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2024-06-28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精选十篇)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1

一、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既然舆论监督是国家文明程度较高的重要标志, 它的出现必然是值得肯定的, 是历史的进步。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其一, 确保信息透明、公开

2008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 《条例》公开信息设定为政府的义务, 目的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这是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举措。知晓政务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 成为了公民的一项权利, 但如何能让一些公民有权知晓但相关部门不愿公开的政务信息公开, 则需要舆论监督帮助公民实现其权利, 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暗箱操作, 封锁政务信息的现象。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新闻和宣传工具, 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反对官僚主义, 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十六大报告又指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加强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舆论监督合力和实效。”

其二, 抨击社会上的一切丑恶现象, 还社会以纯净和正义

舆论监督监视社会, 对社会的异常现象特别敏感。舆论监督以事实为基础, 以群众舆情为依据, 担当着社会“瞭望哨”和“监察岗”的职能。对社会上出现的病态现象特别是违法现象和践踏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予以及时报道和纠正, 保证社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例如配合党中央的反腐倡廉政策, 对管理领域滋生的腐败现象进行监督, 民众的呼声具有强大的威力, 对领导层起到震慑作用, 防止权力过大或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滥用权力, 还社会以公义;监视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 抨击社会道德沦丧的个体, 告诫警示世人, 还社会以纯净的天空。

其三, 传达民众呼声, 特别是民众的怨言和不满, 维护社会稳定

古人有云:“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如果民众不能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 郁结于心, 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变态释放, 那时民怨沸腾, 社会稳定堪虞。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整的功能, “表现为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民众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呼声, 发表意见, 对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表达不满, 以期得到呼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 大众传媒成为了民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 “传达呼声、宣泄积郁, 平衡心理, 满足愿望, 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其四, 在保证观点公开市场的基础上实施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并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其最终目的是在批评中实现舆论引导。“它使批评的集中、使复杂的单一, 使非理性的理性, 同时摒弃许多的愤慨、抱怨和不满。”通过综合民众的言论, 推行和倡导一种符合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同时也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二、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问题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目前的舆论监督尚缺分寸感, 有的甚至超越法律范围进行监督, 造成了新闻侵权甚至媒介审判, 严重侵害了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

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问题主要是指新闻传媒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主要表现如下:

(一) 不实报道。

所谓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没有事实根据或与事实基本不符。报道失实所造成的侵权被叫做诽谤。在美国, 有专门的《诽谤法》, 诽谤是指“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对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新闻报道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是舆论监督中最常见的一种侵权行为, 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主要内容不真实、采访不扎实造成失实、杜撰虚假新闻。例如,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纸包子事件是新闻从业者杜撰的“舆论监督”, 监督建立在虚构的事实基础上, 对监督者造成了极大的名誉损害, 进行“监督”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传媒都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法院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为其定罪。

(二) 采用侮辱的字眼。

舆论的本体是公众一致的言论, 因此, 舆论监督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代表公众发言, 其本质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观点和态度的监督, 即用事实说话。但舆论监督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平等的, 被监督者应该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即使被监督者被公众众口一词地认定为十恶不赦, 他也拥有起码的人格权。有的新闻报道主观色彩过于浓重, 作者往往带着强烈的个人喜恶去评价事实, 以至于用侮辱的字眼来形容被监督者, 比如“说xx简直猪狗不如”, 这种作法严重背离了新闻精神, 也侵害了被监督者的人格权。离开了理智和客观, 新闻将毫无力量。例如, 1998年孙敏诉张育仁、《重庆法制报》等社名誉侵权案可以说是这类侵权的典型。张育仁在涉讼报社上发表的《这家伙, 我认识》一文, 不仅虚构了有损孙声誉的种种“事实”, 还对孙的外形进行了辱骂性的描写

(三) 故意或无意泄露他人隐私。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泄露被监督者的隐私权, 造成新闻侵权。有意泄露一般涉及到公众人物。美国法学家沃伦、弗瑞德曼说过, 公众人物的事业不仅使他们自己的, 也是社会的。公众人物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享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权利,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和平衡是任何进步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 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予以限制能体现社会公平, 是公众人物所获得的社会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一种交换”然后, 限制并不等于不设限, 并不等于媒体可以肆无忌惮地窥视隐私。现实是,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媒体常常以公众的知情权为由消解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如曝光与监督事件毫无干系的私人空间, 由此必然造成新闻侵权;对于一般公民实施的舆论监督, 侵犯被监督者的隐私权属于一般属于无意侵犯, 比如采用偷拍的手法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无意泄露被监督者的隐私。

(四) 技术处理不当。

这主要涉及到电视节目, 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如果涉及到未成年人, 出于保护, 法律要求不能公布其真实姓名, 不能让人辨识其真实面容。有的电视台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模糊未成年人的脸部, 使其清晰可见, 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造成新闻侵权。

三、如何避免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

面对新闻侵权与舆论监督的冲突, 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因为新闻媒体有舆论监督的职能而放弃对新闻侵权的追究, 也不应该是因为害怕新闻侵权而削弱舆论监督的作用, 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二者中寻找平衡。

首先, 新闻工作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目前, 我国虽然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新闻法, 但新闻媒介可以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确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为确保舆论监督的真实合法, 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与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尤其关于名誉权和隐私权方面的规定, 以便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舆论监督, 同时减少甚至避免陷入新闻官司的漩涡。

其次, 编辑要当好把关人。编辑是新闻发布最后环节的把关人, 责任重大。编辑要以法律的尺度“望、闻、问、切”。我们不能要求编辑实地核实每一条新闻, 但一些明显违背常规或不合法的报道, 编辑应当慎重对待, 避免新闻侵权。

再次, 新闻工作者应当加强自律。新闻工作者应当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个人的自觉来抵制各种诱惑, 做一名有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传媒人。

最后, 报道出现失误后, 媒体应及时纠正。如果报道出现失误, 媒体的态度很重要, 如果出现失误报道, 媒体应主动承担责任, 给监督对象正名。媒体如果不能通过“更正”、“答辩”等手段消除因自身过失导致的伤害, 必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 应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拒不刊登声明, 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或者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的, 应认定为侵权。”

舆论监督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 舆论监督必不可少, 它有助于弘扬正义、揭露腐败。然而, 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其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媒体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 逾越自己的权力, 否则将会触犯法律, 造成新闻侵权。

摘要:舆论监督是媒介的基本职能之一, 但舆论监督不当导致的新闻侵权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着重探析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的辩证关系, 寻找原因, 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侵权,隐私权

参考文献

[1].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童兵:《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历史使命》, 《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 2008年第一期

[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201页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2

http://.cn2011年10月25日23:46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公布。《决定》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对此,《决定》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 篇3

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但近年来,我国传媒与司法的尖锐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独立而公正的司法和自由且发达的传媒对于法治、民主与文明都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能在媒体报道之中体现公正的判决结果,这是大众传媒、法官、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传媒与司法矛盾的现状,并大致总结了二者不恰关系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矛盾的路径,期望二者的关系在博弈中得到平衡。

关键词:传媒;法制;舆论监督;矛盾

独立而公正的司法和自由且发达的传媒,二者对于法治、民主与文明都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能在媒体报道之中体现公正的判决结果,这是大众传媒、法官、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

传媒与司法的“短兵相接”在于富有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的兴起。传媒进入司法领域,更多的是基于司法改革的现实需要。此问题的切入点是为保证司法公正而利用舆论监督力量对司法者进行有力监督。但司法与传媒双方相应的理论研究、制度架构以及民众法治意识等都无从谈起,尤其是司法与传媒各自的社会定位都不明确,无法展开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合作。

