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2024-07-07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精选十篇)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篇1

关键词:智能电网,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逐渐以实用性、安全性、科学性的方面发展, 而电力企业也陆续开发了对应的企运营与经济管理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相连接,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1 智能电力设备检修现状

要想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就需要根据电网运行现状制定对应的电网运行管理制度, 并定期开展检修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网在运行时的安全性、稳定性。电力检修工作是电力生产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了对高压电器、继电保护、仪表、变压器等设备的检修, 这是保障电力相关工作人员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 但是, 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工作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在开展电力设备检修工作时仍以纸质文档的方式记录电力设备的运行现状, 这种记录方式的效率低、存档困难不方便工作人员在日后的阅读观看;

(2) 由于电力检修设备的数量较多, 在开展检修工作时要将其置放在各个检修设备室, 这就导致一些设备的检修时间很难合理控制, 如果有些设备没能在制定的时间内进行检修就会出一些漏检现象发生, 从而导致整个设备检测技术不能达到指定的要求, 这对接下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3) 对于一些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工作室, 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数量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如果电力设备出现丢失现象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也不能对其进合理判断, 这对操作人员在日后的操作工作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这个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下, 要想做好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就需要利用智能电网高效、快速、便捷等特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并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全新的检测对策, 改变传统的文档记录工作形式, 保证电力设备检修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从而做好电力设备检修工作[2]。

2 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目标

智能电网在设备检测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安全等特点, 如果电力设备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 那么智能电网就会及时发出警告, 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实现的方式对设备进行在线检测, 找出电力设备在运行时的问题, 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对智能电网的检修为目的而开展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智能电力检修设备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利用计算机终端、网络、服务器等建立一项科学合理的软硬件智能化系统, 对电力设备实现智能化在线管理, 减少电力设备在检修时出现遗失检测现象发生; (2) 建立全新的电力设备检测网络, 并对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开展在线监视、流程监督、动态位置查询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工作, 提高设备检测工作质量与效率; (3) 利用生产技术部门和调度中心的信息系统, 为调度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并保证所使用的数据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 (4) 通过智能电网对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进行模块化设计, 并为模块化软件预留对应的接口, 从而保证日后的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3]。

3 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系统

在设置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系统应该根据整个电网检修的设备管理目标进行设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当电力设备检修人可以进入对应的设备检修工作室时, 如果所携带的物品超过一定的检测范围, 那么该检测工作室就会对这些电力设备进行检测, 获取其中的电子标签, 以此快来判断工作人员是否能将电力设备携带出去, 就算在无人监管的检测室中, 也可以保证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不会出现丢失现象[4]。另外, 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在工作期间还应该做好管理中心服务器的装置工作, 并将其安装在对应的监控室中, 并对各个设备检测室进行检测, 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可以及时发出警报, 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4 结语

本文对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的研究, 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李功新.基于可拓推演方法的调控一体防误操作系统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 2014.

[3]毛田.110k V配电网调度检修方式安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 2013.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篇2

发布时间: 2010-04-16 14:29:2

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合理安排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计划,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健康水平,确保跨区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检修管理是对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特殊大修、常规检修和需停电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计划编制、上报、审批、实施、验收、考核等方面进行的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直接经营管理的、属国调中心直接调度管辖的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包括与上述设备相关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和通信等设备。凡从事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维护、检修工作的各级电网经营企业,包括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及其所属超高压管理处、供电局(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局(公司)、超高压运检公司(以下简称运行维护单位),以及跨区送电电厂等电力生产企业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检修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是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订检修计划,审批检修项目,检查检修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检修工作的安全、进度和质量。

第五条 受国家电网公司委托承担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跨区送电电厂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直属超高压管理处是所辖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的归口负责单位,负责编制、上报检修计划,审查检修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检修计划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重大检修项目的验收。

第六条 承担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具体运行维护工作的各运行维护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为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本单位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制订重大检修项目的实施方案,执行上级部门批复的检修计划,监督检修项目的安全、进度和质量。

第七条 国家、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电网企业的电网调度部门负责月度检修计划的汇总、编制,安排检修项目的实施时间;组织实施检修期间的系统安全稳定措施。

第三章 检修计划安排的原则

第八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应根据跨区互联电网电力电量平衡情况,发电、输变电设备检修、预试周期以及线路防污工作的要求,结合设备检修项目进行编制。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常规检修一般安排在春季或秋冬季。检修时间为公历纪年1至12月。

第九条 检修计划的编制应全面考虑生产、基建、调度等方面的情况,统筹安排,避免同一设备重复停电,尽量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对可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消除的缺陷,应尽量安排带电作业处理;可以不停线路进行的工作,不应集中到线路停电期间进行;变电设备的检修应充分利用接线方式变化,减少线路停电时间。

第十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工期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特殊检修项目(如特殊大修、技术改造项目等)以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其检修工期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确定。

第四章 检修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生产部门应组织所属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单位于每年9月15日前,将下一检修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停电检修计划申请表(附表)报区域电网公司生产部门和调度部门,并抄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门和调度部门。跨区送电电厂应将发电设备检修计划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门和调度部门,并抄报所在区域电网公司生产部门和调度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编报的停电检修计划应包括基建部门提出的、需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停电配合基建施工的停电计划。

第十二条 区域电网公司生产部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编报的停电检修计划,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研究提出所辖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申请停电检修计划表,于9月31日前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及国调中心。

第十三条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根据区域电网公司生产部门所报检修计划,结合跨区送电电厂发电设备检修计划和跨区电网运行方式,会同国调中心、工程建设部,研究、提出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停电检修安排,提交10月下旬召开的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协调会讨论确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下达。

第十四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项目管理按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大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下达后,各运行维护单位应认真执行。与国调直调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停电检修计划,并按国调中心组织制订的跨区联络线调度管理规程、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下达后,各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每月20日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跨区电网检修计划,将次月的月度检修计划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和国调中心,由生产运营部组织、协调、国调中心统一平衡后批准执行。

第十七条 、月度检修计划经批准下达后,如需调整,运行维护单位应及时向国家电网公司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八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临时检修计划的申报和批复,按国调中心组织制订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章 检修项目的实施

第十九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重大检修项目应提前编制实施方案,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批准后实施。检修项目管理按《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大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停电检修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做好充分准备,制定检修方案,落实人员、工具、器材、仪器仪表、备品备件。

第二十一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停电检修期间,项目实施单位应派专人全程监督,协调配合,保证检修工作按期完成。

第二十二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检修工作可能因故无法按期完成时,应及时向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和国调中心汇报;经研究,如确需延长检修工期时,应及时向调度部门申请延期。

第二十三条 检修工作中应严格执行现场有关安全工作规程和检修、试验的有关规程、规定。

第二十四条 检修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保证检修质量。

第二十五条 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任务完成后,运行维护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将完成情况(包括检修项目内容、计划停电时间、实际停电时间、检修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整改意见)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并抄报有关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第二十六条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将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作为检验运行维护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并按有关协议、规定予以奖惩。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属区域电网公司调度部门调度管辖的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由各区域电网公司纳入本网输变电设备检修管理范围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浅谈电网设备检修工作安全重点要求 篇3

