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清肺饮

2024-07-14

枇杷清肺饮(精选四篇)

枇杷清肺饮 篇1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2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41例, 女41例, 年龄15~35岁, 平均为23.5岁, 病程最短1年, 最长6年, 平均4年。按皮损形态分型:丘疹性痤疮40例, 粉刺性痤疮32例, 结节囊肿性痤疮10例。按辨证分型:火旺肺热型46例, 冲任不调型21例, 瘀热痰结型15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而拟订。

2治疗方法

2.1 方药的配制

双枇杷清肺饮加减为基本方:枇杷叶10 g、桑白皮10 g、黄芩10 g、黄连10 g、黄柏10 g、炒山桅10 g、生甘草15 g。火旺肝热型:症见痤疮皮疗以红色丘疗和粉刺为主, 伴有脓疱, 红色结节和疼痛, 口干心烦, 遗精, 耳鸣, 多梦,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脉数。方选基本方加麦冬15 g、黄参15 g、生地10 g、鱼腥草20 g、蒲公英15 g;冲任不调型:症见月经前痤疮皮疹增多加重, 心烦易怒,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大便干结, 舌红苔微黄, 脉弦细或细数。加当归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桃仁10 g、生地15 g、红花10 g、益母草15 g、香附10 g;瘀热痰结型:症见皮疹以红色或暗红色的结节, 囊肿为主, 反复发作, 伴有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着, 口干心烦, 失眠多梦, 大便干结。舌红或暗红有瘀点, 苔薄黄, 脉弦或细数。加桃仁15 g、生地22 g、赤芍10 g、丹参2 g、浙贝母10 g、知母10 g。置药锅中浸泡30 min, 蒸煮2次, 每次20 min, 2次滤液混匀, 浓缩到200 ml备用。

2.2 治疗方法

给予中药煎剂200 ml, 1剂/d, 早晚各服100 ml, 14 d为1疗程, 1疗程结束后停服3~4 d, 再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2疗程。

3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痤疮的制定标准而制订。痊愈:

皮肤完全消退, 仅留有色素沉着, 无新的痤疮皮疹发生。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 新的痤疮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69%, 新起痤疮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29%以下或无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

3.2 82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 痊愈35例, 显效22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4%。

4病案举例

赵某, 女, 25岁, 患者于2年前面部皮肤出现粉刺, 丘疹, 常自行挤压, 时轻时重, 反复发作。近一年来, 每于食辛辣、油腻性食物及经前期, 皮损就高发或加重, 尤以经前期为甚, 并伴有痛经, 舌质淡红, 苔少, 脉弦敉。诊断为丘疹脓疮性痤疮。症属冲任不调型, 遂给予基本方加益母草10 g、党参1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桃仁10 g、生地10 g。7 d后复诊。患者大部分皮疹已消退, 仅见个别轻微色素沉着改斑,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色素斑已消退, 皮肤恢复正常。

刘某, 男23岁, 患者于3年前面部出现黑头粉刺, 但以白头居多, 伴有红色丘疹, 颜面潮红, 鼻息气热, 伴有痒痛, 脉弦数, 诊断为痤疮, 证属于肺经风热型, 在本方基础上加麦冬15 g, 玄参15 g, 生地10 g, 7 d后复诊, 皮疹基本消退,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贾某, 男19岁, 患者于1年前面部经常起脓疱, 伴有疤痕结节, 纳呆便溏, 脉弦, 本方加党参10 g, 金银花10 g, 蒲公英15 g, 浙贝10 g, 7 d后复诊, 患者大部分皮疹消退, 无新脓疱出现, 守方服用2疗程后, 结节疤痕变软, 随访半年, 未见复发, 有轻微色素沉着。

5讨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叙述痤疮由肺经血热而成, 治疗台清肺凉血为主, 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莲、黄芩清泻肺胃之热, 祛风险温。生地、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再加益母草、当归、桃仁以治血调经。

笔者认为由于痤疮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病, 所以应嘱患者耐心坚持治疗, 另外, 痤疮的治疗贵在一个“早”字, 早期的丘疹、粉刺或脓疱一般较易治, 如果皮疹已密布脸部, 并出现较多的红色结节, 囊肿, 这时治疗比较困难, 容易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女性患者月经前皮疹加重者, 应嘱患者月经前就诊服药控制皮疹的发生和增多。痤疮除药物治疗外, 饮食生活调理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 痤疮患者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或忌吃煎炒油炸辛热有刺激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不要焦急、烦躁。另外有了痤疮, 千万不要自行用手挤压。

