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追求

2024-08-30

理想与追求(精选十篇)

理想与追求 篇1

对于升学考试, 我们听到的批评不少。基本上, 批评者都带着一种理想追求, 积极主张对考试制度改革以消除弊端, 建立一种没有缺陷的考试制度。十全十美的制度当然好, 问题是, 任何一项制度都避免不了存在缺陷, 任何制度都只是在一定现实条件下的最不坏的选择。

如果充分考虑现实条件, 时下的考试制度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国家也曾取消过入学考试和教学考试, 并且也曾经有过一些教育权威的论证, 可造成的结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今的考试制度, 就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

事实上, 现行考试制度的优势还是不言而喻的。其选拔出来的人才, 在世界范围内大都受欢迎。北大法律系教授孙东东曾介绍, 作为教育部的顾问, 他接待了好多国外的教育考察团, 人家一致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好。美国匹兹堡大学瑞斯妮克教授坦言, 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应放弃, 而应该完善。很多学者认为, 我们在国外的留学生, 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 为学术延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的基础教育。他们很担心, 这样或那样的考试改革, 会把一些好的东西给改掉了。

对于考试制度来说, 公平是首要价值。考试制度改革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其公平性。浙江省放弃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 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很大, 其目的是弥补现在考试制度的缺陷。这一改革如果能按其理想设计运行, 当然很好。但任何理想的设计, 都要在现实条件下实行。浙江将高考录取的成绩改为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个项目, 三项录取成绩里, 前两项客观性好把握, 但综合素质评价, 主观性大了。在潜规则盛行、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猖獗的现实环境下, 自然会给人很多的担忧:会不会有内幕交易, 会不会弄虚作假?

而这些担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去年, 河南省某高级中学有两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 结果, 3名候选人都是本校教师子女。时下, 各类高考加分, 更让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公开为一些群体谋特权, 典型如对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的规定。

理想与追求 篇2

我老爸说我是一个很有酸腐书生气的人,即理想化又固执。我追求的必定会坚持到底。小时侯,父母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长大适合学文科。那时,我便认准了文科,认准了学文科定会让我活得潇洒,尽管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所谓“文科”是个什么东西。时光荏苒,高一开始前爸妈问我会学文科,还是理科。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文科。我所追求了多年的,在我高中上学的第一天实现了。我固执地认为我所追求的,我所选择的就一定是对的。别人都说学文科的人笨,大都是在理科科目上找不到门路,才只好学文科的。虽然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但我必须承认从小到大,我无数次的敲理科的那扇大门,可守门人不是不给我开门,就是半途把我给撵走。于是我便认为一个人的追求大抵上不是谁自己可以控制得了的。但我想选择文科,我一定不会后悔的。

我追求的很多,不对,更确切的说,每个人追求的都很多,同样,每个人的追求无一不是美好的。我一直在追求一种生活,一种很不实际,几乎可以用奢侈二字来形容的生活。如果有哪一天可以不用起早上学,上学可以不用考试,工作后,不忙碌,但也绝不悠闲,不富有,但绝不贫穷,那么我想我所追求的实现了。

我一直成绩平平,了解我的人说,我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人,我想这也正是我成绩一直上不去的原因,满脑子的想法不知何时就会飞到大洋彼岸去了,这不是我所追求的,却也不是我所能控制的。

理想与追求 篇3

镜头一:“推陈出新”的公开课。同样的一篇课文不同老师来上,能上出不同的内容,美其名曰“上出特色”、“推陈出新”。而同一篇文本,在不同的阶段,上的又是同样的内容,没人觉得奇怪,因为大家觉得文本内容没变,那应该教的内容也不变。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镜头二:“包容万象”的家常课。许多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将文本中所能蕴含的内容都容纳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以至于有专家忍无可忍地站出来大声疾呼:“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需要减肥”。

镜头三:“混乱无章”的教学序列。三年级教的内容,六年级也在教;六年级考的内容,三年级也在考。整个语文教学,仿佛处于一种“混沌”、“无序”的状态。

上述三个镜头似乎都将矛头指向了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他们的教学内容遭到了我们的质疑。于是,笔者提出了本文的命题: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掀起你的盖头来。

“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诉求

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

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语文教学中,不但有些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只有内容的理解没有语言的品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言”。又比如,由于对“超越教材”的片面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目标不明、作用不大的拓展延伸,产生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的弊端等等。具体而言,出现了开头所描述的三个镜头。

上述奇怪现象,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正是教学内容在教师视界里的模糊吗?他们不知道该篇课文在课程体系中“一般应该教什么”。那是不是教师在备课时不够深入呢?王荣生教授曾对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作了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语文教师的备课负担过重,他们备课的精力主要花在:(1)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课文;(2)“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即“思考与练习”题);(3)“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从本应关注的“实际需要教什么”、“最好怎么教”,被迫退回到“一般应该教什么”、“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生产。

王教授的这段论述,笔者深有感触,也常是对着一篇课文读了又读,想了又想,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教什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教师备课所依赖的三本书。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但没有对要实现这些目标“教什么”作出明确回答。语文教材(本文特指小语教材),所呈现的是一篇篇选文和文章后面仅有的生字表和少量问题。除了后面的生字表和部分问题对“教学内容”作出了回答,至于其他,则由教师“自由开发”。教师指导用书,主要是由教材编者和少数优秀教师合作完成,主要内容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然后对教学策略提一些建议。

教学内容的不明确,必然导致教师在“教”的内容选择上随意而杂乱、错误乃至荒唐。个体的教师只不过是在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亚里士多德称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老师随意择取和任意炮制的不同东西。也就是说教师教得茫然,学生学得也茫然。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点:“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师面前的具体化,细致化,应该刻不容缓。它应该以最真诚的姿态“掀起自己的盖头来”,以真实、清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老师面前。

“语文教学内容”的理想追寻

课程标准与文本“亲密对接”

在现实的教学中,《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和建议,只是以非常抽象的形式存贮于教师的大脑中。许多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往往是就文本解读文本,并未将它置于课程背景中(也就是并未与《课程标准》联系起来)。如此一来,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就不足为怪了。比如在三年级的课文后习题一般有两类:读背课文,读写新词。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学内容皆由教师自定,你想教孩子欣赏优美句子,理清文章脉络,还是领悟人生哲理,但凭教师的主观把握。于是,千人千面,同一篇教材,不同的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在回答一位青年教师怎样确定教什么时,他说: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多读几遍,然后再去读《课程标准》这个阶段的目标。《课程标准》中要求什么,就去教什么。可是,课标中只是规定了整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目标,并未说明这些目标怎样分解到不同的文本中去。因此,如果课程标准和文本再接近一点,那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目标就更为明确了,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教材内容在文本中教学化

