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师的语言美

2024-05-14

政治教师的语言美(精选十篇)

政治教师的语言美 篇1

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 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 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 尽管有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 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同样道理, 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 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 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 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健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 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 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 音节下则神气必下” (刘大槐:《论文偶记》) 。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语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

在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 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 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同学们听一听:‘五四’怒吼, ‘八一’枪声, 芦沟惊雷!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都在做着同一个强国梦, 一代又一代, 不懈努力, 奋发追求, 寻找强国路。这个梦, 好久好久!这条路, 好长好长!今天, 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 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以一个中心主旨贯通, 承上启下, 从时间到空间, 从静态到动态, 从对比到印证, 层次清晰, 描绘出一幅悲壮感人、恢宏奇伟的历史巨卷。加之句群以对称的词组沟通句子脉络, 犹如连绵不断、响遏行云的战歌, 传达出一种强劲的节奏, 造就出一种雄健高昂的豪壮气势, 启人心扉, 长人精神, 促人猛醒, 催人奋进。

二、柔婉的美

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 情意缠绵, 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 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 短句急而促, 长句舒而缓, 偶句匀称凝重, 奇句绮丽洒脱。这些句式错落而谐调地结合起来, 造成一种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久久难忘。

三、灵秀的美

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 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 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 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 (下册)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问题时, 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吗?” (学生答, 略) 然后, 我满怀激情地朗诵道:“我赞美你, 松树, 你不择地势, 不畏严寒酷热;你既不需要谁来施肥, 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你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接着, 我进一步引申道:“我赞美你, 英雄模范人物, 你们所追求的是无怨无悔的人生。从董存瑞、黄继光英勇献身到焦裕禄、孔繁森甘做人民的好公仆, 从徐洪刚、白雪洁见义勇为到徐虎、李素丽无私奉献、真情为人民……索取不属于我们, 我们只有付出, 绝不期待回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在这一语段中, 我用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比喻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不顾个人安危,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顾个人得失, 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拓进取的人们的崇高品质。这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 恰如其分地把各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衔接起来, 一气呵成, 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正所谓“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 卷下) 。

四、回环的美

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 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 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 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 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 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五、含蓄的美

语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正如苏东坡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 天下之至言也。”其特点表现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蕴蓄在冰冷的语言里, 必须在细细体会之后才感到炽热逼人;它不是直截了当地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 让人自去体味。

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 (下册) “生活理想”时, 涉及到了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于是, 我针对这个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 讲起了这样一件事:“今年秋末冬初, 我家阳台的花盆中, 不知谁无意丢下一粒西瓜子。不几天, 我惊奇地发现, 花盆里竟然长出了嫩芽, 而且一天一天地长高, 变成了藤并开出了一簇簇小小的果花。过了不久, 花谢了, 居然也结出了苹果般大小的西瓜。可惜没过几天, 霜冻就来了, 叶落尽了, 小西瓜也长不大了。我这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 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 是要受到自然生长规律的惩罚的。今天, 发生在同学们中的一些事情又引起了我的思索, 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同学们听后, 颇有感触, 早恋现象在这个班竟慢慢地消失了。

上面这件事, 既含蓄又不虚假。我只是在结尾时看似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 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喻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 耐人咀嚼, 发人深省。如果我正面直言说教, 只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 结果会事与愿违。

上面所列的五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风格, 仅仅是个人经常运用的主要的风格样式。就这五种风格来说, 不同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独特性是很明显的。有些教师, 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 他们的教学都能够体现出这五种风格类型美的魅力来。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 扬长避短, 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

摘要: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 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能够营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 诱发学生的美感共鸣。

一个成功政治教师的语言技能 篇2

作为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双重任务的政治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技巧,更有利于其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无论初中政治课教学,还是高中政治课教学,政治教师的语言,都应该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高度的激励性,以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他的语言技能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达流畅,舒展自如。政治课本来就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稍不注意,便会伦为呆板的说教,因此,它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技能技巧,把理论性的东西形象化,让学生喜于接受、乐于听闻,没有流畅而运用自如的语言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课堂上两眼老盯着教案,看一句,讲一句。这样做,教师讲起来难受,学行听起来难懂,根本谈不上知识的体系是否完整,教学结构是否恰当,知识内容是否详尽等等。当然教学效果也肯定不会好。

