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租赁管理

2024-08-17

建筑机械租赁管理(精选十篇)

建筑机械租赁管理 篇1

2010年上半年, 针对甘肃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政策的出台, 必将为甘肃省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大大加快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建筑机械租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筑机械租赁设备以塔机、施工升降机为主, 二者均属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应严格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有关行业标准进行, 《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可目前的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在设备使用、管理、维保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 租赁企业无专业资质

目前的租赁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属个体户性质, 规模小, 人员少, 无建筑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资质。这些企业的安装、拆卸、附着顶升、维修等工作, 按规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完成, 但事实上这些企业仅是挂靠有资质的单位, 具体工作还是由本租赁企业完成。而本企业又没有相关技术人员配置, 只好将这些工作承包给业内“打游击”的安装人员, 这些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安装质量无法保证, 给机械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1.2 机械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建筑机械在出租时, 一般都配备操作人员。但因待遇等问题, 操作人员流动性大, 更换频繁, 往往找来的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未取得上岗证, 就被紧急派往工地上岗。否则, 租赁企业要承担合同约定因设备停运给施工方造成的损失。操作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和自身技术水平的差异, 对租赁企业服务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也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1.3 出租机械缺乏正常保养

租赁企业没有制定设备定期检查制度, 加之出于经济成本考虑, 建筑机械从进场使用后, 得不到定期的专业检查与保养。企业只简单地要求设备能照常运转, 满足施工方使用, 按月收取租费就行, 没有足够的检查保养投入, 逐渐造成设备带病运行, 直接影响到出租机械的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

1.4 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租赁企业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 没有配备或没有足额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造成出租建筑机械的技术支持不够。安装、拆卸、附着和维修等工作没有技术全面的专业人员去指导, 没有组织方案, 遇到问题, 都是临时拼凑, 临阵点将, 造成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可想而知, 特种设备遭到如此“待遇”, 安全何以保证。

2 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存在的问题, 为了逐步改变租赁业目前的无序局面, 笔者根据从事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经历, 从行业监管、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供同行们参考。

2.1 加强监管, 实行准入制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实行建筑机械租赁准入制度, 切实为塔机、施工升降机等建筑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把住入口关。

1) 督促有实力的租赁企业尽快取得专业资质, 无能力取得资质的绝大多数小企业, 要完善委托管理、挂靠等手续, 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双方合约执行, 不允许出现受委托方只收管理费, 其他具体工作仍由委托方完成的情况。未取得资质或没有进行委托管理的企业不得从事建筑机械租赁业务, 没有资质的人员也不能进行违法作业。

2) 凡是进入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设备, 首先要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对设备的安装、检测等程序进行审察, 资料准确、完善后, 发放准用证, 设备才能投入生产使用。通过严格的监管, 规范小企业的租赁行为, 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审核, 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检查, 发现问题, 立即责令停机, 进行整改,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2 规范落实管理制度

租赁企业从内部管理入手,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将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中, 严格按制度办事, 逐步使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规范化、专业化。

2.2.1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是租赁企业保障职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基础规定。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生产、使用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可减少和避免人为影响因素, 消除各级管理之间的不协调因素, 有效地克服不讲责任、职责、工作效率与经济效果的不良现象。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包括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注册登记、报废制度, 定期检验制度等) ;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2.2.2 规范设备管理

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设备定期保养制度、定期巡检制度、抢修制度、常用零配件保障制度, 确保设备保养良好, 维修及时, 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除了日常维护保养, 按规定专业机构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全面的检验检测, 对发现的问题, 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 检验机构对设备给出检验结论, 出具检验报告, 设备才能投入使用。企业严格按制度办事, 设备一旦出现故障, 要能够及时迅速地进行维修处理, 恢复运行, 以减小对施工方的经济损失, 避免由此引起的经济纠纷, 逐渐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 做大做强起到促进作用。

2.2.3 加强人员管理

设备操作人员, 安装维保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 取得建设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 才能派其上岗。工作中, 实行现场考评制度, 考核评定与操作人员月度收入挂钩, 有奖励, 有处罚, 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设备的日常维护都由操作人员完成, 只要加强日常维护, 设备故障率必然会下降, 也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人员服务意识教育, 以良好的服务赢得施工方的尊重。

2.3 规模化经营

扩大租赁规模, 规模大了, 设备的安全投入, 维保投入就有了资金保障。设备越多, 单机管理成本越小, 小企业由于设备少, 经营成本较高, 严重制约了安全, 维保, 检修等方面的投入。由于现今设备的复杂系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 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小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缺少资金支持, 要快速发展就应加强合作, 搞联合经营, 共同建立高效的维保体系, 降低资金占有, 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小企业要改变经营思路, 走联合式规模化经营道路, 才能使自身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2.4 成立建筑机械租赁行业协会

租赁企业达成共识, 自发成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 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 经验交流, 博采众长, 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合理确定租赁市场价格, 随供需关系变化允许一定的浮动区间。对于施工方拖欠租赁费的问题, 也可通过行业协会出面, 寻求解决。资金回收率的提高, 也可进一步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3 结束语

总之, 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3方面作用。即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机械租赁市场的监管、行业协会对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自律管理、租赁企业的自律建设, 共同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建筑机械租赁市场环境, 促进建筑机械租赁事业健康发展。

摘要:依据多年从事租赁工作的经历与体会, 介绍了目前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建筑机械租赁行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建筑机械,租赁,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作武.谈建筑机械租赁企业专业化管理[J].建筑机械化, 2010 (5) :77-79.

