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特色

2024-07-19

主题特色(精选十篇)

主题特色 篇1

2013年, 青岛市市南区开展了特色学校建设评估工作, 每所学校都上报了特色学校建设方案。在方案中, 既有特色学校建设中已经有的基础和成果, 也有未来的计划和目标。本文以36份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为素材, 结合现场调研, 分析了学校特色主题类型和选择的影响因素, 并谈谈笔者对于学校特色主题选择的思考。

一、特色主题的类型

构成学校特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学校特色的主题思想、学校教育行为方式和学校环境氛围。[1]其中学校特色的主题思想即学校的特色主题, 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所依据的目标和方向, 是学校特色的灵魂,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起到统领的作用。对学校特色主题阐述的清晰程度, 反映了一所学校特色建设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笔者根据36所学校的特色建设方案和实地考察访谈, 把这些学校的特色主题分成了八类,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德育类特色主题最多, 随后依次是文化特色、教学特色、学科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海洋特色和科技特色等。通过对各个学校特色主题的分析, 笔者发现尽管每个学校的特色主题能够通过某种维度的分析归纳到一起, 但是每个学校具体的特色主题又各不相同, 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学校的特色主题之所以能够形成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归根结底是学校综合各种因素, 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影响特色主题选择的因素

对36所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的深入分析, 笔者发现影响学校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进行归纳。下面以较为典型的学校特色主题为例予以分析。

(一) 内部根据

1. 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B小学是以“家文化”为特色主题的学校。该学校有着悠久的“家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从最初的“以身作则, 对学生视良友, 爱之如子弟”的办学要求到“以慈母之心肠视学生为儿女”的办学理念, 从“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回报国家”的热忱到“温馨的家, 慈爱的妈妈”的柔情, 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家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 最终提出了“家文化”的学校特色。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一所学校的特色主题不是决策者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 而是基于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而确定下来的, 是几年、十几年, 甚至是几十年来办学经验的不断总结, 是一代代教育者反复实践凝练出的理性结晶。正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批判继承, 使得“家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一直渗透和延续在学校的建设中, 凝结成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最终成为学校进行特色建设的主题。

2. 专家型校长的引领作用

Q中学是一所科学教育学博士任副校长的学校, 自从他上任后, 就在校长的信任与支持下, 统一了思想, 提出了“科研引领、优质轻负、守正出奇、自主多元”的办学理念, 确定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特色。M校长亲自给家长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讲解科技创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介绍典型科技创新案例, 举办学校科技节, 启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灵感, 为学校特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 他还充分利用教育研究机构、当地高校、学生家长中的科技教育资源, 短短几年就把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办得有声有色。

特色主题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是由校长和教师全面素质中某些特定的方面, 即特殊追求和特殊才能决定的”。[2]作为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全校师生的教育者、指导者, 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而作为专家型校长, 其独特的办学理念、精深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协调能力都能对学校特色主题的选择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拥有独特办学理念的校长对教育有着自己的见解, 并且这种见解不囿于其他因素的制约, 视野比较高远, 能够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精深的专业素养使得校长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对待教育现象能够抽丝剥茧, 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 为学校特色主题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良好的协调能力表明校长能够综合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 发挥办学合力, 从协调各种资源中获得学校发展的灵感。同时, 也可以发现“生气勃勃的学校特色不是校长单枪匹马创造的, 而是校长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师生和社会各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校长具备了相当的协调能力, 才能使它们焕发出来, 凝聚起来, 形成强大的办学合力。”[3]

3. 教师的个性品质

J小学的“爱的教育”特色主题源于品牌教师———L老师悉心爱护孤独症儿童“小石头”的典型事迹。L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不仅教师心中要有爱, 更要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学生的心田”, L老师长期关爱学生的先进事迹带动了教师更加敬业爱生,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了这种爱的力量的扩展繁衍。为此, 学校抓住这个点, 认真组织干部、骨干教师挖掘梳理, 力图将这种爱上升, 发扬爱的博大, 渗透到学校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成为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成为学校文化的土壤和基石, 继而成为学校进行特色建设的主题。

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 他们通过日常教学、言传身教等来培育学生成才, 从而带动一所学校的发展。而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师往往能把自身具备的正能量传递给周边的同事, 甚至能够对学校领导确定学校的发展思路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某些个性品质往往能够通过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教师形成教师群体特色, 从而带动学校走向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 外部条件

1. 周边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青岛市是一座依海而兴的城市, 海洋在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 大量的海洋科研机构、海洋场馆和高校聚集于此, 使得青岛市海洋科研实力雄厚, 海洋人才集中, 海洋教育发达, 所以包括市南区2所学校在内的一些中小学都确定“海洋教育”为特色主题。

在学校特色主题的选择上, 可以结合周边地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挖掘和提炼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主题。可以借助“地域优势,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与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动, 创出办学特色”。[4]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优势资源, 学校如何善于发现这种优势, 并从中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是确定学校特色主题的关键。学校不仅要从内部拓展发展空间, 而且也要能从外部寻找发展契机, 使学校特色建设真正符合地区实际, 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教育管理部门的引导

在36份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中, 有的学校是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的设计和规划。包括这次全区范围内的学校特色创建活动就是区教育局组织的, 目的是通过分阶段出台相关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方案, 促使学校能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校特色建设, 使学校保持发展活力。

“教育管理部门在对本区域学校发展的过程中, 通常会进行一种统筹安排, 目的是为了避免辖区内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浪费本就不宽裕的教育资源, 让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应用。”[5]教育管理部门一般会从宏观统筹的角度确定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思路, 制定教育发展规划, 促使学校摆脱发展的疲乏现象, 为学校发展特色, 提升办学水平给予一定的外部刺激, 激励学校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3. 校外专家的指导

在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中, 多次提到了校外专家的指导。例如N小学在确定学校特色主题“情趣公民教育”的时候就得益于相关专家的指导。因为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能够从纷繁的现象中抽出核心成分, 使得学校特色主题更凝练, 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从而使学校的发展更加具有目标性。专家发挥作用的方式往往是方案诊断、思想交流和现场调研等。

实践证明, 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但是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 往往难以提取和总结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特色主题, 形成的特色建设方面的经验也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三、对学校选择特色主题的启示及建议

(一) 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进行辩证思考和深度挖掘

一定的学校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孕育而成的, 它需要一定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产生积极作用的文化传统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学校要把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与当前的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采纳其中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有益成分, 摒弃不合时宜的成分。有的学校历史上有伟大的人物和辉煌的事迹, 学校就比较容易找到着眼点;而有的学校可能相对平凡, 那怎么办呢?“如果把历史当作伟大人物和伟大事迹的展览, 那么许多学校的历史就是一片空白;如果把历史看作每个人精神的展现、人性的袒露, 那么每所学校都不缺乏自己丰厚的过去。把蕴藏于这种历史中的精神凝练出来, 发扬光大, 就是一所学校文化的基石。”[6]

所以, 一所学校要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特色”, 就要深入挖掘和思考自己学校独特的学校文化, 寻找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与当前进行的特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历史为现实服务。

(二) 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寻找学校特色主题突破口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 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造就一支有特色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教师群体的鲜明特色往往能够影响学校特色主题的确定。

正如J小学“爱的教育”特色主题的选择, 是由于某一个教师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感染和带动其他教师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 从而使学校抓住这一突破口, 经过系统的挖掘和梳理, 进而将这种精神升华, 使“爱的教育”成为学校开展特色建设总的目标和依据。所以, 要善于发现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 特色教师的教学风格, 通过榜样树立、挖掘拓展, 让一个或者一群优秀教师带动一所学校的快速发展, 并逐渐凝练, 形成办学特色。

(三) 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和社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有的学校所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依山傍水, 充分挖掘周边自然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能够赋予学校新的发展内涵。有的学校所在地区人文环境特色突出, 例如学校周围配备有剧院及各种展览馆、博物馆等, 抑或是有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等, 这些也可以作为突破口, 结合学校校情, 探索学校特色发展之路。有的学校所在社区可能会有当地知名的企业或公司, 学校可以结合该社区对人才的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也不失为一种适当的策略。

(四) 在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引导作用的同时避免给学校施加太多压力

青岛市市南区进行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可以说是教育主管部门“从上至下”发起的, 既有政策支持也有资金扶持, 目的是鼓励辖区内各中小学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一校一韵的特色格局,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的学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优势或其他因素已经形成了某种特色, 那么借助这一东风学校能很快地对自己定位, 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所以, 在学校进行特色主题的确定以及开展学校特色建设的时候, 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从宏观统筹的角度给予学校一些参考建议, 更好地引导学校进行特色建设。

但是不能排除有的学校由于一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突破口, 为了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评比而做出一些表面上的迎合。具体表现为学校有一个自己的特色主题, 学校对于该特色主题也进行了现状、背景、理论等的分析或者是特色内涵的阐述, 但是并没有将该特色主题渗透到各项如教学、管理、课程开发等一整套的、综合的学校工作当中, 没有形成整体上稳定、独特、优质的个性风貌。所以“对于学校而言, 有时是不得已 (有时甚至乐于) 听命于政府的特色学校创建运动。在建设期间, 大家借‘特色’东风自主宣传或成为被宣传的典型”。[7]当然, 教育管理部门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学校在检查和评比的压力之下如果弄虚作假或者由于干预过多而造成另外一种“模式化”现象就适得其反了。

(五) 充分利用专家资源

学校特色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 寻找相关方面的专家给予理论的指导是学校选择特色主题, 进行学校特色建设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策略,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 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不仅能够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激发学校发展动力, 而且还能引领学校领导和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的专家资源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外部专家资源, 即来自校外教育教学专门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和其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二是内部专家资源, 即学校专家型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特别是外部专家资源。学校的发展若没有外部力量的刺激, 容易导致停滞不前, 难以找到特色突破口, 这就需要外部专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高屋建瓴, 帮助学校突破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刑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 1995 (5) .

