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探究

2024-07-12

结论探究(精选十篇)

结论探究 篇1

一、案例分析

案例1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中,教师带着孩子用细木棍、棉线做一个小天平。在天平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和一团橡皮泥,使天平平衡。然后放出气球里的空气,让学生观察到挂有气球这端向上翘起。接着,教师带着孩子们用小电子秤分别称出未充气气球、充一部分气的气球和充满气的气球的重量,观察到当气球充满气时电子秤上的数值最大。经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学生在行将下课时,总结出一个结论 :空气是有重量的。

案例中学生之所以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是由于他们通过观察得到了两个证据。一个是在小天平上把气球里的气放出后,也就是减少了气球内可能存在的空气的重量,气球那端就上升了,这非常符合孩子生活中玩跷跷板时发现的体重轻会被跷起来的生活经验——气球上翘确实是少了气球内空气的重量。二是同样的气球,同样的电子秤,导致数值变化的只有气球内空气的多少,因此很容易判断出空气是有重量的。

案例2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温度计》一课的“比较水的冷热”环节,有位教师这样设计 :出示四杯用100毫升烧杯装着的体积相同的水。先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比较水的冷热。然后让学生用手摸来比较水的冷热。最后再出示温度计,测量出四杯水的温度。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手摸上去越烫,这杯水温度就越高 ;冒烟最多的那杯水温度最高 ;温度计上红色液柱最长,温度就越高 ;冒烟最多的水摸起来越烫,温度也越高。

冒“烟”的是热水,这是孩子们的生活常识。烫手的是热水,这也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通过经历这个观察活动,学生发现冒烟的水和烫手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后,数值是最大的。因此他们推断出指示数值最大的温度计测量的是最热的水,从而进一步了解了温度计对于判断水的冷热程度的作用。这个过程是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更是学生对现象进行主动归纳整理的过程。

比较上述两个案例发现,孩子们总结出的结论往往是他们对现象的归纳。

案例3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中,课题本身就是个问题。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观察一个装有冰块的玻璃杯的外壁上有水珠,提出问题 :“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有学生说水珠原本就在玻璃杯外壁上。于是教师用干毛巾将玻璃杯重新擦干,过了一会儿水珠又出现了。思考了片刻,有学生说水是从杯子里“爬”出来的(想必这个孩子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教师于是用一张塑料纸罩住杯口并扎紧,再把杯壁擦干。可是过了一会,水珠还是出现了。经过反复思考,有学生提出 :“是不是空气中的水汽跑到了杯壁上呢?”又有学生补充 :“为什么玻璃杯里放了冰块,就容易看到水珠呢?”综合各方意见,学生得出一个结论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以后形成的。

这个结论来得不容易,面对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孩子们一次一次进行解释,在解释陆续被否定后,继续寻找问题的答案。随着被否定的因素的逐渐排除,和对其他可能相关条件的关注,孩子对水珠形成原因的解释越来越到位,离答案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合理的解释需要充分证据的支撑,只有合理的、不易被否定的解释才可能是科学研究的结论。

案例4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中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研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条形磁铁上确定了“A、B、C、D、E”五个点,通过实验收集了各个点上吸引回形针的数量,并形成一份统计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得出了结论 :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没有磁力。

在一个条形磁铁上,不同位置的磁力大小会有差异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常常把学生给难住了。虽然磁铁的磁力大小也是学生关注过的现象,但是学生所了解的磁力大小通常是不同磁铁间磁力大小的比较。在同一块磁铁上,不同的位置的磁力是不是相同,学生难以寻找生活体验作为做出假设的根据。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学生迫切想知道。条形磁铁上其实存在无数个点,为了便于观察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研究的思路——人为确定磁铁上的五个点——典型反映两端、中间和两者的区间的磁力大小。通过操作实验,学生发现磁铁两端吸引的回形针多,中间部分一个都吸不住,而B、D两点吸引的回形针明显少于两端。于是,问题的答案就浮出了水面。和案例3中的结论一样,案例4中的结论同样是——对问题的回答。

案例5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探究主题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由于学生有了制作摆的体验,对摆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将摆线长度、摆锤重量、摆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线长度有关 ;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 ;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的角度有关。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动手探究,收集数据。最后让学生发现摆的快慢主要跟摆线长度有关,而跟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一个探究问题,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在未经实验验证之前对问题的答案有个大致的合理预期。假设是否合理,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只有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最终对最初的假设做出是否正确的判断。案例5中学生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对探究主题的直接回答,而是对所提出假设的验证。

案例6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探究“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教师首先出示了一组生活中摩擦力存在和应用的现象,然后提出了探究主题。经过小组讨论,大致形成了这样一些假设 :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大小有关 ;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用力大小(物体重量)有关。教师提供了测力计、小木块、棉线、钩码和毛巾等材料让学生进行一一验证,经过一次一次的测量和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学生得出了结论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摩擦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也只能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观察体验。因此,对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判断也会出现不够准确的情况。比如有学生认为穿一双鞋底大一些的鞋子比鞋底小的鞋子更不容易打滑,所以就认为接触面积大时摩擦力会大。但是在实验检验时却并没有得到实验数据的有效支持。而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对于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中反映得很明显,因此成为学生的实验结论。

在案例5和案例6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是对研究问题的直接回答,而是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做出的——对假设的验证。

二、指导策略

对于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说,结论的得出是重要的目的。而对于探究活动的主题或问题,能否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也关系到探究活动的效益。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结论的形成并不一定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提示和引导。

1. 正确表述科学结论。科学探究的理想结果就是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来说,正确的结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符合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观点 ;二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来自他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的实验,并经过缜密分析做出的合理推论。但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是在设备简化和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环境的要求远远没有科学家实验那么精确,因此实验结论的表述往往表现得过于肯定。

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提出研究问题 :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制定了研究方案,方案中设置了几个用来参照的对照实验组。把同样的被打磨干净的几枚铁钉分别放在以下环境里 :完全浸没在自来水里 ;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 ;完全浸没在盐水里 ;完全浸没在食用油里。经过一周时间的观察,学生发现浸在水里的铁钉周围泛起褐色的物质,于是得出了结论 :铁放在有水的环境里会生锈。

实际上,经过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水里被去除了氧气,那么水对铁基本不构成腐蚀,再将空气溶入水里,铁会生锈。案例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没有把实验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以观察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也没有更仔细地观察裸露在空气中铁钉的表面变化,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对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形成足够的认识,得到了不正确的实验结论。

再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一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 :准备一份食盐溶液和一份清水,让学生比较马铃薯在两种溶液中的沉浮现象。学生很快就猜测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教师顺水推舟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随后引导学生用“烧一烧”的方法验证了那杯液体确实是盐水。于是学生得出了结论 :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探究活动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在另一位教师的课上,学生也经过猜测和验证得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的结论。这时教师反问学生 :“你们能肯定只有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随后提供了白糖、味精让学生继续探究。经过实验,学生发现溶解了白糖或味精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小组讨论后,学生得出了新的结论 :增加水的浓度,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看得出,与前者相比,这个结论显然更正确。

2. 准确表述科学结论。科学结论是探究活动的成果,应该具有清晰、准确的特征。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表述科学结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表述过于极端或者表述有缺陷的问题。当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结论,使探究活动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教师首先呈现不同材料、体积大小不一的七种物体,让学生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学生感受到如果不控制其中的一些条件(变量),就很难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于是教师再出示一组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进行第一次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这些圆柱体中重的能沉入水里,轻的会浮在水面。学生在实验单上记录结论 :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探究。学生很快就有了结论 :大的物体会浮,小的物体会沉。从每一次的实验探究看,学生的结论都是符合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但是当这两个结论被教师呈现到黑板上后,学生立刻发现了这两个结论表述不清晰、不准确。经过讨论,学生将两个结论分别修改为“大小相同的物体,重的会沉,轻的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会浮,小的会沉”。教师又追问 :“大小相同的物体,多重才会沉?多轻才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多大才会浮?多小才会沉?”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表述得还是不够准确,要是把结论中的“会”改成“容易”,这个结论就准确了。

