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井下

2024-08-05

煤炭井下(精选五篇)

煤炭井下 篇1

关键词: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

前言:为有效完成煤矿井下作业, 获取更多的建设效益, 则应着重落实每一项工作, 保证各环节质量。在井下生产中, 一定会开展井下测量工作, 它不仅是煤矿生产的基础活动, 还直接关乎着矿井生产安全。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 针对井下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希望能为煤矿生产活动提供帮助。

一、煤矿井下测量的意义

井下测量作为煤矿生产的基本内容, 不可或缺。因井下测量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情况, 所以, 国家明确指出, 在煤矿正常生产活动中, 应严格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有序开展井下测量工作, 切实保障煤矿井下测量结果真实、可靠[1]。分析矿井安全事故可知, 测量工作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一旦出现测量错误, 将会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 在开展井下测量工作时, 应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有序、规范测量, 确保测量结果, 以免因测量错误而引发安全事故, 进而带来不必要的且巨大的损失。综上可知, 煤矿井下测量工作十分重要, 它直接关乎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 做好井下测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要求测量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专注的工作作风。

二、井下测量常见错误

(一) 常见错误

1. 地面资料整理不完整

在实施井下测量前期, 要求测量人员应整理和处理地面资料[2]。在资料计算过程中主要采用两人互算的方法, 比较计算结果, 确保数据资料真实、可靠。然而, 在具体的整理工作中, 时常会犯资料整理不完整的错误, 且在计算环节, 采用一起计算的方法, 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资料计算的真实性;

2. 导线点测量不准确

导线点作为井下测量的主要内容, 其精确度直接关乎着巷道和设计图纸。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普遍存在导线点测量不准确这一错误。例如, 测人人员弄不准观测的导向点, 引发测量数据偏差;边与长度测量不准确, 同时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因井下环境的制约, 使得测量人员无法发现测量误差, 降低最终测量结果的真实性;测量水平角时, 角度选用不合理, 进而引发测量误差;

3.数据记录或者读取不正确

在南北测量中可能出现数据读取不正确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某些测量人员分不清南北方向。另外, 待观测人员读取数据后, 因记录人员自身因素导致记录错误, 进而降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 井下测量工作需要观测员和记录员之间的紧密协作, 互相监督, 一旦一方出现错误, 另一方应及时指出错误。然而,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 因测量环境的制约, 外加人员自身思想认识不足, 导致观测员和记录员配合失调的现象, 最终出现测量偏差;

4.工具遗漏

工具作为测量工作的物质基础, 必不可少, 然而, 在井下测量工作中却时常会犯工具遗漏问题。出现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为, 测量人员在下井前期工具检查不仔细, 待下井后才发现工具遗漏, 一旦发生此类错误, 将会大大耽误测量进度。 (二) 应对策略

1.认真互算

在开展井下测量工作前期, 测量人员应参照相关要求认真互算, 待完成互算工作后, 综合比较计算结果, 科学整理, 保证计算结果真实、可靠,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生产工作;

2.重视复测

在测量过程中, 因明确测量点周边的所有干扰因素, 以免出现测量点选择不合理的问题[3]。同时, 前视员还应面向仪器操作人员清晰指出导线点, 且仪器操作人员还应面向后视员重复此项操作, 规避测量选择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为实现这一目标, 全体测量人员均应高度重视复测。导线点复测一般包含闭合导线测量、依托导线测量、分支导线测量这三种方法。若使用前两种测量方法, 待导线点测量精准度落在限差范畴, 且角度闭合差也落在这一范畴时, 可借助平差易软件完成平差计算工作, 经由该计算软件所得计算结果, 常常将其直接应用在井下测量环节。然而, 在使用最后一种测量方法时, 一定要保证进行多次复量, 从而保障测量结果, 以免出现测量错误。在具体的井下测量工作中, 无论选用何种测量方法, 均要求测量人员一定要重视数据核算, 首先, 在数据核算环节, 指派多名人员负责核算工作, 规以此来规避测量错误的出现;其次, 如果计算步骤正确, 但不满足标准结果时应重测, 待测量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停止测量工作;最后, 在计算环节, 测量人员应多次读取记录内容, 认真检查, 以免出现遗漏或者记错的现象;

