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2024-07-02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精选十篇)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1

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经济的复苏,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都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人类的经济活动正不可避免的破坏着生态环境, 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导致环境问题成为波及各国的世界性问题。目前, 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中主要涉及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而进行林业生态修复对改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形势喜人。但是, 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改革开放初期, 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 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 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 致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只要适度开发, 林业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就目前而言, 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令人担忧, 过度开发给林业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森林资源严重退化, 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担忧的首要问题。

2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保护意识淡薄, 未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林业能够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这些都体现了林业的生态效益。林业的社会效益则主要是指林业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生态支撑, 林业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它所创造出来的林产品上。国家为了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对林区人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管制,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 我国林业始终未充分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林区保护过程中, 时常出现基础设施薄弱、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滥砍乱伐等行为, 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林业中低效防护林所占比重过大, 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 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森林的人均占有量也极低。除此之外, 不合理的林区管理制度, 也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以上种种原因及现象, 都引发了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低下。

2.2 林业修复过程中, 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较低

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低, 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缓慢。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大约只有25%的职工具有具备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构成, 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具备极其简单的操作技能,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明显。除此之外, 在对林业进行修复的过程中, 极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对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极低。

2.3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林业发展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林业管理建立起相对完善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 未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未建成完整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2) 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 网络覆盖面不广, 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3) 目前的林业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 林业的信息化管理面临一定困境; (4) 林区地理位置复杂, 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服务系统难以覆盖。

3 加快林业修复,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亦即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优势, 同时实现资源的自我修复和再生, 而这必须以科技作为支撑。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作为依托, 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除此之外, 要贯彻落实科技兴林、科技护林的各项政策。同时, 要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 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完善林业开发的方式, 强化林业生态修复的强度和成效, 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保护。

3.2 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林业生态修复的关键是进行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式, 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利用。在林业产业的开发过程中, 各个产业之间要综合考虑, 寻求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就第一产业而言, 要深入分析市场状况,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 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次生林, 缩短原材料生长周期;就第二产业而言, 要加大科研力度, 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实现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向高端利用的转变;就第三产业而言, 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 将林区旅游和花卉栽培作为发展方向, 转变林业资源利用率低的的现状。要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型林业产业, 推动林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 要对林业产业进行技术革新, 充分挖掘出林业产业的优势, 形成林业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 使林业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 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 要改组人员结构, 培养林业产业的专门人才, 使林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为林业修复工作的展开奠定物质基础。

3.3 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3.1 要加强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 改善生态环境, 提升生态效益

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 是对生态环境的良性改造, 能实现改善水土流失、防止洪涝频发等目的。林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 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实际利用过程中, 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 忽视对林业生态的管理和修复, 由此导致环境逐步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必须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2 合理分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林业产业的发展, 需要良好的生态效益作为支撑;同时, 经济的发展又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 必须将二者统一于一个整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 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 由此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最终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由此可见, 要合理、科学的开发林业资源, 注重对林业生态的修复, 只有这样, 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才会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支撑, 才有可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持续、稳定。

3.3.3 要尽可能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在发展林业产业的时候, 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优势, 促进经济利益的增长, 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同时, 要加大林业修复的力度, 保证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提供可能。所以, 要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加大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 为环境保护提供完备的物质基础, 促进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林业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尊重生态环境, 尽可能保护自然资源。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 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力度过大,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森林资源正急剧下降。加大对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 能对环境保护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重视环境保护, 又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

摘要:森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成了完整的陆地生态系统, 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保护地球母亲、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林业在财富积累初期经历了严重的创伤, 但是随着知识的进步和环境的日益恶化, 人们不断寻求修复林业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目前,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林业生态修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目前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 旨在探索林业生态修复与我国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试图找出解决林业现状的有效方法, 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纸质档案规范化保护修复研究 篇2

1  纸质档案病害分析

新征集的旧纸质档案或保存不当的纸质档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如水渍、污渍、皱褶、断裂、纸质酸化;写印色料的褪色、变色、晕色;虫鼠损害、生霉、磨损、破烂不堪等现象,这些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害,称为纸质档案的病害。综合归纳主要病害有:

(1)水渍:受水浸湿而留下的痕迹。

(2)污渍:纸面上各种被污染的痕迹,如灰尘、泥渍、墨渍、油渍等。

(3)折痕:纸张由于折叠或挤压而产生的线状痕迹。

(4)皱褶:纸张受各种因素作用在纸张表层形成凸凹不平的皱纹,局部变形。

(5)断裂:纸面局部断开,相互无连接或从一个整体断为两个甚至多个部分。

(6)磨损:外力摩擦造成的痕迹。

(7)烬毁:高温火烧造成的损毁。

(8)脱色:写印色料局部脱落、褪色、字迹模糊。

(9)酸化:纸张pH值<5。

(10)残缺:局部缺失或字迹残缺。

(11)脆化:纸张物理性能降低,易碎。

(12)微生物损害:霉菌侵蚀造成的损害。

(13)动物损害:昆虫、鼠类等动物活动造成书画的损坏。

(14)锈蚀:由于金属生锈的侵蚀(铁钉等对纸张造成的腐蚀)。

2  修复理念与原则

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针对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修复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理念与合理保护的原则。修复理念是,以体现档案价值为宗旨,最大限度延长档案的寿命;保持档案的“原真性”,尊重和保留最初形态,不改变档案本体遗留的历史痕迹;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兼顾档案在历史、科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多重价值;注重保护修复中的科技含量,提高预防性保护意识。

修复原则包括:

(1)最小干预原则:修复始终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少干预档案本体承载的历史信息。

(2)兼容性原则:即档案原材料与修复所用的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能上必须是相接近。

(3)可再处理原则:选用当今较先进的且已被证明有效的技术和材料,同时应考虑到随着档案保存时间的延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后人二次修复留下足够的可再次处理的空间。

