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琴练习效率

2024-08-25

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精选十篇)

提高钢琴练习效率 篇1

一、避免盲目练习,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计划

在不少钢琴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 就是每天都按时完成了一定的练习时间, 但一个星期下来, 进步却非常小。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会给学生布置每个星期需要完成的作业, 但很少会有人会把任务详细安排在每一天, 会在练琴的时候思考自己在练习下一遍的时候, 需要达到什么的样的效果, 不少人都是盲目的一遍遍重复。这就是为什么, 很多人在练习一首较大的作品的时候, 可能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把曲子完整的弹奏下来, 但之后, 曲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进度总非常缓慢, 或者到一定的演奏程度之后, 就不再会有进步。在没有目的练习状态下, 十几小时的机械联系, 并无太大的意义, 所以真正的好教师, 并不是一味的强调练习的时间, 更多的会关注学生是否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了最大的练习效率, 聪明的学习者, 会在练习的时候用最少的练习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 钢琴的学习中, 足够的训练量是必不可少的。但除了有目的练习以外, 练习时间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时间大量的练习时不可取的, 人的注意力并不能够长时间的持续集中, 所以要在一定的练习时间里达到最大的练习状态, 分时间段练习比长时间集中练习更有效, 如要求一天完成6小时练习时间, 把6个小时分成3个2小时, 中间加入适当的休息, 可以保证每次练习时, 都保持一个清醒的练琴状态, 同时在一段时间内, 交替练习两首作品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对作品的控制和记忆。

二、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 不断调整和反思

一个作品在基本的识谱完成之后, 之后的演奏都会依照最开始形成的处理方式进行, 然而在识谱阶段我们形成的对作品的处理是非常粗略的, 但由于之前已经形成了这种演奏习惯, 在往后的练习中, 都会带有惯性的延续这种处理方式, 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很多人对作品的处理在一段时间后很难有大的进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真正善于思考的演奏者, 在练习过程中会不断思考和反思, 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灵活调整演奏方式, 而不是以重复练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 在学习时, 有的谱例不可避免的标注指法, 在最初的学习时, 有的老师会可能会要求学生按照谱面标记的指法演奏, 这种指法可能在最初的练习中并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但是随着曲子练习的深入, 速度的提升, 这种并不是最适合演奏者本身的指法可能会导致所谓技术上的难点, 这时不少的人会反复把容易出错的地方不断地练习, 把问题归结于是因为自己练习的不够。但是有时候不管练习多少遍, 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 其实, 有时候换一种指法问题就能够解决。如果在遇到难点的时候, 首先意识到的是, 是否是自己弹奏的方法不对, 在遇到问题的一开始, 就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捷径”, 通过不断的尝试新的弹奏方法, 找到解决办法, 避免做一些无用的练习。

在钢琴的学习中, 很多时候, 曲子并不是我们弹不下, 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演奏方式, 并没有真正不能解决的难点, 只有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 遇到问题是, 并不是要攻克难点, 练习是为了不断地试验, 直到找到最舒适的弹奏方式, 而这种原意不断尝试, 打破之前的演奏方式的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在练习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效率。

三、集中精力, 防止注意力过多分散

在钢琴练习中, 注意力分散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果不能做到完全的集中精力, 最大限度的防止注意力分散也能够让学习更加高效。大部分人在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并不会及时的发现自己走神的问题。在识谱阶段, 因为需要眼睛耳朵的全力参与, 对音符的预知并为形成, 所以在这个练习阶段, 注意力是相对集中的, 然而在完成识谱之后, 演奏者对作品已经较为熟悉, 大脑已经对要演奏的动作形成了记忆, 包括手指的肌肉记忆也已形成, 而这种类似条件发射的行为, 并不需要大脑再调动过多的精力, 这就给大脑游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说, 不知道为什么, 总是不知不觉就走神了。而要解决这种情况,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上文中提到的, 制定计划, 在演奏每一遍之前, 在心里制定一下这一遍要达到的效果和解决问题, 通过计划和改变调整, 积极主动的调动大脑运动。并且, 大脑在短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是不难的, 所以通过不断的刺激, 将大的计划逐步分布到小的地方, 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四、定期反馈和演出, 练习时高要求对待

不少人认为, 演出和平常的练习是分开的, 然而演出也是练习模式下的一种, 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场合, 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除此之外, 练习的过程是反复的, 但表演要求的是演奏一遍并且要达到最佳的弹奏效果。值得一提的是, 练习的时候, 偶尔会出现一些小的错误, 于是有的学习者便认为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是可以纵容的, 这就导致这些学习者在演奏的时候会更容易出错。其实, 在观看那些在演出时经常出错的人表演, 不难发现, 其实出错地方都是平常在练习时会弹错的地方, 所以在练习中, 应该要最大限度的避免错误, 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在练习中, 最大限度的避免出错是提高钢琴演奏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

