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2024-06-13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精选十篇)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1

1 积极心理学赋予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创新

1.1 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心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力,注重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积极力量,着眼于人的积极品质的挖掘和塑造。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体系三方面来进行,其中积极体验是指对过去的满足、对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的希望的情感体验;积极人格主要指乐观、自我决定论、积极品质、创造性、坚持、美德等;积极组织体系则主要指影响人类幸福、发展、天赋得以实现的环境条件[1]。积极心理学是以幸福感为核心,建构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柱”的完整体系。

1.2 高职学生软实力研究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明确首次用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他把它定义为“一个国家具备的一种影响他国喜好的能力”,即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2]。通过对知网(CNKI)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多集中在对大学生软实力的研究,而较少关注高职学生软实力的研究,对高职学生的软实力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说法。魏银霞[3]将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定义为隐形的、可被感知的,蕴含于高职生的性格、品质、心理、修养和志趣之中的能力,它无法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来考核,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3 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界定

笔者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图1所示。

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可以从情感体验、美德、人格力量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包括成就感、诚信、乐观、坚韧、团队精神、创造力等,这些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软实力提升的创新点

2.1 研究视角创新

以往对高职学生软实力的研究都是以假设高职学生存在沟通力差、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等问题为基础,或先调查高职学生存在的软实力问题,再研究如何提升或培育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而本文实现了从问题导向到积极关注的转折,把每个高职学生都看成是充满积极能量和有无限潜力的人才,和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的“中国梦”“幸福感”“正能量”不谋而合。

2.2 研究理论创新

纵观之前学者对高职学生软实力的研究,都是根据不同学校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特点开展的工学结合的软实力培育模式研究[4],只有实践模式探索,缺乏专业理论支撑,体系不够完整,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则使学生软实力的研究有据可依。

2.3 教育思路创新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研究过多地从工学结合、专业实践操作的角度来开展,导致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调和教育途径的单向。积极心理学从学生的积极心理和优势入手,注重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积极力量,通过素质拓展、团体辅导、幸福课、成功分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助方式实现高职学生软实力的提升。

3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

从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来看,培育高职学生的软实力需构建以幸福课为中心、构建积极的组织体系、开展自助成长活动的“一体两翼”的培育体系,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1 开设幸福课

国外在开设幸福课方面已有先例。哈佛公开课中最受学子欢迎并风靡全球的就是本·沙哈尔开设的“幸福课”。幸福课的开设需要涉及如何获得快乐、健康的身心、满足感、幽默感、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主题,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为中心,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从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验向日常实践延伸,将课堂教学的积极干预内化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自信、爱、乐观和复原力等积极情感。生活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

3.2 构建积极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和环境分不开的,而且是在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构建积极的组织体系,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力。社会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环境;学校从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氛围创设、资源供给[5]等方面入手,构建软实力培育的立体模型;家庭需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建立和睦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构建充满正能量、爱、幸福、愉悦、自信的美好环境。

3.3 开展自助活动

积极心理学以助人自助为目标,开展丰富的自助活动。经调查显示,很多公司和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孙洪亮[6]经过实证研究显示,长、短期拓展训练有利于提升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的软实力,长期拓展训练对学生软实力提升较短期拓展训练的效果更明显。开展适合高职学生的自助活动,一是定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建立素质拓展活动基地,培训体质好、能力强的学生做教练,在老师的监督管理下,学生定期定员定目标地开展活动;二是开展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以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以勇敢、乐观、自信、创新精神等为主题,长期开展系列团体辅导活动;三是开展成功分享沙龙。利用周末时间开展班级心理沙龙,每周由5名学生向班级全体成员分享自己人生中的成功体验,启迪其他学生思考、发现自己身上的积极品质,用正能量感染大家。

高职院校不仅应培养高技能人才,还需注重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硬实力是迈向社会的敲门砖,而软实力是扎稳社会的长效药,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培育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需高度重视、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南昌大学,2007:17-23.

[2][美]约瑟夫·奈.软实力:权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3.

[3]魏银霞.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46-147.

[4]孙云志.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情况调查分析——以江苏省12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95-99.

[5]马斌.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体系的构建、效能评估与策略[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3-47.

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养问题探讨 篇2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4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软实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zdjy035)。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软实力提升内涵的探讨,结合我国当前三农建设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提出农科类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过程中应解决好与三农建设需要、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农科专业特点之间的问题,提出大学生软实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平台建设。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 软实力 培育

G649.2

20世紀80年代末,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1]。齐蓓在《当代大学生的“软实力”及其培育》中指出“软实力”是指个人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文化心理素质、对他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等[2]。在《道德经》中“以弱胜强、柔能克刚”的“柔”正是对“软实力”的功能和特性的形象概述,孟子认为“得道多助,实到寡助”,其“德”和“道”可以认为是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描述。农科大学生软实力提升可以概括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以服务“三农”建设为导向和以提升农科类大学生综合实力和素质为目标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要注重解决三农问题需求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定程度上不容乐观。多数地方政府和高校并没有解决好农村对农业人才需求和农科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一矛盾问题。一方面,农业人才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农村对农业人才需求紧缺。通过对农科类毕业生就业调研来看,农科毕业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组织协调能力欠缺,很难适应涉农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既要成为技术骨干,也要成为管理骨干的期望;不少毕业生缺乏在基层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对农村、农业、农民实际需求不了解,对国家的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不深不透,在处理三农问题过程中往往经验不足。所以,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过程中,必须要着眼于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升农科大 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充分利用农业高校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新农村服务项目和农业技术服务对象实体,让农科大学生了解农村农民,熟悉农业现状,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充分结合。