(4) 耐老化原则:基于档案长期保存的特点,修复中选用的材料应能够降低外界因素对档案本体的影响,避免造成修复性破坏,保证其延长保存寿命。

(5)规范化与标准化原则:修复档案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修复技术与质量规范化,修复人员规范化,努力达到档案修复管理的标准化。

3  纸质档案保护修复流程

3.1  前期调查:前期调查工作主要包括记录档案基本信息、价值和保存现状。内容应包括档案的名称、年代、级别、尺寸、质地、质量、来源等,说明档案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档案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照度、紫外线指数等。

3.2  检测分析:通过科学仪器进行常规检测,包括纸张厚度、密度、定量、白度、色度、帘纹宽度、pH值、写印色料溶解性等。

(1)厚度,是反映造纸技术水平和纸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密度,指纸张紧度(g/cm3),与原料性质压榨有关,紧度可以反映纸张结合的致密程度。定量,指单位面积纸的重量(g/m2),它与纸的用途和制造工艺有关,对于面积规则、损伤较少的档案,可直接称重并测其面积,通过计算得知。对于不规则的档案纸样可以用对比法测定。测量厚度、密度和定量是对档案残损选配补纸的重要参数。

(2)白度、色度。纸的白度可间接反映纸张纤维的提纯程度和老化程度,纤维素含量越高、老化程度越低的纸一般白度显现高。色度的测定是为了与保护修复后的纸张进行对比,判断保护修复过程有无造成色差变化。

(3)帘纹观察。帘纹是区别手工纸与机械纸的重要标志,观察帘纹形态判断纸张质量和制造时期,便于科学选配修复用纸。

(4)pH值。纸张pH值对纸张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很大关系,弱碱性的纸张状态比较稳定;偏酸性的纸张由于酸催化水解导致纤维素?-1,4糖苷键的断裂后被氧化生成羧酸,从而导致纸张不断酸化、降解。对档案纸张表面pH值测定,是决定是否采取脱酸处理的依据。

(5)写印色料溶解性。纸质档案上字迹、印色在进行保护修复前,需测试其溶解性,为保护修复措施提供参考。通常采取棉签蘸取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溶液,轻轻擦拭字迹或色料部位,如果出现掉色现象,要采取固色处理。

(6)材质分析,材质分析尽可能做无损分析(从破烂糟朽散落的碎屑中取0.3×0.3厘米即可)。检测方法是将样品用蒸馏水浸润揉团放在载玻片上,滴几滴蒸馏水后用尖头镊子和钢针将纤维分散开,使其分布均匀,然后滴上I-ZnCI2染色剂,通过纤维测量分析仪观察其纸张纤维,即可判断造纸原料。修复应尽量采用相同材质的纸张作为修复用纸,材质分析为修复纸张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病害突出的纸质档案应采取特殊分析,特殊分析是针对性的病害分析,包括污染物、微生物、褪变色等鉴定,分析方法有傅利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

通过以上基础检测和分析,对档案所处的状态进行总体评估和病害发展态势预测,为选用保护修复材料、确定修复重点和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消毒灭菌:为了防止微生物病害的发生以及霉菌之间的交叉传播、感染,纸质档案在修复前后均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再入库时与未修复保护的档案隔离存放保管,预防交叉感染病害。

消毒灭菌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真空充氮气消毒法和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法。真空充氮气消毒法对纸质档案无副作用有一定效果,但时效较短。环氧乙烷杀菌普广杀虫力强,是当前用于纸质档案灭菌除虫卵和霉菌孢子均有较强灭杀作用较为理想的成熟技术,但环氧乙烷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废气必须合理、谨慎处理。

3.4  清洗、去污:根据纸质档案的具体情况,进行除尘去污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物理清洗方法:物理方法是借助各种机械外力和能量使污垢分解并剥离开物体表面,以达到清洗的目的和效果,主要方法有:毛刷清除法(用软毛刷将表面灰尘轻轻刷去,减少表面灰尘);剔刮去污法(针对档案本体上的固态泥点、蝇粪、黑点杂物,使用刀尖小心剔刮剥离);面团粘污法(将小麦粉加水揉和成软硬适当的面团,用面团在纸面上来回滚动将污渍粘除);水清洗法(用纯净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水渍黄斑、轻度霉迹污渍)。若是顽渍可采用超声波乳化技术进行清理。

(2)化学清洗方法:对于局部严重污渍使用棉签蘸5%乙醇溶液进行清理,清理时基本不会对写印色料造成损伤。有实验研究表明:5%乙醇溶液对各类字迹的耐久性影响较小,乙醇又有去污杀菌的功效,而且操作方便效果甚佳。若有锈蚀,可用专业工具去除锈钉后,清除周围锈渍,使用棉签酒精局部清洗。

3.5  去霉: 霉迹霉斑主要是白霉、绿霉、黑霉、红霉等,去霉方法有:

(1)乙醇(酒精)擦涂法可去除“白点片状”白霉菌。具体方法是,用柔软洁净的纱布或脱脂棉球蘸取75%酒精在有霉菌的部位进行擦拭,根据霉菌严重程度控制擦涂的次数。特别注意的是,擦涂前先进行写印色料易溶解性试验,如果写印色料易溶解就不能使用此方法。此外,酒精属于易燃物质,使用时要注意防火。

(2)高锰酸钾与草酸搭配使用去绿霉、黑霉、红霉。具体方法是,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擦拭霉斑残留部位5分钟~10分钟,再用2%草酸溶液中和棕色沉淀,然后蒸馏水冲洗干净。若不能彻底去除,再用1%溶菌酶溶液涂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冲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后阴干。

