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课改革

2024-07-28

高师钢琴课改革(精选十篇)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1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随着近几年的扩招, 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入学新生的钢琴程度参差不齐, 相差比较大。特别是二本学校, 进来的学生几乎都是被别的学校挑选过一遍了的, 不客气地说大部分学生钢琴基础很差, 几乎为白纸一张。这就使得钢琴教师在上课时更加感到吃力。面对这样的情况, 如何提高钢琴的教学质量, 如何面对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 有质量地完成高师钢琴教学, 如何在钢琴教学中突出师范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怎样在传承老的优秀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 探索新的有价值的钢琴教学模式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传统高师钢琴教学回顾及分析

传统的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沿袭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 而音乐学院的教学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等方面都和师范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音乐学院在教学上要求其专业性更加系统、专一、精深和高水准。而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不是专业的演奏、演唱人员, 大都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因此, 这种原样从专业音乐学院照搬过来的模式与现实的高师师范教学目的严重脱节。同样, 就高师钢琴课而言, 这种照搬过来的模式也不适应当前的教学了。

三百多年来的钢琴演奏史, 使人们清楚地认识:要掌握钢琴的弹奏, 必须付出巨大的牺牲。但是, 学习钢琴基本功时的一招一式的严格性、教材一层一层的深入性, 必须一对一的单人上课的传统性, 给钢琴教学不分领域地披上了一件不可改变的“合法外衣”。就我国高师钢琴教学而言, 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一直沿用音乐院校的模式。一般钢琴专业训练与高师钢琴专业训练在演奏方面虽然有共同之处, 但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 专业的特性等原因, 实质上, 训练方式上有更多的不同的地方。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扩招潮和近年来“新课标”的出现, 严重地冲击着传统的钢琴“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面对新的形式, 全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音乐系都根据自身条件, 先后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 这其中包括了钢琴教学。面对大量涌入的学生, 按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扩招使生源质量严重下降

由于国家的扩招计划, 使得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这有效地缓解了高校教育的“供求”矛盾和压力, 但也给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传统高校音乐已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即:技能小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扩招使得原本一个年级的学生由二三十人少则增加到一两百人甚至三四百人。因此, 很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都进入了音乐专业队伍。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见音乐专业的文化分相对其他专业要低一些“应急式”地考进来的。给教学, 特别是技能课教学 (如钢琴、声乐等) 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和当初国家对艺术考生降分录取是相悖的。

以往的艺术类专业, 由于专业上要求较高, 学生花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时间较多, 一般情况下, 专业成绩好的学生, 文化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居于这一点, 在扩招之前的这些年里, 国家教委降低了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 其目的是让专业较好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艺术类高效学习。而现在, 高师专业也同其他专业一样进行扩招, 考生考进来的几率大大增加, 专业分数线的下降就意味着音乐专业文化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 实际上就是变相地降低了文化线的录取。而这一部分专业差, 文化也差的学生进校后, 由于年龄偏大, 学习专业时间有限, 同时, 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又要求他们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完成许多公共必修课。这些“先天不足”的学生, 严格意义上来说, 很难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

(二) 师生比失衡, 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由于扩招, 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老师数量却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这对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是个极大的挑战。首先, 传统钢琴教学模式要求“一对一”地上课, 这就要求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的上课。而现在面对大量涌入的学生, 这种手工作坊式的“精雕细琢”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了。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钢琴课势必会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上进行调整, 而这以调整,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钢琴的质量, 使其大打折扣。其次, 高校钢琴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 他还有传授每个学生学习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技能部分。而技能部分的学习和训练, 对老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又相当高, 因此, 钢琴老师的教学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而扩招使得师生比严重失衡, 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急剧增加的学生数量的要求, 所以, 许多高校音乐系扩大引进教师的规模, 而一些新毕业加入到高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 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 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最后, 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又不一样, 现代高校教师不仅要求有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科研能力, 几乎每所高校都对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考核, 钢琴教师也不例外。而现实是学生大量的扩招, 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这样, 教师就疲于奔命地忙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 科研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 高师钢琴教学目的和中小学实际教育要求不相吻合

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也不断进行调整, 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个高校目标还没有完全脱离“精英式”的教学理念, 这在钢琴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在钢琴教学上, 我们还像以往一样, 精力过多过细地用在技术上, 在弹奏上给学生强调过多弹奏练习曲、奏鸣曲、复调等,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钢琴配奏的运用。而在学生以后工作中, 伴奏是运用最为普遍的技能之一, 这明显和“新课标”的要求不相一致。同时, 教育结构的变化, 要求我们的教育目的一定得由“精英型”转向“普及型”。因此, 我们就要研究怎样在扩招的基础上, 如何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在单位时间里产生更多的效益, 就逼我们非得进行教学改革不可。

另外, 由于学生数量激增, 许多院校的音乐教学设备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琴房、钢琴等设备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 使得学生练声、练琴等专业学习时间大打折扣, 直接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授各种基本弹奏方法的同时, 根据中小学“新课标”的要求, 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地教学, 以便更适合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师钢琴课教学改革之探索

针对目前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 我们必须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钢琴教学更加合理, 科学,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多种教学形式并存

第一种:个别课{小课}

这种教学模式是按以往教学形式传承下来的, 这种沿袭了两三百年的教学模式至今仍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方法是:以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这种一对一的小课对于技艺性特强, 学生差异极大的钢琴教学来说, 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十分深入地解决每一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 对于部分钢琴程度相对较高的同学, 重点解决每个人不同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弹奏技术,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使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最终使学生的弹奏充分体现自己的演奏个性。

第二种:小组课

小组课是指一位教师同时对两位或者几位 (人数不能太多) 学生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个前提就是学生的钢琴程度等各方面情况相近似。因此, 可以采用相同的教材因材施教, 进行钢琴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初学者比较适用, 因为教学初段对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基本方法等都差不多, 而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又是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因此, 这种小组课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对于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课堂上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种:集体课

集体课是指一位教师面对十几个学生乃至几十个学生, 这种教学形式主要用于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 主要解决学生弹奏方法和演奏技术的具体化。每一时间段按相同的演奏技术类型进行集体上课, 同时, 布置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练习曲目, 具体讲解弹奏技术和要点。这些学生可以通过集体课在某一时间段较好地掌握一种技巧。在集体课的基础上, 针对每一个人的问题进行具体个别辅导, 这也是集体课的完善和补充, 也是使集体课更有效果的必要环节。

第四种:讲座

作为对讲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这种讲座既可以是理论研究, 又可以是学术探讨性的, 也可以是教学示范, 经验交流性的, 其讲座的命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任何一方选择。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学经验的学习、交流、推广。扩大钢琴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因此深受不少专家学者的喜欢。

第五种: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有两种意思, 一方面, 我们应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去欣赏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 使他们能够在现场深切地感受到钢琴的魅力,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另一方面, 院系里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会, 作为对钢琴课的补充, 使学生们走出琴房, 走上舞台, 向大家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成果。这类音乐会为师范生提供了艺术实践活动的条件, 同时, 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学习交流的机会。

