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2024-05-16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精选十篇)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篇1

初识“群文阅读”,心是忐忑的,似曾相识又几近陌生,内心满是困惑、犹豫和彷徨。

面对一个概念,我习惯于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问了自己:“群文阅读”是什么?“群文阅读教学”要怎样教?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查了“群文阅读”的资料,我首先明确了概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组文章,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那么,我的疑惑来了,这个阅读力是抽象的,应该如何界定?“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恰逢工作室的老师上了一节六年级的“群文阅读”课,其议题是“故事中的冲突”。该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这些文章中有什么冲突,属于什么冲突?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本是孩子们到中学以后才会接触的,那么我们上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讲故事中的冲突呢?是不是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故事中只有设置了冲突才更有意思和可读性,那么孩子们以后自己写故事就会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冲突。我觉得这个好像应该是这节“群文阅读”课的重点。我的教学思路开始清晰起来。

后来我拿“群文阅读”和“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这两个概念对比,“阅读教学”不管是培养学生理解力还是思考力,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文本来学习写作。那“群文阅读教学”,所读的文章多了,终极目标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群文阅读”的目的可以有两个指向,一个是阅读策略,另一个则是写作。

于是,我设计了这个以“聚焦儿童诗”为议题的教学设计。这个议题不是按照题材组织的,而是按照体裁选文的,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儿童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特点,从而自己尝试创作儿童诗。现将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教学内容】

《捉迷藏》《慢一点》《夏日的风》《不睡觉的小雨点》

【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孩子对诗并不陌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虽然儿童诗也读过不少,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仿写小诗的经历,但是并没有系统而集中地去感受过儿童诗的乐趣,了解儿童诗的主要特点。所以,这课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丰富其想象力,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

【教学目标】

1. 感受儿童诗之美 。

2. 领悟儿童诗之妙 。

3. 创写儿童诗之趣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创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明确儿童诗概念

1.(板书:儿童诗)你们读过儿童诗吗?那么,什么是儿童诗,是不是只有儿童写的才是儿童诗?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结:儿童诗是指专门给儿童看、适合儿童听、适合儿童欣赏、适合儿童诵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它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写的诗,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板书:聚焦)

二、初读,感受儿童诗之美

1. 自由阅读四首儿童诗 。

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首诗展示读。

3. 指名谈对儿童诗的整体感受。

4.小结:真有意思,把小动物、花儿、草儿当成人,让它们有人的想法,和人一样会喊痛,和人一样会说话。如果咱们能像爱人一样去爱它们,相信它们会告诉我们更多童诗的乐趣。那么,儿童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解读,把握儿童诗特征

1. 各组以选择的那首儿童诗为例讨论,并完成工作纸。

2.全班交流讨论,明确儿童诗的特点,完成板书 。

四、赏析,领悟儿童诗精妙构思

1.小组讨论,完成工作纸。

2.交流分享,领略儿童诗精妙构思。

第二课时

一、学写儿童诗

要求:

1.分小节。

2. 想象要丰富 、 大胆 、 合理 。

3. 有节奏感 。

4.押韵(根据个人情况)。

二、小组交流,互相提意见,自行修改

三 、 集体交流 、 评议

附:阅读材料

捉迷藏

丁云

冬娃娃最爱捉迷藏,

只要他一露面,

西北风就到处宣告:

快藏好,快藏好,

千万别被他找到 。

青蛙 、 蚂蚁藏好了,

小草 、 树叶藏好了 。

只有腊梅忍不住,

一下子从枝头冒了出来,

对着冬娃娃哈哈大笑 。

慢一点

丁云

小弟弟,

慢一点跑。

小妹妹,

轻一点跳 。

你看,你看,

草地上的

小草小花都在揉着腰。

夏日的风

雪野

风儿

打小草身边走过

摸摸小草的头

你,热吗

小草摇摇头

小草摇摇腰

风儿

便把手

插进裤兜兜

悄悄地走远了。

不睡觉的小雨点

(中国台湾)林焕彰

小雨点,滴哩哩,

滴哩哩,滴 ……

下来就下来嘛,

怎会有那么多话?

整夜都在屋顶上,

滴哩哩,滴哩哩,

不停地说话,不停地

弹上又跳下 。

滴哩哩,滴哩哩,

好讨厌的

不睡觉的小雨点呀!

【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写完后,我又有了新的疑惑:关于群文阅读的选材,网上有很多案例。有按照作品风格组材的,有按照写作对象组材的,有按照写作技巧组材的,也有按照突出特点组材的,等等。群文阅读的选材和组材,现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好像完全是按照教师个人的喜好来确定的。如此分类选择,究竟是否科学?是不是随意性太强了?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商榷求得真知,切磋方成良玉。期待着和各位同行继续不断地交流、研习、协作,在“群文阅读”的路上继续前行。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篇2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儿童的智力开发,还能够影响其人格完善。就儿童阅读环境来说,阅读空间设计应该符合孩子们的行为特点及心理动态,达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的作用。由于儿童的心理状况和身体情况不同于成人,因此怎样区别于传统儿童阅读空间,从儿童的心理维度出发,谆谆善诱,才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儿童阅读空间体验设计的关键要素。

1 儿童阅读空间的“色彩”设计

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与智力高低、文化程度、社会背景都没有直接的关联,最重要的是情感因素。一方面与成人相比,儿童对色彩的感知相对简单,大都凭借他们的自然反应,并且对鲜明色彩的感知尤为敏感。另一方面,儿童阶段的学习能力较强,鲜艳的颜色才能满足孩子对外界信息的需求。

(1)增加色彩的运用。相比形态而言,色彩所产生的视觉效应更加的主观,人的情绪和心理更加的容易触动。

(2)增强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成人的阅读空间以低饱和度的单调色为主,以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但由于儿童心理对色彩的天然感知,适度的强对比色彩搭配和高饱和度颜色比例能够促进儿童视觉感受的活力。

(3)适当增加暖色调的色彩。过暖的色调不仅不能使儿童在阅读是保持安静和专心,而且还影响他们的情绪、思维。不利于儿童对知识的领悟和吸收。所以应该采用比较柔和的暖色调。

2 儿童阅读空间的光设计

没有光也就没有我们所谓的色彩。大多数图书馆光环境的设计原则是以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起辅助作用。光环境的优劣除了满足光线充足的条件外,为了保护儿童视力,减缓他们在阅读时的视觉疲劳,还要考虑均匀的照明、避免眩光的出现,需更加的注意采光条件。所以,在设计中,为了给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应把灯具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形态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保证其功能性,还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可以从空间层次来提高儿童的视觉感受。

3 儿童阅读空间中的“游戏性”

儿童阅读空间是一个多功能存在的.集合体,不仅仅满足儿童读书环境的舒适性,另外还能提供灵活多变的空间造型和变幻万千的空间布局,营造出多样的阅读环境,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使孩子愿意参与其中。但儿童阅读空间的“游戏性”和常见的娱乐空间游戏性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常见的娱乐空间是以单纯的玩乐为出发点的,而阅读空间“游戏性”是基于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是在放松儿童心情的前提下,更好的引导孩子进入这个内看书学习,并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参与性。游戏能够满足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儿童教育的问题上,人们一直主张“寓教于乐”的理念,儿童的空间感知和自我认知是通过游戏来获得的,游戏不仅能减轻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而且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游戏只是一种提高阅读兴趣的辅助手段,而不是阅读的全部。

