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修复

2024-09-05

牙周修复(精选八篇)

牙周修复 篇1

牙周病是目前引起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 约50%的牙齿缺失是由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牙龈的炎症和出血、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动和移位。牙周病患者因其周围牙槽骨吸收, 导致修复区骨量不足, 骨量不足增加了修复的难度并使修复体出现不利的应力分布, 更将导致骨的吸收, 并且余牙的固位和支持力差, 所以牙周病缺牙通常采用活动义齿修复。随着生物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种植外科技术 (例如引导骨再生、引导组织再生) 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应用, 人工种植技术日趋完善, 适应证在不断扩大, 牙周病缺牙较为有效的修复方式就是种植修复, 牙种植体修复已成为当今牙缺失患者恢复功能的有效手段。

关于种植体成功标准, Alberktsson提出了以下判断标准[1]: (1) 临床检查种植体无任何松动; (2) 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或透射区很窄 (<0.25mm) ; (3) 种植体植入后每年骨垂直吸收<0.2mm, 五年以上骨吸收<4mm; (4) 各个方向种植体周围袋深度应<5mm; (5) 患者种植后无持续的或不缓解的症状, 如疼痛、感染、神经疾患、感觉异常等表现。我们通过以上标准判断牙种植体植入是否成功。

相关研究表明, 成功种植体与健康牙周围有相似的菌群微生物 (包括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噬二氧化碳细胞菌属、梭杆菌, 放线杆菌属也可以是健康种植体和天然牙周围的优势菌) [2]。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种植修复, 有些研究表明种植临床成功率会降低, 获得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更高, 种植体边缘骨也吸收的更快, 要求也比普通种植要高。有研究证实, 在牙列缺损的患者口腔中, 牙周致病原可以从天然牙转移至种植体。有研究证明[3]: (1) 成功种植体周围的微生物群与健康天然牙龈沟中的相似, 而失败的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群与牙周病区域近似。 (2) 细菌在天然牙周围的聚集会加大种植体被牙周致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张筱薇[4]等研究表明, 随着时间的延长, 具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增加。早先有牙周病历史的种植体植入区域内普遍有牙周病原体量的增加。这表明, 在长期的力作用下, 有牙周病历史患者经治疗后形成的牙周健康平衡较容易被打破, 这将导致种植后的牙列中致病微生物的持续增加, 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 种植体周围炎将导致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破坏, 最终种植修复失败。当然, 除了牙周病, 其他的一些因素[5]例如适应症的选择不当、手术中的机械损伤、种植体在牙槽骨里的位置、种植体的形状、种植体在口腔中的受力情况、微生物的入侵、种植体材料的选用与生产工艺等也会影响到种植体植入以后的稳定性。

成功种植体与健康牙周围有相似的菌群微生物, 具有牙周病历史的患者种植修复后短期内牙周菌群与健康人群相似, 但长期而言牙周致病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 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风险增加, 种植体边缘骨也吸收得更快, 而其对种植成功率的最终影响则需更长时间的观察。因此, 种植修复后对有牙周病史的患者长期的菌斑控制及种植设计时的力控制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有效途径。

有学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 因牙周病而缺牙的患者, 只要有恰当的牙周治疗和维护, 采取种植修复, 可以有很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宿玉成[6]认为, 在牙列缺损的患者口腔中, 维持天然牙牙周的微生物群, 就可以保存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有关的微生物群的稳定。如果余留牙有牙周炎, 应进行恰当的设计和治疗, 消除病因, 控制发展。也有文献报道, 有牙周病史的患者与没有牙周病史的患者比较, 种植体5年和10年的存留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 牙周病致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患者, 可以选择种植修复。康博[7]等研究表明, 在慢性局限型牙周炎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 行牙种植短期效果良好。陈琳[8]等研究表明, 牙周病患者拔牙后若缺骨严重可考虑即刻行骨粉植入, 以缩短种植修复时间。随着GBR技术的成熟, 我们可以通过植骨来提高手术的质量。魏娟[9]等研究表明, 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在牙周病患者种植前进行必要口腔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特殊处理、术后特殊护理, 能够提高即刻种植在牙周病缺牙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关注。

