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2024-06-09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精选十篇)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篇1

关键词:建构,建造类型,临时性建筑,生态建筑

从建筑学建造的角度出发, 作为对建构过程的理解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概念。临时性 (Temporary) 有“流动”的和灵活变换的意思。临时性建筑 (Temporary Building) 指一个具有实体空间化结构的构筑物, 可适应不同的要求, 作出场地变换, 整体或部分的移动, 构建调整, 而又能较简易地组装起来。概念的重点在于灵活变换, 可拆卸移动, 便于运输组装。

游牧民族的帐篷, 中世纪时活动魔术舞台, 18世纪的大型马戏帐幕, 方便运输和安装, 皆体现了朴素而系统的临时性建造的概念。后来, 钢的运用使轻巧的建造被广泛应用。18世纪末产生第一栋在工厂加工配件异地组装的建筑, 使临时性装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中叶, 可邮运组装的殖民地建筑, 模数化、易建造拆卸, 不仅用于住宅, 更包括教堂、银行等公共建筑。

现代主义的出现, 带来了对材料结构对于空间、形式的全新理解。以满足变化的功能要求为出发点的临时性建筑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展览建筑与站场建筑成为主要的临时性概念的实验场, 令标准化、模数化、系统化的装配概念影响着建筑工业的生产方式。临时性概念不只是场地更换更应用于永久性建筑中的功能调整, 和构件变换。组装构件从二维构件发展到三位构件, 材料由常规建材发展到可塑性材料如充气、拉膜等。结构也发展到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和悬拉结构。而空间界面也加入色光, 影像, 镭射等因素改变界面性质和空间感受。

1 场地变换与建筑组装

我们关注土地资源利用和建材资源消耗的方式。临时性的建造概念避免了暂时性使用对土地的长期占用和相应的物料资源浪费。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 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组装已拓展到更为丰富的形式和手法, 并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方式。这里, 我们强调临时性建造是一种概念, 是因为建筑的临时性建造是一种概念, 是因为建筑的临时性建造只是一个过程方法, 与建筑的最终结果会否是一个永久性的存在无关。

柏林波茨坦广场上造型独特的资讯中心建筑 (Info Box) 是一个临时性组装建筑, 内部包括了展览空间和服务用房, 复杂的建筑可以被短时间内组装和拆卸, 又可在别的地方在建造起来, 五年前, 有700多万人参观了这个“红色信息盒”。玻璃和金属材料的运用不仅是现代技术的表征, 也意味着建造对环境的尽量少的干预及可循环利用。现在, 我们借助电脑的记忆功能, 可以进行较过去更为复杂的构件组装。又如, 同样可以拆卸异地重建的香港“IN的家”展览管, 以自身的高科技和灵活建造方式来表达对科技、环保、节能的未来家具展览内容的推广。

2 空间灵活使用和建筑生长

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影响着我们对于空间的使用要求, 需要有相应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例如,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发展贸业的需求, 使展场建筑成为临时性建筑应用的主要类型, 短期性的展览活动和灵活空间需要, 是装配式概念普遍应用。临时性装配概念伴随着展览业的成长, 并发展出了大量标准装配构件。今天, 通用化的定型装配构造往往不能再满足厂商的要求, 厂商希望通过展场的布置充分展现企业形象和产品个性。装配展位在展览后还可在别的展览中再利用, 以便在全球化的业务推广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印象。因此, 展场建筑已成为建筑师发展新概念的实验场。个性化的展场设计需要去挖掘新的装配手法和展览表现介质, 往往以建筑设计的建构和形式表达提供了“概念”原型。

1970年黑川纪章提出建筑的“系陈代谢”理论及概念建筑。在可不段生长的支架结构中根据需要组装和替换房间。这一概念正被重新实验, 如:在住宅建设和开发管理上, 往往会有结构性的住房缺乏。一方面大量积压, 另一方面市民无合适住房。从公众利益出发, 应尽量避免对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临时性概念被重新关注。据悉, 香港的学者们正在实验新的住宅建造方式:集中交通系统和管线设备系统, 完成主体支撑结构, 而住房单元则象中药房的“小抽屉”一样,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按可选择的样式定造组装, 现买现组装。

也可配合发展拆卸更替, 避免了成型建造可能带来的空置和资源浪费。这种概念如同是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延伸, 令市民可在提供的“公共系统”中选择“临时性的居所”。如这种系统得以广泛应用, 则可以在城市中的不同系统中选择安放房子, “搬家”就可是真正意义的“搬房子”了。如同我们已普遍接受的汽车拖卡式临时家居一样。

现代的科技足以支配建筑使用的各种人性化要求。空间灵活使用和生长的建筑设计有着广泛的前景。关键在于我们可以利用更为完善的技术手段, 从一个更高的发展高顿实现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和有效利用资源。

3 电脑与数码技术的运用

在信息数码时代, 把电脑数码媒体引用到建筑建造的整个形成过程:设计、细节设计、施工计划、建造过程。由网络技术所形成的网际空间 (cyberspace) 改变了我们一贯的点、线、面的建筑空间概念。由数码技术帮助下, 产生的自由形体的建造可能和建筑空间的生长变化方式, 必然影响临时性建筑的建造概念。电脑辅助技术的运用, 使建造过程的设计信息的产生和记忆过程发生了改变。现在通过电脑设备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形体关系和构件关系, 从而建立出独特的装配系统, 并借助电脑的记忆功能, 把数据传递到建筑构件加工, 管理和组装的各环节。同样地适用于拆卸和重新组装。也由于电脑辅助技术的应用, 组装构件可以由过去的二维概念发展到三维概念, 以致非几何体的加工生产, 并能更为精确地组装。

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进一步从物质构成的客观规律层面加以想象:许多材料的微观物理构成都体现为规则的几何形态。建筑形式表达的内在规律,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数码模数统一起来, 从而更大地发挥设计和建造的想象空间。而临时与永久可能只是一种数码模数化下组装结果的不同表达而已。

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发展

新的建筑材料的发展, 顺应生态环保技术的要求。一方面, 结合高技术要素的新型建材增加了对自然能源的被动利用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影响。另一方面, 对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担。

建筑的发展使承重结构与围护构造分离后, 人们就不断地赋予围护构造更多的功能。在外立面上, 建筑的遮阳, 隔热已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综合各种功能并结合不同的需要灵活变换的围护构件成为了技术上不断尝试的重点。广泛发展的可称为“建筑外表皮”的组合变化下的使用。冬天充分吸收阳光, 并形成良好的保温性能。夏天则有效地控制阳光的直射, 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隔热。

建筑内部的设备系统的集约化, 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如欧美国家正在开发智能化的建筑内部线路系统。一个开关和一条线路便可控制不同的电器和设备。设备的位置变换和功能调整, 对其的控制的调整只需在开关处进行。电路、数码布线的灵活性方便了建筑内部的功能调整。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篇2

简要综述西方科技强国的态势感知概念、态势感知系统研发现状与应用、主要研发计划,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分析中国发展态势感知技术的迫切性与突破点.提供解决方案,介绍科研课题“微纳仿生空间态势感知器”中的态势感知概念、包括需求分析、模型设计、概要设计、应用设计的系统顶层设计内容.态势是指生物或系统对其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印象”,包括自身状况和变化趋势、外部环境呈现出的某种状态和形势、发展趋势等.具有类似生物感知能力的.态势感知器需要对自身状况、外界环境的多种物理量进行综合监测,其目的在于获取自身和环境的全面的、系统的信息.应用成熟的微纳米技术成果,以仿生学为主要理论导引,采用快速原型法设计开发基于微纳米技术和仿生学的态势感知器,可以广泛应用在太空、军事、环境保护、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

作 者:赵岳生 尤政 ZHAO Yue-sheng YOU Zheng  作者单位:赵岳生,ZHAO Yue-sheng(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615000)

尤政,YOU Zheng(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刊 名:宇航计测技术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年,卷(期):2009 29(6) 分类号:V1 TP73 关键词:微纳米技术   仿生学   态势感知系统   概念   顶层设计   Micro-nano technology   Bionics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Concept   Top-level design  

