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护理实验室

2024-07-01

开放护理实验室(精选十篇)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级护理中专生116名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6~20岁, 平均18岁, 均为女生。年龄、基础成绩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 在护理技能训练课开课前后, 采用自制问卷, 用不记名方式, 调查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2) 开放护理实验室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通过技能操作考核, 分析学生自我管理情况。 (1) 开放内容。在护理模型上能完成或非真人操作的项目。 (2) 开放时间。课余时间, 即中午、自习课、晚自习、周末。 (3) 开放过程。学习规章制度, 做好组织工作, 实验指导教师召集学生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以5~8人为1个小组, 自选小组长。建立登记本, 内设时间、内容、实到人数、损坏记录、赔偿记录、值日签名、小组长签名、学习委员签名等内容, 由学习委员监督管理。实验结束后, 由小组长填写登记本, 每组成员签名, 整理用物, 关好水、电以及门窗, 并做好实验室卫生清洁和安全工作, 保证实验室的正常使用。次日学习委员向实验指导教师汇报相关情况, 教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在训练过程中, 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使用开放式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 以指导其进行操作。

(3) 评价方法。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 考核项目有无菌技术、铺床、穿脱隔离衣、床上擦浴、抽吸药液法、导尿术共6项, 评分为优秀≥90分、90分>良好≥85分、85分>及格≥80分、不及格<80分。

(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考核成绩按百分率统计。

2 结果

(1) 护理技能训练课开课前后学生学习专业课兴趣调查, 结果见表1。

(2) 6项护理技能训练后考核结果见表2。

3 讨论

开放实验室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 由实验室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辅助、引导, 能最大限度挖掘学生资源, 缓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4], 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 要求学生从准备阶段入手,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从实验目的、用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护士素质、形体语言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可自行使用本组物品, 若发现物品有损坏、缺损时及时报告、补充。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完成整个护理技术操作过程, 既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又提高了观察和质疑能力。让学生参与落实物品交接责任制、安全责任制、用物使用及赔偿等各项制度, 有利于增强其责任感。

开放式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图、文并茂, 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增加其学习兴趣, 强化记忆。

自我管理能力是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力的人, 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学习和控制等环节, 以获得自我实现的能力[5]。开放实验室, 体现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重要内涵———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 并能使之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张静平, 余晓波, 唐莹.本科护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护理, 2005, 11 (19) :1651~1652.

[2]姜安丽, 林毅.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2 (40) :128~130.

[3]李珍玉, 赵冰, 朴冬玉.开放实验室对护生实践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7, 21 (3) :735~736.

[4]梁群英, 尤黎明, 林细吟, 等.开放护理技能教学中心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4) :332~333.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2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课;护理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因此护理实验尤为重要[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依赖心理明显,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只是跟随教师被动地学习[2]。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护理创新人才,本研究探索性尝试将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13级高职护理班学生,随机选取2个班作为试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女生,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年龄随机分班,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医学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学生使用的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均相同,均为同一位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两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主要为护理专业常见的实验操作项目,主要包括铺床、无菌技术、氧气吸入、吸痰法、鼻饲、导尿、隔离技术、生命体征测量、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1.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微课制作: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和知识点制作微课,微课视频时间为10min左右。(2)建立学习的平台:教师组建班级学习交流QQ群和微信朋友圈,将制作的微课、课件、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和操作流程上传并要求学生学习。(3)开放实验: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天开放,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学生成立自我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10人左右,学生观看学习微课和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后到实验室分组操作练习,也可以边观看视频边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组内相互评价,反复练习,不断改进、提高、熟练操作内容。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随时询问教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完善操作。(4)成绩评定: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操作并录制视频上传学习的平台,各组学生及老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作为平时成绩。

1.3效果评价

1.3.1问卷调查:实验课程结束后,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试验组的学生进行关于综合能力和对基于微课的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认识、想法和意见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及此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1.3.2操作考核: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和考核项目对两组学生进行必考操作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根据病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病人状况,自行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给予实施。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学生对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认为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因此学习效率提高;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操作重点,拓展知识面,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5%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培养形成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

