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青光眼

2024-07-26

慢性青光眼(精选五篇)

慢性青光眼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青光眼(16眼),作为青光眼组,其中2例女,8例男,年龄为24~70岁,平均为(50.23±15.32)岁;5只右眼,11只左眼;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19例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25眼),作为非青光眼组,其中女9例,男10例,年龄为15~67岁,平均为(38.53±15.32)岁;4例颅内肿瘤,8例视神经炎致视神经萎缩,1例放射性视网膜病变,2例外伤,4例无明显原因。并选取同期22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8例,男14例,年龄为34~67岁,平均为(58.34±5.67)岁。病例排除标准:晶状体混浊、角膜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法配合检查。

1.2 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取非接触眼压、眼底、裂隙灯以及常规视力检查,按照实际需要行前房角镜、视野、小瞳验光检查,眼眶、头部采取MRI或者是CT检查。黄斑厚度检查方法:检测使用Topcon 3D1000 OCT ver2.4 macular mode 3D模式,采用OCT-100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按照扫描结果得出各项参数值,自动绘出伪彩色黄斑厚度地形图;将黄斑区分为三个同心圆,其分别为外环区(>3~6 mm)、内环区(>1~3 mm)、中央区(1 mm),有两条放射线划分内外环为8个区,即外环(上外、颞外、上外、鼻外)和内环(下内、颞内、上内、鼻内);对黄斑偏中心,采用ETDRS校正功能。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黄斑厚度为(273.42±14.24)µm,非青光眼组黄斑厚度为(245.32±12.23)µm,青光眼黄斑厚度为(243.13±16.78)µm,非青光眼组、青光眼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6.695、6.15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OCT是新型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于活体上采取相关病理学检查[3],组织轴向分辨率为5µm,可以采取准确测量以及三维成像。相关研究显示,1991年有关于OCT新型诊断仪器报道,于1993年在活体检查中得到应用,并且1995年在黄斑检查与视网膜检查中应用,2005年谱域技术出现后OCT检查快速发展,是对视网膜内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较为理想的方法。在黄斑测量中,OCT具有较高精确度,且重复性较好,同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容易受到屈光状态、种族、年龄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屈光度、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正常黄斑厚度作为对照。青光眼患者黄斑厚度变薄,且黄斑变薄量同青光眼病情进展速度有着密切联系,但能否作为诊断早期慢性青光眼的指标仍需做进一步研究。彭红娟[4]关于单眼视神经萎缩报道显示,与正常者相比,神经萎缩、青光眼患者黄斑厚度变薄。对照组黄斑厚度为(273.42±14.24)µm,非青光眼组黄斑厚度为(245.32±12.23)µm,青光眼黄斑厚度为(243.13±16.78)µm,非青光眼组、青光眼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明显比正常者薄,符合报道结果[5,6]。OCT中心区直径测量范围1 mm,其中包含黄斑中凹、斜坡,同时黄斑中心凹相对应底部无神经纤维以及神经节细胞。所以,中心区神经纤维与神经节细胞比较少,神经节细胞轴突与凋亡丧失并不会对这一区域产生影响。总而言之,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变薄,采取黄斑厚度扫描无法对其进行鉴别。

摘要:目的 分析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对比。方法 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青光眼(16眼),作为青光眼组;19例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25眼),作为非青光眼组;并选取同期22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黄斑厚度。结果对照组黄斑厚度为(273.42±14.24)µm,非青光眼组黄斑厚度为(245.32±12.23)µm,青光眼黄斑厚度为(243.13±16.78)µm,非青光眼组、青光眼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变薄,采取黄斑厚度扫描无法对其进行鉴别。

关键词: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

参考文献

[1]张译心,戴艳丽,黄厚斌,等.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所致视神经萎缩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厚度的定量研究[J].眼科,2013,22(2):109-111.

[2]张德恕,孙长文,王泽飞,等.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4,3(5):124-127.

[3]向金明,郑琦.频域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24(6):420-422.

[4]彭红娟,赵桂玲,黎思毅,庞燕华,黎宗汉.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厚度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5,35(6):135-139.

[5]张爱淑.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94.