★ 毕业论文ppt范文

★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论文

★ 微电影策划案范文

★ 微电影作品简介范文

★ 微党课演讲ppt课件

★ 微电影法治剧本范文

★ 怎么写微电影策划书

★ 微电影动画剧本范文

★ 大学生微电影策划书

服装设计的市场化与概念化 篇3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市场 概念

设计是人们在科学创造和技术更新时,由于在生活和生产中感受到各种困难和不便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来方便生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而服装设计的思维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就绝大多数服装产品来讲,目前的服装基本满足了人类的原始功能,如防寒避暑,保湿透气等,服装设计源于满足各种心理的需求,源于人们对服装审美产生的视觉疲劳,要求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美感,新的时尚,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要求。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艺术。那么如何能弘扬我们的文化体现我们的民族艺术,体现时代的特色和时尚成了我们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服装设计中,大量运用历史上曾经用过的方法或是他人所用的设计,结合现代的设计语言,成为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服装设计中最为灵魂的部分,就是要求创意结合当前的时尚来进行创新设计,把旧物改造为新意,创造时尚,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一个成功的设计,如何在市场化过程中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和运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服装设计与市场化

服装设计是艺术与市场消费学结合的学科,中间起桥梁作用的服装技术与服装的工业。它像一个链连接服装艺术与市场消费。(服装艺术—服装技术服装工业—消费市场),理解这条链子关系,服装的设计就会有方向,思维就会明确。我们就会像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完成科学研究一样,理解服装设计师在设计室完成服装创意设计。服装设计师每拿出一份创意设计,都要拿市场化的标准衡量它。设计稿要想市场化、社会化这就求服装设计师要学习市场营销,要懂消费心理学。这一过程也必须要求以营销人员为主,学生为辅进行参与活动。其实服装的设计到了一定的高度,彼此这间很难分出高低的。但在市场化这一过程很快就知道谁好谁坏。也可以说任何一种创意设计应该围绕市场,进行策划。

1.市场的心理因素。早在18世纪,19世纪,人们在追求物质时,使科学不断的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们设计许多先进设备和流水作业线,此时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们已经失去了人性而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孤独,隔阂、疏远、人性逐渐丢失,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里,我们深深感到这种孤独感和不信任人的感受。随社会高度追求物质,我们的工厂运作方式,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些社会问题,人们极度渴望回归大自然,渴望自由,顺应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服装设计师在回归在自然思潮中得到创意灵感,在款式设计上使用宽松、亲切、随意、朝气造型、在面料运用中,用棉、麻等天然面料,贴近自然赢得消费者的心理。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越做越强,成为国际时尚。工作节奏加快使人们在审美上提倡简洁明快的情调,用简约的形式替代繁琐浪漫的风格。还有就是一种前卫、叛逆的风格,“朋克”它是表达青少年对社会不满的一种发泄,这些都是生活社会的变化给服装带来的创意化,我们既要迎合它又不能脱离基本市场,才能完成一个好的设计,逐步完成整个设计的市场化过程。这就需要消费心理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在服装设计的市场化过程中,也需要依托于品牌的定位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

2.市场的定位。服装品牌是一个设计不断创新的行业,要创新与发展,就要寻找准确的市场定位,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初使定位: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机会对每个企业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发现并抓住它,这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初始定位。

(2)实力定位:企业准备进入市场之前,要对市场做大量的调查,在对自己的人、才、力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估,确定自己的实力,寻找进入市场的最佳机会。

(3)发展定位:所谓发展定位,意指企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发展目标,计划的制定、修改等。发展定位可分为经营方式定位和经营发展目标定位。

二、服装品牌的概念化

与几年前相比,我国的服装市场已走出了金融危机下的低谷,并且从概念上有明显的进步,也使我们的服装业呈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市场化进一步强分化,消费者对服装的精神追求和个性化趋势,对市场定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服装市场化的变化同时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课题,作为设计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去研究市场,研究品牌定位,参与构筑合理的品牌文化。那么无论是企业(或企业家)、还是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会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品牌营销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做一个品牌,如何做好一个品牌成为共同关注的对象。品牌是长期积累和概念性的东西,做一个品牌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完美的加工体系,质量保障、成本保障及一个很好的设计研发队伍。可以利用自身的设计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发服装品牌,同时也可以利用企业产品的质量作为设计的保障,做到互惠互利。由于品牌的载体是产品,要保持品牌的时尚性的品牌风格的延续性,就必须在产品设计上下工夫。

经营品牌,首先要了解品牌营销与产品经营二者的不同,是否真正意义上相信品牌产生附加值,设计创造经济效益,从一些国外品牌看来,这一切已经成为科学的规律了。为什么他们总比我们的品牌超前,在市场上能成为全球的品牌,深入消费者心中呢。而我们的品牌是否尊重规律、是否以市场为导向。这成为一个成功的关键。

1.品牌形象概念:每年的博览会和国际时装周中,可以看到国内许多品牌的展示,品牌形象不亚于国外的品牌。如果将这种形象设计或展示视为做服装品牌的一个环节,一个有用的程序,而不单纯是形象策划轰动一下的话,确实给人一个品牌概念,一种品牌风格的体现有一定宣传效应和市场价值。这一阶段的服装产品设计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多注重品种和款式组合,是品牌的雏形,是品牌要素的健全过程。

2.产品概念:有了产品的定位,就是使产品设计系统化,是品牌风格的形成。一个品牌的风格是它的产品及相关因素内在联系的体现,是有别于其他品牌的特征。无风格则零乱。体现风格的因素很多,从款式、面料、颜色到陈列、标识、包装以及道具装潢等,使其具有独特的品牌市场空隙,赢得消费者的品牌营销策略。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前一步动作的延伸,是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阶段,是品牌的行为规范。包含着很多的分析和统计,需设计师理性地、超越自我地投入到该品牌的设计中去。

3.市场概念:市场概念是设计时尚、设计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是达到市场与时尚合二为一的品牌概念的最高境地。无论设计师才能如何,最终是要由市场来检验和接受。所以,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是,凭其浓厚的专业知识和独特市场眼光去解读消费者的欲求,并为他们设计一种与其定位相符合的服饰方式,通过前一阶段的动作,又回到了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设计要领中,最终达到一种吸引消费者,引导某种时尚生活的目的。当顾客走进你的品牌店时,是一种参与,一种时尚享受,被这种艺术氛围笼罩下的购买欲望由此产生。

在设计与市场的结合中正经历这三个阶段,只不过有所倾向,并不乏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败,这成功与失败则取决于企业和设计师两个方面,两方面有统一也有分歧,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操作上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其他不可预测的问题。只要大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圆满的共识才是事物成功的开始。

随着中国服装业进入蓬勃发展期,设计与纺织服装业面临考验,如何全面提升运行适应市场的全新设计教学模式,以及适应市场在创建服装品牌过程中,增强我们设计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以及服装产业竞争力,达到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成为重要。

参考文献:

浅谈产品的绿色设计概念及其发展 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绿色设计,概念,发展

资源、人口、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 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很多人对产生环境问题的原由进行了探讨、分析, 认为80%左右的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都体现在产品概念设计以及具体设计阶段, 因此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对环保的重要性, 产品的绿色设计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实现产品的绿色设计是绿色消费的要求, 是解决国际间贸易冲突的必然要求, 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 绿色设计应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趋势。

1. 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绿色产品、绿色设计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境污染法规中被提出, 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绿色设计的定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绿色设计》一书中提出, 绿色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环境设计, 主要是指产品从设计到产品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 主要考虑产品的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可回收性、可拆卸性等产品环境属性, 并将这些指标作为设计目标, 在确保产品保持应有的使用寿命、质量、功能等要求前提下, 尽可能满足环境目标的要求。而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指出, 绿色设计主要是指将环境因素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被看成设计机会或目标, 而不是一种约束, 最合适的产品设计是在结合环境问题时, 尽可能降低产品功能、性能、使用寿命等损失。应将材料管理以及废物防止作为产品设计的两个基本目标。根据上述分析, 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其实就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融入环保问题, 以环境性能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目标以及基本出发点, 尽可能减少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资源以及能源消耗, 实现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极小, 同时对于产品使用者也有良好的保护性。