后续的教学活动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的重要性。正因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将两次实验的结论表述准确,才使得学生对下一环节中控制小瓶子中水的重量的实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明白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再比如案例4中学生得出的结论 :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没有磁力。从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上看,条形磁铁中间部分能吸起的回形针数是0。对学生来说,0就意味着一个也没有,理所当然地认为条形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可是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可以知道磁铁的磁场是从磁极向外扩散又回到磁极,导致中间部分的磁感应线分布最稀疏,不能绝对地说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因此,教师在学生得出“中间部分没有磁力”的结论后可以适当引导,将结论表述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部分磁力小”,尽量不让学生从小形成关于磁铁的不准确的认识。

也许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获取和科学家一样精确的科学定理和规律,但是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准确的表述,既尊重现象,又不违背事实。

3. 完整表述科学结论。作为一次科学探究的成果,科学结论还应该具有完整性,要能让人从结论中看出实验的主题、条件、方法、现象和规律等相关信息。

比如案例5中对“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学生根据摆的结构特点从“摆线长度、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假设。经过实验的验证,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这些结论有针对性,但不完整,无法看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之间有怎样的相关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追问,提示学生将结论补充完整——“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 ;摆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并将完整的结论重新展示,甚至可以与最初的结论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完整表述结论的重要性。

与案例5类似的还有许多,如研究降落伞下落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等。只有说清“有没有关系”和“有怎样的关系”,才会让结论表述得完整。

再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研究《溶解的快与慢》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部分实验材料——方糖、烧杯、水,想办法加快方糖的溶解。学生很快联想起小时候喝过的糖水以及调制糖水的过程,提出了“把方糖碾碎”、“用热水”和“用筷子搅拌”等办法。经过实验,学生证实了这些方案是可行的,于是得出了结论 :“用擀面杖、热水和筷子都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在这个结论中,没有陈述使用这些工具对方糖及溶液进行怎样的操作,所以也显得不完整。

一道课本探究题结论的应用 篇2

引例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道最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2页探究)

图1

图2

如图2,取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l于点C,点C即为所求.

事实上,若在l上另取一点C′,根据轴对称可知B′C=BC,所以AC+BC=AC+B′C=AB′,而AC′+BC′=AC′+B′C′>AB′,由此证明了作图的正确性.

这一问题内涵丰富,解题过程蕴含着化折为直的思想、对称变换的思想.这里作对称变换的目的是将几条线段转换到同一条直线上,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使问题顺利解决.这一几何模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有其应用价值,现在就近几年出现的中考试题加以分析说明.

图3

例1 (2010湖北鄂州)如图3所示,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点D在OA上,且D点的坐标为(2,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试求PD+PA的最小值是

( )

A 210B 10

C 4D 6

解析 PD+PA的和是OB同侧的两定点D、A到OB上一点P的距离之和,由引例中几何模型可知,要求PD+PA的最小值,只须作D或A点关于OB的对称点,而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A、C关于OB对称,这样连接DC,则DC即是PD+PA的最小值.由D点的坐标为(2,0),可得OD=2.在Rt△ODC中, CD=OC2+OD2=210.选A.

例2 (2010江苏淮安)(1) 观察发现:如图4(1),若点A、B在直线l同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

作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 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

再如图4(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

作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 .

图4(1)

图4(2)

(2) 实践运用:如图4(3),已知⊙O的直径CD为4,AD的度数为60°,点B是AD的中点,在直径CD上找一点P,使BP+AP的值最小,并求BP+AP的最小值.

图4(3)

图4(4)

(3) 拓展延伸:如图4(4),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找一点P,使∠APB=∠AP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解析 (1) 审题后发现要求BP+PE的最小值实质就是在高AD上求一点P,使得它到其同侧的两定点B、E的距离和最小.根据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知B和C关于AD对称,所以CE就是BP+PE的最小值.由E是AB的中点可得BE=1,且CE⊥AB.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P+PE的最小值为3.

(2) 深究题意后,不难发现其实质是在直径CD上求一点P,使其到同侧的两个定点A、B的距离和最小.如图5,作点B关于CD的对称点E,则点E正好在圆周上,连接OA、OB、OE,连接AE交CD于点P,此时AP+BP就最短.因为AD的度数为60°,点B是AD的中点,所以∠AEB=15°.因为B关于CD的对称点为E,所以∠BOE=60°,所以△OB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EB=60°,所以∠OEA=45°,又因为OA=OE,所以△O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22.

图5

图6

(3) 如图6,找B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DE并延长交AC于点P即可.

例3 (2011广东深圳)如图7(1),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C(1,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其中点B的坐标为(3,0).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7(2),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PQ上的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7(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过点M作M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由顶点C(1,4)、点B(3,0)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

(2) 此题的实质是求DG+GH+FH+DF的值最小.由题意不难发现点D、F为定点,故DF为定值,于是问题转化为求DG+GH+FH的值最小.注意到点D、F为两个定点,点G,H分别为对称轴和x轴上的动点,作F关于x轴的对称点I,则I在y轴上(如图7(4)),且HF=HI. ①

通过计算可知点D与点E关于PQ对称,则GD=GE. ②

因此,要使四边形DFHG的周长最小,只要使DG+GH+HF最小即可.

由图形的对称性和①、②,可知,此时DG+GH+HF=EG+GH+HI,

只有当EI为一条直线时,EG+GH+HI最小,

∵ |EI|=DE2+DI2=22+42=25,DF+EI=2+25,

从而所求四边形DFHG的周长最小为2+25.

(3) 如图7(5),由题意可知,∠NMD=∠MDB,

要使得△DNM∽△BMD,只要NMMD=MDBD即可,

即MD2=NM·BD.

设点M的坐标为(a,0),由MN∥BD,可得△AMN∽△ABD,

通过计算可得点T的坐标为32,154.

例4 (2011四川乐山)已知顶点为A(1,5)的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B(5,1).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8(1),设C、D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个动点,求四边形ABCD周长的最小值.

解析 (1) 由顶点A(1,5)、点B(5,1)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1)2+5.

(2) 此题要使四边形ABCD周长最小,也就是AB+BC+CD+AD 的和最小,而点A、B为定点,AB为定值,故只要BC+CD+AD的和最小.点C、D分别为x轴和y轴上的动点.如图8(2),过点A作关于y轴的对称点A′, 过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C, 交y轴于点D,则点B′、C、D、 A′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点C,D即为所求,也就是此时DA+CD+BC=DA′+CD+B′C最小.此时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A′B′+AB.而A′B′=(5+1)2+(1+5)2=62,AB=(5-1)2+(1-5)2=42,A′B′+AB=102.

结论探究 篇3

已知长方体ABCD - A1B1C1D1的长、宽、高分别为5,4,3,则从A点沿表面到C1点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这一问题许多人都是用分类的方法,利用旋转的方法或把长方体沿某一条棱展开,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由于长方体有三条不同的棱,于是有三种不同的情况,解法如下:

解将长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有下列三种情况:

从上面的解法可以看出,用分类的方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自然非常清晰,但每次用这种方法去解决,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麻烦. 有没有简洁的方法呢? 我们只需对上面的解法稍微加以分析、推理,用代数的方法去解答就可以得到一个一般的结论,轻松解决我们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把长方体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设为a、b、c,那么利用上面的解法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比较上面的1、2、3这三个式子,可以发现影响AC1大小的仅取决于a与b,b与c,a与c乘积的大小,要使从A点沿表面到C1点的距离最短,只需AC1最小,即只需让ab或bc或ac的乘积最小,也即a、b、c中取两个较小者再作积即可. 若a、b、c中不妨设a > b > c,则AC1的最小值 为. 这样一来,只要知道长方体的三条棱长,不用画图,就可以用代数方法直接求出AC1的最小值.如在开始提出的问题中,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为5,4,3,而5 > 4 > 3,于是从A点沿表面到C1点的最短距离

最重要的结论 篇4

于是,我开始设计题目。

已知条件:一个女人,我;一个男人,老公;恋爱5年;现在住着一套按揭20万的三室一厅;双方父母健在;每月家庭收入5000元;支出包括:物业费、水电费、上网费、化妆费、服装费、柴米油盐费、父母赡养费……对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老公曾有个初恋情人,嫁给一位老总后又离婚,财产分割让她成为不折不扣的富婆,还偶尔会给我的老公 —— 她的初恋发发短信!

