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象征

2024-07-21

艺术象征(精选十篇)

艺术象征 篇1

1 时空环境的假定性

梅特林克为《盲人》虚设了这样的时空环境:入冬时节, 在一个星空深遂的夜晚, 一座古老的北方森林里, 树林中央静躺着一棵巨大中空的橡树, 周围长着代表丧礼, 哀悼的树木, 如紫杉、垂柳、柏树;还有一棵长梗, 病态的阿福花在长夜里盛开;月光挣扎着穿过浓密的树叶, 在这儿或那儿照亮一眨眼的功夫;整个树林忧郁寂静, 沉闷迫人;不时群鸟飞起;不时夜鸟兴奋地尖叫;不时侯鸟嘈杂地飞过林梢;不时狂风袭过树林, 树叶密密麻麻地落下来;不时临近的海怒吼起来, 猛烈地拍打附近的岬角;又有一股无形的神秘力量突然婆娑地来到戏剧人物中间[2]109-110。冬天、星空深遂的夜晚古、老的森林、中空的树、代表丧礼的树、病态的水仙花、移动朦胧的光线、突飞的鸟、狂烈的风、怒吼的海、无形的神秘力量, 《盲人》时空环境里的每一个因素单个出现就能制造恐怖不祥, 令人惧怕的效果, 梅特林克将这些因素全都编排进了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则使这种效果升级, 一种冰冷死寂且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由此产生。

这样的时空环境不同于《哈姆雷特》里的城堡宫殿, 也不同于《玩偶之家》里娜拉的家。后两者的时空环境同大多数剧本的时空环境一样, 要么是对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时空的加工再改造, 要么是对现实时空照相式的写实。但在《盲人》里, 梅特林克依据主观意愿, 为表现时空环境的象征意义, 穷尽所有代表不祥预示死亡的时空因素, 主观上将他们全都整合拼凑进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为《盲人》假定了一个虚拟飘渺的时空环境:黑暗、诡秘、阴森、冰冷, 处处散发着恐怖, 每一个因素都预兆死亡, 整个时空只与死亡有关。这样的时空环境也只会是野兽怪物出没猎食的地方, 绝非人类生活娱乐的场所, 梅特林克富有想象力地把《盲人》的戏剧人物安排在这样非人类的时空环境里上演他们的悲剧, 深刻的寓意不言自明。

梅特林克在假定《盲人》的时空环境时, 一反传统时空的特性, 创新性地构建虚拟时空, 就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死亡的信息。实际上, 《盲人》里的每一个时空因素其实都是死亡的客观对应物 (2) 。拼合这些象征死亡的时空因素就是为了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为了更强烈地显现蕴含在环境里的意象:绝境与死亡。这样的时空环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是一种意念化了的时空。这种意念化了的时空使得《盲人》整部戏剧的基调在情节还未展开之前时空环境刚刚布置好就被确立, 戏剧主题思想先行于戏剧情节显现出来了:时空环境里弥漫的浓厚的死亡气息正是这部戏剧要表达的深刻的主题思想。然而在大多数的剧本里, 戏剧主题思想总是伴随着戏剧情节的慢慢深入而渐渐浮出水面。梅特林克对《盲人》的时空环境的假定预示并象征了戏剧人物的宿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当中, 无法逃离死亡的结局。

2 戏剧人物的假定性

《盲人》的戏剧人物为十二个盲人 (六男六女) , 其中一个疯盲女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一位已经悄然离世的老神父。所有的戏剧人物在戏剧开场时全部出现在那诡异的时空环境里:老神父身上裹着宽大的黑外套, 上身和脑袋微微上仰, 文风不动, 身体依靠在有很多空洞的橡树树干上;脸色铁青, 象涂了一层永不褪色的蜡;两片紫青的双唇微微张开;眼睛默然, 呆滞, 再也不能观看永恒世界的可见景象了, 眼睛里面饱含着无穷无尽, 悠久而无法追忆的痛苦, 布满了血丝;头发斑白, 一绺绺硬梆梆稀疏地耷拉在脸上, 使得脸面增了几丝白色, 映出了疲惫不堪的神色, 瘦骨嶙峋的双手僵硬地搭在大腿上。十二个盲人被一棵连根拔起的树干和岩块碎片隔开, 左侧是六个年老的男性盲人, 右侧为六个盲妇。他们不分男女全穿着宽大, 暗重的衣服。左侧的男性盲人都很老, 有的坐在石头上, 有的坐在树干或落叶上头。右侧的六个盲妇中, 三个盲妇正在祈祷, 发出低沉的哀号。另外一个已经很老很老, 第五个神情痴呆, 一声不吭, 膝上躺着一个幼小熟睡的婴儿。第六个盲女显得异常年轻, 又长又密的头发垂覆着全身。他们都在等候, 两手捂脸, 胳臂肘支在膝盖上, 对岛上低闷, 不安]声音置若罔闻, 都被代表丧礼的树木庇护着[2]109-110。

不论是死去的老神父, 还是一群无助可怜的盲人, 都可以营造一种不安不祥的氛围。梅特林克将离世的老神父和一群茫然的盲人都假定成《盲人》的戏剧人物, 压抑沉重的气息不自禁地从老神父的尸体和盲人们的悲悼中散发出来, 越积越浓。在假定戏剧人物时, 梅特林克犹如一名画家那样细致入微地勾勒戏剧人物的衣着, 外表, 尤其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这种对戏剧人物的详尽刻画再一次展现了剧作者的主观虚构和大胆假定的本领。戏剧人物的衣着、外表、尤其是他们的精神状态, 都是剧作者根据事先设想好的人物象征意义而进行的具体描述, 是一种意念化的人物。同假定时空环境一样, 梅特林克在塑造《盲人》的戏剧人物时, 也主观上把有着某种关联和相似性的人物都编排进了《盲人》的戏剧人物队伍里, 戏剧人物之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 共同展现其背后的象征寓意。老神父有一双可以看清世界的眼睛, 但是他却不再从人世向外张望了;盲人们丧失了心灵的窗户, 爱不了[2]123, 哭不了[2]126, 连自己身处何处都不知道, 这两种戏剧人物都是悲剧性人物, 两者出现在同一部戏剧里, 更让戏剧人物有一种整体的悲惨印象。神父本可以充当盲人们的眼睛, 引导着盲人们生活, 但偏偏, 神父去世了, 盲人们的生活从此也失去了向导。其实, 死去的神父和无法自理的盲人正是《盲人》所要象征的人类的两种死亡: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两种死亡都是可悲的, 肉体的死亡让人失去了享受阳光, 感受生活的机会, 而精神死亡则让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两种死亡如阴魂不散的鬼魂一般, 缠绕着人类的生活, 让人类总处于悲惨的境地。

3 戏剧情节的假定性

《盲人》全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神父带着十二个盲人走出高墙深院的疗养院去享受冬天的暖阳, 却把这群盲人带进了忧郁寂静的北国森林, 然后神父毫无征兆的, 安静的在盲人们不远处离开了这个世界。十二个盲人在这恶劣恐怖的时空环境里稀松平常的聊天, 静候神父直到深夜来临。直到疗养院的狗来到他们身边, 带着他们摸索到神父冰冷的尸体, 盲人们才真切地意识到神父已死, 他们被置于无助的境地。正当盲人们设想着种种被救的可能, 并无奈地排除这些可能时, 一股卷着风擦着枯叶的神秘力量悄然向他们袭来, 疯女人的小孩或许看到了这股力量, 号啕大哭。神秘的力量最后就停在了盲人们中间。全剧就在盲人们的恐怖声中和小孩的哭声里落下了帷幕。

