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稳定

2024-06-03

金融不稳定(精选十篇)

金融不稳定 篇1

关键词:金融不稳定,非理性行为,市场预期

1 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含义及影响

1.1 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含义

关于金融稳定和金融不稳定的含义,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 宏观金融稳定是指一国金融体系没出现大的波动, 金融的各种功能能有效发挥, 不仅金融业自身能稳定协调发展, 而且要注重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至于宏观金融不稳定, 米什金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分析框架、现象和问题》一文中曾给出如下定义:当金融体系所受的某些冲击已经明显干扰了信息传递, 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再能有效地将资金传输给生产性投资机会时, 金融不稳定就发生了。所以说宏观金融不稳定, 是指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冲击, 金融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状态, 严重时则表现为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

1.2 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分析

由于当前经济的高度虚拟化和金融化, 金融不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金融不稳定会使资产价格形成机制扭曲, 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受阻, 这不仅影响金融业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金融企业的效益, 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企业融资受阻, 生产经营受到限制, 收入和利润下降, 进一步会造成居民就业困难, 收入和消费支出下降。另外, 一国金融体系不稳定, 还会引发资本外流, 本币汇率下降, 直接加大进口企业的经营成本, 加强人们对该国经济的不良预期, 从而使经济形势更加恶化。所以说宏观金融不稳定会导致经济大幅波动,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宏观金融不稳定特别是金融危机可能带来极大的损失, 不仅是本国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受到直接经济损失, 且会给国民和社会带来很高的间接成本和强烈的负外部效应, 甚至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会大到惊人的数值, 如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公共援助成本高达当年GDP的16%, 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损失则高达GDP的50%。

2 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微观因素分析

现代金融是一个复杂开放的演化系统, 包含了上千个变量和参量,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以及环境变化对系统的作用, 使系统的运行呈现出了一幅复杂的非线性图像。在金融市场运行中, 人的有意识努力既是对预期目标的追求, 也是对内外不确定性作用影响的回应。

2.1 投资者的失误决策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 尽管投资者 (代理人) 拥有很强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但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 有限理性会使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倾向于凭借经验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认知偏差, 表现为投资者过度自信, 造成市场行为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 使资产价格出现过度上扬或下跌, 形成资产价格扭曲。如果波动的市场价格在噪声作用下使认知偏差呈现系统性特征的话, 那么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则有可能出现偏差, 进而导致定价偏差, 造成社会资金流动异常化, 使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

波动的市场容易产生反馈效应, 容易使投资者产生情绪偏差, 出现选择性偏差, 产生合成谬误, 易生成“股票溢价之谜”和“股票过度波动之谜”。同时, 波动的市场会加重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对价格走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加大宏观金融风险。

2.2 金融中介的非理性行为

如果把金融中介引进分析中, 更能看清楚非理性行为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理论上说, 金融中介以安全经营为重。然而, 现实中的金融中介普遍存在着盈亏报酬不对称和激励机制作用问题, 这会加剧投资者 (代理人) 的冒险倾向, 扭曲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一致性, 导致资产定价偏差和引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同时, 因高额利润的诱惑以及自恃信息搜集完备和有能力选择适当时机等因素的影响, 金融中介也偏好高风险资产。众多研究表明, 在金融泡沫形成过程中, 金融中介是始作俑者之一, 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充分说明了金融中介的非理性行为所造成的风险。

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 现实中每个人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理性的, 人们的实际行为表现为普遍违反规范行为的模型。因此, 同样可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银行家的行为, 如经济运行景气阶段对贷款的过度自信, 经济运行开始过热时的保守主义和本能偏差, 经济繁荣后期或不景气阶段分析中的框架效应、关注偏差和定位效应等, 以及危机来临时的确定效应和损失规避等。由于银行家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同为有限理性者, 因而货币市场上也会出现用理性理论难以解释的各种异象。同理推定, 外汇市场等也概莫能外。

随着各种金融异象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 在金融运行过程中依次生成或同时生成并相互影响, 市场有效性就会降低。与此同时, 当噪声交易者聚集于某一信息并发生极端反应时, 就会出现“趋同性效应”。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中极易生成羊群行为的异象。当众多投资者以相同方式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时, 就会殃及整个市场。

2.3 市场预期归一化

投资者和银行家等的非理性行为会使各种金融变量的不同运动不断地撞击金融脆弱性, 并使金融系统内各种不稳定因子活跃起来。此时某一随机扰动的出现, 可能会把某些具有抑制风险作用的系统元素激励的更加活跃, 金融脆弱性的显现就会进入一个衰减过程中, 并使金融运行回到原来稳定态中。然而也有可能的是, 把某些具有放大风险作用的系统元素激励的更加活跃, 就会重重地撞击金融脆弱性, 使宏观金融风险恶化, 迫使金融运行逼近金融稳定的边界。凯恩斯说, “特定量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有关”,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有这种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才会有急剧变动, 商业循环才会产生。这里的预期就是市场预期归一化, 即市场中全部或大部分活动者都作了一个相同的预期。市场预期归一化一旦形成, 就会主导经济金融运行, 其形成过程既是各种金融异象由轻而重地持续撞击金融脆弱性的过程, 也是处于“隐性”状态的金融脆弱性向“凸显”状态发展的过程, 并使金融运行越过金融稳定的边界, 跌入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导致宏观金融波动。

3 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很难预测, 可以说没有哪一次金融危机是被经济学家准确预测的。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长期的金融不稳定必然诱发金融危机, 而影响宏观金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 且影响机理亦很复杂, 下面仅据前面对金融不稳定微观因素的分析, 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降低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金融是与货币和信用相关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其中心点是金融市场的运行, 金融工具的定价、供求和交易。现代金融系统的初始值为货币和信用, 但两者有其自身脆弱性。在现代经济中, 每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无不是货币的不稳定和信用关系的扭曲。因此, 保持货币稳定和良好的社会信用就降低了金融运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在金融运行中, 众多金融变量不同尺度的运动及相互耦合, 随时能够营造出一种可能改变金融运行趋势的力量, 因此在保持货币稳定和良好社会信用前提下, 要规范各种金融交易, 杜绝恶性投机, 尤其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使货币流动和资本流动处于符合供求基本均衡的金融态势中。这样, 就能减少金融系统内在不确定性产生的随机扰动和减轻外部突发事件冲击的影响。

3.2 加强信息披露

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 投资者之间具有相互模仿和影响的外部效应, 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因此从保护投资者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 政府在对市场管理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要通过增加信息供给, 加强信息披露, 以减少市场噪声交易和信息搜集成本, 要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 及时预警、控制和处置风险, 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进而增进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3.3 防止出现市场预期归一化

当金融运行处于金融稳定的边界处时, 金融系统继续运行的方向有多种选择, 粗略概括约有以下4个方向:①金融危机, 即金融运行越过金融稳定的边界, 直接跌入危机。②基本不稳定, 即金融运行越过金融稳定的边界后, 由于宏观金融风险不断加重, 金融市场进一步趋冷, 但该国支付清算系统仍能正常运转。③新的稳定态, 即金融运行一旦受随机因素或外部因素强烈冲击后, 如果该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金融制度、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和自组织能力强的金融系统, 且经济基本面仍有较好表现的情况下, 系统可能会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态中。④重回原有的稳定态, 即金融运行在金融稳定的边界处, 因政府和央行强有力的调控, 金融运行重回原有的稳定态中。金融系统演化的历史告知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在金融稳定的边界处, 金融系统继续运行的方向是难以知晓的。因此, 宏观金融稳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要防止金融运行进入金融稳定的边界处。根据前述, 作用金融运行进入金融稳定的边界处和越过边界跌入金融不稳定或金融危机之中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归一化。因此, 宏观调控要消弭预期归一化的形成, 要把反预期归一化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 尽可能地消除羊群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逸.中国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数的建立与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J].商情, 2012 (8) .

[2]刘川琳.宏观金融不稳定对山东省经济动态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 2011 (14) .

[3]王光宇.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与机制安排[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8) .

[4]谭政勋.金融稳定分析的宏观模型综述及展望[J].经济与管理, 2011 (4) .

[5]邓翔, 谭路.“金融不稳定假说”的逻辑线索及现实意义[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 .

