使之占据目前国内显示卡市场的重要份额。

显卡小常识

按照输出方式不同,显卡上会有不同类型视频输出接口,而在这些接口中常见的有D-SUB、SVIDEO,以及DVI接口等。

D-Sub输入接口,也叫VGA接口,CRT彩显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日\G\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而15针设计的D-Sub接口则可以满是这5组分量的输入。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分析 篇4

(一) 教学目标错位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 只注重语言语法知识的教学, 纸上教学。并且笔者对一些学院的调查中发现, 其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并没有把握好当前的国际形势, 还停留在“死读书”阶段。这必然引起学生的技能缺失, 学生与社会行业脱轨, 所学知识不能为其所用, 所用知识又没有掌握,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国家创办高职院校的宗旨不能得到很好体现, 造成社会需求人才的缺失, 影响社会发展。

(二) 教学内容陈旧, 方法老套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 虽普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 但传统的英语教材还在一直被沿用, 并没有随着社会需要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其教学方式也并没有发生应有的改变, 基本还是教师在精讲课文, 逐字逐句, 枯燥并且让同学们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种纯粹的、单一的英语语言知识结构的讲座, 并没有其主要的对学生职业方向的侧重点, 缺乏实践应用性, 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英语不大, 并且易造成学生认为英语无用的想法, 从而更加厌倦对英语的学习。

(三) 英语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我国的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上, 使学生认为考试就是学习的终点, 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往往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并没有理解和实践能力, 更谈不上应用性。而英语学习的目的正是其未来的应用性, 因此, 学校应该对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以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 英语师资结构不平衡

目前,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 因此其往往不具备所授专业学生的相应专业英语知识, 不能给予学生对职业英语的需求。并且, 有些专业英语术语这些英语科班出身的老师并不理解, 更谈不上传授于学生了, 对专业行业的不了解也不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未来行业诉求。这也从根本上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英语的缺失。

二、高职院校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可行性

(一) 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首先, 高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将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 是他们在步入职场后, 可以灵活的运用英语处理业务, 以及具有交际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对职业院校英语的合理化改革方式, 两者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职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服务于未来的职场需求, 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更具有竞争力,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 师资资源的多样性

教师是保障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师资应该具有多样性, 对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项的职业培训, 是其对所授专业学生的职业进行了解, 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或是对外引进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双向能力过硬的教师。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 是学校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三) 校企合作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成绩, 并且, 实践可以使知识更好的吸收和运用。因此, 有效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实践平台, 从而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进行衔接。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使高职院校蓬勃发展, 教育培养处很多被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 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办学, 从而获得双赢的局面。

三、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具体施行措施

首先, 还是对教材的改革。“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对教材的改革是学校加强职业英语教育的起点和重要环节,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针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 进行教材的编辑和开发, 并鼓励教师对教材的编辑。其次,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改变现有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趣味性, 并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改革考试制度, 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应该多方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 则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习或学校的模拟演练,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更好的融入到实践中去, 并在实践中了解自身不足, 从而顺应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 为国家发展供应人才。

结语

在2008年,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由国家教育部颁布, 其中指出, 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可分为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两个学习阶段两者应该自然衔接, 实现有机结合, 并将行业英语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机的结合, 更能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 也为祖国的各项发展提供了可用人才。

摘要:实践证明, 传统的纯英语式的语言知识教学, 并不适合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教育, 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我国新一代的技能型人才, 而目前的教育形式并不能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统一, 因此对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新形势下, 对高职课程进行变革的背景进行探讨, 分析了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实际可操作性, 并提出了可行的具体衔接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英语,行业英语

参考文献

[1]黄美琳.关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 (04) .

