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预习

2024-08-14

数学教学中的预习(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中的预习 篇1

我们提倡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 往往会忽视学生课前预习的这一重要环节。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可分为五个环节:课前预习, 专心上课, 及时复习, 独立作业, 课外学习。课前预习作为这五个环节的第一环节尤其重要。预习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铺垫, 它是新旧知识的一个中转站。对于新知识的关键性部位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会在预习中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听课时也就能做到了然于胸, 目标明确, 从而学得也就主动了, 学起来也就倍感轻松了。数学知识重点明确, 只有掌握了重点知识, 才能解决一切难题。数学课上老师将每道题都讲解过去那是不现实的, 只能选择一些重点来讲, 只有在学生预习充分的情况下, 教师才有时间集中讲授重点知识。如果老师发现学生对一些解决新知识有帮助的旧知识还没有掌握, 那么我们就势必临时调整教学的步骤, 先对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再去学习新知识, 必然会影响到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 当然也就无法达到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的目标了。

在我过去的教学中, 我只注重数学学习的第二环节, 让学生专心上课。学生被动的接受我“嚼碎”了的知识, 学生很依赖我, 不会自主的去预习。有时象征性的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给学生, 他们也是敷衍了事。就像牛顿在发现地球有引力之前, 虽然有千千万万的地球人都看到过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上的现象, 但却从没有发现问题一样。关键问题在态度上。我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 有些学生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提不出一点问题, 这正说明了他们课前根本没有预习, 我的预习作业只是一句常挂在嘴边的空话。发现这个问题后, 我想只有从根本上使学生认识到预习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们才会好好的, 认真的去对待预习。在和年级组老师们讨论后, 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 凡是遇到适合学生们预习自学的教材, 我总是会有意识的花些时间请学生们去预习。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预习的方法, 我采用了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针对一些概念性知识的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认真看书的必要性, 对数学课本产生兴趣, 愿意从而喜欢去读数学课本。有了这一系列变化后, 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预习能力才变为可能。

其次教给学生们其他的预习方法。例如我先给出预习的提纲, 再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就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怎样了。教师要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预习的内容里去, 刻苦的钻研教材, 抓住教材的实质, 注重教材内容的归类处理, 换位思考一下学生们在预习时的心理, 搞清哪些内容学生们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稍加努力就能掌握。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找准重难点, 提出有效问题, 让学生按照问题进行预习, 然后根据预习中的困难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指导, 一步一步促成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在学生们认真仔细阅读过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和思考问题以后, 教师再对提问进行小结, 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 让学生达到理解并掌握这样的知识的目标。例如在自学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分呢?学生们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去学习, 印象深刻, 在理解了这个问题后知识也就学到了。当然, 我们的提问也要兼顾到学生们的素质和能力的差异, 能力强的同学鼓励他们独立完成, 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在我们指导下半独立完成。

再次, 数学预习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完成的, 教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几次训练上。它应该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训练中, 教师要始终注重示范引路的作用, 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预习应该怎么做, 怎么学。

预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们在自主预习后能够发疑问难, 也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了。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没有任何问题的数学课堂, 教师的讲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们正处于长身体, 长知识的时期, 他们精力充沛, 富有强烈的求知欲, 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能为自己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而感到高兴。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充分的利用学生们的这种特点, 及时的去鼓励和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养成设疑的思维习惯, 我们还要训练学生的解疑能力, 双管齐下使学生们在解疑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我采用了竞争机制, 开展勇于设问和解疑等能力的竞赛, 而且做到有奖有罚, 创设出一种善于质疑, 又能进行自我解疑, 以积极思索答问为荣的学习氛围,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不仅能使学生们主动轻松的获取到数学知识, 还能培养他们终身有用的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预习论文 篇2

关于“小学数学要不要预习?”的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数学预习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书仅仅只被当作了练习本。相比语文课中“不预习不上课”的预习习惯,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教师对预习作业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在数学预习时套用语文模式,甚至很多一线老师没有布置数学预习作业的`习惯,导致家长对数学预习作业也不重视。

为何小学数学预习会沦落到爹妈不爱的地步,综合分析老师们存在的疑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不具备相关的思维品质,不能对教材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重组,只会简单的模仿,意义不大。

2、学生预习往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在上课时会因为失去新鲜感而失去数学过程性的思考。

3、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先入为主的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反而需要花时间去纠正和反复强调。