[2]张振恒.工程机械设备的租赁[J].科技致富向导, 2009 (2) :79-81.

施工机械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制度 篇2

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制度

1、为规范租赁经营,提高出租的机械设备及配件的完好率

和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责任制度。

2、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械及配件,应当具备生产(制

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3、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

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租。

4、出租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书,签订

协议时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5、禁止国家明令淘汰的、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超过安全

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年限的、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出租。

建筑机械租赁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设备;租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使用机械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设备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自有的机械设备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而购买全部的使用机械,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维修,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施工中以租赁的方式对机械设备加以循环利用,通过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提供的设备和服务,可为施工单位节省大量的资金支出和人力投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但在租赁施工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建筑设备租赁施工中常见问题

建筑设备租赁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大型的机械设备,保障工期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企业的资金支出;另外建筑设备租赁单位集中管理机械设备,统一配置,保障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避免因机械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1 行业内部秩序紊乱 租赁行业内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行业内部秩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租赁单位经营现状为例,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中管理机构设立不健全,缺少设备的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的维修人员;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对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的型号、使用状况、维修状况、租赁记录等未做准确严格的登记记录。

1.2 施工单位对租赁设备的管理及维修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施工单位,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管理阶层关注的重点,而对租赁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不够重视。当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出现故障隐患时,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检修,造成设备出现故障,停止工作,而影响施工进度。

1.3 缺乏第三方监督机构和指导机构 租赁行业的运行仅是各个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而暂定的设备租赁条款,租赁合同中存在较多漏洞,容易引发后期的矛盾纠纷。第三方监督机构的介入可有效解决出租方和租赁方之间的矛盾,为租赁合同的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2 建筑设备租赁施工中问题解决对策

2.1 规范租赁行业内部秩序,健全施工行业租赁服务体系

2.1.1 健全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为规范租赁行业内部秩序,政府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租赁行业的法律体系,为施工行业租赁服务体系的健全提供法律保障,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施工行业设备租赁的运行环境。法律、法规应明确建筑施工行业设备租赁企业的权利和责任,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减少后期矛盾纠纷发生率。法律、法规的健全可促使建筑设备租赁业由分散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对租赁公司的资质审核、业务范围、租赁方式、合同规定等内容的规范,促使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租赁行为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

2.1.2 加強行业市场监管力度。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规范化经营需要市场监管。现阶段,商务部门可通过自身的权利对租赁行业实施统一监管,对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引入行业信誉评价体系,促使租赁行业内部各个企业遵守行业规定。另外,还可以将内资、外资、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统一,防止企业之间利用政策差异,进行不规范市场竞争。

2.1.3 推进租赁行业融资的合法化。目前,各金融机构将建筑设备租赁公司的集资行为定性为商业贷款行为,普通银行由于政策限制,无法为租赁公司提供信用担保,贷款抵押也不被银行接受。这严重影响了租赁行业的发展速度。推进租赁行业融资的法律建设进程,给租赁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2.2 提高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租赁行业的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可促进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发展进程。可由行业内部推荐,成立建筑设备租赁行业协会,专门负责租赁行业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指导租赁行业的发展方向,保障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

租赁行业协会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需要,定期对各个企业或市场进行调研,统计相关数据,为后期规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定制提供可靠、科学、专业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租赁行业协会是建筑设备租赁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协会在将市场动态及社会政策向租赁公司进行转达的同时,还负责向社会各界人士介绍租赁行业的发展状况、行业职能等信息。

2.3 重视施工单位的租赁意识的培养,提高机械使用率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多,仅凭施工单位采购,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而且,随着施工性质的不同,所用机械设备也不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设备长期闲置,缺乏定期维护,致使大型设备老化现象严重,造成施工企业的资产浪费。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也由租赁方负责,这就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租赁行业协会、政府、施工单位应加强租赁意识,树立设备的使用权重于设备的所有权,了解租赁各项政策规定,通过租赁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提高工程建设速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 结语

我国建筑设备租赁业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较大,租赁行业内的市场秩序有待于进一步规划、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市场准入标准等方面仍存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行业发展经验,促进我国建筑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明.刍议如何改善项目施工机械租赁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4(20):110-111.

[2]杜小卫.不断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访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理事长聂长兰[J].江苏建材,2014(1):58-60.

