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分期

2024-08-12

宫颈癌分期(精选四篇)

宫颈癌分期 篇1

关键词:宫颈癌,分期,治疗

宫颈癌在妇科肿瘤中位居第二位,是导致青年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5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以发展中国家居多[1]。外科治疗与放化疗可以治愈80%~95%的早期病例(1期),对于3期治愈率可达60%[2]。近年来在宫颈癌方面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宫颈癌分期治疗作一综述。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采用的FIGO分期法基于解剖学与临床评估,手术效果良好。宫颈癌通过组织形态学检查(活检、宫颈刮片及宫颈锥切等)确诊,严格的分期还需要进行阴道镜检、阴道与直肠检查,膀胱镜检查与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以

2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人民医院(401326)评估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CT与MRI等影像检查,通常用于确定有无淋巴结病变与宫旁蔓延,尤其是动脉周围结节病变——外放射可提供更好的生存优势。PET在确定宫颈癌转移方面敏感性优于CT与MRI(92%/60%)[3]。

1 Ia期宫颈癌

Ia期宫颈癌为侵袭性宫颈癌的早期阶段,较少转移,多可通过非根治疗法治愈。有利于保留患者生育力,避免根治疗法的潜在并发症。Ia期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诊断基于宫颈锥切。组织学的特征用于确定手术范围及是否需要处理区域淋巴结。通常,在这种微侵入性疾病中,淋巴结受累风险低。在淋巴间隙中存在确定的瘤栓时则发生结节样转移的风险高[4]。治疗选择上,若无远处转移,可仅行病变完整切除;若有远处扩散,则需行扩大范围的手术。

1.1 Ia1期宫颈癌

多项研究表明Ia1期病变,确定为微侵袭性,(深度<3mm,宽度<7mm),可进行适当的处理[5]。在无淋巴结受累的Ia1期宫颈癌中,治疗选择为:(1)保留生育能力的锥形切除术;(2)单纯的子宫切除。治疗性的锥切要求手术边缘必须未受病变累及;子宫全切术时不必切除阴道穹窿及卵巢,除非术前阴道镜确定宫颈病变累及穹窿部。在该期病变中,罕见淋巴结转移,一般无需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管侵润在宫颈癌预后中通常不作为重要的预后因素,在Ia1期中,对预后的意义尚未明确,有作者认为只要淋巴间隙受侵,即使在Ia1期,也需要行根治性治疗[6]。其方法是:(1)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2)保留生育力的根治性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

1.2 Ia2期宫颈癌

Ia2期宫颈癌侵袭深度增大,淋巴脉管间隙受侵发生率及盆腔结节样转移风险增加。Ia2期(深度3~5mm,宽度<7mm)出现结节样病变的发生率近7%,一般需采用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或行初步放射治疗。为保留生育力,亦可选择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并盆腔淋巴结清扫。近期研究认为,无淋巴脉管间隙受侵的患者中,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低,锥切或腹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可靠,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还存在争议[7]。

目前推荐Ia2期宫颈癌合并不良病理学特征(淋巴脉管间隙受累)的治疗方法是:(1)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盆腔淋巴结清扫;(2)青年妇女需保留生育力者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并盆腔淋巴结清扫。因年龄或其他医学因素手术病死率高者,可单独行腔内放射治疗。

2 Ib~IIa期宫颈癌

Ib~IIa期宫颈癌目前尚无标准化处理方法。大多数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性治疗。两种方式作用相当,但在并发症上存在差异。根治性手术可保留卵巢功能,阴道狭窄次于放疗,且可避免放疗对邻近结构的损伤。Ib2期宫颈癌单独采用放疗其盆腔肿瘤复发率达30%,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其发生率约20%[8]。新辅助化疗可消除微小转移、缩小肿瘤,有利于随后外科手术及放疗的效果,在Ib2~IIa期肿瘤中可发挥改善疗效、保留生育功能及盆腔器官功能等作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减小肿瘤宫颈外扩散风险,提高患者生存期,相对于传统的放化疗,为一种更有效的方法[9]。治疗对策基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状态、肿瘤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的实施等,以期最小并发症的同时获得最好疗效。