一、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

无论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还是在媒体自我定位中,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都被赋予了太多理想化、道德化的色彩。新闻的重要功能是获得情报信息并加以整理和传播,有时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意见和评论,做出有见识的反应。多年前曾经有人评价说,印刷机已成为一种权力工具,新闻被视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现在作为“权力工具”的早已不限于印刷机,还有电视、广播和互联网。这里所谓“权力”实际指的是影响力,但它与真正的权力有着共同的特点:由于它的介入,受作用的一方将不得不做或者不得不停止去做某件事或某些事。

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拥有广大的接收对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传播手段迅速、价廉、方便,能够发布消息、传递甚至制造舆论以及“动员”欢乐。由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的特定功能所决定,新闻舆论早已成为民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媒介从不同角度监督着政府的活动,具有使政治保持廉洁的作用,是国家揭露和控制腐败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我国大众传媒与司法的现状

司法和传媒的价值都在于追求社会公正,但二者实现社会公正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司法是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从而追求法律上的公正,而传媒则是通过公众舆论,从社会舆论层面上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

有学者将媒体与司法比喻为一种微妙的“夫妻关系”——作为关系的双方,司法和媒体有时配合十分默契,但有时候也会发生很严重的矛盾,以至于相互攻击、指责,就如同夫妻间的争吵,往往互相不给对方留余地。而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都不想让这种不愉快维持下去。 

与之相对,另有学者指出,媒体跟司法不可能联姻,他们之间是距离产生美。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传媒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司法的独立、中立又要求传媒要与其保持“车距”。司法的公开性是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媒体对有关信息的搜集与传播是帮助大众行使知情权,由此公众能较好地对司法进行监督,促成司法公正。这与司法保障社会正义实现的目的相符,所以传媒与司法有情投意合互相兼容的一面。而传媒由于其特殊性,它更多地表现情感、直觉,往往将法律评判的问题从道德角度进行评判,这一点在对司法的批评性报道中尤为突出,而司法所关注的是法律与证据支撑的事实,于是两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分歧。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是一种来自于制度外的监督。作为非体制性的力量,它“存在于根本没有被法律认可的权力中”[1](P.242)。虽然与体制内监督相比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具有偶然性、即时性、难预期、多元化、人为因素等等弱点。与一般公众希望通过舆论监督实现的正义不同,当事人在这里借助传媒实现的是自己的正义,实际上是把媒体当作一种可凭借的力量来扩大自身行为效果以影响司法体制之内的行为或决策。这种对常态体制外的解决纠纷手段和途径的依赖,体现的恰恰是对体制本身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体制的危机和对体制权威的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传媒格局已被打破。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都市媒体的兴起、网络媒体的壮大和西方媒体的深度介入。现在,在传统的机关报、行业报等之外,出现了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度深的都市媒体和网络媒体,这一方面给司法工作提供了极为宽阔的舞台,让我们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大的规模、采取更加丰富的方式,宣传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另一方面,由于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自身所具有的空前时效性、高度交互性、海量存储性等特点,也决定了一旦发生负面报道,造成的社会影响将更为广泛,负面效果更难消除。此外,我们现在对境外媒体的管理也越来越开放,这表明我国对于自身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但有些外国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者是在敌对势力的操纵、策划下,经常利用一些司法个案大肆炒作,将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甚至对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制度恶意攻击,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传媒与司法缘何不洽

舆论与司法的不洽关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曾撰文将近些年司法和传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2],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有些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传媒监督还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传媒介入就是找茬儿、挑刺儿、帮倒忙,设置种种障碍限制记者的采访。

第二,司法程序不规范、不合法,妨碍了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这使传媒监督客观上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传媒监督不够广泛。目前,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大多着眼于极少数具体案件和个别司法人员违法违纪或腐败行为,而对司法机关的全面工作、办案过程中的程序违法、外界对司法活动的不当干扰等,则涉及很少。

第四,有些传媒监督不够客观,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或者对某一事件或某一司法人员的抨击与事实出入很大,或者对问题的揭露和评论只说其一,不讲其二,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或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无限放大,人为制造影响。

第五,传媒监督忽视司法的特性和规律,“越位”现象比较突出。

四、解决传媒与司法矛盾的路径选择

“法律与新闻自由两者间冲突得到解决,绝不能认为某一方面得到胜利,或某一方面被击败,而应看作整个社会受益。”[3](P.217)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从用权利制约权力思想出发,媒体与司法既不能“亲如一家”,也不能“冤家路窄”,而应当努力使双方的关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张力之内。

(一)转变观念消除隔阂坦诚相对

司法机关应当转变观念,深刻认识传媒在宣传司法工作,树立司法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看到,舆论关注个案,本质上也是一种监督,而不是“干预”或“左右”。对于媒体来说,也要转变监督方式。做好监督是必要的,但如果缺少证据支撑,仅仅是来自媒体的一种主观判断,就很难让司法机关信服。时间久了,对立就是必然。

(二)不对采访另设门槛

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必须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因此,任何限制采访权利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司法公正的,何况司法机关也无权为媒体采访设限。

(三)增强司法活动的透明度与说理性

的确,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应严谨审慎。司法机关有时会拒绝接受采访,报道只好听从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这样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敢于正视媒体自身问题并努力改进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应该是正当的、有益的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的干涉。同时要切实解决报道中不专业、不职业、不审慎、不平衡等问题,通过正确的报道和积极的导向,理性地引导和反映民意,协助司法实现公正。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与较量中达成的,媒体与司法可以在博弈中互进。其实,双方各自“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用担心谁干涉了谁,谁妨碍了谁,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歪。媒体应该对司法进行“无害监督”,应当做到:认清媒体的角色,客观报道,公正评论;尊重司法权威,尊重当事人人格;严格区分程序事实和实体事实、报道与评论、真实的民意与非理性的民愤;坚持真实、合法、严肃、平衡。在坚持这些常识基础上,双方都应该眼睛向内深刻反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和更加理性的自律,努力保障言论自由,共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景汉朝.从大局出发,正确把握司法与传媒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9-10-13.

[3]曹瑞林.新闻法制学初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周来顺]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王春宇(1980-),女,黑龙江人,黑龙江电视台制片人,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研究 篇4

九十年代以来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在电视节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在质量方面也有着重大的提高。新闻监督栏目大多采取“新闻聚焦”、“新闻热点”、“新闻热线”等节目形式,主要内容是揭露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新闻纵横》等在全国、当地都是收视率名列前茅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此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时空报道》、《今日说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市民与社会》,深圳经济电台的《传媒一线》等,都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级电视台中开办新闻舆论监督节目的共有六十多个,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且揭露的问题大都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监督作用的发挥越来越明显。

电视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中面临挑战

缺乏保障,阻力重重

虽然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非常重视,并且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但在实际生活中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选取、采访的过程等经常受到有关部门的刁难,不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是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新闻舆论监督是在媒体上揭露社会中存在问题,观众群体巨大,因此社会影响广泛,对相关企业的压力和威慑力也是非常大的。也正因为新闻舆论监督有这种威力,才能发挥出扬善惩恶的作用,对于监督社会、改进企业工作、弘扬社会正气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遇到的困难非常大,社会环境并不是很好,受到的干扰很多,因此舆论监督的作用没有落到实处。

缺乏专门法律,新闻纠纷不断

新闻舆论监督涉及到的社会问题一般都具有敏感性,并且很有可能牵扯到隐私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名誉权等相关问题,因此舆论监督的尺度是非常难把握的。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不健全,新闻工作者的权益保护并不健全,我国的《新闻法》等法律还没有颁布,新闻舆论监督经常陷入到无休无止的法律纠纷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有媒体相关的法律纠纷,美国的败诉率为9%,而中国的败诉率去年高达63%。虽然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法律水平方面与美国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一数据也能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我国新闻媒体深陷法律纠纷的窘境。