[2]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戴孟雷.成功校长如何运用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6) .

[4]覃伟年, 罗秋兰.依托地域优势创出办学特色[J].高教研究, 2001 (4) .

[5]任顺元.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6]张静.培育文化精神是特色学校建设之魂[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0) .

主题特色 篇2

【关键词】主题 环境 闽南特色主题 主题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3-01

新《刚要》对环境创设的要求是“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主题环境的创设是开展主题活动的基础,是活动成功的前提。

接下来,本文将就笔者所在班级开展的闽南文化特色主题《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提线木偶》为实例,谈一谈如何进行幼儿园主题式环境的创设。

一、主题的架构决定环境布置的内容

主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题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决定了环境这一课程的作用。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丰厚的历史资源和古老的艺术文化。时光变迁,这些优秀而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在现代社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冲击,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本土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让孩子热爱本土、热爱家乡,是非常必要而且很有意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闽南文化特色主题《我爱家乡》因此孕育而生,并在这一大主题背景下拓展了《我爱家乡的木偶》主题。

二、主题底蕴决定环境整体色彩基调

闽南文化富有浓厚的地域风格,许多民俗活动中的服饰多以黄色为主,闽南建筑的红砖燕尾也独具特色,而蓝色则寓意海上丝绸之路。闽南文化总体色彩印象是热情、光明、而又淡雅、宁静。环境中的色彩能突显主题底蕴,一种富有底蕴的文化会洋溢出鲜明的色彩,这些色彩在环境中,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更好地为主题开展服务。

三、使主题相关元素融入环境中

在主题开始和开展的进程中,我们注重闽南民间材料的巧妙搜集與利用。

1.民间材料竹筛与麻布的融入。

2.闽南特色元素的融入。

3.废旧物茶叶罐、线轴、酒瓶、废旧布料的利用。

四、多维度空间巧妙利用突显主题特色

空间环境是教师创设主题环境的空中平台,教师要对室内活动室的空间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让环境成为“隐性课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特色墙面: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泉州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州到处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1.《古城新貌》班级主题墙:幼儿小组利用旧日历进行撕贴画组合而成的泉州东西塔;孩子搜集来的泉州十八景照片制作成的泉州风景采风胶卷剪影;运用孩子折叠的小船装饰成泉州刺桐花映衬;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的一部部相机共同勾画成班级主题墙饰。

2.闽南特色人物布贴画营造浓厚的闽南氛围。拍胸舞、火鼎公婆、惠安女、浔浦女、梨园戏、高甲戏等闽南特色人物贴画环绕整个班级墙面。与主题墙、木偶展示墙交相辉映。

3.海西小导游。“海西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点。我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并将之融入到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进程中。每位幼儿轮流担任“海西小导游”,为小伙伴介绍一处泉州的景点。

(二)特色区域:

1.小木偶剧场:热心家委昱衡的妈妈经营的是一家装饰公司,正巧与泉州锦绣庄有密切的合作,在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班的小木偶剧场有模有样地创设了起来:红色基调的木偶舞台,可以根据提线木偶、杖偶、布袋偶三种不同类型木偶表演高度随意调节的木偶表演操作台,利用塑料水管制作的木偶陈列架,木偶剧场装饰喷画,墙面装饰木偶一应俱全,孩子们在这个剧场里感受的是家乡文化,表演的是稚趣童真,萌发的是对闽南特色的热爱之情!

2.木偶欣赏展示区:亲子游锦绣庄后,孩子和家长们搜集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提线木偶、杖偶、布袋偶,这些木偶制作精美,形象各异,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充分的欣赏是关键。于是,我们创设了木偶展示区,背景采用大面积的麻布与黑色不织布结合,提线木偶悬挂框运用金色亮光纸包裹,杖偶和布袋偶则用错落在墙面的层板作为支撑。以黄色为主基调,协调整个大背景,富有闽南地域特色。

美工天地中的木偶资料墙及亲子制作木偶展示架:八面圆形竹筛上,三种木偶种类图片、木偶服饰、动态、头像分类,对幼儿经验进行清晰地梳理。仿青花瓷创意纸盘装饰画;撕贴脸谱装饰。

3.生活区——泉州美食一条街: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元宵丸、蚵仔煎、春卷、面线糊、萝卜糕、牛肉羹……这些家喻户晓的小吃也为孩子们所喜爱。我们利用生活劳作课,让幼儿体验如何团元宵圆、包春卷、团薯粉。

4.仿古闽南古厝——娃娃家:在娃娃家这一为大多数幼儿所喜爱的区角中,我们也进行了闽南化,仿古闽南古厝,给孩子们闽南地域特色视觉冲击,在这个“家”中,孩子们演绎出他们眼中的成人世界。

5.咱厝的建筑——结构角:泉州建筑风格独具,有骑楼建筑、土楼建州、红砖燕尾建筑等等,在结构区中引导幼儿观察建筑结构,了解建筑特色,并利用建构材料以及废旧线轴、瓶罐、辅助材料建构家乡建筑,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幼儿对家乡的了解。

五、亲子、师幼共参与,深化主题进程、优化主题环境

在主题开展的进程中,热心家委联系了泉州锦绣庄提线木偶演员专门为我班幼儿和家长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小沙弥》木偶表演;家长开放日亲子木偶制作大比拼,从搜集制作材料、动手制作、制作后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都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同时,发动年段幼儿及家长为我班亲子制作的木偶进行投票,评选“最受欢迎小木偶”;先后两次,借助家长资源,邀请王宫拍胸舞队成员以及南音剧团演员开展了“诙谐的拍胸舞”、“有趣的提线木偶”等活动,使幼儿与闽南特色文化零距离接触,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融入到主题活动中。

一个好的主题,能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一个好的环境,能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巨大的影响,使幼儿在主题背景下更好地习得、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建筑教育的特色”主题沙龙 篇3

建筑教育缺少了理念必导致平庸, 而理念缺少了具体教学的支持则流于空洞的口号。本次沙龙邀请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 围绕“建筑教育的特色”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重点讨论我们现在的建筑教育是否有特色、如何有特色、特色具体体现在设计教学的哪些环节等相关问题, 以期为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时间:2015年5月4日

地点:东南大学中大院 (建筑学院)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顾大庆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我认为好的建筑教育必须要有所选择, 特别就一个学校而言, 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 这是教学特色的起点。因此, 特色来自于选择, 应该是片面的。

近年来, 每个学校都在强调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又有很多人认为中国近三十年的建筑教育发展逐渐走向趋同, 特色与趋同构成一对矛盾, 因此“建筑教育的特色”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讨论。

何为特色?一般来讲是指那些能够把两所学校的教学区分开来的某些特质。教育特色不等同于教学质量, 质量关乎事情做得好不好, 而特色只是指彼此能够区分开来。

今天的沙龙可以围绕几个议题进行讨论。

第一, 渊源认同与外来影响。中国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外来影响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建筑教育基本上就是个“舶来品”, 主要渊源就是“布杂”, 即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 是从法国传到美国, 再从美国传到中国的。“布杂”教育就成了我国建筑教育的国家特色, 和其他国家的建筑教育区分开来。

第二, 趋同与特色。从各个学校为本期杂志提交的资料来看, 其实每所学校在教学体系的设计层面都不相同, 各有特色, 但是教学成果层面的差别并不是那么大。我将这个现象称之为手段多元和成果趋同。

第三,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 我们需要不同的人来做不同的事, 一个学校应该思考各自在整个人才链的定位, 由此确立各自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特色。