[2]高洁.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承接[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

[3]魏金玲.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基础设施行业 篇5

内容提要: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同时面向IT 基础设施的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随着IT 基础设施存量市场的不断增加,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份额必然逐步扩大。

近年来,中国IT 产业迅速发展,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伴随着以下行业特征:

(1)发展速度较快

2007 年中国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总体规模为204.47 亿元,2009年增长至287.60 亿元,较2007 年增长40.66%,2007 年中国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规模为74.84 亿元,2009 年增长至113.03 亿元,较2007 年增长51.03%。(2)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仍以原厂商占较大比例,但第三方服务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从IT 基础设施服务行业自身的特性来看,原厂商提供的服务主要为其自身产品维保期内的服务(原厂商也可提供维保期外的服务,但占比很小),因而主要是面向IT 基础设施服务的增量市场,并且形成未来第三方服务的潜在市场。由于中国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大力投入阶段,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仍以原厂商占较大比例。2009 年原厂商提供的IT 基础设施服务规模为

174.57 亿元,占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比例为60.70%;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IT 基础设施服务规模为113.03 亿元,占IT 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比例为39.30%。

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同时面向IT 基础设施的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随着IT 基础设施存量市场的不断增加,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份额必然逐步扩大。2009 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服务中由原厂商提供的服务占174.57 亿元,较2007 的129.63 亿元增长了34.67%;而2009 年中国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服务中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规模为113.03 亿元,较2007 年的74.84 亿元增长了51.03%,高于整体市场和原厂商服务规模的增长率,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扩大。

(3)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行业较为分散、强势品牌尚未形成中国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刚刚兴起,包括系统集成商在内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参与者较多,市场较为分散,第三方服务领军企业尚未形成;同时,国内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尚处于逐步认知阶段,目前还主要依赖原厂商所提供自身产品的一般服务和依赖于客户自身IT 部门的服务。因此,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的强势品牌尚未形成,对公司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4)服务内容上以“产品服务为导向”逐步向以“系统服务为导向”过渡

从目前中国IT 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以“产品服务为导向”,服务的着眼点“自下而上”——由具体的IT 产品至数据中心IT 系统(原厂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服务主要以“产品服务为导向”),解决由产品故障引致的IT 问题,以事后“排忧解难”为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异构化程度越来越高,IT 基础设施服务的具体内容必然向 “系统服务为导向”过渡,服务的着眼点“自上而下”——由数据中心IT 系统至具体的IT 产品,关注数据中心系统的可用性和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事前“防患于未然”为主。

推动行业发展 应用基础成关注重点 篇6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少苓表示,在基金会成立的4年间,得到各方的支持,特别是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的运筹下,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基金会运行规范,得到更多纺织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能够预见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必将不负各界期望,成就更加美好的前景。

会议听取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做2011年工作报告和2012年工作计划。张翠竹首先表示,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推动和感召下,2011年实际募集资金人民币3435.8万元,超额完成理事会提出的预定目标。2011年共有3家单位和个人为基金会捐款。

重点: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强调,应用基础研究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石,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要重点支持和推广。李金宝同样表示,“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其中只有一项是关于仿棉的,我们将继续动员院校从事基础研究。”

张翠竹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在科技奖励方面主要包括纺织科技进步奖励、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和针织内衣奖励。2011年度申报纺织科技进步奖项目共196项,按申报和评审要求对材料进行了汇总、形式审查和分类,对部分材料不全的项目通知申报单位及时进行了补充。经形式审查,符合评审要求的共188项,其中纺织项目有54项,化纤产业用项目56项,印染项目35项,机械自动化项目43项。2011年6月22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了2011年度纺织科技奖评审会,根据申报项目的数量和专业分布,从专家库中遴选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行业协会的52位评审专家,组成8个专业评审小组。根据项目的创新型、技术水平、技术难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等要求,共评出121项获奖项目。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奖金5万元;科技进步二等奖39项,奖金1万元;科技进步三等奖72项,合计发放奖金89万元。2010年曾获得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棉冷轧堆染色新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2011年首次开展“纺织之光”了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严格审查后,最终确定五项重点资助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别为:浙江理工大学的“环境催化纤维讲解染料的基础研究”;北京服装学院的“高产率对喷电纺丝技术制造纳米纤维的基础研究”;东华大学的“低成本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熔体纺丝法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关键科学问题”、天津工业大学的“熔融纺丝法高性能全氟聚合物中空纤维膜研究”。每项资助经费20万元,资助金额100万元。

