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

2024-07-24

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精选十篇)

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 篇1

平面向量特别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历年高考常考的内容, 笔者从2006年湖南的一道高考题出发谈谈该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例1 (2006年湖南高考题) 如图1, OM//AB, 点P在由射线OM, 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 (不含边界) 运动, 且ΟΡ=xΟA+yΟB, 则x的范围是.当x=-12时, y的取值范围.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到如下结论:

推论1 已知向量ΟAΟBΟΡ不共线, 则A, B, P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存在唯一一组实数x, y, 使得ΟΡ=xΟA+yΟB且x+y=1.

注意到将图1中直线OB, OA, AB延长, 则直线OB, OA, AB把平面分成七个区域, 如图2, 由此还可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 (1) 若点P落在①区域 (不含边界) , 则0<x<1, 0<y<1, 且0<x+y<1.

结论 (2) 若点P落在②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 y>0, 且x+y>1.

结论 (3) 若点P落在③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0, y>1, 且x+y>1.

结论 (4) 若点P落在④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0, y>0, 且x+y<1.

结论 (5) 若点P落在⑤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0, y<0.

结论 (6) 若点P落在⑥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0, y<0, 且x+y<1.

结论 (7) 若点P落在⑦区域 (不含边界) , 则x>1, y<0, 且x+y>1.

结论 (1) 证明 设x+y=t, 则xt+yt=1, 1tΟΡ=xtΟA+ytΟB, 记ΟQ=1tΟΡΟQ=xtΟA+ytΟB.由推论1, 得Q在直线AB上.又ΟΡ=tΟQΡ在△ABC内部, |ΟΡ|<|ΟQ|, 即|t||ΟQ|<|ΟQ||t|<1.又xΟAΟA同向, yΟBΟB同向, ∴x>0, y>0, t>0.又|xΟA|<|ΟA||yΟB|<|ΟB|0<x<1, 0<y<1, 且0<x+y<1.

同理可证结论 (2) , (3) , (5) , (7) .

结论 (4) 证明ΟΡ=xΟA+yΟB, 由P的位置知x<0y>0ΟB=1yΟΡ-xyΟA.连接AP, 点B在直线AP的上方, 由结论 (2) 知1y-xy>1x+y<1.同理可证结论 (6) .

利用上面结论解例题1, 如下:

解 如图1, 过P作OB, OA平行线, xΟAΟA反向, 可得x<0.

x=-12时, 取ΟC=12ΟA, 过C作CD//OB交OM于Q, 过Q作QE//OA交OB于E.

ΟQ=-12ΟA+12ΟB, 此时x+y=0.∵P在QD之间运动, 由结论 (4) 知0<x+y<10<y-12<112<y<32.

例2 (2009年安徽高考题) 给定两个长为1的平面向量ΟAΟB的夹角为120°, 若点P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运动, 设ΟΡ=xΟA+yΟB, 则x+y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解 连接AB, 取圆弧AB的中点D, 过D作A′B′//AB交OA, OB于A′, B′.点P在圆弧AB上运动相当于在四边形ABB′A′内运动.

当P与A或B重合, 此时x+y达到最小值, 由推论1知x+y=1.

当P与D重合, ΟΡ=ΟA+ΟB, 此时x+y达到最大值, x+y=2.

当P在圆弧BD或圆弧AD上, 即在△OA′B′内部, 设ΟΡ=mΟA+nΟB, 由结论 (1) 知0<m+n<1.又ΟB=2ΟBΟA=2ΟAΟΡ=2mΟA+2nΟBx+y=2 (m+n) <21x+y2.

变式 正六边形ABCDEF边长为1, P是△CDE内 (包括边界) 的动点, 设AΡ=xAB+yAF, 求x+y的取值范围.

解 过D作直线NH//CE交AF, AB的延长线于H, N.延长CE交AF, AB于G, M.

点P在△CDE内 (包括边界) 运动相当于在四边形MNHG内运动.

AΡ=mAΝ+nAΗ, 由推论1和结论 (1) 知0<m+n≤1.由题意得AΗ=4AFAΝ=4ABAΡ=4mAB+4nAFx+y=4 (m+n) 4.

AΡ=λAΜ+μAG, 由推论1和结论 (2) 知λ+μ≥1.由题意得AΜ=3ABAG=3AFAΡ=3λAB+3μAFx+y=3 (λ+μ) 33x+y4.

