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差异

2024-07-06

历史文化差异(精选十篇)

历史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文化”起源于拉丁文, 原意为耕作土地, 后来被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1871年,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将“文化”界定为:“文化, 或文明, 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文化差异不仅是文化冲突的内在根据, 同时, 它又是文化整合的内在依据。

一、文化何以有差异

对于文化差异的解释, 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种族主义及种族多元论者, 种族的东西如“种族心理”和“民族灵魂”等, 这是与生俱来的, 是先天的、独特的;二是文化相对主义者, 文化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应该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文化;三是泛人道主义者, “所有人类的生活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其差异大都出于偶然。”文化存有差异,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生成环境;二是文化的发展进化。

从文化的生成环境来看, 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它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生产的差异性, 从而导致文化的差异性。因此, 生成环境是造成文化差异最根本的原因。

从文化的发展进化来看, 文化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前进的, “文化的螺旋式发展避开了‘单向度’的形成逻辑而体现了涵容内在否定与自我发展机制的辩证逻辑。”实践是造成世界分化的根源所在, 而这种分化却为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越发突显出自身的个性。

在当今时代, 文化间存有的差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明显, 在差异中, 我们能找到文化的共同点, 但差异的激烈碰撞也必然导致冲突问题。因而文化差异, 尤其是中西文化差异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中西文化差异及文化冲突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 同时,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 中西方文化存有多方面差异。

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 而西方人热衷于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 即“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 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即通常的想象。”形象思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象或想象, 例如, 当我们说起某一熟人时, 头脑中就会立刻显现他的模样。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即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活动。

中国人偏好综合的思维, 而西方人热衷于分析的思维。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 总是将思考对象的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而考察, 综合考虑它的各种属性、联系等, 例如中国传统哲学中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万物为一体”等, 将天地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 而西方哲学中始终坚持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对立的关系, 他们始终认为自然是人的认知对象, 人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认识自然、征服自然, 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谋发展。

2、价值取向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体系, 对于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行为规范、处世哲学的判断标准并不是确定的, 因为它们都在其自身体系内存在合理性。中国人主张谦虚达理、无私奉献, 认为这是一种美德, 且中国人偏于中庸之道, 不愿争强好胜, 主张团结协作, 同甘共苦, 强调集体主义, 在他们看来,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人利益一定要服从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崇拜个人主义, 常常为个人所取得成就而感到自豪, 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甚至是野心以及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他们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很强, 依据个人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并且认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鼓励人们创新且不喜欢受限制, 随心所欲, 重视个人自由。

3、行为规范的差异

中国人追求人性的完善, 强调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信条, 它认为, 做官应当公私分明、两袖清风, 做人应当重诚信讲情义;而西方在人性方面追求的科学、民主, 它认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提倡宽容, 但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提倡提高国人的技能。

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这是客观形成的, 是一个国家民族长久的传统, 在当今世界, 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对于这些差异, 我们无法判定谁对谁错,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 对于文化判断应在其自身体系中实现。

然而, 当今社会,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还是导致了各种文化冲突。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不同文化间碰撞的增多, 存有差异的文化产生冲突。二是, 不同民族为保持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和连续性, 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从而产生冲突。

三、中西文化整合

对于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学者也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如“全盘西化”“坚守中国本位”等观点, 那么, 现代社会, 我们到底应如何解决中西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差异, 我们更多的是应该采取一种认同尊重、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 在差异中寻找一种协调性, 同时, 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个性, 用整合的态度看待文化冲突。

1、积极推动跨文化理解

世界上各个民族间的文化都是平等的, 没有好坏贵贱之分, 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形态的跨文化理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比较, 建立一种对于彼此都具有借鉴作用的文化价值原则, 使它成为一种普遍的真理, 用这种不带有任何民族文化特色和偏见的真理来解释人类文化。

2、提倡多元宽容

既然我们坚持民族文化个性, 我们就必须承认不同民族国家文化间的差异, 并且要宽容差异, 倡导发展个性, 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人文理念。

3、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从多元化的角度看,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对于世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我们应当积极发掘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使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 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贡献。