(二)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使钢琴课的“瓶颈”得到突破

在教学形式变化的基础上, 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应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改革。被现在教学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数码钢琴的教学。

数码钢琴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工具由国外传入,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其主要原因就是解决了传统钢琴课“一对一”突破的一个“瓶颈”,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高师生的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目的, 充分利用因特网之间在各高校的信息互通, 展开教学研讨, 资料共享甚至可以展开网上教学等。这种数码教学模式可以使钢琴课学生总体水平, 音乐素质和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较好地解决“一对一”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单纯注重弹奏技能, 而轻视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通过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渗透, 使之迅速发展为弹奏技术和综合的键盘能力。此外, 这种教学模式还推动了钢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更新, 提高了教师自身教育知识和教学艺术水平, 丰富了钢琴教学理论, 在传授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讲述同样知识点时, 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 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 缓解了工作量的压力。可以较好的满足目前高校扩招后教学的需要。

(三) 配合现代教学技术, 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此外, 在钢琴教学内容上, 针对师范生的特点, 我们还应该进行拓宽其思路。高校的重要职责就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就目前来说, 我国高师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从J.S巴赫到德彪西这一段。因此,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向两边扩展, 如:在J.S巴赫之外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曲家: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等人的优秀作品。而在德彪西之后, 也应该引入如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拉威尔、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格什温、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等人的作品。此外, 还应大量引入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如储望华、王建中、黄安伦、孙以强、黎英海、丁善德等等, 使学生了解更多作品, 开阔视野, 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

另外, 在教学形式上还可以进行“合奏”训练,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我们往往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合作性的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双钢琴作品、钢琴协奏等, 这样使学生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

结语

高师钢琴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现阶段这样音乐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等巨变的时代, 如何适应钢琴教学的需要, 如何适应社会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是钢琴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钢琴教学的艺术水平, 学科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十分有利、同时, 钢琴课程的改革必将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内容各课程之间的改革, 从而积极推动音乐学科的发展, 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并以更高的标准来积极顺应高校高师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相信, 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 高师钢琴教学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论钢琴演奏》.约瑟夫.霍夫曼著.李素心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2].《钢琴教学的几个要素》.方仁慧著.音乐研究.

[3].《钢琴教学要领系列十则》.周铭孙著.音乐周报.

[4].《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 崔允漷主编.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2

关键词:标准化教学;钢琴;集体课

一、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了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钢琴教学所采用的个别授课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始采用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和传统的钢琴个别授课教学不同,钢琴集体课是一名教师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讲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教学课程。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集中解决钢琴入门学习的共性问题,适用于教学的发展,是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

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同步,教材选择五花八门,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评价不规范等。教学标准化建设的缺失和次序的混乱造成了课程进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继续推进高师钢琴课的教学改革,增强对课程标准化的建设,规范教学要求,研究规范统一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标准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钢琴课集体教学标准化研究能为学生指明本课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演奏技能,了解和声的基本知识,并能为简单的歌曲做伴奏,还能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并为学生最终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打下基础。

另外,标准化教学研究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合理利用教师和教学资源,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降低教学成本。

三、高师钢琴集体课标准化教学研究

研究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标准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标准化研究

教学目标标准化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哪些。拟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2.教学内容标准化研究

音乐教育专业的很多学生在入校时钢琴基础很差,甚至是没有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教材的选择应多样化,要以基础练习为主,简单易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钢琴配弹课所选曲目大部分为儿童歌曲,以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要求。

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需求,钢琴集体课内容分为基础钢琴和钢琴即兴配弹。基础钢琴教学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技巧,初步把握各种风格和流派的钢琴作品的基本演奏技巧,为以后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做准备。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针对大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钢琴应用能力。在大四期间,开设儿童钢琴教学法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钢琴教学的特点,掌握儿童钢琴教学的内容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培育一批学有所长的学生,以便将来成为幼儿园、小学、社会钢琴培训机构的教学骨干,成为普及钢琴艺术的职业工作者。

3.教学方法标准化研究

根据课程设置研究教学方法的标准化,能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标准化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制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不能只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对教科书的理解。

4.教学评价标准化研究

教学评价是以统一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研究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价值,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标准化的教学评价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评价不仅要将教师作为评价对象,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考核。在建立考核评估标准体系时,要以所选教材为基准,从学生掌握钢琴的各种基本演奏技法、乐曲弹奏的完整性和流畅程度以及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分。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漫谈 篇3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改革,钢琴集体课

一直以来,高师的钢琴教育都是沿用原有的音乐学院的教育办法,即一对一点拨式教学。然而高师的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普及性钢琴人才,学生们要在几年内学习的不只有钢琴,还有其他一些乐器和相关的声乐知识,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必不可少,钢琴集体课式教学应运而生。

一、如何对钢琴教学进行改革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师的钢琴教学在进行改革时,首先要注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高师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钢琴表演人才,学生在毕业后要做的不是到各地去演出或是对钢琴技艺进行深造,而是要到各个中、小学等相关的教育机构任教。所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不只是专业技能,他们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以及对相关的综合知识进行深入与广泛的了解。

(二)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高师的钢琴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点拨,而应该是有能力对很多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对大多数的学生同时进行基础性的训练,让他们在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之后,进一步的对相关的综合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们只是专业技能过关是不行的,教师还要具备极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钢琴的教学改革十分重要。

二、关于钢琴集体课

(一)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势

1. 有利于对视唱、乐理、键盘等相关基本知识进行结合,使之可以有效的合到钢琴教学过程中。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在对钢琴弹奏技巧和以及方法进行学习与掌握的同时,得到多方面能力训练和培养。

2. 针对基础理论知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进行集中大课时传授解决之道,这样就减少了分散教学中对知识的重复讲解,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扩展了教学内容,更为教学内容改革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上进心同时也促进竞争。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导向正确、组织有方,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二)钢琴集体课的开设与分组要求

在一般的高师音乐教学中,钢琴课作为基础学科多数都只教授两年,而两年后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能该学其他的专业,只有钢琴撑起特别优秀的学生,会在两年后将钢琴作为主修。因为年限短,教学任务特殊等特点,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应以进行集体课为主,同时进行小组课与个别课。由于刚上大学的学生很少有人具有钢琴基础,对钢琴基础方面普遍较弱,所以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进行集体课。并在进行集体课时,尽量将程度和接受能力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组,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并集中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而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掘学习上进,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学指导,让正真在钢琴方面有才华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钢琴集体课中老师应做到的

1. 教师不但要掌握一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进行实际演奏以及伴奏的能力与经验,并同时对即兴伴奏的原则与规律有所了解。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技巧联系起来,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弹奏技巧,并通过对技巧的掌握更好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

2. 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让学生对学习钢琴产生兴趣,主动的对钢琴进行学习和了解。同时,教师还要懂得如何利用集体课的形式来活跃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教师还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其资质的好坏,即使是在面对在钢琴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能消极对待,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想出解决的办法,并积极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并同时要注意经验的积累,为整个钢琴教学的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三、总结

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高师钢琴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它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相较于专业的钢琴教育更为严格,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钢琴有更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认识,所以必须将集体课的教学方式融入到高师钢琴教学中。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虽然只是高师钢琴教育改革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在其中却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它的存在不但能有效的培养出普及性的钢琴人才,同时也能提升我国钢琴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相如.高师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青年文学家,2009(17).