金融稳定的目标 篇2

金融稳定的目标为:保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其目标涵盖以下三方面:

(1)对经济全局而言,要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权,以避免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干扰和破坏。

(2)对金融部门而言,要防范和化解全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局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切断风险传播,阻止风险的蔓延。

完善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篇3

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

我国的金融监管起步于金融行政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恢复和建立了各种金融机构。随着经济货币化加快,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应运而生,金融市场十分活跃。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始关注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变化。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管理司”,承担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实际上属于金融行政管理。但随着在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体现出其弊端:监管不规范,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行为缺少独立性,监管者往往带有主观性、非公平性等缺陷,造成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不强。这种行政性监管理念,严重扼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与一般行政性监管存在的问题相比,运用法制手段依法监管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从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入手,实现从一般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立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金融业基本法律,这些法律作为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体系,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1995年以来,在金融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条例和制度,基本形成了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实现了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使金融监管更具有强制性、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转变

实行什么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证、保”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1997年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后,到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确立了中国金融业由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银监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权,包括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银监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并总结以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四条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通过加强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评估,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证券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1992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体制。如实行按行政区域设立监管局,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查审分离”制度,形成调查与处罚权利的相互制约,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加强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体制。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开始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建立保险业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监会在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保险业股份制改革和保险业内分业经营,推动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离,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加强保险业监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和保险经营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和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转变的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金融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加大了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银行收益风险加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相当多的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许多证券机构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安全。金融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97年3月,为了保护投资者合利益,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外的非法交易,促进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努力减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2001年2月15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增资扩股、债转股、托管、收购兼并、合并、关闭、破产等多种方法,及时、坚决、稳妥地化解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例如,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撤并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撤销100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等,这些有力的措施,消除了当时的金融风险隐患,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nlc202309040715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在金融监管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的过程中,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使监管有法可依。如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次监督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例,并提出把不良贷款比例从当时的20%左右下降到17%;1995年7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审慎经营的要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比率等四类十三项指标,涵盖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方面;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在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贷款质量。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三个行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如银监会为了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8年、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三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指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2011年4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的总体框架;证监会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监管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非法行为处罚办法》、《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依法经营。

在未来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一是不断更新监管理念。面对世界金融不断向全球化、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要适应金融业市场经营的转变趋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从注重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使金融监管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随时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运用市场原则进行监管,加强金融信息披露,使金融监管做到公开、公正、有效。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自业务领域独立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重视发挥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对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关系论 篇4

关键词:金融稳定,货币稳定,金融政策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关键, 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间存在着彼此强化的作用, 因此在货币稳定的阶段, 金融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这就需要人们给予充分的认识, 并在宏观调控政策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保证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当前金融稳定仍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 至今的定义都没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一般的, 金融波动很难检测出来, 往往从直观上看金融处于稳定没有波动的状态, 但实际上, 金融市场已经受到了冲击出现波动。但是这种金融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货币的不稳定。当金融受到不稳定因素影响时, 系统就会自动纠正, 但是这种纠正往往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尽管金融稳定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 但是金融学者仍在努力探索着金融稳定的定义, 希望通过金融稳定的定义来确定金融现状, 从而明确金融与货币的关系, 从而对经济做出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金融-货币稳定的关系模型

1、投资通胀模型。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最为常见的状态, 而货币的通货膨胀常常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一方面, 通货膨胀会如预期那样刺激企业投资的增长, 这是由于在通货膨胀时期, 借贷资金的成本降低, 因此投资者更希望通过获得借贷资金来进行投资。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会使得厂商忽略外界金融变化, 只是专注于自己产品的价格变化, 这样尽管收益率得到提高, 对投资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这对金融体系就会产生冲击, 即便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价值会提高。

2、投资通胀模型的分析。

一般的, 投资通胀模型都是金融机构依靠对投资者的信贷来进行投资的方法。这也导致投资通胀模型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 导致投资的限额无限扩张, 信贷资金供给也随之无限增加, 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巨大波动。与此同时, 货币市场就会受到波及, 货币和价格的不稳定常常会引发过度的信贷扩张。因此, 当出现通货膨胀时信贷资金的收益和安全性只能最大限度地依靠投资品的价值, 这无疑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 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也会影响货币的稳定, 必要时采取的货币政策甚至会导致投资品价值下降, 金融机构信贷的信用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三、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关系

1、冲突性。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性, 而这种冲突性常常表现在短时间内。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就需要增加金融的流动性, 而流通性的增加并不能维持长时间, 只是一种短期行为, 但是金融的流动性问题并不是伴随通货膨胀出现, 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

2、一致性。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一致性体现在长时间内的经济调控中。货币的稳定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货币的稳定都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平稳运行的前提, 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体现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一致性。短期内的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冲突常常可以通过改进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而得到缓解, 在长时间内可以通过抵消, 将金融体系中残留的不确定因素剔除出去, 从而体现出两者的一致性。

四、货币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1、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货币政策一旦出现变动, 金融体系就会相应的出现波动, 这种不稳定的关系往往体现在通胀与投资量互相牵制中。常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货币的不稳定常会导致金融体系出现信用过度扩张, 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一旦市场价格由上涨突然转至下跌, 投资的利润就会下降, 甚至会使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急剧贬值, 出现流通不顺畅的情况, 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 这对最后实现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是极为不利的。面对货币政策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市场应该对货币政策进行改进, 保证货币政策可以对金融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2、通胀货币不利于金融稳定。

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间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 如果要保持货币稳定有时就需要采取低通胀货币政策, 该政策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低通胀货币政策的制约下, 金融体系流通性降低, 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就会面临挑战, 导致金融出现波动。

传统防止通货膨胀的方法涵盖了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但这些货币政策在对货币进行调控的同时也会造成金融不稳定, 这与货币稳定形成了矛盾。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经营者对货币进行实时监测,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阶段,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从而实现低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如果金融机构遭到资产损失的风险, 那么金融体系就很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 导致机构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货币当局也需要对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调控, 在提高市场利率的同时, 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进行补充, 从而实现货币与金融的双向稳定。

3、过度信用扩张。

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往往忽略自身的能力而盲目信用扩张, 导致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无法与信用投放相匹配, 这也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波动。由于过度的信用扩张, 金融体系就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同时金融体系对于风险的规避能力也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 过度的信用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货币的稳定, 间接影响了金融稳定。在过度信用扩张存在的情况下, 货币无法及时应对宏观政策变化, 这就增加了货币发展的不确定性。当货币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作出应答, 使金融体系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变得脆弱不堪。

五、结语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货币状态也呈现出与往常不同的波动, 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发展进程。即便在货币稳定的阶段, 金融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这就需要人们给予充分的认识, 使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彼此强化, 从而实现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版.

[2]马建新, 申世军, 王辰.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嬗变的轨迹与调适机制的转换[J].科技与管理.2006 (05) .

金融自由化与我国的金融稳定 篇5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渡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金融自由化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造成了国家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稳定。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再次促使我们深入探究金融自由化同金融危机产生之间的关联,并从中获得警醒与启示。

一、金融自由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

美国是最早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而且在21世纪以来仍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以维护自身的金融霸主地位。这种金融过渡自由化,导致利益更多地向金融垄断资本倾斜。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投资银行不遗余力地开发出一系列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而疏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导致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这种金融自由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财富,美国利用其在金融创新上的优势地位,利用金融机制在全球配制资源、争夺资源,使得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对下降。然而,美国一味推行金融自由化,疏于监管,增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由于金融部门的高利润,大量资金向金融行业涌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导致银行开展高回报、高风险的业务,典型地表现为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众多低收入家庭陷入了债务链条,助长了美国“次贷”泡沫的累积,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另外,金融自由化助长了金融资产泡沫,尤其是“次贷”衍生产品泡沫,房地产证券化,导致住宅衍生出可以反复出售并且具有高杠杆率的虚拟金融产品行销全球,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终究无法承受,2004年以来美国利率提高并触发房价下跌,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并酿造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席卷全球,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二、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简要回顾

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大约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金融部门进出自由化、证券市场开放以及资本账户自由化等五个方面。利率自由化是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核心内容。通常来说,由利率管制转向利率自由化,名义利率的波动幅度会增大,利率将主要由市场决定,真正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便会产生。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利率自由化通过两种途径加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一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显著升高危机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变动不羁,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商业银行,还来不及发展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由于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利率由央行控制,并不是完全市场化,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的决定上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且国内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的不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贷款利率也受到机制和环境的限制。而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处理条例》之《实施细则》规定,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同业公会协商确定或参照国际市场情况制定存贷款利率和手续费,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即可,这就不利于中资银行的公平竞争。其次,汇率自由化后导致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缺陷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入,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我国,伺机人民币升值套利,流动性泛滥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2005-2007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扬,都与人民币升值有关。另外,汇率自由化改革为外资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外资银行具有中资商行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这种优势造成了中资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收入的减少,迫使中资金融机构转向高风险客户,从而造成不良贷款率上升和利润率的降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金融机构进出自由,外资银行以及证券机构的冲击使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导致利润水平的急速下降,严重的还影响到国内金融机构的生存。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国际资本大量进入国内,对国内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2006-2008年,我国证券价格急涨急跌与国际资本不无关系,这种开放的资本市场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严重削弱了市场的稳定性。而且,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心理不成熟,容易对经济及政策变化作出过激反应。国际投资者对于新开放市场国家短期经济走势变化的过激反应,容易造成羊群效应,将使不受约束的资本流动变得更加不稳定。