通过以上讨论, 我们认为, 对全牙列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方案[10],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严格进行牙周病的治疗和控制, 牙周治疗结束后, 经牙周专科医生评估, 牙周病已经得到良好控制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种植治疗。种植结束后还要进行观察和维护; (2) 对影响种植修复的患牙进行拔除, 对于没有功能、影响种植成功率和修复效果的松动牙, 必须跟患者解释清楚, 以期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 对拔牙后实行即刻种植, 还是延迟种植的选择:对于牙龈情况良好, 没有活动性牙周病的患者, 可以利用新鲜拔牙窝进行即刻种植, 以期缩短治疗时间。一般情况下, 牙周病患者等待骨整合的时间更长。在3~6个月的时间里, 为减少患者等待修复期间缺牙的烦恼, 可进行暂时性修复; (4) 对骨量不足情况的处理:长期慢性牙周病, 牙槽骨严重吸收, 垂直高度减少, 给种植带来一定的难度, 可以采用GBR、Onlay植骨等方法; (5) 最后, 修复的类型选择, 要结合患者口腔的情况、患者的个人意愿和经济条件。

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存在比无牙周病患者多的不利因素, 但是伴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研究进展、种植体外形设计的不断改进以及各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的问世, 种植体和骨结合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减少患者的缺牙期。在牙周治疗等其他治疗的积极配合下, 会有越来越多的牙周病患者通过进行种植修复, 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具备良好的美学效果与功能。

参考文献

[1]Albrektsson T.A multiconter repost on osseointegrated oral inplant[J].J Prosthet Dent, 1988, 60 (1) :75-84.

[2]Lee KH, Maiden MF, Tanner AC.Microbiota of successful osseoin-tegrated dental implants[J].J Periodontol, 1999, 70 (2) :131-138.

[3]尚姝环, 李成章, 樊明文.双抗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3, 4 (2) :180-182.

[4]张筱薇, 张强, 周立伟.种植修复后牙周菌群在不同时期变化的定量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 20 (6) , 577-579.

[5]任贤云, 肖旭辉, 施琥.人工种植义齿失败原因的探讨[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9, 8 (2) :90-91.

[6]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 2004:383-384.

[7]康博, 郭吕华, 陈健钊, 林丽娥.慢性局限型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的早期临床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5 (1) :92-95.

[8]陈琳.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植入骨粉一例报道[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 14 (2) :68-69.

[9]魏娟, 林立娥.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的护理体会[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8, 13 (3) :124-125.

牙周修复 篇2

【关键词】牙周病变;不良冠修复体;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74-01

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多是由于肩台过深、过宽以及边缘不密合等破坏生物学宽度所致。对于由此原因所致且具有较高美观要求的前牙,一般均给予拆除不良修复体治疗,但是整个过程耗时较长,费用较高,且大大增加了造成缺失牙的风险。而对于美观要求不高的后牙,我校附属医院近年来尝试在不拆除修复体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由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联合组女性15例,男性5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1.2±4.6)岁,共计33颗患牙,其中双尖牙19颗,磨牙14颗;对照组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3.6±4.7)岁,共计32颗患牙,其中其中双尖牙17颗,磨牙15颗。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首先对所有患者均先行龈上洁治术,而后于术后1周行龈下洁治术,之后采用翻瓣术和骨修整術方法行牙冠延长术,使其达到牙周生物学宽度要求,并尽量充分暴露肩台。联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漱口,中药汤剂组成成分包括金银花、蒲公英和白茅根,嘱患者于每日三餐后漱口,方法为含漱3min,且30min内不得进食。两组患者均于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判定。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齿松动情况作为疗效指标,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由患者操作一个0~10cm的VAS,0和10分两个极端值,0表示无菌斑、牙龈健康无出血、无牙齿松动;10表示菌斑覆盖牙面>2/3,牙龈有明显出血、牙齿松动>2mm,中间为渐变的过程,得分越高表明疗效越差。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s)、(n)表示,应用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菌斑指数联合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龈沟出血指数联合组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牙齿松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均无明显松动(P>0.05),详见表1。

3讨论

拆除不良修复体是由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时间较长且花费较高,但由于前牙对美观的要求较高,患者往往无奈接受,但是对于后牙由于对美观的要求加低,因此患者更倾向于行保守治疗[1]。

在本研究中,对所有由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在不拆冠的情况下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冠延长术。但同时由于个别磨牙根过短、去骨受限,不能很好的满足生物学宽度要求,并对牙周的维护产生影响[2],因此对联合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冠延长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含漱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含漱在控制菌斑以及保护牙龈、防止出血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主要是由于中药含漱水中的金银花、蒲公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茅根具有抗菌、止血等功效[3],因此可充分发挥抑制细菌增生以及凉血止血等功效。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伟群,朱靓,李军.牙周病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3):221.

[2]朱丽红,刘文芳,马丽辉,等.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3):391-393.