此外, 在积累了一定的曲目之后, 通过表演的方式, 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对作品的掌控程度, 在每一次演出后, 演奏者都会对自己的演奏做一个评价和反馈, 这能够帮助演奏者在以后的练习中, 提供有利的方向这指南, 从而帮助提高演奏效率。同时, 听其他人演奏相同的曲目, 更能有效的帮助改进, 因为人在练习自己的曲子时, 通过长时间的刺激和记忆, 对曲目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印象, 而因为每个人的演奏不可能完全一样, 在特别明显的不一样的处理的时候, 学习者能够迅速的反应到, 会自发的与自己的演奏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方式, 更加能够有用的反思到自己的演奏的不足, 帮助曲子的完善, 帮助在以后的联系中提高练习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在钢琴练习中如何提高听觉素质论文 篇2

摘要:提高钢琴作品演奏质量,加强自身听觉素质培养。从各方面加以理解分析,树立正确声音观念,并结合科学的技术训练,从多角度培养良好的听觉素质。

关键词:钢琴演奏;听觉素质;提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欣赏和鉴别音乐。具备对音乐的敏感听觉,才能学好音乐。钢琴是表现音乐、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媒介。爱因斯坦曾说过:“乐器在钢琴家想象力的驾驭下,可以创造千百种音响世界。”演奏者仅靠无拘束的想象是不够的,需要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在钢琴练习中离不开主体听觉监控,以准确听觉判断去控制和校正演奏印象,凭听觉推测出一切发生的准确度,凭听觉去协调音与音之间相互关系,这都离不开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音乐鉴赏力。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必须要同步,那么,钢琴练习中怎样提高演奏者听觉素质呢?

一、感受无穷尽的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进行的主导。起基础作用的主导旋律变成音调,形成具有特定旋律与特征的意义片段时,就成了旋律主题音调,并发挥着变化导向作用。决定音响运动的关键,在于音高关系。音高起伏与波动,形成了一定高或低、升或降、平直或曲折等变化多端的音响流动线。演奏者要感受这些旋律线的丰富变化,才能在音色处理中把握变化,用心体会旋律线条,感受其进行方向,处理强弱控制与起伏。根据旋律风格去感受音乐音色,用真诚体会去抒发内心情感,发挥音乐本质功效。任何音乐审美都缘自于原始的歌唱。演奏前,发挥想象力作用,创设完美声音意境;对旋律线条加以设计,构成初级印象。演奏抒情乐句如何把握音色控制,坚定旋律如何进行力量释放,都需要用听觉去评判,只有用听觉去感受无穷尽旋律,才能把最好的音乐奉献给观众。

二、感受复杂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形式,是音乐的骨架。音响长短时值与强弱等不同表现,形成旋律的节奏关系。要善于感受和理解节奏强弱力度、长短力度,以和谐有致的演奏去抒情达意。演奏者可根据本人理解,参照版本标记,对速度合理调整。对不同作品所处不同背景,采用贴切的速度体现。抓住节奏复杂多变的特点,体会强弱效果,适度表现。每个节奏型是一个独立个体,只有诸多个体连接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体。旋律要依附于节奏,不能离开这个音乐之“骨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练习中,把握音值长短和强弱、拍位律动规律、作品节奏特征与风格,运用长短、强弱、徐疾、张弛、动静对比等基本训练,挖掘音响节奏与肢体节奏通感,从而达到织体节奏与音乐审美融合,即具体与抽象的协调统一。

三、感受美妙的和声

和声是多声部旋律结构的有机构成体。和声有丰富的表现形态,要善于在多声部组合中明确自身声部位置,或主导,或辅助,创造有整体和声的和谐效果。和声感本身正是协调不同声部创造完美统一音响的重要心理素质。演奏不同和声,体会不同作曲家创作意图,弹奏出和声色彩变化。在练习中,用心体会和声进行,品味和声倾向性、旋律性、色彩性和立体感。要表现高音旋律部分,把它当作一组和声表层对待;借助和声表现印象与绘画的,要细致倾听和声色彩,创造独特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如:弹奏19世纪作品要倾听高声部中旋律线条,弹奏20世纪印象派作品时,感受其极富表现的和声色彩。技能方面通过调整重心、远近距离、前后支点等来把握和声。像德彪西说过:“我们期望的音乐,必须柔顺到足以是自己能适应从内心发出的、不受约束的抒情和梦境的幻想。”

四、感受丰富的音色

音色直译为声音的颜色与色彩。每件乐器有自己独特音色,同一乐器也能表现出不同音色。演奏者通过听觉器官感受音色,但往往有一定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各种音色分别注入了物化意想和感情色彩,并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建立不同音色标准。不同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不同乐器让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和情绪。因此,要培养正确的音色审美观念。练习中,对音色的把握与处理尤为重要。如:手指触键速度快慢、高低不同的方法、深浅不一的力度演奏,都能使钢琴发出清亮、坚定,或雄壮、抒情、静谧的音色。练习者应该遵守作品内涵,发挥内心听觉,仔细揣摩,反复练习,最终得以合适地表达乐曲情感。可见,对音色的选择与应用不单是方法、技术和形式的问题,而是在一定审美理念指导下的有意识的创造性行为。

