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标准

2024-07-07

通信标准(精选十篇)

通信标准 篇1

P1904.1 SIEPON标准的全称是Service Interoperability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由IEEE 802.3av 10GEPON标准工作组主席Glen Kramer (Broadcom) 牵头, 10GEPON工作组核心成员Duane Remein (烽火通信) 和Marek Hajduczenia (中兴通讯) 共同发起, 由IEEE下属的通信学会 (Communications Society) 提供赞助, 在2009年12月9日通过IEEE新标准委员会的评审, 正式立项。立项后的P1904.1工作组由Glen Kramer担任主席, Duane Remein担任副主席。

SIEPON标准的核心内容是“EPON的业务互通”, 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在现有EPON和10GEPON标准基础上, 定义系统级和网络级标准, 保证不同厂家EPON设备能够实现业务与管理的即插即用和互联互通”。标准研究的范围包括“EPON系统级业务互通涉及的设备功能、流量控制、系统级QOS;管理互通涉及的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功耗管理等”。本标准与EPON标准主要区别是, EPON标准主要规范了MAC层以下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只能保证EPON协议的互通, 难以保证EPON设备的互通;本标准从系统级考虑业务的提供, 研究EPON设备在提供业务和进行管理时的一致性, 从而保证不同厂家的EPON设备通过支持本标准实现完全的兼容和互通。

本次会议的参加单位有来自电信运营商 (韩国Korea Telecom、日本NTT、日本KDDI、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 EPON芯片厂家 (PMC-Sierra、Broadcom、Cortina) , EPON设备厂商 (烽火通信、中兴、华为、上海贝尔、爱立信、Sumitomo、Fujitsu、Hitachi、NEC等) 的共计56位专家参加。在本次会议中TF1组重点讨论了流分类和VLAN功能, TF2组讨论了QoS模型及具体实现方式, TF3组深入讨论系统保护和节能模式, TF4组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内容和帧格式, 通过本次会议, SIEPON标准取得重大进展, 大量文稿采纳为标准初稿的基础, 形成了V0.2版本初稿。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篇2

中心机房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一、中心机房的组成

1.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一般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2.机房管理员办公室、维修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

二、机房的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B级主机房要求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的物理环境;机房功能区域分隔要清晰明了、便于识别和维护。

三、机房的供电系统: 1.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B级机房市电停电时,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电源实际输出功率宜大于后端负载1.5倍,满负荷运转时间不得小于120分钟)。

2.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B级机房供电系统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20v(-10~+10%);稳态频率偏移范围,50Hz(-0.5~+0.5%)。

3.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四、机房的接地、防雷系统:

1.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2.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B级机房系统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直流地,防静电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实际接地要求按照计算机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3.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五、机房的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B级机房空调系统要求:全年温度,18~25℃;相对湿度,35~65% ;温度变化率,<10℃/h;并不得结露)。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六、机房的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B级机房要求:正常照明时,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300 勒克斯,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 勒克斯)。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七、机房的消防报警系统:

1.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2.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设施(必须采用气体灭火剂,严禁使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剂)。

3.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机房一般都配备恒温湿装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冷、暖气系统,如已使用则必须对系统给排水管道采取严格的防漏及补救措施)。

八、机房的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九、机房的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1.工商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要能支持电话、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并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2.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3.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CDMR推动无线通信产业标准化 篇3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公用移动通信不但成功地实现了第一代模拟制式的退网,第二代数字制式的发展和普及,而且成功地实现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升级。然而当前,我国专用无线通信仍处于模拟和数字混存阶段。近日,在杭州召开的专业数字无线通信技术论坛(CDMR:China Digital Mobile Radio)对这一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集中讨论。

由于数字无线通信成本较高,国内大部分对讲机生产商和用户还处于观望阶段。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无线对讲渠道业务总经理王海明对《计算机世界》记者透露,摩托罗拉数字对讲机目前在全球销售了100万台,在国外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国内市场仍待进一步开拓。在“模转数”的大趋势下,对讲机和集群通信产业发展遭遇瓶颈。目前,很多厂商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先机,积极推行有利于自身的数字集群标准,市场上各种标准并行竞争,通信产业标准化成为令人瞩目的热点。

這时,更加需要相关厂商联合起来,结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联盟。CDMR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论坛设立的宗旨包括以DMR数字通信技术为基础,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推动专业无线通信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加强产业界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推广专业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等。

优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个论坛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每个厂商都能找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找准定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从通信标准热度把脉产业价值投向 篇4

