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小说奖

2024-05-26

普利策小说奖(精选十篇)

普利策小说奖 篇1

各方对于此次普利策小说奖空缺的关注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奖项空缺。各大媒体都对这一不寻常的事件做出反应:《洛杉矶时报》网站以最快速度登载了相关报道。 (2) 英国《每日邮报》认为此次普利策小说奖空缺“令人吃惊不快”。 (3) 英国BBC新闻网站第一时间以“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弃评2012年普利策小说奖”为题, 对此进行深入报道。

2012年度普利策小说奖三位提名评委Susan Larson、Maureen Corrigan以及1999年度普利策小说奖得主Michael Cunningham均对本年度小说奖的空缺发表了看法。Susan Larson表达了全部三位提名评委共同的“震惊……愤怒……以及失望”; (4) Corrigan认为评审委员会的决定“无法理解”;Michael Cunningham则相信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5) 在Larson看来, 奖项空缺的唯一亮点就是读者会有兴趣去“读三部入围小说而不是仅仅是一部获奖小说”。1992年度普利策小说奖得主Jane Smiley透过各种媒体对本年度的小说奖项空缺表示惊讶, 感到“太糟糕”和“遗憾”, 表达了她对此事件的失望。

最为愤怒的当然是出版商了, 因为普利策奖的空缺必然会阻滞销售的井喷。《纽约时报》以“普利策小说奖空缺引出版商愤怒”为题报道了出版商对奖项空缺的不满。 (6) Alfred A Knopf出版社广告宣传部经理Paul Bogaards同样表达了“失望”。而MTV Books出版公司则更为极端地认为是“世界末日”。

网友也宣泄了不满情绪, 在网络上通过twitter和blog等攻击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 认为本年度普利策小说奖的空缺源于“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自我冲突”, 是“文学糟糕的一年”。

当然, 对于2012年度普利策小说奖空缺的反应也不是一边倒的失望。媒体对于奖项空缺表示遗憾的同时, 也认为这“并不代表三部入围小说就不优秀”。2012年度普利策奖入围小说The Pale King的编辑Michael Pietsch就表示能入围普利策小说奖就已非常满足, 因为这样至少可以吸引读者关注。

国内对于2012年度普利策小说奖空缺的反应也相当及时:颁奖当天新华网便报道了普利策小说奖空缺;奖项颁布的第二天《东方早报》即以“评委可能看不懂实验小说”为题, 对普利策小说奖35年来首次出现空缺进行了报道。 (7)

普利策奖自1917年设立至今已有95年历史, 每年四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评定, 颁发给在新闻、文学及音乐领域的杰出代表, 是新闻、文学及音乐领域美国“最具威望”的奖项。 (8) 普利策小说奖是普利策奖21个奖项中的一项, 颁给美国小说家的杰出作品。普利策奖与国家图书评论奖和福克纳文学奖并列为美国三大文学奖, 也是三大奖项中历史最为悠久的。95年来, 普利策奖代表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9)

普利策奖如此受到重视当然与其在新闻、文学领域的重要性是直接相关的。迄今为止普利策小说得奖者中有7位同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而美国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共就10位。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双料得主中, 除一人先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获普利策小说奖以外, 其余均为先获普利策小说奖, 而后才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中贝娄在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当年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余6位最长12年, 平均4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由此可见普利策小说奖无与伦比的前瞻性。普利策小说奖作品有许多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经典,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厄普代克的《兔子安息》等。普利策奖带来的不光是小说销售的飙升, 更会使原本默默无闻的作家一举成名, 甚至从此改变事业轨迹。

自1917年设立以来, 普利策奖的评选都“保证很好的公正性和诚实的标准”。 (1) 普利策奖的评选分两个步骤完成。所有21个奖项类别中, 每个奖项均有3—7位提名评委, 其中包括该领域杰出者及往届普利策奖得主。根据类别不同, 评选提名通常持续两到三天、数周乃至数月。提名委员的任务就是从所有候选作品中挑选出3个入围作品提交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 不参与最后奖项的确定, 也不为入围作品予以排名。至此各奖项提名评委的任务结束, 各奖项归属的最终确定权在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普利策奖评委会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全美顶尖大学的知名教授,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编辑等20位左右的成员组成, 通过投票确定普利策各奖项最终获得者名单。

据统计, 在普利策奖现有21个奖项中, 只有6个奖项自创立始年年颁奖, 另外15个均有空缺年。戏剧奖是空缺次数最多的奖项, 共15次;其次便是小说奖, 普利策奖1917年刚设立便设有小说奖, 但普利策小说奖首次颁奖即空缺, 迄今小说奖共空缺11次 (包括2012年) , 空缺年份分别是1917年、1920年、1941年、1946年、1954年、1957年、1964年、1971年、1974年、1977年和2012年。

普利策奖评选机制决定了奖项空缺的可能性及必然性, 因为根据普利策奖评选办法规定, 任何奖项的产生均需经过投票, 得票超过半数以上者胜出, 即所谓的“多数票决”, 以保证“公正性和诚实的标准”。

然而囿于这一规定, 一旦出现评委会分歧较大, 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 就会出现三个入围候选作品没有一个能获得简单多数从而胜出, 这时就出现了奖项空缺。虽然普利策奖的评定没有预设的标准, (2) 对于标准普利策奖也有其坚持。正如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西格·吉斯勒所言, 普利策奖的空缺也“并非异乎寻常”。对于奖项争议, 包括异议及空缺, 普利策评委会的官方解释是“无法避免”。

由于普利策奖从评选到最终确定完全取决于提名评委和评审委员会, 因此其主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普利策文学奖项的评选中。普利策奖官方网站的“奖项历史”介绍中就坦承了其文学类奖项的评选“主观特性” (the subjective nature) , 并列举1963年度戏剧奖提名评委推荐阿尔比的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而评审委员会却以不够“积极向上”为由改授奖项给福克纳的The Reivers。尽管评委会强调对所谓的“品位问题”已不再过于拘泥保守, 但实际上这种因“品位问题”而决定奖项归属的事件进一步佐证了其评选机制中主观性的一面。

评审委员会的20位评委的个人主观好恶等主观因素在决定奖项最终归属的问题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的情况下, 一旦三个入围作品均未能获得多数投票, 那么在评选机制的简单多数原则的制约下, 最终结果只能是奖项空缺。并且, 根据评审规则, 评审委员会甚至有权拒绝已提名入围作品而选择其他未入围作品 (需四分之三多数) 。 (3)

事实上, 类似因主观因素而决定奖项归属的事件并非完全孤立或者纯属偶然, 而是时有发生并且频率相当高。仅就奖项空缺而言, 自1917年普利策奖设立始, 各奖项累计未授奖次数竟高达60次之多, 即普利策奖设立至今95年, 平均每3年就会出现两次奖项空缺的现象。

普利策小说奖的历次空缺及改评中最著名的一次可算是1941年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落选普利策小说奖。当年提名评委推荐将小说奖授予《丧钟为谁而鸣》, 评审委员会起初也同意, 但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却以该小说“令人不快”为由说服评审委员会改变决定, 最终1941年度普利策小说奖空缺。 (4) 值得庆幸的是1953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再度入围并最终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不然的话, 美国的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双料得主将少一位。类似事件还有几例:1957年提名评委向评审委员会推荐Elizabeth Spencer的小说The Voice at the Back Door, 但评审委员会仍然决定该年度小说奖空缺;1971年评审委员会拒绝了所有三部小说提名, 选择奖项空缺;1974年提名评委全票推荐Thomas Pynchon的小说Gravity's Rainbow, 又是评审委员会坚持空缺;1977年同样是因为评审委员会的坚持导致该年度小说奖空缺。

普利策奖获奖名单 篇2

2003 Middlesex by Jeffrey Eugenides

2002 Empire Falls by Richard Russo

2001 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 Clay by Michael Chabon