2.2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经方差分析,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008年由美国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围绕某个简要明确的教学主题或关键概念,通过音频或视频录制约60s的课程[3]。国内学者认为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4]。微课特点主要包括: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内容要求精简,主题突出;微课视频格式能流畅地在线观看,查阅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本研究将微课应用于护理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该教学方式。学生自行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灵活,可根据自身实际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复观看学习易错动作然后进行演练,更容易理解重难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将微课应用于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开放性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护理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以后在复杂的临床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利用课后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而且,开放性实验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根据已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不能解决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使以往机械、呆板、枯燥的技能练习转变成积极应用护理及医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实现了技能操作实验教学和临床应用一体化,缩短了实验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肖国华,王丽,沈学清.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3-115.

[2]谢娜,钱建波,戴玉蓉,等.教学实验室开放与运行状况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21-125.

[3]关中客.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2(17):14.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3

关键词: 基础护理实验室 开放与管理 三级负责制

目前,开放实验室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加深了对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的师生三级负责制仿效医院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提前熟悉医院工作环境,更好地与临床实习衔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基础护理实验室基本概况

1.1基础护理实验室师资配置

基础护理实验室现有实践教学人员10人,由专业课教师及专兼职实验教师组成。其中专业课教师7名,专兼职实践指导教师3名。

1.2基础护理实验室管理人员情况

基础护理实验室具有专兼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主要管理实验室的日常教学及实践实训

教学工作,实验室按职能区域划分设立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责任明确,相互协助。

1.3基础护理实验室实践教学情况

基础护理实验室承担护理、助产相关专业基础护理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任务,在完成日常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全方位开放,由于护理学科的实践性强,每年超过2100人参加实验室课外开放训练。

二、基础护理实验室开放基本情况

2.1开放对象

基础护理实验室针对学生的开放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实践教学的课外操练训练、护理、助产专业技能竞赛、部分学生自主创业创新拓展实验、校外参观、兄弟医院的护士招聘实践操作考试场地等。

2.2开放时间

实验室的开放主要结合实验室课外空余时间和学生机动时间,有以下时间段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课外活动时间、晚自习、双休日等。

2.3开放形式

采用全面和预约式相结合的开放形式。

2.3.1全面式开放

基础护理实验室接受护理课程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但由于课时限制和护理学科实训特殊性,学生在正常实践教学结束后,还需要增加一定时间的课外操作训练巩固和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护理实训中心南楼五楼课外活动、晚自习时间段开放,保证日常教学用到的实验物品、耗材、仪器等,实践指导教师每学期初制订开放计划,上报学院实训中心审核,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实验室提前告知学生参加技能操练,学生接到通知以班级为单位,按班级顺序进行操作练习。

2.3.2预约式开放

基础护理实验室主要接受参加护理技能竞赛的学生、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及部分学生操作考核前的强化训练、校外人员参观、护士招聘实践操作等。有预约开放需要的按各自需要申请,开放申请可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申请人可以为教师或学生、单位,但为保证整体开放工作有序进行,要求申请者提前1周进行开放申请并详细注明开放项目名称、人数、场地、仪器设备、时间跨度等具体要求。基础护理实验室根据实验室教学安排情况和申请要求进行协调,申请一旦被确定后,即列入学院正常的教学管理程序,申请人必须按规定时间到实验室按照教学管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接受随意更改。实践指导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管理,实验室由专职教师值班辅导学生实训操作练习和协调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三、师生三级负责制的实验室管理

基础护理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实践任务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确定实验室开放管理人员,实行三级负责制,提出采取师生共同管理,积极推进师生三级负责制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即实验指导教师—助理实验员(勤工俭学学生)—学生自管委责任人(班级学习委员)

3.1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我院在常规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实验室开放特点,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登记制度》等,保证实验室有序开放,便于实验室管理。