2. 传统产品设计与绿色设计

2.1 传统产品设计

传统产品设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制造以及销售——售后服务等几个环节, 其最大缺陷在于只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质量、使用功能等基本属性, 产品回收利用率较低, 能源、资源严重浪费, 尤其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会生态环境具有严重污染和破坏。

2.2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主要从系统观念出发, 将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处理、再生成作为一个产品的整体寿命循环周期, 与传统设计相比, 最大优势由于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产品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环境影响、可重复利用性等产品环境属性, 是一种自然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实现“可持续生产”的一种设计。

3. 绿色设计的主要方法以及内容

3.1 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

在绿色设计过程中, 材料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减少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手段。在产品的绿色设计过程中, 不仅应考虑实现产品的使用性能及要求, 同时应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 选择环保、健康, 材料本身制造过程中低能耗, 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再利用, 易于讲解且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绿色材料。因此在选择产品材料时, 应选择环境友好型、节能型、可回收再利用型、可降解型元件以及材料品种。

3.2 可拆卸性设计

产品的拆卸性应作为产品绿色结构设计的评价准则之一, 尽可能实现产品报废后, 可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 高效的将产品的零部件拆卸下来, 便于结构内各零部件的重新再利用以及再生循环利用。虽然不同的产品的拆卸性方法千差万别, 但是基本上都应该遵循易于拆卸、分离, 可预测产品构造, 减少拆卸工作量以及零件的多样性等基本原则。

3.3 回收性设计

回收性设计主要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 应将产品中各种材料组分的回收再利用可能性, 回收处理方法, 回收费用以及其他一切与产品回收相关的问题考虑在内, 尽可能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减少浪费, 降低环境污染。在研究产品的回收性设计时, 主要从回收的经济性、可回收性的结构设计、回收性的设计原则、回收处理方法以及可回收材料的识别以及标志等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在产品回收性设计过程中, 应注意鼓励用户尽可能循环利用, 不要用一次就丢;产品生产材料尽可能不要用对人体或者自然环境有害的材料;产品设计中使用的材料种类能少则少, 注意简洁化, 且材料应便于重用;对于与产品循环利用过程不相容的零件或者材料应尽量避免使用。

综上所述, 绿色设计理念已经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可与重视, 在很多大型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我国关于产品绿色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企业应明确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内容, 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源, 减少能耗, 实现“零污染, 零损害”, 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 赢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菊, 杜江.绿色设计方法——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 2011, 19 (1) :63—66.

[2]汪永超, 张保根.绿色产品原则初探.机械设计与研究[J].2012 (2) :24—26.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设计

一、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数学概念是推理和判断数学问题的依据,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形成和提高其数学基本技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概念的策略

1.用观察的情景引入概念

如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以多边形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多边形物体,如书本、课桌、黑板等,然后让学生去掉其中诸如颜色、材料等非本质性的东西,分析它们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多边形的概念。运用这种形象具体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为他们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概念。

2.通过实际事例或实物、模型介绍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其与现实原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在亲自观察相关模型、实物的同时,对研究的对象产生感性认识,进而逐步认识其本质属性,并建立新的概念。这些实际事例可以就学生常见或是比较熟悉的事物为材料,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直线、射线、线段”,教师可以利用手电筒射出光引入其中的射线数学概念,又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系,教师可以用电影院里的座号和排号来引入等。

3.用操作的情境引入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圆”时,我在课堂上就圆的定义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的轮胎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呢?能不能做成三角形、四边形或是其他形状呢?”听完学生都哄堂大笑,并在下面议论起来,他们都回答说不能,因为做成其他形状轮胎就不能滚动了,于是我接着问:“那做成椭圆形的总可以吧?”学生突然间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并开始轻声地交流开来,于是我让他们用圆形和椭圆形的学具进行模拟操作,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得出了答案:“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车子行驶过程中就会一会高一会低。”我就这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问题:“那车轮做成圆形的为什么就不会忽高忽低呢?”之后学生在探讨与实验中发现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都相等。由此,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探究并解决问题,逐步得出圆的定义的本质特性。

4.变化策略

引入概念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得出相关结论之后问他们还能不能得出其他的结论,然后改变其中某一条件,再让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数轴着手进行,给出这样的事例:

电影院和博物馆分别在家的南北两侧,与家的距离分别是八百米和一千米,求电影院到博物馆的距离。学生都能够运用数轴的知识点很快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通常都是把电影院、图书馆和家看做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于是得出了两点之间相距两百米或是一点八千米的答案。而如果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学生就会发现答案并不止这么简单,如果电影院、博物馆与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电影院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就没有明确答案,因为这涉及电影院和家的连线及博物馆和家的连线夹角,角的大小在零到三百六十度之间,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一个无穷解,即大于或等于两百米、小于或等于一点八千米。

在进行这样的变化和探究之后,学生就会发现数轴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平面上的位置关系都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这一结论。由此这一概念引入法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为他们后面的概念形成和表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从数学本身内在需要引入概念

从数学本身的需要出发引入概念也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整个数学的建立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的算术之前,为解决算术减法中会产生的问题,就引入了负有理数的概念,进而将数延伸到有理数。

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一般模式作为核心目标之一,由于数学概念过于抽象,在引入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師应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逐步引出和总结,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列举例子的能力,以便于學生开展概括活动。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引入数学概念的同时要学会用具体的事例并加以归纳,将其中的抽象属性变得更直观,降低概念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的形成及使用方法有了明确的认识。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篇6

什么是城市形态?许多学者都曾对城市形态进行定义。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认为“城市形态是一些永久的, 巨大的, 和无生命城市物体的空间格局。”[2]在今天看来, 这个观点过于静止和注重形式。城市形态是若干概念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 城市形态是土地利用模式、交通系统和城市设计等因素的综合表现;[3]狭义地说, 城市形态是指街道格局、街廓的大小和形状、街道设计、地块的构成、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布局等。[4]城市形态是引发很多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于2001年已经得出结论, 一个城市采用什么格局、空间如何组织和构成、用什么方式组织和管理资源等会直接影响物种的栖息地, 影响生态系统、水土资源的质量等。从社会学的角度, 不合理的城市形态会影响人出行的行为模式, 造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消耗, 进而影响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 或产生噪音, 或使我们过早地失去土地、湿地, 并造成土壤污染, 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等。[5]

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关于城市形态的讨论和思考也从未间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专题研究, 各领域研究人员都逐步提出了与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些理念。总体而言, 研究和探讨层出不穷, 但也呈现一种混沌的状态—专业术语名目繁多, 众说纷纭。[6]而且, 由于核心概念模糊和不统一, 也导致学术上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研究工作不断, 另一方面也缺乏具有普遍共识的概念框架, 用以理解不同理念和模式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另外, 由于大多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 也给学科带来流于模糊性政治措辞的潜在危险。[6]为了使城市形态的研究回归到学科物质空间改良的本质, 有必要逐步梳理出较全面的核心要素, 为进一步发展评估体系, 实行城市空间实践过程中的监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然而, 如何把可持续性的概念转化为可实施的空间改良策略, 提供给设计师比较具体的空间设计指引, 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与城市形态这个课题的复杂性不无关系。与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实施办法相比, 城市形态牵涉的内容广泛而且多样, 不仅仅关乎物质形态的问题, 更多需要在社会、经济、体制、政策、城市管理、环境等因素的配合和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基于此, 本文着重从物质环境因素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问题。

本文首先从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 对各种城市形态理论模型进行梳理, 旨在从整体的层面理解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和内在关系, 及其在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实现对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核心要素, 建立初步的概念框架, 实现不同模型的可持续性评估, 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化基础。

一、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理论模型

什么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凯文·林奇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好的城市形态应包括活力与多样 (包括物种与生态) 、交通易达 (包括开放空间、社会服务和工作机会等) 、可控制性、易感受 (易识别性) 、灵活性以及社会平等一系列要素。[7]1998年, 理查德·罗杰斯在“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包括公平、生态、符合美的原则、具创造力、紧凑、丰富和功能复合七个特征。[8]中国的林仲煜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可定义为: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社会功能结构、行为空间结构等形态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动态良性结合而成, 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生态良好、社会公平、高效有序的空间系统。[9]由此可见, 关于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的理念是多样的, 在业界有着不同的理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学者们结合地域性及地方经验逐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具体议题, 形成紧凑城市 (Compact City) 、生态城市 (Eco-city) 等诸多城市发展模型。为使这些模型对其他城市而言具有借鉴作用, 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 了解不同模型的区别和内在关联。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实施手段特点, 城市形态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4]