2000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by Jhumpa Lahiri

1999 The Hours by Michael Cunningham

1998 American Pastoral by Philip Roth

1997 Martin Dressler: The Tale of an American Dreamer by Steven Millhauser

1996 Independence Day by Richard Ford

1995 The Stone Diaries by Carol Shields

1994 The Shipping News by E.Annie Proulx

1993 A Good Scent from a Strange Mountain by Robert Olen Butler1992 A Thousand Acres by Jane Smiley1991 Rabbit at Rest by John Updike1990 The Mambo Kings Play Songs of Love by Oscar Hijuelos1989 Breathing Lessons by Anne Tyler1988 Beloved by Toni Morrison1987 A Summons to Memphis by Peter Taylor1986 Lonesome Dove by Larry McMurtry1985 Foreign Affairs by Alison Lurie1984 Ironweed by William Kennedy1983 The Color Purple by Alice Walker1982 Rabbit Is Rich by John Updike1981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by John Kennedy Toole1980 The Executioner’s Song by Norman Mailer1979 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by John Cheever1978 Elbow Room by James Alan McPherson1977 No Award1976 Humboldt’s Gift by Saul Bellow1975 The Killer Angels by Michael Shaara1974 No Award1973 The Optimist’s Daughter by Eudora Welty1972 Angle of Repose by Wallace Stegner1971 No Award1970 Collected Stories by Jean Stafford

1969 House Made of Dawn by N.Scott Momaday

1968 The Confessions of Nat Turner by William Styron1967 The Fixer by Bernard Malamud1966 Collected Stories by Katherine Anne Porter1965 The Keepers of the House by Shirley Ann Grau

非小说类 Nonfiction

2003 A Problem from Hell: America and the Age of Genocide by Samantha Power

2002 Carry Me Home: Birmingham, Alabama: The Climactic Battle of the Civil Rights Revolution by Diane McWhorter

2001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by Herbert P.Bix2000 Embracing Defeat by John W.Dower

1999 Annals of the Former World by John McPhee1998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1997 Ashes to Ashes by Richard Kluger1996 The Haunted Land by Tina Rosenberg1995 The Beak of the Finch by Jonathan Weiner1994 Lenin’s Tomb by David Remnick1993 Lincoln at Gettysburg by Garry Wills

1992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by Daniel Yergin

1991 The Ants by Bert Hölldobler and Edward O.Wilson

1990 And Their Children After Them by Dale Maharidge and Michael Williamson

1989 A Bright Shining Lie: John Paul Vann and America in Vietnam by Neil Sheehan

1988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by Richard Rhodes

1987 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 by David K.Shipler

1986 Common Ground by J.Anthony Lukas

传记类 Biography

2003 Master of the Senate: The Years of Lyndon Johnson by Robert A.Caro

2002 John Adams by David McCullough

2001 W.E.B.Du Bois: The Fight for Equality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 1919-1963 by David Levering Lewis

2000 Véra by Stacy Schiff

1999 Lindbergh by A.Scott Berg

1998 Personal History by Katharine Graham

1997 Angela’s Ashes by Frank McCourt

1996 God: A Biography by Jack Miles

1995 Harriet Beecher Stowe: A Life by Joan D.Hedrick

1994 W.E.B.Du Bois: Biography of a Race, 1868-1919 by David Levering Lewis

1993 Truman by David McCullough

1992 Fortunate Son by Lewis B.Puller Jr.1991 Jackson Pollock by Steven Naifeh and Gregory White Smith1990 Machiavelli in Hell by Sebastian de Grazia1989 Oscar Wilde by Richard Ellmann1988 Look Homeward: A Life of Thomas Wolfe by David Herbert Donald1987 Bearing the Cross by David J.Garrow1986 Louise Bogan: A Portrait by Elizabeth Frank

历史类 History

2003 An Army at Dawn: The War in Africa, 1942-1943 by Rick Atkinson2002 The Metaphysical Club: A Story of Ideas in America by Louis Menand

2001 Founding Brothers: The Revolutionary Generation by Joseph J.Ellis2000 Freedom from Fear by David M.Kennedy

1999 Gotham: A History of New York City to 1898 by Edwin G.Burrows and Mike Wallace

1998 Summer for the Gods by Edward J.Larson

1997 Original Meanings: Politics and Idea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stitution by Jack N.Rakove

1996 William Cooper’s Town by Alan Taylor

1995 No Ordinary Time by Doris Kearns Goodwin

1994 No Award

1993 The Radicalism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y Gordon S.Wood1992 The Fate of Liberty: Abraham Lincoln and Civil Liberties by Mark E.Neely Jr.1991 A Midwife’s Tale by Laurel Thatcher Ulrich

1990 In Our Image: America’s Empire in the Philippines by Stanley Karnow

1989 Battle Cry of Freedom by James M.McPherson

And Parting the Waters: America in the King Years, 1954-63 by Taylor Branch

1988 The Launching of Modern American Science, 1846-1976 by Robert V.Bruce

1987 Voyagers to the West by Bernard Bailyn

1986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by Walter A.McDougall

戏剧类 Drama

2003 Anna in the Tropics by Nilo Cruz

2002 Topdog/Underdog by Suzan-Lori Parks

2001 Proof by David Auburn2000 Dinner with Friends by Donald Margulies1999 Wit by Margaret Edson1998 How I Learned to Drive by Paula Vogel1997 No Award1996 Rent by Jonathan Larson1995 The Young Man from Atlanta by Horton Foote1994 Three Tall Women by Edward Albee1993 Angels in America by Tony Kushner1992 The Kentucky Cycle by Robert Schenkkan1991 Lost in Yonkers by Neil Simon1990 The Piano Lesson by August Wilson1989 The Heidi Chronicles by Wendy Wasserstein1988 Driving Miss Daisy by Alfred Uhry1987 Fences by August Wilson1986 No Award

诗歌类 Poetry

2003 Moy Sand and Gravel by Paul Muldoon2002 Practical Gods by Carl Dennis2001 Different Hours by Stephen Dunn2000 Repair by C.K.Williams1999 Blizzard of One by Mark Strand1998 Black Zodiac by Charles Wright

1997 Alive Together by Lisel Mueller

普利策奖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 篇3

以下面一段文字为例:

像二次大战以来的每一位国务卿一样,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艾森豪威尔的昵称)也做过一些可爱的错事,但不同于他前任的是,杜勒斯先生在犯外交错误的艺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是一个计划好的错误。他不是懵懵懂懂地误入陷阱的,而是事先将陷阱挖一定大小,仔细加以研究,然后跳进去。

普通的外交错误往往是以为无知、匆忙,含糊、坏脾气,或者被迫在艰难中做出选择而导致的后果。

杜勒斯先生不犯这样的错误。他的错误与众不同,它们通常是可以避免的、几乎一直是明显的,且往往出现在精心准备的声明和演讲中。

读这些文字,你的感觉是一个朋友在和你唠嗑,而且这位朋友幽默风趣,博识多闻,颇有见解。你绝对想不到这是刊登在报纸上的一篇评论。

然而,这确实是一则社会评论的开头,接着的正文中则列举了艾森豪威尔在任国务卿期间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如对待中国的问题、芝加哥会议上在法国是否加入欧洲防卫共同体问题、在一些演讲中威胁要对共产主义进行“大规模报复”等错误观点和言论。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尽管如此,政客们还必须争斗,如果没有大事可争的话,他们就捡一些小事进行艰难的争斗。”

这则评论发表在1956年1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题目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怪事》,作者是詹姆斯·赖斯顿。

如果有这样一个擅长唠嗑且见识颇高的朋友,你一定喜欢。但是,如果是看到这样的评论你会更喜欢,因为,这样的评论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诙谐的语言,以事入理的分析,精辟而有力的讽刺,是普利策新闻奖社会评论的一大特色。

融大量的故事情节、机智的人物对话、诙谐的场景描写、漫画式的人物素描、黑色幽默般的调侃议论于一体,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社会评论的第二个特色。这与我们一些枯燥无味的说教式议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语气、公文化的语言、口号式的鼓动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52年6月,美国国会推翻了杜鲁门总统的否决,通过了麦卡伦—沃尔特法,这个法案强化了有关外国人入境、不许入境以及驱逐威胁国家安全的外国人的现有法律条文。美国的这种移民政策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家报社社论撰稿人抨击的对象。1986年,美国国会就移民立法的改革正在进行最激烈的辩论。这年4月3日,记者弗里德曼在《圣迭戈论坛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复活节边境日出》的评论。评论从三个墨西哥伙伴偷越边境后被边防巡逻车轧成重伤的惨剧入手,通过叙述人物的遭遇,呼吁“国会,洗掉我们的罪责吧。在边境上停止让非法的外国人像耶稣那样受难”。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强化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增加了评论的艺术感染力。

直抒胸臆,毫不含糊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是普利策新闻奖社会评论的第三个特色。1970年2月21日,《哈肯萨克星期日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一些州学校种族隔离仍是现实》的文章,作者威廉·考德威尔列举了美国南方和北方关于黑人孩子入学问题的一些做法之后,直接摆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同意亚伯拉罕·里比科夫的意见,认为黑人就该呆在黑人学校里,他们本该受诅咒,你就是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那就再见了。