不难看出, 《盲人》戏剧情节里的诸多不合常理之处:老神父原本带盲人们出去是为了晒太阳, 却把他们带进了没有阳光的森林里;神父死的太离奇太突然;狗出现的太唐突;小孩的由来本就是一个迷, 并且这个不懂世事的婴儿竟然能看见那股神秘的力量则更为不可思议。其实, 这些不合常理的情节串联正是梅特林克竭力要突显出来让其被发现被思考的。神父要带由于身体缺陷而被限制束缚的盲人们出去感受生命的光彩, 然而神父却偏偏把他们带进了了无生机, 暗淡无光的原始森林。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控制着神父的言行, 让傀儡神父打着引导盲人走向光明的口号而将他们推向覆灭的森林, 这股可怕的力量在神父完成任务之后就让他悄然离世, 让盲人们备受煎熬的等待。在盲人们发现已无依靠时, 又迫胁地来到了他们中间。

其实, 这股无形神秘的力量正是“看不见的世界”里的终结者。梅特林克在很多戏剧都着力于暗示这股神秘力量的存在, 如在《闯入者》中, 这股神秘的力量让门怪诞的打开了。《盲人》离奇不合常理的戏剧情节也正是这股神秘力量暗中操纵的最好的体现。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股神秘的力量凌驾于人类意志之上, 左右着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和未来, 人类对于这股神秘力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地接受这股神秘力量安排的一切灾难和遭遇。梅特林克认为这股神秘的力量是可怕的, 不怀好意的, 它总把人类引向死亡的绝境, 就像《盲人》里的盲人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一个他们无法逃离的绝境, 遭受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股神秘的力量在幕后随心所欲的支配着人类的一切行为, 人类的命运才会如此可悲, 生活才会如此的绝望。

《盲人》这部戏剧处处可以看见梅特林克大刀阔斧的运用戏剧假定性的痕迹:假定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假定怪异特殊的戏剧人物;假定不可思议的戏剧情节。通过大胆的假定《盲人》, 梅特林克巧妙地象征了一个完整的寓意: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暗藏死亡的绝境, 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充斥着整个人类, 而这一切, 都是一股越超于人类之上的邪恶的, 神秘的力量所致这股神秘的力量虽然看不见, 但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可怜的人类只能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摆弄和戏谑下无奈地演绎自己的悲剧角色。

参考文献

[1]陈映真.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六集[M].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7.

《离骚》比兴象征手法艺术特色 篇2

摘要:《离骚》是屈原倾注整个生命写作而成的伟大政治抒情诗篇,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自叙性浪漫主义诗歌珍品。自《离骚》问世以来, 一直震古烁今, 以其闲深的思想力量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拨动着亿万读者的心弦, 陶冶着亿万读者的灵魂, 成为哺育我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的传统教材。《离骚》之所以历久不衰, 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爱国主义政治主题与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的完美结合, 而《离骚》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之一则在比兴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些综合性论述。

关键词:《离骚》、比兴象征、广泛性、多样性、深刻性

运用的广泛性

《离骚》比兴象征艺术的第一个特征在于运用的广泛性。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中, 比兴手法即已为众多的民间歌手所采用。然而, 将比较单纯的比兴手法发展为高超的比兴象征艺术, 更广泛地将其运用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与政治主题的表达,使之呈现出丰繁复杂、异采多姿的面貌,则是诗人屈原的伟大创造。综观《离骚》, 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 诗篇几乎以90 % 的篇幅大量地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凡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 神话传说中的蚝龙凤凰, 王母佚女, 古代的先王圣哲, 昏君侯臣, 楚地的香草异卉、恶草臭木, 无一不根据诗篇政治性主题的表达与诗人浩荡激情倾泻的需要, 被驱遣于作者的笔端, 构成为一条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比兴象征画廊。在作品中, 诗人既将比兴象征艺术运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摹, 又将比兴象征艺术运用于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既以之写自然, 又以之写社会, 既以之写天地, 又以之写鬼神, 既以之写物, 又以之写人, 既以之写实, 又以之写虚。众所周知, 文学艺术的特质是形象。政治抒情诗的特质则是在激烈的现实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塑造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因此, 在《离骚》中, 诗人屈原集中笔力着重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而为了使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诗人便广泛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 进行铺叙描写。假如说, 《诗经》的比兴手法还只是比兴艺术的朴素形态, 只是感物而发, 由彼及此, 或以彼喻此, 那么,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比兴艺术则比中有兴, 兴中有比, 合而为一, 寄托深远, 意在言外, 丰富多彩, 是它发展的高级形争态。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广泛地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 以一系列彼此衔接的比兴象征形分象表现了作品的深广内容, 从而使全诗熠熠生辉, 令人目不暇接, 百读不倦!表达的多样性。

《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还具有表达方式多样性的特色。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指出《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大略有下列四种方式:以古比今(咏史)、以仙比俗(游汕)、以男女比君臣(艳情)、以物比人(咏物)。关于诗篇比兴象征艺术方式的多样性, 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异物同喻,诗人选取不同的喻体, 对本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摹形容。另一类是同物异喻,即喻体只有一个, 而本体各异。正由于诗人在比兴象征艺术的驾驭上做到了异物同喻, 同物异喻, 诗篇更显委婉有致, 摇曳多姿。反复诵读《离骚》, 我们会深深感到: 诗人列举古时尧舜盛世, 莱封乱世等历史事实,正是为了比之当今的楚国, 诗人描绘九天之上的广阔空间, 正是以之象征地上的楚朝廷。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诗篇是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以恋人之间的离合变化象征自己政治上的荣辱得失。这就近一步显示了作品比兴象征艺术灵活多样的特色。如作品前一部分对既往历史的回溯, 诗人将自我喻为女性形象, 作为女性的抒情主人公象征形象一直忽隐忽现, 贯串于这一部分的始终。而在后面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中, 诗人立即调换笔法。诗人的自我印象由女性幻化为男性, 诗人变女求男为男求女, 以男求女喻己求贤,以及通过女性对爱情热烈追求的铺叙描写, 寄托了自己强烈的政治追求和崇高的政治理想。这样, 作为积极浪漫主义伟大诗篇的《离骚》也就具有更为迷人的艺术魅力了。

寓意的深刻性。

《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最可宝贵之处还在它寓意的深刻性。《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最宝贵之处还在它寓意的深刻性。首先, 如前所述, 诗篇以香草喻贤才, 以美人喻君王,以天上喻人间, 以古代喻当代, 这些固然没有离开“ 比、兴”; 而从整体来看, 诗人写到女媭规劝,陈辞重华, 于是自己朝发苍梧, 夕至县圃,使日神驾车, 令月神开路, 飞上了高空, 都叫不开天国大门;于是又令雷神驾云,请鸩鸟为媒, 去向古代的宓妃简狄求婚, 结果也未能成功,;于是又问卜于灵氛, 乞灵于巫咸, 在们的规劝下, 又驾八龙, 载云旗, 登昆仑, 涉流沙, 向着遥远的西海进发, 正在飞升之际, 却回头望见了下界的故乡„ „ 通过这一连串纷纭繁复的比兴象征的运用, 诗人构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幻想世界, 并借此尽情宣泄了自己郁结于胸的满腔政治苦闷, 充分表达了自己倾注整个生命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 吐露了自己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拚死抗争的狄耿丹心, 寄托了自己缠绵徘侧的优国忧民的伟大襟怀。唯其如此, 我们说, 正是由于诗人广泛运用了比兴象征手法, 诗篇才深刻地表达了作为政治抒情诗的巨大主题。因此, 诗篇的比兴象征既有丰富的形象意义, 更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内涵和认识价值。

