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

2024-07-28

化学用语(精选十篇)

化学用语 篇1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 (人教版) 教材看, 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 (33种) 与离子符号 (5种) ;2.原子结构示意图 (22种) 离子结构示意图 (5种) ;3.化学式 (108种) ;4.化学方程式 (62个) ?5.电离方程式 (11个) 。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 减少了元素符号, 降低了对原子 (或离子) 结构示意图的要求, 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 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 分散了难点, 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下面谈点浅见。

一、运用兴趣教学, 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 有计划地分散难点,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 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 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 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 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 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二、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 减少坡度, 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 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 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 把握教材的深广度, 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 学生不感到负担, 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 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 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 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让学生经常见一见, 不作其他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 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 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 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 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 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 配平是难点, 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 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 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 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 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三、多练多用, 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 但不用又容易遗忘, 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 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 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 经常练习, 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四、严格要求化学用语读、写的规范化

化学用语活动方案 篇2

初三化学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其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既是重点又为难点。就像学语文先学拼音、学算术要学九九乘法表一样,学好化学用语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做好铺垫,正确掌握并灵活自如应用化学用语,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针对这一模块的任务繁重、内容相对枯燥的特点,为突破此难关,物化生教研组决定举行初三年级化学用语知识竞赛。

一、活动目标

促进化学用语的学习,加强综合能力检测。

二、竞赛内容

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三、竞赛方式:

以班为单位组织考试,全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四、考试时间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

五、参赛对象

初三全体学生

让化学用语成为学好化学的催化剂 篇3

从本人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来看,一些学生在刚接触到化学时,出于好奇与实验的趣味,对化学的兴趣是非常高涨的,但是学到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时就会出现畏难与力不从心的情形。显而易见,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道障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如果方法不当或是重视不够,不及时想出办法加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与信心,使得成绩下滑,甚至从此放弃化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化学用语是实现初中化学双基教学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不让化学用语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屏碍,而是成为学生学好化学的催化剂呢?

首先,明确教学任务,整体规划,化整为零,各个消化

从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①元素符号与原子团;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③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④离子符号;⑤化学式;⑥化学方程式;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等。其中元素符号出现在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集中在第四章。如果按教材的分布教学,会出现两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是前面的教学中遇到的化学式学生会显得陌生难记,其二是教材第三章、四章化学用语过于集中,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既要理解化学用语涵义与书写规则,又要记住大量的化学式,还得把文字表达式转化成化学方程式,往往会显得有心无力。基于这一现实,教师要做到整体规划,化整为零,认真分析与处理教材。

具体做法是:在第一章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并且学生兴趣较高时,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4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时,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7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没有对元素的排序做要求,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口决形式记下前二十种元素的排序,这样有规律更好记,同时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化合价的教学切不可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学起来枯燥,记忆起来难且容易忘记。一要注重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形成与化合价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记得持久且准确;二要学会运用,在遇到新的化学式时让学生说出各元素的化合价,从而分散他们集中记忆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化合价,同时也懂得了化合价的作用及其与化学式的紧密关系。

化学式的量多且杂,教师教得累,学生记得难。在没有学习化合价之前,教师要有意识地讲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识些书上出现过的化学式,并不要求学生理解。由于前四章出现的化学式并不多,学生即使不理解记起来也会相当轻松。化合价的出现伴随而来的化学式的量就会大量出现,这时如果处理得不及时,许多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趣。教学中要认识到,化学式是与物质对应的,分清物质的分类有利于化学式的理解与记忆;利用化合价这一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把元素与化学式当作是化学中的字母与词语的话,化学方程式就是句子。它需要前者的积淀,自身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用途。其书写的规范之严格让学生吃尽苦头。所以功夫要用在前面,文字表达式的记忆学生相对较易,出现也早,要让学生提前学会。如果化学式的书写学会了,就能成功地实现成功蜕变,化蛹成蝶。

化学用语是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学习它们可以分三个阶段:前三章是识记阶段,让学生蓄积能量;第四章是理解阶段,让学生懂得化学用语的内涵;从第五章到第八章是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阶段。只有明确各阶段的要求与特点,整体规划,化整为零,各个消化,才能有效地将其融为一体,达到较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其次,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好学不如乐学”,对于量多且相对枯燥的化学用语,如何让学生喜欢是件相当难的事。化学用语也是中等与后进生学化学的一个分水岭。如何让他们也乐学?那就是运用鼓励教学,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而言,适时的鼓励是良方。