三、基于我国金融稳定的政策思考

1、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保障金融稳定的基础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制约。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中央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制定了未来2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近期又制定了各产业的振兴规划,旨在通过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平稳增长。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时,应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宏观政策既要注重短期的“保增长”,又要注重中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放在稳定资本市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内需等关键领域。

2、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扩大其规模和覆盖面,提高其运行效率,增加其影响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信号。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培育市场参与者,增加交易品种,逐步消除各个子市场之间的分割状态。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尤其是利率期货市场,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继续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加强银行自身建设,完善微观基础,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环境。完善利率结构体系,进一步确立统一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同时要把握好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业开放的关系,吸收东亚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

3、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外汇市场实行双向干预

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看似稳妥,但其最大弊端是强化了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风险反而最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应抓住有利时机,暂时尝试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从而成功打掉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能对大规模、不可预测的资本流动有所反应,在货币政策趋向与实现国内平衡发生冲突时,能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在实施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后,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更应慎重,央行应努力避免在汇率变动过程中造成双向波动的风险。央行的职责主要是对市场的异常波动采取限制、压缩异常的过高波幅和滤掉频率过高的波动成分。并且干预波动幅度应该足够宽, 才能确保汇率围着中央平价双向波动。随着资本市场更加开放, 有效的双向干预就变得更加紧迫。

4、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监管制度

多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一直侧重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政策的合规性监管,但金融监管的目标应是弥补市场失灵,建立一个竞争高效有序的金融系统,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我国可以认真研究各种金融制度在市场中的不同表现,借鉴不同发达国家的制度或国际标准来监管金融体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制度。在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成果,发达国家的监管历史表明,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金融产品不断增多,金融机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分业监管能使政府按行业设立新的监管机构或监管部门,有效实现对新产品、新机构的监管。如何协调我国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避免监管套利,另一方面又减少监管机构间的摩擦,使监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依靠我国一行三会的自觉合作,没有专门协调机构,由于各监管机构存在着工作绩效的竞争关系,很有可能发生表面的合作但实质的不合作。所以,应当在监管机构分权明晰的情况下,有专门的合作协调机构,以达到高度合作的目的。

5、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战略

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决条件应包括:有一个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与汇率制度相容;国内金融制度完善;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及时、准确和综合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但我国的这些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要放慢,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经验教训。过去一二十年,美国通过多方压力促使各国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汇率改革。一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过快,金融改革速度过快,因此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较大。在资本账户进程中,应走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之路,对于外资进入要实施引导和监控,引导外资进入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领域,从而优化国际资本的流入结构;运用以监管和调控为主的对策,防止国际短期资本的恶意攻击;适当调整外资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降低对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依赖性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提高境内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外资进入壁垒;实施更加有效的债务流入外汇管制。另一方面,进一步放松资本控制,鼓励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配置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如逐步推进QDII制度,放松境内机构和个人以适当方式对外投资股票和债券;鼓励支持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到资源优良、比较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获取国内所需的稀缺资源、带动国内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设立高科技研发机构,并在用汇上予以支持;允许境外企业保留利润,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境外再投资。

【参考文献】

[1] 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

[2] 张金清、赵伟、刘庆富:“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内在关系的剖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 石亚兰、郭建伟: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对金融稳定工作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7(1).

热钱与金融稳定 篇6

一、热钱是否在布局中国

对于热钱是否进入一国,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第一个步骤是分析热钱流入的后果估计,即看热钱涌入后国内资产价格的变化,第二步是根据国家收支平衡表和外汇储备增减情况对热钱流入规模进行估计。第一个步骤可以视为热钱流入的必要条件,如果资产价格不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推断热钱没有流入,第二步可以看做是热钱流入的充要条件,如果估计结果不支持热钱流入,那么即使资产价格出现变化,也意味着没有热钱流入。反之,在资产价格变化和统计上支持热钱流入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断定热钱流入。

那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何呢?自2008年下半年股票市场探底结束后,股价指数从最低点1600多点已经上涨到3000点左右,房地产市场也逐渐走出低迷,成交量开始放大,价格也开始回升。资产价格的恢复性上涨预示着存在热钱流入的基础。国元证券刘勘对此的判断是,A股市场大幅度上涨可能与大量热钱再次涌入香港有关。香港金管局网站显示,自2009年1月以来,香港金管局已向市场投放了价值超过220亿美元的港元,海外热钱持续流入香港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有多少资金透过香港进入内地尚不得而知。不过,热钱推动香港股市上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热钱的真正目的是仍然是人民币资产,香港仅仅起到了人民币资产的部分替代。因此,既然香港股市能够吸引热钱,说明内地人民币资产对热钱的吸引力相当巨大,这必然促使热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内。

下面我们来估计热钱的规模。尽管对于热钱的统计向来是一个难题,不过,无论从何种方式我们都可以确定性地得出热钱正在加速布局中国。最简单的估测热钱的方法是外汇储备的增长量减去同期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之和。采用上述方法估计,我国三月份外汇储备增量416.75亿美元,而外贸顺差只有185.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至84.03亿美元,也就是说,尚有147.42亿左右的美金不能用正常的资本流入解释,这大体可以认为相当于热钱的规模。如果要稍微具体地估计热钱的规模,可能存在着技术上的难度,因为有相当部分热钱是以合法的身份,即通过经常账户和外商投资流入我国境内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热钱流入我国的规模要远远大于我们简单计算得出的数额。

二、热钱缘何青睐中国

为什么偏偏选择中国?如果站在热钱追逐低风险和高回报的角度上看,这一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经过了本次金融海啸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降,譬如我国一季度GDP增长了6.1%,但是,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负增长相比,这一增速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况且,一旦全球走出衰退的困境,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自然会走在增长前列。由此可见,热钱偏好中国实际上是看好我国经济的长期远景,投资中国不仅实现了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同时也绑定了投资风险。

当然,这只是投资中国的原因之一。投资中国的另一原因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尽管从短期看,人民币并无升值的压力,但是,我们可以预计,一旦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摆脱衰退,我国出口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出口提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过程,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必然会给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压力。从这个意义上看,豪赌人民币长期升值应该不会具有太大风险。因此,即使短期热钱不是为人民币升值而来,可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至少为热钱提供了足够高的安全边际,这也是热钱敢大胆于投机中国的隐含保证。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的超跌也是热钱进入的另一重要因素。同美国股市相比,我国股市下跌幅度是相当惨烈的,我国股票市场大约下跌了70%,而美国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可是其跌幅却要小得多。在经历了大幅度下跌后,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日趋显现,尽管其市盈率同国外相比仍旧不低,可是,考虑到我国企业的成长性,我国股票市场估值基本合理。因此,QFII纷纷加仓中国的股票,热钱自然不安落后,于是乎热钱在向中国云集,而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放大了热钱向中国流入的规模。

由此可见,在上述刺激热钱流入的原因没有发生逆转的情况下,短期内热钱仍将会持续的流入国内。既然热钱通过各种渠道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正确的认识热钱的相应危害和防范热钱的流入就变成现阶段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三、热钱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热钱流入最直接的影响是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执行。我国近期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是常态,尽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流动性有所收紧。国内流动性难于收紧的原因在于外部资本的持续流入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供给,而热钱流入在增加流动性治理的难度的同时,也恶化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是因为,我国资本流入主要是以资本项目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形式存在的,应对外部输入流动性病灶其治本之道在于缩减经常项目顺差,进而带动资本项目顺差的减低。然而,经常项目顺差缩减在目前看来还是相当困难。因为,我国将人民币汇率升值作为医治经常账户顺差的首选药方,但是,这种药方并不总是那么立竿见影。人民币汇率升值在缩减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上就充分显示这种其滞后性。外部需求下降也具有降低经常账户顺差的功效,可是,我们看到,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出口下降同样没有降低经常账户顺差。因此,通过经常账户顺差缩减进而带动资本项目顺差缩减的路径并不通畅。