论《到灯塔去》的象征艺术 篇3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象征意象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借助于一些能引起人们普遍情感和联想的或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来表达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理或艺术家深邃的思想的手法,这种艺术手法就是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一部充满象征色彩的意识流小说,作品故事情节较为简单,主要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如何成就灯塔之行的经过,再现了十年间发生的故事,而这十年被压缩成一个黑夜和两个白天。与伍尔夫之前的意识流作品相比,《到灯塔去》运用的象征意象极为丰富,可以说象征在这部小说中无处不在,只有准确理解作品中各种象征意象的内涵意义,才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破解小说主旨。

一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象征主义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也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她以卓越的才华、大胆的创新精神成为英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风云变化、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经济、科技等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世界大战的爆发、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宗教伦理观念的动摇等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危机。处于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许多艺术家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己任,努力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到西方文学领域就是一些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努力摆脱外在物质世界的压抑,寻找一种现代的、从结构形式到思想内容都是反传统的、能传达人们变化多端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在当时看来,这种艺术确实为人们认识人性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喜剧、魔幻现实主义等诸多文学流派。现代主义作家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开始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整个西方文学形成了“向内转”的趋势,文学创作也呈现出“无中心、不确定和零散化”的特征。在实践创作中坚持以反传统的、反物质主义的写作形式写出人物的内在真实,尤其是对象征意象的独特运用使得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先锋人物之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不仅擅长使用象征来描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思想和情绪,而且还擅长以象征来传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伍尔夫认为人的意识是流动的,但语言却是静态的,动态的思想比静态的语言更复杂隐晦、更丰富多变,如果严格遵循传统的语言规则则很难描绘出无从界定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心理感受,更别说从主观内省的角度去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自我感觉、性格和沉思遐想。作为意识流小说大师,她还认为复杂的感情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必须借助于充满想象力的意象,才能被含蓄地表达出来,才能使人们远离具体事物和繁缛索节立即融入起伏语言带来的某种情绪中。但如果意象与象征事物之間缺乏紧密的联系性,那它只是个空洞的隐喻,既无法对人的感官产生作用,更无法对人物思想观念和性格情绪进行传达。伍尔夫认为人的生活观念、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都是无形的、无法感知的,对于作家来说要想将深藏于意识深处的对生活、死亡、意识活动等多种复杂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展现出来,要想将难以表达的幻想、崭新的观念和心理情绪含蓄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借助于自然景象、典故等媒介以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美学理想的象征意象。与弗洛伊德、荣格提出的意象是人无序混乱的潜意识的产物不同,伍尔夫作品中的象征意象是经过审美加工的,是人物理性意识的反映,是为了含蓄地表现难以言表的思想情感,使人物渴望的情感和思想更为突出卓越。

《到灯塔去》被认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压卷之作。作品中,伍尔夫以丰富的象征意象给作品蒙上了一层令人难以捉摸的晦涩的面纱,使得作品启人睿智、耐人寻味。《到灯塔去》可以说是一部集个人自传、社会问题于一体的作品,作者以娴熟高超的表现形式、充满诗情画意的象征性语言和独特的作品结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审视作品和审视人生的多方视角。正如作品中主人公所说的“没有任何事物简简单单的就是一件东西。”

二  《到灯塔去》中的象征意象

1  人物意象。《到灯塔去》中的主人公拉姆齐先生是一位哲学家,他现实严谨,崇尚理性思考和事实,痛恨幻想夸张,他是理性和规则的代表,但他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他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容易沉溺于抽象僵直的思维中,无法在事业上开拓进取。在他的妻子看来,拉姆齐先生不屑于平凡的事情,但却十分热衷发现不平凡的事情,他对妻子仔细观察的花朵不感兴趣,等他的目光注视妻子时,看到的却是红色或褐色的某个东西;拉姆齐夫人在为丈夫卓越的头脑感到骄傲的同时又为他的愚蠢感到可笑:现实却忽视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不可一世却又对抚慰充满渴望,严厉固执却又焦虑不安,这种逻格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他深陷智慧的泥潭。在窗外来回踱步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拉姆齐先生对事业停滞不前的烦躁和焦虑心态。如果说拉姆齐先生是理性之光的代表,那么拉姆齐夫人就是直觉、情感和感性力量的代表,她是女性生活原则的象征。拉姆齐夫人热爱自然和美的事情,她将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看做是与自己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它们在表达着同一个声音;她对事物的认识全凭直觉和想象,她总能在千变万化的瞬间、在混乱无序中找到永恒和平衡点;她将灯塔发出的第三束光视为自己的精神之光;她充满活力、善于创造,在“楔形的黑暗内核里”,她陶醉在无限的遐想里,尽情享受精神上的自由;她反对男性贫瘠乏味的逻辑思维方式,以超然平和的心态让意识随意驰骋;她喜欢为人做媒,喜欢种花养草,她善解人意,她是家庭和睦和心灵和谐的源泉,她就像大海上的灯塔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而,她被人看做是圣母、女神的化身。但拉姆齐夫人绝不是一位盲目的幻想主义者,她也会感慨时光飞逝、青春远离、生命消亡,怅然之情时有发生,但不管什么时候她总能保持一种超然平和的心态从容坦然接受现实,因此,作者多次以花朵和果实来象征拉姆齐夫人生活的丰实与成功。

2  实物意象。尽管作者强调没有用灯塔来表现任何意义,但灯塔在书中无处不在,它是小说的中心和创作源泉,也是小说中人物的期盼和向往。由此可见,灯塔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象征,它是时间与永恒的重要复合体,也是物质与精神情感的统一,它象征着圆满成熟、孤独寂寞,也象征着宏大博爱、永恒真理,由此可见,灯塔具有十分深刻和丰富的象征意义。[4]对于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是精神和谐统一的象征,也是她主观意识的客观对应物,在她的一生中,她就是灯塔的化身:作为妻子,她抚慰着丈夫敏感易怒的心灵,全身心支持着他的事业;作为母亲,她对孩子的爱是博大的,她把母爱无私地献给孩子,就像一股甘美肥沃的生命的泉水,滋润和保护着孩子们天真的愿望;作为朋友和女主人,她不仅在生活和精神上帮助朋友们,而且还热情好客,慷慨无私。但终日矗立于苍茫大海的灯塔是孤独无依的,这与拉姆齐夫人整日不停忙碌却不与人交流沟通的孤独是一样的。拉姆齐夫人辞世后,灯塔成为她身前生存意义的象征。对于拉姆齐先生来说,灯塔象征着人生所追求的事业、真理以及为此需要付出的艰辛、面临的重重困难和种种不可知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工作勤奋、拼搏进取,他经常把自己想象成英雄人物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借灯塔之行教育儿子詹姆斯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应敢于直面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在这里,灯塔已成为他和家人追求的共同目标。对于詹姆斯来说,灯塔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它是人生理想、个人成熟和能力的象征。六岁时,他认为灯塔是神秘的,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旅游目的地,让人充满了憧憬和幻想,能否到灯塔成为他衡量自己能否成为一名男子汉的重要标准;成人后,当他真正驾船驶进灯塔时却发现灯塔已面目全非,那只是一座“僵硬笔直屹立着的灯塔”,但这一壮举既是一次物质意义上的航行,更是一次发现自我、探索真理、超越自我的心灵之旅。

