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2024-07-27

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精选十篇)

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篇1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小学作文教学的写作要求比较简单,重点是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详细讲解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要求小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和文字,不断提高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景物描写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所看到的自然风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由于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的限制,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知识水平较低、知识积累不足,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感悟生活,以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性格特点、心理素质以及角度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不相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我喜欢的游戏活动》为题,让小学生通过表演,仔细观察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拔河等游戏活动,引导小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游戏活动时的表情、动作等,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日常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带领学生去动物园游玩,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动物的颜色、体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写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含义和情感,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以及修辞方法等,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读后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修改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而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使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采用教师批改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却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较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正确掌握写作的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互相批改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等,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另外,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点评,促使学生正确书写、准确使用词语、句子,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介绍小学作文的有效指导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方法,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永红.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2]裴志颖.浅谈小学作文指导[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20-121

[3]邱改香.小学作文指导方法初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1):76.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 篇2

1、从课文中挖掘作文素材。除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个单元作文训练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挖掘写作素材。可以从课文抓取素材,对某些课文进行情节扩展、文尾续写、多面改写、图文转换、相关迁移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2、从生活、社会中挖掘素材。教师应该本着“回归生活”的写作理念,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学会生活,感恩生活。蔡维真提倡作文向社会开放,如从当今人类关心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各种疾病等问题汲取素材。

二、学会观察,感受生活,发现素材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宝库。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作为学生,往往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因为孩子们认为作文要写就写大事,对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重视。鉴于这样,老师一要引导学生多体会每天生活中的乐趣,如“每日一忆”的写作训练,想想什么事可以挑选出来写;二要多发现,不要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让学生知道只要对自己值得记或有教育意义的事都可以写出来。如“做作业抄别人的”被老师批评是坏事,但使我认识到做人要诚实;“放学,我与人打架”,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文章是需要有感而发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体验真实的生活,从而发现写作的“源头”――五彩纷呈的生活。只有深入感受生活,才能创作出一篇篇佳作来。

三、讲评作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由“主演”变成“导演”

讲评课上,老师虽处于中心位置,但是,我们不能搞“一言堂”。出色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可以让同学们来指出指正,典型的差文章也让学生来诊断。此时,同学们可以各抒已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尽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造成一种热烈的气氛,特别要注意差生的发言,及时肯定和表扬他闪光的见解,并尽量给差生提供发表看法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在这种氛围里受到震动。因为“要知道梨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只有亲身经历的,他才会深有所感。教师在这时的作用,只是一个舵手,拨雾见日及时纠正有偏颇的观点,而不是指挥棒,驱赶学生往自己早已框定的圈子里钻。否则,就会大大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那样的话,以后的讲评课就难以坚持下去,更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小学作文教学的途径方法 篇3

关键词:推陈出新;寓教于乐;激发情感;重视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05-01

怎样通过作文课堂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呢?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可以进行以下途径的尝试:

一、备课要有针对性

上好一堂作文课,教师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在设计课时,教者必须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即教者必须了解,本班学生有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写作心理,写作兴趣;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哪些困难等,依次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归类,明确用那种“妙药”可使“患者”药到病除——这就是备学生。另外,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整体性作文教学的同时,教师不一定按课本导行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组成教材,这样的内容既具体生动又和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很浓,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学生实际,在确定好教材内容的同时,教者必须潜心探索教法。这和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方法,肯定会事与愿违。因此趣味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等都是可取的教学方法。

二、上课要有趣味性

1、寓教于乐 促成认识

在作文课上,只有将平时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筛选、合理运用,才有内容可写。因此,在课堂上,根据习作的范围、采用不同的方式,上出特色。写作之前,教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可根据作文要求,从不同范围交流,如亲自看到的自然景色,自己喜欢的动物,亲身经历过的事,自己的奇思妙想,文章的读后感受等。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孩子们通过小组交流,大家兴趣很高,议论纷纷,每个人都觉得有话可说,争着抢着发言,这时,教者再作以适当指导,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那些积极的、有趣味的,能表现人物真、善、美的事例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在作文教学中,既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又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在学生热火朝天的交流过后,教者趁热打铁,教学生运用提纲挈领,掌握合理安排材料的方法。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这样,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从心理上消除了恐惧感,为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2、创设情景 激发情感

当学生对写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认知选择能力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喜欢创设一定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某种境界,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让他们先说出来,然后动笔写下来。

三、课后指导多样化

不能认为一两节作文课就能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其实,观察能力的提高,表达情感的训练,文字叙述的技巧,写作习惯的培养,多数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天地中进行的。因此,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指导学生的习作行为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把习作后的检查、交流和展示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1、检查作文完成情况