由平面推广到空间也可得到类似的结论:

推论2 如图3, 空间不共线三点A1, B, D和平面A1BD外一点A, 若P在平面A1BD内, 则存在一组实数x, y, z, 使得AΡ=xAB+yAD+zAA1且x+y+z=1.

由推论2出发还可推出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1 若P在四面体A1BDA内 (不含边界) , 则0<x<1, 0<y<1, 0<z<1, 且0<x+y+z<1.

结论2 如图3, 已知平面MNQ//平面A1BD, 且AQ=kAA1AΜ=kABAΝ=kAD.

若P落在②区域 (包括边界) , 则x, y, z>0, 且1≤x+y+z≤k.

结论1 证明与结论 (1) 的证法一样, 留给读者证明.

结论2证明 设x+y+z=t, 则xt+yt+zt=1.

∵记AQ=1tAΡAQ=xtAB+ytAD+ztAA1.

由推论2, 得Q在平面A1BD内.又AΡ=tAQΡ在平面A1BD外的②区域内, |AΡ|>|AQ||t||AQ|>|AQ||t|>1xABAB同向, yADAD同向, zAA1AA1同向.

∴x>0, y>0, z>0, t>0, ∴x+y+z≥1.

当P在平面MNQ内时, 设AΡ=x1AQ+y1AΜ+z1AΝ, 且x1+y1+z1=1.由已知得

AΡ=x1kAA1+y1kAB+z1kAD, x+y+z=k (x1+y1+z1) =k, Ρ

∴1≤x+y+z≤k.

例3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 过点A的三棱长为1, E是CC1中点.

(1) 设AΡ=xAB+yAD+zAA1, 若P在四面体A1BDA内 (包含边界) 运动, 且z=13, 求x+y的取值范围.

(2) 设AΡ=xAB+yAD+zAA1, 若P在四面体C1B1D1C内 (包含边界) 运动, 求x+y+z的范围.

(3) 若AE交平面A1BD于G, 求证:AG=25AE.

解 (1) 由推论2和结论1, 得x+y≥0, 且0<x+y+1310x+y23.

(2) 当P在平面CB1D1内 (包含边界) 运动时, x+y+z达到最小值且在平面CB1D1内任何位置x+y+z的值都相等.∴取P与C重合, 可得AΡ=AB+AD+0AA1x+y+z达最小值为2.

过C1可作一个平面α平行于平面A1BD, 在平面α内取P与C1重合, 可得AΡ=AB+AD+AA1, 在平面α内任何位置x+y+z的值都相等且都达到最大, ∴x+y+z的最大值为3.

22x+y+z3. (3) AE=AB+AD+12AA1AGGE=t.

AG=xAB+yAD+zAA1x+y+z=1AG=tt+1AE=tt+1 (AB+AD+12AA1) x+y+z=2tt+1+t2t+2=1t=23AG=25AE.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是向量一章中最重要的定理, 理解定理的推广及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高考中的向量题, 本文旨在此方面给大家启示.

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 篇2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

(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的能力;

(5)通过对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难点是准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本身是容易理解的,甚至是不言自明的。这两个原理是学习排列组合内容的基础,贯穿整个内容之中,一方面它是推导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结论与其思想在方法本身又在解题时有许多直接应用。

两个原理回答的,都是完成一件事的所有不同方法种数是多少的问题,其区别在于:运用加法原理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件事有n类方案,选择任何一类方案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此事,就是说,完成这件事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运用乘法原理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件事有n个骤,只要在每个步骤中任取一种方法,并依次完成每一步骤就能完成此事,就是说,完成这件事的各个步骤是相互依存的。简单的说,如果完成一件事情的所有方法是属于分类的问题,每次得到的是最后结果,要用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是属于分步的问题,每次得到的该步结果,就要用乘法原理。

三、教法建议

关于两个计数原理的教学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认识与理解.这里要求学生理解两个计数原理的意义,并弄清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加法计数原理,什么情况下使用乘法计数原理.(建议利用一课时).

第二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做一下习题(建议利用两课时):

①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8位号码;

②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8位整数;

③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 ④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有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 ⑤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4位奇数;

⑥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有两个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等等.

第三是使学生掌握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这个过程应该贯彻整个教学中,每个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及性质的推导都要用两个计数原理,每一道排列、组合问题都可以直接利用两个原理求解,另外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都是两个原理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题意,恰当的分类、分步,用好、用活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学设计示例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难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准确应用.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中学代数内容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它们研究对象独特,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一般.虽然份量不多,但是与旧知识的联系很少,而且它还是我们今后学习概率论的基础,统计学、运筹学以及生物的选种等都与它直接有关.至于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上,只要涉及安排调配的问题,就离不开它.