3  色彩意象。伟大的作家都是卓越的色彩家。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飘忽不定的意识情绪,颜色的象征意义贯穿整部作品。当丽莉因无法完成作品烦恼时,她发现画中的色彩只是些明亮的紫色和瞪着眼睛的白色;在小说结尾处当她得到灵感完成搁置十年的画作时,她注意到灯塔已化为蓝色的朦朦雾霭。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擅长表达人想象的世界,而不是对真实生活的描摹。在《到灯塔去》中,色彩对人物视觉感官的影响往往与他们的思想、概念、情感、心理等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如作品中红色、赭色或褐色常与男性相联系并成为他们性格的象征。拉姆齐先生思考哲学问题时常走到长满红色天竺葵的石瓮旁,拉姆齐夫人想象着儿子长大后穿着法官的长袍、披着红色的绶带等都表达了红色是男性狂热的自我意识。与注重现实、富有理性的红色相比,蓝色与绿色多与女性性格相联系,如拉姆齐夫人眼中的大海、天空,丽莉画布上的颜料以及詹姆斯在“蓝色的光辉”中看到的母亲的形象等充斥着富有灵性的蓝色和绿色。但不管是象征男性性格的红色、赭色,还是与女性性格紧密相连的蓝色与绿色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不完善的。如拉姆齐先生观察事物很确切,但缺乏整体综合性;拉姆齐夫人虽然善于想象,充满直觉,能摆脱事物的繁缛琐节,但缺乏焦点;对于丽莉来说,她要如愿以偿地完成画作就必须将夫人的“蓝色精神之光”与先生质朴现实的品質完美统一起来,小说结尾处,丽莉犹豫不定的蘸着蓝色和赭色的颜料,蓝色的“海湾中央,有一个棕色的小点”,赭色在蓝色的映衬下展现出勃勃生机,这象征着她将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和品质融为一体,实现了人格的整合。

三  结语

《到灯塔去》中的象征艺术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不管是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在主题表现上都最高程度地聚焦了小说的艺术形象,收到了奇妙的艺术效果,这不仅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而且还开创了小说象征意象创作的新模式,这是作者伍尔夫留给后世作家不朽的创作财富。

参考文献:

[1] 李嵩岳:《塔之惑:也谈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象征主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 任静明:《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象征意象解读》,《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 李森:《评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4] 戴新黎:《论〈到灯塔去〉的象征艺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 邹莉:《论〈到灯塔去〉的象征意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文史哲研究),2011年第3期。

艺术象征 篇4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merican write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as the peak of his literary creation.On one hand,he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realism of Mark Twain; on the other hand,he innovates the thoughts and ways in creating,and forms his unique style.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as Hemingway’s masterpiece in his later career,and it was one of his important works in which he used the principle of creating freely.Hemingway gave up the ways of describing the details in social life,and adopted the unique systematic symbolism.

1.The implication of iceberg beneath the water

Hemingway compares the writing to the iceberg floating o n t h e s u r f a c e o f s e a . T h e r e a d e r c a n l e a r n t h e i m p l y i n g m e a n i n g f r o m t h e 1 / 8 o f t h e i c e b e r g a b o v e w a t e r a n d feelings of the author from 7/8 of the iceberg under water.If Hemingway only wrote a novel for fishing and told us a story of an old fisherman,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ouldn’t be his masterpiece.“I always try to write,” he put it,“on the principle of the iceberg.There’s seven eighths of it under water for every part that shows.Anything you know you can eliminate and it only strengthens your iceberg –”

2.The symbolism reflected in the novel

Hemingway is a master of using symbolism,which i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A symbol is a thing that refers to or suggests more than its literal meaning.It is an object,animate or inanimate,which goes beyond the objective referent by evoking or suggesting to the reader a meaning on another level,a meaning beyond itself”. So in this paper,I will make a brief analysis of its symbolic meaning.

2.1 Santiago as symbo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about an old fisherman named Santiago who struggles with the nature.Without catching a single fish for eighty-four days,the old fisherman still keeps on trying in confidence.Finally,he catches a huge marlin.On his way home,marlin is continually attacked by sharks.Although Santiago does his best to protect it,he fails.In the end there is only skeleton of the marlin left.“The old man was thin and gaunt with deep wrinkles in the back of his neck”.From this description,a visual image of Santiago is given.He is an elder man,and the writer seems to stress the old age particularly.Hemingway portrays the image of “code hero”,and he doesn’t choose a young man but an old one.And this limits the power of the protagonist.The author has his deep significance in such choice and it’s beyond expectations.The man is tiny in the universe,and he is weak in physical body.But the spirit of human beings can push them to struggle with the enemies to the end.

2.2 Manolin as symbol

“The God give me a good man and a good boy,but n o w a d a y s t h e o t h e r w r i t e r s h a s a l r e a d y f o rg o t t e n t h e s e things”[3],when Hemingway talked about the successful factor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he commented like this.From that we can see the little boy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is novel.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there is a uniqu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tiago and Manolin.

Manolin’s parents who wished him to fish in a lucky boat forced the boy to leave the old man,because Santiago was unlucky.Nevertheless,the boy continued to look after the old man.In the novel,there was no description about how Santiago solves his daily life.So mandolin is the symbol of another state of Santiago,who has the basic needs of daily life.

By the end of the story,however,the boy gave up his duty to his father,and promised that he would accompany with the old man.He stands for the symbol of uncompromised love and fidelity.Mandolin,as the old man’s apprentice,also symbolizes the life that will follow from death.His devotion to learning from the old man makes sure that Santiago will live on.

2.3 The sea as symbol

The sea symbolizes the world and society where man must live.The sea is boundless,full of raging waves and hidden reef.And the sea is cruel,savage and insidious,just like the real world where Hemingway lives.The sea is the origination of life,and it is the real hometown of the human beings.Since the ancient Greek,the sea has begun to be worshipped.In the eyes of Greeks,the broad sea is man’s companion which is ferocious and mysterious.In western literature,the image of the sea is rich in colorful meanings.Hemingway portrayed a classical “code hero”,which is set off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road sea.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condensed and pithy,it has brilliant achievement.It is just because the iceberg principle is showed clearly.The author wanted to make the reader dig out the deep meaning through a small part above the water.Then how did Hemingway demonstrate this principle?It was the symbolism played such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ovel.The colorful allegorical meaning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not only displayed the various inspirations,but also embodied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iceberg principle.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成为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价值而为人们所珍视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一个注脚。其描绘的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而,它的象征意义却直指生命本身。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具体象征的分析,具体来说即是对“圣地亚哥”、“马诺林”、“大海”等几种物象的分析。并且简单分析了象征的功能,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

象征造句_象征的意思 篇5

《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 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中国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 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①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②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朱熹在《诗集传》中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 迹象;特征。

①叶紫《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浅析漆艺术装饰色彩的民族象征性 篇6

关键词:装饰色彩 民族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J223.9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在原始蒙昧阶段就已经开始了,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于色彩的认识有了深厚的积淀和凝结,并形成自己民族的一种传统的审美习惯。中华民族在色彩审美上受阴阳五行的影响较大,金木水火土的五色观念深入人心,导致人们对赤、黄、青、白、黑,这几个颜色非常偏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作为各个阶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色彩便成为了权利、社会地位、等级制度的象征。如黄色从唐朝之后便成为皇室专用色;黑色长期以来是道家的精神象征,认为黑色代表生界、死界两个极端,黑色也因其具有朴素优雅的意境而受到青睐,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中最美的色彩;红色历史最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红色作为胜利、喜庆、富贵、幸福、生命的象征一度为上层统治阶级所用;中国也是崇尚“青”的国家,青色代表东方代表希望,为广大下层社会人民所钟爱。这五种颜色象征寓意发展到了唐宋之后就相对固定了。漆器中也多用这些颜色来进行创作,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这也是漆器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美术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有美术形式的发源,种类多样、题材丰富、寓意深远、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从人类有了懵懂的美的意识起,就不断的丰富着民间美术的内容,用以美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的活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等,同时民间美术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标准以及广大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能。