如果你的反应是,北方进行的这种隔离事实上与南方依据公民权利、按照法律进行的隔离有所不同,那么你就傻得可爱。

但是,你如果反驳说我们的这种学校隔离比他们那种更高明更温情,那么你是纯真、开明、自以为公正善良的那一类种族主义者。他们实际上都是让国家陷入分裂的不公正的解决方法。

就写作风格而言,获奖评论与普利策创立的传统一脉相承,强调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立论,摒弃党派色彩和人身攻击。在这种宗旨的指导下,美国新闻界逐渐形成并制定了社论撰稿人的道德准则,那就是基于客观的事实评论,勿误导读者,不为个人利益撰写评论等。阅读这些作品,我们明显的感觉是,作者往往站在良心和道义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以批判的理性寻求正确的方向并以此来引导舆论,揭露政治腐败提出改进意见,支持那些给社会、公众和个人带来进步的事业。在写作手法上有的大气粗犷,有的精巧细致,笔触细腻,耐人寻味。

关注民生状态,对丑恶现象进行尖锐而不失苛刻的批判是普利策新闻奖评论的第四个特点。1971年3月2日,《芝加哥每日新闻》发表了记者迈克·罗伊科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在文明社区也有偷盗和暴力行为》。文章利用对比手法开头,增强了其战斗力,也增强了说服力:

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中,戴利市长挥舞着双臂说,布里奇波特是“全世界最好的社区”。

他没有解释说是因为他在那里居住才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社区呢,还是因为那里是最好的社区他才在那里居住。

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他的一位邻居都不会同意。

这位邻居是一位25岁的卡车司机,作者引用司机的话“我不知道我会去哪儿,我宁愿下地狱也不想呆在这里。这个社区在发臭”。接着,作者通过写这位司机的遭遇: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走时被流氓殴打、家中被盗、邻居被抢等等,而恰是这个社区多年来以产生多名芝加哥市长而久负盛名。而且,这里还为市政府县政府培养了一名税务官、一名警察局长和许多高级官员,这比芝加哥的其他社区都要多。

文章的结尾是:真无法想象一个盗贼蜂起、流氓成群的社区会有如此煊赫的政治纪录。当然,反之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要求新闻要“活”,这个“活”首先在于新闻事件本身,其次是写作手法。写作评论同样需要“活”,从形式到语言都要“活”,也就是讲究艺术。选择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大胆而精辟地评论,再采用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是一篇精彩的评论,也是普利策奖评论的显著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濮阳日报社)

普利策小说奖 篇4

一、以公众立场作为出发点较为明确

普利策评论类文章, 不论是社论还是评论, 都注重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探讨政府政策和引导公众舆论。就政府政策来说, 该话题往往聚焦在环境保护和公民权益上。例如, 1996年获奖系列社论, 作者Robert B.Semple, Jr用整整9篇社论呼吁政府停止缩小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 允许加拿大公司诺兰达在距离美国著名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3英里的位置进行金矿开采。作者的目光还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公园的保护上, 甚至放眼美国, 就美国近几年在环境法上对环境保护的放松发出警告, 呼吁政府及早采取行动, 保护环境。而在2013年的获奖系列社论中, Tim Nickens和Daniel Ruth就县委员会做出的停止向自来水中添加氟的决定提出质疑, 条分缕析, 一一驳斥县委员会的停止理由, 采访专家以及居民, 就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和居民经济负担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并点明了其背后的利益关系, 从县居民的身体和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阻止了县委员会的决定。

就引导公众舆论而言, 普利策评论的话题往往关注少数及弱势群体, 从长远角度考量公众利益, 对公众的舆论和即时观点进行引导和纠偏。1996年的获奖作者E.R.Shipp从美国黑人的角度出发, 评论和引导黑人自身和社区发展。例如, 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引子, 告知黑人, 平权法案虽然有缺陷, 但就长远而言, 唯有平权法案存在, 其法律效力才能使得黑人获得进入诸多领域的自由, 这并不是偏向, 而是为黑人们争得了他们本就拥有的权利。再如, 作者一再告诫自己的同胞, 90年代已经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一个领袖身后, 众口一词求得自由平等的时代。应当鼓励其他黑人群体发出的合情合理的声音, 这利于黑人整个群体的成长。1997年和2012年的获奖评论则着重于社区建设, 关注弱势群体。话题主要围绕社区安全、邻里关系、社区投票、医院中患者家属的情感、判案不公、阶级问题等。这些问题无一不是作者身边社区的事情, 甚至是作者本人家庭的案例。它们有的真实反映了不论是生理, 抑或是心理上弱势的人群的生活状态, 有的尖锐批评法院或学校对于相关人员过失和犯罪的包庇与纵容, 都是建立在呼吁读者对弱势人群加以关注和追求公平与正义上, 从长远来看, 有利于社区的和睦, 正义的伸张, 社区内部甚至美国国家的发展。

二、批判性较为明显

作为“看门狗”, 对社会出现的问题和政府某些决策提出批评和建议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普利策获奖评论不论是社论还是评论, 都热衷于“揭丑”, 其批判性都一目了然。这一倾向从1920年获奖社论《法律与丛林》开始。该篇社论就私刑处死一位强奸白人女性的黑人男性进行了批评。私刑本起源于美国南方, 一开始被应用于白人自己, 内战后南方将私刑的矛头转向黑人, 目的是剥夺宪法赋予黑人的权利, 宣告白人至高无上的权威。20世纪初私刑处死黑人大盛, 1900~1909年期间, 发生在南方的私刑占整个私刑的比例在1900~1909年期间从原来的82%增加到92%, 同时私刑受害者中白人的比例从1890年代的32.2减少到11.4。[1]在这个时期, 美国白人认为私刑处死黑人是伸张正义的行为, 并不是在侵犯法律和黑人人权。在实施私刑的人群中, 不乏妇女儿童, 甚至还掺杂有警察这一本该阻止私刑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 Harvey E.Newbranch能够认识到这一风潮是在“茹毛饮血”, 视法律为无物, 并大声疾呼这种行为只能带来无序和混乱, 不可不说是人权和法律的捍卫者。虽然言辞不乏感性, 甚至掺杂“我的上帝”这样的呼语, 也可将其视为批判“乌合之众”的先声。

如果说20年代普利策奖评论类获奖作品集中在教育南方民众认识国家和法律, 批判3K党和私刑, 30~40年代的普利策获奖评论的视野转向评议政府行为。例如, 1933年Henry J.Haskell质疑政府管得太多, 国家税收过高;1936年George B.Parker呼唤新闻自由;1938年William Wesley Waymack建议政府取消田租;1941年Reuben Maury更是在获奖评论中直指罗斯福新政“将美国推向集权主义”。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 普利策获奖评论逐渐转向批评美国人本土价值, 批评种族隔离, 呼唤种族平等, 偶见争议军事投入过大, 讨论管理和劳动强度导致罢工的话题。60年代, 种族话题仍是主流, 但也有话题转向抨击宗教涉入政治、倾轧不同党派、政府房屋改革止步不前等。60年代末期, 评论类话题除了批评越战外, 更将自由与平等扩大, 批评对持不同政见者的不公平对待。70年代, 种族话题逐渐淡出, 对政治丑闻的揭露和批评又占上风。但可以看出话题更加多元, 后期更出现对教育问题进行批评的文章。进入80年代和90年代后, 除了紧跟美国本土热点, 社会问题成为主流, 大量问题如枪支管理、堕胎、城市及社区建设、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移民、遗嘱、医疗等问题成为得奖者的讨论重点。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批判性突出。

三、建设性较为突出

所谓“不破不立”, “破”是为了“立”, 普利策奖评论批判的目的, 就在于更好地推动人权的发展, 党派的建设, 经济的良好运转, 创建和谐的人际氛围, 建设美好城市, 助力一个各方面都能够均衡发展的美国。例如, 在1928年的获奖社论作者Grover Cleverland Hall就曾经大力声讨重新崛起的3K党, 推动了3K党的行为得到法律的限制。作者所在的阿拉巴马州的3K党在20世纪初活动极其猖獗, 地方参议员中也有3K党成员, 政府部门, 新闻媒体都对此保持沉默。Hall用长达4个月的时间, 对3K党的行为进行谴责, 并促进了包括禁止在公共场合佩戴面具等限制3K党活动的法律的实施。在他的努力下, 受害者们纷纷站出来指认了施暴者, 使得该州的3K党鞭刑率急剧下降。而Hall也成了普利策社论奖历史上首位系列社论获奖的记者。除了对种族人权等问题进行声讨以得到建设性的效果之外, 普利策很多获奖评论记者还积极议政, 分析大选中党派失利的原因, 更好的推进自己支持党派的建设。城建方面, 2010年普利策获奖社论以连续的社论指出南达拉斯城市治安、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的原因, 列举问题, 就每个问题的紧迫程度做出判断, 进而寻求解决方法。