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责任感仍待加强

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是揭露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扬社会正气,应该是一种公益行为。但是,目前出现的有偿新闻就是记者利用舆论监督的权利进行的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不仅阻碍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也会逐渐丧失其在观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些新闻工作者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替有问题的企业隐瞒问题,甚至出现有些新闻媒体利用监督权利作为要挟企业的手段,这些行为都亵渎了新闻舆论监督媒体的社会责任。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完善策略

准确

首先要了解事实的真实情况。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对事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也要了解当事人的意见,遇到不熟悉的专业领域还要向有关的专家进行请教。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事实的真相,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保证报道的全面和真实,把握好报道的宏观方向,避免犯偏听偏见的错误。其次,对事实的记录要准确。在向观众报道事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镜头,不能用虚假的镜头误导观众,不能够对事实进行断章取义的报道,防止出现报道失实的情况。

稳定

首先要有稳定的立场,新闻舆论监督的立场要坚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对社会中的问题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报道,目的在于通过监督功能的发挥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改进,但是也要注意密切联系群众,保证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第二,要有稳定的态度。新闻舆论监督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节目是面向全国的观众的,因此新闻工作要保持好稳定的心态和为社会办事的公心,不能有私利的想法。在报道社会问题的过程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正的态度,态度不能过激也不能趁机发泄私愤,更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第三,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为最终目的,不能对社会中的问题过度进行渲染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也不能仅仅抓住社会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重复报道。另外,对于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以通过内参的方式解决。不能以监督相威胁,丧失新闻舆论监督的公正性。

(三)新闻报道“分寸感”的考量

新闻舆论监督需要把握好报道的尺度问题,把握好报道的分寸。首先,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纪律要牢记心中,严格遵守。对于涉及到社会重大问题的报道,要先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因为报道的度关乎到社会报道的效果,也关乎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对于应当重点反映的问题,不能够因为报道力度的不足或者报道的过度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新闻舆论监督要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作用,不能添乱,最终的目标就是问题的妥善解决。新闻舆论监督尺寸把握的适合还要注意,在节目中进行的批评要善意,要公允,不能对被批评对象进行名誉的侮辱,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激化矛盾。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浅析 篇5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此外,相关法规法令的陆续出台为舆论监督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本文依据调查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关键词: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 正文:

新的世纪,人们盼望着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我们赋予新世纪多少异乎寻常的涵义,许许多多的历史重负也无法就此解脱,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执着地前行。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法律保障以及功能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世纪的沉重话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失范、失衡、失序甚至失控。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极其不平衡的“超级社会”,从“初级阶段”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释放出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能量,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权钱交易、买官鬻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假冒伪劣等等腐败与罪恶,就必定滋生蔓延,肆行无忌。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机制,就没有现代化本身。而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迅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现代的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历程可概括为:顽强推进,步履维艰。由于逐渐深入的舆论监督触及到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引起的反弹和抵抗也日益频繁和强硬。因此,围绕着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空前强烈,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改革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社会开展舆论监督的努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1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继续呼唤新闻立法 自从2000年年初的“两会”,再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的“新闻与法”研讨会,新闻界和社会各界这样的呼声贯穿始终。

近年来舆论监督出现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阻力,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尽早立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和委员们指出,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代表和委员将舆论监督的现状概括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很高,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舆论监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认为,当前的舆论监督一是要坚持,二是要改进。建议形成行政性的法规或管理条例,规定在不违反国家安全、不违反相关准则的前提下,被监督者不能拒绝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做到事实准确,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没有立法不行,成了“两会”上的一种共识。许多代表和委员以提案、建议的方式,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将制定舆论监督法规的事宜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新闻与法”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一些新闻媒介的负责人在发言中认为,舆论监督需要法治,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没有法律的准绳,舆论监督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因得不到规范,新闻媒介或新闻工作者有时会被商业化倾向诱导,走入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行一己之私的误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就人民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要求

200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北京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坚决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保护。

这些提法表明了法院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支持。为使之制度化以及更具操作性,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后,如能将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确认,对形成健康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将具有积极的实质意义。各地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表示支持舆论监督 继2000年开全国先河出台《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之后,珠海市市委2000年又颁发《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采访报道的若干规定》: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新闻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推出了几项措施,以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使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规定包括: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积极与新闻机构建立联系制度,请新闻单位将发现和掌握的案件线索随时移送检察机关,主动争取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已经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重大案件,要主动与有关新闻单位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加大对渎职侵权案件查办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对检察工作的监督等。

2002年,吉林省政府作出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新闻舆论监督。安徽省则明确表态,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机关和公务人员。

青海省委表示,新闻单位对西部大开发中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应该予以公开曝光,猛击一掌,使人警醒,这有利于彻底解决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等单位也提出了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办法,他们认为新闻监督要与司法监督联手。对新闻媒体曝光而不能解决的违法违纪事件,司法机关将作出快速反应,并按照法定程序介入干预。本系统干部职工若有违纪违法及不良作风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查实后均按下岗处理。作出此项规定的还有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一些机关。

新闻媒介对一些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果

2000年,海内外广泛关注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受到依法严惩,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被查处,表现出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2002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结案件13万4千多件,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4146人,地(厅)级干部331人,省(部)级以上干部21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受到严肃查处。这中间,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新闻媒介主动出击,对横行在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展开舆论监督,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果是难以想象的。2000年,从“你不让路,老子一枪打死你”的河北霸州的杜书贵,到为了十几块钱的水电费和几句口角就枪杀房东一家三口的河南禹州的刘德周,一个个败类在舆论面前现了原形,最后受到了法律严厉的惩处。如果不是新闻媒介冲破重重阻力去报道真相,一些滔天罪行很可能经人粉饰反而成了“天下太平”。“打记者”现象频繁出现,各地记者协会维权力度加大

2000年1月8日,中央电视台当天的《今日说法》节目题为《记者被打之后……》。电视台女记者王蓉蓉对着镜头泣诉:“这段路,我感到非常长,我觉着仿佛到了头、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一名法制类节目的记者,常常揭露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可轮到自己头上,为什么就没有人保护”。

其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此高度重视,省人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纷纷去电去函,要求依法惩处殴打记者责任人。中国记协一位姓张的同志还冒雨往章丘,督促此事解决。但最终也没能要到一个满意的“说法”。

到2000年底,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境遇并没有改善。12月28日,有记者在洛阳采访震惊中外的“12·25”火灾惨剧,他在殡仪馆警戒线以外拍摄了一张遇难者亲属认尸结束后的照片,一名民警发现后硬拉走了记者,并对着一排正在执勤的警察说:“这个记者在拍照”,于是呼地一下上来五六个警察,一把夺过摄影包,从中掏出相机,曝光胶卷,并里里外外地翻查摄影包,其间还有两人将记者手臂扭住。

毛宁住进医院,北青报记者采访被打;采访广东东莞塌楼事故记者被群殴、相机被抢;记者采访造成多人死亡济南重大塌方事故时竟被打晕;采访山西煤矿爆炸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曾一度失踪,为逃避追打,记者流落山林;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拍了“不该摄录的镜头”,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衡南发生暴力殴打记者事件……

五年里,记者采访被打,数不胜数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没完没了,愈演愈烈。

2004年11月24日,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粗暴干涉记者采访事件,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负责人发表严正谈话指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是职责所在,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保护。中国记协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新闻记者正常采访,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符合党心民心,其正当权益不容侵犯。中国记协“维权委”对肇事者表示强烈谴责,对被打记者表示慰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处理这些侵害新闻工作者正当权益的事件,严惩肇事者,并呼吁全社会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6 权力机关聘新闻媒体作为其“舆论监督”顾问,效果还有待观察