1. 新传统主义 (Neo-traditional Development)

新传统主义又称为新城市主义 (New Urbanism) , 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逐渐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新运动。其出发点是借鉴传统城市形态和空间格局的标准和特点, 帮助解决现代城市蔓延和中心区衰败的问题。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倡导高密度发展模式、混合功能使用, 鼓励以行人为导向的社区环境, 以及重视邻里关系培养等, 以此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协调健康发展。

新城市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体模型, 其中由安德烈·杜尔尼 (Andres Duany) 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姬布 (Elizaberth Plater-Zyberk) 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ND) 和由彼得·卡尔索尔普 (Peter Calthorpe) 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成为新城市主义具体模型的代表。[10,11]

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ND) 从大量的设计传统中汲取灵感。其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 邻里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邻里规模约16~81 hm2, 半径不超过400 m, 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的距离都在3 min步行范围之内, 到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仅5 min的行走路程。会堂、幼儿园、公交站点和商店等公共设施都布置在中心, 每个邻里都将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 以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与TOD不同, TND更多地运用网格状的道路系统来组织邻里, 以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多种路径选择, 也使得出行距离比等级性的街道系统更短, 让行人和自行车出行更容易, 以此来降低小汽车的速度, 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12]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城市尺度上的实现。该模式是将区域发展引导至沿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网络布置的节点上, 从而充分利用交通与土地使用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把更多的活动放在一个能够通过步行轻松达到的公交站点范围之内, 使更多人能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其中, 城中村 (Urban Village) 、中转站村 (Transit Village) 、公交支持的发展 (Transit-supportive Development) 、公交化设计 (Transit Friendly Design) 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 其重点都是结合或利用公共交通系统, 围绕交通节点建立社区, 实现自给自足, 以此达到减少交通出行的次数和距离的目的。

2. 城市遏制 (Urban Containment)

城市遏制起源于20世纪70~80年代, 当时美国的城市分散蔓延式发展已非常严重, 居住于郊区的人口远高于市中心, 城市中心区走向衰败。城市遏制理论力图在政策层面限制城市向外发展和扩张, 鼓励发展的重心回到市区范围, 具体的一些政策包括设定绿化带、保护郊区绿地、整治和振兴市区、倡导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限定发展的边界、划定和收购绿化用地、控制发展的模式与密度等。一般来说, 实现城市遏制主要有三种工具和具体操作:其一, 设置城市绿带 (Green Belt) 主要是在空间技术的层面遏制城市向外扩张。其二, 设定城市发展边界 (Urban Growth Boundaries) 是限定发展不能超出行政指定的区域, 以此达到遏制的目的, 例如采用绿线、蓝线或用市区边界线来划分市区和乡村的行政管理范围。其三, 实行增长管理 (Growth Managing) , 这种发展模式与城市遏制有概念上的重叠, 也是通过整合规划、法例、财政等部门, 在政策和城市空间管理层面来影响市区增长的范围。[4]

一些学者认为精明增长 (Smart Growth) 也属于城市遏制的范畴, 同时与其他发展模型也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例如, 它和紧凑城市一样, 都提倡高密度发展, 但目的却是遏制城市边界的扩张。另外, 与新城市主义类似, 它也提倡多功能土地利用模式, 倡导多样化, 以及鼓励建立社区步行环境等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但新城市主义主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 而精明增长则主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性、限制性政策法规来实现。[13]

3. 紧凑城市 (Compact City)

紧凑城市理念和新城市主义在目标及内容上有重叠, 但前者的实施策略着重于增加发展的密度和加强空间组织的紧凑度, 以此来解决现代城市出现的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盛行, 丰富了紧凑城市概念中的一些生态和环境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紧凑城市除了在密度这个层面提出要求外, 通常也伴随多元化和混合功能使用的一些要求和策略。紧凑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为高密度建成环境、各种城市活动的集约和加剧、有效的土地规划、多元化和混合功能使用、高效的交通系统等。学者普遍认为, 这些城市发展特征将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 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其实, 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之前, 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光辉城市” (Radiant City) (图1) 可以说就是紧密城市的雏形。[4]在设计中, 柯布西耶试图用高层建筑体量来容纳更多的居住人口并提倡高密度的空间配置。紧密城市形态的一些特点在欧洲许多传统街区也有体现 (图2) , 这些历史街区在城市设计领域被普遍认为适合人居住, 并能提供与人友好的城市空间, 及营造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的理想场所。欧洲传统街区紧凑的空间格局早已引起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广泛兴趣, 1973年, 丹奇格 (George Dantzig) 和萨蒂 (Thomas Saaty) 率先提出“紧凑城市” (Compact City) 的概念。[14]他们的设想是在不牺牲未来世代利益的前提下提高我们现今世代的生活质量, 这些构想与我们现在讨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20世纪末, 关于紧凑城市形态的讨论也日渐成型, [4]学者们认为紧密格局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其一, 从环境的角度, 有利于实现运输方式的可持续性, 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率, 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排放;其二, 有效使用土地, 通过防止城市扩张, 郊野用地因而得以保留和保护, 市区用地得以回收使用;其三, 从社会的角度, 有助于实现社会多元化, 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文化的延续发展, 由于提高了城市设施和资源的可达性, 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其四, 从经济的角度, 紧凑城市形态也是可行的, 因为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率, 人均成本效益较高。

紧凑城市自20世纪提出后就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城市形态被广泛探讨及推广, 尤其是对于发展中的亚洲城市。中国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与紧凑城市相关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仇保兴于2006年提出紧凑度和多样性是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15]陈海燕等认为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应采用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16]李琳也探讨了紧凑与集约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用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7,18]于立在分析了西方紧凑城市理念的基础上, 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形态应是分散式紧凑型城市组团;[19]耿宏兵也提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与环境方面存在差异, 对于紧凑城市所提倡的高密度理解要有所区别, 要着重处理好紧凑与拥挤的区别。[20]由此可见, 中国学者普遍认同紧凑城市形态是中国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同时也认为对西方城市形态理论不能生搬硬套, 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和丰富其中的概念和内容。

4. 生态城市 (Eco-city)

生态城市也是近年来被讨论得较多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型。相对于紧凑城市而言, 生态城市内容比较广泛, 包含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方法。生态城市的策略涵盖环境、社会、体制和政策层面的内容, 目的是通过强调生态议题和城市空间管理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有别于其他模型之处主要体现在绿色设计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上, 属于其范畴的发展模型包括主要强调太阳能设计和利用的生态村 (Eco-village) 、太阳能村 (Solar village) 、可持续发展住宅 (Sustainable housing) , 以及提倡结合绿色设计和太阳能利用的环保城 (Environmental City) 、绿色城市 (Green City) 、可续发展城市 (Sustainable City) 、生态城 (Eco-city) 、可持续发展社区 (Sustainable Urban Living/Sustainable Community) 等。紧凑城市和生态城市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国际上得到较多关注和支持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 紧凑城市侧重城市物质空间形态, 而生态城市则更强调对环境管理方法和生态技术手段的关注。[6]

以上城市发展模型虽然着重讨论的是物质空间层面的内容, 但提出以上模型的学者大多没有把研究局限在物质形态的范畴, 而是普遍认为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 如何组织和管理城市社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4]

二、影响城市形态可持续性的核心概念

尽管世界各地学者对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有不同的观点或论述, 但不可否认的是, 其理念及内容上互有重叠和交叉。贾巴林 (Yosef Rafeq Jarabeen) 认为, 在这些城市形态理论模型背后, 其实存在一些共通的要素来实现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不同模型实际上是通过对要素的不同偏重和组合而产生的。[4]通过分析这些模型的基本理念, 我们可以提炼出包含其中的具有普遍共识的核心概念。