通信标准是通信行业的命脉, 通信行业的特点就在于互联互通, 标准定不下来, 设备制造、服务运营一切都无从谈起。2009年初中国3G牌照的发放是近年通信产业最重要的事件, 由此拉开万亿价值的无线宽带产业的序幕。而通过全球专利投入视角对当下3G和4G标准进行定量分析, 可从宏观和深度上把握新时期通信标准选择和分配的投入趋向和商业价值, 也可为我国政府、运营商和设备商提供有益的参照。

通信标准热度分析破题

从全球来看, 如今的标准形势更加复杂, 不仅有正式商用的TD-SCDMA、WCDMA、cdma2000三大3G标准, LTE、Wi MAX也成为投入重点, 再加上遭到冷遇的UMB, 这么多通信标准实际在同时竞争着产业链参与者的研发资金、人员投入等有限的资源, 而通过定量分析把握标准热度取向则可为我国通信业者提供有效的投入参照。

如何评价通信标准的热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无形信息可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通信产业, 各大标准都代表巨大的利益。而今, 各路标准拥趸的猛烈宣传攻势, 让人觉得每个标准都是特殊而无与伦比的, 每家都是100分, 但实际并非如此, 评价热度应该有科学公信的指标和严谨的态度。

相比于主观臆断, 借助“投入特定标准机构的数量”、“投入特定标准技术人员的数量”、“特定标准下新技术的产出情况”等指标综合得出的实证性结论可从一定程度上表征标准的热度。这三类数据在国家专利信息数据库中可全面获得。

笔者针对3G和4G六大标准近5年间的专利进行检索, 以专利权人表征投入特定标准机构数量, 以专利发明人表征投入特定表征技术人员数量, 以专利数量表征新技术的产出情况, 判定近5年标准投入的走势, 避免之前的累积效应影响对当前热度的评估。

WCDMA热度第一, LTE攻势迅猛

笔者通过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专利检索, 并利用统计学方法, 得出5年来6大标准的专利申请件数、申请人数、发明人数, 并通过统计加权的方法得出6大标准的最后总分, 其中WCDMA得分第一, 为100分 (标准化) ;Wi MAX第二, 为75.09分;LTE第三, 31.40分;TD-SCDMA24.28分, 居第四;cdma2000第五, 19.19分;UMB最后, 标准化设定为0 (图1) 。

从图1可见, 3G标准中广泛商用的WCDMA技术热度最高, 而WCDMA专利拥有量最多的是爱立信公司, 其他如诺基亚、高通、SK电讯、三星和LG也都是重要的专利拥有者, 中兴和华为也排名前列。

相比WCDMA的高度国际化, 我国自主3G标准TD研究热度超过高通公司主导的cdma2000, 排名第二, 但分数只为WCDMA的四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TD基本只在我国一国商用, 专利拥有排名前列的主要为我国企业中兴、大唐、华为, 虽然有国外公司如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等公司参与, 但国外公司专利排名比较靠后。

cdma2000的参与者中高通公司排名第一, 其他如韩国的SK电讯、三星和LG, 日本的富士通, 欧美的朗讯 (含上海贝尔) 、摩托罗拉、诺基亚, 以及我国的华为、中兴都参与其中, 但该标准总体的技术产出数量和参与技术人员数量都逊于WCDMA和TD, 所以排名第三。

在4G目前的三大热门标准中, cdma2000的演进技术UMB是所有标准中热度最低的, 而其产业现状则是因为高通公司的专利授权条件过于苛刻而跟随者寥寥, 最终被高通放弃。

而当前竞争激烈的LTE和Wi MAX两大标准中, Wi MAX的研究热度明显超过LTE, 并以75分排名6大标准中的第二位, LTE与之相比只有31分, 但也已超过TD-SCDMA和cdma2000。Wi MAX在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已得到小范围商用, 在评估前认为热度较高有所预期, 但实证分析显示其居然大大超过广泛商用的TD和cdma2000, 令人出乎预料。其技术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也相当高, 华为和中兴在其中处于第一集团, 这进一步说明无线宽带需求下4G的向好态势和蓬勃发展潮流。

标准热度杠杆的政策导引和投资价值

通过对排行榜进行分析可见, 当前的标准分布格局好像冬奥会速滑比赛, 设置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各项比赛, 但参与的运动员却主要就是那几个。通信标准参与格局也不例外, 每家厂商都是多条战线作战, 但对每项标准的侧重点不同, 最终形成了梯度型的热度分布。

当前我国的中兴、华为、普天、大唐等正不断拿下世界各国的供货订单, 国际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从标准内核把握技术走向和投资趋势, 无疑极具商业价值。而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 通过专利视角把脉3G和4G标准热度, 更可使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准确切入某一适合本国国情和用户特点的标准, 在提升利润的同时, 促成综合业务集群和健康产业生态的形成。

