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缺失

2024-06-15

心灵的缺失(精选三篇)

心灵的缺失 篇1

我一边巡视课堂,一边也偶尔停下来给遇到困难的学生以指导。突然,我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孩,她一直没有动笔,脸上的神情庄严凝重。我不动声色地朝她走去,不经意地看了一下她的题目———《第一次尝到失去的滋味》。一个很深刻的题目,值得期待。

两个多小时的假日活动结束了,吃过午饭,我在家里批改作文,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我能预料到的内容,不乏天真、不乏新奇的感受。我几乎忘记了还有那样我曾经期待的作文的时候,我批到了它———至今我还能记得那些文字,可是我不愿意在这里展示它,因为,那是一次心灵的诉说,那是用泪水完成的文章。可以说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我当时的感觉,是一点也不为过的。“9岁丧父”对于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这才想起同办公室的她的班主任老师曾经隐隐约约地说起过她的身世,爷爷曾经是一个大厂的厂长,父母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富裕,可是3岁那年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失去了工作,随后父母离异,她随父亲生活。然而不幸的是9岁那年, 她父亲又离去了,这样的生离死别,这样的痛苦让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来承受,无疑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手中握着她的作文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茫然,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安慰这个命运多舛的12岁的女孩———原本这个年龄,童年里最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小的苦恼而已啊!四年过去了,她经常从我们的教室门口走过,从容淡定、不苟言笑,心底深处的痛也许已经像大海深处的水一般波澜不惊了吧!这样的失去,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她需要的是一份更为真诚、更为细腻的理解与了解。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上:好孩子,你能把这样的故事写下来,说明你能坚强地面对过去了,我相信,爸爸在天上看到你的懂事乖巧,看到你坚强、灿烂的微笑时,一定会感到安慰的。

作文讲评时,我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也许这点轻轻的不露痕迹的抚摸,对于她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我没有想到,以后每一次她从我身边走过,都会朝我微微的一笑,那笑容里,我分明看到了她的坚强与坚韧。

我又想起班级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据说是未婚生子不负责任的结果。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次上课讲起关于爸爸妈妈的话题,他的脸上总是黯然。从最初的黯然到将来也许会有的麻木,这中间需要多少的历练和折磨呢?而如果漠视这样的伤害,教师也未免冷酷了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在需要爸爸妈妈参与的活动里添加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角色,这样,话题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其他亲人身上,既避免了孩子无人可谈的尴尬,又呵护了孩子亲情缺失的敏感的心灵。

另一个孩子,妈妈因病去世。一次与同学吵架,同学说他:“你妈妈死了!”孩子号啕大哭。叫来骂人的孩子,那个孩子振振有词, “他也骂我,说我全家死光。”听着这些已经5年级的孩子还这样稚气的话语,我又气又好笑。我问他:“你听他这样骂你,你生气还是伤心?”“生气!”“是啊,你生气但不伤心对吗?可是你骂他,他却伤心地大哭,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一点就通:“因为他妈妈真的没有了!”是啊,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伤害人的话,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的原因啊!

一朵暗淡的小花之心灵缺失回归路 篇2

在她六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她父亲经常打她,犯大错误打,犯小错误也打,考试考不好更要打。生活上也很少关心她。她的性格内向,不愿意跟人交往,更讨厌男性。而在她上中学后,她的同班同学,同桌丽丽(化名),一个比她大一岁的女同学成为她的知心朋友。丽丽学习特别好,工作能力也很强,她是他们班的中队长,非常幸运的,她们两家住的不远,她们俩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玩儿,一起写作业。每次她爸爸打完她,她都会靠着丽丽的肩膀哭诉,每次她考试考不好,丽丽都会细心帮她补课,认真为她讲解,每次她碰到挫折时丽丽都会鼓励她,告诉她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而最近她们俩之间出了点问题,丽丽是她唯一的知心朋友,而她却不是丽丽的唯一,丽丽除了她还有很多好朋友,而她却越来越受不了丽丽跟别的同学有说有笑,并忽略她,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只要其他人接近丽丽,她都气愤不已,痛苦难耐,跑出去用小刀划自己的胳膊,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多么悲哀!

