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意识培养

2024-08-04

工程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工程意识培养 篇1

通过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工程实践课程, 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 动力也是不持久的。工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 将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课堂, 使学生通过“做”的过程了解工程领域对知识的要求, 了解工程领域的通用原则, 明确大学学习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目标。

2.2培养工程意识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及传播速度的加快, 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日益密切和融合, 这些对工程活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使工程活动对知识、技术、能力综合的需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 工程活动的经济效益及其对生态、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 人们的工程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认识到了工程内部的系统综合和工程在社会大系统中综合的必要性, 因此要求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随着现代工程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学生进入大学后, 必须尽早地进行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成长。

从哲学观点分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心理学上, 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 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2]现代工程意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包括很多方面, 如系统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等。[2]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 通过工程实践课程, 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和工程师职业, 了解工程实现的过程及要求, 了解工程师职业的特点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这个学习过程对学生建立工程意识, 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运用工程思维,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越早开始进行越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必要的工程意识特别是现代工程意识是工科院校合格毕业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学生开始高等工程教育就要让学生逐步明确今后在工程实践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培养学生认识工程现象、分析工程问题以及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

3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

3.1创造工程环境

就像无法在陆地上学好游泳一样,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离不开工程环境。通过为学生创设工程环境, 让学生直观的来体会现代工程的内涵。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 为学生提供进入实际的工程现场学习的机会, 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工程情境搬进课堂。钱学森先生在创办国防科技大学的时候就曾提出, 工程知识的学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放映相关的科技电影, 同时可以结合学校的重点科研项目, 现身说法。[3]工程意识的培养是贯穿高等工程教育整个过程的, 但是面对工程领域还是一张白纸的大一学生, 生动直观、有趣易懂的教学是要把握的原则。

3.2体验“工程师”角色培养工程思维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程案例, 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在工程项目中通过自己“做”, 教师引导, 目标实现等过程, 完成工程师角色的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体会质量、标准、成本、安全等的内涵。

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体验创新、合作等对于工程产品的意义,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工程思维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学生日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都是非常必要的。

4结束语

面对在工程领域是一张白纸的大一学生, 在开设基础课的同时, 开设导引式的工程实践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这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 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有许多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要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考核的方式如何更科学合理, 教师的选择与培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宗兰, 李振兴.高等工科院校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途径[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 17 (2) :94-97.

[2]王永止, 郑家泰.略论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4) :83-84.

关于感恩意识及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2

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初级中学 李瑜芝

在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郎铮被救出时的一个军礼,他感激子弟兵给自己获得新生;唐山孤儿的巨额捐款,他感谢政府对自己多年来的养育子恩;无数子弟兵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救援行动,他们感恩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从这些事例中,人们不难理解感恩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感恩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就是感恩意识。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我们的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古代文化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鹿乳奉亲”,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在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善孝为先”感恩意识的培养首倡感恩父母。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尽心血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是父母。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从爱惜自己的生命,理解服从、努力认同、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到生前侍奉丧葬祭祀、慎终追远都是感恩父母。对父母的感恩是儒家精神的

根本性意识,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境界。《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以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为基础,进而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无可置疑地将孝推崇到教育理论的范畴而存在。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了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尽忠报国。今又涌现出无数象孔繁森、徐虎、徐洪刚、李向群等的好干部、好工人、好战士及历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还有多少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丰厚利禄,而冲破重重险阻,依然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古往今来,和谐社会离不开这些有责任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中学生,在校生活奢侈,挥霍浪费,对父母的说教“横眉竖眼”,甚至打骂,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努力学习去回报。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孝心在自己的心目中已打折扣;也有许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唯“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

快乐,不知感恩戴德。众所周之,曾以13年的心血,资助过40名贫困学生的老人,当他双眼失明,卧病在床时,却从未收到过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生们的来信。深圳歌手从飞,耗资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当他离开人世之前,又有几个受其恩惠的学子去看望过他?更有诸多学子们,在祖国滋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却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他们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他们为何忘掉恩人?到底是什么使学生们失去了感恩的心呢?

感恩意识的缺失,家庭、学校、社会难辞其咎。

首先,家庭极少数孩子们感恩。在家里,子女是家人们关注的中心,他们享受的权力无限,尽的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盯的只是孩子的学习,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孩子们处在宠溺的家庭环境中,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这种感恩意识确实的深层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其二,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在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学生做榜样,孩子们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没有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播下对身边的人或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

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其三,当前社会正处在转轨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蚕食了人们的良知。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不在意别人的发展。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接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意识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

培养感恩意识,需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意识培养的前提是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从父母的培养、师长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付出,到大自然的恩赐,安定的社会氛围及国家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点点滴滴,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教育者可通过课堂教育进行渗透,也应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唤起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让他们逐渐克服耍性子、挥霍浪费、顶撞师长、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逐步成为懂得感恩的无私奉献的社会人。

培养感恩意识应注重知恩于心。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情感入手,让学生体会,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

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蓬勃的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是一片荒原。“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活着”。这情中之一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人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感恩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情感活动,教育者应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得到的情感,逐步使学生感到他人的恩惠并产生欲求报恩的感念行为。教师应通过开展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等活动,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而成为和谐社会中应具备一定道德素养的公民。

培养感恩意识应关注感恩于行,培养感恩意识要从空间角度去引导。在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教育者仍忽略了应试教育所略去的“纪念革命烈士”“走向军营”“为敬老院献一份爱心”“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的实践空间。感恩意识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恩道德意识,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一周节约一元钱”“实现半期的学习目标”“爱绿化标语一则”,将感恩培养落实到日常行动中。教育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在社会教育转型期,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局部地区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守则》,这些做法对公民增强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将起