除了批判类的获奖评论之外, 普利策还积极致力于凝聚国民, 建设“美国精神”。这一点在2002年的获奖评论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众所周知, 2001年9月11日, 由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飞机毫无预兆的撞向美国的商业地标性建筑双子塔, 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伤害, 也给美国人民的心灵带来了重创。这一让世界震惊的恐怖事件在美国国内煽动起了极强的不安、恐慌和愤怒情绪。获奖作者Thomas L.Friedman则一面耐心的教导国内民众, 让他们认清, 他们在和毫无理智可言的人作战。因此, 这场战争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技巧, 一面通过详实的采访, 穆斯林实地勘察, 运用包括假想布什总统给沙特阿拉伯伊斯兰事务大臣写信等手段, 动民众以情, 晓民众以理, 极好的强调了他的宗旨——教育是解决恐怖主义的重要方法。安抚了民众, 并为美国未来解决恐怖主义威胁提供了一个明确且较有远见的手段。对一片慌乱的美国来说, 其建设性不言自明。

普利策评论类奖项已走过百年历程, 但在百年中, 其获奖作品始终坚持坚守本土, 立足公众, 以“破”建“立”, 试图推动美国发展, 呼唤自由、平等与正义。正是由于其价值取向富有针对性, 才使评论文章落点精彩, 新闻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为振聋发聩的写作画上了完美的一笔。

摘要:普利策新闻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在全美甚至全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拟从分析普利策评论类奖项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入手, 对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从中找到美国优秀社论的优点, 以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价值取向,评论

参考文献

[1]黄卫峰.美国私刑与美国黑人强奸犯神话[EB/OL].2008[2015-6-12].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241810-1.shtml.

[2]普利策奖官方网站[DB/OL].http://www.pulitzer.org/.

普利策小说奖 篇5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4月7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公布了第92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

本届文化艺术类的普利策奖项中,美国作曲家大卫·朗(David Lang)以一曲《卖火柴小女孩受难乐》(The Little Match Girl Passion)获得音乐奖;摇滚歌星鲍勃·迪伦获得特别提名奖;来自多米尼加的年轻移民作家朱诺特·迪亚兹(Junot Diaz)以其《奥斯卡·沃精彩小传》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百老汇畅销戏剧编剧特雷西·莱茨(Tracy Letts)以其作品《八月:奥色治郡》获得普利策戏剧类奖。

大卫·朗此次的音乐奖项为他赢得了一万美元的奖金。《卖火柴小女孩受难乐》是一首35分钟为女高、女中、男高、男低音和打击乐创作的作品。该作品于2007年10月25日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该作品也是由卡内基音乐厅委约的作品。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入选。此前的普利策音乐奖一直偏好古典乐或少量的爵士乐,而这次,评委们破天荒地给20世纪后半期最著名的摇滚人鲍勃·迪伦授予了一份特别提名奖,并评价其“词曲极富诗意,深刻影响了流行乐和美国文化”。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创作的歌曲如《随风飘荡》(Blowin in the Wind)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圣歌,即使在六十年代的黄金创作时段之后,他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和演出活力。迪伦一直是传记影片或图书的热门话题。去年年底,好莱坞还刚推出一本由演员凯特·布兰切特等6人同时演绎的迪伦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据出版商西蒙与舒特公司透露,迪伦目前正忙于他自传第二卷的写作。

本届普利策文学奖的多米尼加年轻移民作家朱诺特·迪亚兹也是一名鲍勃·迪伦的乐迷。据他自己透露,自己的处女作《溺水》里面,有整整40页的一章都是围绕着鲍勃·迪伦1967年到1969年创作的歌词而做的。朱诺特·迪亚兹6岁移民美国,后来在耶鲁大学学习。迪亚兹这次获奖的小说名叫《奥斯卡·沃精彩小传》(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是一本关于一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家的小说.虽然,这是个不知名的小国,但作者通过注解等形式穿插了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历史,也讲述了多米尼加和美国生活中都存在的欲望、政治和暴力斗争,这种“小人物大背景”的移民题材故事尤其受到欧美图书奖评委的青睐。

普利策戏剧类奖得主、百老汇畅销戏剧编剧特雷西·莱茨(Tracy Letts)的获奖作品《八月:奥色治郡》((August:Osage County),讲述一个暴力家庭里衍生出几代人的不幸和落寞的故事。莱茨形容自己的戏剧是“类似于自传体”。他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了这出戏思考构思了许多年,比如我祖母祖父的自杀等情节就在我的脑海里演绎了许多许多年”。

普利策奖由美国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第一届普利策奖在1917年颁出,分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两大类。文化艺术奖的获奖者必须是美国公民,而新闻类奖项的获奖者可以为任意国籍,但作品必须发表在美国报纸上。除公共服务奖获奖报纸被授金牌奖章外,其余获奖者可获得10000美元奖金。

普利策小说奖 篇6

传统社会中,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俯视社会”;视觉文化的今天, 影像符号充溢生活空间, 由“被看”转为人们不得不看。普利策奖作为新闻界最璀璨的星斗, 它带给大众天马行空的视觉图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 它所形成的拟态环境正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审美客体的单一、匮乏

鲍德里亚说, 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完全符号化的幻象。在时间、精力有限, 空间无限的今天, 人们要了解居住环境所发生的变化, 几乎都是通过“二手形象”的新闻报道。新闻摄影图片通过影像将现实的真实瞬间凝固, 具有无可置疑的可信性, 其中, 普利策奖新闻摄影图片在每年选举出炉后都会迅速地抢占新闻点击的制高点。但在“超真实”的形象之中, 虽然基本因素, 如线条、色彩等都源于实际, 毕竟是经过制作者千百次的把关、过滤, 甚至重新构造, 作为“第二自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超真实的普利策新闻奖图片呈现的现实经过人为的选择转化为拟像, 无形的把关之手改变了生活在被选择、被加工的拟态世界中人们观察社会的视角。

普利策奖新闻图像通过信息流通领域的运转, 具有迅速扩张的巨大能量, 而批量化的形象生产带来的不是信息的繁荣、活力, 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匮乏。最高级别的普利策奖新闻摄影图片正趋于同质化、个性淹没在类型模式的共性之中, 单向度的传播打上了权力话语的明显烙印, 无情地褫夺了人们在接受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而普遍性, 重复性, 渗透性的大众传播, 又会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态度。正如普利策奖新闻摄影图片展现的基本都是第三世界的负面新闻, 战争、动乱、饥饿与贫穷, 而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是祥和、文明的呈现。长期以往, 就造成人们的一种潜意识印象, 即提到非洲, 脑海中则是落后、贫穷的印象, 而美国则是民主、发达的赞誉。

二、商业意识的控制

美国普利策奖新闻图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符号的运作过程, 是由统治阶级为了经济利益主动开发和制造、施与普通大众的, 它必须在商业上成为可被操纵的图像产业, 可以创造巨额的利润, 并且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动力。

获得普利策奖是具有苛刻条件的, 其中必须是美国新闻媒体刊登, 这就将其他国家的优秀新闻图片排斥在外, 也垄断了其所获得的巨额利润。所以, 通过大批量的复制来广泛传播的普利策奖新闻图像符号已成为一种商品, 遵从商业利润优先的原则、技术逻辑和标准化生产规律;它经由普遍有效的途径送达消费者, 供其消费;它搜集无尽的信息、提供消遣娱乐来刺激购买, 成为霍克海默所说的迎合大众兴趣、符合消费逻辑的、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同质性消费型文化工业。