摘 要:该文主要叙述组织检修安全大检查,深入现场督导落实安全预控措施。监督检查人身、设备、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对检修工作实行“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每项停电工作和施工作业都要开展危险点分析、确认“老虎口”并实行专项管控措施。对重大、复杂作业增设专责监护人,管理人员实施全过程安全督查。

关键词:检修 风险控制 危险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34-02

电网设备检修是电网公司的重要工作,主要要求如下:一是各单位要召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的检修动员会。检修期间,行政正职要亲自批阅安全文件并部署安全工作,亲自主持月度安全分析会议,亲自组织检修安全大检查,亲自参与较大事故抢修和分析处理,根据监督计划每周至少督导一个检修现场,每日过问现场工作安排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支部书记要参与重要安全活动并主持安全宣传工作,参与现场安全管理和反违章工作,调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基建、营销、集体企业等分管领导,要全面掌握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和施工情况,深入现场督导落实安全预控措施。二是各级管理人员要做到“三同时”(要与工作人员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参加开工会,同时离开现场),每个停送电操作、检修和施工现场“至少要有一名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根据工作计划提前到达现场,监督检查人身、设备、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三是全面实施作业现场“三问”。调度人员要在下达调度命令前,调度员之间相互“三问”(问是否带负荷拉刀闸,问是否存在带电装设地线,问是否存在带地线送电);运行操作人员要在停送电操作前,操作人员之间相互“三问”(问是否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运行状态,问是否进行模拟操作、唱票,问检修设备送电前是否具备运行条件);检修人员要在检修工作前,检修人员之间相互“三问”(问是否误入带电间隔,问工作所触及设备两端是否挂好接地线,问所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安全合格)。四是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专责监护人和工作人员,要严格履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检修中配电工作执行《安规》配电部分,使用配电工作票,各单位要加强配电工作票的培训、审核,确保现场执行的工作票正确合格。五是检修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防人身伤害特别措施30条》,任何人一旦触犯,立即下岗通报。为在检修期间确保安全,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 加强检修计划组织

对检修工作实行“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一要强化各专业协同,统筹检修、技改、基建、业扩等各项工作,坚决杜绝重复停电,避免临时停电和追加停电。二是车间和班组全面开展现场作业安全承载力分析,保证工作安排与作业力量、管理能力相适应。承载力量划分为4个等级(轻载,工作人数处于50%以下;适度,工作人数处于50%~75%;重载,工作人数处于75%~90%;满载,工作人数处于90%以上),合理控制工作总量和进度,严格限定作业强度和数量,杜绝班组满载、减少重载计划数量。车间级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不能保证到位的工作一律不安排。休息日和节假日尽量不安排新开工项目和大型作业。三是在安排月工作计划时,就把工作负责人确定下来,落实现场勘察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组织运维、检修和劳务分包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填写现场勘察记录,认真查找、分析工作重点和风险点,逐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方案。四是安排停电计划和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布置、开收工会和恢复送电时间,避免因抢时间、工期忽视安全要求,延迟送电。五是计划一经制定必须刚性管理,减少和避免临时工作,杜绝无计划作业。经过承载力分析和风险预控措施论证的计划不得变更,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计划必须由分管生产领导审批并负责监督。公司将对重复停电、临时停电、追加停电和延迟送电列入月度考核。

2 强化作业现场风险防控

每项停电工作和施工作业都要开展危险点分析、确认“老虎口”并实行专项管控措施。一是严格执行“两票”,杜绝无票、无工作许可、无安全措施作业、无监护操作及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变电工作地点超过两个或多班组在一起工作,使用总分工作票。输配电工作全面使用工作任务单,未使用任务单的要将全部工作班人员姓名写入工作票。二是设备停送电操作严禁监护人操作或无监护操作,凡是防误闭锁装置解锁,防误闭锁专责人必须到现场签字认可,监督完成剩余操作,并在24 h内到分管生产领导办公室“说清楚”,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应用监控视频录音、录像,禁止操作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不执行监护复诵制度,以及漏项、跳项操作等严重违章行为。三是危险性大、复杂程度高的检修工作,要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无方案或不按审批的方案组织施工作业,计划性检修和典型消缺工作必须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四是加强运行变电站作业监护,落实近电作业、一二次设备接入、交叉跨越等安全措施,做好作业界面与运行界面隔离。线路作业实施内外双围栏措施,邻近运行的输配电线路,采用悬挂“线路带电、禁止攀登”警示牌或红布幔围挡杆塔安全措施,防止误登带电杆塔。五是禁止在只经过断路器断开电源的配电线路上工作,必须同时断开隔离开关,使电源各方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不满足要求的断开上一级电源。停电工作的各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线都要验电、装设工作接地线,防止错挂、漏挂工作接地线使作业人员失去地线保护。六是实行检修现场看板管理,工作负责人看板讲解,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确认现场工作人员“作业任务、作业流程、危险点、安全措施”四清楚。开展个人安全宣誓活动,并履行签字手续。七是对大型作业、近电施工、交叉作业、重大物资运输、人员集中乘车船等,要制定详细的防高坠、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交通事故方案和安全措施。八是检查安全工器具和施工机械定期检测合格,严禁设备设施超期服役、带病入场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九是建立基建施工安全质量风险预警管控机制,严格分包队伍资质审查,严格落实工作负责人与劳务分包人员“同进同出”要求,确保人身安全、工作安全。

3 加强检修作业现场安全监督

一是公司及各单位严格执行公司《生产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标准》,根据月(周)检修计划制定到岗到位监督计划,公司监督计划在网站公示,各单位监督计划每周五上报公司安质部。二是将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履责纳入“两票”现场签字流程,管理人员在审核合格的工作票顶部签名。对重大、复杂作业增设专责监护人,管理人员实施全过程安全督查。对重要设备检(抢)修、调试、重大操作及节假日停电检修工作,实行高一级到岗到位监督。临时性和紧急抢修现场,至少要有车间级管理人员到位监督。三是利用“电力生产工作现场视频管控平台”,对所有倒闸操作、检修现场实施全过程监控,安质部指定督察队一名人员实时监控、录音,录像资料至少留存3个月备查,对监控系统使用不正常的单位进行通报、考核。四是实行配电检修施工现场交叉监督,根据检修计划组织配电运检室、各区客户服务分中心安全员进行异地监督。五是安质部和督察队人员根据每日现场监督情况,编制并下发《年度检修安全监督通报》和《年度检修安全督察通报》,督促各单位3日内对存在违章行为进行整改,并反馈给安质部。

4 加强检修电网安全风险管控

一是调控中心要全面梳理电网薄弱环节,加强检修方式、过渡方式、临时方式风险分析和安全校核,合理安排电网及重载变电站供电方式,市县公司对可能造成七级电网事件的下发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二是对涉及电网方式变化较大的重要改造项目,要提前做好事故预想,认真研究制定电网风险防控方案,防范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输电运维单位针对检修期间单电源,加强电源线路和输电通道的安全防护,防控山火、异物碰线、施工破坏等原因引发故障,严防单一故障引发停电事件。四是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期间,安质部对重点保电线路设置“监督牌”,监督人员巡视到位情况。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Z].2009.