工程意识培养 篇3

关键词:电路;电子技术;工程观念

1引言

2005年,教育部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委员会制定了新的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中提到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习题课与课外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工程观点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电路”“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和电子类专业的两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学科的基本支撑,这两门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对课程概念和分析方法理解上的困难,难以理论联系实际,欠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例题和习题,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一些概念、性质、公式进一步深化、巩固,对电路和电子技术理论的基本思想、电路理论的严密性、各知识模块间的逻辑联系进行强化;另一方面,通过优选题型,又可以把电路分析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让学生学会用工程实际的观念去思考、处理问题,因此习题课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合理选题

2.1内容的选择

例题和习题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少而精”是选择的主旨。通过讲授,需要巩固哪些基础知识,要训练哪些解题方法,哪些基本技能、技巧需要提高,这些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全面。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全局和体系,掌握各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学对象,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一定要选好教学内容。

2.2题型的选择

选题直接涉及到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材上所列的例题一般都针对教材内容,具有普遍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尤其是作为专业课对基础课的要求,就显得不足。教师在例题的选题上,要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做到精选。原则上找一些能把电路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紧密连在一起的相关题,使学生能通过例题,领悟到他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和重要性,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3.1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启发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获得刺激信息,形成探究的欲望。习题课中的启发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启发要适时、适度。也就是说,启发要把握时机与分寸。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出完题就急于启发。其实,这种超前启发是达不到启发的目的的,因为此时多数学生还处在阅读和理解题意之中,思维尚未进入分析解题阶段。有的教师把解题思路详细分析,这在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使学生丧失了分析锻炼的机会。因此,在例题讲授过程中,把握启发的时机和着眼点是非常重要的。②启发要有层次、角度。对于习题,教师要善于通过层层启发使问题不断得到分解或转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联想、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思维能力。当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后,学生就能提出许多问题。

3.2教学过程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讲授例题时,教师最忌“一言堂”、“满堂灌”,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思考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了动态电路后,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个这样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例题:

左图所示为便携式闪光灯电路,由直流电压源、电阻、电容和一个在一定电压下能进行导通闪光的灯组成,其中Us=40V,R=800kΩ,C=25μF。电路中的闪光灯在其两端电压uL达到15V时点亮,此时灯等效为一个RL=10kΩ的电阻;当灯两端的电压下降到5V时截止,此时相当于开路。试求1分钟内闪光灯导通的次数。若要增加每分钟闪光灯导通的次数,定性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1:这是一个在直流电源激励下的一阶RC动态电路问题。对此类电路的分析和求解是电路原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采用三要素法:uL(t)+uL(∞)+[uL(0+)-uL(∞)]e■

uL(∞)——响应的稳态值;uL(0+)——响应的初始值;τ——动态电路的时间常数。

提示2:本例中灯点亮或熄灭时就相当于换路,从熄到亮,从亮到熄,是两个暂态过程,理解了这一点后,只要确定两个暂态过程的三个要素,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了。

解:第一暂态过程:从熄到亮。uL1(0+)=5V;uL1(∞)=20V;τ1=ReqC=100×103×50×10-6=5s.

当电容C两端电压,也即灯两端电压uL(t)充电到15V时灯亮,设此段时间为t1。则:

15=20+[5-20]e■ 得t1=5.5s

第二暂态过程:从亮到熄。uL2(0+)=15V;uL2(∞)=■×20V=1.8V

τ2=ReqC=■×103×50×10-6=0.45s

当电容C两端电压,也即灯两端电压uL(t)下降到5V时灯熄,设从15V降到5V这段时间为t2。则:

5=1.8+[15-1.8]e■ 得t2=0.64s

则灯亮一次熄灭一次需时间t=t1+t2=5+0.64=6.14s,显然闪光灯1分钟导通的次数为60/6.14≈10次。

繼续讨论若要增加每分钟闪光灯导通的次数,可以采取的措施。让学生去思考,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有必要时再点拨一下:减小时间常数,增大直流电压,都可达到目的。

4 结语

习题课教学中忌讳以量带质,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一味地讲解题型,完成任务,忽视学生反应,这样将导致习题课成为一种因讲评习题而讲评的课。习题课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解几道习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习题课应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探究能力为主,教师对教学的内容、结构和方法要有深刻的理解,平时注意资料的积累,才能发现典型题型,归纳解题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工程意识培养 篇4

关键词:工程意识,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概述

2010年6月, 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首批61所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并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 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推出该计划的同时教育部还将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二、工程意识的内涵

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

所谓工程意识, 是人脑对人工物、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这个大工程的能动的反应, 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合情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自然条件, 去完成某项工程, 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的意念。

工程意识的内涵极其丰富, 但最根本的是一个系统意识, 它可以包含有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时代意识、经济与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许多方面。工程意识是一个整体概念, 只具备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种意识而缺乏其他方面意识的工程技术人员, 不能视为已具备工程意识。

三、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意识的思路和途径

1. 改变授课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们的大学教育更重于知识传授, 轻于能力培养, 往往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注重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 忽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体与客体颠倒。理论上讲,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客体为教师, 而实际上, 从我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却无一不反映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特征。主、客体发生错位, 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产生主观性、臆断性与刻板性, 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消极与盲从, 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 使高等教育阶段成为继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断层”之后的又一个“断层”。

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 强调为学生服务。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 不仅注重理论知识考试, 更加突出职业技能的考核。在教学方式上, 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强调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要以问题、案例、实物为中心, 努力做到教、学、做的统一。