3.6  脱酸:档案纸张pH值<4表示严重酸化,需要对其进行脱酸处理。脱酸方法有:(1)使用偏碱性(pH值>7)的清水清洗,也可用0.2%的碳酸氢镁溶液做脱酸液涂刷在档案纸张背后实施脱酸,再用清水冲洗。(2)用淘米水(pH值约8.5~10.3)浸泡清洗有很好的脱酸效果。

近年来,等离子脱酸、超纯水有限洗涤脱酸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成果。

3.7  皱褶展平整体整理:档案大多存在皱褶病害,须将每一皱褶耐心细致轻轻展开、将变形状态整理恢复常态形状后分批进行压平。对于档案边缘磨损严重或遭虫蛀的,据情况可用古籍修复方法进行衬垫修复。经检测是属机械纸张,要依据纸张的拉力、强度、色度、质地等要素遴选与之相适合的纸张做修复材料。修复后进行压平处理。

3.8  保护写印色料:档案中的写印色料主要包括油印版、蜡印版,手稿类的红、蓝、黑墨水及铅笔等。出现褪色、变色、晕色等病害,可采取宣纸衬垫隔离方法保护每件档案的写印色料。对于蓝黑、纯蓝墨水褪色严重的字迹,可使用LC显色固色剂实施恢复。对于圆珠笔、复写纸字迹褪色,可使用BAH、DAH恢复剂恢复;对于扩散的圆珠笔、复写纸字迹可用TH22、NHJ剂恢复;为了防止机械摩擦造成损伤铅笔字迹模糊,可喷涂胶剂进行封固,并拍照记录。

3.9  制作装具:将保护修复后的档案量身制作装具,如:文件盒、文件夹、压膜和档案储藏柜等,分类有序装入装具保存后再放入柜中进行科学保管。装具盒、夹等应采用无酸、无金属离子材质,以避免长期保存对档案造成锈蚀或酸化等危害。珍贵档案采用RP技术保护袋保护。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3

关键词:景观遗产,风貌维护,风格修复,保护措施

景观遗产的欣赏及保护绝不是新出现的思想观念, 1919年, 日本就颁布了相应的保护同土地相关的文化财产法律, 即《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 而法国在1930年则颁布了《关于保护具有艺术、历史、科学、传奇与风景名胜特征的自然遗址和历史遗址的法律》。但我国对于景观遗产的风貌维护及风格修复问题, 却一直到最近20年才得到重视

1 景观遗产的风貌维护

1.1 维护景观遗产自身风貌

我国古代就有“名园易得, 古树难求”的说法, 充分证明了景观作品需要人们长期进行精心呵护。很多历史园林当中的名木古树, 都充分反映了植物配置已经和造景寓意相结合, 所以, 维护自身风貌, 要以名木古树的保护及复壮为主, 并在保存植物的原始配置基础上对相应花木植被进行养护补植和修剪。

1.2 维护景观遗产外围环境风貌

相应的历史园林一定要保存于适当环境当中, 所有对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造成威胁的行为都要禁止。这项原则广泛的适用于各种基础设施, 例如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停车场、道路、看守设施、栅栏、旅游环境等。例如, 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变迁, 依然得以保存。昆明湖、万寿山等景观的魅力至今依然, 这得力于现代城市规划对相应环境风貌的有力控制, 有效的维护了景观遗产。

2 景观遗产的风格修复问题

2.1 景观遗产风格修复的可操作性及原则

《佛罗伦萨宪章》中的基本观念就是对修复及重建的历史古迹作品不承认, 觉得“在一园林彻底消失或只存在其相继阶段的推测证据的情况, 重建物不能被认为是一历史园林”, 实际上这主要基于意大利文物修复的观念, 也就是考古学修复观念, 严格的区分原件及复制品, 例如罗马大角斗场修复方式。可实际工作当中, 该理念根本没有可操作性:第一, 所有景观遗产保存到现在, 都是通过连续的自然或者人工修复及重建的过程, 既有整体的, 也有局部的, 所以, 对于景观遗产而言, 修复及重建的产品及价值都不能否定。第二, 相应景观遗产在其发展过程当中, 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状态, 可是只按照相应绘画图片及文字描述记载而进行的原始形态复原无法确定真实性, 此外, 以整体运作的自然系统基本不会让不同时代的片段实现共存, 所以, 对景观遗产的修复及重建, 理应为一种在比较严谨的考证基础上的风格修复。

2.2 景观遗产风格修复起源

进行扬州古典园林修复的时候, 修复工作者非常重视对园林风格的复建, 严格遵循相应的史料, 尽最大努力对景观遗产的原物、原址、原风格进行复建。重建规划杭州名园郭庄的时候, 设计人员却更重视保持古趣。从这2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进行景观遗产修复的实践当中都采取了取景点历史意境方法。但在英国, 对考古遗址的保护则源于, 早期保护运动及对遗址画意欣赏。例如处理大地作品的方法, 就是保证期处于自然的状态;对那些中世纪的修道院移植, 则要保护所有历史层面, 表明其历史地层学及目前的状态, 实行保存、干涉、加固, 从而有利于参观人员理解各个元素的整体性意义。该种方法的原则就是避免重建, 尽量隐藏起相应的技术干涉, 避免影响废墟如画的景观。

通过上述论证能够看出, 进行景观遗产修复的本质为对相应历史意境的展现及保护, 相应的重现历史意境目标在现实中则主要表现为对相应景观艺术风格的最求。所谓的风格主要是利用比较不同艺术形式差异建立起来的, 属于美学概念。历史园林则是从历史或者艺术的角度来看的, 人们感兴趣的愿意及建筑构造、景观遗产为一种艺术品, 所以对景观遗产的修复及重建就要理解成在严谨的考证基础上的风格修复, 该处的风格则为景观遗产的历史风格。