因此, 对待中西文化, 我们应该从多元的视角看待, 不应该盲目的排斥或接收, 应当在差异中找到“一”, 但也不能放弃“多样性”, 也就是说, 在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尊重中西文化差异, 包容其多样性的存在, 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从而达成一种思想共识, 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1]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2]马国泉.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2]马国泉.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3]周忠华, 易小明.原初态与生成性:对文化差异的考察[J].大理学院学报, 2008 (9) .[3]周忠华, 易小明.原初态与生成性:对文化差异的考察[J].大理学院学报, 2008 (9)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差异及解决方式 篇2

关键词:主要问题,合理解决文化差异,提到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让我们想起很多的问题的,在各个方面。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很多的事情都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以及以后的一些文化差异,如何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上和文化交流上能更好的交流。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方式和建议。

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好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离开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文化多

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因为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文化或文明成果都集中在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或民族之中,所以有时必须相互学习、引进先进文化,来促进本国家或本民族的发展。这就需要认识到,引进先进文化并不是要消灭或代替民族文化,而是要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使之本土化、民族化,使异域的东西取得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打上民族的烙印。每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要对自己文化进行筛选、扬弃,使民族文化发生转型。通过借鉴、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民族化,通过分析、筛选和扬弃民族文化,使之转型。民族文化正是在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

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差异

及解决方式

学院、班级:机电学院、B0901

学号:0612090108

中西文化差异之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篇3

【关键词】中西方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第一,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必要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通中学新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积累西方文化知识。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餐桌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因此,以此为切入点最能让学生深刻并且切身地体验。餐桌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的了解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文化冲击,为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因素。中国人推崇孔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在就餐时围坐在一起,感受团圆和睦的团体或家庭氛围。而在西方,早期的游牧狩猎生活造就了西方人亲近大自然,本质中不羁、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因此,西方人追求个体解放、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因此,西方人喜欢分餐而食。

笔者将围绕“出席时间的差异、餐具的使用礼仪差异、席位安排差异、进餐礼仪差异、及餐桌上交谈的礼仪差异”五大差异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对比。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在出席宴会时 认为“宜迟不宜早”。时间总是随心而定。因此,假设一场婚宴的开始定为时间是六点半开始,但八点才能真正开始。因为,宾客要到七点五十分左右才会基本到齐。所以,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去参加外国人的宴会,如果根据中国的习惯来,会遇到尴尬。西方人信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认为:不尊重时间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一定会准时、甚至提前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二、餐具的使用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体现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受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选择最原始的进食工具——筷子。我国北方多木因而北方人用木筷;南方竹子多,因此南方 人都用竹筷。而西方人吃饭时用刀叉源于古欧洲人的猎人属性。在打猎的过程中,西方人用刀把烤熟的肉割下来,再用叉子叉起来吃。刀叉和筷子的使用,直接导致中西方人进食习惯的差异,并且对东西方人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人用刀叉决定了他们必须分开吃,因此西方人最独立。并且,在就餐时,筷子与汤勺不可一起使用;而西方人就餐时,则必需左手执叉,右手握刀。因为餐具使用的不同,中西方人吃的方式也有差别。例如,吃面条。因为面条比较长,用筷子只能夹住,所以中国人吃面用力把面条吸进嘴里。是以在中国面条又被称之为“吸溜”。而西方人会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再吃,不用发出声音。

三、席位安排差异。

在席位安排方面,中国与西方均比较讲究。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中国宴请宾客时,男子方可入座主宴会厅,女主人及女宾则只能就席于内厅。到了现代,虽然讲究男女平等,但依然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的礼仪。入座时,主人会请年长、主宾或者高位的重要宾客坐上座,双方会互相“让座”。长者、主宾或高位者坐上座;被特邀来陪伴主客的 “陪客”则坐于两旁的偏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就座。男女主人坐下座。

西方用餐时坐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按顺序就座。西方讲究“女士优先”,因此,主宾夫人座位被安排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座时,男士会展示出“绅士风度”殷勤地为女士拉出椅子,并驻足等女士入座后才自己就座。