慢性青光眼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87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浅前房、窄房角、并有不同程度的房角粘连、眼压高、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等。男52例,女35例,共计92眼,年龄39~73岁,87例患者术前眼内压均大于30 mm Hg,房角关闭大于2个象限,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共计49眼,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4±2.7)岁;病灶位于左眼患者23例,位于右眼患者20例,双眼患者3例;眼内压32~59 mm Hg,平均(48.27±3.34)mm Hg;入院前病程7~21个月,平均(16.5±1.7)个月。对照组41例,共计43眼,男25例,女16例,平均(48.2±2.5)岁;病灶位于左眼患者20例,位于右眼患者19例,双眼患者2例;眼内压35~57 mm Hg,平均(46.49±3.15)mm Hg;入院前病程8~19个月,平均(16.1±1.8)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依据患者的眼压情况,采取不同降眼压方式将眼压尽量控制在28 mm Hg以下,若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加行前房穿刺以协助控制眼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前进行球周及结膜下浸润麻醉,麻醉剂为0.75%布比卡因与2%利多卡因的1∶1混合液[2],上直肌牵引缝线,做穹隆部基底结膜瓣,暴露的巩膜采用烧灼止血法,做大小为3 mm×4 mm左右的长方形巩膜瓣,厚度为巩膜全层的45%左右,向前分离至透明角膜缘内约1.5 mm,将瓣下1 mm×2 mm左右的小梁组织切除,并将虹膜周边做相应切除,恢复虹膜并缝合巩膜瓣两角各一针,观察前房形成情况,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缝线松紧度,待前房形成良好后将球结膜缝合于角巩膜缘[3,4,5]。

1.2.2 观察组

给予改良复合小梁切除术,麻醉、视野暴露、止血及作巩膜瓣方式同对照组,但切口改以角膜缘为基底,做高位结膜瓣,且长方形巩膜瓣做好后将丝裂霉素棉片置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3 min,采用平衡液250 ml反复冲洗手术区,并选取3点或9点角膜缘内1 mm处行前房穿刺放出少量房水,穿刺角度为15°,小梁组织切除、虹膜周边切除及虹膜恢复同对照组,虹膜恢复完成后从前房穿刺口再次注入平衡液,并在巩膜瓣两侧用10-0尼龙线各置一根可调节缝线(术后根据眼压控制情况2周内拆除可调节缝线),观察前房形成良好后,进行眼球筋膜囊及球结膜缝合和固定,缝合完成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6,7,8]。术后两组均常规给予局部点用氧氟沙星眼药水及醋酸泼尼松龙眼药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滤泡形成情况、早期前房形成情况及眼内压控制情况,以及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术后采用Spaeth分类法进行判断前房形成情况,浅Ⅰ度: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浅Ⅱ度:除瞳孔区晶状体或玻璃体与角膜内皮之间存在裂隙样的前房外,其他区域的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浅Ⅲ度:虹膜、晶状体或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9,10]。滤过泡形成情况采用Kronfeld分型法进行判断,该分型法将滤过泡形成分为四型,其中Ⅰ型为微小囊状型滤过泡,Ⅱ型为弥散扁平型滤过泡,Ⅲ型为包裹型滤过泡,Ⅳ型为缺如型滤过泡[11,12,13]。术后2周,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患者视力表检查结果分为提高2行及以上、无变化及下降三类[14]。术后分别于1、4、12、24周检测患者眼内压,眼内压降低幅度越大表明手术效果及术后预后越好[1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前房分级及滤过泡分型比较

观察组术后前房形成分级浅Ⅱ度、浅Ⅰ度及正常均优于对照组,滤过泡形成分型Ⅰ、Ⅱ、Ⅲ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2.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内压比较

观察组术后1、4、12、24周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术后2周,观察组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视力下降者,而对照组术后视力下降者有2例,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7,P<0.05),见表4。

3讨论

本文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弥散扁平型滤过泡患者比例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眼内压降低较为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眼内压有所增高,在12周左右基本稳定在17 mm Hg左右,虽然术后随着时间失衡眼内压有所增高,但各时间点眼内压仍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视力提高2行以上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术后视力下降者,而对照组术后视力下降者有2例。改良小梁切除术之所以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首先源于该术式以角膜缘为基底做结膜瓣,避免结膜瓣移位和渗漏导致的前房形成不佳[16],其次,前房穿刺放出适量房水可避免眼内压突然降低导致的眼压波动,眼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导致虹膜膨出,术中虹膜难以恢复,再是在结膜瓣及长方形巩膜瓣下垫置的丝裂霉素棉片可减少切口处纤维母细胞增生[17],防止术后滤过口及周围产生过多的胶原物质而瘢痕化,进而阻塞房水流出通路,导致眼压控制不良,最后在于巩膜瓣两侧设置了可调节缝线,用来控制房水流出的速度及数量,避免房水流出过畅而导致浅前房的发生,达到促进前房形成、提高临床满意度的目的。