第四, 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这次征集到的教学设计基本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我们尽管可以设计理想的教学架构, 但若无人执行就会成为空谈。因此, 设计教学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具体做事情的教师, 或者说教学特色与设计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这就涉及到第五点, 理论结构和实际执行。所谓理论结构就是用一些关键词来组织设计课程, 我曾经对此非常热衷, 认为这很理论、很学术, 可以把教学架构用一种很理想化的方式串联起来。但现在我不太相信了, 因为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的, 每一位老师对建筑学的认识基本都定型了, 如果找到了观念契合的老师, 并不需要多强调他就会去做,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老师, 理论结构也是无济于事。

第六, 如何入门和如何结束。考察一个学校的设计教学, 我认为主要看两个环节, 即基础课和毕业设计。有关如何入门, 国内的各个学校的基础教学大致都受那么几种教学法的影响, 如表现练习、构成练习、空间练习或建造练习等。但我也想了解有没有那种比较极端的, 如工学院职业训练的方式, 一上来就做设计, 而不用经过抽象和基础的训练。至于毕业设计, 目前是否能在各校间看到明显的差距很值得探讨。

最后, 教学设计和师资队伍。其中可能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素质。“实验班”“大师班”等无非要解决的是怎样把社会上的设计人才引进到学校来。在社会上已经成熟、成名的建筑师来做教师, 这在国外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我将当代中国的建筑教育定义为“趋同与混杂并存的时代”。从学校角度来讲, 当代建筑教育的趋同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同源, 美院的体系基本上占主导地位。另外, 其他的一些因素, 如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评估制度的实行也使得各校在办学上有一定的趋同, 现代信息社会, 我们也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到其他学校的教学情况。趋同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趋同的同时,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混杂。外来的影响越来越多, 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学, 如果把这些目的、背景和方法都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结果就是混杂。有人说现代的建筑教育就像是一个超市, 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同时存在, 供学生选择。但我认为好的建筑教育必须要有所选择, 特别就一个学校而言, 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 这是教学特色的起点。因此, 特色来自于选择, 应该是片面的。因为真正的“全才”应该是不存在的, 如何选择其实是一个学术问题。

以上拉拉杂杂谈了一些我对设计教学特色问题的初步看法, 算是抛砖引玉。很想听听各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黄一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教授

所谓教学特色是超越专业教育本身的一种附加价值。不同学校出来的人会具有某种普遍特质, 这就是附加价值。这是一种在办学历史中长期积累的共识, 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我认为所谓教学特色是超越专业教育本身的一种附加价值。不同学校出来的人会具有某种普遍特质, 这就是附加价值。

这是一种在办学历史中长期积累的共识, 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记得冯纪忠先生曾经有一次和我谈到过同济建筑教育特色的问题, 他认为国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种是用非常成熟的模式去雕琢学生, 模式成熟, 学生毕业时专业也就比较容易成熟;还有一种方法, 是提供给学生一个不确定的模子, 让学生自己去塑造自己, 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处于一种非常“困顿”的状态, 虽然毕业时不那么成熟, 套路不明确, 但是保持了可塑性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保持童心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有两层意思, 一是开放性, 二是主体性。比如, 教学过程当中实践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实践当然重要, 但是不要让学生在设计院走完一个项目就能学会的东西, 过多占用宝贵的大学学习时间, 不如用大学的平台把学生培养得更有思想性和个性。

关于同济建筑教学的组织结构, 在2002年之前, 我们和大部分学校一样都由教研室负责教学。2002年有很大的改变, 教研室解散, 教师重组成学科团队, 而学科团队同时承担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功能。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 教师落到某个学科团队之后, 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而教师在研究方向上做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强之后, 反哺教学, 会教得更有内容。现在, 在教学方面我们基本上是这样分工的:学院抓教学平台建设, 系抓课程体系, 学科团队负责课程建设。

同济建筑教育的一个特殊问题就是规模, 我们谈任何事情都要以规模教育为前提。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能够很好地保证接触面, 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学科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保持频繁的信息交换, 可以成为巨大的优势。毕竟, 建筑教育本身存在的理由, 主要就是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经过建筑专业教育就成为好建筑师的, 凤毛麟角。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教学组织调整, 主要是把不同系、不同学科团队、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老师混编起来教学。已经完成的第一步, 是制度化的混合评图。下一步就是混合上课, 不单“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城市设计”这些设计课可以由不同来源的老师一起来上, 理论课也可以通过组合拓宽教学口径。

我认为同济的教学特色之一是比较理性, 既体现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 也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强调这些特色。这两年我们成功申请建设了两个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的“建筑规划景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一个是实体实验, 一个是键盘实验, 都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抓手。改革的切入点将是学时分配的调整。目前, 我们的培养方案分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两个板块, 今后, 计划将其拆成三块, 即课内学时、课外学时和自主学时。网络时代的学生, 需要的是网络时代的建筑教育。是时候尝试改变了。

仲德崑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教授

我想如果要强调特色的话, 需要从评估体系入手解决问题, 真正把“有自己的特色”作为重要内容, 而不是只作为一个点缀。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 我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主要是指导、统筹全国的建筑教育。2014年9月到了深圳大学以后, 我认为作为院长首先要抓教学, 所以我亲自把控建筑教学。我们现在正在潜心营造自己的教育特色, 但目前只是起步阶段, 还没有达到可以向大家汇报的程度。我想在三至五年以后, 可能会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 这也是我去深圳大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我很高兴在得到深圳大学学校领导支持和信任的前提下, 有可能实现自己对于建筑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 我认为不同的培养目标会形成差异化的特色。实际上不同学校的定位应该是有差异的, 比如深圳大学是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主要目标, 同时将精英教育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来自于中国建筑教育的第一圈层院校。正如我们的微信朋友圈, 经常发声的只有那么几个, 而潜水观望的很多, 中国建筑教育也如此, 全国有280多所设立建筑学专业的学校, 但参加专指委会议的只有八九十个学校。而我们经常关注的都是第一圈层的学校, 我做专指委主任时的指导思想就是, 如果我们每天都将第一圈层的东西发到朋友圈里, 虽然很多人在潜水, 但是他们在默默地吸收, 从而带动全国建筑教育发展。

第二, 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差异化的。比如理工院校、艺术院校、综合大学背景的建筑学专业, 实际的办学环境不一样, 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南京大学是一所人文体系很强大的学校, 我认为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因为建筑学里面有很多社会学的成分和文学艺术的成分。当初在专指委任职的时候, 我特别支持中央美院办建筑系, 办了几年以后, 我们发现虽然它与其他院校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由于学生的气质不一样, 办学的氛围不一样, 学生在设计的表现方法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由于其教学体系与其他院校基本相同, 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第三, 我想谈谈评估委和专指委在建筑教育特色创造方面的作用。美国的评估体系中的最后一条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其重要性在评价体系中是第一位的, 因此美国的建筑院校真的是各具特色。但中国的评价体系更重视的是前面的许多条目, 对特色部分并不是特别重视, 所以多年之后, 中国各个院校的建筑教育越来越趋同。早些年, 专指委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向全国发出了一个指导性的教学大纲, 之后这个大纲就成为全国所有学校的一个蓝本, 所以“东南模式”对全国建筑教育的影响非常巨大。我想如果要强调特色的话, 需要从评估体系入手解决问题, 真正把“有自己的特色”作为重要内容, 而不是只作为一个点缀;专指委的工作也应该更加鼓励各校形成自己的特色, 避免“多校一面”。

第四,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生源其实很重要。“90后”的这一代学生, 与我们那个时代的学生完全不一样, 与前几年的学生也不一样。在深圳大学, 我希望他们把教室当成家, 但后来我发现他们更愿意背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到处跑, 哪个地方网络好, 他们就会待在哪。他们并不认为大家要在一起学习、一起熏陶, 而是更喜欢单独行动, 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正积极改善设计教室环境, 完善模型实验室设施, 为形成深大建筑的特色创造条件。

最后, 国际化的程度与特色的创造密切相关。从国际上来看, 建筑教育大概有三个体系——美国体系、英国体系、欧洲体系。但最终, 中国体系将实现超越, 因为我们的办学规模毋庸置疑, 今后建筑教育的中心也势必在中国。比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和国外院校的交往十分密切, 也经常有国外院校主动要求与深圳大学建立联系, 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努力与国外名校采用多种方式联合办学。建筑教育的国际化, 应该有利于各个学校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丁沃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教授

如果没有一个宽容的环境, 建筑教育的特色就无从谈起, 宽容是特色产生的最基本的土壤。若我们对建筑学教育的质量和从业形式的认知是多元化的, 那么教育就会产生特色。

如果没有一个宽容的环境, 建筑教育的特色就无从谈起, 宽容是特色产生的最基本的土壤。当我们想要制定标准的时候, 允不允许别人和我们不一样,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不允许的话, 那么谈论特色就是奢望。