三、政治意识形态的潜伏

新闻图像被国家机器作为主要的宣传工具, 担负着政府舆论引导的任务, 反映着当前的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意识形态要求, 体现的是对国家权力的尊崇和实施。因此, 尽管美国新闻媒体传递的普利策奖新闻图像具有较大的真实性或娱乐性, 但其必须把维护现有体制作为第一要务, 成为主体实施控制的规训机器。所以, 在美国素有世界警察的情结下, 普利策奖新闻摄影图片展示的负面信息几乎都是非美的第三世界。观望着受苦受难的非洲国家人们的饥饿、战乱和疾病, 一张张痛苦、悲怨和无奈的面孔, 美国媒体也无可否认地展示着人类救世主的悲悯心态, 宣扬着美国式的民主、文明与发达。

作为一种社会力量, 普利策奖新闻图像不仅“反映”、“沟通”生活的世界, 也在满足眼睛的视觉快感和愉悦, 创造审美幻想的世界。因此, 要想使一种理念、诉求为公众普遍识别和接受, 形象、感性化是最有力的方式。人们对感官接受的信赖使得图像承担更多的意义传达, 操纵者掌握所谓的真实, 制作人牢牢控制画面的制作。麻痹阶级、治疗种族伤痛、维持秩序、发动战争、表达意念, 用什么图像来展示, 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的内在规定性, 操纵者了如指掌和表达意识。如9·11事件的新闻图片用惨烈的瞬间激发起美国民众对恐怖主义分子的仇恨集中到伊拉克, 对客观实际局部的特写和整体的忽略, 造成误把局部当做整体来接收, 而对实际存在的整体无从知晓、难以把握, 进而全民族地赞成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这种结果, 新闻图片起到巨大的社会控制效果。

结束语

技术创造了社会控制。从“我面对对象”到“我面对幻象”, 政治意象和商业意识悄悄地渗入了主体和客体, 使得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他人意识的控制之下。面对被引导、被营造的普利策奖新闻图片的“真实”世界, 人们陷入了影像编造的迷阵之中, 无法避免图像背后隐形的意识形态的操纵, 这是权利和利益的运作, 更是政治权力的演变。

摘要:海德格尔说:图像时代已经来临。视觉图像正以不为人所注意的方式介入生活、塑造现实。与此同时, “地球村”中的人们没有亲身体验各种事情的机会和精力, 也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人们要了解矛盾变动频发且与生活联系日益密切的生存环境必须通过新闻图像。生存现实被视觉符号所替代, 拟像比真相更重要, 这是技术带给人们的真实结果。本文运用跨学科、多视角的方法, 从美学、社会学、传播学及控制论等相关知识, 以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作品为载体来进行图像文化批判。

关键词:普利策奖,审美客体,商业意识,政治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李天道.普利策新闻奖图语[M].四川:四川出版社, 2007.

普利策小说奖 篇7

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 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 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

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 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 往下滑动页面, 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 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 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 (John Branch) , 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 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 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 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 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 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 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 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 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 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 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 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 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 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 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 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 寒风吹过雪山, 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 好似大幕拉开, 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 全篇特稿徐徐展开, 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 整体感觉简洁大方, 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 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 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 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 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 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 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 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 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 《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 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 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 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 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 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2]

图1:《雪崩》报道首页

图2:《雪崩》报道还原雪崩发生实景

的确, 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 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 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 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 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 观其形, 《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 它由十几人组成, 分为3个小团队, 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 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 (Steve Duenes) 带领杰米利·怀特 (Jeremy White) 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 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 (Andre Kueneman) 带领艾伦·麦克莱恩 (Alan Mclean) 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

《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 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 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 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 而应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 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 在推特 (Twitter) 和脸谱 (Facebook) 上迅速发酵, 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 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 (即利用大数据) , 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 获得了大量的数据, 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 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 非常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 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 一本卖2.99美元, 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 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 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 (Om Malik) 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图3:《雪崩》报道电子书

穆雨薇:关于《雪崩》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雪崩》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很多报社都将网络媒体当成纸质媒体的复制品时, 《雪崩》对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表率, 它并非简单地将文字、图片、视频拼凑在一起, 而是真正实现了“报网融合”, 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 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以及每个当事人的口述娓娓道来。《纽约时报》的图像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们一直在尝试对《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 开创更多类似于“雪崩”的项目, 将多媒体元素整合在故事当中, 形成一个连贯的框架。《雪崩》的成功证明了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都是纸质媒体所无法媲美的, 这也能够让许多纸媒从业者开始重视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潜能。美国新闻主编协会 (ASNE) 称它“为在线报道树立了新标准”。科技博客创始人奥姆·马利克兴奋地称:“《纽约时报》的管理层真该赌一把:斥资2500万美元打造100个类似‘雪崩’的项目吧!”

但也有很多人对《雪崩》持质疑态度, 认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新闻奢侈品。《大西洋月刊》撰文写道:“雪崩不会是新闻产业的将来, 它仅仅是一个创新罢了, 而并没有为新闻报道带来彻底变革。”

对于这一新闻作品的质疑,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 过于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纽约时报》拒绝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 但有传闻称花费了25万美元, 因此被戏称为只有《纽约时报》这种“高帅富”媒体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 而该项目能否实现收支平衡仍是未知数。全球著名媒体与软件公司Atavist就曾有过失败经历, 他们先于《纽约时报》两年尝试制作多媒体故事, 每个故事同样售价2.99美元, 但最后因为入不敷出而停止该项目。

其二, 类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雪崩》之所以能够轰动一时, 是因为别具一格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交互式的制作模板很容易被模仿, 新鲜劲过了, 读者的兴趣度也会降低。Scroll Kit公司[3]的联合创始人科迪·布朗仅用一小时就复制了另一个版本的雪崩, 这还引发了一场与《纽约时报》的版权纠纷。[4]而且在浏览《雪崩》时, 读者更倾向沉迷于变幻莫测的多媒体元素而非特稿本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三, 《雪崩》的策划耗时半年, 这有损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陈力丹教授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5], 从这个角度来看, 《雪崩》这个作品不能严格算作新闻作品, 更像一个由新媒体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但笔者认为, 对《雪崩》的这点质疑或许有失偏颇, 它的各方面价值被忽略了。事实上, 读者们能通过这篇特稿了解到雪崩发生的原理、可能出现的雪崩情况以及自救措施。《雪崩》不仅是一个好看的花瓶, 而且是一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报道, 为以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使得信息变得短小而精悍, 也让现代人的阅读走入了碎片化,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 所言:“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我们本以为读者面对着长篇累牍、含义深刻的新闻特稿早已丧失了耐心, 而《雪崩》则让传统新闻人看到了创新和变革的希望。“内容为王”固然应当继续被奉为圭臬, 而玩转多媒体似乎也成为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宝。未来充满着挑战, 正如《大西洋月刊》的评价, 虽然《雪崩》已经在新闻作品的内容生产上实现了漂亮的飞跃, 但依靠发行和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的禁锢仍没有被突破。新闻界能否“雪崩”出更多具有颠覆意义的新闻产品?一切尚待观察。

陈力丹:中国的传统媒体能从《雪崩》的成功中获得什么?

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已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历史上新的媒介形态冲击原有媒介形态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但是这一回不是一些媒介形态是否替代另一些媒介形态的问题, 而是不同媒介形态的有机融合。我们较多的传统媒体只是简单地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这显然是无效的。

这里介绍的获奖新闻作品《雪崩》, 就我国传媒的观念认识和技术水平来说, 并非可以直接搬过来, 不过我们从中应看到观念上与外国同行的差距。观念不解放, 即使有钱也做不出像样的作品。新华社前些日子做了一部不亚于《雪崩》的作品《三北防护林》专题片, 由于软件技术上的实力不够, 靠巨大的人力、物力一点一滴地堆上去精工细作, 花费天文数字的钱, 做出来很好看, 但没有新闻时效, 技术上无法推广。

现在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方式已经多样化了, 但我国传媒这方面的创新还很少。《雪崩》整体上我们难以效仿, 但每一类具体的表现方式, 我国的传统媒体都是可以在网上呈现的, 问题在于我们想到了吗?关于某一连续性事件的网上四维 (立体空间+纵向时间) 报道模式、网上新闻图片的游戏报道方式、新闻“众包”或“众筹”的采访模式, 在外国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而在我国的传媒界目前尚没有看到。

每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最新样式之后, 不能总是惊叹一番, 而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 为什么在创新思路上总是跟不上?目前至少可以做的是:看到人家的最新报道方式后, 想一想在已有的条件下, 我们能够借鉴哪些?例如“大数据”, 这个词我们说了不少了, 其实真正运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传媒案例很少。我们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 问题在于我们的传媒人在既定的报道模式中安闲惯了。

今年春运和春节期间, 央视与百度配合, 通过电视新闻展现了春运、春节期间全国人民生活生产中各种类型的大数据。例如当下全国铁路运输中最热、次热的铁路线在哪里, 乘坐火车的人的年龄、性别结构, 甚至当下春节年夜饭吃什么、春节红包发放特点、多少人春节相亲、多少人过节陪父母、商圈的热力图、烟花燃放情形等全国宏观图景, 以往我们是无法即刻、精确地获悉的。所以, 每年传媒关于春运和春节的报道, 充斥大同小异的情感个案, 连报道者自己都觉得厌烦了, 何况受众呢。现在通过网上大数据, 可以轻而易举地即时获悉, 电视台再以形象化的动画方式加以即时、宏观而精确的展现和报道。然而, 除了今年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在春运和春节期间集中采用了大数据外, 至今几个月了也没见到新闻报道中再有什么新思路、新动作。想不到, 还能谈得上做到吗?