2000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聘请了宣传工作主管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为检察宣传顾问,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此举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反对消极腐败、制止滥用权力。

无独有偶,2000年岁末,新闻媒体纷纷报道——《青海重视舆论监督,诚聘记者作顾问》,西宁市委领导12月13日邀请中央驻青的主要新闻单位记者,表示西宁市欢迎新闻单位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他们说,中央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一些问题抓得准、反应快,一些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就可以迅速得以解决。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这一点与政府思想相一致。西宁领导说,西宁市舆论监督的政策比较宽松,对一些反响大、效果明显的报道,市委、市政府将给予重奖。权力机关重视舆论监督,当然可喜。但是作了“顾问”,是否还能客观、公正地对所“顾问”的权力机关实施舆论监督,还有待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7 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诉讼,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偷拍偷录”、“隐性采访”的方式不断引起争议,并引发多起诉讼,值得媒介关注和深思。

例如,福建一家报纸因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报道某酒店存在“色情服务”而被告上法庭。11月24日,法院一审判定媒体败诉。1999 年11 月25日,该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为掌握证据,该报记者在暗访时曾作了录音,并将这份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庭,但法庭不予采信。参与审理的法官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录音资料要征得对方同意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偷拍偷录”、“隐性采访”近年来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由此引起的争议和纠纷也日渐增多,此前湖北也曾经受理过类似案件。“隐性采访”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禁止性规定,但也没有任何法律支持的依据。可以说,在法律作出明确的规范前,这是一个“雷区”,今后一段时间,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8 新闻媒体有无法律上的“采访权”,成为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拒之门外,拒绝的理由是“你凭什么来采访”、“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可以说,采访权问题,已成为能否推进舆论监督的一个关键。这一年,中国足协与多家媒体发生的**,是这方面问题最尖锐的一次凸现,最后竟然发展成为一系列的“连环官司”。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在我国法律中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新闻媒体承担着向公众传达信息、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特殊职责,从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利延伸出的舆论监督权利,实际上肯定了记者的正常采访权。9 网络开始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络的信息传播已成为舆论的重要制高点。在我国,网络也开始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2000年以来,除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的腐败案件,一些震惊中外的天灾人祸,如乌鲁木齐大爆炸,贵州煤矿、内蒙煤矿、山西小煤矿坍塌,东莞商业街发生大坍塌,重庆发生氯气泄漏,桥梁豆腐渣工程,引发国人中毒的假冒食用油和“毒米”,使北方城市空气普遍严重污染的沙尘暴,等等,都由于网络传播的介入,而使公众迅速了解了事实真相。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很大的压力,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围绕“入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关于舆论监督定位的讨论正走向深入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报道或评论是否就是事件的最终结论?“入世”后我国新闻事业及舆论监督的格局是否会有所变化?舆论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延伸,还是独立的监督力量等等,都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动态、开放、多向的,所以舆论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通常不是一篇新闻报道或评论可以盖棺论定的。从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就是媒介,它既不是法院,也不是行政权力机构,只应该通过深入采访,以公正中立的立场,对有关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至于受众如何反应、事态如何进一步发展,则绝非新闻媒介所应当刻意制造或导演的。这样的自我“角色”认识,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还并不普遍。

二、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舆论监督有其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又是一项运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众对舆论监督既予以肯定,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普遍反映监督层次偏低、力度不够。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既要摈弃畏首畏尾的畏难情绪,又要根除“包打天下”的错误思想,知难而进、谨言慎行。提高舆论监督水平,要在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强对高层次的监督。舆论监督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首先应该是对重大决策、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高层监督,然后才是对一般公务员的低层监督。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强化高层次监督。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毛泽东同志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有过多次论述,最为著名的是在1945年他与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毛泽东明确指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权力运用进行监督。1957年他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他说:“如果我们不接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又强调“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把权力运用限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重点报道、连续报道,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报道常被长官意志

左右,信息公开不实行制度化、法制化,舆论监督很难有大的进展。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促成问题解决,解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增强前 进的信心。

(二)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从业人员进行舆论监督是一项神圣的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权利。实施舆论监督,首先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全党大局服务,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舆论监督,任重道远,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心要热,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碰硬,敢于反映事实真相,为群众说话,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就是要善于思考,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在任何扑朔迷离的事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要清醒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曝光、揭丑,而是重在建设和指导,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三个围绕”即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来进行;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来进行。“四个有利于”即舆论监督有利于大局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惟有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阐述,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履行好舆论监督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三)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而且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规定新闻舆论机构不准公开抨击和诋毁人民民主专政,不准公开抨击人民民主专政机关,不能干涉司法审判等。同时,宪法和法律还规定新闻舆论监督不能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在实施的每一步骤中,都不能违背这一点。新闻舆论机构在监督公民和法人的言行时,应负有法律责任,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揭露隐私等,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舆论监督要正常开展,避免新闻纠纷,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舆论监督,有一大部分是批评报道。被批评者往往对采访不配合,甚至刁难记者或设置障碍,个别狂妄者甚至对记者编辑进行威胁恐吓等。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同时,记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严格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记者不能义气用事、代法立言,更不能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有的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不细致;有的报道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片面性严重;有的主题先行,观点前置,有失公正;有少数人甚至以笔谋私,滥用权力,这不仅失去了媒体的尊严和公正,也使从业人员失去威信,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引发法律诉讼。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已发生了一千多起新闻官司,这次对从业人员的调查也表明,有31.16%的被调查者遇到过新闻纠纷,而他们所遇到的新闻纠纷有不少是属于“报道某些细节失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从业人员的角色也应是独立公正的,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能充当法官、裁判员,不要急于下结论。

(四)要讲究舆论监督技巧,善于用事实说话,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从业人员在采访中一定要胆大心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搞清,把事实搞准确,做到事事有出处、零出入,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另外,要给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多搜集线索和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核对,这样才能保证事实的真实,维护舆论监督的尊严。

舆论监督要讲究监督技巧,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监督水平。舆论监督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可公开曝光,也可写内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倡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披露问题,不仅要在内容上真实可信,遣词造句也要注意把握语言艺术、情感艺术,让被批评的人心悦诚服。同时,舆论监督要讲求适量、适度、适时,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批评报道要抓典型,有头有尾,使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促成问题的解决。

(五)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对权力的限制机制。目前,舆论监督举步维艰:采访难、取材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解决问题更难。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之中,地方保护主义是目前搞好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错误引导舆论。一些领导只强调舆论监督给政府抹黑,千方百计封杀新闻;一些地方官员怕批评报道影响了自己的政绩;个别人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们对舆论监督横加干预,甚至打击报复。记者采访受阻,甚至遭受围攻或殴打,舆论监督工作如履薄冰。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体系,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和民意的舆论监督制度,将是当务之急。

三、结论

以上诸方面,远非我国舆论监督现状的全部,但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回顾以往,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监督这个绝不轻松的话题,在新世纪的许多重要走向。参考文献:

1、乔云霞/胡连利/王俊杰《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河北大学学报

2、张西明,《新闻舆论监督

沉重的话题》

3、丁康权、《试析如何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江南论坛 1999年第7期

4、任稚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新闻与写作 1998年 第11期

新闻舆论监督与预防腐败 篇6

关键词:新闻舆论;反腐败;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述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义及其特征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机制的有效组成部门。它是人民群众借助于新闻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行为进行的民主监督。它通过媒体特有的公开性,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行业不正之风和其他事实进行报道,从而起到揭露鞭打丑恶和弘扬正气的目的。它是完善我国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任务。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一种独特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群众性强。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参与实施监督行为主体的广泛性。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介行使他的知情权、发言权、议政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指被监督对象即客体的广泛性。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中,各专职监督部门都有其特定的监督对象。诸如:检察机关是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司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则是实施行政监督,纪律检查则是对党的组织、党员干部实施党内监督等。