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筛选的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新型改性淀粉浆料生产与替代PVA应用关键技术”,与山东鲁泰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签订《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方案》,联合发出“放弃PVA,应用环保浆料”的《倡议书》,在行业内推广。资助推广费用20万元。

难点:纺织人才培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徐坤元在会上重点提出,在教学成果奖和教师奖、学生奖的评选上,要加大教育成果的推广,更要针对纺织人才加大培养和奖励力度,阻止纺织人才的流失。他说,“可以在得奖的学生中,针对毕业后仍然从事纺织行业的学生加大奖励,鼓励他们为纺织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纺织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不仅仅表现在一线工人的巨大缺失,高端学术人才也极度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孙瑞哲建议“可以将高端学术人才纳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奖励体系中”。

张翠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基金会在2011年继续开展“纺织之光”优秀教师奖、学生奖、教学成果奖,首次开展技能人才奖励。共评选出16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奖,奖金1万元;116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奖,奖金5000元;其中浙江理工大学一名学生获得了学生特别奖,奖金1万元,合计发放奖金75万元。评审出125项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74项。

为了鼓励和引导广大技术工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水平,加快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营造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2011年起每两年在全国纺织行业内开展“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和“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2011年共评选出23名“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2名“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每人奖励3000元:5家单位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合计颁发奖金7.5万元。

延伸:善行凉山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善行也不仅仅局限于对纺织行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援建重庆市钱之光希望小学。这所学校建校于1908年,现已有百余年历史。纺织之光基金会援建学校以前,学校占地面积10余亩,校舍面积不足5000平米,学校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少体育器材和图书。2007年钱之光教育基金出资30万元,援建该校的教学综合楼,一幢崭新的1500平米的新教学楼于2010年6月建成完工,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了补充学校设施设备的不足,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再次资助20万元的图书、体育器材、办公电脑,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给全校师生提供了健康发展的空间。

2012年“善行凉山”成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善行的再次延伸。“善行凉山”全国公益慈善联合行动委员会主任由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担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应邀参与为期两年“善行凉山”全国性定点扶贫公益慈善联合行动。2012年基金会将根据情况,有选择地参加与纺织或教育相关的慈善项目。

发展住宅设施委员会增强行业影响力 篇7

尊敬的周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在全球内外、掌声雷动热烈庆祝2008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的日子里, 在举国上下、欢呼雀跃欢庆神舟七号再次航天的时刻, 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首都北京, 来参加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2008年年会。借此机会, 请允许我代表江西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2008年在周干峙部长的关心指导下, 在吴家骝理事长、林润泉副理事长的认真领导下, 在各位领导、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的多次表扬, 得到了房地产业的一致好评。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 住宅设施委员会在全国建设行业的位置更靠前了, 对行业的影响也更大了。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在部领导的关心下, 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的领导下, 住宅设施委员会2009年的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住宅设施委员会的明天会更美好。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基础设施行业 篇8

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和保障。竞争力最主要的是适时的创新, 与时俱进, 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 而且也是运营模式上的创新。目前企业在基础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持续盈利的能力还很薄弱。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考核分配制度改革还需要加大力度, 绩效激励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 制度的执行力还要进一步提高, 计量、指标核算等工作还不够完善, 班组的细胞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等等。企业有必要通过运营转型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精益生产方式,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定义、目标和意义

运营转型是企业为了实现极具挑战性的运营业绩目标有计划开展的彻底、持久的运营变革。核心是通过全方位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来显著持久地改善企业的运营指标, 并形成持续改善的理念和管理机制。