4、预习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而且对预习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有效,导致预习变成走过场,如此反复,预习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虽然有争议,但是对预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带来课堂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老师们都持认同态度。皮亚杰也说: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小学数学对预习习惯的养成就真得不能做点什么吗?我们能不能让“预习”与时俱进,在倡导“生本课堂”的今天,让预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

认识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预习

“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句话是人们做事前惯用的。它强调了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做充分的准备。老师上课也一样,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预习的作用

1. 预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同时在将来听课的时候,自己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 预习促进了自我的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3. 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 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学习素质提高

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是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后进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当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5. 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预习计划

1. 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安排预习内容

1)一个班的学生,就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来说是有一定差异的,也有共同的弱点。针对学生的这个弱点,要有意识地安排预习,让他们逐步理解体会一篇文章中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之间的联系。

2)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共同的弱点外,还存在能力的差异。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生字还不会查,文章的段落分不准,主要内容概括不上来。根据这个现状,教师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为例:

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目标是:1)把课文读通,不读错,不添、不漏、不颠倒。2)借助工具书,学会本文的生字词。

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了解:1)肖复兴在文中说了哪几件事?主要说了哪件事?这件事分几层写的?这样的思考题实际上是结合训练重点,掌握文章的主次。这样的预习要求,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办得到”。随着学生自学积极性的提高,努力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第一层的预习,逐步增加第二层的预习,尽快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2. 依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的分解重点,灵活安排训练

1) 教材中每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同时,在布置预习时,善于围绕训练重点,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2)设计预习时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章的规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童话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丰富的想象或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文中不少地方写小女孩由于幻想而产生的情景(幻景)。

《火烧云》一文中,作者运用一些叠词写景是这篇课文用词上的一个特点。设计预习时,要求1)找一找文中的叠词,能按ABB、AABB、ABAB的形式归类整理。2)想一想,作者运用这些叠词分别描写什么?

设计预习问题时注意从教材特点出发,就可以避免“清一色”“流于形式”。这样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不同色度掌握了学习规律,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 篇4

一、通读课文

刚拿到新的课文, 如学生课前没有预习, 学习就会被动, 听课只有招架之功, 跟不上脚步。不知所云, 学的很辛苦。预习首先要“读进去”。要细读、深思;对读不懂的地方和思不透之处, 要提出疑点, 找出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上课, 力争听懂, 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读是学生获得课文信息的主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增强听课的目的性。读的目标是读准生字的字音, 在此基础上读准词语, 读通句子, 读顺课文。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 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人公是谁,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了。

二、给生字注音, 理解词义

学生对生字也许早就认识, 给生字注音, 是不仅为了加深对汉语拼音的巩固, 更是对生字的深刻的掌握。对新的词语根据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 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新词去查找工具书, 或问别人 (包括同学、老师、家长) 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对不理解的词语, 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一定要养成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三、了解作者, 熟知写作背景

预习课文对作者要有所了解, 了解作者对本课的习作更容易了。如学习古诗时, 先对诗人有所了解, 再去寻找有关资料, 弄明白诗人写这首诗当时的一些背景。再去理解诗意的, 就更容易了, 不死读硬背古诗的含义了。

四、预习跟本课有关的资料

预习新的课文的同时, 不要局限于本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背景介绍、人物介绍等相关内容, 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建议学生到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上网查询或请教长辈。待到课上, 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思考质疑解疑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时, 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 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 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 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 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 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中的预习 篇5

所谓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语文要预习”,反对“不教学生预习”、“一切预习事项由教师代劳”的做法,足见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习—研习—复习。通常我们更重视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练习,却忽略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即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笔者认为,即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预习,教师也应该留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给学生,千万不要认为这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计划,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而预习则正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的过程。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泛泛而读、走马观花更有目的性。预习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难一点的则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讨论,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学生预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自然之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如何?2、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表现的情思。3、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各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了课文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只要熟读文本,就能独立完成。但对作者情思的理解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则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讨论,才能得出较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又能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预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但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让学生惯于接受,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学习起来既费力效率又不高,而预习则正好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设置预习问题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不会太低,但只要跳起来,努力伸一伸手,是可以摘到的。

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如何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学生在疏通文意后,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拓展,学生只要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也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既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学生就会养成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慢慢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孔子曰:“好学不如善学,善学不如乐学,”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学习自然就会变得轻松。