求证:我爱你。

题目设计好,开始演算。

∵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并且恋爱5年;

∴两人成为夫妻,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月收入5000元,又∵每月要支付房貸,支付物业等近十种费用,如果赶上“红色警报”(同学、朋友、同事结婚送请柬),势必会财政紧张;

∴摩擦和争吵是避免不了的,矛盾便会产生;

∵矛盾的产生;

∵老公有个富婆级的初恋情人,又∵偶尔会发发短信,诉说往事;

∴“家庭战争”必然会爆发,老公有可能把持不住,于是出现喝咖啡、约会现象,最后升级到夜不归宿……

推算到这儿,我不由心头一颤。我不仅没有推出“我爱你”,反而推出了“出轨”的可怕结论!怎么会这样?就在我瞅着题面发怔的时候,老公站在了身后。看着乱七八糟的“∵和∴”,他俯下身,重新铺开一张纸,开始推导: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并且恋爱5年;

∴产生爱情,组建家庭,成为爱的共同体;

∵月收入5000元,显然很少;又∵每月要支付房贷,要支付各种费用,势必会财政紧张;

∴夫妻要相互理解,同心协力,携手共度;

∵男人有个刚离婚的富婆级的初恋情人,又∵偶尔发来短信;

∴这会时常给男人敲响警钟:要自尊自重,积极进取;不然,下一个离婚的人就是你!

∵男人会懂得善待和珍惜;

∴我爱你。

∴在一起。

看了片刻,我笑了,老公也笑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在风雨未知的日子里,最重要的结论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结论探究 篇5

一、对评估结论的再认识

1. 评估结论的概念

《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第二十五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以文字和数字形式清晰说明评估结论。通常评估结论应当是确定的数值。经与委托方沟通, 评估结论可以使用区间值表达。”目前对于评估结论仍缺乏一个权威的定义。可以形成共识的是, 评估结论是最终的评估结果, 是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评估报告只是评估结论的有效载体和法定包装形式。所谓结论, 在逻辑上是指从前提推论出的判断, 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总结性论断。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评估结论是狭义的概念, 仅指资产评估的专业术语,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估结论”。资产评估所指的评估结论是评估机构接受客户委托后, 指派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为主的称职的、专业的评估人员组成评估项目部或项目组,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原则的要求以及评估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 采用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等一种或两种以上评估方法, 履行必要的与评估方法相适应的评估程序, 对委托人拟实施的特定行为或事宜涉及的评估对象在合理且必要的评估假设和评估基准日特定市场条件限制下的、对应于评估基准日的最可能、最客观的市场价格 (或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一定属性的利益数额, 如侵权赔偿金额) 进行评估后向委托人及其他使用人报告的最终评估结果。

2. 评估结论的定性

虽然市场上的评估机构众多, 所属管理部门、从事的评估领域和评估专业不同, 但评估结论的属性却存在共性。评估机构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是经济鉴证中介机构的角色, 价格鉴证功能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 评估行业的实质就是提供评估对象市场价格的证据。虽然除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外的其他机构的人也可以得出类似评估结论, 但由于不属于专门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 一般认为只能作为咨询性意见, 不能作为合法的或当事人接受的依据。对于评估结论的定性, 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价格与价值、专业意见和专业结论、参考依据和证据的学术之争。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所有交易的给付或利益分割, 不管评估对象是降价还是涨价都是以价格为基础进行的, 虽然价格受价值影响, 但过去和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以价值作价。对于一般或常见的评估项目而言, 评估结论的价格属性已昭然若揭, 没必要继续争论了。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专门性和法定性, 国家将价格鉴证职能授权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 已足以证明评估结论并非只是专业意见和参考依据了, 制度的安排使得评估结论已具有一定条件下的法定性或另一定条件下的公认性。如果说评估报告评估对象价格的法定证据或约定证据, 那么评估结论就是这种法定证据或约定证据的重要和核心内容。

3. 评估结论的价值取向

目前, 评估结论以合理性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很多评估人员错误地认为评估结论只要满足委托人要求、评估风险自认为可以控制、评估人员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评估结论的合理性价值取向的弊端显而易见, 容易导致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忽视评估结论的合法性、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认为, 评估结论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首先, 应当以合法性为大前提, 合理的不一定合法, 合法的不一定合理, 合理性必须让位于合法性。其次, 应确保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是立场问题, 评估结论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对于鉴证性评估结论, 必须坚守中立超然的立场。再次, 是评估结论必须以市场为标准, 来源于市场, 应用于市场。最后, 以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理想目标和最高追求。

二、剖析区间值化评估结论

为了表述方便, 我们把用区间值表达的评估结论称为区间值化评估结论或者评估结论的区间化。

评估准则规定, 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目前仅应用于金融不良资产 (NPLs) 评估领域, 评估实务中绝大部分NPLs评估项目仍然采用单一的、确定的评估结论。甚至有的资产管理公司明确告知评估机构不得出具带有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的评估报告。从理论上说, 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区间值化评估结论不能成为评估报告免除评估责任的理论工具, 也不应成为评估报告使用人合法误用或滥用评估结论的制度安排。尽管有人认为, “允许以区间值形式表达评估结论, 是评估报告准则制定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区间值的表达是评估结论表达形式的丰富化, 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提供更多服务需求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有人对指导意见作出高度评价:“这一规定不但有利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合理发表专业意见, 也有利于报告使用者正确认识评估结论的参考特点。以区间值形式表示价值分析结论更为科学、合理, 更能向委托人传递债权资产的相关信息。这也是指导意见在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体现了资产评估行业为委托方服务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们知道, 评估中的金融不良资产 (NPLs) 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0良债稇权, �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严格箲说�来, 资产评估师并不需要进行NPLs评估, 只需要对抵押物和质押品 (包括实物类资产、股权类资产和其他惗资�产) 进行评估。资产评估师的经济职能和市场定位主�要簯是解�决资产的价格问题。金融不良资产实质就是一个本息和, 属于债权性质。依据借款合同、借据、债权转移等文件, 这种债权是一个确定或可以认定的案�数值, 至于资产管P理笐箲公司�能收回多少是需要预测的、将来的事情, 有赖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确定或通过诉讼途径取得, 本质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收回金额不仅取决于借款人特定时点的实际还款能力, 更取决于借款人特定时点的还款P意愿硲。然�而, 无论是特定时点的还款能力还是特定时点的还款鸩意愿�都不是资产评估师能够准确评估或通过分析确定p的。窇资产�评估师能做的就是对抵押物和质押品本身市场价值或变现价格的评估。所谓的价值评估业务和价值分析业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业务, 与可否实施必要评估程序关系不大, 实质都是一种咨询业务。对于无抵押或无质押担保的不良资产, 无论采用那种评估方法都只是评估师一厢情愿的认识或资产管理公司的代言。假设清算法的评估结果就一定能够实现吗?债务人能认账吗?同样需要双方谈判而定。模拟企业清算得出的偿债能力并不一定就是债务人的现实偿债能力。现金流偿债法中偿债现金流是否过于理想化, 有何法定或商定的依据, 符合实际情况吗?再加之折现率确定的主观性和敏感性, 评估结果难以让当事人信服。交易案例比较法、专家打分法、对打包资产的数理统计方法更是粗放。由于抵质押资产本身的偿债能力是可以确定的, 对有资产担保或企业担保的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导致债务企业缺乏可比性和统计数据变异。有的债务企业尚在正常可持续经营, 银行存款余额甚至高于债权本息和, 而评估结果又出奇得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后的金融不良资产马上转手为什么会出现较大增值又说明了什么?同一债务企业的政策性不良金融资产和商业性不良金融资产的评估结果为什么会差异很大?在很多时候, 资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充当了枪手和风险盾牌、责任防火墙, 为不规范的处置披上了遮羞布和合法外衣, 迷失了独立性和公信力。