2. 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契合大学生软实力培育

高校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基本导向,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高校发展历史为底蕴,在办学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而形成的高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对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激励、约束和导向功能,对学生的发展乃至成才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三农建设需要的重要使命,在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过程中必须要紧紧结合以“农耕文化”为主流的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凝练农业高校校园文化为抓手,如安徽农业大学的“胡承霖精神”,为安农人践行“大别山道路”书写了新的内容,也成为安农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与文化自觉,促使着众多大学生内化为他们服务“三农”建设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综合素质不高,职业理想欠缺的问题,把农业科技、农业制度、农业思想贯穿于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增强农科大学生“学农爱农,奉献三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激发农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6]。

3.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要与现代农科专业特点相结合

传统的农科专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基础的专业,而现代的农科专业可认为是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农学、耕作学、植保、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等生物学应用学科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的农科专业。甚至,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在第一产业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物联网等领域,也可认为是农科专业。农科概念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科,是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整合、提升了的新农科,概念远远超过传统种粮种菜、养鱼喂鸡的范畴,基本涵盖了生态学、营养学、设施农业与工程、食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内容,学生更多的是使用高端自动化仪器设备,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学科。所以,当前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育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现阶段农科专业的特点,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懂技术、素质高”的软实力培育目标。

4.完善农科大学生软实力培育的平台建设

在科技引领发展、软实力主导竞争力的发展态势下,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培育和科技支撑,促进新时期我国三农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与平台建设相结合。一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把爱农事农思想与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二是搭建文化育人平台,以农耕文化为导向,整合农科专业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育人载体,优化育人环境;三是搭建服务学生成长平台,针对农科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的生源特点,创新资助育人模式,规范“虚拟班”建设,完善“学业资助+社会实践+公益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四是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人才培养资源、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完善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具体见下表。

大学生的实力是学生通过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所积累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有机总和,反映大学生个体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而农科大学生“软实力”重在“软”字,是一种人格魅力、个人文化和心理素质、服务“三农”意愿和对他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是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形力量。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M].东方出版社.2005:11.

[2]齐蓓.当代大学生的“软实力”及其培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老子.道德经(文若愚编著)[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6.

作者简介: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3

随着就业软实力在高职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 当前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探讨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及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等, 从教学改革实践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的非常少。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证, 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创新、教师素养提升和教学评价机制完善四个方面, 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影响, 为更好地实现利用学科教学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2级高职阶段学前教育专业2个班、市场营销1个班, 以及旅游服务与管理1个班的166名同学为教学改革实验对象, 学前教育的另外2个班、市场营销的另外1个班、材料工程1个班及应用艺术设计1个班的157名同学为研究参照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教学改革实践

2012年9月, 从我院2012级高职阶段学生中选取如上所述的一半班级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实践, 以探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影响。

(1) 教学目标改革

参照班级继续贯彻“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导向。教改班级在坚持上述目标导向的基础上, 规定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软能力、职业道德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实现在培养学生就业硬实力的同时, 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目标, 为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等复合型社会职业人才”。

(2) 教学内容改革

参照班级教学内容的选择仍然坚持“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选用的教材和具体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依据。教改班级在选择教材和具体教学内容时, 除了要贯彻实施上述原则外, 还要求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综合、实践与创新”等职业方法能力, 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宽容心态、积极稳定情绪、高雅大方气质、坚强果敢意志和健康广博兴趣”等优秀个性心理品质。

(3) 教学模式改革

参照班级基本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阅读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主以教师为中心, 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发展为目标。教改班级主要采用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启发教学法、社团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具有人文性特质的互动合作活动为载体, 使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提升人文素养。其具体的改革实践措施是: (1) 课前布置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单元进行整体预习, 从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归纳学习中存在的所有障碍。 (2) 课堂教学第一课时,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归纳单元学习目标, 老师以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讨论归纳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对比, 并阐述理由及依据;第二课时,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总结出来的学习障碍及解决策略, 教师听取学生关于学习障碍总结及解决策略的汇报, 并对课堂上不能解决的学习障碍提出解决策略设想, 供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或进行实践;第三课时, 教师对学生此时仍不能解决及先前解决得不够好的学习障碍进行启发、指导, 帮助学生以最优方式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3) 单元课堂教学结束时, 布置学生完成与本单元教学目标相关的任务, 如指导学生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表演大赛等第二英语课堂活动, 教师根据任务量和难度, 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4) 教师素养提升

为了确保教改的顺利进行, 我们组成了固定的教学研究团队。教学研究团队定期外出学习、研讨, 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学习研讨紧紧围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项目进行, 重点突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 以先进的高职教育及外语教学思想武装头脑, 切实提升教师的文化软实力、职业软能力、职业道德及个性品质修养等。