2、及时性。马克思说过,报纸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每日干预运动,发达的每日新闻事业可以在数小时到数日内产生监督效果。当新闻媒介一旦获得线索,或接到人民群众的来稿、来信、来访、来电等,可以马上派出编辑、记者采访,向事件的双方当事人调查了解;当新闻媒介对事件“曝光”后,新闻舆论监督就会成为一种社会监督。

3、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的透明度高,是由新闻传播媒介的公开性特点所决定的。新闻舆论监督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体公众,它的监督是通过公开报道、公开讨论表现出来。

4、震慑力大。腐败分子一旦陷入新闻舆论的包围,犹如登上千夫所指、全民共讨的审判台,在舆论面前将劣迹昭著,身败名裂;一旦腐败分子的丑闻恶行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就会造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声势,从而产生强大的威摄力和心理压力。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朱镕基总理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评价——“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高度概括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反腐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在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等方面能够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遏制作用.腐败分子以身试法,胆大妄为,是因为其预期的腐败行为收益大于成本,而且有较大的边际效益。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抓到蛛丝马迹就可以及时曝光,使违法乱纪的腐败行为原形毕露,再和法纪部门挂钩,这就增加了腐败分子的违纪成本,这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2、警示作用。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的维持与增强不仅有赖于法律和道德教育,而且有赖于外部的约束力量。舆论通过新闻媒体可在广泛范围内迅速传播对某一具体腐败行为的谴责,也是对同类腐败行为的声讨。

3、激励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可以使人民增强对政府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信念,克服消极思想,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近年来,全国的新闻媒体都不断在提高舆论监督力度,创造出好的形式和经验,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时空报道》、《今日说法》、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每月聚焦》、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等,这些为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激励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努力完成反腐败任务。

二、在预防腐败过程中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对策

我个人认为,媒体只是党政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介于舆论监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个平台;媒体不具有强制力,它只是代表着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把这个社会的许多切片加以聚焦,让社会公众来评判它的价值和美丑;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媒体的力量是单薄的,必须动员各种可以聚合的资源以增强监督效力。

(一)借党政之力

新闻舆论监督应当和必须得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实践证明,凡是舆论监督推进比较顺利的,必然有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支持和帮助在起作用。有力的支持不仅在于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权威对舆论监督的鲜明态度,而且在于能把舆论监督列入议事日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抓严抓紧,落到实处。需要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直接过问,支持舆论监督单位的“尚方宝剑”要能一插到底,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违法违纪的要依法按纪惩处,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能顺利推进。

(二)借法律之力

新闻单位要依法履行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更需要法律强有力的保护。新闻舆论监督为什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法制还不够完备。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大法、基本法和各类法规,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从法制上明确具体界定的诸如舆论监督的法律地位以及法律责任,新闻舆论监督应当遵守的原则、方法和秩序,新闻单位及记者的包括依法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妨碍舆论监督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的行为的惩处等等细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除了新闻单位必须严格依法实施舆论监督,依靠和正确地运用好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国家应当通过新闻立法(制定和颁布《新闻法》、《舆论监督法》等法律)来规范和管理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使其能借助法律来改变无序和困难的状况,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

(三)借媒体之力

主要是新闻舆论单位的相互支持,舆论监督也要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对一些重大的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例,对一些严重干扰破坏舆论监督的重大案例,新闻传媒单位相互联手,协同作战,对扩大舆论监督影响,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推进很有好处。

(四)借品牌之力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7

一、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扫描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 所谓的“舆论监督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行为:人民 (包括新闻媒介) 随时对政府 (包括执政党) 机构及其领导人的活动进行了解和评论 (批评、赞扬或提出建议) 。这种社会行为的特点是:一、相对的独立性。二、公开性。三、对被监督者具有无形的强制性。对新闻媒介来说, 舆论监督是它的固有属性, 这种监督可以分为决策监督和行为监督两大类。”①这个定义中指出了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由媒体和非媒体两大部分组成。实际上,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 舆论监督仅仅属于媒介特有及专属的权利, 即便是在编读互动和受众反馈的参与情况下, 舆论监督权仍然是少部分人的权利。而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广泛的社会大众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 成为了舆论监督真正的主体。

近年来, 许多的新闻事件彰显了普通的社会公民在舆论监督上发挥的主角作用。而且, 这个主角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主要表现在当传统媒体面对社会公众事件失语时, 网络媒体肩负起了整合社会和传递信息的两大职能。我们以2009年热点事件之一的胡斌飙车案为例, 事件发生后, 浙江的传统媒体几乎予以漠视, 而杭州十九楼论坛则对整个事件的前后过程进行了密集的报道。这个报道是自发的, 带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 并起到了极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可以说, 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一方面源于受众传媒素养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所提供的开放性的话语平台使然。

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的调查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 普及率达到25.5%。”②网民数量的持续增加, 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同时得益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的特质, 网络媒体的使用者获得了上传和发布的权利。这使在传统的传媒语境下仅为少数精英阶层所掌握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开始下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 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新闻发布到网络上。媒体作为言论和观点自由的市场已经延伸到普通的社会阶层。

二、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传播机理

网络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具有了传统媒体的基本功能, 也具备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渠道等多个要素。但就其传播的模式而言, 却与传统媒体的运作机理有着极大的区别。根据近年来的胡斌飙车案、上海钓鱼执法案以及大学生落水救人事件等的报道, 可以看出, 网络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其基本的流程是:新闻事件发生→网络媒体上传→观点及言论汇集→形成舆论→传统媒体跟进→利害相关单位作出回应。

在这个过程中, 涉及到网络媒体、新媒体、网民和利害相关单位四个基本要素。新媒体是舆论自由的市场, 是观点开放的平台, 它将社会信息进行了高度整合, 并承担起网民和传统媒体进行对话的平台。可以说, 是庞大的网民群体掌握了舆论监督的话语权, 在网民的影响下, 网络媒体设置了传统媒体的议程, 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舆论进行了强化和反思。

受众通过网络媒体的“上传”, 间接地表达见解和意见, 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反馈”, 这个“实现”, 得益于新的媒介环境, 更得益于传媒素养的提升, 这个“反馈”带有主动性、共享性和质疑性, 通过网媒影响传统媒体, 进而影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 既利于社会事件报道和处理的公开透明, 也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新媒体成了整合意见的平台, 它在短时间内整合起社会的意见, 形成了社会焦点议题, 为传统媒体的报道抛出了议题。新媒体是受众对传统媒体之间进行反馈的平台, 也是传统媒体报道缺位的重要补充。它具有聚焦、放大和整合的功能。

三、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失范现象

媒体的失范是传播学和伦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视野。网络媒体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和受众匿名带来的“刺激感”和“安全感”, 使各种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观点、意见、信息呈现在互联网上, 网络媒体的真实性和事实的可靠性备受挑战。正如专家所言, “媒介参与内容广泛, 从提供新闻、表达观点, 到娱乐投票;动机不一, 从单纯报料、到个体维权、再到服务公益, 但其共性都是超越简单‘媒介使用者’的角色, 更积极地利用媒介, 对媒介内容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③