[2]高蕊.地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1).

[3]刘莉.山西高职钢琴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4

【内容摘要】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虽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习惯了传统钢琴个别课教学的教师对其仍有顾虑甚至偏见,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亦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难点和具体问题尚待解决。作者针对以上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数码钢琴 集体课 观念 难点 对策

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形式。”师徒传授和集体授课“这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任何领域里都不会像在艺术领域里那样明显。没有几千年也有几百年,学生总是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学习艺术。”(见《多元智能》P.146-147,新华出版社10月版)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还是社会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钢琴教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师徒传授式的个别授课,高师音乐系科也概莫能外。近年来,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钢琴教师课量剧增、招架乏力。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势必要大量增加教师的编制,大幅度提升培养成本。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犹如雪中送炭,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认识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有条件的学校也陆续配备了数码钢琴教室。经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部艺教委牵线搭桥,国外键盘集体课教学专家数次应邀来华讲学,国内部分教师也先后出国研修。许多高校把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已有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已得到初步的展示。

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

随着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和设备投入力度的增加,高师音乐系科配备数码钢琴教室早已是题中之义了。但推广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还存在着一些阻力,其中关键问题不是硬件投资,而是教师的观念转变。

1、数码钢琴能不能达到传统钢琴那样的`练习效果?

由于对数码钢琴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上数码钢琴与传统钢琴在音质和触感上仍有明显差异,许多钢琴教师觉得在数码钢琴上找不到传统钢琴那样的触键感觉和声音效果,认为数码钢琴的练习不能替代传统钢琴的练习。

对于数码钢琴的弹奏效果,不宜片面地看待。数码钢琴在触键感觉及音质上与传统钢琴确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仅与琴的类型和结构有关,也与演奏者对其不熟悉、不适应有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驾轻就熟了,同样可以得心应手地演奏。实际上,传统钢琴也并非每一架弹起来感觉都一样,换琴以后照样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即使在同一架钢琴上,也不是只用一种固定的触键方法和感觉来演奏,而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在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面均卓有成就的美国著名专家罕娜教授认为,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在触键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她说,触键是在你的身体,你的手,你怎么去用它,发挥它的优点,而不在于你弹的是什么琴。

其实,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数码钢琴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模拟传统钢琴的音质和触感,但它毕竟是一种发展中的乐器,反过来说,传统钢琴也并非尽善尽美,它比数码钢琴笨重,还要经常调音等,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随着电子技术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提高,也许将来有一天数码钢琴不仅可以把传统钢琴模拟得维肖维妙,而且还会以其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丰富多彩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5

完善的技巧课评价方式,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目前,大多高校钢琴专业评价技巧课最常用的方法是:依据表演者的总体演奏,通过各个考官给出的整体成绩相加,除以考官人数得出平均分。这种凭借经验印象给出一个笼统总分的评分方式,难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技巧课评价方式,将表演成果科学地拆分成可评价的具体内容,把原有的不可评价因素转化为各种可评价的因素?如何对演奏者的弹奏质量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长期记录、跟踪演奏者的学习成果为他建立有效的学习档案?本文“评分表格制”钢琴技巧课评价方式的提出将对高师技巧课类课程的评分方式进行新的探索。

“评分表格制”就是利用表格的形式,把考试曲目的内容清晰地拆分成各个要素,其结果不但能得出总体分数,还可以为表演者弹奏的每个作品及每个具体细节要求打分,在对照评价标准中发现弹奏者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教师、学生、教学机构调整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目的。

一、“评分表格制”的操作方法和内容

目前钢琴考试的内容一般为2—4个曲目不等,每个作品的成绩又是根据提前设定的各项要求决定的。如下表中:假设考试内容有四个作品,考试前根据教学要求每个作品有5项要求(见表格1)。

“评分表格制”可以体现以下几种成绩:

1.单个作品的完成成绩:如:曲目1的完成结果由5项弹奏要求的小分相加而成:横向相加(4+3+5+3+4)即可得出这个作品的弹奏成绩(19分)。

2.整个演奏的完成成绩:四个作品的单个曲目成绩相加即可得出最后考试成绩(81分)。

3.对某一项要求的完成成绩:纵向看表,如“要求1”的完成分数是4(曲目1)+3(曲目2)+5(曲目3)+5(曲目4)=17分。假设总分为20分,那么对17分则说明“要求1”的满意度约为80%。

以上为“评分表格制”的基本使用方法,相对于打“总体印象分”式的记分方式,这种成绩的获得更加精确和详细。

“评分表格制”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灵活性,使用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考生具体情况和考察侧重点的不同,相应地将表格进行灵活动变。表格的制定可以在测试前的评价准备工作中通过商定,依据实际情况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变、调整:

1.考察曲目的数量

考察曲目的数量依据考试要求可多可少,少则仅对一首作品进行表格的制定,多则对一个学期的考察曲目进行计划,制定宏观考察表格。如表格2比表格1减少了两个考核曲目。

2.考察要求项目的数量

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都会影响到“要求”项目的数量,如果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相对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的要求更加严格,或者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考察项目更多,那么考察要求项目的数量都可以依据教学要求有所调整。如表格2与表格1相比,弹奏要求减少了一项。

3.单项分值比例及权数的确立也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

“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权数决定指标的结构,权数如果变动,绝对指标值和平均数也会变动,所以权数是影响指标数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①

在制定“评分表格”的准备工作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及实际情况做出标准,确定考察侧重内容和权重,主要考察曲目和重点考察项目的总体权数与个体分值应该提高,反之相应降低。同样是对某类乐曲进行考察,但是考察的侧重点不同,权数相应有所改变,如:表格2中钢琴考试侧重大型乐曲的考察,则大型乐曲的权数相应提高:总权重占60%、练习曲总权重占40%。同时,单个作品的考察重点不同,单项分值比例及权数的确立也可以变化,表格2中假设练习曲主要考察重点为演奏技巧的表现,则练习曲演奏技巧一项的权重为0.20,计20分,其他各项如整体艺术表现、完整性等所占权数就会相应降低,三项共占20分,权重为0.20。

二、“评分表格制”的意义

“评分表格制”这种方式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反映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同时评价方法实用、可行,体现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不仅如此,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教师、教学管理机构都有更多积极的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评分表格制”与传统的钢琴考试中一分定结果的方式不同,传统的一个总分数只能使评价限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诊断,是个笼统的终极结果,很难看出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有以偏概全之嫌。“评分表格制”的评分方法则是一种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评价方式,由于把评价内容细致量化,把具体考试要求进行定量考察,清晰、细致地分析学生每项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像在放大镜下看到了弹奏时的微观问题一样,使教学评价一目了然。可以说,“评分表格制”中所体现的真实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目前弹奏水平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机会。