五、感受多声部的层次

乐曲多声部的层次,在整个乐器作品中出现几率非常大。所说的.层次,包括旋律曲调本身、和声整体效果、各个声部之间层次。如何培养正确声部审美观?一方面,培养主体内心听觉主动性,从练习第一个音就学会去听。把旋律本身和声分出层次,就像在聆听管旋乐作品中多乐器演奏一样,学会用不同乐器的音色来表现音乐,这样,整个作品才会表现得丰富与生动。最好在练习之前,通过联想和逻辑分析,构建完整知识框架,获得演奏中的丰富营养。针对多声部层次,尤指复调作品的演奏,层次感把握更为重要。在强调每个声部主题同时,不能忽视与其他声部对称。注意旋律层次感,使主题鲜明。保证主题线条鲜明的同时,要注意声部之间对称。做到这几点,手指要有很强的控制力和表现力,这些都要靠演奏者用听觉来感受、判断与调整。

总之,由于音乐时间性特性,只有通过表演才能得以存在。演奏者所创造音乐音响美感,必须和人自身审美听觉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关系。练习中要挖掘自己听觉机能潜力,捕捉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音符,充分感受旋律与丰富情感之间的交融,树立正确审美观,培养直创声音音响效果的最理想的听觉素质。音乐听觉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运动过程,也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思维心理过程。完成这个过程,要求演奏者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包括理性逻辑思维、直觉感官印象、科学练习方法、正确审美观念,当然,还要有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周薇 《西方钢琴音乐史》

[2]王辉华 乔建中 《音乐学概论》

[5]张前 王次 《音乐美学基础》

浅谈钢琴学习中如何提高效率 篇3

关键词:钢琴学习;提高效率;读谱;技巧;表现力;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一、通过全面细致的读谱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一)整体认识作品

在拿到一个新作品时应做到以下两点:①查阅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时代背 景、思想内容等;②试听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 就对乐曲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在弹奏中更容易把握乐曲的情绪、意境与风格。

二、学习科学的钢琴弹奏巧

(一)钢琴弹奏中身体各器官力量的合理运用

1.手指力量的运用:五指练习,是弹奏任何技术的基础,目的在于解放手指,训练手指能够清晰、稳定地弹奏。只要掌握好五指的力量运用,这些练习就轻松容易许多;

2.手腕、手臂力量的合理运用:钢琴弹奏中不仅对手指,对手腕、手臂也有 不同的要求。八度、和弦以及双音这种富有弹性的技术学习中,不仅需要很好的手指灵活性、独立性,手腕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弹性是重要的因素。双音、八度 都有断奏和连奏。为了使声音更响亮,有厚度、有立体感、能产生共鸣,还必须正确运用小臂、大臂,以至全身的力量;

3.全身力量的合理运用:人体是一个整体,由不同功能的各个部分构成,当 我们分别学习、训练时目的在于明确哪里是动作的主导部位,这是训练技术的需 要,也是演奏的需要。掌握好身体各器官之间力量的合理运用,能大大 提高学习钢琴的效率。

(二)做到脑、眼、手、耳的积极配合

钢琴弹奏是一个结合脑、眼、手、耳复杂的运动过程。做到有效、积极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钢琴学习中,许多人既不爱动脑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听、 如何去弹,所以把弹琴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这样不但失去了学习的意 义也使得自己非常的痛苦。

三、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一)分手练习

钢琴弹奏是由两个手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的。在钢琴弹奏中,要做到双手的协调配合,必须以每个手的准确弹奏作为基础和保证。做到分合交替练习。此外,在弹奏复调乐曲时,不仅要采用分手练习的方法,还要按照声部的旋律走向进行逐一练习,再进入双手配合练习。

(二)难点练习

每首曲子都有自己的难点,难点一般包括速度难点、音色难点、技术难点等 等。针对这些难点应该先将难点部分抽出来单独练习,然后将难点的前一部分进 行连接练习,再衔接到难点的后一部分。

四、如何提高钢琴练习中的音乐表现力

(一)重视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在演奏中用心聆听,能使自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分心,使音乐表达更完美。

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仅要听与钢琴相 关的音乐,还要涉及到优秀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并对西方歌剧、交响乐等音乐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同时上视唱练耳课都是加强 听力训练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方法。

(二)在钢琴演奏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钢琴演奏必备的心理条件,钢琴演奏的全过程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阶段:

演奏前的心理训练是最基础、最主要的,也是演奏成败的关键在每次上台演奏前心理上力求保持自信、冷静、清醒和适度的兴奋感。为获得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想象乐曲的意境,注意乐曲的关键点,同样可以想想与音乐无关的事情,以便转移过于紧张的情绪。

2.实际演奏时的心理阶段

演奏是带有强烈感情的活动,在实际演奏阶段一定要避免心中的“杂念” 。演奏中出现小的失误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坚持演奏,保持乐曲整体性,对完整演奏的效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应变能力来自丰富的演奏经验,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去积累。

3.钢琴技术的准备

在演奏中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使演奏技术尽量完美,是演奏成败的重要方面。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有完美的技术,才可能使演奏得心应手。

4.积累演奏经验

钢琴学习是学习演奏的过程。每上一节课,每弹一首乐曲都是一次演奏锻炼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演奏感觉,就要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要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是在展示自我,是在进行艺术创造,不只是在完成任务。

总之,在钢琴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提高效率,抓好基本功,充分调动我们身体的各个机能,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把握好音乐的表现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现场表现的心理素质,使得自己在每次练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德月.朱工一鋼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201-213.

[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9:117-128 [3]魏延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1:254-264.