建筑机械租赁合同管理的思考 篇4

1 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践中,建筑机械租赁合同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1)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当事人主体适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合同能够如约履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合同主体应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合同当事人。跟单位签订合同尽量保证单位名称及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名称齐全,防止因合同签订主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2)合同内容不够完善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现象有缺少合同签订日期,漏写违约责任部分等。一般来说,合同双方会约定合同签订日为合同生效日,也就是说没有签订日的合同就是无效的合同,对合同双方都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对于违约责任部分,有些合同只讲好话,有意避免合同文本中违约条款的出现,一旦发生违约,不知所措。

3)合同文字不够严谨不够严谨就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可以说,合同要讲究咬文嚼字。

4)应变更合同没有及时变更因行业的特殊性,租赁合同得以完全履行不仅牵扯到承租方,还会涉及发包方与承包方等多方因素,因此在履约过程中进行合同变更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合同的意识。合同变更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证合同更好履行和合同目的的最终实现。

5)没能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抗辩权,签订合同时当事人也会约定些具有约束力的条款,但大多数租赁公司都不会行使。碍于和气或怕单方面停工要承担违约责任,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施工,承租方欠款越来越多,问题更难解决。

6)不重视证据资料的搜集及保管并不是所有的书面资料都具有法律效力。作为证据的资料强调是原件,有盖章签字,有明确的内容,合法取得的。有效的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缺一不可。

7)不注意诉讼时效建筑租赁行业被拖欠租赁费的情况相当严重,有些拖欠没有诉诸法律,当起诉时已过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超过诉讼时效等于放弃债权主张,失去了胜诉权。

2 原因分析

建筑机械租赁业合同管理中诸多问题,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及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发展不少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不会因市场变化而加以完善,仍坚守陈旧观念。随着市场上建筑租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不是处处可行。在这竞争较为激烈的社会中扎根成长,企业管理理念及时更新及相应制度及时完善,是企业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应变能力不少建筑租赁业人员对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对待事情缺少法律意识。首先,市场与合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市场主体各方都是靠合同去履行其权利义务。相应的,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市场为前提,没有市场谈不上什么合同。合同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可持续的动力。只顾及承揽业务,不重视合同,遇上纠纷无从寻找依据,这都是不可取的。其次,合同签订是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合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是合同管理的中期和后期阶段。很多业内人员合同一签订就不去重视后期合同管理工作,甚至认为那仅仅是生产过程。到头来由于急于签成合约而过于草率或过于迁就对方,不注重履约过程等原因导致损失惨重。

3)相关法律及制度不够完善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及相关制度来制约和赋予人们在行使某项事物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人们的行为只有在有法可依或者符合普遍原则的情况下才得以保障。原则是个极为笼统的规定,这时行业之内应有相应的制度可循,所谓行业自律公约。如缺乏这些相应的法律及制度的规定,就无法更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纠纷,从而各方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损。不可否认这也是合同管理中诸多问题得以存续的原因之一。

3 解决建议

加强合同管理,对企业保全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有着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讨论。

1)提高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及自身素质管理理念及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懂得选用人才、培养人才,还要懂得接受考验,适应市场。首先,企业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选择优秀人员担任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位。其次,通过在职学习及选送深造等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企业应注重智力投资。最后,企业应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合同管理人员责、权、利,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保证其得以实现。

2)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履约要靠企业上下共同的努力,要靠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配合,因此企业应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由上而下的建立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首先,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做到职责分明,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确保合同管理各个阶段不出任何差错。最后,对合同管理体系进行动态控制,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保证合同管理体系适应能力。

租赁机械安全管理协议书 篇5

租赁机械安全管理协议书

租用方:北京中冶和坤天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甲方)承租方:(乙方)

在认真贯彻各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法令、法规、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根据甲乙双方协商,甲方租用乙方机械。设备型号为,单位编号为,共台。安装地点,工程名称,并由乙方负责拆装。为保证设备拆装和使用期间的安全,特签定安全管理协议书。

一、设备的安装、拆除的安全管理由乙方负责。乙方委托第三方拆装时应签订拆装协议,并交甲方备案。

二、甲方责任

1、为设备的进场、安装、拆除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施工条件,并按乙方的要求做好设备安装条件。

2、为保证设备的运转提供供电电源和满足使用要求的闸箱。夜间施工时,为提供满足施工的照明和楼层警示灯。

3、设备范围内的高压线、人行道或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都应该搭设防护栏(棚)或警示标志,确保运行安全。

4、施工机械指挥配备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岗施工人员应了解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5、向设备操作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将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向乙方进行详细交底。

6、定期对设备接地电阻及电源部分进行检查测量。必须要及时通知乙方。

7、如发现乙方的设备和操作人员出现安全隐患时,有权立即停止其运行和操作。

三、乙方负责

1、提供机械性能达到规定要求,且安全装置、安全限位齐全、灵敏有效,并随设备提供完整的相关资料报甲方存档。

2、施工机械安装完毕,安装单位必须对整机质量及安全装置进行自检,并向甲方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向甲方进行书面的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填写《北京市起重机械安装统一检查表》。