运营转型的目标是“精益管理”, 精益是一套系统的方法, 可以消除整个价值流的损失来源, 以弥补顾客和股东要求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精益的目标在于使成本、质量与交付能达到最优化, 同时提高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精益试图消除运营系统中的三大损失来源:浪费、波动与不灵活性。浪费是指会增加成本, 确无法增加价值的一切事物。波动是任何偏离标准的情形, 会对交付给顾客的服务或产品的质量造成减损。不灵活性是指导致企业无法满足顾客变化的需求, 且不需发生额外成本。精益的三个目标与三个损失来源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消除浪费有助于减少成本, 消除波动可以改善质量, 而消除不灵活性则可优化交付。

要实现精益设定的目标, 企业必须同时处理组织的三个方面:运营系统、管理结构以及人员的观念和行为。这是精益平台的三大支柱, 如果平台要稳固不倒, 那这三个方面都需要坚固树立且彼此连接。运营系统是一种为创造价值并使之流向顾客而对资产、资源以及人员进行管理的方式, 理想的配置可以优化这种流动, 并使损失降到最低。这三项要素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那么变革平台就能坚固耐久。

2 企业实施运营转型

企业在实施运营转型时采用五步法, 包括诊断、设计、计划、实施和固化完善五个步骤。其中, 诊断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准备, 包括组建项目改善团队、组织管理沟通、收集数据信息、编制项目计划, 然后对包括对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理念行为系统的各个要素分别进行诊断。

接下来就进入设计计划阶段, 设计计划阶段主要设计运营系统的未来状况 (可衡量, 便于验证) 、支持新运营系统的管理架构, 确定相应理念行为以强化新的工作方式。通过单点教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业绩看板、问题看板等解决在诊断阶段发现的问题。

管理架构设计方面是通过分析互动频率、需求紧迫性、技能稀缺性、技能的有效配置、共享设施的使用、是否独立于一线作业几个方面的分析确定支持未来运营系统的组织管理架构。

最后是实施固化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就按照前面设计阶段的内容在生产运营现场进行实施, 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更新设计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 形成新流程, 最后实现流程标准化并持续改善。

3 企业运营转型的思考

3.1 根据生产条件有计划的开展拉动式生产系统

拉动式生产是丰田生产模式两大支柱之一“准时生产 (Just In Time) ”得以实现的技术承载。相对于过去的推动生产中, 前一作业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后一作业加工, 在拉式生产中, 是后一作业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 要求前一作业制造正好需要的零件。

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在推动流程运行中积极引入拉式系统, 改变以往推式生产系统, 那就是依赖批量计划来执行, 成批送到下游工序或仓库排队, 这缺乏对工序的实际节拍的控制, 而过多关注单个工序生产能力的发挥, 对全流程各工序连续性的控制缺乏关注。但是如果建立以实际需求或消耗来拉动流程运行的拉式系统, 即由下游向上游或由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提出实际生产需求的生产控制方法, 实行点对点的物料需求控制, 以达到全流程的通畅运行。比如在电解系列铸造作业区实行的进行拉式系统试点工作, 逐渐改变过去由计划推动生产流程运行的方式, 建立以需求拉动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 提高全流程的效率与效能。这就是实现了铸造作业区工序上的连续送铝, 而且铸造混合炉实现了合理的铝液高度, 从而实现降低了烧损和能耗, 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和效能。

3.2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业绩考核管理是落实各改善举措的前提, 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业绩考核制度, 运营转型就不能落到实处。同时运营转型的业绩考核必须与所在区域的业绩考核相结合, 一些地方可以与所在区域的业绩考核管理重合, 参照所在区域的业绩管理制度, 纳入所在区域的月度业绩考核。只有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融入到运营转型的全过程, 才能确保运营转型工作有的放矢, 确保运营转型目标实现。