2. 改变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

目前, 我国高校主要是按学科划分专业, 按专业设置课程。由于专业划分过细, 课程设置又紧紧为专业服务, 使得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呈现较强的刚性和高度的单一性, 弹性较弱, 复合性和多样性欠缺;必修课太多, 选修课太少;课程内容重复较多, 衔接不力等。结果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限, 只能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 无暇顾及相邻学科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提供有利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创新氛围不浓的现象。尽管我们有许多实践性课程, 如实验课、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但是由于受“知识传授型”固有教育观念的束缚, 使得我们在实践环节、实践时段和实践内容等设计方面, 或者与工程实际脱节、或者缺少启发性和创新性。

专业教学环境建设的诸多方面中,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努力办出高职特色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场教学要求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授课的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操应用式的教学。

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 自2001年3月数控技术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性试点专业 (教高司函[2002]71号) 以来, 教育部和学校共同投资的480万元进行数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创办了齐三机床厂, 占地5600平方米, 数控设备26台, 实现了“校企合一、产学一体”。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已经为数控编程课程建立了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

4. 构建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类型主要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三大类。缺乏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型师资队伍, 更缺乏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这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也由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 与高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师通过承担公司的生产项目, 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培养学生, 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 又促进了校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 获取相关资格证书, 可以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实践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 这样都朝着有利于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新华每日电讯, 2007-10-25.

[2]王有良, 费鲜芸.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农业教育, 2006.

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篇5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2

摘 要 本人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强调在观察力、判断力、动作效应等方面重点培养。

关键词 篮球意识 战术思维 自我控制

一、对“篮球意识”的理解

“篮球意识”是指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需要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任何技术的发挥,战术配合的实现,都离不开篮球意识的作用。多年来,各级教练员和篮球界人士已经认识到篮球意识对现代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并将篮球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课题。

二、“篮球意识”的形成

运动员正确“篮球意识”的形成,不只是通过比赛和训练自然形成,也不是通过几次理论课或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场上意识的专门训练所能获得的。必须要重视在整个篮球训练过程中,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训练的同时,始终贯穿“篮球意识”的培养,从而使运动员具有在比赛中自由而正确地驾驭技术支配战术行动的意识和才干。这种篮球运动员所具有的特殊的意识修养水平的高低,已被实践证明是衡量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在技术训练中反复进行“篮球意识”的熏陶与渗透

(一)在练基本技术的同时,渗透意识的培养

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多练,特别是技术的主要环节更要多练,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运力定型。并注意及时过渡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要按照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加以训练。在训练中必须重视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熏陶,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正确“篮球意识”作指导,使技术、战术在运用与应变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战术的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为此在技术训练中的初期就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

1.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训练。

2.技术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如:运动员至多利用余光照顾到球或者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全面移动情况。

3.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这对运用应变技术、战术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三)提高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

养成和锻炼运动员爱动脑筋,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培养篮球意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运动员通过场上的观察预测,掌握对方的技术特点及战术规律,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运动员必须具备在篮球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和思维等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能力,就能准确的判断出对手的配合意图,有的放矢,调动对方,避其所长,攻其所短,采用针对性强的进攻和防守对策。在防守的技术训练中强调“观察判断,意在动前”的防守意识,就是防守对手的意图应在防守对手动作之前,只有做到根据对手的意图,采取先发制人的防守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攻击性防守。如果不注意观察判断,及时发现、分析对手意图,一味盲目地跟随对手动作进行“应答性”防守动作,就很难摆脱防守固有的被动性。

要正确分析判断对手的进攻意图,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密切注视球的传递变化和进攻队员的活动。呆板、懒散、一时疏忽都将导致致命的后果。运动员通过观察,预测出进攻者将采取的真实意图,对其动作的真假虚实能有合理判断,以便在必要时间内用必要的防守动作,先发制人地阻挠进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防守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发挥防守的攻击性。

(四)在对抗性训练中,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对抗性强,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对手不同制约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对抗观念”。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各种因素反复刺激下,巩固、运用与发展技术,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增强正确“篮球意识”。

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自我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从而不断通过自我熏陶,根据不同情况制造假象,争取主动。在激烈的攻守过程中,利用技术动作的幅度、速率、节奏、方向、位置和真假的变化,造成“三差”来调和迷惑对手,从而在比赛中主动制造战机,提高攻击效果,增强在实践中运用与应变技术的能力。

例如,篮板球是我国篮球队的薄弱环节,篮板球对抗应是经常性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在训练时要求队员不计较冲撞犯规,习惯对抗拼抢,在练习抢篮板时,对进玫者可松些,基本在对抗中不吹犯规,目的是为了锻炼防守。篮球的争夺者,能应付任何严重的对抗局面,而且能抢到还能一传,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

再如在练投篮时,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要简练、快速、准确。要强化他们出现机会必须投篮的意识,并能在复杂情况下,激烈对抗中合理地运用各项技术,与对手斗勇、斗智(利用眼神、动作的真假变化,使对手产生错觉,从而自如地投篮),提高在强对抗的比赛中的投篮命率。

四、在战术训练中强化“篮球意识”

(一)牢固树立快攻意识

快攻是我国篮球运动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篮球进攻战术中,由守转攻时,首先应争取一切机会发动快攻。而发动快攻又要首先加强快攻意识,这就要求每个运动员都要有快的欲望和配合能力,要充分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创造机会。这要先靠平时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持之以恒地反复磨练、强化,以加强队员的快攻意识,这样就能在比赛中,力争一切时机,最大限度地发动快攻;反之,如快攻意识薄弱,即便具备快攻的技术能力,也会丧失许多快攻时机。