统一通信标准遭遇SOA 篇5

当然CTI已经有一些质量不一的决定因素。并且同时统一通信在过去的十年里吞食了大量的VC投资,很少的通信是像现在这样实际联合的。那么最终怎样使应用和通信可以联系起来呢?当然是适用SOA。

现在,据我所知,SOA已经被应用到修补各种东西,从粉刺到松动的牙齿。但是在处理长时间等待的IP通信和增长的开放申请之间的汇聚的情况下,SOA确实对我称之为“开放API的联合通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API的开始,同时将庞大的申请拆分成服务,这些服务在将IP通讯引入申请、工作流和商业过程效能这些方面产生许多差异。

为什么不把递送VOIP和联合的统一通信利益作为来自数据中心的服务呢?如果你将要使用 SOA 作为申请,而且你将移到IP作为较多的通信, 然后为什么不用此来使得那一较高的生产力变的更高呢? 为什么不给你的开发者图解式的工具从而带来与迄今不同的世界一起呢?

当他们宣布对SessionSuites产品,包括最新成员、SessionSuite SOA Edition,系列产品的需求的时候,一定会在BlueNote Networks上冒出问题。此外,副产品来自Fidelity Investments全球最大的金融投资机构,该公司在美国波士顿成立,是一家全球基金管理公司,BlueNote Networks已经使建立网络电话(VOIP)成为SOA中的另一项业务服务?D?D这正是之前统一通信与现在SOA的转换关键所在,

毕竟,它是SOA。方法是很多的材料一起工作。拉拽界面以集合服务。盈利是商业过程效率和弹性的结合。在电话没有激活(移动电话)情况下BPM会怎么样呢?

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开发者已经被固定模式培养成从电脑应用模式内部思考。现在他们必须以更广意的媒介定义。不是简单的以一般的应用程序和GUI的逻辑顺序。而是以更加广泛的,比如声音,录象,电视会议,小组会议命令等形式。开发人员必须考虑使工作流包括更多的媒体和通信行为。他们必须根据实时,不是结点,而是直接到被进程影响到的人员或组中。工作、时间和空间不能限制PC的实际性能。

所以两件事物需要发生,并且互相依赖。开发者需要利用交流服务,这个功能方便顾客使用。同时,开发者需要能力来混合应用服务,网络服务,WIFI服务和移动技术服务,但是这建立在不改变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际上,这就是BlueNote网络公司所追求的。

通信标准 篇6

【关键词】多专业协同及数据共享;信息化;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47-01

引言

为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管理思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深入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消除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密切跟进并服务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提出的新需求,彻底消除数据和管理壁垒等工作,成为新形势下公司信息化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1 项目目前状况

信通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确实对信通公司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各专业工作进展和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不便于管理决策的制定。

2、任务制定、分解以及班组派工、任务执行及完结考核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未实现全过程闭环。

3、 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上下联动性不强,应急反应能力差,造成部分工作中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协同工作办公效率较低。

4、 考核约束机制不完善以及部分工作中的推诿和扯皮现象成为各项工作整体协调、高效运转的阻碍。

5、工作响应及处理机制僵化,受场地及环境制约,经常无法第一时间处理紧急工作,且现场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无法多样化反映现场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信通公司的发展。迫切需要针对科技、信息和通信三个专业一体化大运维运行模式下的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实现信息通信中心集约化、精益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各专业资源共享、办公协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决策能力,缩短管理链条,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起到管理简约化、绩效考核科学化、应急反应迅速的效果。

2 项目的必要性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转变”不动摇,坚持“三个建设”不放松,以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三集五大”体系为战略重点,推动公司和电网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保障。

3 项目内容及目标

项目的建立结合信通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工作特点,建立信息通信管理标准化体系,以信通公司各专业一体化运维管控为核心,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基于全过程闭环电子化流程为依托,强化各项工作任务精益化管控和运维检修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现有信息安全隔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智能手持设备实现移动办公和日常及应急任务的安排,使用人员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通过智能手持设备传回,为第一时间的工作任务安排执行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更加快捷、及时处理工作任务和管控现场工作情况。与信通公司现有PMS、一体化网管软件、状态检修辅助平台和IMS等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预期目标:

1、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入手,优化管理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强化部门、专工、班组以及后勤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上下联动。

2、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和风险辩识,建全应急预案,提高风险抵御、控制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

3、梳理信通公司现有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及管控制度,尤其是各专业一体化运维过程整合优化,建立规范化、电子化工作流程,强化各工作环节监督与时效性管控。