民间色彩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乃是中华民族各类传统美术之源,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通过民间色彩,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现代设计语言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又能在寻古塑今的同时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趣味。在众多的民间美术形式中,漆器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漆器艺术中的色彩和传统民间美术色彩是不可分割的,与诸多的民间美术形式一样具有非常明显地装饰性。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方面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化后,都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夸张的艺术造型以及鲜明的色彩对比。更由于民间美术很多都是为民俗活动而创造的,所以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所以,我们可以从民间美术的共同特点中探寻漆器装饰色彩运用的来由。

一 民间美术中“年画”与漆艺装饰色彩

年画,是中国民间过年时家家户户张贴的一种民间画,在秦汉时期我国就有此习俗在制作年画时,人们除了在沿用喜爱的红色、黑色、黄色的基础上,也经常运用到青色、白色和蓝色,生动活泼、形神兼备,加之构图多变、造型独特,形成了与别的画种迥异的艺术情调。年画中的这些色彩代表着很强的民族情感,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所以,在丰富的色彩世界中,许多色彩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承载着我们的精神寄托,色彩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意味。在朱仙镇年画中,红色、黄色和青色便是其常用到的色彩。这三种色彩,颜色厚重、对比强烈、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年画的用色观对中国古代漆艺产生了影响,深入漆艺术的色彩语言可以发现在那明快亮丽、五彩斑斓的色彩视觉效果背后,年画的色彩和漆艺术的色彩用色有着相互吸收的特点,都体现着色彩的象征性、文化蕴含。例如,中国最早的漆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碗,虽脱落严重,但是漆器内外都涂有红色生漆,仍具有光泽。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掌握了漆的提炼加工、漆色的调配和漆器的制作,可以看出先民就已经表现出对红色的喜爱了。周朝,在今陕西、河南出土的漆器中,色彩已经有了多样的变化,除了红色和黑色之外,白色和青色也得到普遍的运用,同时使用蚌壳镶嵌的工艺也有运用,更加丰富了漆器的色彩和质感。春秋战国时期,漆器色彩仍然是以红色和黑色为主体,但是也出现了添加黄色、绿色、褐色、蓝色等,使器物的色彩更加的艳丽、多样。在漆器的装饰工艺方面也有描绘、针刻、银扣和描金等,进一步丰富着漆器的色彩构成。战国时期出土的《彩绘漆瑟残片》画面色彩丰富鲜艳,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漆画”。

二 民间美术中“玩具”与漆艺装饰色彩

玩具,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如布老虎、泥娃娃等都是著名的民间玩具品种,主要以北方地区为主。玩具一般以黄色、大红、大绿等颜色为主,多以墨色勾轮廓线。给人以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例如,陕西凤翔县胡永兴创作的泥玩具彩绘《挂虎》,纹饰繁密、用线工整、色彩艳丽,使用三原色进行对比配置,为了在作品中避免“火气”的弊病,使过分对比的色块得以缓和,便使用黑线勾画从而达到理想效果。民间美术玩具的配色方法对秦汉时期漆艺色彩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代漆器常用红色、黑色、褐色、金色和银色等色彩,色彩艳丽,且对比强烈;大多器物用朱、褐来彩绘花纹然后用黑漆进行勾勒或衬托。汉代时期漆器制作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因而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汉代漆器的生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品种丰富,装饰手法和图案多样。色彩方面以彩绘为主,除了黑色和红色等色之外,还运用到黄色、绿色和金、银色等,色彩华美。一般在黑漆或是朱漆上,选用朱红、赭红、金黄、土黄、银白、乳白、浅绿、暗绿、灰绿、蓝色、紫色等多种色彩描绘。使器物产生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效果。制作工艺中有铜扣、贴金片、镶嵌、针刻、堆漆等。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几百件漆器,至今依然光彩照人、色艳如新。深入漆艺术的色彩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民间美术“玩具”色彩与秦汉时期漆器色彩具有相似性,例如,为强化作品色彩对比,强调色彩逼真与冲击力运用高明度、高纯度的红、黄、绿、褐等色彩,同时黑色铺垫不仅色彩效果强烈、醒目而且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

在那明快亮丽、五彩斑斓的色彩视觉效果背后,民间美术玩具的色彩和漆艺术的色彩用色有着相互吸收的特点,都体现着色彩的象征性、文化蕴含及色彩交融。

三 民间美术中“陶瓷”与漆艺装饰色彩

我国在制瓷和使用上都具有悠久地历史。在色彩方面多以白色、青色等颜色为主。但有些瓷器也尝试使用深色底釉,刻画浅底花纹图案来装饰。白色、青色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国文人、墨客所钟爱的色彩。在许多地方甚至已经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象征。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陶瓷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国人喜爱和珍爱艺术品。由于青瓷的烧制成功,瓷器代替了漆器的很多功能,因此瓷器对我国漆器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六朝时期的漆器,在各方面都不如汉代,但在制作技术方面却有所发展。其中夹 造像、斑漆和绿沉漆较为突出。在色彩方面,也大胆借鉴和尝试陶瓷的用色方法,如青色等色彩的使用;除此之外随着工艺的发展有所变化,如斑漆中用多种颜色的漆进行混合而产生的斑纹,色彩变化自然多彩,绿沉漆是新的漆颜色,其色彩像是有物体沉在水中,深沉静穆,故而得名。漆器在这一时期的用色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如民国时期脱胎漆器,在色彩上运用青色,青色在中国阴阳五行中象征着“木”,是与人体肝脏部位、东方相对应色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不管是陶瓷色彩中的“青色”还是漆器色彩中的“青色”,我们都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和相互性,它们都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四 民间美术中“刺绣”与漆艺装饰色彩

刺绣,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其主要用途包括日常生活描绘、艺术装饰,使用多色绣线,绣工精致细密,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例如,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画面运用了:深红、朱红、棕、红棕、桔红、浅黄、金黄、土黄、黄绿、钴蓝等绣线,不仅体现了艳丽厚重、装饰感强的特点,同时也彰显了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及身份。刺绣这种巧妙的用色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漆器艺术中也能找到其共同性。如三国时期漆器常用的颜色有朱红、红、黑红、金、浅灰、深灰、赭、黑等,大都用黑中偏红色髹于器物表面作为漆地,然后用黑漆勾画形象的轮廓,再根据需要在轮廓内平涂金色或红色等,最后再用黑漆或红漆进行勾画,所描绘的画面层次丰富,有较强的立体感。隋唐时期的漆器制作仍然得到发展,多用来制作生活用具,制作向华美的装饰方向发展。品种有金银平脱、描金、螺钿和雕漆等。工艺丰富色彩,金银平脱中的金银花纹,螺钿的“彩文之美,极为瑰丽工巧”,雕漆的层次剔红等。它们相互沟通与交流体现着色彩的象征性、中华审美和文化蕴含。