2.3 景观遗产风格修复当中的连续性及当代性

现阶段, 对某些历史景观遗产修复是否可以保证空间的永恒性的关键过程, 早已经不是创作人员报答个人趣味的一个过程, 而是附加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 也就是公共利益。实际上, 所有的重建或者修复都一定会受当代人对历史阐释及理解的影响。所以, 历史遗产的保护在某冲程度上就是用现代人的理念重建历史, 一位从保护对象上的选择及对其保护方法的确定, 无疑不建立在当代人们对于历史及未来的理解基础上。所以, 相应工作人员在把握景观遗产风格的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历史风格及演变过程。

3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相应景观遗产的展示及保护已然成为一种经济动力及社会目标。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景观遗产的维护及风格修复, 无论是理论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的历史都比较短, 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有效进行景观遗产风貌的维护及风格修复。

参考文献

[1]耿刘同.北京历史园林述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季广明.复建杨州古典园林弘扬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4

一、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流程

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现开展的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工作主要按下述流程进行实施。

(1)档案的清点、交接、出库。

(2)档案的除尘:要求拆除文件上原有的钉书钉、回形针,用干净的羊毛软刷或排笔刷去档案表面的灰尘。

(3)档案的消毒杀虫:要求采用纯物理的消毒杀虫方法,不产生二次污染,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不损伤档案。

(4)档案的脱酸:要求采用纯天然产物进行脱酸,脱酸过程中不能产生化学成分的残留,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纸张、字迹无影响。

(5)档案的修补、托裱:存在局部残缺,有孔洞的档案,应采取补缺、接边、挖补等技术方法进行修补;对档案整体强度较差,出现霉烂、脆化、支离破碎现象的档案,必须进行整体托裱。

(6)档案的排序、编目:按照房地产历史档案整理排序规范对卷内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实体排序、编制页码。

(7)制作档案目录、卷皮和备考表。

(8)档案的整理装订。

二、房地产历史档案的数字化

(一)开展房地产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房地产历史档案因其稀缺性和珍贵性,应该进行数字化工作。开展数字化工作以后,一方面可确保数字信息的永久保存,即使在实物档案因各种意外因素不能继续保存时,也能通过其数字信息还原档案原貌;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工作,可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准确、方便、快捷地进行检索,满足社会各方面及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二)房地产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内容及要求

房地产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应包括对档案信息进行案卷级及文件级的著录和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

1.著录

案卷级著录内容应包括档案类型、房屋地址、案卷号、参考案件号、房屋面积等,文件级著录内容应包括权利人、义务人、相关责任人、文件形成时间、文件类型、房屋详细地址、房地产登记类型、房屋用途等。

2.数字化扫描

(1)扫描仪:房地产历史档案扫描应采用冷光彩色平板扫描仪进行扫描,不得采用滚筒或其他高速扫描仪,以免对档案资料进行破坏。

(2)存储格式:存储格式既可采用TIFF格式,可采用JEPG格式保存。

(3)分辨率:分辨率可参考以下选择——文字和图纸不低于300dpi、照片不低于600dpi,也可根据卷内文件情况作适当调整,保证扫描后的影像清晰。

(4)图像:所有档案资料建议均采用彩色方式进行扫描;A3幅面以内的资料形成的图像文件大小原则上不低于3M;所有A0幅面以内(包括A0幅面)的档案资料要求按原幅面一次扫描完成,不允许分幅扫描再拼接图像。

(5)拼接:对于超大幅面(A0幅面以上档案文件),可选用大幅面图像扫描仪,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对图像进行拼接,但拼接后应与原件一致,以确保图像阅览的完整性。

三、成都市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与数字化工作经验

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自2013年起开始实施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以来,截至2016年6月底,已成功完成了近69万页档案(折合A4幅面95万页)的修复及数字化扫描工作、5.5万卷档案的整理装订工作和35万条档案数据的著录工作。在此项工作的调研、评审、立项、启动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工作科学、顺利地开展,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主要把握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重点。

(一)制定规范、专家评审

为开展好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和数字化工作,档案馆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馆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档案保管科负责具体实施。之后,档案馆派人先后前往成都市档案馆、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等全面考察调研历史档案修复及数字化工作。针对调研考察结果,结合馆内实际和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了《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历史档案整理及数字化规范》(下称《规范》),该《规范》对历史档案整理、修复、数字化、珍贵档案的甄别和保护、工作流程、成果验收、涉密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要求。随后,档案馆邀请了成都市档案局、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和四川大学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评审,确保《规范》内容详实、标准合理、流程可行。《规范》的确定,为档案馆具体开展历史档案的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外包、专业实施

因房地产历史档案的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对专业化要求很高,特别是档案的修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具体实施。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选择通过招标、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具体推进此工作。为确保每年历史档案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外包公司配置了超过20人的专业团队常驻档案馆,他们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及服务,档案馆负责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成果审核及验收,日常工作推进顺利。此工作模式解决了档案馆自行开展此工作不专业、进展慢的问题,使档案馆工作人员能从繁复的整理、数字化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着力参与档案的质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细致管理、明确责权

为加强对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及数字化日常工作的细致化管理,档案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每卷档案建立《修复日志》,《修复日志》主要通过对出、入库档案的清理和拍照,记录历史档案在档案馆和外包公司交接前后以及档案进行修复前后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同时记录本卷档案的修复方案和修复后档案的质检情况;二是加强对外包公司的日常管理,档案馆制定了《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对外包场所、人员、数字加工设备、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严格管理实施,同时档案馆还与外包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确保档案在外包服务工作中和完成服务后的档案及数据安全;三是加强成果验收,档案馆对外包公司完成修复、整理及数字化的档案实行100%的质检,之后再进行5%的抽检,如发现不合格档案或数据,由外包公司及时重新加工,如发现对档案造成损坏的,按《规范》内容进行扣罚。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房地产历史档案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进行细致管理,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四)加强历史档案信息管理