“好记才愿意记”,教师要不断创新与总结,及时记下智慧的结晶。比如“谐音替身”记忆,就是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在记忆地壳元素质量分数排序时,可将“氧、硅、铝、铁”利用谐音改为“养闺女,贴心”,学生在一笑中记住。再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替换成“加拿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如果好的还可以及时记下以便于以后再用,达到教学相长。

“顺口溜”记忆法可将无序的变成有序记忆,便于学生使用。如常素的化合价口诀为: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正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这样,学生听得快乐,记得轻松。

不过,要特别提出的是,无论是“谐音替身”记忆,还是“顺口溜”记忆法,都是一种辅助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它们所指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化学走入生活,让生活教会我们化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如联系一些广告语,“补铁补血”等, 让学生学习人体缺锌影响智力发育,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缺铁贫血,缺碘得大脖子病……再如面粉中加少量的小苏打会使馒头松软(2NaHCO3=Na2CO3+H2O+CO2)。因此,用所学的化学用语知识解释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可以解开学生心目中的许多谜团,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皆化学,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

学以致用。如讲化学式计算时,可用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做例题,利用学生对自身的好奇,增加对化学计算的认同。让学生推算一个60Kg的人所含氧元素质量最多的是什么?解答这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进一步联系化学式H2O的涵义,让学生明白化学式中就可以读出很多信息,这比文字叙述精练得多,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并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

再次,多测多练,书写规范

化学用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规范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自身的规范,在教学及做任何示范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使用化学用语是一种智力技能,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而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而且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分析出现缺陷及错误的原因,跟学生一起研讨弥补。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

过关化学用语是繁杂且重复的事情,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监督与测试能力。教师可将一组分成二到三个小组,一小组人数约四到六人,指定成绩较好的学生担当小组长。学生定期到小组长处过关,过关后教师组织抽查,这样可以保证质量。对不够严格的小组长提出建议;在定期内没有过关的学生,要教师亲自处理,找出这些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争得主动。

总之,初中学生学化学用语是反复与渐进的过程。这就使得教师此阶段化学用语的教学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以便学生能顺利地学好化学用语,逐步习惯地运用化学用语,为学好化学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华侨中学)

浅析初中化学用语教法 篇4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 减少了元素符号, 降低了对原子 (或离子) 结构示意图的要求, 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之反应规律的要求, 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 分散了难点, 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下面谈点浅见。

一、运用兴趣教学, 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内容, 有计划地分散难点,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 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 在教学中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 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 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为避免化学用语的枯燥无味, 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 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二、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 减少坡度, 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 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 按照教材编排层次, 把握教材的深广度, 将化学用语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 让学生感到没有什么负担, 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 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 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准备, 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 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让学生经常见一见, 不作其他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 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 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 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 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 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 配平是难点, 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 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 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竟, 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 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三、多练多用, 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如何攻克化学用语 篇5

化学用语又称化学语言,是一种科技语言,也是学习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化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化学用语是实现初中化学双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树立超前教学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理顺化学用语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掌握化学用语是中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的在先条件,也是初中化学教学成与败的关键。化学各个领域都要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工具,可以说不学好化学用语就学不好化学。

我在初中化学这块土地上已耕耘了十多个春秋,使我深深体会到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一直把它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比较困惑,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会感到十分的头痛。如他们常常会将化学式写错或写成别的化学式,少写化学式或多写出化学式,没写反应条件或错写反应条件,没有注明产物状态或注错标产物状态,没有配平或配不平化学方程式,将反应物写在生成物里或把生成物当作反应物等,在检测中丢分较多,说明化学用语的学习对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难点。化学用语分散在整个初中化学里,看似零散,实际上只有四大点: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初学者往往觉得它的内容多、找不到规律,“难记易忘”,这不仅影响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关键是带学生闯过四大关,下面就“闯关”谈谈几点感受和体会,与同行们共勉。

一、过好元素符号关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元素组成的,然而物质的化学式又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的,因此,元素符号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元素符号好比英语中的26个字母,是化学用语的基础,如何攻克这关我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树立超前教学意识,从第一堂化学课就开始化学用语教学。初中重点掌握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第一节化学课老师应把这20多个符号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教学,初步形成对元素符号分类思维认识。