4、基于移动手持设备实现移动办公和信息收集。

5、实现班组信息化、建立格式统一、录入方便、易于操作的模板,全面实行班组简单高效的无纸化办公。

6、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体系,推进管理资源优化重组。

4 关键技术及特点

项目的建立,严格按照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体系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要求和工作思路,继续深化现有信通状态检修辅助决策平台、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运维管理平台等平台的应用,强化企业资源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高度共享、各专业业务深度互动、覆盖面更广、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实用性更强、安全性更好的符合信通公司整体运维管理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以下为项目的关键技术:

1. 跨专业的工作协同和资源共享

信通公司三大专业虽有管理职能上区别但也存在工作上的互通,且各项资源也需要进行交互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基于信通公司整体层面的大流程,实现各专业智能协同,且将各专业工作放置与统一信息平台,便于资源收集和共享。

2. 可监控、可定制、标准化的电子流程

项目的工作流平台采用图形化设计器,实现流程定制功能,同时拥有流程的定制与组织架构绑定功能;能够具备对复杂流程模式的支持,如并行、回退、条件分支等,同时支持子流程嵌套以及流程脚本语言编写;还支持对各流程环节的编辑和控制功能。

3. 智能移动手持终端

作业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出现的情况多数时候无法用语言完整真实描述,且描述过程时间较长,且只能一对一互动。项目基于智能移动手持终端能够使现场人员和远端管理人员沟通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并且现场人员将现场信息多样化采集后发送到后台管理平台,平台形成综合性报告,将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统一整合起来,使远端所有管理人员可同时进行查询分析,并针对情况进行处理。

4. 数据共享为多系统提供现场管控

项目移动办公及现场信息功能独立性强,能够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为相关管理系统提供现场信息采集、任务管控一体化管理,将任务从相关系统中共享,发送到智能移动终端,终端执行全过程记录,并将情况实时共享给相关系统。

5. 灵活多样的统计分析

系统实现系统内部所有数据、各其他应用数据一体化管理,并实现按类型、关键字、特殊条件等方式的查询统计分析,并能够将查询结果以表格、图形和EXECL导出文件的方式多样化展现。把各应用系统数据接入平台数据库,根据管理需求进行展现、统计、汇总、发掘和分析。

5 结束语

串行通信总线接口标准分析与选择 篇7

1 串行通信总线接口标准分析

1.1 RS-232接口标准

RS (Recommended Standard) -232为“使用二进制进行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 (DCE) 之间的接口”。RS-232针对点对点通信而设计, 适合于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RS-232的发送-接收电平差较小, 导致共模抑制能力差;另外, 双绞线杂散电容的影响使其信号传送距离受限, 数据传输速率不高。基于此, RS-232是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信中增加通信距离的单端标准[1]。

1.2 RS-422接口标准

为了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 EIA定义了一种RS-422接口标准。其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标准, 也是RS-232向RS-485的一种过渡[2]。

1.3 RS-485接口标准

RS-485接口标准规定:①多点通信;②标准节点数为32;③允许收发器数目为32Tx、32Rx;④传输方式为差分;⑤传输介质为双绞线;⑥最远通信距离为1 200m;⑦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⑧共模电压最大、最小值为+12、-7V;⑨差分输入范围为-7~+12V;⑩接收器输入灵敏度为±200m V;⑪接收器输入阻抗为≥12k W。

结合上述分析, 表1列出了RS-232、RS-422、RS-485接口标准的主要区别。

2 通信接口标准及总线类型的选择

RS-232接口标准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0m, 使其应用受到通信距离的很大限制。另外, 最高传输速率只有20kbps, 数据传输速率不高。此外, RS-232接口标准采用单端传输的不平衡传输方式, 抗干扰能力较差。受限于这些局限性, RS-232接口标准应用的场合是近距离、低波特率的串行通信中。

RS-485接口标准采用差分传输的平衡传输方式, 具有很强的CMRR抑制能力。同时, RS-485是真正的多点通信, 可以实现多点发射、多点接收, 标准节点数达32, 且可扩展, 允许收发器数目为32Tx、32Rx。RS-485接口标准的最大传输距离达上千米, 适合中距离的传输。另外, RS-485接口标准的最高传输速率达10Mbps, 比RS-232接口标准快500倍。基于这些优点, 采用RS-485接口标准及总线, 可以更方便地构成一主机 (PC) 、多子站 (SC⁃Ms) 的多级、多点分布式系统[3]。图1所示的参考系统结构中, 1个主控制器、m个分支控制器和n个终端控制器, 就构成一个m×n点的主从分布、三级驱动的DCS系统。

