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对差生的转化

2024-07-06

农村教师对差生的转化(精选六篇)

农村教师对差生的转化 篇1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数学差生的形成因素有智力方面的, 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智力方面的数学差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 积极刻苦, 但对概念、定理理解不了, 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或相关的公式、定理, 反应迟钝、动作慢, 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差。非智力方面的数学差生主要表现为:缺少学习主动性, 思想难以进入到课堂, 基本上是“人在教室, 心在外”。或者上课迟到、打瞌睡、旷课等, 听课没有连贯性, 所学内容连接不起来,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这些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相关的概念、定理和公式, 不愿意完成作业, 不愿意解答习题, 不重视测试, 缺乏竞争意识, 对自己的学习如无其事, 漠不关心。如何转化这些数学“差生”呢?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一、智力方面的数学“差生”的转化, 这些“差生”主要是

由于智力低下而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应多以鼓励、表扬为主。虽然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不大, 但是也不能冷落他们, 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群体, 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对这部分学生经常给他们树立目标, 采用“一帮一”的互助活动, 课堂随时提问他们有能力回答的问题, 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课堂练习时有意识的去指导一下, 作业、测验讲评时, 刻意去放大他们进步的地方, 这样, 他们就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智力方面的数学差生的转化。

由于他们的智力因素较好, 主要是思想因素造成了他们的成绩差, 而思想方面又是多方面的。是最为复杂的问题,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运用情感教育

在现实教育中, 许多教师都不喜欢这类学生, 甚至歧视他们, 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 使他们自暴自弃,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 “差生”也是人, 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 也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因此, 要转变他们的思想, 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础上多与他们交流沟通。用教师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 用教师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爱, 从而使学生信任老师、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把不会听课的学生请到办公室来 (办公室必须无其他老师) , 并给他们准备好凳子和热开水, 师生坐下来交流谈心, 了解他们不喜欢听课的原因:是听不懂呢, 还是根本就没有听课?并鼓励他们实话实说, 找出问题的根源, 最后再让他们尝试认真听一节课, 哪怕半节也行。之后, 再和同学们随意交流, 了解这些学生听课的感受, 倾听他们的心声, 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 加强数学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教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 造成了数学差生的形成。因此, 教学时, 应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 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 我就自制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简易教具, 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它们的特性, 同时让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演示, 感受一下该知识的直观性, 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差生”往往上课思想不集中, 爱开小差, 做小动作, 甚至睡觉。他们对教师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的教学、枯燥无味的语言不感兴趣,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观察差生的听课情绪, 恰当的运用风趣、幽默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 必要时, 也可以用简短的笑话或寓言故事来吸引学生, 引导差生进入到积极的思维状态,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故意让学生代办一件事, 然后说:“谢谢你, 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这要看对象了) 。

3. 合理分配作业与练习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 把作业分成三类来布置:尖子生的作业, 中间生的作业和后进生的作业, 后进生的作业应量少、紧扣基础, 而且安排中上等学生督促并指导他们独立完成。在课外练习中, 让他们完成A组部分简单的题目即可, 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完成其他题目, 对他们的作业做得较好或有进步的差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会收获的喜悦。那种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只能使他们去抄袭, 结果适得其反。例如:在练习或作业时, 对于“方程的解法与应用”这一知识, 可以只要求他们掌握简单的方程解法, 不必要求他们掌握运用, 那么有关应用知识的作业或练习可以不要求这部分学生进行。

4. 注重鼓励与表扬 (下转第19页)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 恶语半句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问暖都会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尊重差生, 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并予以适当的物资或精神上的奖励。如:一支铅笔、一个本子、一颗糖, 都会使他们非常高兴;或者用语言鼓励:“回答完全正确, 同学们掌声鼓励”, “非常好”, “你真棒”等等。在教学中, 不要吝啬奖励, 特别是对差生, 随时给他们营造渴望鼓励的欲望。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在作业和练习上给差生自信以外, 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单元的检测之前, 有意识的出一些类似较基础的题目, 并辅导他们完成, 让他们在测验时有自己会做的题, 逐步改变头脑中“数学是不可学好的科目”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