二、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三动”

“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设计者,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步:一读(读课文)、二查(查字词典)、三思(思考课后练习)、四划(划出重点语句)、五问(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动口”

即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情感再现,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时的壮志豪情,闻一多在《死水》中表现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对幸福的渴望,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都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表现出来。

文言文艰涩难懂,反复的朗读会使文言词句变得明白晓畅;散文中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要读得舒缓;记叙文中真挚的情感要读得深情;议论文中有力的论证要读得干净利落。课前,教师要从字音、停顿、感情色彩等方面指导学生的朗读,力求“音准情到”。

(二)“动手”

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如学习文言文,学生如果借助古汉语字词典,疏通文意,并弄清楚重要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这对文言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二是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相关信息。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前布置学生去阅读他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既能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命历程有深刻的了解,又能体会母亲那颗慈爱宽容的心,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工作,课上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恩格斯会对马克思有那么高的评价;三是划出重点词句,给课文作批注。如抓关键句子,理出课文整体思路;找出运用修辞的语句(比喻、排比、拟人、等),体会它们的好处。

在“动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监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养成动手拿笔的好习惯。

(三)“动脑”

即学生学会思考。这里要求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到位,记叙类(如小说)要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类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论说文则要体现作者严谨的说理过程。预习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可根据学习的不同程度能想几点就是几点。重要的是,学生要善于质疑,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有位同学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什么用的是比喻而不是拟人,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都弄不清楚的问题,对此,我给他们从概念到实例对这两种修辞进行了分析区别,使学生对此类问题不再感到疑惑。

这里还须提出的是,千万不能忽略对课后练习的思考,课后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理解课文各方面内容的题目,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先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4、5、6自然段,既抓住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又能体会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如史怀哲的《我的呼吁》,学生通过思考课后的两道练习,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精细预习策略探究 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精细预习;预习策略

现代课程理念强调先学后教,很自然地,人们会将先学后教与传统教学中的预习联系在一起,什么样的预习才能成为真正的先学,并为后教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教师深思. 笔者以为,要想支撑先学后教,那学生的预习就必须走出传统的思路,不能只局限于阅读教材并去机械地记忆其中的概念,也不能只满足于对教材例题的简单理解,而应当基于整体建构的思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 当有了这样的结构,学生的后续学习与教师的后教也才可以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而这显然需要学生有效的预习作为支撑,作为预习的主体,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容易形成有效的预习策略,因此生成精细的预习策略就成为教师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 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部分经验,觉得可以对精细的预习策略问题作一些回答.

梳理知识形成新旧联系

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原有知识加工新知识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太多的指导与干预,因而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的自主特征. 又由于这一学习过程先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因而常常被称为预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之下,笔者所理解的预习,首先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知识的预习为例,这里给出的三种方法分别是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学生自然就需要对这些方法有一个知识性的了解. 比如说配方法就是通过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来让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从方法上来讲,其是这样定义的,但学生在预习中会有什么样的建构过程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此过程中一般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一元二次方程上,如教材给出的例子x2+6x+9=2,就是在学生可以根据原有的数学知识顺利地解出10×6x2=1500等方程的基础之上的. 显然,后者可以根据直觉或者说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性“碰巧”寻找到解决方法,那对于一般方程如x2+6x+9=2而言,就不具有这样的特殊性. 但是前一方程是可以给出解题思路的,因此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配方法的时候,会直觉性地思考:x2+6x+9=2有没有可能变成10×6x2=1500这样的形式?而也正是在这一思考的驱动之下,学生才会尝试结合原方程中的x2+6x这一部分去寻思构建成一个完全平方式,这样的想法恰恰又给配方法的定义奠定了基础.

分析这样的预习过程,可以发现学生是在新知识尤其是新问题的驱动之下,自动地将旧知识运用到新知识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关于特殊的可以直接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的发现,及其在一般方程的迁移等,都是与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 这样的新旧知识在后面的公式法与因式分解法中其实也有充分的体现. 经验表明,学生在运用公式法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用配方法?这实际上说明了之前习得的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在学生的印象中是很深刻的. 而在三种方法均预习之后,学生一般也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出三种方法的共性,那就是“降次”,因此对本节的标题也就有了新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有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教学的过程一定要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然后再去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实际上在预习当中也是必要的. 精细化预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清晰地知道预习,就是用自己的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有了这种认识,往往可以让预习变得更加高效.