3. 有效配合

数据观测员和记录人应有效配合, 例如在南北测量工作中, 在观测员混淆南北方向时, 记录人员因估计是提醒。另外, 观测员应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感, 提升灵敏性, 待确定南北方向后方可开展测量工作。在测量坡度的过程中, 首先应找到坡度正负值, 然后开展测量工作, 以免应混淆坡度正负值而引发测量错误。若在正负值读取环节出现错误, 记录员应立即纠正观测员。在数据记录工作中, 记录员应复核观测数据, 规避测量错误的出现。在数据读取以及测量过程中, 所有测量人员均应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 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负面影响, 精神高度集中, 最终有效、准确完成井下测量工作;

4. 全面检查

待下井之前, 测量人员应全面检查测量工具, 注意核对, 确保工具携带齐全, 以免遗漏, 待确认无误后, 方可下井, 以此来提高测量效率。另外, 因测量人员作为测量工作的主体, 他们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测量结果。所以, 应全面增强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 提升综合素养, 尽可能消除错误出现几率, 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准确开展。同时, 由于井下测量是一项危险性作业, 测量人员应采取全面的防护措施, 保障生命安全。

结语:井下测量作为煤矿生产的基本内容, 它不仅具有严谨性, 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 它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现阶段, 煤矿井下测量尚不完善,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 我们应明确井下测量常见错误, 掌握应对策略, 尽量降低错误出现几率, 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邱运来, 李方明, 赵启静等.煤炭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 2013, (4) :36.

[2]房泽军.煤矿工程井下测量技术的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2) :123-123.

研祥煤矿井下煤炭生产监控解决方案 篇2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的煤炭工业长期停留在人工开采水平,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如瓦斯爆炸、地下渗水等事故经常发生,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行各业的逐步普及,煤炭生产水平目前逐 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下面是我们的一个客户使用研祥工控机、远程采集模块在煤炭生产监控中的应用。

[系统要求]

井下采掘点分散,并随着生产不断改变;

要求系统安装、维护方便;

系统监测数据准确;

[系统框图]

[系统原理]

选用研祥工控PIII主机作为煤矿调度室的主控机,用研祥的ARK-14520通讯模块和ARK-1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ARK-14050数字输入输出模块组建RS-485网络来采集井下的各种数据和控制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运转,

在矿井下的不同位置安放各种传感器,监测当地的的水位、瓦斯含量、温度、含氧量等数据,通过ARK-14017变换为数字信号用RS-485总线传至井上调度室主控机。另外在井口还有传感器监测风压、风的流量,判断风机是否运转。主机根据各点数据情况通过ARK-14050来控制水泵、风机的运转,从而调节风量,控制水位,保证井下矿工的正常工作。另外,瓦斯含量、水位超限系统还会通过ARK-14050发出声光报警,提示调度人员及井下矿工注意,直至排除故障。

[系统配置]

机箱:IPC-810P

主板:FSC-1621VD

CPU:PIII800

内存:128M

硬盘:40G

通拟模块:ARK-14520

模拟量输入模块:ARK-14017电源

模块:ARK-243

[系统评价]

1主机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VB编程,画面简单直观,很适合煤矿一般人员操作;

煤炭井下 篇3

1 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煤炭开采的那个中, 由于监督不力等因素, 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处理顶板, 同时, 基于施工不规范等因素, 以时常会发生冒顶事故, 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煤矿开发速度的不断加快, 其中的利益越来越大, 因此很多非法的煤矿屡禁不止。而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因而很多黑煤窑依然维持生产运行, 对于施工人员的危害更加巨大[1]。此外, 在很多煤炭开采工作当中, 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直到, 因此在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行为, 给井下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顶板安全事故的原因

2.1 巷道掘进冒顶事故

在破岩和掘进的过程中, 顶部岩块可能会与岩体失去连接, 因此如果直呼措施不合理, 就可能引发岩块垮塌问题。在掘进井下工作面周围的位置上, 提前支护部分顶部也有可能会有岩块与岩体分离, 因此如果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 也容易造成顶板垮落安全事故[2]。

2.2 放顶线周围冒顶事故

随着时间地发展, 顶板会不断发生下沉, 所以, 在煤炭开采当中, 会由大块的游离岩块出现, 随着回柱工作的进行, 游离岩块会逐渐发生移动。因此, 一般来说, 如果支架原本就难以达到稳定性要求, 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回拆最后一根柱子的操作当中, 顶板冒落的故障将很有可能发生。

2.3 煤壁周围冒顶事故

在一些煤层顶板当中, 存在着采动、构造、裂缝等状态, 同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交错的裂缝, 从而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游离岩块。因此在进行放炮、支护等操作中, 而如果支护不牢, 将很有可能会引发冒顶事故。如果上层压力过大, 煤帮周边也会出现坍塌的情况, 进而引发冒顶事故。