今天我们先学习两个基本原理.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两个基本原理

先考虑下面的问题:

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个班次,汽车有2个班次,轮船有3个班次.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种走法都可以完成由甲地到乙地这件事情.所以,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2+3=9种不同的走法.

这个问题可以http://jiaoan.cnkjz.com/Article/Index.html>总结为下面的一个基本原理(打出片子——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请大家再来考虑下面的问题(打出片子——问题2):

问题2: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下图),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各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基本原理(找出片子——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浅释两个基本原理

两个基本原理的用途是计算做一件事完成它的所有不同的方法种数.

比较两个基本原理,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个基本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

看下面的分析是否正确(打出片子——题1,题2):

题1:找1~10这10个数中的所有合数.第一类办法是找含因数2的合数,共有4个;第二类办法是找含因数3的合数,共有2个;第三类办法是找含因数5的合数,共有1个. 1~10中一共有N=4+2+1=7个合数.

题2:在前面的问题2中,步行从A村到B村的北路需要8时,中路需要4时,南路需要6时,B村到C村的北路需要5时,南路需要3时,要求步行从A村到C村的总时数不超过12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第一步从A村到B村有3种走法,第二步从B村到C村有2种走法,共有N=3×2=6种不同走法.

题2中的合数是4,6,8,9,10这五个,其中6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3;10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5.题中的分析是错误的.

从A村到C村总时数不超过12时的走法共有5种.题2中从A村走北路到B村后再到C村,只有南路这一种走法.

(此时给出题1和题2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应用两个基本原理的注意事项,这样安排,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两个基本原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行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直接用加法原理,否则不可以.

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各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各步要求相互独立,即相对于前一步的每一种方法,下一步都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就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原理.

也就是说:类类互斥,步步独立.

(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是很清楚时,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能使学生在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思路进一步清晰和明确,不再简单地认为什么样的分类都可以直接用加法,只要分步而不管是否相互联系就用乘法.从而深入理解两个基本原理中分类、分步的真正含义和实质)

(三)应用举例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

例1 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让学生思考,要求依据两个基本原理写出这3个问题的答案及理由,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口述解法)

(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可以有3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3本不同数学书中任取1本,有3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5本不同的语文书中任取1本,有5种方法;第三类办法是从6本不同的英语书中任取一本,有6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的取法种数是 N=m1+m2+m3=3+5+6=14.故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的不同取法有14种.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中的三种境界 篇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重要定理,它是解决平面向量计算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线性系数的求法,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的三种境界.以期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境界一 直接用基底表示向量来确定线性系数 例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一点M,=a,=b,试用a,b表示,,和.

解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a+b.由三角形法则,=-=b-a.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a+b,=-=-a-b,==-a+b,=-=a-b.

点评 用基底表示向量是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平面向量计算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关键是通过向量的加法和减法法则把未知的向量用已知(或可求)的向量表示.

境界二 逆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线性系数 例2 (2007年陕西理科卷)如图2,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2.若=λ+μ(λ,μ∈R),则λ+μ的值为 .

解 过点C分别作OA与OB的平行线,交OA和OB的延长线于点E与点D(如图3),可得平行四边形ODCE.由条件可知λ=,μ=.

因为∠DOC=30°,∠ODC=180°-∠DOE=180°-120°=60°,所以∠OCD=90°,所以在直角三角形OCD中,由||=2,可得CD=2,OD=4.

又||=||=1,从而λ=||=4,μ=||=||=2,故λ+μ=6.

点评 由于基底,的模和夹角均已知,故可考虑作出平行四边形,逆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解三角形来解决本题.

境界三 活用定理的推论求线性系数

设e1和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到下面的推论:若存在实数λ1,λ2,u1,u2,使得λ1e1+λ2e2=u1e1+u2e2,则λ1=u1,且λ2=u2.

例3 如图4,已知P是△ABC内的一点,且满足条件+2+

3=0,设Q为CP的延长线与AB的交点,令=a,用a表示.

解 由A,Q,B三点共线,不妨令=λ,则=-=(λ-1)(λ∈R).

由C,P,Q三点共线,不妨令=u,则=(u-1)(u∈R).