此外, RS-485接口标准只对应于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的7层模型中的物理层 (PHY) , 如图2所示。该物理层只完成发送及接收字节流的任务, 而传输过程的可靠性则由高层协议来保证。由于RS-485接口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作出规定, 而不涉及具体的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 自由建立独立的上层通信协议, 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此, 在中大规模的集散控制DCS系统中, 普遍采用RS-485总线作为底层通信接口。

3 注意事项

①RS-485接口标准一般采用总线型 (BUS) 结构, 不支持环型 (RING) 或星型 (STAR) 网络。

②网络节点数与所选器件中RS-485芯片驱动能力和接收器的输入阻抗有关。

③在工业现场和特殊场合下, 要考虑抗静电冲击、限斜率驱动技术、故障保护、隔离、接地和实时性等问题。须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

④网络电源和数据线路采用暗敷设方式;槽缝隙采用玻璃胶密封, 进行防水处理;槽内所敷设线路禁止出现接头, 系统总线端口固定安装, 总线预留一组主干线备用。这些工程具体实施细节, 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摘要:在科研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对串行通信总线接口标准进行正确分析和选择, 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分析串行通信的常用接口标准, 选择出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及总线类型, 强调应用RS-485时的注意事项, 以期对相关科研项目开发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485

参考文献

[1]刘水.RS-232多机通信技术在校表台中的设计应用[J].电测与仪表, 2003 (9) :58-60.

[2]王林枫.基于FPGA的星载电场仪信号处理系统[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数字对讲机通信标准分析 篇8

对讲机通信隶属专业无线通信行业,被应用于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工商业领域。对讲机通信,在集群调度、应急通信、即时通信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专业无线通信技术经历了从常规到集群、从模拟向数字的发展历程。随着专业无线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同时用户需求也不断多样化。上述变化推动专业无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对讲机是模拟对讲机的换代产品,是在其内部将语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可以扩展其它数据应用功能的对讲机。数字对讲机拥有全新的技术,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模拟对讲机相比,融入了数字调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数字对讲机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着模拟对讲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1)频率利用率高。一路语音信号占用一个信道,信道带宽是12.5 k Hz或者6.25 k Hz,而传统模拟对讲机信道带宽是25 k Hz,从而能很好地解决当今频谱资源日益缺乏的难题。

(2)数字对讲机的话音质量相比模拟对讲机有很大的改善。数字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过滤噪音并重新构造信号,因此用户的通话将更加清晰。数字对讲机使无线通讯的有效覆盖范围提高,拥有比模拟技术更优良的语音质量,用户可由此轻松应对现场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这些优点均得益于窄带编解码器的应用以及数字纠错技术。

(3)能提供数据应用功能等附加业务。由于数字对讲机内部设有数字信号处理机制,因此可以增加若干有关数据应用的扩展功能,例如文本信息、视频信息、遥测数据等无线传输等。

(4)易于加密。在模拟信道上,语音信号很容易被监听。数字产品能够应用高等级的加密技术,相对模拟语音的扰频技术,语音加密等级更高,且还具备系统鉴权、空口加密等安全手段,因此通信安全水平更高,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用户通讯的私密性。

这几大特点,使得数字对讲机相比传统模拟对讲机优势明显,成为未来对讲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2月12日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无[2009]666号),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对136-167MHz、403-423.5MHz频段内(不包含409.75-409.9875Mhz公众对讲机频段、144-146Mhz业余业务专用频段)模拟对讲机设备的型号核准,已取得型号核准证的模拟对讲机设备在型号核准证到期后不再予以办理延期手续;且从2010年1月1日起,6年内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2. 技术标准介绍

目前国内外为配合数字对讲机行业的发展,主要推出的数字技术行业标准有(见表1)。

目前数字对讲机市场上存在多种数字技术标准,其中最受关注的是DMR和d PMR。基于不同复用方式的DMR标准(时分复用-TDMA)和d PMR标准(频分复用-FDMA)的数字对讲机系统,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即使基于同一标准的不同厂家生产的数字对讲机,也并不一定能实现互联互通。因为不管是ETSI DMR标准还是ETSI d PMR标准,在标准中只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内容,只要求在上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要求能互联,而没有就语音编码、安全加密、网格管理等内容进行规定,从而造成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之间,不能像模拟对讲机那样完全互联互通。真正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每个数字对讲机标准都应有一个标准联盟,并对来自联盟成员所生产的数字对讲机之间进行互联互通的测试及颁发相应的证书。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对讲机标准目前既有缺位,同时也给制造厂商之间和标准认同方面留下了很大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数字对讲机,主要是符合DMR和DPMR标准的产品。其中,摩托罗拉、日本建伍、日本艾可姆以及海能达公司占据了产品数量的绝大多数。摩托罗拉Xi R系列和海能达PD系列产品是以DMR标准生产的,建伍的NXD系列和艾可姆的i DAS系列符合d PMR标准,而国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还没有生产商用的数字对讲机,因此市场上可选择的数字对讲机产品非常少。同时,由于统一的数字对讲机标准尚未形成和完善,以及专用对讲机芯片的缺乏和产业规模的偏小,使数字对讲机的价格与模拟对讲机相比居高不下,也影响了一般用户使用数字对讲机的兴趣。