五 民间美术中“剪纸”与漆艺装饰色彩

剪纸,又称刻纸、窗花或剪画。其制作材料通常是以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为主。剪纸的纸张选择一般采用单色的红色、蓝色、黑色和白色等鲜艳的颜色进行创作,有单色和套色等之分。色彩率真、对比强烈,反应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艺术中“单色”的色彩使用方法,在中国传统漆器艺术中也有利用一种色彩装饰器物的色彩使用方法。在中国古代漆器历史发展过程中,宋、元两代的漆器制作受到官方重视,民间普遍多是作为普通的生活用品。其中最能体现宋代漆器特点的是:“一色漆器”的出现,一色漆器主要是指在器物整体部分以一种色彩进行装饰,色彩以红色、黑色为主。除此之外,宋代雕漆工艺也是技艺精湛。到了元代,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一色红”色彩运用象征着吉祥、喜庆,代表五行中“火”;“一色黑”色彩运用象征着宽厚、博大、稳健,代表着五行中“水”;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不仅如此,单色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再现材质本身的特点,同时更加完美地体现作品的精神文化底蕴。由此不难看出民间美术剪纸与漆器艺术装饰色彩,在色彩的选择、使用上有着相同的共性,它们相互借鉴、吸收,从而体现色彩的内在美及色彩的民族象征性和博大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除去以上所述的民间美术种类外,还有其它的民间艺术色彩来源,如:木版画、京剧脸谱、壁画、风筝、花灯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民间美术和漆艺术在色彩运用和搭配上,尽管没有形成专业、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却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是经过了时间和长期实践的双重检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观念的产物。在色彩组合方面它们几乎接近完美,如“黄马紫鞍配”、“红配绿看不够”等配色原则,组成了民间色彩与漆艺术的美学程式与审美标准;这对民间美术与漆艺术在色彩运用和流传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当今世界是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在最大程度上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和设计作品的特点相互融合,才能使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民间美术与漆艺术在色彩、形体塑造和审美方式上都对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具有高度审美的今天,它们是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哲学理念的体现。因此,在现代设计运用这种色彩理念和方法,势必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而得到国人的认可,世界也必将为之惊艳。本文以色彩为重点,对于如何将现代设计以多元化、民族化的渠道进行创作、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 赵天蔚:《装饰艺术的魅力》,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3] 金鹰达:《中国传统手工艺》,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 王贤培、李白丁:《设计色彩》,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宫六朝:《装饰绘画漆艺》,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姚敏娟,女,1978—,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象征 篇7

《老人与海》是一部精神震撼之作, 在带给人们热血激情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思索生命的意义。在书中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个老渔夫, 其不顾世俗的眼光, 一个人独自穿梭于海洋之中, 保持着心中那份热忱的理想, 并为了理想和大马林鱼进行较量, 但是当胜利即将来临之时, 鲨鱼的到来将全书推到了高潮, 在和鲨鱼的直接交锋中, 我们看到了不老英雄的年轻风貌, 也让我们看到了为了将要失去而抗争的震撼场景。作者将主人公描绘成狮子般的英雄人物, 同时其用词精炼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对书中的马林鱼、鲨鱼、海洋进行了现实意义的暗示, 引导人们来追求生命的美丽和心中的理想, 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

2《老人与海》 的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

2. 1 主人公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老人与海》是围绕着主人公桑提亚哥开展, 塑造了一个光辉伟大的硬汉形象, 主人公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其经历了死亡搏斗之后, 仅仅带来了一副巨大的鱼骨, 但是我们知道桑提亚哥是真正的胜利者, 其象征着人类精神。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对人生追求的表述, 在作品中充斥着暴力、死亡己勇气等男性因素, 是人类生命的最终意义, 也是英雄追求的元素。主人公桑提亚哥身上没有暴力的倾向, 也没有偏激和虚无的情绪, 促使其猎杀马林鱼的动机只是一种对公平的追求, 桑提亚哥是一个低调和谦虚的人物形象, 即使在猎杀马林鱼之后, 也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在他眼中没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只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而不败的英雄, 任何的艰难险阻没有打碎其雄心勃勃, 他是一个为了理想不惜生命的人, 他有着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和精神力量, 他把生命看作一场战斗, 具备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 也拥有面对自然时的柔情, 他热爱大海, 热爱生命, 谈赞美大海、赞美月亮并且赞美星星, 在勇气背后展现出了硬汉柔情的形象, 他是更接近生活的普通人。海明威没有对老人进行绚丽的刻画, 也没有把老人和英雄之间进行等同, 但是却触动了读者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使读者在阅读中激发了美学的共鸣, 对生命意义和英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2. 2 大马林鱼的象征

大马林鱼是桑提亚哥战斗勇气的来源, 是整个小说的推动者, 大马林鱼是人类前进的一种象征力量, 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 正是人们怀揣理想, 并为目标不断奋斗, 才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桑提亚哥在海上84 天没有收获, 但是其心中依然保持着对目标的热情, 其捕获大鱼的信心和希望从未消失, 这正如人类虽然屡受挫折, 但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放弃, 最终主人公获得了成就。大马林鱼是光荣的象征, 人类的奋斗历程正是追求荣誉的过程, 人类不断追求更大的理想和目标, 而桑提亚哥也对大马林鱼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 在整个斗争过程中都会马林鱼表现出喜爱和敬佩之情, 这和人类追求荣誉、战胜困难的感情如出一辙。桑提亚哥最终捕获大马林鱼象征着人类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战胜苦难创造奇迹的现实意义。

2. 3 大海是人类社会的象征

大海为主人公提供了食物来源, 是主人公战斗的地方, 大海是人类社会的象征, 大海是仁慈的, 为主人公提供庇护、主人公的全部都是大海的馈赠, 同时大海也是主人公生存的舞台, 只有在大海中主人公才能找寻自尊心和自信心, 虽然海明威没用用笔墨来表达主人公对大海的情愫, 但是大海如同不言不语的人类社会一样, 为生存其中的人带来一切。大海是美丽的, 但是大海也是残酷的, 有充足的食物和充满诱惑的大马林鱼, 但是也充斥着野蛮和威胁, 适者生存是大海的游戏规则, 这和人类社会高度相似, 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现实反映。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 等级明确, 没有民主和和平的土壤, 社会犹如大海一般带来人们财富和诱惑, 但是却饱含危险, 稍有不慎就会被社会不公所吞噬。

2. 4 鲨鱼是破坏力的象征

《老人与海》中的鲨鱼冷酷而凶残, 对桑提亚哥带来了致命的威胁, 对现实生活, 鲨鱼是破坏力的象征, 破坏了人类美好的愿景和取得的成果, 桑提亚哥和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 并最终战胜鲨鱼, 这意味着人类应当和破坏力量进行坚决的斗争, 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桑提亚哥把大马林鱼当作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是其人生追求的最高荣誉, 一旦其受到破坏者的践踏, 主人公就毫不犹豫与之斗争, 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其可贵的品质表明了主人公具有可贵的精神品质, 对待破坏力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

3 结语

总而言之, 作者在 《老人与海》中灌输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象征艺术, 其语言见解内涵深刻, 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展示了强烈的社会暗示, 通过主人公的精神来赞赏人类精神的高尚, 以大马林鱼来象征人类最美好的目标, 同时彰显了大海的象征力量, 凸显了鲨鱼的破坏力量象征, 鼓励人们勇于同困难战斗, 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摘要:《老人与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学作品, 是海明威最后一步重要作品, 在书中作者描绘了主人公的英雄形象, 并运动象征艺术写法, 通过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了主人公、大马林鱼、大海及鲨鱼形象, 赋予其现实意义, 这部作品发人深省。本文对《老人与海》故事进行简介, 并对作品中的象征艺术应用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老人与海》,现实意义,象征艺术

参考文献

[1]杨婷婷.试论《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J].文学评论, 2011 (02) .