国外的许多语文教材,在“教学化”方面是做得相当成功的,他们的一些教材,甚至做到“使教师无须备课”——像我们的语文教师面对着一篇课文而冥思苦想“教什么”那样的备课。那我们的教材是否也能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如在“单元导读”、“思考与练习”中,让教材对 “一般教什么”作出具体化和细致化的回答。这样,同样文本,老师所教学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其实,如此一来,对学生语文素养也作出了明确的底线规定。当然,语文考试也不再会杂乱无章,漫漫无边际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教材内容教学化,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它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但它可以对教学内容作出最底线的规定。

教师指导用书具体化

我想,理想的教师指导用书,应该对文本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作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说明。如指出该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选文的类型是定篇,还是例文、样本、用件,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文本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什么?然后在“教学建议”这一栏,由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做一些有益的经验示范,以帮助一般能力的教师也能较为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当然,也给一些优秀的教师留下自我展现的空间。

以上三个方面,说起来非常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又是何等的艰难。不过,语文课程在“凤凰涅磐”之后,迎来语文教师真正的解放之时,何乐而不为呢?

时至今日,教师生成内容的价值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我们也不希望,语文教学由于过多的束缚而变得僵化。我们追寻的仅仅是“语文教学内容”,在我们的视野里再明晰一些,让“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烦恼不再泛滥成灾。(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历史教学的现实诉求与理想追求 篇4

一、历史教学的困境及成因

1. 课本难学, 学生难有学史兴趣

当前,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态:一是为了考试升学, 二是因为兴趣所致。考试和兴趣二者互为因果, 但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 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 而是分数的奴隶, 中学生对历史课是爱憎分明:爱其故事性、形象性、哲思性, 憎其难记、难背、难得分, 所以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其一, 较之其他学科, 历史课内容芜杂, 知识容量大, 丰富生动的历史被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所取代, 而且初中、高中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难易上区分明显, 缺乏衔接性, 不像其他学科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所以初中生学起来吃力, 高中生学起来乏味。其二, 高考命题试题覆盖面广, 难度系数大, 历史科“高投入, 低产出”。其三, 不少历史教师把高考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 上课讲书, 学生背书, 考试考书, 挖空心思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各类考题灌输给学生, 而很少潜心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难教, 教师难有教学热情

由于很多地区初中升学考试取消历史学科, 历史科理所当然地成了“副科”, 平时不按标准开足历史课, 随意乱停乱占, 上课照本宣科, 念完了事, 所以到了高中, 常常是高一重起炉灶, 高二应付会考, 高三 (文科) 死背、背死。历史成为几乎所有高考学科中难度最大的一门, 学生最不喜欢历史课, 历史教师吃力不讨好。

3. 地位难正, 师资难有科学配置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科地位存在着理论上的溢美和实践上的乏力两种倾向。由于历史课在相当部分人的心目中可有可无, 于是就出现了历史学科教师缺乏, 师资配备欠科学的不正常现象, 表现在:在以历史科为“副科”的大前提下, 有不少历史教师是半路出家的, 没有受到系统的大学历史教育。甚至一些中学在历史教师缺乏时, 有时由校长或行政人员代替, 有时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

二、反思与对策

面对现实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勇于开拓, 大胆改革,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中学历史教学焕发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1. 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

虽然高考在目标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但问题的症结是僵硬的考试模式和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希望命题专家认真利用好手中的“指挥棒”, 少考些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和偏题、怪题, 多考些历史基本知识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 这样能更好地把历史教学引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以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和研究问题,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针对目前初中、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 建议调整初中历史考试的方式方法:一是全国各省市都将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 可采取政治、历史、地理综合或开卷考试等形式, 以引起重视, 实现初中、高中良性衔接。二是因地制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 将它作为考查成绩记录, 以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史兴趣。

2. 编写科学的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的编写要站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角度, 同时根据初中、高中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整合出不同层次的学科知识体系。现在初中段教材以历史基本知识为内容、以编年体形式编写。而高中历史新教材以模块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 将教材编排体系由原来的编年体变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内的专题型编排体系, 跨越性太大, 抽象性太强, 是否可以考虑多元开发一些初中、高中的衔接教材。

3. 将历史教育由“考试性教育”转变为“社会性教育”

我们的历史教育必须着眼于国民素质的养成问题,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把先人的智慧、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和全体国民, 从而增强他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基于此, 学校中的历史教学绝不能仅仅致力于少数人和高分数, 还应致力于以鉴资治、人文道德等史学价值的播扬。另外, 信息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 人的一生在各个不同阶段必须经常学习新东西, 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点, 仅仅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小部分, 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 学校也不再成为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场所, 因此, 中学的历史教学应强调它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思考如何发挥学科价值,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握时代与自我, 增进个性发展, 锻铸健全人格, 使学生终身受用。

4. 应提高广大历史教师的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 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因为历史的兴趣性、学生的向师性和社会的实用性是环环相扣的,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归结到历史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上来。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 打造人格魅力, 修身治学。教师良好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情操,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很难想象一个不负责的历史教师怎么能够上得好课?学生怎么能够喜欢上历史课?

第二, 优化评价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评价其历史教学质量高低, 既要注意考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理解和实施程度的显性标准, 如教案的优劣、学案的优劣、教学过程的得失、教学成绩的高低, 又要注意考查隐形指标, 如研究型学习成果、学生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识等方面。在建立评价标准系统过程中, 要把“标准”当做变量而非定量, 要以发展眼光看问题, 具有前瞻性。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坚持 篇5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一听这词,便让人感到坚硬无比,有一种永不衰败之感。钢铁,也得经过千锤万打才能炼成。人,是否也应该学学钢铁这样坚强的意志呢?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陷入沉思,回忆过去的人生是否充实、过得有意义,我的生活从此有了改变。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是一个铁路工人的儿子。在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他成了一个党员。有一次,朱赫来被抓,保尔为了救朱赫来,自己却被捕。不管敌人怎样严刑拷打他,却始终不能让保尔开口。在天寒地冻的工地上,他与共青团员一起与寒冷、饥饿和敌人作斗争。在经历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后,保尔又重新找到了可以重归部队的途径。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困难,这一听就让常人害怕退缩的艰难险阻在保尔的眼里已是家常便饭。这些困难让他尝到了人生的艰涩,可是他心中远大的理想、追求,使他坚持,让他重新获得动力,迈着坚定的脚步,向着理想一步一步靠近。保尔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拥有让人敬佩的革命精神。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不管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感动着、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我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的意志 做事碰到困难就退缩,为此,我也深感惭愧。有一次,我做了一张奥数卷,其中有一道题目对我来说太陌生,我想了好久,直到快吃饭了,我还没有想出来。于是,我便放弃那道奥数题。爸爸发现了,语重心长的说:“这道题你不会做就不做了?那你考试怎么办?”听了这话,我的心像潮涌一般,每一次推动都充满懊悔。最后,我还是把这道题目做了出来。