(二)掌握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形成牢固的进攻意识

随着篮球攻守转换速度的加快,各队都重视对快攻的抑制和制约,这就要求在进攻中两腿走路,既能打快攻,阵地进攻也能根据其普遍规律,采用各种移动进攻的战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攻击。阵地进攻中战术配合的规律,不外乎是在前锋、中锋、后卫之间所做的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四种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的多少,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时间、空间的变化。

运动员在掌握战术配合规律的同时,还要明确:五个人都必须协同地有节奏地在移动中进行配合;队形部署,要保持一定的纵深距离;强侧与弱侧人员的流动要合适,做到点面结合;一经同伴投篮结束进攻,要组织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个人持球不宜久,要以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相结合来调动对手;一旦结束进攻(失球或投中),要及时组织转防措施,“保持攻守平衡”。

运动员具备以上意识,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及自己队的具体配合中的特殊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使他们之间的基础配合更熟练,运用更灵活,有针对性的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使“篮球意识”建立的清晰、牢固,更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继续创新上升。

(三)重视防守意识的培养

近几年来,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难动作发展。进攻技术的不断提高,势必要求防守技术、防守战术也要有新的创新与发展。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研究和提出了防守要“以球为主,球、人、区三位一体”的防守战术体系。加强对球的争夺,抑制和破坏进攻配合,提高获球的机会,增加进攻次数,争夺更多的得分。它充分体现了防守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攻击性,它对运动员的防守技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防守者视野范围扩大,具有快速反应判断能力和协防意识;还要求全队集体防守组织更加严密。防守队员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人和球,而且能观察其他人的移动配合情况,并在必要时敢于大胆放弃自己原来的对手或区域去补防或抢断对方传球。

要贯彻“以球为主,球人区兼顾”的防守原则,在训练中除进行个人防守能力和协同配合外,在意识方面也应同时提出各种要求:积极地进行抢位防守的意识;失去球权后,立即进行防守的意识:打破固定看人界线的意识;对持球人的防守,应根据进攻队员的特点,机动变化,采取措施,起近防守,做到防投、影响控制对方传球和借机抢断的意识;对无球人防守包括:强占断球路线,随时准备断球的意识;护送的意识;队形机动变化意识;抢篮板球及反击意识。

五、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训练是加强培养“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们在训练中存在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脱节现象,另外还存在着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截然分开的现象。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技术练好了才能练战术。其实技术是无止境的,而技术训练脱离比赛的各种战术配合,孤立地练技术,这正是目前有些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而不会运用的根本原因、篮球运动员是从一开始就应当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经验的教练既要抓单个技术动作(例如,教传球,开始可以先在原地练习基本动作,主要是抓动作规格,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更要抓配合中的运用技术(例如,结合快攻情况的长传,结合供中锋的各种缩传,这就不仅是动作正确与否的问题了,还涉及到时机、方向的选择、力量、假动作的运用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有要求在刹那间经过大脑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也总是正结合技术练习,进行正确篮球意识培养的过程,因此不止是教单个动作,还要教在各种攻守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动作)。

六、重视文化和理论的学习

实践证明,智力训练已成为现代科学化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为粮食和原料,并在进一步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的。没有知识,就难以论证、思维和创造。而具有广泛知识的人才易于新的联想和独创的意见。这对提高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作为大脑机能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智力与有关知识的结合。

目前,我们的运动员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影响战术意识的提高。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篮球发展趋势和比赛的规律就很难理解;比赛时,在技术运用上就会缺少灵活性和预见性。

七、结束语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行。

培养幼儿正确的规则意识和金钱意识 篇6

当女童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何会大喊“我有钱”?

幼儿社会规则意识模糊,执行力不强 3岁左右不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和发展的完善期。所以,3岁幼儿对于很多社会规则还是似懂非懂,更不能做到严格地遵守。比如对于上课迟到了就不能进教室的规则,对于一个刚刚上幼儿园,或者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她很可能是不知道、不清楚、疑惑不解的,更不懂得规则一旦确定,所有人就必须执行,不能再商量变通。

幼儿还未形成全面、正确的金钱观念 他们已经意识到金钱可以买东西,可以用来交换,能够帮助人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并未认识到:金钱不能购买所有的物品(比如不适合幼儿使用的物品),不能用来交换无理的要求,更不能帮助人们达到所有的目的(比如不合理、不恰当的目的,超出人们能力的愿望)。

事件背后的思考

很多人认为这么大的女孩就说出这样的话,是错误的金钱观的萌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成人不必对女童的行为小题大做、过于恐慌 家长、教师、媒体应客观地分析女童行为出现的年龄原因和心理因素,认识到这是3岁幼儿的一个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应,是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行为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幼儿正确的规则意识和金钱意识的建立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行为会消失,未必就发展成为错误的金钱观。

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教育 3岁左右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教育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教育的效果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加强幼儿的规则教育,使幼儿了解、熟悉各种社会规则,比如上课的规则、幼儿园生活规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规则、购物的规则等,并逐渐训练和培养幼儿对规则的执行力。

培养幼儿正确的金钱观念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只要幼儿开始接触金钱,认识到金钱的作用和价值,就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金钱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金钱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手段。金钱只能购买合法的、合适的物品,用来达到恰当的、合乎规则的目的,而不是可以交换一切。

(王秋丽????教育学博士,北京吉利学院副教授)

工程意识培养 篇7

关键词:创新意识,专业课教学,高校教育

一、创新意识的含义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来, “创新”已成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具时代特征的词汇,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作为当前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中频繁出现的词语, 逐渐从一个术语名词转换为可以具体实施的教学实践。怎样的教育实践才算是创新教育呢?这需要找到其内涵才能真正运用于教学中。