牙周修复 篇3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需要进行牙槽峭及牙龈修复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 (41.2±5.9)岁,其中由于个别牙错位导致患者牙龈颈缘不协调57例,前牙牙槽峭缺损异常21例,在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等情况后,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组间性别、 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全部患者均需要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如X线片、血常规、手术禁忌症等。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额口腔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若患者为牙颈缘过低,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牙周整复术,主要为牙槽峭及牙龈修复。一般情况下, 患者只需要在局麻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对需要进行整复术的位置进行消毒,然后用蘸有染色剂的探针在需要进行修复的牙龈上做出相应的修改长度及调整形态等的标记。使用高频电刀进行牙龈切除后,使用涡轮钻对患者的牙龈颈缘和牙槽峭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并作为暂时冠。把患者的翻瓣切开后,使其与设计的金属烤瓷相距3mm左右,同时用涡轮钻将其牙槽峭去除去,待患者的牙根面修复完整后,把牙周膜上纤维刮干净,并进行冲洗、复位、缝合以及上牙周塞治剂等药物,进而有效保护患者的伤口。患者需要在手术后保持良好的漱口习惯,每天3次。手术后一个星期拆线,接着观察1—2个月,确保患者牙龈缘恢复情况良好,在进行相应的口腔修复术和修整牙颈缘进而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患者需要在手术后随访0.5—3年[2]。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若P <0.05,即为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3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的牙周整复术后, 2例患者出现的牙龈退缩后导致的萎缩,后再进行牙龈瓷修复,37例患者经整复术后,康复效果较好,且牙龈外观整齐,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症状;对照组全部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牙龈退缩后导致的萎缩, 后再进行牙龈瓷修复。两组患者具体情况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 论

近几年,口腔医学的不断进步,口腔修复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患者对于其的临床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可以有效恢复口腔正常功能,还需保证其美观度及长期效果[3,4]。在进行修复时,常会出现局部缺牙导致牙槽峭畸形或某颗牙错位等情况, 导致口腔修复后整体外观不够美观。因此,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可有效改善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和麻醉,用染色剂进行需要切除处的牙龈,用高频电刀进行牙龈切除,在切割过程中,要保证准确,在减少患者疼痛和创伤的同时,要保证完整、清晰和协调的牙槽嵴和牙龈缘。并用涡轮钻进行牙劲缘和牙槽嵴修复。需要使牙龋切除,用牙颈缘和牙槽峭代替作为暂时冠,把患者的翻瓣切开后,使其与设计的金属烤瓷相距3mm左右, 符合“生物学宽度”,有利于保证患者手术后保持修复龋缘与其他龋缘的连续性,对保持患者口腔外观的整体协调性、避免炎症发生、降低骨吸收可能性等有积极的意义[5]。

目前,临床口腔修复工作主要包括功能性修复、 治疗性修复以及美学修复。美学修复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畸形牙齿、牙冠颜色异常、牙间隙过大等外观异常的口腔调整。功能性修复主要针对患者牙列缺失、牙列损伤等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治疗性修复是对患者的关节紊乱及牙周病进行治疗及矫正。在临床治疗发现,大多数患者伴有牙周疾病,对患者修复前后每个有着严重的影响,由于口腔修复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牙周疾病增加,甚至引起其他疾病。根据有关研究发现,在治疗前患有牙周、牙龈类疾病的患者, 在治疗后随访中,超过80% 的患者会出现外观不理想、 修复体边缘密合性下降、光洁度不好等问题,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修复体轴外观不理想。因此,如何使患者患有牙周疾病的可能下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从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牙周科行固定修复术病历中选择30例在固定修复前行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 男16例, 女14例。其中22例前牙个别牙错位, 8例牙槽嵴缺损异常导致牙龈颈缘不协调影响修复后的美观。选取同期30例在固定修复前不行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 男15例, 女15例。其中24例前牙个别牙错位, 6例牙槽嵴缺损异常导致牙龈颈缘不协调。两组患者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仔细询问病史, 行术前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X线等, 必要时行全身性检查, 均无手术禁忌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对牙颈缘位置过低的患者, 先施行牙周整复术, 常规局部麻醉, 消毒后, 将探针蘸染色剂后, 在需要切除牙龈的长度和形态的部位作标记, 然后用高频电刀切除牙龈, 再用涡轮钻对牙槽嵴和牙龈颈缘进行修整作为临时冠。切开翻瓣, 保证与拟定的金属烤瓷之间有约3mm的距离后, 用涡轮钻将牙槽嵴去除, 将根面修复平整后, 刮去牙周膜纤维, 冲洗复位缝合, 上牙周塞治剂保护创口。术后以口腔含漱液漱口, 一天3次。一般1周左右拆线。观察4~6周, 确保牙龈缘愈合稳定, 再行冠修复术, 同时修整牙颈缘部。两组患者均随访3年。