一个人应该跟男性交往,也应该跟女性交往,因为他们各有各的优点、缺点,这样人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就像一个人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一样。而这位同学有知心的女朋友,却讨厌男同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找到她的班主任,简单说明了她的情况,给她调了座位,把她的同桌丽丽调到离她稍远的位置,而找了一位学习、品德各方面较好的男同学坐到了她的旁边,希望她在慢慢地接触中能够发现男同学也有优点,而不要完全排斥男性。在课后我把这位男同学叫来,让他主动关心她,多帮助她,希望慢慢能成为她的朋友。我又把丽丽叫来,让她最近离她远点儿,不要整天跟她在一起,找借口用委婉的方式给她留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认为,一个人的心应该分成好几块儿,一部分是属于亲人的,一部分是属于朋友的,一部分是属于爱人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他讨厌的人,而不是只属于一个人,我认为这样是不健康的。而现在,在她心里只有丽丽,再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装别人。所以我让丽丽离她远点,希望能留点空间,让她去接受其他人的关心,包括老师、同学、家人。我还经常找她谈心,引导她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心。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而她的问题根源在家庭,是因为她父亲的对待方式引起的,所以,我找到了她的父亲。在谈话中,当我问到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的女儿时,他说:“我的妻子抛弃了我们父女,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最终还是没留住她,我恨她。我女儿,看她看我的眼神,长大了也跟她妈一样,不是一个好东西。”我跟他说:“你已经失去了你的妻子,难道还想失去你的女儿吗?你女儿已经没有了母爱,现在连父爱也感受不到,你想过她的感受吗?她还是个孩子,她现在恨全世界的男人,您不认为应该负一定的责任吗?您真的想看到有一天她血流满地的样子吗?您真的一点都不爱您女儿吗?别忘了这世界上她是您唯一的亲人,您也是她唯一的亲人。”

通过几次谈话,她父亲的态度有所改变,对他女儿也好了很多,没再打她,偶尔也问一问“学习怎么样?有没有不懂的?”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12月26日是她的生日,四位男同学,两位女同学,还有丽丽和我跟她父亲一起在她家为她庆祝生日。那天我们玩得非常高兴,我在他们父女的脸上看到了真诚的笑容!看到她跟几个同学有说有笑,我想我今后不用再担心了。

我真诚地希望她从此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心灵的缺失 篇3

在菲律宾华人作家中素有“才女”之称的施柳莺女士, 以其女性特有的眼光观察着世界、感受着心灵、体悟着人生。难怪司马中原先生在其小说《上帝的手》序言中, 曾饱含深情的说, 综合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她半生曲折的经历, 以及随着时空转移而产生的心路历程, 他是近代中国离乱史的一部分, 大多身经离乱浮居海角的人, 读它都会感动。”生在中国, 长于菲律宾的特殊经历, 又使施柳莺自小就在心底最深处埋下了祖根情结的种子, 并伴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开花结果, 唯一的遗憾就是, 种子和孕育它的主人一样, 永远只是寄居在它乡异客:来也不是, 去也不是;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施女士只好与许多菲华作家一样, 把那理不清斩不断的中国结寄托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继承中, 他们在中国几千年积垫下来的传统中找寻着快乐、共鸣、希望。

自幼良好的家庭传统教育以及自身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 使施柳莺女士熟知中国古典诗词内蕴的丰富多彩性, 在她的散文小说中, 也无处不把对愁重的乡情, 真挚的亲情爱情的理解寄托于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体悟中, 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诠释了对“情”的理解与体悟。

久居异乡的菲华人民无不具有浓浓的怀乡情结, 当异乡游子相逢相见时, 那发自肺腑的心灵触动震撼了每一个华人的心。《琵琶行》中那位“穿一身笔挺中山装, 右手携着一支琵琶, 站在路旁”的中国同胞, 那陌生的面孔却熟悉的眼神在“彼此交换中流露出了惊喜的一瞥”, 让我们又会到了公元八一五年七月那个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的浔阳江畔。那“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漂泊情怀是否与那“古朴肃穆”, 带有熟悉的“书生气质”的他乡异客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呢?而那两两相望的“忧郁冷漠的眼神掠过一丝惊喜”, 不知能否承载“东舟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千古意蕴呢?时光如水, 岁月如歌, 一千二百年前浔阳江畔那幽怨的琵琶声, 经过时空隧道的流转, 定格在千年后的菲律宾,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仅此一句足以!

作为华人, 身为华夏子孙, 除了应具有乡愁恋国的母国情怀之外, 还应当自觉承载“族”的深刻意蕴。经过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不仅构成了华人的民族心理积淀中作为“族”的精神旗帜, 而且也铸成了华人之间彼此心灵的沟通。《少年游》中, 那句久久回荡在耳边的“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又勾起了我们深一层的思索。对海外游子身份归属、情感走向的忧思固然无法忽视, 但“我”尚未背熟的那句“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祖根情怀是否可以被容许受到进一层的重视呢?如果乡愁乡情扩大为种族情怀、民族情结, 如果大家所做皆为华夏的话, 有何必乡人、客人, 他乡异客呢?记得曹植在另一首诗《赠白马王彪》中也曾写到:“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 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 然后展殷勤。”