3 Ib1~IIa早期宫颈癌

该期标准手术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子宫及宫旁组织及阴道上2cm。卵巢保留,尤其在年轻女性,可避免更年期的提前。随机研究表明,Ib~IIa期宫颈癌采用II型或III型根治性疗法,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后者晚期并发症出现较高[7]。为减少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及功能失调,新技术不断出现。近期研究证明,早期宫颈癌采用腹腔镜辅助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其有效率及复发率并不高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2cm宫颈癌,为保留生育能力,可行经阴道宫颈切除术及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其肿瘤复发率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当(4%)[10]。

手术治疗Ib~IIa期宫颈癌的另一个标准化是盆腔淋巴结清扫,要求尽可能多的切除淋巴结。通常切除23~28枚。文献报道,淋巴结切除少于20枚的,其阳性结节约为10.5%,切除超过50枚的,阳性结节可增加至26.5%[11]。淋巴结转移为患者总生存数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90%;而阳性者仅59.5%,且盆腔及远处转移发生率高[12]。术后放疗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化方案,可起到局部控制作用,但对远处转移无效,对生存数并无影响。

4 肿大转移的大动脉旁淋巴结(PALN)

Ib期宫颈癌并阳性PALN采用扩大照射野的放疗可获得30%~40%的远期生存率。随机试验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扩大照射野放疗的放化疗对阳性PALN宫颈癌患者疗效可靠[13]。但手术联合放疗并发症显著增高,其不良反应高于单用放疗或手术。放疗对小的淋巴结转移有效,但对大的淋巴结效果不明显,手术切除大的阳性淋巴结证明安全有效且不会引起全身扩散,其生存期(31%)明显高于无切除组(6%)[14]。

在Ib~IIa期宫颈癌患者中,肿瘤体积大、间质侵润深、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脉管间隙受侵、宫旁组织受累或手术边缘临近肿瘤等都是其不利的预后因素,应用辅助放疗可改善预后。采用GOG(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评分系统,定量分析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临床病理复发风险,识别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复发风险人群,可避免低风险者不必要的辅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在术前行不利因素评估可有效安全的减少Ia2~Ib1期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淋巴结冰冻切片阴性患者,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其5年生存期达95%[15]。

5 IIb~IVa期宫颈癌

长期以来,放疗在高级别局部性宫颈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其标准化治疗方法是外放射治疗加上缓释疗法,治疗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剂量照射肿瘤中心与盆腔壁结节,目前很少单独使用。现提倡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用以治疗局部高级别、转移与复发宫颈癌,减少局部及远处复发,并能提高累积生存率,8年生存期可达67%[16]。化疗后的血液及胃肠道毒副作用较常见,但急性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通过内科疗法可予以控制,远期毒副作用罕见且并不增加晚期并发症[2]。若存在转移性病变,通常患者预后差,调查研究发现照射前先于腹膜外行外科手术清扫肉眼可见的淋巴结,随后行扩大范围的放疗与缓释疗法,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能取得良好效果,其生存期与微小转移患者相当。

宫颈癌分期 篇2

关键词:MiR-140,宫颈癌,疾病分期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的一种, 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鳞状上皮癌较为多见。据估计, 40%的患者可能在确诊后9个月内病死, 针对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 患者病死率几乎高达80%[1,2]。而能否准确进行临床分期, 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预判, 目前临床分期主要通过专科检查来确定, 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组织的Mi R基因水平, 探讨宫颈癌与该基因的关系, 通过干扰该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宫劲癌的目的, 现在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62例, 其中良性为32例 (良性组) , 恶性肿瘤为30例 (观察组) ;其中鳞癌25例, 腺癌4例, 腺鳞癌1例;年龄34~71岁, 平均 (48.0±10.4) 岁;患者主要体征为阴道排液、不规则或接触性出血。另选择同期来两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 (对照组) 。三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试剂与仪器

由日本TOYOBO公司提供的RT-PCR试剂盒;由美国Invitrogen公司提供的Trizol;紫外分光光度计。0.5 mol/LEDTA缓冲液 (p H 8.0) 、PBS缓冲液 (p H 7.2~7.4) 。RNA酶抑制剂、反转录反应液、反转录酶、PCR反应液、Taq DNA聚合酶。