揣摩能力形成逻辑认知

为了有力地支撑以学定教,那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还需要注重能力. 那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能力因素需要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精细的预习策略呢?笔者的认识是需要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能力在预习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让预习过程中的逻辑性更强.

逻辑性是联系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上生成新知识的关键所在. 就以上面所举的“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预习为例,这里存在着哪些能力因素需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梳理:

其一,数学关系方程化的能力. 在预习本知识的过程中,教材给出的素材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后将数学关系蕴藏在这些实例当中,这也体现了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一贯的编写思路,即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的预习中,这种联系如何清晰地能为学生所发现呢?这就需要学生有将数学关系方程化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教材上的“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m,并且面积为16 m2,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的例题进行研究,特别强调此时不要看下面的解答思路——这也是笔者预习时常常强调的例题预习的要求,即先不看答案而自行求解. 那么,学生就需要用此前列方程过程中形成的能力来建立例题中的方程关系,并产生求解的动力.

其二,方程求解过程中的分析能力. 人教版教材在这一节中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框图,详细地分析了方程x2+6x-16=0是如何变成x1=2,x2=-8的. 这个框图与其说是一个思维导图,倒不如说是一般思路的图形体现,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给予足够的预习要求,即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用图示的办法表示出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急着去研究这一框图,那就可以让学生在原来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能力图示化,从而将这种能力更清晰地依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 这是一个将一般能力数学化的过程,也是学生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形成过程. 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预习需要,笔者在预习要求中明确指出,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决定什么时候研究这一框图,但最终的目的是相对统一的,即要知道在配方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降次”的,这一过程必须要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nlc202309082257

其三,通过“降次”思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 降次并不只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而是解所有高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因此无论是配方法还是公式法,抑或因式分解法,本质上都是降次的具体策略,在预习过程中去认识这一点,也是一个重要的预习策略. 但这在预习要求中又不宜明确提出,一般来说只能对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隐晦地提出这一要求,而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体现. 事实也证明,对于一些优生而言,这样的能力要求是极为有益的,因为有学生在发现了这一特点之后,就去寻找有没有第四种方法可以降次,笔者以为无论结果如何,就这一份意识,已经是非常可贵的了.

总的来说,预习过程中基于数学能力去生成逻辑能力,应当成为预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精细化预习的重要策略.

强化理解建立数学认识

在预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超越知识与能力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建构,这是笔者在探究精细预习策略过程中的一个强烈的认识. 而这一认识也为“默会知识”的教学理论所证实. 默会知识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过程)中,总会生成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建构初中数学知识来说极为重要,笔者将之归纳为数学认识.

数学认识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记得在与一位学生交流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的时候,这位学生说:“在我预习的时候,我就感觉因式分解法是最好的降次方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怎样变成两个都等于0的一元一次方程,这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很多时候似乎不要做草稿,直接用眼睛看就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笔者以为学生这样的描述背后,显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默会能力,尤其是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认识,这显现了该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也正是在这数学素养的驱动之下,他的数学认识才会如此明晰——尽管不为自己所知.

以上三个精细化的预习策略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层次性,从数学知识到数学能力再到数学认识,实际上也与通常班级构成中的学生能力层次有关,笔者坚信,有了知识构建为基础,有了能力目标为导向,有了数学认识为驱动,学生的数学预习就一定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精细”,预习前精细地分析与指导,预习后精细地研究与反馈,往往就可以让教师指导学生精细复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会越来越佳.

语文教学中的十字预习法 篇7

读。这是预习的第一步, 就是通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 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 记叙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主要人物的特点等, 即把握记叙的要素;说明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介绍或说明的事物、知识的特征;议论性课文, 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论述的论点、论据;抒情性课文, 应侧重了解课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线索 (事、物、景、情、理等) 。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 实际上也就基本掌握了学习重点。

划。要求熟读课文, 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 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标记的符号很多, 应根据需要而用, 只要突出重点, 划得明显, 便于鉴别就行, 不必划得过多过杂, 以免影响课本的洁净美观。

注。往往可与“划”同步进行, 要求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 发表意见。提出质疑, 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这是较高的预习要求, 没有阅读批注的习惯和能力, 一般是学习不踏实的表现, 所以要培养训练。

查。要求预习时借用工具 (字典、词典、资料书或上网查阅) , 查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疑惑问题以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问题。若等待老师讲, 那就被动了。