3.2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建设

3.2.1加强实验指导老师水平建设

实验室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实验室管理交流会,通过交流,发现近期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好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观看其他同类学校的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如学院实验室专门组织实验指导老师赴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实验室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活动结束后,专门组织实验指导老师开展学习研讨会会,不断学习他校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努力提升我院实验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

3.2.2加强助理实验员队伍建设

根据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助理实验员岗位,主要由勤工俭学学生组成,即勤工俭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各3人。学生进入三年级临床实习后,再从新生中继续招聘替补名额,由二年级学生进行工作指导。助理实验员主要工作为协助实践指导教师完成分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日常保洁工作和安全管理、实验设备的简单维护和实验物品准备等[2]。

3.2.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基础护理实验室以竞聘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学生实验室自管委成员,原则上每个班级一名(一般由学习委员兼任),在教师指导下全面负责实验过程的管理工作,记录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放期间各班的交接工作和开放实验效果,学生出勤率和纪律性等问题。

3.3加强基础护理实验室开放的“三阶段”重点管理

学期初,实验指导老师和专职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制定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开放对象、开放内容,初步拟定本学期基础护理开放实验室的安排等,检查实验室内的设备是否完好,实验物品是否充足等。实验指导老师完成助理实验员管理培训工作,明确职责,确定各组责任人、成员及操作训练项目等。

学期期间,实验指导老师每天检查实验室环境,发现问题及时与助理实验员联系共同解决,及时了解学生开放训练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助理实验员做好日常登记等工作。操作训练期间,自管委成员维持实验室正常训练秩序并妥善保管实验器材,操作结束检查无误后将物品放回器材仓库。

学期末,实验室管理教师对开放实验室内放置的所有实验室物品进行全面清理,了解本学期实验室物品损坏、遗失等情况。召开基础护理实验室师生座谈会,对本学期开放实验室运行情况、学生训练效果进行介绍,听取专业老师对完善基础护理实验室的意见和建议。

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开放和管理是由教师为主体到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转变的需要,是适应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三级负责制更为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和独立进行实验活动的空间和平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本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金仙,曹梅娟.论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430-431.

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有效实施 篇4

1 实验室概况

我院护理实验室分石湖、书院两个校区, 占地面积约5 900平方米, 均由模拟病区、临床实训基地2部分组成。模拟病区共设120张床位, 有重症监护室 (ICU) 、中心监控室、护理站、病室、治疗室、准备室、仓库以及内外走廊等。整个布局类似医院病区。临床实训基地设有多媒体示教室、心肺听诊室、交互式急救训练室、健康评估室、苏醒室、手术室、母婴同室、妇检室、产房、婴儿沐浴室等。

护理实验室配备了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及护理模型, 为学生、教师和医疗卫生单位人员培训提供了有利场所。

2 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章可循。护理实验室实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职教师及学生的多重管理体制。制定了严格的护理实验室学生练习、开放制度, 学生值班、交接班制度, 实验仪器物品保管、使用、登记及赔偿制度, 师生考评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学生进入护理实验室前进行“岗前培训”, 以班级为单位由专职实践教师介绍各项制度细则, 并安排时间让学生参观护理实验室, 对护理实验室的结构布局、设置、仪器、设备等进行全面讲解, 将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病区”环境展示给学生, 要求学生操作练习完毕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整理。

3 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有效实施

3.1 护理实验室学生练习、开放制度

护理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学生自定, 一般周一至周五15∶00~21∶00, 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学生进入实验室练习必须服从教师及值班学生的管理, 衣帽穿戴整齐,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齐。从多年的管理中发现, 随着学生进入护理实验室练习时间的增多,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随之放松, 如工作服、工作帽穿戴不整齐。为此, 在学生练习时每小时安排一人查看学生衣帽穿戴情况, 另外, 教师在辅导学生操作时随时检查, 确保学生以“护士”形象在“病区”进行练习。

3.2 学生值班制度

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剧增, 这给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安排学生值班, 加强管理。