1.3 检测方法

取宫颈癌组织, 良性组织, 正常组织的新鲜标本, 无菌条件下放入50 m L的无菌管中, 立即置于液氮罐中。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验的证实。用Trizol试剂提取各组细胞总RNA,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 RNA纯度并计算其浓度, RT-PCR条件为:37℃60 min, 95℃10 min, c DNA产物置于-20℃保存。根据Genebank序列, 设计上述坏死相关因子和对照β-actin的引物序列并合成。c DNA在引物指导下扩增PCR产物。获得的产物经凝胶电泳后, 在凝胶成像系统上分析相关因子m RNA的丰度。

1.4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0期:原位癌 (不列入浸润癌治疗效果统计中) ;Ⅰ期:癌局限于宫颈 (癌扩展到宫体, 在分期中不予考虑) ;Ⅱ期:癌灶超越宫颈, 阴道浸润未达下1/3, 宫旁浸润未达盆壁;Ⅲ期:癌灶超越宫颈, 阴道浸润已达下1/3, 宫旁浸润已达盆壁, 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列入Ⅲ期, 但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及肾功能者除外;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 或癌浸润膀肮黏膜及直肠黏膜[3,4,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Mi R-140结果比较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Mi R-140 OD值为 (0.82±0.30) , 高于对照组的 (0.53±0.11) 和良性组的 (0.61±0.15) , 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 (P<0.05) 。良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同分期Mi R-140结果比较

本文结果显示, TNM分期中Ⅳ期 (n=7) 、Ⅲ期 (n=13) Mi R-140 OD值分别为 (0.92±0.21) 和 (0.85±0.23) , 均高于Ⅰ期 (n=4) (0.60±0.12) 和Ⅱ期 (n=6) (0.69±0.08) ,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适宜的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对于宫颈癌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等意义重大。Mi R-140是mic RNAs家族成员之一, 可表达于软骨中, 并调节其发育。Mi R-140的特异性表达及改变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表明, 在利用敲除目标基因mi R-140制备大鼠疾病模型的过程中, mi R-140的缺失和年龄相关, 可能原因是mi R-140参与了调节软骨发育的过程, 导致蛋白多糖丢失及关节软骨的纤维化并伴有加重迹象[6,7,8,9,10]。临床中对于Mi R指标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变化研究并不少见, 但是对于Mi R-140在宫颈癌患者局部组中的表达研究却极为少见, 因此对其进行研究的空间较大。有研究认为, Mi R-140对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分裂, 并对细胞的癌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此对其在良恶性宫颈疾病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也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Mi R-140 OD值为 (0.82±0.30) , 高于对照组的 (0.53±0.11) 和良性组的 (0.61±0.15) ,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良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Mi R-140可在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本研究采用的分期为FIGO分期标准, 结果显示, Ⅳ期、Ⅲ期Mi R-140 OD值分别为 (0.92±0.21) 和 (0.85±0.23) , 均高于Ⅰ期和Ⅱ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 病情越重, Mi R-140 OD值越高。

综上所述, 宫颈癌患者体内Mi R-140水平高表达, 且病情越重越明显。

参考文献

[1]Lin Y, Chen Z, Kuang F, et al.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tage ib cervical cancer:comparison of diffusion-weighted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t 3.0 T[J].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3, 37 (6) :989-994.

[2]Wang H, Zhu L, Lu W, 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hysterectomy in cervical cancer[J].World J Surg Oncol, 2013, 25 (11) :301.

[3]Vieira L, Almeida A.The cytology and DNA detection by the Papillo Check ()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J].Eur J Microbiol Immunol (Bp) , 2013, 3 (1) :61-67.

[4]Tachezy R, Smahelova J, Kaspirkova J, 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pecific prevalence in th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population of czech women[J].PLos One, 2013, 12 (11) :e79156.

[5]Zhang Y, Hu J, Lu H J, et al.Determination of an opt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of fluorodeoxyglucose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to assess pathological volumes of cervical cancer:a prospective study[J].PLos One, 2013, 8 (11) :e75159.

[6]Brichacek B, Lagenaur L A, Lee P P, et al.In vivo evaluation of safety and toxicity of a lactobacillus jensenii producing modified cyanovirin-n in a rhesus macaque vaginal challenge model[J].PLos One, 2013, 8 (11) :e78817.

[7]Brichacek E.Practice bulletin no 140:management of abnorm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test results and cervical cancer precursors[J].Obstet Gynecol, 2013, 122 (6) :1338-1366.

[8]Wan G, Xie W, Liu Z, et al.Hypoxia-induced MIR155 is a potent autophagy inducer by targeting multiple players in the MTOR pathway[J].Autophagy, 2013, 10 (1) :11.