2.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学元素符号。制作精美的卡片,一面写元素符号,一面写元素名称。第一步读和认:先集体认识再个别认识,也可采取互动游戏,学生从卡片中抽取,读出它的名称。第二步写,注意正规的书写,多写多练,同时指出学生存在不足处。第三步:检查学习成果,重点检查后进生。

3.元素符号强化教学。第三专题教学完之后,采用听写,对个别后进生采用人人过关等手段,来强化学生记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的20多种元素符号。

二、过好常见元素和原子团化合价关

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采用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并且每节课上课读一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并理解化合价口诀,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化合价的记忆。也可用多媒体教学制作FLASH动画模拟弓箭射鸟,按动鼠标射击小鸟身上正确的化合价。画面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使本来很抽象、学生讨厌的化合价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学起来轻松愉快。

三、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

在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是基础,化学式是关键,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好比英语中的单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的式子表示化学式。化学式的书写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化学式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技能。但由于书写化学式所需的有关知识记忆量大,抽象性强,极易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学生在写化学式时,常犯这样的错误:如MgO2、NaCO3、AlSO4、KMnO2等。为了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记忆化学式。首先让学生在元素符号基础上强化化学式记忆,上化学课前找出本章节物质的化学式,布置学生抄写,特别是难写的化学式,要反复练习书写。通过相似化学式的比较、结合化合价的比较、原子团化合价的记忆。如高锰酸钾与锰酸钾的化学式,可以通过锰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加以记忆,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以通过氢氧根和碳酸根的化合价来记忆。坚持课前检测,及时巩固,检查学生写化学式,进行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2.化学式的教学是很枯燥的,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化学式的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下面介绍化学式的接龙游戏。呈现一些正价、负价元素,小组成员根据元素符号写化学式,每小组从第1位同学开始,依次循环,2分钟以各小组书写正确的个数累计小组成绩。这个游戏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去,激发每个学生对化学式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无意识中掌握了物质化学式的写法。

四、过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

化学方程式好比英语句子,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学好初中化学最为关键的地方。如果化学方程式掌握较差,那么必将影响化学计算的教学,因而,我一直特别重视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在化学方程式教学中,首先应讲清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三个书写步骤,即,一是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二是配平化学方程式;三是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加强练习。其次是课本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都要求学生一一记忆,并且每周定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次,学完酸、碱、盐后,把书上化学方程式归纳五类,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其它反应。印成题单,让学生记忆,并定期检测,做到人人过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且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对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补救。如少写化学式或多写化学式,是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清楚;很多同学对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忽视了氧气参加反应,他们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才发现根本无法配平;而错写化学式,一般也有笔误,更主要原因是对化学反应原理不清楚:如学生把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氧气往往写成臭氧;还有他们对条件的陈述方法不够理解,常写错化学反应条件,如把“通电”写成“电解”、“点燃”写成“燃烧”、“加热”写成“点燃”、“催化剂”都写成加二氧化锰、“点燃”用三角形来表示;也有对产物状态错标或不标,他们不清楚箭头的实际意义,箭头的具体用法,特别是反应物中出现了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不能标箭头,因此,箭头的使用还与反应物有联系,不能见气体或固体就标箭头。化学式的书写,还要熟悉反应的实际情况,如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不是生成“三价铁”;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燃烧一般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室制取的气体时,该气体肯定是生成物。教师要找出错误并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才得以补救。

教师还应强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一是配平方法的介绍,让学生每一种方法都要掌握特例和要点,特别是有机物燃烧的反应。它可总结归纳为:先配碳氢,再配氧,如出现分母(数字2),各项系数再乘以分母。二是对多次出现的元素,要认真细心对待,不能忽视,特别要注意系数前不能有公倍数或分数。

使用化学用语是一种智力技能,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而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而且要由浅及深,从易到难,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教师要经常注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识记方法,并将多种方法密切配合、综合应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科学家们的研究指出,大脑这座“人类心灵之仓”的信息储藏量可以高达10的五次方个信息单位,其记忆潜能之大、记忆系统之完善是当代电子计算机或机器人所无法比拟的。故使学生明白:只要认真记忆、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记住识记的内容。

教师在平时教学化学用语时,要常“展示”他们的书写错误,让学生先“诊断”错误所在,再进行改正,这样做也可以发现一些同学出现的错误。改正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逐渐消失。