3.2.1 值班学生

学院每届护理专业有20多个班。每天每班根据练习时间安排学生在护士站值班, 由各班课代表提前排出值班表, 要求值班学生不得擅自调班, 特殊情况必须提前与教师联系。值班学生需检查进入护理实验室的每一位学生着装是否符合医院要求, 30分钟巡视一次, 并督促学生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3.2.2 值班学生组长

每天在20多个班级中选出一个总值班, 任值班组长, 协调各班关系, 督促值班学生执行岗位职责, 并带领值班学生巡视实验室, 填写交班报告、考评结果。操作结束后带领值班学生关好门、窗、水、电。

3.3 交接班制度

操作物品是学生练习时不可缺少的, 每一“病室”都有大量、固定的操作物品, 交接班制度是为了防止“病室”之间物品的流动或学生将其带出实验室。

(1) 值班学生应提前15分钟到达护理站与上一班值班学生进行交接, 一起清点各“病室”用物, 填写物品交班本并签字。同时值班组长还要交接护理实验室大门钥匙、检查各“病室”物品交班本及护理站公共设施。 (2) 书写交班报告。交班报告由值班组长负责并与值班学生一起完成。记录每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学生练习操作规范情况, 师生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及自我测评情况等。

3.4 实验仪器物品保管、使用、登记及赔偿制度

有效的交接班制度, 可使实验仪器物品保管、使用得到有效落实, 确保学生在护理实验室的练习有序进行。另外, 赔偿制度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慎独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生在操作时要动作稳捷, 不能粗心大意, 损坏物品敢于承认, 并按规定赔偿。

3.5 考评制度

3.5.1 考评方法

值班组长带领值班学生根据考评内容与要求对每位值班学生的值班情况、各“病室”练习及整理情况进行考评, 并把结果记入交班报告中。实践教师每日早晨巡视各“病室”, 核查书面交班报告与考评结果, 并进行总结。

3.5.2 及时反馈

实践教师将考评结果与理论教师沟通, 并提出整改意见, 每日公示测评结果, 其成绩占学生平时成绩的20%。

4 体会

护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自我管理、约束下进行的。建立完善的护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与交往能力, 使他们在学院便感受到医院的工作环境, 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护理实验室实施开放式管理, 为学生提供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场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与交往能力。

关键词: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实验室开放功能介绍 篇5

1、可登陆校园网,从事校园网络服务提供的一些功能,(网上选课,成绩查询,登陆校园邮箱等);

2、可登陆蓝鸽数字网络语言学习环境:网上自学系统和英语在线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活动;

3、可登陆图书馆共享校园图书网络资源;

4、可登陆校园DV观看外语学习园地中 英语、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节目,在课外外语资源中扩充知识量;

开放性实验室 篇6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学生能力;培养

课程资源是多方面的,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要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诸多的课程资源中,教材和开放性实验室这两大资源的有机结合,其潜力是巨大的。让学生在教材的指引下,走进开放性实验室,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实验室的现状及使用情况

中学实验是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训练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方法,是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是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过去了,各个中学虽然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状况,实验室已经发展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但都没能够真正实现实验室的重要作用。现在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实验方法得到优化。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依赖于厂制教学仪器或者不重视实验教学等诸多原因,结果呈现给学生的实验现象和书本呈现理论现象一样,出现意外现象的情况越来越少,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导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脑和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学生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原生的创造动机。实验室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按教学要求去完成书本规定的实验甚至是去玩玩、去放松的场所,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验室的意义。

二、开放性实验室的作用及使用

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行实验室开放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替代不了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老师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老师想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课本和自己设想的范围内,这就在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要提高认识,转变教学策略,实施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和呼唤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会产生各种实验的愿望。有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完成实验希望课后完成;有的学生,实验时出现不正确的结果想重新实验;有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问题需要实验;有的学生,一时“兴发”有“新想法”渴望实验。为了满足学生各种实验的愿望,实验室应同阅览室一样,在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内,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定期向学生开放。