思。这是阅读的核心, 也是预习的关键, 就是思考理解。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 要善于思考, 思考、再思考。”预习时, 要求细读课文, 思考预习题, 了解课文思路、中心思想, 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文章的优点, 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这样, 就为上课时全面理解课文打好了基础, 上课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疑。这是预习的深化。古人说:“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 就会有疑。疑, 就是要求在精读课文、思考揣摩课文有关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去钻研课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 就学得深入, 便于讨论研究。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一般来说, 学生很难做到这点。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能力和兴趣。

议。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 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能明确, 所以有人说, 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 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 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看法, 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以求解决、纠正。这样, 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 又可活跃思维, 提高预习效果。

联。指新旧知识的联系。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 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这样, 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综合力。

比。是指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鉴别才能突出特点, 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 在主题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从而正确掌握课文的特点, 理解整个单元课文。这样, 便可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

记。指摘录和笔记, 也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 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 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 所理解的重要内容, 尚未明白的地方, 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和心得体会等, 摘录或记下来, 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这样, 才能学得扎实。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预习 篇8

而学生的预习就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用已学的旧知识去探求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预先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必需的,语文阅读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链的,它需要课堂前后的延伸来补足,课堂前的延伸是“预习”,课堂后的补充是“复习”。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棵大树,课堂教学仅是这棵大树的主干,预习和复习则是这棵大树的繁花嫩叶,三者相辅相成,才会形成语文学习的繁盛景象。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这几点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不难看出,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利用图书馆”“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施展,只有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才能得到有效利用,也就是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吸收。预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导入,但不少的语文教师鲜少重视,相较于预习这个环节,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课堂教学和复习上,认为只要把一节课上好了,再辅以课后作业巩固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即便是布置预习作业也往往流于形式,草草了事,既不能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以致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所以,在语文学习伊始,教师就应该精心准备有效的预习作业,并引导学生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

怎样才是有效的预习?多数老师在布置阅读课的预习作业时,往往只把关注点放在浅层的字词要求上,诚然,在初中阶段,字词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还占一定比例,但阅读教学还应有更高的学习目标。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也就是说,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时能读懂文本并分析文本。让学生读懂文本并能分析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深层次接触文本,但这样的工作要是放在课堂上做,势必花费许多时间,教师要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开始授课,造成浪费,如果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先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感知,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和老师的讲授碰撞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如果仅仅要求学生完成字词的预习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扎根文本,读透文本,更要能够跳出文本去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多做精心准备,为学生设计一套有目的性的预习作业。

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可就某一知识点进行突破、拓展、延伸,主要解决课堂教学带来的遗憾(如课时限制、课堂容量过多、学生层次不同造成时间上的拖延等问题),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延展课堂教学的广度。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考虑到阅读文本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选入初中教材的现代文文本大体上有诗歌、散文、小说。不同体裁阅读的重点不同:诗歌阅读的重点是意象的揣摩,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体味作者的情感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小说阅读的重点是赏析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针对体裁的不同有所侧重。下面,就不同体裁的阅读文本的预习作业进行设计。

一、诗歌阅读预习

诗歌阅读的重点是意象的揣摩,读懂一首诗的意象也就完成文本大半的解读,而对意象的初步揣摩是从吟咏声中产生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故而诗歌阅读的预习作业应以诵读和揣摩意象为主。

以《乡愁》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份预习作业:有感情地多遍朗读诗歌。余光中在他的《乡愁》里,是怎样将一种抽象的情感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效果。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充分明确文本的种种美,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诗歌阅读教学更是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悟情,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诵读往往是齐读,齐读的劣势是让多数学生“囫囵吞枣”甚至是“滥竽充数”,学生还没读出诗歌的味道,教师就已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授了,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情感,只能当课堂的“看客”。而为了能让每个学生充分体味诗人情感,安排学生个别诵读,势必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课前预习能有效弥补这份缺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受课堂时间限制,有充分的时间反复吟咏,从而准确地传情悟情。

诵读让学生对文本有初步印象,通过诵读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但诵读只能让学生对诗人情感有模糊的方向,不能较为精准地体味到诗人隐藏的深沉的情感。诗歌强调意象,而意象一般依托于具体的形象,也就是要在具象中寻找意象。所以阅读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文本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寻找诗歌中的具象,是诗歌阅读的一种学习方法。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旨在突破“意象”这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具体操作理解了意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就“意象”这个点进行拓展延伸,以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二、散文阅读预习