2.对教师的意义

“评分表格制”中反映的成绩不仅具有展示成绩的作用,还具有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它所获得的反馈成绩信息是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评分表格”中所展示的弹奏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的和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所选择的曲目是太难了还是太容易了?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弹奏困难?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发现各种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后续的补救措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3.对教学管理机构的意义

“评分表格”的使用可以对每一项考试内容的判定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全面、细致、严格的评价标准,避免了由于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造成的误差,预防评价者光凭印象或感情用事评定考生,帮助教学管理者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加科学、完善。同时,还可以对评价过程、结果及决策做简要的总结,存入教学档案备用,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周期。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音乐课程标准解读》P160)“评分表格制”就是对表演类课程评价体系的探索,它尽量避免过分关注教学结果、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努力体现评价的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以期待传统的技巧类课程音乐教学评价在方法、主体、内容、功能等方面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①《什么是权数?》,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943656.html

蒋瑛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6

一、将优秀教学模式引进电钢琴集体课的先行条件

1. 电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环境

电钢琴集体课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施, 将16~20位学生编为小组, 每人一架电钢琴, 由一位教师同时授课。与传统的钢琴小课相比, 电钢琴集体课一方面极大缓解了钢琴教师工作量大、授课面小、重复劳动多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基础。

此外, 电子控制设备还能任意地将学生自由编组, 学生们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自主创编重奏、合奏曲目。

2. 电钢琴集体课的培养目标

高师钢琴课的人才培养应具备三层目标:基础目标、能力目标与音乐情感目标。它们分别为:以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钢琴弹奏方法,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作曲家的钢琴音乐风格为基础目标;以学生掌握视奏移调基本方法, 即兴创编基本能力, 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实践技能完美结合为能力目标;以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 具备不同音乐情感的艺术表现能力, 完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传播音乐”的能力培养为音乐情感目标。

集体课的教学形式, 正好为落实这三层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教学条件。学生可以通过电钢琴教室, 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逐步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创新, 提高对钢琴的综合实践与音乐审美能力。因此, 也可以说, 电钢琴集体课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模式的选择。

二、先进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选择

如何在众多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做出选择?电钢琴集体课的课程性质是第一决定因素。

1. 自主学习模式在电钢琴集体课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监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自主学习模式把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设计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动机。

在组织教学与应用新知环节中, 再有计划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知识相互关联起来, 让学生通过联系、联想, 形成个人独立的认识与记忆, 以“学生本位”的方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将音乐审美与课堂讲授环节紧密结合, 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知识本位”的枯燥教学情境。

在监测评价环节, 我们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演奏及时给出恰当的评定。在钢琴课教学中, 监测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声音概念、音乐情感、美学观念以及正确的演奏技术;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 再比较自己之前的认识, 重新选择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从而强化了对知识的记忆。

巩固练习主要是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独立练习, 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直至形成习惯。拓展与迁移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可以延伸、转换以及综合运用。

自主学习模式完全符合电钢琴集体课的授课思路, 每一个授课环节都能够将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合理结合, 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 合作学习模式在电钢琴集体课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取得的成绩与个体的表现是紧密联系的。

在电钢琴集体课中, 学生演奏钢琴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独奏内容外, 重奏与合奏、即兴创编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都可以以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每个小组少则两人, 多则二十人, 学生们通过协作, 相互取长补短, 在强化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 还增强了沟通与包容的习惯培养, 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组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浅谈高师钢琴课教学 篇7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课程,演奏能力

随着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校音乐院系招生人数也大幅增长。钢琴课程是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必修课, 是高师学生成为音乐教育者的基础, 而且高校师范类钢琴专业与原先的专业钢琴专业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 致使高师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

高师钢琴专业与钢琴专业的培养人才方向不同, 高师钢琴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自弹自唱与教材的教法, 其重点在于学生的教学能力、演奏、伴奏和范奏等一般能力。此外, 高师钢琴课面对的学生钢琴程度不一, 有些更是没有学过钢琴的“白丁”。因此, 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现在的高师钢琴教学, 这就给高师钢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从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式上都需要有新的突破。

一、高师钢琴教学思想

高师钢琴课的开展, 是为了培养大批专业素质好、业务精的钢琴教师, 以充实钢琴教学队伍, 这样才能将钢琴推广到更广的范围, 以最短时间提高国民的音乐素质。所以, 高师钢琴教学应当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广泛需求, 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鉴于这些原因, 每个音乐院校都应该跟上当前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 而作为高师钢琴教师也应该从教学思想上开始有所转变。

第一, 高师钢琴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专业, 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掌握大量的钢琴曲目, 才能为学生做更好的范奏演示教学。另外, 在教学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不断地钻研探索, 提高演奏技巧, 及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得到启发和感染, 更深刻地了解乐曲。

第二, 高师钢琴课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钢琴程度较低, 而且对于钢琴没有系统的学习, 这就是对高师钢琴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因此, 对于这些学生, 首先要从思想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钢琴课的重要性。钢琴键盘可将乐谱上的音符变成真实、生动的音乐作品, 所以, 钢琴可以促进学习整个音乐专业及其理论, 是最好的表述音乐、描绘音乐的乐器。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钢琴在音乐上的作用, 所以很难将钢琴与自己所学的音乐联系在一起, 只是单纯地在学习钢琴。高师钢琴教师就要在这一点上引导学生, 让其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 尽可能创造条件, 将音乐知识灵活运用。如在上视听课时, 可将所听音乐加上和声弹出来, 或者可在这基础上再加上伴奏, 如此就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也让学生逐渐了解到钢琴在音乐中的作用及其优点,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二、高师钢琴教学内容

由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与传统钢琴教学不同, 所以在教学内容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多来自自身爱好钢琴的高中毕业生, 而这些学生中大部分不会弹钢琴, 即使会弹钢琴也缺乏对钢琴的专业学习,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的钢琴教学就要在内容上进行大胆的改革, 不能按照传统专业钢琴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授。高师钢琴的学生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 理解思维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 所以, 在音乐学习上, 要以理论指导实践, 不能过于强调基本功和技巧, 不然学生就只会弹几首曲子而已。另外, 高师钢琴师为钢琴教育体系提供钢琴教师, 所以在学习钢琴的同时, 要教授钢琴教学教法, 系统地进行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的讲解, 使得学生在学习钢琴同时了解钢琴的教学, 同时通过钢琴教材教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高师音乐系的任务不是培养钢琴家, 而是培养未来钢琴家的启蒙教师, 因此, 高师钢琴的教学不能与钢琴专业比技巧, 不能在教学时只强调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运用, 应该丰富课程内容, 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 学会利用钢琴理解音乐。

另外, 钢琴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最好工具, 所以, 高师钢琴课的主要内容是将钢琴融入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中去。钢琴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使学生在具备钢琴演奏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提高应用基本技能, 掌握独立演奏的能力和应用基本技能进行即兴编配的能力, 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

三、高师钢琴的教学方式

高师钢琴教育与传统钢琴教育的目标不同, 注定了教学方式上的不同。高师钢琴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由传统型向灵活性、多样性、互动性转变。