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篇6

我认为今天作为一个创业者在挣钱的问题上都应抱守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的态度,要把理想放到赚钱的前面。为什么这样讲呢?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和成功的人,我最想研究的事情就是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创业者最关心未来,究竟怎样从现在看到未来,这是我们制胜的前提条件。有两种人看待未来的方法不一样,一种就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还有一种是追求金钱,顺便谈谈理想。第一种人看到在钱的前面有一个方向、趋势、价值观,有比钱还靠前面的一个东西。这就像一个老太太从青藏高原磕头到布达拉宫,其实她是冲着精神的东西去的,这才有方向、不慌张。有理想的创业者也可以这样,能够严格自律使自己的精神不偏不倚,宗教的信徒可以这样,不是基于外部压力和金钱的诱惑,而是被金钱之外的东西所诱惑。去年我在台湾骑自行车环岛,看到有一个人在环岛磕头,心里就在想他看见了什么,我在骑自行车,我心里想着一尺一尺把台湾看清楚,这是我的精神追求。我们要看到一个东西,看到钱前面的东西对于所有伟大创业者来说都是最重要的。

今天大家都知道柳传志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人,王石也是我们尊敬的成功的企业家。我问过他们同样的问题,他们在财富榜上并无踪迹,但他们都是真正的财富创造者。我问过王石一件事情,做万科你又不当老板,还这么大干劲,是什么使你不断看到未来的方向?最近有一个片子很有意思,改革开放刚说深圳可以建特区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骑自行车吆喝说终于可以施展抱负了,这个人就是王石。我最近在看很多企业家在金钱前面有理想的故事,理想可以引导人看到真实的东西,潜在的风险以及未来的机会。

前几天王石给我打电话谈到房价的问题,他说:我们应该理性,应该更好地讨论一下我们怎样来保障我们的市场稳定和充分落实政府关于改善住房环境的政策。如果王石不把客户利益、股东利益放到最前面,而是把个人利益放到最前面,他不会关心这些事情。因为王石总是去想钱以外的事情,结果反倒使万科在每一次调控当中都恰好走在了市场的前面。万科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每年给客户提供6万~7万套住宅。如今王石创办这个公司已经27年,他从来没有谈到过个人究竟要赚多少钱。我经常跟他在一起,他几乎没讲过个人挣多少钱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家熟悉的琼瑶阿姨,她是“追求爱情,顺便结婚”。在华人历史上她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追求爱情,享受爱情,靠爱情养活自己,最终成就爱情的女性。她的故事已广为人知,在中学因为谈恋爱而被家里人责怪,最后失恋写了《窗外》,之后投稿投了十几年,最后和出版社老板爱上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最后所有作品拍成电视剧,在台湾广受欢迎,最后养活了她自己,改善了她的生活。大陆开放后,这些作品在大陆重新贩卖,在大陆掀起新的爱情故事。她又收获了新的视野,她现在在享受爱情的生活。

我们身边也常常看到另外一类女孩子,她们追求婚姻,顺便爱情。同样,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开会的时候和对外发言的时候讲一讲理想,实际上关起门来总是庆幸自己赚多少钱。甚至一些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也是追求金钱顺便谈谈理想。

我也看到很多做房地产的企业,他们真的是只在考虑自己赚钱的事情,做出短视的决策。比如说客户有投诉,追求理想的企业会第一时间反应让客户满意,要改善。这是追求理想,他要考虑长期的公司价值以及社会责任。追求金钱公司会怎么样?他会找保安威胁、收拾这个客户,当下把这个事摁下去。处理这类事两个老板看见的东西不一样,前者看到的是未来,后者看到的是现在的问题。一远一近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差之千里。

追求理想也会让我们算账的方法跟普通人不一样,企业最难的是算账。创业者之所以会面临算不清楚的账,大体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时间原因。一个事情的时间会决定这个事情的价值。比如我在一个会场,喝水喝一下是解渴,喝很多是艺术,喝死就是文物。我们只要坚持,时间会改变一切。

第二个就是和谁做非常重要。和谁做呢?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大家都熟悉天上人间有很多劳动妇女最近被清退。如果她碰到的是坏人就是卖淫嫖娼,是蔡锷就是千古风流。姿势一样,行为一样,跟的人不一样,结果就很不一样。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件事情判断的价值观会决定你做和不做。最差的钱叫赃款,最好的钱叫善款,中间的钱是利润。我们每天算钱取和不取,你取了赃款,事后抓起来钱就退了。如果把公司收入都当善款,公司不是对股东负责。假设你是一个股份公司,你是大股东,你要把钱全都捐出去,你是对股东侵占,对社会是伪奉献。这里有很多价值判断,让你对一件事情做和不做有很多选择。

我们有一个项目是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英国公司合作。当时我们碰到一个算账的问题,我们有三种钱可以要,一种是国内土老财的土钱,第二是有100多年历史的西方公司的老钱,当然还有国企的钱。如果要了土钱,我们就会倾向中国特色的一些行为,有动力而无约束。如果我们找了国企,我们可能就是有约束而无动力。我们找的是西方的老钱,他就会把价值观和道德放在第一位,会把利润放在第二位。例如我们在公寓建设上要付8000万专业机构的咨询费用,我们在国内做公寓或工艺住宅不花这个钱。当时我们和合作的西方公司出现一个矛盾,我们就认为他们是要浪费这个钱,他们就一再说服我们,说我们都128年的公司,我们到大陆来不是来占便宜的。王石后来对我说,他们不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他们的损失比你大100倍,所以你要相信别人,包括别人的价值观。我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同意花这8000万。如果是黑心开发商肯定不出这个钱,而是赶紧炒作把这个卖出去。但是我算的方法是先选择了价值观的认同,其次才是技术的合理性。实践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合作8年不仅共同获取了利润,还收获到了许多机会之后的机会,和利润之后的利润。