则=+=λ+(u-1),=+=(λ-1)+(u-1).

于是条件式可变为λ+(u-1)+2(λ-1)+2(u-1)+3u=0,即(3λ-2)+(6u-3)=0,所以3λ-2=0,6u-3=0,得λ=,u=.

所以=a=,故=2a.

点评 这里先由三点共线,将,均用表示,将,均用表示,接下来干脆选取,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将其他向量均用它们线性表示,然后代入已知式看看能得出什么结果,结果发现转化成了“λ1e1+λ2e2=0”的形式,大功就此告成.

1. 如圖5,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BD=BC,

CE=CA,AD与BE交于点R,求和的值.

1. =x=x(-)=x-x,=y=y(-)=y-y.

=-=x+y-x+y.又=-,所以x+y=1,x+y=1,得x=,y=,

关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推论的思考 篇4

一、通过拼凑使向量前系数满足 λ + μ = 1

例1 在△ABC中, , P是BN上的一点, 若, 则实数m的值为多少?

如果此题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去考虑, 就会省去大部分运算.

解延长CA到D, 使DA = AC,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 知O, E, B三点共线, 且当CE⊥DB时, 最小值为.

二、延长或缩短某条线段, 将问题转化为三点共线

例3 OM与BC平行, 点P在由射线OM, 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 ( 不含边界) , 且, 则实数 ( x, y) 的关系为_____.

解延长OP交AB延长线于D, 则

例4 已知△ABC, D为BC的中点, O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存在一点P, 满足, 求△PAC得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

这种做法比较混乱, 更多的靠运气. 要跳出这个式子, 站在更高的位置整体看待它.

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

∴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知, P, D, C三点共线, 且

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 篇5

(要求会文字叙述,会改写成“如果...那么...”并用数学语言写出已知,求证,并给出证明过程,自己画图形)。线,角公理: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6.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7.对顶角相等

8.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9.三角形外角和为360°

10.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

11.多边形外角和为360°

三角形全等 公理:

③SSS④SAS⑤ASA⑥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正确,无须再推导证明;除上述6个公理之外,还有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 都可看做公理。推论: AAS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附: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有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7.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面积法)

9.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它是直角三角形(作图,全等)

10.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5.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6.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夹杂两平行线间的两平行线段相等

5.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A.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1.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棱形的面积为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A.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棱形

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棱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相等的棱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梯形:

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反正法:1.若a+b+c+d+e=5,则abcde中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个≥1

2.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垂径定理)

2.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垂径定理逆定理)

3.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5.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6.圆的内径四边形对角互补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探讨 篇6

一、定理再现

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 ,存在一对实数,使。

二、定理的认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向量理论中最重要的定理,是向量得以用数量进行计算的桥梁和纽带,是向量理论中的里程碑和标志性定理。

三、问题的提出

定理肯定了基底的存在性,并没有指明如何选择基底。在实际证明中,选择基底时,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证明过程过于冗长;如果选择恰当,将会使证明过程大大缩短。那么一般情况下如何选择恰当的基底呢?

四、选择基底的几条原则

1.起点重合。选择两个起点重合的向量作为基底,是选择基底的大原则。这样选择基底,可方便表示两个向量的和与差。

例1.的三边长满足,且BE、CF分别為AC、AB边上的中线,求证:。

证明:取,为一组基底,

并设,

2.便于表示。所取的基底必须便于表示所求向量。一般选取起点重合,且有已知点的两个向量作为一组基底。

例2.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一个三等分点,且AE、CD交于点P,求证:BPCD.

证明:取为一组基底,

设即

………………….(1)

又设

………………….(2)

比较(1) (2)两式,得:

从而

=0

故:

3.联系密切。所取的基底必须于所求向量联系密切,这样便于表示所求向量。

例3.如图所示,一直线交 的三边 所在直线分别于点R、S、T.

求证:.

证明:取为一组基底

从而: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篇7

(n∈N).理解二项式定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二项式中,a是第一项,b是第二项,顺序不能变;

2.展开式中有n+1项(比指数多1)

;3.是二项式系数;

4.a的指数是降幂,b的指数是升幂,两者指数的和等于n.

5.二项式(a-b)n化为[a+(-b)]n展开.要注意各项的符号规律.

6.注意二项式定理的可逆性.

应用举例

一、进行近似计算

例1求1.056的近似值,使结果精确到0.01.