谈到特色, 涉及几个方面:对建筑学的认知是什么;教学质量是什么;建筑好的形式是什么;最好的从业是什么。比如学校想培养建筑设计大师, 然而学生毕业后改行去做了开发商, 学校如何看待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如果这个学生在开发方面做得不错, 依然是教育的成功。若我们对建筑学教育的质量和从业形式的认知是多元化的, 那么教育就会产生特色。

南京大学建筑学的教育就是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世界范围内公认建筑学职业教育应该是5年, 对此我并无异议, 然而我认为职业教育所需的年限并不等同于本科教育所需的年限。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的这5年是可以滑动的, 如果全部加载在本科, 那么本科则需要5年, 如果部分放在本科而另一部分放在研究生阶段, 那么本科的年限就不需要5年。如美国一流大学在2003年左右, 将本科从5年改回4年, 不仅如此, 而且拿出1~2年融合到大学做通识教育。从教育理论上说, 学生的知识基础越宽, 知识积累堆积会越高, 如同金字塔之理。有国际一流大学的试点为借鉴, 形成了南京大学建筑学教育的模式。

在本科的教学中, 我认为应该强调学生的两种能力——专业基本功和行业见识。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 见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本科培养目标的一个口号是培养行业的高级人才, 而不是培养建筑设计人才。每次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都要讲一句话, 希望将来在学生中同时产生甲方、乙方、丙方, 在一个行业里会面。

所谓特色就是源于目标, 南京大学建筑学本科是通识教育, 学位是具有建筑学知识的工学学位, 而研究生阶段执行的则是职业教育, 采用“2 (通识) +2 (专业) +2 (研究生) ”模式。本科一年级是大学通识教育, 二年级是建筑学的通识教育, 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广泛, 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多规划。学生在一年级时, 他们的数学课与物理系是一样的, 计算机课程也都开设得比较深。我始终认为当今对知识的需求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迫切, 没有知识的人无从创新。另一方面, 我们一年级学生的美术课是去南京艺术学院学习, 由那里的老师负责教学。在那样的环境里, 我们的学生开始会焦虑和心虚, 焦虑的是其他学校建筑学的同学们都已经会画建筑的房子了, 而他们可能仍然在画自行车轮的阶段;心虚的是艺术学院的同学们画得非常好, 差别太大。而艺术学院的老师和我们学院的老师共同合作, 使得一些学生推演出的结合力学原理的作品, 非常漂亮, 这就是他们的本事。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商, 把潜力挖掘出来,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建筑学科既然设在大学尤其是设在研究型大学里, 它就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大学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教学知识的更新依靠的是老师的知识更新, 这样迫使研究型大学里教师不能脱离研究 (当然, 建筑学的研究有自己的特殊性, 设计创作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 以研究为引领, 将知识供应到教学中来。此外我认为负责设计教学的老师自己一定要会做设计, 不仅要会做而且做得好。设计质量包括形式的修养和鉴赏的品味, 老师的品位影响到学生的品味, 割也割不断。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副系主任, 副教授

以我们对当下建筑学发展趋势的学术判断认为, 新的建筑学设计思路, 应该是理性、探究、研究型的。

上海交通大学 (以下简称“交大”) 的建筑教育如果说有什么与传统建筑学不同的特色, 恐怕主要是因为建筑学在上海交大艰难的体制环境中, 在寻求生存的过程中被迫产生的。首先, 我们没有任何传承, 五年制建筑学在1993年才开始招生, 真正建系是2006年, 系里没有老先生, 基本上是凭着我们现在的眼界、年龄所能看到的直接往前走。但这也带来好处, 就是没有过多历史负担。交大对 (纯) 科研要求非常高, 不承认建筑学所谓“交叉学科”特性, 在交大的体制中所有建筑学类的中文期刊由于没有进入S C I/S S C I这样的体系 (包括《建筑学报》《建筑师》等) , 目前都还不被承认, 因此建筑学的老师面临巨大难题, 要么变成一个文科老师, 要么变成一个纯粹的工科老师。但是我们仍然会苦中作乐, 试图在科研中寻找一些能够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点。我们不仅是为了向学校体制证明, 我们的研究型专业教育体系可以和科研体制接轨, 事实上, 以我们对当下建筑学发展趋势的学术判断也认为, 新的建筑学设计思路, 应该是理性、探究、研究型的, 每一个设计课题, 我们都努力当作一个科研题目, 以研究的状态来探讨、来进行互动的教与学, 我们希望所有的设计过程是理性的。

我们很多老师接受的都是传统建筑学的培养, 因此要完全以新的、研究的理性态度与建筑本体观面对所有设计课题, 转换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 在教学体系的改革中, 结合师资现状, 我们主要通过基础教学, 特别是二年级设计课奠定出整个系统的基石, 再借助上海及交大平台优势, 引入“研究型”优秀实践建筑师, 通过三、四年级“先锋建筑师设计工作室 (s t u d i o) ”, 将“基于本体观的研究型设计教育”主线达成基本贯通。而理念不同的老师, 则完全可以保持自身观念, 在主线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式教学, 由此构成一个主线特色鲜明, 同时又有一定包容度、丰富度的教学框架。近年来学校引入师资基本以科研为主, 不太擅长设计, 加上科研导向对设计教师精力的牵绊, 这都给实际教学, 特别是建筑学最重要的设计教学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我们希望将实践建筑师指导设计课的制度在未来能够固定深入下来, 以缓解上述一系列矛盾, 做到校园内外优势互补。

交大的建筑学系与土木工程系同在一个学院里, 规模都不大, 而且原来还曾在同一个系里多年时间, 因此结合紧密。我们从一开始下意识地与土木系在课程上有所交流, 到后来主动进行了大量深入互动。我们鼓励建筑系的学生参加土木系老师主持的国际与全国结构大赛, 我们也将结构专业三年级学生和建筑专业二年级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来做二年级设计课“建构”板块的作业。刚才为大家展示的“桥建造”作业, 每所学校可能都有类似课题, 但我们的要求略有不同, 首先是要与结构专业有合作, 结构完全同步介入到设计指导中;其次, 学生们要做破坏性极限试验, 而且所有大比例模型还要有定量要求 (自身重量、承载量等) 。也就是说, 最后设计出的形式要有定量计算、实验与研究作为基础, 这对交大高素质的理工类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顺畅, 也是能够比较鲜明体现交大建筑教育特色的一个亮点。

吴越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 求是特聘教授

建筑教育的特色是不应该刻意追求的。建筑教育的特色只是其在追求符合逻辑进化过程的副产品, 是自然形成的。

我认为建筑教育的特色是不应该刻意追求的。纵观国际上有影响的教育体系, 无论是欧洲的“布杂”体系还是工学院体系, 亦或美国的四年制非专业学位系统与五年制专业学位系统, 建筑教育的特色只是其在追求符合逻辑进化过程的副产品, 是自然形成的。这一点建筑教育与其他的学科教育并无二致。换言之, 一种教育体系能否符合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关键, 是否与众不同并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不同体系之间既有针对不同价值观的坚持, 也有互相的借鉴学习, 以及共同的对时代、发展的响应。

建筑教育体系无非由建筑教育的目的和手段构成。前者可视为相对恒量。如果我们把建筑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为人的建筑”, 而人的基因、习性在我们所理解的文明史的数千年内没有实质性变化、人所处的重力环境也没有改变的条件下, 那么“建筑”及“建筑教育”的价值观是不会出现颠覆性变化的。因此,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建筑中产生共鸣并受到启发。不可否认, 在所谓建筑学科理论形成之前建筑及城市仍然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真正源泉。而后者则包含较大的变化空间。这一点无需展开赘述, 从古至今与不同地域相呼应的建筑技术及相关的设计逻辑, 随时代技术进步而进化是有目共睹的。新的技术带来的可能性无时无刻不在重新定义新的建筑, 尽管其终极服务目的并无实质变化。

中国的建筑专业的主体从早期引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育为主的“布杂”体系, 到现在采用美国五年制专业评估体系, 有自身历史的逻辑的原因。这是我们在思考当今中国建筑教育的方向时应予考虑的。

浙江大学新的建筑学专业组建于1957年, 在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复办。当时的教师有来自“老八校”的教师, 可谓各派汇萃, 尽管实质上差别并非如想象的巨大。今天, 新的浙大重新整合了原来老浙大分离在杭的几所高校, 成为全国学科门类最为广泛的大学 (79个一级学科) , 在思考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建筑学专业发展的时候, 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而是更多地希望回答上述建筑学教育目的、手段、变与不变的召唤, 谦虚而坚定地对待人对生存的物质空间的基本价值体系, 同时开放地接纳时代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新的科技提供的可能, 较为平衡地对待基本建筑价值与创新力诉求等的挑战。