(1)装饰画的应用。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装饰画不仅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对阅读空间产生浓厚兴趣,增加孩子与空间的互动性。装饰画应该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寓言故事、家庭形象为主题,追求儿童阅读空间“趣味性”。

(2)陈设设计的应用。儿童的阅读空间应该有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应该再考虑空间的布局特点和色彩搭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儿童所处年龄阶段的审美、心理、需求等特点进行陈设设计。目的是营造一个适合孩子阅读心理的环境。

4 “趣味性”的儿童阅读空间体验

儿童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所以在设计儿童阅读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其人性关怀,而不是仅仅满足基本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色彩分区、地面装饰和导向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增强阅读空间的“趣味性”。

(1)色彩分区,色彩是吸引孩子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将阅读环境中不同区域进行色彩划分,不仅能够提升了空间的层次感还增加了趣味性。

(2)地面的装饰,室内地铺设计也能够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地面在设计中往往是被忽视的模块,有趣的地铺设计可以在感官上对孩子形成视觉认知。

(3)导向形式的多元化,突破常规的导向形式,身处孩子的世界,重新认识空间导向的形式。

结语

儿童本位: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 篇3

[关键词]儿童本位 生本 儿童观 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未能很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儿童本位,未能将儿童本位作为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致使有效阅读无法真正成为现实。童年是人生发展的宝贵时期,只有让语文阅读回归儿童本位,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儿童本位的内涵

儿童本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旨在追求儿童最大限度的解放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促进儿童天赋潜能的激发。因此,也可以将儿童本位理解为基于儿童的特点与需求,追求儿童的解放。

就儿童本位的实质而言,为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儿童的全面解放,就必须将儿童置于中心位置,将儿童作为开展具体教育活动的唯一的、确定性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儿童本位的阅读设计观

儿童本位是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首先,儿童是阅读的主要承担者,一堂阅读课有效与否,其最终的评判者应当是儿童。其次,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性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阅读教育,不应该由外部强制完成,而应当由儿童的本能与能力来为教育提供所需的素材,并指出起点,即有效阅读设计源自于儿童且服务于儿童。再次,虽然阅读素材的“生产者”是成人,但是 “消费者”却是儿童。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素材无论在价值尺度上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通常都由成人的“儿童观”决定。有效阅读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如此,设计者的“儿童观”直接决定着儿童阅读的质量。

三、基于儿童本位的有效阅读设计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实现有效阅读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而有效阅读的实现,离不开基于儿童本位的设计。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强化基于儿童本位的有效阅读。

1.课前

做好备课工作是教师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也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基础。因此,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要立足于儿童本位,对阅读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和仔细地研究,充分了解儿童的特点,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阅读教学设计。

例如,在学习课文《秋游》之前,教师就要认真地分析儿童在学习课文中会体会到关于秋游的哪些乐趣、儿童是否能够讲出自己秋游的体会等。教师只有在课前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课中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于实现有效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必须要立足于儿童本位。

首先,要坚守童真,让课堂回归真实。由于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使其更容易接受温和、童稚的语气。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必须要精心设置与儿童思维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儿童沉浸在充满童真的课堂气氛中,对阅读内容产生感悟和进行表达。如在讲授《台湾的蝴蝶谷》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充满儿童化的、激励性的、快乐的语气,并站在儿童的角度引导他们进行阅读。

其次,要彰显童美,让课堂赏心悦目。有效的阅读课堂应当充满情趣与温馨,应当能够对儿童的心灵进行文化熏陶。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儿童心中的淳朴之美,使课堂赏心悦目。如在教《九寨沟》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共同走进一个人间仙境———九寨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九寨沟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再辅之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儿童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

再次,要激发童趣,让课堂焕发生机。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是其前提条件均为儿童的积极参与,其共性在于能充分地调动儿童的兴趣。如在教《人类的老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速读课文,看看“人类的老师到底是谁”。

3.课后

有效阅读的实现,要培养儿童养成在课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引导儿童仔细揣摩所阅读的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意思,并在段落旁标注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写出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的内容,或者摘录其中优美、生动的句子。这不仅能够完成儿童的知识积累,还能增强其评价与判断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以儿童为本,基于儿童本位对有效阅读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有效阅读的实现。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篇4

一、“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的文化召唤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当我们高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惊呼“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之时,正视和开掘传统文化这一宝库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一眼汩汩不止的泉,流出的都是“清如许”的活水,有太多的珍奇值得学生去采撷、去吸收、去发扬。而13岁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台湾王财贵教授对此给予了肯定与倡导,2009年他在北师大的演讲“儿童经典诵读——一场演讲,百年震撼”中就明确提出“用13年的时间来学习中国5000年的文化,乃至于西方大量的经典文化。这样,13岁之前的孩子,就可以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纵观我国近代的文学大师,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20世纪上半叶的“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皈依者。

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这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召唤,也是我们对5000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范式

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是时代所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用我们习主席的话来说,就是“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如何“嵌入”,也就是当下我们如何进行课程设计,采取怎样的教学范式呈现?“读什么”是课程设计,“怎么读”则是其教学范式的具体体现。如果说,适合就是最好的,那么适性、适量、适时地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求“适解”的教学范式,应该是最优化的“嵌入式”教学范式,试加以赘述 :

1. 适性,首先解决的是“读什么”

适性,就是适合个体的性向。性向即潜能,是个体学习某种事物的潜在能力。儿童天生就有学好文言文的能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难。主要原因有 :首先,儿童眼里并没有白话与文言的概念之分,对他们来说,只要认识字,就能推测出词句大概的意思。如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古诗,他们能学古诗,就能学古文。其次,儿童对于文言意义的认知是整体性的,他们把新知作为整体,迅速地纳入认知体系而掌握其整体特征。因此,儿童阅读文言文,即使个别字词不认识,也不妨碍他们继续读,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第三,文言文相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声律的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此文言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当儿童读文言时,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音韵和节奏,所以他们会像喜欢唱歌、读诗一样喜欢读文言文。对此,《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其中明确提出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就是儿童在13岁之前也能读文言文最好的佐证。

那么究竟有哪些文言文适合13岁以前的儿童阅读呢?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一文中指出 :“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字的教学,采取的办法是集中识字。儿童入学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两千多字,以后集中识字课文逐渐形成‘三、百、千’那么一套,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合起来正好是两千多常用字)……再者,‘三、百、千’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这个办法不失为一个好的经验。正因为如此,集中识字,使用‘三、百、千’做教材,这个办法通行上千年。”无外乎,“三、百、千”是很好的教材,但是不是就是唯一的教材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开头说过一段话 :“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入学,通常所用的课文《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足可见,适合13岁以前儿童阅读的经典有很多,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儿童的性向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制,帮助他们遴选优秀的经典文章,或者说,就是与儿童一起历练与掌握一种崭新的能力——“文化选择力”。当今知识浩如烟海,阅读内容必须有所选择。2500多年来,大浪淘沙,《论语》《老子》等成为人们公认的经典、世界共同的智慧。所以,不选择经典,就有可能选择低俗文化。