通过观看《雪崩》, 应该想到很多、学到很多。

参考文献

[1]The 2013 Pulitzer Prize Winners Feature Writing.http://www.pulitzer.org/citati on/2013-Feature-Writing;John Branch, 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 2012.12.26, http://www.nytimes.com/projects/2012/snow-fall/

[2]纽约时报《雪崩》评论页面[EB/OL].http://www.nytimes.com/projects/2012/snow-fall/comments/.

[3]Scroll Kit公司开发的Web应用, 让没有编程知识的用户也可以创建一个像样的网站.

[4]Ryan Lawler, Snow Fail:The New York Times And Its Misunderstanding Of Copyright, 2013.5.21, http://techcrunch.com/2013/05/21/snow-fall-the-new-york-times-and-its-misunderstanding-of-copyright/.

普利策小说奖 篇8

三、颠覆—库哈斯的建筑美学

形式不是库哈斯建筑的出发点,而是他创作的结果。在他的建筑作品中,以形式美为基础的传统美学让位于追求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注重实用的新美学。要解读其作品充满震撼与冲击力的特异形式,必须结合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来分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化的形式美的规律探究上。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保持紧密联系,从经济、技术、文化、哲学等多角度切入,结合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更多地以抽象、象征的方式在深层结构上表达某种理念或个性化的观点,突出某种视觉印象或场所体验,这些都是库哈斯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建筑美学特征。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建筑美学新趋势,在当代西方建筑作品和建筑创作中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传统美学原则和审美标准对库哈斯的建筑作品来说已不适用,他的建筑创作也不再遵守传统的美学规律,甚至在很多时候是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规律的一种颠覆。或者说,他正在拓展新时代建筑美学的范畴。

1. 拥塞美学—对“大”的推崇

库哈斯建筑美学的代表性观点之一是对“大(bigness)”的推崇,他的很多建筑作品都以巨大的尺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对“大”的迷恋并非只是由于外观、形式和体量等因素,而是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库哈斯建筑创作的特点一直都是将建筑与城市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拥塞(congestion)”是他对当代城市状况的概括,“大”的建筑理念与之密不可分。“拥塞”是“大”的缘起和存在基础。“大”是他所提炼的当代建筑主要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库哈斯用来对抗、整合现代都市片段化和混乱的主要方式之一。

1978年库哈斯在第一部著作《癫狂的纽约》中,用“拥塞”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认为“拥塞”的存在产生了大都市效应,并直接影响了城市形态和城市中的建筑。库哈斯并不是仅仅将“拥塞”视为建筑问题加以研究,而是将其作为大都市的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即“拥塞文化(The culture of Congestion)”。高层高密度的城市形态是“拥塞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其全部。“拥塞”所指代的不只是物质实体的高密度,更是建筑中所容纳“内容(program)”的高密度状态。在这里,“大”正是容纳多元、不确定性的最好容器。超大型建筑一直是库哈斯偏爱的建筑类型,也是他认为能够代表大都市和这个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时代的建筑形式。库哈斯在1982年所创作的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规划设计竞赛方案可以说是“拥塞文化”理论的最佳代表案例,它最为直接和集中地体现了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一书中对于“拥塞文化”概念的抽象阐释。欧洲里尔(EURALILLE)项目可以说是库哈斯崇尚“大”的建筑美学的一次代表性的集中展示,也是其城市理论的一次重要实践。在这个项目中,“大”不仅反应在他的建筑作品上,而且弥漫在他所做的整个城市规划之中。

作为其主要的建筑理念之一,“拥塞文化”理论在库哈斯的建筑作品中,特别是大型城市建筑案例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拥塞文化”理论只是作为他进行创作的一个思考背景和基础思想,和他的其他建筑理念共同影响着他的建筑创作。通过对“拥挤文化”的分析,将“大”作为出路,在高密度状态下把不同的功能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建筑的相对永久性和城市生活及文化的高速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将不再是困扰建筑发展的问题,而是充满机会和更多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多元和不确定性才是时代主旋律。这些巨大的“社会压缩器(1)(social condenser)”不是为了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相反,它允许或强迫人们在“拥塞”状态下树立自己的形象而不是被动地去跟从。“大”在库哈斯的建筑美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他和OMA的建筑创作和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继而生成了库哈斯作品独特的创作方式和美学特征。

2. 怪异之美

库哈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征有些怪异奇特,“带着他特有的穿透性,刻板无饰的几何性和专横的逻辑性,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建筑;承担着与所有文化活动领域中的极端(甚至虚拟的或不现实的)之间哲学上和实质上的联系(2)。”以传统的形式美等标准,特别是形式、造型的美丑去评价库哈斯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剥离开建筑形式背后隐含的建筑思考去探究库哈斯的建筑美学是荒诞的,也无从解读其作品形式的产生原因和创作原则。

库哈斯曾说,“我对超现实主义保有一份高度的兴趣。相对于它所表现出来的美术和潜意识,我更热衷其分析事物的能力……我对它视觉方面的产物涉猎不深,对其‘偏执批判’的研究方法却印象深刻,并且视其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将“偏执批评法(Paranoid-Critical Method)”的本质总结为两个前后连续的操作过程:首先是用新的眼光对偏执狂、妄想狂看待世界的方法进行模仿复制,从中获取大量意料之外的结果、类比和模式;然后将这些似是而非的思辨压缩到一个事实密度(density of fact)的临界点,客观化建构这些“偏执妄想狂式观光”获得的收获,进而以“抓拍照片”似的显著而又不可否认的方式将其中的“发现”反馈给其他人类(3)。简而言之,“偏执批评法”是一种建立在足够事实基础上的对世界的不求完全正确但求别开生面的创造性解释。这种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批判方法也从深层影响了库哈斯对建筑美学和建筑形态的认知。

传统的城市和建筑理论与美学普遍强调理性、结构性、系统性,追求形式或空间的完整性、连续性、统一性,力求达到某种极具秩序性的状态。库哈斯对此却持一种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相信未定数的影响(4)”,并试图去探寻“如何将不确定性与建筑的确定性结合在一起(5)”。在欧洲里尔规划方案中,库哈斯采用了一种开放式规划思维(openness in planning),规划中动态和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不确定性”也为库哈斯的建筑创作带来灵感,例如,波尔多华厦项目中的升降机是整个建筑的心脏,它的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房子的格局(图1)。

细节问题常常是库哈斯建筑作品被评论攻击的焦点,其实他并非忽视建筑细节,更不欠缺对建筑细节的精妙控制能力。只是他对于建筑细节的追求往往是以建筑功能的完善为基础的,细节的处理不是出于形式的需要,而是针对特定建筑理念和建筑需求所采取的必要辅助手段。波尔多华厦顶层针对残疾人使用者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3种圆形孔洞,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全面照顾到使用者的特殊需要。这些孔洞与不同空间的使用方式有紧密的联系,房间的品质因这些孔洞而有所改变(图2~图4)。西雅图中央公共图书馆巨大的网格状表皮(图5)并非哗众取宠。菱形钢构架和其上镶嵌的玻璃可以获得最大的采光面积(图6),同时用钢量最小、焊点最少,还使得玻璃表皮更容易清洗(图7)。合理的玻璃尺寸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节省了大量运输费用。独特的形式带来一种实用的装饰性,堪称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3. 美学拓展