按照《汉语大辞典》解释, 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的”。按照《常用新词语词典》的解释, 创新是“抛开旧的, 创造新的” (记录、局面、成绩等) 。如果只是将培养创新意识简单地定位为培养学员创造新知识的意识, 是不切实际的, 知识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增长出来的, 少有人能够在短短的一生中能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多有建树, 因此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创新”和“意识”两个概念的简单融合。在高校教育中要求每个学员都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不太现实, 但完全可以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各种教育形式, 培养学员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 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军用光电工程、军用光学仪器维修等专业的学员主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光学基础知识、军用光学仪器知识以及光电平台系统综合知识应用的学习。粗看起来这些知识模块的内容是对现有光学知识的应用, 没有涉及到光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不具备任何知识创新的可能, 但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只有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实现的。创新意识是一种意识形态, 并不绝对地依赖于掌握知识的厚重程度, 谁能说天真的孩童不具备创新意识呢?其所缺乏的仅仅是一种获得高层次创新成果的能力, 缺乏的是知识基础。

军队院校的全日制学员来源主要两个方面, 一是所谓的直通车学员, 每年从高考生中直接录取的学员, 一是国防生, 地方大学从高考生中直接录取的学员, 培养四年后进入军队院校再进行一年左右的任职培训。这些学员接触到专业课时的平均年龄在19岁到21岁之间, 属于自我意识正在逐步形成阶段, 接受能力强, 可塑性好, 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其次, 大部分学员在接触专业课之前, 得益于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 学员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对于红外热像仪、微光夜视仪、激光制导、激光测距仪等光电装备都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对于各种军用光学仪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知识渴望, 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成为创新意识的良好受体;再次, 在学校中学习的学员年龄较小, 顾虑少, 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于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虽未必正确, 但其想法是海阔天空的, 是创新意识的良好载体;最后, 学校是体系性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 是培养学习习惯、形成思维定式的重要阶段, 形成何种思维定式直接影响其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方向。

创新型人才不是天生的, 更多地是依赖于后天培养,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院校教育,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优势。因此在本专业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 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三、如何在光电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展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 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 学员普遍具有创造潜能, 在适当的教育下, 它可能在每一学员身上发展和显现。因此专业课教学中需要在厚重学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员的天马行空的创新意识。

1.创新意识培养。许多已知的事实告诉我们,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 都有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 产生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创新, 其本质是有中生有, 因此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知识传承的强调, 在已有传承知识基础上突出已有知识的新发展、新条件下对已有知识的新用途。

例如, 同是对光速的测量, 由于计时工具的粗糙, 伽利略山间测速实验失败, 但是现在具有了精密的时钟计量方法, 同样原理的实验却能取得成功;测量长距离使用的工具从米尺———光学测距机———激光测距机发展过来, 其原理各不相同, 分别是参照物———人眼的生理功能———因光速的恒定可测时求距离, 但却完成同样的任务……不胜枚举, 均可通过各种问题的设定培养学员问为什么的良好创新意识。从光学测距机的测量精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 到激光测距机无视远近在有效测量范围内保持±5m测距精度;对景物的观察从人眼可见的场景到人眼不可见红外、紫外图像, 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光学学科的进步, 因此在对学员培养过程中要将学员的眼光从本学科局限中超脱出来。

2.探索精神培养。科学是知识系统, 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 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 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 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员深刻感受到, 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 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 在探索光的本质的过程中, 经历了波动性和粒子性争执风波, 粒子性占上风———波动性成为主旋律———新的粒子性又重新出来, 到目前达成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暂时的共识, 但光本质究竟是什么, 现在还在探索之中;在扩展人类视觉能力的追求当中, 为了看见遥远的远方目标、看清细微的细菌, 反复组合光学元件, 发明了一系列望远镜、显微镜等可见光仪器……光学的发展一波三折, 走过了许多弯路, 惠更斯、普朗克们在提出新假说时都受到了权威人士主流思想的阻碍, 通过教员有意识的引导, 培养学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思想, 敢于挑战权威, 并勇于去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索式学习观念, 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员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员传授的知识, 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 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3.综合能力培养。需求推动创新, 发现机会是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例如, 人们为了将美丽的瞬间留下, 最初是画家手绘, 速度慢, 再现性不好, 传统照相机出现了, 能够拍摄出一个侧面的景物, 代表了几何光学文明的较高成就, 为了能够全方位地记录景物或人物, 全息摄像出现了, 信息光学大行其道;为了能够马上看到拍摄结果, 数码相机出现了, 试想能够拍摄出全息照片的数码相机还会远吗?如何实现呢?有创新热情的人会去深入地学习、分析、提炼的。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 人类文明几千年来的知识浩淼如海, 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 因此教学中综合能力的教学更加重要的培养目标是学会分析, 学会提取精华。

四、教员如何进行创新意识教学

我军装备的光电仪器集中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学员在第五学期开始接触专业课的学习时已具备了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机械制图、计算机编程等基础知识, 在专业课教学中学员必然优先掌握的课程就是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技术, 这些知识储备完成光到电的转换, 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军用光电装备有百余种, 结构千变万化,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就十分重要且必要。

光电装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员现役光电装备的原理、构造与维修,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员一种思想, 一种意识, 一种能够自己设计和分析装备的能力, 当学员面对新型号光电装备时具有自主分析的能力, 对于新装备的研制能够提出可行的基于现有技术的创新想法。因此教员的任务就是以呈现教学目标、学习情景、活动情景等方式来呈现学习任务, 启动并组织学员的学习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将课堂教学从教员“讲”变为学员“学”, 形成以学员为主体, 教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学员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 教员的主要作用是把学员的学习活动启动起来, 组织起来, 使他们能够紧张、高效地投入学习, 并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 了解学员的学情, 提供适时而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使各类学员都能按自己的特点进行学习,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教员教学思路由重教转向重学、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继承转向重创新、重知识转向重能力, 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因素, 它是一种想象力, 一种精神, 一种对已有知识的升华和发展, 需要知识奠基, 因此重视创新教育必须是在传承教育基础之上, 在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更要重视知识的传承。在军队院校中进行装备教学过程中恰好具备了知识的传承以及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员创新意识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教育研究, 1999, (12) .