如何传承5000年文化?今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的担当,更应该有我们自己的“声音”——笔者认为应该教给小学生“有意义、有意思”的“小古文”。所谓的“有意义”体现在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小古文”和“有意思”体现在“小趣味”,有趣好玩 ;“小内容”,浅显易懂 ;“小语言”,上口好读 ;“小内容”,短小好记。如在我们教材中出现的“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讳疾忌医”等历史故事 ;《两小儿辩日》《性缓》等趣味短文 ;《弟子规》《论语》等蒙学经典 ;《西游记》中《猴王出世》,《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等名著选段。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选取的《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虽说里面的句式停顿对于小学生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与生活相近,学生很容易从整体上掌握文意,从而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这些文言文既能适合儿童的阅读天性、彰显儿童的阅读个性,又可以发挥儿童的阅读潜能。

2. 适时,其次要解决的是“何时读”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这是所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适时。对人的学习而言,更讲究学习时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似乎早成定论,那就是从6、7岁入学之日始。而作为教学内容的课本,也从小学一年级方才登堂入室。那么儿童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阅读文言文呢?是不是也在6、7岁以后呢?对此,王财贵教授是对这一“定律”的挑战者,而同时,他还成了“学习时机越早越好”的建构者与倡导者。王财贵博士认为,学习应当从有生命的时候开始。越是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就越大。此外,王财贵博士在对儿童成才研究中还发现,孩子13岁以前,主要是吸纳文化知识的时期 ;13岁以后,则进入到创造时段。如果13岁之前吸纳不好,此后的创造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证实,13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3岁以前的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孙双金也指出 :“13岁以前,这是一个记忆黄金时期、想象黄金时期和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一辈子奠基的语文。这时候对古典诗词、经典的学习,会融化在孩子血液中,使他一生成长都得益。”……毋庸置疑,13岁以前是儿童学习语言、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了。

“13岁以前,给儿童一个阅读经典的朝向。”这个命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在13岁以前的什么时间去落实阅读经典呢?这自然又涉及到了一个“适时”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随文而教在当下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即充分利用当下教材中的文本,寻根溯源。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课文《祁黄羊》,就可以从《吕氏春秋》中选出《祁黄羊举荐》以及从《左传》中选取《祁奚举贤》的片段给学生读。这样儿童就很容易读懂并接纳这些文言片段。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三打白骨精》,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读原著,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去发现古典名著之中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明白 :“更美妙的文字在名著的里边。”这应该是“随文适教”的典范。

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早读课,让儿童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为晨诵的内容,让儿童在朗朗读书声中逐渐感悟文言文的美丽与精髓 ;还可以鼓励儿童在家阅读,如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等等,无时无刻不是阅读经典的最好的时候。

3. 适量,接着要解决的是“读多少”

适量,即适合个别能量,读多少为最好,这是要因人而异的。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在读,在乎读得如何?多少才是适量的呢?《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只是提出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并没有具体的量的规定,对此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要满足学生阅读经典的“量”。

对此,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小学语文课本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引入了文言文的“元素”。苏教版以“古今贤文”“读读背背”等板块呈现 ;人教版则更为直接地呈现了《伯牙绝琴》《学弈》《两小儿辩日》《景阳冈》《猴王出世》等5篇文言文……近年来,我市中小学阅读工程中,也在不同学段向学生推荐《三字经》《论语》等蒙学经典。并对中小学阅读篇目进行了分解,要求在小学阶段除了诵读160首古诗外(包括选读篇目40首),还向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其中还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笠翁对韵》《三十六计》《论语》等六部经典作品列为一到六年级的必读书目,阅读经典不仅有了内容的推荐,无疑也明确了一个“量”的规定。另据消息,从2015年9月起,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们必须正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上半叶的大师“比肩”,其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所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无厚积,如何薄发?当下更是如此,在接触经典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量”的保证,如何有“质”的变化?蜻蜓点水、隔靴搔痒都是要不得的,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必这“诗书”更多应是5000年博大的文化。

我们同时也应该尊重阅读的主体——学生,经典再好,我们也要以人为本,既要让他们“吃饱”,还要让他们“吃好”,切记不能让他们“吃得想吐”“不想吃”“厌得慌”……如此都是要不得的!有个人吃了一个馒头不觉饱,再吃第二个、第三个,仍旧不饱,直到吃完了第五个才吃饱。他嫌每次都要连吃五个馒头才会饱,很麻烦,就想要是能直接找到第五个馒头吃就好了。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告诉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再加一根稻草就过量。”过犹不及,这些都是不适量的表现。如果我们不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不顾实际情况,大批量地让儿童阅读文言文,就极有可能让儿童丧失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甚至厌学。那时,必然也就将我们5000年的文化拒之门外了。

因此,面对5000年的文化,我们应该引领儿童有选择、适量地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道理“文不在多,有‘魂’则灵”。这“魂”就是中国5000年的文化之“魂”。

4. 适解,最后要解决的是“怎么读”

传统语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中学教师奉为至宝,却成让学生头疼的紧箍咒。那么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应该怎么读?这直接关涉到教师“如何教”,即构建怎样的教学范式更加切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孔子说 :“过犹不及”,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对此,笔者也有同感,对于文言文学习我们不是引导学生“求甚解”,而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适度的理解具体说,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度,二年级是二年级的度……六年级是六年级的度,每个年龄段、每个学段都有一个度,而“适解”的范式最核心就一个字“读”。

朱则仁教授说过 :“讲解只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年龄特点,在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中,重诵读,轻讲解,以读入手。王财贵教授的“六字箴言”:“小朋友,跟我读”, 大道至简,最有效的方法,是最为简约的方法,无疑不是很好的教学范式,还有“同学们,听我读”、“你来读,我来听”、“我读一句,你读一句”……相信,读着,读着……学生就顿悟了、理解了,甚至吸收内化了。当然读的形式有很多,我们要灵活掌握,素读、诵读、涵泳、赏读等,变换读的形式,将看似枯燥的文言文读得灵动鲜活起来。如陈学壮老师在带领学生阅读《铁杵磨针》一文时,为增强阅读趣味,感受文言文语言美,先是变化成诗歌形式来引读 :

磨针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小溪,

逢老媪

方/磨铁杵,

问之,曰 :

“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 :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当读出其中需要味道之后,又以“说快板”“讲故事”“说评书”等方式带领学生再读,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抑扬顿挫,像说评书……可以说将“读”演绎到了绝佳境界,学生不知不觉中也就对语言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感悟,这就是“适解”,因为他的读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见解和顿悟。

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点拨,但是教师的点拨仅仅是为儿童的思维做“脚手架”,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与理解,因此教师的点拨要适度。再如上文提到阅读《祁黄羊举荐》时,教师将选自《吕氏春秋》的本篇内容与选自《左传》的《祁奚举贤》作对比,最后关键时刻点拨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史书中记载有差别,我们要学会辩证的批判的阅读”,这是在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在告诉他们答案。所以我们说,点拨过早,会启而不发 ;点拨过晚,则变成强弩之末,这也是让学生能获得“适解”最好的引领。而像苏教版《人有两个宝》、教科版《山村》(一去二三里)以及“人之初,性相近”等文本基本上是不用点拨的,只要认识字就会读,同样能获得适解。

三、“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的生态愿景:13岁以前,给儿童一个阅读经典的朝向

是100年语文代表中国,还是5000年文化代表中国,值得我们深思。纵览古今,文言文有着“舍我其谁”的宏大气魄。前几年,网上盛传一篇民国小学生写的春游作文片段 :“远处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读起来令人惊叹……