慢性青光眼 篇3

关键词:白内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目前,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越来越多,针对这部分患者,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单纯白内障摘除术、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并行二期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如手术效果不佳则联合应用药物控制眼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方法的选择一直是眼科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临床上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大多采用白内障加青光眼联合手术,术后角膜混浊率高,前房反应性絮状渗出,恢复慢。或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待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行白内障摘除术,单纯抗青光眼手术不能解决青光眼患者白内障视力低的问题,而青白联合术降眼压效果肯定,但对患者创伤大,手术风险高,另外手术花费也多[1,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大都是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大都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也有无自觉症状而慢慢发展者。高眼压、视乳头萎缩和凹陷、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体征。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多为双眼发病,可先后发生,且具有家族遗传史,与遗传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35例(45只眼),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51~78岁,平均(63.1±7.2)岁,其中急性闭角性青光眼18例(21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17例(24眼)。

1.2 诊断依据

虹膜呈高褶状前房中央深,但房角窄。在房角镜下虹膜前表面外观正常,甚至轻度凹陷状。但其根部赘长可以隆起于房角,形成高原虹膜,故又称根赘性青光眼。当瞳孔扩大后,周边虹膜褶入到窄房角中与小梁接触,在房角尖端规程接触,阻挡房水流出,但前房角四个象限的改变并不完全一样,各象限的宽窄度有明显的差异,这是诊断慢性闭角青光眼的主要依据之一。

发作时常有情绪紊乱,过劳,长时间阅读等诱因,有虹视及雾视、眼胀,休息睡眠后可自行缓解的表现。眼前部有轻度或中度睫状充血,有时无充血,房角是广泛性永久的粘连呈闭角或因周边虹膜皱褶靠贴小梁面,使前房浅、前房角窄、房角关闭、房水外流受阻。眼压呈周期性突然升高,单用缩瞳剂不能使眼压下降,开始发作的间隔时间较长,逐渐由于房角粘连而发作时间隔缩短,呈经常性持续性高眼压。眼底在早期无改变,晚期则出现视神经乳头并没有萎缩为主的青光眼杯。视野损伤和单纯性青光眼表现相似,视力逐渐减退,以致完全丧失。

1.3 术前检查

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房角镜动态检查,眼B超、前房深度,部分患者进行了视野检查。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选择临床前期或缓解期,以及急性发作不超过5次患病时间不超过1年的患者,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选择早中期C/D<0.6的青光眼患者。两类患者均进行房角镜动态检查,选择房角粘连180°者。术前平均眼压(19.23±5.25) mm Hg。

1.4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眼点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对于眼压大于25 mm Hg者应用药物降低至25 mm Hg以下再行手术。

1.5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进行手术,对患者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手术中有3例患者出现后囊破裂,经处理后有2例植入人工晶体于睫状沟内,1例行虹膜周切术并植入前房晶体。术后应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第2天换药,第3天、第5天及两周时复查。

1.6 术后随访

随访3~12个月,平均5.6个月。随访时检查视力及眼压,观测前房深度,部分患者进行视野检查。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各指标间差异性检验用配对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与术前眼压的比较见表1。患者眼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应用药物控制眼压<21 mm Hg的患者为手术成功,术后有3眼,药物控制眼压仍高于21 mm Hg,为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3.33%。手术平均降低眼压14.66 mm Hg,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平均降低眼压6.11 mm Hg,慢性闭角性青光眼降低眼压3.14 mm Hg,与术前相比,眼压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除4例外,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提高者占全部患者的91.11%,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有加深,视野没有进一步损害。

(mm Hg)

注:手术前后相比,Χ2=12.31,P<0.05

3 讨论

3.1 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体积膨胀促使虹膜前移,更容易使瞳孔孔阻滞房角变窄诱发闭角性青光眼的发生。而人工晶体的厚度只有人眼晶体的1/4,人工晶体植入眼前房深度明显加深,解除了瞳孔阻滞及房角关闭,房水循环因此变的通畅,所以白内障手术能明显降低眼压,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降压幅度更大。