二.松驰有度,快慢相宜。教学语言技能是指运用口头的、书面的或体态的语言形式,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教师讲课和语言速度应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既不能快得使学生感到精神过度紧张,也不能过慢而使学生听得来恹恹欲睡。一般说来,对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速度要快一些;对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速度要慢一些。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语速应有明显变化,体态、表情应是爱憎分明,既启迪心智,又能调控学生情绪变化。

三.抑扬顿挫,融情于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输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学习、发布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不能总是一个调子一个音量。要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相结合。讲到重要的地方应强调;讲到成就时要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对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要求时,要十分亲切和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示愤怒和仇视;特别是在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速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这种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四.精炼准确,合符逻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很多时间。恰当的用语,适时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是语言科学性的首要要求。中学政治教材相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逻辑性更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概念、原理时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讲究逻辑,否则会造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原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只有做到教师语言准确,合符逻辑,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五.用语规范,突出特点。含混不清、缺乏准确性的语言将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偏差,从而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规范化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它包括教学用语的规范化,即词汇丰富,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逻辑严密,杜绝口头禅。同时作为政治教师还包括政治术语的规范化。如:‘利润’和‘赚钱’两个词,一个是政治语言,一个是俗语,该用哪一个词,这就需要政治教师认真考虑。对此,政治教师要有政治敏感性,注意筛选、使用语言,不要运用已被淘汰的语言。

六. 言简意赅,明白简练。明白,即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确知道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教师本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简炼,即语言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政治教师的语言,该说的一定要说到位,说明白,但忌罗唆,变成婆婆妈妈的说教。

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和吸收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合为一体的双向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学双方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教学语言为中介,教学双方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师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比如教师要努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即恰当地运用名人名言、成语典故、优美诗词、俗语、谚语、歇后语、典型事例,以及体态语言等多种手段,帮助表情达意、突出教学重点,调节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掌握知识,转变思想的目的。

试谈政治课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美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师素养;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14-01

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的勃勃生气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刘大槐:《论文偶记》)。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语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豪放的语言是教师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师豪放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这种心境会形成一种背景,在这种心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问题在于,要让儿童感到教师这些人之常情当中,包含着正直,有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在讲初三《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以一个中心主旨贯通,承上启下,从时间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从对比到印证,层次清晰,描绘出一幅悲壮感人、恢宏奇伟的历史巨卷。加之句群以对称的词组沟通句子脉络,犹如连绵不断、响遏行云的战歌,传达出一种强劲的节奏,造就出一种雄健高昂的豪壮气势,启人心扉,长人精神,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二、和谐美

语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语调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学节奏的基本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表达,会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恰当控制语速,快慢适宜。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语速应放慢;分析重点难点时,语速放慢;一般材料的学习,语速可加快。还有是注意语调的适时变换。一节课就像一部电影一样,有前奏、开始、高潮、结束,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当高兴激昂的时候,要自然地露出笑容,语调要高一些;悲伤的时候,语调要低沉一些;也要注意语调的停顿。恰倒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总之,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三、灵秀的美

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強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在讲“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吗?”(学生答,略)然后,我满怀激情地朗诵道:“我赞美你,松树,你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你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你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接着,我进一步引申道:“我赞美你,英雄模范人物,你们所追求的是无怨无悔的人生。从董存瑞、黄继光英勇献身到焦裕禄、孔繁森甘做人民的好公仆,从徐洪刚、白雪洁见义勇为到徐虎、李素丽无私奉献、真情为人民……索取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有付出,绝不期待回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这一语段中,我用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比喻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不顾个人安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顾个人得失,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拓进取的人们的崇高品质。这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恰如其分地把各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衔接起来,一气呵成,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正所谓“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谈音乐教师的语言美 篇4