我们以2009年的闫德利“艾滋女”事件为例, 在事件发生之初, 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就认定了这是一个“道德故事”, 并通过博客、贴吧、论坛等各种渠道进行广泛的传播, 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这个事件在诞生之初, 在网民认定此事是“真”的前提下, 声援、声讨、质疑、批评、赞叹等各种意见混杂于互联网媒体, 并汇集了密集的受众关注度, 进而, 传统媒体以“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了跟踪报道, 最后事件经核实为人为恶作剧, 最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纷纷进行自我的检讨。在这个过程中, 网络监督的失范现象有三点表现:一是网络在监督舆论的同时, 也在制造着网络暴力, 互联网的便捷性、互动性为不法分子利用, 充当了虚假言论的“帮凶”;二是网络在监督舆论时所产生的失范现象, 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 这表现在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上的误导和暗示;三是舆论监督的信息内容混乱, 庞杂, 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和低俗信息。正如杨继红所说的那样, “网络媒体存在问题的诸多种种, 归根结底一个原因:上传的自由与责任的不对称, 由此导致的发布的后果与发布者承担后果的责任不对称。”④

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时的失范现象, 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的低俗化, 信息传播的失真, 还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审判”——对媒体职能的僭越。众所周知, 审判是司法机关的专属权力, 而新媒体所汇集的舆论意见, 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不仅能够影响受众思考什么, 甚至能够左右受众思考问题的方式、观点和态度。

四、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伦理重塑

网络媒体需要一个澄澈的舆论平台和话语空间, 这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努力。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失范现象, 是经济利益驱动和受众趣味导向的结果, 也是网络媒体信息把关人缺位和受众传媒素养欠缺的结果。当下, 对网络环境的净化和网络传播自由、放任的规制是一个严肃而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因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 重塑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势在必行。

网络传播伦理重塑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互联网传媒行业及其从业者的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 坚守新闻传播的道德底线, 倡导以全面、真实和公正的方式传播信息, 发挥网络媒体在整合社会、传递信息、表达舆论层面的积极功能, 强化社会责任, 避免虚假信息、有失公允的信息和低速信息的出现及传播;二是加强对广大受众特别是互联网媒体使用者的传媒素养教育, 提升其对信息的识别、认知和评价能力, 培养健康积极的信息使用态度。

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受众素养的提升而不断变迁, 我们期望本文能够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的特点及瓶颈进行抛砖引玉的研究, 使网络媒体的社会功能得以扬长避短, 汇集社会舆论, 助推中国的舆论民主化、公开化进程。

注释

1陈力丹主编:《新闻学小词典》, 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8年8月

2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详见CNNIC官网:www.cnnic.cn

3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 载《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8

一、现象:网络传播成功案例两例

2008年5月12日, 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地震时, 都江堰市某中学历史教师范美忠第一个从教室里冲出来, 而将学生撇在教室里。事后, 他博客上发表的《那一刻地动山摇》的日志引起了媒体和民众对教师职业道德与人的行为准则之热议。“范跑跑”一词应运而生, 成为了范美忠的代称。范美忠的逃离行为亦在媒体和公从的热烈讨论下演变为有关道德伦理大批判的公共事件。有网民在网上集体讨伐范美忠, 称其为“最无耻的教师”。传统媒体的跟进也将他列为反面典型。短短一月间, 全国数百家甚至国外一些媒体都对范跑跑事件做了报道。一个毕业于北大、曾经不知名的普通中学教师, 借助网络这种新媒体, 以博客的方式复述地震发生时的心路历程, 加上新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网民的积极反应和参与, 使得一件原本在人际传播范围内发生的事实演变成为一件举世皆知的公共事件, 这不正说明了网络媒体强大的传播潜力吗?同时,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宣传后果, 也引发学人对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反思和忧虑:小沈阳的走红到底是不是低俗化的表现?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还能够依靠传统新闻媒体继续传播下去吗?网络是否会取代电视, 成为下一个大众传播载体?

二、理念:如何防止网络传播成为暴民炒作新手段

进入2009年, 网络又连续暴出“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雷人”等网络新词汇。每一个新词流行的背后, 网民都“炮制”出一个令人心中产生丰富联想的真相。过程不甚明, 成果却盛行。代表平民的低俗与代表暴民的炒作在网络这个新兴的传播媒介里找到了火速传播的温床。在层出不穷的网络传播新形势下, 法律监管应如何进行?政府监管的位置又在哪里?网络行业有没有代表自律的职业标准出台?许多现实问题都在昭示我们:网络媒体正在成为草根暴民的炒作新手段, 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监管职责, 营造平实健康的舆论环境?则必须在虚拟社会中亦建立起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公共事件, 以及公共事件中成为报道主角的人。

首先, 在新闻界, 对具有世界性报道意义的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是考验一家新闻媒体是否成熟的标准。而即便在很多重大事件发生时, 大陆媒体驻海外记者或特派记者, 也由于职业道德使然, 在第一时间内发回第一线报道。但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发回的第一手资料和报道, 却常常因为中国新闻界的“审批潜规则”而令新闻报道“不得其所”, 稿件被毙、好稿被删等现象层出不穷。新闻报道因此而失去了时效性、显著性等这些新闻价值的题中之义。由此看来, 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思维、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 严重地阻碍了内地新闻事业作为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并使得“新闻自由”、“客观公正”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一句空话。

其次, 在市场经济驱动下, “成功”的标准即是风行, 报纸的最高水准即是卖得出去。越来越低俗化的编辑方针使得报纸失去了它在行业创立之初的那点璞玉之光, 由质相粗糙但内蕴深厚的玉石经过传媒人的妙手包装, 成了花哨实用且价值连城的黄金。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体制必然对其上层建筑产生深层次的渗透和影响。而作为上层建筑之重要内容的传媒业, 不得不接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于是, 一份报纸有没有市场、能不能赚钱成为衡量传媒业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只要能够为集团创造经济利益, 再滥俗的新闻、再八卦的消息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报刊”这所曾经用于思想交锋与公众讨论的大雅之堂。偷窥变成了新闻报道的常态, 严肃新闻被看作“呆板僵化”的保守派代表, 不得不四处寻求刺激的民众的欢心。

第三, 后现代文化的流动性和破碎性一再对身处大都市圈的各类文化传播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得传统的宏大叙事的风格被瓦解, 小市民的、破碎的、流动的新闻话题和职业表达成为主流。各大报纸都在着力挖掘明星富豪的婚事, 猜测联姻背后的种种内幕, 却少有平民去关注G8峰会、朝韩局势和南极科考船只的失事。庄重严谨的结构被小市民风格解构为一堆堆烘干的泥土, 都市水泥森林带给人们的沉重和压抑正在取代刀耕火种年代流传下来的纯真与美好。不正常的城市文化发展, 加速了身处文化产业核心的新闻传播行业媚俗化, “不敬”和“娱乐化”的采访风格反而被认为是“报纸个性”与“记者个人魅力”的象征, “明星记者”激化了各报业集团之间的名牌效应白热竞争, 令新闻业发展从瓶颈走向畸形。■

参考文献

[1]郭镇之, 吕露英.“人肉搜索”与法律监管[J].新闻与写作, 2009, (3) :32-34.

[2]靳雅敏.网络媒体言论自由的舆论力量与社会责任[J].理论探讨, 2007, (10) :25-27.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9

1 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本身特点 , 很难有效地发挥其应有机能 , 而自媒体的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方式而成为现代监督的一种方式。那么 , 我们为什么要对政府的司法机关进行这种监督呢?