库哈斯认为,建筑应该反映真实生活状态和当代文化,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精神。如今,信息的交换、体验的互动都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媒介、互动拓展了当代建筑美学的新疆域。库哈斯对于信息始终保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建筑中,信息和建筑密不可分。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及作者与受众、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介质,在他的建筑中表现出一种新的美学价值,与信息时代同步呼吸。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一层被设计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空间,其中那些与建筑主体分离的“柱子”是可以直接通达到5个彼此独立的图书馆的电梯(图8)。这9部电梯由透明玻璃制成,电梯里布置了直立式的电子公告栏,文字节录、书名、作者名、歌曲等几种不同的媒体并用,标示出各个电梯的目的地,电梯升降的同时显示变换的发光的图像。“所有这些上升的文字,使得整个建筑像是一个顶棚,由这些字母所支撑(6)。”

库哈斯对于“空白”或“无”的状态情有独钟,这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对于“空白”的运用上,也隐含于他独特的建筑美学之中,甚至体现在他对于建筑或建造行为的观点上。他认为“空白”可以消解建筑中的压力,“无”蕴含了无限的可能。而有了建筑,一切都将被限定住了,有时少建、不建更有意义,让空间和建筑保持一种不确定的空白状态要胜过绞尽脑汁用建筑来过度阐释。无论建成或未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对社会及建筑师个人产生相当的影响,有时“未建”的影响或许比“建成”更加强烈。作为建筑领域的探索者,库哈斯很多经典的作品在竞赛中落选,但正是这些落选方案以及其他一些探索性的小作品成就了库哈斯在建筑界的声誉。库哈斯对于“未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后来很多当代建筑师特别是青年建筑师的鼓励,对他们积极探索各种建筑创新的价值的认可。(完)

(图片来源:瑞姆·库哈斯1987-1998.EL CROQUIS中文版.2002)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AMOMA REM KOOLHAAS[II]1996 2007 theory and practice.EL croquis 134/135,2007)

(图片来源:Rem Koolhaas and Bruce Mau.S,M,L,XL.The Monacelli Press,1998)

注释

1参见:Rem Koolhaas.Delirious New York: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The Monacelli Press.1994.152

2参见:桑福德·昆特.飞射子弹或者未来始于何时?(Flying the Bullet, or When Did the Future Begin?).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8(译文),141(原文)

3原文参见:Rem Koolhaas.Delirious New York: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The Monacelli Press.1994.238

4参见: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瑞姆·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2

5参见: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瑞姆·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5

普利策小说奖 篇9

一、东方文化意蕴的理念表达

建筑是一种文化,从建筑师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读到他所处的“文化场”以及这个场对他的影响。安藤忠雄也不例外,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东方特有的文化气息,并且把继承和延续这种东方文化意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1. 清寂的禅之情愫

禅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魄之所在,安藤忠雄的建筑创作深受这一文化的影响。清寂的禅之情愫是他建筑创作思想的源泉。

首先,禅宗哲学“直观”和“内省”的认知观对安藤的建筑创作产生了影响。禅宗哲学认为人探究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身,从内部去“直观”它,同时身体也通过世界“内省”自己,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结构。安藤忠雄在创作中遵循禅宗哲学的理念,认为人对于建筑的了解也只有通过进入建筑内部亲身体验空间,进而达到人与建筑主客体的“身心同一”,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的本质。水的教堂(图1,图2)就是安藤受禅宗哲学中“直观”世界和“内省”自己的认知观影响而创作的一个典型实例。

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同时受到了禅宗哲学中反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反二元论的世界观反对用二元的观点将事物截然相对地分为善与恶、丑与美、是与非等范畴,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共存。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这种矛盾共存体现在将丰富而复杂多变的空间整合在简约的几何形体之中。他认为在建筑中形式的抽象性与内涵的复杂性是同时存在的:“我发现很难回答建筑空间是抽象的还是表现的。因为我相信建筑是二者俱备的(1)”。安藤试图创造的是一种“纯粹空间”,以一种形式上的“空”对应着精神上的“无限”。安藤忠雄在法国巴黎的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冥想之庭(图3,图4),便是一个形式简洁、内涵丰富的代表作品。

安藤忠雄通过对深层内核文化的汲取和反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观和严谨的审美意识。可以说,他的建筑所要表达的既不是外部形式,也不是内在功能,而是整体复合空间所创造的意味。

2. 同一的自然情节

日本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由对自然的关注而引发的对自然的热爱,是日本人文化心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崇尚和顺从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追求与自然融合为一,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安藤忠雄承袭了同一的自然情结的同时,在建筑创作中用新的形式和手法再现了自然,表现出他对自然与建筑关系的独特领悟:“建筑的目的不只是与自然交谈,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自然的意义”。

安藤忠雄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共存。他认为,建筑创作并不能只停留在与自然对话的浅层面上,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能让建筑与自然在矛盾之中共生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自然的意义经由建筑表达出来,也就是用建筑使自然抽象化的过程。为了创造一个适合人居的环境,安藤忠雄让自然与大都市的平凡化进行抗争,通过对自然的抽象实现他营造空间意境的目的。例如,在他早期的住宅建筑中,庭院中很少有花团锦簇、精心雕琢的世俗风情,也没有对自然的单纯模仿,与此相反,有的只是对自然形态和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安藤忠雄追求的是与“枯山水”庭院相似的气质:追求的不是感官上的赏心悦目,而是创造一种令人遐思的意境。安藤忠雄1991年设计的李邸(图5,图6)可以说是抽象自然的典型代表。

安藤忠雄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不断反思现代人们的生活:我们在拥有便利生活的同时,却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如何使自然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了安藤忠雄建筑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无论基地条件多么的狭小或者苛刻,安藤都会给人们留出一片空白,给现代生活开一个面向自然的窗口,让人们触摸到风、雨等自然元素。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即使在最小的住宅建筑中都有庭院,经由庭院引入了自然的呼喊和力量,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去追求自然的美。安藤忠雄的自然潜行在他的建筑中,被人们感知并触摸,由此获得了存在的意义。比如,住吉的长屋这个作品,安藤在造型十分简单的混凝土方盒子中插入一个矩形庭院(图7),为住户创造了一个可以接触自然、享受自然的室外空间。这一创作初衷明显地表露了一个建筑师对所谓现代生活中久违了的自然的渴望。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自然的意义不再是“欣赏”,而是去“感受”、去“触摸”。

安藤本着“顺其自然”、“再现自然”的创造原则,使建筑在富有意趣的美中,细腻而生动地飘逸着自然的气息。正如1995年普利茨克奖的评委们在给予获奖者的评价中所指出的:“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材料使用连接了国际现代主义与日本美学传统。……他在追寻自己设定的目标—恢复建筑与自然的同一。”(2)安藤忠雄的作品是现代的,但又是东方的;他对待自然的感情是深挚的,却是内敛的;他在用建筑表达个人的观点,同时在用建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3. 整体性的场所情致

安藤忠雄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建筑的本质问题:“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我认为它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我的目标是首先与场地争斗,然后创造一种具有独特场所形象的建筑。室内与室外不是分离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性的场所。建筑应被视作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灵活的控制,同时又与环境保持清晰的关联。”(3)安藤从空间的角度出发,通过整体性的把握,确立了他建筑中的“场所”。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仅依靠其形式,更主要的是依赖空间与人类感官实际交流,人们在感受这些空间的同时,与空间之间相互激发的关系也被唤醒。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空间是不间断的,且它的展开及延续十分富有变化。安藤忠雄着意安排人在建筑中的流线,迂回曲折,抑扬开合,寻求紧张感和意外性,使人们在起伏跌宕的空间序列中感知场所的意义。这种动态连续的空间序列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一般表现建筑物的入口上。漫长而曲折的循环路径是他建筑作品的特点之一,可以认为这是对传统数寄屋建筑设置含蓄、遮掩、曲折的茶庭这一手法的现代继承。顺着这条路径,人们不时感受到不断变化的场景,在保持自己方位感的同时、在与空间环境的交融中获取美感,从而实现建筑的“场所感”。安藤忠雄在一系列作品中都采取了这样的入口设计,水御堂中的空间序列所带给人的情绪体验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图8,图9)。可以说这是安藤忠雄表达空间环境的手法,这种手法使整个空间序列形成一个动态连续的场域,进而以此独特的方式创造出了“场所感”。

“场所”的形成与人息息相关,场所给人的存在提供一个立足点,而人的活动又赋予场所意义。安藤忠雄采用简洁几何形体的构成方式,创造出复杂多变的生活空间。而他设计的建筑空间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能激发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竣工后并不局限于一种用途,独立又难以预测的人们的活动不断开发其新功能,建筑由此获得生命。通过“运动的活力改变空间固有的秩序”这一过程,使空间呈现出多功能性,从而使得人们追求的理想“场所”得以实现。安藤忠雄的许多建筑作品,如大阪府立飞鸟历史博物馆(图10),都体现了通过空间的多功能性来实现场所的目的这一特点。