(5) 考核评价机制改革

参照班级主要遵照学院制定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核成绩占20%, 期末考核成绩占80%, 这其中对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并没有具体考核标准, 期末考试也没有实行统一制卷和阅卷制度。教改班级实施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平时考核成绩占50%, 其中出勤占10%、课堂参与度及质量占20%、课后任务完成占20%, 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考核有详细记录, 供学生和有关部门核查;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对试卷结构 (题型) 、难度及阅卷等进行统一管理。

2. 研究工具

(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付艳芬[6]、倪超[7]等的非专业技术技能测评量表, 以及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需求状况, 形成包括人文素养、职业方法能力、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四个分量表、二十二个条目和很好、较好、一般及较差四个测评等级的就业软实力测评量表。

采用此测试量表, 在2012级高职学生的第一学期和第五学期顶岗实习期分别进行一次测试。其中第一次测试为学生见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第二次测试为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第一次测试共发放问卷323分, 收回314份, 删除无效测试卷10份, 即收回有效测试卷304份, 有效率为94.1%。第二次发放测试卷323份, 收回有效测试卷323份。从两次测试中选取完全吻合的304份有效测试结果进行比对。

另外, 笔者还自行设计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软实力相关性测试表, 让学生按照影响其就业软实力的程度将选项排序, 共分为最大、比较大、一般、不大和没有影响五个等级。于2013年12月20日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2) 英语应用能力测试

在第一学期 (2012年9月21日) 、第二学期 (2013年6月21日) 和第三学期 (2013年12月15日) 分别对学生进行一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其中第一次测试采用历届高考测试卷, 自行组织测试;第二次测试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模拟试卷, 自行组织考试;第三次测试采用统一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形式进行。

(3)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整理两次“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测试”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数据, 形成如下测试结果。

三、结果分析

1. 教改前后软实力测试结果

教改前的第一次就业软实力测评结果如表1显示, 教改班级与参照班级的就业软实力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差距最大不超过3个百分点;而教改两年后的第二次测试结果却显示, 教改班级的就业软实力整体及其各维度均比参照班级有大幅度提升, 提升度均在10%以上, 其中职业软能力、职业道德及就业软实力整体均比参照班级高出15%以上。这说明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2. 教改前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结果

表2所显示的教改前后三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结果同样证实了英语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次测试结果表明, 教改班级与参照班级的英语基础基本相当;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试结果均显示, 教改班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而且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 提高程度逐渐加大。

3. 教改对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影响

从英语教学改革与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相关性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有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等。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应该全面设计教学目标, 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又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真正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自主管理学习环节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组织与协调、学习与发展等职业软能力;切实提升教师素养, 以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深厚人文素养、严谨治学态度、优秀职业道德和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去教书和育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以目标导向和考核约束双保险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注释

1[1]王毅.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01) :179.

2[2]王丽媛.论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J].职业论语, 2013 (13) :82.

3[3]孟祥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1) :86.

4[4]刘伟.大学生人文素养内涵、缺失现状及原因剖析[J].才智, 2012 (09) :268.

5[5]李碧宪, 梁劲泰.论职业道德的内涵[J].理论导刊, 1997 (09) :25.

6[6]付艳芬等.护理非专业技术技能测评量表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09) :845-847.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4

【摘 要】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国际化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是在文化信息接收、文化形态比较、文化理念选择、文化价值融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价值模式、行为模式、思想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的重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际化;作用机理

一、国际化对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研究的新方向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指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理念和政策等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行为。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则是在其硬实力的基础上,以蕴含高等职业教育意识元素的精神形态存在、并涵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校风、学生行为素养等方面的无形的非实体要素构成的合力,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精神状态的展现和释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全球时代的来临,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城市、企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对文化软式力的价值与作用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二、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化之间相互推动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内部要素优化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国际化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国际化,国际化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1.浙江高职院校国际化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国际化作用于文化软实力的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方式是可以拓宽其合作的空间,引进先进的理念,提升浙江高职院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近而提升浙江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必然趋势,文化是对外交流的纽带,教育以及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浙江的高职院校获得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可促进浙江高职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可以促进浙江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

2.浙江高院校文化软式力是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国际化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中国的高职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浙江的高职教育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在高职院校的校园设施、办学条件等基础条件相对完善之后,以高职文化、高职精神、办学理念为代表的高职文化软实力提升也将纳入到建设日程。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浙江的文化影响范围,加强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这是浙江高职院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对浙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接收外国留学生、外派交换生和交流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派谴专任教师访学、开设全外语和双语授课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获得国外或国际组织资助的项目等指标均做了明确规定。国际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内在的驱动,也是地方经济、城市发展助推的必然结果。

三、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是文化重构的过程

文化软实力是在文化信息接收、文化形态比较、文化理念选择、文化价值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模式重构。从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也经历着文化接收、比较、选择、融合、与重构的多个阶段。这几个过程与阶段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模式、行为模式、思想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的重构。

1.国际交流。国际文化的交流是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开端。只有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才能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互换。国际文化交流包括文化信息的接受、文化信息的沟通以及文化信息的整理等相关环节,其奠定了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基础。通过国际交流,可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教育信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文化信息的传导、传播是多次能完成的,这需要高职院校与国际上兄弟院校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反复确认与证实,然后进一步的进行文化加工、筛选、处理和获取。通过整理、分类、归纳、总结,使获得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