如果不能有效地降低资本流入,那么,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遇到的掣肘显而易见。央行为抑制外部流动性输入必须要进行对冲。央行的对冲手段(央行票据、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等)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说外汇占款主要来自于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项目的正常流入,那么央行的对冲成本还是值得的,毕竟上述两类的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拉动作用。可是,对冲热钱流入只会带来无谓的效率上和成本上的损失。另外,同贸易顺差相比,热钱输入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的挤出效应尤为突出。针对热钱而采取的流动性回收,更多是以降低实体经济可获流动性为代价实现的,因此,热钱助长的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微观流动性收紧共存将会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冲击。

热钱在导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国内金融稳定产生影响。这是由热钱的投机本性所决定的。热钱投机性决定其不会在进入后沉淀下来,且迫切需要宣泄的渠道,因此,热钱会向猎豹一样时刻在寻觅、等待着机会。那么近期热钱流入是通过何种渠道造成我国金融的不稳定呢?热钱诱发金融不稳定的第一条路径为人民币汇率。实际上,热钱狙击的首要目标是人民币汇率。热钱的不断涌入,正在动摇央行早已不堪重负的冲销性干预,致使冲销性干预的可维持性变得相当脆弱。尽管难以准确地预测人民币汇率一次性重估的时间,但是,根据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预期自我实现理论,一旦热钱对汇率重估达成共识,其加速流入的最终结果是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也许这有些危言耸听,不过,只要我国经济面不发生恶化,那么热钱冲击下汇率重估的概率就大为提高。汇率重估后必然伴随热钱的快速撤离,其结果是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短期紧缩,从而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汇率重估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会危及到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性,进而形成信贷市场萎缩,这反过来又会给实体经济以第二轮的打击。

热钱触发金融不稳定的第二条途径是资产价格,即促使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实际水平。热钱会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吗?如果这问题是在半年前提出,那么其回答是确定性的。可是,在股票市场经过了上一轮下跌后,我国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尽管同成熟股市相比依然偏高,不过在其风险性已大为释放,安全边际也大为提高的前提下,热钱是不会轻易放过我国股票市场的下一次盛宴,甚至热钱本身就是盛宴的制造者。因此,这对一贯大起大落、投机十足的我国股票市场而言,未见得是个好事情。热钱的流入只会对股市的暴涨暴跌起到火上浇油的功效,并不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既然热钱是为利而来,一旦曲终人散,热钱抽逃,股票市场的崩溃也在所难免。尽管历史已经多次证明股票市场的巨幅动荡并不会对我国经济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股票市场非理性动荡所产生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极大地挫伤普通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大幅度地降低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进而严重地削弱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近期,我国股票市场逐渐走出了漫漫熊市。可是,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尚未恢复。然而,股票市场已经具有了快速上涨的迹象,一旦热钱快速进入国内,势必导致股票市场短期内的快速上升,而随后的下跌也不可避免。这对于股票市场人气和信心的重振相当不利,也不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

房地产价格也可能受到热钱过度流入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看,热钱大规模进入的可能性并不是太高,可是,一旦在热钱撤出之前,房地产价格回落接近于理性价格,热钱的加入必定会再次引爆房地产市场,并带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化,那么国家多年地产调控的成果极有可能落空。也许,这仅仅是个推测,不过同股票市场的涨跌相比,房地产价格泡沫是我国所不能承受之重,一旦房地产泡沫威胁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紧缩引致金融市场动荡的发生,整体经济注定会被衰退所萦绕,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向我们充分昭示了这一金融不稳定的严重性后果。我国现实的情况是,房价在经过2008年以前的大幅上涨后,下半年价格和销量的走势都相对疲软。然而,我们看到,2009年中期,房地产价格又恢复了上涨。实际上,我国的房价已经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房价的小幅、缓慢回落有利于化解泡沫直接破裂的风险,房价的再次上涨只能会吹大地产泡沫,即使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长期内风险的积累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此次热钱也进入到我国房地产市场,那么,其对未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热钱流入下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措施

虽然热钱目前的进入并没有破坏我国金融稳定的局面,但是,热钱业已成为威胁我国金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热钱过度流入给以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热钱流入,以化解热钱流入对我国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护我国金融的稳定,目前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个是短期内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另一个就是长期内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

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特别是对假借贸易途径和外商投资身份流入我国热钱的识别和监管。要充分利用资本项目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这一契机,对短期资本流动严加管制,也可以考虑参考智利的做法,对短期资本征税,其实质是堵住境外热钱向国内的过度流入,从而为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减压,为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这是以不损害合规的资本流动为前提的。同时,也要防止热钱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此,房地产市场可以考虑出台针对外籍人士购房的额度限制等措施。

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其中包括热钱监控子系统。虽然从短期来说,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对阻止热钱流入的意义不大,但是,长期内看,此系统对于有效地发现热钱跨境流动和维护国内金融稳定其意义是巨大的。因此,尽管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毕竟它需要我国央行和各金融监管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协作,但是,未雨绸缪,应该尽早启动该系统的建设工作。

五、评述性结论

经过了去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紧缩后,我国率先走出了衰退的困扰,然而,在全球性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一枝独秀成为吸引热钱的热土,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也支持热钱在逐步进入到国内。热钱进入不仅会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实行效果,同时短期内必然会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发生快速上升,而热钱的撤离又会带来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由此,严重影响到我国金融稳定。有鉴于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治热钱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破坏性冲击,以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稳定,即短期内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长期内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羽中.我国境内的“热钱”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2).

[2]李鹏,蔡庆丰.全球流动性过剩、对冲基金发展与中国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8(3).

金融危机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篇7

(一)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压力上升, 房地产信贷风险值得关注。

一是商品房销售量能萎缩, 空置率上升。从销售面积上看, 由于受物价低迷、消费市场萎缩的影响, 尤其是金融危机舆论的影响, 白山市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销售面积延续负增长, 据统计, 截至2009年6月末, 白山市市区商品房预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6.1%和37.4%。而另一方面房价依然处于高位, 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和商品房销售压力, 导致商品房空置率不断上升, 影响了白山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据调查, 上半年, 全市商品房空置率达18.3%, 同比高11.4个百分点。二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供求带来利好, 市场资金紧张依旧。全市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信贷仍持谨慎态度, 一方面房地产信贷仍保持了相对紧缩, 房地产商和购房者普遍面临贷款难, 另一方面, 商品房销售量能萎缩, 资金回笼受阻, 进一步加大资金供求矛盾, 致使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白山市江北新区房地产商普遍反映存在资金压力, 由于已竣工楼盘销售面积大都不过半数, 房屋积压严重, 资金回笼困难, 加上过去囤积土地占压的资金, 导致目前企业流动资金十分馈乏, 房地产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房地产信贷潜在风险加大。

(二) 民间融资升温中隐藏的金融风险值得关注。

虽然由于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门槛”有所降低, 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想获得银行信贷支持难度依然很大, 尤其中小企业在销售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 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 迫使它们转向民间借贷,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间融资规模的扩大和民间融资成本的上升。据调查, 目前白山民间借贷加权年利率已达到了24.86%, 同比上升了9.8个百分点。据估算, 上半年全市民间借贷资金总额就达到了5.89亿元左右, 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 民间资金市场正呈现逐渐升温的态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 民营、私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以15%-30%甚至更高的年息为代价获得民间融资的, 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经营利润率不高、流动比率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一旦经营不善, 这种民间借贷关系很容易遭到破坏, 进而引起经济纠纷, 对地区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三) 消费信贷萎缩严重。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放松银根、提高银行放贷能力, 然而在此次的政策变动过程中, 银行将宽松的货币政策投放于投资领域或者大项目中, 消费信贷所占比例很小,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 全市消费市场进入持续低迷的局面, 消费额增速以每月平均1.02个百分点持续下滑, 消费贷款也紧随其后进入萎缩阶段, 上半年, 全市消费贷款仅增加2.02亿元, 仅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78%。究其原因, 一是居民消费预期下降, 消费能力大部分转化为储蓄资金;二是银行的消费信贷服务老化, 目前白山市各家银行的消费信贷品种仍是“老三样”:住房、汽车、个人信用, 且贷款流程较为复杂, 市场开拓能力欠缺。

几点建议

(一) 合理均衡信贷投放, 优化调整信贷结构。

各金融机构要合理布局信贷资源, 用足用好信贷政策, 充分发挥出信贷投入对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控制, 防患房地产金融风险。

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 缩短开发周期, 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 有效启动消费市场, 促进全市经济良性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启动消费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 实行多管齐下的政策。目前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 而启动消费除多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外。