1.3 随访

随访为期3年。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因更换联系方式后未行通知随访中断。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更换联系方式未行通知随访中断, 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随访中断。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进行检验, 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7例行牙周整复术患者除1例因牙龈退缩后萎缩改做牙龈瓷修复整形外, 其余26例恢复良好。对照组27例中, 有4例牙龈萎缩改做牙龈瓷修复整形。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结果显示,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3.93, P<0.05) (恢复优良以术后3年随访中未出现牙龈退缩萎缩为标准) 。见表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种类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各组术前、术后相比P<0.05

3 讨论

义齿修复中常常因个别牙错位, 局部缺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等因素影响口腔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 导致患者对修复后外观不满意。而通过牙周整复术, 对于过长的牙齿进行义龈修复, 而对过短的牙龈通过修整牙龈颈和牙槽嵴高度都能达到口腔整复术后美观协调的效果。临床实践证明, 高频电刀牙龈成形术在牙周整复中具有切割精确, 龈缘清晰, 形态好, 患者创伤小, 出血少, 疼痛轻等优点。术中在切除牙龈, 修整牙槽嵴和牙颈缘作为临时冠, 切开翻瓣后, 须注意保证牙槽嵴的高度距离修复冠边缘应有3mm左右, 其目的在于维持“生物学宽度”, 使术后经修复的龈缘与相邻龈缘保持连续性, 防止因炎症引起牙龈退缩以及修复后冠边缘无法长期稳定的不良影响, 实现口腔修复美观协调的目的。这点在其他文献资料中亦有佐证。同时临床观察资料显示, 术后4~6周即可进行冠的再修复。术后应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强调并且教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因为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导致牙龈的萎缩, 尤其是对于牙槽嵴缺损严重的患者, 因其缺乏义齿修复所需的较好牙槽嵴支持, 只有通过正确的刷牙方法才有助于保护牙龈健康。在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患者中, 出现牙龈萎缩的患者都存在错误的刷牙方式[4,5]。尽管在随访过程中已做了明确的宣教强调, 但少数患者并未引起重视导致牙龈退缩和萎缩的状况出现。由此也提示口腔医生不仅要重视治疗口腔疾病, 专门定期的卫生宣教和牙周治疗能防疾病于未然。

综上, 在口腔修复前先行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手术再行固定修复可使牙龈修整健康自然, 术后牙龈自然真实, 功能保持, 患者满意。术中须注意麻醉, 牙龈切除的点和量及美容设计对术后形态美观协调的影响。术后应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摘要:目的 探讨于口腔修复前先通过施行牙周整复术达到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效果。方法 将口腔科行固定修复患者病历中按固定修复前是否施行牙周修复术作分类, 从两类病历中随机各抽取30份病历。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经3年随访观察, 行牙周整复术后的患者其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行固定修复前不做牙周整复术患者 (P<0.05) 。结论 牙周整复术通过修整牙龈和牙槽嵴, 有效的解决牙龈颈缘不协调, 牙槽嵴的形态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牙龈,牙槽嵴

参考文献

[1]陈伟, 李军, 唐增斌, 等.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广西医学, 2007, 29 (1) :115.

[2]陈玲, 李志勇, 巢永烈.牙槽外壳在固定义齿修复签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 20 (8) :494-496.

[3]于春梅, 方溢云, 王光护.牙龈成形外科与美容牙科关系的探讨[J].广西医学, 2007, 29 (1) :115.

[4]黄华.成人前牙排列不齐的烤瓷冠美容修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7 (1) :71-72.