总之,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只要教师认真、细心地去引导“差生”, 那么数学差生的成绩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转化, 而对数学差生的转化, 将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摘要:农村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转化办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只要教师认真、细心地去引导“差生”, 那么数学差生的成绩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转化, 而对数学差生的转化, 将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差生的转化 篇2

摘 要:分析农村差生的表现,打磨每一颗石头,让其变成得精美,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作仔细的反思和进取。

关键词:表现形式;渠道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01-01

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数学,差生很普遍,考几分十几分者比比皆是。农村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客观方面与学生素质和家庭有关,主观方面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上出了问题。分析农村差生的表现,打磨每一颗石头,让其变成得精美,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作仔细的反思和进取。

一、农村数学差生的表现形式

1、数学基本理论知识会记而不能理解:学生在描述数学中的各类概念、定律、定理时为记忆而记忆,属于死记硬背,不能阐明易混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答题能力差:学生解答习题时不能洞察材料中所叙述问题的解题关键;不能根据解题关键正确列式;不能厘清文本中所叙述内容的解题难点;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题;阅读理解能力差。

3、学习思维混乱:差生解题逻辑性不强、结构松散不严密;知道大致结果却解释不了怎样达到结果,不知道运用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才能正确解题。

4、学习无自觉性:差生对于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内外练习、作业,完成的质和量都差强人意。教师常常需花大量时间盯差生的作业,往往是教师“推一下”差生“动一下”;对所学知识缺乏刻苦的动力;题目偏难时不愿动脑思考,图方便或抄袭或瞎做一气。数学学习中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探究意识不强。

5、学习主人翁意识不强:课堂教学环节,即使教师采用小组竞赛等形式从事练习活动,这部分学生始终以局外人的心态端坐在教室内;抱着对学科单元素质测试结果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前不愿扎扎实实搞复习,考试时完全指望考场上“临时发挥”或作弊过关;答题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交“白卷”。

二、转化数学差生的渠道探讨

1、激发差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多种教学手段使用的妙处。大部分差生都认为数学枯燥且难学小学数学论文,需要在答题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勤思苦想。课堂上使用直观的教学用具或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教学辅助手段的植入,或采取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画一画、动一动、说一说等多种教学方法,差生会对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反应更深刻、更持久。

(2)锤炼课堂教学用语,使课堂教学动静相宜、有趣有效。差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意志力不强,往往上课时注意力涣散,容易受环境干扰、心绪久久难以回到课堂中。他们对教师缺乏激情和吸引力的讲课语言无动于衷。这时,教师可恰当运用艺术性的、幽默的、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每位学生进入思维活跃状态,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差生更渴望教师的真诚关心爱护,差生取得的一丁点进步要付出比优秀学生更多的心血、毅力。当他们有所进步时,教师真诚的表扬和对他们所付出努力的肯定是差生再接再厉的强心针。当差生体验了付出就有回报的成功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接受了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差生的主动性也会增强。

2、提高差生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分层作业。注意差生组题目设计的针对性和低难度,及时表扬作业上有进步的差生;在课内外加强对差生的辅导,查漏补缺、耐心地帮助他们补习功课。教师要克服焦虑情绪,要有差生学习成绩在补差后效果不明显的心理准备;避免对差生加大、加重、重复作业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更厌恶数学。

(2)大部分差生比较青睐记忆类的理论知识考查或简单的一步计算的思维训练题,不愿动脑筋深入思考较复杂的思维题。由于差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发现总结“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缺乏克服困难不服输的学习劲头,教师在补差时,要注意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如何思考分析问题,鼓励和激将并用,要随时纠正他们在解题中出现的偏差小学数学论文,逐步放手培养差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宽松与严格交织转化差生。教师对差生宽松,意味着差生可以只完成低层次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任务,可以在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得到老师大力表彰,可以得到老师课余的一对一辅导;教师对差生严格,意味着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会受到严格的诸如取消他们最爱的课外活动的惩罚。不少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意志不强、行为懒惰。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对差生降低学习目标的同时采取严格的措施督促他们完成目标。