[2]彭小虎.论创新教育的三个层次[J].教育科学, 2001, (02) .

[3]余文森.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

[4]彭内揆.创新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和希望[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6) .

工程意识培养 篇8

1 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计专业课课题教学

化学工艺学是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计等专业的综合应用, 它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生产方法、生产材料、生产设备、生产耗损、工艺设计等方面, 学生通过掌握化学工艺学, 了解化学工程专业的总体。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强调学生的工程意识, 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将近期发生的化学工程生产中的实际例子拿到课程上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 选择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关的部分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 对典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单元操作、设备应用等, 有条件可让学生参观化学工程工厂, 了解生产工艺过程, 深入掌握教材内容和实践内容。二课程中讲授的大都是非常成熟的化学技术, 在实际的应用中, 肯那个工艺设计有更新颖的改进, 包括减少原料应用、改善空气污染、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利润, 降低成本等, 也包括化学工程过程设计, 化学设备调整、工艺路线改进等等方面, 这些都需要结合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具体设计问题, 让学生分析,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学工程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 在学习化工工艺学的基础上, 学习化学反应工程, 可以将化工反应热力、动力、原理、传热、流体等等综合应用于化工工程实际中。在教学中, 化学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仪器、化工反应分析等需要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要指导学生运用于实践,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简单是公式计算, 公式套用, 而是要灵活分析计算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工艺设计设计化工工艺设计的各个方面。课程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相关规定、设计方法等方面, 要灵活运用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 讲授的比较简单的单元操作, 在工艺设计中, 可能面临需要需要考虑的问题。要考虑设备、工艺控制、操作难易、操作安全、可行性、安全性、环保性等等, 因此化学工艺设计要与时俱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的进行化学工艺设计。

2 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计等专业课实验教学

理论课程是掌握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 仅仅掌握理论课程远远不够, 在此基础上, 要通过实验, 体现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实验是联系理论跟实践训练的中间桥梁, 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指导等方面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影响非常重要。下面分别进行叙述。一, 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基础设备, 要达到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设备、实验材料需要准备到位, 在学校资金充足的前提下, 尽量为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二, 实验设备是基础, 实验课程中对实验课的安排非常重要。专业性实验从基础开始, 同时要求具有代表性, 先进性。基础性实验, 如二氧化碳临街状态的观测PVT性质的测定, 从此基础实验, 能学习观测方法、了解二氧化碳临界状态、掌握PVT性质, 结合理论课学习的气体凝结、饱和、气化等方面。代表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 由此推出更为广泛的实验。实验内容的先进性非常重要, 学生学习先进的实验, 才能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3 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计等专业教学成果验收

在完成理论和实验教学后, 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对教学扯成果的又一次巩固和加强, 同时是锻炼和考核。学校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习地点安排学生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要提前做好实习计划, 在实际中提高学习质量, 提高对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进一步了解。在实习结束后, 根据实习与教学内容, 认真的进行必要论文设计, 对所学知识做一认真深刻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朱炳辰.化学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45.

[2]房鼎业, 乐清华, 李福清, 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19.

[3]杜燕萍, 刘永红, 陈立成, 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群的构建[J]。广州化工, 2012, 40 (9) :223~224.

[4]梁杰珍, 陈小鹏, 王琳琳, 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 (2) :166~169.

工程意识培养 篇9

关键词:工程研究中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 由于在工业技术创新方面面临日本和西欧各国日益增强的有力挑战, 美国政府启动了工程研究中心计划, 通过在一些较有研究实力的大学建立工程研究中心, 提高以大学为代表的学术界进行跨学科工程化技术研究的能力, 输出具有工程化技术背景的工业技术研究人员, 促进工业界技术创新[1]。此后, 世界各国开始陆续设立类似机构。我国第一个试验型工程研究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运行[1],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已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百余个[2], 各省区也有计划地在地方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组织建设了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 对科技转化与经济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建立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中, 其中, 设立在高校的工程研究中心在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职责, 是校内实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

工程研究中心设立的核心目标在于技术创新与转化输出, 实施建设时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对于依托高校建立的工程研究中心, 其平台设置通常依托特定学科, 部分或全部平台人员也同时承担教学工作, 平台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紧密融合, 不可分割,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

1. 科研梯队建设对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内在需求。 科技平台的发展需要建立有序运转的研究梯队, 梯队结构应包括核心、基础、扩展等不同层面。科技人员主要处于核心与扩展层面, 负责项目的谋划、主持, 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 并承担教学任务;而研究生和本科生则是基础层面的重要实施者[4]。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工作、重视学生队伍构建将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形成, 有利于平台的长远发展。

2. 实践教学是工程研究中心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输出具有工程化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一个子目标, 这一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工作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能够有效的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 美、英、日等国实验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已达到50%, 而我国只有10%左右[5]。随着我国实践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校内重要的科研基地将会在实践教学中承担更多的份额。