电网设备系统检修策略 篇4

1 系统状态信息收集

1.1 系统状态信息收集模型

系统状态检修的核心是系统状态评价, 而系统状态评价的基础是系统状态信息收集。输变电系统状态信息收集是一个包含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系统性工程。系统状态信息收集模型如图1所示。

1.2 系统状态信息特性分析

基于对某2000 MW负荷的地区电网近10年来的运行情况和设备缺陷状况分析来看, 输变电系统状态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系统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电网的运行状况; (2) 系统状态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地区不尽相同; (3) 系统状态信息是时间函数, 状态量的变化趋势往往比状态量本身的数值更为重要。

2 系统状态评价

在系统状态信息收集的同时开展系统状态评价。系统状态评价分为单一设备状态评价、回路状态评价和系统状态评价3个阶段。状态评价结果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3]。当评价量化值达到特定区间时, 即认为评价结果为某种状态。

2.1 单一设备的状态评价

单一设备的状态评价由设备部件的状态评价构成。当设备各部件的状态量量化值达到特定的区间时, 则认为设备为某一状态。对一些状态信息量化值没有达到限值但明显差异的, 有专门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反应设备整体及所属部件的最严重状态。不同类型的设备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

2.2 回路的状态评价

单一设备状态评价结束后, 进行设备所在的回路状态态评评价价。。定定义义实实现现同同一一功功能能且且相相互影响的设备群组成一一个个回回路路。。常常见见的的回回路路包包括括母母线线回回路、变电回路和输电回回路路, , 见见图图 ( (22——44) ) 。。

回路的状态评价由回路设备状态评价、回路随机失效性评价、回路风险程度评价和回路技改反措评价四个部分组成。

回路设备状态评价包括回路内一、二次设备的状态评价, 评价结果反应回路内各设备的最严重状态。

回路随机失效性评价根据各类设备统计故障率, 按照式 (1) 、 (2) 、 (3) 进行量化。其中单一设备的故障率由历史统计数据获得。

式中:rn (t) 为评价时刻单一设备的可靠度;n为回路中设备的数量;λn为单一设备的故障率;t为评价的时间点;tn为设备上一次大修和全校验的时间点;R (t) 为评价时刻回路的可靠度;F (t) 为评价时刻回路的失效率。

回路风险程度评价以设备故障率的浴盆曲线特性为依据, 按照式 (4) 进行量化。

式中:Q (t) 为回路的风险故障率;qn (t) 为单一设备的风险故障率。回路的技改反措评价根据回路的危险点源及反措执行情况来开展。

2.3 系统的状态评价

回路评价结束以后, 进行回路所在的系统状态评价。定义为同一客户群供电的所有回路的集合为系统。电网中系统的划分如图5所示, 系统内部的环节和断面如图6所示。系统状态评价由系统设备状态评价和系统通流能力评价两部分组成。系统设备状态评价由系统内各回路设备的状态评价构成, 评价结果反应系统内回路设备的最严重状态。系统通流能力评价由系统承载力评价和系统结构性评价两部分组成。系统承载力评价反应的是系统各回路在最大潮流情况下的过载能力, 系统结构性评价反应的是系统在故障下的自适应能力。系统的通流能力评价见表1。

3 系统检修策略

3.1 系统检修策略

系统状态评价按照设备、回路和系统顺序进行, 而系统检修策略的制订则正好相反。系统检修策略根据系统状态评价结果, 按照系统、回路和设备的顺序逐步明确。系统评价和检修策略工作过程如图7所示。检修策略的制定分为3个步骤: (1) 确定系统、回路和设备的检修级别; (2) 确定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 (3) 确定回路的检修方案。

检修级别分为3种情况: (1) 停电检修, 根据检修内容的复杂程度细分为A、B、C三类; (2) 不停电检修为D类; (3) 带电作业和事故抢修为E类。

3.2 系统检修计划

系统检修策略是通过系统检修计划来执行的。检修计划要明确检修工作的具体执行时间。首先根据回路检修顺序因子来确定各回路的检修顺序。检修顺序的因子越大, 回路的检修顺序越靠前。检修顺序因子由回路的状态和回路重要性2个因素决定[4], 其计算方法见图8和式 (5) 。

各回路的具体检修时间通常采用启发式算法的优化程序进行优化安排, 就是以一个目标函数为方向, 考虑各种约束条件, 通过不断地尝试来寻找一个最优结果。常见的目标函数是全网各回路检修风险损失电量和最小, 回路检修风险损失电量计算见式 (6) 。

式中:W为停电风险损失电量;T为失效修复时间;f为失效频率;t为计划检修天数;p为系统的平均负荷。

4 工程实例

选取港城地区110 k V苍梧变10 k V母线所带客户集合为一个客户群, 为该客户群服务的系统定义为苍梧系统, 包括凤苍线735线路、茅凤线717线路、苍梧1号主变、苍梧2号主变、苍梧10 k VⅠ母、苍梧10k VⅡ母、苍梧10 k V母联7个回路。每个回路由数量不等的一、二次设备组成, 独立完成一个输、变电或者配电功能。具体系统组成如图9所示。

单一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凤苍735线路为异常状态, 原因是绝缘子老化;735线路保护为注意状态, 原因是校验周期到期;苍梧变1号主变保护为注意状态, 原因是校验周期到期。

综合设备评价结果。回路的状态评价结果为:凤苍735线路回路为异常状态;苍梧1号主变回路为注意状态。

环节通流能力评价结果为:变电环节为严重状态, 原因是苍梧主变N-1时2号主变过载超过40%;受电环节为异常状态, 原因是苍梧10 k VⅡ母出线间隔数量不满足导致部分线路过载。

综合环节通流能力评价结果和回路状态评价结果, 该系统的总体评价为严重状态, 检修策略见表2。

4 结束语

确保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适度检修是状态检修。状态检修应从系统和用户角度审视, 依据整个系统的状态来安排检修的频度和深度。系统状态评价是核心, 不仅要掌握设备的状态, 还要掌握回路以及整个系统的状况。公司成本控制和用户电量供应是检修策略目标。状态限值、环境保护和检修业务外包等检修策略约束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随着输变电设备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电网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日益进步, 电网公司的设备检修方式正在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文中提出了包含电气设备和回路在内的电网设备系统性状态评价方法和检修策略, , 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系统检修策略的实用性, 基于系统和用户观点考虑的检修策略更加有利于电网企业成本控制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关键词:系统,回路,检修策略,状态评价

参考文献

[1]陆颂元.美国几个电厂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特点[C]//全国火电机组状态检修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04:24-28.