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中的“场所”并不只是为了保护原有的城市文脉,使之一成不变永久地保存下去,因为城市文脉不只是文化、历史的静态内容,而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对安藤忠雄来说,基地文脉仅仅是进一步挖掘建筑与周边环境、现状与文化记忆之间内在联系的起点,因此,他追求的是给现有场所以刺激,利用新的刺激因素渗透于现存环境,达到唤醒对场所的记忆的目的,通过促进与现存环境之间的对话,创造一个新的文脉场所,如意大利贝纳通研究中心(图11,图12)。安藤忠雄的建筑中的文脉不是简单、肤浅的表层的延续,他使用新旧冲突的的方式,将既定的熟悉的文脉和新的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人们的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全新环境。

清寂的禅之情愫、同一的自然情节和整体性的场所情致是安藤建筑创作的基础和核心。安藤的这些建筑创作理念,本质上缘于他对人的价值和感受的极度关注,建筑作为人工产品,其真正的目的也在于此。(待续)

注释

1[1]参见:Tadao Ando.A Wedge in Circustance.The Japan Architect.1977,(6).243

2[2]参见: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8

普利策小说奖 篇10

一、时代精神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让·努维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建筑创作生涯。一方面,社会处于物质相对丰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时代的变迁不断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与传统文化融合也是他在建筑创作中面对的主要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如今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时代尤为重要。

1.现代与传统的交流

让·努维尔建筑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现代与传统的交流。在激变的时代中,让·努维尔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进行现代转换,进而设计出既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

让·努维尔的建筑设计之所以不拘一格,是因为他的创造力源于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传统的结合。如法国波尔多市的圣·詹姆斯旅馆(Saint James Hotel)以赤褐色金属网覆盖而呈现出锈蚀的棚屋景象,建筑外观造型参照了当地特有的烤烟小屋的田园风格,而独特的电动推拉式的窗户金属构件表现了信息时代精致、细腻的美学观念。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中心(Institut du Monde Arabe)通过不同的建筑立面表情促成了现代与传统的交流:南立面表现了现代的东方,而北立面是西方历史的反映(图1)。西班牙巴塞罗那艾格伯大厦(Agbar Tower)在形态上结合了蒙萨拉特山(Monserrat)上的螺旋形石头和圣家族教堂的尖塔的形象特征,体现了对古老巴塞罗那文化的传承,并应用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塑造了一栋绝对现代的建筑。

以上的实例表明,让·努维尔在建筑创作中并没有生硬地割裂传统和现代,而是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将传统事物和经历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现代设计手段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活跃起来,为他的建筑作品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2.建筑与环境的对话

让·努维尔常将历史性建筑作为一种背景,建筑设计构思在这个背景下展开,这包含了如何对待和利用旧建筑的问题。让·努维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及自己的设计感受:“每次要在既定的地段建造合适的建筑,就好像是在寻找缺少的一块拼图……建筑物的设计并非为了反映周边环境。现代生活的多层次体验,要求建筑摆脱复制与承袭。建筑本身应该能与环境对话,带动周边朝好的方向转变(1)。”概括起来,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他建筑创作的三个方面:

一是场所文化的塑造。让·努维尔强调建筑与城市肌理及其周围环境的对话,如法国南部尼姆市纳莫修斯社会住宅一期(Nemausus 1)保留了地段原有的整齐粗壮的法国梧桐,两座建筑犹如并肩行驶在地中海和煦阳光和海风之中的巨轮,设有宽阔的大阳台、充满阳光的房间、开敞便利的交通空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场所精神(图2)。

二是真实性和潜在性的分析。他通过对城市环境条件的缜密思考,努力实现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格思里剧院(Guthrie Theater),建筑二层平行延伸出来一个长度约50m的空间,尽端嵌有一整幅玻璃,像取景器一样将横跨密西西比河的石拱桥、圣安东尼瀑布、巨大的厂房纳入(图3)。

三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现在和未来。如法国达克斯的垂姆斯旅馆(Hotel des Thermes),建筑表面的百叶窗由红色西洋杉木构成,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令人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旧日传统的温馨,同时这座建筑运用现代技术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图4)。“建筑将表达出向新时代迈进的感觉(2)”,让·努维尔的建筑恰恰是当代法国社会和法国建筑的真实写照。

3.时代精神的物化与历史文化的延续

让·努维尔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他擅长把装饰图案、历史符号、传统色彩等富有古韵的历史传统要素提炼出来,并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表达和延续。

这一建筑理念在他的一些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中心南立面采用带有浓郁的阿拉伯传统文化韵味的、由穆沙拉比叶(mouchchbien)的方形和多边形图案组合的花窗(图5);法国尼姆里昂新歌剧院(Lyon Opera House)保留旧建筑典型的边拱廊、入口立面之上的8尊塑像、古典的剧院门廊、饰以金箔的墙和天花板,使其结构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图6);在盖·布朗利博物馆(Musée du Qual Branly)的设计中,他邀请了8位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家绘制建筑的部分墙壁和天花板,并且博物馆中零售店和书店的角柱等建筑细部都由土著艺术家参与装饰。让·努维尔将传统艺术符号融入建筑当中,这些符号语言承载着深层次的建筑涵义,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

让·努维尔对色彩很敏感,他喜爱绘画,儿时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在他成为建筑师之后,他把对色彩的浓厚兴趣转移到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中,让·努维尔常常赋予建筑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如法国南特法院(Courthouse in Nantes)是一座象征公正、平等与权威的建筑,黑色用来象征法官身上的黑袍,而桔红色则象征检察官的外衣(图7,图8)。2005年建成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艾伯格大厦,立面表皮由安装在混凝土表层的、25种色彩的铝板组成,随时间的变化由红色到蓝色变幻无穷(图9)。多种艳丽的颜色糅杂在一起,表达了信息时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努维尔运用这些传统的色彩,在现实与历史中捕捉到有意义的联系,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建筑作品。

4.传统因子与现代因子的共振

对让·努维尔而言,建筑作品的最终产生是传统因子与现代因子共振的结果。传统因子是最能突出传统文化内涵的因素,现代因子则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因素。建筑设计涉及到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等多种脉络因素,这些因素对让·努维尔的建筑设计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Guthrie-North.jpg)

(图片来源:Y u k i o Futagawa.GA Document extra.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1996)

(图片来源:Y u k i o F u t a g a w a.GA Document 41.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1 9 9 4)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Y u k i o F u t a g a w a.G A D o c u m e n t 64.D a i N i p p o n Printing Co.Ltd.2001)

(图片来源:Y u k i o Futagawa.GA Document extra.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1996)

(图片来源:Nobuyuki Y o s h i d a.J e a n N o u v e l 1987-2006.A+UPublishing Co.,Ltd.2006)

(图片来源:Y u k i o F u t a g a w a.G A D o c u m e n t 64.D a i N i p p o n Printing Co.Ltd.2001)

(图片来源:Yukio Futagawa.GA Document 41.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1994)

让·努维尔在20世纪90年代初设计的法国巴黎卡蒂尔基金会现代艺术中心(Foundation Cartier for contemporary art)以玻璃和钢为建筑材料,创造出一座虚幻的、透明的建筑(图10),以反映当代社会非物质化的审美价值取向而享有盛名。在法国圣安瑞社会住宅(Social Housing in St-Ouen)的设计中,他通过严格预算、选择合适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如次梁支撑分户墙和地板),隔墙的数量极少,外墙下部用混凝土抹面,上部用木材,窗、楼梯和屋盖最大限度地采用工厂预制产品,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设计目标。

以上分析说明,让·努维尔从多种脉络角度出发,深入探寻建筑设计所蕴含的内在机制,不断地尝试运用现代技术演绎独特的建筑形式。正如他所认为,“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它更像是在文脉中生长并且代表所处的地点与时代,建筑语言必须从许多其它方面得出,这些方面包括文化、社会、其他媒体等各种地方但就不是建筑本身(3)。”由此可见,当代建筑师以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整体的思维进行建筑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待续)

参考文献

[1]参见:http://www.buildcc.com/html/96/21496-237170.html

[2]参见:吕舟.法国现代建筑回顾.世界建筑,1996(1).77~79

上一篇:信息管理物流研究下一篇: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