化学用语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用语;优化策略

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中学整个知识体系的重要板块,也是中学知识的最后一块拼图。之所以将其放到中学高年级学习,是因为化学具有更为严格和系统的逻辑性,它符合学生智力成长和逻辑思维习惯的正常发展。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知识,它的所有用语都具有一定国际标准。化学用语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入门和基础,它从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实验和计算中都有紧密、科学的联系。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用语时,都会感觉不适应,甚至难以理解。因此,很多学生由于对化学用语不感兴趣而失去了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失去学习动力。

因此,怎样规范化学用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前提解析,淡化难点

实际教学证明,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首要学习障碍就是化学元素和化学周期表。如果化学元素和化学周期记不住,接下来化学方程式、化学变化就很难精确掌握,进而学生对化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分散学习难点,做到提前预习,零敲碎打,化整为零。

例如,在化学学习首节课中,就要结合学生日常见到和喜闻乐见的现象和事物,用标准的化学语言“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科学说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会感到新奇,又会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师的科学教诲,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用武之地。比如,可以从日常喝的水、吃的馒头、用的铁制品等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入手,让他们了解这些事物的化学名称和元素符号,让这些用法成为课前预先的重要工具。当学习到这些知识点时,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说出它们的基本特性和规律,产生足够的自信和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师生互动,反复书写和联系

不可否认,化学学习过程是一种反复联系的过程。学习了基本的化学元素之后,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就成为挡在学生学习面前的最主要的一座大山了。根据实际经验,学生在化学方程式学习过程中,对于“几价铁”之类的反应式最为头疼。化学角码学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要教会学生寻找内在联系,反复书写和练习,寻找书写窍门。例如,在学习原则结构之后,要鼓励学生学习1-20号的原子结构,通过反复联系和归类,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窍门,探究相似化学族的特点,从而学会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化学元素规律。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外层电子数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电子数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以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中化学价的一般规律,同时牢记化合价口诀,辅助化学式的书写。

三、整合配平,优化训练

化学方程式作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是很多学生常犯错误的地方之一。在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中,配平又成为学生学习最为困难的环节。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更为优化的配平方法是破解化学方程式难题的重要法宝。在实践中,笔者通常这样采用此种方法。

在学生熟练地书写化学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优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他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四、注重反复联系和检查,提高学习效率

在每节课程学习后,都要对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复联系。遇到新的方程式时,要反复联系和配平,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强化化学元素、化学符号和方程式的读写练习,强化学习规范和学习效率,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和改正。

参考文献:

唐力,文庆城.现代中学化学优化教育教程[H].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89.

作者简介:邱明华,男,1981年2月生,江苏苏州人,研究方向:中学化学课堂研究,中学一级教师。

高三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篇7

1.高考考试大纲对化学用语的要求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构成了化学用语的三大支架。考试大纲对化学用语有如下要求。

(1)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分子式, 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2.化学用语失分原因分析

(1) 许多学生对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认识不够, 缺少足够的重视, 对化学用语掌握不够准确, 书写不规范, 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化学用语区分认识不足, 造成相互之间混淆, 在许多情况下, 电子式写成了化学式, 结构简式写成了结构式, 离子方程式写成了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是缺少了反应条件就是丢了“↑”和“↓”符号, 热化学方程式缺少了物质的状态, 等等。

(2) 化学用语符号性强, 理解记忆难度大, 符号之间关系复杂, 学生不易掌握。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生成物就不同、某种反应物过量或少量生成物又不同, 还有如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判断;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物质该拆成离子形式, 哪些又必须写成分子形式, 电极反应式中要考虑生成的离子能不能与电解液共存等问题, 有一点没有掌握清楚, 写出来的式子就可能要错误。因此, 化学方程式被许多学生称为“第二外语”。

(3) 化学用语不单单出现在客观题中, 还是许多主观题的设问点和赋分点, 而且这些主观题往往从化学用语延伸出去, 涉及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问题等其他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要求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展开计算, 求电极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等等, 学生因为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或不准确而丢分的现象更多、更严重。

3.高三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1) 提高重视程度, 明确化学用语的地位。

化学用语是最重要且最富有特色的化学语言, 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同时, 它还是发展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化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 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学习, 化学用语没有学好, 化学就学不好。

化学用语本身也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 掌握了元素符号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正确的化学式或分子式, 而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要通过离子符号来表示。如果不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不懂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无从谈起, 更不用说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所以说, 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工具, 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重要知识点。