解:1.056=(1+0.05)6=1+6×0.05+15×0.052+20×0.053+…=1+0.3+0.0375+0.0025+…

其中T4=0.0025<0.01,可不必取了.

所以1.056≈1+0.3+0.0375=1.34.

例2求1.9975=(2-0.003)5精确到0.001的近似值.

解:1.9975=(2-0.003)5=25-5×24×0.003+10×23×0.0032-10×22×0.0033+…

若用Tk表示展开式中第k项的值,显然|T6|<|T5|<|T4|=0.00000108.

故1.9975≈32-0.24+0.00072≈31.761.

二、证明整除性或求余数

例3当n∈N*时,求证:32n+2-8n-9能被64整除.

所以32n+2-8n-9能64整除.

例4 (1992年高考题)求9192除以100所得的余数.

解:因为

所以要求9192被100除所得的余数,只要求992被100除所得余数.

因为能被100整除.

所以只要求+1=-919=-1000+81被100除所得的余数,显然所得余数为81.

例3、例4都是用了拆项技巧用二项式定理的,例4还用了转化思想.

三、证明组合数恒等式

例5证明:

证明:运用(1+x)n的展开式

设x=1则

评注:此等式可当公式用,注意记忆运用.

证明:在二项式定理中

令a=1,b=i,有

另外把1+i化为三角式,应用棣莫佛定理,有

由①和②,依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评注:组合数恒等式这类命题,都和二项展开式有关.因此,二项式定理是证明组合数恒等式的重要方法.

四、求二项展开式系数的和的值.

例7如果2187,求的值.

分析:要求式子的值,需先求n的值,运用二项式定理,考虑已知等式左端可化简,得关于n的式子,可求n.

所以3n=2187,所以3n=37,所以n=7.

所以取x=0,所以(1-2×0)7=a0,所以a0=1.

再取x=1,则(1-2×1)7=a0+a1+a3+…+a7.

所以-1=a0+a1+a2+a3+…+a7.

又a0=1,所以a1+a2+a3+…+a7=-1-1=-2.

评注:凡涉及二项式系数和的求值题,常对变量取特殊值,如-1,0,1,应由题目的条件来确定.

类题:若,求(a0+a2)2-(a1+a3)2的值,答案:-1.

提示:对变量x取特殊值,令x=1,x=-1代入已知等式.

五、证明不等式

例9设n∈N*,求证:

证明:由二项式定理,得

例10 (2001年高考题)已知i,m,n是正整数,且1

(1)证明:;

(2)证明(1+m)n>(1+n)m,

证明:(1)证明从略.

浅析赋值法在二项式定理中的应用 篇8

一、用赋值法解决二项式系数的有关问题

例1.已知 (1-3x) 9=a0+a1x+a2x2+…+a9x9, 求值:

(1) a0+a1+a2+…+a9; (2) |a0|+|a1|+|a2|+…+|a9|; (3) a0+a2+a4+a6+a8.

分析:此题是利用二项展开式求有关系数的问题, 可以用赋值法令x=1得所有系数之和, 令x=-1可得奇数项的系数与偶数项的系数之间的关系, 即f (-1) = (a0+a2+a4+a6+a8) - (a1+a3+a5+a7+a9) .

解: (1) 设f (x) = (1-3x) 9=a0+a1x+a2x2+…+a9x9

令x=1, 得:a0+a1+a2+…+a9=-29.

(2) 在 (1-3x) 9=a0+a1x+a2x2+…+a9x9中, a0, a2, …, a8为正数, a1, a3, …, a9为负数,

则|a0|+|a1|+|a2|+…+|a9|= (a0+a2+a4+a6+a8) - (a1+a3+a5+a7+a9) =f (-1) =49.

二、与构造法相结合的赋值

例2.若 (x2+1) (2x+1) 9=a0+a1 (x+2) +a2 (x+2) 2+…+a11 (x+2) 11, 求a0+a1+a2+…+a11的值.

分析:上式右边是有关a0, a1, a2, …, a11的式子, 只是多了x+2这一因式, 若令x+2=1, 右式即为所求.

解:令x+2=1, 即x=-1, 原等式可化为

所以a0+a1+a2+…+a11=-2.

例3.若 (2x+3) 3=a0+a1 (x+2) +a2 (x+2) 2+a3 (x+2) 3, 求a0+a1+2a2+4a3.