2.国际比较。在前期大量信息收集和信息整理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考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院校进行信息的比较。在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接受的过程中,浙江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办学特点、城市环境、文化特征、教学模式等条件,与新文化进行比较。比较是为了鉴别,比较是为了更好剖析和理解文化,更好的借鉴它山之石,发现自身之短板。从而对所考察对象或者合作对象的高职院校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分析和理解,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3.国际选择。国际选择是在国际比较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的过程是舍弃和选取的过程,是文化认同和文化分异的必要步骤。浙江高职院校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全盘吸引,而是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范式、专业特色等方面,通过前期的过滤,去伪存真,去存求精,进行相关优秀文化信息的认可。选择不仅是挑选的过程,更是挑选的结果,是对考察院校或者合作院校的优势、特色、经验和方法进行最终确认和认同,然后把其纳入到自己学院原有的思想范式之中。高职院校文化的选择可以分为部分选择和全部选择,从当前浙江高职院校国际化进行来看,适合部分选择,结合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相关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专业合作等方面经验的选择。

4.内外融合。内外融合是在国际选择基础上进行的。高职院校内外文化融合是通过文化吸纳、文化磨合、文化调适和文化融合,将学习和模仿对象的新的文化、思想范式,融入到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思想范式之中。吸纳是积极的选择,就是把先进的经验、优秀的成果正确的广泛的汲取。在文化吸引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因发展背景、生存环境、内在本质的不同,存在着一定冲突和摩擦,因而旧的文化和新的文化需要磨合,外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需要磨合,磨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纳、适应和融合。在磨合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冲突所表现的特征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即文化调适,通过调适使旧的接受新的,使本土的接受外来的。在文化完全适应之后,浙江高职院校的本土文化要进一步将吸引的外来文化信息进行融会贯通,使教学理念相互渗透,使教学方式相互交融,使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实现新旧、土洋、中外高职院校文化全面接轨。

5.本土重构。本土重构是在内外融合的基础上开展的。本土重构是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关键和最终目的。重构是融合的更高级阶段,融合是渗透和交融,而重构是在融合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范式的再造,使新旧文化、中外文化、洋土文化形成一个新的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文化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和突破。浙江高职院校文化的本土重构是揉合浙江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校园文化、国际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在吸引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从而实现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创新。本土重构是彻底、全面的文化改造,是摒弃落后的文化,发挥先进文化动力的根本性手段,没有重构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通过重构、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文化范式和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交流、国际比较、国际选择、内外融合、本土重构五个具体的机制环环相扣、有机联合,构成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与创新的机制。研究国际化对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对于浙江高职院校更好的进行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创新,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的营造,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的突破,学生素质和学术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启示我们,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继承城市文化精神的同时,要积极地吸引、吸纳、借鉴、融合国际先进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思想范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和提升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云,严帆.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评价体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4).

[2]骆文炎.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2010(08).

[3]骆郁廷,王 瑞.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接受机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7).

课题项目: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软实力 篇5

1. 党和国家对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同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构想。文化软实力的提出, 表明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引领的重要基地, 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类型的高职教育, 同样也肩负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任务。

2. 社会发展对校园文化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区域扩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社会文化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景象, 开放性和多元性已成为当代文化的特征。大学校园文化也随之一改过去的单一现象, 也经历着多元化文化的撞击。多元的社会文化拓宽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拓展了思维, 促进了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给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给这些正在形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大学生带来了认识混乱, 引发了理想错位、信念危机、道德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以各种形式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利的校内环境, 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屏障, 抵御和过滤大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对社会环境和文化施以积极的影响。

3. 高职院校自身现状和发展的需要

第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时, 学院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基础设施、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 在调整专业设置、招生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 这些方面已经具有完备或较成熟的管理机制, 相对而言, 校园文化近几年来才开始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出现了不平衡。

第二, 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 文化底蕴薄弱。目前的高职院校, 有的是中专学校升格的, 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从原云南省昆明林业学校升格而成。这些中专学校都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在教职工中已沉淀了较深厚的原教育模式的办学思想, 虽然已经换了牌, 但教育理念往往落后于新的教育形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识还较淡薄;还有的是由几类不同特点的学校合并而成的, 如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版纳教育学院 (之前版纳教育学院、电大、师范合并为教育学院) 、财校、农校等多所学校于2001年合并而成的高职院校, 各自在办学历史、行业特色、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性较大, 短时间内很难相互融合, 形成共同的高职文化。与那些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本科院校相比,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探索与积累的阶段, 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理念与精神, 更无从谈发挥校园文化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规范行为和指导办学的重要作用。

第三,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来看, 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末端, 高职学生的录取批次与分数线, 客观地反映了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差别, 他们大多数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养成习惯较为欠缺, 由此造成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觉性、主动性、钻研性相对欠缺。他们对单纯的课堂教育很难接受, 甚至产生抵触。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 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急需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合和推动。因此, 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及特点

1989年版的《辞海》给文化的注释是:“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然而, 我国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界定还未形成共识, 西方国家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已有了相当成熟的理论, 美国学者将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和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的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 (1) 其基本内容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形成了校园文化的有机整体。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校园文化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共性。但作为为社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 其校园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注重“理论够用、实践为重”,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 高等性、职业性、经济性、社会性是其特性。因此,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 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良好职业环境氛围, 还要吸收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 始终把学生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作为核心价值理念。