人民享有知情权 , 且言论自由。媒体通过采访等手段 , 对司法审判进行监督 , 使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 从而使得公民敢于并积极地提出批评建议等[2]。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 更加剧了这种表达机制存在的必要性, 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使监督更及时有效。一味的隐瞒只会使民众对国家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渠道不畅。

执法人员是普通人 , 而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倾向 , 并且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众所周知 , 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 , 这种理性容易被感性情感所左右。一个掌权者做出决策前是很难掌握全部有关信息的 , 无论其出发点如何 , 都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保证决策的尽可能科学公正 , 监督是相当必要的 , 它能够及时发现决策中的不当之处。如在保障被告人权利方面 , 当他们在司法程序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 , 舆论会进行声援 , 促使人权得到保护。因此 , 施加一种使他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束缚 , 能有效控制其向更坏方向发展。

在舆论监督的压力下可有效地促进执法人员的自律意识。每个人靠自己很难形成自律意识 , 人需要一个外在的制约力量 , 而舆论监督正是这样一种外在的监督。这样一来 , 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也可以有效促进司法活动的公开和审判工作的透明 ,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舆论监督正是通过施加“压力”, 协助实现司法公正。

当下传统的监督方式已经无力有效监督司法机关。传统的监督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的作用 , 即按照法律的规定自我监督或者相互监督。但是 , 其中某些部门或官员勾结起来滥用权力 , 采取多种手段使利益最大化。权力的差异并不能有效的阻止一些官员进行违法合作。现实中 , 往往看到公共机构之间的法定监督 , 大多都是迫于公众舆论而作出的。

法定监督机构若想履行监督职责 , 要凭借和掌握有关官员违法犯罪的充分信息或证据。实践中 , 公民或媒体的揭露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很多违法犯罪的线索。

但社会信息分散性强, 一个监督机构无论多么全面、努力 , 都不可能完全收集到社会的相关信息 , 由于相关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是相对的 , 况且执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而新媒体尤其是手机等自媒体 , 凭借其自身的灵活性和整合性 , 却可及时有效地弥补其他法定监督的不足 , 或多或少地填补其空隙。

舆论监督的广泛性是其他监督机构无法替代的。现阶段的舆论监督不仅监督官员的公务行为 , 除此之外 , 还对官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监督。同时 , 舆论监督对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 , 可以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与及时合理的监督。法律在执法权方面的监督是不健全的 , 规范也是有缝隙的 , 这就导致很多案件存在不少的自由裁量余地。而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对此进行弥补 , 所以 , 舆论监督的广泛性使此类监督更加全面有效 , 是其他的监督方式无法代替的。

2 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负效应

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形成的舆论监督有影响面广、反应快、震动大等特点。处理不当或久拖不判的犯罪案件 , 媒体的曝光能在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 从而使问题能较快较好地解决。舆论监督具有两面性 , 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和司法的公正 , 也很可能成为损害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的工具[3], 其负效应不容忽视。

容易将法律问题道德化、政治化。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或牟取经济利益 , 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往往遵从于道德 , 打法律的擦边球 , 或者将法律问题隐蔽化 , 或者将法律的运作视为隶属政治和道德的活动。这样一来, 容易导致事件本源与所披露信息不符 , 继而导致舆论讨论下的与法律标准下的结论有时大相径庭。如果过分强调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 很可能将法律问题道德化 , 司法活动变为从属于道德的活动。

过度强调监督作用 , 可能导致“外行领导内行”, 破坏司法的公正、独立。生活中 , 网民经常在法院尚未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前 , 用道德评价标准评判案件 , 一些舆论报道会在司法部门作出决定之前做一些带有舆论倾向性的报道引导受众的情绪 , 受众在该舆论的指引下会对司法部门的公正性等产生疑虑。当这种舆论盛行起来之后 , 就会使整个案件的舆论导向倾向于此。此时在强大的舆论之下 , 司法机关想要独立工作将难上加难。并且 , 法律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 需要专业的知识 , 过多的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 , 必定导致“外行领导内行”。

3 舆论监督对于司法公正之破坏性的根源探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应该与司法部门保持恰当的距离 , 避免过分的舆论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干扰。主要有以下理由。

很多情况下 , 自媒体随意性不可控 , 舆论监督主体本身获得的信息内容并不全面、真实 , 致使反映的结论或观点并不完全公正。如果涉及司法案件 , 舆论的常用做法是依据新闻事实与历史背景 , 从社会道德和实体法常识的角度对案件进行评价 , 总是从判决的最终结果进行评论[4]。所以形成的舆论舆情是带有感情色彩的 , 不再客观的对案件进行评判。在信息化时代 , 各种传播媒介会迅速把这种主观的评价传播出去 , 对于接收到的受众而言影响是重大的、震撼的。当舆论的主观性与法律的客观性背道而驰时 , 二者的矛盾就必然产生。

司法机关对事实的认定虽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判断推理过程 , 但司法裁断要达到自然正义是很难的。当事人诉讼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司法裁判 , 还原于当事人的事实过程 , 得出符合自然正义要求的裁判。而司法机关通过搜集到的确凿证据 , 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得到的判决结果。自然正义是实质正义 , 而法律正义是形式正义。但多数情况下 , 二者是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 有些证据材料还可能会扭曲事实真相 , 形成证据假象。司法机关是依据证据来进行裁断的 , 那么在支离破碎、真假难辨的模糊证据材料面前 , 司法裁断要达到自然正义是很难的。

社会舆论倾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相对而言 , 司法机构的权威化和职业化 , 执法人员的专业性和其自身的经验积累 , 以及其职业规则的要求 , 都会使审判人员更冷静、理性。然而 , 作为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意民心之表现的社会舆论倾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 把这种不确定的、存在波动的东西作为审判机关活动的准则 , 法律运行势必会产生波动。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价值目标一致 , 但二者实现的方式和评价标准却不尽相同。首先 , 司法是依靠法律来解决纠纷 , 而舆论监督则是通过简单的主观判断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舆论监督依据的道德标准是严格的、广泛的、科学的 , 法律标准相对滞后狭窄 , 如果道德评判没有法律的支撑 , 舆论监督就会给司法活动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 , 尽管法律与道德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认可性和评判的重合性 , 但二者并不可能完全重合。法律是对社会基本道德的确认与支持 , 因而难免出现一些法律允许但违背的道德的行为 , 如见死不救等 , 对于此类行为如果以法律的标准来评价 , 它并不违法 ;若以道德标准评价 , 则其必然要承担一些道德上的谴责 , 这往往是舆论监督的讨论与司法部门的审判结果产生碰撞的根源。当然我们需要强调的是 , 现代社会依然是法治社会 , 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一切应以法律为标准 , 不可肆意为之。有时 , 网络舆论监督常常裹挟着道德对案件进行评判 , 以舆论的强大压力来干扰法官思维 , 因此 , 执法过程中必须用法律的标准来审理而非道德。

4 结论

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腐蚀性 , 面对强权 , 个人总是显得渺小 , 因此在公权实施中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自媒体时代言论的随意性不可控 , 确实需要找到舆论监督的“适度点”, 换言之 , 司法活动与舆论监督不能过于亲密 , 否则司法活动的正常秩序就会被干扰 , 而这个“适度点”才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所在。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友曝”越来越普遍, 倒逼检察机关加速走向检务公开。同时, 不适当舆论过分的关注可能会引起党政机关对社会焦点案件的处理形成干涉, 司法权的独立行使将受到妨碍。所以, 如何在避免对司法造成不好影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需要持续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司法公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季芳.浅议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关系[J].学理论, 2013 (28) :148-150.

[2]胡家胜.浅谈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关系[J].新闻与法, 2011 (3) :115-116.