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合格证件,熟悉所操作的基本性能,且持证上岗。要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4、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熟知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安全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违章操作。

5、机械出租单位每月应对本单位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并将检查记录的复印件交甲方留存,以备考查。

6、机械操作人员每班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要按照规定进行“日常三检”和维修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作好检查维修记录。

四、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根据责任论处。如责任不清,由双方共同分析或经上级有关部门裁定,根据责任的确定承担相应的义务及善后处理。

五、补充条款。

六、本协议书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

建筑机械租赁管理 篇6

书本租赁店的利润有作者一份

截至2009年12月,日本全国的书本租赁店,总数达到1611家。租赁权在出租图书上的真正运用,始于2007年4月。当时,日本共有书本租赁店487家。仅仅过了两年八个月,书本租赁店竟有数倍的增加。据日本出版物租赁权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调查,从都、道、府、县分别来看,东京都、北海道、埼玉县、爱知县、福冈县的书本租赁店比较多;从地域来看,除了北海道那些边远的町、村以外,人口密度大的首都圈和以大阪、名古屋为中心的关西圈的书本租赁店比较多。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 书本租赁店呈现逐月增加的态势。从大牌书本租赁店的事业发展计划和日本现实的经济形势判断, 书本租赁店增加的速度在2010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放缓。

在作为出租的图书当中,除了少数是一般大众读物以外,大部分是连环漫画书。据中心调查,图书租赁市场库存图书的总册数约为1600万册,按现有书本租赁店的数量分摊,每家书店平均库存图书约1.4万册;而实际情况是库存图书在1万册以下的书本租赁店最多。这些库存图书在1万册以下的书本租赁店,一般也兼营其他出版物,其中最多的是买卖古旧书。2010年以来,一些新书书店(相对于二手书书店而言)也在开展出租图书的业务。

那么,书本租赁店的实际情况怎样?每年究竟有多少图书通过“租赁”在流通?2009年度,中心得到作者和出版社租赁许可的合同约660万件,月平均为55万件。这两组数字表明,图书出租这种业态——处理出版物的业态之一——开始得到读者的认可。与漫画咖啡屋或二手书书店不向著作权人返还营业利润不同,书本租赁店通过中心向著作权人返还营业利润。所以,这种业态是有生命力的。

出版社是主角之一

简而言之,以中心为核心的租赁权体系,就是作者(著作权人)通过出版社把租赁权委托给中心;中心基于受到委托的租赁权,向书本租赁店发放租赁许可。之后,中心通过两种方式对书本租赁店征收使用费:一是书本租赁店每次向中心购买低于市场价的用于出租的图书时,按照一定比例提前缴纳;二是受到中心业务委托的代理店定时向书本租赁店征收。集中征收的使用费,顺着“权利流”的反方向,由中心根据租赁许可的实际业绩,向合同出版社分配;出版社把分配得到的使用费,再分发给各位作者(著作权人)。

中心管理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出版社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从每个月的出版物中综合归纳得到著作权人许可的出版社数据,在截止日期以前报到中心;把中心分配下来的使用费再分配给作者。由于出版社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主体,客观上就把履行维护作者著作权的使命与出版社本身的业务合二为一。可以说,作者与出版社的同心协力,也构成了中心业务活动的一部分。

中心以“更多”为目标

截至2009年12月底,接受中心管理的作者超过6500人,与中心签订合同的出版社57家,中心管理的图书品种达到78850种。

进入2010年,许多书本租赁店强烈要求,要出租没有与中心签订合同的出版社的出版物。为此,中心朝着与更多的出版社、更多的作者签订合同的目标,拉开了对大量没有签订合同的出版社展开游说的序幕。如前所述,随着书本租赁店的大量增加,部分书本租赁业者打算开展不同于其他书本租赁店的特色业务,比如把儿童书作为主打出租商品,而不是像大家一样都在出租连环漫画书。为了满足这些业者的要求,中心就要与更多的少儿出版社洽谈,通过少儿出版社得到更多少儿作家的租赁委托。

“上帝”与“神仙”

中心成立以来,已进行了两次使用费的分配。

2007年度的使用费征收总额约7.5亿日元(1亿日元约合700万元人民币),在2008年10月1日进行分配,给出版社和著作权人分配了约5.2亿日元。

2008年度的使用费征收总额约13.4亿日元,在2009年10月1日进行了分配, 给出版社和著作权人分配了约9.9亿日元。

2009年度的使用费征收总额预计将达到25亿日元,到2010年10月1日进行分配时,给出版社和著作权人分配的数额将大幅度递增。

建筑施工机具租赁工作的安全管理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具,租赁工作,安全管理

1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国际上,建筑业被公认为是除了煤炭、交通外的第三大高危产业,所以,建筑生产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建筑企业自觉履行的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本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实施,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扩张,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业从业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建筑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成为经济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和现实的问题。虽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率仍然偏高。因此,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建筑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部门,许多相关从业人员不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事故预防的错误观念由来已久。由于大量事件或者错误操作并未导致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事故,而且同一诱因导致的事故后果差异很大,所以不少人认为建筑伤亡事故完全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深入地认识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因而造成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不力,埋下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加的隐患。