(四) 政府应为银、企搭建信贷平台, 建立长效机制,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述评 篇8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受到冲击产生的金融不稳定现象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成本, 遭受到危机损害的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延续至今。由于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内生的 (Minsky, 2010) , 那么在金融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来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 金融稳定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汗牛充栋, 研究的层次越来越细, 角度逐渐增多, 从微观到宏观, 从理论基础到模型检验, 从指标体系建立到政策实施。但是, 传统上将金融稳定与金融结构相联系的研究并不多见, 即便后来将两者联系起来, 也多局限在市场为主导和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上, 单一的金融结构刻画也无法反映复杂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及实证分析上, 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直接研究, 基于多国样本的跨国实证分析就更为少见。如何划分金融结构, 不同的金融结构如何影响金融稳定?哪一种金融结构更稳定?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又会对维持金融稳定的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结构的层次划分

传统上, 对金融结构的研究是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的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开创性的对金融结构进行了界定, 提出了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 他将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 指出金融结构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1]。这些研究为后来学者们的进一步探讨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兴起, King, Demirguc-Kunt, Maksimovic等学者将视线集中于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Ross Levine (1997) 从广义和狭义上定义了金融结构, 从广义上看, 金融结构是社会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政策整体的结构, 从狭义上看是由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 由于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5], 它就存在多种结构划分的标准。对金融结构的划分更多的是零星的分散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之中。

(一) 对金融结构的层次划分

1. 按照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进行划分。

关于金融体系结构的研究主线依然是围绕“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展开的, 这种分类是依照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来进行划分的。Allen and Gale (2000) 在著作《比较金融系统》中将金融体系明确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 划分依据各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间的比率来决定:比率高的是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 , 比率低的是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 (Bank-based Financial System) 。但是, 学术界对于两种金融结构的优劣之争一直没有停息, 对金融结构发展的趋势也没有达成共识。Diamond (1984) , Stiglitz (1985) 和Boot et al. (1993) 是银行主导理论的代表;Rajan (1992) 是市场主导理论的代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 风险资本企业、私人股权市场和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两种金融结构, 出现了趋同融合的趋势 (Allen and Gale, 2000) 。

Falko Fech t (2003) 等学者参考了这种结构划分方式, 并在此分类的基础上, 发现属于同种结构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Beck, Demirguc-Kunt和Levine (1999) , 林毅夫 (2006) 都认识到这个问题, 并从收入水平的角度对金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细分, 将其分为四类:不发达, 银行为基础的;欠发达, 以市场为基础的;发达, 银行为基础的;发达, 市场为基础的。Justin Yifu Lin, Xifang Sun, Ye Jiang (2009) , Asli Demir guc-Kunt, Er ik F ey en, and Ross Levine (2011) 也相继从银行和市场两个角度对最优金融结构进行了探寻。

2. 按照金融机构进行划分。

无论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还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都由多种金融机构构成。按照货币基金组织 (1984) 的定义和划分, 金融机构可以分成三组:中央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这种结构划分在各种教材和专著中得到了推广, 主要是对现有的机构, 进行描述、分类和统计。Beck, Demir gü-Kunt, and Levine (1999) 利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构造了描绘上述三组金融部门彼此间的规模、他们相对于GDP的规模和业务活动的指标, 并用这些指标来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 按照金融资产进行划分。

Goldsmith (1969) 将金融资产划分成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 并根据实际统计工作的需要, 将金融工具按其发行的部门划分成国内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国内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以及由国外发行的金融工具。其中, 前两类还可以按照发行者的部门进一步细分。也可以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一般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原生金融工具的衍生形态, 它可以提供价格发现和信息传递, 保证生产和投资, 有时也会加大风险。衍生品种类很多, 常见的有远期工具、期货合约、期权、互换等。国内外大量的金融学教科书中对金融资产的介绍都采用过这种划分标准, 一些研究文献也采用了这种划分标准, 如李量 (2001) 等。

4. 按照银行业所有权进行划分。

还有一些研究是将股权进行结构细化, 而且常常在对银行业所有权结构的研究中表现出来。Beck, Demirgü-Kunt, and Levine (1999) 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结构也进行了划分, 将其划分为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也有的学者对此加以扩展, 将银行业的所有权结构分为国家或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资所有三种。Demirgü-Kunt, Levine and Min (1998) 将外国银行界定为一家银行至少有50%的股权为外国人所有, 指出对外国银行主要是衡量其数目和资产规模。

5.按照银行业市场类型进行划分。

时代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银行业 (总第477期) Times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中, 将市场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通常对市场结构或者说市场垄断势力的衡量主要采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常见的绝对集中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等, 相对集中法包括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关于测定银行业市场类型的方法, 即度量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方法, 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结构法即结构-行为-绩效假说 (简称SCP范式) , 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来度量竞争。由于结构化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的种种不足, 近些年国外的研究大多采用非结构化的模型来测定市场类型, 不用推导竞争程度就能直接度量市场的竞争行为, 它主要有Iwata模型、Bresnahan模型和Panzar-Rosse (P-R) 模型。

6. 按照银行规模进行划分。

银行业集中度和银行业的规模结构是各有侧重, 又有相互重叠的方面 (林毅夫等, 2008) 。衡量银行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员工数量等, 一般常按照上述指标, 将银行划分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小银行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不同国家对银行大小的划分标准也不相同, 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概念也就变得模糊了, 中小银行只能与大银行相比较而言。在林毅夫, 李永军 (2001) , 李志赟 (2002) , 张捷 (2002) , Nargiza Maksudova (2010) , Thorsten Beck, Asli Demir gü-Kunt and Doroth e Singer (2011) 等进行众多研究中, 银行资产规模的变化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是一个关注的热点。

(二) 总结性评论

除了上述六种划分标准之外, 还有从制度体系方面划分金融结构的 (方贤明, 1999) , 但是不常见。上述的六种划分方法各有侧重, 最常见的划分标准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 但是这种划分对于多变、复杂的金融体系的描绘有些片面和单薄。因此, 通过对已有划分方式的归纳和总结, 大体上可以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三种, 分别是金融组织结构、金融资产结构与银行业市场结构, 它们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融结构的特征。

二、金融稳定的含义与度量

(一) 金融稳定的含义

金融稳定的术语很早就已经被使用, 它受到理论界和政府层面的广泛关注。但是时至今日, 由于金融体系的复杂性等原因, 对金融稳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被广为接受的定义[20], 金融稳定引起了学者、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讨论, 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金融稳定的概念。现有的文献给出的定义则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金融稳定的正面阐释和以金融不稳定来反证金融稳定。

对“金融稳定”一词的正面阐述主要是从金融稳定的条件、特征、金融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等角度来进行的。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出版的《金融稳定报告》基本上都是从正面阐述金融稳定的条件。例如瑞典中央银行提出金融稳定定义为整个金融支付体系的安全运行, 并认为金融稳定的条件有: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违规检查、对系统风险的监测和危机管理等。金融稳定有自己的特征, 具备了这些特征就是金融稳定状态。持有该种观点的英国金融服务局的Michael Foot (2003) 认为金融稳定有四个要素特征, 分别是货币稳定, 就业水平接近经济的自然增长率, 重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的运作信心, 以及在经济走势中没有任何实际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动会破坏上述前两者。而对金融稳定的阐释更加详细的就是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等角度下的定义。Nout W ellink (2002) 认为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吸收冲击, 防止对实体经济或金融体系的破坏性影响。Padoasch ioppa (2003) , Sch inasi (2004) 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也是以该角度来定义金融稳定的。

相对于金融稳定而言, 给金融不稳定下定义来反证金融稳定, 则更为直观, 也便于理解。也就是从金融不稳定时的具体表现、状态金融inance NO.04, 2012 (CumulativetyNO.477) 特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来进行定义。国际清算银行的Crockett (1997) 提出, 金融稳定就是不存在金融不稳定, 金融不稳定是指实际经济部门受到来自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如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波动和金融机构的倒闭产生的负面影响。John Chant (2003) 进一步提出, 金融不稳定是金融市场受到损害的状态, 它会影响金融体系运转进行干扰实体经济运行, 这种不稳定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途径主要有:损害某个金融市场或特定金融机构, 可能使它们丧失继续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能力;损害家庭、企业和政府等非金融部门, 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 使其失去可以继续融资的渠道和融资条件。Anna Schwartz (1986) 和Davis (2001) 则都是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定义金融不稳定。

(二) 金融稳定的度量

学者们陆续的开始对金融稳定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并由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机构定期制定颁布金融稳定报告,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说明本国或地区的金融体系健康状况。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也定期的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还有一些研究则注重对金融稳定的衡量与评价, 提出金融稳定衡量指标, 以此来识别影响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的风险, 评估金融体系健康状况及其脆弱性, 监测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例如, IMF提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 (FSIs) , 包括综合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审慎指标两大类;欧洲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美国宏观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C.A.E.Goodhart (2006) 尝试推出金融稳定评估的框架, Mark J.Flannery (2009) 则采用压力测试的办法对金融稳定进行衡量。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启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FSAP) , 它以宏观审慎监测为核心, 以金融市场监测、宏观金融联系分析、宏观经济监测为补充。