浅谈如何提高钢琴练习效率 篇4

那么, 是不是只要坐在琴凳上, 不停的练习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练习方法的不同, 将导致效果的截然不同, 花同样的时间, 其“效率”也大相径庭。那么, 怎样练琴才能提高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就个人的一点儿体会从以下几方面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时间的选择

练习钢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未成年的学生应当采取每天多次进行练习的方式, 每次练琴时间不宜过长, 最好是以一小时为限。而成年人则可以练得时间长一些, 多一些, 但当感到精力不足, 体力不支时, 必须马上停止, 如果过度疲劳, 精力不集中, 往往会适得其反, 影响健康, 导致手损伤, 效率下降。此外, 在练习时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问题, 建议练习者选择早晨精力充沛的时间练习, 练琴时的间歇不宜太长。更要重视课后的第一次练习, 尤其学生在课后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边练习边回忆老师在课上讲到的对曲子的要求和需要掌握的技术难点以及练习方法, 及时消化上课内容。

二、读谱与背谱

读谱和背谱在练琴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读谱不仅仅在刚拿到乐谱时要仔细地进行, 而且要贯穿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读谱的第一层次就是我们常说的读谱的浅层的、表层的要求。要阅读乐谱上所记载的一切内容, 包括音高、指法、节奏、节拍、时值, 各种音乐表情术语、力度标记以及速度变化标记等。更深层次的认识就是从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旋律、声部等方面去仔细研究, 分析作曲家乐思的丰富内涵, 把握乐曲的情绪与风格, 使整个弹奏变化多端, 绚丽多彩。只有认真地去读谱才能为今后有效的背谱奠定基础。我们有些学生在练习弹奏时, 只顾盯着谱子看, 而忽视了很多谱子以外的东西, 比如:弹奏方法、乐句、乐段的处理等。因此, 我们在弹奏作品时, 要将读谱和背谱交替进行, 这样才能有助于演奏者获得他应当在演奏中加以体现的一切内容, 集中注意力于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上,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演奏水平。

三、快弹与慢弹问题

在钢琴练习中, 有些学生天生性急, 一拿到谱子就盲目上手, 弹得很快, 识谱不准确, 手指站不稳, 弹奏不连贯, 结结巴巴;有些学生在弹熟作品后不能进一步细致练习, 越弹越快, 节奏不稳, 忽快忽慢, 音乐处理较差等等。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应该一开始练琴时就把握适当的速度, 养成从慢速开始练习的好习惯, 通过慢练, 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慢练犹如“放大镜”, 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使演奏者能够谨慎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慢练是解决技术难点最有效、最省时的好方法, 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他便于把准确读谱、弹奏方法、音乐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做得更深入彻底。用一个速度练习是不会克服技术障碍的。运用节拍器, 由慢到快, 由快到慢, 在快速练习中发现问题, 以慢速练习来解决问题, 要用一些步骤和手段往返进行各种速度如中速、快速甚至是更细微的速度变化练习, 不断调整各部位的松紧关系才会达到理想的速度要求。慢速和快速的完美结合是一个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最佳体现。

四、重点与难点练习

任何一首乐曲在练习中都会有重点与难点, 其主要体现在手指技术能力的突破及对音乐感觉的表达上。我们在练琴时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不能把练琴时间大部分花费在一遍又一遍从头到尾的重复弹奏上。无诚意的反复练习是浪费时间。因此, 我们拿到一首作品时要分清作品的难易之处, 要把自己感到困难的片段集中起来, 每天坚持反复练习, 分手练、分声部练、分乐句练, 有分有合, 不断交替, 还可采用带附点的变节奏练习, 哪怕时间短一些, “少量多餐”式的练, 但集中练他几遍, 对于克服技术难点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 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 应该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只有坚持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 加上端正的练琴态度, 苦练加巧练, 才会使练琴的效率得到提高。需要强调的是, 在重视训练基本功的同时, 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才会使弹奏出的曲子生动, 赋有灵性, 使听众感受到音乐是由演奏者的心灵深处发出, 从琴弦的振动中获得回响, 打动听者。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提高钢琴练习效率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 针对性 层次性 开放性

众所周知,数学练习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它既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使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以便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重复练习,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某些学生“见数学就怕”,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就会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而且,很多教师设计练习课的顺序通常是:开场白——出示几道题——学生做——教师批改——学生订正。这样的练习课设计往往有许多弊端:缺乏递进性,体现不出实效性,无针对性,无趣味性。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更好地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成果,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上好小学数学巩固练习课,让练习课也精彩,是数学教师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趣昧设计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好,乐于钻研,乐于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

二、合理组织练习,保持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兴奋点容易转移,兴趣极易激发又极易改变的特点,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兴趣。

(一)练习课中合理地处理练习时间和练习形式。课中,我采用了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形式,即连续练习和间接练习。例如,前面谈到的练习课中的基本练习,先口算,紧接着是笔算,而变式练习中,先口述算式,再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样先集中,再分散,有时集中与分散练习交替进行。这不仅不会让学生厌倦,而且调动和增强了学生练习的激情。

(二)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每组练习后,我注意到了抓住练习课的重点、难点和该组的练习要求,先让学生小结,然后进行指导性的小结、评估、强调,不断强化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充分利用“反馈”在练习课中的作用,在每次练习后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纠正。这样,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针对性地练习,领会知识的实质