2.4 巷道连接处冒顶事故

在开帮处理老巷道一侧的过程中, 在巷道交叉点的施工当中, 应当将过去的巷道棚子的施工方法进行改变, 采用抬棚、大棚子等施工方法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 也有可能会在巷道顶部出现岩块一岩体分离的情况。另外, 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 周边的岩块也朝着巷道处移动[3]。而大棚在刚刚架设好的时候强度不足, 因而也可能出现冒顶事故。

2.5 机头机尾位置冒顶事故

机头和机尾是煤炭开采中的重要部分,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移动。不过, 在移动的时候, 对需要的支柱进行更换的过程中, 会造成顶板松动的情况。在回采井下的工作面连接向导位置, 巷道支架支撑力较小, 对于直接顶的破裂、松动、下落等问题, 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

3 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创新的顶板管理

在很多煤矿企业当中, 对于顶板的管理, 往往缺乏良好的手段, 无法提高矿压观测的有效性, 在支护强度、支护方式的上, 也缺乏合理性。同时, 由于没有顶板离层动态监测仪, 因而对顶板离层的情况难以进行把握[4]。对于支护质量, 也缺乏实时监测, 对于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支柱支撑力等, 也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 在回采构造带厚部煤层的时候, 选择的支护方法应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避免煤壁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在实际操作当中, 通常在构造带两边进行支护, 具有更为良好的稳定性、操作便利性、支撑力以及控制范围。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更好地进行顶板管理, 防治发生顶板安全事故。

3.2 加大力度进行监督管理

在煤炭开采工作当中, 相关部门应当对其监督职能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挥, 严格的监督煤炭开采准备工作, 在确保准备工作充分完善的基础上, 才能够允许煤矿企业开始进行开采工作。在实际的开采施工当中, 也必须加强对工况的有效监督, 在监控过程中对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从而提前发现和预防可能发生的顶板安全事故, 确保煤炭开采的安全进行。

3.3 井下工作面的综合管理

在煤炭开采工作当中, 为了更好地确保开采安全, 应当对井下工作面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5]。根据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初撑力等参数, 在控制范围内, 井下工作面应当采高一级顶板下沉幅度, 对支架进行相应的选择。在初放综采井下工作面的时候, 如果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 安全事故将会很容易发生。因此, 在初放期间, 应当对技术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矿压观测, 要注重良好的合理性, 科学的分析观测结果。在液压支架的支护质量检修质量等方面, 应当确保大于技术要求的泵站出液压力, 从而确保有效的支撑力和安全的支架, 使支架能够更好地对顶板直接离层量进行限定。如果发生选定面积过大、不能正常垮落等问题, 可利用人工强制放顶的方式, 在井下工作面顶板上, 利用倾斜深孔爆破切槽的方法实现。目前, 我国很多煤炭矿井采用的都是高产高效的综采模式, 而且通常使用特大型设备, 利用采用硬过法进行开采。在过构造当中, 除了顶板管理的常规措施以外, 还需要对一些特殊的安全措施进行采取。而需要给予重视的是, 应当对采高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过构造的时候, 应当尽量利用快速带压擦顶移架, 并且对控顶时间进行减少, 对井下工作面的端头支护进行强化。

3.4 对设备和技术进行改进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 应当对新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进行应用, 从而尽量降低顶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煤炭企业当中, 应当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以重视, 对于施工技术, 应当进行积极的改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最为合适的技术进行选择和应用。对于陈旧老化的支护设备, 煤炭企业应当及时淘汰, 对更为先进的设备进行积极引进。在煤炭开采工作面, 应当采用全金属支柱进行支护, 将过去的准备巷道木支护、技改扩能矿井开拓巷道进行取消, 对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岩巷锚喷支护技术等进行积极应用。在壁式回采工作面, 应当采用单体液压支护支架, 从而提升支护材料的强度。

4 结论

在煤炭开采工作当中, 井下工作面顶板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因此, 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加强顶板的安全管理, 从而确保煤炭开采工作安全、良好进行。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很多领域当中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煤炭开采工程中, 井下工作面顶板事故十分常见, 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因此,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当中, 井下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问题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当在煤炭开采工作中, 加强对井下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力度, 应当具体的管理现状和事故原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从而确保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

关键词:煤炭开采,井下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袁亮, 等.煤层气抽采和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 2013, 09:6-11+17.

[2]康红普, 等.煤矿巷道锚杆支护应用实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04:649-664.

[3]姜耀东, 等.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J].煤炭学报, 2014, 02:205-213.

[4]康红普, 等.回采工作面多巷布置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10:2022-2036.