指导意见没能细化NPLs评估目的, 笼统称为处置目的, 事实上, 评估结论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方案有关。处置内容包括对抵押物和质押品的处置、对担保人担保部分债权的处置、对债务人的债权本身的处置, 处置方式包括拍卖抵押物和质押品、用抵押物和质押品作价抵债、债务人或担保人用资产抵债、企业破产清算、债转股、债务重组 (企业重组和财务重组) 、债权转让和出售、债权拍卖、债权置换、资产打包转让和出售、诉讼等以“打折、打包、打官司”为特点的“三打”处置方式。对于同一债务人的债权, 不同的处置方式评估结果不尽相同。债权收回的比例因债务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债权人对债权的处置方式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像了解市场价值的评估目的一样, 笼统的评估目的, 难以得出有利用价值的评估结果。NPLs评估同时还存在独立性不足问题, 指导意见中大量充斥着“与委托方协商”和“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的字样。评估报告准则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确定:“通常评估结论应当是确定的数值。经与委托方沟通, 评估结论可以使用区间值表达。”也就说, 评估报告是否出具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的决定权在委托方。区间值化评估结论不是客观上的必需, 而委托人主观上的选择。因此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允性难获公信。另外还有单户评估和打包评估的区别。

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看似表述清晰, 实则表述非常模糊。从列示方式和表达意图看, 所谓评估结论区间值的区间应该是一个闭区间, 包含区间的两个端点, 我们记为[a, b], a和b为两个大于0的实数, 且a

区间的长度多大是合适的?比如0.01元至1亿亿亿亿元的区间几乎可以包容所有的评估结论。美国《不动产估价 (第11版) 》指出:“太大的价值区间对客户是没有意义的, 而小的区间则可能暗示其精确度没有保证。当给客户提供的是一价值区间时, 客户可能会将适合于其目的的两端极值, 作为一种实际保证。因此大多数估价师选择单一数值来报告最终价值结论。”

从逻辑上看, 区间值的两个极端评估结果会遭到质疑, 两个端点a和b两个极值是怎么确定的?既然对于评估对象来说, 最好的或最低的价格、最差的或最低的价格都已确定, 说明评估对象本身情况和评估基准日的市场状况和市场条件中影响评估对象市场价值的所有利空因素和所有利多因素是可以确定的, 否则无法得出两个极端评估结果。如果不是穷尽所有利空因素, 那么就存在有比最小的评估结果还小的评估结果。如果不能穷尽所有利多因素, 那么就存在有比最大的评估结果还大的评估结果。由此可以推理出影响评估对象市场价值的所有利空因素和所有利多因素都是清楚的。既然影响评估对象的因素都是清楚的, 那么就不难评估出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市场条件下最可能的市场价格。既然存在确定数值的评估结论, 那么为什么还要出具区间值评估结论呢?

区间值化评估结论理论支持者错误的认为评估结论是一个随机概念。客观地说, 所谓区间值只具有统计意义, 不具有实际交易意义, 不能对价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以中评协[2009]199号评估收费标准为例, 当我们把收费标准向客户出示时, 排除回扣影响问题, 客户一定会选择最低标准付费。同样, 对于评估委托人而言, 当出售的评估对象的评估结论是一个区间值时, 购买人首先会选择最低价, 而不是中间价或最高价。对具体的评估对象和市场条件来说, 不可能区间值中每一个数值都是客观合理的或当事人都能接受的。

指导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形成的债权资产价值分析结论可以是明确的数值, 也可以是区间值。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与委托方进行协商, 确定价值分析结论的形式。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确信区间值的合理性并予以充分说明。”

即使采用了区间化评估结论, 仍然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指导意见第四十二条:“债权资产价值分析结论无法考虑影响债权资产价值的所有因素, 价值分析结论与处置债权资产时最终实现价格可能出现一定差距。”指导意见第十四条第二款指出:“价值评估结论或价值分析结论是资产处置的参考依据, 不应当被认为是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时可实现价格的保证。事实上, 资产评估师不能保证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时可实现价格一定在区间内。在区间化评估结论的实际应用上, 评估结论的使用人也是非常困惑, 如指导意见第十四条第三款指出:“委托方和其他报告使用者应当合理理解并恰当使用价值评估结论或价值分析结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建议委托方在参考价值评估结论或价值分析结论的基础上, 结合资产处置方案及资产处置时资产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因素, 进行合理决策。”

三、评估结论的确定性

评估结论是最终的评估结果, 是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评估报告只是评估结论的有效载体和法定包装形式。现实经济生活中, 交易双方都期望成交价格是一个确定的金额, 经济利益当事人也期望诉求标的是一个确定的金额, 而不是一个不确定的区间值。同时绝大多数评估业务都是现时性评估业务和追溯性评估业务, 影响评估结论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是确定的, 评估对象不管是否发生交易, 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在理论上是确定的。因此, 评估结论客观上具备确定性的条件。评估对象在特定评估目的和市场条件约束下客观上存在最可能的市场价格。评估结论的确定性是由最有可能的市场价格的确定性决定的, 是基于现实交易要素的确定性和交换价值的可度量性。评估结论按是否可以确定, 可划分为确定的评估结论和不确定的评估结论。笔者认为对于预测性评估业务, 评估结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预测性评估结论多用于咨询目的和评估中的参数确定。由于评估行业与审计行业不同, 不存在出具拒绝发表意见报告之说, 只要出具评估报告就必须有评估结论。一个没有评估结论的评估报告既不合法合规也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不确定的评估结论对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但对于具体的经济行为、具体的事项或活动同样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经常接触和应用的 (是�单一�性的�评估结论。单一性的评估结论是一个H确�定的�金�额, 这不仅是客户的主观需要, 也是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在现实经济生活h中�, 尽�管商�品或服务价格存在波动, 但每一个成交价格都�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买卖双方的最可能的期望值尽管有差异但却是确定的, 当然期望值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谈判或讨价还价, 双方不�断修�正自�己的期望值, 直至双方的期望值最终发生�重�合�变为成交价格。尽管买卖双方心理预期有一个价格区间, 但每次的讨价还价却是一个确定的价格, 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会愚蠢到就一个具体特定的商品 (或�服务�报一�个区间价给对方。商品或服务价格波动原因H众多�, 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状况和条件、供求关系、商品h或服�务的�内在价�值、商品或服务的再生产成本和替代成本、市场炒作、特殊交易主体让利或溢价等。比方, 奥迪轿车A6有一个区间价, 多由配置、标价与底价差异或经销商不同等因素造成, 具体到特定一辆车, 必然是确定的价格, 尽管买方会还价, 卖方也可能让利。对于区间值而言, 没有比股市的股票价格更好的例子了。但具体到特定时点, 股票价格是确定的, 尽管随时在变, 仍然具有相对确定性。股票当日价格即使按秒计, 在最低价和最高价构成的区间内并非是完全连续的数值, 既有连续的数值, 又有离散的数值。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 你每次只能申请一个确定的价格, 方能成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价格是有条件的价格, 价格的波动就是条件的变化和差异。每一个成交价格后面有一组特定市场条件和市场状况。