1. 混合土地使用 (Mixed Land Use)

首先, 混合土地使用模式是实现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其概念内涵是把功能相容的土地使用性质与活动适当配置在一起而无需明显地划分不同的土地使用区域, 以形成自给自足的社区。由于加强了不同功能之间的联系, 混合土地使用模式可减少城市或社区之间交通联系的时间和频率, 从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21,22]新城市主义和紧凑城市就强调混合土地使用模式的重要性。另外, 学界普遍认为土地使用功能的多样化也是保障社区安全、促进社会融合、增强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23]

2. 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Sustainable Transport)

交通系统是对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交通规划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24]城市形态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个时期交通发展模式的直接反映。在众多的城市形态模型中, TOD和紧凑城市就把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而生态城市在绿色技术的应用中,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交通系统应该是能充分反映供给它的社会和环境成本, 拥有相当的承载能力, 并能平衡交通本身所需的流动性、安全性、可达性、环境保护、社区的可居性等要求。[25]具体来说,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应少排放, 使用再生能源, 减少使用土地, 并能帮助实现公平、易达、高效运作和经济可行的目标,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支持居民的高质量生活和维持社区的经济活力。[4]

3. 较高密度 (High-density)

密度是决定城市形态至关重要的因素。[26]从广泛意义上来说, 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讨论的主要就是密度的问题。密度主要通过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领域已有共识, 高密度发展模式具有节约土地、减少交通能源消耗、鼓励人的社交生活、提高人对居住环境的认知感等优势。因此, 增加发展密度是实现紧凑城市形态的一个主要手段。

4. 紧凑度 (Compactness)

在诸多城市形态模型中, 紧凑发展模式已被广泛认为是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必须采取的一个策略 (如紧凑城市和新城市主义) 。学者认为紧凑的城市空间格局可缩短旅程, 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增加建筑密度和加剧城市活动是提高紧凑度的主要途径。[23]紧凑的发展模式其实也包括在原有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发展的含义。[27]

5. 多样性 (Diversity)

仅有高密度和混合土地使用模式也可能产生单调的城市形态, 因此多元化的社会活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所必须拥有的。多样性和混合土地使用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 但与混合土地使用模式不同的是, 城市多样性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主要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8]多样性的概念自雅各布斯 (Jane Jacobs) 提出后就被广泛接纳, 其目的是进一步推广理想的城市特色, 包括多元化的住宅种类、建筑形式、街道空间格局、建筑密度、家庭规模、年龄组成、文化背景和收入水平等。[29]在多样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新城市主义和紧凑城市。

6. 被动式的太阳能利用 (Passive Solar Design)

这个概念提出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整建筑朝向和布局、社区的密度等具体设计方法达到对太阳能的利用。概念的提出假定建筑的设计、选址、朝向、布局和绿化等都会影响城市对太阳能的利用及小气候环境条件, 进而影响建筑能源消耗, [30]而这些措施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城市形态的特点。对太阳能的利用是生态城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7. 绿色设计 (Eco-greening)

倡导绿色生态设计的城市发展理念也称为“绿色都市主义” (Green Urbanism) , 这也是实现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设计因素。其主要强调自然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通过多元的自然景观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环境, 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的关系。[23]把绿化引入城市空间有若干好处:首先, 可以保护多样物种的栖息环境;其次, 帮助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改良我们的生存环境, 并提高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再者, 绿化良好还可增加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及培养社区荣誉感。[31,32]绿色生态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与高密紧凑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 不同的城市形态模型需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有所取舍和偏重。

以上核心概念的提炼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逻辑框架, 对各种城市形态模型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评估, 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表1) 。

来源:Yosef Rafeq Jabareen于2006年发表的“Sustainable Urban Forms:Their Typologies, Models and Concepts”一文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紧凑城市的空间格局得分相对比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紧凑城市之所以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表明, 紧凑城市是实现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目前已有很多国家与地区把紧凑发展模式作为必须采用的城市空间改良策略。[33]当然, 以上比较是在一个相对简化框架下进行的, 毕竟现实中的城市问题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还有众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 而这些因素有待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去发展和完善。

三、结语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是一个永恒且复杂的论题, 本文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回顾, 目的是想厘清其中的框架和脉络, 让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由于城市形态问题的复杂性, 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相关的争论目前还比较激烈, 然而恰恰是议题的争议性, 促使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理论模型和核心概念的梳理, 作者认为未来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首先, 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理论模型还在发展和完善中, 新的学说层出不尽。其核心概念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以便建立更加具体的目标定位和标准, 为城市物质空间的设计和改良提供更加具体和客观的指引。

其次, 虽然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形态的优势在于可控性和易实施, 而实质上, 政治、经济领域的因素更为重要,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物质空间层面来确定发展的目标。

再者, 城市设计特征也会影响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特征包括了建筑环境特征和街道空间格局等诸多要素, 目前尚未有取得共识的标准来指导这个层面的可持续性研究和实践。

最后,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导致城市形态模型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这给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 城市形态理论和概念的内容会越来越具体和丰富, 逐步接近人类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实现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主流思潮的背景下, 本文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纲要性回顾, 并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实施手段梳理出关于城市形态理论模型的逻辑框架, 以系统性理解各种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理论模型大致包含了新传统主义、城市遏制、紧凑城市和生态城市几大类。本文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紧凑度、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密度、混合土地使用、多样性、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和生态绿色设计影响城市形态可持续性的七个核心概念, 并建立城市形态可持续性的评估框架, 为进一步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形态评估标准和空间设计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建筑设计的概念化发展 篇7

项目名称: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

项目地址:广州市荔湾区

项目用地面积:250ha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18万m2

设计时间:2007.12-2008.4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鹏、任小蔚(规划)、赵卓文(策划)

设计团队:卓蕾、霍舜(规划)、焦凤华、黄艾莉、吕凤琴(策划)

作者简介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策划所,副所长;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策划所,高级城市规划师(广州,510060)

项目背景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是18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于当时的欧洲贸易来说,中国似乎仅仅被简化成为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广州已是全球的中心市场。可见,十三行对于广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图1)。

2007年,荔湾区政府提出打造“十三行国际商业圈”,以“十三行”商埠历史文化遗址、上下九步行街、康王路为依托,以大型商业、专业市场为支柱,集中体现西关的商贸、旅游和文化特色,打造具国际声誉的广州特色商圈。

本次设计是专业商业项目策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成果提出了十三行国际商圈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策划思路和规划建议,为政府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区位概况

十三行国际商圈项目位于十三行遗址周边,用地面积约2.5km2(图2)。从城市区位来看,商圈含盖了历史街区、城市公园、城市交通干道、城市滨水地带,还有文物保护区域。区域内,除了著名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等特色步行街外,还遍布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包括陈家祠、粤海关旧址、南方大厦、华林禅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建筑群、古玩街等商业文化景点。但与此同时,目前区域正面临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停车难;区域商业档次低,辐射范围较窄;产权分散,经营混乱;商务配套及休闲娱乐设施缺乏,档次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商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定位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的整体定位为:

——广州市都会级游憩商业圈(RBD)

——展现岭南民俗、西关风情、十三行商埠文化的特色商圈

——未来荔湾商贸业发展的内核和龙头

十三行国际商圈将主要发展六大功能:商业、旅游度假、传统居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览(图3、4)。

规划结构

结合商业发展布局,规划采用“两街、两带、三亮点”的结构形式(图5)。

两街:指康王路两侧商业街及上下九路传统商业步行街。

两带:指平行于康王路西侧的一条南北向文化旅游发展带(包含了陈家祠、耀华大街、华林寺等众多文物古迹)及人民南路骑楼商业带。

三亮点:指北部的陈家祠广场节点、中部的商业文化中心节点及南部的文化公园景观节点。功能分区

商圈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由北向南整体划分为陈家祠“岭南传统文化”区段、龙津路“西关人家”居住区段、上下九“商业街”区段、十三行“新天地”区段四大功能区(图6)。

设计策略

1.以文化、艺术、旅游为导向

与广州其他商圈相比,“文化”将是十三行国际商业圈的核心竞争力。在规划建设上,将围绕三个层面展开:1.进一步宏扬西关文化,2.重塑十三行商贸历史文化,3.打造国际时尚文化。以艺术、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旧城发展模式将为城市带来了大批的参观和旅游者,从而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图7)。