三、保护差生的自尊心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在每次的单元素质测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差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作为考试题目,让差生认识到学习上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回报,改变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自卑感,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浅析农村初中差生的转化措施 篇3

关键词:数学差生;成因;转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小学毕业生不经筛选全部进入初中,从而使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比较抽象的数学成为那些知识准备不足、能力薄弱的学生难以越过的障碍。而在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不少学校为了在升学竞争中取胜,加快进度、加快难度、提高要求,这不仅使那些底气不足的学生拉得更远,而且使一部分知识有缺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跟不上班,在过度紧张的拼搏中步步败退下来,逐渐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也成为数学差生。因此,中学教师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谈谈对农村初中数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的看法。

一、农村初中数学差生的成因分析

数学差生的形成根源是复杂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致,主要有以下因素:

1.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家庭成员的关系、职业文化、生活习惯及对事物的评价等时刻都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家长溺爱的孩子在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中长大,养成怕苦畏难依赖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住挫折,无进取意识;家长粗暴对待的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形成仇视教育的逆反心理和精神压抑;家长放任自流下成长的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养成懒惰及散漫,致使孩子纪律差、思想品质不良;有的家庭夫妻有的家庭夫妻失和甚至离异,给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了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造成心灵创伤,性情孤僻,无心学习。在农村很多家长还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与己无关了。不少家长外出务工或离学校远,很少到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

2.学校教育。不少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过分强调升学率、各类奖惩制度等致使教师们偏爱成绩好的学生,疏远成绩下等的学生。这样,数学教师对优秀生过于关爱,而对差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心理障碍未足够重视,甚至产生偏见,无信心教好差生,最终放弃。有的教师违背教育规律,教学进度偏快,方法单一;有的教师不恰当地指责差生,甚至与家长一起打压差生,本应良好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造成差生的心理障碍进一步恶化。

3.社会环境。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如赌博之风、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吃喝之风、浪费之风等等,都会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如不健康的图书、杂志,黄色影像及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国家政策的转变,农民工的收入逐年提高,使学生看到不读书也照样能挣钱,热衷于打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使许多学生和家长泄气;学习好坏,都能上职校,而且能很快推荐到企业上班挣钱,这对于贫困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些社会环境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辩是非,不安心学习。

4.学生自身。人的遗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构成了人的个别差异的先天因素。后天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导致多数差生数理推理智力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缺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意志薄弱,自控力不强,依赖性大,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无竞争意识;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未能积极思索掌握知识点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不懂的知识不及时问、不愿记忆思考,作业马虎应付,无步骤、无逻辑性甚至抄袭了事。数学差生因有较多的知识缺陷,导致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降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产生更多的知识缺陷和更大的心理障碍,使其学习数学的脑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5.数学学科。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数学是借助于抽象建立起来并借助于抽象发展的,其知识连贯性强,象一根链条,中间任一环出问题,都要影响整体。差生的数学知识存在“断层”,他们的认知活动往往表现为没有形成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导致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缺乏情感。

6.小学阶段的基础差。农村小学的数学基础普遍偏低,从小学升学的数学成绩可看出,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合格,甚至有不会比较分数大小、不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混合运算、单位弄不清楚的学生。原因是农村小学大多数地处条件艰苦、偏僻的地方,执教的中老年教师多为民办教师转正,这些教师尽管工作很努力,敬业精神好,但文化水平低,很少外出参观学习交流,观念滞后,教法陈旧;新分配的年轻教师不安心工作,调动频繁耽误学生较多;部分学校教师少,一个教师上几门功课,根本没有精力抓数学。

7.优生流失严重。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在农村掀起了择校风,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大多转到条件好的城里学校;初中的好学生也千方百计地转走;家庭经济困难、智力较弱、学习差、觉得将来高考无望的学生都留在农村的学校里,导致农村学校的差生多。