同样的范围要求,有的同学可能长篇大作。有个别同学也许还是寸步难行,这就要求教者必须用合理的方法检查或侧面了解 ,弄清原因所在,适时加以指点,让学生把说过的内容写出来,那怕只有一个通顺的句子,也要加以表扬,树立他写作的信心,做到人人都能写出心里话。

2、引导学生修改习作,重视习作交流

修改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每写完一篇作文,我就让他们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要求不要太高,让他们先改正文中的错别字及有明显错误的词语,再改正句子,使语句通顺,让别人能明白你话里的含义,然后改正句子中与事实明显不符合的地方。最后再让同学们互相读习作,达到交流的目的,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

3、开展作文竞赛活动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利用一定的时间,展开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去“比、学、赶、帮、超”,使学生提高习作水平。例如,在相同的时间里,针对同一题目,比写作内容,比遣词造句能力,比修辞手法,比情感的表达等,从各个方面去看,比出每位孩子的闪光点,这样既肯定了自己的成绩,又学习了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作文兴趣越来越浓了。

4、系联家庭、社会、多写多练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的途径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课内习作,能使学生练得卓有成效。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注意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形成教育网络,让学生把随时看到的事物尽快记下来,再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家长听,读给熟人听,使学生不断从各个方面得到实践的机会,大胆尝试,得到更多人的指导和鼓励,长此以往必将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能力和技巧方面也会大有收获。

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篇4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觉而积极学习的主要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勤奋上进、执著地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 饶有兴趣地写作,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 以“趣”激趣

刚开始作文时, 要以学生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 教师可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 讨论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学生玩得兴高采烈, 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 写起来就不再那么难了。

2. 以成功的喜悦, 激发写作的欲望

要使学生自觉作文, 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首先, 肯定学生, 给他们自信心。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 小作者自然高兴。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 以此可以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其次, 在作文交流时给予鼓励, 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 也要为其叫好。让学生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转变。

3.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 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 好胜心强, 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 让学生上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 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改变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还可以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思维十分重要,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 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生活, 以拓展思维领域。一些学生的作文, 千篇一律, 写不出新意来, 就是因为缺少细致地观察、发现。由于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窄, 出了家门就进校门, 缺少社会实践, 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 不仅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广泛接触社会, 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 学生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 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内容显得生动、有形。

三从读学写, 读写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欠缺生活经验、书本知识贫乏, 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也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 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 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证明, 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阅读其他相关书籍, 既可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 又可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 还可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 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仿写, 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 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 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 就要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题材, 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 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 从仿到创,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四注重平时积累

1.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要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铺垫, 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如教学完《荷花》《颐和园》后, 就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为以后的写作做铺垫。

2. 通过写日记进行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因为日记的内容很广, 所以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写真实的事情。如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 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境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也就做到了积累。

总之, 教师要因势利导, 指导趣味作文, 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 大胆走进生活,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 让学生自由命题,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只要教师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 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 这样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农村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方法 篇5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比如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素材.特别是山区的孩子课余活动丰富多彩.例如春天山清水秀的农村到处绿芽压枝头繁花似锦绣的美丽景象;夏天孩子们喜欢到小溪里捉鱼、游泳;到了秋天便是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热闹非凡;冬天又是另一番别样的沉静之美.这些农村特有的景象都是农村小学学生能亲身感受的真实内容.教师可以“陪同” 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 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让学生观察后向同学、老师说一说或在日记中记下观察的感受.这些内容生活味道浓厚真实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感从而激发写作兴趣不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受可以抒发而是能使作文言之有物能写出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有了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难写了.二、培养学生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避免用方言表达而是用规范的书面表达尤为重要.农村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功底还比较薄弱有时候分不清方言口语和中文规范表达的差异在写作过程中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如笔者曾批改过的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今天我放学回到半路落水了!”笔者阅到此处大惊失色以为他掉进水里了赶紧往下看一看才知道原来他想表达放学路上下雨了.在笔者所在的乡村方言里“落水”即“下雨”之意.还有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因私自到河里游泳被罚写检讨他在检讨书中写道:“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去洗身了”.其中的方言“洗身”与普通话的“洗澡”、“游泳”同义.他这么写就有保证永远不洗澡的意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规范语言表达是基础.其次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奠基石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