四、评估结论的选择性

我们讨论评估结论的确定性时并不排斥评估结论的多选性。评估结论之所以不能确定,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估要素或评估先决条件的不确定性。条件确定, 结果确定。为此, 我们不妨引入一个新的评估概念——选择性评估结论。资产评估师因评估经验和执业能力差异导致的评估结论差异应属于评估误差范畴, 不是评估结论不确定性的因素。评估结论的确定性是因为一般评估项目只有一个最有可能的成交价格。但有些评估项目的最有可能的成交价格却不是唯一的, 而在两个及两个以上。这时就不能只报告单一的评估结论, 而应该报告有限个、并列的评估结论, 供报告使用人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有条件地选择并使用评估结论。

所谓选择性评估结论就是评估机构出具的可供评估委托人或实际使用人选择的、在不同特定条件下的有限数量评估结论, 评估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导致评估评估要素和评估先决条件不能完全确定, 但可以列举出有限情形, 针对不同的有限情形, 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得出相应的评估结论并评估报告中披露。

笔者在2004年曾就主持的一个不良金融资产评估项目向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某办事处出具过选择性评估结论, 有两个选项, 主要原因就是关于划拨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定性为无效资产, 在报告所述的土地使用权无效时或有效时两种评估结论。

某评估机构也曾出过乐观估计、悲观估计、保守估计三种情况下的评估结论。但严格说来, 这不是选择性评估结论, 因为缺乏乐观估计、悲观估计、保守估计的界定标准, 从而失去可选择性。再者乐观估计、悲观估计、保守估计是从投资角度考虑净现金流现值, 不能说明评估对象的价值, 因为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是评估对象效用的一个方面, 是评估对象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有人认为我们不需要选择性评估结论, 只需要进行假定或假设即可解决评估要素或评估先决条件的不确定性问题, 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评估结论。但会产生一个问题, 那就是剥夺了评估报告使用人对评估对象价格多情形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尤其是评估结论的限定条件不是最可能的现实条件和评估假设严重与现实不符时, 会产生重大偏差和不公平, 侵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从评估结论的选择性角度看, 区间值化评估结论实质上是无条件的选择性评估结论, 报告使用人可以任意选取区间值内任何一个数值。因此, 对于预测性评估业务以外的评估业务允许出具区间值化评估结论, 这是继评估结论有效期或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规定后又一个合法滥用评估结论的不合理制度。市场上价格呈现出区间情况, 正是条件多样性的表现, 此时此地此情形约束下的评估结论只能是特定的评估结论。对评估结论的使用应当是有条件的, 而不是无条件的。出具区间值化评估结论是评估行业无视社会责任的表现, 有损评估行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五、选择性评估结论的应用

国画的视觉结论 篇6

我们强调,“看”是一种个人的接受行为,那么“觉”便是一种社会文化判定,是属于“形而上”的“道”的范畴。“觉”是要对视对象作出判断,你到底见到了什么。比如说你看到一片麦田,你与它发生关系,你首先要判断它成熟了没有,如果它熟了,我们会很肯定的说“麦子黄了”,“黄”是觉,是判断的结论,以文化的方式表述出来,这就是视觉结论。因此,视觉结论归根结底是文化结论,而不是“我看见了什么”。

我们将人的目光所及之处划定一个范畴,这个范畴一般就称之为“视场”。仅仅就不同文化的视场而言,它们也因视觉原理与视觉机制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不妨采取相对机械的办法来分析了解一下中、西绘画中视场的基本差异。

单眼视场可视为一个平面焦点透视的例子,着眼点可视为焦点。这时,人眼所捕捉的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约为一个椭圆形,经过了直线化的处理,成为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长宽之比有一个大约的比值,正常人的视场平面矩形的长宽之比是相对恒定的,一般人的这个比值也极为相近。西方人在研究这个矩形时,选择了一个比值作为最佳的数值,使其矩形的长边成为长短边之和与短边量值的比例中项。这在数学上是个“无理数”,它只能在有限次的运算中获得近似比值。但这个比例所造成的矩形对于单眼视场的适应是普遍的,因而,西方数理科学中把这一比例称之为“黄金分割”。这可视为西方文化对自身所选视觉结论的理性解读。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黄金分割是西方单眼焦点视场文化解读的规范结果。因为西方文化对视觉的要求是这样的,他们看着这个比例很舒服,很惬意,就又以他们“物化”的称谓叫这一比例为“黄金分割”了。那么,中国文化中的视场又是怎样被我们的文化所解读的呢?前边说过中国人视觉的原理与机制,在那样的前提下,中国人是用两只眼不停地运动着、打量着对象的。为了要作判断,他们会在特定的部位,例如头部、尾部、中部、颈部等处,来停顿观察,并且会左拐右拐,上看下看,前视后视。首先,双眼看到的是一个有一定空间景深的视场,如同前边那样作规则化处理后是一个空间的长方体。我们想象在这个长方体上头作停顿,然后无曲折而下,再在中部或下部作一定停顿,在停顿之处如果用中国人爱用的曲面处理成“云头形状”,这便成了什么?一件从古辗转演变而成的中国人或中国神灵手执的玩意儿——“如意”。“如意”,这个名字也叫得好。中国人看这件玩意都觉着它顺眼、好看,是大家心里对那个视场空间想雕琢出来的把握部分,所以,它真地“如”了中国人的“意”了。实际上,如意那些在空中转折变化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许多祥云、卷草的纹样骨干中都有着明确的表达。太极图也是一个类似的图案纹样,这些纹样中所表述的,正是中华民族对自己视场、视方式的文化规范表达。“如意”是指随心而动,随心而驻,是中国人对视觉最重要的一个准则。我们对比一下“黄金”与“如意”的本质区别,不是也会很清楚“被物所拘”与“随心所欲”的不同文化中的视觉结论的基本依托吗?我们说,西方文化的视觉结论是“黄金”,中华文化视觉结论是“如意”,实际上都强调了文化的自我解读与追求,这些追求和解读在各自的绘画中也会有不同的本质反映。(图1)

了解了视场,已了解了视结论的范畴与范围。那么,在绘画中如何表述这些结论也成了研究视结论的关键。因为只有完成了共识且可传递的表述,才会成为社会文化的认识结论,才可能被作为文化传承和流通。在西方处理视场与表述方面有一个特定的优势:视场本身不具备空间感,因而,他们是在现实中借助其它外场(比如光、参照物等等)来假想、还原视场中的视结论,使之“适合于现实物体”的。于是,在焦点透视的一系列法则中,要解决的是如何将空间物体与平面视像产生一一对应的视像转化问题。后来,这种“一一对应”的绝对方式被打破与质疑时,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用双眼和头脑去认知视象的“现代绘画”阶段。这些问题,对于国画与以中国文化生活的感知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也不宜同日而语的。中国一开始就并没有将“视场”抽象成一个“平面”,也不会把“空间物体”的认知靠“压缩”或其它方式当作“平面”来处理。即使纸是中国人的发明,但中国人也将纸当成一个物体,不过是“人情似纸张张薄”那样一个很薄的“文明载体”而已。因而,中国人考虑的是:如何将人们关注与得到的“空间视象”按“人心所思”的“如意”方式在一个人造的“文明载体”上表述出来。这个表述不以空间物体与视象平面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为前提,而是将视场中要表述的一切对象与实际要表述的结果之间建立一种社会认可的制约关系。还是以“画蛇添足”成语为例:无论一条怎样的蛇,那怕是一条“四足蛇”,也不能在“画”上添上“足”,否则画的就不是“蛇”。这种关系不但有相对恒稳的基本原则,也有相对松动的处理空间。它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对象、感受、思考、社会、文化等诸多关系的相互制约与相互扶持的把握中。