3.3 全员参与的运营转型

员工是实施运营转型的基础, 员工参与的面越广, 运营转型工作取得的实效就越大。营转型能否取得成功, 能否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坚持下去, 能否实现长远目标, 取决于一线职工的支持和理解, 各企业要全面加强宣传引导, 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通过运营转型强化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到这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事关员工自身利益的大事,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要引导员工彻底摒弃突击性、强制性完成任务的思想, 转向强调工作自觉性和一贯性。

摘要:针对铝行业管理和发展水平, 分析了当前本行业企业基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企业运营转型实施方法、推进方式的系统总结和提炼, 发现企业在实施运营转型、实现精益化生产的普遍规律, 对运营转型方法和理念在企业有效实施作出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运营转型,精益化,标准化,拉式生产系统

参考文献

[1]饶锦麟.怎样提高管理水平[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1.

[2]魏炜, 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基础设施行业 篇9

(一)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建设中,不但起着支柱的作用,而且关系到重大的民生问题,有过“黄金时代”。但是,现在却进入了“白银时代”:投资萎缩,库存巨大,销售锐减、利润下滑;资金链断裂,行业洗牌加速,房企生存困难……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防碍了“稳增长”经济新战略的落实,需要加快改变其现状,让它早日复苏!

(二)房地产行业复苏的契机

想让房地产行业恢复元气,一方面要努力去除商品房库存,更要房企积极地进行转型。在众多转型的门路中,与房地产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建设停车设施。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都受到停车难的严重困扰,而这些城市正是适合发展房地产业的地方。俗话说“危”中有“机”,正因为我国缺乏大量的停车位,不但防碍到城市的持续发展,更影响了民生,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老百姓,都急切盼望解决停车难。这样,正给了房地产行业一个极好的“复苏”契机!

(三)把握契机,建设创新型停车设施

我国停车难的重点地方是在老旧住宅小区。由于老旧小区建设的时间较早,缺少停车位的配套,或者配比过低,使到小区内外“车满为患”,老旧小区又很难有足够的土地补建停车设施。有的小区甚至连消防通道也被小车堵塞,使消防车辆无法进入,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要解决停车难,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快建设停车位。但是,老旧小区都缺少“建设用地”,难以加快建设足够的泊位,成了停车最难的地方。

虽然建设其他的停车设施都不能“完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但是,如果普及建设全球占地最少(10 个方案有5 个“零”占地)的“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以及加强管理,不但能够解决老旧小区“无地可建”的困难,加快解决停车难,而且还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的“交通地产”,促使房地产业快速复苏。

二、建设“创新型停车设施”,开发“交通地产”

(一)建设停车设施与“交通地产”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住宅、工业、商业、养老、旅游等。停车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关系最密切,按照现在的配建比例要求大于开发总面积的1/4,大于商业、养老、旅游等地产业态;美国已经有“车库地产”,我们对于投资建设“停车+充电”的设施(以后充电设施会逐步代替现在的加油站,近似商铺),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地产”。

开发这种新的“交通地产”,不但符合国家有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决停车难的要求,而且市场十分庞大,完全可以成为房地产的另一种新业态。

(二)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理由

1.“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概念

“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设计方案,是把现代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立体停车、无线互联网、自动化控制等新科技进行“创新”整合,建设成一种全球占地最少的生态、安全、低碳、美观、智能的“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

它能够在马路、绿地、操场、边角地的空中、地下以及深岩层,甚至江河湖泊的水上、水底中建设,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立体空间开发”创新科技。

2.“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种类

在地上建设的有“空中、高架桥、斜道”立体停车设施;在地下建设的有“深坑式、复合式”,还有“深岩层”立体停车库(解决停车难的“必杀技”);在水中建设的有“河涌、水上、水底”立体停车库;还有综合的“叠加式”立体停车设施(它能够“借用”1 平方米地面,开发出8 平方米以上建设“空间”)。也有准备设计的“挖潜式”和“置换式”创新型立停车设施。

3.“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优势

“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占地,比任何的停车设施都要少:上述10种停车设施设计,有半数是“零”占地,其余的建设方案也接近“零”占地!