8.小学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的差异性。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的辅导相对减少,自然需要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而在中学和小学的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主要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学过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另外还表现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若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中学习的过程,导致成绩分化,从而形成初中数学差生。

二、差生的转化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时,为吸引差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在教学轴对称时,书本上的定义很抽象难懂,课本开头只是引用青山倒映在水中等举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张开双手,掌心面向学生,一边将双手合拢一边问道:你们看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也可以指着教室前后门的两朵风窗让学生自己观察,能否在墙上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翻折后让两朵风窗完全重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剪纸、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2.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使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差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其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生,从备课到上课以及作业都要有转化差生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对他们进行分层要求,做到目标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设计出合理适当的目标,为他们设计出梯度小的问题,使他们答得对答得出,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足以引起自豪感的收获,以此来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好学。

5.对差生进行课外辅导。因为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成绩和接受能力两极分化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全局,差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其知识的。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把数学差生集中起来,对差生进行课后的辅导,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6.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尽可能的让差生掌握较多的数学学习方法,并督促他们,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简单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目的。

实践证明,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差生的成绩帮助很大,也可大大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玉祥.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

初探农村初中数学差生转化 篇4

我分析了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的影响: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特别是初中阶段,这种特点更加明显,这让很多学生害怕。(二)家庭辅导薄弱,很多家长文化程度低,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对留守学生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就更谈不上辅导了。(三)学校方面,1.教师的放任与歧视。2.教师的教学失误。(四)学生自身原因,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2.学习无积极性,兴趣较差。3.缺乏独立性,自信心不强。4.自暴自弃,放弃学习。(五)社会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不良思想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不如打工”思想影响甚重。

为了转化数学差生,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想办法让差生接受我。初一是很好的机会,利用学生刚进新学校的新鲜感,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做朋友,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差生转化打下基础,并使这种融洽关系延续。

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待差生,要用慈母一般的心肠体贴他们,用火一般的热情感化他们。善于发现每一个差生的禀性、兴趣、爱好、特长和长处,寻找差生的闪光点。期初我们开展了各项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差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把差生心中的包袱慢慢放下来,努力营造轻松、生动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在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我把课堂拉到了操场。我在中间立了一根竹竿,请一位同学上来,从竿子位置向右走两步,又向右走三步。

“一共走了几步?”

“五步。”

“向哪边?”

“右。”

我马上在小黑板上写:(+2)+(+3)=(+5)

……

整节课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在这章测验中,很多差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一学期开好局。

我开展了“我给老师提建议”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学生交流,认真倾听差生心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又开展了学习互助活动,鼓励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一个差生,既锻炼了优等生,又提高了差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始至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差生有极大的可塑性。教师要坚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一个差生都具有良好发展的可能性。只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每一个差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而且还可能由差生变为优秀生。

在第二章测验后,我公示了进步学生名单(大部分是差生),并在课堂上做适当表扬,使差生感觉到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使差生对老师的戒心慢慢解除。

接下来我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特别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如果教师经常及时地帮助他们克服存在的问题,相信他们会不断地取得进步。记得上到“抽样调查”时,我问:“一个老板养了一塘子鱼,请你帮他想办法,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鱼?”一位姓王的学生马上回答“把水放干,把鱼捞上来一称,不就知道了”。“水干了,不及时处理,鱼会死的,王老板,你会赔的”。学生大笑。我故做思考状,嘴里念念有词“怎么办才好”?这时,学生慢慢回过神来,我们进入主题。这节课上,我还列举两个身边事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师生达到共鸣。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差生体会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差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关注差生的学习需求,让差生在不断尝试中感受快乐。

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我拿出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棍,试着让学生上台来拼,然后启发学生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层。

在作业的布置上,我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常常是布置一个基础题,一个提高题,学生可以选做一个,也可以选做两个。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他们会量力而行的。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都出两套题,基础卷与提高卷,花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选做一套。为了获得好成绩,他们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就感和自信心。

农村教师对差生的转化 篇5

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家庭环境、教师、学生本人的能力差异,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差生比优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温暖和爱心。教师在对待差生时,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对他们不提旧事,不抓辫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他们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