3.2 在白内障超乳手术过程中,在术中应用粘弹剂可起到分离房角粘连的作用,能促进房水外流,这也是手术降低眼压的原因之一。

3.3 选择合适的手术患者也很重要,在前房角镜下动态观察房角,如房角粘连>180°患眼的房水的滤过功能明显下降,单纯白内障摘除不能增加房水的滤过量,应选择小梁切除术。对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杯盘比>0.6的患者,其对眼压的耐受力较常人差,目标眼压应控制在13~14 mm Hg以下,单纯白内障摘除不能达到目标眼压,因此未选用这类患者。综上所述,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并提高患者的视力,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好办法[3]。

参考文献

[1]黄灿媛.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5例.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6):72-73.

[2]王卫群,席保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国外医学眼科分册,2009,72(12):28-29.

慢性青光眼 篇4

关键词:青光眼,原发性,慢性,闭角性,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性疾病,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危害严重[1]。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多是采用滤过手术,即传统小梁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临床上逐渐开展采用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3]。该研究随机择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之间在该院眼科进行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68例。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分别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比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和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眼科收治的6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病患。其年龄范围在34~71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6±5.7)岁;其中有女性病患29例,男性患者39例;眼压大约在35~60 mmHg之间,平均眼压大约为(42.70±12.03)mmHg。根据抽签法对68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自有34例患者。通过临床确诊所有患者都是单眼患病,并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即先对患者进行球周麻醉,而后做基底结膜瓣(中央高10 mm)和巩膜瓣,并放置丝裂霉素棉片(浓度0.25~0.33 mg/mL)。待3~5 min后,取出棉片,冲洗过滤区,并进行小梁组织常规切除。最后缝合巩膜瓣、筋膜以及球结膜。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且视力明显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临床检查结果有所好转,且视力有所改善;无效: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均未出现好转,视力也没有变化或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眼压在治疗前后的效果

临床效果对比表示,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眼压大体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眼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为同手术前比较,*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26/3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况

经过临床对比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24%(13/3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2%(3/34),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简称PACG(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疾病[5]。它的诱发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指的是患者因不同原因使得房角周边虹膜突然关闭,小梁网阻塞,造成房水排出困难,引发眼压的骤然升高,从而产生青光眼[6,7]。它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多表现为视力模糊、失明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均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8,9]。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虽然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但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眼球结构造成改变和破坏,且并发症较多[10]。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梁切除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出现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根据相关研究证实,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相比,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眼压的控制水平更强,临床疗效更佳,且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眼球的破坏,其并发症较少[11,12]。临床开究显示,在该次随机择取的6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其术后1年的很压值(13.12±4.48)mmHg明显低于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患者(18.74±6.82)mmHg,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传统切除术患者(76.47%),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其总发生率(8.82%)也明显低于传统切除术患者(38.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生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对患者术后的眼压水平能够有效的降低和控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使其视力水平得到提高和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改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建全,乔刚,王晓莉,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2,11(3):185-187.

[2]袁钊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23):5179-5180.

[3]张远航.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0(14):31-32.

[4]高志钢,乔秀娟,姜丽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172-173.

[5]张丽萍,王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11):1455-1456.

[6]敬峥,李洪涛,陈燕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3):1433-1434.

[7]陈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4下半月):118-119.

[8]孔凡宏,刘建华,任淑兰,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服科杂志,2009,17(11):2100-2101.

[9]朱钢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6(9):1490-1491.

[10]徐常山,郁建平,梅小飞,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0,7(11):846-847.

[11]闻毅颐,李东豪,胡利.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7):1083-1085.