四、进餐礼仪差异

中西方进餐礼仪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以礼待人,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请客人先吃,俗称“让菜”,而客人会与主人互相谦让后才开始吃。中国的宴席中如果有酒的话,劝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酒是先上桌的。主人会举着酒杯一一敬酒。席间,主宾之间会猜拳比酒,气氛越热闹,越能显示宾主尽欢。而在西方,酒是每道菜上完后才上桌的。在西方,客人会等主人先品尝后才开始吃。与中国人一样的是,西方人喝汤时也不发出声响。西等汤菜不烫再吃。方人进餐时也可交谈,但是音量不能太高。中西方人都会遵守的餐桌礼仪之一就是:不可在食物未咽下前与人交谈。

五、餐桌上交谈的差异。

聚餐是中国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首先,“不成敬意,请海涵”等自谦词语频频出现,其实主人已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而客人则回以,“让您费神、多有打扰”。餐桌上用语要文明。例如:古人说“如厕”,现在用“减轻”来代替“上厕所”。在西方,主客间交谈的交流以真诚为主。主人精心准备菜肴,主人会如实地对宾客说:“I’m honored to have you here. ”,以示对客人的来到的感谢。客人将菜都吃完的话,便是对女主人最好的赞美。西方人同中国人一样,餐桌语言也比较含蓄。例如,“Excuse me?” 、“May I use the washing room?”可以被用来代替“toilet”。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文化两方面都已经成为国际大融合的一个世纪。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中西方餐桌礼仪因为其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成为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可通过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这样有助于我们避免以本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去衡量西方的文化。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盲目追求外国文化,摒弃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是不可取。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

历史文化差异 篇4

关键词:差异,学生,多元化,高中历史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这里的学生是所教班级的全体学生, 不过在班级授课制度下, 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 势必导致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 为此要实现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 再次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发展的活动, 最后再引导学生在问题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教学, 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走向高效。本文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差异式教学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望能有助于更好地领悟和贯彻实行南通市的十二字教学方针。

一、了解学生, 尊重差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差异, 了解学生才能促成有效教学, 那么如何了解呢?笔者觉得常用的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种:

1.访谈交流

人和人的交往、交流可以了解对方, 我们历史教师也应在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 让他自己说出自己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自己历史学习中个体的经验, 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 从家长层面了解学生不在学校的表现, 进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兴趣与个性。

2.做好作业、试卷批改的记录

作业和阶段性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最为直接, 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从学生的卷面上往往可以看出其学习风格, 显性化地流露出他们知识及其应用的强弱项, 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 而哪些知识学生在掌握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哪些学生需要多辅导, 那些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视野。

3.课堂统计

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记录对于学生学情的了解格外重要, 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动态的观察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 如果说我们从作业、试卷批改中了解学生, 那是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那么课堂观察、统计学生, 则是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同的时间, 不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和理解度如何是判断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多元化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

1.注重知识的呈现顺序和逻辑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顺序性和逻辑性, 多元化教学是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单一由教师讲解提出来的教学方式, 不过教师要有适当的讲解,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存在的背景, 激发学生挖掘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事件成因的动机。

例如, 在和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这一节内容时, 笔者在讲解“五四运动”之前先简要讲解当时国内外的历史背景, 然后讲解运动爆发的经过, 最后分析运动发生的原因。这样一个讲解将学生带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 学生在自主探究很自然地注意运动的主要变化:一方面运动是从北京到上海的革命;另一方面运动是从学生阶级到工人阶级变化的。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知道运动的趋势, 以及运动的主要力量, 最后在讨论得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2.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于同一个知识, 学生的理解能力本身就是有差异的, 我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所有的学生, 要从保护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发展这一角度去要求学生, 在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借助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将教学活动与内容进行分类设计, 结合挑战性和复杂性程度的差异进行修改, 设计出一个适合所教班级学生实情的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各种难度不同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均能够接触到较高思维水平的任务, 在思维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提升。