三、开放性实验室研究的重点

中学实验室不是单纯的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地方,应该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技能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根据中学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和学生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对中学实验室提出了以什么模式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应具备什么条件,如何改进现有的规章制度等,这些正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开放性实验室要与研究性學习相结合及开放实验室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应把开放性实验室与网络技术结合,建立“课题实验室”和开放性实验课题库。如:《美国学校环境教育专题活动计划:水域污染》中有十项小课题:研究水体、沿河考察、研究社区水供应、评估水的利用、分析一下进入下水道的物质、参加水质监测网络、写一篇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制作反对水污染的公益广告、研究清洁水体法案、试配清洁用品的替代物。现在校园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宽带接入、自购“阳光校园”资源库已经是普遍的情况,这些条件,都为开放实验室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打下了基础。

新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转换,教师由传统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发展学生素质的促进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配合者;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或研究的教育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创新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呼唤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引领学生向具有创新意识的探究型人才发展。

参考文献:

黄瓅.化学新课程中微型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1.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7

1 网络管理模式的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内涵

随着医疗和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专科层次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人才培养急需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2]。建设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的开放式实验室基于以下设想和考虑:一方面, 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方案应针对护理技能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将管理机制创新、软件技术、校园网络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 从实验室管理的网络化、实时性、仪器分管共享、开放预约、安全管理、效益评估等多方面入手, 建立一套完整的开放式实验室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 充分体现护理技能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开放性思想。另一方面, 为学生和教师创造良好的护理技能实训和教学环境是开放式实验室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针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实施开放式实验室建设, 尤其是对原有实验室统筹安排, 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开放实验室。通过实验场所、仪器设备的全面开放,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创新训练, 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这样既有利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1 开放式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主要指强化实验环境功能和实验仪器设备功能的建设。开放式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训练的空间, 如果空间狭小则无法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规范化的实践训练, 也不能满足学生同一时间训练的需求。通过科学的调查和论证, 开放式实验室面积应至少达到人均5平方米的下限[3]。实验仪器设备是师生进行数据论证和实践创新的基础, 实验仪器数量必须满足使用人数和使用面积的合理匹配, 同时可以进行合理及时的拓展和延伸。本着“实用、够用”原则将实验室分为4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电教中心, 包括带有观摩性质有60~80个座位的多媒体教室2~3间, 配备完整的病室床单位一个, 旋转多功能摄像头4~5个, 能够满足“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需要。第二模块是临床护理实践中心, 包括1个中心手术室、1个母婴护理实训室、1个紧急救护实训室、3~5个综合实训室, 力争做到全真模拟, 使学生进入实训室就如同走进医院病房, 能够很快进入护士角色。第三模块是护理技能实训中心, 包括按照整体护理病房模式布置的模拟病房10~12个, 每个病房4~6个床单位, 均备有相应的配套护理设备和用物贮藏柜, 另外还有仓库1间, 用来存放备用物品。第四模块是护士站和形体训练室。

1.2 开放式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1.2.1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发挥开放式实验室功能和作用的有力保障。根据具体情况应该建立《开放式实验室预约制度》《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办法》《开放式实验室情况登记表》《仪器设备借用办法》《实训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为开放式实验室的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2.2 教师队伍建设

为满足开放式实验室正常运行, 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加强实验指导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实现教师队伍职称体系合理化。

1.2.3 教材建设

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制订不同的实验方案,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编写实验指导、实验报告, 使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2 开放式实验室运行模式

2.1 开放内容的确定

开放式实验室应通过实验强化学生的护理基本技能和专科技能, 使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实验内容应包括护理基本技能、专科相关操作技术, 创新实验项目, 学生科研课题、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等。

2.1.1 对护理基本技能实训的开放

在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大纲要求的护理基本技能实训任务的前提下, 实验室可以全天候开放。采用预约方式, 将实验项目、完成实验的基本人数及实验时间对学生公布, 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预约。这种灵活的开放形式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并使每名学生都有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 提高了实验效果。