1、是用词准确。

2是句子完整.就要求学生要理解词义理解词语表达意义明确词语的运用范围分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培养造句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尤其困难他们从小没有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没有形成良好汉语的思维自然会写出生硬、不规范的语句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规范表达汉语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三、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讲.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进而也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的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四、以评语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篇6

關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当前存在的各种弊端,在按一定序列进行作文教学时,特别要注意贯彻这样一些策略,即正确处理个性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把充分激发学生作文动机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环;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大差别,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有效转换,让作文训练提前起步;明确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让作文有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大力加强课外阅读;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倡合作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和状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用,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学习作文的动机决定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唯分数论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因此,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应以句子训练作为重点,中年级应以段落训练作为重点,高年级则应以篇章训练作为重点。

二、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

现今的小学为发展书面语言制订了“从说到写”的策略。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一个人在将思想写出之前,必须先在头脑中将思想组织成有条理的连贯的内部语言。可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思想写出之前必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发挥作用,即将内部语言“外化”为口头语言,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畅想和构思作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让学生对作文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和修改,在作文的第一阶段,当学生头脑中刚想出一些作文内容时,千万不要让他们急于去评价这些内容,而要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继续遐想,并把想到的全部内容都讲出来或者写下来。如果一个学生刚刚就所想到的内容讲了几句,教师就命令他去评论这句话有没有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那么他就会惊恐不安,头脑中创造性想象的活动就会立刻中断。可是到了作文第二阶段,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和修改语言文字,让他们掌握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

三、扩展课外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可为作文训练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一是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二是发展学生迅速理解读物和思考问题的智力技能。学生充分运用和扩充所学过的各学科的知识。而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内容中,有千万个接触点是与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即不仅有社会常识,更有大量的自然常识(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卫生保健等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越多,就越有利于将课内的知识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而且有利于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高尚情趣,以及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总之,课外阅读越多,学生作文材料更丰富,思维更活跃,表达起来有选择的余地,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摘录精彩的句段。如摘录格言警句、优美的描写文字,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等。摘录时,有的照原文抄下来,有的稍作删改再写下来。摘录后尽量写上一两句评语类的话。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严格来说这不属于作文,但它却是作文的前奏,是作文必备,因此仍把它列入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内。

(二)根据原文编故事。如续编故事、改写故事,或者模仿原文新编故事等。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写出文章提要。即把读过的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经过分析、概括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分几点列出,或写出内容梗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四)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或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写时要注意联系自己思想实际,也可适当引用原文。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边叙边议。它具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

(五)光从认知领域考虑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情意领域考虑问题,即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作文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要激发学生作文的自主精神,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能力。要激发学生作文的自主精神,教师还必须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姚菲.小学作文教与学的道德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刘丽莎.民国小学作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关于小学作文有效教学实践的方法 篇7

关键词: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活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多是模式化且缺少真情实感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创新为小学作文教学注入活力, 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写出满意的作文,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努力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在此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善用多媒体,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知识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也就写不出理想的作文来。因此,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入乐于作文的状态,这样状态下的作文练习才能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 同样,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 生动、形象的体验。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等,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关注,激活学生的思维。

比如,我在作文练习中要求学生描写一只猫,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猫的视频,当那些活泼可爱、憨状可掬、逗人发笑的猫, 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被牢牢吸引住了,他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手叫好,完全沉醉在了画面中。观看完毕,老师要求学生来描写猫,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快乐地投入到了作文中。

二、自由练习,尽情抒写

过去在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小学生咬着笔,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的情景,写吧,实在是脑中空空,无处下笔;不写吧,又交不了差,担心老师批评。因此,怕上作文课曾一度成为小学生一个共性的问题。创新教育下,我们的小学生作文教学一定要克服那种为作文而作文,只有上课时间才作文的教学方式,要打破作文教学的时空观念,引导小学生养成自由练习的良好习惯。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尽情抒写出来,在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作文课上条条框框的要求的情况下,学生的习作往往更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和创造性。比如,我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练习写作的题目“今天我最开心的一件事”,让学生将自己一天中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写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其他任何附加的要求。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可谓丰富多彩,有过生日、干家务、看书、体育活动、画画等,由于是学生的亲身感受,描述十分真实、生动、富有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让学生将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让主题更加突出,文字更加简练,在此基础上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

三、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倡导生活化,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炼出作文的素材,并用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生活,感受自然, 从中捕捉到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看盛开的花朵,聆听清脆的鸟鸣,掬一捧欢畅地流淌着的溪水……再如,让学生回家向父母学做一道菜,学会洗一件衣服等, 让学生把从中观察出的东西写出来,由此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必定是充满乐趣和活力的。