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体味作者的情感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的“神”就是作者的情感,“形”则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把“形”“神”兼备的散文悟透,就要在预习时下足功夫。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设计预习作业:①给生字词注音,有感情地朗读全文。②找出有关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阅读宗璞的《哭小弟》,初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其隽远的语句、深沉的情感无异于诗歌,因此布置诵读这样的预习作业能让学生扫清障碍,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节省课堂的阅读时间。

理清借景抒情散文的思路关键就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相信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对“借什么景”已经很容易判断了,但对“抒什么情”不能一下子把握住,所以第二项预习作业“找出有关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就很有必要,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此法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梳理作者的情感,诵读文本只是浅层阅读,学生在阅读完文本后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就能精准定位作者情感。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情感丰富,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要细细探究,才能体味出那些深深浅浅闪着光芒的情绪,给高中的学生上本课也不为过,而对刚接触借景抒情散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去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词没有什么难度,但无法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的生活年代和现代学生有一定距离,学生的阅历较浅,不易理解作者隐藏的情感。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图书馆”“借助工具书”等方法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宗璞的《哭小弟》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延续,文章中的“兄弟情”“生死谜”指的就是小弟英年罹患绝症这件事,作者表达的情感隐晦,学生很容易忽略甚至迷惑,课前阅读《哭小弟》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解惑,能较立体地展现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过程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两篇文章在情感上相互依存,学生在阅读完两篇文章后,对作者面对紫藤萝产生那样的情感变化,对生命产生那样的感悟就会有所体会。课前预习走出文本,课堂教学时就能轻松地回归文本。所以布置阅读《哭小弟》这项预习作业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层阅读做引导。

三、小说阅读预习

小说三要素是小说学习的主要方向,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对人物的赏析立体饱满,不仅是教师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更要在课前做好足够的铺陈。

以《热爱生命》为例设计预习作业:①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原文(这里的原文指的是完整的小说,非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②观看电影《鲁滨孙漂流记》,找出鲁滨孙和“他”的相似点。

课文是短篇小说《热爱生命》的节选,节选的是小说的精华部分,只阅读课文自然能析得人物的某些特点,就如长幅画卷只窥一角,也能看出画家绘画风格和绘画内容,但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只有画卷徐徐展开,画作内容的多维性才能一一呈现。同样的,人物形象丰富复杂,把它放置到更广阔的背景中阅读,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其思维深度,对人物性格的赏析就能更加立体饱满。因此,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完原文,“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预先和作家的思想交汇碰撞,是争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个方法。

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还可以是比较阅读。文本用大量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主人公在生死抉择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坚定的信念,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直观,把学生的阅读视角迁移到同样是“硬汉”的鲁滨孙身上,在观赏完影片《鲁滨孙漂流记》后,学生自然能由此及彼、异中求同,用更广阔的视角去观照人物形象,更充分地去挖掘作者想要展现的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从而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延伸揣摩。有了课前这些多层面的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取“弱水一瓢”,对文本进行精细化处理,实现“长文短教”的目标。

不同的文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教师要做的不是用一套或是几套的预习模式去固定学生的思维,要有的放矢。预习作业的针对性越强,学生就越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学习中就越能主动和教师思维碰撞,激发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是布置有效性预习作业的意义所在,也是“先生后师”策略的目的所在。

摘要:在“先生后师”的策略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互助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针对不同的体裁的阅读文本,教会学生用不同阅读方法进行预习,从而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预习,先生后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6).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预习 篇9

1. 师生共同确定要达成的预习目标

学生之间通过交流, 相互之间能够去探究、补充、了解和熟悉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掌握的技能。当学生提出的预习目标不具体时, 教师要给予提示、更正和完善。

2. 教师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与方法

学生预习的要求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最重要是知识、技能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时间。预习的方法有多种:独立思考、同学交流、师生交流等, 结合平时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预习可细分如下:

⑴反复阅读法。预习时应先把要预习的内容通读一遍, 然后细读。对复杂的操作步骤和知识点要字斟句酌, 充分弄懂其含义, 同时要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记录或划下来, 以便等到上课时通过教师的讲解解决。