而如今我们“舍弃”的是5000年的文化,拿起的仅仅是100年的语文。孰重孰轻?“文言文走进小学课堂”,与其说是“走进”,不如说是“挤进”更为贴切,为什么要用挤进?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它的存在。在儿童13岁以前,我们语文教育,或者往小点说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给儿童一个阅读经典的朝向,这是对中华五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在为他们的成长奠定文化的“基因”。

儿童阅读书目 篇5

《吹小号的天鹅》

《骑鹅旅行记》

《小王子》

《丛林之书》

《哈利·波特》

《昆虫记》

《特别女生萨哈拉》

王泉根主编《岁月的书香》、《成长的味道》、《灿烂的天空》、《流金的翅膀》、《遥远的歌溪》、《云上的绿叶》

新美南吉《去年的树》

《世界顶尖科学家答儿童问》

《令孩子惊奇的72个科学异想》

方卫平《树叶的香味》、《永远的布谷鸟》、《为我唱首歌吧》

李毓佩《有理数无理数之战》、《小侦探游中国》、《荒岛历险》、《爱克斯探长》、《奇妙的数王国》、《非洲历险记》、《哪吒大战红孩儿》

沈石溪

古田足日:《蛇山的爱子》21世纪出版社

〔德〕普鲁士勒:《小幽灵》《小水精》《小女巫》明天出版

〔美〕E·柯尼斯伯格:《小巫婆求仙记》中国少年出版社

〔美」阿姆斯特朗·斯佩里:《海上小勇士》中国少年出版社

〔瑞〕林格伦:《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中国少年出

威廉豪夫:《豪夫童话》接力出版社

[美]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中国少年出版社

[英」兰姆姐弟:《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美〕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精装本)》译林出

宫泽贤治:《宫泽贤治童话》译林出版社

[意〕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意」阿米琪斯:《爱的教育》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卡洛尔:《爱丽斯漫游奇境》人民文学出版社

拉斯伯:《吹牛大王历险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王尔德:《快乐王子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罗尔德·达尔:《女巫》明天出版社

〔英〕杰姆·巴里:《彼得·潘》接力出版社

[英〕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接力出版社

【瑞]塞尔马拉格洛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接力出版社

安房直子:《风的旱冰鞋》21世纪出版社

[英」J.K.罗琳:《哈里·波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法〕安东·德·圣艾修伯里:《小王子》哈尔滨出版社

三位国内最著名的少年小说作家编选的文选集

1、秦文君/选编:《星星们动也不动》江苏少儿出版社

2、曹文轩/选编:《这一切如此神奇》江苏少儿出版社

3、黄蓓佳/选编:《我的心已经飞过})江苏少儿出版社

《莎莎的月光》,(美)伊芙琳·内丝/文·图,涂帅/译,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3

月出版,该书荣获美国凯迪克金奖。

“中国原创绘本精品”系列(10册),向华等著,蔡皋等绘,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爸妈太过分》,(英)彼特·约翰森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该书荣获金麦田少儿国际大奖。

《美丽的西沙群岛》,刘先平著,明天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乍放的玫瑰》 汪玥含著 希望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我是乔布斯》(美)帕特丽夏·拉金著 尹丹译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下)》 蒙曼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全7册 丰子恺著 海豚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跳舞》(美)理查德·保罗·埃文斯/文(美)乔纳森·林顿/图 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的爸爸叫焦尼》(瑞典)波·R·汉伯格/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 彭懿/译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书店传奇》,钟芳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站着上北大》,甘相伟著,东方出版社

植物大战僵尸

《愤怒的小鸟》、《洛克王国》、《赛尔号》

首批推出的25种图书,分大奖绘本、大奖小说等四大套系,包括最新凯迪克大奖绘本《阿莫的生病日》和《格林爷爷的花园》、英国最著名的绘本作家埃米莉·格雷维特的《兔子的12个大麻烦》和《小野人》、畅销三十多年的玩具翻翻书经典之作《亲爱的动物园》、美国教育协会推荐的“20世纪100本最佳童书”之一的《不老泉》、登上美国多个畅销书榜的儿童小说《会飞的女孩儿》和《杰作》,以及畅销欧美的美国最新青少年版乔布斯传记《非凡乔布斯》。

《我带月亮去散步》(美)卡罗琳·克缇斯文,(英)艾莉森·杰伊绘,刘红译。《少年励志小说馆》(第二辑,全6册),刘晓慧等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亲爱的素燕》,胡素燕,[英]普利思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顶尖科学家的7堂启蒙课》(共3册),(德)乌尔里希·扬森、(德)乌拉·施托伊尔纳格尔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好鼠兔》(美)乔治·夏勒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5月出版

。“我是夏蛋蛋系列”讲述了一个长在藤上的小精怪的故事。中国幻想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全新创作的幻想儿童文学“我是夏蛋蛋”系列之《信箱里掉出一个小精怪》、《蓝耳朵》将由接力出版社推出。据出版方介绍,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想象力丰富、温暖感人的幻想小说,是2013年中国小读者最值得期待的成长大礼。

《五彩龙鸟》是以写动物小说见长的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迄今唯一一部关于远古动物的长篇小说。

《做父亲的幸福》《一路玩来是长大》

由著名语文教师吴非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今年的重磅书。

北大教授张维迎历经8年酝酿而成的《博弈与社会》,2012最受关注的经济

人物林毅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揭秘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功内因”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以及带有小清新风格、倡导“从流行音乐看香港文化”的《夜话港乐》等新书,勾画了2013年北大出版社的出版架构,令读者充满期待。

记者见到了教育家魏书生和他的新书《守护传统常识》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可怕的科学”之经典科学系列,[英]尼克·阿诺德著,[英]托尼·德·索雷斯绘,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铁丝网上的小花》,[意]格莱兹,英诺森提著,英诺森提绘,代维译,明天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大卫之星》,[美]范德齐文,[意]英诺森提绘,杨玲玲,彭懿译,明天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爱]伯恩著,罗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一片叶子落下来》,[美]巴斯卡利亚著,任溶溶译,南海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猫头鹰王国》,[美]凯瑟琳·拉丝基著,马爱农等译,湖北少儿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海鸥乔纳森》,[美]理查德·巴赫著,夏杪译,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1月出版

文学阅读: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篇6

周益民: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鼓楼区首批杰出教师,先后担任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信谊图画书奖初审评委。应邀赴国内数十个城市及马来西亚讲学、执教观摩课。著有《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等书。

(一)

我以为,文学阅读是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阅读课程的领域多维而丰富,就作品言,既有文学也有文章。但是,任何领域针对特定人群,都有轻重主次的层级之分。就儿童言,文学作品居于阅读圈的核心层。

文学与童年几乎构成同义语,儿童其实生活在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而并非生活在现实世界,朱自强先生干脆宣称“儿童期是文学期”。

还在襁褓之中,节奏鲜明、音韵协调的童谣就搭乘母亲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拍抚、悦耳的嗓音飞入摇篮梦境。童谣让孩子快乐、放松、安全。这便是个体最初的文学启蒙。再长大,故事与童话成了童年的最佳伴侣。有哪个孩子不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欢呼雀跃,不为阿凡提的智慧勇气拍掌叫好,不为神笔马良加油鼓劲,不为皮诺曹的鼻子喜忧参半?儿童就是这样“真实地想象”着。