三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1. 按照“职”的要求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条件及物质环境, 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同时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精心规划和建设校园环境和设施, 如教学场所、图书馆、文体场所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等, 使之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协调统一。作为培养以实用性为主, 突出操作性、应用性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在物质层面上还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必须摆在首要的位置, 如云南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除校园内的基础建设, 还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68个, 校外实践基地57个, 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美化校园方面, 应当更多地体现专业和职业特色, 让学生在校园里体味到专业、职业的氛围。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绿化植物就体现了云南植物的多样性, 既美化了校园, 又是实训教学的场所。每种植物上所挂的标识牌, 各种活动的海报, 如“新林杯”篮球赛及“林中路”系列讲座等, 处处有专业文化的存在和熏陶, 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对专业熟知、热爱, 从而增强学好专业技能的兴趣与信心, 树立起坚定的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 为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奋发努力。

2. 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创新校园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是组织构架及运行规则, 是校园文化的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顺利、持续开展的依据。

随着时代以及学校的发展, 制度文化也应随之优化, 使之具备时代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新的教学需求, 及时跟进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 如学分管理、教师管理、课程建设管理、实验与实习管理等,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素质考评办法》《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评优奖励实施办法》等激励制度和考核标准陆续出台, 对学校管理、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但鉴于高职教育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 以及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 还需制定适应于高职教学的职业资格评聘制度, 教师考核制度,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制度和具有人文情怀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制度以及能力、态度、知识并重的学生考核制度, 使教师在激励与感召中爱岗敬业, 潜心于高职教育教学, 使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得到挖掘, 更好地完成学业, 掌握技能。

3. 按照高职办学理念打造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一, 明确办学理念和突出学校精神。校训、校徽、校歌即“三校”, 是一所学校的“名片”,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表征和灵魂, 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 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塑造更有着指向作用, 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敏学笃行, 树木树人”, 既表明了办学理念和宗旨, 也突出了学院的专业特色。

第二, 营造“专”与“职”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学风、教风即“三风”, 是一所学校的“拷贝”, 是学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风貌的蕴涵和再现。好的校风直接关系到学生优秀品质、良好习惯、优良职业道德的形成, 校风一旦形成便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优良的教风和良好的校风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但教风又是学风的前提。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是直接进入到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 因此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求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 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和实践能力;较之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高职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 有着一定的差距, 高职教师更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感召、影响学生, 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积极实践的热情, 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要围绕“专”与“职”办出特色, 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运动会、社团活动展示月等常规活动外, 还开展一系列“职”的活动, 如2014年12月刚刚落幕的专业技能大赛 (共有园林景观设计、花艺艺术设计与制作等18个赛项, 覆盖了学院大部分专业, 学生参与面达38%) 、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 还参加了全国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 使校园内弥漫着浓厚的学习和技能操作氛围。定期的“林中路”系列讲座和不定期的一些校外知名的学者专家的讲座, 校园的媒体文化载体 (网络、广播) 时时发布和报道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等与职业相关的信息, 以“职”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无处不在, 让学生浸染其中。

4. 跳出校园搞建设, 使文化建设呈开放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这就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跳出校园搞建设, 使校园文化呈开放性, 学习借鉴优良的企业文化因素, 丰富和补充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决定》还提出“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这意味着不仅要定期选派相关老师到企业实践, 感悟企业文化, 把最新的技术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回学校, 释放在课堂中, 还要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到企业中实训、实习, 支持高职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活动, 有主题地举办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下乡帮教、校企联谊等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更加明确学习方向, 培养学生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

四结束语

总之,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职学生, 而不是本科学生, 更不是中专学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既要立足高等教育体现“高”, 还要立足职业教育突出“职”, 在继承优良传统和普通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基础上,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 为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有力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十余年的扩张和发展之后, 在一系列的内外因素发生改变的背景下,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在追求条件、制度或机制建设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建设内容, 这是高职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特色,建议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黄红梅.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内涵及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6

示范校建设计划实施后, 各高职院校除按照示范校建设的有关要求进行硬实力方面的建设外, 比较注重软实力的建设, 通过示范校建设, 大大提升了软实力。示范校建设计划成了高职院校软实力提升的加速器, 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大大增强, 在办学理念的凝练、特色的创建、品牌的打造、校园文化的营造、校友资源的整合等软实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1 通过示范校建设, 高职院校得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 硬实力建设普遍上了一个台阶, 为软实力的提升创造了前提

其一, 校园文化、学校精神等的传播等需要物质载体。在示范校建设中, 虽然财政支持的是专款专用, 但是不少院校为了学校长远的发展,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下大力气改善校园的环境, 营造与学校特色相符的文化氛围。很多文化通过雕塑、建筑等载体表现出来。