分析:乍一看, 此题a0, a1, a2, a3系数各不相同, 用赋值法貌似很难处理, 但如果将上式拆分成a0, a1+2a2+4a3两部分.令x+2=0, a0易求得;而a1, a2, a3的系数分别为1、2、4, 刚好成等比数列, 且公比为2, 只需令x+2=2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解:令x+2=0, 即x=-2, 可得a0=-1

令x+2=2, 即x=0, 可得27=a0+2a1+4a2+8a3

从而2a1+4a2+8a3=28

即a1+2a2+4a3=14

所以a0+a1+2a2+4a3=-1+14=13

三、综合应用

例4.若 (1-2x) 2012=a0+a1x+a2x2+…+a2012x2012 (x∈R)

分析: (1) 观察待求式, 可将其化为 , 只需在原式中令 即可, 另外a0可令x=0求得.

(2) 所求式中各项系数分别为1, 2, 3, …, 2012, 与原等式中x的次数刚好一致, 而 (xn) ′=nxn-1, 所以可对原等式先求导再赋值.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应用中的误区 篇9

误区一:盲目化简,忽视特殊情况

案例1在三角形ABC中,若(a2+b2)sin(A-B)=(a2-b2)sin(A+B),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错误解析∵(a2+b2)sin(A-B)=(a2-b2)sin(A+B),

∴2sin Acos B·b2=2cos Asin B·a2,

即a2cos Asin B=b2sin Acos B.

方法一由正弦定理知:a=2Rsin A,b=2Rsin B,

∴sin2Acos Asin B=sin2Bsin Acos B,

又∵sin Asin B≠0,

∴sin Acos A=sin Bcos B,

∴sin2A=sin2B.

∴2A=2B,即A=B,

∴△ABC为等腰三角形.

方法二由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知:

∴△ABC为直角三角形.

正确解析∵(a2+b2)sin(A-B)=(a2-b2)sin(A+B),

∴2sin Acos B·b2=2cos Asin B·a2,

即a2cos Asin B=b2sin Acos B.

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可知:

a=2Rsin A,b=2Rsin B,

∴sin2Acos Asin B=sin2Bsin Acos B,

又∵sin Asin B≠0,

∴sin Acos A=sin Bcos B,

∴sin2A=sin2B.

在△ABC中,0<2A<2π,0<2B<2π,

∴2A=2B或2A=π-2B,

∴△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由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知:

误区二:局限表面,忽视隐含条件

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展开得

总之,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中,一定要挖掘隐含条件,思维缜密,让两个定理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动能定理的实际应用 篇10

一、利用动能定理求风力发电机的功率

例1新疆达坂城风口的风速约为v=20m/s,设该地区空气密度ρ=1.4kg/m3,若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m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该处风力发电站的发电功率为多大?

思维点拨:取很短一段时间Δt内的空气作为研究对象,则这段时间内空气的质量:

这些空气的动能为:

由题知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E电=Ek

所以发电功率为:

代入数据得:P=1.12×105W.

答案:1.12×105 W.

点评:在生活、生产和科技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水轮机发电、水力采煤、风力发电、火箭喷气、血液流动等,称为连续流体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不便于取整体为研究对象,通常是取很短一段时间内的质量Δm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看成质点,再进行分析讨论,这是解答连续流体问题的技巧.

二、探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安全问题

最近国务院下达了保障学生安全的相关条例,保护学生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生在单杠、跳马、攀越等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从高处落下导致骨折等事故,下面讨论安全落地的高度.

例2人从一定的高度落地容易造成骨折,一般人胫骨的极限抗压强度约为1.5×108N/m2,胫骨最小横截面积大多为3.2cm2.假若一质量为50kg的人从某一高度直膝双足落地,落地时其重心又约下降1cm,试计算一下这个高度超过多少时,就会导致胫骨骨折.(g取10m/s2)

思维点拨:胫骨最小处所受冲击力超过:F=pS=1.5×108×2×3.2×10-4N=9.6×104N时会造成骨折.

设下落的安全高度为h1,触地时重心又下降高度为h2,落地者质量为m.

由动能定理:mg(h1+h2)-Fh2=0得:

答案:高度超过1.9m时,可能会导致骨折.

安全警示:在高度超过1.9m以上的单杠上运动时,在单杠下方应备有海绵垫子,或者有同学做好保护,以访不测,其他活动(如:撑杆跳、跳伞、攀越高架等)也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三、测量自行车运动时所受的平均阻力

例3在大操场跑道上,先用力蹬自行车,使之具有一定的速度,待自行车进入直跑道后停止用力,在道路阻力作用下,自行车逐渐停止运动.