牙周修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我们随机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该时期来我院做口腔修复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即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其中男18例, 女12例;3例患者前牙的牙槽嵴有缺损, 27例患者的前牙出现了个别的错位以及伴牙龈颈缘不协调。两组患者在病症种类、性别、年龄等各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在手术进行前我们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血常规, 乙肝二对半以及肝功能, 心电图以及X射线等系列检查来确定患者有无手术不适证, 并验证患者有没有药物过敏的历史。在这一切检查完成以后, 对照组患者我们直接进行牙冠修复术。而实验组则先采取牙龈修复术再进行固定术。其中1例患者的牙槽嵴出现严重缺损我们则采取了根据缺损形状将须部骨移植到缺损部位, 并用人工骨材料羟基磷灰石填塞周围, 缝合创口。而面对那些牙颈缘过低的患者则同时进行牙龈及牙槽嵴的修整术, 采用常规麻醉后, 再用蘸有染色剂的探针将要切除的牙龈的长度与形态进行标记, 后用高频电刀进行牙龈的切除, 再用涡轮钻对牙槽嵴、牙颈缘进行修整, 并在修整后作临时冠, 并切开翻瓣, 用涡轮钻去除牙槽嵴, 使牙槽嵴与安装的金属烤瓷之间维持3mm的“生物学宽度”的间隙从而获得牙本质肩领, 也满足患者对美学的要求。最后对根面进行平整, 彻底刮净牙周膜的纤维并冲洗复位, 缝合, 并采用牙周塞治剂来保护创口, 含漱液漱口。每天3次, 1周后进行拆线, 等患者牙颈缘愈合稳定后4~6周内再进行冠修复, 修复的同时应该适当修整牙颈缘部, 从而使其更加美观。且对两组的患者都随访1年以上。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获得了较好的美观满意度, 跟踪1年随访后显示, 实验组仅1例患者由于牙龈萎缩最后再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另外的14例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满意率高达93.3%;对照组5患者因为牙龈萎缩后在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1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满意率为66.7%, 两组疗效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很多牙周的疾病都会破坏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如果不进行先行的处理, 患者在做完口腔修复后会经常表现出外观的不满意从而影响口腔修复的美观度[4,5]。但是如果在口腔修复固定前, 先进行牙周的辅助性修复, 如对牙龈过长的患者, 则可通过义龈修复才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牙龈过短的患者, 则可以通过对颈部牙龈或牙槽嵴的高度进行修整[6], 从而使二者更具协调性, 从而满足患者对美的要求。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获得了较好的美观满意度, 跟踪1年随访后显示, 实验组仅1例患者由于牙龈萎缩最后再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另外的14例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满意率高达93.3%;对照组5患者因为牙龈萎缩后在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1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满意率为66.7%, 两组疗效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综上所述, 在进行口腔修复固定的手术前, 先把已有的牙周病治好是牙龈修整并确保让口腔达到健康自然的效果的有力保证, 为了使牙龈达到真实与自然的效果, 手术中也必须注意麻醉以及切除牙龈的量和点等都会影响牙龈的形态, 美容方案的设计要做到局部和整体的高度统一。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前行牙周修复后进行整复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术后随访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组的15例患者首先进行牙槽嵴修整后, 再对其进行固定修复, 最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获得了较好的美观满意度, 跟踪1年随访后显示, 实验组仅1例患者由于牙龈萎缩最后再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另外的14例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满意率高达93.3%;对照组5患者因为牙龈萎缩后在进行了牙龈瓷修复术, 1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满意率为66.7%, 两组疗效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 。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对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 后再进行口腔修复固定术, 这样能较好的提高口腔修复固定的临床疗效, 从而增加牙周的美观满意度。

关键词:牙周整复术,口腔修复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姚上贵.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54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l0, 28 (48) :147-148.

[2]浦恩泽, 李鹏, 张建明, 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4) :710-711.

[3]陈伟, 李军, 唐增斌, 等.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广西医学, 2007, 29 (1) :115.

[4]郭丹, 姜立德, 王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30例疗效观察.医学信息, 2011, 24 (5) :54-55.

[5]白宇宏, 吴文慧, 王琳, 等.牙冠延长术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对牙龈美观效果的影响EJ3[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7 (1) :32-34.

牙周修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收集牙周病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134例, 其中男56例, 女78例;年龄32~65岁, 平均年龄 (32.3±2.2) 岁。观察组134例, 其中男61例, 女73例;年龄34~70岁, 平均年龄 (31.3±2.4)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病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刷牙、漱口、洁治术等基础治疗。

1.2.2 观察组

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固定修复治疗, 基础治疗同对照组, 根据治疗需要对余留牙齿进行合理的调磨, 固定时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然后进行修复体试戴、调整、粘结, 进行调牙合, 建立合适的咬合关系, 减小牙合力, 达到恢复咀嚼能力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牙龈红肿触痛, 牙齿松动, 牙周袋形成等症状完全好转, 可以进行正常的咀嚼功能;有效:患者牙龈红肿触痛, 牙齿松动, 牙周袋形成等症状明显好转, 可以进行一般的咀嚼功能;无效:患者牙龈红肿触痛, 牙齿松动, 牙周袋形成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咀嚼无力。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固定修复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5%, 给予基础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9%,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牙周病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类型[4], 牙龈炎的病变仅局限于牙龈组织, 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引起的, 牙周炎的特点是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部的吸收。牙周病主要是由吸烟、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有报道称[5], 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病变部位产生刺激, 使牙菌斑和牙石的数量增多, 进而出现牙周病。研究表明[6], 心理压力大的人牙周病发生率是压力小的人2倍。因此, 注意口腔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是预防牙周病的关键。