2.1 DMR标准

DMR(Digital Mobile Radio)数字集群通信标准是ETSI(欧洲通信标准协会)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中低端专业及商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的开放性标准,于2005年4月推出的数字移动无线系统标准。最新版本于2007年12月份公布。

DMR Association是DMR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商组成的一个联盟组织,主要设备供应商有摩托罗拉、海能达、Selex、Tait等。联盟的主要成员:Aeroflex、CML、Democom、Funkwerk Koelleda、Fylde、Hytera、ICOM、KENWOOD、MOTOROLA、Radio Activity、Team Simoco、SELEX、Tait、Vertex、Professioneller Mobilfunk。

DMR标准是针对中低端专业及商业需求起草的,适用于公用事业、学校、医院、酒店、物业等行业。

DMR标准采用TDMA(双时隙)多址方式,12.5KHz信道间隔、4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s。此标准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免费频段的数字标准,第二阶段是数字常规,第三阶段是集群阶段。

DMR具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大区制组网方式,兼容模拟常规的优点。其业务功能丰富,可扩展,向后兼容,同时系统和终端成本较低,网络建设速度较快,总体运维成本较低。

2.2 d PMR标准

d PMR(digital Private Mobile Radio)是ETSI组织公开的数字对讲机标准,适用于商业、专业和公共安全用户的应用。d PMR采用6.25KHz FDMA技术,4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4.8Kb/s。

d PMR Mo U创立于2007年,是由认同和推动窄带FDMA数字技术的制造商、供应商、终端用户及测试机构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主要成员由ICOM(艾可慕)、KENWOOD(建伍)、Hytera(海能达)等12家单位组成。

d PMR已完成标准有ETSI TS 102 490(Tier1)、ETSI TS102 658(Tier2)等。

d PMR采用FDMA技术,提供低成本数字语音和数据解决方案,ETSI d PMR通过采用6.25KHz FDMA技术及4FSK调制技术有效地减小了信道间隔,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

2.3 DMR标准与d PMR标准的比较

DMR通信的优势非常明显,以直通模式为例,DMR采用双时隙工作时,双时隙都可用来通话、发送短信和传送图像,或者作为控制信道使用,对传输的业务进行监视、暂停、遥毙、强插等控制,而这些是传统的模拟对讲机、FDMA通信无法实现的。数字对讲机在使用中强调的是全面、广泛、深入的应用,DMR中的时隙必然给通信应用增加了很多灵活性,从而展示无限的精彩,这一优势本身就是其它通信模式无可替代的,用作集群时DMR有更多、更广、更全面的应用。

而在DMR标准与d PMR标准中,制造商对DMR标准的兴趣尤为突出。中国数字对讲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与国际业务对接,还是要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市场都是检验技术标准的最佳手段,摩托罗拉是专业无线通信行业领导厂商,占据了全球专业无线通信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它们在主导行业标准制定、专利、核心技术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并依靠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形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推广,占领了行业的高端市场,DMR标准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地位。

2.4 PDT标准

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警用数字集群系统)标准是由我国公安部主导,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其它优秀通信设备厂商一起制定的。目前已经得到中国公安部的认可,并且PDT联盟正积极推动其成为中国国家标准。PDT标准分为集群标准和常规标准两部分,并向下兼容DMR标准协议。

PDT标准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对国际上的成熟标准技术(如Tetra、P25、DMR、MPT1327等)进行了借鉴及创新设计,遵循高性价比、安全保密、大区制、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五大原则,有效地解决了多种应急通信网融合通信的问题。

PDT联盟成员有海能达、优能、四川维德、广州维德、万格通讯、天立通、NTC以及迅安网络系统等。PDT标准主要定位于公共安全、公共事业、工商业等专业用户群体。

PDT标准采用TDMA(双时隙)多址方式,12.5KHz信道间隔、4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s。在满足基本业务的同时,增加了同播、动态频率资源管理等创新功能。PDT第二阶段标准将着眼于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及宽带业务功能的应用。