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历来重视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2012年上线并正式运行的房产档案管理系统中,专门设计了“历史档案管理”版块,主要功能包括历史档案的数字化著录、扫描影像的存储和查询、著录及扫描影像的质检等。通过历史档案管理版块中的查询功能,档案利用人可以根据多条件对历史档案进行检索,比如通过档案生成的时间和档案的类型,直接查询乾隆年间的红契有哪些,为档案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便利。另外,鉴于历史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历史档案的系统管理模块使用单独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记录,只有指定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对历史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也满足了历史档案对涉密管理方面的要求。

对于历史档案的修复、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从当前来看可能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投入一定的人、财、物,但是从长远来看,此项工作的开展一定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历史档案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它就是一份“死档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更不会产生任何价值,但是如果将其进行合理保护,对档案中存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它就是宝贵的“资源库”,就能产生出“活思想”“新思路”。档案管理人应该对历史档案的管理工作加以重视,管好、用好这个“资源库”,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5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修复,中小河流治理

1 引言

随着对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的提升, 人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理解也发生明显变化。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提出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目标的河流治理方法, 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 对推动水生态保护环境效用显著。基于此, 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念下做好中小河流治理成为研究关键点, 也是此次研究的重点所在。

2 基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现存问题

基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内容, 在目前的执行与操作中尚存些许问题。结合实际调查内容, 得出中小河流治理中水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过分强调防洪

中小河流治理中防洪是一项关键性工作, 需要保证河流两岸的生命财产安全。但过分强调防洪, 对中小河流进行截弯取直之后导致洪水流向发生变化, 流速与水动能明显增加, 导致对两岸的河槽冲刷严重, 极易造成河岸塌陷的问题。而自然蜿蜒的中小河流河道形态能够降低洪水流速, 削弱洪水对于两岸的冲击, 所发挥出的效用比过分强调防洪的效果更好。这种状况的产生可以充分证明, 中小河流治理理念与治理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2.2 河道整体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中小河流治理方面的认知差异, 导致河道原有的整体环境遭到破坏。河道出现渠化、硬化现象, 水景观与水生态所表现出的自然价值被破坏。这里所说的“河道渠化”具体指“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 将蜿蜒曲折的河流改造成为直线、折线形人工河流。渠化之后的河流缺失了传统河流的灵性与各基本形态。”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应用现代材料、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砌筑河床, 产生大量的硬质建筑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 甚至会直接堆放于河道之中, 破坏河流生态平衡与稳定。

2.3 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中小河流治理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形状, 对生物多样性必将产生严重影响, 截弯取直之后水体流动的多样性发生变化, 生态功能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导致河流生态链受到影响,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破坏。生物群落多样性随之降低, 淡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现象。

2.4 单一的工程性治理

现代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工程型治理, 导致河流原有的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混凝土将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隔绝, 生物环境受到影响, 水土植物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基础系统被打破, 水污染程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天然湿地作为河流生态环境的基础, 工程型河流治理导致大量天然湿地萎缩, 生态功能无法持续发挥。

3 基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建议

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视角来看中小河流治理状况, 存在一定的治理弊端。为全面改善这种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达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改造方式。

3.1 河流治理减少硬化

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硬化与渠化现象。之所以要求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减少硬化, 主要是现阶段采用的截弯取直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 截弯取直之后河岸生态功能受到影响, 水生植物被破坏, 改变洪水流向冲刷河岸, 洪水灾害在缺乏原河流的调节作用下出现得愈加频繁与剧烈。因此, 在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发挥效用并做好防洪措施, 还应该关注水生态的平衡发展。

3.2 河流治理生态护岸

为确保水生态稳定健康发展, 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应该做好生态护岸工作。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方式, 去保护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护岸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集合防洪、生态、景观与自净等多功能于一体, 在实施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作用显著, 为新型护岸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生态护岸作为一种维持水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应该在全国中小型河流治理中持续发挥效用, 充分运用植物完成防护, 恢复中小型河流本来的面貌[2]。

3.3 河流治理控制污染

河流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内容, 也是影响水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想要保证河流治理的实效性, 则需要控制污染源。中小河流的生态功能通常是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本身清洁, 但目前中小河流的自净能力已经非常差,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严重影响河流自净功能。基于此, 想要达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 则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准则, 避免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具体策略如下: (1) 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要有效控制污染, 则需要标本兼治, 在全流域范围内进行治理, 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把控, 减少废水的排放; (2) 政府出台相关措施, 对周边的工厂及生活污水排放做出明确规范, 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3) 对沿岸过度取水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为河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水需求, 确保自净能力的恢复。中小河流治理污染的有效控制, 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从根本上为水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3.4 河流治理后期监管

中小河流治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因此在河流治理实施阶段完成之后, 后期监管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性显著。合理治理后期监管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明确有效的监管措施, 将这一措施应用贯穿到整个治理过程, 监管机制持续发挥效用, 有助于水生态环境的调节与修复; (2) 对河堤迎水坡进行植树造林, 依据生态护岸理念为指导, 保证功能树林发挥效用完成检查验收; (3) 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工作, 定期检查河流治理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河流治理的后期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做好治理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整个监管过程要求多部门协调实践, 保证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视角下, 通过分析中小河流治理状况, 充分说明我国传统的河流治理手段与方法较为落后, 水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为充分解决上述问题, 本次研究从水生态现状入手, 在中小河流治理方面提出新的看法, 旨在为水生态保护做出努力。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与重新认知, 关注生态环境并从自身做起。

参考文献

[1]高青峰, 王欣.试论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下的中小河流治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1) :30-32.