固定修复是修牙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7], 首先通过基础治疗后, 然后进行固定修复, 可以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具有对抗侧向移位的能力, 外表美观, 患者感觉舒服, 受到众多牙科患者的欢迎。从研究发现, 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固定修复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5%, 给予基础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9%,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有关报道相似[8]。综上所述, 基础治疗联合固定修复治疗牙周病治疗效果满意,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外观无异样,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Filip Keulemans.The influence of framework design on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laboratory-made inlay-retained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 fixed dental prostheses[J].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09 (7) :844-849.

[2]吴国麟.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1) :62-64.

[3]Ma PS, Brudvik JS.Managing the maxil ary partial y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extensive anterior tooth loss and advanced periodontal disease using a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J].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8 (4) :259-263.

[4]林捷.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3 (1) :105-106.

[5]呼迎春.牙周病基础治疗研究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3 (11) :89-90.

[6]杨艳辉.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2 (1) :128-129.

[7]向兰峰.浅析联冠或固定桥法修复前牙松动移位缺失[J].医学信息, 2013, 1 (11) :223-224.

牙周修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1 年2 月到2016 年2 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牙列缺损的80 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残根患牙。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修复方法进行分组:选择“正畸- 牙周手术- 修复”方法的40 例患者归入研究组, 选择“常规残牙修复”法的40 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1 例, 女性患者19 例;年龄最小者18 岁, 最大者58 岁, 平均 (38.28±10.84) 岁;残根位置:上颌前牙31 例, 下颌前牙9 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2 例, 女性患者18 例;年龄最小者19 岁, 最大者59 岁, 平均 (38.52±11.05) 岁;残根位置:上颌前牙33 例, 下颌前牙7 例。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以及牙病危重程度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的残牙进行常规修复, 先将薄壁抹除, 之后将残余组织进行修复, 为患者种植烤瓷冠。为研究组患者采取“正畸- 牙周手术- 修复”方法进行联合修复, 具体为:①正畸牵引:将患者需要保存下来的残根牙首先进行根管的完善治疗, 之后观察15日左右, 若无临床症状则对患牙作牵引治疗, 以0.8mm直径的钢丝对固位桩进行弯制牵引, 钢丝顶部有钩, 将其内端磨粗, 保持根长1/2 左右的长度, 借助氧化锌糊剂或水门汀进行根管内固定。将患牙两侧发育良好、有足够支抗力的牙齿用作支抗使用, 为牙列进行整平操作, 令残根牙的间隙稍大于周边牙冠的宽度, 以确保牙龈附着宽度足够, 以免影响到正常的骨吸收或造成边缘龈退缩。之后, 在患牙处将0.45mm直径的钢丝弯制成特殊曲度的唇弓, 用以使牵引桩和患牙牙长轴保持牵引方向的一致。牵引时需注意牙弓间隙的足够保留, 必要时可以使用断根牙连扎或安置镍钛螺簧等方式来保证足够的间隙。②牙周修复手术:牵引完毕后将患牙结扎固定8 周左右, 待患牙满足牙周手术的修复要求之后为其牙冠进行延长手术, 并对牙龈外形进行修整。术后3 个月左右可种植烤瓷冠进行修复, 并在修复后进行牙颌关系的检查。

1.3 观察指标

①显效:残根牙得到完善修复, 术后1 年内无松动现象, 叩之无痛感, 修复体的切缘与周边正常牙齿保持平齐, 附着龈无丧失, 不见牙周袋, 其牙龈缘何邻近牙相对称, 行X线摄片, 根尖周组织一切正常。②有效:残根牙得到良好修复, 术后1 年内无松动现象或有轻微松动, 叩之有轻微痛感, 修复体的切缘与周边正常牙齿大体平齐, 附着龈无明显丧失, 牙周袋不明显;行X线摄片, 根尖周组织较为正常。③无效:残根牙修复不理想, 术后1 年内冠桥有明显松动, 叩之有明显微痛感, 修复体的切缘与周边正常牙齿为达到平齐程度, 附着龈丧失明显, 牙周袋明显;行X线摄片, 根尖周组织处于非正常状态。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 研究组远远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有差异 (χ2=9.80, P=0.00) , 见表1。