鱼纹造型艺术的样式和象征符号研究 篇8

关键词:鱼纹文化,造型艺术,象征符号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鱼纹符号作为中国古代图符应用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这其中不仅仅只是具有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的视觉象征的一种,还有的就是中国原始的纹样里面,其中的一种造型元素。在原始社会的这段时期,鱼和人类就已经结下了很深的关系,在距离现在已经有18000年时间的北京周口店,那里的山顶洞人遗址所出土的涂红以及穿孔的草鱼眶上骨,这可以说是装饰品的祖先,在原始的时候,那个时期的人们对鱼的崇拜以及信仰等方面的观念已经有了萌发的现象。根据现在所考证出来的一些资料文献显示,在6000年前的先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上面,出土了最早的一种鱼纹。在古代的一本书籍《山海经》这里面,有对于十数种奇异的鱼形象的介绍,并且在这里面将鱼与远古所流传的神话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使得了鱼在那时候更加具有了瑰丽以及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一、鱼纹的造型样式

鱼纹的造型样式可谓丰富多彩,经过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体鱼纹

在新石器时代中,单体鱼纹是在彩陶器物上出现的,用绘画等方式。在彩陶器唔上的单体鱼纹有着以下的两种布局的方式:第一种在布置上面需要按照一定的位置方向以及顺序等等环绕在其中,或者就是两两相交。另外的一种就是比较自由的布局,数条鱼可能就是首尾相连,展现出来的就是它们的总台十足,形成一种动感的错觉。就好像是在看鱼在水里面游动的这样子的一种写实、生动的状态。最具代表的是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鱼纹彩陶盆,这件陶盆口沿微卷,通体施以红色,盆的外壁描绘互相追逐的游鱼三尾。

(二)组合鱼纹

绘制在彩陶器物上面的除了有上文说到的单体鱼纹之外,还有的就是鱼纹与其他的纹样,之间所组合在一起出现的组合鱼纹,在这其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在西安的半坡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一种人面鱼纹彩陶盆,在这上面所绘制的人面呈现的是一种圆形的状态,这里面的人五官形象非常地明确,并且在嘴角的两边都会有着一道交叉斜线,在头部的两边都有着一条比较小的鱼,在人脸的两侧绘制的是一条张开嘴的鱼形,看起来就好像是在水里面畅游一样,并且这其中的形象看起来也是非常的生动。

(三)变体鱼纹

在新石器这个时代中,一些遗址所出土的陶器上面都发现了一些算是属于是变体鱼纹这种装饰。变体鱼纹指的就是采用鱼的这个形象,但是只是将鱼的部分造型或者是特征来进行变体,这在装饰性来讲是极强的。比如说变体鱼纹罐,这其中的腹部就是用两方连续这样子形式的变体鱼纹作为这上面的装饰,斜向上的一对变体鱼纹共同使用着杏圆形状的鱼头,在这其中的肩部上,所装饰的是两方连续变体的一种鸟纹,并且与鱼纹一样都在同一个弧形内律动,这样看起来就好像是水天一色,阴阳相生一般。马家窑出土的另一件陶器变体鱼纹壶,上部周圈饰以锯齿;肩部装饰像水面的波纹,又像鱼身上的鱼鳞;腹部的柳叶形装饰,像水中游动的鱼儿,整个壶的装饰像一幅鱼儿戏水图,生动活泼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极具装饰性。

二、鱼纹的象征符号

关于彩陶器上面出现的鱼纹造型符号,一直到今天都是令人有着很多的猜想。大部分的人所认为的就是这种人面鱼纹是与原始时候的一种人类信仰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对于这其中所蕴含的具体含义的解释上却是存在着出入。有一种说话就是“图腾”说,这种说法就是推测半坡氏族的人可能认为的就是鱼是他们的祖先,于是便将鱼作为图腾来进行崇拜。还有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祈求“生殖繁盛”说,而第三种说法就是祈求”捕鱼丰收”说等等。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说法,没有一种是大家都认可的,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够将人面纹饰解释的天衣无缝的说法出现。

(一)宗教信仰

原始人类还处在思维不发达的状态,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产生恐惧感,对于无法解释的现象,他们将其作为神的意识。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中,大溪遗址曾出土了用鱼陪葬的现象,有的把鱼摆放在死者身上,有的把鱼放在死者口边,还有的把鱼放在两臂下,更有典型的是有的死者口咬两条大鱼尾,而把鱼放在身上。这种现象与半坡的人面鱼纹形象非常近似,可能大溪人也是把鱼作为氏族内和家庭内的一种图腾标志。

(二)祈求鱼猎丰收

相较之下,祈求鱼猎丰收的观点在科学上是最站的住脚的。天文学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于爆粉以及植被等等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得出了在当时的半坡气候状态与今天的半坡比较起来,可能天气更加温暖湿润,并且在那附近有着许许多多的湖沼,那个地方的雨水也是相对比较丰盈,而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影响下,那里的鱼类可以说非常繁盛的。并且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有着许多的打渔工具,其中出土的骨鱼叉就有十数件,其中的骨鱼钩也有大概十件最有,石网坠有着数百件。从这些工具中其实可以看得出来,那时候的渔猎是非常发达的,在半坡生活的原始人类,可以在鱼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他们的主要的食物之一。因此,将鱼纹这个纹样作为他们对于渔猎丰收这件事情的祈求,想想起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历史长河中岁月荏苒,但是鱼纹的发展脚步却没有因此而停止,这种纹样在历史中,跨越了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文明历史上,其中的文化特质闪烁着,并且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鱼纹,中国的传统图形中,最能够具有生命力以及文化性质的一种纹饰。

参考文献

艺术象征 篇9

《风刮卜奎》故事的戏剧性、现实性

卜奎———风刮来的城市, 年复一年承受着风沙的侵袭。一年两次风, 一次六个月。风, 无疑是本剧重要的“角色”!但, 它应当十分“吝啬”地出现!颇有意味的出现!倘若随时都有, 到处都有, 则等于“没有”!

卜奎人———因为“苦难”所以“坚忍”。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德平和汝成、邓龙) 。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子寒和梅生、青云) 。这是一个母亲的故事。是一个母亲和一群儿女的故事。 (子寒的身世、骨血、长成、恩怨、情感、归宿;子萱的痛苦、煎熬、无助、无奈、情感、归宿;强加给梅生的婚姻, 致使她一生没有得到丝毫的情感;强行阻断了青云的情感, 毁掉了她可能幸福的一生。)

人的命运似乎存在着“定数“, 但”定数“中充满着“变数”。

人不管怎样活着, 归宿是一样的, 那就是终究要“死去”。

有价值地“活着”或者“死去”, 才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风刮卜奎》“环境”的朦胧、象征意味

比如:

1、由不同的“古老建筑的老照片”拼贴而成的底幕和四道边条;以此渲染过去了的、已被今人渐渐忘却了的“历史”。

2、一座历经百年风雨侵袭的、高大的门楼 (灰白色) ;“家”的象征, 德平这个“女人”、这个“母亲”的象征。

3、两道绘有青砖图案的墙片 (纱幕) ;可以形成“挤压”、“逼迫”、“隔阂”、“阻断”的语汇。

4、两道 (三块) 绘有芦苇、水面的吊片 (纱幕) ;组合成意象的、空旷的、荒蛮的、由土匪盘踞的“芦苇荡”。

5、一张晚清时期的书案 (灰白色) ;书案上堆满了书匣子和线装书, 这无疑是宁汝成的“领地”, 他在这里书写、阅读、翻译文稿, 他在这里排遣心中的苦闷与忧虑, 他在这里聆听着、感受着“家”里发生的一切。