浅析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 篇6

1 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其涉及到的修复工作多, 对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想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一定要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 发挥指导思想的巨大作用, 促进水功能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1 要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

要立足于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找到系统退化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充分发挥其自我修复能力, 顺应自然规律, 完善系统建设。

1.2 要坚持保护水资源系统多样性的原则。

在重视资源良好开发的基础上, 还要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 保证系统的独特多样性, 避免大规模破坏。

1.3 要坚持长期修复和保护。

水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 一定要长期坚持, 不动摇、不懈怠,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新的保护理念, 完善修复环节, 加大保护力度。

2 加强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视度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国家战略重点项目, 有些资源保护单位对其的重视度不够, 意识较为淡薄。水土保持的第一要素就是水资源, 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也一定要以水资源的基础建设为依据。因此, 我国各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理开发资源, 做好协调生产工作, 并立足未来, 从长远角度考虑, 将该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实现新措施的有效运用。

3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创新

众所周知,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水生态系统由于地区差异, 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策略。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创新发展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针对水生态修复保护系统地的差异, 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予以完善。

例如, 在农田边缘开挖截根沟, 在与林地接壤处挖掘排水沟, 对潜在威胁大的水蚀沟采用回填对策等等。

3.2 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实施保护修复。

根据季节差异进行植树, 结合土壤特点, 因地制宜的选取种植树木, 在保护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 利用沟谷营建水源涵养林, 并做好防风固沙、排水种植等工作, 有效缓解冲刷侵袭。

3.3 创新保护与修复方法。

具体而言, 要创新体制, 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 完善监管, 加强验收, 保证权责分明。此外, 还要深化改革, 改进以往的治理方法,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并坚持技术创新, 采取高科技方式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尊重科学, 做好系统建设工作。

4 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明确思路, 打好工作基础是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关键。国家在系统维护动工前可以搭建试点项目, 结合地区差异和自然状况特点, 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在试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国, 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积累工作经验, 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方式, 总结技术问题, 扎实科学基础, 从而完善保护修复能力, 推广现代化新技术。

4 结语

总而言之, 由于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持续发展, 水资源匮乏现象日渐突出, 水生态系统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工程, 是国家资金投入的重点行业。但是我国的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还存在一些问题, 无法提升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 加强对其的重视度, 坚持水生态系统修复原则不动摇, 采取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的方式实施作业, 并扎实推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为我国有效地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朋, 刘蒨.国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经验及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 2011, 06:72-78.

[2]朱党生, 张建永, 李扬, 史晓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关键技术[J].水资源保护, 2011, 05:59-64.

[3]记者肖丹韦凤年赵英霞.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N].中国水利报, 2006-05-30001.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7

关键词:海岸线,保护修复,开发利用

海岸线是指沿海潮间带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海陆过渡地带即大潮高潮时的海陆分界线。岸线资源是稀缺的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地带,对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工作的开始,沧州海岸带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承受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海岸线在成为承载沧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的同时,自身的承载力正在接受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科学的利用和保护修复及管理,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甚至产生危害,致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1 沧州市海岸线自然属性及其优势

1.1 岸线自然属性

沧州市海岸线总长为129.7 km,岸线北起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与天津海域交界,南至海兴县大口河河口姬家堡子岛,与山东海域交界。按照地貌及物质组成差异,沧州的海岸类型属于粉沙淤泥质海岸类型。

1.2 岸线特点

沧州市每平方千米土地拥有的海岸线长度(岸线系数)为0.006 78 km,低于全国沿海地区0.012 5 km/km2的平均水平。但是,临海陆域、海域和海洋资源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沧州海岸线资源中,优势比较突出的有以下4种:(1)开发潜力较大的滩涂浅海资源。沧州沿岸地势平坦,潮间带面积为307 km2,0~10 m等深线浅海面积1 051.2 km2,潮上带10 km范围内多为盐碱荒地,海域和滨海陆域都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海洋生物资源。近岸海水水质肥沃、风平浪静,是多种海洋生物生息繁衍的场所,分布着80余种鱼类和220余种底栖生物。丰富的饵料资源和大量的滩涂荒地相结合,有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3)港口资源。沿岸有大口河、歧口、李家堡三处港址,其中神华黄骅港和沧州综合大港的运营,已成为西煤东运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西、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发挥“东出西联”桥头堡和带动腹地发展的“发动机”的作用。(4)丰富的油气资源。沧州市沿海是渤海油田的主要油区,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具有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和配套产业的有利条件。

2 海岸线利用现状

沧州市大陆岸线已全部开发利用,其中,渔业利用岸线占61.35%,港口岸线占24.72%;工矿岸线占13.93%。

2.1 渔业岸段

沧州市渔业岸段共有3个,岸线长度为45.925 9 km,包括北排河口至张巨河村农渔业岸段、后唐堡村至辛立灶村农渔业岸段、大口河农渔业岸段。

2.2 港口岸段

沧州市港口岸段1个,岸线长度为16.136 7 km(南起大口河河口,北至黄骅港冯家堡与黄骅市徐家堡交界处),为黄骅港港区港口岸段。

2.3 矿产能源岸段

沧州市有1个矿产与能源岸段,岸线长度为7.205 2 km。

2.4 自然保护区岸段

沧州市有1个保护岸段,岸线长度为0.685 9 km,为黄骅古贝壳堤保护岸段。

3 海岸线利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人工岸线不断增加,自然岸线不断减少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人工岸线占沧州市岸线长度的比例不断增加,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在不断地减弱。人工岸线主要为填海造陆(神华港、综合大港)、防潮堤坝、油田人工岛、养殖区、盐田等。对自然岸线的属性破坏比较大,改变了其原属性,真正的原始自然岸线已很少见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沧州海岸线多为粉砂质岸线,有大规模的原始贝壳堤),海岸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等功能不断减弱(在原来黄骅市新村乡新村海岸和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村海岸种植有小麦、玉米等经济植物和大量的绿化树木),海岸侵蚀、海滩退化和海岸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

3.2 岸线利用粗放,利用效益低下

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沧州市岸线资源的利用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直以捕鱼、养殖、盐田为主,20世纪后期新兴石油化工、油田、港口等产业,岸线的利用处于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产业规模较小,效益低下,单位岸线产值水平较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低,没有充分发挥岸线的最大效益。