2.综合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

规划区域内政府可改造开发用地约80ha,分布散乱,建议整合为5~6地块进行开发,以利用公共配套设施统筹部署。借鉴国内外旧城土地使用的案例,建议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强调混合使用。商业用地加入文化、展览及酒店等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底层沿街保留现状的商业功能,旧居住用地建议兼容约20%~40%综合商业功能,同时适当提高地铁站点商业建设量。规划区域内总建设量为618.6万m2,其中商业250.8万m2,居住329.8万m2(图8)。

3.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

建议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结合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形成几个景观亮点区域,包括陈家祠周边区域,华林寺及上下九区及十三行遗址区域。

建立完善的旅游线路,结合传统街巷、保护历史文脉、与步行街公共空间及文物古迹保护形成体系,将几个旅游亮点区联系成网络状的整体。

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服务点、公厕、游人休闲点等。同时为避免各景点之间步行联系线路过长,建议设置人力车、有轨电车、电瓶车等旅游代步工具(图9)。

4.改造和提升城市空间环境

以整体协调、特色突出原则增加绿地及商业休憩节点空间。建议重点建设三大标志性景观节点(陈家祠景观节点、十三行广场商业文化节点、文化公园景观节点)、两个入口节点(上下九西部入口节点、上下九东部入口节点)、十二个景观节点。通过步行绿化带建立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城市或居住区的各种软件、硬件的发展,如居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状况的改善、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等将得益于地区空间环境的改善(图10)。

5.建设优秀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市民公共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重要场所。

建议未来重点建设的公共建筑有以下四个:

十三行商业广场(暂命名)、十三行历史博物馆报业博物馆、西关风情酒店区。

6.建设一流交通系统

外部交通组织:建议加快实施区内三条地铁线五个地铁站的建设;加强商圈与城市中心区及佛山市的交通联系;参照“荔湾区白鹅潭经济圈概念规划”建议内环外移,六二三路远期将成为生活性主干道可考虑局部下沉。远期建议人民路高架路拆除,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内部交通组织:由于旧城区建筑密集,道路建设密度无法与新城区相比,建议近期道路建设以交通性城市主干道为主,主干道围合地块的内部道路则可适当降低建设宽度,内部道路以混合性生活道路及步行商业街为主,形成“外速内缓”交通模式。规划区域内公共交通接驳小循环以减少内部交通量。

静态交通组织:为确保旧城区内部的生活及步行商业氛围,建议以交通性城市主干道围合形成的地块整体考虑,将地块内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地块边沿城市主干道附近,主要结合大型商业及公共设施设置并考虑五分钟步行可达(图11、12)。

7.结合地铁建设适量开发地下空间

建议依托区内地铁站点,与大型商业中心结合设置环境舒适、功能复合、规模合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可利用地铁八号线对开挖的时机建设沿康王路的南北向地下步行休闲商业带,把康王路两侧建筑地下商业开发连成整体,并与上下九步行街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十“字型步行系统,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并提升商业价值(图13)。

8.采取“渐变”的发展策略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作为旧城区的发展项目,应先保护历史元素,再逐步发展步行街区、特色街区、现代购物中心、新型专业批发交易中心等富有活力的项目。应根据其发展目标与定位,采取“渐变”的发展战略,分步实施。

结语

城市总体发展的概念规划 篇8

在国外, 概念规划较为常见, 各个层次都能够进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不同于做出详细规划设计, 而是偏重于让发展方向及各学科达到综合平衡。因此, 概念规划常用在城市、社区或局部区域的层面和规划范围内。我国“概念规划”一词在城市建筑单体设计及城市设计等微观领域最先出现, 当时的概念规划仅是一种概念设计。2000年我国广州市因需要进行城市空间拓展, 率先提出概念规划理念, 此后汕头市城市总体发展的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内取得成功 (图1) 。

二、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定义

“概念”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抽象, 是从整体上对复杂事物进行概括及把握。在城市总体发展的研究方式上, 则是从最初的宏观认识, 慢慢趋向于具体的现象解释、理论模型及微观原理构建。结合以往的实践,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 具体指对城市总体发展的宏观目标及长远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战略研究及整体策划, 也是为了适应今后新时代发展进行的新构思。因此, 概念规划中的“规划”并不是城市总体发展的概念规划的本质, 其本质应是“规划研究”, 目的是进行城市发展战略制订并为研究提供技术思路。

三、概念规划的主要层面

城市总体发展的概念规划研究主要包括六大层面, 分别为区域背景、经济产业、社会文化传统、空间发展、环境和景观以及开发策略。概念规划的主要层面很大程度上涉及城市总体发展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及物质环境因素等主要方面, 但各个城市实际条件差异大, 因此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完全相同。

1. 区域背景研究。

区域背景研究包括分析城市宏观的区域发展趋势及其对该城市发展的影响, 如国际、国内多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和地缘等发展趋势、影响及在城市发展中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办法;城市地方政府对自身城市发展如何定位和要求, 分析该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分析该城市涉及的区域及其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及规划的影响。

2. 经济产业研究。

城市总体发展中经济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方式, 大大影响着该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规划用地规模。经济产业研究包括如下方面:确定该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水平和发展阶段, 如经济发展水平及模式、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及产业从业人员等;在该城市现状分析和多维度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不同类型的产业在该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包括研究城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在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城市经济发展目标以及产业选择的大体设想。

3. 社会文化传统研究。

在城市的发展中, 传承自身的社会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 应该保留社会文化传统的内容。社会文化传统的研究包括分析城市现有地方文化传统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现实社会基础, 如居民文化水平、迁移、年龄、格局分布等, 并提出城市社会发展的策略。

4. 空间发展研究。

城市空间是城市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 与城市发展有密切联系;我国城市都存在空间拓展的需求, 所以, 在城市总体发展的概念规划研究中, 空间发展研究占有重要位置。另外, 城市所在地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空间发展研究包括分析城市空间布局及结构发展动力机制;分析和判断城市空间未来的拓展趋势;选择该城市最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方案。

5. 环境和景观研究。

自然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人们逐渐接受城市总体发展服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生态环境不但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且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密切关联的城市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实际上也成为了城市总体发展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探究过程中, 一定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重视维护和提升城市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环境。

6. 开发策略研究。

改革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也逐渐确立, 城市在开发动力、开发时序、开发方式等相关方面都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城市开发中, 政府不但扮演着综合协调和管理的角色, 还担当着经营者的身份。城市用地既作为政府对城市活动进行时空安排与协调的重要工具, 也是其用来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本。因此, 政府在推动城市空间开发的同时, 一定要全面考虑供给和需求的问题, 也要全面考虑开发目标与开发时机、开发联动效应及城市公共财政的平衡等问题。

四、概念规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具体有这几方面:有效分析和判断城市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分析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具体指出相关动力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动力因素之间的影响、契合程度;确定城市综合发展目标;设计城市发展的战略与策略。

五、结论

分数概念的发展与迷思 篇9

皮亚杰等人 ( 1960) 使用连续量的具体物研究4 ~ 7岁儿童对面积的分割行为, 以探讨儿童如何建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来形成分数的概念. 作者归纳Ning (1992) 、皮亚杰 (1960) 等人的观点, 认为儿童在了解分数运算之前必须具有下列4个子概念, 分别叙述如下:

(一) 对单位量的认知

处理分数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单位量的指认, 例如:学生在回答一盒铅笔有12支, 其中的一支是几盒的问题时, 能够回答十二分之一盒;或者是一盒铅笔有12支时, 学生能够将1/6盒视为12支铅笔的六等份中的一份, 就是2支铅笔;2/6盒视为12支铅笔的六等份中的两份, 就是4支. 学生在解题时, 能够将给定的单位量内容视为一支整体, 在分辨所给定的单位 (盒) 和单位分量 (支) 之间的关系后, 再予以分割.