三、树立专利意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价值

“具有工程化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意味着工程研究中心的人才输出方向是侧重于应用研究、实施以及管理的工作岗位, 而专利正在这些环节的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与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专利教育及其实践也将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专利意识的培养可在以下三个主要层面对人才建设工作产生助益: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与诚信观念。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专利意识是发明人对自己发明或设计的产品依法申请登记, 请求国家授予专利权以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法律意识, 其包括申报意识和保护意识两方面[6]。在应用中, 专利的保护不仅指对自己持有专利的保护, 也同时包括对他人专利权的尊重。 了解专利的保护类型、知晓专利的申报与运行流程、 学习了解基本的专利法律知识, 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规范科技行为, 为日后从事科技应用及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实用性是专利“三性”之一[7], 是专利审查中的一项重要衡量条件。实用性源于实践, 又需要实践的检验。大学生专利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土壤, 而专攻技术创新与转化输出的工程研究中心恰好可以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沃土。在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工程研究之中后, 大学生的创造活力与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与锻炼, 依托中心的产业化应用平台, 其设计的作品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实践的检验,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而成为富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3.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近些年来持续存在的一个现象, 其原因常常被归结为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生供给激增造成的。但与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是非常低的, 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 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8], 这一原因导致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对现代企业而言, 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盈利能力的保证, 也是企业维持品牌创新形象的保证, 而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时, 持有经国家审查认定的专利无疑是对发明人创造能力的一项权威认定, 对于大学生求职就业、以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创业或自主创业都是有益的。此外, 大学生在参与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也会对专利代理、专利审查等行业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这也同时为其创造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 为就业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视角。

四、关于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

1.面上宣传, 普及观念。作为高校内面向产业设立的科技研发平台, 工程研究中心是大学生了解专业实践发展的独特窗口。以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教育厅天敌昆虫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2013年以来, 中心年均接待本科生教学实习参观200人次, 生产实践500人次, 同时, 中心还面向全校开设素质拓展课, 部分教师也承担本科生班主任工作。来到中心的本科生在参观和学习中可以对多条生物防治产品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与设施设备形成直观印象, 此时结合工艺环节对学生讲解专利工艺与专利产品, 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相关产业的专利发展前沿, 了解专利保护对象的特征, 知晓专利产品可以形成的产业效益,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专利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 强化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2.点对点培养, 授人以渔。作为科技平台, 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毕业实习培养也是工程研究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于本科生教学参观, 实习培养的学生具有人员数量少, 培养周期长, 师生关系稳定的特点, 更加有利于实施点对点的深入培养。学生可以参与到专利的实施之中, 甚至参与到专利研发和申报之中, 并成为发明人之一。在专利设计和形成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 知晓产业的技术博弈动态, 学习了解了专利的申报流程并对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公司等机构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 其若有机会参与到专利纠纷等法律过程之中则会获益更多, 进而初步形成了独立进行专利相关工作的能力。

3.多向联合, 多点开花。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持续推进, 专利等知识产权人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为专利人才需求“大户”的企业目前仍然面临专利创造人才、专利管理人才和专利服务人才缺失与不足的问题[9]。工程研究中心处于连接高校与产业的中间位置, 与学生、企业、专利相关机构均有交集, 不论在帮助学生就业、创业, 或是为企业解决用人需求上都可以发挥桥梁作用, 为学生走向相关产业或是专利审查、专利代理等工作岗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发挥着独特的人才输出“立交桥”作用;同时, 人才的输出也为工程研究中心自身的发展拓展了渠道, 打开了局面, 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局面。

五、小结

我国1985年4月1日起实施专利制度以来, 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步入21世纪,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持续推进, 社会经济发展对专利人才的需求将会愈加强烈。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高校专利产出与应用的一个“前沿阵地”, 需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功能, 为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提供助益, 为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搭建人才输出的“立交桥”,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庆瑞, 郭斌, 陈劲.中美澳工程研究中心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 1996, 17 (3) .

[2]牛栋, 杨辉, 田原, 等.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的中美差异分析及其思考和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2) .

[3]林玉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5 (7) .

[4]张波, 李天昊.浅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实验教辅功能的价值及实现[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 .

[5]洪伟, 吴承祯, 刘金福, 等.《森林生态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5) .

[6]刘雪晶, 高彦君, 黄春霞.谈创新教育中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7) .

[7]李宗辉.专利“三性”标准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 2015, (6) .

[8]徐颖云.专利申请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工程意识培养 篇10

高等院校工科人才教育应确立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理论和应用并重为主旨构建教学体系,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工程师意识和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 我国工程教育体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上存在很多问题, 使得其工科毕业生就业后对具体工程项目缺乏科学全面的思维能力, 无法准确把握项目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关系等, 导致一系列工程质量难以保障、社会环境得不到保护等类似现象的出现, 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源于工科毕业生工程意识缺乏, 高等院校必须系统化地提出解决工程教育问题的方案, 从工程意识这一根本上解决我国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二、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学研产”培养方案

工程意识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对象的综合思维能力, 其内涵主要包括: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系统协作意识等。对高校工科大学生而言, 工程意识的培养是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工程技术人员的关键, 因此, 加强工程意识教育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源于19世纪初的高校“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是一种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较先进的开放式合作模式, 对促进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的结合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等院校对工科大学生“学研产”培养方案的实施, 大多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没有将“学研产”培养方案与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生成和强化相联系, 即人为地限制了“学研产”培养方案应有的功能。

工程意识的生成与强化是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其重要内涵之一。“学研产”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企业为目标, 其传统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科大学生“学研产”培养方案与工程意识的生成及强化的结合, 要求前者的传统目标应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意识、时代意识、经济与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和道德意识等综合素质, 以全面地提高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实效。

三、基于工程意识生成及强化的工科大学生“学研产”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其个人素质不断积累和循环的过程, 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 工程意识培养可分为生成和强化两大模块, 这两大模块可结合“学研产”培养方案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以“学”为主的工程意识生成培养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以“研、产”为主的工程意识强化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 可考虑最后借助毕业设计对其所具备的工程意识加以巩固。