其二, 高职院校硬实力的发展可以推动软实力。示范校建设硬实力得到了大大增强, 由硬实力衍生的软实力也随之大幅提升, 比如对学生、教师的吸引力等。

2 通过示范校建设, 凝练了核心的办学理念

示范校建设计划启动以前, 示范性院校和其他高职一样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办学理念的模糊且多变上。办学理念犹如办学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精神, 是学校办学的理想目标, 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思路、特色和发展走向。各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 主动融入服务区域经济中, 利用示范校建设的平台, 开展办学思想的大讨论, 使自己的办学思路越来越清晰, 不断凝练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 经过示范校建设各高职院校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核心的办学理念, 这是打造软实力、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例如, 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地区来说共有四所高职院校入选示范校, 既有示范校“一年级”的, 也有“二年级”、“ 三年级”的;既有综合性的院校, 也有行业背景较浓的院校, 非常具有典型性, 它们在形成自己的核心的办学理念时也多次的讨论、多次的实践、多次的总结、多次的探索、多次的凝练,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的办学理念:天津职业大学核心的办学理念是职大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滨海新区企业说了算;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核心的办学理念是Mit Betrieb, Für Betrieb 与企业发展同步, 为企业发展服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核心的办学理念是传承校院合作精髓, 共育卫生技能人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核心的办学理念是合作一个企业, 确定一批岗位;培养一种能力, 就业一个职位。

3 通过示范校建设, 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所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是办学质量被社会认可的标志。在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前, 各高职院校办学方向趋同的现象比较明显, 造成一定程度的教育资源浪费, 而且彼此特色不鲜明, 在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因此,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各示范性院校充分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 选择正确的战略定位, 在示范校建设中注重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由其办学环境决定的, 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并通过实践形成的, 具有一定稳定性并为社会所公认的, 特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 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等方面上的优质风貌。办学特色会在办学条件、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面等方面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示范性院校建设, 许多院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做到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人特我精”。

4 通过示范校建设, 打造了一批办学品牌

包括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内, 大部分高职院校曾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 或者有些行业背景明显的院校也基本上是克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 造成高职不姓“高”也不姓“职”的不伦不类的现象, 曾陷入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 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办学品牌。办学品牌包括院校的社会知名度、社会公众形象、院校的发展势头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 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本身不是独立的物质实体, 却能够增强学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办学品牌也是高职院校的一种无形资产, 构成了一种软实力, 是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

在示范校建设中, 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 “品牌”体现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校园文化、管理、“双师型”教师等各个方面。各示范性高职院校以示范性专业及其辐射的专业群为切入点, 在课程、文化、管理、教师等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有了品牌就产生了聚集效应, 政府愿意加大扶持的力度、学生会慕名而至, 高水平教师乐意加盟, 用人单位主动伸出橄榄枝接纳学生就业, 社会的认可度会大大提高。在示范校建设中, 各高职院校也注重品牌文化的培育与宣传, 体现在各院校在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任务书中和示范校验收的总结材料中, 也体现在他们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品牌建设上, 更主要的体现在他们在示范校建设的几年辛勤建设中。现在部分院校已经品尝到了“品牌”带来收获的快乐, 有了品牌整体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5 通过示范校建设, 形成了既有职业性又有区域性的校园文化

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薄的现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院校文化是构建和强化院校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为此, 各高职示范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校园文化, 力求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校园文化包括思想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方面, 其中思想文化是核心和灵魂;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固化成果和有形产品, 比如校史展览馆、学校的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警言、警句、校园雕塑等;行为文化是全院教职员工公认的行为处事标准;校园文化是院校的灵魂和精髓, 是激发院校发展的源泉, 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 对师生员工的人格、道德品质、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人生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不少高职院校抓住示范校建设的契机, 系统地规划校园的文化设计, 包括校训、校风的确定, 校歌的征集、校徽、校旗的设计以及学校整体形象识别系统等。而且这种文化设计力求融入职业性和区域性特点, 此外, 注重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建设, 锻造自己特色的文化, 形成了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加了院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6 通过示范校建设, 整合了校友资源

校友是学校重要的外部资源, 过去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重视这种资源, 以为学生毕业了就与学校没有关系了, 其实毕业生就是学校的名片, 挖掘校友资源, 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名片。许多世界名牌大学都很重视校友工作, 比如哈佛大学的很大一部分办学资金就是来自校友的赞助, 也就是校友为哈佛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丰富的校友资源能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在示范校建设中, 很多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友资源。例如, 天津职业大学成立了校友会, 召开了校友理事会, 建立了校友会的专题网站, 邀请了优秀校友来校讲座, 编写了校友风采录。激发了广大校友爱校的热情, 汇集成建校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唐晋.崛起进程中中国式软实力[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5-13.

[2]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4.

[3]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113-115.

[4]易新河.对高等职业院校“软实力”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7

一、“软实力”的概念及内涵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针对国家实力的概念。1990年他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 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 即通过吸引, 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而达到目的的能力。

自从引进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专家都将软实力理论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并产生了更多的成果。截止到目前普遍被认可的软实力是指团队精神、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创新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养。

二、软实力的缺乏造成的就业困难

大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成功, 仅有竞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塑造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载, 重庆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但在其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 该公司陆续开除了其中20名大学生, 仅留下1名大学生。据该公司反映, 这些大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品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的人才需求。公司直接指向的, 正是当下一些大学生所欠缺的方面——个人修养, 表面上看这是细枝末节, 但恰恰又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三、加强大学生的软实力培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 才能赢得未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向上的。但与此同时, 部分同学受东西方思想文明化激荡碰撞及各种消极因素影响, 思想上过于强调个人本位, 自我意识膨胀, 言谈举止盲目追求自我张扬;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 贪图享乐;自理能力差习惯于被服务。与大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奋斗意识想去甚远。加强大学生“软实力”教育刻不容缓。软实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基本能力, 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前提。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硬实力稳固发展的同时树立软实力提升的意识,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软实力”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软实力”培养有效机制