PDT标准以中国公安市场为基础,兼顾县、市、省、国家的不同级别用户需求及网络实际建设需要,既支持低成本单基站系统通信,也能做到高效的大区制覆盖,满足诸如四级联网的全国范围公安应急通信指挥网的建设要求。在地震、风灾、社会治安等紧急突发事件中,能迅速接入公安现有GIS调度平台,实现灵活组网、高效率指挥调度、高质量语音及数据传输等功能,并具有迅速响应、安全保密的特点。

PDT标准具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大区制组网方式,从模拟MPT1327平滑过渡到数字集群的优点。其业务功能丰富,可扩展,向后兼容,同时系统和终端成本较低,网络建设速度较快,总体运维成本较低。综合来看,PDT标准在专业无线通讯领域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其自主安全加密技术,特别适合公共安全用户保密需求。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数字对讲机的标准制订进入关键时候,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对各数字对讲机标准方案进行充分研究,相信不久我国的数字对讲机标准将会制定完成,从而引领国内对讲机产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广州中瑞特通讯设备有限公.专业数字无线通信标准分析DMR/dPMR比较,2012.

[2]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标准与专利[EB/OL].http://www.hytera.com.cn.

[3]中国业余无线网.中国DMR数字对讲机发展进程现状剖析[EB/OL].http://www.ham001.com/thread-13740-1-1.html.

略论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篇9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 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 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 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 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 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 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 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 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 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 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2.1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 相关电力企业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监控、资源管理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在通信运行和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三大类网管系统, 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 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 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快, 对电力企业通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通信运维和通信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与规范的技术支持手段来减轻通信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距离高效规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 互联互通性不高。由于最初规划和建设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时, 没有从宏观上充分把握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组织, 使得他们在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大, 进而导致了系统、信息或应用孤岛的形成。各单位之间不能互相联通, 也就无法支持通信系统的运行一体化。 (2) 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 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3) 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 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对通信管理系统纵向和横向的集约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 现有的通信管理系统基本都是由各个单位根据其自身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的, 没有经过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而且, 这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不能与内部的监视和资源管理等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 也无法及时给外部有关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所以难以实现在大规模通信环境下运作。

近年来, 相关国际组织已在通信网络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并颁布了TMF 814等管理标准。这也更加表明, 随着通信网络剧烈的规模化和复杂化, 未来的通信管理必定要趋于标准化, 才能更好的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 有效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2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标准化以及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 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 (2) 规划设计标准化。规划设计主要用来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 它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框架》来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 (3)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通常分为四个方面, 分别是工程建设、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工程验收, 主要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 (4) 运行维护标准化。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是通信管理系统的三大类应用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化就是针对这三大应用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 (5) 安全环保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规范与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 此类规范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导。

2.3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完善举措

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颁布或着正在拟定中的与通信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很多, 但这些标准都是各级通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 它们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协调运作机制, 建设标准也不同。这样的通信管理系统规范难免会影响信息共享, 降低系统管理效率并造成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浪费。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1) 标准规范存在重复。在与通信相关的90条标准规范里, 几乎有一半属于运行管理规范, 并且与通信设备和业务相关。此外, 各级的通信部门也有重复制订标准规范的情况。 (2) 标准规范的覆盖面窄。目前电力系统内部已经制订的相关通信的标准还不全面, 比如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以及专业管理等领域与通信相关的业务都缺乏相关的指导标准。 (3) 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差。由于大多数通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都是量身订制, 不具备通用性, 所以其他通信部门若想直接参考或引用就比较困难。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 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立工作组来全面负责与监督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行情况。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完善: (1) 对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组建标准化专家小组对工作计划进行细化, 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2) 进一步制订通信相关的标准草案。通过组织有关电力企业部门和单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研, 着重完善与实际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关的草案及编制说明的编写。 (3) 推广标准体系的应用。组织相关专家对通信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宣贯工作, 确保各级通信部门能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好的落实与执行相关的标准体系。 (4)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和处理机制。这将有助于解决在标准制 (修) 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知识产权问题, 从而有效规避法律侵权的风险。

三、总结

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 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 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 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通信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企业管理的技术支持, 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 加强对通信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提高大规模通信环境下通信系统的管控能力是当务之急。基于我国通信管理系统的现状, 本论文提出并分析了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并以电力系统为例探讨了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相应的完善思路。

关键词:通信管理,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学京.标准化总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2]杨峰, 傅俊.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29) :72-74