[9]肖庆, 黄震, 迟秀文, 等.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1, 22 (1) :46-47.

宫颈癌分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确诊患有子宫颈癌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 患者的年龄为36~63岁, 平均年龄为 (48.67±3.34) 岁, 患病时间为1~7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3.12±0.26) 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研究前均对研究目的和研究过程有所了解, 并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协议。

1.2 磁共振扫描方法:

所有子宫颈癌患者均采用德国进口的西门子Novus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 均使用体部表面线圈和相控阵线圈。该仪器的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为3~8 mm, 矩阵为256×256, 重建矩阵为512×512, 间隔1 mm, 扫描视野为28×28至32×32。扫描范围:所有子宫颈癌患者均取仰卧体位, 从轴位开始至患者双侧髂骨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 根据病变部位以及范围对患者进行矢状及局部薄层扫描。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为:轴位SE T1WI (TR/TE为110 ms/4 ms) , 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TSE T2WI (TR/TE=3300 ms/120 ms) , 矢状位或轴位T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采用静脉注射对比剂 (Gd-DTPA) , 按照0.01 mmol/kg的标准进行增强轴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扫描。

影像学结果均由3位专业经验丰富的医学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影像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然后将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磁共振分期标准使用Sironi等提出的方法, 由本院3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

1.3 宫颈癌病理分期检查:

参照国际妇产科协会的分类方法, 由本院两位妇科肿瘤副主任医师对所有子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理组织专科检查并分析判断, 病理阅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按照国际妇产科协会的分期标准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整理。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子宫颈癌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使用[n (%) ]表示, 当P<0.05时, 则可以认为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 则可以认为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所有子宫颈癌患者在行磁共振前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患有子宫颈癌, 病理结果显示, 所有子宫颈癌患者均不存在0期及Ⅰa期, 6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 有34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Ⅰb期, 有15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Ⅱa期, 有11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Ⅱb期。经磁共振检查后, 60例子宫颈癌患者均全部显示, 显示率达100%, 其中有33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Ⅰb期, 有14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Ⅱa期, 有10例子宫颈癌患者处于Ⅱb期。经过比较发现, 6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磁共振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的有57例, 其确诊率为95.00%, P>0.05, 两组比较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 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磁共振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 (P>0.05)

3 讨论

子宫颈癌是临床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癌症之一, 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大便秘结等, 目前, 对于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有相关大资料研究表明, 女性早婚、早育、多产以及性生活紊乱容易患上该病[2]。子宫颈癌常见的扩散方式主要是向周围直接侵犯机体以及淋巴结发生转移, 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 对子宫颈癌患者实施早期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提供指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

临床上诊断子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有B超、CT、磁共振检查等, 虽然B超在医学上具有价廉、方便等优点, 但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有限, 而CT诊断对子宫颈癌的密度分辨率较低, 有相关文献显示, CT诊断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为30%~63%, B超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为22.7%[4]。

随着科学技术与医学的不断进步, 影像技术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 磁共振开始出现在大多数的医院中, 相比于B超以及CT诊断, 磁共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序列、多方位以及多参数直接成像等优点, 能够直观清楚地显示子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癌变位置、肿瘤形态、大小、体积等, 且能够准确判断对周围间质、宫旁、宫体、盆壁、阴道的侵犯情况以及浸润深度、延伸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且磁共振对子宫颈癌患者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因此, 磁共振检查对子宫颈癌患者的早期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指导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5]。

研究显示, 6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磁共振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的有57例, 其确诊率为95.00%, 两组比较结果差异不显著,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 总结得出, 对子宫颈癌患者行磁共振扫描检查, 对于判断患者的病理分期以及确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显像在子宫颈癌诊断和病理分期中的应用意义,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经确诊患有子宫颈癌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 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扫描, 将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与病理结果比较发现, 6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 磁共振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的有57例, 其确诊率为95.00%, 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颈癌患者实施磁共振扫描检查, 对于判断患者的病理分期以及确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显像,子宫颈癌,诊断,病理分期

参考文献

[1]何鲜辉, 张霖, 蔡尚霞, 等.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征象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0) :2370-2371.

[2]张建新, 靳宏星, 杜笑松, 等.子宫颈癌术前磁共振成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0, 22 (12) :807-809.