(2) 统筹安排, 分散难点, 阶段落实, 强化训练。

高考前的复习是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 查漏补缺, 形成知识网络, 在大脑里有序地储存起来, 再经过必要的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我认为有关化学用语的训练放在高考前去突击可能太迟, 应该穿插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 分散难点, 把化学用语中的各个知识点分散落实, 从掌握情况来说也会更简单些, 不用在考前急急忙忙地去记忆。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可以放在复习元素周期表时进行讲解, 化学式与分子式的区别书写可与晶体的类型同时复习, 还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在复习元素化学时分段掌握外, 我觉得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进行讲解比较好。

整个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初中时的好几倍, 所以学生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去死记硬背, 记不住就罚抄十遍二十遍的。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 准确判断出产物, 然后配平检查,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中每年的必考内容, 学生书写氧化还有反应方程式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发生反应后的产物, 如KMnO4的还原产物是Mn2+, Cl2的还原产物是Cl-, SO32-的氧化产物是SO42-, 等等, 在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后, 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 化合价升降法配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前的系数, 然后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得出其他物质和它们的系数, 再仔细检查, 从而写出一个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这样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进行分散掌握, 逐步理解, 从而能正确快速书写化学方程式, 甚至一些未曾谋面的化学方程式也能正确快速地书写。

(3) 注重细节, 强调规范, 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离不开平时反复的训练和记忆。化学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正确示范, 不管是在课堂板演上还是在课后解疑过程中, 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规范化书写。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必要时要进行一对一的示范, 直到学生书写正确为止。还有在每一次的评卷过程中, 在化学用语方面也要严格要求, 特别是在评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 对一些学生易忽视的地方, 如“↑”和“↓”符号、反应条件有无漏写、配平是否正确等, 更要从严把关, 对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不能手软, 一定要从严扣分, 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4) 注意收集, 归纳总结, 找出规律, 快速书写。

我在高三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准备一本手抄本, 将易错的化学用语, 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或认为容易忘记的知识点记下来。不断收集, 每天抽几分钟时间去翻一翻、看一看, 避免出现同样错误, 并且把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律、规则提炼得更加简明, 书写更加快速规范, 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化学用语书写技巧。

总之, 对化学用语的教学, 在整个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都不能放松, 要提高重视程度, 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加强训练, 对一些易错点进行收集记忆消化, 多回顾反思, 不能急于求成。

摘要: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的化学文字, 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许多考试题目中的设问点和赋分点。学生在化学用语这个知识点上失分现象很严重, 甚至造成一个主观大题完全丢分。作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并对新课程形势下高三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化学用语 篇8

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中学生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分化点, 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全部化学教学内容都跟化学用语密切相关, 可以说, 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抓住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化学用语主线, 掌握了化学用语这一工具, 就能用简明的符号正确表达物质及其变化过程, 就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重视,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课前:明确目标

1. 搞统计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做个有心人, 注意总结中学阶段涉及的常见化学用语, 并且做好分类, 还要关注高考中化学用语的考试热点, 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作为重点。例如, 2009~2011三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第2题均涉及电子式, 2009年和2011年都还包括了结构示意图、核素表达式和有机物结构简式。

2. 作诊断

了解学生, 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 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 对症下药, 课堂效果才会更好。

二、课堂:做好示范

学生常模仿教师的言行,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 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例如, “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 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做出正确的操作示范, 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 不能把“冷凝管”说成“冷凝器”。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 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 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

2. 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1) 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 它具有形象直观、言简意赅的特点, 既抽象, 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 并严格要求学生, 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知识。

(2) 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 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 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而实践证明, 教师“多讲”不如“多写”, 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使学生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 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 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 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 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 根据语法启动理论, 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 突破典型的问题。

例如, 怎样鉴别NaCl和Na2SO4溶液?