音乐教师首先要树立美的语言形象。有人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任何图画的感染力, 远远比不上舞台上人物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在教学舞台上, 教师就是借助于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的、传递美的信息的, 音乐教师更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树立美的语言形象。首先, 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普通话教学的习惯, 切忌方言俚语。当然, 更要注意普通话发音要正确, 这是语言的基础, 就像歌唱中必须唱准旋律一样, 对每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必须读得准确、清晰。音质差的教师, 要通过的发声方法不断训练、调节和美化自己的音质。假以时日, 天长日久, 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 每个老师都能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样, 站在讲台上的你就可以树立自信而动人的音乐教师的形象。

浅谈政治课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篇5

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有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同样道理,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健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语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

二、柔婉的美

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这些句式错落而谐调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久久难忘。

三、灵秀的美

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吗?”(学生答,略)然后,我满怀激情地朗诵道:“我赞美你,松树,你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你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你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接着,我进一步引申道:“我赞美你,英雄模范人物,你们所追求的是无怨无悔的人生。从董存瑞、黄继光英勇献身到焦裕禄、孔繁森甘做人民的好公仆,从徐洪刚、白雪洁见义勇为到徐虎、李素丽无私奉献、真情为人民……索取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有付出,绝不期待回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在这一语段中,我用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比喻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不顾个人安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顾个人得失,夜以继日、廢寝忘食、开拓进取的人们的崇高品质。这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恰如其分地把各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衔接起来,一气呵成,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 

四、回环的美

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五、含蓄的美

语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正如苏东坡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其特点表现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蕴蓄在冰冷的语言里,必须在细细体会之后才感到炽热逼人;它不是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人自去体味。

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生活理想”时,涉及到了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于是,我针对这个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讲起了这样一件事:“今年秋末冬初,我家阳台的花盆中,不知谁无意丢下一粒西瓜子。不几天,我惊奇地发现,花盆里竟然长出了嫩芽,而且一天一天地长高,变成了藤并开出了一簇簇小小的果花。过了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苹果般大小的西瓜。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西瓜也长不大了。我这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要受到自然生长规律的惩罚的。今天,发生在同学们中的一些事情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同学们听后,颇有感触,早恋现象在这个班竟慢慢地消失了。

上面这件事,既含蓄又不虚假。我只是在结尾时看似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耐人咀嚼,发人深剩如果我正面直言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结果会事与愿违。

政治教师的语言美 篇6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启迪学生的心智, 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百花园。好的教学语言是讲究表达艺术的语言, 教师精于遣词造句会使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使深奥晦涩变得浅显易懂, 那么如何才能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

一、语言要亲切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认为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多用关切、平等的语言去说, 就会打开学生的心扉, 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尤其是一些细节上, 我们稍微一注意就能做到, 例如天气变晴, 提醒学生晒晒被子;作业没完成, 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时间长了, 学生会把你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亲其师, 信其道”讲起课来我们会一呼百应, 水到渠成。2.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去说, 这犹如缕缕阳光能催开学生的智慧之花。比如讲《项链》一课, 文章结尾的空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 会怎么样呢?我让学生续写结尾, 这本身是一个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开放性题目, 所以学生每说一个想法, 只要言之成理, 我都给予充分肯定, 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们积极动脑, 踊跃发言, 说出了十几个有可能的结果,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语言要节奏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 有的雷厉风行, 口若悬河, 有的平心静气、润物无声, 在热闹和平和之间, 教师要处理好一个平衡点———语速。当快则快, 当慢则慢, 抑扬顿挫, 自然悦耳, 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讲《荷花淀》一文, 当读到“她们轻轻划着船, 船两旁的水哗, 哗, 哗”时, 应当用缓慢的语速去读, 渲染一种轻松、平和的氛围, 发现敌情后“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 制止住心跳, 摇橹的手并没有慌, 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 哗哗, 哗哗哗”这里读得时候, 语速就要加快, 营造一种情况十分危急的气势,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曾经听一位老师讲《我的空中楼阁》一文, 本来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应用舒缓的语调, 较慢的语速去读, 不知这位老师出于什么考虑, 总是嫌学生读得慢, 甚至亲自用较快的语速让学生跟读, 结果课文的美感荡然无存。