将文学视作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儿童心性的一种顺应,也是与其天性的一种合作。

(二)

我在坚守、弘扬传统语文课程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尝试以儿童阅读为龙头,整合、组织课程。

我理解的儿童阅读指儿童本位的阅读,即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指向儿童精神建构、促进儿童人格完善的阅读,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1.作为儿童的阅读:指生理意义的儿童阅读。2.回归童心的阅读:对于成年人而言,童年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精神家园。挪威儿童文学作家乔斯顿·伽德尔的话耐人寻味:“在幻想文学中充满镜子的小屋里,我们受到感召擦去现实中的灰尘,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体验像儿时一样纯净的世界——那是我们变得‘世故之前的世界。我们所有人都还有希望。”富于童心的成人在儿童阅读中找回了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3.为了儿童的阅读:一部分人群(如父母、教师等)因为某种身份或者责任、兴趣驱使,投身儿童阅读,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作者)曾写有短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位“妈妈”的阅读就是为了儿童的阅读。

可见,儿童阅读是沟通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桥梁,其读者群具有双重结构性,即不仅包括年龄意义的儿童,也包括心性意义的“儿童”(成人)。

儿童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的兴起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尝试将其与传统的课外阅读作一比较:

●阅读性质: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课堂、学校以外)的阅读,属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属于半自发状态,阅读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儿童阅读着力于打通课内外的鸿沟,还阅读以应有的地位。

●阅读功能: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延伸,从属、服务于教材,处于课程边缘地带。儿童阅读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态,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

●阅读内容:传统的课外阅读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比较隔膜。儿童阅读的理念促使教师关注、了解儿童文学,强调阅读文本儿童性与文学性的融合。

●阅读文本:传统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阅读量得不到保证。儿童阅读理念强调整本书的阅读,既大大拓展了阅读内容审美蕴含的丰富性,也满足了儿童挑战自我的心理。

●阅读目标:因为阅读活动大多属于阅读主体的自发行为,传统课外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享受很少得到分享、提升的机会。儿童阅读作为课程的形态,经验分享、审美愉悦等是其明确的目标追求,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关注与帮助。

(三)

在儿童阅读课程的构建中,以下几方面是我所用心着力的:

1.整本书阅读课程

整本书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整本书阅读进入课程,不管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原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展了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具有课程重构的意义。

民国时期,叶圣陶就曾呼吁重视整本书阅读。1941年,叶老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老针对的是中学,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样适宜。

我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非常强调共读的意义。endprint

所谓共读,是指团体成员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包括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乃至亲子共读,一般每学期共读两至三本书。

共读有利于建立话语环境。成员共同阅读慎重择定的符合大多数成员趣味的书籍,等于建设一个该群体的话语系统,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共有平台。共读也使得读书的讨论交流更富针对性与效率性。每一位个体将各自的背景投影同一文本、相同话题,其间的认同与碰撞、互动与融通将得到最大效应的同化。这种互动过程常常也是经由他者发现自我的过程。

共读满足了儿童对群体归属感的天然需求。共读使得成员拥有相通的言语方式。语言的本质是人的存在,言语方式相通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相互认同与包容。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成长过程,共读建立了一种拥有共同记忆的生活方式。这当中,尤其亲子共读的进行,更使得故事的音韵带着体温划过耳边,煞是温馨。

2.诵读与聆听课程

这儿的诵读与聆听,并非指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而是指语文课程的一种形态。

先说诵读课程。

诵读,包括背诵、吟咏、朗读三个基本要素,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精神涵育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诵读的材料强调“有我的诵读”,也就是所诵材料应该合乎儿童趣味、切合儿童包括语言在内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儿童乐于接受。在内容选择上,应以韵语为主,包括儿歌、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等。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韵语“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譬如传统韵语中的对对子,即是具有汉语典型意义的一种形式。张志公先生说:“对偶,跟押韵一样,也是汉语汉字的特点,也有利于儿童的朗读、记诵。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而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境界高的,更给人以优美隽永之感。”

儿童诵读的材料应饱含民族文化、寄托民族精神。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借月思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梅花的纯净洁白,“岁寒三友”的高洁品格,都是在儿童心田种下民族文化的基因。

儿童诵读的材料还应放眼世界文化,增进对异域文明的了解。金子美铃的童谣,斯蒂文森、希尔弗斯坦的童诗,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都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优秀篇什。

再谈聆听课程。

聆听课程与作为学习方法的“聆听”不同,它不只是听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品质的培育,而是以文学审美为目标、以作品聆听为途径的综合体验。

聆听课程是幼儿亲子阅读的延续与发展,与亲子阅读的随意、自发比较,它更具计划与自觉。

在低年级,识字量的限制与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渴求是长久以来的一对矛盾。由于汉字的固有特点,中国学龄儿童初期的阅读量与拼音文字国家同龄儿童的阅读量相比大大不足。聆听课程的开展从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叙事性文本,譬如童话《小猪唏哩呼噜》、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等,声情并茂地讲述或诵读,满足了孩子的阅读渴求。长篇作品的讲述则讲究故事的悬念设置,让儿童欲罢不能,有效激起持续聆听的欲望。

聆听课程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儿童切察母语的音韵之美。洪堡特说:“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耿占春先生谈及童谣的押韵时,也精辟地揭示了这一奇妙现象:“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由于它们押同一个韵,由于它们的和谐。没有比这更有意义或无意义的联系了。”聆听,正是以顺应儿童特点的方式从音韵角度帮助儿童建立与母语的联系。譬如,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儿童的美感、愉悦感,是儿童最早感受母语文化的重要语言和文学形式,有助于儿童语音方面的美感熏陶。再如,由于西方理论的套用,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只剩下字义,而真正藏于声韵之中的言外之意却丢失了。那些字义是通过声韵的流动得以展示,我们通过名家吟诵的聆听、跟学,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平仄交替的节律,“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叶嘉莹)。遗憾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高,欣赏意义的聆听正从我们的课堂逐渐缺失。在诗化语文的视域,凡能体现汉语韵味的作品,都是聆听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诸如评书、相声、话剧表演等。

聆听课程的元素也是丰富的,除最为通常的配合文字声音的音乐,还可有画面的介入、文字的视读、身体的表现等,以使聆听效益最大化。

3.表演性阅读课程

表演性阅读也是阅读的一个组成,以形体的外部表现为表征,以对应文本的体验为内容。表演性阅读是文本与阅读者互为渗透的一种表现,也是阅读者对文本二度开发的过程,是对文本最本真的理解和再创作。

表演性阅读与阅读活动中的表演基本同义。传统的阅读教学间或也有表演,但一般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理解词语或揣摩语意的辅助方法。表演性阅读更强调故事的相对完整与编导演协作的全程。这种“表演”与目的为演出的表演不尽相同,它重在参与的过程与投入的兴趣,对结果的完美度没有过高要求,有时甚至表现为某种粗陋。

表演性阅读符合阅读规律。当阅读者为作品深深打动时,内心的情绪常会情不自禁地通过自己的体态显露,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表演性阅读符合儿童天性。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成人的演员应该向儿童学习表演!”“等你们(指演员)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达到的真实与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员了。”儿童游戏时的自然、本真与投入,确是最伟大的演员。表演性阅读正是与儿童这种最天然的表演能力合作。在表演性阅读中,儿童表现出鲜明的身心一元性,“身体的实践生活帮助儿童建立起生活的实感,对‘自我具有召唤意义”(朱自强)。endprint