差生由于胆怯、害羞等心理,往往在课堂上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我在提问时,尽可能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比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在课堂上分组操练新句型时,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即使有一些小错误,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惜使用诸如“Good!”“Verygood!”“Welldone!”“Goodjob!”之类的词。我在纠错时总是面带微笑,从来不讽刺挖苦或横加指责。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差生开始开口说英语了,他们不再因回答错误而感到紧张、难堪。

二、精心培养差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步入科学殿堂的起步阶梯,更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一上英语课就感到厌倦,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实物、挂图、简笔画、猜谜语、顺口溜、巧记单词、语法、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以激发差生的兴趣。

比如,讲现在进行时和begoingto句型时,我教学生结合口诀:“am、is、are往前调,大写小写注意到,句末句号变问号,朗读时候用升调。”又如,教“afew”和“alittle”作定语时,学生总是记不住哪个后面跟可数名词,哪个后面跟不可数名词,我教给他们一个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few这个词只有三个字母,好数,后面就跟可数名词;而little这个词字母多,相比之下不好数,后面就跟不可数名词。学生们于是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记住了。

三、对差生进行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的作用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熟练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加强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达到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的,同时还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途径之一。2.课外辅导的内容

课外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外作业;②对差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的教育,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外辅导的方式

在辅导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别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笔者更倾向于个别辅导,因为通过个别的交谈,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针对其特点进行指导。

个别辅导的方式有:①利用课堂练习或学生自习时间,教师在学生中进行巡回辅导,个别指点;②设立辅导点。在每节课开始写作业时,把成绩最差的几个学生集中在一起,教师除了课堂巡视外,重点在这几个学生周围观察他们写作业的情况,并及时加以辅导。

农村教师对差生的转化 篇6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一、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大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因为是后进生,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了班级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后进生,他们很少见到父母的笑颜,成了家长的“心病”。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浓重的厌学情绪,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看,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弊端。如批评时,只顾数落学生,根本不顾学生的自身感受;教学时,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把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跟不上课程 ,对于这部分学生坐在课堂如坐“牢”,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其听得昏昏欲睡,满头雾水,一片茫然。时间一长,对学习索然无味。便有怕学、厌学的心理,甚至有逃学、辍学的后果。尤其现在实行不准留级制度,情况更严重。

(二)家教不当,家庭留守。我们西营城中心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而且留守生多,大部分家长都出外打工,还有许多孩子父母离异,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他们家庭教育观念不强,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只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其他的不重要,有的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任务交给上一辈,而老一辈对孩子不能在学习上予以指导,有些学生放学后作业都不写,所以导致学习后进。 还有一些家长不 懂得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教育方法粗暴,动辄就是打骂,孩子稍有点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痛打。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心理包袱过大,当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心里沮丧、自责、内疚,更害怕再失败,于是没有勇气和信心。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

(四)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抑郁,以至产生心理障碍。

三、转化方法

(一)关爱学生。如上所说,学困生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要变学困生为优秀生,首要的问题是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困生的态度。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之本”,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尽管每一个学困生的成因不同,但是只要我们让其感受到老师仍然是非常爱他(她)的,那么,他(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学优生。如何爱学生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其次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鼓励,让学困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爱他(她)。

(二)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宽容、每一位“差生”,做到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感受到安全。不论是哪种类型,“差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有同等的学习责任与义务。

(三)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你,他也会喜欢你所教的课,这就是爱屋及乌的缘故。所以我们老师要把课上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平时就要多关心爱护他们,蹲下身来和他们交朋友。其次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要用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机会感受到成功。

(四)家校结合,帮助学困生提高适应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庭的协助,双管齐下的帮助学困生。教給家长学会欣赏孩子,提高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意愿,与孩子一起学习,做出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同学帮助。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

(六)改变评价的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

(七)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

总之,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在深入分析他们形成原因的同时,更应该寻找解决的途径。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上一篇:走进山水画下一篇:快速仿真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