另外,传统的建设项目三大管理目标(进度、质量和成本)是项目生产人员主要关注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牺牲了安全管理。加之,目前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一些承包商为了攫取利润的最大化而降低成本,特别是经常削减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合理合法科学的支出,加剧了安全管理状况的恶化。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复杂,而且流动分散、工期不固定,久而久之,使工作人员比较容易产生错觉,形成临时观念,从而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侥幸心理,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必然造成伤亡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埋下重大的隐患。有关专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2000—2008年先后发生的12 413起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由于建筑结构的高度、跨度不断增大,新技术大量出现,而主要是一些大型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的忽视与疏漏,主要安全事故的类型有了新的变化。在各类施工伤亡事故中,按照发生事故所占比例的统计结果如下:高处坠落占48%、触电占13%、坍塌占11%、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6%、起重伤害占4%。这6类施工伤亡事故占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总数的94%。而机具伤亡事故类型就占了50%。另外的50%则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关,说明安全管理没有到位。因此,建筑业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和刻不容缓。

2 国外相关的法规建设

国际上对安全生产管理历来非常重视,欧美发达国家都从立法上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对违规者处罚的力度也非常大,可以说绝不手软。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均是为了避免生产企业以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为代价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生产的正常有序。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成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有效保障,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法律保证。比如美国,自从1970年制定和出台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之后,并根据该法案逐步制定和完善的各行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形成了完善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体系,这对保障美国上亿雇员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工作场所的危害和落实有效的安全与健康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美国的很多建筑项目承包商都自觉地把“零事故”,即在施工现场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作为努力的目标。与此目标相对应的是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坚定信念。另外,企业的责任应当为任何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准备,同时也要为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工作。总结为一句话:既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又不逃避万一发生的安全事故责任,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与和谐稳定。

英国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与美国的状况相似,列入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之中,而该国的健康与安全法规建设已有150多年历史了。近年来,健康与安全委员会以及健康与安全执行局提出了最新的工作目标,即以1999—2000年度的数据为基准,在本世纪中期,要将因工伤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而减少的工作日数量至少降低30%;将死亡和重大工伤事故的发生率降低10%;将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率降低2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关部门提出了44项行动计划。而该计划的要点与核心是通过向雇主说明良好的健康安全制度对产业带来的好处,以更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和扩展职业健康工作的覆盖面,并强调安全规定的重要性;确保在教育课程中包含更多风险概念方面的内容等。

3 国内相关的法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抓住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和契机,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建立健全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上,加大了建筑安全生产的立法研究工作,加快了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不小的进步。

如《建筑法》中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有施工许可制度、单位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群防群治制度、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安全防护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等。

而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是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根本大法,其顺利适时出台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法制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市场的兴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又依据上述2项法律法规制定并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解决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践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其中,就有对建筑施工机具的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该法的第十五条:“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第十六条:“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第十九条:“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出具安全合格证明文件,并对检测结果负责。”该管理条例全面总结了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对于规范和增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和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和提高政府安全监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保障从业人员和全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划时代的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4 具体措施

近年来,笔者负责本单位的建筑施工机具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当建设工程项目需要租赁机具和设备时,在制度上均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保证了施工机具的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安全收尾,使安全生产的事故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4.1 施工前的检查落实制度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设工程生产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而机具的租赁工作是将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具体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身上的一项具体工作,其安全、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办好租赁合同、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有关证明材料手续,并由当事人签字认可,做到责任到人。

4.2 施工中的监督检查制度

在施工中,本部门还按照机具使用方案,进行对照检查,如发现问题,查出隐患,必须马上堵塞漏洞,把安全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4.3 施工后的总结评价制度

施工使用完并归还租赁来的机具后,本部门各个安全岗位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总结评价工作,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好的经验要推广和发扬,不足和教训要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时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针对事故原因制定防范和补救措施不放过”。而且,每一环节均以量化为标准,做好每个环节完成好或坏的评价工作,以利于将来企业自身的发展。

5 结语

建筑施工机具租赁工作虽然是建筑业管理工作的一项新的工作和尝试,但是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去做,就能遏制建设工程伤亡事故上升的势头及确保工程的安全生产,加快我国建筑市场科学合理合法地向前发展,保证建筑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马特斯·李维,马里奥·萨瓦多里.建筑生与灭:建筑物为何倒下去[M].顾天明,吴省斯,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蒋白懿,王宏伟,李亚峰.简明建筑设备安装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租赁经营模式与筑路机械管理创新 篇8

关键词:租赁经营,筑路机械,机械管理

1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 公路建设规模逐年增加, 筑路机械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公路施工设备租赁事业,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必要的, 但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宏观导向, 也缺少有利于推进租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因此, 这也影响了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2 筑路机械租赁经营模式的主要内容