[2]XU B, HAN X S, LI M, et al.System Maintenance Scheduling:Review and Prospect[C]//Proceeding of 2nd ISGT (Asia) .天津:ISGT (Asia) , 2012:37-55.

[3]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Q/GDW 174—2008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 2008.

自动化电网设备的技术检修申请分析 篇5

2.1 检修申请单和检修申请填报部门

要想对调度机构负责的设备开展检修、技改、试验等工作,那么申请单位首先需要提前向调度机构提出申请,在得到调度部门批复以后,才可以开展设备检修工作。检修申请填报人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一般来说检修申请填报部门会指派具体的检修申请填报人,他们需要经受过专业的.培训,并且通过测试,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检修申请填报部门需要做好检修申请的填写的事项,此外还要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填报工作。

2.2 检修申请时限

省调管辖和许可设备的检修申请要求至少在开工前2个工作日上报检修申请单,省调应在开工前1个工作日17:00以前批复申请。对电网运行或发供电能力影响较大的检修、技改、试验、配合停电工作,检修申请单位至少在开工前5个工作日将检修申请和相关方案(包括检修、施工、试验等方案)上报管辖设备的调度机构,调度机构应在开工前2 个工作日答复,在开工前1个工作日批复申请。

2.3 检修申请内容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篇6

1 状态评价内容及方法

1.1 评价内容

设备状态需要评价的内容 (即设备全部状态信息) 来源于设备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试验资料与其他资料。原始资料主要包括设备铭牌和技术参数、型式试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订货技术协议、设备监造报告、运输安装记录、交接验收报告等, 这部分内容在设备投运前已经确定。运行资料主要包括运行工况记录、历年缺陷及异常记录、巡检记录、不停电检测记录等。检修试验资料主要包括检修报告、试验报告、诊断分析报告、有关反措施执行情况、部件更换情况、专业巡检记录等。其他资料主要包括同类型设备运行、修试、缺陷和故障情况, 其他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因素等。

1.2 评价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评价实行评分制度, 为此制定了评分规则。设备单个状态量正常时不扣分;单个状态量不正常时扣分, 扣分多少取决于其重要性和状态量劣化程度。状态量按重要性分为一般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一般状态量是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状态量;重要状态量是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有较大影响的状态量。状态量按重要性给定权重, 状态量权重从轻到重分为4个等级, 分别为权重1、权重2、权重3、权重4, 系数为1、2、3、4 (见表1) 。权重1与权重2与一般状态量对应, 权重3与权重4与重要状态量对应。

状态量劣化程度从轻到重分为四级, 分别为I、II、III、IV, 其对应扣分值为2、4、8、10分 (见表1) 。状态量不正常时, 状态量应扣分值由状态量劣化程度和权重共同决定, 即状态量应扣分值等于该状态量的基本扣分值乘以权重系数。

1.3 评价标准

以变压器的状态评价为例来说明, 表2例举了变压器部分状态量的扣分标准。

设备状态评价可分为部件评价与整体评价两部分, 如变压器分为本体、套管、冷却系统、分接开关与非电量保护5部件 (见表3) , 变压器部件的评价应同时考虑单项状态量的扣分和部件合计扣分情况。当状态量 (尤其是多个状态量) 变化, 且不能确定其变化原因或具体部件时, 应进行分析诊断, 判断状态量异常的原因, 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经过诊断仍无法确定状态量异常原因时, 应根据最严重情况确定扣分部件及扣分值。

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和部件合计扣分同时达到表3规定时, 视为正常状态;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或部件所有状态量合计扣分达到表3规定时, 视为注意状态;当任一状态量单项扣分达到表3规定时, 视为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

变压器的整体评价应综合其部件的评价结果。当所有部件评价为正常状态时, 整体评价为正常状态;当任一部件状态为注意状态、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时, 整体评价应为其中最严重的状态。

2评价流程

状态评价应有序开展, 湖南省电力公司下属单位应建立班组、工区 (车间或专业所) 、地市公司 (检修公司) 三级评价体系。

2.1班组评价

班组根据巡视、维护、试验、检修等工作, 对设备相应状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确定设备状态级别, 形成班组初评意见。班组初评意见应包括设备铭牌参数、投运日期、上次检修日期、状态量检测信息、状态评价分值、状态评价结论、班组检修决策初步意见等。

2.2工区 (车间或专业所) 评价

工区审核设备状态量信息及相关各专业班组的评价意见, 并编制设备初评报告。设备初评报告内容应包括设备铭牌参数、投运日期、状态量检测信息、状态评价分值、状态评价结论及检修决策等。

2.3地市公司 (检修公司) 评价

地市公司组织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对工区上报的设备初评报告进行审核, 开展风险评估, 综合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本单位设备状态检修综合报告。设备状态检修综合报告内容应包括设备状态评价结果、风险评估结果、检修决策及审核意见等。

2.4省公司评价

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对定期评价中220kV及以上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综合报告以及110kV及以上电网设备的状态评价报告进行复核, 对动态评价中评价结果为异常和严重状态的110kV及以上设备状态评价报告进行复核。

3评价类别

设备状态评价 (及风险评估和检修决策) 包括设备定期评价和动态评价, 应坚持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每年至少进行1次设备定期评价, 按要求适时开展动态评价。

3.1 定期评价

设备定期评价指每年为制定下年度设备状态检修计划, 集中组织开展的电网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和检修决策工作, 定期评价每年不少于1次。一般每年6月前, 完成班组初评和工区评价, 工区形成初评报告并上报, 7月前地市公司完成状态检修综合报告上报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3.2 动态评价

设备动态评价指除定期评价以外的状态评价, 动态评价按要求适时开展, 主要内容包括:

(1) 新设备首次评价:基建、技改、设备更新投运后, 综合设备出厂试验、安装信息、交接试验信息以及带电检测、在线监测数据, 对设备进行的评价, 一般要求在1个月内组织开展首次状态评价工作。

(2) 缺陷评价:包括运行缺陷评价和家族缺陷评价。运行缺陷评价指发现运行设备缺陷后, 根据设备相关状态量的改变, 结合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数据对设备进行的评价;家族缺陷评价指上级发布家族缺陷信息后, 对运维范围内存在家族缺陷设备进行的评价。运行缺陷评价随缺陷处理流程完成, 家族缺陷评价在上级家族缺陷发布后2周内完成。

(3) 不良工况评价:设备经受高温、雷电、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 经受外力破坏等影响, 或者经受过负荷、短路电流、内部过电压等不良工况后, 对设备进行的评价。

(4) 检修评价:设备经检修试验后, 根据检修及试验获取的状态量对设备进行评价。

(5) 特殊时期专项评价:各种重大保电活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前对设备进行评价。

4 评价注意事项

状态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设备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设备检修做到该修必修。为了扎实开展好设备评价, 以下事项应引起注意。