三、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将研究内容涉及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 并分别针对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银行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综述。

(一) 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

传统的观点认为, 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危机少, 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危机多。他们认为信息分散化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 分散化的股票促使大量的人有激励去搜集企业信息和监督企业运作, 这种金融系统比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可以更好的分散金融风险;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容易带来风险, 银行的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可能不匹配, 容易发生挤兑, 当多家银行同时发生挤兑就会出现银行业恐慌或危机。此外, 还有银行危机理论, 它的分析一般都从挤兑开始, 面对挤兑, 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存在着固有的脆弱性。对于解释储户挤兑存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太阳黑子观 (Kindleberger, 1978;Diamond and Dy bvig, 1983) 和真实商业周期观 (Ch ari and Jagannath an, 1988) 。而大多数的银行挤兑传染性效应的研究也都以信息不对称为依据 (Diamond and Dybvig, 1983等) 。R.Barry Johnston et al. (2000) 指出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来源于金融中介机构 (特别是银行机构) 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 而信息不对称又可以表现为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搭便车的问题与委托代理和监督的问题。

从金融系统风险的角度也可以分析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下, 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从非资产价格波动的角度展开的。对于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高负债、存款人挤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代表人物Holmserom and Tirole (2006) 从微观基础入手, 分析得出挤兑导致了金融系统风险。货币学派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 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Allen and Gale (2002) 认为在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环境下,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只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它们的脆弱性会加重, 当市场流动性这一链条断裂, 便会出现连锁反应。Goetz (22000142) 认年为第资4产价期格中波旬动刊和金融系统风险之间存在一个间接时、非线代性 (和总涉第及4反7馈7的期过) 程。许多学者还建立了模型对资本市场为Ti主m导e的s金融系统风险的传播机制进行理论论证。

(二) 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

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系统风险的角度展开。衍生金融工具虽然能对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供多种灵活的金融工具, 满足更多的金融服务要求, 但是它与一般的金融工具相比, 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产生更大风险的原因是, 一方面衍生工具的使用消除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时空障碍, 加大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衍生工具交易规模大, 品种不断创新, 而且场外交易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因而金融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难度加大, 经常会出现监管真空区。信用衍生品市场将从不同方面冲击金融稳定:信用衍生品在转移风险的同时, 也在积累新的风险;信用衍生品在推动金融体系深化的同时, 风险转移日益复杂化 (安毅, 赵婷, 2010) 。

从公司金融的视角来看, 所有权和银行负债结构会影响对所有者的激励和债权人监督银行的行为。外部股东面临着一个众所周知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 确切的影响将可能取决于行政性质所造成的激励结构 (Demirguc Kunt and Levine, 2003) 。如果没有激励, 企业的经营就可能因为管理者的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银行的所有权结构会带来隐式或显式的政府担保, 就会改变存户, 业主, 经理和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激励, 从而产生额外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特别是, 公共资金援助的可能性会使企业有更大的冒险, 改变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降低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R.Barry Johnston et al.) 。

(三) 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

对于银行系统的集中与竞争对稳定性的影响而言,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给出的结论是混乱的, 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竞争脆弱论, 也称集中稳定论;另一种是竞争稳定论, 也称集中脆弱论。这两种观点都得到大量实证文献的支持。

长期以来, 传统的竞争脆弱论认为更多的竞争削弱银行的市场力量, 降低利润和特许权价值, 刺激银行通过高风险投资增加收益, 这些导致了系统的脆弱性 (Keeley, 1990) 。学者们对竞争脆弱观点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 集中的银行系统中银行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能够提供较高的资本缓冲, 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 (Boyd et al., 2006) 。第二, 在信息不对称时, 银行增加关系贷款数量, 有助于提高贷款组合质量, 限制银行的风险暴露头寸 (Cetorelli and Per etto, 2000) 。第三, 集中系统中的银行能更有效的分散风险, 而对其的监管也比较容易 (Diamond, 1984;Boot and Thakor, 1999) 。第四, 集中系统中的银行能够合作, 并帮助一家银行应对暂时的流动性危机, 竞争系统中的银行是价格的接受者, 不会有违问题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激励 (Allen and Gale, 2000) 。并且, 学者们利用多国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有力地证明了这些观点 (Keeley, 1990等) 。

而竞争稳定论获得了熊彼特、Minsky (1999) 等学者的支持。他们的支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集中系统的大银行获得隐形的“大而不能倒”政策的大量补贴, 政府的安全网会刺激银行的高风险投资, 会增加系统的脆弱性 (Minsky, 1999) 。第二, 集中的银行系统可能会对企业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 诱使企业从事高风险投资, 贷款违约风险会增加, 银行倒闭的风险也会加大 (Boyd and De Nicolo, 2005) 。第三, 集中的大银行可能会产生管理效率低下、经营风险增加的情况, 会导致监管失效, 而且由于规模的增加会使银行的透明性下降, 对其更难于监管 (Beck et al., 2006) 。支持竞争稳定论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跨国数据 (De Nicolo, 2002;Soedar mono, 2011等) ,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竞争不会带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由于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业的规模结构二者各有侧重, 又有相互重叠的方面, 所以对银行规模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研究也是基于银行业集中竞争与稳定的关系研究。传统的竞争脆弱论同样认为规模金大的银融行更有效的分散资产组合中的风险 (DiamondN, 1O9.804) 4, , 而20从1监2in管a角n度ce来看, 对由少数大银行构成的集 (中Cu的m银ul行at系iv统et的y监N管O.更47为7容) 易, 监管成本低, 监管效率高 (Boot and Thakor, 2000) 。而竞争稳定论也从大银行会引起金融不稳定的观点来表明分散的小银行会促进金融稳定, 林毅夫 (2006) 认为不发达国家的中小银行发展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四、结论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那么对金融体系的任何一种结构划分都不能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整体特征。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角度、观点并不统一。因此,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总结, 从金融组织结构、金融资产结构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去分析两者的关系, 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融结构的特征。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完善, 在金融组织结构上还是银行为主导的, 在金融资产结构上是以债券融资为主, 银行业则是大型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在复杂的理论之下, 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对我国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 完善征信体系;合理利用资本市场, 推出切实可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增强银行业的竞争性, 努力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作用。

摘要: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已经让全世界心有余悸, 金融稳定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内生的, 金融体系是复杂多变的, 那么在金融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来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将已有的金融结构划分归纳为金融组织、金融资产结构、银行业结构, 会更好地反映金融体系的特征, 以此来分别综述该种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关系, 得出维持金融稳定的结论, 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融不稳定 篇9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金融稳定,分析

一、关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 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这个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 也很快为广大的应用数学工作者和有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接受, 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基本方法: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 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 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 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最上层为目标层, 通常只有一个因素, 最下层通常为对象层, 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 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 当准则过多时 (如多于九个) 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

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 对于从属于 (或影响及) 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 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 直到最下层。假设要比较某一层n个因素C1, C2…CN对上层一个因素W的影响, 每次取两个因素Ci和Cj, 用aij表示Ci和Cj对W的影响之比, 全部结果可用成对比较矩阵A, 称之为正互反矩阵。

A= (aij) n×n, aij>0, aji=1/aij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 利用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 若检验通过, 特征向量 (归一化后) 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 需要重新构造成比较阵。

如按照上述原则成立的n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λ≥n, 而当λ=n时A是一致阵。如果λ比n大的越多, A的不一致程度就越严重。T.L.Saaty用CI= (λ-n) / (n-1) 作为一致性指标, 当CI=0时A为一致阵, CI越大则不一致越严重。为了确定A的不一致性程度容许范围, T.L.Saaty认为:CR=CI/RI<0.1, 则可接受。RI值从随机一致性指标表中查。

4.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权重指标后进行计算, 确定最佳值。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及评估模型的建立

(一) 指标体系的选择

我们认为, 在选取评估指标时将能反应金融不稳定状况的风险评估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 在选取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一是规范性原则。即尽可能采取国际国内监管机构通行的风险监测指标, 并在名称设置、统计口径和体系结构方面保持基本一致;二是灵敏性原则。即指标的微小变化就能直接反映出金融风险程度的发展变化;三是全面性原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 人民银行在履行金融稳定职能时, 既要关注银行、证券、保险各行业的风险, 也要关注货币、资本和保险市场的风险、不但要关注金融业运行的情况, 还要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在指标的选取上通盘考虑;四是实用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地从区域现有的各类金融统计表中找到, 提高评估模型的可操作性。