(1)要测定自行车所受的平均阻力,需测定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

(2)测定平均阻力运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其表达式为______,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是______;

(3)如何测定相关的物理量?

(4)怎样减少实验的误差?

思维点拨:设自行车和人的质量为m,停止用力后其速度为v,所受平均阻力为f,滑行距离为s,据动能定理:,其中m用磅秤测量;

v的测定方法:在停止蹬力后取一小段距离s1,用秒表测定自行车通过s1所用的时间t1,因为t1较小,自行车在这段位移上的速度可视为匀速,即:,用皮尺测得滑行总位移s,代入上述式子求出f.

答案:(1)自行车和人的质量m、停止用力后自行车速度v、滑行距离s;磅秤、秒表、皮尺;

(2)动能定理;;f为平均阻力,s为滑行总位移,v为停止蹬力时自行车的速度,m为自行车及人的总质量;

(3)略;

(4)减少误差的关键为v的测定,因为s1较小,因此计时的开始和结束一定要及时,以减小误差.

四、利用动能定理求弹性势能

例4为了测量一根轻质弹簧压缩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图中桌面带有凹槽,以保证小滑块P(可视为质点)在桌面上只能沿凹槽做直线运动,小滑块受到桌面阻力不能忽略,但大小恒定,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固定物K上,K可以沿凹槽方向移动,又能在不同位置被固定,另外提供弹簧测力计与刻度尺,请根据以上说明以及实验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并要体现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

(2)用(1)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弹簧压缩最短时的弹性势能,即Ep=______;

(3)若小滑块所受桌面阻力为滑动摩擦力,利用(1)中测出的物理量能不能求出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若能,请写出求μ的表达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思维点拨:求解压缩状态的弹性势能,一种是用公式法,即,用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即可,方便易行,但不符合要求(没用题中所给装置,且该公式高中教材不作介绍).

另一种是用功能关系法:弹性势能等于弹簧形变恢复过程对外做的功,由动能定理:,W弹=-ΔEp,其中s为滑块在桌面上移动的距离,由刻度尺测量;v为滑块离开桌面的速度,可由滑块离开桌面后的平抛运动求解.考虑到摩擦力未知,就需实施变换思想,改变固定物K的位置以组成方程组,即,式中,,解得:,式中s、h、x由刻度尺测量,G由弹簧测力计测量.

答案:(1)①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滑块重力G;②用刻度尺测出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③将K固定在桌面某一位置,用小滑块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测量出此时K、P之间的距离L以及P到桌子右边缘的距离s1;④自由释放小滑块P,确定其在地面上的落点位置;⑤重复③④多次,找出其落点的中心位置,然后测出该中心位置到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⑥将K固定在桌子的另一位置,用小滑块压缩弹簧使K、P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为L,测出P到桌子右边缘的距离s2;⑦类似步骤④⑤,测出相应的中心位置到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2.

(3)由f=μN=μG及实验原理中的摩擦力f的表达式可知,能求出:.

点评: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从探究性学习中可以学会实验设计,正确安排实验程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进而培养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动能定理与功率的综合问题

例5一列火车由机车牵引沿水平轨道行驶,经过时间t,其速度由0增大到v,已知列车总质量为M,机车功率P保持不变,列车所受阻力f为恒力,求这段时间内列车通过的路程.

思维点拨: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列车在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设列车通过路程为s.

据动能定理有:

因为列车功率一定,牵引力做功:WF=Pt

所以,得

答案:

错解分析:以列车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f,据P=Fv,可知牵引力.

设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据动能定理有:,由以上两式解得.

产生错解的原因是对P=Fv的公式不理解,在P一定的情况下,随着v的变化,F是变化的,同学们应对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有一个定性的认识.

六、探究短跑运动中的体能消耗

例5一个体重为60kg的短跑运动员,起跑时能在1/6s,冲出1m远,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葡萄糖提供,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g)+6O2(g)=6CO2(g)+6H2O(L)+2800kJ,则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至少要消耗体内葡萄糖多少g?

思维点拨:可将运动员的起跑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运动学公式

得:

据能量守恒定律,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至少消耗体能:

设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至少要消耗体内葡萄糖x克.

解得:x=0.28g.

答案: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消耗葡萄糖0.28g.

上一篇:全面改革下一篇:真实与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