高校各部门要改变目前重“硬实力”轻“软实力”的局面。首先。学校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结合专业发展、学生成才、社会需求等方面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软实力”提升方案;其次, 部门联动, 齐抓共管。教务、学工不仅要互相配合, 更要在各自分管领域内加大提升学生软实力的内容。尤其是学生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中要与教务处及其他部门积极配合, 形成一个学生“软实力”培养的整合力, 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再次, 完善学校与实践基地的接洽, 形成良好的培养学生“软实力”长效机制。最后, 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出发, 细化“软实力”素质考核指标, 加大“软实力”评价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中的权重。切实把“软实力”素质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 与学位挂钩, 分学期进行考核, 毕业前做素质坚定。

(二) 积极拓展大学生软实力提升途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大学生“软实力”培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高校在加强大学生软实力提升过程中, 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 解读社会万象, 以此来引导大学生, 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社会公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 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符合现实社会需求的、过硬的“软实力”, 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符合用人单位的素质需求, 能够在就业中左右逢源。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将职业发展指导作为大学生人生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对未来人生、职业的认识、规划, 明确努力方向, 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生涯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即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是要通过必要的教育指导使大学生在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思想道德等有效提升, 大学生在就业竞争过程中能够“软”“硬”兼修。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校企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大学生接触岗位的最有效锻炼途径。岗位需求大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有实践的能力, 这样到了企业后马上就可以上手。要想达到这种状态, 就要两脚着地扎扎实实做好“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妙荣.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探讨[J].前沿, 2010 (12) , 176-178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技能,职业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要在当前新形势、新环境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的职业素质,具备不断地发展、学习及创新的素质和能力。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既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可以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要从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转变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软技能上,并相应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格能力及社会能力等,让学生在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软技能(softskilk)与硬技能(hardskills)是相对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将硬技能定义为职业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岗位专业技能;而软技能指的是非技术技能,也就是除了专业知识和岗位专业技能外的职业素质技能。通常软技能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适应能力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软技能也是企业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

1 企业对高职学生软技能的要求

通过对企业走访及历年在招聘会上对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企业对高职学生软技能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无一例外地都希望能招聘到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毕业生。只有善于表达和沟通的职员,在与领导、客户、同事沟通时才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撰写一些文案、策划、申请、报告及总结时,许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甚至连规范的格式都不知道,而且还出现错别字。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培养与锻炼的,所以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在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够具备这些能力。

1.2 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职员的团结协作和创新发展。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后虽然可以很快地适应岗位的工作,但是很多情况下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很少会考虑完成这个工作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企业希望员工具备团结协作能力与创新意识,这样员工在今后工作中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3 主动意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口专业已不再是招聘的唯一标准,它希望学生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许多高职毕业生都能够很快地适应自己对口的岗位,但是岗位一旦变动,企业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岗位。在工作中,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主动意识,能够主动地去承担一些责任和工作。

2 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的内容

著名工程教育家、我国机械摩擦学创始人郑林庆教授在他的自传中指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跨学科处理问题的本领——不仅精通本专业业务,还得渴望学习学校里没学到的业务知识。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学生一块面包,解决一时的饥饿,而应是让他具备去赚取面包的能力,让他永远不要挨饿。

2.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软技能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根据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结合企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增设软技能课程,例如应用文写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商务礼仪及课外拓展训练等。将软技能要素融入知识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中去,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2.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及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针对软技能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几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等。

2.3 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树立目标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应先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要采取一些措施使教师加强个人自身的能力、项目制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意识等。许多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但是缺少企业项目制作的经验。根据学院教学目标及专业建设目标的不同,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建设也有所不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①让教师到企业挂职,使教师了解企业项目的制作流程和团队分工明细;②在科研和教学项目中教师要加强与企业工程师合作;③把工程经验作为聘用和提升教师的条件。

2.4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不同能力进行分组,组成团队,确定团队的队长,并让学生学会分工、协调、合作、沟通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在团队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中,要让学生相互督促,相互检查,学会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进而巩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2.5 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软技能

软技能的掌握不单只是掌握理论知识,还需经过各种实践活动的训练。学校应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例如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朗诵比赛、团队营销比赛、个人表演及团队表演比赛等,使学生在参加比赛中增强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等。开设各类社团,鼓励每位学生至少能够加入其中一个社团。

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类比赛和各类青年志愿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中参观、学习,在顶岗实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快融入实习的工作中,让学生充分理解职业软技能在今后的就业中的重要性并加强实践。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让企业的指导老师和校内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开设讲座、座谈会,让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

2.6 改革考核方式,将软技能加入考核内容

传统的教学考核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因此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结合起来。“模块考核”占50%,“专业技能考核”占50%。“模块考核”是将课程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在每一个学习模块中设置不同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中设置3~4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的学习任务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平时考勤情况、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技能考核”则重点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通过对学生课程内容的考核将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综合起来。