4.1 状态描述应准确

状态量描述如果不准确、不具体、不详细, 容易造成对状态量的重要程度把握不准, 或者提升了部分一般状态量的重要性, 或者降低了部分重要状态量的重要性。因此, 状态量描述应详实, 不应套用标准中的描述语句, 应体现出设备状态的细微差别, 使评价审核人员不会产生误解。

4.2 动态评价应及时

由于定期评价周期过长, 从各种状态量的收集、到分类整理、再到评价, 经过一定时间之后, 容易使状态量丧失实时性, 造成评价结果与当前状态存在一定偏差。动态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严格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限开展动态评价不仅可以提高状态评价的及时性, 还可以大大减轻定期评价的工作强度, 提高定期评价的准确性。

4.3 评价水平应提高

电网设备检修经济性评价及其要求 篇7

1 电网设备检修费用管理的特点

电网企业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主要设备具有初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服役时间长的特点。检修费用在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中占据主要比例, 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需要贯穿从设备投运到报废的整个过程, 通常在总费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且由于此部分费用是未来发生的费用和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不确定性, 一般较难准确预测此部分费用。针对不同电网设备差异化的检修模式费用分析, 进行电网设备的维修经济性评价, 并对于优化设备运行、降低检修费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而言, 检修和和故障成本是指计划和非计划检修所发生的成本, 包括人工、材料和管理、替换和更新费用、替换/更新的运输费用、工程文档编制费用;所消耗的能源费和工器具使用费、支持和提供检修的费用、检修的持续培训、技术数据管理费用。根据电网企业目前的管理状态, 电网输变电设备的使用成本中, 运行成本已有确定的方式, 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很高, 故障发生率低, 且故障成本可按实计算。而检修成本的控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电网设备检修成本取决于设备固有技术特性及可靠性、可维修性、可保障性, 同时也应纳入检修故障成本。为了有效控制和优化检修相关成本, 最大限度发挥检修费用投入效益, 需要建立、执行严格统一的新检修成本定额标准, 并基于设备技术特性演化改进检修管理模式, 达到电网设备检修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目标。

但是, 电网设备检修经济性评价的实现, 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如何根据电网设备寿命周期特性建立维修性增长模型;如何刻画维修费用与可维修性之间的关系, 以及维修费用构成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检修费用基准估算模型;如何提高费用估算准确性;如何对电网设备检修成本核算中的共用材料和费用进行摊销;如何利用历史成本数据进行总检修成本经济性评价;如何针对不同设备类别和型号、不同检修性质 (预防性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临时性故障抢修) 和级别, 进行设备检修的经济性评价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对检修成本管理进行考核, 实现检修成本从计划、核算到考核的闭环管理, 才能最终达到通过改善检修管理过程有效降低检修成本和提高检修效益的目标。

2 创新检修费用管理模式的要求

1980年代以来, 以资产全过程管理为核心, 以流程优化为重点, 以信息化为手段应用状态检修、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等先进决策和运行管理方法, 实现设备差异化检修和设备的高效率、低成本管理, 成为设备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包括设备检修成本在内的运维成本通常在设备总费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且由于此部分费用是未来发生的费用和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不确定性, 一般较难准确预测此部分费用。创新设备检修成本管理模式和检修管理模式, 对控制设备检修费用和检修经济性评价, 非常重要。

要实施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费用的科学优化管理, 需要: (1) 加强与可靠性、维修性关系的研究, 形成更有效的估算方法; (2) 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 建立估算模型, 研究模型估算的适用阶段, 为导出量化的结果和分析费用因素间的关系提供数学依据 (3) 研究显著影响检修费用的因素, 如设备数量、单位价格、使用年限、可靠性、维修性、使用消耗、维修费用等因素, 它们对检修费用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国内外应用实践来看, 瑞典电力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结合可靠性研究, 在基建工程包括发电厂、输变电工程、变电站及单个设备如断路器等实施检修管理。美国电科院近年来也将包括状态检修在内的差异化检修模式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大型变压器、低压输电系统。国内电力行业状态检修的应用已得到初步应用, 并越来越得到重视。

从应用经验角度来看, 输变电资产组成复杂、特性各异, 不同的设备甚至同一设备的不同部件和不同时期, 其在可靠性、可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维护目标都不尽相同, 同时电网公司由于地理环境、维护人员的技能与素质等因素差异, 对于设备的维护目标也有所不同, 维护策略需求呈现出“客户化”趋势, 可能根据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需求采用不同的检修策略, 而目前企业实施的维护模式由于在维修策略和目标上的柔性能力有限, 抹杀了设备和部件维护的个性化需求, 也必然造成维修时序安排和维护策略选择的失当。优化维修决策需要对设备检修的经济性进行有效评价。

同时, 从未来发展来看, 在电网设备检修经济型评价中, 不再光局限于传统的项目投入产出计算, 而还要考虑故障成本 (即惩罚性成本) 。因此, 需要研究全网系统的可靠性及故障影响模型, 通过模型确定关键设备和薄弱环节, 再在此基础上考虑故障成本, 将其纳入检修成本经济性评价模型之中, 才能做到检修经济性的有效评价。

摘要:电网企业的资产分布广泛, 具有管理链条长、设备寿命周期长、实物变动与价值变动不一致等特点, 给电网资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带来了极大压力。随着电网规模迅速扩大, 设备检修任务和检修人员的矛盾日益突出, 输变电资产运维面临“过量或不足”的问题, 相应地检修成本也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分析了电网设备检修费用管理的特点, 提出了创新检修费用管理模式的要求。

关键词:电网设备,检修,经济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姚纳新, 等.国外复杂系统成本管理和成本估算发展概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8, 2.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篇8

关键词:电网,电力设备,输电,发电,检修,优化,电力系统

0 引言

发、输电设备检修计划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内容,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工业中,发电、输电和配电环节隶属于同一家电力公司,发电机组检修计划由系统运行人员统一安排,只需考虑相关的运行与技术约束和整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很少能够顾及到单个电厂的利益。随着电力工业的商业化运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电厂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制定检修计划的原则将发生显著变化。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网厂经营权分离,各经济实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的客观规律。因此,各发电公司必然希望将检修计划安排在电能充足的时段,而在电能稀缺时段参与发电竞争。在初级电力市场环境下,检修安排权限并未下放到各发电公司。电网经营企业如何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地平衡各发电公司申报要求,公平制定检修计划,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1]。

随着电网的发展,调度管辖范围不断扩大,设备检修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和复杂,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原有的检修管理系统已难以适应要求。目前国内已经成功研究开发了基于Web的电网检修管理系统[2,3,4,5],实现了发电公司网上填报申请检修计划、查看检修计划发布、检修进程跟踪以及历史检修计划查询等一些日常所需的检修管理功能。但是如何安排和平衡各发电公司申报的检修计划,及检修计划的安排是否公平、合理、切实可行,输电设备检修如何配合发电设备检修安排,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是靠系统操作员的经验制定。