(二) 应分完而且没有余数的等分割概念

处理完分数问题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必须有一个可以除尽的全体才有分数的思考, 学生开始接触正式的分数课程时, 大多从分东西的经验出发, 然后才以圆饼图或方形图介绍分数, 因此学生认为几分之几就是要做“分”的动作, 而且分完没有剩余. 例如:一箱饮料有24罐时, 1/4箱就是6罐, 2/4箱是12罐. 因为6罐是一份, 1箱刚好是4等份.

(三) 具有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

处理分数问题重要的概念必须了解分数的意义, 避免忽略了分数是要对整体进行等分割的活动. 分数是具有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 学生能视分数a/b为一个数, 且a为整数b的部分 (连续量情境) 或a为集合b的子集 (离散量情境) . 例如:一箱饮料有24罐时, 1/4箱是6罐, 因为6罐为1份, 1箱刚好是4份, 1/4箱是4份当中的其中1份. 因此, 儿童具有等比例运思与等值分数的概念.

(四) 单位分量 (数) 的确认

处理分数问题重要的概念也包含单位分量 (数) 的确认. 当儿童操作了再细分的部分概念或子分割时, 他们了解到此细分的部分是全体的一部分, 同时这一个细分的部分本身也是一个可以再细分的全体, 因为分数是从全体而来, 其全体始终不变.

但是从过去的研究显示, 分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绊脚石, 其本身所具备的多重意义, 经常是造成学生学习分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学生而言, 分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不容易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连接, 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一种基准化的能力, 与往后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相关, 因此教师如何教, 才能培养学生基准化的能力, 进而有效地发展分数概念, 获得分数数感, 并且把分数应用到问题的情境上是教师们需要努力的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大都是分析具体物的性质以形成概念, 教师不应为了赶进度而省略了一些具体的操作过程, 或将公式口诀视为教学法宝, 因而错过了一些生活可用的宝贵题材, 因为数学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 能与生活相关联的知识才是活知识, 也唯有与儿童生活相呼应的学习内容, 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就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而言, 分数的学习是他们的一个痛点, 尤其是进入分数乘除法中, 更是晕头转向, 分析其教材内容, 多数涉及了两量间的关系, 再加上分数所赋予它的意义有所不同, 导致学生有如此大的挫折感, 如何帮助学生确实让研究者有些困扰. 作者基于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发现, 教学内容一旦涉及分数概念的文字题时, 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如人意, 尤其是在分数乘除法运算上更是屡屡受挫, 归究其原因发现, 学生无法正确地掌握两量关系为分数倍的情境经验, 所以作者认为学生是否拥有分数基准化能力常是影响分数乘除法运算的重要因素. 根据学者的研究显示, 学生之所以分数学习及运算上有很大困难, 其原因是学生对分数概念难以理解, 分数符号与分数意义疏离, 只会机械式地使用分数算则或套用口诀来解题, 但却不了解算则的意义. 本文将研究者多年来在课室教学中的经验及综合各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 归纳学生在分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迷思概念, 分述如下:

(1) 仅停留在“起始单位分数” (initial unit fraction ) 的阶段, 并未到达可复制的“单位分数阶段”. 不了解异分母加法需将分母通分的概念及技巧, 例如将1/2+1/3, 学生直接将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 就像在处理整数加法时一般, 完全不去注意分数的表示方式, 像这样的学生, 并不了解不同分母的分数表示其分割数不相同, 因此, 进行两个不同分母分数的合成分解时, 必须先找出这两个分数的共测单位 (共同的测量单位) .

(2) 在无完整分数概念下, 以背诵“口诀”来进行解题.总结教学的经验发现一个共通的现象是学生在计算方面的技巧非常熟练, 但却不能理解分数的真正意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计算1/A除以1/B时, 为什么要将1/B倒过来再与1/A相乘呢? 大部分的教师都会请学生记住这个运算方式, 很少人会在课堂上探究其中的原因, 也或许是教师本身的分数知识欠佳所造成. 分数的意义会随其应用的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 它的形态多变又与其他数学知识有密切的关联, 使得无论是学生或是身为教学者的成人都容易产生多种的迷思概念. 分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其学习的过程没有整数概念来得长, 所以在学生无法快速吸收的状况下, 背诵“口诀”.

(3) 数与量的概念无法区别. 分数的数与量概念出现混淆, 如:一瓶5公升的果汁, 喝掉了整瓶果汁的2/3, 还剩下多少公升? 当学生的解题为5 -2/3时, 学生无法理解2/3在此是一个运算子, 而将它视为是一个量.

(4) 异分母的合成分解在通分上有困难. 学生在对分数的意义不了解的情况下, 胡乱使用分数算则, 不知使用等值分数、通分等基本概念, 因此在分数转换成假分数或者是在处理分数计算的过程中, 便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 影响了分数的学习;当学生在等值分数及因数倍数的概念发展不完全时, 一旦面对分数的合成与分解时, 必定会慌了手脚, 因为异分母的合成分解是定位在寻找共测单位的基础上, 而共测单位的分母必为被加 (减) 数及加 (减) 数分母公倍数.

(5) 基准量与比较量相混淆. 学生对两量之间关系的比较所易犯的迷思是, 先出现的数先写, 例如:小明喝了杯的鲜奶, 小英喝了杯的鲜奶, 请问小英喝的鲜奶是小明的几倍? 学生在解此题时常常忽略了基准量是小明, 而直接将先出现的数写在算式的前项, 后提到的数则写在后项.

(6) 离散量与单位量相混淆. 当单位分数所指内容物为离散量时, 如果内容物个数大于分母时, 学生较为可能发生解题错误, 尤其是当题目中同时包含两个单位时, 学生分数运算便明显地受到干扰.

(7) 大数除以小数. 高年级学生分数概念的发展时, 有部分学生在内容物小于整数量时, 常常依旧以大数除以小数来解题, 他们并不知道以真分数来表示相对比较的结果.例如:甲的7倍是3, 乙的5倍是2, 请问甲乙两数共多少?学生很容易以7÷3来求得甲数, 以5÷2来求得乙数.

Behr等人 ( 1983 ) 则设计了一个有理数教学的概念架构, 依此架构先教等分及部分整体概念, 再教比、运算子、商、测量, 最后才教等价分数、乘法、解题和加法 (如图) .

理数教学的概念架构 (Behr al. , 1983)

此外, Kierren (1988) 提供如何进行有效的有理数知识概念的建构, 由具体事实到较抽象概念的阶层, 建构了一个有理数知识的概念结构, 此知识系统可以分成下列几个层次: (1) 具体事实———生活中可以观察的一些现象, 例如将苹果切成两份、把10颗糖果平分给两人等等是具体事实.局部概念———由具体事实所抽象出来的基层概念, 如公平、快慢等等为局部概念. (2) 有理数的第一阶层的概念———等分、等值、单位. 这三个建构使得儿童能解决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3) 有理数的第二阶层概念———测量、商、比、和运算子. (4) 纯量与函数的关系. (5) 乘法结构及形式化的乘法. (6) 形式化的加法与形式化的乘法. (7) 有理数体———完整的形式化系统, 抽象代数所探讨的领域. 目前小学课程中, 先由等分来引入分数概念, 学生理解的阶层约到第三层. 对于这样的概念结构, 教师需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依学生的认知发展适当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上, 课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课程的深浅必须依照概念发展的顺序进行编排, 让学生由最基本最易学习的概念开始学习. 依据Lesh, Post & Behr (1987) 的表征结构, 老师在教学时, 应强调实物表征、具体操作物表征、图形表征、口语表征、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结, 因为学生在学习同分母真分数的加减法时, 已是一、二年级或三年级了, 此时学生已渐渐脱离需要实物与具体操作物的时期,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同时加强图形表征、口语表征、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结. 同时也应让学生了解, 当老师在评量时, 可以运用他在课堂上所熟悉的图形表征或者把口语表征文字化来说明他所了解的概念, 才不会出现上述大部分学生只写算式, 不知道如何表达他的概念性知识. 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能有意义及有效的学习, 一般认为分析学生的迷思概念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概念, 能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运作, 对于教学策略的修正、补救教学的实施有相当大的帮助. 因此, 面对学生分数学习成效不佳的问题, 教师应对此作深入的了解, 才能针对学生在分数学习上可能遭遇的困难加以防范, 并对其所产生的错误加以诊断. 此外, 教师需努力加强自身的分数知识和分数教学知识, 然后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 并注意在设计问题时, 应包含由各个类型出发的题目, 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以抽象的分数概念教学来说, 与其在黑板上讲得口沫横飞, 倒不如让学生多一点“玩”的经验, 以量杯、直尺、拼板, 甚至绳子或棍子, 让学生“玩”出比例的概念, 从中体会分数运算的法则, 像这样从学生的先备经验及生活经验出发, 目的是要引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 有了这种参与、讨论、对话及实作的感觉后, 数学兴趣自然提升, 然后再来讲解分数运算及实际例题等, 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 学生在学习分数运算的过程中障碍重重, 教师有必要针对其运算上的迷思点追溯到问题的源头, 采取有效的教学来帮助学生. 在分数加减运算上, 学生需先能理解等值分数及通分的意义, 并能寻求共测单位, 才能进一步解决异分母的合成分解问题;在分数乘除运算上, 亦应先由单位量转换及等分割的观点来引导学生成功解题, 必要时再引入成人的分数运算法则, 让学生能知其所以然.