钢琴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对一”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技术差异, 对其可变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 由于现在高师钢琴的学生数量较大, 程度大多较低, 而钢琴师资力量和物资资源原本就比较稀缺, 所以“一对一”教学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是不能适应的。对此, 教学方式中可以引进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方式。数码钢琴课的教学模式将节约学校的教学成本, 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教学成果上, 减少了老师多次重复带来的心理麻木,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还对教学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有良好的帮助;从师生的教学感受上, 消除了“一对一”教学方式固有的心理压力, 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学生在了解了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后, 能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数码钢琴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 数码钢琴集体课只能求同存异, 针对性较弱;二是, 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材上没有完备严密的分级课程设置;三是, 数码钢琴自身有很多新的功能, 集体钢琴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均取决于对数码钢琴的熟悉和掌握的程度。所以, 在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模式的同时要加入“大班上课、小组指导、个别辅导与个人独立训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并且教师也应及时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以弥补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不足。

传统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传授和灌输多, 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少, 导致学生练起来乏味, 苦练而得不到提高, 或因表演不成功而感到沮丧等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高师钢琴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教学目的。

第一, 可以经常进行示范演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触一部音乐作品, 首先就是聆听欣赏, 因此, 这时教师的示范演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觉, 且能给其带来音乐上最直接、全方位的体验, 这就使其产生了解和驾驭音乐作品的心理, 持久即是学生自助学习的基础。

第二,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选定教材。教材的选择要考虑到三点, 首先是技能性, 有计划地将必要的钢琴演奏技巧训练安排到各教学环节中去;其次是趣味性, 安排内容要循序渐进、由简入繁;最后是民族性, 内容上可选择侧重于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还有利于学生将来的教学工作。

第三, 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练琴习惯, 提高其技能技巧及乐感。好的练琴习惯能使学生学习钢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就必须让学生做到正确读谱、注意聆听、科学练琴。好的练琴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可增加学生的乐感。良好的音乐技能技巧是获得乐感的基础。因此, 在钢琴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技能技巧训练, 同时, 加强音乐进行的通顺感、乐句乐段的完整感、音乐语言的自然流畅感, 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音乐情感表达等来增强学生乐感。

第四, 在教学中可创设平台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即通过以演奏会形式实践钢琴演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钢琴演奏中充分的放松, 及对成功演奏充满信心的良好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常常是要从现场的钢琴演奏活动中得到的。而在校的高师钢琴专业学生很少参加音乐会等社会音乐活动, 所以, 可以在教学课堂中, 创设表演氛围, 如采取“大型演奏会”、“优秀者表演”等方式,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并辅以课后辅导, 让学生对上台表演充满自信;另一方面, 可通过观摩艺术表演、听音乐会等,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优美, 陶冶情操, 同时克服“怯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2]葛德月, 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3]王凤秋.教师职业能力[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 篇8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虽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但由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 习惯了传统钢琴个别课教学的教师对其仍有顾虑甚至偏见, 反应最大的是两个问题:1.学生是否适应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两种不同的弹奏感觉?2.集体课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是否适应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两种不同的弹奏感觉?

数码钢琴在触键感觉及音质上与传统钢琴确有差异, 但对于数码钢琴的弹奏效果, 不宜片面地看待。这种差异不仅与两种琴的类型和结构有关, 也与演奏者对其不熟悉、不适应有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 驾轻就熟了, 同样可以得心应手地演奏。实际上, 传统钢琴也并非每一架弹起来感觉都一样, 换琴以后照样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即使在同一架钢琴上, 也不是只用一种固定的触键方法和感觉来演奏, 而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在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面均卓有成就的美国著名专家罕娜教授认为: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在触键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她说:“触键是在你的身体, 你的手, 你怎么去用它, 发挥它的优点, 而不在乎你弹的是什么琴。”

其实, 人无完人, 物无完物,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数码钢琴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模拟传统钢琴的音质和触感, 但它毕竟是一种发展中的乐器, 反过来说, 传统钢琴也并非尽善尽美, 它比数码钢琴笨重, 还要经常调音等, 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随着电子技术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提高, 也许将来有一天数码钢琴不仅可以把传统钢琴模拟得维肖维妙, 而且还会以其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丰富多彩的声音变化使传统钢琴相形见绌。

2.集体课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对集体课教学形式持怀疑态度, 担心它会影响教学效果。

其实, 个别课与集体课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个别课的优势正是集体课的不足, 反之, 集体课的优势也正是个别课的不足。母庸讳言, 集体课在技术训练的精细程度上和因人制宜地解决问题方面的确比不上个别课, 但是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在高师钢琴基础课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更为合理, 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更为有利。而且从师生之间的合作状况来讲,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群体效应”更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也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再者,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如教师的能力、态度和教学方法的优劣、学生的素质、程度及练琴时间的多少和练习质量的高低, 教学形式不过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好的教师可能把集体课教得很好, 而差的教师则可能把个别教得一塌湖涂。退一步说, 即使个别课确实比集体课教学效果好, 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 如果还是只上个别课, 现有的钢琴教师人数将会严重不足, 授课量将会大量增加, 老师们疲于奔命, 又如何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我们显然不能只凭教学形式一个方面去推断教学的整体效果, 而是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它。

国内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刚刚起步, 尚处于探索试用阶段。数码钢琴集体课就像一个诞生不久的婴儿, 我们应该对其倍加呵护, 精心培育, 才能使它日趋完善。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

根据高师培养目标需要和钢琴集体课教学大纲的规定,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分为键盘和声技术练习, 练习曲, 乐曲, 配弹伴奏四大部分。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赵沨先生曾指出, 多年来师范院校老是向音乐院校看齐, 在培养方式上重一专而轻多能, 有的学生虽然能弹奏一些较高难度的独奏曲, 但却不会弹奏简单的即兴伴奏, 结果是既不能上舞台, 也不能上讲台, 这种教学结果是很悲哀的。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一改传统钢琴教学单纯注重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倾向, 加强了即兴伴奏的教学, 使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术的同时, 迅速熟悉键盘, 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和各种常用的伴奏音型, 大大发展了学生综合弹奏的能力, 为学生以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方法

1. 考核分组, 因材施教。

新生的键盘程度参差不齐, 音乐系新生应该在入校第一周进行专业能力汇报, 钢琴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奏程度分组, 每组人数要适中, 一般以12-20左右为佳, 人数太多了, 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人数少了, 发挥不了集体课的优势。慢组和中组应该从不同程度上加强弹奏技术的练习, 配以简单的伴奏音型学习。快组由于有较熟练的弹奏能力, 应该在键盘和声、即兴伴奏及移调等实用技术上加强训练, 学习一段时间后, 要根据学生进度重新调整分组。