有的放矢地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教师所教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掌握不牢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经常做错的或者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层次性练习,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区分,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五、开放性练习题,训练创新思维

练习课不像新授课那么有新鲜感,又不像复习课那么有成就感。要使练习课也上得精彩,就得改变传统练习课的模式,需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重建练习课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谈谈在各类知识的教学中,如何把封闭式统习改良成开放性练习。

(一)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的练习

A.判断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3568、938……

B.在“口”里填上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口56口

B是在A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后的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先确定千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再确定千位上的数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结果。

(二)几何形体教学中开放性练习举例

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的练习。

1封闭式: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开放式: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任意拼成一个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有:4×4=16(cm),(4+2)×2×2-2×2=20(cm);(4+2)×2×2-2×2=20(cm);(4+2)×2×2=24(cm)(重叠部分需要测量)

(三)应用题教学中开放性练习举例

下面举一个条件开放的例子。

A.封闭式: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B.开放性: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數。

B题中,可以是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2倍,也可以是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因此,它的条件是开放性的。其答案分别为:90°、45°、45°或72°、72°、36°。

以上举例,主要是想说明怎样把现行教材中的封闭式练习通过改良转化为开放性练习,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习惯。

有效率的练习钢琴 篇6

1 要明确训练目的和要求

每一种演奏技能都有特定的、各不相同的练习目的和练习要求。练习者只有明确了练习技能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其性质和特点, 才能主动、自觉调动自己的各种力量来快速掌握这些技能技巧。钢琴技巧的练习, 不能够当成单纯的动作重复, 而要把它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音乐艺术技能练习过程, 作为一个进行音乐二度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必须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这对于学习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练习者在练习练习曲或者乐曲前, 一定要给自己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少数量, 达到怎样的质量目标。这种对自己的约定非常重要, 它可以逐步培养起练习者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 从而避免机械重复、疲劳、低效率练习的现象, 有助于练习效果的提高。

2 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钢琴练习时间的合理利用, 也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效率。当“注意力不集中或手部肌肉疲劳时, 不要再强制坚持练习, 应及时安排休息或改换别的练习内容”每次练习的时间并不用太长, 但是练习次数可以想办法增加。即用“少食多餐”的方法。还有每次的训练任务也不要太多, 可以把长的曲目按技术类型的不同或者音乐表现的不同合理分段, 分多次逐步达到一定难度的技能要求, 即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曾有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苹果给一个一只手拿着气球的小孩, 当他接过苹果时, 气球就跑了。这说明人的注意力相对单一, 提出过多的要求往往适得其反。每一时段的练习只集中针对一个问题, “各个击破”, 这在心理上也能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从而增加练习者克服其它困难的信心。所以, 在钢琴练习中注意适当分配练习课时, 分散练习要求, 比过度集中练习时间和练习要求的“猛练”更有效率。合理地分配注意力, 不仅可以节约练习时间, 减轻心理和生理的疲劳, 也能较好的进行记忆, 从而更好的熟练和巩固钢琴演奏技能。

3 要注意提高钢琴演奏的视奏水平

“视奏的快慢, 对钢琴家学会一首乐曲的速度、拓展演奏曲目的范围、扩大艺术视野, 关系极大。”视奏水平对于钢琴学习进程的快慢有着直接的影响。多多练习视奏, 不仅能够迅速提高钢琴整体弹奏的能力, 还能开阔音乐视野。然而视奏能力并不是随着认大量的乐谱就会自然的快速提高。要从根本上提高视奏能力, 还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技巧来有意识地培养。

首先, 要多练习略低于自己目前实际弹奏水平的乐谱。比如练习者正在练习车尔尼的299, 那么就可以用车尔尼849作为视奏材料。翻开乐谱后, 不要急着开始弹奏, 先用很短的时间整体扫视一遍, 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着手弹奏前看好想好乐谱的谱号、调号、拍号、指法、音高、节奏、奏法、力度以及其他的各种表情术语。弹奏的最初阶段就要用双手弹奏, 养成用手指感觉弹奏的习惯, 眼睛尽量不离开乐谱, 确保能够轻松及时的识别出下一个音高甚至下一个小节。慢慢磨练出手指对键盘位置的准确把握。

另外, 在平常的基本功练习中要反复多多练习十二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和终止式。一般来讲作曲手法再怎么变换也离不开这些基本素材。如果把这些常用素材掌握到滚瓜烂熟, 新曲目的很多地方都会变得“似曾相识”, 完全可以信手拈来。

还有, 对于高等师范学校的大学生们来讲, 有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就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阶段。尽量不要放弃各种担任伴奏的机会。因为这种时候, 必须在短时间完成篇幅不小的作品。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压力, 往往很容易激发潜能使练习者更上一层楼。而且与同学合作又是很好的提高音乐修养的机会。