煤炭井下 篇4

2015 年初, 在航天科工集团和神华集团战略合作大背景下, 航天重工和神东集团成功研制防爆电动无轨胶轮材料运输车, 标志着国内该领域新能源车辆驶入了“快车道”。2015 年7 月18 日, 该产品进入大柳塔煤矿开始试运行。由于产品可以满足煤炭工业4.0 的需求, 且因其动力充足、单班运行续航里程充足、噪声低、零排放、驾驶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驾驶员出车前加油、加水, 清洗防爆栅栏等工作, 成为了大柳塔煤矿的一道闪亮的风景线。

由于无轨道限制, 该产品具有牵引力大、适应性强、机动灵活性好、安全高效、使用范围广的特点, 与传统轨道运输系统相比, 参与辅助运输的人员可减少70%, 效率可提高5 倍以上, 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该产品的成功研制, 有效解决井下传统辅助运输设备高污染、高油耗、高噪音、低寿命等问题, 为井下员工提供更加清洁的环境, 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将成为国家在井工矿领域推行的安全、节能、环保新标准, 并将逐步代替目前主流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炭井下 篇5

火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在我国煤矿灾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存在有煤炭自燃的矿井占矿井总数的56%, 具有自燃危险的煤层占累计可采煤层数的60%;煤炭自燃而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

常村煤矿作为义煤集团五大主力矿井之一, 2008年产量达2.8 Mt, 主要开采侏罗纪中统义马组2-1号、2-3号煤层, 煤种属长焰煤。在空气中风化碎裂成小块, 极易自燃, 一般自燃发火期为半个月, 最短为7天。随着矿井生产向高强度、集约化发展以及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矿山压力显现强烈, 通风系统复杂致使自燃发火灾害日益加重。近年来义煤集团广泛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 大力采用瓦斯抽放技术, 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和瓦斯涌出量大大减少的同时, 采空区残煤遗留多、冒落高度大、漏风严重, 使得自燃火灾发生频繁, 甚至还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此外, 有的矿井因煤炭自燃发火, 造成工作面及巷道封闭而出现采掘接替失调, 直接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 煤炭自燃发火监测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煤炭自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低温氧化的放热反应, 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煤的内在因素, 又有矿井气候、地质和开采条件等外在因素。在矿井防灭火中, 预测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煤炭自燃发火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准确探测地下火源的位置及其范围至关重要。针对常村煤矿井下煤层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Metwork, WSN) 用于井下煤炭自燃监测。无线联网方式是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 它是在有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使网络上的节点具有可移动性, 能快速方便地解决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信道的联通问题。与传统的监测系统相比,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强、测量准确, 为煤炭自燃火源定位技术研究拓宽了方向。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设计

1.1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由于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拓扑动态变化、数据转发多跳的特点, 为了确保网络的通畅与能量消耗节约, 采用层次型的网络结构。

用于煤炭自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网络底层为部署在巷道中的传感器节点, 并构成传感器网络, 以采集数据。网关搜集网络中的监测数据, 经过传输网络初步处理后 (如数据压缩、数据融合等) 发送到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再通过有线方式传输到中央控制机, 中央控制机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 从面实现对井下巷道的实时监控。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系结构设计

组建适用于煤炭自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首先要求组成的节点可靠且有效, 同时节点的设计必须满足小型化、低成本和微功耗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常都是一个微型的嵌入式系统, 它不是将原始数据传送给网关, 而只是传送需要处理的数据。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由控制器、传感器、通信设备和电源3个主要部分组成, 如图2所示。

1.2.1 控制器

控制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计算核心, 它负责控制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运行, 采集并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 判断何时发送数据, 并接收其它节点发来的数据。另外, 能量计算、数据整合和数据转储程序等都在控制器的支持下完成。本系统控制器采用ATmega128L大容量单片机, 其外形小、集成度高、功耗低、支持睡眠模式、运行速度快, 具有独立预分频器的实时时钟计数器、2路8位PWM、6路分辨率可编程 (2~16位) 的PWM、输出比较调制器、8路10位ADC、8个单端通道、7个差分通道、2个具有可编程增益 (1×, 10×, 或200×) 的差分通道、面向字节的两线接口、2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可工作于主机/从机模式的SPI串行接口、6种睡眠模式 (空闲模式、ADC噪声抑制模式、省电模式、掉电模式、Standby模式以及扩展的Standby模式) 、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时钟频率、足够的外部通用I/O端口和通信接口, 成本低, 且有安全性的保证。