三、语言要简洁精练

古人讲“立片言可以明百意”。表达简洁明快, 精练准确, 会带给学生一种艺术享受,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

很多教师有口头禅的毛病, 嗯嗯啊啊, 这个那个, 极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今天上政治课, 老师讲了什么内容, 我一点也没听进去, 我在计算老师一节课共说了多少个‘嗯’字, 结果是‘85’个。”相反, 我校的赵老师就堪称语言简练的典范, 整堂课下来, 没有一句废话, 真正做到了“丰而不余一言, 绝而不失一词”, 难怪他的学生称赞:“听赵老师的语文课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想, 这该是对一名语文教师的最高评价吧。

四、语言要生动形象

戏是唱出来的, 课是讲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像欢跳的山泉, 叮叮咚咚流进学生的心房, 像和煦的春风, 汩汩荡荡吹开学生的笑脸。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言不是蜜, 但可以粘东西”。她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优美生动, 妙趣横生, 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产生了“一人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们看于漪老师是怎样导入《雨中登泰山》的:同学们, 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山名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 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势, 擎天捧日之姿, 多少历代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名句‘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 只有攀登到‘绝顶’, 才能领略到那壮美雄奇的风光。今天我们请作者为向导, 跟他攀登巍峨壮观的泰山吧!这段导语, 于老师声情并茂,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为上好这节课做了有力的铺垫。如果教师语言平淡乏味, 枯燥呆板, 像一台留声机, 刻板地照本宣科, 这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毫无相通之处的。

五、语言要幽默诙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育调查资料表明,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爱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教师的幽默语言, 既可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 引起学生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意识, 使他们富有摆脱窘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为了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记住唐宋八大家的名字, 我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唐宋八大家, 苏洵父子仨, 唐代找韩柳, 宋又王曾欧。学生觉得很有意思, 很容易就记住了这八个人, 并且又牢又准。

政治教师的语言美 篇7

具备良好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精炼而又传神的语言, 是教师以“音美”去感耳, 强化学生掌握知识, 使他们能在调动视觉的同时, 也能充分发挥听觉这一主要学习器官的功能作用, 强化教学效果。它不但要让学生喜欢听, 听得明白, 还应力求能引人思考, 给人启迪, 使自己的语言能切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激起学生的巨大兴趣, 以利于学生感动, 便于理解教学内容, 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可见, 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 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觉悟的提高, 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表达能力的提高。《学记》指出:教师语言要“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意思是说, 教学语言要简约而明达, 以细微浅近之语与适当中肯的比喻, 阐述事理, 使学生易于理解, 乐于接受。毛泽东同志对语言曾提出四条明确的要求:即说话要通俗化, 要明白, 要有趣味, 以姿势助说话。

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师的智能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能力,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对话语言和独白言语交替使用的能力, 以及口头言语和体态言语协调使用的能力, 等等。一个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美, 它必须达到“三性”——科学性、形象性、启发性。

第一、语言的科学性——即发音准确, 吐字清晰, 措词精当, 惜话如金;叙事说理, 条理清楚, 言之有据, 全面周密。

知识的问题是个科学问题。如果教学语言不准确, 不精炼, 往往会失去科学性, 从而导致概念模糊, 或者造成判断上的似是实非, 进而出现推理上的自相矛盾。有位语文老师这样向学生解释“就义”这个词:“就义”是指被敌人杀死, 是好人牺牲在坏人手里。这样的表达是不确切的, 它跟“牺牲”这个词是有区别的。“就义”专指为了正义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而被杀死。

语言的明确是由于思想的明确。老师若不能在科学表达、逻辑思维方面给学生作出示范, 那么就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感情, 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第二、语言的形象性——即范读谈话, 情真辞切, 平易流畅, 真挚感人;描人状物, 有声有色, 细腻动人, 形象逼真。