4 要养成慢练的好习惯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了, 要提高效率怎么还要“慢”啊?慢练是指练习中, 动作要放慢, 严格、准确地按老师示范的正确动作进行练习。特别是针对节奏较快, 音程变化较大, 指法较复杂, 变化较多的曲目, 一快就容易出错的情况。一旦形成错误的练习习惯, 改正起来要花很多的时间。放慢速度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一个动作进行体会和理解巩固, 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注意并且适应练习中每一个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变化, 从而帮助连贯性技能熟练的记忆。反之, 技巧训练动作过快超出练习者的注意能力, 不熟练引发肌肉僵硬则非常不利于练习者对音乐表演技能的正确体会、理解和记忆。如果一味在练习时追求快速, 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和不准确, 弹奏的音乐性也会越来越有失细腻的表现和丧失感染力。特别是当出现错误动作后又去改正时, 注意力就会面临克服错误表演动作和建立新的表演动作的双重任务。而且即使表演技能熟练后也还要进行快慢结合的练习, 以便于不断找到最舒适的演奏动作和恰当的音乐表现。

因此, 练习者在练习钢琴过程中应该明确训练目及要求, 合理好安排练习时间, 不断提高钢琴演奏的视奏水平, 并且养成慢练的好习惯。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钢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很多练习的过程,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在怎样更有效率的练习钢琴。

关键词:钢琴,效率,练习者

参考文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25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 1999:97

提高少儿钢琴教学效率 篇7

一、以审美为引导, 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艺术的审美感觉是按着音符的传递方式进行的, 即由发音体振动—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 然后引起心理的感受。通常学生对音波刺激敏感, 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捕捉性, 容易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等审美感觉。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的情感是最常见的视听感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钢琴教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 必须“聆听”、“欣赏”, 因此, 教师“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 目前的钢琴教学中却往往轻视这个环节, 而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 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因此, 教学环节中要特别重视“示范演奏”, 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扣人心弦的和声、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 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激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学习欲望, 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音乐的互动中, 相互之间因乐曲而心理相容时, 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而开始积极、愉悦、生动地学习, “审美”在此产生了一种春雨润物无声的潜在效应。

二、挖掘音乐内涵, 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 而使人的头脑中产生某种映像。声音虽然不可见, 但它是自然的产物, 它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所以当人听到一种声音时, 总是会有相应的意象产生。可见声音与形象是完全互通的。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法和教具, 使学生伴随着美妙而动听的声音, 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画面上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如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象记忆“我们好像看见安静平和的美丽月光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潺潺的流水声、鱼儿和湖水相互交织的歌声此起彼落, 呈现出的是一幅安详、静雅、美丽的画卷。”

三、运用饱含激情的教学语言, 把学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里

语言是音乐情境教学中常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善于运用生动、活泼、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 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里。因此, 语言的过渡要饱含激情, 要连接恰巧、紧密, 这样音乐情境教学才会更加引人入胜。例如:在讲授贝多芬的钢琴曲《悲怆奏鸣曲》时, 我们这样表达作者的创作语境:“《悲怆奏鸣曲》是大音乐家贝多芬28岁时的作品, 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华, 事业蒸蒸日上。可是, 为什么他要创作如此刚坚和悲怆的音乐呢?原来, 贝多芬这看似浮华的生活背后, 他其实正磨砺在耳聋带来的悲痛和伤感之中, 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磨难和痛苦, 他对命运发出的抗争和呼喊, 他的执著、坚定, 完全倾浸在了这部作品之中。”“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升起的地方”, 当引导学生投入到这种悲怆的情绪之中时, 放响《悲怆奏鸣曲》, 学生们静静地沉浸在音乐里。这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聆听愿望, 可以直观地增强对作品的领悟力, 在很大程度上为琴法激情演奏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四、加强学生的智能训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钢琴演奏的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 它不仅是手指的长期磨炼, 更包含无数精密的思维活动过程。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演奏水平。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思维能力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因此, 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使学生把作品演奏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交替调节练习, 告诉学生不要长时间机械地反复练习一首整曲, 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 反而使头脑处于迟钝状态。要在很少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练琴时间, 就要做到基本练习与乐曲、乐曲与练习曲、古典乐曲与中国乐曲、片断练习方法的交替调节, 这样既能做到劳逸结合, 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注意力的集中。

1. 分手练习。

钢琴的完美弹奏, 往往体现在智能和体能的有机融合, 善于分析才能抓住关键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每次练琴时都对所练习的作品仔细地分析, 分配出高中低各个声部 (包括旋律声部、伴奏声部) , 抓住关键之处一个个解决。我们可先将重点片断挑出来练, 如改变节奏练习、改变速度练习、分声部练习、改变常规指法等练习方法。每次练习只用少许时间, 持之以恒。分手练习的最大益处在于它的声部辨别十分清楚, 可将声部做得精细, 最后合奏达到准确无误。

2. 慢、轻练习。

这是一种检查性的练习方法, 慢而轻的练习会使弹奏放松、自如, 有利于节奏技术的准确, 适应弹奏的运作。一些技术困难也可在慢速中得到解决, 而后逐渐加速到应有的快速中来。整个练习的过程会将音准、节奏、和弦、强弱、快慢、弹奏运作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并养成聆听自己弹奏音乐的准确性、音色变化与其音乐形象的可塑性, 将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充分调动起来。