3.弹性分组, 促进经验共享

从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需要的状况, 将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优势或偏好作为决定弹性分组的主要依据, 当然同一个学习小组内部应该是具有各种学习需要, 有能够形成互补的各层次学生。弹性意味着小组成员具有流动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成绩等多种因素的发展而阶段性动态调整。

分组的目的在于实施合作学习, 小组内部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完成知识内容的探究, 总结出与教学内容高相关的结论, 形成自己的观点, 接着再拿到组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经验结果。

通过分组合作学习, 提供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用历史的视野认识社会, 形成正确的历史史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讨能力增强了, 限时讲授才会成为可能。

4.注重过程性评价

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提出来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采用差异教学一样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要注重如下几点思考:

(1) 学生的课堂学习整个过程中, 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什么?

(2) 接下来他们能够比较轻松地学习哪些知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状态如何?是否感兴趣?自身的特长有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评价学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反思我们教学是否有效的过程, 教与学只有统一了, 学生才会掌握最佳的学习方式, 知识、能力和情感才能获得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张静等.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中美文化差异 篇5

洗澡

一般美国人是在早上洗澡的,因为早起洗个澡可以让自己清醒,而且,在洗澡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有时间思考下这一天要干嘛!

咱们中国人都是在晚上洗澡的,这可以使我们感到放松,干净入眠!

茶和咖啡

如果你生活在美国,每天早上你都能看到手拿咖啡的美国人,美国人在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是离不开咖啡的。

但是,咱们中国人对咖啡就没那么痴迷了,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人喝茶不就是把茶放进茶壶,倒进去开水么?多简单啊~

信用卡

对于美国人来说,每天都要使用信用卡,不管是买大件商品还是小物件,美国的伙伴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刷卡,即使是要买苏打水或是牛奶,他们也要用信用卡!

而中国人不是很经常用信用卡的,咱们一般直接支付现金!

草坪的使用

在美国,除了私人草坪外,公共草坪是允许人们在上边野餐的`。

中国么,小伙伴们都知道,禁止践踏草坪的警告牌小伙伴们都见过吧?

姓氏

美国女人结婚后一般会把自己的姓氏改为自己老公的姓氏。

中国女人结婚后倒是不需要改姓氏,但是她的孩子要跟着男方姓!

安全带

在美国,即使你坐在后座,在车上你也要系上安全带。

在中国,后座的乘客是不需要系上安全带的。

菜单

去美国参观,人手一份菜单,各自点各自的。

但是在中国呢,一般只有一份菜单,然后一个人点全桌人的菜!

而且,在美国,你拿到菜单后,服务员会给你几分钟点菜,但是在中国,你拿到菜单的那一刻,服务员就希望你开始点菜啦!

不仅如此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招待客人,而美国人在招待你之前会问你是否对某些菜过敏;

中国菜大都是由许多食材,许多食谱混合而成,味道很好,但是美国却不喜欢吃混合的菜,他们在吃东西之前都要搞明白这菜是啥材料做的;

在中国,请客吃饭,人们争相付钱,但是在美国,人们更喜欢先搞明白今天轮到谁付钱了,或是AA;

东西文化差异 篇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如汪洋大海,古往今来许多才智之士,用尽毕生精力,几十年不间寒暑,也只能了解中华文化的一鳞半爪,你我浅学,充其量不过了望一下而已。因我从事外语教学而了望到西洋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寻找融合,日渐体会了人类精神大美之所在。

价值观:内敛与张扬的碰撞

中国文化如从夏代开始的话,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西方文化如从克里特文化算起,至今也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不同的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其具体表现在中国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西方文化重思辨,尚超越,学以致知。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该从孔子那里开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还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服从家庭、国家和天下的利益,强调以群体利益来约束自己的个人价值。

而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则以个人主义为准绳。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应该追溯到16世纪最为鼎盛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个人主义。人文主义以个人为中心,提倡个性,宣传个人主义,要求发展自我,体现个人价值。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表现谦虚、谨慎内敛,不外漏张扬,这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而英美人则注重成就,注重才能,遇到表现自己的时机,绝不放过,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这种差异早在世界历史的初期就显现端倪,在中西文化的两位圣人——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西方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则是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