我们在2014年开始的国家一级建筑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项目中, 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 梳理明确了从知识灌输转变到素质培养, 从技能训练提升到思维能力的培育, 从传统的类型学教学转向问题导向的教学, 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学科交叉以及和实践的对接, 形成了设计教学的基本结构 (3+1+1) , 即:一至三年级的以较为严格控制的理性的工学院体系为核心的基础设计训练;四年级的专题化可选课程——在原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多元不同的专题方向、不同体系外籍教师及一线实践建筑师宽光谱的介入;五年级则是与专业化学位的要求相应的毕业设计。

目前我们进行的三年级的设计课教学改革实验, 适度增强了任务载荷, 并以数项核心问题定义每次设计的主题。设计课中也加入大量知识点讲座和跨学科的课程, 并请来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彼特·罗教授、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全国设计大师、国内大院的总建筑师等一线知名建筑师与结构等其他学科教授直接观摩参评, 同学们展现了超出预期的潜能, 获得良好反响。

“教学”相长, 从“学”的成果可以评价“教”的实效。2015年浙大建筑系有5名毕业生申请成功哈佛设计学院, 另有数十位同学获得麻省理工、康奈尔、哥伦比亚等知名学府的录取。这些也从一个侧面给我们的教学改革的推进以鼓励和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的建筑教育只要坚定地追求建筑实质, 以开放心态接纳新的理念技术、面对未来的挑战, 假以时日一定会形成自己有影响力的建筑教育的特色, 并得到国际认可。

龙灏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 教授

当各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认准了一个目标以后, 经过历史、时间的积淀, 慢慢地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重庆大学 (以下简称“重大”) 建筑学专业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在在教学和教改中的一些做法。

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五十年的办学主体——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建设部唯一的一所重点院校, 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影响简单说就是“注重实践”, 校歌中就有一句话“哪里有建设, 哪里有我们”, 我们建筑系的招生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都是全国最多的。我个人总结了重大建筑学教育特点的几个关键词——虚心、开放、包容、果敢、进取。这与我们的历史和地域性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因为地处西部, 总是自觉落后而一直比较虚心。

对于当代建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学院几位负责教学设计和管理的老师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首先, 教育对象 (即我们现在正在教的这几代人, 以及未来的几代人) 的改变。当教育的对象改变之后, 教学的目的是否要随之变化, 这是思考建筑教育特色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其次, 社会环境的改变 (包括经济的变化、信息获取手段的变化、自媒体现象等) 。在面对这样一种经历着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时, 教学手段要不要改变一直是近几年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更倾向于教会学生选择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 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能力。

我院教学改革的基本态度可以用4个词来总结, 即:立足现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稳步推进。重大建筑城规学院3个专业每年共7个班200多名本科生, 约180名老师, 其中建筑学专业有4个班。我们希望教学系统可以做得比较扎实, 否则很容易导致混乱。具体来说, 近几年利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重大本科教学团队培养计划, 我们正在进一步系统梳理、完善教学管理, 包括修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加速培养青年教师等。2014年新版的教学计划主要针对原教学计划的问题进行了调整, 具体包括各学期学分的分配、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和学时的关系问题等。首先, 之前的教学计划中学分最多的第一学期有35个学分, 最少的一学期只有10个学分, 这样造成各学期学分的严重不均衡, 调整之后基本上每学期22~26学分。其次, 理顺每学期开设的课程, 主要的想法是把除设计课以外的其他辅助性课程与设计课更好地结合, 例如学生做设计到一定的深度, 设备知识、结构知识等相关课程就可以跟上。在重大, 分布于各个学院的其他相关专业来配合我们的教学和教改工作一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例如我们的毕业设计一直都是有结构、水电等5个工种的老师来配合指导完成的。最后, 重大目前正在申报、建设本科教学团队, 将其分成专业团队和课程体系团队, 我们也在利用这个机会更深一步地梳理我们的课程体系, 研究如何将几大类的课程体系合理地搭建。

说到教育的特色, 我们的理解是——当各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认准了一个目标以后, 经过历史、时间的积淀, 慢慢地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到目前为止, 社会上对于我们重庆大学的学生反馈得最多是“好用”。“好用”大概就算我们的教育特色之一吧。至于“好用”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我们也在努力思考。

陈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每所学校的教学特色应该因培养人才的出口定位而调整教学诸方面的比重和结构。

第一, 我想谈的是建筑教育应该回归到建筑的基本规律, 即建筑基本的本色和亮色。我认为无论建筑教育本身有什么样的特色, 培养出的人最后大多数是要做建筑设计的, 因为这是建筑学。建筑应该具有的属性,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概括地说, 建筑的属性有变和不变两种。例如墓葬不变的是其埋葬死人的功能, 变化的可能是技术或者它赋予的文化内涵——在埃及或中国、古代或现代是不同的。我们的教学应该把这一点教给学生, 理解了建筑的基本属性后, 不论是时代的变化还是文化的变化, 设计都能够运作, 学生如果学会了这点就可以做建筑设计, 而且可以走得很远。

第二, 建筑本身具有工程、人文、美学、思想等几方面的构成要素, 我认为比较自信的是在东南大学的建筑教学中这些都有, 建筑是什么就教什么, 当然每所学校可能会有比重的变化。每所学校的教学特色我认为应该因培养人才的出口定位而调整教学诸方面的比重和结构, 这是很重要的。学生同样都是学习诸如建筑史、建筑设计、技术等, 为什么培养的学生会不同, 教学组织很重要, 这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关系产生的效果。例如学校培养的人才定位为70%做建筑设计, 30%可以从事其他;或者培养的大量建筑师都能够保证做得很好, 但不需要太多创新, 能够把技术问题、功能问题、环境问题都解决好, 有一小部分创新就可以了;或者反过来定位70%的人将来做大师, 如此教学特色会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定位的话, 可能会面临学校有特色了, 教育有特色了, 人才有特色了, 但最终创造出来的建筑或者城市是混乱的。

徐雷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建筑行业之前是繁忙掩盖一切的状态, 但如果就业市场稍微出现问题, 学生如何走得远是很关键的。教育最后的产品是学生, 而不是教学体系。

教育最后的产品是学生, 而不是教学体系。如果学生没有差别的话, 那么教学体系是否有特色并不紧要。组织办学的特色和建筑学教育的特色是两回事, 很多学校在谈特色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组织方式的特色。我认为只有组织结构的特色, 是没有源头的特色。中国目前拥有一流的市场, 因此面对未来我们必须要有特色, 而我理解的特色就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首先要回归到学生来谈。很多学校都觉得有变化就是有特色, 这很让人担忧, 真正创新的特色, 一定要对这个学科有认知。谈建筑教育, 我认为首先不能把建筑教育从大学教育里面切割出来, 要在大学当中来谈建筑教育, 之后再来谈建筑学的教育问题。本科和研究生两个环节一定要整体考虑, 如果分开考虑, 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我们现在评估会面临研究生阶段只要及格, 达到底限就可以。

现在整个环境氛围天天在变化, 我其实很恐慌, 因为我教的东西很可能三五年以后就没了, 特别是技能。因为我所受的教育是由根深蒂固的专业培养的框架框定的, 那么我们拿什么东西让学生能够有很远的路可以走, 这是关键。现在知识呈爆炸性的增长, 而且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便利、先进, 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停留在建筑学传统的范围之内, 那很可能是对不起学生的。我们有很多的思想是来自于其他科学的, 建筑学没有源头, 所有的源头都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我们只要研究理论一定会跨出建筑学, 研究技能还可能在建筑学的范围内。学生最强就是理性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把其发掘出来, 而不是只往感性的方向发展, 只做形式。所以我认为创新点还是要回到学生中去, 不能够为了打破某一个一统的格局来做事情。

分享一些我不太成熟的思考。创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应该是体系化的创新, 学校 (特别是理工科的院校) 如何注入科学的成分非常重要, 会令学生的兴趣大幅度提升。因为我们的学生在具备了一些建筑学基本概念的时候, 最喜欢的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那么教给学生科学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科学手段, 其实是传授一种能力。当下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现在不培养这种能力, 以后可能跟都跟不上了。建筑行业之前是繁忙掩盖一切的状态, 但如果就业市场稍微出现问题, 学生如何走得远是很关键的。我们看建筑行业中走得更远的基本上是在管理人、管理某一事情的人, 而不是一直在桌面上画图的人。而这些人所具备的能力, 现阶段主要是靠个人的天赋和悟性, 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多学生是可以培养出这种能力的, 如果我们要有创新 (特色就是创新) , 可能这是个方向。仅仅是组织形态上把原来旧的东西重新组合一下而形成的特色和真正从骨子里面有一些大的作为完全是两回事情, 后者在国内就我观察有一点点苗头, 但是并不多。我们的教育是政府在管理, 建筑学的教育要做出一些事情非常难, 所以我们也是在夹缝里生存, 思考如何能够走出来。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教授