3 讨论

牙齿可谓是一个人的“门面”, 只要还具有保存的价值, 患者大多会出于对美观度的追求而保存下残根, 以备后续进行修复体的种植[3]。在口腔医学中, 牙外伤一般包括牙周支持组织、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及牙折和牙移位等。这些诸多损伤可单一出现, 亦可同时并发。对于牙外伤患者而言, 对其检查时应查明有无颌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对牙外伤患者应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 并追踪观察治疗效果。护牙托的出现, 无疑是避免牙外伤的主要措施之一。运动员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 如拳击、散打、棒球、篮球等运动, 均应佩戴护牙托。它的主要作用有:保护牙齿和口内其他组织、防止颌骨骨折发生、保护颞下颌关节等。对于有错颌的患者, 应及时做口腔正畸治疗, 减少牙外伤的发生。牙外伤常致使患牙向唇侧、舌侧、近中或远中向移位, 俗称“侧向移位”, 这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而且还会伴有“疼痛难忍”的症状。本文选择常规修复术和“正畸- 牙周手术- 修复”手术两种方法来为患者进行保存残根患牙的治疗, 从结果可知, 研究组的疗效为97.5%, 远远优于对照组的72.5%。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正畸- 牙周手术- 修复”术法对于牙齿残余组织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措施和治疗措施, 患者的修复效果自然更好。具体说来[4]:正畸牵引手术借助了机械外力对牙根断端进行了牵拉, 使其得以暴露在牙龈缘之外;牙周手术则是借助正畸牵引所形成的良好牙尖周与牙周组织来实现与周边健康牙齿的协调性, 再加以烤瓷冠的修复, 可以确保残根患牙的美观度[5]。术中对牙龈、牙弓间隙的保留更是促进了骨吸收, 避免了牙龈缘的退缩。

在保存残根患牙的治疗上, “正畸- 牙周手术-修复”方法的治疗效果比常规修复手术更加显著, 修复体修复效果良好, 牙齿极少发生松动,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正畸-牙周手术-修复对保存残根患牙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1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牙列缺损的80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残根患牙。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修复方法进行分组:选择“正畸-牙周手术-修复”方法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 选择“常规残牙修复”法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 研究组远远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有差异 (P<0.05) 。结论 在保存残根患牙的治疗上, “正畸-牙周手术-修复”方法的治疗效果比常规修复手术更加显著, 修复体修复效果良好, 牙齿极少发生松动,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正畸,牙周手术,修复,患牙,治疗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民.前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5) :217-217, 215.

[2]雷琼, 陈燕.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 2012, 33 (1) :58-60.

[3]方颖.不同充填材料在老年人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8) :1219-1221.

[4]李军科, 程瑞卿.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5 (1) :38-40.