五、运用赏识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目前, 赏识教育已成为备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然而,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 有相当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师不断地挑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 不敢正视老师,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导致身子发抖、手指不灵活, 很难顺利完成曲目演奏。赏识教学其实就是一种鼓励, 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与肯定。上课时, 要能观察到学生一些细小的进步, 如弹奏的姿势、表情等, 并及时给予赞赏, 这样学生心情就会舒畅, 也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但是, 赏识并不等于放纵,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灵活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掌握赞赏的分寸, 要进行合理的批评, 同时要讲求技巧方式, 点到即止。学生的心理, 是赏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么一种心态:“我弹得怎么样?”他们会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如果得到了教师的赞扬, 课下第一时间就想去练琴。反之, 则非常厌烦。钢琴学习是长期和艰苦的, 对兴趣的培养及保持艺术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的关键。现在很多学生在学琴过程中会放弃, 这与钢琴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个体的差异, 善于运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

如何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效率 篇8

一、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伴奏者,在刚拿到一首歌曲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视唱来初步了解歌曲的体裁形式、曲式结构、调式、主题思想、表达情感等,同时标记出功能记号,设计好各段的伴奏音型等,并稍加练习,以便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构思和音响效果。倘若这第一步没有做好,把歌曲的调式分析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弹奏效果,进而影响歌曲的演绎。比如,《娃哈哈》是一首非常欢快的儿歌,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歌曲为小调式,他们觉得歌曲结束在“6”上就是小调式,这种不全面的认知其实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偏音的处理;也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歌曲是大调式,这是因为他们对音乐调式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首儿歌的调式是七声语调式,且具有新疆舞曲的特点,因此,钢琴伴奏者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增加一些丰富的想象,比如音型的交替使用、旋律中延长音的处理,模拟声响如小鸟叫、小兔跳等。另外,有一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它们的旋律欢快高亢,节奏自由,节拍比较短促,在为这类歌曲进行即兴伴奏时,弹奏者不必使用固定的音型,可以使用延长的和弦,或者休止符等来衬托旋律,这样做有利于演唱者自由地抒发情感。不管是为什么类型的歌曲做即兴伴奏,都需要弹奏者有比较丰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实践案例,要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具体可观的操作,这样学生才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够在即兴伴奏时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

二、加强视奏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钢琴号称乐器之王,弹奏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才能熟练演奏这一乐器,比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富有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高的和弦、音阶、琶音和八度技术,以及踏板的科学合理运用等,都是做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在基础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应对音型、指法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并对伴奏中的音型对学生进行解释和归纳,接着指导学生结合伴奏的手法进行科学的练习,其中包括音阶、三和弦、再重复低音和弦、分解和弦、八度等技巧转化成伴奏音型的练习,练习用乐谱可由教师自行编制也可选择简单的乐谱。

其次,要加强视奏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钢琴键盘的直觉感,要让它们在看谱例上的音符时,要有超前意识,即手指在弹第一小节时,眼睛要看到第二、第三小节,与此同时,心里要数着拍子,要始终使节拍保持稳定,且节奏正确。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视谱正确性的训练,要求他们在即兴伴奏时必须仔细看谱号、调号、节奏、音符位置,以及变音和力度记号等,要使他们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和声配置,注意倾听各类和弦的不同音响色彩,以及它们产生的不同的弹奏效果。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坚持做移调练习。在钢琴即兴伴奏练习中,对于一首短小的歌曲,教师通常会要求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练习的步骤一般是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步增加难度,直至熟练掌握七个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并建立起系统的调性思维,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

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者来说,是应当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且会对提高歌曲的演绎效果,因为,通过分析作品,钢琴伴奏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结构、调性以及音乐风格等。但是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安排上,作品分析课往往会晚于钢琴即兴伴奏课,且较少讲解如何在即兴伴奏之前分析作品。因此,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在作品分析这门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和曲式旋律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伴奏的歌曲是一段体还是二段体,二段体中是对比式的结构还是平行式的结构,要根据不同特点加以分别处理。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设计时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弹奏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另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未来基本上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因此,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选一些贴近中小学生的音乐作品作为练习内容,使学生对儿童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征有深入的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钢琴即兴伴奏的作品大多是儿童合唱歌曲,这些作品的曲式结构比较复杂且变化多样,以三部曲式居多,所以钢琴即兴伴奏要体现出不同的音响伴奏效果,进而引起中小学生的听觉兴趣。总而言之,钢琴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能够对作品的基本框架有准确的定位,而且能够使乐曲的风格特色充分体现出来。

四、加强对学生和声设计的训练

和声的选配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是否且当将会对歌曲伴奏处理的合理性、恰当性、目的性,以及完美程度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钢琴即兴伴奏在弹奏一般性的旋律时,通过调内正三和弦就能够使音响效果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但是在歌曲的高潮和转调部分,需要弹奏者精心设计和声,通过合理地运用和处理和声来体现理想的即兴伴奏效果。比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首歌颂性质的歌曲,它以宽广雄伟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歌唱和赞美充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祖国。全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为并列句,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弦,和声的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歌曲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便增强了和声的倾向性,加大了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歌曲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充分展示出这首歌曲的感情色彩。在实际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和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即兴伴奏时不会选择恰当的和弦。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让学生对练习弹奏和弦及和弦连接,并注意倾听音响的变化,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和声课教学中加入歌曲和声轮廓的写作,让学生掌握和弦在作品中的运用情况,让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也能够加强钢琴弹奏的和声训练,增强他们对音响的感知能力,这样就能够逐步提高学生对钢琴伴奏的和声设计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需要学生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手指、丰富熟练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有完善的音乐修养和广阔的艺术视野,这样才能够成为新时期的教育事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慧秋.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王艳.钢琴伴奏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剧影月报,2008(05).