这些事情如果是追求理想,你算账的方法是会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会有长期的算账方法,也会找同类的合作伙伴。你坚持长期算账,找同类合作伙伴,你有正确的价值观,你就前程不可限量。另外一种算法相反,手里有钱,却不肯多花一点钱为理想付出,你在营销上就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客户放到第二位。所以说坚持理想,顺便赚钱,就意味着我们要算长期的账,根本账,价值观的账和合作伙伴的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更长远。

第三坚持理想,我们才有毅力。毅力来源于志向,来源于对精神目标的持久追求。所有宗教信徒,各种修炼方法、各种能够坚持的行为都起源于他内心的信念,就是他相信一种超越无知的东西的真实存在。在中国凿佛像最多一个人凿了70年,从几岁开始凿到他去世,他心里有佛才做这个事。我们很多创业者一生的经历只做了一件事,他到临死还不认为这个事做完了。王永庆在纽约因为出差而意外身亡,他已经80多岁了,他还在工作,他心里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王石两次爬珠峰,已经60岁了。所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不能再高了,所有高的地方都被你踩到了脚下,但他还要高,他还要坚持攀登公益慈善的新高峰,这就是毅力在钱以外的体现。

凡是有理想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都是善于管理自己的人。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责备别人。凡是伟大的人都有包容心、善于教化、指导引领未来,而不是责备别人。我们今天讲追求理想,顺便赚钱,我们要做长期的承诺,用常人不能企及的毅力去坚持。

小偷没有毅力,抓住了就招了,贪官也没有毅力,他在双规路上就招了,他知道这是自首,在政府知道前他说了就是自首,否则他再说那就是取证了。所以说贪官和小偷都是做短期博弈,不做长期承诺。所谓有毅力就是长期承诺。

理想与追求 篇7

一、学术:学者理想的应然之义

学术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2] 。《高等教育哲学》是围绕一个主旋律“E调”展开的。E代表专门知识 (expertise) ——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1] 。在布鲁贝克那里, 学术表现为两种形态, 即作为知识活动的学术和作为知识结果的学术。前者反映人们探索和发展知识、保存和应用知识、传播和延续知识的过程, 体现了学者生存逻辑的全部;后者则是指高深学问, 它是学者治学载体的诉求, 两者反映了学术成为学者理想追求的应然之义, 即学术应该成为学术追求的缘由。

(一) 知识劳动作为学者的生存逻辑, 是其安身立命的现实要求

治学是栖身于学术沃土中学者的基本使命。《辞海》对学者的释义有两条:一是指求学的人, 做学问的人;二是指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2] 。在学术走向大众化趋势的今天, 所谓学者更多是指以学术为职业, 以探求和传播知识为己任的个体。从学者的基本职能看, 它是与知识相联系的生存范式。学者对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 既是知识活动的过程, 也是知识活动的结果。

从学者生活形式上看, 无论学术生活 (即知识活动) 是来自求知的精神需要还是职业的生存需要, 都决定了学者追求学术事业的本真存在, 这是学者职业生涯得以终身维系和安身立命的现实要求。布鲁贝克引用维布伦的话提到, 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1] 。也就是说, 学术就像一个“场”抑或一种“域”, 学者一旦置入这种“场域”, 其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为以学术为轴心的生存逻辑, 学术是其生活内容的全部。学者的生活方式表现为一种学术化存在, 无论是生存学术化, 还是学术生存化, 学者的学术生活最终都表现为一种学术劳动的精神生产形式, 而知识传播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以及知识的应用活动则是三种具体的生活形态。

(二) 学术知识作为学者的载体诉求, 其获得途径非同寻常

学者、学术及知识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学术知识作为学者学术生涯的载体诉求, 有闲逸好奇所获的知识 (一般知识) 与高深学问两种表现形式。与一般知识相比, 作为高深学问知识的学术具有三个特点:第一, 学术是一种普遍的知识, 而非个别的意识, 只有揭示普遍意义的知识才是一种学术;第二, 学术是理性的而非感受性的, 只有出自于人们理性思考、并具有一定系统性理论的知识才是学术;第三, 学术是高深的知识而非常识性的知识, 是人类在不同时代对外在客观世界认识所达到的最高程度[6] 。两者的获得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 或直接, 或间接, 或体验, 或感悟。

相对于一般知识来说, 高深学问获得的途径要复杂得多。高深学问作为一种学术知识, 它忠实于真理, 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 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1] 。布鲁贝克认为, 学者在探求高深学问的过程中, 不仅是闲逸的好奇, 更多的是由于人们能在越来越精确的知识验证中得到满足[1] 。因此, 高深学问的获得, 需要通过各种路径。它要求学者必须以各种方式在学问圣殿的诸多厅堂里进行探求, “他们或在一些厅堂通过在隔音的实验室里拨控制盘来验证真理;或在另一些厅堂里通过在喧闹的城市、福利中心、诊所、法院等地方参与工作来积极验证真理;或在一些厅堂里孤军奋战, 通过在静寂的图书馆里钻研古纸堆来验证他们的思想。”可见, 知识像电一样是一种能的形式, 只有在做功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 只有虚心涵泳, 深入体会, 探幽察微, 潜心研究, 才能融会贯通获得高深学问[9] 。

知识劳动作为学者生存逻辑的现实需要, 以及学术知识获取途径与过程的特殊性, 从本质与形式上表明学术应该成为学者的理想与追求的应有之义。走向学术生涯的现代学人, 只有以学术为志业, 才能在传统、现实与希望三者之间寻找某种平衡来实现自我价值的终极诉求。

二、学术:学者追求的实然之道

学者追求学术理想的实然之道, 意在表明学者如何实现这一理想与追求。这也是学者的为学之道。进入学术之门的学者, 被赋予开展学术活动的神圣使命。在抵达学术海洋彼岸的进程中, 学者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阻碍。如何激流勇进, 勇往直前, 克服艰难险阻, 是每个学者在学术航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布鲁贝克的学术话语中, 学术兴趣的培育、学术规则的遵循和学术开放氛围的营造, 三者为学者在学术海洋中成功航行创造了条件, 表征了学者学术追求的实然之道。

(一) 学术兴趣的培育

良好的学术兴趣是学者致力学术活动的前提。一方面, 学术活动的精神生产性决定了学者学术兴趣的必然性。作为大学逻辑起点的高深学问, 在本质上决定了学术活动的精神生产性。学术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物质性生产活动, 要想取得学术成就, 除了固守学术信仰以外, 还需要以学术兴趣为前提。