四、多读佳作,提升技能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 把书读透并运用到笔下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有所得,读有所用。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学生的文学视野才能逐步开阔,才能汲取更多写作养料,激活创新思维,从各种文章中体悟写作的真谛、写作的技巧,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写作水平。为了让课外阅读更有效,老师要结合作文教学目标, 给予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应该读哪一类的文章, 这一类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等,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强化训练,提升作文技能。比如,老师给学生推荐阅读了一篇优秀的作文之后,可以结合作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讨论,写出读后感, 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用得最好的词语等,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从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 篇8

一、找亮点, 通过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作文的评析主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 适当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发挥其潜在的能力进行创作。正确的激励评价措施, 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快乐, 而且可以更加有力地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 要做到以人为本,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 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观察各个学生的优点。对于一直成绩显著的学生, 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那些有独特见解的, 也应该给予奖励。当然, 对于学习原本不大良好的学生进步, 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口头的表扬, 比如“你很棒!”“你在努力!”等等。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我们也不要把他们一棒子打死, 要学会有策略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 例如在他们的错题旁边注上“再仔细考虑一下”“再检查一遍”, 对于那些粗心的学生, 我们可以提示他们“请看清题目要求”等, 让学生可以心平气和地对照教师的评语改正自己的错误, 对于改正错误的, 老师再予以口头表扬或其他奖励。

二、树信心, 通过分层差异式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里, 存在统一的学习标准, 对于学习有差异的学生, 老师都是一样对待, 作业也一样多, 没有去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觉得教学没深度, 学习差的感觉学不会的现象。这主要和学生的兴趣和智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笔者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 领悟能力好的学生多布置一些作业, 对学习没有压力的学生, 适当的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 学习成绩差些的学生, 教师适当地减轻他们的作业标准, 让他们以领会为主, 而不是以作业量的多少作为评价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比较灵活, 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这更有利于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激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给予口头表扬, 也可以给予五角星作为鼓励, 当然还可以在作业旁边标注鼓励的评语, 比如一个大大的“优”, 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深远的影响, 激励对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有不一样的衡量标准, 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 就会很快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成绩。

三、重主体, 尝试多向性的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这样一成不变的由教师去灌输和机械化的评价, 使学生觉得永远的处于被考试的状态中, 学生只会去应付作业, 而不会去主动的学习,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笔者认为,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将评价的各种形式全方位的展开, 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参与进来。

同时,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阅读和摘抄也显得非常重要, 甚至我们可以说摘抄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教师不断的鼓励学生做摘抄, 然后可以将学生的摘抄范本作为评价的主体, 首先可以让同学之间互评, 看谁的摘抄内容好, 谁的摘抄字迹工整, 这样既可以自评, 又可以互评, 然后由大家一致推选出最满意的作业, 交由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中, 榜样的作用非常大, 许多学生会以榜样为目标, 认真学习, 然后满怀期望和信心的去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 这样能够改变以往疲于应付作业的局面。对于一些有不足的作业, 老师应当及时的给予点播, 这样很多学生就会接受, 并予以改正。

四、突过程, 让学生在体验中对其进行作文评析

小学生的时候是最能养成好习惯的时刻, 但是大多数学生很难完成出令老师满意的作业, 作业几乎都是拖拖拉拉, 字迹潦草。但是, 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是每名小学生所向往的, 老师如果一直以批评为主, 很容易会伤害到小学生的自尊心, 间接地影响小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 学生们就会对语文作业有抵触, 甚至会对语文学习彻底失去动力。所以, 我建议老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 让学生作业能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老师评价等多种方式, 最大限度的去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感觉, 达到激励其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五、结语

小学生整个身心都处于发展时期, 思维活泼、有个性, 但语言能力有所不足。在日常的作文评价中, 教师不应以成年人的标准对他们提出边边框框, 而应以多鼓励, 多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为主, 结尾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参考文献

[1]林小英.多元评价讲求实效[J].小学语文教学, 2010 (02) .

[2]汤建英.打开过程着力指导——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化指导初探[J].作文教学研究, 2009 (02) .