本文设计开发以Web技术为核心的B/S模式的省级电网发、输电设备检修优化管理系统,利用Java的集成开发工具JBuilder,采用了Java、Jsp、Java Scrip和Html等编程语言。系统除了包含已有检修管理系统中一些常用的检修管理功能,例如:发电公司网上填报检修计划、检修计划发布、检修进程跟踪以及历史检修查询等,还提供了相应的优化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发电设备检修优化问题以及输电设备如何配合发电设备检修的问题。系统还提供了多方案比较,系统操作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优化算法和约束条件制定不同的检修计划,然后通过计算检修计划的可靠性指标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从而确定一个更为合理的检修计划。

1 系统结构及功能

省级电网发、输电设备检修优化管理系统以发、输电设备检修优化计算为核心,能够完成相关电网机组信息和检修申请信息的管理、相关报表的生成、检修计划方案的管理、方案的分析与考核、负荷预测等功能。如图1所示,系统按照功能需求可以划分为6个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安全、网上办公、数据维护、负荷预测、优化计算和相关报表。各功能模块均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操作员可以直观地查看和修改检修信息,通过鼠标点击操作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相关报表模块提供了电网日常所需报表及其统计数据,还提供了报表的打印和保存成Excel格式等功能,使系统操作员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1.1 系统安全[6]

系统用户含本地电网用户和远程Web用户,考虑到远程用户较多且存在异地、多变等难于管理的特性,系统设计了所有用户都由电网最高权限级别用户统一管理的机制。各发电公司提交用户相关信息,电网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用户增加、修改、删除管理,并设置其相应的操作权限。此方式可方便、快捷地反映人员信息、权限的变化。

1.2 网上办公

各发电公司用户、供电局用户和变电站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只能对该模块提供的功能进行操作:填报、修改全年和各月份的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检修计划;查看电网发布的检修计划;查询发、输电设备历史检修情况,以便为填报检修提供依据。

1.3 数据维护

增加、修改和删除发、输电设备相关信息;设置各发电公司不同检修级别(A级检修、B级检修、C级检修和D级检修)的检修时间间隔和工期;预测全年各月份的典型负荷数据。由于发、输电设备的实际检修数据存在调度信息管理系统DMIS(Dispat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库中,该模块提供了导入发电设备实际检修数据和非计划停运数据的功能。

1.4 负荷预测

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实际负荷数据(从DMIS数据库中提取)、预测负荷数据(以往预测各年的负荷数据)和典型负荷数据,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来预测某年或者某月内每天24小时的负荷数据,也可以人为干预调整达到理想的结果。

1.5 优化计算

该模块是检修优化系统的核心模块。根据申报上来的发、输电设备检修计划,先验证其有效性,然后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等备用容量、等备用率、缺电量最小以及备用方差最小等),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常规算法、逐次逼近和自动寻优等)计算出相应的检修优化方案,比较各个方案的可靠性指标:电力不足概率LOLP(Loss Of Load Probability)、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Expected Energy Not Serve)、缺电量和备用方差,确定一个更合理的检修方案。该模块有2个特点:

a.优化过程中可以人工干预调整,灵活选取一个或者多个约束条件,可以固定某台发电设备检修起止时间,优化计算将不对其进行调整。

b.方案回检,确定检修优化方案后,进行全年的8 760平衡,如果平衡能通过,为判定该检修优化方案是合理的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1.6 相关报表

提供了电网日常所需报表,例如:水电设备检修计划报表、火电设备检修计划报表、输电设备检修计划报表、非计划停运情况汇总表和非计划停运考核表等各种相关统计报表。提供了相应的打印和导出Excel格式保存功能,不必统计整理,极大简化了操作员日常繁琐的工作,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安全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同时还要考虑与电网已开发系统相结合。安全性,即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根据其操作权限进行相关操作;实用性,即系统设计主要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只需通过鼠标点击即可完成相关操作;扩展性,即提供了可扩展接口,例如增加和删除电厂、增加和删除机组等;系统还提供了很多接口与已有系统(如DMIS、检修票系统和高级水调应用系统等)结合,保证了本系统数据与其他系统的一致性。图2显示了检修优化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已有系统之间的关系。

2 检修优化模型

发电机组检修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难以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在发电机组检修计划问题中通常有2类目标函数:可靠性目标函数和经济费用目标函数。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对这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7,8,9,10,11,12,13,14,15,16,17]。本文采用4个基本的优化目标:等备用容量、等备用率、缺电量最小[18]以及备用方差最小。

2.1 目标函数

a.等备用容量:尽量使各时段的等效负荷值相等。

其中,△Pi、△Pj分別为第i、j时段的系统备用容量,等于系统装机容量减去相应时段的最大负荷和检修停运容量。

b.等备用率:尽量使各个时段的等效空闲率((装机容量-等效负荷)/系统负荷)相等。

其中,△Pi′、△Pj′分别为第i、j时段的系统备用率,等于该时段的系统备用容量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c.缺电量最小:缺电量是指等效负荷大于系统装机容量部分的总和。由于目前整个电网的负荷需求较大,系统的装机容量不足,所以在计算时为了尽量避免限电发生,引入了缺电量最小的目标函数。

d.备用方差最小:备用方差是指等效负荷曲线的方差。备用方差最小实际也相当于使各个时段的空闲容量相等,计算过程中等备用容量法是采用启发式算法,将要安排的检修机组放在等效负荷最小的位置,这样可以满足各个时段等效负荷值到平均值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但是不能满足等效负荷的方差最小。多次计算结果表明,备用方差最小目标在优化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方案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保证各个时段的等效负荷值尽量相等,同时可以保证缺电量达到最小。

2.2 约束条件

a.检修活动的连续性。一台机组开始检修后必须在一个连续的期间内完成,即:

其中,Sk为检修持续时段(周数或月数);tk为检修开始时段(第tk周或日);mkt为检修时段,k=0时时段t没有检修,k=1时时段t处于检修状态。

b.检修期间约束,指机组k的检修必须在给定的期间内进行,即:

其中,S={1,2,…,k}为研究周期内参与检修的发电机组集合;Tk-、Tk+为允许第k台机组安排检修的时间间隔的始、末时段。

c.机组k一年检修次数。我国发电机组一年的检修次数一般为2次(1次大修和1次小修,当年无大修则为2次小修)。设2次检修的持续期间分别为Sk1和Sk2,则有:

d.机组k 2次检修之间的最小间隔。设此间隔期间为B周,则:

e.检修班组约束。一般情况下,同一电厂在同一时段内不能安排2台发电机组检修,此时Vrt=1,只有少数检修力量雄厚的电厂容许Vrt>1,但须满足:

其中,Vr为电厂r的机组集合;Vr t为t时段检修班组数量。

f.梯级约束。尽量让梯级电站中各个子梯级机组同时进行检修。

g.区域约束。为满足电网系统各个区域的安全运行,必须保证每个区域各时段的检修容量小于规定的区域检修容量。

其中,Md为d地区同一时刻最大检修容量;Rd为d地区所有检修机组。

模型求解过程中充分结合启发式搜索与逐次逼近算法的优点,先采用启发式搜索方式获得检修安排的初始结果,然后以该结果作为逐次逼近算法的初始可行解,通过不断迭代逐步寻优,获得满足各类约束的最优结果[17]。

3 应用实例

3.1 应用背景

本系统已于2006年在云南电网公司投入运行,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由2006年的8 887.9 MW发展到目前装机容量为23 839.25 MW,其中水电14 225.5 MW,占总装机的59.67%;火电9 535 MW,占总装机的40%;风电78.75 MW,占总装机的0.33%。500 k V输电线路由2006年的12条增加到48条,总长度为6 332 km,220 k V输电线路由2006年的102条增加到248条,总长度为11157 km。

面对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系统并未做任何调整,各个功能模块均运行稳定,检修模型及算法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运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系统扩展性好等特点,而且检修优化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减轻了方式人员计划检修安排的工作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3.2 典型界面

在发、输电设备检修计划查询及跟踪界面,可以查询全年和某一时间段内的检修情况,只要查询时间范围内有检修的,界面中相应的电厂或是输电线路就会以不同颜色信息提示。

在为检修优化修改界面、优化计算之后,认为哪个发电厂哪台机组检修安排得不合理,可以在图形中直接手动修改,极大方便了操作员的人工干预调整,也缩短了编制检修优化方案的时间。界面中可以针对每个电厂每台检修机组进行修改。

4 结论

a.本文提出的初级电力市场环境下省级电网发、输电设备检修优化系统不仅包含了现有检修管理系统一些常用的基本检修管理功能模块,而且克服了检修计划安排只靠人为经验制定,引入了检修优化计算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使电网检修计划的安排更为合理。同时系统采用的B/S开发模式,可以解决系统软件维护量过大、移植性不好以及不易集成和扩展等缺点,还提供了很多接口与电网已有系统相结合。

b.在网络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为了保障电网数据的安全可靠,系统采用由系统最高级别用户统一管理的用户管理机制,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登录系统,根据其操作权限进行相应操作。

c.系统界面设计本着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和功能齐全为原则,以表格和图形方式呈现给操作人员,提供了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可以灵活地选择优化目标和设置约束条件制定检修优化方案。可靠性指标计算为从多个检修优化方案里选择一个最终方案提供了依据,检修方案回检(8 760平衡)是确定方案切实可行的又一有利依据。

d.通过系统提供的统计报表数据打印和导出功能,可将制定的检修计划以Excel文档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自动生成,极大简化了编制报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网设备检修管理 篇9

当进行电网主设备检修时, 电网就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的运行状态, 如双电源变单电源、单主变运行、主电间负荷出现变化等, 而这无疑会对整个电网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若是能够针对这些风险问题, 提前进行预控, 不但可以尽快恢复用电, 也可以为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做出保障, 同时还可以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为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1 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分析

通常情况下, 变电站采用的都是双源供电方式, 因此在进行主设备检修时, 采用的方式都是对一条电源线进行检修, 并让另外一条电源线正常工作, 但是供电站在单线路运行时, 很容易出现故障跳闸, 进而出现全站停电的现象, 若是这种情况发生, 就要将备用线路投入使用, 而对于很多变电站而言, 其备用线路运行情况都比较差, 并且由于长时间未投入使用, 因此在接电的瞬间很容易出现发热打火现象, 致使弓子线出现断路, 引发相间故障[1]。其次在进行主设备检修时, 变电站内的运行方式一定会出现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只是表现在负荷上, 总的负荷量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动, 而这就容易使部分线路出现重载, 尤其是主供变电站, 当其他变电站出现负荷波动时, 主供变电站就要不断加压,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过负荷跳闸, 进而引发电路失火。最后主设备检修期间变电站单主运行至跳闸断电, 在这个过程中, 主变不能满足N-1, 当检修主变负荷运行至主变供电站时, 就很容易出现主变过负荷, 这就会对用户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且供电站的变电网也会全面瘫痪。

2 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的预控措施

2.1 科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在主设备检修前, 结合近期电网的负荷情况以及电网负荷运行规律进行计算, 进而对变电站的线路负荷进行预测, 科学合理的去安排运行方式, 是减少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的有效措施[2]。为此首先变电站人员要对电源线路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并规划出一个负荷限额值, 然后对整个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控, 可以采用安全第一, 经济为后的运行原则, 在对安全做出保障的前提条件下, 在对经济进行调控。其次对运行能力较差的备用线,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负荷调整, 尽量其减少其运行压力, 从而防止电路出现跳闸或者设备烧坏等现象。最后注重运行方式的保护与配合, 不断的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并且对设备负荷进行保护, 在电网中安放一些自动控制开关, 在发生电路故障时及时进行切换, 且还要注重对并网电厂以及双电源用户的运行方式调整, 将其用电风险降到最低。

2.2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做好电网风险运行常态预警机制, 并对预案编制进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 不断的对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可能存在的运行风险进行分析控制, 进而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流程中, 才会当电网运行事故发生时不至于措手不及[3]。为此首先在编制应急预案时, 要对主设备检修期间可能存在的运行风险进行分析, 进而编制变电站全面停电以及过负荷事故的应急预案, 其中若是全站停电, 就可以反供中低压母线、手拉手连接等方式快速恢复供电, 而若是过负荷设备事故, 就可以编制相应的保电方案, 且在方案之中, 一定要将保电线路的顺序排放正确, 并在调控部门进行备案处理。其次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时, 可以把各种反事故预案、保电预案进行多种参考, 进而编制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方法, 然后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操作, 模拟事故处理步骤进行抢时检修演练。最后根据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不断的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确保当事故发生后, 运行人员可以迅速的掌握检修信息, 做到及时准确修复。

2.3 开展设备巡视消缺工作

若想从本质上减少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 就要从根源上确保检修设备零缺陷, 因此注重日常设备的巡视与消缺工作至关重要。首先不断的对设备进行巡视和测温, 并对一些年久变电站的电源线路进行查换更新, 不断的对其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 并对一些重载线路以及重要的变电站开关、变压器等进行特巡维护, 确保检修设备零缺陷运行。其次注重对备用线路的巡视, 了解备用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及线路承载能力, 尽早消除备用线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高备用线路供电可靠性以及过负荷能力。

2.4 加强电网运行控制

加强对电网的运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 第一不断的对监控制度进行规范, 并细化设备监督责任, 提高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二定期对电网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视, 实时掌握电网运行状态, 对设备的负荷情况、电压大小、功率因素等全面掌握, 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辨识能力。第三结合电网可能存在的风险, 对其监测表进行重点巡视, 同时缩短监视周期, 减少由信息上数据上的错误, 进而产生对风险的错误估计。第四做好风险预警通知,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电网出现风险时, 要通过自动化办公平台以及应急短息平台, 去将电网的风险情况下发通知, 同时也要将检修期间电网存在的风险点以及具体检修方案下发到相关部门, 进而明确各个单位的预控责任, 让其协助用户做好风险预控措施。

3 总结

综上所述, 由于在主设备检修期间, 电网的运行方式比较特殊, 因此极易出现电网风险, 为此只有不断的对风险流程进行预控, 并明确各部门的风险控制责任, 建立相关风险预控机制, 从而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并根据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演习, 才能真正做到风险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提高电网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劲脉.电网误调度的原因及预控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3 (08) .