教育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时代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承这一切的则归于教育。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明星,他们对人类步入文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巨大的作用。东西遥距万里,并且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如此相似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巧合,并惊叹历史的神奇。

作为两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目的都在于培养救世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孔子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

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

兼容与发展

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异域文化的特点。

而两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人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的思想。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即使是《论语》,也是孔子弟子撰写的。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

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篇7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1]

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2]

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

(三)“和”与“争”、“稳”与“变”。

中国人非常看重“和”字,“以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锻造出来中国人温和、妥协、安之若素的温顺性格,“知足常乐”的乐天思想也培养出中国人即使处在危难中也不抱不怨的民族特质。当然,这也使得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容易产生满足心里,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加上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和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因此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喜欢稳定,习惯于从事固定的职业。

美国人非常重视竞争,喜欢较量,他们总是不满足现状,而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美国的“西进运动”就体现出美国人这一典型的性格,不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蛮荒之地实现自己人生更高层次的价值。这与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格格不入,中国人一旦安定下来就很难突破现有的环境,而美国人更喜欢去冒险,去尝试新的事物。这对于美国整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变的心态,对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依赖与独立。

群体价值观和浓厚的宗族文化让中国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对于集体强烈的依赖性,中国人认为只有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团体中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而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他们更倾向于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改变自身、改变世界。

二、中美文化微观比较

下文从四个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这四个方面可以使我们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一)新闻文化的差异。

新闻媒体是政党的喉舌,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播的过程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中国的新闻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各种时代的不同烙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新闻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媒业,报道方式和报道水平在全世界都处在最前沿。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因此新闻传播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1. 新闻传播的内容。

中国新闻题材较为严肃,且多以正面为主,注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美国的新闻报道更加活泼,人情味浓厚,常常会加入一些引起受众感官刺激的内容于其中。

2. 新闻表达形式。

中国新闻传播是含蓄的,信息常常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人们去推敲,这和中国人说话含蓄、谦虚谨慎的方式不无关系。而美国的新闻非常坦白直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而且评判色彩非常浓重。

3. 新闻传播的目标取向。

中国新闻从正面报道,对于发生的事件常常选择积极的报道方式,即使是灾难性的事件也是如此,以此来鼓舞人们坚强面对。而美国新闻一般都是负面的新闻,常常是批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这和美国的基督教文化有关,在基督教中文化原型之一是“赎罪”,这种“罪感文化”对新闻的报道取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教育文化的差异。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育,从孔孟之道盛行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而美国,一个只有两百年多短暂历史的国家,有着多所世界顶尖的名牌大学,以其强大的教育优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学子。因此,教育文化差异在两国文化差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教育体系当中,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只选择教育当中的家庭教育来进行比较。

1. 教育目的的比较。

在中国,家庭教育有着非常明细的目的,家长都无一例外地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个好职业。出于这一目的,中国的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才艺班,上小学后报名学习奥数。为了让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取得高文凭,很多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当然这本身也与中国的国情和体制有关,但是长期如此,对于中国以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培养,让子女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心。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发展,父母不会作出太多的规划,基本依靠孩子自身的选择。

2. 教育内容的比较。

近年来,中国一直都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以及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改善,传统的方式仍旧主导着的中国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教式的管束教育。由于仍处在“分数是升学的重要指标”这一社会大环境下,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文化知识教育占重要地位,但是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常常局限在分数的层面。孩子回到家里,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吗?”“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等等。

而美国的教育主张开放式的实际锻炼,他们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他们的教育内容更偏向于生存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很多孩子到了18岁都能离开家庭,依靠自己的能力独自生活。当然要指出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需要生活独立,孩子会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此美国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

3. 教育方式的比较。

中国的父母承担了对孩子的无限照顾,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切,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为了孩子劳心劳力,而且很多家庭老一辈的成员也承担者照看孙子孙女的任务。由于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非常不平等的地位倾向,父母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凡事都给孩子作好决定,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决定努力完成就行。