对这种关系的记录与解说方式,更多保留在汉字的创造中。汉字是一种平面点画结构的记名符号,它需要更多地直接表述各种观念,并用这种观念去参与社会文化的逻辑演绎与记录。因而,汉字在创造的过程中必须将中国人对物象视场的把握做出最有效地选择与记录。汉字选择了“点、画”为元素,采用了各种构架方式作方法,恰恰在这方面也与国画的本质相通。鉴于记录物象观念与记录方式这两点本质上的相似,中国人认为“书画同源”是理所当然的,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应该看到,汉字的出现与规则化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可称之为汉字的甲骨文算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其间约经历了两千年。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记录,积淀在汉字构成之中的诸多文化要素,当然耐人细细解读。中国人在视觉中注意的是集群对象的运动与变化方式,重视这种运动与变化的规律。中国人观察这种对象时采用的是:时空交替、物我交替、自然与社会交替的泛时空观察方式,因而,在得出视觉结果时会带上一种简约而理性的结论。举中国人创造“虫、鱼”等字的过程为例,我们将自彩陶纹样中选择的鱼虫图样与后来各个阶段出现的“鱼”字和“虫”字排列相比较,不难发现,人们是从最易于判断运动与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并记录对象运动部位与变化部位的,再在特定的组合规矩上来将这些审视记录作出符号化处理,最后形成定型的文字,并通过社会来推动这种共识与共用的文字的。我们观察鱼头,会动的嘴与重要的眼睛只能通过鱼的侧面来看,而鱼鳍的生长划动,鱼身的游动与鱼尾的摆动,则必须以俯视的角度才能判定记录,而鱼尾鱼鳞的形象也必须从侧面才易于观察记录,对虫的观察也有相似的情形,于是,在汉字的创造时,就基本选择了这样的观察角度与记录方式。

我们再举一件人造器物来说明这种视觉结论的获取。比如“车”字,中国人发明车子是极古老的事,要追溯到远古黄帝那个传说中的时代,黄帝就被称为“轩辕氏”,那是因为他发明了有“轩”有“辕”的車。那时的车只能是木头制作的圆形的轮子,木做的横梁称之为“轩”,高高架在与之平行的车轮轴上,而垂直架在轩上供驾牲口(当时是牛)用的木梁称之为“辕”,车子的主要结构就是这些,这些也是人为可支配制造的最重要的部分。成语“气宇轩昂”的本意就是乘坐的车子“轩”木架得很高,这样轮子也要相对的大。人们为了获得车子的视象,当然要看车轮,车轮转动,车子才能行走,没有轮子当然不算“车”了。但是,只能从轩的旁边,才能看到圆形的轮子,看不见轮轴与“轩”,反之,从车的正面、后面、上面能看到轮轴和轩,但圆形的轮子看不到,所以中国人在创造“车”字时,便选择了多个视角,把对轮、轩、辕、轴等重要对象的识记合理地表述出来。他先把圆形的轮子记录下来,再在上面叠加轮轴或轩辕,形成了“车”字。甲骨文中的“车”就是这样的写法,这中间已包含了中国人对“车”的视觉结论与这种结论的记录表达方式了。这也是国画最初的“画”法方式。后来,它跟中国文化的发展逐渐适应,最后变成了“车”字与画“车”的许多画法了。(图2)中国人是这样在视场中归纳、整理与表述视觉结论的。

这还不够,由于中国人在生存环境中必须保持对象的自然状态与生存状态,必须等待那个人类希望的变化周期的到来。因而,他不可能破坏、干扰对象的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他必须尽量保持对象自身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这一点在中华民族的视觉结论中也表现得非常重要与充分。古代有个成语“揠苗助长”,现在多说成“拔苗助长”了,大意是一样的。但有些小情境的区别,“拔”是抽出、提起,“揠”是扶持住往上推送,“揠”字更能反映希望做好的小心翼翼的行为。这个成语便反映了中国人在观察对象、等待周期时所持的根本态度。既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杀鸡取卵”。所以,中国人要选择对象最小、最完整、最能把握的控制单位。于是,中国人有自己对对象的测量方式,这个测量方式不是简单的数字迭加,也不是抽象出一种单位重量和质地做运算,而是用一个量词来把握。比如:水用一滴一滴来丈量,牛用一头一头来丈量,花用一朵一朵来丈量等。于是,在中国人的观察结论中,出现了一类最重要、最必须把握、也最难把握的词汇——量词。讨论“质点”时,可以把一个太阳与一粒绿豆同样当成一个质点看待。中国人在运用“量词”时,可以把一片树叶与一片蓝天都当成“一片”来讨论与记录。而且,我们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在量词的运用中,包含了中国人多少对观察对象的主动把握。在中国,量词是无比丰富的,随便举例:颗、粒、枚、根、把、片、条、头、尾、抓、些、砣、堆……。中国人在处理这些量词时,有着许多特殊的文化原则和方法,甚至有些量词就是由文化行为造就的。例如“一丝光明”的“丝”,“半幅罗裙”的“幅”,“一匹良马”的“匹”,“一抹晚霞”的“抹”等等。

量词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能够把很多看似无形或不定型的视象转化成有形的表达。比如烟、云,皆无形,但说到“一缕青烟、一团乌云”时,它们的形色就凸现出来了。气更是一种无形之物,但“一股邪气、一团和气”这类说法,使各种气的形状也相对易于被感知了。中国人会把很多看起来没办法表达、感知、叙述的东西,用量词一下子把观察结论带到一个可以感知、可以琢磨、可以想象、可以参与到你任何思维联想的那个“象”上。国画理论认为,如果你能表述好“一棵树”,你就能“积木成林”,如果你能表述好“一片石”,你也能够“迭石成山”,这不是告诉你“森林是树长成的,山是石头垒成的”这简单的实在,而是告诉你,对于“棵”与“片”的把握表述,是绘画中对于“林”和“山”表述的基础与基本,这实际上已经告诉你在国画中,知道了“棵树”与“片石”的画法,便可以通过绘画逻辑的表述找到“林”和“山”的画法了。在《周易》中便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物,近睹鸟兽之迹”的论述,那是要我们用更多的观察获得更多的视觉结论。并随时将这些结论与时代文化相联系,在这方面,量词也很重要。举例而言,中国古代画日、月并不重视画“光”,但“光线”一词在近代从西方物理学引进之后,小朋友在画日、月时都可能画成“光芒四射”了。因而,中国人在处理观察结论时,已经将多少智慧、多少情感都表达其中了,这方面,量词的出现与运用只是一个精彩的例证。同时,在量词中,对象自身的独立、完整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怎样多的“一些”,也不能代替完整的“一粒”,无论怎样宽广的“半壁”,也不能说明那完整的“家园”。但独立完整的对象,在视结论与表述方式上都有可能被互换与取代,这才是文化的本质,为此,一叶可以障目而不见泰山,一叶可以知秋而警肃天下,一片孤帆可以表述一片寂寞,而偌大一个须弥山,也可随意地纳入一粒芥子之中。这些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这正是视觉结论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文化特征。

巧用结论,妙解题 篇7

证明:λ+μ=1, 所以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即undefined

所以 BP=λBA

即A、B、P三点共线。反之亦成立。

如果同学们知道这个结论, 解有些题会很简单!

例1 (2002天津)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 已知两点A (3, 1) , B (-1, 3) , 若点C满足undefined, 其中α, β∈R, 且α+β=1, 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

(A) 3x+2y-11=0

(B) (x-1) 2+ (y-2) 2=5

(C) 2x-y=0 (D) x+2y-5=0

解:undefined且α+β=1, 所以A、B、C三点共线

所以C的轨变方程为:x+2y-5=0, 故选 (D)

例2 (2006江西)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undefined且A、B、C三点共线 (该直线不过原点O) , 则S200= ( )

A.100 B. 101 C.200 D.201

解:Q A、B、C三点共线, 所以a1+a200=1, 又Q{an}是等差数列, 所以undefined, 故选 (A)

例3 (2007江西) 如图1, 在ΔABC中, 点O是BC的中点, 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undefined则m+n的值为.