由建筑学教学的自身内涵及其对办学条件的创造性利用而产生出来的差异化特征才能叫作建筑教育的特色, 而特色往往是由他者发现的。

建筑教育的特色可以被讨论但不必被追求。就像做设计, 任何人都梦想着自己的设计能够创新, 这是一种内在的原动力, 但是拼命想创新也未见得能够创新, 功夫全在其外, 特色也是一样。所以没有必要去纠结到底有没有特色, 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没特色, 别人看来未必, 有时候自己总结了几条特色, 出了门却发现大家都有。任何专业教育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要清楚进来的时候是什么料, 送出去的是什么料。这两者明晰之后, 其实教学就是一个建立方程的阶段, 也就是怎么就着进来的料、就着想生产的产品来完成中间的一段过程, 无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案或教程设计、教学执行还是最后的考核体系, 都会围绕着这个核心。

那么现在我们比较大的问题的确就像今天几位专家都提到的, 我们比较急于向人们展示“我如何在变”以及“我有什么”。坦率地说, 几个院校 (包括东南大学) 都在讲自己要培养领军人物, 难道其他学校培养的就是被我们领导的人吗?“领导”也并不完全是被培养出来的, 所以我认为“领导”并非人才培养目标的恰当表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确与一所学校自己内部的资源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处理人才进口和出口的过程当中, 教学必定会调动学校所有的力量, 从资源角度来说, 一是寻求资源, 二是要用好这些资源,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培养人才的内化过程。其实, 如果大家都愿意回到对教育、教学本身真切问题的探讨上, 我认为就会有特色。如果不回到这个根本问题上来, 甚至说我们只懂专业而不懂教育, 也不要妄谈特色, 由建筑学教学的自身内涵及其对办学条件的创造性利用而产生出来的差异化特征才能叫作建筑教育的特色, 而特色往往是由他者发现的。

鲍莉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 副教授

我们的教育, 就是要在自身平台上, 铺陈一种底色和基调, 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学习、交流、吸收, 并逐渐养成自己的“唱腔”。这应该是建筑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色与成就。

近三十年, 中国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办学迅猛发展, 这其中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指委) 和教育评估委员会起到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专指委提出的指导性教学大纲, 历届专指委会上“老四校”“老八校”的经验示范, 2013年专指委制定的更为详尽、更具规定性的专业办学指导性规范等, 都让很多新办院系迅速找到办学方向和手段。如今, 280多所院系的设计教学虽面临趋同与混杂的局面, 但暗流涌动, 已不乏很多自主的思考与探索。量的累积, 势必带来质的飞跃。这的确该是讨论如何突破、形成特色的时候了。

在我看来, 所谓特色, 就是一种“腔调”, 有特色就是要“有腔有调”。就像京剧里的二黄、西皮、四平调是通用的、基准性、程式化的, 但“腔”却是自发的、独特的、个性化的。即便都是花旦, 也仍有“梅程尚荀”四派之别, 其差别正在于各自“有腔”。

任何一所学校, 无论创办年代远近, 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办学定位与师承关联, 就像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更多源自美院“布杂”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虽是东南大学建筑学系的旁支但定位更专于行业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则是一朵开在一流纯理工院校里的“奇葩”……这些都是一个设计学院自身的“内在成长基因”。而办学所在城市的性格与精神在有意无意与若隐若现间, 也必定会投射到办学的风格与师生的气质上, 成为一所学院的“环境影响因子”。就如黄一如老师归纳的同济的“规模与多元”特征, 说是建筑教育的特色, 毋宁说是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特色;而东南大学的诚朴拙实、保守内敛更是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身份定位一脉相承。每所院校都有自身独特的“内在基因”与“环境因子”, 两者叠合交织, 才共同形成一所建筑学校教育的底色与基调。这是特色“有调”的方面。

特色的另一个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是要“有腔”。我赞同徐雷老师所言, 学生才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特色应该更多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出口与产品上, 而不仅是自上而下, 甚至自说自话的教学结构与组织上。在教育的舞台上, 学生就是台上的“角儿”, 是要唱念做打的, 是需要“有腔”的, 就像四大名旦以或雍容, 或婉转, 或刚劲, 或清丽的唱腔闻名, 我们的人才培养也是被鼓励可以超越培养框架、展现更多未来的生长力和可能性的。我们的教育, 就是要在自身平台上, 铺陈一种底色和基调, 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学习、交流、吸收, 并逐渐养成自己的“唱腔”。这应该是建筑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色与成就。

好的琴师是可以用“调”来给角儿“托腔”的, 教育与教师的职责也大抵在此吧。

郭华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教授

学生的特色会逐渐形成我们教育的特点, 甚至我们的培养目标可能会根据逐渐形成的学生特色再重新调整定位。

仲老师刚刚戏称在座的老师所在学校都是第一朋友圈层的, 毕竟第一圈层是少数, 今天位列其中参加讨论很荣幸, 但客观说来,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应是属于次第一圈层的。我们原为建设部部属院校, 现为江苏省省属高校, 应该说在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建筑院校是较为沉默的大多数。对于我们这样平台不太高、有些历史、优势不显的建筑院校, 如何基于已有条件, 办出我们这一类学校的特色是需思索的问题。

刚刚谈到建筑学教育应定位, 以及定位决定特色。我理解这个定位似乎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性, 这一点与学校的历史渊源有关, 与地域有关。学校原先是艺术类的体系还是工程体系决定其最初发展目标与方向。另一方面是定级, 也就是各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无论是培养建筑大师、职业建筑师还是在设计院中有专攻的专业技术人员, 我觉得都是很好的努力方向。但是单一的方向和绝对的目标都是会有偏颇的, 不应为了目标而目标, 而限制了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 我认为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宽口径、大平台的设置, 本科建筑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底线, 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必须完成及应该接受的职业教育内容, 而不是预判性的单一定制菜单。学生的特色会逐渐形成我们教育的特点, 甚至我们的培养目标可能会根据逐渐形成的学生特色再重新调整定位。但我们更希望“立足江苏, 面向全国, 放眼全球”, 把目标放高远一点。取之高乎、得之中乎;取之中乎, 就只能得之下乎了。所以在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上, 我们希望学生在五年扎实的本科教育中, 首先完成成为职业建筑师的量的积累, 在此基础上寻求质的变化。这个变化也许会在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阶段完成, 也许会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管何时完成这一变化和重新定位, 我们的本科建筑教育工作都是其坚实的基础, 功不可没。

朱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 副教授

我所期望的建筑教育特色, 来自于它所面对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定位于具体问题本身以及讨论问题的方法和逻辑。

英语演讲特色主题推荐 篇4

2. true friendship

3.how should you prepare for a job interview?

4. 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can run

5. the difficulties of finding a job after college graduation

6. my views on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ollment

7. my ideal english teacher

8. in life, it is attitude that matters most.

9. look before you leap.

10. smile and the world smiles with you.

11. the importance of recycling

12. is money equal to success?

13. china in 20 years

14. if i had a time machine, …

15. do not put off unti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16.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for college students

17. my ideal university

18. my views on tv pop shows like“super girls”and“happy boys”

19. smoking should be banned in public places.

20. how to balance study and a part-time job?

21.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environment

22.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23.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24.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25. its necessary to say “no” sometimes.

26.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of battle.

27. how to avoid campus violence?

28. what can we learn today from the chinese heroes yesterday?

29. the effects of tv advertising

30. the rich cultural diversity of china

31. yao mings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

32. 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33. the importance of knowing oneself

34. should college students be allowed to live off campus?

围绕主题创特色 联系实际抓培训 篇5

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自主创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雨露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农业生产水平和自主创业技能,增强脱贫致富本领的有效方法,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或实现自主创业的有力举措。江西省永新县扶贫办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把农村留守劳动力自主创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办出特色,取得较好成效。自3月份开始实施培训至今,共举办培训班5期,开设培训专业2个,完成培训人员280名。通过培训,带动群众发展大棚蔬菜、鱼苗养殖等产业的有214人,实现自主创业的有38人,人均增收410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赏。

一、围绕一个主题,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紧紧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主题,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与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开展,以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从今年3月份开始,永新县扶贫办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培训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同步进行,同时开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把培训工作中的培训专业和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机制等内容广泛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将培训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一个主要调研课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是否受益作为考核评价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依据,也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项主要标准,着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和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二、落实两项机制,培训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落实培训的组织领导和考核机制。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有力举措。为了确保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让群众早日受益,永新县扶贫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抽调得力的工作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同时,把培训工作列入了机关干部2009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项目,制定了考核奖惩措施,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从而大大增强了全体机关干部的工作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凝聚了工作力量,促进培训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二是落实培训的督促和监管机制。加强与培训基地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议事协调机制,齐心协力搞好培训工作;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监管,督促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工作进度。一方面,要求培训基地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集中优势资源、集中时间做好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督促培训基地认真细致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结合开设的培训专业和各村的实际精心编印培训资料,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另外,要求培训基地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成效。