譬如低年级的儿歌诵读。歌戏互补是儿歌的一大特点,诵、唱、戏、笑合为一体,往往与游戏配合。因此,有些儿歌的诵读就可与表演、游戏相结合。

儿童参与表演的多是有较强故事性和形象性的叙事型作品,如童话、小说,一般经历“阅读——改编——排练——表演”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是不断想象、体验、内化、表现的过程。

4.口传民间文学课程

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曾经陪伴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成为永远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阵阵凯歌,人日渐疏离栖息的土地,城市文化迅速入侵,那些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学被视作粗陋之物而被人们逐渐抛弃。

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最为贴近普通民众的旨趣,实质是民众的一种狂欢。

民间文学也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嫦娥与吴刚,中国人眼中的月亮肯定不同于外国人之所见;因为牛郎与织女,我们眼中的夜空更加神秘;说到大海,我们必然想起水晶宫、海龙王。阿里山、日月潭因为大尖哥、水社姐的传说更为动人,春节也因为“年”的传说更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则形成了中国童话最早的审美模式——变形再生……这些,都已经弥漫在我们的肌体之中,成为中国人的血脉、气质与标志。

可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民众情感和历史价值。民间文学作品与儿童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歌戏一体的童谣是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作为先民歌唱的神话,其泛灵论的思维方式不正是孩童的吗?传说与故事自然也是孩子的最爱。孩子们乐不可支地阅读着,民族的文化悄然得到渗透。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一朵盛开在田间山头的野花,朴素、芬芳而持久。

近年,我们尝试着将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样式带入课堂,受到热烈欢迎。与此同时,适时引入诸如对歌、相声、快板、西河大鼓、戏曲等民间语言艺术形式,甚至方言诵读,既增强了情趣,更让现代疏离田园的孩子嗅到泥土的芳香——这是母语学习的源头。这一探索正从一个角度弥补了当下语文课程的不足,坚定了从母语获得的尊严。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篇7

一、优化环境, 促进阅读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氛围, 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设施, 但是, 如果没有书,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 或者, 如果大家都不爱书, 对书无动于衷, 那么它就还不可能成为学校”。“环境塑造人”,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唤醒学生阅读期待, 促进有效阅读的基石。教师只有通过优化“阅读, 悦成长;阅读, 悦快乐;阅读, 悦幸福”的阅读氛围, 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文、用文, 使学生成为“阅读发现者”。比如, 学校根据校园实际情况, 对走廊、教室、图书室进行精心打造, 墙饰以《论语》《弟子规》《经典诗文》名句为主;班级设立“绿色图书角”“书海园地”“阅读加油站”;在大厅、楼道、班级悬挂名人名句, 营造“人文书香”“书香文苑”“人文悦读”的阅读氛围, 使学校、班级成为阅读趣园、阅读乐园。

二、优化资源, 推动阅读

信息网络的普及给阅读提供了广泛的语文阅读资源, 特别是许多带着功利性和营利性书籍或“阅读”融入小学生的生活之中, 教师如何取舍、优化资源就变得至关重要。教师优化、统整阅读资源, 必须明确阅读推广目标, 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 科学、合理地统整“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阅读资源”。比如教师、家长一起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充实、完善、规范网络阅览室、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书籍的种类、数量, 有条件的可以统整家庭、社区阅读资源, 成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阅读指导中心”, 推动“大阅读”。

三、优化活动, 带动阅读

学好语文, 必须保证大量的阅读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优化阅读活动是带动阅读实践的前提条件, 是推行“ 人文悦读”的“ 助力器”。优化阅读活动涵盖课内、外。课内, 教师提炼课文主题、单元主题, 拓展延伸主题阅读内容, 以读促写、以文带文、以单篇带多篇, 促进学生在“群文”中阅读、“群文”中读写;课外, 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阅读活动。另外, 还可以结合学校、班级、学生实际, 组织开展“四个一”、“三个一”、网络阅读、“晨诵、午读、暮写”等活动, 带动学生阅读。

1.执行“四个一”。定期开展“月荐一本书”“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半年一交流”活动。每位学生每年推荐一至两本书, 推动“大阅读”。比如引入古典诗文、经典名句进校园, 带领学生阅读经典、背诵古典诗文;以“读童话、演童话、写童话”为突破口, 促进阅读实践。

2.实行“三个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学生日常阅读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好书”“讲一个精彩故事”“写一篇心得”。

3.推行网络阅读。学校网站开辟“人文悦读·翰墨飘香”阅读专栏, 发布推荐阅读书目, 搭建网络读书平台, 定期发布、更新专栏内容, 引导和组织广大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推荐好书, 撰写读书心得体会, 交流读书经验, 促进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 加强教师、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

4.实行“晨诵、午读、暮写”。教师引领学生“晨诵、午读、暮写”。要求学生, 每天到校后, 早晨诵读经典诗文;中午默读“分级课外读物”和中华经典诗文半小时以上;下午放学后要求学生坚持写十分钟读书日记。

四、优化方法, 促进阅读

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是促进有效阅读的根本,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方法, 做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指导者。比如:选读法——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 指导选择性阅读书籍、报刊、段落片段的精华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教师根据书籍、课文、报刊的重点文章、重点段落,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逐篇、逐段、逐字、逐句地阅读;速读法——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内容, 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摘录批注法——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精美的词、句、段摘抄下来, 或对阅读的有趣部分画记号、作批注, 写写自己的感受。

五、优化评价, 激发阅读

评价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一旦形成, 就会使所学的化为自己内在的行动。“多一把评价的尺子, 多一批优秀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以“读书交流会、读书汇报会、优秀的读书笔记推进会”等形式开展。对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 教师及时鼓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 就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因此, 我们要优化阅读评价方式, 突破原有单一“终结性评价”的方式, 以“激励学生”为宗旨, 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采用单向评价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把学生阅读评价放到日常阅读之中。

儿童阅读空间设计 篇8

当前,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意识到小学生课外补充阅读的重要性, 并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各类课外补充阅读丛书也如雨后繁花, 争奇斗艳。

本学期开学初, 笔者在班级中展开了相关调查后了解到, 孩子们手头的课外书除作家专著外, 就课外补充阅读的丛书而言, 就有六七种。其中除《开明国语课本》 (上) (下) 为老课本之外, 其余均是近些年编著出版的丛书。那么这些课外补充阅读丛书的适读性如何?孩子们又是否真正喜欢呢?我们分别选各类丛书中的一部分, 利用两周时间, 在班上进行了集体阅读, 阅读之后, 再对孩子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这些课外补充阅读的丛书中, 若是只选一种, 你最喜欢哪一种?

问卷结果出乎笔者的意料:文字最简洁、图画浅显生动的《开明国语课本》以极高的票数跃居“最受欢迎课外补充阅读丛书”榜首, 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繁华争奇, 孩子们却偏偏喜欢《开明国语课本》。

二、探讨:儿童审美, 为何就是你?