2.1.2 对岗前培训和设计竞赛的开放

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 岗前培训和设计竞赛是普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设计竞赛开放,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2.1.3 对教师、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开放

由于开放式实验室具有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 因此, 可将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将科研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科研活动, 学生可以了解科研过程和方法, 体会科研工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欲。

2.2 开放程序

学生和教师可在校园网用自己的学号或工号登录系统, 提前两天至两周预约实验日期、项目、节次、房间、床位, 并可查询、取消预约 (取消预约必须提前两天) 。进入实验室前, 在实验室触摸屏上输入学号 (工号) 、密码和约定的节次进行验证, 经系统确认后方可进行操练。操练过程中, 可在实验室边观看示范录像, 边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需在触摸屏上退出, 系统便可完整记录学生和教师进入与离开的时间。

开放式实验室不但可以提高实验室场地、设施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而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实验室的开放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 建设开放式实验室, 实行开放性实验, 将是新的实验教学改革之路。

摘要:通过对护理技能中心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内涵的思考, 提出建设开放式护理技能实验室的设想, 制订运行模式和管理措施, 为建设网络管理模式的开放式实验室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室,网络管理,软件建设,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文, 樊东.高校本科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09, 2 (4) :126-128.

[2]李秀娟, 张晓东.“嵌入式系统”开放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5) :156-158.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8

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采用LCD液晶触摸查询一体机, 以教材《基础护理学》的内容为主, 通过大量的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介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护理基本技能。这种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更加丰富、生动、灵活,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 任何新生事物都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自然也不类外。为了客观评价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对护理专业老师应用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访谈, 并对学生开展了关于“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

1.1.1 选择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5名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

1.1.2 对我院护理专业大二学生1~6班共255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这些同学在大一医学基础实验课上 (如生理学、解剖学) 都未曾使用过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 在大二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辅助实验学习。

1.2 调查方法 采用座谈会形式与5名基护教研室专任教师围绕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以及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多名本专业副高职称教师论证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了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调查表[3,4,5], 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一致性检验。

问卷主要针对学生对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的感兴趣程度,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 以及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等进行了问题设计。

问卷由笔者本人亲自发放, 规范填写方法, 调查对象以匿名方式自行填写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46份 (其中男/女:35/211) 。

2 结果

2.1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见表1。

2.2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优势, 见表2。

2.3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不足, 见表3。

3 讨论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是现代教学手段改革的产物, 使得原有教学方式得以改进, 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了补充。接受访谈的护理老师都认可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并且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其解决了目前实验教学过程中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财力等限制的问题, 可以实现24 h全天候开放, 随时供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其形式新颖, 图文并茂, 视频清晰, 知识点全面, 操作技能分解详细, 这些优势均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得到师生一致认可。在调查问卷中90%的学生表示对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86.6%的学生认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作用, 有75.2%的学生认为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教育改革的体现, 而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是程序化的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局限性, 将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正确运用此技术进行教学补充, 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滕丽萍, 胡昕, 李秋萍, 等.护理实践教学校内环境建设的探讨[J].全科护理, 2009, 7 (35) :3273-3274.

[2]戴小红, 高燕, 赵嘉.《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网络辅助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9) :81-82.

[3]赵梅.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3) :25-26.

[4]陈丽, 文华, 冯玲, 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24) :122-123.

[5]田朝霞, 赵娜, 刘爱梅, 等.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1, 9 (31) :2902-2904.

开放护理实验室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理4个班级的241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生。年龄17~21岁, 平均 (18.23±1.54) 岁。按学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其中实验班121人, 对照班120人。两班护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 年龄、入学成绩、生源地等一般资料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使用的教材、授课计划、授课时间及授课教师均相同。

1.2 方法

1.2.1 教学内容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内容相同, 主要为护理专业常见的实际操作项目, 如外科洗手、穿脱无菌手术衣、手术区铺无菌巾、器械识别与传递、绷带包扎及心肺复苏等。两组护生在教学过程中均选择同样的教材和章节。