三、做到三个结合,培训工作彰显成效

一是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与“村级互助金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选择培训对象时,不搞全县铺开,结合“村级互助金试点”工作,确定在开展了“村级互助金试点”工作的石桥镇白鹭村、怀忠镇茶源村、才丰乡联合村和清塘村、里田镇草市坳村5个村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培训对象主要面向村里18-50岁的青壮年留守劳动力。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各试点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为群众发展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扶持。让群众在发展农业产业或自主创业时既可以得到村级互助金的资金扶持,又可以通过培训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大大增强了群众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推动“村级互助金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效果,从而实现双赢。

二是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与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结合起来。在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内容和课程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大棚蔬菜、鱼苗养殖等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密切结合产业化扶贫工作,扶持“一村一品”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在石桥镇白鹭村,结合当地群众有鱼苗养殖的历史传统和较好的水资源条件,聘请县水产站的技术专家到该村举办鱼苗养殖技术培训班,为村里的鱼苗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在才丰乡联合村和怀忠镇茶源村,结合当地群众种植大棚蔬菜比较普遍、积极性也比较高的情况,聘请县蔬菜办的技术专家到该村举办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了群众的技术水平,增强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像石桥镇白露村就新增了鱼苗养殖户31户,全村的养殖面积扩大到近1000亩。怀忠镇茶源村也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户23户,新建大棚39个。鱼苗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这两个村的主导产业,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大大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建设和产业化扶贫的发展。

三是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与落实“三保一弘扬”精神结合起来。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吉安时,对广大干部群众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弘扬井冈山精神”的要求。永新县扶贫办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作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精神的重要举措来抓,实行送培训班下乡,把培训班办到村里,办到群众中去。在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安排上,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加强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做到群众想学什么就教什么,让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简介]陈银先,男,江西省永新县扶贫办主任;贺小林,男,永新县扶贫办干部。

浅谈《雷雨》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篇6

关键词:主题,艺术特色,分析,《雷雨》

《雷雨》通过封建资本主义家庭的矛盾以及雇佣关系下劳资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庭的丑恶嘴脸及其必然被推翻的悲剧命运。《雷雨》是中国现代艺术话剧走向成熟的代表。[1]它的剧作结构严谨有序,剧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抒情化、动作化等。

一、《雷雨》的主题分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长期以来,大家对于《雷雨》的主题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出发,加之各自的理解,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丰富作品的内涵,而且可以为作品研究注入生机和活力。对《雷雨》主题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社会时代主题

《雷雨》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通过描述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主义家庭,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作品中,作者表现出了对侍萍、蘩漪等传统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提出了解放妇女思想的行动口号。同时,作者通过对鲁大海不与周朴园进行同流合污的形象进行歌颂,赞扬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思想觉悟,而且对未来生活寄托了美好的想象和希望。《雷雨》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打破和推翻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创建全新的家庭制度和社会制度,保证成员的自由与个性。

(二)思想文化主题

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影响,《雷雨》之中也是通过思想文化而对人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至上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力人的个性,一方面,家庭至上使得自由的爱情要无条件地服从家庭秩序,另一方面,家庭至上的观念导致了家长专制的出现,使得成员出现懦弱服从性格;其次,传统贤妻良母文化观念的影响,周朴园和周萍、周冲在性格和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他们在选择妻子时都要求妻子具有传统美德和服从观念的贤妻良母型,是像侍萍和四凤那样,而不是具有反抗精神和追求个性及自由的蘩漪;最后,揭露了人性的虚荣,侍萍和四凤都是纯洁善良的女子,但都喜欢不值得去爱的封建家庭的少爷,而且是无条件的。因此,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难以改变的,反映了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危害。

二、《雷雨》的艺术特色

(一)严谨有序的结构

《雷雨》的结构完整,四幕式结构首尾齐全,而且其时间、地点以及事物有机统一,因此显得结构紧凑有序。作者将周、鲁两家30多年的发展通过一天的时间来描述,形成“三一律”式的闭锁结构,其结构方式集中清晰,有利于表现人物、线索以及矛盾冲突的复杂多变性,突出周朴园和侍萍的漫长经历,表现了周萍和蘩漪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能表现出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作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形成相互衬托的效果。[2]

(二)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在《雷雨》中,作者重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剧中,集中力量描述人物,准确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身份气质、情感色彩,而且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得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将其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朴园在剧中是封建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专制残暴,冷漠无情,因而在剧中对其的刻画是第一幕中逼着蘩漪吃药,将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束缚在周公馆十多年。

(三)内在的戏剧冲突

冲突是戏剧表现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戏剧的基础,是矛盾斗争表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来源于生活矛盾。剧中的冲突是由于周朴园、侍萍、蘩漪、周萍、四凤、鲁大海等主要人物形象的阶级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由于不同的文化素质、立场观念、生活环境等对于相同的现实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形成了各种冲突和矛盾。

文中以周朴园为中心,通过各种尖锐矛盾展开戏剧情节: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制度和蘩漪追求自由幸福的矛盾,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和以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矛盾,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等,这些矛盾都是尖锐而不可调和的。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经历与情感,但又被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些矛盾汇聚在一起将剧情推向高潮。

总而言之,《雷雨》的主题多样性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表现方面使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严谨有序的结构以及尖锐的内在冲突等,都使得《雷雨》在文学领域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黄婧.关于《雷雨》之中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4(08).

钟山宾馆:用主题工作创文化特色 篇7

坚持每年一个主题

在贯彻落实“厚德载物、行稳致远”企业理念的过程中, 钟山宾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工作。

2006年, 以“强理念、练内功、抓品质、攀高峰”为工作主题, 编写了《2006年~2010年经营管理与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程, 确立了“创建全国知名五星级会议型品牌酒店”的企业愿景,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 “用我们的真诚为宾客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的服务宗旨。开展了《蓝海战略》、《方法总比问题多》的读书活动, 积极寻找蓝海市场, 开辟创收渠道。

2007年, 以“大改造、大培训、大创新、大提升”为工作主题, 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配备了专职文化主管, 编写了企业大事记, 开展了《五星班组》、《敬业胜于能力》读书活动, 培育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008年, 以“新形象、新模式、新市场、新业绩”为工作主题, 制定了“理念实践年”的方案和计划, 导入了专家辅导机制, 举办了企业理念征文活动, 编印了《企业理念征文汇编》, 开展了《砍掉成本》、《蒙牛的管理模式》读书活动, 探索现代企业成功运营之路。

2009年, 以“创双优、树品牌、迎挑战、求发展”为工作主题, 开展了《带队伍》、《执行重在到位》读书活动, 打造管理团队在应对危机中的高效执行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工作, 员工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和事业观, 企业初步建立起一支能够团结共事、胜任二次创业的管理团队。

着力培育四种特色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增值文化”。钟山宾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行稳方能致远”的治企理念, 积极打造“自加压力、敢打硬仗、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领导班子迅速转变思路, 敏锐捕捉新商机, 及时将经营范围从南京行政性会议市场扩展到全国的商务型会议市场。

以品牌升级为目标, 培育“绩效文化”。一是建立全员绩效挂钩管理模式, 完善三级质检网络体系, 实行质量分析和专家暗访制度, 并编写修订了《员工手册》、《工作手册》、《节能手册》、《应急预案手册》和《应知应会手册》等, 为品牌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对外宣传, 通过电视、报刊宣传企业, 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 打造“团队文化”。领导班子将“能发展的班子是好班子, 能把集团利益摆在第一位的干部是好干部”作为衡量标准, 实行了质量服务、营销经营、后勤保障三大模块管理。在管理干部中开展了以“改变心智, 学会感恩, 共赢人生”为主题的感恩教育, 并实施了诫勉谈话制度, 克服了重提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的弊端。在职工中实施劳模工程, 组织了与全国劳模邓建军交流会和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事迹报告会, 观看了电影《铁人》、《建国大业》等, 积极培育爱国爱企爱岗的精神。

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 篇8

重大主题活动由于其重要性,非常容易引发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信息饥渴,因此对于重大主题活动的新闻报道,通常都成为媒体纷争的战场。做好重大主题活动报道,既能够先声夺人,又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并能够很好地检验并展示媒体的综合实力。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上,必须真正地突出本地特色,将策划重点、报道角度重点放在突出地方特色、彰显独特个性方面。通过对福州本地报道资源进行合理地运用、对福州本地报道线索进行深入地挖掘,真正凸显出福州本地的地域特色,从而突出福州本地的个性,才能保证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