[3]陈琴, 王敏, 方羿, 等.子宫颈癌综合治疗后腹主动脉旁合并或不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1, 23 (5) :328-330.

[4]余深平, 贺李, 庄晓瞾, 等.子宫颈癌3.0T MR背景抑制DWI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初步相关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 20 (6) :414-417.

宫颈癌分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宫颈癌患者。入选标准[2]:经病理检查确诊;FIGO分期为ⅠB1~ⅡB期;无放化疗史或腹部手术史;均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并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 患者年龄为30~68岁, 平均 (45.8±2.3) 岁;病理分型:腺癌10例, 鳞癌86例, 腺鳞癌6例;FIGO分期:I B1期28例, I B2期47例, II A期16例, II B期1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子宫全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其中, 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为:外界切除至腰肌表面, 内界切除至输尿管外侧, 上界切除至外动脉、髂内交叉处上3 cm处, 下界切除至旋髂深静脉横跨髂外动脉处, 底部切除至闭孔神经表面;分别将双侧髂外、髂内、髂总、宫旁/闭孔、腹股沟深等部位的淋巴结整块切除, 并送病理组织检查, 详细记录各个解剖区的淋巴结转移数目。

1.3 观察指标

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并详细记录各解剖区的淋巴结转移数目。按淋巴结转移位置, 将102例患者分为低位转移组和高位转移组;按淋巴结转移数目, 将102例患者分为单个淋巴结转移组和多个淋巴结转移组。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因因素如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FIGO分期、宫颈深肌层浸润、分化程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的数据,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经χ2检验, 相关性采取Spearman相关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

本组102例宫颈癌患者, 共切除盆腔淋巴结2 446枚, 有3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率为34.31%, 淋巴结共转移205枚。淋巴结转移分布:宫旁/闭孔转移淋巴结138枚, 占67.32%;髂外转移淋巴结23枚, 占11.22%;髂内转移淋巴结22枚, 占10.73%;髂总转移淋巴结12枚, 占5.85%;腹股沟深10枚, 占4.88%。可见, 102例宫颈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且常受累于宫旁/闭孔转移淋巴结。

2.2 患者预后分析

对本组患者随访5年, 其5年生存率为80.39% (82例) 。

按淋巴结转移位置, 本组3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 高位转移组9例, 其5年生存率为55.56% (5例) ;低位转移组26例, 其5年生存率为61.54% (16例) , 组间5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368, P=0.3907) 。

按淋巴结转移数目, 本组3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 单个淋巴结转移组14例, 其5年生存率为64.29% (9例) ;多个淋巴结转移组21例, 其5年生存率为61.90% (13例) , 组间5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227, P=0.7261) 。

2.3 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 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r=0.2545、39.3067, P<0.05, 表1) 。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其中宫旁/闭孔是淋巴结转移最常受累的解剖区域[3]。也有研究表明, 淋巴结转移数目对宫颈癌预后有重要影响[4]。本研究结果显示, 102例患者中, ⅠB1~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34.31%, 且宫旁/闭孔淋巴结转移率为67.32%, 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而转移淋巴结的分布, 除宫旁/闭孔受累外, 髂外、髂内、髂总及腹部沟深受累也并非罕见。

故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时, 应重视受累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切除, 尤其是宫旁/闭孔区域。本研究经Spearman相关分析, 发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因素有关。因此, 为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 应注重淋巴结切除的彻底性。本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不显著, 但也应加强术后治疗强度,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常累及宫旁/闭孔区, 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铁宁, 王春刚.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的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附8例临床分析) [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16 (3) :25-26.

[2]李燕, 王銮虹, 朱安娜, 等.ⅠB1~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8) :598-602.

[3]曾威, 徐文生, 徐红, 等.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3) :206-210.

[4]尹月菊, 盛修贵, 李兴兰, 等.早期宫颈癌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4, 36 (6) :457-46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宫颈癌分期】相关文章:

宫颈癌04-17

宫颈癌关系05-17

宫颈癌手术06-16

社区宫颈癌07-12

宫颈癌放疗护理06-11

晚期宫颈癌患者06-15

宫颈癌前病变08-19

Ⅱ期宫颈癌09-01

宫颈癌治疗进展09-15

宫颈癌患者护理问题04-23

上一篇:矩阵式管理思路下一篇:光化学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