这些停车设施可以在任何“地方”建设,保留地面原来的使用功能;它的建设资源非常丰富,估计光是在马路、绿地、操场的地上或地下建设的“空中”和“复合式”两个方案,就可以解决八成左右的“缺乏建设用地”困难;加上其他能够“上天、入地、下海”的建设方案进行全方位整合建设,就能够完全解决建设停车设施“缺地”的困难。

4.“创新型”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能够标本兼治解决停车难;而机械式只能治标解决停车难。“创新型”通过建筑的设计和装饰,能够创造出和谐的人性化停车空间,平添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而机械式往往与四周的建筑物不够协调,甚至有碍观瞻。“创新型”地上的建设方案,不但不会影响四周的通风采光,而且能够抵抗八级地震。用地最少的建设方案,只需占地6×6 米,很容易找到建设的地方。在地下建设的设施,开挖不会很深,防水费用较少。有很多方案能够配建商铺,资金回笼快,容易吸引投资。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没有这些优点,无法与“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相比。

5.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的好处

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是用“空间”取代“地面”。不但基本上不用征地拆迁,或者承受地王“天价”的压力,还可以在“缺乏建设用地”的老旧小区想办法建设,而且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建设,适应性很强。

如果在地上建设这种停车设施,能够增加小区环境的优美;在地下建设,不但符合建设部提出的“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增强土地的复合利用”要求,而且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大大克服“缺地”的困难。

(三)创新型建设方案的延伸

对老旧小区的现有停车设施进行改造,或者在道路、绿地、空地建设地上(地下)创建“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部分原来地下停车场底层,再开发建设“深坑式”立体停车库;更可以通过其他的创新改造方案,挖掘潜力增建停车位。

对小区的绿地,还可以通过园林部门的审批,重新进行改造建设成创新型“生态停车场”“绿荫停车场”。这样不但缓解停车难,又保持了绿化,甚至增加景观。

三、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在补建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的实践中,还要解决有关困难才能顺利地进行。

(一)解决有关产权问题

老旧小区补建停车设施,首先要解决拟建“空间”的使用权问题。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在老旧小区建设创新型“空中”或“地下”立体停车设施,其建设的“空间”使用权应为国家所有,政府有关部门应为其办理建设使用权证。如果某些城市在这方面还未有清晰界定,建议用《暂行管理规定》形式明确权属关系,对合适拟建项目发放使用权证。对开发建设手续齐全的小区,简化办理手续采用“备案制”和限时办结。对因为历史原因资料不齐的小区,建议政府参照无主房屋托管的方法,经过一定的程序,给其办理补建停车设施的手续。这样,才可以“消除既有障碍”。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无法施行。

由于建设“空中”或“地下”的立体停车设施,会有些出入口或支柱占用极小的地面,政府部门可以规定按实际占用量,由投资者补回适当的费用给小区。

(二)争取广大业主的支持

除居委会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外,还要积极做好住户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

(三)借助智能管理系统

基础设施行业 篇10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可分为公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是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行业英语是指行业环境中运用的英语, 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一种。它是建立在需求分析上的, 目的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就业需要, 教学内容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 与基础英语形成对照。高职教育最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较大的成绩, 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了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1.1 高职中的“应试教育”

公共英语课程目前是高职院校必修必考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公共英语教学一直以来以其知识的基础性、内容的同识性、考核的应试性等为特点, 并以通过应用能力考试为目标游离于高职教学改革大潮边缘。

1.2 公共英语教学与工学结合的后续课程结合度不够

目前职业学院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用, 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 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 也是就通常所说的“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 英语基础非常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由于复杂的生源, 知识结构、层次不一, 比较难找到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而且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培养, 甚至部分内容与中等教育内容重复。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英语的开设, 虽然较好地起到了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作用,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高职公共基础英语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和行业需求, 忽视了学生本专业的英语需求和技能训练, 在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培养结合上, 还是有待进一步加深。