2. 充分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群体效应”。

一方面, 个别课也讲究科学性, 系统性, 但要把那些老生常谈的基础性概念和要领给每个学生系统讲述一遍甚至多遍, 教师常常会感到无趣和乏味, 提不起积极性。而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 教师面对的是一组学生, 基础性的概念和要领只要讲述一遍, 接受的学生数量就比个别课大大增加了, 因此教师讲授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普遍提升了。另一方面, 学生在个别课里也是以模仿, 体验为主, 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容易滋长惰性。加上课堂上没有其他的同学, 因此缺少竞争压力, 学习形式单一, 学习热情下降。而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 学生可以齐奏、轮奏、独奏、接力, 分组竞赛, 他们相互激励, 相互聆听, 不但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 有效地锻炼了自己的多声部听觉能力, 视奏能力, 配合能力等中, 小学教师必备的键盘实用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手段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通过数码钢琴, 总控制台, 音像播放设备等科技产品进行教学的。数码钢琴高度是立式钢琴的三分之二, 宽度为立式钢琴的一半, 重量不及立式钢琴的十分之一。它的质量稳定, 轻盈便捷, 占用空间小。它有88个键和丰富的音色选择, 而且可随手指弹奏力度的强弱变化发出强弱不同的音响。它还和立式钢琴一样有三个踏板——延音踏板, 消音踏板, 弱音踏板, 使它的功能更加完善。它还有多种音响输入渠道和录音等功能, 学生可以佩戴耳机演奏而不影响他人。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设备使单纯的书面教学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内容, 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学生也可以通过录音功能把自己弹奏的音乐录下来, 从而发现自己弹奏的不足。教师专用的总控制台可以总体监控教学, 既方便集体教学, 又利于个别辅导。总之, 数码钢琴集体课通过这些科技成果, 使钢琴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打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 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 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1. 集体回课

检查学生弹奏上堂课布置的曲目的情况, 要注意的是, 在集体课上, 学生弹奏的方式以齐奏为主, 不能像上个别课一样挨个检查学生, 那样只会使老师东奔西跑, 手忙脚乱, 时间还不够用, 而大多数学生则坐在座位上无事可干, 甚至影响课堂纪律。齐奏前, 教师要给学生的弹奏确定一个恰当的速度, 以保证节奏稳定统一, 不然, 学生你弹你的, 我弹我的, 混乱的局面可想而知。而且当学生在弹奏时, 教师应来回走动, 以检查每个学生的弹奏问题。齐奏后, 教师指出长处和不足, 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毛病特别多的学生, 教师可以把他 (她) 作为典型的样例进行个别指导, 既可以解决他 (她) 的问题, 又可以使其他学生引以为鉴。同样, 对于技术好的同学, 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公开演奏的机会, 以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 除了齐奏, 集体课还可以运用轮奏、独奏、接力、分组竞赛等方式, 这样的话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有事可做,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即兴伴奏的训练,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实际键盘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 讲授新课

回课以后, 教师即可导入新课, 要注意新课与旧课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教师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讲授演奏理论与技巧方法, 提出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整。首先可进行手指基本练习、音阶和琶音练习、键盘和声技术练习。特别要注重在各个常用调上变化练习, 使学生在练好钢琴弹奏基础的同时, 尽快熟悉键盘。在学生完成基本技术练习基础上布置学习新的课题曲目。指导学生运用课题理论对作品曲式结构, 调式调性、和声布局、伴奏手法一一分析, 并作出相应的标记。随后, 教师可采用不同手法范奏新的课题曲目。可先用作品要求的速度、力度、音乐表现技法作完整示范, 给学生以整体的视听直觉印象。然后再提示课题曲目中的技术重点难点片断, 分段分句、单手慢速作局部范奏, 突出弹奏要领。最后用稍慢于原作要求的速度完整演奏, 以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技术范奏亦可结合声像教材进行。讲授完后, 教师可布置学生的配弹曲目。先指导学生运用和声知识为曲目编配和声, 再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绪选择伴奏音型, 并且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调上弹奏。教师讲授完新课以后就可以转入学生当堂练习, 以便暴露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及时予以矫正。对学生练习中提出的各种疑问或要求, 可以运用典型、给予集中或个别解答。

3. 课堂小结

每次上完新课教师应对全课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回课表现情况当堂打分记录在案, 作为综合考评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再一次明确提示作业要求, 并布置新课题的预习。

总之,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吸取了传统钢琴音乐教育中一切正确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并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活动。它的出现, 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 引起并推动了钢琴教育领域中如教学原则、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整个钢琴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与发展。钢琴教师应该积极掌握新的教学设备、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具备更加广泛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修养, 从而不断完善我们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

参考文献

[1]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2]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昆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1陈雪慧.用数码钢琴教室进行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4]童道锦, 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上) [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之管见 篇9

一、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专业的综合课

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一门集知识性、技巧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综合课, 是培养合格中等音乐师资不可缺少的技能课, 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整体水平的修养课。音乐教师必需有很高的音乐素质、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 更要有较强的伴奏能力, 才会在音乐使用价值上发挥的突出。从《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来看, 参赛者在表演曲目中, 有带伴奏谱的艺术歌曲, 大都表现了相当的演唱和弹奏水平, 乐感很好, 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在表演即兴伴奏曲目时, 则嫌美中不足, 两者反差之大, 令人难以想象, 从中可以看出高师在即兴伴奏课的教学中还普遍地存在着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和声感觉普遍较差, 和他们的弹奏能力强, 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受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单音音乐影响分不开。如:中国的民间音乐和传统戏曲, 过去都缺乏和声伴奏, 只有旋律的重复或简单的几个和音。其次, 我们现在的歌曲创作, 经常只有旋律的写作, 缺乏伴奏谱的要求, 没有把伴奏重视起来。另外是高师学生入学前音乐素质差, 综合音乐水平低, 种种原因形成学生和声感缺乏。因此加强和声教学, 培养学生的和声感、和声美和声语汇的组织能力, 在伴奏中预先有一个音乐的完美和声构思, 然后再通过手指弹奏出来, 十分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技能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训练, 才能巩固地建立与完善。

二、高师音乐专业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尤其是对声乐的即兴伴奏能力, 可以说是钢琴课程中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 了解歌曲的表现与伴奏处理的一般常识, 懂得如何处理前奏、间奏、尾声, 如何与歌唱者进行艺术合作, 从而使演唱和伴奏完善臻美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强的实践性, 除理论学科学习, 基本方法指导以外, 还要靠经常知识的积累, 自我摸索, 以及大量的伴奏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由简到繁、由浅人深逐步提高。所以一定不能轻视即兴伴奏的教学, 要把它作为培养应用能力的重点, 多花点力气, 这对培养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摈弃轻视即兴伴奏的不正确观念。应正确地认识演唱 (奏) 离不开伴奏, 伴奏离不开演唱 (奏) , 辩证的去认识看待问题。只有这种观点, 才能体现伴奏的重要性, 学好即兴伴奏。

三、怎样加强即兴伴奏课的教学

音乐专业的教师, 对即兴伴奏课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各课程应该围绕即兴伴奏课的教学主动地进行配合。声乐课应加强与钢琴伴奏的配合, 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伴奏和即兴伴奏与声乐结合的练习。和声课应在书面作业外, 加强键盘和声、实用和声的运用与实践。乐理视唱课应加入简谱视唱和多声部视唱的内容等。可以说, 各专业课都要为最后上好即兴伴奏提供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即兴伴奏, 摆在高师音乐教育各个学科之间的重要位置。