二、结合福州的特点,拉近重大主题活动和福州之间的距离

主题报道是一个非做不可的宣传题材,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新闻资源。重大主题报道涵盖了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活动,包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2年的“十二五”规划、2013年的全国“两会”等。这些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活动的举办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喜事,作为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绝对不应该缺席的。由此看来,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就必须对这些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角度进行创新,想方设法拉近这些重大主题活动与福州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福州电视台《福州新闻》栏目非常重视重大主题的策划和创新,每年都要精心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报道,着力把主题报道作为栏目的优势品牌来打造。在运作方式上,围绕中心工作进行主动策划,提出了“早知晓、早介入、早策划”的“三早”策略。

2011年,在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之际,栏目及时推出《贯彻落实海西规划推动福州跨越发展》专栏,全面报道和展示福州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贯彻落实海西规划的具体举措,营造出推动福州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舆论氛围。该专栏既体现宣传意图又不机械执行的做法,把宣传和新闻较好地结合起来,既及时、准确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意图,又给新闻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此外,在“5.18”、“6.18”、“9.8”、“第四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渔博会等报道中也从百姓视角出发,多角度、重细节地进行报道。

三、贴近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对接重大事件中福州的民意

为了真正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就应该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对接重大事件中福州的民意。具体来说,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过程中,应该真正设身处地地从群众的需求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重大主题报道的方法以及重大主题活动的策划工作,根据群众的接受习惯来深入地思索主题表现,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报道在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与群众的互动中有效地开展,达到新闻传播的良好效果。

具体来说,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在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报道话题的选择,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挑选最贴近群众的选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报道他们最想了解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针对交通现状,及时有效地报道《破解停车困局》、《限摩限电备解录》;针对住房问题,及时有效地报道《2013年福州住房新政》、《房贷利率七折,你有份吗?》;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时有效地报道《未毕业、先就业》、《告别六万年薪之后》等。城门镇居民的饮用水突然变咸,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立刻进行调查,及时有效地报道《这里的自来水为何变咸》,能够体现出福州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为群众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深入挖掘福州本地特色,探寻出重大主题中福州的元素

通常情况下,许多重大主题活动与报道甚至都是党中央发出的号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真正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必须深入挖掘福州本地特色,探寻出重大主题中福州的元素,通过贴近福州实际的重大主题报道策划,来赋予主题宣传以全新的活力和内涵。

《福州新闻》在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新上坚持挖掘福州本土元素,寓重大主题于地方特色之中,把重大主题报道做成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如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福州新闻》栏目组精心策划推出45集系列报道《党旗映榕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全面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福州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发全社会爱国爱党热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013年是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50周年,同时也是雷锋逝世的第51个年头。雷锋这个名字早已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他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与此同时,一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也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在策划“学习雷锋”这一重大主题报道的过程中,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深入挖掘福州本地特色,探寻出重大主题中福州的元素。具体来说,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组织各界代表缅怀雷锋,追忆雷锋生前感人事迹,传承雷锋精神。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联合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开展了“福州好人·善行天下——寻访雷锋精神的福州印记”大型报网互动采访报道活动。福州地方新闻媒体的多位年轻记者兵分多路北上南下西进,走遍全国所有省市区,每个省至少寻访两位以上福州好人,集中采访报道在外福州人善行天下的事迹。通过这种方式,福州的地方新闻媒体寻访着“雷锋”,感悟着雷锋精神,也传播着雷锋精神。随着寻访的深入,福州人“善行天下”的形象逐渐丰满,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崇尚福州好人、尊重福州好人、学习福州好人的良好风气。报道活动不仅在福州,更在寻访城市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每年在福州召开的一些重大主题活动,对于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有利于更加科学有效地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特色。

摘要:做好时政栏目必须要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机制,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要打造节目的优势品牌,必须在做大做强做活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做足文章。本文围绕什么是重大主题报道探讨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方法,提出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必须结合本地特色,使报道“特色落地”,才能独树一帜。

关键词: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本地特色

参考文献

[1]瞿冬生.做深、做亮主题报道的实践路径[J].中国记者,2011(7).

[2]潘建中.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温州特色[J].新闻实践,2011(9).

[3]王广文.凝聚系统合力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河北12家电台“强省之路燕赵行”的探索[J].中国记者,2007(11).

[4]胡韶光.重大主题报道:党报创新的拳头产品——台州日报转型升级报道的采编实践[J].新闻实践,2010(11).

开展励志主题教育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篇9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我校围绕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的特点, 以“励志”为主题, 通过“校园励志成美、教师励志成名、学生励志成才”三方面, 树立“标准建校、规范办校、特色强校”理念, 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 形成了学校“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校园有品位”的良好局面。

一、校园励志成美

1.重视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励志园。四千平方米的励志园, 主要是根据地势的起伏, 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配置, 构筑自然典雅的园林, 力求形成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 成为在校师生学习、休闲的良好场所。励志园内设立励志名人榜, 用于介绍校友、乡贤创业的情况, 以此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激发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 鼓励在校中小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

2.创建良好的校园励志人文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力求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室一石、一墙一廊都体现励志文化的引导和熏陶。学校的路灯杆上有励志标语, 橱窗上有礼仪规范, 走廊有名人名言,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励志成名

1.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学校通过积极沟通社会关系, 成立了教育基金, 为学校励志文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励志教育主题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 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2.引领教师向名师发展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撰写论文奖励制度、评优评先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等措施, 不断鼓励教师向名师队伍迈进。学校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专业研修、校本培训、教育基金激励等措施, 激励教师向骨干教师方向发展。

三、学生励志成才

1.儒家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内涵

学校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为主线, 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 以此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

2.开展红色文化励志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卢肇西烈士纪念馆这一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 以纪念馆的相关红色文化史料为校本教材, 通过节日、纪念日等, 广泛开展系列励志主题教育活动, 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积极向上。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 提炼了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校训、校歌, 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 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重视班级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等校园励志环境的建设,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勤学、守纪的合格人才。

4.通过“三助”行动, 助力学生成长

与师德师风建设“163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坚持做好每位教师资助一个特困生, 帮助一个学困生, 扶助一个留守生或流动生的工作, 通过三助行动, 让家庭生活上有困难、学习中有障碍、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或进城务工的流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 健康成长。

针对留守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的问题, 学校成立了音乐、美术、象棋等兴趣小组, 开放阅览室供学生看书, 在阶梯教室播放学生喜欢的教育片、专题片, 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在宿舍安排亲情热线, 供留守儿童定期联络家长, 沟通亲情;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定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感恩教育、励志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理能力。

主题公园:共性要坚持,特色需突出 篇10

黄锋:动漫主题商城是动漫产业化项目,目前阶段,国内的动漫主题商城主要是针对儿童,一般都会融合优秀动漫作品展播、动漫主体验等模块,可能每家动漫主题商城都有自己的特点,发展模式各有不同,但要做好、做大,有几个共性的规律要把握好。

一是让更多的人接触动漫、了解动漫、喜欢动漫,进而产生动漫消费欲望,对动漫产业的认知、关注、关爱和支持是动漫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动漫主题商城首先就是要成为一个传播平台,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跟动漫卡通形象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认知直至喜爱,使之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是创新动漫产业发展的赢利模式。美国“迪士尼”创造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奇迹,80多年过去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被“迪士尼”乐园赋予了永远年轻的生命,成为几代人童年的伙伴,年创造财富过百亿美元。落脚到我们的主题商城,以小谷小晶商城为例,就是要把优秀动漫作品中的卡通形象植入到一些流行和自行设计的衍生产品中,就是想让小朋友们同样感受着“迪士尼”乐园的快乐,与每一个卡通形象成为朋友,甚至要我们的主题商城永远年轻,长久创造利润。

三是培育动漫产业发展的消费市场。我国动漫作品播映权交易是短板,衍生产品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由于卡通形象影响力不够和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难以为动漫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我们的动漫主题商城不仅要做一个传播平台,一个儿童乐园,更要做一个衍生产品“专卖店”。

动漫报:动漫主题商城也越来越多,我们要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呢?

黄锋:在林林总总选择面前,消费者青睐的一定是有特色的,我们做动漫主题商城也是一样,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当然各家各有各的特色,我就简单以小谷小晶来举例吧:动漫吸引孩子来玩,孩子成长吸引家长的长期消费。

动漫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小谷小晶商业模型的特点,也是一个战略制胜点。对儿童而言,他们的心理非常稚嫩,媒介所传播的是依附主流文化作为自己生存发展基础的动漫文化,对他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更为强烈,引起他们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我们结合孩子成长的素质所需,精心准备了有利于孩子健康、有趣和能力培养的各项增值服务,全面引导孩子的能力提升。比如婴儿游泳、早教中心、少儿英语、才艺展示、儿童摄影、游乐区、礼品选购专区及礼品特色包装,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按孩子开学、节日、生日等节点配置不同主题的礼品组合,并提供礼品特色包装服务,让惊喜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在我们这里既能玩得快乐,又能收获成长,家长自然也就乐意为孩子消费了。

上一篇: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笔记下一篇:特征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