教学语言要通俗, 但又不同于一杯“白开水”。它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 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的口语, 又有优美形象的描述, 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比如, 一位老师给学生讲人的呼吸系统中“纤毛”的知识。他说:“在气管里有很多‘清洁工’叫纤毛。纤毛的个子很小, 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就像铺在田地上的青草一样, 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在气管里。每天从早到晚不声不响地工作着, 清除混进气管的脏东西。在纤毛的头上, 挂满了像露珠一样粘稠的液体, 能把混在空气里的灰尘、病菌等各种脏东西粘住, 不让它们进到人的身体里去。然后, 纤毛像风吹麦浪一样, 不停地往上摆动, 把灰尘、病菌等垃圾迅速推到上面的纤毛上, 当“垃圾”被一层一层推到喉头时, 人就会感到嗓子刺痛, 就会咳嗽、吐痰。人通过咳嗽、吐痰就把这些“垃圾”排到体外。对小学生来说, “纤毛”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事物, 这位老师尽量选用小学生熟悉易懂的词语, 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把什么是“纤毛”和“纤毛的功能”这些深奥的知识, 通俗生动地讲清楚了, 使“纤毛”在学生心目中成为十分具体、生动的形象。

第三、语言的启发性——即举一反三, 弦外有音, 留有余地, 循循善诱;借助手势, 穿插事例, 比喻新颖, 生动有趣。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中往往不直讲本意, 而用委婉的话来烘托和暗示, 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 让学生思而得之。课往往不能讲绝。讲绝了就失去了“启发”的作用。要能够透过展现有限, 启发学生的想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的能力, 去丰富、去补充, 以“不全”引出“全”的结果来, 这样往往能起到疑似无情还有情的独特效果。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教“鸟”字, 如果老师说:“你们看, 这“鸟”字里面有一点, 多么像小朋友看到的鸟儿的眼睛啊!”小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 受到启发, 印象也就特别深刻。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老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的同时, 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体态、动作、眼神等, 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如眉开眼笑表示欢乐, 张口结舌表示困惑, 手舞足蹈表示激动, 等等。美的有声语言能给学生好的听觉印象, 如再注重“无声语言”“以形引人”, 就能给学生以完整的听觉、视觉的综合印象, 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看到老师以姿势助说话。如在教“兆”这个字, 带出了不同偏旁的好多字, 加上“扌”, 成了“挑”。学生不认识, 老师说:“我们学雷锋做好事, 给老大爷扫院子, 擦玻璃。”说到这里, 老师做了一个挑水的动作, 问:“还干什么?”孩子们一下子懂得了, 齐声回答:“挑水”。“对!这个字就是挑水的挑。”接着老师又做了个手搭凉棚往远处看的姿势, 教会了“眺”字。这样老师的动作和这些字将一起永远地印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上课虽是严肃的事, 但是课堂上却不可以搞得机械呆板、森严可畏。因此, 提倡寓教于趣, 语言形象、生动、幽默, 具有趣味性, 就会使学生“如沐春风”, 促进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索创新, 增加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达到“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的境地。

浅谈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的特性 篇8

关键词: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特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依据规定的材料, 针对特定的对象,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采用的职业性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最主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诸因素最终都要通过教学语言这一媒介发挥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 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 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 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 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 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味,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那么, 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哪些特性呢?下面, 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逐一阐述。

一、教育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坚持教学语言艺术的教育性, 体现着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语言艺术能否体现出教育性, 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科学、明确的教学目的, 是否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评价、激励学生上进。应当指出的是, 政治课教师语言的教育性应是寓于知识内容之中, 那种贴“政治标签”、“牵强附会”的追求教育性的做法并不可取。

二、启发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诱导、启发作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要引导学生的思维,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 自觉解答;要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已学知识, 强化记忆, 加深理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创新, 勇于开拓。例如, 我在教授“商品”概念时适时地提出了以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 我们从大气层里吸收的氧气是否是商品?医院里给病人输氧又为什么要收费? (2) 农民生产的粮食自己食用、或卖给城镇居民、或送给城里的亲戚时, 是否都是商品? (3) 电视机存放在电视机厂或商店的仓库内时是否是商品?当人们把电视机买回家供自己使用时, 电视机又是否是商品?我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语, 自然引起了学生积极思维, 教室里立刻沸腾了, 有的同学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再引导学生逐一分析, 同学们大有豁然开朗之感。