2.1 机械租用的计费方法

为了便于组织施工, 机械用燃油、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和驾驶员食宿由承租方提供, 其费用由出租方负责 (从租金中扣回) , 机械租用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计费方法:第一, 由于现有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偏低, 出租者不愿接受, 机械租用台班费应参考市场行情, 力求租赁双方均能接受。对于工程中不可缺少但利用率低以及很难租到的机械, 可采用双方协商定价。汽车运价按现行运费结算, 有些还可降低10%。机械在工地停置时间交付机械停置费, 停置费按台班费5 0%计付为宜。第二, 按工作小时计费:每小时费用=台班单价÷8。第三, 按完成实物工程量计费:按工程预算单价支付。第四, 按租用天数计费:对于租用时间短、每天工作量大的机械, 每天租用费用可在台班费的基础上增加20%。对于每天利用率较低的机械, 每天租用费可按台班费支付 (即每天一台班) 。第五, 按租用月计算:对于租用时间较长的机械, 为了简化工作台班, 停置台班的统计工作, 直接按月支付租金。机车月利用率按日历天数的80%计算。月租金的计算为:月租金=日历天数×80%×台班费。在实践中通常采用按完成实物工程量计费, 其次是按小时计费, 按天计费。很少采用按月计费, 按台班计费方法。

2.2 机械租用的租金结算

在租赁方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信誉情况下, 短时间租用机械, 费用待租用完后一次性结清。长期租用机械则每月付当月费用的60%, 其余款项待工程完工后一次性结清。一般情况下, 结算方法为短时间租用机械, 在租用机械起运时, 租用方应根据合同规定的机械租用起止时间, 预付租金金额的一半。机械工作一半时间后, 付清剩余款项的1/2, 到最后结算时多退少补。长时间租用机械, 则需先预付一个月的租金, 以后每工作满一个月预交下一个月的租金, 最后结算时多退少补。

2.3 机械租用的运输与维修

机械租赁合同签订后, 出租单位应按合同规定日期将机械修整好, 并准时赴调, 租用单位按规定日期办理运输, 负责机械运输途中的安全, 并承担调往运费。返回运费由出租方负担。机械在工地出现故障维修以及费用由出租方负责, 承租方协调所需人员、车辆 (仅限工地到住地) 及场地等, 机械维修期间不计租金。

2.4 机械租用的租方责任

在合同签订后, 出租方应准时提供相关机械。出租方交付给承租方使用的机械应符合约定标准。同时, 出租方应保证使承租方按约定使用机械的权利。租用期间修理及费用由出租方负责。租赁合同终止, 出租方应退还押金或其他担保物。对于租用机械的负担, 如税金等费用全部由出租方负担。

2.5 机械租用的合同签订

合同条款谈妥后, 经双方法人代表签字, 并加盖法人印章后生效。双方均不得违约, 如有纠纷, 由出租方仲裁机构仲裁。合同签订后, 出租方因工程需要取消合同时, 应提前10天通知租用方, 机械调回费用由出租方承担;租用方需提前终止合同时, 亦应提前10天通知出租方, 并负责将机械送回。机械租用到期, 租金结算清后, 合同自然消失。

3 提升筑路机械租赁经营模式效果的途径

3.1 创新卓越的筑路机械租赁机制

要改变思想观念, 从单纯注重机械实物形态管理, 转为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并重管理;从偏重为工程养护无偿服务过程的管理, 转为带有合理经济含量的资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从重点致力于筑养路机械技术状况的完好, 转为努力盘活现有机械资产存量;从主要关心投入、追求机械资产占用的最大化, 转为更多地关心投入的回报率;从以技术指标为主的管理考核体系, 转为以运营效益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改革管理机构。按照规模化、企业化和商业化的原则, 成立机械租赁公司, 将分散于各单位的大型、精良、进口机械集中归口管理, 以租赁经营机械为主导,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要改革管理模式。筑养路机械, 无论对内对外使用全部实行租赁制。内部租用机械, 凭“机械使用半月报”, 由财务部门每月转帐一次向社会出租机械, 实行合同管理和预付租金制度。

3.2 夯实规范的筑路机械租赁运营

要加强现场管理。机械的应用在现场, 管理的重点、难点是现场。对租赁机械的施工现场明确了现场管理员、监督检查员、经济考核员和保养维修员。建立健全现场管理、使用、操作制度和规程, 把租赁机械的管理工作融合、落实到机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员工之中。各单位职能科室负责人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了解机械的使用情况。掌握机械的维修情况, 听取租用部门的意见情况, 征询操作手的反映情况;要加强机况管理。