另一方面, 社会现实呼唤学者学术兴趣的意识觉醒。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利益的时代, 社会的物欲横流使得大学校园充满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短视”的价值取向。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中, “象牙塔”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昔日大学校园里的求知渴慕与激情现已日见珍稀。大学被社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烙上了世俗化的印痕。在来自学校内部影响和外部冲击的双重“围攻”下, 学者平心静气地钻研学问已渐成“乌托邦”式的幻影。可见, 社会的浮躁及利益至上的种种现实, 要求学者学术兴趣的意识觉醒和主体性的发挥, 否则就很可能会陷入一种随波逐流、“把玩”学术的状态。因此, 只有兴趣使然, 学者才可能在学问的殿堂里自由驰骋, 产生学术问题, 历练学术思维, 形成学术能力。学者才会处于一种自觉的学术化的行为中。

(二) 学术规则的遵循

学者是一个活化的人, 而非学术孤岛的学术精英, 他应该附属于一定的学术组织或学术机构。大学就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宏观或整体意义上的学术组织。如果详细划分, 不同的学科、工作任务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亚学术组织[10] 。学者在学术组织中应该遵行一定的学术规则。就大学这一组织形态而言, 表现为整体的学术活动和个体的学术活动, 蕴涵着学者应遵循的学术规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学术规则是学术领域的一些制度与规定。在大学组织中开展教学、科研等学术教育及活动, 必然涉及一系列与学术事务相关的学术管理活动, 如学术政策的制定、学术标准的酝酿、学术项目的评议等, 这些环节和过程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就是遵循相关的学术规则。作为大学整体活动的学术规则, 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体制或制度安排, 是学者治学的外在逻辑。

广义上的学术规则指做学问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或“潜规则”。它是学者个体层面的, 更多地强调来自个人的人格特征、动机、认知水平、工作习惯、工作努力和勤奋程度等[11] 。这些潜规则涉及一个学者成长的诸多方面, 如强健的身体, 沉静的心态, 淡泊名利的价值取向等。学者在这些基础与条件下, 以学术课程为核心进行某一或多个学术科目的探求, 形成学术体系, 在某一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势力甚至成为学术权威, 这样方能构建学术的大厦。因此, 遵循一般规律或潜规则是学者治学的内在逻辑。

可见, 无论是对于大学整体的学术活动还是作为个体的学术活动, 都是在一定的学术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学者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个体, 在学术领域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界与内在的各种学术规则的“规制”。遵循学术规则是学者治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学术开放氛围的营造

学术开放是学者必备的学术环境。学者在遵循学术规则的同时, 也应保持学术氛围的开放。作为学术活动重要场所的大学更应如此。学术在本质上应独立自由, 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 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在现实中, 存在学术对政治依附或受其制约的明显弊端。这与中国知识人长期以来信奉学以致用的治学精神以及“入世”的价值取向不无关系, 以致“纯学术”的研究往往并不被人看好, 真正能够为学术而学术的人也不多见, 学术常常扮演着政治“婢女”的角色[12] 。因此, 使大学摆脱对政治的依附, 给学术研究一个独立自由且宽松开放的环境, 对于学者而言意义极为重要。在大学, 学术开放应是西方经典的大学理念即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在当代校园的复归。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的权利。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最主要的是认识方面的。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 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 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 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前提。追求真理, 需要鼓起勇气, 摆脱理智障碍和理智保留, 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发现真理, 即使发现也只是局部的。因此, 忠实于高深学问需要尽可能广泛的学术自由。当然, 作为学者的治学权利, 学术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会成为灾难。可见, “学术自由既要对社会进行谴责而与此同时又要对社会负责。”这样, 才不至于演变成灾难。

学术自由是学术界的要塞, 永远不能放弃。从现实上看, 要形成大学学术自由的风气, 一方面要有一批学人出于对知识探求的本真渴望, 形成大学内部良好的学术风气, 这是以学术力量为代表的当代知识人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 以政府或教育管理机构与部门为代表的政治力量, 应该为学术自由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 以社会为代表的市场力量, 应该提升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 倡明积极学习的社会行为取向。

学术自治是高深学问最悠久的传统之一。人们曾经认为, 失去了自治,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由于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高深学问的复杂性, 因而, 在知识问题上, 应该让专家成为一个自治团体, 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学院和大学常常被称为学者王国的原因。表现在高等教育实践中, 由于教师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 因此他们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讲授, 决定谁最有资格学习高深学问, 决定谁已掌握知识并应获得学位, 所以应该由教师广泛控制学术活动。

然而, 完全的自治必然要求完全的经费独立, 这种程度的独立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当代国家功能日益突显的时代, 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化使大学从遥远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中心, 权力中心正从大学内部转到大学外部, 从学术界转到公共领域, 从大学历史上的特权和豁免权地位转到承担义务和责任的地位。大学的自治不同程度地受到弱化甚至被侵蚀。学术自治是学者从事各项学术活动及发挥职能的话语权的体现, 它不应受到更多来自国家或社会力量的束缚与干预。如何保障学者的学术自治?从现实来看, 高等教育的管理机构必须是专家和院外人士两方面组成的, 学术自治才会实际有效。没有前者, 大学就会信息不准;没有后者, 大学就会变得狭隘、僵化, 最后就会与公众的目标完全脱节。学术自治作为经典的大学理想, 在现代版的“象牙塔”中应该是在两者的关系冲突中寻求平衡。

总的来看, 如何实现学术这一理想与追求, 应该包含为学之道的诸多方面, 是学者治学路径的全部。文章从内在禀赋与外在条件两个维度诠释了学者实现学术理想追求的实然之道。一方面, 从学者本身而言, 学术兴趣应该是其进行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起点, 学术规则是学者治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规律使然;另一方面, 学术开放的氛围则是学者治学必需的外部环境, 这种氛围的营造与保障在于学者的奔走呼号和社会广大力量的支持及参与。只有这样, 学者才能最终在学术生涯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实现其存在价值。

布鲁贝克在书中的学术用语, 激荡起我们对学术的无限遐思。作为现代大学的知识人应以学术传承和研究为神圣使命, 其职业本性决定了他学术研究的角色认同, 并在学术活动中不断地认识和实现自我。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和践行学术使命, 把学术作为毕生的理想与追求, 才是学者的治学之道。

参考文献

[1][3][5][7][8][美]约翰.S.布鲁贝克 (王承绪, 译) .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9.11.14.14.25.