摘要: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口服枇杷清肺饮加减方。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本方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和胃清肺枇杷叶 篇2

冷空气袭来后,我成了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咳咳”起来。外婆皱皱眉,从院子里的枇杷树上摘下几片叶子,先用刷子将毛毛刷去,再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捧着这从小就相识的“止咳枇杷水”,我一饮而尽,连喝两天后就不再咳嗽了。

安徽黄山王俊杰

枇杷叶是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枇杷的叶子。厚,革质,呈长椭圆形,边缘锯齿,背面有绒毛。其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食疗本草》云,枇杷叶“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滇南本草》说,枇杷叶“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现代研究证明,枇杷叶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王读者家中使用的枇杷叶量没有说清楚。建议用7~8片(100克左右),不方便用鲜叶者,可用干品替代。枇杷叶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的鲜品晒至七八成干,扎成小把,再继续晒至干即可保存。除肺热咳嗽外,枇杷叶还主治咯血、鼻衄、呕吐、呃逆等症。

治风热感冒、咳嗽痰稠鲜枇杷叶20克(去毛),大青叶、野菊花各15克,酢浆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4剂。

治声音嘶哑鲜枇杷叶30克(去毛),淡竹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小儿吐乳枇杷叶(去毛,炒微黄)、母丁香各1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涂于乳头上,令小儿吸吮,可止吐乳。

治断乳乳房胀痛老枇杷叶干品60克,去毛洗净切碎,加水700毫升,用文火煎至350~400毫升。一天内分3次服完,每天1剂,服至停乳。

治衄血枇杷叶50克,去毛、焙干,研细末,每次6克,茶叶泡水送服。每日2次。

枇杷清肺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5例痤疮患者均为本门诊收治患者,就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病灶多发于面颊部,额部及胸背部,少数几例发于颈后及臀部。其中15例为第一次接受治疗,50例用过其它疗法后效果不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男23例,女10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4年,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两组患者年龄在15~30岁,在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枇杷清肺饮加刺血疗法):首先选取穴位,以太阳(位于经外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处的凹陷处。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操作:直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本穴时,患者采取正位,侧腕的取穴姿势。解剖:挠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际的挠侧;有挠返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屈层为挠神经本干。操作:直刺1~1.5寸)。太冲(位于足背部,1~2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解剖:在拇短伸肌腱外侧,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神经等,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一趾背静脉。操作:直刺0.5~1寸)。以上4个学位取穴均双侧,为主穴。配穴:病变在额头加肺俞(定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3个穴位,为背腧穴。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背肌。浅层布有第三,第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三肋间动静脉的分支。操作:斜刺0.5~0.8寸)。在鼻窦两侧加胃俞(定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斜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第12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腰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肌支。操作:斜刺0.5~0.8寸)。在下额有加肾俞(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胸椎筋膜浅层-竖脊棘。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内侧及皮支及拌行动,静脉分布;分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脉背侧支分布。操作:直刺0.5~1寸)。妇女经前发作较多者加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操作:斜刺0.5~0.8寸。)和心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操作:斜刺0.5~0.8寸)。

选定穴位后,用碘伏消毒,用三棱针或圆利针,主配穴在出血3~5滴后用干棉球压迫出血,不盖敷料,每6天治疗一次。口服枇杷清肺饮,药物组成:枇杷叶15g、桑白皮10g、金银花15g、黄芩10g、连翘10g、海浮石10g、白花蛇舌草15g、当归10g、有瘘管加百部10g,夏枯草10g、黄连10g、黄柏10g、伴皮疹,红肿疼痛者,加茵陈10g,公英20g,车前草10g,薏米15g,生甘草10g,伴脓疱,结节,囊肿,疤痕者,加党参15g,茯苓10g,白术20g,淮山药15g,姜半夏10g,陈皮10g,白芥子10g,丹参10g,车前子10g,白花蛇草15g,不论何型,若咽干口渴唇燥者,加玄参10g,天冬10g,麦冬10g,花粉10g,结节囊肿难消者,加莪术10g,夏枯草10g,海藻10g,牡蛎10g,伴月经不调者,加当归10g,白芍10g,益母草10g,有慢性肝病者,加平地木10g,虎杖10g,茶树根10g,每日口服2次,早晚各服一次。对照组只口服枇杷清肺饮,早晚各服一次。