[3]陆平.中小学跨学科写作教学的新探索——美国“RAFT”写作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 2009 (02) .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9

一、现阶段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1. 作文缺乏感情的流露

经专家研究表明,现阶段小学生写作文大多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学生自身并没有想要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欲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小学作文的内容也多为写人、状物、写景等类型,这容易使学生的作文出现模式化倾向。在一次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中,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模式化现象。学生所写的景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文章格式千篇一律,大多是记叙一次出游的经历,描写了旅途中看到的精致,最后简单抒发喜爱之情,文章用辞藻和句子堆砌出来,生硬而刻板,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美感。

2. 小学生作文写作存在抄袭现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脑和网络。互联网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任何作文范文的需求,学生在利用网络采集信息的同时,抄袭作文的现象也愈加严重。网络上的文章一般质量较高, 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不符,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造成了很大困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太大帮助。

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变为主动写作。这时的写作不必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印象深刻的现象,可以是读过一段文字的感想,也可以是记录日常趣事的日记。这些片段式的写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文章写作需要的素材,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提高。

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能够生动、 形象、直观地展现画面和声音。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放一些图片、音乐和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描写动物的写作任务,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动物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动物的习性有所了解。观看结束后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爱或者了解的动物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就被激发了,学生在写作时也变得有话可说。

3. 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是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写作为阅读提供资源,是阅读的最终目标。这里的阅读不一定是专门的小学生作文辅导书,只要是适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接受能力的文章,都可以拿来阅读。尤其是名家写人、状物、写景类散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既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学习名家写作的手法和技巧,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优美的、罕见的或是晦涩的语句都可以记录下来加以揣摩和推敲,或者与教师、同学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中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读过的文章进行改写、续写或者扩写,把文章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自己不满意的结尾进行续写,补充文中语言晦涩难懂的段落,让学生在与名家的对比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建立写作的信心。

针对目前小学生写作存在的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容易抄袭等现象, 本文提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等具体应对方法。文中所述,只是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冰山一角,小学作文教学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也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小学阶段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力都非常高,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黄金时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54-55.

[2]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的三种有效方法 篇10

一、生活作文教学:让孩子心灵深处的天性尽情释放

大部分学生视作文为“洪水猛兽”, 一说要写作文就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其实, 他们并不是写不出文章, 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素材。

因此, 要让学生写好作文, 必须先让他们学会观察, 开展生活作文教学, 教给他们一定的观察方法, 让学生在生活观察中积极动脑思考。

生活作文就是要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有“温度”的、可触摸的生动故事, 触景生情, 情动辞发。“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 作文就是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材料。

生活既然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那么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引导学生采集关于亲情、友情、乡情的故事, 让生活触及学生的心灵, 让作文展现现实生活, 让千姿百态的生活实际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 进而陶冶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天性, 刻录孩子成长的最初风景。

例如, 笔者曾组织学生观察校园, 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有序, 学生都能按要求去观察, 回来再写《校园的一角》时, 个个得心应手, 一张张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一篇篇优秀习作一气呵成。

二、情境作文教学:充分激发孩子的作文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写出真实可读的作文, 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我们就必须创设情境, 开展情境教学, 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例如,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报刊举办的征文活动, 对特别优秀的学生作文, 由老师写出简评再推荐到有关的报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一个人获奖就会打动一大片学生的心, 这样会树立起他们写作的信心。此外, 发挥优秀学生的积极作用, 把好的作品充实到“作文专栏”里面或节日的墙报上, 这样一来, 就大大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 在活动过程中, 启发学生仔细观察, 积极动脑。活动结束后, 他们轻松愉快地写出了《一次有趣的活动》《啊!这堂课真有趣》等好作文。

这种将作文教学内容寓于具体形象 (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 的情境之中, 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作文情感, 必然对其作文水平、写作兴趣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三、表扬激励教学:不拘形式地展现孩子的个性

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过程, 作文的整体创造过程要展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对作文的写作要求不能过死过硬, 要留有一定的个性空间, 可以供学生自由发挥, 不能要求学生必须写什么, 必须怎样写, 必须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这样的话, 培养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些唯唯诺诺、墨守成规、毫无个性的书呆子, 要培养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任意驰骋笔墨的空间, 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自己拟定写作提纲, 自己组织写作素材, 自己起草、加工、修改, 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主导者,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考试命题的文字机器。所以, 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要体现其激励作用, 评语要有的放矢, 而不是用刻板的、格式化的评语来应付学生。教师可书面批改学生作文, 可当面批改, 可集体批改, 学生可自我批改, 也可互相批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间的相互批改,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此外,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显现的“闪光点”, 要多肯定, 少否定, 表扬不仅限于口头表扬和评语表扬, 也要从其他形式 (如优秀作文范读、上板报、上手抄报、将优秀作文装订成册供学生观摩学习) 中体现出教师对他们的肯定与褒奖, 让他们感觉自己确实是写作的能手, 这样势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使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一篇:消防法律制度下一篇:传统中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