慢性青光眼 篇5

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白内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和白内障是目前造成失明的重要眼科疾病, 我国青光眼的发生率为0.21%~1.64%[1], 对患者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青光眼眼压上升为主要表现, 而前房角和虹膜发生粘连、房水的循环不畅为主要原因, 因此, 通过分离粘连的前房角、控制眼压对于治疗青光眼具有一定的作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青光眼手术, 本院在此基础上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 获得很好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42眼) , 所有患者均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眼底检查等方式确诊, 其中男18例, 女24例;年龄59~83岁, 平均年龄 (71.5±8.4) 岁;所有患者均无眼部外伤史或其他并发症, 排除心肺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全身高血压患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等。

1.2方法

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散瞳, 进入手术室之后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 消毒铺巾之后使用开睑器予以开睑处理, 局部应用盐酸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随后与3点位行角膜透明缘辅助切口, 右上象限中行透明角膜切口, 长度控制在2.8 mm, 随后在患者前房中注入适量的粘弹剂, 使用撕囊镊进行环形撕囊, 将晶状体皮质与核进行分离, 通过超声乳化仪将晶状体核吸出之后抽吸皮质;随后于虹膜根部注射粘弹剂将前房角撑开, 一边缓慢推注一边向下对虹膜根部进行下压, 确保前房角粘连的位置完全分离开来;然后在囊袋中植入亲水性的丙烯酸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使用注吸头进入前房并靠近前房角, 利用灌注液对前房角进行冲刷, 价差粘连较为严重的的区域, 吸引向心性牵拉以实现前房角分离, 分离完成之后对残留的粘弹剂进行清理。手术结束之后应用地塞米松眼膏对术眼进行抗感染治疗, 常规包扎。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 分析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眼压以及前房深度等指标, 并观察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前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 (0.27±0.08) , 手术后3个月提高到 (0.70±0.09) (P<0.05) 。治疗前患者眼压为 (44.89±5.26) mm Hg, 治疗后降低为 (15.38±4.73) mm Hg (P<0.05) 。其中有10例患者的眼压>21 mm Hg, 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改善, 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联合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 均维持到正常的眼压。治疗前, 42例患者通过前房角镜检查诊断为窄Ⅱ的有2例 (4.76%) 、窄Ⅲ的30例 (71.43%) 、窄Ⅳ的10例 (23.81%) ;通过治疗, 随访3个月发现前房角镜检查诊断为窄Ⅰ的有37例 (88.10%) 、窄Ⅱ的5例 (11.90%) , 无一例窄Ⅲ和窄Ⅳ患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治疗前前房深度为 (1.42±0.27) mm, 治疗后3个月增加到 (3.55±0.31) mm (P<0.05) 。

2.2 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42例患者手术后第1天出现角膜水肿10例, 发现症状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 给药3~4次/d, 水肿症状明显消退;42例患者均未出现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以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恢复情况良好。

3 讨论

青光眼的发病愿意按主要在于原发性前房闭锁造成眼压上升, 可能伴随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或者视野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 可能出现前房角粘连现象, 小梁损伤也逐渐发展病加重。晶状体因素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 集装提的厚度逐渐增加、位置也发生前移, 晶状体虹膜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加导致瞳孔阻滞, 而房水的流出受到阻碍进而导致眼压上升。基于这一发病机制, 通过解除晶状体的发病因素能够缓解瞳孔阻滞, 进而加深前房的深度、增加前房角的宽度, 有助于改善病情, 促进小梁恢复, 防止对视力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现象也非常常见, 二者相互作用可能进一步加中病理损伤, 对视力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是改善病情的重要手段, 目前治疗伴随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案有三种。 (1) 青光眼滤过手术, 病情稳定之后再应用白内障手术治疗, 但是分次治疗耗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均较高, 且病程进展会进一步加重对视力的损伤, 等到行白内障手术的时候可能以及无法改善视力[2]。 (2)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该方案的治疗效果好、能够显著控制眼压、促进视力康复。但是该手术方案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低眼压、滤过泡消失等并发症, 不利于病情改善。 (3) 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 本组患者选择该术式治疗能够将患者自身较厚的晶状体摘除, 置入人工晶状体从而增加前房的深度, 从根本上解决瞳孔阻滞和房水循环不畅的问题, 降低眼压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力[3]。同时还能够改善前房角结构, 防止单纯手术后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手术中的超声波震荡还能够改变血-房水屏障, 有助于房水的顺利排出。本组42例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由手术前的 (0.27±0.08) 上升为 (0.70±0.09) ;同时, 眼压明显下降、前房深度加深、前房角显著改善 (P<0.05) 。

综上所述,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靖, 赵伟, 邵珺, 等.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疗效比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 31 (10) :964-967.

[2]赵俊颖, 陆国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 (8) :603-605.

上一篇:新教学模式研究下一篇:冬季运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