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一般停止在18岁,自那以后,孩子都将独自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美国隔代照顾孩子的现象比较少见。另外,美国的家长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彼此是作为朋友的关系存在,孩子遇到了难题,家长多半是像朋友一样给他们提出建议,然后让孩子自己来解决。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

2010年9月底,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慈善行,鼓励中国的富翁们捐出资金来支持慈善事业。然而这次的活动并没有之前他们在美国举办的那么成功,问题并不在于中国富豪与美国富豪所拥有的财产差别,而主要是两国人对于慈善的观念不同。

1. 慈善的文化渊源的差异。

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因此,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们,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2. 世袭的观念的差别。

马克斯·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写道:“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最强大的力量是以(祖灵)信仰为基础的家孝……这种牢不可破的团结本身完全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世袭”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尽可能地将家财留给子孙后代仍是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

美国人“世袭”的观念很淡,他们更愿意通过白手起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们在身后只会留很小一部分的财产给自己的孩子。

3. 组织形式的差别。

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的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即慈善组织往往是政府出于政权的维护而运作。而在美国,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下而上的,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形式多为市场自发式。

三、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完全不同的,甚至没有太多历史交集的国家,在文化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两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开始互相借鉴彼此有益的一面,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潮涌入国内,只有全面了解别国的文化,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方方.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 2009:1.

[2]王雪, 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J].科技信息, 2010:27.

[3]闵正威, 李昊凤.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中西文化差异探析 篇8

一、思维的差异

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且有不同思维方式。每一种语言都体现该民族的思维,英汉两种文化也不例外。汉民族重视形象思维,习惯运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语民族重视抽象思维,比较重视思维能力的运用,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务。在语言表现上,汉语主语常是有生命的名词,句子多为主动态;而英语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中主语多为无生命的名词,被动态较多。如:汉语中我们表达:“昨天晚上我在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而英语中,表达则是:“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hospital yesterday night.”。汉民族重视曲线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中心;而英语民族重视直线思维,在表达的时候,喜欢开门见山,再补进各种修饰。

二、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出头的椽子先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举例说明,“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常被译成汉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就使人们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事实上,在西方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可译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尊老敬老,“某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李老”、“张老”、“老先生”、“老爷爷”、“老领导”等。西方国家是不用“old”称呼老人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在西方,如果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过马路,千万不要过去扶住她说:“You are so old, Let me help you.”(您年龄大,我扶您过去)。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和old相比,他们更愿意被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 Mrs.等。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你要请我吃饭呀?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也要一再地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的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好,外教表扬她:“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这位学生则回答:“Oh, no, no, my English is poor.”外教不知如何是好。英美人在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时习惯说:“Thank you.”中国人往往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就成了:“It’s my duty.”英美人听起来“It’s my duty”的含意是“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是:我本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恰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四、结语

要同时理解两种语言,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理解其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摘要: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工作者需要对源语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 需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4.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篇9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 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 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 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 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 基本上, 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 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 古希腊的神庙, 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 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 (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 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 属于木结构系统, 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 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 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 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 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 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 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 重采集, 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 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 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 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 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 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 从住宅到宫殿, 几乎都是一个格局, 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 明十三陵, 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 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 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 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 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 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 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 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 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 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 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 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 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 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 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 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 “万神殿”高43.5米, 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 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建筑的发展不同, 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

从建筑发展过程看, 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 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与中国不同, 西方建筑经常求变, 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 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 从哥特建筑的尖券, 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 敢于独辟蹊径, 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建筑价值的不同, 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 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不靠计算, 不靠定量分析, 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 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 言传手教, 靠实践, 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 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 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 以趋吉避凶, 招财纳福, 在借山水之势力, 聚落建筑座靠大山, 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 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 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一切科学和艺术, 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 不难发现,

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 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 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 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 经过人工剪修, 刻意雕饰, 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 它以其超脱自然, 驾驭自然的“人工美”, 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 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 被后人奉为圭臬, 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 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

五、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建筑材料、空间布局、未来发展、价值体现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正是因为这些人文地理的不同, 才造就了中西方不一样璀璨的建筑文化。