摘要:分数一词来自拉丁文的“frangere”, 意义是指分开,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被分开的全体之部分.分数的发明最初即是为了因应各种测量上的需要, 而“分数”的概念也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分东西的经验, 例如把一个蛋糕分成几块, 或是把一些铅笔平分给几个小朋友等, 在分的过程中, 往往会考虑到要如何分?可以分得多少?或是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遭遇到所使用的单位度量并不能刚好量完的情形,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跟分数的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分数”就成了数学教材中极为重要的一员.

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和发展模式 篇10

关键词: (中)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选址;发展模式;北京

中图分类号:F292 (中)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3-0001-12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3001

Abstract: (英)摘要 SubCBD can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large cityIt can als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scatter the function of central district, which contribute to becoming the real multicenters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we firstly present a deep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bCBD with different forms, and study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SubCBDWe put forward that the SubCBD of Beijing should be a new grouptype layout city with complete fun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linking up with rail transit and large volume transportation and bounded by the clear ecological regionThe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which new city should be the starting area for the SubCBD of Beijing, through establishing two sets of index system:pur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or sharing the burden of BeijingTherefore, SubCBD should be loc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dex systems considering its faction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eijing SubCBD.

Keywords: (英)关键词 SubCBD; locating; development model; Beijing

对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发展的研究始自对“城市病”的关注。以北京为例,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是全行政区的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的人挤为患。导致人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要缓解北京“城市病”,关键在于大力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避免过度集聚[1]。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案,既有规划中的新城建设即可窥见一斑。自《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首次提出通州、顺义、大兴三大重点新城发展战略以来,各新城规划相继出台,《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进一步强化了重点新城在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重点新城成为北京城区功能疏散的首要载体。然而现实情况是,重点新城由于规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

从国际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循序渐进、产城融合、设施先行、服务配套,具有充足产业支撑与配套保障的副中心级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人口压力、疏散功能,形成都市圈内真正的多中心发展。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既保证城市的规模效益,也缓解“城市病”,目前已经成为对北京发展空间形态的共识。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明确提出了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的战略。这是北京首次在城市建设史上提出打造“城市副中心”。随后在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这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为新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着眼于优化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那么为什么要建设城市副中心?副中心建设与以往的新城建设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建设城市副中心?要系统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城市副中心进行理论研究。

nlc202309032207

一、城市副中心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需要明确的是,城市副中心这个概念在规划学界早有定义,但政策语境中的城市副中心与规划学界的存在差异,我们分析的城市副中心实际上是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

1城市副中心的相关研究

受多核心理论影响,多中心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方向,建设“城市副中心”则成为大都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选择[2]。尽管如此,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副中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外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于城市副中心(SubCBD)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核心CBD的功能分工。如博拉辛顿(Brasington)认为副中心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内生的结果。中小城市很难形成副中心,功能衰退的大都市区也很难发育出新的副中心,只有处于增长阶段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大都市区某些地段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副中心[3]。哈林顿(Harrington)等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扩散后再集聚是城市副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动力机制[4]。齐藤(Saito)发现在东京都都市政策以及副中心规划中,中央政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5]。

我国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散见于对中央商务区(CBD)的研究中[6-8];一部分集中在对国外副中心的研究与经验借鉴[9-11];还有一部分是对我国北京、上海及广州等特大城市的城市副中心的研究[2, 12-13]。如张开琳分析了城市副中心的内涵与形成机制,认为城市副中心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并对巴黎、东京等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研究[9-10]。赵弘认为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并提出将通州副中心作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起点[13]。总体来说,我国对城市副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BD以及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上,理论研究成果还很有限,尤其对我国超大城市究竟该如何发展城市副中心的研究比较欠缺。

2城市副中心的内涵

城市副中心在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发展形态,其功能也存在差异。从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副中心发展的经验来看,目前共有SubCBD和SubCity Center两种形态,其主要概念和区别如下。

(1)城市副中心(SubCBD)。城市副中心SubCBD(日本称副都心日本将城市副中心称为“副都心”,与都心概念相对应。由于日本的城市范围较小,这种副都心与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疏解功能所需要的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有所区别。),直译为“次级商务中心区”,是世界特大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张期出现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多的类型。它主要是指与城市商务中心区(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务中心,是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结节点,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9]。这一概念是从经济地理角度进行定义的,是传统意义上城市规划中“城市副中心”的概念,是相对于中央商务区(CBD)的一个次级中心区,特别突出了商业、商务的职能,其建设目的主要在于运用经济杠杆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商业、商务功能,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从目前国内外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来看,也大都偏重于经济上的定位。这种形式的副中心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面积较小,呈点状发展,主要功能为商业商务,如东京的新宿、涩谷等7个副都心,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香港的荃湾,上海的徐家汇、花木、五角场等(参见图1)。

传统的副中心虽然能够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商业、商务功能,但由于位于城市内部,其开发建设往往推动城市进一步“摊大饼”发展,不利于控制城市蔓延。东京都从20世纪中期开始逐步发展副中心,副中心的快速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集中情况,但又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集聚,使城市向外快速发展。第一次首都圈规划设立的城市边界限定(即绿色隔离带)在城市蔓延中基本被建筑占据,使东京都区部已全部建设为城市区域。

(2)副中心级城市(SubCity Center)。SubCity Center,直译为“次级城市中心”,是特大城市成熟期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是“单一城市”走向“网络化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它是指大城市周边能够在局部代替城市主中心承担经济发展核心带动作用的城市,具有疏解或补充中心区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层次性较强的城镇体系,其存在意义还在于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商业、商务功能,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环境,同时对周边区域有较大引领带动作用,也可看做“副中心城市”。这一概念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更侧重于行政区划中城镇体系的概念,其范围为行政辖区,有自身较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是独立于主中心城市的城市,是特大城市从“单一城市”走向“全球城市区域”中副中心新的表现形式,如目前东京都会区、巴黎都会区等世界级全球城市区域。这种形式的副中心一般位于城市主城市外,范围涵盖其行政区划,面积较大,呈面状发展,功能配备较完整。如东京横滨市、琦玉市、千叶市、多摩市(参见图2),大巴黎-上塞纳省拉德方斯均属于这一类型。在城市外围发展副中心级城市,一方面,可以缓解通勤人口对中心城区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一定程度上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缓解“城市病”。目前,比较成功的副中心城市多采用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即“副中心级城市”中还可能存在多个集聚中心,在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市病的同时,也避免在副中心级城市内部出现新的“城市病”。

3.副中心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从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副中心级城市建设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城市最优规模。在最优规模实现之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聚集经济创造出正的外部效应。但当城市规模超过最优规模之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就会上升,需要付出巨额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环境治理成本。此时,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负的外部效应。由于城市的外部成本在相当程度上不由企业或个人承担,在城市进入完全不受限制,而要素市场又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在一定发展阶段中城市会吸引人口大量涌入,常常使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最优规模,造成资源配置恶化,从而产生“城市病”。因此,最优城市规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14]。

上一篇:相互作用论下一篇:结构计算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