3.3 培养合格的筑路机械租赁人员

专业化是现代企业的标志, 也是租赁企业生存的基础, 涉及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 特别是服务领域。企业的专业化必须做到人才的专业化, 必须提高企业技术人才地位。通过引进、培训、知识更新等手段充实专业化人才队伍,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对各单位分管机务负责人、机料科长和大部分机料管理、操作、维修岗位人员要实行公开招聘。租赁经营管理人才方面, 要注重向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多面手方向发展;技术工人方面, 注重向训练有素、可独当一面、有一定专长方向发展;决策者和领导人员方面,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 经营的关键在决策, 决策的成败靠素质。通过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练兵和充实新生力量来提高各方面的机务人员素质。其次是加强各级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杜绝向租用单位吃、拿、卡、要, 为租用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做到租得放心、用得称心、干得舒心、服务温馨。

3.4 建立成熟的筑路机械租赁网络

通过设立设备租赁网点, 项目部可以就近租用设备, 从而减少时间花费, 降低设备运输费用。租赁网点通过其专业的设备服务能力, 根据用户的施工进度要求, 帮助用户合理安排施工设备来保证工程进展。用户也能够降低设备购和因设备故障、维修而造成的损失, 从而摆脱“大而全、小而全”所造成的经济负担。通过制造商参与组建设备租赁网点, 不但可以增强制造商的竞争优势, 也可在配件供应、新技术的应用及改进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方面, 获得一手资料。在建立设备租赁网点的基础上, 区域性设备租赁网络也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的作用是组织本区域内的各机械设备租赁网点进行经验交流, 扩大横向联系。对各租赁网点给予方向性指导, 使新型、优质、高效的施工机械得到及时推广。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满足其设备的使用要求, 并努力开拓新的设备租赁市场, 为制造商及时反馈设备的使用信息, 起到供需双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筑路机械租赁市场的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周以德.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郑忠敏.公路施工机械化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保险研讨 篇9

我国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作为建筑业的新型行业, 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在建筑起重机械整个安装、使用、维保、拆卸过程中, 都面临较高风险, 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 很多租赁企业无力承担包括经济赔偿在内的相关事故责任, 对行业发展极其不利, 给政府和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1 四种保险模式共存

建筑起重机械保险能够化解投保单位的大部分事故风险, 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目前我国各地建筑起重机械保险业务的开展基本处于自行探索中,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 大连市开展建机保险业务的“行政管理模式”:2007年3月大连地区遭遇强风暴潮袭击, 全市施工现场共有30多台起重机械设备受到严重损毁, 造成人员伤害和巨大财产损失。此后, 大连保监局在大量调研基础上会同大连市建委共商推动相关保险, 两局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保险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制性规定对辖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内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设备, 均须投保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保险, 对因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设备自身毁损及第三者责任提供保险保障。有关部门对未办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保险的设备产权单位, 对其提交的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申请将不予审批。这一保险业务, 切实发挥了保险在防范和化解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的重要作用。

2) 福建省和厦门市的“行业团购模式”:福建省和厦门市通过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团购投保、委托保险经纪公司服务开展保险业务行业团购。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建筑机械分会在办理建筑施工机械行业确认时, 要求“在用起重设备应提供建机财产综合险”保险单。该模式运营两年多的过程中, 经历住了市场的检验, 得到了广大参保企业的认可, 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让企业更安心地投入生产中去, 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以上海庞源和保定建业等企业为代表的, 企业自行投保的“企业自购模式”, 不同程度地化解了企业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建筑机械化》杂志2012年第5期详细介绍了保定建业的保险方案。

4) 以各生产厂家或融资公司为代表的银行贷款或“融资租赁模式”, 能一定程度上化解银行、融资公司、厂家的还贷风险和购机租赁单位的事故风险。

上述四种模式各有特色, 从各自的角度都对我国建筑机械租赁企业风险管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 研讨会现场交流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保险研讨会上, 租赁企业、地方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代表纷纷介绍了降低租赁行业风险、优化保险方案的工作经验。

2.1 上海庞源的“企业自购模式”

上海庞源机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物资部经理周元:企业每年出现各种事故是难免的, 基本上也落定在一个概率范围内。尽管把时间拉长来看, 每年的出险是有相对固定的值, 但是分年来看还是有不同的。通过保险, 主要是把不可预见的大灾难规避掉, 这样每年的财务报表就不会因为突发的事情而产生较大的波动, 财务数据的平滑, 也是上市公司的一项考核要求, 对于股民来讲, 设备保险全覆盖, 必定带来一种安全感。

其投保方案: (1) 财产一切险, 保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设备损失, 保险费率1.4‰; (2) 机器损坏保险, 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设备损失, 保险费率1.68‰; (3) 第三者责任保险, 保险费率1400元/台。试行几年来, 保险公司的费率不断下降。

2.2 保底建业的“企业自购模式”