1.2.2 教学方式

在同一教师理论课教授完成以后,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示教—护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护生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实验班采用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学习, 即实训中心每天开放, 护生自己管理实验室, 实训中心统一按实际情况安排护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每间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护生每6~7人自由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护生可以边观看操作录像及讲解边模拟操作, 自由讨论、取长补短、互相监督。在讨论和自由学习中不断完善、熟练操作内容。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组间讨论。护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随时询问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完成操作。最后每项实验均配有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护生可以随时自测、互测, 反复练习。

1.2.3 考核方式

学期末对两班护生均进行必考操作和抽考操作的一对一考核。

1.3 护生问卷

课程结束后, 以无记名方式对实验班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21份, 回收有效问卷121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注:*与对照班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护生必考操作考核和抽考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 (P<0.05) 。

3 讨论

3.1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习兴趣

表2结果显示, 98.35%的护生认为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能激发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在传统的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 护生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教师怎么示教就怎么模仿, 机械地重复操作过程, 这样极大地扼杀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兴趣都被压抑着, 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 不能积极地参与思考与创新, 久而久之, 护生就会对实验课失去兴趣。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是以护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 以护生自我学习为主, 以小组为单位, 有疑问时先在组内进行讨论, 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护生的主导作用, 让护生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护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既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3.2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差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实践教学是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3], 是外科护理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论教学归根到底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因此, 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应该在外科护理课程实施中得到重视。开放式护理技能训练无疑有助于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 使护生达到熟“练”生巧的效果[4]。由表2可见, 99.17%的护生认为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可以提高动手能力。一方面, 护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动手的机会自然就会增多;另一方面, 在完成整个实验项目的过程中, 护生要不断摸索、讨论、反复练习, 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操作要领, 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久而久之, 动手能力就提高了。由此可见,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加强了护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护生毕业后适应护理工作岗位的能力增强, 有较强的独立生活与生存能力。

3.3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表2结果显示, 99.17%的护生认为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护生在完成实验项目的过程中, 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探讨实验流程, 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常常需要相互协作、展开讨论, 有利于培养护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从而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准。

3.4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有利于提升教师和护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双赢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表面上似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实际上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 更要能动态掌握护生的学习情况, 调控组织课堂秩序, 否则课堂很有可能变成“一锅粥”, 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还要及时激发护生的参与意识, 设置“参与热点”, 并适当提问, 使整个教学活动与护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另外, 护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及相互讨论, 会产生各种各样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突发”状况, 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自身修养, 在课前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策划[5], 更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与较强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6]。同时, 教师要有较强的主导能力, 能对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拨, 最终使护生“学会学习”[7,8]。由表2可以看出,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不仅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助于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 开放实训中心自主学习法可使师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升, 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范萍, 陶慧, 王海彦.护理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 2007 (5) :211-213.

[2]祝玉芳.综合实验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7) :53-55.

[3]韩斗玲, 吕金菊.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实践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4) :71-72.

[4]蓝宇涛.开放性护理技能训练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22 (4) :385, 391.

[5]王蕾, 李武平, 王仙园, 等.基于三维动画的战伤救护五项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8) :75-76.

[6]周红.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3) :103-105.

[7]祁昌平, 孙克雷.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 2010, 26 (2) :97-99.

专业实验室开放初探 篇10

一、传统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

调查发现, 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把实践教学仅仅看作是完成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实验教学内容也以验证性、操作性实验为主, 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化潜能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则相对较少,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弊端。

1. 实验课时有限。

每门专业课一般规定12个学时左右的实验项目, 实验课时非常有限而且要求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有时候学生会因为某些原因, 没做或者没完成实验, 那样就很难再有机会补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参差不齐, 这种教学模式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 仪器设备数量有限, 学生直接操作机会少。

由于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一般是比较昂贵的, 因此, 实验室购置的仪器设备不可能满足一人一组的需要, 往往是两人或多人一组, 使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直接操作机会, 造成个别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逐渐养成看别人操作, 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等不良习惯, 实验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3. 仪器设备及实验室长期闲置。