解:连接AO, O是BC的中点, 所以, 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三点共线,

所以undefined

所以m+n=2。

例4 如图2, 在ΔABC中, E、F分别在AB, AC上, D为BC的中点, EF交AD于点P, 已知undefined若undefined则λ的值为 ( )

undefined

解:D为BC中点, 所以undefined

而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

E, P, F三点共线, 所以undefined, 即undefined, 故选 (A)

论鉴定结论的审查 篇8

(一) 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

由于鉴定人在有关专业领域相对于普通人占有智识上的优势地位, 这就使得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具有了较高的权威性。但是, 鉴定结论仍然仅仅是证据的一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 (1) 物证、书证; (2) 证人证言; (3) 被害人陈述;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 鉴定结论; (6) 勘验、检查笔录; (7) 视听资料。”可见, 鉴定结论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

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决定了其必需接受审查。首先, 事实认定是司法权的一部分, 只能由依据宪法享有司法权的主体作出, 而鉴定人并非合法的司法权主体。其次, 鉴定结论往往只涉及案件事实的一部分内容, 而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大量其他形式的证据。裁判者应当全面考虑所有证据, 而不能只把目光放在鉴定结论上面, 最终导致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2)

(二) 鉴定结论具有主观性

鉴定结论是一种意见证据。鉴定由鉴定人进行操作, 由于鉴定人进行鉴定时受主观原因, 如鉴定人的技术素养、经验、心理状态的影响和限制, 其中势必体现鉴定人的主观判断。因此, 即使鉴定所依据的专门知识是明确的, 也可能会由于鉴定人的主观因素而使鉴定结论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在司法精神病鉴定等那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鉴定人员的个人主观经验的鉴定中, 非黑非白之“灰色地带”很常见, 即使在客观标准比较明确的指纹鉴定和DNA遗传基因鉴定中, “灰色”区域也时有所见。在这种情况下, 鉴定结论就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于鉴定人的主观能力的经验。 (3) 同时, 不可否认的是, 鉴定人的职业道德素养还直接决定了鉴定结论的质量。

另外, 鉴定结论大都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之上, 这既是鉴定结论这种证据形式的优势所在, 但同时又决定了其难以摆脱的局限性。人们的认识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的程度, 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因此, 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也并非无懈可击。将鉴定结论引入诉讼领域体现了对科学的尊重, 但尊重绝不等于迷信。同时, 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受制于客观条件。送检材料的真实性、时空和环境的影响、仪器设备的精确程度等, 都会使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 鉴定体制不完善

现行刑事司法鉴定体制、方法也有其不完善之处。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套“多元制”的鉴定体制, 主要由三种鉴定机构组成:公检法司各部门自设的专门鉴定机构, 经授权成立的面向社会的专职鉴定机构, 经授权成立的面向社会的兼职鉴定机构。其中, 鉴定力量最强的是第一类, 尤其是附属于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 可以承担各类主要的鉴定工作。 (4) 同时, 由于对重新鉴定没有明确限制, 在同一案件的刑事诉讼中, 一旦各司法机关、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结论存有异议的话, 都可以申请进行重新鉴定, 这就有可能产生同一鉴定对象被反复鉴定的情况出现。而且对于同一鉴定对象的鉴定次数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这就使得鉴定次数具有不确定性, 从而导致鉴定结论的不确定性。

如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多头、重复伤情鉴定和精神鉴定等, 尤其是鉴定结论涉及案件性质或关键性事实时, 办案人员对不同鉴定结论的选择导致所选鉴定结论实际起到决定“裁判”的作用。 (5) 显然, 由于办案人员所选择鉴定结论不同, 而就同一案件事实得出不同的判决结果时, 客观需要对鉴定结论进行认真审查, 以选出适当的鉴定结论。

二、审查何以全面?

司法人员要正确地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判断, 对鉴定结论既不应无端怀疑, 也不应盲目相信, 必须坚持认真科学的态度, 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审查判断:

(一) 鉴定对象是否适当

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具有正当性的条件是: (1) 所要证明的必须是事实问题; (2) 该事实问题只有借助于专门知识和技能才能认定。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鉴定才有必要性, 由此得出的鉴定结论才具备证据能力。 (6)

当鉴定结论超出事实问题的范围, 对法律问题发表意见时, 便构成了对司法者权力的侵犯。因为对有关法律问题作出判断都是司法者的职责, 越俎代疱的鉴定结论当然不具有任何证据能力。

鉴定结论所针对的必须是借助于专门知识和技能才能认定的事实问题, 即有鉴定之必要性的问题。当鉴定人对普通经验层面的事实问题发表意见时, 因为“专门知识和技能”范畴之外的事实问题则属于控辩双方有权举证证明的范围, 所以侵犯了当事人举证的权利。同时, 根据一般理性认定案件事实是事实裁判者的职权, 所以又侵犯了事实裁判者的权力。故对一个本属于普通经验层面的问题进行鉴定, 会出现两个方面的侵权, 便使其鉴定结论失去了证据能力。

(二) 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

鉴定人的鉴定资格是鉴定结论具有证据能力的一个当然条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审查鉴定人是否具备鉴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刑事案件的鉴定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经验和必要的检验设备, 这是确保刑事鉴定结论能否准确的前提。 (2) 审查鉴定人是否客观中立。主要审查鉴定是否受外界影响, 是否客观公正。鉴定人鉴定必须实事求是, 出于公心, 排除各种干扰, 唯此方可保证鉴定结论的准确性。我们一般容易忽视审查鉴定过程的独立性。这主要是审查鉴定人鉴定时是否独立, 包括是否独立受理, 是否自由决定检验方式及技术手段, 是否自由分析并作出文字表达。同时, 还要审查在鉴定过程中, 鉴定人有无收受贿赂, 有无受行政权力的影响, 有无各种人际关系的干扰等等。当然, 这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多数承办人员不能做到事先预知, 但如果在运用鉴定结论过程中, 有人反映此类情况, 或是有其他证据证明情况异常, 承办人员必须暂停使用该份鉴定结论, 应对其独立性进行审查。

(三) 鉴定过程是否正当

1. 鉴定材料来源是否合法与充分。

对于某些以非法手段得来的证据, 法律禁止其作为证据适用, 以此为基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当然不具有证据能力。鉴定不能成为某些非法证据之非法性因素的过滤器。对于合法手段获得的材料, 则要进一步审查材料是否真实、充分。只有提供真实、充分、可靠的材料方可作出客观、准确的鉴定结论。如果提供的材料不可靠或不充分, 甚至还夹杂虚假时, 鉴定人也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2. 鉴定手段的正当性。

鉴定手段的正当性应当被视为整个诉讼过程正当性的应有之义。如果鉴定手段违反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准则, 不论其结论是否正确, 也应当排除其作为证据的资格。

(四) 查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

判断鉴定结论是否科学、可靠的一个有效手段, 就是将鉴定结论与全案其他证据情况进行联系对照。一个案件的各个环节都是有机联系的, 鉴定结论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发现鉴定结论和其他证据之间有矛盾, 就必须认真审查, 找出原因, 排除矛盾。 (7)

三、审查何以专业?