⑵练习操作法。仅是冥思苦想, 没有实际操作会眼高手低, 学生必须边看、边想、边练、边总结。

⑶设疑法。古人云“学则需疑”,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做好预习工作的要点。

⑷记录学习笔记法。学生笔记的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和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新旧知识、概念等, 初步体验本节课的全新知识, 并尝试与实际操作相联系。

⑸新旧知识联想法。预习要学会举一反三, 结合原有知识, 发现自己的缺陷, 使知识结构得到弥补和完善。

⑹预习的六把“金钥匙”。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查, 初读新文章, 用好字典、工具书;思, 感受作者的想法, 你有什么问题;画, 俗话说“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 动手摘录, 使眼手脑并用;批, “不动笔墨不读书”, 批的越多越细, 学的越深越精;议, 让学生议一议能产生火花。

3. 教师出示预习目标, 并对学生的预习做好指导

预习目标是学生预习时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掌握的知识点。预习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解决问题为准则, 应把学生在本节课要掌握、理解的知识、技能、规律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 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考与研究而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 我总结出设制预习问题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⑴应该目标明确, 便于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⑵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⑶应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

⑷应本着简明扼要, 循序渐进的原则。

4. 学生整理预习内容, 记录好学习笔记

预习笔记的记录内容通常包括:预习内容的目标、知识点、操作步骤、错题分析、重难点等, 对记录的知识点、错题的原因、操作的重难点配以解析。

5. 教师集中典型错题形成纠错本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要详细整理典型的错题, 形成错题本, 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 找出出错的原因和对策, 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6. 组内讨论预习难点, 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后,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交流同学之间能发现许多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并能商讨解决。通过小组内讨论, 教师可以明确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预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管学习的时间么紧张, 一定要坚持预习做好记录, 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知识, 标注重点与难以理解的内容。

⑵根据教学进度与内容, 保证预习有足够的时间, 课前预习要在完成其它学习任务后进行, 不能为预习而预习, 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

⑶预习要坚持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课时预习、单元预习, 或寒暑假进行整册预习。

⑷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因课业负担重而不重视预习的学习方式, 避免使预习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地看一遍书, 感觉都看懂了, 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 认为本节内容已懂, 心不在焉, 自以为理解透彻的错误想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篇10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所谓预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 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 做到初步了解, 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它将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长期坚持课前预习, 学生就会养成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慢慢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甚至爱上学习。“好学不如善学, 善学不如乐学”。要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一种习惯。即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预习, 教师也应该留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给学生, 千万不要认为这浪费了课堂时间, 影响了教学计划。学生只要有了动机, 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而预习则正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泛泛而读、走马观花更有目的性。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设置预习问题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 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大意, 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如鱼得水, 发挥自如。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一点即通, 通常我们更重视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练习, 却忽略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过程中, 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自行解决, 难一点的则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讨论, 才能得出结论。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 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学习自然就会变得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预习正好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又节省了教学时间,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在预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班集体中总是存在着差异性,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 在预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意这个差异, 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不动脑、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 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 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进行了预习, 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 自学提纲, 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学习的素质得到了相应提高。其次, 在教学的过程, 教师优先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在回答问题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 并给予弥补, 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最后是鼓励, 学生只要能写一个字, 一个词, 能开口讲话, 就要给予表扬鼓励, 不要训斥学生。往往学习差的学生胆子特别小。他们怕出错误、不敢发言, 可只有通过学生发言, 教师才会发现学生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然后再给予讲解。按学习优差搭配学习分组, 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要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不太好的同学, 按时完成预习任务。

三、培养阅读兴趣, 丰富课外知识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如果教师因势利导, 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 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 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 这样, 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监督,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 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 养成动手拿笔的好习惯, 同时,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课外知识摘抄本, 提高预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课内的阅读的兴趣。

所设计的预习提纲的内容和知识应做到比较广泛, 要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人、事、景、物、地点等等内容, 通过查找工具书, 排除阅读障碍。要有意识地安排预习, 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动口”即朗读课文, 朗读是一种情感再现, 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 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 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这里要求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到位, 预习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 可根据学习的不同程度能想几点就是几点。重要的是, 学生要善于质疑,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这里还须提出的是, 千万不能忽略对课后练习的思考, 课后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理解课文各方面内容的题目, 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加强预习检查, 养成预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 教师要反复培养训练。要注意学法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 声情并茂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 自觉运用预习提示;要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看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 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上一篇:文学作品中的错觉描写下一篇:基本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