由于一些专业实验室只为某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服务, 而该课程只在某一个学期开设且实验时间很少, 从而导致投资很大的专业实验实的仪器设备和场地利用率很低。由于专业发展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迅速等因素, 几年后仪器设备就会需要更新, 几乎没怎么用的设备就被淘汰了, 造成很大的浪费。

4. 教学模式陈旧。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 实行整班教学, 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学生对做实验产生厌烦的心理, 认为实验课是一种负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开放专业实验室的必要性

为有效克服传统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对专业实验室进行包括时间、空间、场地以及实验内容等全方位开放是非常必要的。

1. 专业实验室开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

效的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注重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传统专业实验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指导教师首先要耐心的讲解示范, 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然后, 所有的学生再依据统一的实验大纲,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 在规定的时间及配备好的仪器设备上, 进行同一内容的实验,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照方抓药”, 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降低了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兴趣, 束缚了他们的想象空间, 使学生无法得到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从而无法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专业实验室开放,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实验环境, 使每个学生均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 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 自行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实验方案或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项目, 独立完成实验, 从而在各自的小天地里获得成功。在开放的专业实验室环境中做实验,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了实验兴趣,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由被动转移到主动, 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2. 专业实验室开放促进了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专业实验室开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开放实验教学的需要, 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正确分析学生制定的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圆满完成开放实验任务, 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实验技能和教学水平, 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同时也促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放实验的内容则引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把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开发设计出更多的开放实验项目,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放实验中,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3. 专业实验室开放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和实验场等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实验室开放前, 由于受到整班排课的限制, 许多时间不能安排实验, 使各种实验室资源利用率较低。实验室开放后, 学生做实验不再受时间和内容等因素的约束, 在任何时间学生都可以到实验室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实验频率和实验循环节奏由学生自己调节, 这就使得实验室的容量大幅提高, 实验仪器设备也实现了资源共享, 提高了利用率。

三、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模式

开放专业实验室是一种新型的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分层次、模块化整合, 分为教学实验项目型、自选题目型、学生参与科研型, 并在时间、空间和实验室资源上向学生全面开放。

1. 时间上的开放

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包括晚上和双休日, 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 使学生不受时间限制, 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在时间上学生就有了较大的灵活性, 保证了学生自由安排实验的时间,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 提高实验成功效率。

2. 内容和方式上的开放

(1) 教学实验项目型

为高质量的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专业实验室应按照教学计划, 根据自身条件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适当开放。时间上开放采用预约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把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等信息公布在校园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 并在网上预约登记。这样就在时间上给学生较大的灵活性, 使学生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时学生也可以放开手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实验效果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内容上的开放:教师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切实可行的选做实验项目, 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选做实验项目中选择实验。这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 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扎实专业素质的人才。

(2) 自选题目型

这种类型的开放实验主要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或自己的创意自选实验项目, 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实验结束后, 学生要认真处理数据, 对结果或结论做出分析并撰写出实验报告或实验小论文。这种层次的开放是在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开放, 实验室必须事先积极协助指导教师拟订出开放项目, 然后报送实验管理科, 经专家审批、学校批准后, 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

(3) 学生参与科研型

此类型实验主要是面向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 吸纳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实验过程中, 由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 拟定实验方案, 展开实验, 最终取得阶段性成果。这种类型的实验, 可以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到科研实际, 受到科学实验的初步训练, 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专业实验室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开放专业实验室是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目的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专业实验室开放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1. 开放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因材施教,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开放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综合素质;3.开放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专业实验室开放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实验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5.专业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6.开放专业实验室极大的提高了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等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 开放专业实验室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 激发了学习热情, 增加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得到了发挥和提高。

摘要:针对传统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 本文详细阐述了开放专业实验室的必要性和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模式, 强调了专业实验室开放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白雪峰, 李沛.关于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7

[2]张治国, 郑永红.开放专业实验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6

[3]赵致善.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9

上一篇:排便干预下一篇: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