(一) 聘请专家辅助人

鉴定结论有其特殊性, 专业知识的限制、专业能力的制约成为实现鉴定结论质证要求的鸿沟。控诉双方可能因为在质证中无法有效提出有利于自己的问题或者提出了与鉴定结论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而感到无奈, 法官因鉴定人的回答而更加困惑, 而鉴定人也因无法沟通而失去了耐心。这大大降低了鉴定结论质证的可行性, 造成在实践中法官对于鉴定结论往往完依赖于鉴定人的判断, 缺乏对鉴定结论内容自由心证的过程。意大利在鉴定问题上最具特色的制度是技术顾问的任命。刑事诉讼法典第225条规定, 在决定进行鉴定后, 公诉人和当事人有权任命自己的技术顾问;依据法律规定, 技术顾问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1) 参加聘任鉴定人的活动并向法官提出要求、评论和保留性意见; (2) 参加鉴定工作, 向鉴定人提议进行具体的调查工作, 发表评论和保留性意见; (3) 如果技术顾问是在鉴定工作完成之后任命的, 他可以对鉴定报告加以研究, 并要求法官允许他询问接受鉴定的人和考查被鉴定的物品和地点。 (8)

为了冲破专业瓶颈, 可以设置专家辅助人。专家辅助人应当具有相应资格, 一般是在本案中鉴定机构以外的司法鉴定机构工作并登记在册的专业人员或是某项专门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或专门人员。专家辅助人由控辩双方选任聘请, 并承担其相应的费用。借鉴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典中关于“专家证人”规定, 专家辅助人可以参加下列工作:首先, 参加聘任鉴定人的活动并向鉴定人提议进行具体的调查工作, 发表评论和保留性意见。再次, 研究鉴定结论, 对鉴定的材料、方法、结论进行质证发表意见, 实现对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甄别判断。 (9) 这样, 当事人就借专家辅助人之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知识带来的禁锢。

(二) 鉴定人出庭作证

鉴定结论是特定的鉴定人运用其专门知识和技能作出的推论性意见, 它属于人证的范围, 应当以人证的方式予以调查。即应当要求鉴定人像证人一样出庭作证, 对其鉴定结论加以说明, 并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和审查。一旦质证顺利展开, 便易于发现鉴定结论质量的高低与好坏。如果允许鉴定人以提交书面意见的形式代替出庭, 即将鉴定结论仅仅视为一种书证, 则很难完全揭示其中隐含的信息。而且鉴定结论由于其所包含的专门知识的因素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范围, 在很多情况下比证人出庭作证更加具有必要性。 (10)

首先, 应当明确规定,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 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控辩双方质询, 向控辩双方解释说明。否则, 此项鉴定结论就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其次, 应当明确规定鉴定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况, 包括 (1) 鉴定人已经死亡, 患精神病或者居所不明的; (2) 因患病、虚弱或者其他不能参加、不能开庭的; (3) 对鉴定结论没有争议, 当事人、检察院同意鉴定人不出庭的; (4) 其他不需要出庭的情形。 (11) 再次,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 由法律规定相应的强制措施或惩戒。总之要保证鉴定人较高的出庭比率, 才能保证鉴定结论质证的顺利进行。

(三) 专家陪审员的设置

如前文所述, 鉴定结论的专业性成为了质证的瓶颈, 通过专家辅助人制度, 可以有效打破控辩双方之间这种瓶颈, 但却给法官造成了一种新的屏障。专家辅助人出于不同的专业视角和科学方法, 甚至出于其受委托于当事人的倾向性, 从多方面向鉴定人或鉴定结论发起攻击, 容易演变成法庭上科学知识大混战。这影响了刑事诉讼中法官自由心证的过程, 给鉴定结论的认证带来了困难, 质证成为了旷日持久的可能没有结果的过程, 并没有解决质证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一局面的方法一是努力提高法官的能力, 还有就是深化陪审员制度, 为合议庭设置专家陪审员。

为了防止法官被隔离在上述的科学论战之外, 特别是在鉴定结论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时, 防止法官无助地依赖于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而由他们实际上行使了合议庭的审判权, 造成审判权异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利用陪审制这一途径, 聘请有关鉴定问题方面的专家作为合议庭的成员, 行使审判员的职权, 控制鉴定结论的质证过程, 对其他法官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包括:首先, 专家陪审员利用自己的知识控制质证的范围, 引导专家辅助人对与认定案件事实密切相关的焦点进行质证, 阻止与案件无关的质证行为, 避免诉讼的拖延。其次, 专家陪审员对合议庭进行专业问题的阐述, 提高法官与专业问题的理解, 保证审判的效率。再次, 专家陪审员要帮助法官决定是否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并在评议时对鉴定结论作主要总结。这样才能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相配合并克服对抗中产生拖延和低效的弊端。

摘要: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①司法实践中, 鉴定结论不仅成为发现和揭露犯罪的重要手段, 而且有助于政法机关正确认定案件性质、犯罪构成及责任区分等。相对于其他证据, 鉴定结论的权威性被无限放大, 鉴定结论已经被推向神坛, 这有违法律之本意, 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为了实现发挥鉴定结论的应有作用, 必须将鉴定结论拉下神坛, 进行审查, 还鉴定结论于本原。

菜鸟的结论 篇9

菜鸟问道:“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他渴了。”所有的学生一齐回答。

“对!”菜鸟高兴得差一点儿蹦跳起来,“这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由此而推理得出的结论。”

然后,又有一个行人同样的满头大汗,停留在一家商场的门前。行人一边撩起衣襟擦汗,一边仰望着商场上空悬挂着的巨型空调,惬意地闭上了眼睛。

菜鸟问道:“你们又得出了什么结论?”

“他热了。”所有的学生又一齐回答。

“对呀,聪明呀!”菜鸟更高兴了,他决定带同学们去观察一个更复杂的现象,于是,大家来到了一家医院。这时,恰好有一名男子神色慌张地向医院厕所跑去。1分钟后,男子回来了。

菜鸟问道:“这男子怎么了?”

“他内急,去厕所方便了。”学生答道。

菜鸟点点头,很满意。可是,没过1分钟,男子又去了一趟厕所,依然神色匆匆的,短暂的逗留后,又走了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20分钟不到,男子竟然去了15趟厕所。

菜鸟呆了,正不知所以时,忽然一眼瞥见了厕所门上方的那块“痢疾科专用厕所”的牌子,陡的明白了什么似的说:“同学们,发挥你们灵机转变并对生活细心观察的机会到了,你们通过这人20分钟不到却连上15趟厕所的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他尿频。”“他便秘。”“他去厕所吸烟,他是一个大烟鬼。”“他患了典型的健忘症。”……

菜鸟的脸色越拉越黑,他对学生们面对厕所上方那么大一块牌子居然熟视无睹而生气,不由气急败坏地叫道:“他是痢疾病!你们都不知道看一看厕所上方的牌子么?”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正确,菜鸟又匆匆走上前去,面对那个再次匆匆返回的男子问道:“告诉我,你这样来来回回,是因为痢疾吗?”

“痢疾?”那个男子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吼道:“我什么时候痢疾了?我是这家医院的医生,叫那家伙出来打针。可都半个小时了,那家伙还独个儿蹲在厕所里,害我白跑18趟!”

椭圆离心率的两个结论 篇10

证明不妨设

当m=n时等号成立.

当0<∠F1PF2<π, cos∠F1PF2是减函数,

所以m=n时, ∠F1PF2最大, 此时P (0, ±b) .

证明不妨设P (x, y) , 且y>0,

易知∠A1PA2为钝角.

因为0<y≤b,

所以当y=b时, tan∠A1PA2最大,

所以当y=b时, ∠A1PA2最大, 此时P为短轴端点.

解 (1) 若∠F1PF2=90°, 则

∠F1BF2≥90° (B是椭圆短轴端点) ,

(2) 若∠F1PF2=120°, 则

∠F1BF2≥120°,

解由结论2得∠A1BA2≥120°,

(B是椭圆短轴端点)

故∠OBA2≥6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结论探究】相关文章:

结论英语04-08

结论04-09

试验结论05-17

结论05-31

技术结论07-02

得出结论07-30

结论标准08-13

检验结论08-22

解题结论08-31

研究结论09-05

上一篇:《鬼吹灯》下一篇:开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