(二) 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1.宏观经济稳定评估指标。

宏观经济的政策着力点是物价稳定、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均衡、充分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从金融角度看, 主要分析前三个指标, 着重是关注一、二两个指标。

经济增长率及经济周期波动。这是从背景角度来判别或衡量金融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失速或陷于萧条会给金融带来致命打击, 会摧毁金融稳定的根基。经济的周期性或不规则波动必然会反映在金融的波动上。但只要这种波动没有越过正常值, 则我们将其界定为金融稳定。

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持续的物价上涨将造成经济的不稳定, 进而会影响金融的不稳定。从CPI的变动来观察物价的走势, 如走向恶性通货膨胀即超5%的值, 说明经济过热, 会导致资产价格高估, 使经济面临失控的危险。目前处于低位的核心通胀指数和温和的通胀预期是利于金融稳定的。笔者将3%作为物价指标的中值线, 靠近此指标作为一个理想状况来评判。

对于区域金融稳定而言, 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区域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通货膨胀和信贷资产膨胀率四个指标。

2.银行业稳定评估指标。

评价区域银行业是否稳健运行, 我们认为必须从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来综合分析与评价。从风险评价角度及参照国际上对银行业的评价目前已有一套比较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我们认为, 如何评价一个区域内的银行业是否稳健, 必须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应对评价指标有所修正才合理。如对非法人银行机构及法人银行机构, 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 因此也必须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一个区域内的银行业运行是否安全。这里用来实证分析的稳定性指标主要是:安全性指标方面有不良贷款率、非信贷资产损失率、拨备覆盖率和表外资产风险敞口比率;收益性指标有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和利息回收率;流动性指标主要有短期流动性比例、存贷款比例、备付金比率和中长期存贷款比例。

3.证券业稳定评估指标。

地区级分支结构要重点关注:一是机构违规指标及带来的损失;二是委托理财占经纪资产的相对比例;三是自营盘大小:四是客户交易资金的透支放大情况;五是内控完善程度。对挪用或负责人、主办人卷逃客户交易资金情况发生的防范措施。鉴于对区域证券机构监测指标的可收集性及可操作性, 这里主要采用了证券开户增长比例、证券交易额增长比例及佣金率三个指标。

4.保险业稳定评估指标。

作为区域内二级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 由于大多数二级分支机构保险公司财务收支体系为:保费收入上缴上一级公司统一运作, 业务亏损由上一级公司下拨, 同时日常计提风险准备金, 因此作为二级分支机构保险公司, 其经营风险往往通过系统内救济予以缩小。但作为一个二级分支机构独立个体, 日常影响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最主要有收入、支出和流动性三方面, 因此二级保险分支机构可从以上三方面设立相关指标, 并予以关注。这里主要采用保费收入增长率、退保率和综合赔付率三个指标。

5.区域金融环境稳定指标。

为了有效而又全面评价区域金融稳定程度, 必须将视角延伸到三大主要金融业之外, 尤其是对于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温州区域内, 民间金融市场的稳定, 直接影响对区域整体金融稳定程度的评价。如前些年“会案”的发生, 金融“三乱”行为等等, 曾经给当地社会及金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民间信用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 往往使人们猝不及防, 因此, 在这里我们将这些作为区域金融突发事件来单独处理, 主要设置了区域金融突发事件和区域金融监管效率两个指标。

(三) 评估模型的建立

参考T.L.Saaty的层次分析法来建模, 为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构建一个围绕目标层 (区域金融稳定状况) 由准则层、若干子准则层所组成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指标递阶层次结构。目标层 (S) :区域金融稳定状况;准则层 (Si) :把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因素分为五个方面: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SI) 、银行类机构 (S2) 、证券类机构 (S3) 、保险类机构 (S4) 的运行状态;子准则层 (Sij) 及次子准则层 (Sijk) :是反映金融稳定状况的基础指标。

三、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实证分析

有了模型后,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及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综合运算。

(一) 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值

1.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关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相比的判断矩阵, 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赋值。设:甲因素与乙因素比, 如甲特别重要, 得9分、很重要得7分、重要得5分、略重要得3分、相等得1分, 反之, 则分别为1/3、1/5、1/7和1/9。将这些数据列出矩阵。通过对矩阵计算得出特征值λ=5.3054。

2.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出每个评估指标的相对权重。

CI= (λ-n) / (n-1) =0.07635, 查表得5阶矩阵RI=1.12, 即CR=CI/RI=0.068<0.1。因此通过一致性检验, 其对应的一组特征向量是0.0309。因此宏观经济风险指标在区域金融稳定中的权重为0.0309, 银行类风险指标权重为0.4731, 证券类0.1213, 保险类0.0747, 区域金融环境0.3001。以此类推, 得出子准则层和次子准则层各指标的计算权重。

(二) 原始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1.通过区域金融稳定状况为评价样本, 获得各类原始数据, 建立原始数据库。其中, 宏观指标主要由GDP增长率 (H1) 、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 (H2) 、CPI (H3) 、信贷投放/GDP (H4) 组成;银行机构指标主要由不良贷款率 (Y1) 、非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率 (Y2) 、拨备覆盖率 (Y3) 、表外资产风险敞口比率 (Y4) 、资产利润率 (Y5) 、资本利润率 (Y6) 、利息回收率 (Y7) 、短期资产流动性 (Y8) 、备付金比率 (Y9) 、存贷款比率 (Y10) 、中长期贷款比率 (Y11) 组成;证券机构指标主要由开户同比增长 (Z1) 、交易额同比增长 (Z2) 、拥金率 (Z3) 组成;保险类指标主要由保费增长率 (B1) 、综合赔付率 (B2) 、退保率 (B3) 组成;区域金融环境指标主要由金融突发事件 (Q1) 、区域监管效率 (Q2) 组成, 金融突发事件主要指金融“会案”“三乱”行为以及金融机构出现的违规经营被查处引发的金融事件, 如中富证券事件, 金信信托事件等。区域监管效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取得。时间段主要由2004年1季度 (T1) 、2004年2季度 (T2) 、2004年3季度 (T3) 、2004年4季度 (T4) 、2005年1季度 (T5) 、2005年2季度 (T6) 、2005年3季度 (T7) 、2005年4季度 (T8) 、2006年1季度 (T9) 、2006年2季度 (T10) 、2006年3季度 (T11) 和2006年4季度 (T12) 组成。

2.对原始评估指标数据对其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运用直线型功效系数法) 。按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原始数据对应评估结果的关系, 分为正向、负向和中性指标。正向指标是指原始数据与评估结果正相关, 原始值越高, 评估结果越高;负向指标是指原始数据与评估结果成负相关, 原始值越高, 评估结果与原始值到标准值的偏离程度成负相关, 偏离度越高, 评估值越低。如存贷比率、通货膨胀率等。一般认为80%的存贷比是较合适的,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在3%时是较适合。总的来说, 正向指标可不进行性质转化, 负向指标可通过取倒数或者用“1-负向指标”等方法进行性质转化。在评价指标的性质转化完成后, 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采取直线型功效系数法, 如假设经过性质转化后的某一系列数据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首先要计算出最大差距D的值;然后将每个数据减去该数列最小的值后, 将结果除以差距D的值, 即为标准化数据。

3.确定评判隶属矩阵, 计算各季度温州市金融稳定指数的综合得分。通过对各指标制定等级标准, 在对照标准确定等级, 可得到Sijk的隶属向量Rijk, 评判隶属矩阵Rij,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判断, 计算得出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指数, 然后根据再进一步画出各季度稳定指数变化态势图。

温州市金融稳定指数的综合得分情况表

四、结论

1.根据层次分析法判断, 温州区域内金融状况的变化在可控范围内, 且稳定程度较高。2004年度受苍南县“矾山”连环会案、泰顺县三魁利民典当商行非法办理存贷款业务和中富证券被托管事件的影响, 区域金融稳定程度受到了一些影响, 因此曲线下滑, 但年底指标有所回升。同样, 2005年12月30日, 由于金信信托被清理整顿, 波及温州区域, 因此, 评价指标到2006年1季度有所降低, 但2006年2季度即回升趋于稳定状况, 这与区域实际情况基本相同。从总体上看, 温州区域金融稳定程度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不可否认, 利用层次分析法判断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它只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与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同时, 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可能给出对比较矩阵, 人的主观因素作用很大, 这就使得判断结果可能出现多样化。