[3]左卫民, 汤火箭.传媒与司法关系新探[EB/OL].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3.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篇10

自2009年8月新浪网在中国率先推出微博平台, 不到四年的时间内,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 已经成为目前人们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热点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中, 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逐渐得到凸显, 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 河南“被落榜”考生李萌萌幸运进入大学, 微博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江西宜黄强拆案的最终解决得益于钟如九姐妹在微博上公布拆迁自焚事件真相。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让普通公众体会到微博区别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力量, 也使更多人看到微博在舆论监督上的巨大潜力。

一、微博的舆论监督特点

在微博传播基础上形成的舆论监督, 展现的是普通大众对于社会公共、热点事件的关注, 对国家政事的参与、讨论、监督。微博传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这也使得微博传播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 一条微博经过不断的转发, 能够瞬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和反响。

1. 即时性的信息传播

微博最核心的功能是即时信息的发布和获取, 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简短信息,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直播”, 信息传播极为迅速, 这是微博传播的明显优势, 也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雅安地震发生后, 仅仅53秒之后, 第一条与地震有关的微博就出现在网络上。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优势使微博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实效性。2012年11月20日, 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发生, 被转发后迅速成为微博热点话题, 在网络曝光60多个小时后, 重庆市委就对雷政富作出了免职并立案调查的决定, 被网民称之为“秒杀”。

2. 裂变式的传播方式

在微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以人际圈席卷的模式携带信息迅速蔓延”。[2]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信息的传播呈几何级放大, 信息以核裂变增长, 高效的到达率和强大的影响力使微博传播在速度和广度上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上, 一条被认为是有分享价值的信息经过层层转发就会飞快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响。2011年江苏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误将微博当做QQ之类的即时通讯软件, 以为别人看不见所发的内容, 在微博上大肆调情, 遭网友截图并发送到国内知名论坛上, 迅速引来近6万网友的“围观”。

3. 广泛的群众基础

舆论监督依赖于广泛的群众基础, 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特点已经逐渐成为普通人和媒体行使监督权力的有效途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 可以随时发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重大事件, 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讨论和监督。2011年6月20日, 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在微博上公然炫耀“住大别墅, 开玛莎拉蒂”, 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郭美美炫富与公权力滥用一经结合, 迅速引来网友的集体围观, 舆论矛头直指红十字会腐败现象, 红十字会深陷公信力危机。可以说, 网友在微博平台上的关注对事件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4. 碎片化的表达方式

片段化的表达是微博的一大特点。140个字符的限制使得微博的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征, 三言两语、现场直播、晒心情、谈感概, 不涉及文体、章法, 意思阐释清楚即可。当微博用户高度关注某一话题时, 围观的力量就会将这种碎片化的表达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舆论监督的作用就此展开。

5. 低门槛成为谣言的滋生地

微博舆论可以为数量众多的“围脖”客们提供广阔的发表空间, 微博用户只要一点鼠标, 就可以随时随地将信息发布出去, 微博舆论监督没有事前审查制度, 不存在把关人, 任何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渠道, 制造谣言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2010年12月6日, 新浪微博上一条“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消息被传播, 引来无数网民关注, 作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新闻媒体,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的官方微博在未经求证的情况下首发此消息, 使谣言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造成非常恶劣的传播, 尽管20分钟后有闾丘露薇等名人在微博上辟谣, 《中国新闻周刊》在微博上公开致歉, 但是由此引发的关于微博传播的负面影响的讨论和思考还在继续。

二、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微博传播, 发挥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平台, 微博能够成为有效的反腐工具,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快速、直接、简单、有效的特性, 举报的信息一旦进入微博领域, 就同滚雪球一样, 带来极其强烈的影响效应和震撼力, 成为众人关注的新闻事件。同时, 微博监督也存在很大弊端, 微博是全民性的, 不设门槛的信息交流平台,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微博平台的信息发布、讨论和转发, 使得微博上信息的真实度大打折扣, 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观点加深了微博信息的随意性。

1. 培养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作为网民群体中热衷于传播信息、表达意见的人, 往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尤其是当政府信息渠道不畅的时候, 人们对“意见领袖”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会更加强烈。这些“意见领袖”的观点往往能够促成网络舆论的最终形成。据统计, 2010年与微博有关的案例中, 近半数存在意见领袖, 有影响力的微博博主们对舆论事件的意见和态度直接影响粉丝们对事件的态度。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 伊能静在其微博上发表多条言论, 质问事故核心问题, 其中“法国在飞机失事后, 数年没有清理残骸, 只为还原现场调查原因, 以防止下一次悲剧发生”的言论引发36553次转发, 8089条评论。

在微博环境中, 代表正确舆论方向的“意见领袖”能起到辨明事实真相, 遏制社会谣言的作用, 培养“意见领袖”, 一方面要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黄健翔新浪认证微博拥有近1550多万粉丝, 微博中涉及社会事件的话题都会引起大量粉丝的关注和转发;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政府机关的官方微博和官员个人微博的建设, 强化主流言论, 引导网络民意, 并在谣言兴起时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2. 发挥主流媒体微博的引导作用

微博可以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弥补传统媒体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微博使用的便捷和发布信息的优势, 弥补自身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存在的问题。微博用户与主流媒体官方微博的交流有利于畅通信息流通渠道, 避免虚假言论滋生, 促进事件良性发展。2011年3月, 日本核泄漏在我国引发“抢盐风波”, 公众心理极度恐慌。随后一网友在微博上爆料:“蔡部长, 现在全省在哄抢食盐, 请省领导关注”, 数分钟后, 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杭州市卫生局长陈卫强相继在微博上作出回应, 告诉网民核辐射监测结果、食盐供应充足、碘盐无助抗辐射等等, 官员的安民告示在短短数小时内被转发了数千条, 事件最终得以平息。微博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 发挥政务微博的桥梁纽带作用

先入为主是大多数人观念形成的固有习惯,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政府部门开设微博, 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 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政府信息公开越及时、越详细, 公众了解的情况越多, 谣言产生和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小。用权威、真实信息引导公众。甘肃省卫生厅微博更是在突发事件中诞生的。2011年11月16日, 甘肃庆阳某幼儿园超载校车发生车祸, 事故发生后, 与此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各类信息在互联网上飞速传播, 当天仅新浪微博上与“甘肃幼儿园校车车祸”有关的微博就达96万条之多, 事故当晚甘肃省卫生厅便动员全省卫生系统1万名已开通微博人员及时通过网络发布最新消息。

4. 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

网民的参与是微博兴起、发展的坚实基础, 也是微博舆论监督彰显巨大力量的重要原因, 但是微博用户的素质高低不平, 导致微博也成为谣言的滋生地, 大大降低了微博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就是要提升每一位微博用户的媒介观念, 使其养成良好的传播意识, 正确运用微博平台, 反映诉求、表达民意、披露社会问题, 加强自律, 文明上网, 建设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

5. 加强相关法律的规范和完善, 加强监管

法律法规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但是目前我国网络传播的立法远远滞后于网络媒体的发展, 与互联网尤其是网络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 对于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更是缺乏相应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因此, 政府部门应该在完善现有互联网管理制度的同时制定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 从完善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微博舆论进行合理地约束和引导, 才能规范微博健康有序发展。

结束语:综观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 微博在公众表达意见、发挥舆论监督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博开辟了舆论监督的新渠道、拓宽了舆论监督的新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微博舆论带来的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因素, 其负面作用也应当引起重视, 微博舆论监督的日趋成熟和规范需要政府、传统新闻媒体、社会知名人士以及普通网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 微博舆论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加速器。

摘要:随着微博在社会上的广泛兴起以及“围脖”的日益增多, 微博已经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 微博传播所凸显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也逐渐被人们认可。本文试图从微博引发的网络事件中浅析微博的舆论监督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微博传播发挥正确的舆论监督作用。

关键词:微博,舆论监督,政务微博,意见领袖,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3]喻国明:《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J], 新闻与写作, 2010年第2期。

[4]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1)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赵新乐:《微博舆论监督初探》[D], 广西师范学院, 2011年。

[6]万丽萍:《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J], 新闻爱好者, 2012年3月 (上半月) 。

上一篇:初中英语有效词汇教学下一篇:城市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