摘要:通过对建筑材料、空间布局、未来发展、价值体现的不同来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谈中加文化差异 篇10

关键词:中加文化差异,张扬个性,教学策略与方法

我赴加拿大参加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考察培训学习, 接受培训的学校位于温哥华大区的Surrey市, 是BC省的学区。我收获了先进独特的教学方法策略, 也感受到中加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差异, 通过听专家讲座、参观学校等一系列活动, 体验了别样教育带来的心灵震撼。寄宿于当地居民家更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侧面了解了异国民俗文化, 对加拿大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体验。

一、培训概况

我们培训的地点是Surrey Secondary School的暑期的Summer school, 在这里我们与一位严谨敬业认真的年长教师Karen相识, 为我们展示了加拿大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方法。课程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听评课、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教学活动。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分享的方式, 使学习实效性增强。

加拿大老师对教学的执著追求和热爱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习的教师。每天早上当我们来到教室门口时, Karen早已在教室里把学习材料、教学用具全部准备好, 等着问候我们了;每日在黑板一角写下严谨科学的教学内容提示我们注意, 在备用黑板记录着课堂所需的信息表格数字;教室揭示板上一张张手写的学习资料:methodologies, strategies, assessment, culture, idioms ... Karen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单就讲解Listening and speaking策略这一环节时, 她就采用了Are you listening?Buddy reading, Inside circle outside circle, Secret Pictures等17 种教学方法, 讲reading, writing, assessment, songs等适用于我们国内英语教学的各种可操作性极强的教学方法, Karen让我们在参与合作研讨分享交流中很快地理解掌握了教学方法策略。

二、中加教学培训中得到的感悟

(一) 在运用中体验

从课堂上的讨论到做课后的作业, 老师让我们利用各自的优势强项去参与完成, 一切问题都要求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 先阐述自己的观点, 和同伴分享各自的意见, 然后选出或者组合出最合适的答案。在对待作业, Karen并不对我们的作业分等级, 只是对于我们表达的思想观点给出评注并提出建议。

(二) 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管理

在我参与的培训课中, 无论是编故事、表演, 还是上演示课, 都是分成5~6 人一组, 大多数是老师指定, 基本上每次都是和不同的人。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小组活动之前都要明确给出背景、目标和教学指令。比如, 上drama戏剧表演时8 人一组, 老师要求的表演形式自定, 但是每人都要参与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 不能只有一个人在report, 她要求听到每个人的声音, 并给每个人每组打分, 并以个人和小组做出评价。

三、中加教育观念中得到的感悟

加拿大的学校共同特点:朴实, 重实效, 没有流于形式的花哨。教育管理者特别用心, 例如在Surrey Secondary School, 在走廊的外墙上挂出了所有在校学生的照片, 照片头像很小很小。从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办教育的用心程度。另外, 在surrey Secondary school的图书馆, 我们看到书不多, 分类摆放在书架上, 学生翻动和经常借阅迹象很明显, 体现所谓的“书香校园”的宣传看不到, 他们在大厅里悬挂了几十面各国国旗, 培养学生站得高、看得远, 要让学生放眼世界, 放眼整个人类。另外, 在学校里是看不到三好标兵等。

加拿大学校教室的布置随意性很强, 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教室外墙上均有学生作品张贴栏, 而且张贴得很随意, 但很真实, 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很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 而且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展。

四、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 重新审视国内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 如何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创造实用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培训中强调的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教学中应尽量创设语言情景, 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自动去愿意参与学习。

(二)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no wrong answers的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Karen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学生没有错误的答案, 只是老师的答案更好一点。这也就是说不要否定学生, 我们该做的应该是鼓励、肯定学生。

(三) 创造saf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给学生打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 只有当他们不害怕犯错, 才会敢于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只有针对课堂或者是学科学习, 教师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氛围, 学生才能够学得更快、更积极。

(四) 重视cooperation

教师要注意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小组互动学习方式组织教学, 在团队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聪明才智, 施展每个学生的才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而且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上一篇:融资结构视角下一篇:金银花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