河北保定建业集团有限公司机械施工公司常务副经理董平:建筑起重机械为特种作业行业, 从设备制造、运输、安装、使用、拆除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风险, 加之各类人员水平和环境风险等, 使得事故风险无处不在。为提高公司承载风险能力, 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 适当弥补部分事故损失成本, 公司决定为管理的机械设备及相关从业人员投保, 以实现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之目的。年度保费适中, 基本每台机械在4千元左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保险保障不全、投保的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其投保方案:塔式起重机分为财产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 (1) 财产损失保险:按机械价值, 费率1.8‰; (2) 第三者责任保险:费率2.2‰; (3) 雇主责任保险:机上操作司机 (必须合法持证) 3‰。施工升降机计算相类似, 费率较高。

2.3 厦门“行业团购模式”

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协会建筑机械分会会长吕萍:建筑起重机械行业风险大, 有人形容其是“挣卖白菜的钱, 担卖白粉的风险”, 经我们与保险公司, 经纪公司共同研究, 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建筑机械保险的解决方案——团购保险方案。形成了协会、保险经纪、保险公司及机主的联合风险管理体制, 较好的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服务。目前该方案还仅限地区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统一投保, 暂不接受其他企业的零星投保要求。福建行业确认工作很到位, 要求设备参保, 厦门地区投保覆盖率100%, 企业已逐步认可了。

人员伤亡占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因此需要提高人员保障。福建建机协会提出了“建机综合险”的理念, 厦门方案包含现场所有人员, 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损失, 化解企业风险, 是今后该项业务发展的趋势。

厦门中环建建设集团董事长黄种用:投保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对员工以及社会的表现。厦门团购理赔的范围广, 无论建机是否超出用地红线, 与建机有关的我们公司人员或者第三者人员, 保险能提供很好的保障;而且出险后的理赔可以放心安全的委托给保险经纪公司处理。我公司参加建机保险团购之前, 也有保险公司在做建机保险, 但条件较高, 无证不赔、违章不赔, 拿钱快理赔难, 这是相当不合理的。厦门的团购价位和理赔较合理, 这些都可以解决。目前, 我公司设备100%投保, 包括从运输、安装、使用, 拆卸到仓库都保。

其投保方案:厦门团购保险内容包括:工程机械设备险、第三者责任险、雇主责任险、机器损坏险四个部分, 尤其注重人员的保障, 除了建机保险还有社会保险。

2.4 几种模式的比较

裕欣保险经纪公司副总经理张卓旭认为:保定建业的方案代表的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单独投保的方案, 和厦门团购方案相比, 保障少得多, 性价比相当于60%。上海庞源的方案和厦门团购方案性价比相当, 但团购方案更注重人员的保障, 安拆人员理赔和操作人员理赔能占到70%, 且人员事故不进行责任划分都要理赔, 更适用于全行业企业。厦门团购方案创造了一个建机保险自己的条款, 是一个建机行业风险解决方案。福建厦门模式是好的成果, 需要各地的建筑协会群策群力, 把团购方案推广到全国。

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会长贾立才表示:建机保险团购工作是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协会肯定会推动;厦门的行业团购模式非常好, 值得推广;中建协希望各地协会把建机保险团购做起来, 同时协会也将协助会员单位开展该项工作。

3 保险方案应逐步优化和完善

《建筑机械化》记者发现, 厦门团购保险方案中也有不尽合理之处:保险公司对新旧塔机、质量好坏不同的塔机保险费是一样的, 对租赁企业管理好坏也不加区别, 这样对质量好的塔机和管理规范的企业是不公平的。对此, 负责厦门保险团购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财产责任险部副总经理刘承祖解释道:现阶段塔机设备的新旧对保费多少没有影响, 今后会区别。厦门团购方案把当地整个塔机行业用户看成一个整体, 统一费率, 费率按保险公司当年盈亏情况定值, 今后发展是要走精细化的道路, 建立平台, 对于出险率高的企业和出险率低的企业区别对待。

见证建筑机械租赁业的成长 篇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 建筑市场逐渐放开, 施工企业跨地区承担工程越来越多, 施工机械也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转变, 公司也由原来的施工企业的配套单位转变成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机械租赁分公司, 1996年至2002年, 我在中建一局四公司机械租赁分公司先后任副经理、经理。公司机械设备也从初期的以Q T 60/80塔机为主, 变成了以F 0/23B为主, 总数达到了26台。但服务的主体还是中建系统和民用建筑, 服务区域还是北京。

进入新世纪之后,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大批的塔机租赁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舞台上。2002年, 作为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中建一局四公司机械租赁分公司也改制成为北京中建正和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我也有幸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经济性质也由原来的国有变成了民营, 真正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企业也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的新型租赁企业迈进, 从管理制度、检验维修、服务流程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2009年4月成立了北京正和租赁集团, 拥有北京中建正和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江苏正和达丰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北京正和租赁有限公司、上海道容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四个成员企业, 并成立了八个区域公司, 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租赁网络。到目前为止, 集团共有M 600D、M 125/75、ST T 553、K 50/50、ST T 293、K 30/30、ST 70/27、ST 60/15、ST 70/30等不同型号的塔机200多台。年产值也从2002年的2300万递增到2008年的11200万。

上一篇:品牌老化下一篇:无线信号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