[3]张雪丽.应急通信技术体系及标准化问题探讨.现代电信科技, 2009 (2) :25-28

企业专网通信标准化运行维护研究 篇10

关键词:专网,运行维护,标准化

一、什么是专网

专网是专用通信网的简称, 它是指由国家政府机关和某些集团行业自行建设, 用于本部门沟通信息网络组织。其中网络规模组织较大的专网有独立的管网设备和通信组织及管理系统, 而大多的专网租用国家的公众网并与其连接, 专用通信网则是国家公众通信网络系统的补充和延伸。

二、企业专网及其运行维护工作的特点

2.1企业专网特点

以大型企业为例, 其有为数众多的分公司, 分布在全国各地, 并在海外多个大洲的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专网通信系统覆盖了该企业全部分公司, 具有分布广的特点。各专网相关分公司均配置专网设备, 通过专网设备接入专网电路。

专网通信组网的主要形式为总部局端到各分公司的发散布放方式。采取“局端核心交换机+RSA远端用户单元设备 (区域中心) +PCM设备 (该地区其他分公司) ”的“以点带面”布放形式;或“局端核心交换机+PCM设备”的“点对点”布放形式;或采取卫星方式, 利用卫星链路连接至局端核心交换。而专网内部电话与PSTN的互通, 由局端核心交换系统通过ISUP中继与运营商的交换汇接局和交换关口局互通来实现。

2.2企业专网运行维护工作特点

全部布放方式都有专网设备在各地分公司, 即对分公司提出了维护工作要求。在专网的运行维护工作上, 采取局端整体监控, 协调维护, 各分公司用户端属地管理, 维护本地电路接入和本公司专网设备。在局端, 采用专线维护终端系统, 随时查看处理专网用户故障;采用网管软件实时监控专线电路状态, 快速定位。通过网管实现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拓扑管理等功能。通过监控即实现对专网整体电路、设备的监控, 及时发现故障, 协调相关单位进行维护。在分公司用户端, 负责用户端设备、电路、终端电话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然而, 在落实环节上往往出现不到位的。首先, 不同公司的通信保障技术力量差异很大, 有的公司有自己的通信保障部门, 有的公司则将通信保障完全市场化, 由运营商代维代管。第二, 处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分公司在通信保障工作上要求不一致、标准不统一、专网设备与本公司在用设备差异等等都会造成工作的差异性。

三、专网通信标准化运行维护

3.1意义

在部分单位通信保障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为确保电专网运维保障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对专网的管理需要统一的规章制度, 对日常专网设备、专线电路、专网电话巡检需要统一的工作流程, 对故障处理和设备维护需要统一的操作步骤, 对各项专网相关业务需要使用统一的基础资料格式, 确保专网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3.2措施

1.强化专网综合管理, 编制运行维护工作手册, 印发至专网相关单位, 包含专网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管理要求和运行维护等基本信息, 对专网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 提高各单位相关人员对专网及专网工作的认识, 规范各单位专网使用、运行、维护等综合管理。编制专网运行季报, 总结季度专网运行情况, 通报完成专网主要工作。2.强化专网管理的制度建设, 编制专网管理办法, 对专网相关机构及其职责、号码管理、电话使用、运行维护、保密安全等提出了工作要求, 全部专网相关工作必须按照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确定局端、终端用户单位的专网工作界面, 制定专网联系人制度, 设置专网联系人, 负责协调本单位专网相关工作, 编制专网联系人名录。3.规范专网业务申请流程, 编制专网业务申请表, 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明确专网运行维护和日常巡检所遵从的规章制度, 制定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和专网季度巡检制度, 统一对专网设备所在机房的环境提出要求。下发统一的巡检工作材料:专网值班日志和专网检查季度报表, 根据制度要求, 各专网相关单位规范填写相应巡检材料。4.编制专网快速维护指南, 对设备硬件及功能进行说明, 对常见故障进行描述, 介绍故障处理方法, 确定专网故障处理流程。定期组织召开专网工作座谈会, 对专网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加强经验交流, 强化专网管理。5.专网的全部专线使用同一通信运营商的电路, 做到电路基本属性、配置、报修流程的一致性, 协调通信运营商对各条电路给予重保, 配置备用电路;不断优化专网电路, 做到电路选择最优化。

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标准的基础管理材料、强化专网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快速养成相关人员的专网工作习惯, 按照规定要求, 完成业务申请、定时巡检、快速排障等工作任务。仅需在极少情况下, 须由局端技术人员进行远程技术支持, 完成特殊操作。形成局端技术人员协调全网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 用户端维护各自设备电路的协同保障工作局面, 控制维护成本, 提高专网保障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户参与意愿下一篇:广告市场与广告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