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是:

如不这样强调, 学生往往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 Na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NaCl溶液没现象;或就回答加氯化钡。

三、课后:突出实效

新课程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 使学生熟练化学用语。

1. 嘴“说”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 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使学生在“说”的同时, 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对所“说”进行评价, 然后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

2. 眼“看”

教材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 通过读化学书,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 积累“化学词汇”, 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 所以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3. 手“写”

谈化学用语中有关数字的意义 篇9

1.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如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无数字时, 可以表示该元素, 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 如Fe表示铁元素或铁这种物质。

2.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23Na中“23”表示Na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

3. 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

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即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如16S表示硫原子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16, 隐含知道在该原子中, 其核外电子数也是16。

4.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如, “Al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5.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表示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如O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6.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 如Z+2n中的“+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7.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离子的个数, 如2Mg2+中的第一个“2”表示两个镁离子。

8.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表示该物质的分子个数, 如6CO2中的“6”表示六个二氧化碳分子。当化学式前面无数字时, 也可以表示该物质。如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

9.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数字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微粒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如, +12 2 8 2中的“12”表示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2”表示镁原子核外第一层 (或K层) 上有2个电子, “8”表示镁原子核外第二层 (或L层) 上有8个电子, “2”表示镁原子核外第三层 (或M层) 上有2个电子。

1 0.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称化学计量数, 它使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必然相等, 从而使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如2H2O通电2H2↑+O2↑中的“2”“2”“1”表示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2∶1, 即每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其就不能再表示宏观意义, 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如2Mg只表示两个镁原子, 而不能表示两个镁元素或两个镁这种物质。

2.离子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不要混淆

对于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 并且数字在前, 符号在后。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却是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并且数字在后, 符号在前。如铜离子表示为Cu2+, , 铜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C+2u, 绝对不能将铜离子写成2+Cu, 铜元素的化合价写成Cu+2。

3.区分符号和数字的意义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考点导航 篇10

一、考点分析

( 一 ) 化学用语

1.核素

ZA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X原子,其中子数为Z-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B.2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C.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钅立,116293Lv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

D.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

解析: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则质量数为37,核素符号为1737Cl,A项错误;D即为12H, 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20g/mol)和中子数(10)均相等,B项正确;293是该原子的质量数,同一种元素可以有多个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C项错误;H2O和D2O的中子数分别为8和10,D项正确。

答案:BD

【易错警示】分清核素中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化合价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8(H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1)。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例2.(2015· 海南卷)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解析 : 由电荷守恒知 , -3-4= -2n-3 , 解得n=2 , 所以R的化合价为 +6 。

答案:D

【备考提示】有机物中一般按H、O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来计算C元素的平均化合价。

3.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画出相应的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例3.(2015· 重庆卷)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解析:K的原子序数为19,K位于第四周期、第ⅠA族。

【易错警示】解这类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写原子还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化学式、分子式、实验式

只有分子晶体才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分子式,如SiO2、NaCl、Cu等都不是分子式。将分子式中原子个数约为最简整数比即为实验式(又称最简式)。

例4.(2015· 浙江卷)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化合物甲。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NaH

【备考提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5.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 × ” 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 如下表 :

例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易错警示】书写电子式时不能遗漏孤对电子,同时要注意原子的结合顺序。

6.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式子为结构式,结构简式即是结构式的简写。键线式中只用单、双线表示碳碳单键、双键,而把碳、氢元素符号省略,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球棍模型中的棍不一定表示单键,球的相对大小暗示原子半径,同时要注意分子空间构型。对于比例模型要关注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例6.(2015· 海南卷)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解析 : B项未标明双键位置 , 应为3甲基1戊烯 ; C项主链选择错误 , 应为2丁醇 。

答案:BC

【易错警示】(1)分析键线式时要注意碳原子个数,补充氢原子按碳四价原则来进行。 (2)注意离子化合物中的键, 如苯酚钠只能写成,不能写成因为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Na+与苯酚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不是共价键。(3)硝基、氨基、醛基也可反写为O2N—、H2N—、OHC—。(4)球棍模型中形成一个键的可能是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等, 形成两个键的可能是氧原子或硫原子等,形成三个键的可能是氮原子或磷原子等,形成四个键可能是碳原子或硅原子等。

7.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

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有电离方程式、 水解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

例7.(2015· 山东卷)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解析:SO32-具有还原性,HNO3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3SO32-+2H++2NO3-=3SO42-+2NO↑ +H2O,A项错误;SO2过量,应生成HSO3-,B项错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C项错误;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D项正确。

答案:D

【备考提示】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同时要注意反应物的量, 注意反应中隐含的一些反应。