[2][4]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934.1935.

[6]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1.32.

[9]胡弼成.治学应成为学术界的生活方式[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 :324.

[10]陈何芳.论大学学术活动的特性与学术生产力[J].江苏高教, 2006, (6) :7.

[11]阎光才.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4) :26.

理想与追求 篇8

关键词:正义,极权,幸福

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西方文明, 古希腊哲学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于公元前四世纪以对话体写成的《理想国》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理想国》的学术内容丰沛、思想博大精深, 虽历经岁月流逝, 各个学派都仍在《理想国》中吸取精华。曾有人总结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 称之为欧洲哲学的传统就是由柏拉图和一连串柏拉图的脚注组成的。

一、幸福与正义———追求正义的意义

《理想国》 (国家篇) 是从正义者与不正义者谁更幸福的话题开始的。苏格拉底和年老的凯发卢斯进行了一段对话, 凯发卢斯在对话中陈述了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感悟, 认为自己的幸福感来源于品性。他说:“如果一个人是有节制的、心平气和的, 那么老年对他来说不算什么痛苦。如果他的品性正好相反, 那么, 苏格拉底, 无论年老还是年轻对他来说都同样难受。”当提到财产时, 凯发卢斯认为自己拥有这些财产最大的好处在于自己获得财产的方式和结果使他成为一个“好人”, “……财富是最有价值的, 但不对每个人都是这样, 而只对好人才这样。不要欺骗别人, 哪怕不是故意的也不行, 不要存心作假, 不要亏欠神的祭品, 不要借债不还, 如果能做到这些事, 那么去另一个世界也不用害怕了。”

至此, 柏拉图借凯发卢斯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于幸福来源的看法, 即正义, 是好人获得幸福的源泉。一方面, 只有为人正义, 才能获得人生价值, 才能享受合理地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带来的乐趣, 并且正义本身的好名声也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 只有正义的人, 在老去回忆的时候才能问心无愧, 才可以尽情自己对于天国的向往。

然而笔者注意到, 柏拉图在此只是单纯地提出了“正义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的这样的观点, 借与苏格拉底辩论的老者之口说出, 而对于这个论点本身的合理性却没有进行论证, 并且似乎在后面以这样一个“理所当然”的论点作为了逻辑基础, 窃以为本身并不是非常严谨的。

二、正义与知识———正义的内容

《理想国》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试图说明“正义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何为正义时, 后者提出正义即分清敌友并助友害敌, 但苏格拉底认为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 因而拒绝了这条定义。这时, 色拉叙马霍斯提出言辞激烈的意见, 他认为:正义即强者的利益, 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 不正义者的生活比正义者更幸福, 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相比总是处处吃亏;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 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 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对此, 苏格拉底作了一些反驳, 但并不能令听众满意, 他自己也承认并未说出什么是正义。于是, 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转述了一些据信是古今公认的观点, 即:正义本身并无益, 但其外表有益, 一个人只要有正义的名声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对这些流行观点进行反驳, 苏格拉底绕了一个大圈子。他的想法是, 由于城邦比个人更大, 因此, 先理解了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以及城邦的成长之后, 再去理解个人身上的正义是什么以及个人身上的正义与不正义的成长, 就会容易得多。换一种方法来说, 他想先讨论政治学, 再从政治学的结论引申得出伦理学的结论。

因此, 他在后面对于“理想国”作了阐释。他认为,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之中可以发现如下这四种性质:智慧 (唯有用来对整个国家大事进行谋划以改进其对内对外关系的知识才配称为智慧) 、勇敢 (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 、节制 (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 和正义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并且不兼做别人的事) 。在正义的国家里, 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 这四种性质就构成了所谓的“善”。

综上所述, 柏拉图认为正义与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正义是一种“各得其所”的和谐, 而各得其所的基础则是不同的教育基础上的分工, 即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 并在特定的位置上得到合理充分的发挥。

三、知识与理念———实现正义的途径

对知识的重要性加以说明之后, 有必要透过知识本身, 而尝试对真理和触及真理的方法进行一些说明, 因为知识本身容易流于表面化, 而且专业混杂, 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概念。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用“理念论”对其做了解释。

为了解释晦涩的“理念”概念, 柏拉图使用了两个类比。首先是有关于阳光和视觉的类比。作为多个的东西, 是看见的对象, 不是思想的对象, 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 不是看见的对象。就像太阳使视觉看见了可见事物一样, 善的理念使灵魂认识了可理知事物 (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 , 并且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 也就是说, 知识的对象从善中得到了它们的可知性, 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实在 (真实者) 是可知的, 但不可见的;可知物比可见物有更多的实在性 (真实性、真理性) 。世界被分为可见世界 (生灭世界) 和可知世界 (实在世界) , 前者又被分为影像世界和实物世界, 后者又被分为与几何学、算学之类的学问。

另一个类比就是那个著名的洞穴囚徒的故事。柏拉图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 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 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 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 作为在可知世界中要花最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 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造光和光源者, 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此外, 根据这个洞穴比喻, 柏拉图还否认了宣称教育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的看法。他认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身体的优点是后天培养的, 而心灵的优点则是神圣的、永远不会丧失能力的东西, 因所取的方向不同而可以有益也可以无用或有害。

总之, 知识的区别是社会分工的直接原因, 但是更深层的原因, 则是本身的思想层面的理念不同, 一部分人拥有这种“走出地穴”的理念, 而另一部分人没有, 而没有的那些人同时又很难获得甚至承认缺失这种理念。

四、理念与极权———哲人王的必要性

既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能够最大程度“走出地穴”的理念, 而哲学家则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人 (哲学家的天性是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和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 也就是对于理念的知识) , 那么除非哲学家成为国王, 或者国王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 否则其他任何办法都不能给个人和公众以幸福。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哲人王构想。

柏拉图详尽地叙述了这个构想, 而其重点在于阐述哲人王应有的素质及通往此等素质的教育方式上。一个统治一切的哲人王, 除了爱好和亲近真理的特质外, 此外还需要有以下天赋:良好的记性、敏锐的理解力、豁达大度、温文尔雅、正义、勇敢、节制, 而对这些具有哲学家天赋的人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认识善的理念, 因为这是最大的知识问题, 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此外, 他特别强调了对于辩证法的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哲人王的极权统治, 意味着众人应当无条件的臣服在这一拥有最高智慧的统治者的脚下。所以, 理想国里面没有法官, 因为柏拉图相信, 凡是有知识的地方就不会有诉讼, 因为治理国家的人知道, 每一项法律都会造成新的违法者。这种对于民主和法制的抵触与不信任, 使我们联想到苏格拉底之死, 这或许有助于柏拉图这种思想的形成;此外, 他也非常的反对个人主义, 并把它等同为利己主义, 这二者相结合, 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锥形便诞生了, 统治者“哲学王”也出炉了。