浅谈钢琴学习中如何提高效率 篇9

关键词:钢琴学习,提高效率,读谱,技巧,表现力,心理素质

一、通过全面细致的读谱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一) 整体认识作品

在拿到一个新作品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 查阅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 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等; (2) 试听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 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这样就对乐曲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在弹奏中更容易把握乐曲的情绪、意境与风格。

二、学习科学的钢琴弹奏巧

(一) 钢琴弹奏中身体各器官力量的合理运用

1. 手指力量的运用:五指练习, 是弹奏任何技术的基础, 目的在于解放手指, 训练手指能够清晰、稳定地弹奏。只要掌握好五指的力量运用, 这些练习就轻松容易许多;

2. 手腕、手臂力量的合理运用:钢琴弹奏中不仅对手指, 对手腕、手臂也有不同的要求。八度、和弦以及双音这种富有弹性的技术学习中, 不仅需要很好的手指灵活性、独立性, 手腕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弹性是重要的因素。双音、八度都有断奏和连奏。为了使声音更响亮, 有厚度、有立体感、能产生共鸣, 还必须正确运用小臂、大臂, 以至全身的力量;

3. 全身力量的合理运用:人体是一个整体, 由不同功能的各个部分构成, 当我们分别学习、训练时目的在于明确哪里是动作的主导部位, 这是训练技术的需要, 也是演奏的需要。掌握好身体各器官之间力量的合理运用, 能大大提高学习钢琴的效率。

(二) 做到脑、眼、手、耳的积极配合

钢琴弹奏是一个结合脑、眼、手、耳复杂的运动过程。做到有效、积极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在钢琴学习中, 许多人既不爱动脑子, 也不懂得如何去听、 如何去弹, 所以把弹琴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这样不但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也使得自己非常的痛苦。

三、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一) 分手练习

钢琴弹奏是由两个手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的。在钢琴弹奏中, 要做到双手的协调配合, 必须以每个手的准确弹奏作为基础和保证。做到分合交替练习。此外, 在弹奏复调乐曲时, 不仅要采用分手练习的方法, 还要按照声部的旋律走向进行逐一练习, 再进入双手配合练习。

(二) 难点练习

每首曲子都有自己的难点, 难点一般包括速度难点、音色难点、技术难点等等。针对这些难点应该先将难点部分抽出来单独练习, 然后将难点的前一部分进行连接练习, 再衔接到难点的后一部分。

四、如何提高钢琴练习中的音乐表现力

(一) 重视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在演奏中用心聆听, 能使自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 消除紧张情绪, 避免分心, 使音乐表达更完美。

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仅要听与钢琴相关的音乐, 还要涉及到优秀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并对西方歌剧、交响乐等音乐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同时上视唱练耳课都是加强听力训练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方法。

(二) 在钢琴演奏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钢琴演奏必备的心理条件, 钢琴演奏的全过程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阶段:

演奏前的心理训练是最基础、最主要的, 也是演奏成败的关键在每次上台演奏前心理上力求保持自信、冷静、清醒和适度的兴奋感。为获得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想象乐曲的意境, 注意乐曲的关键点, 同样可以想想与音乐无关的事情, 以便转移过于紧张的情绪。

2. 实际演奏时的心理阶段

演奏是带有强烈感情的活动, 在实际演奏阶段一定要避免心中的“杂念” 。演奏中出现小的失误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坚持演奏, 保持乐曲整体性, 对完整演奏的效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应变能力来自丰富的演奏经验, 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去积累。

3. 钢琴技术的准备

在演奏中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 使演奏技术尽量完美, 是演奏成败的重要方面。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 有完美的技术, 才可能使演奏得心应手。

4. 积累演奏经验

钢琴学习是学习演奏的过程。每上一节课, 每弹一首乐曲都是一次演奏锻炼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演奏感觉, 就要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 要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是在展示自我, 是在进行艺术创造, 不只是在完成任务。

总之, 在钢琴学习中, 我们要注意提高效率, 抓好基本功, 充分调动我们身体的各个机能, 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 把握好音乐的表现力, 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现场表现的心理素质, 使得自己在每次练习中, 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1:201-213.

[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9:117-128

[3]魏延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1:254-264.

讲究练习策略 提高课堂效率 篇10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 ,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新型的教学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学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在练习中也要体现一个“新”字。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习题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因此,在挖掘快乐因素上主要应在组织完成练习的形式和对习题处理方法上下功夫。可以根据儿童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天性,让学生“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比”,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前进;让学生“炫”,使学生在考别人中进步;让学生“用”,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所以在创设题型时,要关注学生,让他们快乐学习。如有些问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些习题用讨论、争议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练习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状元等练习。

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二、求活——挖掘习题的内涵保持兴趣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習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参考互联网上某位教师的设计,设计了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的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就不同,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既可以摆出平面图形,还可以摆出立体图形。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三、求近——揭示知识的价值提高兴趣

“生活味浓”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上一篇: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下一篇:盖板涵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