3 结语

就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生个人核心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软技能和硬技能同时兼具,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也适应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能做事的同时同样也会做人,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也能使学生今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明霞.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

[2]张炜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J.科技资讯,2010(13).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9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企业化

中国分类号:G718.5

一、高职院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纵观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建校时间短,很多都是由原来一所或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在建校过程中,一味追求规模上的扩张,没有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规划实施,缺少顶层设计,文化底蕴普遍不深厚。高职院校要增强办学实力必须以文化的提升作为基础,如果只有单纯的人员和物资的叠加而没有文化的提升,势必将只能是大学的招牌,中专的水平。而要想名副其实,就必须通过文化建设以尽快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建设的情况,这种忽视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忽视,而是在执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出于对高技能的强调而无意间造成了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漠视,单纯技能的提倡和强调淹没了文化建设应有的位置。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薄弱是遏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丰富与挖掘文化软实力的潜力,使其从根本上走出发展肤浅的怪圈,走上全面、平衡、健康的和谐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高职院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原则

我国高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因而,高职教育注重"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属高校(大学)文化,而不再是"中专文化"、"成教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应该是大学文化,要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是职教文化。"职"字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学术性院校的文化标识,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特性和灵魂。

三、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策略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强弱最终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兴衰成败。随着高职校企合作的不断融合,引起了高职院校巨大的变化,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在实践中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不断推动校园文化企业化的创新,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全细节中、全方位地开拓高职院校文化企业化的有效途径。

--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着力点,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校企合作必须是全方位的、多层面、多样化的,无论从师资、设备、技术创新,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课程开发以及订单式培养人才等方面,还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交流等许多方面,都应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由松散型合作到紧密型结合或产学研一体化方向的转变。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培养学生的过程之中,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建立课外科研活动体系,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對接的平台。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无论是什么出身,谙熟企业运营的社会环境是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点。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成功,是企业家的成功。企业家的成功,是企业家文化的成功。山东商务学院定期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把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论坛、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企业家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碰撞中及早完成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引进企业文化要素。要形成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的新体制和机制,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的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以现代企业规律为支撑点,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一是引入企业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竞争激励文化。现代企业无不讲求竞争激励,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因此,学校也应建立充满良性竞争、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工作机制,建立竞争激励文化,让师生在竞争激励文化的规范与约束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二是建立团队文化。大力倡导"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具有企业团队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的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三是建立真正的企业环境。要高度重视学生实习阶段职业管理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比如学生实习按照车间班组、公司科室岗位方式进行管理,学生上岗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卡、严明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不得迟到早退,不许擅自离岗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从而提升学校的职业气氛,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工学结合是以教学时间为划分标准的教学形式,即学校课堂教学时间与企业实践时间各占一定比例,使学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活动在同一天中开展。学生学完规定学制取得毕业资格后,即可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是一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订单形式,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名片,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影响其发展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高职院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活力。必须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运作,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资料:

[1]包秀华.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北方经济[J],2006.12

[2]田建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济南:大众日报,2004.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 篇10

大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启迪作用。全球化时代, 我们在顺应国际趋势, 利用全球化价值资源的同时, 绝不能把几千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丢掉。我们必须重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软实力资源, 利用其特有的整合凝聚功能和规范导向功能, 大力建设和整合中华文化, 重塑当代的价值精神,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为建设创新国家, 培养创新人才注入新的活力, 为在全社会兴起创新之风奠定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努力使传统文化衍生出的凝聚、感化、辐射等软性实力全面系统地融入到全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的建立以及创新文化的建设上, 真正让传统文化软实力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并取得实质效果。

二、借鉴外来文化批判质疑特点, 巩固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时间, 中国综合国力大副提升,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 各种外来文化也随同国门的开启而大肆涌入, 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得以发展和巩固与其一元价值文化主导、多元文化并存是分不开的。纵观历史, 西方大国完成了由宗教文化的传播到政治文化传播的转变, 文化大国意识与文化大国战略的选择, 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参与、影响国际规则和猎取战略利益的有效途径。美国通过构建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 推行赋予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化战略, 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新人才不只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知识人, 而更是道德高尚、批判意识强烈、创新精神持续,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批判意识无疑是培养创新人才很重要的因素。美国社会尤其是各所大学, 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意识, 独立思考的质疑精神已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种文化熏陶下造就了美国大批优秀人才的诞生。多元文化并存已经成为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 与政治、经济、军事成鼎足之势。事实表明, 西方世界在经历了军事霸权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之后, 愈来愈认识到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将成为影响未来的世界性力量。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理论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党一系列的创新理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 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创造先进的文化软实力, 就是要创造并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目标、共同的是非观念、共同的文明准则等等, 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等, 都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文化软实力的蓄养、文化软实力的环境, 进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使之成为各民族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不断为全社会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加强软实力建设, 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创新理论,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 是对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这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向世人展现的一面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 推进文化创新, 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理论支持, 更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社会建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策保障。

文化软实力提升与创新人才培养从来不是孤立进行的,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文化软实力, 推进理论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 不断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点燃创新人才兴趣, 积极调动其全身心的精力, 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进而形成强大的创新活力, 切实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正确适用下一篇:环境EK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