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经常用温水,硫磺皂,洗涤面部,禁止用手挤压皮疹。

加强面部卫生,保持大便通畅,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姜,韭菜,蒜薹,酒,海产品,淡水类产品,鸡肉,狗肉,牛羊肉,肥猪肉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多休息。随访一年。

1.3 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痤疮消失,皮肤光泽,皮下无硬结,一年内无复发;显效:痤疮基本消失,有小疹发作,皮下无硬结;好转:座疮部分消失,偶有零星小疹发作,皮下有少量硬结;无效:症状无改变。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体包做资料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8, P<0.05)。治疗组为痤疮及皮下硬节消失(10.1,加减5.4) d,对照组为(14.9加减7.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2, P<0.08)。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刺血后发现五例面部轻度感染,1例出现肿胀;3例症状较轻者患者口服抗生素1周后炎症消失,有2例稍重者患者经青霉素加盐水输液5d,外用雷凡努尔外敷后炎症消失,1例肿胀患者经过2天冷敷,口服1周抗生素后面部恢复正常。

2.3 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一年,随访期间治疗组未见新发皮疹,对照组有2例出现新发皮疹。

3 讨论

枇杷清肺饮 篇4

100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2011-03~2011-08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 青春期男女颜面、胸背部散发米粒或粟粒大小的黑头粉刺、丘疹、结节、脓疱, 分布为额部、面颊、鼻部及下颏部, 舌质红, 苔薄黄或黄腻, 脉弦数。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 例, 年龄15~30岁, 病程2个月~6年;对照组49例, 年龄16~27岁, 病程3个月~5年。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 (P>0.05) 。具有可比性。对本药或酒精过敏、合并有其他疾病、不符合寻常性痤疮症状患者, 孕妇、乳母, 治疗前3周有药物治疗者, 不能耐受者均不列入治疗观察。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给予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g,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黄芩10g, 生山楂15g, 生石膏15g, 栀子10g, 白花蛇舌草20g, 蒲公英15g, 夏枯草10g, 木贼草10g, 野菊花10g, 连翘10g, 甘草6g) , 每日1剂, 水煎分两次服。在此基础上外擦姜黄消痤搽剂 (贵阳舒美达制药厂有限公司) , 每天3次, 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 并避免日光照射, 30天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仅外擦姜黄消痤搽剂, 方法、疗程同上。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标准。

3.2 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腹胀、纳差症状,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颜面微痒症状, 均坚持治疗, 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不影响治疗结果。

4讨论

寻常性痤疮为青春期多发皮肤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肺胃湿热、外感毒邪有关, 平时过食油腻辛辣之品, 肺胃湿热, 循经上薰头面, 湿热互结, 致使皮脂分泌过盛, 皮肤油腻发亮, 复感毒邪, 阻塞毛窍, 使气血壅滞, 外发肌肤而生脓疱, 日久血瘀气滞, 形成结节囊肿。姜黄搽剂主要成分为姜黄、重楼、杠板归、土荆芥、一枝黄花、绞股蓝、珊瑚姜等 , 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祛湿、活血消痤的功效, 本药使用方便、副作用少 。枇杷清肺饮加减方中枇杷叶、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热;生石膏、栀子清胃热;生山楂、白花蛇舌草化痰散结消瘀;蒲公英、夏枯草、木贼草、连翘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野菊花清热解毒, 并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治疗肺胃湿热熏蒸, 怫郁肌表而致的寻常性痤疮有很好的疗效, 具有清肺胃热、解毒除湿散结的作用[2]。本病在治疗的同时应忌食辛辣发物, 少吃糖果甜食, 并避免用手挤压, 由于本病好发于颜面, 影响美观, 少数患者精神压力过大,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克服心理负担, 保持乐观情绪, 有利于疾病康复。

本文观察结果表明姜黄消痤搽剂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的方法治疗寻常性痤疮要优于仅外擦姜黄消痤搽剂。本法安全、副作用少, 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不失为一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岳喜昂, 刘卫兵, 李美丽, 等.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 (4) :284.

上一篇:狮子和狐狸下一篇:火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