1.3 教师知识结构缺失

在机械行业英语教学中, 教师会遇到诸如“crank and slider mechanism” (曲柄滑块机构) , “crank and translating guidebar mechanism” (正弦机构) 等比较专业的机械行业英语词汇, 如果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的背景, 或者从业经历确实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更别说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单词。现实条件是语言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行业知识, 行业教师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专业。而目前我院的英语课程基本上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 不管公共英语还是行业英语, 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事实证明, 单纯的语言类教师已经满足不了高职教育对外语教师发展的需要, 也正因为如此, 学校应大量培养英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2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公共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融的课程模式

2.1 基于高职特色的教材开发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内容。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提高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教师“与企业联姻、同企业交流”计划, 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需求状况, 熟悉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流程, 从实际工作领域中选取教学内容, 自编讲义甚至教材, 对于所形成的文稿由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

2.2 改革教学内容

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 适当加入行业英语的词汇等行业知识, 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行业英语打下基础。比如, 在给机电系学生上课时, 可以增加一些机械方面的专业词汇或专业文献资料阅读, 例如英文的仪器设备操作说明、技术标准、维修指南等等。也可把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求职用途的办公用途英语, 如工作场所英语会话, 办公室或车间常用会话, 就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进行沟通参加会议和发言, 如何接、打电话, 接待与社交等场合的用语等, 作为所有学生公共必修内容。

2.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专业技能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探索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多个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比如:在给机电系学生课上自我介绍及介绍他人这一章节时, 我们可以设置情境:学生以车间工人的身份接待外宾来访, 通过自我介绍、车间环境介绍、生产情况介绍的亲身模拟接待, 掌握了作为接待者应具有的素质以及口语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种教学模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口语能力。

2.4 建立“双证”课程

“双证”课程一方面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内涵) 的课程;另一方面还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重要途径。“双证”课程比一般职业教育课程更具有标准的规范性, 接受“双证”课程教育的学生, 更容易满足企业需要, 能很快从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 在高职的英语教育中, 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如“托业桥”考试, “涉外文秘资格认定考试”等一些职业资格认定考试,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5 加强公共英语教师所教各专业专业知识的培养

这里的专业知识不指英语专业知识, 而是指能教好各专业专业英语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想给学生增加一些专业英语知识, 但由于缺乏对各专业的了解, 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用到哪些专业英语词汇, 所以讲起课来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对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并加强系部间的合作。我们知道, 实施“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 会对师资配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尽可能的对师资配备做出合理化的调整。对于公共英语教师而言, 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 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应定期到相关企业公司一线实践学习, 及时更新观念, 获取最新市场信息, 为学生掌握该专业或岗位所需英语应用能力提供第一手材料。英语教师本身也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紧密地和学院所设专业挂钩、结合。学院也可鼓励优秀英语教师跨专业进行深造学习。例如:鼓励本科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进修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的研究生。扩大知识范畴, 做到一专多能, 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3 结语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希望, 也带了新的挑战。做好公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相融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 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我们也要看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十分复杂,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形势下, 如何加快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需要各位同仁一起来交流探索, 为国家培养出是适应社会需求、英语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崇梅.初探“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之路[J].出国与就业, 2010 (10) .

[2]杨丽冬.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信息, 2009 (21) .

[3]王春爱, 郭瑛.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信息, 2009 (25) .

[4]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6) .

[5]魏金玲.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设施07-27

环境基础设施05-12

基础设施平台06-08

城乡基础设施06-11

加氢基础设施06-13

充电基础设施06-16

技术基础设施07-12

基础设施企业07-14

大型基础设施07-28

基础设施工程08-08

上一篇:计量公路工程下一篇:农村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