对于其必要性而言, 除了上文叙述的获得幸福和正义的内在逻辑之外, 还归根于柏拉图对于静止的哲学思想的追求。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用了很大篇幅分析了各种政体的兴衰, 并得出了变化是导致衰亡之因素的结论。因此, 相比较于不稳定的民主政体, 稳定的哲人王的极权统治则更能趋近他的理想状态。

五、再论幸福与正义——极权主义下正义的缺陷

令人疑惑的是, 在整个《理想国》中有关正义与善的论述中, 作为一切逻辑起点的“幸福”却从没有被认真解释和定义过。隐含在全文中, 幸福似乎直接被等同于“人的理性统治着激情和欲望”的这样一种“正义”状态;而延伸至整个城邦的幸福, 则是整个城邦理性运作, 即被一个拥有无限理性的人统治的状态。

这种认识, 至少有几点是很可以怀疑的。

第一, 究竟幸福是一种外在的生活状态, 还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 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而柏拉图所构造的理想国, 希望给人带来的是哪一种幸福?

第二,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社会, 而维持这种等级制社会的力量是必要的谎话、欺骗和暴力, 这种力量下的人民真的可以达到幸福吗?

第三, 柏拉图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而我们注意到, 他推崇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愚民教育, 即致力于把人培养成术业有专攻的爱国者, 而这种灌输, 归根结底上是背离人的理性的, 背离理性而获得幸福, 与柏拉图前面的逻辑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第四, 柏拉图用到的最多的方法是类比法, 而其中最重要的类比则是把人的心灵比作城邦。由对城邦正义和幸福的论证, 他得出人的幸福同理也是需要这样得来, 然而同时, 人又是组成城邦的基础, 一方面城邦规定了人的正义, 一方面人规定了城邦的全部, 两者逻辑有很大冲突。

此外,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 我们看到的人们的政治冷漠, 以及个人主义的盛行, 和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 都在不同程度上证明着柏拉图“理想国”逻辑的不完善性, 理想国这种集权下的正义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最大化的幸福实现模式。

六、结语

柏拉图用他的雄辩, 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建立一个幸福最大化的理想国家的构想。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他的逻辑并不是完美无缺, 他的结论也不是绝对正确。然而其对于理想整体的追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尤其是对于政体的分析和理念论的阐释, 仍令人深有启发。

参考文献

[1]邓志超.小议《理想国》中的极权主义思想[J].世界文艺, 2011年3月

[2]袁久红, 王海风.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3月

追求理想的课堂 篇9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每一节课所处的时间点以及可能由它所引发的后续学习的过程都不尽相同, 更由于学生、教师的互动情景和教学时空的不可复制性使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 不可重复的。这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可比性, 增加了评价的复杂性。实际上对一节好课的研究, 应关注常态课堂中较为一般的规律性的影响因素, 而不应用一两个名师的典型课例作为模板式的研究, 好课将直接通过广大普通一线教师作用于学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讲:“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就是一节好课的构成因素。

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 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的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 学生们都昂首挺胸, 大胆地发表意见, 显得自信、无忧无虑, 他们相信自己, 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气勃勃、有活力、健康, 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 主导并约束自己, 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 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 学生们彼此支持, 也支持教师, 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力———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 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 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毫无疑问, 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五种品质正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较好地呈现这五种品质, 欲将教学设计好, 我们要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依标施教, 以学定教。好的教学应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任务的教学, 这是教学的方向和量, 是基础保证;好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法定教法, 体现“教为学服务”的理念,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我们的评价也应是以学观教、以学论教、回归课堂。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好的教学应该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对成状态

学生是有生命的, 教师是有生命的,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成过程, 因此教育也是有生命的。那么, 以知识为载体, 浓缩了这一过程的教学活动就应该是关注生命成长的活动。就学习活动而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来自于教育者的尊重与期待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他们的潜能, 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

课堂教学中的尊重, 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认知结果和行为的单纯表扬上, 而应提升到对他思维价值的审视和承认上, 并为他积极创造实现这一价值的机会。期待是最大的爱, 相信“等一等”奇迹就会发生, 智慧的火花常常在教师迫不及待的脱口而出的否定中泯灭。

好的课堂中应该保持这样的行为与心态:当你将学生看作孩子时, 你要学会做大人, 去引领他们成长;当你将学生看作大人时, 你要学会做孩子, 倾听他们的见解。

二、好的教学应是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的过程

人类知识有两种, 一种是明确知识, 一种是缄默知识。学生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带着蒙胧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与经验走来, 并把这一切作为资源贡献并共享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看教师是否发现并尊重了这一资源。

教师对这一资源的开发, 对于学生来讲又是一次新的经历与体验。在从知识的缄默到明确的过程中, 他们还需要为明天的学习储备新的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在引领他们不断将自己的缄默知识转化为明确知识的同时, 又在新的经历与体验中再次形成独有的缄默知识的过程, 这是认知的又一次升华。

好的课堂要给学生亲自尝试并产生独特体验的机会。在教学中, 一旦认知矛盾被引发, 教师就常常要退出情景, 留给学生自主解决的时间和空间, 用教师的退位促使学生的入位。在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 把空间、时间留给学生, 并静静地期待他们的成功, “等一等”、“再试一试”代替了“迫不及待”, 这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也使我们的课更有后劲。

三、好的教学应在关注学生的差异中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学生是有差异的, 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个性化的、不同的, 但这种差异正好促进了思维的流淌, 使他们成为了彼此的“高人”。有效的教学就是以尊重差异、合作学习、共同发展为前提的。

好的教学从不拒绝错误, 而是尊重差异、正视错误, 以错误为资源, 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它倡导人生因你我的不同而美丽, 课堂因暂时的差错而精彩。教师会倾听学生的见解, 放大他们的想法, 挑战他们的思维, 欣赏他们的错误。伴随而来的将是一些奇异想法的涌现、创造火花的迸发、认知偏差的暴露、思维运转的加速、参与情绪的高涨。