1. 加强移调弹奏的基本功

即兴伴奏与钢琴演奏的区别在于伴奏必须服务于歌曲 (乐曲) 的需要, 在歌曲 (乐曲) 旋律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 即兴的弹奏出伴奏织体。教学中对学生所弹的曲目, 不论是有伴奏谱的还是无伴奏谱即兴配弹伴奏的, 都要要求能在几个不同的调上演奏, 所以要重点加强移调弹奏技术的练习。为达到此目的, 在键盘上要熟练地弹奏2 4个大小调音阶, 琶音及和弦的连接, 并能快速移调, 这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在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要经常锻炼学生在临时伴奏的场合中有各种应变能力。移调弹奏的能力是即兴伴奏中一项难度较大的技巧, 需要长期训练。我们在车尔尼钢琴练习曲的教学中, 一首练习曲, 经常要求学生在几个调中弹奏, 其中也含有这样的目的。此外, 要注意学生在弹即兴伴奏时, 充分发挥钢琴的技术, 用灵巧的手指弹出优美的音色, 清晰的音乐层次, 从而更好地烘托歌曲 (乐曲) 的意境。从这些要求来选择教材也是弹奏即兴伴奏的一个关键问题。

2. 加强学生视唱基本功的训练

弹好即兴伴奏首要的问题是重视视唱学习, 学生的视唱水平至少要达到对一首新歌拿在手中, 无准备的立刻能视谱唱词, 也能在弹伴奏的同时唱出歌词自弹自唱。一首合唱曲目在弹伴奏的同时要能唱出各自的独立声部, 如在练习巴赫的复调钢琴曲时, 弹奏中要能唱出任何声部的旋律;弹的是左手声部, 唱的是右手声部, 弹的是右手声部, 唱的是左手声部, 大脑随着乐曲指挥眼睛视谱, 口唱某声部, 耳听音响, 这种基本功对弹奏即兴伴奏来说十分重要, 是编配即兴伴奏的重要环节, 必须强调和训练。

3. 和声与复调知识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骨架, 和声选配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到整首歌曲或乐曲演奏处理的合理性, 科学性和完美性。在简易的歌曲伴奏中, 运用调内正副三和弦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果。但在较复杂的歌曲中, 除了运用调内正副三和弦以外, 还可以在歌曲的高潮段落运用转调, 运用变和弦或重属和弦等更复杂的和声技巧体现特定的效果。一首歌曲如果和声始终在平稳中进行, 缺乏推动力, 实际上破坏了歌曲中原有的内在构思, 反而造成了不良效果, 不能够有效地烘托歌曲的情绪与发展。在歌曲高潮段落采用特定的和声处理手法, 对于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情绪的烘托与变化, 使音乐产生有光彩的“亮点”, 是教学中必须加以强调的。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也要运用复调手法加以润色。实践中常遇到各式各样的歌曲, 应当根据不同歌曲体裁的特点和歌唱的对象分别加以处理。一般说, 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伴奏手法应该更加精致而富于色彩, 往往需要恰当地运用复调手法加以润色, 以增强伴奏对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对艺术歌曲的演唱, 歌唱者有较大的个性发挥余地, 在唱歌进行或间歇的全过程中钢琴伴奏都应当成为有机的整体加以烘托。复调手法的运用能够衬托出歌曲的光彩, 表现出更加细腻的内心感情。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可以经常用于钢琴即兴伴奏织体之中。钢琴即兴伴奏的手法运用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和声式的织体, 或者复调伴奏的织体, 各有各的风格和表现力, 关键在于恰当的使用。复调伴奏手法, 会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进一步提高歌曲多方面的艺术魅力。对于学生而言, 是提高自身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复调织体的伴奏, 可以拓宽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视野。尽量掌握更多的表现手法, 这是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水平的要求, 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弹奏能力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教学,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即兴伴奏水平。

4. 培养敏锐听觉的能力

敏锐的音乐听觉, 对一个钢琴伴奏者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演唱 (奏) 者要把美妙动听的声音传达给听众, 首先须通过自己敏锐的音乐听觉来鉴别、控制、协调。准确无误的音高、纹丝不差的时值、清晰平衡的声部, 丰富多彩的音色, 恰如其分的音量都需有极其灵敏的听觉。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 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因此,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 必须培养学生敏锐听觉的能力, 使其在钢琴伴奏时, 用听觉去判断、掌握诸如演奏的音色、力度、层次、节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风格的准确等等。教学中要求学生练琴应根据乐曲的性质发出应有的声音;要求必须在清晰的思维下, 按照音乐进行的规律, 将无意识的听觉、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的、有目的的听觉。充分调动听觉器官, 培养、发挥听觉能力。须知钢琴教学中的听觉训练, 不是单纯的音的高低听辩, 也不是仅仅用耳朵去听。而是以此为基础强调声音在思维中的自如运用, 用内心的听觉去创作。

当然, 教学中部分学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有的属于听觉反应比较迟缓, 有的没有重视视唱练耳的学习, 有的则在感受与理解音乐方面缺乏积累。因此, 对这些学生的培养, 更要注意音质、音色的听辨能力;把握音乐的歌唱性, 培养内心的乐感;聆听音乐的风格及特点掌握其中要点。钢琴即兴伴奏设计好之后, 内心应当感觉到整首歌曲伴奏的音响。这种良好的内心听觉是音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因素, 而且是一种整体音乐修养的反映。这样的能力应当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5. 作品分析与艺术实践

作品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便于实地伴奏时运用。但在音乐专业课安排上作品分析往往晚于钢琴即兴伴奏课或同时开始, 因此在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中, 一开始就应该有目的地讲授一些必要的作品分析与曲式结构的知识及歌曲曲式的规律。比如, 伴奏的歌曲是一段体还是二段体?二段体中是对比式的结构还是平等式的结构?……, 都要根据不同特点加以分析处理。又如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曲式, 其中多在第三句配以不稳定的和声或者变化伴奏的织体, 使音乐形成一定的推动力, 使乐曲产生趋于高潮的效果;弹奏车尔尼7 1 8练习曲时, 左手都是小型的伴奏练习, 不论曲式结构、伴奏手法等, 教师教学中都应逐一加以指导说明。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精心构思, 表现手法的精湛, 艺术感染力极强, 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的位置, 教师要很好地分析说明。如《魔王》是舒伯特为歌德的诗谱写的一首叙事歌曲, 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运用快速的三连音描写马蹄奔驰的音响, 同时烘托出父亲惊恐不安的心情, 上行音阶和下行跳动的分解和弦音, 描写狂风呼啸的自然景象, 烘托阴暗的气氛, 伴奏与旋律相辅相成, 融为一个整体, 恰当的渲染了作品的特定意境, 伴奏与歌唱珠联璧合, 交相辉映, 这些来龙去脉都要解释清楚。上世纪流行至今的《马儿啊, 你慢些走》、《玛依拉》、……。但是,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在于“即兴”, 它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 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织体, 这就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 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有时, 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弹奏出比预先有伴奏谱更光辉夺目的效果, 因此, 即兴伴奏者应当具有较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 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多分析、借鉴伴奏歌曲乐曲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法, 掌握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及和声手法, 对于有效地提高即兴伴奏水平, 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作品分析, 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设计时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弹奏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 使之具有跌宕起伏的整体布局。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数要从事各级学校音乐教学工作, 在钢钢琴琴即即兴兴伴伴奏奏中中, , 曲曲目目结结构构短短小小时时, , 应应注注意意根根据作品的结构运用恰当的和声手法与织体性能, 使之显现突出主旋律的织体效果, 避免过于复杂, 凝重。更多的作品即兴伴奏时, 要在歌曲整体的框架建立上能够达到较准确的定位, 无论在结构的逻辑发展以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使钢琴伴奏在“即兴”的条件下具有较为规范的特色, 不至于粗制滥造甚至胡乱弹奏, 失去了钢琴伴奏作为歌曲演奏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几十年的实践证明, 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必须不断进行。而且钢琴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是一项牵涉面较宽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相关专题研究的展开和深入。钢琴即兴伴奏中有效地运用各门理论知识和技能, 弹奏、分析钢琴伴奏, 学习优秀的钢琴作品织体是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即兴伴奏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些知识, 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要较好地完成即兴伴奏的教学任务, 教师应从各方面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 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综合型的音乐教育人才。