[2]李昭辉.监控传动工作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 (03) .

机电设备检修管理 篇10

机电设备在使用中以正常工作状态与故障失效状态两种状态存在。设备或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能力的特性即可靠性, 它常用可靠度、平均寿命和故障率来度量;设备从故障状态转化为正常工作状态能力的特性就是维修性, 它常用维修度、平均修复时间和修复率来度量。设备在工作中的可靠性, 绝大多数决定于设备固有的可靠性, 也就是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的实现程度, 受使用可靠性的限制, 正确的安装、使用, 有效的保养维修, 能提高固有可靠性和保持正常作业状态的能力;对可修复设备, 通过改善维修, 能够提高设备的固有可靠性。设备维修由故障状态转化为正常工作状态, 取决于设备的维修性、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修理的工具装备维修三要素。维修可达性、元部件模件化、拆装容易等, 良好的维修性设计对缩短修理工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修理工时的长短也受后两个要素的影响。所以要努力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专业化的工具装备修理设备, 有效地维修先进技术装备。

2 机电设备故障与零件失效分析

1) 从不同角度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 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按故障发生的速度可分为渐发性故障和突发性故障;从故障出现的后果可分为功能性故障和参数性故障。功能性故障是设备不能完成其规定功能;参数性故障是设备技术参数达不到规定要求;从设备功能丧失的程度可分为永久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从故障形成的事实可分为实际故障和潜在性故障;从故障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耗损性故障、误用性故障和设备本质缺陷性故障。

2) 机电设备故障往往是因为组成设备的机器零部件或电气、电子元器件失效导致的, 还有的是设备的结构原因造成的。机器零部件或电子元器件失效, 这是部分或全部丧失其功能, 即磨损、变形、开裂、腐蚀、老化、烧损、损坏等, 更实施更换和修理, 排除故障以恢复设备功能。在结构上如联轴节不对中、转子不平衡、结构共振、转子临界转速共振、密封间隙不均匀的气流激振、滑动轴承的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齿轮装配不良的啮合振动、水力振动和电磁力引起的振动等, 这都是在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等环节造成的。零件失效和结构缺陷是造成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有时两者紧密关联, 分析设备故障, 应依据故障的特征, 进行分析, 逐项排查、诊断。零件失效是日常维修工作的重要内容。机器零件失效的表现形式, 可归类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等、体断裂和表面剥离等及材质变化、尺寸和形状变化等。零件在内部材料因素和外部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需经历某种物理或化学过程, 失效才能发生, 这种过程称为失效模式或失效类型。不同的失效模式可能有相同的失效表现形式。对损坏的零件进行失效分析, 要对失效零件进行鉴定及诱发因素调查。分析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材质变化情况、运动副表面损伤情况、断口分析等;诱发因素调查内容主要有零件受力状态、零件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环境温度和周围介质、使用时间等。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零件失效原因和失效过程, 提出预防措施。

3) 设备故障的分析方法。设备故障分析可以用故障树法, 根据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提出改进和预防故障的措施。设备维修工作中的故障分析, 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是对功能性故障要分析它是因结构、材质引起, 还是操作和其他问题引起;对异常温升、振动、声响等, 设备状态异常, 应检测它的异常部位和程度, 以确定故障或故障征兆。二是设备的每种功能故障或不同部位的状态异常, 有时是多种故障原因, 分析故障或状态异常的原因要全面, 检测的项目应有重点、有顺序, 既可找出原因, 又能缩短诊断故障时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三是通过对故障原因有重点地逐项排查, 或采用故障诊断技术, 找出故障原因, 排除故障。

3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

设备检修管理包括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等管理工作, 是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构成内容。设备检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预防性检查、精度检验、技术性能测定、预防性修理和故障修理等工作, 以较少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使设备在使用期内, 故障少, 利用率高。

3.1 维修方式

1) 事后维修。事后维修即被动修理是在设备发生故障, 或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不能适合生产要求时进行的修理。对设备采用事后修理会发生非计划停机, 对主要生产设备需要组织抢修, 造成的生产损失和修理费用是很大的。这种维修方式仅适合不重要设备。

2) 预防维修。为避免设备性能、精度的降低, 按事先规定的修理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 就是预防维修。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状态监测维修和改善维修3种方式。定期维修是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预防维修, 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检查与修理, 更换就要失效的零件, 排除故障隐患, 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理。按照设备零件的失效规律, 规定修理周期、修理种类、主要内容和修理数量。状态监测维修即预测维修, 它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 按实际需要要进行修理的预防维修方式。它是在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基础上, 掌握设备质量状态, 适时安排预防性修理, 又叫预知性维修。状态监测维修是把各种检查、维护、使用和修理, 特别是诊断和监测提供的大量信息, 经统计分析, 正确判断设备的状态、发生和要发生故障的部位、技术状态的趋势, 采用正确的维修类别。掌握维修的主动权, 做好维修前的准备, 并和生产计划协调安排维修活动, 以延长和发挥零件的最大寿命, 创造生产效益。改善维修是为消除设计、制造、安装等先天性缺陷和频发故障, 消除引发故障的因素, 对设备局部结构和零件设计加以改进, 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维修性的措施。

3.2 维修方式的选择

1) 根据设备分类选择。即重点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 对重点设备实施预防维修和定期维修;主要设备实施定期维修, 其关键设备实施预防性维修;普通设备实施事后修理。所有设备都要实施预防性维修和定期维修方式, 尽量避免事后修理。

2) 根据故障类型和零件特点选择。要对设备故障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采取相应的维修方式。根据设备故障分类, 维修方式选择有3个特点:设备发生故障不能预测, 设备发生故障后一般采用事后修理方式;更多的设备故障发生前是可以预测的, 通过运行监视和保护系统提前防范, 这类设备多采用定期维修、改善维修和预测维修方式;按照设备维修费用、故障造成的损失及安全性的要求选择维修方式。维修方式的选择要求:维修费用高的复杂更换件和不宜拆卸的精密零件, 应采取预测维修;有时也采取故障维修, 使零件充分利用;维修费用低、简单可更换的普通零件, 应采取定期维修;易损件应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更换;故障率高的复杂更换件, 应采取改善维修, 或采取组件更换;永久性部件如机壳、汽车底盘、水泵底盘、提升机架等, 应在检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维修。简单可换件, 应采取事后修理。

上一篇:歌曲创作方法下一篇: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