牙周修复 篇8

关键词:烤瓷牙修复,牙周组织,口腔科

烤瓷牙以其可调配接近天然牙的色泽, 坚固耐磨, 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在口腔专科中, 烤瓷牙修复体占固定修复体的60%以上, 成为修复的主流技术[1,2]。近几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烤瓷牙在修复过程中, 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也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3]。本组研究中, 通过观察烤瓷牙修复过程中, 其对牙周组织的保护作用, 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采用烤瓷牙修复的患者, 男34例, 女16例;年龄25~60岁, 平均 (40.1±4.7) 岁。全部患者共修复牙齿78颗, 其中活髓牙37颗, 死髓牙41颗。全部患者在烤瓷牙修复阶段, 牙龈均健康, 无牙周病。排除病例标准:不能完成本组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烤瓷牙冠桥修复, 唇颊侧颈缘设计于龈下, 邻面颊1/2设计于牙龈下, 舌1/2设计平龈缘, 舌侧平龈缘, 颈缘形成一条曲线。根据牙齿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缩龈线。上前牙与下前牙的死髓牙, 上下前磨牙死髓牙唇侧及邻面颊1/2处, 设计金瓷混合颈环, 制备牙体, 颈部平游离龈缘, 金属颈环区域颈部牙体的预备量为0.35~0.5 mm, 具有清晰的完成线;牙体应具备较窄的肩台。用探针或专用器材将选择好的缩龈线压入龈沟内, 侧方加压, 勿垂直压入, 防止上皮与牙体撕脱。游离龈向根方退缩后, 预备原有牙体, 在此基础上, 对肩台进行快速修整, 肩台位置向龈方延伸0.5~0.8 mm, 前牙肩台宽度设计为1.0~1.5 mm, 后牙肩台宽度设计为0.8~1.2 mm。冲洗牙体颈部, 吹干, 调拌印模材料, 取出缩龈线, 采用印模材料制取印模。缩龈线在龈沟内的时间控制在10 min内。制备好临时冠。修复体制作完成后试戴, 粘固, 注意粘固时先将普通牙线置于龈沟内, 再粘固, 粘固剂凝固后, 顺牙面取出牙线, 清除粘固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牙石指数 (calculus index, CI) 、斑菌指数 (plaque index, PLI) 、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GI) 等情况。上述复查均由同一位医师在单盲法情况下, 观察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CI:根据萧卓然主编的《临床牙周病学》中关于牙石分度标准进行评定, 评定评分由0~4分, CI= (唇) 颊舌面牙石记分数之和/2;PLI:采用6%品红液显示菌班, 分0~6六个记分级别, PLI= (唇) 颊舌面菌斑记分数之和/2;GI:根据高等教材《牙周病学》进行评分, 记分0~3四个级别, GI= (唇) 颊、舌、近中、远中面牙龈记分之和/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者给予烤瓷牙修复, 修复过程中, 操作视野清晰, 减少了无效切割动作, 增强工作效率。在牙体制备过程中, 未发生出血现象, 牙龈得到较好的保护。取出缩龈线后, 肩台清晰。制取印模及制作的石膏模型肩台部位清晰。永久粘固烤瓷修复体时, 本组78颗牙中, 74颗牙牙龈状况良好, 4颗活髓牙出现水肿。复诊观察发现, 1个修复体龈缘发生水肿, 探诊后出血, 未见牙周袋。全部患者修复效果良好, 牙周组织保护情况良好。对本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观察发现, 患者CI、PI、GI较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修复前比较, P<0.05

3 讨论

烤瓷是修复牙体或牙列缺损最为常用的方法, 但是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损害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献[4]报道, 烤瓷修复失败病例中, 牙周病占基牙继发病的17.9%。“预防性扩展”概念, 指出龈缘下方, 即龈缘沟是自洁区, 所有充填体、嵌体或全冠边缘均应放在龈下, 这也是修复学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近几年,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烤瓷牙修复牙周组织保护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行烤瓷牙修复过程中, 采用牙周组织保护治疗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理论则指出, 修复体龈缘应尽量放于牙龈缘冠方, 避免刺激牙龈, 方便患者后期清洗。只有在前牙因美观需求, 或龋坏达到龋下, 需加固时才考虑冠缘放于龈下, 但不宜超过龈沟的1/2深度, 须与牙面高度密合[5,6]。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金属颈环, 与颈缘平齐, 降低牙周疾病的发生。生物学宽度指出, 龈沟底至牙槽嵴顶间至少保留2 mm距离, 是保证牙雕组织健康的基本条件[7,8]。如小于2 mm, 则可能导致牙龈退缩, 或形成牙周袋, 引起结合上皮向根方向退缩, 产生骨内牙周袋。

由于缩龈线中某些成分对牙龈原纤维细胞会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 应注意减少缩龈线与牙龈的接触时间, 本组修复过程中, 尽量控制时间在10 min以内, 以达到保护牙龈的作用, 增加修复的成功率。

本组研究中, 通过采用牙周组织保护治疗后, 患者78颗牙, 74颗牙牙龈状况良好, 复诊观察, 1个修复体发生水肿, 探诊出血, 但无牙周袋发生, 整体修复效果良好。在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发现, 患者者CI、PI、GI改善情况仍良好, 牙齿修复情况良好, 对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 这些对于提高修复成功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 烤瓷牙修复过程中加强牙周组织保护治疗, 在修复颈缘位置上, 尽量选择金属颈环与颈缘齐平, 保持龈沟底与牙槽嵴顶跨度, 缩短缩龈线与牙龈的接触时间, 提高修复成功率, 保护牙周组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玲.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5) :21-22.

[2]陈建设.老年烤瓷牙修复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35) :42-46.

[3]杨国平, 张金平.金属烤瓷牙修复158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5) :4658-4659.

[4]徐树新, 曹丹娜.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烤瓷牙修复残根残冠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 2014, 21 (16) :41-42.

[5]李石岩.200颗金属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2, 18 (3) :407-408.

[6]朱明珍, 姜涛.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牙体缺损146例体会[J].山东医药, 2011, 51 (31) :6-7.

[7]李春生.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 (3) :396-398.

上一篇:供料控制下一篇:3P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