三、情感性

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情感色彩, 以情感人。政治课教师不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正襟危坐的卫道士, 而应该以充满强烈色彩的语言来征服学生。教师要将“理”传达给学生, 必须做到“情通”, 然后才有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 也就是“亲其师、信其言”, 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 他同样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教学语言的传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例如, 在讲“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必要性时, 我向学生提问:“现在条件好了, 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 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现实国情来看, 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 奢侈消费, 习惯过于优裕的生活, 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 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纵观古今中外, 大凡有作为的人,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让我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 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也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而且是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 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四、逻辑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逻辑力量, 能征服学生, 把学生“俘虏得一个也不剩”, 要依靠教师所传授的真理的力量。这个条件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的关键点就在于教师在传授真理的过程中, 要确切地使用概念, 科学地进行判断, 严密地进行推理。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师的语言“不是蜜, 但却能紧紧粘住学生”。例如, 我在讲授“规律”概念时说:“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那么,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 是否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呢?我们的回答是:事物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通过我严密的推理, 使学生牢牢掌握了“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形象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教育。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 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例如, 我在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优越性时, 引用群众这流行的一句话:过去是“干活一窝蜂, 实际是磨洋工”“上工人喊人, 收工人撵人”;大包干后是“又种田、又挣钱、住新房、穿新装、看电视、用冰箱”。事实证明, 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喜闻乐见, 极大提高了课堂积极性。还有, 在学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 借用如下的比喻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比八宝饭, 糯米是主要成分, 但八宝饭里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它成分。只有把糯米、红枣和莲子结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能称其为八宝饭。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经济, 红枣和莲子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于是, 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学生们很快地领悟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六、准确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准确传达事物的相关信息。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很多, 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是不能有半点随意性的。含混不清、缺乏准确性的语言将影响学生的思维, 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偏差, 从而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因此, 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好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七、简洁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少而精, 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难点, 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词约旨丰, 一语中的。例如, 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 我是这样概括的:第一个作用,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即指挥作用, 可比喻为“棒子” (指挥棒) ;第二个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刺激作用, 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即激励作用, 可比喻为“筛子”。这样用了简短的六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同时, 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八、趣味性

它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例如, 在讲感觉与抽象思维时, 我就跟学生开玩笑说:“假如, 现在我们看到一位陌生的女孩子时都脱口而出说‘好漂亮的女孩子’, 那我们的这种意识属于哪一类意识呢?”同学们都笑着回答出:“感觉”、“形象思维”等。“那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 我们又说‘她的心真好, 真是一个好人’, 那这种意识又属于哪一类呢?”同学们便又大笑着回答出:“抽象思维”。教师诙谐的语言, 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又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

古人云:“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丰富多彩的情感要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因此, 政治课教师都应努力掌握教学语言的特性, 学会灵活运用, 发掘自己的语言特色, 运用语言艺术来

参考文献

[1]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5, (9) .

[2]徐贵权.走进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谈政治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艺术 篇9

一、以情激情, 让语言具有感染性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充满热情, 将全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试想一位教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以生动激昂的语言, 洪钟般的声音撞击学生的心扉, 把学生的学习情趣、注意力、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境界, 怎能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因此, 我在平时教学中总是衣着得体、大方, 面带笑容, 精神焕发。当发现学生们一张张笑脸像太阳般灿烂, 眼睛闪闪发光, 我心里就乐开了花, 十分惬意, 更加用心地讲, 并且保持思路清晰, 语言流畅, 学生也就思维敏捷, 接受能力强。整个课堂师生互动热烈,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 让语言具有趣味性