为什么孩子们最喜欢《开明国语课本》呢?这一现象值得深思与探讨。

我又利用时间, 请孩子们写下对这些课外书的评价。细细阅读孩子们的评价, 不难看出他们的阅读期待与阅读偏好。《开明国语课本》之所以大受他们的欢迎, 不仅仅在于此书的作者是叶圣陶与丰子恺两位大家, 还与儿童审美密切相关。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曾对“儿童审美”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得出了“儿童艺术品知觉发展阶段论”。他认为, 小学孩子接纳审美形态的范围开始扩大。到了小学高年级, 儿童已经能够接纳优美形态、丑感形态、悲剧形态、喜剧形态。他同时指出, 除了优美形态外,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对其他审美形态的领悟还非常肤浅。也就是说,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还在持续发展, 审美感知的敏感性还有待提高, 他们对抽象的、浪漫的、荒诞的、幽默的和崇高的艺术品还缺乏敏感性或鉴赏能力。故, 加德纳将此时期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命名为“前艺术审美阶段”。

儿童的这一审美倾向反映在课外补充阅读丛书的选择上, 就表现为:对于“高、深、艰”的读物接受有点困难, 哪怕在成人眼中, 那是经典, 那是非常有价值的;儿童更乐意接受新奇有趣、浅显易懂的课外补充阅读丛书。

因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为何偏偏是《开明国语课本》最受孩子们喜爱了。

三、尝试:各美其美, 童心创造美

课外阅读的效果, 与儿童是否融入密切相关。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基于儿童的审美, 顺应儿童自身的期待视角的课外阅读, 才是直指儿童本性和语文本质的有效阅读。在孩子眼里, 老师、家长“强加式”的推荐书目, 有着强烈的高高在上的意味。但是这些书并没有使孩子产生亲近文字的欲望, 形成积极的阅读心态。

周益民老师曾说, 儿童阅读应该是“儿童本位的阅读”, 是“回归童心的阅读”。那么, “儿童本位”“回归童心”是不是就不需要成人的引领呢?显然不是。

对课外补充阅读丛书喜好的调查, 让笔者意识到为孩子推荐课外补充阅读丛书绝不是简单的事。从儿童审美的角度去思考, 才能够让我们的阅读指导行为更有效, 才能使阅读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新课标中, 审美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那我们何不将儿童阅读的自主权、决定权交还儿童呢?

笔者决定在本班学生中开展尝试, 基于儿童立场来选编我们自己的课外补充阅读班级自选读本。其步骤有四:

1.寻找美, 大量阅读构经脉

我们着重花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两本《开明国语课本》, 总结出此书的特点:此书活泼有趣, 语言虽简洁, 但让人回味。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 新颖生动。

接着, 我趁热打铁, 号召学生也来试编一本课外补充阅读读本, 他们一下子热情高涨。于是我们设立课外补充阅读读本编写小组, 一个小组成立一个小小工作室, 选择主题, 编写一个单元。主题可参考老师给出的选题, 也可以自主选题。但每一小组不得重复。

一下子, 大家都忙活开了。大家大量阅读, 搜集与本主题相关的文章或名著节选。还有组长悄悄告诉老师小组编选的主题是什么, 编写风格是什么, 请教这样做行不行。

在大量阅读寻找美的过程中, 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阅读遂成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行为。孩子们的大量阅读也为编写班级自选读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欣赏美, 挑选文本筑血肉

一个月过去了, 大家将搜集到的文章在编写小组中交流。在编写组长的组织下, 经过一轮又一轮认真的筛选, 小组成员们最终确定了某一主题下的四至五篇文章。

比如, 第一小组的主题是“走, 我们一起去旅游”, 选文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岳飞的《池州翠微亭》、巴金的《鸟的天堂》、冯骥才《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难能可贵的是, 还入选了本班同学洪铭蔚的一篇文章《游西湖》。

还有一小组选择的主题是“在四季中歌唱”, 选文为朱自清的《春》、歌曲《宁夏》的歌词、老舍《济南的冬天》, 也同样入选了本班同学吉书畅的一首小诗《秋叶飘飘》。

这样的选文更接地气, 与专家学者相比也不遑多让。从中可见孩子们可贵的童心与阅读欣赏美的能力。

3.感悟美, 适当评点强骨骼

专家可以为自己选编的文章写导读, 或就文字进行评点。我们的小小编委们也同样可以“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在“女孩子天生就可爱”这一单元里, 孩子们选择了《长袜子皮皮》中“这就来烤饼!这就来做饼!这就来煎饼!”的一段文字。王礼同学为《长袜子皮皮》写的导读是:“谁说女孩子娇气而懦弱?皮皮可不是!她生性豪迈。她的生活呢, 有点奇怪。一个人住在一栋房子里, 生活完全自理, 富得像一位财神, 壮得像一匹马。她不去学校上学, 不懂装懂, 与警察开玩笑, 戏弄小偷, 还花钱买一大堆糖果, 分发给所有的孩子。但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英勇而善良的心。”

如此一来, 我们的班级自选读本一下子内容丰满, 骨骼强健。在赏析与评点过程中, 孩子们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文字之美。

4.创造美, 绘制插图美容颜

《开明国语课本》中,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与叶圣陶先生的文字相得益彰。我们虽不具备丰先生那样的绘画功力, 整册读本也拟以文字为主, 但小小绘画家们也不甘寂寞, 有选择地为文本绘制插图。这些插图充满想象力, 富有童真童趣。虽然, 大多数插图还比较稚嫩, 但在创造美的过程中, 孩子们尽力使我们的读本更赏心悦目, 也对文字有了更深的领悟。

四、回味:美美与共, 儿童是最美

手捧油墨香味的班级自选读本, 再次回味这一过程, 让笔者心生欢喜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阅读之美, 儿童之美。

1.美在动心

与开学初, 不少孩子不情不愿、懒懒散散地拿起课外补充阅读丛书看不同, 在编选读本的过程中, 班级阅读蔚然成风, 孩子们对阅读悄然动心。

确定主题、大量阅读的过程其实是给学生自己接触文本的机会, 从审美意义上说, 是为儿童创造审美的时间和空间。

2.美在用心

为了选到精彩的文章, 不少孩子翻阅了一本又一本相关书籍, 最终选出的几篇文章可谓是“大浪淘沙”。其情感不可谓不真, 其用心不可谓不深。

儿童审美和成人审美有很大的区别, 儿童的审美更像是进行游戏, 在游戏中有所体验和领悟。从表面上看, 编选课外补充读本是一场游戏, 但在阅读实践的游戏背后, 实质上是孩子们的一种珍贵的审美体验。

3.美在精心

选文之后的导读、点评与绘制插图, 让我们见识了孩子们的文字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 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敬业与精心。对孩子们来说, 审美的过程需要表达, 表达自己对于美的感受、理解, 表达自己对于美的创造。孩子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与文本对话, 与小伙伴对话, 与老师对话, 甚至与自己对话, 这些都是重要的审美活动。在一次又一次对话之中, 儿童的审美体验不断得到加强, 审美愉悦不断积累, 审美的过程就随着阅读过程不断展开。

4.美在会心

在编写读本的过程中, 生生之间的合作, 拥有了默契与会心;孩子与老师之间, 也拥有了许多会心瞬间与美好回忆。更毋庸置疑的是, 阅读成为大家会心的行为。

那些原本让孩子觉得“高高在上”的书籍不再面目可怖, 孩子反而乐意去翻阅。他们开始体会到专家编书的不易, 也开始愿意潜下心来阅读, 满足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 并能从中收获乐趣, 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审美能力。

阅读从儿童抓起 篇9

德国人爱书、读书, 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走进德国人的家庭, 都可以看到漂亮的书架和架上满满的图书。我的德国朋友卢德家中的客厅、厨房、卧室甚至是洗手间, 都摆满了图书, 虽然有些杂乱无章, 但那浓浓的书香却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感觉。

据卢德介绍, 德国人经常举办一些诸如“朗读会”之类的家庭文化聚会。家庭成员在“朗读会”上, 可以向家人、朋友朗读自己新近读到的好书中精彩的段落, 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体现了“独乐无如众乐”的文化生活理念。

在汉堡、不来梅、慕尼黑等很多城市里, 都可以看到一道独特的景观——图书跳蚤市场。这种市场大小不一, 但都摆满了书籍, 人们一边吃着冷饮, 一边逛摊淘书。在德国的几所大学里我们发现:食堂里居然设有流动图书馆!