施柳莺还把浓浓的亲情友爱, 把朋友知己之间那种跨越生死的情义寄托于诗词情意之中。《东楼记事》中那平时自然的日记体叙事, 不仅追忆了作者那一代菲华子女儿时快乐无忧的生活, 也同样把我们带回了曾几何时的少年时代。当教伦理学的李教授“拿了手提录音机兴冲冲直走到最后一排”, 与我们一同享受《阳关三叠》时, 那朝雨浥尘、客舍青青、柳色一新的自然美景, 成就了一个饱含深情的典型环境。昔日送别故友真挚祝福的意境竟也能融入于千古之后菲律宾一角那群尚且年轻的学员课堂之上, 只是浅薄的阅历不能承担太多的意象罢了。当大家终于长大了, 开始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所包含的深意时, 无奈故人已有人先于我们离去了。《上言加餐饭, 下言长相忆》中, 随着“我”儿时故友“法净”的皈依佛门, “珍珠”的远嫁以及“阿伦”的仙逝, “我”对于亲情友爱的理解似乎才幡然醒悟。对“情”字的理解怎样才能达到跨越生死、灵肉结合的至高境界呢?“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在生与死、灵与肉的两重境界中, 在对时空的感悟体认中, 人类自我生命意识是否也在自觉与提升呢?当“阿笋”吟咏《锦瑟》时,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二字是以何种痴语形式诉说那怨恨情仇!无奈, 春心难托, 壮志难酬!为什麽只有当我们在尘世间累了、倦了, 才能体会这无法追忆的惘然情怀呢?难怪作者会说“……或用箫笛, 或用吉他配乐, 是唐是宋, 是金陵是长安, 是千岛是神州, 是箫笛的幽邈, 是吉他的清越, 都是人世的悲欢离合……”这些话不是不知, 不是不会, 只是把它们藏了起来, “有的藏在井边, 有的藏在厨房……” (《抱一壶月色回家》)

对“情”的阐述与诠释, 自然少不了“爱情”二字。施柳莺笔下或女子、或男士, 也在各自的轨道上实践着对情爱的理解。爱情是脆弱的透明体, 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 也只有懂得欣赏、学会理解的人才能彼此拥有真实的爱情吧。《天凉好个秋》中的“表姐”真的很爱自己的丈夫“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但少年时的崇拜追逐在婚后金钱物质之下早已失去了它本真的味道。当“表姐”一味数落丈夫, 不断声明她“在此地搞这些文艺是没有出息的”人生理论时, 是她, 让丈夫脱离了物质与精神双重呵护的爱情, 一步步走向单薄的精神世界。当以“两行娟秀的楷书”书写黛玉那句惊世骇俗的“孤标傲世皆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的含烟出现时, “表姐”真的是失败了, 她无法战胜那个既充满古典美又与丈夫惺惺相惜的女子。但无奈爱情同样需要物质现实的丰厚土壤, 仅仅这种彼此地“纯粹欣赏”也是不能逃离这残酷的现实的。难道所谓叛逆的性格真的需要付出生与死的代价吗?“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作者于全篇注入的辛弃疾《丑奴儿》的意象, 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每欲回避却真实存在的爱情现实,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但现实往往又总是趋向于残酷的一面。《高楼谁与上》中那个“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柯宁真是拼尽了她丰富充实幸与不幸的一生, 实践了柳永对爱情的诠释。当“莲花似的”女孩义无返顾地爱上耿青这个穷苦教书匠时, 她就已经做好了从“盘麻花辫的姣姣女”到终日“在菜市场跟鱼贩讨价还价”的主妇转变的准备。事实上, 柯宁对爱情的理解本身没有什么错, “我爱他, 不是爱他将来的‘成功’;事实上, ‘成功’有何标准的定义呢?就好像‘贫’与‘富’, 你又如何下定义呢?”但为什么这种单纯的爱情总是会被物质生活所打败呢?真的只有当后果发生了, 人们才会注意它起因的不妥吗?

菲律宾华人作家施柳莺, 作为一名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先觉者, 用其真挚的爱诠释着身边变化的事物, 以一颗善于体察的心体悟着华夏子孙生存的真谛。在所谓的“文化全球化”日益强大的背景下, 中华文化作为菲华族群的精神寄托, 有责任在一系列交流、吸收、冲突、融合中帮助菲华作家在漂泊的孤岛上, 在异质族群的冲击和影响下去努力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空间。施柳莺以其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敏感, 运用诗的情怀写尽了人世苍桑, 透着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摘要:菲律宾华人作家由于其特殊的移民背景而承载着双重身份:一方面, 他们需要融入异国的乡情习俗中;另一方面, 又怀有对中国文化难以割舍的情愫。华人作家施柳莺在这这种双重挾制中,既默默承担了心灵上的失落与缺失, 又孜孜不倦得用笔尖去追寻灵魂的归属与寄托。本文以施柳莺作品中所体现的古典诗词情结为切入点, 以文本细分的方式着重阐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 菲华作家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空间所做出的努力。

上一篇:定值计算下一篇:经济增长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