1.2.2 通信设备

实际通信中,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既需要发射机又需要接收机。无线收发机是由上述2种设备组合成的单一实体。由于在无线信道上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所以设计中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本系统主要采用Chipcon公司的CC2500 RF无线收发模块, 其电流消耗为12~14 mA, 电压范围为1.8~3.6 V。CC2500在传输模式下, 当输出功率为-12 dB·m时, 电流消耗为12 mA, 且具有阵发模式数据传输功率, 无线传输速率高。CC2500的接收器敏感度在10 kbit/s时为-101 dB·m, 该特性对于和其它2.4 GHz无线网络器件共同使用时特别有利。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 dB·m, 数据速率可在1.2~500 kbit/s之间变化。CC2500具有片上载波感应指示灯和数字RSSI输出, 有助于提高无线链路的质量。自动消除通道评价功能 (CCA) 使其尤其适用于载波侦听 (Listen-Before-Talk, LBT) 系统, 而且CC2500可通过扫描2.4 GHz的数字RSSI寻找最佳工作通道。CC2500采用4×4 mm 20引脚QFP封装, 外形小, 而且需要的外部元件数量少, 适合井下使用。

1.2.3 传感器

设计中选用了国产DZW-T1无线温度传感器, 它具有灵活、实用、经济、可靠、节能等特点。测量范围为-40~85 ℃, 测量精度为±0.5 ℃, 测量时间间隔为5 s~1 h可设, 电池寿命为2~5年。

设计中还选用了KGA5型CO传感器。它是一种智能型检测仪表, 所有调校功能均可通过遥控器来实现, 具有精度高、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测量精度为±4×10-6, 响应时间小于30 s, 输出信号为200~1 000 Hz频率 (负载电阻为1.5 kΩ时, 输出高电平>3 V, 输出低电平<0.5 V) , RS485接口, 通信速率为1 200 bit/s, 工作电压为DC 9~18 V, 矿用本质安全型, 标志为“ExibI”。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共分为4层: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下面分别介绍其软件设计。

2.1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完整校验和数据发送, 主要由单片机实现。应用层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

2.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建立及维护的过程, 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组织数据通路的形成和数据的发送功能。目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SDV为代表的表路由驱动协议, 另一类是以AODV为代表的按需路由协议。在AODV中, 整个网络都是静止的, 除非有连接建立的需求。这就是说一个网络节点要建立连接时才广播一个连接建立的请求。其它的AODV节点转发这个请求消息, 并记录源节点和回到源节点的临时路由。当接收连接请求的节点知道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时, 就把这个路由信息按照先前记录的回到源节点的临时路由发回源节点, 于是源节点就开始使用这个经由其它节点并且有最短跳数的路由。当链路断掉时, 路由错误就被回送给源节点, 于是源节点重新发起路由查找的过程。AODV协议仅在没有去往目的节点的路由时进行路由查找, 每个节点不需要维护整个网路的路由, 节省了网络资源, 减少了路由表维护时过多的消耗能量。因此, 本设计采用以AODV为代表的按需路由协议。

2.3 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控制对共享无线信道的访问以及对逻辑链路的控制, 该部分采用IEEE802.11协议, 物理层完成硬件的连接和数据传输信道的建立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通过硬件接收数据, 并发送本节点或转发其它节点的数据。无线收发程序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3 结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获取和处理方式, 将该技术应用于矿井煤炭自燃火源点监测, 可对有线监测系统难以或者不能及时达到的区域实施有效、实时和灵活的监测, 从而构建了一个统一、优化、共享的矿井综合安全信息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炭自燃监测系统可扩展性好, 成本低廉,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摘要:针对煤炭自燃发火的监测问题, 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矿井煤炭自燃动态监测中的方案,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体系结构及软件设计等。

关键词:矿井,煤炭自燃,动态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参考文献

[1]朱善君, 孙新亚, 吉吟东.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国勋, 孙海.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3]邬正义, 范瑜, 徐惠钢.现代无线通信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吴怡, 朱晓荣, 宋铁成, 等译.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5]黎连业, 郭春芳, 向东明.无线网络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6]邓明, 张国枢, 陈蕴.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炭自燃火源监测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09 (5) :41-44.

[7]王汝琳.矿井环境传感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8]钱显段.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煤炭井下】相关文章:

井下应用05-11

井下通讯06-06

井下巷道07-02

井下施工07-26

矿山井下07-29

井下压裂08-03

煤矿井下08-14

井下避险08-21

井下综采09-04

井下钻探09-13

上一篇:相声演员的一二三四五下一篇:孕期如何补充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