例8.(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

(2)(2015·四川卷)CuSO4溶液能用作P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P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解析:(1)用Mg与H3BO3制B,若考虑Mg与H3BO3直接反应,不可能生成B。所以反应分两步进行:先是H3BO3分解为B2O3和H2O,然后Mg与B2O3发生置换反应。 (2)CuSO4与P4反应生成H3PO4和Cu,Cu元素化合价降低,P元素化合价升高,右边有H元素,左边无H元素,所以反应物中加H2O,则右边同时生成H2SO4。

【备考提示】书写陌生方程式时一般先根据题意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类比联想,从而推出未知反应物或生成物。若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根据得失电子相等、质量守恒配平。

例9.(1)(2015· 安徽卷)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 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2015·广东卷)通过下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用O2将HCl转化为Cl2。其中,反应1为:2HCl(g)+ CuO(s)幑幐H2O(g)+ CuCl2(g) ΔH1;反应2生成1 mol Cl2(g)的反应热为 Δ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应热用 ΔH1和 ΔH2表示)。

【易错警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计量数要与焓变相对应;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物质的量。

(二)常用物理量

常用物理量的计算关系图如下:

1.阿伏加德罗常数

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学生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陷方式有利于学生快速、 准确地作出选择。

(1)考查气体体积(或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或不给体积。

(2)物质状态问题。考查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来迷惑学生,如水、HF(l)、SO3(s)、苯、CHCl3等。

(3)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CO2的反应。

(4)考查物质结构,如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苯(其中不存在C =C ),特殊物质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如D2O、18O2等)。常见物质中共价键数(或共用电子对数)如下表: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

(6)考查常见可逆反应(如工业合成氨、氯气溶于水、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等),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7)考查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1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 胶粒数远小于NA。

(8)一些隐蔽反应:12NO2幑幐N2O4,只要有NO2一定有N2O4;2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2mol电子,阳极溶解的Cu小于64g,阴极生成64g Cu;3Cu与浓H2SO4共热,MnO2与浓HCl共热,随着反应的进行,酸由浓变稀, 被还原的H2SO4和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小于酸的物质的量的一半;4常温下,铁和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例10.(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A

B.2L0.5 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A

(2)(2015· 新课标全国卷 Ⅱ)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A

B.1 L 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 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A

解析:(1)18g D2O和18g 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也不同,A项错误; H2SO3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B项错误; 2Na2O2+2H2O =4NaOH+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 mol O2转移2mol e-,C项正确;NO与O2反应生成NO2,但又发生反应2NO2N2O4,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 NA,D项错误。(2)1mol丙醇中含有11mol共价键,A项错误;NaHCO3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有CO32-、HCO3-和H2CO3,三者共0.1mol,B项错误;Na燃烧生成钠的氧化物中Na元素为+1价,1 mol Na反应失去1 mol e-,C项正确;每消耗1 mol 29235U净产生9mol中子,D项错误。

答案:(1)C (2)C

【易错警示】常见的强酸有HCl、H2SO4、 HNO3、HBr、HI、HClO4等;常见的弱酸有HF、H2CO3、H2SO3、H3PO4、HClO等。烃的衍生物中HCHO、CH3Cl等是气体。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 注意其中各字母的含义 。

例11.(2015· 江苏卷)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的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L(标准状况)SO2______。

(2)准确称取0.171 0g 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 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 mL。 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______。

答案:(1)4.48 (2)见解析

【备考提示】在进行确定化合物组成的计算时,要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二、专项训练

1. 化学科学需要借 助化学专 用语言来 描述 , 现有下列化学用语 : 1Cl-的结构示意图 :; 2羟基的电子式; 3HClO的结构式 : H — Cl — O ; 4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5碳酸氢铵 与足量的 氢氧化钠 溶液混合 :的比例模型 :; 7原子核内 有10个中子的 氧原子 :188O 。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4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2.24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3 NA

C.25 ℃时,1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 NA

D.1mol冰醋酸和1mol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3.在T ℃时,将a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溶液中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4.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0.80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

5.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半径的大小:______>______ ( 用化学式表示 , 下同 ); 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

(4)已知1mol 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 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 mL 1 mol/L 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 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1R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若在R溶液中改加20 mL 1.2 mol/L 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参考答案】

检测Fe2O3: 将固体用稀盐酸溶解 , 加入KSCN溶液 , 若显红色 , 说明产物 中有Fe ( Ⅲ ); 检验CO : 将气体通 过灼热的CuO , 黑色固体 变为红色

上一篇:湖北地区下一篇:配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