2.数据指标可选择的范围较为有限。从实践情况看, 定量分析评估模型框架的建立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无论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德菲尔法还是层次分析法, 若有必要还可以采用更为精确的计量评估方法。相比之下, 评估中需要数据来源十分有限, 难以准确全面获得。比如, 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对于评估区域金融稳定的运行状况非常重要, 但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 所得到的数据缺乏与自身历史数据的可比性。再如, 拨备覆盖率是判断区域金融体系自身恢复力的重要指标, 但由于银行正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只有两年, 数据时间跨度不长, 难以有说服力的评估结果。我们认为, 定量分析只能作为判断评估的参考, 而不能机械依据数值或得分高低去简单区分稳定度。

3.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指标、机制研究不同于全国金融稳定评估, 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遵循。全国性的金融稳定评估在指标体系和方法的构建上可以更多地借鉴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的研究方法, 与国际接轨。而区域稳定评估则有所不同。如金融机构在地方有法人金融机构和非法人金融机构之分。对于非法人金融机构, 反映金融机构的某些指标就不适用 (如银行资本充足率、证券类公司的资本结构以及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率等) 。此外, 由于监管的属地化管理, 如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外派机构没有对辖区的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权, 一般不对外提供法人机构的相关数据。且不说数据难以获得, 即使得到了如何设置相应的权重, 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影响金融稳定评估结果的因素很多, 各因素在评估过程中的作用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充分考虑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色是完全必要的。如温州是我国非正规金融发达地区之一, 一方面民间融资规模庞大, 另一方面风险隐患不可小觑,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可将其纳入量化评估模型中。因此, 研究一套对所有地区金融稳定评估都适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 应根据各地的发展现状、模式设计、修正一套适合本地区金融稳定评价指标和方法, 客观准确地评判金融状况, 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地区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姜启源编.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金昌主编.统计学.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3].周松山, 刘守谦, 周智, 宋征威, 凌勇, 钟士取.区域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化解:以温州为例子.上海金融, 2005

区域金融稳定评估应用模型 篇10

关键词:区域金融稳定评估 应用模型 指标体系

一、引言

对于整体金融稳定性的评估,传统的方法是从行业的角度进行纵向分析,研究各金融相关行业的稳定状况及行业间的相互联系,进而评判出一国的整体金融稳定水平。但随着区域内经济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加深,部门间趋同性进一步提高,地区性金融危机逐渐成为当今金融不稳定的主要形式,人们开始转而关注于区域金融稳定问题。

随着VAR模型、ARCH模型、AHP模型等计量模型的扩展以及系统论、协同论等理论的成熟,如何运用上述科学方法研究金融稳定问题,成为国内外讨论的热点。

区域金融稳定与整体金融稳定具有显著差异,区域金融稳定评估也应与整体金融稳定评估有所区别。两国之间由于有着一定的贸易壁垒,且适用不同的法定货币,其金融危机的传播一般是通过货币形式进行的;而地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壁垒可言,其金融部门之间存在多种业务往来,金融危机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进行传播。整体金融由于具有更强的自适应性,对于局部的经济冲击往往具有更好的抵抗性,因而对于整体金融稳定性的研究一般不会过于关注微观局部的不稳定性因素;然而区域金融对于局部冲击的抗击能力要弱得多,单个部门或企业的倒闭就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大量金融部门都跨地区经营,局部的稳定不代表整个企业的健康,其它地区的金融问题也可能引发本地区的金融混乱。研究区域金融稳定涉及到了许多新问题,这给研发相应的稳定评估应用模型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指标体系

金融稳定评估的经典方法是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再根据指标得分加权平均。本文也采用此评估方法,建立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的应用模型。

指标体系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三项技术难关:指标选择、权重确定和临界值确定。已有文献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选取并扩展了原有工具,提出了适合于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估模型。

(一)指标选择

指标选取是一个具有较高主观性的工作,仅仅依靠客观方法不可能得出适当的结论。课题组考虑到既然排除不了主观因素,那么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则主要体现在如何使主观因素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来,防止由于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影响主观因素的客观反映。

在比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最后选用了“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向相关学者、监管人士、实务界人士等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最终入选的指标。“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首先使用的决策工具,而后被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采用。“德尔菲”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免由于开会研究造成的相互影响以及个人权威对于决策结果的干扰,专家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评价进行判断。课题组首先对反馈进行统计,对其中差异比较大的项目,进行二次问卷,将反馈结果再次发送给专家,请其根据其他人的评议结果进行再次评议,通过信息的充分沟通以消除初次评价时可能存在的偏见与不客观性,最终选择了7大类43个指标。

(二)权重确定

对于权重的确定,课题组依然使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但考虑到确定权重有着更强的专业性,直接让专家对所有项目逐一定值,可能造成较大的盲目性。于是课题组进行了两方面改进:首先,对指标进行分解,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其中相关部分的指标权重进行打分;其次,为了使专家打分有较多的实际依据,课题组事先编制了数据报告,列举相关数据及统计、计量结果,供专家参考。

对于问卷反馈结果,我们选择了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数据处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ess)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改变了以往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传统观念,而率先进入了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简便方法。它较完整地体现了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思想。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决策者之间彼此沟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4个步骤进行:1.建立阶递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由于篇幅有限,对于相关统计原理和程序算法本文在此不进行具体介绍,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计量教程及计算机编程教程)。

(三)临界值确定

文献中使用的临界值确定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计量模型和非计量模型两类,前者有ARMA模型、ARCH模型、VAR模型、STV横截面回归模型MCS模型、贡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判别分析法模型等,后者有NN模型、KLR信号分析法、概率模式识别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国外使用较多的是定性相应模型,如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

模型运用的难度不在模型本身,而在如何选择被解释变量,及选择什么指标作为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如果评价目标区域有过一定的金融危机案例,则可以作为检验样本使用,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金融部门并没有足够多的案例可用,且现有的案例更多源于制度上的因素,不属于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所考虑的范围。鉴于此,课题组以国际通用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微观部门的财务稳定指标为基础,结合我国金融部门的产权特征和市场力量,构建微观审慎指标;再以微观审慎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微观部门的财务稳定性作为区域金融稳定的替代指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了近十年来的金融业相关数据,计算了所列指标的临界值。

三、实证分析

运用构建的区域金融稳定应用模型对天津市2005、2006两年的金融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到相应的得分如下:

2005年:工行3.4、农行3.775、中行2.22、建行2.82、交行1.73、光大2.995、中信2.62、深发3.535、招商2.65、浦发2.445、兴业2.8、民生3.5、华夏2.6、商行2.72、农信社3.825。银行业总得分3.05。宏观经济2.1、证券业3.9、企业3.2、保险业2.4、房地产3.4、居民3。天津金融稳定整体得分2.99。

2006年:工行2.11、农行2.75、中行1.795、建行2.95、交行2.21、光大3.36、中信2.785、深发2.61、招商2.91、浦发2.71、兴业2.1、民生3.36、华夏2.51、商行2.29、农信社3.275。银行业总得分2.50。宏观经济2.1、证券业3.9、企业3.2、保险业2.4、房地产3.4、居民3。天津金融稳定整体得分2.79。

总体上来说,2005、2006两年得分都比中值3要小,整体金融呈现稳定态势。整体得分2004年为2.99,2005年为2.79,表现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银行业的质量从整体上看,2004至2005年有了明显的改观,其得分从3.05上升到2.50,从基本稳定状态上升为较稳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天津金融稳定状况的整体提高。作为银行体系主体的4大国有银行稳定状况基本都有了较大提高,对于增强天津金融稳定起到了基础性作用。2005年完成股改或上市的银行,分值降低的幅度较大,比如工行,从3.405分上升到2.11分。2005年已经完成股改或上市的银行分值有所回升,比如交行,从1.73变为2.21,稳定性下降明显。股份制银行总体来讲相对稳定,可能与股份制银行的产权结构、资金运营及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有关。城市商业银行状况良好,得分都在3以下,属于比较稳定的级别。农行状况不太理想,农信社问题也比较严重,农信社2005、2006年得分都在3以上,对于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但农行与农信社的稳定状况2006年比2005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银行业得分有了质的变化。

除银行业以外,其它一级指标05、06两年的得分都没有太大变化,既没有出现下滑也没有出现好转。各指标中,证券业的得分最差,05、06年利润都较低,严重影响其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也都较低,严重影响了其安全性。证券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金融的稳定,好在其流动行指标还比较健康,一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房地产业也是可能造成金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价格指数过高,具有产生泡沫的可能性。另外,房地产部门的银行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过高,给金融稳定埋下了隐患。企业部门得分也不高,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在其总贷款中所占份额过高,对金融稳可能会造成风险。除此之外,保险业发展比较健康,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天津地区的金融稳定。

四、结论

上一篇: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下一篇:工学结合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