德国人对“世界读书日”非常看重, 视为一个最隆重的文化节日。据报道, 某一年的“世界读书日”, 德国竟然举办了一项全国性的活动:“我送给你一个故事”, 发给全国33.5万名五年级的学生每人一张“读书券”, 孩子们可以凭此券到任何一家书店去免费领取一本图书。“世界读书日”这天, 德国的一些大城市还会举办一些书展活动, 而且“国门大开”, 邀请全世界的书商来德国推销新书。法兰克福就曾迎来过来自108个国家的7 448位书商, 书商们为德国国民带来了40万种书籍!结结实实地让德国人过了一次“眼瘾”和“书瘾”!——在德国人眼里, 书展并不是一次图书的大型交易, 而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交流以及传播的平台。

“阅读从儿童抓起”, 这是德国上下的共识。在德国, 政府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 有意让一些出版社出版儿童读物, 并在大街小巷设立一些儿童书店。德国对儿童的阅读启蒙教育采取的是读物“阅读阶梯”式教育, 即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 有意安排让他们读撕不坏、咬不破的塑料图书、布面图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再让他们接触纸质的文字书。这样, 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为了鼓励人们读书, 政府还成立了国家促进阅读基金会。基金会定期在全国各个城市举办丰富多彩的朗诵会、阅读和写作竞赛、读书节、文学日、大人给小孩捧书讲故事、给读书志愿者的培训等活动, 同时还设立了旨在推动全民阅读的国家官方网站——“阅读在德国”, 为读书人提供了网上读书的信息平台。

据德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表明, 28%的德国公民是“书痴”, 有35%以上的人年阅读书籍超过18本, 14%的德国家庭有“家庭图书馆”或“家庭图书角”, 藏书家更是比比皆是。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追求精神生活的殷实和文化生活的富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在德国留学和执教多年的大学哲学博士曾深有感触地说:“对很多德国人来说, 最大的乐趣, 除了度假, 就是读些书。他们认为, 哪怕生活无望, 物质上再贫穷, 都会觉得至少我的精神世界还在, 不愿精神生活毁掉。在这一点上,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儿童阅读课程初探 篇10

如何让儿童热爱阅读, 并形成自我阅读的能力呢?我认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是为了丰富儿童的生命。通过阅读, 养成一种与书籍共舞的生活方式, 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 感受语言文字所传达的爱及内涵。让孩子的灵魂、精神因阅读而获得充分的舒展。从一年级开始, 教师就要在孩子心中编织一个阅读的美丽梦想, 并让这个梦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用早期阅读来开启一个个黎明, 为孩子的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

二、读什么?

从一年级开始, 用浅显易懂、节奏韵律感强的诗歌、童谣打开阅读美丽的门扉, 为学生的精神注入第一缕阳光。

1. 开启黎明的诵诗活动

这种诗特别精美, 意蕴特别深刻。如低段《世界在小小的蜜蜂里》, 中段《我是一只小蝴蝶》, 高段《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等, 用这些诗歌来开启一个个黎明。一般的诵读诗歌:童谣、儿歌、儿童诗, 经典古诗词, 散文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从童谣、儿歌开始起步, 随后是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浅易五言绝句的诵读, 在四年级的时候围绕农历24节气, 重点进行“经典诗文”诵读, 到了五六年级, 则以更广阔的视野, 阅读大量的诗歌集, 如冰心的《春水》、《繁星》, 泰戈尔的《飞鸟集》等。

2. 阅读经典童话和小说

故事伴随着、教育着、影响着孩子的童年, 没有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选择呈现阶梯式的阅读作品, 由浅入深, 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 为他们奉献一道道故事大餐。低段最好的是选择绘本和绘本加文字的童话, 如《雪人》、《爷爷一定有办法》、《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 中段则选择文字适中的《小种子》、《花婆婆》、《凯琪的包裹》等, 高段就可以选择富含做人道理或关于情感道德责任等内涵的书籍, 如《小王子》、《彼得·潘》、《一百条裙子》、《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丑小鸭》、《草房子》、《昆虫记》、《鲁宾逊漂流记》等。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这些作品, 并不断从作品中读出其中包含的爱、责任、感恩、关心等情感来。也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让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从不同层次去发现、挖掘作品的思想和灵魂。

三、怎么读?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设计科学合理的阅读模式, 是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最关键的手段。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有效而有趣的方法。兴趣是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 根据学生的爱好, 或围绕农历节气、节日或根据童书内容深浅等制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整套的阅读课程。另外,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阅历层次来选择阅读方法尤其重要, 忌讳揠苗助长, 好高骛远的做法。

1. 制定阅读计划

按照时间制定。比如以一年四季的农历24节气, 选择诗歌或小说;或者选择关于季节和气候的诗歌童话;这样学生会感觉很贴近自己生活, 发现原来书籍中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

按照学生年龄制定。低段学生, 除了要学会看绘本, 读绘本, 想象绘本以外, 还要让他们说一说, 画一画, 写一写, 激发他们的多种潜能。中段学生就要培养他们自己读懂书本内容的能力, 高年级就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整本书, 并能写下心得。

按照书籍内容制定。可以选择唐诗宋词、中外故事、童话、科普知识的作品, 可穿插进行, 也可以分阶段阅读。

2. 建立书香班级

在班上设一个书柜, 装上孩子们喜欢的书籍, 鼓励学生带书到班上交流, 制作读书一览表。可以在上面写上对孩子读书的鼓励语言, 裱上孩子们读书后的绘画作品和读书心得。

开展阅读比赛, 写绘比赛;或把读过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并搞班级演出;布置读书作业, 比如让学生自己搜集故事或诗歌等, 用于班级交流。

3. 开展亲子共读

争取家长支持, 和他们共同分享读书乐趣, 把班级阅读中的美丽故事在家长会上分享, 倡导亲子共读。老师可以利用短信、小纸条和家长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和遇到的难题。

4. 检验阅读成果

教师要随时做好总结和反思, 及时调整思路。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日积月累, 那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5. 利用网络与同行交流

从网络上了解最新的儿童阅读理念和方法, 不断更新知识, 更新观念和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最佳阅读途径, 促进儿童阅读的发展, 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奠基。

6. 持之以恒, 欣赏阅读开出的花

上一篇:强化效能下一篇:政府与公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