3.3 海岸线利用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海岸线是海陆交互的地带,海岸线的利用涉及海洋、土地、港口、海事、水产、城建、环保等领域。相关部门只从本行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关海岸带利用的规划,而且各领域间的行业标准也不一致,各有自己行业的特点,所以这些发展规划缺乏统一的宏观把握,规划和标准之间也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4 岸线保护与修复

4.1 古贝壳堤历史遗迹保护岸段

黄骅古贝壳堤位于沧州黄骅市张巨河村南海岸,岸线长度685.9 m,是渤海西岸7 000多年来成陆过程的重要产物,对研究古海洋变迁和环境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属自然历史遗迹。该地区应保护现有贝壳堤的完整性,禁止大规模养殖池塘建设及在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农业种植活动,防止古贝壳堤遭到破坏。

4.2 滩涂养殖退出机制

目前黄骅沿海在海堤向海一侧进行池塘养殖的很多,通过取土等方式利用潮间带进行海水养殖,严重破坏了潮间带的自然属性、水流动力及方向等,省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海域管理条例,使养殖户退出海堤向海一侧利用潮间带养殖,政府对其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以恢复潮间带的原来属性。建议制订潮间带保护条例,利用法律有效保护潮间带生态环境。

4.3 岸线环境整治

有些岸段的环境破坏严重,比如取土、岸线环境污染、岸线退化等,建议在重点保护岸段进行岸线环境整治修复,禁止取土、取沙,并对岸线进行树木绿化试点工作,即保持水土防止岸线退化,又能美化环境。

4.4 岸线海堤建设

为了保证岸线的自然属性,加强岸线的保护。目前歧口一带海堤不连续,存在风暴潮灾害隐患,建议对岸线海堤不连续段进行岸线海堤建设,提高歧口一带防御风暴潮能力和沧州沿海风暴潮警戒潮位,2006年以前沧州沿海风暴潮警戒潮位为5.0 m,由于歧口一带海堤不连续,使沧州的风暴潮潮位定位4.8 m。同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及岸线退化。

4.5 重要工业与城镇建设保障岸段

渤海新区:发展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将成为“东出西联”桥头堡,带动腹地发展的“发动机”,将辛立灶至狼坨子岸线划为渤海新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功能岸段,以保障目标的实现。目前,该岸段以养殖为主,但由于海水水质污染严重的现状及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养殖业将逐渐退出,而大片地势低平的潮滩为其填海形成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4.6 重要港口开发岸段

黄骅港:渤海新区冯家堡至大口河为黄骅港港口与航运岸段,岸线全部为港口利用,主要发展大型综合泊位和专业化煤炭泊位以及煤炭仓储、物流、深加工区,岸线后方10余千米内的盐碱地和滩涂可以为大规模建港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岸线及土地资源。

5 保护修复措施的保障建议

5.1 加强领导,完善海岸规划实施措施

成立有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国土(海洋)、交通、水利、建委、环保等涉海有关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组织落实《沧州东部海岸线开发利用规划》的实施。

5.2 科学管理,落实海岸保护目标

根据规划建议及海岸基本功能,制定管理措施,使之既能满足海洋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能对重点的海岸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

5.3 依靠科技,提高海岸管理水平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及地面动态监测队伍,建立无缝隙覆盖沧州市海域的海岸监测管理系统,对海岸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海岸整治修复实时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海岸现状。

5.4 宣传教育,增强海岸保护意识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8

我国档案界在全民“文化遗产热”的情形下, 把文化遗产当做一个新鲜事物而介入这个话题, 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含义、方法及途径做了很多的理论探讨, 有些档案馆也开始介入这项工作,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 大多数档案馆都没有把文化遗产的收集和管理列入日常工作范畴, 对于民间碑刻、民俗记忆这类文化遗产的非正式文本还比较排斥。对此, 我们应转换思路, 以宽容开阔的视野包容这种“泛”档案。档案“泛化”现象已普遍存在, 现代社会的档案现象正可以用“泛化”来表征:档案来源走向多元化, 社会公众借助“档案”一词形象或简洁地代表事物是“未掺过水的史料”, 图书、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档案热”;档案工作从过度关注“国家档案”到关注“大文件”、“大档案”, 主动适应社会档案现象以弥补现代制度理性的缺失。

中国古籍保护与修复现状研究 篇9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就有了浩如烟海的古籍流传。古籍是中华民族人文发展史的重要载体,是保存和传递文明的重要形式,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内涵,同时其本身又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因此,古籍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我们准确地了解历史,并通过它感触到潜动的时代脉搏;还在于它自身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如其纸张、印刷技术、版本样式等涵盖了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那些孤本、珍本、善本所体现出来的文物价值更是弥足珍贵。古籍因其承载厚重的文明而意义重大,又由于不可再生而弥足珍贵,于是整理古籍文献、保护古籍文物,成了图书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古籍保护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图书馆在继承前人古籍保护遗产的同时,逐步改善藏书环境,并先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古籍文献的保护条件日益完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获得长足进步,目前一批具备现代化技术条件的善本书库先后落成。图书馆古籍善本保护工作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古籍书库的环境、建筑、设备、管理制度、修复手段等方面,间接表现在利用科学方法对古代文献的抢救,如文献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光碟储存等。

二、古籍文献的受损原因

(一)自然老化

古籍纸张主要由纤维素(C6H10O5)n、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组成。纤维素是纤维二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生物多糖,在阳光或空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其中葡萄糖残基的C2原子和C3原子上的经基氧化生成碳基,导致古籍纸张机械强度降低,出现泛黄、脆化、断裂、破损现象。半纤维素是由带短支链的多糖和分子量比纤维素小的多糖组成的混合物,木质素是以苯丙烷为单元的结构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含有大量具有发色作用的碳基和芳香共扼结构的物质,稳定性很差,尤其在光照下更容易被氧化为有色物质。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纸张更易发黄变脆。因此,引起纸张老化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是多种外界自然因素和古籍纸张自身某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生物破坏