好的教学正是利用了差异的价值, 创设群体互动、生生交流的情景,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自信、自觉、自主, 他们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将最大程度地展示出来, 他们会在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 在他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会更宽广。

好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学中出现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挑战性目标和创造性活动, 强调打造深度的课堂———深度体验、深度碰撞、深度思考, 努力营造和谐、发展、敏思、创造的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在差异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得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四、好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拒绝肤浅, 为学生留下生命的刻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对他的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常常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贴近生活的情景, 引领学生简单地进入并在无意识的情景中捕捉信息矛盾, 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好的课堂中, 教师应善于用简单的事例, 制造悬念、激发思考、引发挑战, 学生将会伴随这一情景, 留下永久的记忆。许多复杂的规律都隐藏在简单的现象背后, 思维的斗争使我们透过简单的现象, 探寻到事物的本质。没有思维碰撞与斗争的课堂不会是一个好的课堂。

好的教学的实现不是给予和告知的过程, 而是探索的过程, 它为学生留下的是生命认知中的刻痕而不是划痕。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简单而深刻的, 简单到从不拒绝每一个学生, 深刻到去改变每个学生, 启迪他们人生的智慧。

追求梦想,实现理想 篇10

我认为创业其实没有门槛, 在我这里, 我觉得它只需要你是一个敢去尝试新事物、勇于做出决定、善于人际交际并且不甘平庸的人就可以。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作为工作人员, 我参与了一次校内招聘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这样的经历对我有很大触动, 当我看到在各个展位, 面试被拒绝、再面试再被拒绝的学长学姐, 我就开始思考, 如果我的大学, 和别人一样学着同样的东西, 有着同样的经历, 毕业后我哪里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呢?我会不会以后也这样像一件商品被挑选、放弃、挑选、放弃?

简而言之, 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被别人挑来挑去的求职者?而不去做一个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这个时候, 有两个字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让我们脱离货架——“创业”。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拿主意的人, 一种是听主意的人, 如果你愿意平庸, 在别人的想法之下和领导之下过完这一生, 那么没有人能强迫你改变, 不可否认, 平庸虽然会让人生过得毫不出彩, 但不会辛苦。创业为了什么?为了不平庸, 为了更高意义上实现自我价值, 做自我世界的掌控者, 做拿主意的人。

当我形成这样一个思想之后, 我开始在学校尝试去做日常上课以外的事, 通过接触社会去锻炼自己。走出去, 这是创业需要做的第一步。

如何向创业靠拢?在大学校园里你们首先有的是两种平台——学生会、社团。学生会是服务学校的, 我们不谈。社团, 这是你们眼前最近最直接的资源, 与社会对接的第一个接口, 是能够让你们深度挖掘自我潜力的第一个平台, 机会永远不会主动来找你, 只有你自己去创造。

就在我有这个思考之后, 我成立了辽宁大学首个就业与创业协会SCDA, 谈到成立社团, 可以说是我创业的第一个前奏。这里面就有团队选择的学问了。除了能够开始创业的勇气和智慧, 你们所需要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一个愿意跟你一起奋斗的团队, 锻炼我们的基本的识别能力。

大学时成立社团可以说是成立创业团队的一个捷径, 这个时期的学生, 有激情、有想法、有韧劲儿, 这个时候选人怎么选?第一, 看技能、看想法, 这是他加入团队助力你的前提;第二, 看人品、看心态, 不要去找一个不看重伙伴不认真做事的人, 这会在未来毁了你的创业;最后, 看他对你的信任, 马云在创立阿里之初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 但是却有一大批愿意跟着他, 可能分文不挣也还是跟着他的脚步去前行的人。创业路不会顺风顺水, 但抓住人心, 你就拿到“门票”了。

在我成立这个就业创业社团以后, 我和我的团队开始联系积极惠普、国美、雅虎、劳斯莱斯等外面的企业为学生宣讲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去接触社会上的企业。这个社会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年代。不要放弃与任何人接触学习的机会, 不要小看自己手里的任何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资源, 把你手里积攒的资源整合, 你的收获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立社团以后, 借着社团邀请企业进校园的时机, 我获得了与这些大企业中高层接触的机会, 随着能力提升阅历的丰富, 进入企业学习成为很自然又顺利的事, 大三的时候, 学校开设第一期KAB创业课程, 我报名参加了, 通过学习发现, 创业并不是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热情就可以, 我需要更多的经验, 获取更多的知识, 于是借助社团的资源, 我进入一家企业实习并工作, 经历一年时间直至做到部门经理, 了解了企业的经营方式, 以及运营流程, 积累了我创业初期的经验。

工作一年后, 我离开了公司, 正值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诸多政策, 于是我开始自己组建了团队去做软件开发和互联网运营, 经过了两年的过渡, 企业一直在稳定运行, 沈阳本地的很多知名企业成为了我的客户, 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我逐步发现, 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创新, 因为是一直为别人服务, 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没有沉淀, 于是我开始研究公司的转型, 就在那个时候, 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网站正在快速崛起, 如果刚刚萌生的东西还没有、或者刚出现的时候, 你去拿到抚养权, 你就获得了将它培育成人才的机会。

于是我开始进行转型, 我转型的项目的灵感其实也是从身边的吃货朋友身上找到的。我听多了他们的抱怨:“总觉得在市场上买不到放心农产品。”“鸡肉、猪肉让人好不安心。”既然这样, 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 对吃的要求必然要提高, 何不尝试一下为吃货们提供健康食材?

电子商务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加之百姓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是我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最终决定做农产品电商的原因。

就这样, 我开始了我的电商路, 平台开发了一年, 运行了一年, 我们发现我们的资金以及资源不足以让项目快速发展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 辽宁有了青创赛, 我带着团队参加了比赛, 去让我们的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 以及寻求帮助。

一路过关斩将, 我和我的团队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找到了转化签约的投资方。联系绿色食品基地、搭建专业物流队伍、建立专业质检中心, 我的绿色食品开始从我们平台走向沈阳吃货们的餐桌。

如今, 我已在创业路上走了三四年, 我的公司农惠万家目前注册会员数已过万, 主动前来找我合作的单位开始越来越多。我们主要整合所有东北特产农产品资源, 通过统一渠道出售。同时我们也与沈阳援疆队合作搭建“援疆文化经贸虹桥”平台, 将辽宁和新疆的农产品互相流通, 新疆的干果、蜂蜜、红枣等都在通过我们平台的销售渠道销售, 公司的营业额也从最开始的几万突破千万。

上一篇:电子银行发展问题下一篇:校园网络的安全策略