即兴伴奏是社会上需求量最大的实用性, 基础性学科, 是一门集和声、作曲、钢琴演奏、音乐素养为一体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科。高等师范教育应在培养当今社会实用性人才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高师的一门音乐综合性课程, 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学科。本文从加强移调弹奏的基本功;加强学生视唱基本功的训练;和声与复调的知识;培养敏锐听觉的能力;作品分析艺术实践提出了拓宽教改的意见。

关键词:即兴伴奏,和声,复调,听觉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煸《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钢琴艺术》

(3) 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4) 郭声键《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高师钢琴课改革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现状 发展策略

数码钢琴是数码科技与传统钢琴相结合的产物,既具备传统钢琴的性能又具有多种音色、多种节奏、内存曲目、实时录音等功能。自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美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校普及了键盘集体课。1996年华东师大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现代电子数码钢琴教室,成为国内示范教育实验基地。发展至今,数码钢琴集体课以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音乐院校钢琴专业教学上已见成效。随着发展这种新兴教学模式逐渐走进高师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中,在新旧教学形式交替过程中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方式方法的不完善。因而分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对其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性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沿用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而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对学生综合应用键盘乐器并作为一件得心应手的幼儿教学工具的能力培养却显得薄弱了一些,这也成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这一新教学模式引入,一些问题与困难也相应出现:

(一)对于数码钢琴集体课认识的片面性

一些教师因在数码钢琴上找不到机械钢琴的音质和触键感觉,认为数码钢琴练习不能替代传统钢琴的弹奏训练。对数码钢琴操作的不熟悉而产生了这样片面的认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之后,这种不适应随之消失。同样,学生认为数码钢琴是课堂上临时替代机械钢琴的工具,短时间对数码钢琴的接触促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数码钢琴的优越性,反而在演奏时显得更蹩脚,使得学生极少主动接触数码钢琴。

(二)教学方法的陈旧性

部分老师认为数码钢琴集体课业余,层次偏低,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数码科技优势。持有“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继续采用原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统一教授内容,在学生完成作业后一对一的检查作业,每个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数码钢琴也只是充当弹奏的工具。结果是两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没学到位,而老师又很辛苦。这样只是对传统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延续。因人数众多, 时间一久学生也产生顾虑,怕吃亏学不到东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教学理论上的单一性

部分老师认为数码钢琴集体课就是用来在短时间内,促使毫无基础的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和儿歌伴奏的能力,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我们要抓住集体“钢琴”特征,在课上讲解钢琴弹奏的共性问题,分析个别学生弹奏问题,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加入浅易的视奏、伴奏及曲式分析等知识,以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综合操作能力。

(四)教学实践上运用不充分

在我们看到的多数数码钢琴集体课上,教师与学生都将实践注意力集中于单一弹奏,而数码钢琴所具备的硬件功能却被忽视。数码钢琴既有机械钢琴的音色又具备电子乐器的特点,应充分运用其音色的转变及信息化的存储的功能。如运用录音与播放功能,促使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弹奏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避免发生类似错误。

二、调整观念探索适合高师学前教育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與方法

(一)对数码钢琴集体课再认识

数码钢琴集体课打破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一位教师可以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授课,运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将知识覆盖面的最大化并节省师资,避免重复性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将数码钢琴与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相结合优化教学方式,如学生配戴耳机练习弹奏而不会影响到他人。声音画面相结合促成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展现更加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数码钢琴优势更新教学方法

1. “群体动力”式的教学方法。数码钢琴集体课突破传统“一对一”的保姆式教学方式。这样既避免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促使学生变依赖心理为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又可以充分发挥“群体动力”的心理暗示效应。集体课上采用齐奏及分声部分组的合奏,学生之间互相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节奏感、视奏能力、默契配合的综合实用键盘技术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多样化”表现作品的教学方法。数码钢琴的音色优美逼真,先进的音频采样及优秀的D/A转换技术产生的音色可与传统钢琴相媲美,并同时具备多种音色选择,如:“古钢琴、管风琴、羽管键琴”等,使得学生在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时,就有了传统钢琴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演奏巴赫时代钢琴作品,可以调至古钢琴或管风琴的音色,使学生切身体会17世纪的音乐风格。演奏近现代的作品或为儿歌伴奏时可选用钢琴、电子琴音色,使其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 多种形式的集体回课。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回课应摆脱逐个检查学生作业及单独纠正问题的影子,跳出个别教学的圈子。在回课时,运用数码钢琴的录音功能采用先让学生自查的方式,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可采用齐奏、伴奏、接力、分组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公开表演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潜质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现场发挥的心理素质。

(三)多元化教材运用与教师的学习再提高相结合

为丰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在沿用传统的文字基础教材还应加入如即兴伴奏、重奏、四手连弹等辅助教材;为配合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加入音像教材如:磁带、音像光盘、幻灯片等。教师不仅要学习阅读关于钢琴教育教学文献资料提高其自身教学水平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程序,对数码钢琴所配备的中控台、摄像头、音响等设备运用自如,制作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制

以往对于学生的考核只限于具体某首钢琴曲的演奏和固定儿歌的弹唱,对于学生综合应用钢琴的能力不得而知,而且这样的考核过于片面忽视了学生平时表现。针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目标和丰富教学内容,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学生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期中占30%的方式。平时成绩中应包含学生每次回课成绩、进步的程度、学习的态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中期末考核中除弹奏固定曲目外,还应加入试奏、儿歌即兴伴奏等内容。注重学习进度和质量,做到质与量的结合。

总之,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数码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体。它是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其自然的延伸,并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教学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以促使数码钢琴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CO吸附下一篇:光-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