在造纸中加入的动物胶、淀粉、矾、树脂,以及装裱时使用的各种浆糊等有机物质,为霉菌、细菌和虫害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霉菌在温度(T)25-370C,相对湿度(RH)80%-90%、酸度(Ph)4.0-5.8的条件下迅速繁殖,在古籍纸张表面形成霉斑。霉菌以纸纤维为营养源,同时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使纸张酸化,分泌出的粘稠物使纸张粘连。细菌在温度25-37 0C、相对湿度90%、酸度6.0-7.5的条件下,可以使古籍纸张纤维腐烂。的环境,有

(三)保管不当

由于不具备保藏古籍文献条件可能是长期光照造成纸张变色和光化学反应,或在潮湿环境存放古籍就会形成霉斑和粘连,会使古籍出现发黄、发脆、粘连现象,加速了古籍的损坏,与保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古籍保存的库房环境对古籍文献的影响尤著。

三、古籍的主要保护措施

(一)库房防火装置

中国古代藏书楼毁于火灾的事例不计其数,为后人提供了警示。因此,在现代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防火亦为重中之重。为了防止火灾带来的毁灭性威胁,不少古籍善本库房已安装有防烟警报感应器和气体灭火装置,一旦库房内出现烟火,立刻自动断电,扑灭火源。同时,在库房内安装冷光灯,用以減少对古籍善本的光辐射损害。

(二)库房防潮设备

气候潮湿对古籍的危害十分严重。书库湿度过大,图书受潮发霉,加上适当的温度,极易滋生书虫。古代藏书楼的防潮主要靠通风等方法,如今现代化的图书馆采用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来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可以长年将温度控制在14℃~18℃,湿度控制在50%~60%的最佳状态,以保持古籍善本不受温、湿度超标的威胁。

(三)防虫、防尘、防光措施

蛀虫对古籍的损坏是致命的,而古籍遭受蛀虫的现象又极为普遍。有些蛀虫严重的图书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因此,防虫措施是古籍保护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图书馆的防虫措施多为在库房内投放樟脑粉、樟脑块等防虫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虽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是投放于开敞的书架中,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采用化学药品杀虫,对图书也可能产生伤害。此外,以往为古籍防光、防尘,多采用制作函套或用牛皮纸包扎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图书馆利用古籍保护专款,分别为善本书定制樟木盒或樟木橱,以达到既能防虫,又能防尘、防光的保护作用。在防虫方面,目前又开始采用冷冻杀虫技术,凡入库善本,均经冷冻后方能入库,以杜绝虫卵随书带入库房。冷冻方法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成本较高,大多图书馆尚未采用。实践证明,库房湿度达到70%以上、温度达到22℃以上,是蛀虫繁殖的最佳环境,为此,最好的防虫办法是控制书虫滋生的温湿条件。

(四)库房防盗监控设备

近年来,古籍书库被盗现象在国内外均有发生,一些图书馆的善本库房安装防盗门,设立专人保管,及每年清点库房藏书,仍为必不可少的措施。

(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

古籍保护工作能否有效,关键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为保护关键善本的安全,图书馆均制定有善本书出入库制度、人员出入库制度、库房人员工作细则等岗位职责,将可能出现的疏漏,控制在萌芽状态。

(六)继承发扬传统的关键修复技艺

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可以改善关键保存条件,但解决不了破损古籍的再生。破损古籍的修复,仍为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经过修复人员的手工劳动,已有大量严重破损的古籍善本获得抢救,恢复了原貌,达到为古籍延年续命的作用。在修补手段方面,经大胆创新,目前图书馆已先后研制成纸浆修补技术(南京大学),并发明纸浆补洞机(国家图书馆)。为总结继承前人修复技艺,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由经验丰富的国家修复人员撰写的《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古籍修复与装帧》等专著先后问世,标志着古籍修复技术的专业化与规范化,一批古籍修复专家已经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明杰.中国古籍版本文化拾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平,吴澍时.古籍修复案例述评[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

[3]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M].增补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 篇10

与此同时,由于地理隔离、恶劣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土壤的贫瘠以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等影响,海岛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环境承载力有限,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受自然灾害影响和人类无序开发,其生态环境系统就很难恢复。我国目前大多数有居民海岛基础设施薄弱,环境保护能力不足,人居条件相当恶劣;部分无居民海岛开发秩序较为混乱,过度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海岛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加大对海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已迫在眉睫。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时间较短,我国的海岛生态修复工作也刚刚起步,这一领域的积累还非常薄弱;而海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学科种类繁杂,技术含量高,实施难度大;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海岛保护工作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其整体水平和能力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了满足这一领域的迫切需求,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IFS国际科学基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海岛整治修复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专家毋瑾超主编了《海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并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海岛生态修复学科亟须建立完善的背景下完成的一本科学论著。该专著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海岛生态修复保护和修复的研究成果,还总结了近四五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海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尤其是近十年至二十年来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海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手段,包括海岛边坡修复、淡水资源保护与修复、污水处理、固废减量化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海洋公园建设等内容,并结合项目团队近年成功实施的桥梁山岛生态修复实践工作的具体案例,提出了海岛生态修复的步骤、对策和关键技术,并对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行了阐述和深入的分析,不仅是一部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著,而且还是一部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类专著。

《海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写作方法科学严谨,在编写过程中,强调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以实际调查和科学实践为主,写作方法兼具创新性和规范性;该书内容详实、学科综合体系健全、理论联系实践,专著内容既可为研究同行提供借鉴,又可作为海岛生态修复实践的实际参考用书,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并重。

上一篇:快乐的夏令营之旅下一篇:建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