1. 以“学”为主的工程意识生成培养模式

以“学”为主的工程意识生成培养模式, 沿用传统的“专业理论熏陶+实践教学体会”模式, 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意识内涵为目的。

专业理论学习环节, 一方面, 选择以课堂教学为主。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理论学习任务是由任课教师来完成的, 这一点要求高校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工程意识水平, 广博的理论水平、文化视野和较强的表达能力, 同时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辅助手段, 如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和多媒体等;另一方面合理设置工科大学生理论课程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 还应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扩大理科课程范围, 使工科大学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工程课程为主线, 以文理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数学等课程为点缀的多元化结构。

目前我国工程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方向是增加实验教学课时, 增加实验室设备投资、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但工科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面比较广, 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能禁锢于高校原有的教学资源, 应吸收外部优秀资源为我所用, 充分利用外部人才实践经验的做法既节约了高校资金,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如参观优秀企业, 邀请优秀企业家演讲等。其中, 举办优秀企业家和工程师经验报告会, 邀请他们来校演讲, 能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向学生介绍如何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到企业团队, 如何学会交流与沟通, 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来提高个人能力等。受邀人可以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或社会成功人士。以突出案例和先进思想为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领域的性质和特性对工科学生进行工程意识教育, 以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起点高、视野阔、感受深、激励能量大等特点。

2. 以“研、产”为主的工程意识强化培养模式

以“研、产”为主的工程意识强化培养模式, 以“融入社会”作为基本指导思想, 通过“合作办学、校企结合、校所合作”等手段来达到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新高度。

通过第一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 在具备初步的工程意识的基础上, 适当引导工科大学生参研教师部分科研课题, 参加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比赛, 如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 这是工科大学生融入社会, 迈出校园门槛的第一步, 此类活动应用性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

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合作时, 应迎合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强化的需求, 采取灵活的校企合作形式, 让企业参与到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测评中来, 以促进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全面提高。具体措施有: (1) 合作办学。合作企业提前预订工科毕业生, 并承担这些学生部分学费及生活补助, 提供实习岗位,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工作。 (2) 资源共享。这是校企合作的另一内在动力。一方面, 借助企业先进的设备能力和良好的生产环境, 工科大学生可完成实训练习;另一方面, 凭借高等院校工科学生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成果创新, 企业能实现新的发展。

校所合作对强化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联合相关研究机构, 构建具有工程背景的科技开发体系, 鼓励教师与相关研究机构科技人员联合承接开发型、创新型工程项目, 并制定政策, 鼓励教师将新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于企业界和工程界, 并通过积极的科研活动, 培养一支具有“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科研工作反向促进“工程”教学的深入。

3. 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手段的工程意识巩固模式

由于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通常会针对具体问题进行, 所以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要求来巩固学生的工程意识, 如近年来, 部分高校提出以“团队毕业设计”为特色和突破口, 在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训练的同时, 全面推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发放《团队毕业设计》相关规定等。

诞生于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和新中国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的工科院校———石家庄铁道学院, 建校以来, 一直传承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创业”的爱国奉献精神, 坚定“走校企结合路, 育艰苦创业人”的指导思想。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 该院毕业生占30%;在唐古拉山口、风火山隧道、三岔河特大桥等最艰难的工程地段中该院毕业生达到了70%, 并多次被评为国家、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在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生成和强化中有效融入了“学研产”培养模式。

石家庄铁道学院旨在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生成的课程设置体系, 以“适应市场需求, 整合现有资源,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特点, 铁道学院精心建设了土木、交通、机械、力学、管理等5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 初步形成了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新办专业的梯次合理布局, 使得优势专业的品牌效应日趋明显。理论教育上将科技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实行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推出了“3+1+1”人才培养模式;开办了因材施教班;实行了主辅修制;在用人单位的支持下尝试了“3+1”培养模式, 并在1995年成立了与30多个大型企业组成的董事会, 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 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 学院校内外实习基地多达125个, 学生在实习的同时熟悉了企业情况, 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 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实习单位工作。这一校企结合的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深化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近年来,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工程类学生毕业设计题目80%以上源于生产实践, 实现了工程教育“工程化”,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新型工学学士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该院校企结合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联合组织科技攻关。该院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的科研课题为纽带, 以重大项目的集成为牵引, 全面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形成了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创新团队, 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相关学科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 为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课堂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讨论与结论

高等院校工程教育要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为着眼点, 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工程意识的内涵, “学研产”培养方案的实践各自体现了高校工程教育的目标, 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联系,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生成和强化需要选择“学研产”培养方案,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水平又是检验“学研产”培养模式实效最有价值的标准, 所以, 高校工科大学生“学研产”培养方案应与工程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摘要:工程意识的缺乏是工科大学生就业后对具体工程项目缺乏科学全面思维能力, 使得工程质量难以保障、社会环境得不到保护等类似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其个人素质不断积累和循环的过程, 高等院校工程意识教育应结合“学研产”培养方案, 拓展其传统目标, 实施以“学”为主的工程意识生成培养模式、以“研、产”为主的工程意识强化培养模式、以毕业设计为主要手段的工程意识巩固培养模式三阶段策略, 以全面地提高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学研产”,培养方案,工程意识,生成,强化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0-12.

[2]米银俊, 崔英德.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产学研工程[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 :78.

[3]林雅清, 李英.工业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形成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34) :35-36.

[4]王贵和, 吕建国.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4) :62-64.

[5]王永止, 郑家泰.略论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4) :83-84.

[6]时铭显.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4-16.

上一篇:文化双赢下一篇:数字化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