风趣幽默、诙谐机智是教师的一种语言素养。课堂上教师妙语连珠, 不就是一种才华的展现吗?对学生来说, 不就是一种力量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机, 在恰当的场合, 用巧妙风趣的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使他们在轻松、活泼、愉悦的课堂中学到知识, 受到教育。比如, 在学习市场有关的内容时, 我引用了一则幽默笑话:在市场的道路边, 有一个小商贩在卖鞋刷, 旁边竖着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包不脱毛”, 人们看了纷纷买他的鞋刷。可是第二天人们拿着脱毛的鞋刷找过来, 说:“你不是包不脱毛吗?”小贩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倒过来念念看。”此外, 教师的语言还要生动形象。成语、谚语、诗词大都言之有物、形象鲜明且寓意深远, 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教学中恰当地引用, 可以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使深奥的哲理浅显化, 艰深的道理通俗化。如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塞翁失马, 焉之非福;大河有水小河满, 小河无水大河干。教师还可经常讲一些哲理故事, 联系一些广告语、电视剧等, 可使知识变得更加易懂。

三、严密准确, 让语言具有规范性

语言的规范性是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课堂语言的本质是:不管你采用什么语言, 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都是为了让学生听懂、理解, 并学会应用。也就是说, 教师将科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方法, 最终形成学生的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 读音要准确, 用词要规范, 语法要合乎要求, 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感知与理解。有的教师对专业术语不熟悉, 上课用语随便, 缺乏规范性, 讲课太口语化、通俗化, 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时, 都模仿教师的语言, 导致语言不能体现学科特点, 没有逻辑性。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句式的选用。如用陈述句进行推理论证, 用疑问句进行对知识点的深化, 用反问句来加强印象, 用感叹句抒发感情, 用祈使句推动教学程序。另外, 音量、语速、语调也很重要。音量以最后一排同学毫不费力占听清为宜。语速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当快则快, 当慢则慢。语调也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富于变化, 把握得体。或激昂, 或舒缓, 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整节课用语自然, 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形成能力。

四、简洁明快, 使语言具有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际,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鲜明生动, 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 教师要联系现实, 关注当前社会的焦点和热点, 如新农村建设, 城镇一体化等等;要汲取现实生活中活泼的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来讲授, 这样才不至于使政治理论变成空洞的说教。例如, 教师就当前朝鲜与韩国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局势, 让他们自愿登台演讲, 发表见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又引导他们关心时政, 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提高了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一些社会现象, 阐明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美”浅谈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语言美

语言是一座桥,沟通彼此。而美的语言更如一座掩映于花木中造型别致的桥,不但易于沟通,更能给人以享受,忘却旅途的劳顿,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座用美的语言架起的桥。那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美有怎样的含义呢?

一、美在规范准确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全国通行的、规范的普通话,并教给学生规范的普通话。同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普通话做规范的要求,使学生长大之后不至于为语音的不标准而烦恼。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所谓的“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教师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对某一意思的表达必须准确、简洁,不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而应该明白流畅,让每一个学生准确接收到教师发出的信息。

二、美在形象生动

语文课中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

梁实秋先生在回忆起他的国文老师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教他,在说理说到难缠处,不妨来一个比喻,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得风趣。有人说把特级教师于漪先生一堂课的语言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她讲朱自清先生的《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的形象和精彩。想一想,做她的学生每节课都如沐春风,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几年熏陶、感染下来又是怎样丰厚的收获。

三、美在幽默有趣

这里的趣更多的应是一种理趣,既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事物事理,又能耐得住学生的回味咀嚼。语文老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至于幽默则必须讲究含蓄的蕴藉,恰到好处。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更好地投入学习以活跃思维为目标。不做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式的“趣语”,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过多的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四、美在情感丰富

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听众,同理,教师的课堂语言情绪同样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调节说话时的情绪。或兴高采烈,或怒发冲冠,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泣不成声,全得依据课文内容来调节。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课堂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迸发。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引导学生的灵魂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使之思想感情的火花与文章的内容达成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美在手段多样

人们说音乐是语言的终极。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语文教学中辅助和补充以图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音乐、幻灯、录音、录像、广播、影片、电脑、投影等,都将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在诵读或抒情意味浓厚的表述中配以意境相同的音乐,可以更好地把学生带进预设情境,帮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用美的语言沟通彼此心灵,并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更深处。

(作者单位 山西省文水县宜儿中学)

上一篇:回族乡镇下一篇:五十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