6、一把晚清时期的座椅 (灰白色) ;汝成的主要支点。意在“四平八稳”。它的摆放及移动还具有重要的画面平衡作用。

7、一张同时期的摇椅 (灰白色) ;与“门楼”具有相近象征意味的重要道具。德平的主要支点。“悠闲”与“焦虑”并存。德平在此享受“劫后余生”的快乐;刀锋下小子寒在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吞石而死”的子萱被母亲抱在此处, 躺在其间像一个“摇篮”里的孩子;汝成在此向德平示爱并在此“顺从”地、静静地死去;德平最终已经没有坐上去的力量, 她靠着摇椅滑坐在地上……

8、一把披着白色“熊皮”的大靠背木椅。匪首邓龙的象征。

9、两组带有扶手 (白色向黑色渐变) 的楼梯;多重空间组合与“并存”的媒介。

10、两组带有扶手 (黑色向白色渐变) 的平台;承载着“土匪窝”、“子寒房间”、“子萱房间”。

11、两张白色的西式单人睡床;点缀出中西合璧的时代、地域、家庭之特点。两张外表同样清新、舒适、安逸的床。两张床上的主人“子寒”和“子萱”, 同样经受着心灵及肉体的、痛苦的煎熬, 同样的不得安宁。

《风刮卜奎》的其它艺术内涵

话剧的台词就是话剧的生命。《风刮卜奎》的台词表现了人物丰富可看的性格。有味道, 要揣摩才能寻找找出潜台词。它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探索人的性格、命运, 体现了台词的真正含义。所以演员的台词处理必须注意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富于节奏感、艺术感的台词才能表达出角色的“灵魂”, 才能体现出剧本的“精髓”。而绝非是随心所欲的“重复”或“买弄”!

艺术象征 篇10

一、二战遗风下基弗艺术的产生

安塞尔姆·基弗1945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城镇。基弗父亲是一名美术教师,基弗在中学毕业后先是学习法律。而1966年他毅然放弃法律专业改为学习艺术。1970年拜师约瑟夫·波依斯,波依斯的思想对基弗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弗自身对法律、宗教、哲学和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加上又处在二战刚刚结束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基弗强烈的个人艺术就在二战的遗风下慢慢形成。

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作品世界是多个理论系统的结合,其中有开放的、流动的、多元素的、多文化的、多时空的特点。而作品中的符号丰富而艰涩,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形式的特点。不同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不一般的象征意义,而这些使他的作品中散发出别的画作所不具有的别具一格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字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象征,可是在基弗的绘画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纵观基弗的作品,手写体的文字会时不时出现在基弗的作品中。作品中的文字在不同的画面中被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或被放在画面一角,或被安排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文字自身在画面中有时被基弗做得非常清晰,有时他把文字故意做成模糊不清的符号,看似安排得比较随意,实则是基弗绘画作品中不可忽视、不可代替的重要元素之一。作品中的这些文字有些被命名为作品的标题,例如:《炼丹炉》《我看见了雾之土地,我吞噬了雾之心脏》。

二、基弗绘画中“材料”独有的历史记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铅材成为基弗绘画中常用的表现材料之一。由于铅特有的物理性质熔点比较低,所以铅比较容易被使用者随意改造成想要的形状形态。铅材在作品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如铅条、铅丝、铅皮、铅块、铅溶液以及铅制模型等,它们有时单一地表现在画面上。有时则与其他材料相互搭配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画面上,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不同的铅制形式、或者跟别的材料搭配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平整的、细腻的、粗糙的,抑或是斑驳的。加之铅材本身所具有的硬度感跟重量感,给人一种厚重沧桑的感觉,正好与基弗的画面相得益彰。

基弗选择铅材作为绘画材料,不仅仅只是因为铅材本身的物理属性适合于表现媒介,还考虑到了铅材社会属性的特殊性,及特殊性所要传达给我们的历史感、神秘感以及特有精神性的东西。自19世纪以来,军事工业以及现代化的其他工业广泛使用铅材。基弗生活在战后的德国,虽然他自己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由于周围氛围的影响,他对自己的祖国有着强烈矛盾的感情。一方面他有对德国战败的悲愤;另一方面也有对纳粹罪行的痛恨,这些都是他无法回避的历史。他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都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表达他对纳粹国家的反思,从而让人民更为深刻地了解到战争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罪恶。因而铅给人一种恐惧感,代表着灾难、危险、血腥、噩梦、阴毒。铅材所承载的这些历史内涵跟基弗所要表达的历史反思、人类对战争的反思、人类对生命的反思都相吻合。

三、通过“材料”表现艺术话语中符号的象征意义

(一)历史的反思——阁楼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与森林有着渊源的民族。而木制阁楼作为载体可以表现日耳曼传统文化与森林之间的亲缘关系。1971年基弗搬到一所学校的顶楼画室,这个画室则是他作品中阁楼的原型。

基弗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作了一系列以木头做成的阁楼的场景作品,阁楼给人的感觉是封闭的、私密的、压抑的,在这些作品中基弗对木纹不厌其烦地描绘。阁楼直线结构的透视原理与木纹不规则的曲线纹理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使作品中充满了矛盾,紧张的视觉效果、强烈的神秘感萦绕在观者的心头。

(二)天堂与大地的桥梁——塔

基弗的“塔”系列也是衍生于他的工作室。基弗的塔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塔截然不同,他的塔比较单纯、粗鲁、伟岸,同时又给人以脆弱的感受。塔的状态凝固在将要崩塌前的瞬间,给人以极度的不安全感。其材料用的是混凝土和钢筋,局部采用非常传统的水泥预制板浇筑所成。结构上分为围合式跟开放式两种。所有的这一切组合起来给人以神秘、不可触及的心理感受。

(三)创造与毁灭——调色板

调色板元素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作为绘画符号之一出现在基弗的作品中,20世纪90年代末又重新回归出现。调色板不仅仅作为画家的画画工具之一,同时也代表了绘画艺术成为一种象征符号。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主义绘画出现以来,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创作不仅仅只是通过在画布上描绘所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绘画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绘画材料跟绘画工具也随着日益变化更新,调色板再也不是绘画创作的必需品。基弗选用调色板作为他的绘画作品中的一种常用象征符号,用来暗喻在当代社会艺术环境中绘画艺术所遇到的艰难困境,象征着绘画艺术所遭遇的挫折。调色板同样展现了基弗对历史跟文化的反思。

(四)反叛与伤痛——连衣裙

纵观基弗的绘画作品,很少有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女性形象更是少见。基弗不只是将连衣裙放置在自己的布面绘画中,在他的装置艺术中也有所体现。作品中唯美外形的连衣裙象征着女性特有的魅力。带刺铁丝的连衣裙则象征着女性的刚烈与凛然。大小不一、款式不同的灰色裙子上沾满粉末与颗粒的污垢,象征着二战中的妇女与孩童的无助,表现了生命的痛苦、不堪回首的记忆。连衣裙在基弗的绘画中是一个多义而神秘的象征符号。

结语

不同的艺术家对材料在画面的选择与运用上都有着不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艺术家自身的审美取向、历史落点、精神世界和性格气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作品中担当着不一样的精神载体与文化象征,这些都贯穿在基弗的艺术创作之中。基弗的一个重要的创作特征就是不断变化的重复的符号。不同的符号在不同的语境画面下有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他作品的宏大气势、深邃的思想内涵是值得慢慢回味、体会与反思的。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常宁生.国外后现代绘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德]汉斯-魏尔纳·舒特.寻找哲人石——炼金术文化史[M].李文潮萧培生,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4]冯亚琳.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艺术象征】相关文章:

朦胧诗的象征艺术07-20

绿色象征05-14

青春象征06-15

比喻、象征07-26

比喻象征08-12

象征词语05-11

建筑象征05-30

象征06-24

环境象征06-27

象征意象08-04

上一篇:农产品出口企业下一篇:公共管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